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学科工作计划

化学学科工作计划

时间:2023-06-04 10:48:19

化学学科工作计划

第1篇

我们在认真总结几年来计生宣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强化宣传网络、宣传阵地、宣传窗口、宣传媒介四个作用,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结合、融入、贴近、渗透和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全面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全市育龄群众的生殖保健知识接受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一、强化宣传网络作用,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完善的宣传网络是计划生育科学知识传播普及的重要条件。几年来,我们加大了“两室一校”建设力度,共投入近400万元,用于各级人口学校、服务站(室)建设和电教设备、宣传图板的购置。市、乡、村三级人口学校和服务站(室)进一步提档升级,全市177个村全部配备了电教设备和宣传图板,设立了图书角(镇级图书50种以上,村级30种以上),为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育龄群众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宣传和服务环境。市、乡、村三级都组建了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宣传服务队,计生宣传员携带各种流动宣传展板、宣传资料和五期教育、优生优育及生殖保健知识录像带,不间断地深入村屯,巡回讲解五期知识、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知识(包括男性保健知识),同时播放录像,开展电化教学。我们加大了男性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服务力度,逐村举办男性生殖保健知识培训班,在市、乡两级服务站都开通了男性生殖保健服务热线,接待男性患者咨询,深受男性育龄群众的欢迎。对孕产期等特殊人群和居住偏僻的死角死面,计生宣传员还登门入户送知识、送温暖,将各种宣传品送到家、讲到人。为了保证宣传效果,我们在各村培训了一批村级计生宣传员,大的村有8到10名,小的村也有

5、6名。这些村级宣传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组织育龄群众开展计划生育知识学习,宣传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成为一支活跃在乡村的、永远不走的宣传队伍。现在,全市已经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全方位计生知识宣传网络,构筑了立体式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二、强化宣传阵地作用,开展面对面教育,提高宣传教育质量和水平

三、强化宣传窗口作用,搞好宣传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宣传环境氛围

在充分发挥宣传网络和阵地作用的同时,我们又在宣传窗口上做文章,进一步强化了宣传环境建设。市、乡、村三级人口学校重新制作了1300块内容新、品位高的铝合金框宣传图板,供育龄群众学习时观看。在县城**镇内原有3块永久性大型计生宣传板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两块固定计生宣传板;市内长征路两侧、各乡镇主要街道和30个典型村新上了400块宣传灯箱和标语牌,悬挂过街横幅76条;全市新建计生宣传橱窗和宣传栏38个,开展了“计生宣传一条街”活动,设置了国策宣传墙,书写规范、美观、内容新颖的宣传标语500多处,营造了良好的宣传环境氛围。现在,市、乡、村每个角落都呈现出浓厚的计生宣传气氛,给人以计划生育科学知识扑面来的感觉,广大群众可以在劳动之余随时学到计划生育科学知识。通过强化宣传窗口作用,既达到了宣传教育群众的目的,又为市、乡、村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国策风景线”。四、强化宣传媒介作用,多种形式并进,增强入脑入心

在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介宣传,既避免了死板说教,又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达到了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目的。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我们与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合作,在广播电台每周

一、

三、五播出十分钟计生专题知识讲座,在电视台每月播出两期生殖保健知识专题,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二是利用农民科技节、“三下乡”、农贸大集和《决定》宣传周、“五·二九”纪念日等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大造了社会舆论。三是借助“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开展联欢活动之机,举办计生知识问答、有奖竞赛等活动,融宣传于游艺活动之中。四是利用秧歌队开展宣传。各乡镇组织秧歌队表演时,我们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写在灯箱和灯笼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五是举办了以“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争做少生快富文明家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我们从中选拔了9名选手到各乡镇和村屯演讲,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现身说法,增强了宣传教育说服力。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计划生育科学知识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滋润进人们的心田。

强化四个作用,使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得到了深入传播,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活方式有了明显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促进”。

一是促进了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通过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风尚已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婚事新办、树立婚嫁新观念、男到女家落户等典型事例层出不穷。**镇西河村的王亮夫妇结婚时,一不买家电首饰,二不置办酒席,用省下的钱建了一栋640平方米的大棚,发展蔬菜生产。用他的话说是“先发展生产,后改善生活”。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村民的好评,不少青年争相效仿,先立业后成家。**镇东河村女青年**结婚时,娘家没有陪送财礼,而是陪送了30只羊,让小俩口发展养殖事业,在全村引起了轰动,一时间“赶着羊群出嫁的姑娘”被人们传为佳话。现在,小俩口的羊群已经发展到60多只,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据统计,全市有2400对青年主动推迟婚期,有488个男青年到女家落户,有12000对一孩夫妇自愿放弃二胎指标,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有5014对已领取二孩生育证的夫妇主动退回了生育证。三是促进了经济发展。以前冬闲时,许多农民无所事事,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弄得家庭不和,社会不安。通过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群众把精力都用在学技术和发展经济上,加快了少生快富奔小康进程。入冬以来,全市育龄群众共有10万多人次参加再就业、农村应用技术、信息网络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讲座和培训,提高了致富本领。**镇大棚蔬菜基地西河村每年“科普之冬”期间都聘请省农学院教授到村人口学校讲课,群众踊跃参加学习,去冬今春一连办班12期,都座无虚席。**乡计生办请来食用菌栽培专家到人口学校为计生户们讲解地栽木耳技术,现在全乡有20多家农户搞起了地栽木耳,风口村计生户徐红栽种4万多袋,收入5.2万元,成为少生快富的典型。在“少生孩子快致富”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精力、物力、财力转移到发家致富上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年,全市涌现少生快富示范村152个,小康达标户897户,有1200多计生户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尽管我们在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按时代的要求、群众的需求衡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借此次会议的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计划生育科学知识荡涤陈规陋习,陶冶人们的美好心灵,开创我市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崭新局面。>>>>

第2篇

1.  2010年6月13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与全国61所高校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 2011年7月1日,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动“卓越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为了对接国家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型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6月23日联合行业协会和国内61所著名高校在天津召开会议,正式启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作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 国家工科人才培养现状

所谓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代表性的学科有土建类、水利类、电工类、电子信息类、热能核能类、仪器仪表类、化工制药类等等。其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除上述所说的传统工科外,现在的工科还包括新型工科,即为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在有关理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高校皆以工科见长。

1. 工科涉及学科及专业

根据现在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名单,工科包括化工、材料、环境、机械、仪器、光工、动力、力学、土木、水利、建筑、电工、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核科学等学科。

1) 实用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等;

2) 数学类: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科学、医学信息学等;

3) 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化学教育等;

4) 大气科学类: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气象预报等;

5) 电子信息科学类: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电技术应用等;

6) 材料科学学类: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7) 环境科学类: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

8) 统计学类:包括统计科学、电算化会计与统计、统计与会计等;

9) 地矿类:包括采矿工程、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黄金地质勘察与管理等;

10) 材料类:包括冶金工程、化学装潢材料及应用、宝石学等;

11) 机械类:包括工业设计、化工设备与机械、飞机及发动机维修等;

12) 仪器仪表类:包括自动化仪表及应用、医用电子仪器、测绘仪器等;

13) 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低温技术、采暖与通风等;

14) 电气信息类:包括自动化、计算机软件、移动通信等;

15) 土建类: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

16) 水利类: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等;

17) 测绘类:测绘工程、测量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等;

18) 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室内环境控制工程、安全技术等;

19) 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化学工程、精细化工等;

20) 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飞行技术、铁道运输等;

21) 海洋工程类: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

22) 轻工纺织食品类: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电子出版等;

23) 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军械储存与管理等。

2. 中国大学工科前10名

在我国高校现有的培养格局中,工科在校生已超700万,占全国高校总人数近1/3,位列“世界第一”。然而,与国外更强调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相比,我国工科更注重科研能力,这让大部分工科生丧失了最基本的工程能力,也使中国高校这个“世界第一”缺乏相应的国际竞争力。而“卓越计划”的实施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它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此次首批试点实施的61所高校(后又增23所高校作为第二批试点院校),共涉及283个专业点, 3万余名在校学生,预计到2020年,该计划将最终覆盖10%的工科专业本科生,约10万人,以及50%工科研究生,约6万人。

(二) “卓越计划”推进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教育部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此措施的引导下,学校对工科人才的培养开始更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因为与以前大学生被安排到企业实习的 “行政指令”相比,随着企业转型、行业脱离办学主体后,大学要么没办法开展实习,要么大幅度删减实习时间,让学生的实习“有名无实”,不能在真正进入社会前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此,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表示:无论是哪一类型的高校,都要把‘下企业’排到工科生必修课的课表中。

(三) 教育部批准试点的“高校名单”

1.  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

(四) 试点院校“卓越计划”实施进程

“卓越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各试点学校都积极推进,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专业培养计划,以保证该计划的实施。

1. 上海交通大学:

据上海交大教务处处长江志斌介绍,该校2010年在6个优势工科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启动试点“卓越工程师计划”,从大二学生中选择首批200名本科生参与,并从大四学生中选拔170名直升工程硕士。

值得关注的是,在交大的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的4年中要有累计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学习和实践,硕士阶段学生必须有1年以上的时间“下企业”。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真正把课本里面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大大提高了工科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2. 北京理工大学: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也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

该校教务处处长仲顺安2010年12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由教育部主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时谈到,北理工的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以及生物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实施“卓越计划”的首批专业,且为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该校还向教育部申报了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13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中心”。

2010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八校合作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2011年联合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以推动“卓越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五) “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的建设

另外,2010年9月4日至5日,由教育部和欧洲工程教育科研联盟联合主办的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讨论实施作为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行动之一的“中欧工程教育平台”。 这是我国与欧洲在工程教育领域深化和拓展务实合作的一次新尝试,对中欧双方加深相互了解、推进双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项目共涉及国内外30多所著名高校:

1. (欧洲)“中欧工程教育平台”13所高校:

瑞典皇家工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瑞士洛桑高工、 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德国达姆斯达特理工大学、荷兰爱英特霍芬理工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理工学院、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西班牙埃塞得商学院;

2. (中国)“中欧工程教育平台”18所高校: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曾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并通过实施这一计划,促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故在人才建设和培养上加强多方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六)“卓越计划”实施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正如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所说:“大学校长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有希望;教师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能办好。”大学要重视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避免出现“改革上粗放,教育上粗糙”的问题。

第3篇

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不断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数目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起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工作,注重其绩效考核工作,科技计划项目在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深对于这方面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绩效考核

1研究目的及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影响极为关键的因素,近些年来,世界经济正在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党和国家、政府十分注重高校科技项目的发展,并且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努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的相关工作,并注重起绩效考核这一块内容,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高效、科学地管理,并保障科研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各类科技活动,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实现人民的幸福。在正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高校是基层的科研单位,而且还肩负着培养社会人才的责任,因此,高校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整体科技战略目标的具体操作单位。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而且高校在各个方面也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在科技工作中,我们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需要对高校科技计划项目进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科技计划的功能。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这需要科技计划管理部门与高校进行合作,并确保科研资金得到有效使用,这也是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水平、促进科研进步的有效措施。

2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1)科技计划体系与科技计划项目。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我们可以了解科技计划体系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技术问题而诞生的,我们可以通过科技体系来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科技计划是根据国家的战略规划来进行设定的,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国家科技计划体现了我国的科学战略目标,通过计划的实施,我们可以弥补科技市场的失灵,让我国科技发展形势更加健康。

(2)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与问题。一是项目管理体制不完善。传统的高校科技计划已经过于老旧,其中的很多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科研活动管理工作的需要,因为它们对于科技活动已经不能起到足够的促进作用了,由于受到高校的科技计划项目影响和科技政策导向影响,有许多高校往往只注重科研项目本身,但是却忽略了科研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只注重相关科研项目的科研立项工作,但是却忽略了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和实施管理工作,只注重承担的科研项目数目,但是却忽略了工作的完成质量。二是科技绩效评价机制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工作的开展,例如,在科研项目人员的评价机制中,对于科技计划项目的考核不够全面,没有从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而是仅仅看重第一负责人,这就导致很多的科研人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不紧密。三是评价中的指标数量和权重难以确定,这就会导致公众们对于指标体系的不信任,最终会导致工作的难以开展。

3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的理论体系

3.1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绩效主要是指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某种任务和所取得的效益,以及完成的效率,分析绩效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要涉及组织和个体完成任务的方式,还需要把时间和结果等因素考察在内,评估和管理相关绩效时,我们需要考虑投入因素,也需要考虑产出因素。我们需要把绩效的内涵、概念和决定因素彻底搞清楚,这是为了加强绩效管理,提高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效率。为了实现组织和个体的目标,我们需要通过绩效管理来控制组织和个体的任务完成过程,并且逐渐的提升绩效。绩效管理则是与绩效所不同的另外一个概念,绩效管理更为科学化和完整化,它主要包括计划、评估、实施和反馈等等,这些步骤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只有绩效水平不断改进,组织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2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我们必须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精力投入和实践投入,因此,在构建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我们需要实事求是,综合评价,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客观性,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客观性,也就是不能够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客观反映出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明确限定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评价指标的含义,从而做到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是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统一,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项目,我们需要让其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并让两者进行有机统一,因此,在选取科技计划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关注这点,从而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另外,我们需要意识到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指标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积累过程,而是清晰合理、具有鲜明层次性的东西。三是多类型多层次设置,科技计划项目的类型是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的,而且它其中包含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的,承接科技计划项目和科研任务的单位也是不同的,因此,指标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化的水平,而是应当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具体的问题做具体分析,从而让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总而言之,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和分析,为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不断努力。

作者:陈帅 单位:淮阴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艾晓宇.基于绩效考核机制的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4.

第4篇

[摘要]科技计划作为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虽然因各国的科技体制、发展历程、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体系化,从无序到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分析和掌握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特点,将为我国制定和管理科技计划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对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我国科技计划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国外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计划管理;改进建议

一、国外科技计划的特点

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实施决策、管理、咨询与评价相互分离的计划运行模式,即由政府各部门进行科技计划的决策,由各部门委托下属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计划项目的咨询和评价。

科技计划的制定在许多国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咨询审议机构。在美国,每个领域、部门、科研机构都有十分详尽的计划,科技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编制通常采用兰德公司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划、计划和预算一体化的编制方法;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以回答总理大臣咨询的方式提出科技发展大纲,各科技主管部门采用向科学技术会议或本部门技术会议咨询的方式,制定出本部门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一些依法设立的审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持续开展科学技术调查与技术预测、分析与评价,为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不同层次的制定和实施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机构。在日本,以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由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部门技术会议、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以技术应用和再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主要委托有关民间机构管理。在美国,一些跨部门的计划一般由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由国家科技顾问牵头、合作各方首脑联合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并进行协调;高级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计划、预算、执行计划和具体的协调工作。

在科技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呈现多样化,依据计划项目的领域、性质不同,由相应的部门与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计划”和日本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属基础研究开发计划,采用的是专家管理模式;韩国的G7计划属技术开发计划,其管理模式则是部门和专家相结合。

在资助模式方面,基础性研究计划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计划。高技术计划多采取政府匹配资金的模式,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项目政府资助低于项目研发总投资的50%;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各项目中政府拨款仅占40%;英国大型战略计划一般也采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合作方式,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50%。再有,刺激民间科研投资的积极性。是国外高技术产业计划的一大特点。政府所采取与企业分担经费的办法,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使企业自身获益。

在执行模式方面,不同性质项目选择不同执行机构。基础研究类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实验室和高校执行;而技术开发与推广类项目,多通过有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来委托公司承担,或由政府实验室与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来共同承担。

在计划评价方面,各国一般都有专职机构负责计划的审议与评价,以美国为例,国会审议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计;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和国会评价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各执行机构负责年度项目的自评价。评价方法同样因为计划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应用研究项目有严格的验收程序;而政府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计划评价方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不搞定量评估,而采取模糊定性的方式,以专家判断其是否“成功”为标准。

通过对各国科技计划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价等分析,国外科技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1.国家科技计划都是专项领域计划,战略目标突出。在美国,每个计划又可分为若干专项子计划,每个子计划有明确的领域、目标技术或目标产品。这既保证了计划边界清晰,减少了计划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又确保了计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高度统一。综合性战略计划不是单纯的项目计划,而是以项目为主,兼有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有机整体。

2.国家科技计划一般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而且关于科技有关的立法,包括科技发展战略的拟订与修订,都集中在国家这一层面上,当然,地方也可以制定一些促进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3.计划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计划充分反映了本阶段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是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利措施和方法。计划内容成体系,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4.计划项目根据目标、性质、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计划的决策、实施、管理、评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

5.计划中政府投资的份额,依计划性质设定。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类研究计划,以政府投资为主;与产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类计划,以政府引导资金的方式,刺激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

6.研究开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或相似。即由独立的研究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而且,分工较为明确,一般来说,大学的科研机构以基础研究为主,独立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企业科研机构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活动,以促进技术的转移。

转贴于

二、我国科技计划的不足

1.科技投入低,特别是对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3%、1.23%、1.33%。而2005年,美国为2.6%,日本为3.1%。科技投入低是影响科技计划实施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抽样调查,在未完成的项目中,有28%左右停滞或拖期的项目是由于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在未应用的成果中,有33%的成果也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

2.缺乏整体战略和目标。我国有一些科技计划缺乏围绕某一个产业进行研究发展的战略思路。现有的科技计划大多是通过“自下向上”的机制制定的,即由基层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提出重要题目,再汇总、平衡,特别是各区域的地方科技计划。这种做法缺乏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研究,缺乏科技规划的指导。各个计划之间缺乏集成,重点不突出。

3.条块分割,设置存在交叉,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中,部分国家科技计划与省市科技计划重合,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框架,各个计划之间交叉重复,计划内部重视单个项目,忽略了发展战略、配套政策、能力和体系建设等关联行动,使得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规模性。

4.地方科技计划制定缺乏地方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计划或者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翻版缩影,或者是较少地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科技能力和科技需求来考虑本地区的独有特点以确定地方科技计划体系,地方科技计划缺乏明确的地区发展目标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专精于某一产业形成产业群的区域往往能表现出其显著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但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科技却经常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区域差异和特色,区域系统不完善。相反,从计划的设置、项目经费的投入到科技计划的管理很多是相同的,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和差异的科技服务体系。

5.计划目标、重点多年一贯制,难以跟上实际需要和时代需求,影响计划实施效果。许多科技计划出台时,由于种种原因,出台时间仓促,比较重视当时的需求和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目标重点任务没有及时调整,影响了科技计划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也影响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实效。

6.科技计划含基地建设,但未与人才、优先资助领域相结合。科技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在5项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的科技计划中,其中2项与基地建设相关,即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工程。其余不论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计划,大都采取单一的项目资助模式,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项目中,也不匹配设备设施费。

与一些国家计划相比,我国科技计划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由国家教育部统管,不论从投入数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始终是科研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之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都出现在博士论文中,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基本没有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7.“产学研”研究开发机制未真正形成,企业无法成为创新主体。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基本没有考虑到构建有利于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的制度及其环境,而只是通过项目方式给企业以过高的R&D补贴。企业本身的R&D投资不足,这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即企业R&D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如在1988年只占O.32%,不及同期的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5%。科技计划在资助阶段上主要集中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这就导致了企业R&D缺乏激励机制,是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科技计划管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形成多元投入体系。“十五”期间科技活动经费虽然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还远远不够,科技活动经费(R&D)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R&D投入虽然已经占到R&D投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主体,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企业R&D投入到创新性科研行为的数量相对较少,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后劲。科研经费由多家管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今后这一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投入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多种投入方式并存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2.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十五”期间科技体制已经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还需加强管理,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技立项、成果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科技系统行风建设。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促进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落实“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3.规划、集成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首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公益科学的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其次,加强科技中介建设,为技术转化搭建一个交流通畅的平台,同时加强整个交流平台的管理工作,提高买卖双方的彼此信任度,从而达到交易顺畅、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加强大型科技设施、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交互网络科技中心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体系建设做好谋划。

4.重视人才、技术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尤其是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采取相应的政策引导,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高人民对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使科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保障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引导和支持原始性创新活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原始性创新。

5.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使科技成果有效、快速转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研究重点与产业发展相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展开,使得产学研三方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宋海峰.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管理及实例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5.

[2]陈峻锐,苏竣,林淼.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6).

[3]陈宏愚,白希贤,著.地方科技管理新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 左瑜,吴来,王琼.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2000.

[5]康涛.日本地方政府的计划管理及借鉴思考[J].环球经济,1999,(4).

第5篇

[摘要]科技计划作为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虽然因各国的科技体制、发展历程、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体系化,从无序到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分析和掌握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特点,将为我国制定和管理科技计划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对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我国科技计划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国外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计划管理;改进建议

一、国外科技计划的特点

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实施决策、管理、咨询与评价相互分离的计划运行模式,即由政府各部门进行科技计划的决策,由各部门委托下属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计划项目的咨询和评价。

科技计划的制定在许多国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咨询审议机构。在美国,每个领域、部门、科研机构都有十分详尽的计划,科技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编制通常采用兰德公司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划、计划和预算一体化的编制方法;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以回答总理大臣咨询的方式提出科技发展大纲,各科技主管部门采用向科学技术会议或本部门技术会议咨询的方式,制定出本部门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一些依法设立的审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持续开展科学技术调查与技术预测、分析与评价,为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不同层次的制定和实施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机构。在日本,以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由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部门技术会议、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以技术应用和再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主要委托有关民间机构管理。在美国,一些跨部门的计划一般由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由国家科技顾问牵头、合作各方首脑联合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并进行协调;高级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计划、预算、执行计划和具体的协调工作。

在科技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呈现多样化,依据计划项目的领域、性质不同,由相应的部门与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计划”和日本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属基础研究开发计划,采用的是专家管理模式;韩国的G7计划属技术开发计划,其管理模式则是部门和专家相结合。

在资助模式方面,基础性研究计划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计划。高技术计划多采取政府匹配资金的模式,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项目政府资助低于项目研发总投资的50%;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各项目中政府拨款仅占40%;英国大型战略计划一般也采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合作方式,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50%。再有,刺激民间科研投资的积极性。是国外高技术产业计划的一大特点。政府所采取与企业分担经费的办法,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使企业自身获益。

在执行模式方面,不同性质项目选择不同执行机构。基础研究类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实验室和高校执行;而技术开发与推广类项目,多通过有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来委托公司承担,或由政府实验室与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来共同承担。

在计划评价方面,各国一般都有专职机构负责计划的审议与评价,以美国为例,国会审议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计;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和国会评价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各执行机构负责年度项目的自评价。评价方法同样因为计划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应用研究项目有严格的验收程序;而政府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计划评价方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不搞定量评估,而采取模糊定性的方式,以专家判断其是否“成功”为标准。

通过对各国科技计划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价等分析,国外科技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1.国家科技计划都是专项领域计划,战略目标突出。在美国,每个计划又可分为若干专项子计划,每个子计划有明确的领域、目标技术或目标产品。这既保证了计划边界清晰,减少了计划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又确保了计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高度统一。综合性战略计划不是单纯的项目计划,而是以项目为主,兼有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有机整体。

2.国家科技计划一般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而且关于科技有关的立法,包括科技发展战略的拟订与修订,都集中在国家这一层面上,当然,地方也可以制定一些促进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3.计划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计划充分反映了本阶段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是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利措施和方法。计划内容成体系,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4.计划项目根据目标、性质、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计划的决策、实施、管理、评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

5.计划中政府投资的份额,依计划性质设定。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类研究计划,以政府投资为主;与产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类计划,以政府引导资金的方式,刺激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

6.研究开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或相似。即由独立的研究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而且,分工较为明确,一般来说,大学的科研机构以基础研究为主,独立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企业科研机构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活动,以促进技术的转移。

二、我国科技计划的不足

1.科技投入低,特别是对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3%、1.23%、1.33%。而2005年,美国为2.6%,日本为3.1%。科技投入低是影响科技计划实施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抽样调查,在未完成的项目中,有28%左右停滞或拖期的项目是由于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在未应用的成果中,有33%的成果也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

2.缺乏整体战略和目标。我国有一些科技计划缺乏围绕某一个产业进行研究发展的战略思路。现有的科技计划大多是通过“自下向上”的机制制定的,即由基层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提出重要题目,再汇总、平衡,特别是各区域的地方科技计划。这种做法缺乏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研究,缺乏科技规划的指导。各个计划之间缺乏集成,重点不突出。

3.条块分割,设置存在交叉,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中,部分国家科技计划与省市科技计划重合,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框架,各个计划之间交叉重复,计划内部重视单个项目,忽略了发展战略、配套政策、能力和体系建设等关联行动,使得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规模性。

4.地方科技计划制定缺乏地方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计划或者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翻版缩影,或者是较少地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科技能力和科技需求来考虑本地区的独有特点以确定地方科技计划体系,地方科技计划缺乏明确的地区发展目标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专精于某一产业形成产业群的区域往往能表现出其显著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但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科技却经常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区域差异和特色,区域系统不完善。相反,从计划的设置、项目经费的投入到科技计划的管理很多是相同的,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和差异的科技服务体系。

5.计划目标、重点多年一贯制,难以跟上实际需要和时代需求,影响计划实施效果。许多科技计划出台时,由于种种原因,出台时间仓促,比较重视当时的需求和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目标重点任务没有及时调整,影响了科技计划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也影响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实效。

6.科技计划含基地建设,但未与人才、优先资助领域相结合。科技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在5项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的科技计划中,其中2项与基地建设相关,即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工程。其余不论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计划,大都采取单一的项目资助模式,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项目中,也不匹配设备设施费。

与一些国家计划相比,我国科技计划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由国家教育部统管,不论从投入数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始终是科研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之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都出现在博士论文中,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基本没有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7.“产学研”研究开发机制未真正形成,企业无法成为创新主体。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基本没有考虑到构建有利于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的制度及其环境,而只是通过项目方式给企业以过高的R&D补贴。企业本身的R&D投资不足,这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即企业R&D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如在1988年只占O.32%,不及同期的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5%。科技计划在资助阶段上主要集中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这就导致了企业R&D缺乏激励机制,是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科技计划管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形成多元投入体系。“十五”期间科技活动经费虽然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还远远不够,科技活动经费(R&D)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R&D投入虽然已经占到R&D投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主体,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企业R&D投入到创新性科研行为的数量相对较少,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后劲。科研经费由多家管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今后这一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投入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多种投入方式并存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2.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十五”期间科技体制已经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还需加强管理,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技立项、成果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科技系统行风建设。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促进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落实“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3.规划、集成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首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公益科学的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其次,加强科技中介建设,为技术转化搭建一个交流通畅的平台,同时加强整个交流平台的管理工作,提高买卖双方的彼此信任度,从而达到交易顺畅、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加强大型科技设施、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交互网络科技中心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体系建设做好谋划。

第6篇

【关键词】统计学;计划生育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68-01

引言:

我国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的4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但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约2亿人。当今时代的中国依然面临人口总量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需要持续稳定的人口控制政策。要实现持续稳定的控制人口,就需要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各项计划生育工作,促使我国人口控制持续稳定。基于此点,在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统计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计划生育管理中《统计学》的应用问题

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用统计学,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在我国大型城市中实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逐步推进,运用统计学的计划生育管理在我国各个地区应用。尽管如此,但统计学的作用并没有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统计数据采集和整理难度大

目前,在我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统计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实现统计效果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因素。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统计是由村、乡、县、市、省中央逐层上报而完成的。但在真正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因素。

(1)城镇统计缺乏专业性。在我国,城镇属于仅高于农村一级的地级城市。大多数地区相对缺乏专业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缺少,另外好多人在外做生意挣钱,在县城买房,却不长期住,或者仅老人、孩子住这,育龄妇女长期在外。这也导致了人口数量统计的不专业性与不准确性。

(2)富民区户难进。通常富民区户限制较多,管理比较严格,对富民区户进行人口统计往往会受到限制,促使人口统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完成。

(3)流动人口较多。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农民到城市中寻找工作,这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同时也增加了城市人口统计难度。因为此种情况就意味着城市中流动人口增多,对流动人口进行统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差错,这也使得统计工作无法保证绝对的准确性。

(二)统计数据失真情况时有发生

统计数据失真是导致目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无法科学、合理、有效开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人口统计工作并没有有效的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强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水平有限,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低,运用科学技术来进行人口数据统计的可能性较低。另外,当地农村政府、统计单位、派出所等机构工作量较多,投入到居民人口统计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这使得外来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统计、常住居民人口统计并不是非常的准确,容易造成人口数量统计失真,相应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将会缺乏客观的理论依据,计划生育工作规划、监督、控制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执行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当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不能够合理、有效实施的情况,合理的应用统计学,有效的落实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为计划生育管理提供客观的、真实的人口数据统计,可以促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有效实施,为有效的控制我国人口创造条件。

(一)加强立法落实力度,消除计划生育统计阻力

在我国落实人口统计工作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实施。对此,为了保证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可以规范的、标准的、合理的开展,加强计划生育统计相关立法工作落实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实施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统计人员、社会环境、城市流动人口等。面对此种情况,应当注重加强宣传和落实《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尽量提高村、乡、县、市、省政府领导、统计人员、干部群众的统计法律意识,促使政府领导、统计人员、干部群众可以正确认识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另外,适当的加大计划生育统计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旦发现违法单位或个人一定要严惩不贷,促使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可以规范、合理的实施。通过以上方式来强化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作用,即利用统计学来准确的、合理的统计计划生育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整合,依据数据来规划计划生育工作。

(二)加强统计数据改革,优化数据采集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都是以人口普查、人口登记以及相关抽样调查等数据采集方法为主,取得的计划生育统计数据作为计划生育管理的理论依据。但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市场、环境、人口等方面不断变化,促使传统的计划生育统计数据采集方法越来越不适用。对此,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当地应用的统计数据采集问卷,以此来对当地人口数量进行采集和整理,这可以大大提高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因为,适时加强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改革,可以基于统计学理论,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国人口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统计,充分发挥统计学的作用,为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统计分析

我国各级行政单位应当注重计划生育统计相关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技术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弥补传统计划生育统计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创新,促使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向信息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我国已经利用科学技术来创建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但我国一些地区还未能有效的运用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所以,我国应当一直致力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促使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可以有效的存储人口统计数,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真实的、准确的数据,促使计划生育工作合理规划和实施,控制我国人口数量。

结束语:

因统计数据采集与整理困难、统计数据失真现象尤为突出等问题的存在,促使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对于此种情况,应当通过加强立法落实力度、适时加强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加强统计分析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改善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现状,采集并整理出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人口统计数据,为更好的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闫桂杰.浅谈《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02).

[2]张全胜.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制定、考核工作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06).

第7篇

一、现阶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新要求

在国际治理的措施之中国家审计是属于免疫系统的,构成了国家治理的组织结构,通过预防、提示、抵制等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有效抵御经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各种病毒,依照法律实现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从而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国家审计项目管理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制定计划,而是应不断重视加强建设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审计项目生成的途径、办法,从而保障审计任务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并紧扣政府中心的工作与社会热点,使得审计项目计划最大化的实现目标,获得最终的认同。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点所在,国家审计主要是利用国家权力发挥制约监督作用,保证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必须加强规范化的建设,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但是当前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过程存在缺陷

在审计项目计划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是第一步,对整个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指定的审计项目计划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程度,是否仅够服务大局、围绕工作中心,对党、政府、群众在信息方面的需求满足程度以及履行法定职责的深度。但是现阶段,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思考很不成熟,研究也不够充分,也就难以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无法更好的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制定审计计划是审计项目管理的先决条件,这一计划的科学程度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当前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主要存在两方面缺陷:

第一,项目立案之前未能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计划制定前的调查研究对制定合理科学的审计项目计划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管理多数时间专注于项目实施,未能加强重视对项目的研究调查,制定计划时存在“拍脑袋决定”的现象,一直计划缺乏突出的重点,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第二,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思考角度不够全面。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制定计划能力仍需提高,当下是信息爆炸时代,政府进行宏观管理需要搜集大量信息,尤其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及时性、有建设性的信息为审计计划制定提供依据,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太过强调计划的覆盖面积,虽然拥有一定效果,但在宏观方面的政绩实在不尽人意,没有很好的紧扣政府决策服务与监测经济运行工作。

(二)执行项目计划管理过程中未能做到精细化。

作为监督部门,审计部门最终得出的是审计信息,这些信息的生成依赖于审计人员的智慧,而人这种要素无法简单的用有形的东西予以衡量评定。

因此,在执行审计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坚持精细化、科学化的计划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在执行审计计划过程中还未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审计标准,在这种无法可依情况下,审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整个审计项目计划的落实时间就会存在随意性,从而也就不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无法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跟踪,最终也会对项目评估结果造成影响。

三、提高项目审计计划管理效果策略研究

(一)优化审计项目计划结构,完善审计管理和监督

建立全面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协作机制,可以提升审计项目计划实施管理的能力,化解存在的潜在风险。在强化国家审计的同时,对项目计划实施过程加强监督,强化审计项目计划创新性研究,保证项目计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十分重要,从战略布局的高度来关注审计项目计划运行,及时揭示项目计划潜在问题,以便更好加强监督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

(二)加强审计需要调研,认真分析判断编制计划的可行性

加强审计调研需要对重要信息进行整合以及评估,全面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加强分析,了解国家制定的宏观发展目标,对项目计划能够形成的社会影响、对项目的可行性加强调研分析,找准项目计划的切入点以及侧重点,主要保持审计工作与人民、政府的需求一致性。

加强对编制计划的判断分析,须建立于我国实际情况符合的选项制度,在前期审计调研过程中,从审计机关人才储备情况、工作性质中判断分析审计情况,逐渐建立审计项目输出库,对重点设计问题进行持续重视和关注,以便更好实现审计工作的目标。

(三)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加强过程控制,首先需要在对审计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过程中,建立起规范化的审计计划,以国家的审计标准为参照,对审计技术和组织方式进行创新,维持审计管理高效、有效展开。其次,整合审计项目的计划也体现了精细化管理,加强绩效审计与合法审计、财政收支真实的结合,加强金融审计、财政审计与责任审计的结合,加强预算审计与决算审计的结合,创新审计整合方式,能在整合审计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审计项目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突出重点,准确掌握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关键因素

从1921年开始,美国审计发展了90余年,在这期间经过了凭单检查、综合审计、项目评估、宏观管理等历程。而我国只有短短2、30年的发展时间,我国现在的审计基本属于综合审计向绩效审计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审计员转为教练员的过渡期。因此,我国审计项目计划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有效处理,掌握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发展审计项目计划。

为国家宏观经济与地方经济服务。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要紧扣国家经济工作中心任务,围绕党、政府工作中心,坚决执行、落实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按照审计工作的总体部署与要求进行实践。准确掌握审计对象状况,充分实现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充分调查审计对象,对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做到准确掌握、了解,从而充分分析审计对象的实际状况。同时做到对审计对象的实时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同行业审计对象的一些状况,如资产合计情况、人员情况,明确不同行业审计对象在这些方面的差别,确定审计对象在全部审计中的比重。

四、结语

第8篇

一、科技计划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科技工作以“创新、产业化”为指导思想,在科技计划的管理上,坚持科技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结构调整的方针,切实转变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由过去的重立项向重管理、重绩效评价转变。

1、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强化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20*年共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4项,其中共有10个项目获科技部立项,1个项目获国家资金资助20万元;组织申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项目29项,其中共有20个项目获科技部立项,8~11个项目获国家资金资助(经费文件未下);国家攻关项目引导项目2项,获国家经费资助220万元;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项目1项,尚有10余项正在准备之中。积极组织申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专项,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论证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调查等工作。目前,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2、强化政府出题功能和宏观导向作用,积极项目申报指南。我们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省“*”工程和《*省结构调整实施办法》,在近年来登记和奖励的科技成果以及各有关单位申报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基础上,按照工业项目注重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节能、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农业项目注重选择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新品种、新技术及优质高效肥料、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机械、畜牧、林业等方面技术先进成熟、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编制完成了《*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00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并于20*年3月底前在*之窗网站上公开。该指南分前言、指南说明、注意事项和指南内容等四部分,其中农业部分主要涉及农作物品种选育、引进与栽培;节水、旱作农业;畜牧与饲料;农机、农产品加工及无公害农业等;林业;水利、水保技术等。工业部分主要包括煤炭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化工行业、电力行业等领域。同时申报指南对项目申报单位及主要完成人也作了明确规定。通过申报指南的,使各申报单位更加了解了成果推广计划支持的方向,以及应具备的条件,有效避免了项目申报单位申报时的盲目性,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

3、认真贯彻执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制的安排意见》,积极开展项目评审、编制和下达工作。根据20*年度省科技三项费预算,全年共组织编制和下达了*省科技攻关(第一、二批),*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第一、二批)、*省火炬计划、*省星火计划、*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省青年基金和自然基金计划等科技计划,下拨经费11788万元。

20*年,*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省“*”工程,立足全省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产业方向,积极开展项目的受理、评审和编制下达工作。本年度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共受理11个市、15个省直有关部门申报的180个项目。在项目评审中,按照国家《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中关于科技产业化项目立项评审“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重点从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引导新兴产业形成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或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配套集成等方面作出评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从申报项目的技术先进程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推广辐射能力、市场前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资料的完整和准确性、组织机制、实施基础和能力等八个方面设计了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评审指标体系。根据项目管理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多次审核和筛选,在申报单位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对通过初审的120个项目分为6个专业组,组织30余名专家,于3月24日至25日进行了项目评审。

本年度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共安排项目61项,计划总投资9亿元,其中政府资助经费1424万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3.9亿元,利税6.1亿元。项目投入产出比为1∶3.6。

本年度计划安排的项目中,资助经费45~50万元的重大项目有12项(其中5项是“*”项目),占项目总数的20%,占资助经费总数37.2%;资助经费15~30万元的重点项目31项,占项目总数的50.82%,占资助经费总数的40.2%。

4、完善计划项目申报内容,积极推进计划管理的电子政务。20*年新改版的项目申报书将各类计划集中分为《*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书》《*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省科技产业化与环境建设项目申报书》《*省软科学项目申报书》《*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书》等五类,从而使各计划的管理更趋规范、统一。它不仅满足了项目评审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机关办公效率,推动了*省科技信息网络化的巨大进步。目前,项目的申报、受理工作已全部实现了网络化。

5、积极部署*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20*年将全面启动制定*省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在规划的制定上,我们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科技创新在新时期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制定科技规划体现国家意志,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二是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定科技发展的目标,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三是通过制定规划凝炼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大幅度增强*省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按照20*年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报送了省科技厅参加领导组的成员名单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拟开展研究的专题,并对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初步安排。

组织相关人员,就“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的事宜进行了安排,并完成了上报工作。

6、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工作。20*年科技部与财政部将组织创新基金实施五周年纪念活动,为搞好本次活动,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对创新基金的总结、调研、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目前已开展和完成的工作主要有:

(1)根据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通知要求,对本省2003年的创新基金工作从组织、实施、运行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上报了相应的总结报告。

(2)围绕创新基金五周年工作相关规划调研主题,对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单位、各市科技管理部门、参与创新基金工作的中介机构及申请过创新基金的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等80余家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返回的调研材料的汇总分析,并结合*省创新基金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与体会,编写上报了相应的调研报告。

(3)目前,正在根据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通知要求,制定创新基金五周年工作计划。

(4)完成了创新基金项目2003年年末的监理与上报工作,继续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的创新基金申报工作,并对合同到期的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和上报。

(5)创新基金五周年展览宣传活动。20*年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五周年,科技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在全国开展了创新基金五周年总结宣传活动,目的在于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创新基金实施五年来的成效和经验,向社会各界展示创新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创新基金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按照科技部与财政部的部署,省科技厅也组织开展了相应的总结宣传活动,通过报刊、网络、展览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展示*省创新基金实施所取得的成效,以扩大创新基金的影响,促进社会各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全省创新基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组织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

第一,对创新基金实施五年来*省所有的立项项目(共40余项)进行了调研。并通过《*日报》和《*科技报》对创新基金实施所取得的六个方面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培育和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在引导地方财政投入、吸引社会投入方面;在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面;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方面;在推动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

第二,网上展。在《*之窗》网站设立了创新基金网上宣传窗口,主要内容包括:序言;政策法规;*省创新基金五周年宣传方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介;*省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一览表;*省创新基金项目展示;*省创新基金实施成效;典型案例。

第三,编辑出版了《*省创新基金项目汇编》。主要内容:项目名称、立项编号、资助金额、技术领域、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主要技术特征、应用领域、国内外市场需求等)、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包括项目投资情况、执行期内实现的年销售收入、年利润和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第四,组织企业参加了科技部举办的“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省五个企业入选)。

第六,组织企业参加“*省第二届高新技术产业成果展示暨合作洽谈会”(组织20个项目参展)。

第七,组织有关科技中介机构和人员,深入各市地,就创新基金及其项目申报等内容,对市县科技管理人员及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讲座培训,并开展了相应的宣传咨询活动。

二、科技进步奖奖励工作情况

1、2003年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200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评委会于20*年1月13日在太原召开。会议在廉毅敏副厅长的主持下,经过项目主审人介绍、专家讨论、填写投票表等议程,对通过省科技进步奖学科评审组、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出的14项一等奖项目进行了审核,对137项二等奖项目进行了核准。会议决定授予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三峡1200/125吨桥式起重机研制》等14项为2003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决定授予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新线铁路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综合施工技术》等137项为200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共计151项。

经过30天公示和异议处理,20*年2月28日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对获奖项目进行了颁奖。奖励金额为:一等奖4万元,二等奖1.5万元(软科学类奖奖金6000元)。授奖单位及完成人指标为:应用研究类、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类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数限额在:一等奖为10人、7个单位;二等奖为8人、5个单位;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软科学研究类的一、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数均限额在5个以内。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对2003年*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及奖励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编制成《2003年度*省科技奖励工作年报》上报国家科技部备案。

2、20*年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准备情况。20*年*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与评审是按照新的科技奖励办法组织的第一次评审。新的科技奖励办法最主要的调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奖励的名称和类别设置进行了更改;二是增设了三等奖(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和国际科技合作类除外);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奖励力度。根据上述方面的调整,并结合往年科技奖的评审情况,提出本年度科技奖的评审方案。

本年度共计受理报奖项目322项,截止目前,形式审查已经结束,本月底前将进行各学科组及专业组的评审工作。

3、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工作。截止到10月15日,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227项。这些成果中按成果来源来划分,国家级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12.4%;省部级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47.3%;其他项目占成果总数的53.3%;按成果类别划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占到87.7%,软科学类占到12.3%;按成果完成单位划分,科研院所主持完成的成果占到19.5%,大专院校主持完成的成果占到33.5%,由企业完成的成果占到23.1%,由医疗机构完成的成果占到14.8%,由其他单位完成的成果占到9.1%。

三、科技统计与科技信息工作

20*年科技统计工作根据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全省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及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科技统计工作的新思路,不断提高科技统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尽职尽责,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了各项科技统计工作。

(一)科技统计年报工作

1、独立科技机构及有关科技活动单位的统计调查。按照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对全省地市以上政府部门属(包括国务院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和省市地以上各部门所属的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省社会科学院所属的非独立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138个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机构、13个转制研究与开发机构、20个社会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机构、13个科技信息和文献机构及37个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人员、经费、课题、成果、专利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

2、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调查。对国家基础研究计划3项、国家863计划19项、国家攻关计划14项、国家星火计划72项、国家成果推广计划52项进行了统计调查,报表回收率100%。

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开发贷款年报。对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地方科技支出进行了统计调查,包括11个市、119个县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的总体调查,为进一步分析各级科技三项费和科技事业费投入情况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上述各类科技统计调查数据已于5月30日前按时上报国家科技部。并按*省统计局的特殊要求做了相应的数据汇总,将汇总数据报送省统计局。

(二)完成了科技部布置的县(市)科技调查工作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将20*年定为“县(市)科技工作年”,为了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全国县域科技工作的发展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科技部国科计函[20*]9号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县(市)科技工作开展全面的调查。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将“地(市)科技工作调查问卷”和“县(市、区)科技工作调查问卷”布置到11个市及119个县的科技管理部门,报表回收率100%。按照要求将数据整理、核实后上报科技部。并配合科技部进行的县(市)调研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数据分析。

(三)*省科技进步统计分析

根据近年来《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对1998?2002年这五年间*省科技进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省的总体排序由1998年的第25位上升为2003年的17位,增幅十分明显”,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各级领导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等多种场合引用了该分析结果,对全省的科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论文“1998?2003年*省科技进步统计分析”发表在《*科技》。文章通过对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4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总排序处于上升水平。由于科技进步监测是将*置于全国各地区组成的动态系统中进行评价的,因此,*位次的上升,一方面与上年水平比较有较高增幅;另一方面,其他地区历年水平较高,其增幅不明显,而*原来水平较低,增幅较大,表现出位次明显增高。从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看,目前*省突出的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科技意识较为落后。

(四)*省科技统计信息中心启动

根据科技厅党组成立“*省科技统计信息中心”的决定,积极与省情报所沟通,完成了办公场地的改造装修、办公设施的购置,目前中心可进入正常运转。

(五)编辑、出版了《20*年*省科学技术统计年鉴》

为了满足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制定科技规划、计划及科技管理决策的需要,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我们和*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共同编辑了《20*年*省科学技术统计年鉴》,以反映全省科技活动概况。本年鉴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编辑了*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综合资料;第二部分对*省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社会人文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转制研究与开发机构、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人员、经费、课题、成果等情况作了详尽的反映;第三、四、五部分分别反映了*省科技进步奖、专利、国际科技合作、技术市场、各类科技计划安排等情况;第六部分列出了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概况一览表。

四、其他工作

1、行风评议工作。行风评议是掀起“三个代表”学习新高潮的具体落实,是贯彻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旨的具体体现。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按照《计划成果处行风自查与整改意见》,计划成果处作为行风评议的主要处室之一,结合这次行风评议,我们针对社会上普遍关心的工作作风建设、科技计划和科技评价工作,积极开展处室行风建设,并参预完成了20*年行风热线等行风活动。

2、地方科技工作调研。20*年是科技部确定的“县市科技工作年”。根据科技部“关于开展地方科技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更好地配合科技部完成*省的调研工作,我们从县(市)科技工作现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总体思路、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等方面,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全省各县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完成了县市科技工作调查报告,形成《*省科技工作情况汇报》。20*年5月18日,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张景安一行5人,专程来并进行调研。我们根据县(市)科技工作情况,召集晋中市、阳泉市、忻州市、太原市、长治市等市科技局,及部分县科技局领导,与科技部领导进行了座谈,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较好地配合科技部调研团完成了调研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59-03

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实施高校。2011年,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并批准了133所高校为第二批实施高校。“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共计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按“卓越计划”进行了改革试点,计划覆盖在校生约13万人。“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对外开放,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而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重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分析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对我国高校在实施“卓越计划”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存在的问题

1.重科学轻工程的思想有待改变,高校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提升。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提升整体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跻身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然而,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工程、重研究轻技能”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几乎所有大学的顶层设计都是“高水平”、“研究型”、“一流”,而培养“工程师”,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工程师规格”几乎消失。

科学是探索世界的本源,工程是创造世界没有的东西,而科学与工程又是密不可分的。卓越工程师,必须兼具科学家探索精神和工程师创造力的双重品质。“卓越计划”培养的人才,不是拔尖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为企业培养的具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杰出工程师。因此,高校必须从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提高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认识,培养卓越工程师,不是低水平,而是高质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选择。培养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服务的卓越工程师,使命光荣伟大,任务艰巨复杂,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不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例如:体制机制以及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提升;工程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单一;专业课程设置千人一面;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方法灵活性不强;“多样化、特色化、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不足;“务实型、动手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不够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划分,高校培养人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即:重点院校培养的以学术型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以开发型为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为主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对这三种类型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要求是不同的,培养模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多元化,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多元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3.高校师资的工程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缺乏。目前,我国高校在师资培养上,提高工程能力的得力措施和奖励机制及政策有待建立和完善,例如:在学历上,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而有企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专家,因为学历不符合要求,很难加入高校师资队伍;在考核指标上,通常重视考核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论文等学术指标,而工程设计、工程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等工程能力指标,很少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这种考核评价导向,会导致教师重视学术而轻视工程。因此,我国高校师资的现状是:高校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博士毕业生,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实际的工程能力几乎为空白,他们的突出特点是“科研强、工程弱;理论强、实践弱;科研论文强、工程操作弱”。这种现状,导致了高校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的缺乏,影响了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以及高水平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

4.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不足。“卓越计划”瞄准的是企业,培养的人才是能下到企业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工程开发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等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培养重点。高校由于自身的教学条件限制以及教学观念的陈旧,长期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和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不足。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而这些环节和培养途径,只有真正结合了现代企业生产实际,才能使学生有实际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工程专业的实际工程价值和意义。高校工程教育实践训练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校内设备老化。校内结合企业工程实际的“实验”和“实训”的设备老化、投入不足、更新缓慢,这些老旧设备与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高新设备,难以匹配对接与超越,对学生的训练,难以达到工程学科前沿。二是校外实习质量不高。经费不足,实习时间短,学生实习动手操作机会不多,实习对学生工程能力提高不大。三是工程设计教学脱离实际。在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设计等工程设计环节,存在着研究课题多、设计课题少、设计题目脱离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企业实际真题真做的题目少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不足。四是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效果不佳。社会实践对于学生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锤炼品德、珍惜生活等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还可以极大增加学生对我国工业企业的感性认识,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高校对社会实践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所以这项工作往往都是走过场,没有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5.校企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难度较大。由于高校和企业各自的工作目标不尽相同,高校主要是培养人才,企业主要是创造利润,虽然高校和企业可以形成一定的合作联盟,但是,离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完成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是:只有互利双赢,才能互有动力、合作长久,而当前高校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服务的水平能力等离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校企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企业积极性不高,难度较大。其主要表现有如下“五难”:一是“企业参与难”。企业的目标是经济效益,高校的职责是人才培养,两者目标契合度存在差异,如果不是互利双赢,企业难有参与积极性。二是“对企业的选择难”。高校选择的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能随便拉郎配,否则,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三是“资金投入难”。“卓越计划”的学生必须有一年时间在企业教学生活,这对企业的教学设备设施、学生生活设施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相关投入较大。四是“安全保障难”。安排很多学生在企业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企业正常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安全、保密、后勤压力增大。五是“实际运作难”。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人、财、物”的要求,“责权利”的划分,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质量的保障等,都要求很周到细致,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实际操作运行有一定的难度。

6.缺乏回归工程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有待建立与完善。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重科学轻工程、重论文轻开发”等问题。而“卓越计划”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回归工程导向,必须与非工程教育评价体系有区别。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回归工程导向的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的缺乏和不科学,会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难有科学标准和保障,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而激励机制的缺失,一方面,使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就感和价值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主动性和持久性,使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被动、盲目和随意性;另一方面,会导致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缺乏动力、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出台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卓越计划”顺利实施。一要改变高校办学水平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制定基于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系列政策和措施,改变高校和社会存在的“培养工程师就低人一等”的落后的固定思维,促使高校转变工程教育观念,提高对“卓越计划”的认识,营造促进“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使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章可循。三要改变高校工程教育师资的准入条件、考核评价体系、职称评定标准,建立与非工程教育师资区别对待的政策,真正使有较强的“工程开发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人才汇聚到工程教育培养的师资队伍中来,切实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素质、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加强对“卓越计划”项目的过程监管,做好工作指导和监督,确保“卓越计划”规范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地完成。五要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奖励激励机制,真正激发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大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企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二是高校要加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加快更新设备设施,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三是企业与高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加大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投入,为“卓越计划”实施提供基础和条件,为国家“卓越计划”贡献力量;四是政府要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奖励。

3.优化师资结构,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工程教育素质和水平。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关键。要改变高校师资单一结构,建设一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一要制定工程技术人才引进、考核和职称评定新政策。在师资引进上,不唯博士学历、不唯职称,重点考察其企业工作经历、工程技术水平能力、工程创造的价值等实际工程技术水平;在考核和职称评定上,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等学术指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应用指标为主。二要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技术素质和能力。三要聘请校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任务。

4.强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工程师是为企业服务的杰出工程技术人才,他们的工程设计、应用、创新等工程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重要。因此,高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上,要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一要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重新构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以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工程实验、工程实习、工程实训、工程设计、工程社会实践的教学比重,“真刀真枪”做设计,“顶岗实习”做实习,“校企合作”做工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与能力;三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要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使“卓越计划”实施有章可循,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工程实战能力。一是高校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明确合作双方责权利,达到互利双赢。二是高校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水平,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工艺创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让企业确实体会到校企合作的好处,提高企业参与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三是企业要利用自身生产设备、技术、工艺、产品、市场和场地等方面的产业优势,为学生在企业的教育教学提供物质、场地、设备、技术、师资等方面优质服务,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提供实战环境和条件,为国家“卓越计划”贡献力量。四是高校要将学生送到企业真正摸爬滚打1年,让学生在企业实战环境中,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设计,了解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熟悉工程设备操作和维修,学习和感悟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了解国情和锤炼意志品德,全方位多领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工程实战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20-02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就显得特别的关键,教学管理规范化是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它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中心地位的具体体现。它是有效连接教与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教学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1.教学计划管理的强制性

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核心问题是对教学计划的科学管理,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总体设计,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规范法规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学计划制订的管理和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而现今高校的教学计划制订和执行的管理工作实行自上而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缺少对管理对象的分析和把握,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强制的成分多,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少。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教学第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难有话语权。

2.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性

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师资结构是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中国高校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优质的教师资源短缺,随着中国高校的逐年扩招,有的高校师生比达到1∶20,甚至更高。缺少高水平的教师,自然使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不能平稳的运行。随着高等教育科研越来越受重视,教师出现教学与科研协调失衡的现象,使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3.教学质量监控的局限性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被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形式,主要是参与教学质量检查的座谈和填写反馈表,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配套的反馈评价机制,信息收集往往以偏概全。在评价时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4.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性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再加上不少主管领导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忙,无暇更多地顾及教学管理工作,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和压力。这些就导致一些教学管理岗位的人员流动性大、调动频繁;年轻教师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相对不足,且缺乏教学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有的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不能安心本职工作;老教师忙于繁重的日常工作,缺少深造机会,管理水平跟不上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优化教学计划管理机制

教学计划的科学管理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前提保障。教学计划将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化了,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根据中国现阶段高校教学计划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质量,制订教学计划的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学生、课程专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等,其知识结构必须全面反映影响教学计划制订的五个要素: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国家政策和教学资源,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在执行过程中,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应严格执行,要尽量保证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但同时学校又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就业市场的变化需要,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是有效达到对教学计划管理进行优化的关键。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阶段,高校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在人才引进方面呈“梯队”状态并预算和规划未来对人才的有效利用度。在教师聘用方面实行“专兼结合,优势互补”。 这种“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形式,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已有的教师资源采取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培养方式,建立以自培为主,外培、辅培等多种形式为辅的培训体系。针对教学与科研的失衡现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尽力改善教师教学环境,激发教师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缺少控制环节的管理是不完整的管理,缺少监控体系的管理体制是不完善的管理体制。首先明确目标、建立“体系”是为了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正确评价教学工作的质量,切实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构建评价标准,要保证标准的客观性、权重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导向性,这是“体系”的基础环节,也是体现目标管理和宏观管理的主要层面。而反馈机制又是这个“体系”的关键环节。结合各个方面的检查情况,对照考评结果提出建设性评价意见和建议,反馈各部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以此形成激励机制,使教学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4.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教学管理最根本的要素。首先要精简教学职能部门人员,选拔一批肯吃苦、勤业务、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优秀管理人员。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地服务意识,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激发教学管理人员得工作活力,逐渐提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建立公平合理的评定制度,以推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不断优化;以保证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配合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保障教学质量,高校应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带动并深化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翎.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国有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3,(2).

[2] 黄金莲.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9).

[3] 沈娇.浅析中国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J].科技文化,2010,(1).

[4] 聂咏飞.新形势下中国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5).

[5] 秦昊.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

Research on Teaching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JIN Xiao-ya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llege,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第11篇

计划生育档案担负着记载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计生档案正在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凭证和法律依据,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尤为重要。

一、计生档案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

计划生育档案记录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过程。80年初期的计划生育工作,法制不太健全,宣传力度不够,广大人民群众生育观念陈旧落后,不具有少生优生的大人口观念和生育意识,法律意识十分淡薄,致使出现了诸多的过激言论和欠文明的宣传标语,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计划生育声像档案就是我国当初落后的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凭证,真实记录了当年的计划生育对广大百姓带来的种种伤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也逐步走向法制轨道,从当初单纯的为降低人口出生率就计划生育而抓计划生育,转变发展到现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大人口观念逐步形成。从社会制约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与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通过制订出台并严格落实各种优先优惠政策,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给予广大育龄妇女更多人性化的关爱,真正把育龄妇女当亲人,用温馨化的标语口号,落到实处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和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深得人心,计生档案再一次记录了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两个转变,更加成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

二、计生电子档案是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纸化办公正在成为21世纪全新的办公方式。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也与时俱进,通过建立并运行使用《奖励扶助信息平台》、《人口信息核查系统》、用于流动人口管理的《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还有为便于工作开展而自主创新建立的《出生人口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二孩生育证管理服务平台》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病案管理数据库》等等各种数据系统,逐步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现代化管理,电子检索工具和信息系统各类计生电子档案极大地加快了计生日常工作效率和查档效率,更加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三、计生档案见证了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计划生育档案再现了人们生殖健康意识由弱变强、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服务由粗到精的全部过程,为记录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大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正在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国家为进一步加强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认真落实“技术骨干培训计划”和“县乡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进修实习项目”。紧紧抓住科技大练兵的契机,立足本职,讲求实效,全员参与,力争在大练兵活动中树形象、强素质、出成绩,从而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理念和服务内涵也由过去单一的四项手术发展到以人为本,广泛开展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八位一体的公共服务。计生档案全面记载了计划生育队伍技术人员素质的转变。

《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标准》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减少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技术服务质量,维护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理念的转变。

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宫内节育器由惰性发展到活性,品种由单一发展到多元;各种剂型的避孕药由第一展到第三代,由功效简单的避孕,发展到预防疾病与治病于一体,大大降低各种不良反应;技术服务由单纯的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中期引产、男(女)绝术这四项手术发展到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向二级干预的逐步延伸、妇科病普查普治、孕期产后的访视、术后的随访服务等,计生档案记录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风貌!

计划生育医案文书管理日趋科学严谨,每一例手术由过去的只有一纸文书到现在的双向双知情、术前签订手术同意书,并且建立详实的手术文书记录,并在相应数据库中建立电子检索工具。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计划生育医案病案档案已经成为手术安全与责任事故鉴定的标准,为维护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关系与利益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档案管理意义重大。

四、计生档案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作用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深入,从国家到省市各级人民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都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先优惠政策。在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持二孩生育证夫妇退证奖励金”和地方上出台的为独生子女中招加分的“教育助学成才工程”等等这些优先优惠政策的过程中,相关文件的文书档案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档案,以及二孩生育证管理档案正在成为享受优惠政策人员的重要佐证材料,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计生档案为国家选用人才考核晋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第12篇

财务新年工作计划范文财务新年工作计划范文新年过后作为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又开始准备新的工作计划,以我熟悉的工作经验,面对公司年度工作目标,今年我要求自己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公司财务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财务工作是公司收支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及工作计划是公司工作的办事章程,严肃财经纪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司财务下半年工作计划20xx,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公司财务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20xx年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

财务新年的工作计划财务出纳工作计划对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年财务工作计划 。

2020施工企业财务工作计划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突破口,财务管理工作同样迫切需要素质较高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需要制定一个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施工企业财务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公司财务部2020工作计划范文财务工作在企业的管理者占据很重要的部分,那在20xx年的工作中,财务部是怎样进行计划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公司财务部20xx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公司财务部20xx工作计划范文公司新领导层接手公司的第一年,根据公司全

企业年度的财务工作计划财务工作的小伙伴们是否还在为写财务工作计划而犯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年度财务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企业年度的财务工作计划为全面搞好xx年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20xx年里我们计划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

财务部工作计划书范文3篇财务部的基本职能一般包括会计核算、计划分析和内部控制。在实践中,财务部的组织架构除按上述职能划分外,通常还包括资金、税务等按管理对象划分的科室或部门。

2020公司财务部员工的工作计划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的配合与总结等工作任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司财务部员工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2020公司财务工作计划为全面搞好今年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司财务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公司财务工作计划(一)时光飞逝,转瞬间已进入20xx年7月份,回顾上半年,财务部全体人员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公司赋予的各项任

公司财务工作计划精选做好工作计划,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公司财务工作计划20xx,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公司财务人员工作计划财务管理要科学化,核算要规范化,费用控制要求全理化,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压力是极大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财务人员工作计划(一)作为一名公司的财务人员,我手中掌握的财务情况是公司最需要的。

财务五月工作计划范文在工作前做个工作计划,在工作中都会事倍功半,做起事来也井条有序,盲目的工作只会白忙活,只有做好工作计划,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财务六月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务部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工作计划应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目标、任务和应达到要求。以下是由查字典PQ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财务部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财务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1、规范财务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根据年初召开的《201x年科技馆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本年度全馆经费开支进行了分解预算,合理确认各项支出数额,在财务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专项经费支出,规范了财务审批程

幼儿园财务工作计划通用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17大精神为指导,以财务规范学校为准绳,加强幼儿园财务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幼儿园财务收支,严肃财经纪律,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安全、高效、规范、民主、阳光、廉洁的幼儿园财务,为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于财务工作计划范文2019年,公司财务科在**供电公司财务部、**公司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财务预算,紧紧围绕公司四型一流发展规划,以加强财务核算、提高会计素质为主要工作内容,以精细化核算、数量化考核为工作

财务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工作计划是一个好的工作的开始,做好了工作计划,就能在工作上减轻了不少,合理了安排时间和工作内容,不仅事倍功半还能省出不少的时间。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财务主管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最新财务月度工作计划一、加强规范管理、做好日常核算1、根据公司核算要求和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财务软件的初始化工作。2、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第七年度的年终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完成会计报表的汇

财务经理工作计划范文好的工作计划是成功的一半,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财务经理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学习参考。财务经理工作计划范文一时光荏苒,20XX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承蒙公司领导信任,让我在财务管理岗位上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财

财务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精选盲目的工作只会白忙活,所以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由小编推荐的高中新班主任工作计划。以下是由查字典PQ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财务人员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财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精选有了工作计划,我们不需要再等主管或领导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决策的事情上请示主管或领导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做到整体的统筹安排,个人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财务员工工作计划一、理顺工作思路,做好财务基础工作。1、搭建集团公司财务组织构架,明确岗位及职责。岗位职责:财务部长: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负全面责任,拟定筹资,投资方案,编制财务预算。

财务工作计划范文四篇XX年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XX年的工作计划。

财务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财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方案各部门同事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财务部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出色完成了财务部各项日常工作,较好地配合了各分公司及合作方的业务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公司领导、有关政府部门提供财务数据。当然,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协会财务工作计划范文新年的脚步伴随着清脆的钟声和优美 的乐声,悄悄向我们走来。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魅力四射的日 子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学年,下面将财务部在本学期工作作如下 计划:3 月份一、组织本部门XX 级成员认真学习社团联合会和财务部相关章程规则

新公司财务工作计划第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今年我将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教育局财务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教育局的总体目标,加强计划财务管理,加大经费筹措力度,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建设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服务。

税务局财务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全市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各项制度要求,紧紧围绕夯实征管基础和强化队伍建设这两条主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

烟草财务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的总体工作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会议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局“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的推进“三大战略”,夯实管理基础,全面提升工作,始终坚持“全省先进、国

新学期财务工作计划财务工作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新学期财务工作计划,欢迎阅读!新学期财务工作计划一一、树立正确服务思想:根据阳谷县教育局计财科2019年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加强财产管理,勤俭节约,科学合理

新年度财务工作计划新的一年就要来了,下面小编整理了新年度财务工作计划,欢迎阅读!新年度财务工作计划一XX年财务科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公司的财务统计工作,下面是我们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一、以质量贯标为

新年财务工作计划财务是核心部门,下面小编整理了2019新年财务工作计划,欢迎阅读|!2019新年财务工作计划(一)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的配合与总结等工作任务,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各工

度财务工作计划2019年就要到来了,下面小编整理了2019年度财务工作计划,欢迎阅读!2019年度财务工作计划一1、进一步巩固会计核算改革工作搞好会计核算是做好学校财务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在巩固会计核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

公司公司财务工作计划财务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公司公司财务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公司公司财务工作计划一在上级财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年初支公司提出的工作思路为指导,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成本治理和资金治理

学校财务工作计划范文财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及工作计划是学校经济工作的办事章程,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保证,为了使财务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于全体师生,更好的

高校财务工作计划2019年学校财务工作计划 送走了一个胜利的奥运年,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年,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又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一个新的开端。尤其是在财务工作方面,学校也根据一些实际情况,不浪费一分钱的理念做出了学校财务工作计划: 我校

大学财务部工作计划自xx年x月开始,我兼任学校的财务工作。工作期间,本人尽职尽责,一心为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出发,顺利完成了xx年学校的财务工作任务。现就这一阶段的财务工作作如下几个方面的小结:一、资金筹措、内外协调方面的反映,是财务工作的基本职

公司财务部工作目标及计划一、加强规范管理、做好日常核算1、根据公司核算要求和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财务软件的初始化工作。2、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第七年度的年终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完成会计报表的汇

学校财务出纳工作计划范文在新的一学年里,各种工作复杂而多样,为更好地做好功山中心学校的财务工作,新学年里我计划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的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

财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xx年是机关服务中心全面实施项目管理的一年,我在中心党委及各级领导的正确率领下,在全体同志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工作,有必要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利于在新的一年里扬长弊短,不

财务度工作计划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的配合与总结等工作任务,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各工作人员应合理的调节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财务物资的安全;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

财务工作计划范文参考20XX年是公司发展中的关键一年,集团公司成立后,一切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站在新的起点,财务部将一如既往地围绕公司的总体经营思路和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财务预算,以加强财务核算、提高会计素质为主要工作内容,以精细化核算、数

公司财务员工工作计划xx年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公司财务个人工作计划XX年年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XX年的工作计划。

小学财务工作计划财务工作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2019年小学财务工作计划,欢迎阅读!2019年小学财务工作计划一财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及工作计划是学校经济工作的办事章程,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

财务工作计划范文xx年,公司财务科在**供电公司财务部、**公司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财务预算,紧紧围绕公司“四型一流”发展规划,以加强财务核算、提高会计素质为主要工作内容,以精细化核算、数量化考核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