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时间:2023-06-02 09:22:20

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1

[论文摘要]宏观环境是旅行社经营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它既为旅行社经营活动提供方向、标准、途径和条件甚至经营项目选择,同时也必然因此而对旅行社的活动起制约作用。离开宏观环境分析,旅行社便无法作出正确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宏观环境的分析是旅行社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旅行社的经营活动,不仅取决于其内部运作模式的完善,同时也取决于其外部的经营环境。旅行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宏观环境由一些大范围的、与宏观条件相关的因素或力量构成, 是对旅行社外部的 政治 法律 环境、 经济 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 社会 文化 环境等的总称。这些环境因素对 旅游 企业短期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 但对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经营决策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了挑战。本文试就近年宏观环境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趋势对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一、政治和法律环境

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包括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对旅游业而言是制定服务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是由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的。就 国家法 定假日调整看,据 统计 我国自1999年10月调整公众休假制度以来,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长假, 迅速带动了国内旅游 市场 的发展与成熟。七天黄金周举国长途大迁移盛况空前,而2008年我国取消了“五一”长假,将清明、端午、中秋增加为法定假日,“十一”假期不变,春节长假前挪一天将除夕包含在内。五一黄金周的取消,短假的增加,对于习惯于靠长假期吃饭的旅行社来说,是一种经营环境的变化。其中,既包含了挑战,也蕴藏着机会。虽然利用五一黄金周集中组织长线游的机会大大减少,但短假的增加又势必为旅行社组织短线游创造了条件。为此,旅行社应积极应对,顺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调整思路,在短线游上加大运行力度,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短线游项目,做好短线游线路经营。这已经成为旅行社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功课,也是旅行社经营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机遇。

由此可见,国家法定假日的调整对旅行社经营战略的调整有重要影响。此外,海峡两岸政治关系向好的方面发展,2009年开始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获批以及即将于2009年5月1日实行的新《旅行社条例》,政府颁布的其它一些与旅游业有关的法律、 行政 法 规、条例、 管理 制度等,也必将会对旅行社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

(一)总体经济发展状况

从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看,国民生产总值是常用的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一般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也较为发达。根据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候,国内旅游消费将启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候,国际旅游消费启动。旅游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势头。目前,我国旅游市场规模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2005年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至2004年人均增长率为9.6%,近三年仍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虽然受始于2008年的国际 金融 危机 的影响,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但我国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可以肯定的认为,我国人均gdp向3000美元跨越将是不可逆转的,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也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升,总体经济状况的持续向好,将是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的重要动力。从旅行社经营策略角度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未能见底,西方发达国家何时能走出低谷还没有明确预期的情况下,旅行社应充分重视开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尤其是可以多组织出境游以弥补入境游人数减少带来的损失。

(二)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

从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角度进一步分析, 收入及消费状况是影响旅游需求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越高,代表着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越多。收入越少,用于享受和发展消费的资金就越少。人们只有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旅游这种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往往与可自由支配资金的多少联系在一起。 调查 表明: 发达国家居民用于旅游消费的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20%,而我国居民用于旅游开支的收入却不足1%。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四、技术 环境

是指旅行社所处的环境中,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 社会 现象的集合。技术环境影响到旅行社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技术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旅行社开发新产品创造了条件,增加了 旅游 产品的吸引力,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新技术应用的观念、早晚、人才引进等也给旅游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下面仅就 交通 运输 及互联网对旅行社经营的影响做简要分析。

(一)现代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变

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特色交通方式本身也会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目前,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交通工具种类增加、速度加快、舒适感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越来越高。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的缩短,使得旅游者的出行更加便捷,旅游者游览的时间相对延长,同时也丰富了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旅游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旅游需求潜力再大,没有安全便捷的交通,也会严重制约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现代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变为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是现代旅行社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互联网的使用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丰富了旅游者信息搜寻的选择性,满足了信息社会旅游者对信息搜寻主动性和互动性的需求。网上旅游信息服务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竞争和发展优势。旅行社应高度重视旅行社网站建设,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品牌宣传、产品推介、咨询互动、客户关系 管理 等各项经营活动,打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方式,提高旅行社经营的灵活性,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多维信息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五、社会 文化 环境

社会文化 渗透于所有的旅游经营活动中,而旅游经营活动又处处蕴含着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重大文化事件及 教育 水平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下面仅就社会文化事件、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动以及宗教信仰因素对旅行社经营的影响展开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2

关键词:PEST 农村旅游经济 宏观环境

引言

农村旅游经济过往研究分析的角度较为细致,缺乏对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宏观分析。本文基于过去学者的研究基础,运用PEST模型,从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以及技术环境T出发,系统深入分析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从而提出相关对策。

基于PEST模型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以及政府的管制、产业及投资政策,政府补贴以及地区关系。在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政府对旅游经济的产业及投资政策,特别是农村旅游经济的产业及投资政策。

我国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旅游经济的保障,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的政治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旅游的发展。由于我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力较强,因此在产业及投资政策上政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国政府对旅游经济的重视程度看,首先是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实现了村村通水通电、水泥马路到家、电信服务到户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善,成为农村旅游开发有力的基础实施保障。自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促进农村旅游又快又好发展开始,我国政府将农村旅游经济视为发展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如,2006年,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五年发展目标。2007年国家旅游局、农业局联合《关于大力推荐全国乡村旅游的通知》(旅发(2007)14号文件)。2008年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优化农村旅游项目。2009国家旅游局举行了《全国发展乡村旅游工作会议》。2010年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

从政府对农村旅游的关注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协调各部门加大旅游部门一线服务力度,提供专业规划和项目开发指导,帮助农村在保护旅游资源的条件下适度开发,加强对农村旅游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第二,加大对农村旅游开发的扶持力度,积极利用规划、环保、培训、基建等各种专项支持政策,并集中招商农村旅游项目,引导大型企业参与开发经营,推动多渠道资金用于农村旅游。第三,政府帮助设计旅游产品,做好市场开拓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对农村旅游发展的各项研究。第四,加强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农业、劳动、民政等部门共同推进,依托现有培训中心分级分类开展培训。第五,以点带面,扶持发展,培育经典。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旅游开发扶持,并首先培育示范县示范点。

政府对农村旅游开发的重视存在以下缺陷。第一,补助力度不够,资金有限,农村旅游开发资金缺口大,多渠道筹集资金瓶颈太多没有取得实效。第二,虽然示范县示范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以点带面没有落实,农村旅游开发局限于极少数示范区。第三,政府政策落实难,各种扶助政策不到位,对农村旅游监督管理依然不佳,管理问题频出。第四,农村旅游人才缺乏,当地农民经营管理知识缺乏,经营能力有限,各种服务依然落后。第五,农村基础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第六,政府扶持不持续,2005到2009年政府关注与扶持明显,但是2010年之后政府对农村旅游开发重视度又在降低。

(二)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整体的经济情况,涉及区域的经济稳定情况,行业面对的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及人们对该行业的消费情况。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面对的首先是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这由我国的人均GDP可以体现。图1显示,1998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但是在2008年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的放缓势必会影响人们收入的增速,影响旅游经济的增速。这对于各行业来说都是不利的因素,但是不是绝对的。

农村旅游经济虽然是城乡共同参与,但是主要消费群体依然是城镇人口,此外农村旅游以探亲访友为主,专门旅游特别是往农村旅游的较少。因此,城镇居民收入状况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1998-2007年城镇人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而在2008年之后增速明显放缓,2012年增速直接降低至1%以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开发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农村人均收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即使在2008年之后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率,这主要和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扶持有关。

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由于经济形势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人们收入的不稳定,而收入的不稳定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对旅游的消费。从图4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不稳定,增速波动比较大。国内旅游消费增长率和城镇旅游消费趋势相似,增速不稳定(见图5)。所以,旅游消费对收入的弹性比较大。因此,经济的稳定性和具体形式直接影响了旅游发展。但是从图6可以看出,农村旅游收入从2006年开始一直呈高速增长状态,这说明我国旅游市场偏向于农村旅游,收入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城镇旅游的增速放缓,但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增长影响不大。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是指一个区域的居民教育程度、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口结构等。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

第一,随着城镇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教育水平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生活环境的恶化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形成矛盾。这种矛盾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农村是山多水多环境优美的地方,许多城镇居民希望通过旅游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美好的环境。这种消费偏向对发展农村旅游是有利的。第二,农村各种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和稀有性。城镇文化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工业不断发展,传统风俗逐渐会被同化,缺乏特殊性和稀有性。相对城镇,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人文风俗依然保持很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这种地域性的稀有性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开发点,农村特殊的风俗民情能吸引那些对稀有事物好奇而向往以及希望通过旅游开阔眼界的旅游者。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学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观念发生变化,许多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阔眼界,提升自我修养及学识。第四,农村居民旅游经营户整体水平有限,管理水平有限,其对服务的概念理解较低,农村各种恶习依然大量存在,这些直接影响当地旅游的形象,直接影响当地旅游的发展,而农村综合的旅游情况直接影响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与行业相关的技术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对行业创新的支持度,该行业企业的创新度,以及区域对专业技术专利的保护情况,政府及企业对技术商品化的速度等等。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技术环境整体表现不好。首先,我国农村旅游目前缺乏创新性,不仅各个农村区域存在模仿,农村同城镇之间的旅游产品也存在模仿。第二,国家对农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支持度不够。虽然少数地区建立了专项资金补助农村旅游开发,但是对农村旅游产品的创新还未建立补偿体系,而农村旅游开发的时间相对比城镇更长,资金回收率更慢,支持度不够直接影响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第三,农村旅游产品的商品化速度低,这与我国农村生产水平以及市场化能力有关。我国农村普遍落后,农村居民的经营能力有限,无法支撑产品的快速市场化,这直接影响新产品的销售情况,甚至影响整个旅游区的市场推广。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发现:政治环境上,我国政府对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是存在不连续性,这些影响农村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环境上,收入水平虽然随着经济环境不断波动,但由于人们对农村旅游消费的偏好使得当前经济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影响较低;社会环境上,城镇生活环境的恶化与居民对美好环境的渴求之间的矛盾、农村特殊稀有的人文环境等促进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村各种恶习阻碍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技术环境上,由于我国对专利的保护力度不够、新产品的商品化速度低以及国家对农村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技术环境整体不好。

结合PEST模型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政府对农村旅游经济扶持的持续性,落实以点带面,完善资金渠道,加强对农村旅游区的监督管理,严惩各种欺诈行为;第二,建立针对农村旅游经营户的培训体系,提高其对旅游管理与服务的意识,同时建立定期的人才输送机制,不断优化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第三,坚持创新,保持农村特色,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扶助企业即旅游经营户对新产品以及旅游区的市场开拓;第四,加强对旅游创新产品的专利保护。

参考文献:

1.姚君泽.要重视发展农村旅游经济[J].农业经济问题,1991(3)

2.白惠芳,李朝阳,路艳杰.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3)

3.赵建佳.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若干思考[J].对外经贸,2013(5)

4.陈如霞.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3

[关键词] 投资战略 现金流 宏观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投资战略是指将公司依据其整体战略,在对环境与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权衡风险与收益,将其拥有或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现金流)有效地投放与收回,以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投资战略是公司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司战略的关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公司的投资战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宏观经济因素将对商业周期产生影响;其次政府在商业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政策将会对公司的投融资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将给到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对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确保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基于现金流的投资战略

公司的投资战略主要涉及公司的长期资产,按照是否参与投资的运行,投资战略可以分为直接投资战略和间接投资战略。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将货币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者购买已有企业的投资战略。通过直接投资战略,投资者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资产及相应的所有权,直接进行或参与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以其资本购买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以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战略。

以往有关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从会计指标的角度将当期公司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变动作为公司当期的投资。这样处理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公司实际投放于长期投资的现金流转情况,另一方面忽略了公司战略投资行为的另一面,即公司投资战略的调整所导致的长期投资的收回。而从现金流角度分析公司的投资战略则克服了以上缺陷。

在公司环境剧烈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金流是公司财富的载体,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日渐渗透到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分析管理之中,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财务决策、运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现金流体现着公司财务资源和经营能力,揭示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此外,现金流还在业绩评价等方面具有会计指标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说,公司对现金流的管理体现了公司财务战略的意图,公司现金流的特征揭示了公司财务战略实施的结果。

从公司现金流转的角度,公司的投资战略应当包括两个方面,资金的投放和资金的收回。资金的投放是公司实施规模扩张战略的体现,而资金的收回则体现了公司战略收缩或战略重点转移,二者均反映了公司战略的实施。

三、宏观经济环境对投资战略的影响分析

对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因素波动两个方面。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这就客观上要求公司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因此,公司在投资现金流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的特征。

繁荣阶段,由于可以较为容易地筹集资金,且对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较好地预期,因此会采取扩张的投资战略,如扩建厂房、增加设备等。这一扩张性的投资战略将导致公司的直接投资现金流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则表现为相对较小的规模。

衰退阶段,企业由于对未来前景的看淡,筹集资金成本较高,则会采取收缩的投资战略,可以出售多余设备,转产、停产,此时公司会减少直接投资现金流出,直接投资现金流入增加。

萧条阶段,企业一般维持现有规模,并适当考虑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如出于提高公司现金收益的目的,将现金资产投资于债券股票等长期投资,间接投资现金流增加。

复苏阶段,公司需要在市场中新的投资机会进行分析,确定未来的投资战略。此时出于未来不确定性的考虑,公司将转化已有的间接投资,为未来的投资战略筹集必要的资金。因此,公司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逐渐增加。

2.宏观经济因素波动。除了周期性变动之外,一些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如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非预期波动,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出于控制公司总体风险的考虑,公司会在未来采取措施降低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使公司保持较高的财务灵活性。因此,公司将会减少退出成本高的投资,如专用性较强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投入,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同时,为了减少公司持有现金资产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公司将资金投向于风险较小的,且退出成本较小的间接投资。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公司投资战略现金流的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下降,而间接投资现金流上升。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小的时期,由于公司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较小,公司管理者将会减少对间接投资水平,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公司的自身特征,提高直接投资现金流。此时,各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高,且公司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4

[关键词]宏观经济;我国煤炭;煤炭经济形势变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038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经济发展也较为迅速起来,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煤炭产业就开始产生了危机,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渐渐地不能够满足现今的市场环境,因此面对这种状况,煤炭企业就要开始进行相关的变革,要进行对自身的生产和管理以及运行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要使得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1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的煤炭产业现状分析探讨11现今煤炭的需求变化

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地大物博煤炭资源更是非常地丰富,我国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在全世界是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的。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统计局曾统计的煤炭量高达257亿吨,这显示了我国的煤炭产量的增长迅速。并且,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使得经济体制不断变化,这就造成了煤炭行业在发展时不利,使得煤炭市场逐渐地下滑,更进一步由于新能源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使得我国煤炭的整体消费量大幅度地降低。

12现今煤炭产生产能过剩的现象

因为历史以及社会的一些因素,这造成了我国的煤炭行业在现今出现了产能过剩。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那时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还较为迅速,因此小煤矿企业的规模就变得逐渐增大,但是在其煤炭行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煤炭的资源浪费使得生态环境日益破坏严重,还有由于煤炭的产量增加使得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这就造成了产能的过剩。产生产能的过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是由于企业在煤炭方面的过度投入,虽然煤炭行业发展,规模不断地变大,但是其生产的效率并没有提高,这就造成了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其次是由于地方政府的问题,它们和企业一样过度地投资于煤炭,因为当时是实行着财政分权的体制,地方政府受煤炭产业所带来的利益所影响就产生了强烈的投资欲望,这在一方面是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煤炭产能的过剩。最后是由于宏观调控实施的不完全到位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这就造成了煤炭在生产效率方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提高,所以要不断地改善煤炭行业结构,要其不断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13分析我现今煤炭行业的发展状况

一是在成本方面煤炭是不断地增长,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煤炭的行业也不断地进行资源的整合,煤矿在基础设备方面也不断地改善,这就使得煤炭行业的利润发展不断地下降,使得一些煤炭产业出现亏损的现象,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发展。二是价格的下降,因为煤炭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煤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这就使得对煤炭方面的需求量的降低,进一步造成了消费量的降低,而煤炭行业为了其发展就实行了煤炭价格的下降,这种做法对于竞争的煤炭市场来说就更加地使煤炭行业发展困难,生存更加地艰难。

2对宏观经济环境下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方法探讨21对于企业,企业要树立坚定的信心

现今的市场变化无常,经济形势变化复杂,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就更要正确地认清自己,要学会将困境转化为机遇,抓住机遇,坚定自己的信心,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长远发展。最近几年来,我国在煤炭企业方面不断地改革调整,这使得企业在安全方面有了较高的提高,由于煤炭的生产和管理以及企业的运营不断改善,这使得企业的员工更加地团结,一起面对困难和险境,这就有利于建立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高以及勇敢、创新的优秀员工团队,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也更加使得企业有了一个坚强的后方。所以企业在现今这种市场发展复杂的情况下,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企业员工要团结一起,企业和员工用坚定的信心一起战胜所有的困难和险境,这样就能够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22要学会抓重点,抓主要

企业发展一般都要使得效益得到良好的保证。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市场的改革和对煤炭的加工以及销售的时候就要做到下面的几点:首先是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企业的管理者要注意对经费进行严格的管理,进行系统化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费和各种其他的经费,这样做是为了将资源得到良好的利用,避免了浪费现象的发生,通过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能够帮助企业煤炭在生产方面的效率得到更好的提高。其次是将企业内部进行市场化方式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够帮助煤炭生产成本的降低,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后是对煤炭产量进行增量,定期地维护相关的设备,这样就能够使得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实现原煤质量的提高,达到煤炭的附加值提高。并且要注意严格地控制煤的质量,这样才能够帮助精煤回收率的提高,实现高质煤在市场的发展。

23企业要坚持市场的原则发展

煤炭企业要进行变革一定要坚持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实现建设高质的煤炭生产基地,从而帮助煤炭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煤炭企业要依据市场而变化,及时地对煤炭进行高效开采,这样有利于防止过度开采的现象发生,还要及时地将煤炭产量和市场需求进行协调,要积极地利用市场的可调节能力,以此来达到产业的结构合理化发展,要不断地发展新的技术,这样才能使得煤炭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

24严格的管理煤炭的质量

现今我国的煤炭市场发展较为艰难,因此煤炭企业就要加强对煤炭质量的监管,以此使得煤炭质量更加地稳定,从而实现高质量煤炭在市场中拥有高的地位。将煤炭质量进行加强管理主要是加强煤炭采场的管理,因此,煤炭企业要不断地加强生产的意识,将煤炭的质量不断地提高,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发展提高。

25科学地控制煤炭成本

获得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最主要的目的,在现今供大于求的市场上,煤炭企业如果要达到经济效益的更高发展,就一定要从煤炭的成本上进行相关的考虑,要不断地对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减少一定的开支,这样有利于企业资金的更好利用。并且还有就是将煤炭的生产结构不断地优化,不断地进行创新,要有节约意识,拒绝浪费,在各个的生产环节时要注意科学地管理,将其理念贯穿整个过程。

26不断地对市场的信息进行加强

煤炭企业发展要进行健全的市场信息平台,要不断地和能源研究机构和煤炭消费者以及其他的煤炭企业之间进行密切的联系和交流,这样有利于实现煤炭信息的及时了解,有利于及时地根据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帮助企业长远发展。

27要进行创新,不断地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因为我国的煤炭资源众多,而一些天然气等资源较少,这就造成了煤炭行业容易出现产能的过剩,因此就要对煤炭企业进行煤炭深加工以及创新,不断地研究新技术,使得利用科技的方法来达到成本的降低,实现煤炭的新价值,从而帮助企业的良好发展。

3结论

总之,面对现今宏观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煤炭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煤炭行业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因此,煤炭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地创新,以此来使得煤炭的不断利用,还有要对煤炭市场不断地开展,将煤炭深加工,这样就能够实现煤炭行业和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珠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力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5

[论文摘要]在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中,需要首先对转移就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是与之直接相关的那些经济、政策和制度环境。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

从理论上分析,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足以使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自给有余,并能为其它非农产业提供生产原料和为其劳动力提供口粮时,非农产业才具有持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潜力。另外,其它非农产业的持续发展还必须建立在其生产和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而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看,既包括非农产业的总需求也包括农业总需求。无论那一方总需求不足而致社会总需求得不到实现,非农产业都无法发挥生产扩大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可见,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和非农业生产的扩张作用是否相互配合,能否协调发展将直接决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现程度。对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就按照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这种理论支持为思路进行。分别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农业生产的关键是粮食生产。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把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对粮食的进口依赖上。据相关统计,从2001到2003年,我国粮食年均总产量已经下降了1074亿斤,只有8936亿斤。粮食产量降自1990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依据国内外专家和机构的判断和预测,我国粮食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除去可能造成粮食内给不足的其它原因,诸如征地增加、耕地减少等与土地直接相关的因素外,恐怕粮食供给不足与粮食生产努力不够和劳动力投入不高有直接关系。粮食生产必须维持一定的人地比例,不仅包括量的方面还包括质的方面。与此相反的是,从我国南方开始的弃田和抛荒现象正逐渐蔓延,如1992年安徽省巢湖地区全年抛荒达4.56万户,共计抛荒11.2万亩。1999年上升为24万亩,其中常年抛荒占13亩,属季节性抛荒占11万亩,常年抛荒的趋势还在不断上升。这就很难从劳动力数量上保证对粮食生产的维持和发展。另外,越来越多无论是年龄还是体力智力要求都不在农业必要劳动力范围内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承担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骨干力量。面对如此情况,寄希望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补足农业劳动投入不足可能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能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的损害。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推动力的同时又成为农业生产衰败的损害力量,那么建立在这一前提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模式必定是违背农业和非农业和谐发展原则的,也会对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持续转移就业形成阻力。

其次,内需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尤其2004年,内需的两个方面即消费与投资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增长态势。如果投资高增长长期得不到最终需求的积极配合,将使内需不足的矛盾更加凸现。而内需不足将直接关系到非农产业总产品的最终实现问题。内需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需求不足。目前,农村消费水平还很低,不仅反映在需求数量上,还表现在需求结构上。据研究,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我国农村目前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2年前的水平;城乡消费结构上存在巨大的消费断层。城乡消费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到2002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近3.5倍,而农村消费支出用于粮食的比重仍然占到其全部消费支出的一半。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落后,也反映出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经济增长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开拓农村市场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增收难正日益成为启动农村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农村巨大的需求潜力难以发挥,非农产业的总产品得不到完全实现,势必会阻碍部门和行业扩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甚至在许多城镇企业内部还不可避免地出现内退、下岗等现象,而且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数量也不在少数。增收困难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民通过转移劳动力获取非农就业收入的行为强化,剩余劳动力规模日益增大。城镇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相互交织在一起,就业形势严峻,难度增大。

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政策环境

可以说,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十分重视。从中央最近几年颁布的各类政策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正越来越宽松。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类政策,从中更能看出我国政府在对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上的基本取向。中央和各级政府始终把扩大就业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方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如努力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努力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努力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等。

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还提出通过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2004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以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方面提出十条具体意见。

中央有关部门正酝酿和即将出台的一些重大措施,如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工资条例草案以及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调研方案等,将会从不同方面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协调好各类冲突,有效化解转移矛盾,从而促进转移就业进程。

可以看出,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正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政策保障。

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制度环境

(一)我国就业制度现状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城乡实行劳动就业的双轨制是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显著特点。城镇居民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力的工资、福利、保障全部由国家承担,而农村劳动力就业则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与就业相关的一系列工资、待遇、福利完全由农民负担,基本转嫁于土地来承担。这种就业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逐渐暴露出的缺陷已经被历史所证实,传统计划性质的劳动就业制度正逐渐向市场化方向改革和发展。这种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最初的劳动部门介绍职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制度改革,到逐渐出现“停薪留职”,80年代中期又推行劳动合同制,后期改革固定工资制和90年代初的劳动计划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以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也逐步形成和完善。但从我国就业制度改革进程和现有成果看,受益者主要还是城镇劳动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以及劳动力信息网络的建设还不能使广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分享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还不能通过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得到解决。各种针对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的就业管理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应该在国家劳动就业制度中逐渐体现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各项具体制度。在构筑新的劳动就业制度时至少应该体现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以及城乡统一和平等的就业培训制度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理论上讲,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个基本部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二元性。事实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是以城镇保障优先安排的。在农村几乎所有的保险、救助和福利都由均分到个人和家庭的土地来承担。因此,在我国就有了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两个概念。从社会保障发源的历史考察,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由于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后,对进入工业领域的劳动者所面临的多种风险的一种补救和扶助。从这个渊源看,社会保障必然应该按照工业化发展的程度而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建设基本也遵循这一规律,从无到有,经历着逐渐完善的历史过程。从1949年到1966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和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国家职工,涉及面非常小;1966年到197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处于停顿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由企业以营业外收支全面列支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第三阶段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恢复和调整时期,这一时期以改革养老保险为开端,引发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一系列改革。确立了以社会统筹为主要目标的养老保险改革取向,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制度,并逐步形成包括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化阶段,这一时期处于我国社会保障的扩面时期,目的是通过探索逐步建立起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和城镇各类职工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说,经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可享受到各类社会保障内容的群体正逐渐扩大。但从整体看,社会保障的框架还很粗糙,覆盖面还很狭小,保障的持续力也还不足。在各种具体保障类型中还遗留着计划色彩的种种痕迹,保障制度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低效和严重的不公平性。更为关键的是,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充分体现对农村居民的保障内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两个系统以各自的方式封闭运行。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运行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的需要。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各类企业大规模转移就业,事实上已经打破了原来完全独立的两个保障主体的隔离性。如果在同样的城镇岗位工作的劳动力,只是因为身份差异就享受完全不对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不仅有失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也会因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而降低经济效率。即使从农村社会保障系统看,经历了家庭保障到集体保障再到家庭保障以后,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了对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试点和实施。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教育保障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在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是必然现象。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剩余劳动力、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真空地带。特别是对于失地造成的剩余劳动力,失地即意味着失业。如果无法实现就业,又没有针对他们的社会保障,这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直接面临基本生存的危机。进入城镇就业的劳动力在社会保障方面基本上还受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有关外来务工人员原则上在其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规定的限制。而且各地城镇还对进城农民工采取诸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种种游离于正规保障制度以外的不平等排他性措施还在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发挥作用。

四、几个重要结论

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出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能与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坚定不移地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经营和发展相矛盾。必须坚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判断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过时。重农主义曾认为农业是其它技艺和其它各业的保姆。马克思也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我国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如何加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的发展要靠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新型农民。不能因传统农业发展陷入困境而丧失掉经营农业的基本力量,也不能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正发生的阵痛而流失掉新型农民的主体,绝不能为了减少农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而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应该是为使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加强而不是损害农业发展。

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在市场配置劳动力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矫正市场配置农业劳动力的缺陷。做到既要转移剩余劳动力,又要留住必要劳动力,还要在转移劳动力和留守劳动力之间形成良好的流动机制。

(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能与开发和构筑农村合理的需求体系相矛盾。建立和完善农村需求体系,开发农村需求潜力是关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乃至整个社会充分就业的关键。我国农村有9亿人口,农村的发展,农村人的发展,以及农业的发展,是社会总需求中的一个特殊层次,也是一个数量巨大的需求层次。利用和开发好这一需求,对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对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才能维持和新增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农业剩余劳动力才能有所出路。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后将使农村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层次发生变化。首先是农村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其次是城镇需求因农民工的加入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实现。如果处理不好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平衡问题,再生产将面临萎缩和衰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将趋于狭窄。由此可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确存在使农村需求降低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减少进而使其转移就业受到限制和束缚的可能,这是一个内在矛盾。

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在对农村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在农村构建合理的需求体系,使这一需求体系能成为支撑整个社会总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导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前提下,增加公共服务,降低转移劳动力即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引导其形成合理的消费需求,以避免和克服上述内在矛盾。

(三)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和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城乡统一和平等的就业制度要建立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其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要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流动出去。再次,平等的就业制度应能保障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最后,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还要为转移劳动力即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劳动环境,同劳同酬的工资制度,与城镇职工无差别的工资增长机制等。

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整合城乡劳动力资源,统一劳动力市场法规,监督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尽快确立用工企业在农民工用工制度、用工薪酬以及用工福利和用工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逐步消除社会对农村、农民以及农民工固有的偏见,纠正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形成的思想偏差。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6

关键词:战略;内外部环境;分析模型

当今世界环境多变,各种技术革新、商业模式革新层出不穷,各行业间、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趋势的变化,不断制定或修订企业战略,确保企业向正确的战略方向发展前行。

企业战略制定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其次,根环境分析结果判断企业总体竞争能力;最后,规划、评价、选定总体战略方案。这里首要步骤既是内外环境分析,做好内外环境分析才能保障后续步骤正确进行。

战略制定中的内外环境分析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三部分。

一、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范围较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生态、法律等多种因素,每种因素又能分列出多种子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需要分六步:1.挑选出对企业发展有影响的那些因素;2.分析这些因素的现有状况;3.确定这些因素目前的发展趋势;4.分析这些因素未来的发展方向;5.基于前述分析,判断这些因素的未来状况;6.这些未来状况对企业战略会造成哪些影响。由此可得出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如下:

二、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自身所属行业的分析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分析。在进行行业环境分析时,首先,要对企业产品业务的运营发展情况进行描述;其次,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理论,对产品业务的所属细分行业及竞争格局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前述分析,判断行业环境对企业的战略影响,并初步拟定产品战略规划。由此可得出企业行业环境分析模型如下:

三、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包括对公司内部的资源分析和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初步制定职能战略规划。内部资源能力分析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各项岗位工作看成一系列利用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分析这些工作的成本消耗和价值产出;其次,将这些工作与行业标杆对比、向未来发展前沿看齐、分析与企业内部其他岗位工作的协同需求、分析与企业外部资源环境的合作需求,制定工作提升目标;最后,依据前述各岗位分析结果,初步拟定部门职能战略。由此可得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模型如下:

四、对三个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由于战略制定中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三个部分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因此,在实践应用中,应独立完成三个分析模型后,根据影响逻辑进行相应调整。影响逻辑为:外部宏观环境影响产品战略,外部宏观环境和产品战略一同影响职能战略。调整的具体步骤为:首先,依据《表一.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模型》中的“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的分析结果,对《表二.行业环境分析模型》中的”拟定竞争战略、拟定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其次,《表一.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模型》中的“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的分析结果,和调整后的《表二.行业环境分析模型》中的“拟定竞争战略、拟定发展战略”,对《表三.内部资源能力分析模型》中的“拟定职能战略”进行调整。

自此,战略制定中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完成。随后即可根据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判断企业总体竞争能力,规划、评价、选定总体战略方案。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7

关键词: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宏观环境;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选择和决定财务方案、政策的过程,企业财务决策通常属于短期财务决策。对最令人满意的财务方案进行确定,是财务决策的直接目的。在企业中,只有对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可行性的方案进行确定,才能使财务决策发挥其本身最大化价值,促进企业目标更快实现。所以,在整个财务管理中财务决策属于核心性存在。立足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对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企业决策及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在分析宏观环境和财务决策的关系前,我们首先应对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本身有一定了解。

一、广义财务管理理论

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起点为财务管理环境,其前提与导向则分别为财务管理假设与目标,该理论结构包含内容很多,除财务管理基本及通用业务理论,还包括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等。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由王化成初步提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该理论是从实践发展需求出发而提出的。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是对财务管理研究内容的拓展,也是对狭义财务管理理论界定的突破,将广义筹资、投资、分配等问题纳入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中,并根据企业管理环境和宏观环境在广义视角下对具体的财务决策问题进行研究,促进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极大丰富,且实现了与社会生活发展的紧密联系。

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提出时,我国财务管理研究还未完全进入稳定发展状态,通过对我国财务管理2000年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就财务谈财务”的思想是大部分研究的核心,在学科交叉及跨学科发展的研究方面明显比较欠缺。随着人们对环境因素认知的进一步深入,“广义”概念中的研究链条逐渐独立出来,开始着重环境这一起点的作用机理,当前梳理的逻辑环境中除了包括财务管理环境、假设外,还包括其目标、决策等,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治理的“桥梁”作用,即企业治理在财务管理环境到财务决策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宏观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公司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变迁,在这些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影响下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财务决策模式及经营效率也由此发生变化。在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各种研究中,其逻辑起点逐渐落脚于财务管理环境。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中加重了对宏观环境的研究,尤其进入新时期后,基于中国宏观背景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坚持价值导向,融公司治理与价值为一体,将财务决策行为当成中介桥梁,对财务管理研究的路径传导和闭环运动给予更多关注,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与创造性给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广义财务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等因素,可提供各种支持保证给企业交易活动,促进企业交易活动运行和展开得更加顺利。宏观环境的不同,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交易成本,使其产生差异性,而其差异又会对企业一系列规范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在财务管理研究中,必须加强对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的研究,这也是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所一直强调的。

二、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下的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相关性

广义财务管理视角下,宏观环境中的不同要素对财务决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即是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之间关系的鲜明体现。

(一)政治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近年来的财务研究中,热点莫过于政治学与财务学的交叉研究。在财务决策中,政治环境所起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关联,企业的发展处于我国宏观制度环境中,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域政府存在一定关联。政治关联的建立对公司的财务决策很显然是极为有利的,将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产生影响,且会对企业部分商业特权的赋予产生影响,明显提高公司股票价值。不过,政治关联也会使企业价值和员工配置效率产生损坏性影响,尤其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明显负面影响。第二部分为政府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市场失灵产生不可控的后果。民营企业受政府干预过多时,虽然可促进政府扩大就业等目标的实现,但却也会发生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产生过度问题。

(二)法律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法律制度、产权保护程度等差异,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与我国有鲜明的体现。法系和相关法律制度,是法律与财务决策研究展开所围绕的两个主要方面。“法与财务”热潮的掀起,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国家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越好,公司收益得到的维护将会越多,公司资本成本也就越能被有效降低。在影响财务决策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关联较大的有公司法、证券法及税法等。其中公司法在财务决策中的影响比较为人们所熟知,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分配利润及员工薪酬等方面;证券法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股票发行的各种方式,上市、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披露等;税法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税率变动及调整等方面。

(三)经济环境对务决策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其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周期与经济政策两种。经济周期是针对总体经济而言的,主要指其紧缩与扩张周期性波动变化过程。经济周期与盈利水平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越好,盈利水平越高,宏观经济周期对公司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四)社会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期积淀是分不开的,其构成要素除了包括特定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外,还包括伦理道德规范、等。根据我国许多企业的融资手段可以发现,在我国法律保护仍然不完善的今天,通过非正式融资渠道,许多私营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促成这些融资渠道的重要因素在于声誉机制及个人关系等。企业声誉是其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文化环境中企业声誉越高其业绩也会更好。目前,学者们对于公司经营与决策中文化的影响机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基于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相关性下的财务管理对策

(一)强化政治及法律环境考察

政治环境及法律环境,对企业的改变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企业市场交易成为,其二为企业未来经营的预期,而这些都会较大地影响企业人力资产投资动机等。除此之外,企业在对市场化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也会被政治关联等影响,从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分配产生影响。所以,财务管理研究应加强对政治及法律环境的考察,通过考察使政治环境及法律环境等如何作用于企业财务决策的路径更加深入的说明,对企业价值增长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揭示。

(二)对社会文化因素深入研究

新兴市场国家许多企业,近年来均在各种非正式途径下对某一集团进行依附,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这些非正式途径中,除了血缘、婚姻、同学及工作关系外,还包括其自身的声誉等,通过声誉机制,许多企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控制权关系,但从实质上来说同样构成了内部资本市场。综观这些途径,无一不与声誉机制、关系、道德准则等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对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企业财务决策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社会文化因素与政治及法律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财务决策更好地利用社会文化因素。

(三)对宏观经济环境深入关注

从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后所经历的多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对政府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微观企业会受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何种影响也是评估因素之一,这一指标同时是修正政府决策行为的重要依据。关于这一点,学术研究自然也必须提高重视。虽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仍然较难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机制完整揭示出来,研究之路仍然比较长远。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近年来的日益复杂多变,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频繁出台,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给上述研究的开展。

(四)对技术环境变迁的影响加强探索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推动了其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被应用于企业信息搜集中,不仅改变了企业信息搜集途径,同时大大提高了其信息搜集效率。

集团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集中管理,新型财务管理手段的应用,对企业筹资与投资模式具有间接的影响。为了拓展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视野,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应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技术环境变迁所带来的企业决策变化进行探索。

四、结语

宏观环境的变化,密切关系着企业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而企业财务决策正是这几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立足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梳理清楚宏观环境和财务决策的关系,对宏观环境影响财务决策的机制进行分析,有利于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给财务管理实务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对可行的研究建议的提出,有利于找到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深入研究的方向,更加全面推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付冬梅.从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分析宏观环境和财务决策相关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7):29-29.

[2] 赵寅珠,张锐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0(4):47-48.

[3] 蔡云飞.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7):91-91,93.

[4] 立国.公司财务控制常见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2014(8):200.

[5] 高敬博,宋英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5):52-53.

[6] 张佳.公司治理对超额现金持有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

[7] 余成武.浅析我国企业并购所面临的财务问题及改善对策[J].财经界,2013(6):194.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8

关键词:宏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9-03

前言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为中国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创新理念,同时对于生态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发展的目标。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是中国发展的创新模式也是世界人类经济发展的进步与发展。它开创了人类在未来发展中所要注重的生态意识的觉悟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发展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的建立。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波尔丁所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论上的实践安和发展,资源有很多种类,有可生和不可生的资源。对于那些不可生的资源在使用之后就会产生资源短缺甚至匮乏的状态。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充分的利用,实行宏观循环经济就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基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这一必须的物质条件,所以对于资源的利用就成了非常必要的问题和现状。

目前,循环经济的模式主要有四个环节: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产品的生产—生活生产的废弃物—废物的再次循环。这四个环节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将使用过的物质资源的能量进行了充分的释放,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挖掘资源的利用价值,将资源的利用变得更加合理和持久。使用有限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环境成本,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例如社会效益等。循环经济不是单一的经济结构,它集合了多种元素,包括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发展因素。它的本质就是这些因素的集合体,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生态经济的发展。

宏观循环经济它有自身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主要是:量的控制(减量)、利用率的提高(再利用)、循环模式(再循环)、反思与总结(再思考)。循环经济适应了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中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同时引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也是发展的进步。中国的宏观循环经济理念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的。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管理方式还是一种对生产和消费的能量转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生态资源的利用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开发和获取,由最初的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经济发展追求的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还有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的生态环境效益。由上可以看出宏观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二、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效应特征

(一)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样性

循环经济系统论思想要求看待事物的角度不能只局限于单个方面,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发展都要全面地看问题,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循环经济的复杂多样性体现在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元素,首先宏观循环经济它不同于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它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以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统一的整体。经济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在循环经济中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它还要兼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及资源的利用开发。循环经济的多样性也就确定了它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实现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同时还要权衡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实现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与进步。发展循环经济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以整体为出发点,权衡三者的轻重,再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多样复杂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宏观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终计划和目标。

(二)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环境性

所谓的宏观循环经济的环境性就是指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这一主要的因素,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还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发展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的发展规律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案,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遵循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规律才能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供应,如果违背了生态环境的规律那么社会经济发展就缺少发展的外在条件。环境性决定了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好坏与顺利与否。宏观循环经济就是利用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地控制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容量的大小,从而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由单一的经济化向生态化转变。从而达到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循环。正是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环境性,因此它比传统的循环经济更加全面与进步。传统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它的循环发展模式仅仅限于单方面的,由最初的资源利用到产品的生产再到废物的产生,只是单方位的发展,对于资源循环产生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影响经济还危害环境,资源也造成了浪费。单纯最求物质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是不科学的,它与循环理念相违背。而宏观循环经济则是从环境的角度出发,正视了环境在整个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废物产生后加入资源的再利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的链条。无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都要重视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将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降到最低。实现循环经济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合理发展模式。

(三)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元化

宏观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从系统的构成来看,可以将循环经济可以分为四类:生产型循环经济、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以及社会性循环经济。首先是生产型循环经济,它参与的主体一般有企业、生产工业的主体等。它主要依据的就是生态发展中的链条式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也有自身发展的一条工业发展链,在企业、产业和一些工业园区之间。他们之间从事着物质的交换和生产活动,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生态循环的目标,保证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其次是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这类循环经济主要是从销售流通领域来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的。它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流通的巨大影响力,限制不必要产品的流通和及时地回收废旧产品,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流通服务的领域中。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次是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就是指充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统一协调。在生产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效益。最后是社会性循环经济,社会型体现在许多方面,所谓社会型循环经济不光指经济活动,还包括政府行政活动、医疗活动、学校的建设等。这些社会生活方面都需要循环经济的理论来实施。例如在医院医疗的活动中要体现环保绿色的理念。医疗器械都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学校的建设也要注重环境的因素等。

(四)宏观循环经济的动态性

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变化的,宏观循环经济在不同的阶段发展也存在着差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一些循环经济的技术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手段。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它处于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完善中。但是它的主要目标还是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对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深化。宏观循环经济主要追求的是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的协调统一,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对循环经济更加深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具有三个属性:社会性、经济性和自然性(生态性)。它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将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体现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公平,把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注重规律的指导约束作用,不仅要遵守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还要注重人文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还是生态科学,都不可能全面科学地概括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区域复合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以协调系统的整体良性发展。无论是传统的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完善的制度体系会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于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它不仅可以完善制度的协调度还能创新发展。另外还对区域化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及分析解决要点

(一)存在的局限性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因素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资源消耗与再生能力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必须的要件。然而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利用要十分关注,资源的利用率也影响着资源的消耗,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口的增加也无形中加重了资源利用的负担,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有效全面的发展,因此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论,但是由于资源利用的严重现状,导致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完善,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而非真正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时常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

第二,推行宏观循环经济建设的力度不够。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中国的,其理论基础不是很完善,没有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推行宏观循环经济理念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困难,进度很慢,效果也不明显。由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发展模式的更新,循环经济的建设就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它的推动力度小,使得宏观循环经济的执行力度也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既定目标,严重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经济成本与收益不协调,增加了循环经济的成本。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市场经济,企业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宏观循环经济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成本问题。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其实施的成本比普通的建设成本要昂贵,需要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宏观循环经济的实施压力。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因此现阶段宏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的难度较大。成本与收益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二)分析解决的要点

宏观循环经济就是要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因此要从人的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认真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需求关系、自然生态的调节和供给能力、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另外还要遵守自然生态规律、人文规律、市场发展规律等。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宏观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仅限于形式上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用最小的消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总结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还体现了生态发展的规律,是两者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统一体。完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环境的保护,是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多贵,牛文元.系统学开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方向[J].系统辩证学学报,2011,(1):2-20.

[2] 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9

关键词:股东权利;债权人权利;宏观制度;主成分;因子得分

一、引言

股票市场作为一种资本交易市场,在交易主体既定的前提下,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与相关的制度(环境)有关。国外学者对影响股市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法律制度、政府政治、治理制度、非正式约束。

La Porta 等人(1998)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杂志》的《法律与金融》―文树立了“法律与金融”一派的观点,开拓了金融制度研究的新领域。Levine(2002)通过对金融体系的对比后得出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论断是,与其花力气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银行主导型的区分,还不如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债务及证券交易有重要影响的具体法律条文及其相应的实施机制上来。Rajan和Zingales(1999)指出,阻碍金融发展的制度性因素通常都是“政治”,而且法律渊源不同,其金融发展水平也可能不相同。随着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为宏观经济创造良好运行环境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与之有关的如腐败程度、效率水平、民主化趋势等指标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关于治理因素与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几年的成果颇多, La Porta 等人(1998)所建立的有关投资者保护和法律执行情况的一系列指标(与公司的融资、成长及治理紧密相关),可以说为通过量化的制度性因素来进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开拓了一新思路(甚至其他方面的经济研究)。之后,La Porta 等人(2000)研究指出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是保护外部投资者的权利。Bhattacharya和Daouk(2002)等人的研究表明,“治理”对股市本身而言,有利于减少股市波动,降低交易成本,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进而促进股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Stulz 和Williamson(2002)把“文化”(以宗教和语言来反映)与法律结合起来纳入分析之中,并得出对于股东权利而言,法律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债权人而言,文化(宗教)的影响较大。

相对于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影响股市发展的制度因素的众多成果而言,国内学者对股市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理论分析,如胡继之(1999)关于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的研究;虽有部分学者, 如韩廷春(2001)和殷醒民、谢杰(2001)等人就我国股市进行了一些制度方面的实证探索,但一般也是囿于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国内指标分析。从目前已有的文献看,国内学者对股市制度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很少,而从世界范围、按照法源体系分类来进行股市制度的国际比较则几乎还未涉足,股市制度与股市发展的定量研究也较鲜见。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50个国家和地区股市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法律渊源体系(英国一般法源、法国商法法源、德国商法法源、斯堪的纳维亚民法法源)进行分类,选取反映制度正式约束(微观制度指标)的9种股东权利指标和6种债权人权利指标,及反映制度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的7种宏观制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在这些指标中找出影响力大的种制度指标。然后,根据这些影响力大的种制度指标来计算股东权利指标、债权人权利指标和宏观制度指标这三类制度指标的综合因子得分,并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就股市制度进行法源体系比较和国别比较。最后,为了比较股东权利指标、债权人权利指标和宏观制度指标三类制度指标对股市发展的影响程度差异,结合人均收入指标和GDP增长速度指标,将三类制度指标的综合因子得分对“股市发展”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以期发现对股市发展影响最为显著的制度因素。

本文后续部分的安排是:第二部分介绍样本分类、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第三部分是实证结果与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二、样本分类、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样本除了La Porta 等人(1998)提出的49个国家外,还引入了中国样本,按照La Porta 等人的样本分类方法,即根据英国一般法法源(English Common Law)、法国商法典系(French Commercial Code)、德国商法典系(German Commercial Code)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法系(Scandinavia Civil Law)等世界四大法律渊源体系,对50个样本国进行分类。鉴于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曾仿效日本,大量引进德国的法律,故法律体系也与德国法源的国家相似,为便于比较,在La Porta 等人的分类方法下,把中国归入德国法源(附录B)。

本文所采用的指标共有四类――股东权利指标、债权人权利指标、宏观制度指标和其他指标。股东权利指标包括一股一票(one share-one vote)、邮寄(投票)权(proxy by mail allowed)、股票“冻结”(shares not blocked before meeting)、累积投票或比例代表(cumulative voting or propotional representations)、受压制的少数派机制(oppressed minorities mechanism)、优先权(preemptive rights)、召集临时股东会议(所需)股份比例 (percentage of share capital to call an extraordinary shareholders' meeting)、(股东)抗拒指数(antidirector rights)和强制性股息(mandatory dividend)等9种;债权人权利指标包括重组限制(restrictions for going into reorganization)、“抵押资产”自动冻结(限制)(no automatic stay on secured assets)、担保债权人优先(secured creditors first)、管理层离任(management does not stay)、债权人权利指数(creditor rights)和法定股份储备额(legal reserve)等6种。此两类构成微观制度指标。宏观制度指标包括司法水平(rule of law)、自由及民主程度(voice and accountability)、社会安定程度(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violence)、政府效率(government effectiveness)、政府管制情况(regulatory burden)、腐败水平(graft)和形式主义指数(formalism index)等7种。其他指标包括人均GNI(2000)、资本化率和GDP growth rate 1999-2000。

以上各指标具体含义参见附录A①② 因版面所限,附录A、B从略,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各样本国的指标数值参见附录B②。其中,股东权利指标和债权人权利指标取自La Porta等人(1998),并把它们归入微观制度指标;宏观制度指标取自Kaufmann等(1999a,b)和Dajankov等(2002),该指标包含了制度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两大要素内容。另外,所加入的中国样本数据取自Allen(2002),其他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股东权利、债权人权利及宏观制度三类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得分计算

对股东权利、债权人权利及宏观制度三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1.股东权利指标分析

用SPSS11.5工具软件对9种股东权利指标运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5个解释程度为82.562%的主成分。从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中不难看出,对于主成分1,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召集临时股东会议(所需)股份比例”(负影响);对于主成分2,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一股一票”;对于主成分3,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股票‘冻结’”;对于主成分4,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优先权”;对于主成分5,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累积投票或比例代表”。对这5个主成分来讲,由于各自所占的解释程度较为接近,因此,对它们各自影响较大的各指标相应地也就对最后的因子得分影响较大,从而也可间接得出各具体制度因素的影响力,即在9项股东权利制度指标中,有5项指标的影响力较大,这5项股东权利指标分别是 ,“召集临时股东会议(所需)股份比例”、“一股一票”、“股票‘冻结’”、“优先权”及“累积投票或比例代表”。

然后对各国按综合因子得分值进行升序排列,即可看出各国对股东权利的重视程度的差别(见附录B中总排名)。其中,排名前10位(较不重视股东权利)的国家中,除了德国和丹麦外,其他8国均为法国法源的国家。排名后10位(较重视股东权利)的国家中,英国法源的国家占7位。值得注意的是,最重视股东权利的国家却是法国法源的智利(与LLSV的结果大为背离)等。另外,中国排名35,较为重视股东权利保护。

计算各法源国家股东权利指标的“平均排名”,结果是:33.5、21.3、22.4和17。从“平均排名”来看,英国法源的国家最为重视对股东权利的保护,法国法源和德国法源的国家则相对较差,最不重视股东权利的似乎应是斯堪的纳维亚民法源的国家。

2.债权人权利指标分析

通过对6种债权人权利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解释程度为83.946%的主成分。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显示,对于主成分1,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管理层离任”;对于主成分2,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担保债权人优先”;对于主成分3,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法定股份储备额”。 但对这3个主成分来讲,它们各自所占的解释程度相差较大,因此,对解释程度最大的主成分1(45.772%)而言,影响其取值的因素,对最后的因子得分就影响较大;换言之,对于债权人指标而言,“管理层离任”的取值影响最大。

根据上面综合因子得分值的计算方法,计算综合因子得分值,并对各国得分值进行升序排列,即可看出各国对债权人权利的重视程度的差别(见附录B中总排名)。其中,排名前10位(较不重视债权人权利)的国家中,西方发达国家占6位,法国法源的占5位,英国法源的占4位。另外中国排名11,较为“靠前”,说明不大重视对债权人的保护,这对我国国有银行呆账水平较高也有一定的解释力。排名后10位(较重视债权人权利)的国家和地区中,英国法源的占6位,但最重视股东权利的4个国家却不是英国法源的地区或国家(台湾、埃及、厄瓜多尔、韩国,也与LLSV的结果存在出入)。

各法源体系国家的平均排名分别为:30.8、19.7、32、21。由此发现,法国法源的国家的确最不重视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而德国法源的国家最重视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

3.宏观制度指标分析

通过对7种宏观制度环境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得出2个解释程度为89.092%的主成分。从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并结合旋转因子矩阵)可以发现,对于主成分1,尽管各因素的影响较为接近,但相对来说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自由及民主程度”;对于主成分2,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形式主义指数”。因此,在宏观制度指标中,影响最显著的是“自由及民主程度”和 “形式主义指数”两项。

运用类似前面的综合因子得分值的计算方法,计算综合因子得分值,并对各国得分值进行升序排列,不难看出各国宏观制度环境的差别(见附录B)。其中,排名前10位(宏观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中,没有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大部分还是不发达国家;法国法源的占5位,英国法源的占5位。而中国仍排名11,说明我国宏观制度环境比较薄弱,同时也揭示出,尽管在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我国较注重对股东权利的保护,但实际落实的情况却不理想的部分原因。排名后10位(宏观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中,全部是发达国家,英国法源的占4位,斯堪的纳维亚法源的4个国家全部入围。宏观制度环境较好的全部是发达国家,宏观制度环境较差的大部分是不发达国家。就中国股市制度而言,比较重视股东权利保护,而债权人权利保护和宏观制度环境则相对较差。

各法源体系国家的“平均排名”分别为:24.7、20.6、31.1、45。该结果表明,就法源体系比较而言,斯堪的纳维亚法源国家的宏观制度环境较好,而法国法源的国家宏观制度环境最不理想。

(二)制度综合因子与股市发展的回归分析

通过前面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分别在9种股东权利指标、6种债权人权利指标、7种宏观制度指标中找出了影响力大的具体种制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用这些影响力大的种制度指标来计算三类制度指标相应的综合因子得分,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就股市制度因素进行了法源体系比较和国别比较。接下来需要进行研究的是,影响股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哪些?是制度?抑或国民收入等其他因素?如果答案是前者,那么需要进一步明确回答的是,哪些制度因素对股市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毋庸置疑,股东权利指标、债权人权利指标和宏观制度指标均会对股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这三大类制度指标对股市发展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有显著差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和股市发展具有方向指导上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为回答这些问题,下面结合人均收入指标和GDP增长速度指标,采用分类回归的分析方法,将三类指标对“ 股市发展”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制度因素对股市发展的作用。

需说明的是,在将这些制度性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其他文献通常是选取“累计指标”(抗拒指数和债权人权利指数),如LLSV(1997)、LLSV(1998)等,不过从前面的主成分分析中不难看出,尽管两个“累计指标”被作为“普通指标”纳入分析,但它们在各主成分当中并没有表现出特异性,“影响力”反而不及其他指标。因此本研究认为,由于各指标的重要性对于各国来说不一样(权重不同),而“累计指标”和“单个指标”仅是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只用“累计指标”容易以偏概全,不易反映整体情况。同时,各主成分就其本身来讲没有多大实际经济意义,而因子得分却反映了整体指标的优劣,故接下来仅就“综合指数”――因子得分进行回归分析。另外,对股市发展指标而言,尽管衡量股票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如交易额、IPO数量等,但限于资料收集的约束,本文仅采用50个样本国1999年的资本化率数据(个别数据为1997年)来衡量各国股票市场发展水平,即以一国的资本化率作为其股市发展指标的变量。

方程(2)是股市发展的制度因子回归模型,C为资本化率,S1为“股东综合指数”(因子得分),S2为“债权人综合指数”(因子得分),S3为“宏观制度综合指数” (因子得分),G为GDP增长速度,i为1至50,分别表示50个国家和地区的序号。对制度因子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注:文中回归分析的工具是SPSS11.5,回归方法为“enter”。)。

由表2可以看出,“股东综合指数”(因子得分)和“宏观制度综合指数” (因子得分)对股市发展影响较大,而且显著性水平也较高(β系数分别为0.451和0.439,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23和0.074),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正可解释为什么那些较注重股东权利保护,而且宏观制度环境也较好的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其股票市场较为发达;相对而言,“债权人综合指数”(因子得分)对股市发展影响似乎并不显著(β3为0.147,显著性概率为0.283),该结果似乎与我们先前的经验判断不太一致。当然,从Adj-R2值来判断,对股市发展的影响还存在其他的因素,但也不难发现,与“股东综合指数”(因子得分)和“宏观制度综合指数”相比,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对股市发展的贡献要“弱”得多(β系数分别为0.0 334和-0.0 863,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182和0.752)。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是以50个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法律渊源体系进行分类,基于LLSV(1998)所编制的“微观制度指标”(股东权利指标与债权人权利指标),引入“宏观制度指标”及中国样本,选取反映制度正式约束的9个股东权利指标和6个债权人权利指标,及反映制度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的7个宏观制度指标,通过三类制度指标的主成分比较、因子得分计算及其与股市发展的回归分析,对股市制度因素及其与股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通过对三类制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因子得分计算发现,对于股东权利指标而言,结果与LLSV的类似,即英国法源的国家最为重视对股东权利的保护,法国法源和德国法源的国家则相对较差;对于债权人权利指标而言,与La Porta 等人(1998)的结论不同的是,法国法源的国家的确最不重视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与La Porta 等人(1998)的结论相类似的是,德国法源的国家最重视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就中国股市制度而言,比较重视股东权利保护,而债权人权利保护和宏观制度环境则相对较差。

股市制度与股市发展的实证结果则表明,在影响股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度性因素至关重要。如在三大制度指标因素之间进行比较的话,与“债权人权利指标”相比,“股东权利指标”和“宏观制度指标”对股市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正可解释为什么那些较注重股东权利保护,而且宏观制度环境也较好的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其股票市场较为发达。

从实证结果来看,如果仅从对“股东权利指标”和“债权人权利指标”的分析,似乎难以完全解释影响股市发展的因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也是影响股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作为众多国家学习的榜样,其对股东权利的保护甚为重视,但却似乎不大重视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而其股市却极其发达(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也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或许,此结果真正揭示出了我国股市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的“症结”所在,对于我国股市未来的健康发展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韩廷春. 200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 世界经济(6).

胡继之. 1999. 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57-81.

殷醒民,谢杰. 2001.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ALLEN F, QIAN J, QIAN M J. 2002.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B/OL]. bzk.korea.ac.kr/~aicg/paper.2nd.

BHATTACHARYA U,DAOUK H.2002.The world Price of insider trading[J].Journal of Finance, 57(2): 75-108.

DAJANKOV S,LA POTA R,LOPES-DE-SILAMES F,et al. 2002.Courts: The LEX MUNDL Project [R].NBER Working Papers, No. 8890.

GEERT B, HARVEY C R, LUNDBLAD C.2001. Does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spur growth [R]. NBER Working Papers, No. 8245.

KAUFMANN D , KRAAY A,ZOIDO-LOBATON P .1999a.Governance matters [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2196.

KAUFMANN D,KRAAYA,ZOIDO-LOBATON P .1999b.Governance indicators [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2195.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et al. 1997. 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J].The Journal of Finance , 52( 3): 1131-1150.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et al. A1998.Law and financ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6 : 1113-1155.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et al. 2000.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58(1): 3-27.

LEVINE R .2002.Bank-based or marb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 which is better [R].NBER Working Papers, No. 9138.

RAJAN R, ZINGALES L. 1999. Law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EB/OL]. .sou.gov.se /FMU/betank/RajanZingales2.pdf.

STULZ R M, WILLIAMSON R. 2002.Culture, openness and finance [R].NBER Working Papers, No.8222.

Comparis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Factor Scor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Stock Market Institution Based on the Sources of Law

OUYANGHong LIUMengya

(Economics & Management School, Nanhua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sources of law, this paper makes principal component comparison, factor score computation and its regression analysis to shareholder′s right, creditor′s right and macrocosmic institution indicators with a sample of fift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 Results show: (1) Shareholder's right is highly regarded in English Common Law countries and regions; creditor′s right is highly regarded in the countries of French Commercial Code and German Commercial Code; and macrocosmic institution environment is best in the countries of Scandinavia Civil Law. As for the stock market institution of China, shareholder′s right is regarded, creditor's right and macrocosmic institution environment are relatively poor; (2) Institution facto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Compared with creditor's right indicators, shareholder's right indicators and macrocosmic institution indicators affect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more significantly.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分析方法;机制建设

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质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开展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以达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对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不断完善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机制的建立,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1 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

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1.1 经济发展支撑环境保护

良好的经济发展对促进环境保护有着更好的推动作用。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环境保护过程中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有利于更多优秀人才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新科技的进步,使环境保护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明显。

1.2 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环境保护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促进工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实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对经济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过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推进经济进步。

2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主要内容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是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进行环境与经济形式分析中,包括几点主要内容:

2.1 着重分析经济发展形势

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内容中,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是首要任务。相关经济政策实施对环境保护的影响重大,根据经济控制形势的改变,及时调整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实施手段。同时,根据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指标,以保证在开展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2.2 注重分析污染减排情况

各级政府在开展环境保护中,将污染减排工作作为重点任务进行落实,以保证对污染减排进展掌控,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对环境污染减排的控制管理要从多方面的进行分析,包括对结构减排分析,即经济发展形势下,环境污染所面临的机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的均衡或正增长情况提高环境的保护力度;工程减排,即对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污水治理以及重污染去整治等方面,依据污染治理计划展开污染治理;管理减排,即对环境污染治理实际情况进行监管控制,通过制定相关有效管理制度或相应开展各种活动等方式,对污染区域展开监控。

2.3 环境污染原因的调查分析

在进行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过程中,要注重环境污染原因调查分析。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区域空气质量检测、水质检测、PM2.5以及其他有关健康的环境污染指标的监管。定期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同时,依据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对环境质量下降较为明显的区域进行重点保护,并根据污染类型进行采取有效行动,以控制环境污染情况不再继续恶化。

3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方法及机制建立

为保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过程中要根据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内容,注重分析方法的掌握以及明确机制的建立。

3.1 主要分析方法

3.1.1 应用综合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是对环境污染治理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全面概括。综合分析法的运用包括另一种分析方法在内,即专题分析方法。专题分析方法将环境污染的各个领域方面进行专业的分析总结,例如对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以及突发阶段性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环境质量的控制。通过对各方面环境污染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出该采用怎样的手段方法,进行环境治理。综合分析方法即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管理,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对环境保护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治理措施。

3.1.2 宏观长远分析方法

为保证环境保护具有长远意义,在开展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要应用宏观长远分析方法对环境发展形势做出对比和长远规划。长远分析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采用宏观长远分析法时要结合定期分析理论进行开展,即掌握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的结合情况,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环保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宏观长远分析方法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应用中,对经济环境发展下开展远期环境保护筹划有着引导作用。

3.1.3 定性定量分析法

在经济与环境形势分析方法研究中,定性定量分析法是指依据环境发展趋势以及一定数量上的环境分析总结的分析方法。应用定性定量分析法,能够有效结合经济发展形势的特征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定性即结合专业人员的推理判断以及经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定量即对一定数量的数据展开分析,得出数据变化关系和数据变化特征。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双重作用。

3.2 机制建立

根据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形势分析,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机制十分必要。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机制,能够从宏观上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对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注重各部门的协调性和层次性,提高机制的实效性。

首先,建立部门协调合作和信息沟通机制,形成环保部门内部和外部有关部门的内外联系工作制度;其次,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咨询机制,组建由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系统内部各单位和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形势分析咨询专家组;最后,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机制,加强现场调查,了解基层和企业发展态势及环境保护情况。围绕三个工作机制,形成每季度重点行业形势分析座谈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部机关环境与经济形势全局性调度。

在统筹考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环保工作特色基础上,选取典型城市组织开展城市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试点,逐步形成国家与城市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典型城市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机制的建立,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调整环保对策。同时,在实践工作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家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范清华,张涛,沈红军.2012年1-9月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J].北方环境,2013(10).

[2]刘书明.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04).

[3]李阳.低碳经济框架下碳金融体系运行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D].长春:吉林大学,2013(12).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11

关键词:LFA 目标层次 验证指标 验证方法 重要假设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简称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开发并运用的一种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目前有2/3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LFA,把项目投资目标划分为宏观目标(Goal),具体目标(Objectives),产出效果(Outputs)和具体的投入活动(Input and activities)四个层次,辅之系统、规范的评价指标与验证方法体系,将项目的分析评价结果形成一个逻辑框架矩阵表(如表1),能够确保决策的科学有效。

LFA目标层次

逻辑框架汇总了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并把项目划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目标层次,包括宏观目标、项目具体目标、项目产出效果目标和项目投入活动目标四个目标层次。

(一)宏观目标

宏观目标是宏观规划、政策和方针所指向的目标。它超越项目的范畴,是关于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可以把我国所有项目的宏观目标定性为“构建和谐社会”。但是,由于项目的背景、建设条件、影响范围等因素各不相同,宏观层次目标又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表达方式,如促进城市化进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贫困状况,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改善生产力布局等。宏观目标通常由国家或行业部门、地区选择确定。如果项目实施的影响面涉及全国,则由国家统一确定,如西部开发战略性项目的宏观目标,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等,如果项目实施的影响面主要涉及行业部门或地区,则由行业部门或地区确定,如构建厦门市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由厦门市具体确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由福建省等研究确定,促进行业技术升级换代的项目,其宏观目标由各行业论证确定。

宏观目标构成项目逻辑框架的最上层次,是项目具体目标选择的约束条件。

(二)具体目标

项目具体目标也称项目的直接目标,是项目所要达到的直接效果,即项目为目标受益群体带来的效果,如一个以摆脱贫困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直接目标可以体现为通过项目建设使多少人口摆脱贫困状况,一个以推进地区城市化进程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项目建设使多少农民转为市民,一个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直接目标可以是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使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它是达到宏观目标的子目标之一,也是该项目投资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用以评价某一项目最后取得成功的判断依据。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的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选择确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外部环境和项目自身的因素。项目规划的使命就是要努力保证项目直接目标的实现,它为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产出效果目标

项目产出效果目标是实现项目直接目标必须达到的结果,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具体的产出物,如港口、铁路、供电设施、学校、医院、钢材、木材、水泥等等。项目产出效果目标是确保项目直接目标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一个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某地区城市化进程为宏观目标,以使5万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为直接目标的建设项目的产出效果目标,应该具备使宏观和具体目标顺利实现的合适、必要和足够的产出效果,这可能包括一个一揽子的建设内容,具体的产出物可能包括:按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建设一个或多个住宅小区,安置失地农民并避免出现“城中村”;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一个或多个劳动密集型工厂或发展就业弹性大的服务业,解决转为市民的农民就业问题;相关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对转为市民的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生产技能等等。

(四)投入活动目标

该层次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和时间等的投入。它是为实现产出效果目标应开展的相应的投入活动。通常需将项目的产出效果目标与对应的投入活动逐一编号,列明时间顺序或优先顺序。例如上例所列举的四个产出效果目标,就需要有确保四个目标全面实现相应的土地、资金、物资、人员、技术等资源和保证目标如期实现的时间安排与配套措施。

以上四个层次的目标自下而上构成三个相互联系的垂直逻辑关系。即:

如果,保证一定资源的如期投入并进行科学的管理,那么,项目的投入活动可以顺利进行,预期的产出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如果项目的产出目标如期实现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那么,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直接目标可以如期取得。如果项目的直接目标能够如期取得而且具备实施地区、行业或国家的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那么项目的宏观目标能够实现。

逻辑框架中的“垂直逻辑”清晰的反映出项目目标层次的因果关系,但是仅仅对项目进行“垂直逻辑”分析,还不能满足对项目进行评价与决策的要求,也无法判断项目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因此,还需要对项目进行“水平逻辑”分析,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垂直逻辑”中的每个层次目标相对应的主要的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假设条件,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并对四个层次的结果做具体的评价。“垂直逻辑”与“水平逻辑”共同构成项目的基本逻辑框架,见表1所示。依据逻辑框架表便可以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与决策。

LFA客观验证指标选择

(一)LFA验证指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运用逻辑框架法时,四个目标层次都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客观验证指标,包括数量、质量、时间和人员等,以检验各层次目标的结果及实现程度。验证指标的确定应该是客观且可以验证的,不能凭主观臆断。作为逻辑框架的验证指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必须是清晰的量化指标,能够对目标实现程度进行测定和描述;必须针对项目的主要目的,体现项目的个性化要求,即主要验证指标因项目而异;验证指标与对应目标的关系明确合理,且是唯一的、单独的;验证指标必须是完整的、充分的、定位准确的;验证指标是客观的,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当然,项目的不同目标层次对验证指标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二)LFA各目标层次验证指标特点

宏观目标客观验证指标具有概念性、非具体化及周期性的特点,它更侧重于价值判断,较多地使用一些间接的验证指标,并要求能够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尽量使用对项目具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不同项目对和谐社会的贡献方式和贡献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目标约束下,“环境指标”是所有项目共同的验证指标,每个项目都要对项目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将项目环境指标与国家确定公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进行比较,由此检验人是否与自然和谐。

具体目标、产出效果目标和投入活动目标相对于项目宏观目标可以统称为微观目标,其客观验证指标则要求使用具体的、定量化的指标,应具有可作业性和可验证性,而且,根据项目各层次目标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微观目标验证指标的检验,应该能够清晰的判断宏观目标的实现结果和实现程度。宏观目标处于项目逻辑框架的最上层,能够确保项目宏观目标实现的决策就是科学有效的决策。

LFA客观验证方法确定

逻辑框架方法要求设计一套验证指标以检验项目每个层次目标能否实现,并要求验证指标必须是客观且可以验证的。由于项目的验证指标与各目标层次一一对应,并体现出项目的个性。因此,验证方法也必然与验证指标一一对应,并且因项目而异,只有这样的检验方法才是科学可行的。根据逻辑框架的要求,作为指标检验标准的验证方法,可以是文件、书籍、资料,也可以是评价或分析报告。例如,要检验某项目“使本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5%”的宏观目标是否实现,可以通过收集分析“某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和“项目实施效果分析报告”等方法要完成,要检验某项目“环境治理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可以采用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法,逻辑框架方法运用的验证方法不仅种类多,而且来源渠道十分广泛。但是,要作为验证方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具有权威性。指被用以检验指标客观性的文件、数据资料、报告、报表的来源必须是可靠的。它们可以是来自政府的官方文件(如经环保部门审批的“环境保护报告书”),可以是公正机构提供的调查研究报告(如由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部门提供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可以是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或者是项目分析决策人员调查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如果是调查人员自行调查收集得到的资料,那么,调查人员在采用调查方法时应对取样规模、内容、统计标准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安排。

具有项目的个性。每个项目的目标不同,各具特点。因此,在验证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特殊性和具体的目标要求,验证方法要与验证指标相对应,做到验证方法与验证指标一一对应。必须明确,方法与指标一一对应,是指每个验证指标都要有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而不是一种方法只能检验一个指标。事实上,一个指标可能有多种的检验方法,如检验某项目是否达到“年产3万台轧钢机”,既可以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检验,也可以根据项目的验收报告进行检验,还可以用项目后评价报告或项目实施效果分析报告或行业的统计资料等进行检验;一种检验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检验多个指标,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既可用于检验项目的宏观目标是否实现,也可以用于检验项目的具体目标或产出目标是否可以实现,还可以用于检验项目的投入目标能否落实。

LFA重要假设和外部条件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12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

一、引 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全球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次系统性银行危机。尤其90年代以来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如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1994年美国利率风暴及中南美洲比索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政府违约事件,特别是2007年春季开始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大,史无前例。它们不仅使一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还危机到一国的经济稳定,对全球经济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1]

收稿日期:2008-07-05

项目资助:本文受到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资助(项目编号:072007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djy156)资助。

作者简介: 李江(1962-),湖南省湘潭市人,金融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刘丽平(1982-),女,河北省承德市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预警。

金融系统的宏观压力测试是一类前瞻性分析的工具,用于模拟“异常但合理” 宏观经济冲击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帮助中央银行识别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各方理解金融部门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能力。因此,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视,逐渐成为检验一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维护金融稳定的首选工具。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全开放,我国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步融合,是否拥有一个稳定和富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对于

世界各地的学者,运用上述模型框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vlieghe g[15]对英国银行体系累加的企业违约概率进行建模估计,发现gdp、实际利率和真实工资水平具有较显著的解释能力。bunn p,cunningham a和drehmann m[16]曾使用probit模型来测算英国企业部门的贷款违约风险。boss m[17]针对加总的企业违约概率估计出宏观经济信贷模型来分析澳大利亚银行部门的压力情境,结论说明工业产值,通货膨胀率,股票指数,名义短期利率和油价都是违约概率的决定因素。marco m 、sorge、kimmovirolainen[18]利用wilson模型框架对芬兰银行系统的信贷违约概率进行了宏观压力测试分析。结果证明在压力情境下,违约概率(pd, portability of default)的蒙特卡罗模拟分布明显异于常态分布,其var值远高于基期的测算值。jim wong,ka-fai choi和 tom fong[19]建立了香港零售银行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信贷风险宏观压力测试框架。模型框架中引入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hibor),房地产价格(re)和大陆的gdp。同时用宏观压力测试评估了香港银行体系的贷款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暴露。压力情境的设定模拟了亚洲金融危机时发生的宏观经济波动,并分别引入了测试模型。结果表明在置信水平90%时,在所有压力情境下有些银行仍然能够盈利。这意味着目前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较稳和。当var取99%的置信水平这一极端情况时,一些银行出现了巨额损失,但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极低。

hoggarth g和whitley j[20]与drehmann m hoggarth, g logan a, zecchino l[21]在他们的研究中引入了英国在fsap框架指引下宏观压力测试的执行结果和方法,在压力情境的设定方面采用在险价值框架下的蒙特卡罗模拟法。jones m t, hilbers p和slack g[22-23]提供了宏观压力测试的更一般的非线性的方法。worrell d[24-25] 讨论了一个将早期预警系统,金融健全性指标和宏观压力测试整合的方法。

一些学者研究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整合测量,例如 allen l 和 saunders a[26]尝试将宏观经济因素整合进信用风险的测量模型。而最近的一些文献如pain d、vesala j[27]和gropp等人[28-29]则是引用wilson 的宏观信用模型分析了宏观要素对银行的债务人的信用质量的影响。而wilson 的模型的一个替代选择则是merton 的公司层面的结构模型. gray d、merton 和bodie[30]将这一框架扩展至研究主权违约风险。derviz a 和kadlcakova n [31]将商业周期的影响整合进一个具有结构模型和简化模型特征的复合模型。drehmann m、manning m[32]和pesaran m h等[33]在利用merton模型框架的宏观压力测试中研究了违约概率和宏观经济变量的非线性关系。benito a,whitley j和young g [34]将基于衡量违约概率的merton模型融入针对模拟个别企业违约的probit模型。他们发现merton模型方法比仅仅依靠企业的财务数据的模型效果更优。

还有一些文献使用不良贷款,贷款损失额或者复合指标与宏观经济因素整合成矩阵向量来测算金融体系的稳定性。hanschel e和monnin p[35]针对瑞士银行系统构建了一个复合压力指标,该指标综合了金融不稳定的市场指标和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衍生变形指标。kalirai h 和 scheicher m[36]针对对澳大利亚银行体系累加的贷款损失,通过涉及广泛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模型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回归估计。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缺口、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供给增速、利息率、股票市场指数、汇率、出口额和油价。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目前国外开展的关于银行稳定性评估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其中挪威和芬兰中央银行的研究对金融系统的评估最具综合性。稳定性评估的目的在于,对银行体系的健全状况和抵御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客观评价。为此采用了金融稳健指标分析(financial sound indi cators)和压力测试的方法,对宏观经济环境中例外但有可能发生的冲击(shock)情境进行模拟,来量度和评估银行体系在遇到冲击甚至遇到金融危机时,保持稳定(即银行保持基本运营不会发生突变)的能力。

而国内对于银行体系的稳定评估的实证研究都偏重于评价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对在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评估并未涉及。目前我国关于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才刚刚涉及,孙连友[37],高同裕、陈元富[38]等学者对宏观压力测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但多为国外文献的整理或综述,未能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尤其在模型研究方面,仅仅停留在介绍早期国外学者的模型框架和较为成熟的各国宏观压力测试手册指引中的操作流程。其内容多为宏观压力测试的必要性、目的作用、所用方法、国内外的具体实践等,未能有很系统和深入的介绍,而对多种宏观压力测试模型的介绍和分析尚无涉及。

在实证方面,熊波[39]通过建立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logit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假设情境的压力测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率这样的宏观经济变量的确是影响

图1 压力测试流程图

(二)模型的设定

本文将在wilson、boss和virolainen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银行系统信用风险评估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首先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中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和贷款违约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设定。在此基础上使用logit方程将贷款违约率转化为宏观综合指标,以指标作为因变量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使得这一指标能够很好地利用各宏观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在模型中宏观经济因素的选择方面,参考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中模型的自变量,结合我国数据统计和披露特点等制约因素选取适合的宏观经济变量来构建模型。

yt=ln1-pdt[]pdt(t=1, 2…, n)(2)

yt=α0+α1xt+…α1+mx1-m+β1yt-1+…+βny1-n+μt(3)

xt=0+1xt-1+…+px1-p+φ1yt-1+…+φqyt-q+εt(4)

pdt代表t年度的贷款的平均违约率,y是一个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综合性指标,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是反映银行体系违约概率和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的“中介指标”,x代表宏观经济变量。在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估计时,通过处理的违约概率值代入(2)就可以得到估计的综合指标的估计值。将其带入(3)就可以估计出宏观方程的系数,并以此估计出的方程作为进行宏观压力测试的基础。而在执行压力测试的时候,通过压力情境的设定,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各相关宏观经济变量值代入估计出的(3)就可以得到压力情境下的y,再通过(2)就估计出了压力情境下的银行系统的违约概率。

公式(2)就是对贷款违约率进行logit回归分析,pdt表示t年度的贷款的平均违约率,yt表示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综合指标。

公式(3)是反映各宏观经济变量与综合性指标yt的关系的方程,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模拟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t=(x1,t,x2,t…xl,t)′是l×1阶列向量,代表l个宏观经济因素构成的列向量;μt是方程的随机扰动项。截距α0是一个l×1阶列向量;系数α1,α2…α1+m分别代表l×1阶向量,系数β1…βn是l×n阶矩阵向量。

公式(4)是关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模型。考虑到宏观经济因素采取的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存在变量的滞后性,因此对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p阶自回归分析,剔除模型中的序列相关性。在(4)中,0是l×1阶的列向量, 1,…,p都是l×1阶矩阵向量,φ1,…φq是l×q阶矩阵向量,随机误差εt都是l×1阶列向量。

在这个模型中,假设μt和εt是序列不相关的,并且分别服从方差协方差为矩阵∑μ和∑ε的正态分布。其中μt和εt相关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为∑μ,ε。

在 wilson(1997)和virolainen(2004)提出的框架中,yt仅仅与xt有关,而本文模型的设定更符合实际情况,yt不仅与xt相关,考虑到宏观冲击的时滞效应,yt还与其滞后期的值yt-1,…,yt-n有关。

从(4)可以看出,模型不仅考虑到了宏观经济变量值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型的设定考虑到了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回馈效应。将银行的表现对经济的反馈影响通过在宏观因素变量的自回归方程中引入综合变量来实现。通过各行业综合指标y的前期值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设定来反映现实世界中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

(三)变量选取

1.解释变量

根据各国的实证研究经验和我国银行体系业务发展特点,本文模型的变量选取1990~2006年的年度数据,主要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宏观经济统计的特征以及经济冲击发生的持续时间来决定的。鉴于研究的宏观层面,从数据的可得性及计算量考虑,本文的宏观模型是基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因此各宏观经济变量将不采用各经济部门的统计值,而是采用本国的整体水平的统计值。

本文选取八个宏观经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ngdp—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年增长率;

rgdp—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

nr—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基准利率;

rr—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基准利率;

nlr—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名义平均利率;

rlr—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实际平均利率;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re—房地产价格指数;

2.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违约概率作为评估信用风险的指标,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资产的违约风险。违约率水平是评估银行贷款质量的最直接的指标,违约风险可以用借款人在规定期限内的违约概率度量。virolainen k对芬兰银行系统的违约概率进行的宏观压力测试分析中,对违约概率指标采取如下方式赋值:在研究时段内,某行业的破产机构数量与总的机构数量的比率为银行体系面对的违约率。jim wong、ka-fai choi和tom fong[19]建立的香港零售银行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信贷风险压力测试框架中,违约概率是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额与总贷款额的比率。本文选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作为样本,以平均的逾期贷款率代表贷款违约率,即以年末样本银行的总逾期贷款额与总贷款余额的比率。其中,1990、1991、1992三年的各样本银行的详细数据欠缺,因此本文根据各类媒体披露的总的逾期贷款的变动率和贷款额的变动率计算出了这三年的逾期贷款率,其他各年份的详细数据均来自

(二)宏观压力情境的设定及其结果

本文选择情境分析作为执行压力测试的方法。针对模型所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我们设定两个压力情境:一种是gdp增长突然放缓的情境;一种是cpi上升到较高的水平(5%以上)。对于各种压力情境下,反映压力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幅度,可以通过以往的历史相似情境数据或历史经验直接进行人为的设定。而本文在对银行体系遇到极端情境进行构建之前,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解释变量ngdp、cpi进行了2008~2010年的简单arma模型预测,作为我们构建的参考基准情境(baseline scenario)。

从表2可以看出,在设定的两种压力情境下,我国的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明显增加,从模型预测估计出的贷款违约率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的大幅降低,贷款违约概率增大,但幅度较缓。而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骤增,违约概率出现大幅度的激增。这充分说明在压力情境下,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系统信贷违约概率的冲击效应非常显著。从而判断,通货膨胀率的同等幅度波动对银行体系信贷违约率值的影响更大。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对比分析国外成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首先本文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中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和贷款违约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设定。在此基础上使用logit方程将贷款违约率转化为宏观综合指标y,以指标y作为因变量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使得这一指标能够很好地利用各宏观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在模型中宏观经济因素的选择方面,参考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中模型的自变量,结合我国数据统计和披露特点等制约因素选取适合的宏观经济变量来构建模型。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中在选择信贷风险的评估指标方面的做法,以逾期贷款率作为模型中反映银行体系信贷风险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