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能人才培养

技能人才培养

时间:2023-06-01 09:30:55

技能人才培养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1

[摘要]央视综合频道“状元360”栏目为各行各业的高手提供一个交流、比拼职业技能的媒介平台,成为观众了解这些行业的一个特殊窗口,进而引导各行各业的人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进行自我创新。由此我们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一些联想。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必须实行部门联手、社会联动,上下统一、形成合力。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29-01

央视综合频道“状元360”是以职业技能竞技为表现核心,以活动化推广为宣传模式进行的。每年五一期间的“劳动榜样”年度评比,春节前后的“状元贺岁”迎新春,夏秋季节的“中国超级钳工争霸赛”等一系列知名节目深受电视观众喜爱,选手们精湛的技艺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些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能手究竟如何工作?那些看似平常的行业里面又有怎样的秘密?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到底有多少出神入化的工作技巧?栏目为各行各业的高手提供一个交流、比拼职业技能的媒介平台,成为观众了解这些行业的一个特殊窗口,进而引导各行各业的人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进行自我创新。由此也不由得我们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一些联想。

2010年7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制定八项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是今后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

过去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一些丰富的实践经验,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是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全面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必须实行部门联手、社会联动,上下统一、形成合力。因此,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三个转变:即从部门主导向适应市场需求转变,从社会化综合培养向社会化培养和企业自主培养相结合转变,从自发型培养向有组织、有计划、有序的培养转变,构建社会化的培养方式。

北京市人社局统计信息表明,高技能人才短缺。2011年全市有487万技能人才,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仅有223万人,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初、中级技工,高级工仅两成多,技师和高级技师更少。通过对未来几年本市技工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缺口至少有6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缺口13万人左右。一方面技校招生日渐困难,招生人数逐年降低;另一方面技工需求很热,技校学生在二年级基本上就被一抢而空了。这就说明目前高级技能人才缺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媒体曾经报道过深圳某企业不惜高薪聘请高级技术工人,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切实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全面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让“状元360”节目中精湛技艺的技术人才成为全体劳动者追求的目标。

面对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局面,全国企业间高技能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各地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抢夺高技能人才,政策五花八门,手段不断更新,激励措施相继出台。例如一些企业建立健全了高技能人才岗位工资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津贴补贴制度,对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工作中贡献突出者增加工资,增加津贴,发放补贴,并对高技能人才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予以重奖。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企业聘请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相应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还有一些企业建立了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对在技能岗位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做出突出贡献的骨干技能人才,允许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等等。上海市出台了“允许高技能人才延迟退休”等7项新制度。允许高级技师领取养老金年龄适当延迟,对企业在聘的高级技能人才,在企业需要、本人愿意且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适当延迟领取养老金。建立突出贡献技师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对为企业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给予一次性政府特殊津贴。对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行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外省市引进,对于45周岁以下、获得过部级或省市级技能人才表彰的技师、高级技师,将为其办理落户。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精神激励,提高其社会地位;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等人才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内部分配中重点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经费投入。这些措施表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归结为企业培养、院校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三种模式。一是企业培养模式。基本通过企业内培训机构培养,开展企业技术比武与技能竞赛、技能大赛、技能比赛、技术比武和技能月等项活动,为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展示技能成果提供平台搭建舞台、以师带徒、课题攻关等形式。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学制模式主要招收初高中毕业生,通过在校学习培养高级技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校企合作培养一是简单合作,主要是订单式培养。二是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企业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提供需求服务,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三是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形成联动,优势互补,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研攻关、课程开发和专业设置,经企业认可后实施教学,或企业提供培训课题或课程计划,委托学校具体实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青年;人才;企业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青年是企业发展的希望。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生力军的青年,是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促进青年技能员工的成长、成才则是企业人才兴企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青工技能大赛作为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服务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学练技术、提升水平、加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工技能大赛是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根本,要把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程。那么,如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呢?笔者以为,青年技能大赛在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青年技能大赛作为企业员工学练技能、比拼技能的重要平台,为广大青年员工提供公开竞争的舞台,不仅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还能加速青工成长成才,培养出一批技能型实用人才。

近年来,多个企业大力开展“青工技能竞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员工赶超比拼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热情和活力,凝聚了员工的主动性。通过“青工技能大赛”,一方面青年员工对企业的人才战略有更深刻的了解,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鼓励青年员工提升本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在工作中勇于创新,锐意进取,逐步成长为企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其次,青工技能大赛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青年技能人才,为公司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对推进公司战略选择和工作目标实现方面有重要意义。

在青工技能大赛中,青年员工普遍树立争先争优意识,加强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满足青年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弘扬企业多年积淀的优良传统和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平稳地发展。

二、青工技能大赛是实现企业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

加强青年员工工作,开展青工技能大赛,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对推进公司人才战略选择和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

青工技能大赛,有利于整合企业人才资源,搭建提升技能和选拔人才的广阔平台,有利于企业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为企业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导师带徒”是在开展青工培训的过程中,总结出的易于推广、操作性强的培训模式。因此,在开展青工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同样要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加快青年技能人才的培训。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通过形式多样的“导师带徒”活动,一方面调动老师傅“传、帮、带”和青年员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缩短企业“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使青工早日成长为各车间的生产骨干、技术能手,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挑起技术大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累人才。

同时,企业也应该把 “导师带徒”活动纳入到企业的一种经常行为,使此项活动成为企业培养青年技术人才和各重要岗位接班人的一个重要手段。把技术基础好、上进心强、有培养价值的青工同掌握绝技绝活的老师傅或高级技术人员结成对子,努力为企业培养青年技术人才,以进一步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青工技能大赛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重要倚靠

一方面,青工技能大赛是提高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重要倚靠。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技能竞赛是提高青工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展示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勤奋工作,提高职业技能,争创一流成绩,使广大青年员工普遍树立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有知识技能才有力量的观念,以及不学习必被淘汰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加学习培训的热情,在企业中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同时,应加大对在青工技能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工典型的宣传力度,广泛挖掘评选、树立表彰一批各专业的优秀青工技能竞赛先进者,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掀起和带动全体员工围绕企业发展,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加速培养一批品德优良、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从而促进公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在青年技能人才晋升、晋级、深造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把青年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将青工技能竞赛活动同在本职岗位上为企业做贡献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糅合、渗透、宣传贯彻企业文化,使青工认识到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企业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使青工牢固树立起集体利益为重,企业利益至上,我与企业共荣辱的观念。注重引导青工立足岗位做贡献,激发青工学习新科技,掌握新技术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敢于竞争,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一方面通过引导青工立足岗位做贡献,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以此展示青年、锻炼青年、 发现青年人才,最终赢得青工的信赖和拥护。

近年,公司相继举行了电工、焊工、焊工、化验工、天车工等通用工种和部分特殊工种的技能竞赛。通过职工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广大青工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意识到加快提高自身岗位技能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了青工学习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员工自身的能力和信心得到加强,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明显增强,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新高。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通专结合 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再次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折,也是理性回归,高职院校当下应积极应对这一转变。

一、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更事关高职教育大局。近几年,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合理、适时的一面,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得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落空,且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大幅提高,职业岗位不断分化,新职业岗位层出不穷,需要大批技术型人才。2005 年,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 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时简称“高职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包括部分技能型人才。匡瑛和石伟平在2006年就认为“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我国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以技术人才为主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这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真正开启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选择什么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范式。根据美国的经验,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经历了知识型、智力型、道德型和学习型的转变。高职院校不仅要给予学习者“以何为生”的技能,还要提升学习者“何以为生”的智慧。技术仅仅让学习者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但智慧却能指导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它的教学性,在于通过教学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教化其精神,陶冶其性情。

二、“通专结合”: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根据对新时期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季诚钧认为通识教育有三种不同的使命,导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三种不同的关系:第一种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两者为并列概念;第二种是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逐步递进、不断深化的关系;第三种是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必须入于知识教育之中,出于知识教育之外,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张寿松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定语,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与意志,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与本领,专业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职业的人”“有本领的人”“有技能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道德的人”“独立的人”“情感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它们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作用,使受教育者成为“完人”或“全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两种教育,而是一个人所应接受教育的两个方面。为纠正高职教育狭隘的过度专业化倾向,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共同构成高职教育的全部,教育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下简称“通专结合”)是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选择。

三、“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人格与技术相结合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或总要求,它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人性因素的要求在上升,道德、情感、文化、价值、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已经向人格品行取向发展。相对于单纯的专业素质,企事业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的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因此,高职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位和价值追求,使其成为人格健全、技术高超、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才培养内容:通识与专业相结合

人才培养内容开发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内容深度方面,应集中精力学好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内容广度方面,要涉猎相关学科,获得宽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学校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将最新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变为课程的项目,产出课程、教材以及授课方式等。通过提升科研对教育的贡献程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应该遵循学生职业技术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构建起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三个模块之间不是各自割裂,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必修课是核心,限选课是个性化,任选课是拓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专业课程内容与通识课程内容结合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教学活动中将通识教育内涵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深层次渗透。在专业课中要融入艺术与美学方面等人文知识,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克服过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甚至对立的缺陷,还原知识的整体性本质。

(三)人才培养途径:课堂学习、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三者相结合

1.课堂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和情境认知规律的特点,进行项目式、任务式和科研参与式的教学改革,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隐性知识。通过教师的垂范,学生从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它的滥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技术只是改造自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技术的使用完全有赖于人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包括技术知识与创造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关心人类前途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发展的使命感。

2.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珍惜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 。丰富的实践体验来自于多类型、多途径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能力和健全人格提供了良好平台,既是高职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突破口,将通识教育全面渗透到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做人与做事的品质。在实践体验中,应该抓好三个方面的实践:一是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研发工作中,锻炼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学习,获得研发经验,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技术热情。二是企业实习。企业实习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实践教育途径。三是社会实践。安排学生有组织有意识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广泛接触中认识自我和社会生存的价值。教育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要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学会处理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3.环境熏陶。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既是教育环境,也是文化环境,两者之间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具有熏陶作用、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和愉悦作用。王义遒教授形象地说:“大学是个‘大染缸’‘大熔炉’,甚至说是个‘大泡菜坛子’。”环境的熏陶作用是指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有利于提升人文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和提高文化品位;环境的激励作用是指具有优秀的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折射出学校传统、思想和精神,培植出师生的内心信念和奋发向上的热情,促进其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环境的导向作用是指校园物质文化是无声的教育导向,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环境的愉悦作用是指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心、愉悦及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顺应了当前我国新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迎来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技术人才培养关涉技术学和教育学,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技术,才能寻找到高职教育的特殊问题及答案。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本科院校的二级技术学院和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有一些尝试,但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并不多,还需高职教育界的同行大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技术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J].职教论坛,2002(17).

[2]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3]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4]杨金土.关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5]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6]熊华军.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的嬗变[J].大学:学术版,2010(2).

[7]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8]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9]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

[10]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7(3).

[11]周远清.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55-0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已成为客观事实。我国大部分企业是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依赖资源禀赋进行模仿创新发展起来,在研制开发能力上总体比较薄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企业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明显变化,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拥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技工学校仅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术能力是不够的,还应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技校学生根据客观规律和社会需要,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技能,在前人或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做出新成绩的能力。创新不是一个口号,而应当成为未来优秀技工人才的一种能力,拥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能够敏锐地发现为企业创新的机会,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技校学生是新世纪的技工人才,必须在学校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打好创新能力的基础。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干的作风,而且要培养学生有主见、独立思考、富有想像能力、独立工作、踏实巧干的精神风貌。这样,技校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才能根据社会需要、市场需要、企业需要提出创新方案。创新能力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培养和锻炼。

一、专业技能的培养

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点。学生只有先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创新。因此,具备较强专业技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上必须消除“学科中心”,突出“能力中心”。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要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应根据专业实际目标,考虑到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拓展培养对象的就业面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在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中,突出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专业不能过窄、过专,要有适应性;必要的基础知识要深,最新发展的科技知识要广。可以实行“学分制”,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重新构建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岗位需要灵活选择课程;精讲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注重加强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除实验、实习外,还包括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此外,学生社团、考证等级、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产学合作等方面也可对学生作出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评。整个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探索和创造提供最大空间,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

除了教学的改革外,学生还应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掌握专业知识,除了勤奋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从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仍需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是需要运用学习方法的。所以,对学生来讲还应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个人学习都是一种适应性或维持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又称“创新型”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适应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技工学校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竞争意识指的是学生为了自己利益想跟人争胜的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反映。竞争能力则是指在各种争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水平。市场经济的竞争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以此来充分发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推进现代社会的进步。作为技校学生要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企业,实现自身价值,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有无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和同学之间有知识、技能的竞争,毕业后有工作岗位的竞争、工作业绩的竞争,因此要不断锻炼自身的竞争能力。学校要多为学生创造各种展示才能的机会,积极构筑坚实而广泛的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平台。如成立某个专业的学术社团、无线电兴趣小组、摄影爱好者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技能竞赛;在校刊上发表其个专业的文章;开展科技活动等。鼓励学生多锻炼自己,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在实践中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提高了内在的竞争素质。

三、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已经为技校学生提供了许多现有的成果,有好的,也有不够完善的。我们要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就要培养他们具备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是指技校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并在创造中表现自己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要求技校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实际上就是要他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技校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产生的条件之一。老师在对学生平时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寻求新奇事物。

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处在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而大多数新成果都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的,而是必须相互合作、汇聚大家智慧的结晶。企业最需要的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亲和力,能够运用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的人。因此,平时在学校参加社团、组织策划过大型活动、口头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的学生最受欢迎。具备团队合作能力,相互更好地沟通交流和协调,是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学校可以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践,多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培养学生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尊重他人,团结他人,取长补短,办事沉着干练。

五、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要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一名技校学生,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拥有踏实求真的工作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培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大众。众所周知,所谓的网上“黑客”,正是因为没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以致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这样的“创新”是受到世人唾弃的。

社会发展市场关键在于人才,其核心是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基本的一项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不仅作为一种智力特征,更作为一种性格素质、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主动改变自己和环境的应变能力。从以上的五个方面,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就业市场,适应企业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周志春,王勇.民营企业触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这根神经[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立德树人;党的十精神;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是说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定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1]。

可以看出,立德树人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定位、目标和发展要求是相辅相成的。认真学习实践党的十八精神,学习执行好教育部有关文件,理清和处理好立德树人与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系,对于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立德树人与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科学的统一

(一)立德树人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基础和保障

1、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才能保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

笔者认为,立德树人规定了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含义就包含立德这一根本要求。高端技能型人才本身不仅包含知识技能的要求,也包含着对人才的品德要求,而且是高尚品德的要求。只有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那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才能保证培养出高品德高尚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用人上重术轻人,在培养上重智轻德的现象并不少见。高职院校对立德树人讲的都很重视,但有的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够重视,甚至有所忽略,这对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提示。

2、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才能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德才兼备、德为先。当前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看中的是德。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需坚持育人先育才,育才先育德。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境和过程来看,是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对教学、管理及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立德育人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推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重视立德育人工作、创造良好德育环境,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保障。对于学生来讲,良好的品德能促进其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立德树人内在要求

首要立德,目的育人,育人就需要实实在在地去传授知识和技能。所以,绝不能为以立德育人为名而忽略传授知识技能。高职院校教师要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使命,下大力气开展好培养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工作,否则立德也难以实现其本来目的。

树木易,树人难。要用高尚的人格教育鼓舞学生,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从立身、行事和处世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正是为立德树人提供良好的榜样,要立德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样德才兼备,才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优秀的人才[2]。

(三)、高职院校育人要防止进入两个误区

1.育人要防止“唯知识技能论”

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强调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忽视了立德,要科学安排立德树人与传授知识技能的关系。信奉“知识就是力量”者,不知是否也听说过另两位西方学者的忠告:“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知识使好人更好,使坏人更坏”。相信善于理性思考者是能由此悟出一些成才之道的:一个人知识贫乏不可能成大器,但光有知识累积,而无德行、人生价值观偏离是极其危险的。

高职教育属于专业化教育,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但专业化教育不等于只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化人才也只有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人生发展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成为对社会有用有功之人。倡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反思或检讨高职院校传统的育人理念和德育,我们会发现,不但“育人为本”在一些高校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且德育的首要地位一直没有真正落实好[3]。

2.育人要防止功利主义

今天,在社会大变革的现实情境下,“立德树人”显得格外迫切。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话是对受教育者说的,更是对教育工作者说的,这样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我国多年前就提出,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不能追求功利主义,而忽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三、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艰巨性和迫切性

(一)党的十八党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就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发展,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但要达到与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人才需求还有相当艰巨的任务要做。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需要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更需要更多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优秀有德之人。

(二)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都是高考不理想的学生,他们是因没有考上本科院校而进入了高职院校的(至少当前是这样)。要实现立德树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首先要立德,目的是育人,就是既要教育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要传授他们现代职业理念和知识技能,这些需要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伟大奉献和辛勤劳动。

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本要求和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大学生,能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4]。高职院校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公民道德教育。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很快要进入企业及社会领域就业创业,要成为企业和社会欢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具备基本的公民道德是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公民道德规范的培养,就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也是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最基本的要求。

(二)大学生人文教育与行为准则教育

1. 大学生人文教育。用人文关怀关爱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教育的一个根本是培养理想人格,没有人格培养和人文关怀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办学都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其核心要义之一就是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既包含关心、服务、教育,说明、说服、帮助,也包含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帮困、心理释压等。近年来高职院校发生的一些事件警示我们,现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有人为其“传道、授业”,更需要有人为其“解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其实质就是尊重人。

2. 大学生行为准则教育。既要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他律和自律。大学生立德、成人,需要一个良好品德学习、实践和内化过程,需要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思想品德锻炼加以规范,并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拓展能力,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内化和文明行为养成。要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教育,使立德树人成为大学生自觉行动,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建立良好的立德树人工作机制

建立良好的立德树人工作机制,以多种形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确保把立德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科学的大德育体系,可理解为全员立德育人。二是加强德育课教学,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三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好他们的骨干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和团组织助手作用。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正确的思想文化教育。六是建立起学校、家庭和企业合作育人体系和机制,共同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

(四)发挥党建育人的龙头带动作用

党建育人在立德树人活动中发挥着龙头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学生党建育人为龙头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党建育人四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活动方式和载体,深入学生精心设计,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党团教育和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娱乐活动,用鲜明的党团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凝聚大学生、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业观,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把学生党建育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并制度化,提高党建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五)立德树人教育进入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立德树人仅靠第二课堂是不够的,要将立德树人纳入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制度设计和规范运行的形式加以保证,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教学目标要符合这一根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合理和可行,并将有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安排、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将立德树人要求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结合起来。

结束语:

高职教育工作者要以学习实践党的十精神为统领,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讲话,自觉理清立德树人与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务实高效工作,培养出更多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忠,白其安,李兴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刍议[J]. 教育与职业,2011(14)

[2] 朱雪良.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其途径[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6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王通讯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但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从"潜人才"到"显人才",需要一个脱颖期。要抓住人才创新的火花,坚持不懈地培养。自从我国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之后,创新型人才便成为新时期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引航作用不可替代。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可低估。随着世界经济的升级和发展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将人才培养确定为国家战略,依靠人才全力打造国家的"软实力"。从传统的单一操作技能向高科技含量、复合技能转变,要求大学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一)一般职业能力

所谓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能力、文字及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等。另外,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具有社会性,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都必不可少。

(二)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一个社会人在进行工作时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点: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对数学、测量方法、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操作运用能力。

2.方法能力,包括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独立决策与实施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社会评价的承受力。

3.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能力、交往与沟通能力。

4.个人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

二、外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中国进一步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国外投资和企业也不断涌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机遇。另一方面,这种形势也对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获得以下几种能力。

(一)外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涉外特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是支持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是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所没有的能力。外语专业学习周期长,见效慢,要形成外语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所以,尽管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人也能掌握一门外语的一般表达,但进入专业领域工作,就需要准确而得体的表述,非外语专业人员无法从容应对。例如,同样是处理服务外包领域的信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处理与技术有关的部分工作,而日语专业毕业生则能经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对日软件测试、客服等准确的业务信息处理工作。

(二)创新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特定岗位工作不是只要外语优秀就能干好。虽然除了非常尖端的高科技等领域,一般行业大多都有外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的工作,但是要长期在某一岗位工作,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无法真正胜任的,更谈不上发展。

(三)学习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跨界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快速学习、迅速更新知识、迅速迁移所学知识到新的工作领域的能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突飞猛进的行业、科技的进步。

三、外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一课堂重点培养专业技能,是职场上直接表现出来的显性技能,而职场上需要的综合基础能力不是只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些岗位的职业能力,而是普适所有职业的一般基础职业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仅靠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历练,潜移默化培养。在具体职业活动中,随时随地需要综合职业能力支撑专业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具体的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模式最好的设计就是模拟职场活动。

(二)第二课堂的设计

1.结合专业特点通过组织外文歌曲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作文比赛、外语书法比赛、外语知识大赛、影视配音、外文辩论大赛、翻译比赛等专业比赛和举办外语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紧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外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资料,组成不同的外语兴趣活动小组,制作、展示课件或短片;参与外语教师的学术讲座和学术研究;参加外语角活动,与外教直接沟通交流;参加诸如模拟联合国、达沃斯、商务谈判等工作情景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学习半径,丰富学习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1)按语言基础和能力分组可以打破学年组限制,重点关注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来进行分组。不同年级混同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如真实公司一样,如何与新人和比自己先入公司的前辈打交道;语言能力相当的学生在一组做相同的活动,可以提高活动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每期活动目标也要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动力。

(2)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点,老师不可以为了活动的目的而刻意安排学生参加哪类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兴趣,适得其反,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3)结合职业走向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活动项目从策划设计、角色分工到组织协调、活动安排、跟踪、结果总结都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总结点评,专家组评议,并当场反馈给学生。

四、第二课堂活动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完整塑造。首先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既要合理分工又要通力合作。这个过程着重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计划性以及系统思考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集体攻关获得,教师只需适时给以引导。学生没有依赖,就会变得主动,这就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寻求知识方向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同步提升。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拓展和强化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其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外语文化节活动,自己解决演出服装、创作剧本、音响设备、场地、舞台设计和布置、模拟资料的编排、角色的分工、课件的制作、现场录制、后期制作等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协调沟通配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与职场活动很相似,能有效地提升进入职场后解决各种难题必需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外语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五、结语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7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33-0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经环节和重要平台。我院在进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通过总结校企合作的经验,深入探究了在当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建设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也要求不断提高,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更是出现了严重的缺口,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焊接技术工人,因此,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技能焊接技术人才是我院焊接专业的培养宗旨,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我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这一模式也将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形成统一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

一、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等文件精神,我院大力推行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充分发挥我院在国防科技工业及航天军工中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第一,能够促进我院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第二,可以促进我院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三,通过与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教学与生产的结合。

第四,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建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第五,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节约办学成本。

第六,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开展技术服务和创造经济效益。

二、我院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院为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用人要求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调研;分析和研究各企业特别是中国航天、四川国防军工企业对焊接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人才的岗位分布、人才岗位能力要求等。在此基础上,确定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相配套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以更好的满足航天军工企业和周边装备制造业对焊接高技能人才需求。

要造就高技能人才,必须经过系统、全面的校企合作培养和训练,并在实际生产中锻炼成熟,在终身学习中持续提高。因此,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形式和实现途径是校企合作。

我院通过部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符合学院实际,能满足中国航天、四川国防军工和地方企事业单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基于校企合作的RPDA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调研阶段(Research)、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评估阶段(Assessment)。该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分以下二种形式。

1.“基于校企合作的RPDA系统化”的订单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是近几年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 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单合作、资金合作、教学合作、研发合作及产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合作内容具有确定性,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合作形式等方面有明确的方向;学校根据行业专家、企业和学院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确定订单培养方案或计划,并负责实施订单教育,企业为订单教育提供相应的校外实习设备、兼职教师、技术资料及必要的资金支持,最终企业负责安排接受订单教育学生的就业。

2.“基于校企合作的RPDA系统化”集中培养模式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或产品类型,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升级,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等,为使职工能很快地了解新知识、懂得新工艺、熟练操作和维护新设备,必须对职工进行知识更新;另一方面,即使在不调整产品结构或类型时,但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也需要对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进行提升。通过校企合作,由行业专家、企业和学院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确定针对性较强的集中培养方案或计划,分期分批地在合作学校或在企业内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使企业职工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技能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之间除了可以开展以上直接的培养合作外,还可以开展其他的技术合作和校企文化交流等间接的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综合素质提高的合作。比如校企共同主办各种技能大赛、文化体育活动、学术讲座等等。

三、目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

1.各方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足,参与的态度不一。

2.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

3.专业和课程设置稳定性差。

4.教学资源重组频繁。

5.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足。

四、对策与建议

1.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制度

通过四川航天职教联盟,建立“三方共建,四方联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充分利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发挥我院“根植航天,校企一体”的优势,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制定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规划,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搭建我院与优质企业合作对接的平台。

2.积极主动推进校企合作走内涵发展之路

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共同研究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教学过程与职业活动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8

整合学术教育与技能教育,培养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对高校的迫切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恰好顺应市场需求,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高技能人才的定义和特征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文件,提出“要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此次会议首次把高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的范围。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技能人才,该怎样定义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文件认为,高技能人才包括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是在生产一线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操作难题的人员,他们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从定义上不难看出,高技能人才大致有以下特征:高超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性

随着终生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成人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原有的内涵、目标、模式与运行机制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创新培养模式的良好契机随着我国终身教育的推进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成人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各类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对人才类型、素质和结构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成人教育必将面临重新定位。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成人教育的唯一出路,而培养高技能人才正是成人高等教育依据市场需求调适人才培养目标,改进办学理念模式的良好契机。

2.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企业培养、院校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三种方式,其中院校的培养任务主要落实在技校、中专、职高和高职院校。而未来几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非常艰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可见,单一的培养途径制约了高技能人才总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成人高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可以拓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

3.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满足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看重的人才标准是一个人的能力、经验、技能和学历总和,并非单纯的学历文凭。而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仅仅为成人提供了学历补偿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更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把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有机统一起来,促使成人教育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和完善“学历+技能”、“双(多)证制”、“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核心的复合型、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求。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教育培养目标一般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及其规格和质量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就是对其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进行界定和规范的过程。因此可以把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定位成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应面较宽和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其目的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和技能水平。

2.改革课程体系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技术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出发,课程改革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大多过于强调专业知识,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结合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敏地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一是构建学术和职业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成人高等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偏学术性,也区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职业性。它必须将两者相融合,在技能加学历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适应性强、综合面宽而又严格规范的课程体系。二是把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衡量学生技能熟练度的标准。因此成人教育在改革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把考证的标准和授课计划有机结合,把考证的培训与专业教学相衔接,用职业资格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实现。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9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技术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文件和重要会议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窥见对高职教育目标的理解与认识日渐深入。但是,文件的表述毕竟不同于学术研究,它以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同时必须考虑一些非学术因素,如非专业人员的理解、欲达到的目的等。

自教高[2004]1号文件颁布以来,人们广泛认同了“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说法。笔者认为,这种表述虽从学术上讲不甚严密,但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本文拟在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分析和高技能人才界定与评定的基础上,阐释“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问题。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1.教育目的

这是对从小学到中学(包括中职学校)到高校 (包括高职院校)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要求和基本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这是对地方一行业、单科一多科、专科一本科等不同性质和层次的所有高职院校的共同要求或预期的培养结果。国内外教育实践表明,将设计、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化为产品、服务等现实生产力的人才(技能性和技术性人才)由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这种人才完成“转化”工作需凭借两种技术: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经验技术指通过模仿和反复实践形成的技术;理论技术指需要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并通过实践而形成的技术,或者实践过程中借助专业理论的掌握而形成的“知识含量”更高的技术。如果“转化”的过程对专业理论的要求较高,更多地用到理论技术,这类人才(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应由高等职业教育承担。①

3.同类型同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

这是对高职院校群体的共同要求或预期培养结果。依据群体性质和称谓可划分为某一行业院校培养目标、地方院校培养目标、民办院校培养目标等。

4.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一般均设置多个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它既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

5.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指各门课程的目标,它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内容以及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所预期的学习结果。

(二)国家文件、重要会议的有关表述

即便是国家文件、重要会议,对高职教育目标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在不同历史时期差异更大。这是由于:社会背景和需要的差别;对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表述者的出发点不同;表述者的用语习惯;表述者欲达到超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本身含义的目的。以下以时间为线索,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表述。

国发[1991)5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199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

1996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指出:高职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技能人才的界定

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性)人才中的高层次,它是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劳动者中,熟练掌握专门知识与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在生产、建设、服务的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第一线难题的人员。②这一界定有利于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把握,但在统计高技能人才时,缺乏操作意义。在统计高技能人才时,一般将获得高级工(国家职业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具备相应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的劳动者视为高技能人才。这意味着,相关统计是依据技术工人职称系列中的等级确定,而不是由学历确定,即使是本科毕业的高职学生,如果没有获得高级32P2上的职业资格,仍不能视为高技能人才。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鉴定限于初、中级(国家职业五、四级),与中职学校无异,只有极少数高职院校试行了高级工鉴定。而对技师 (国家职业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一级)的评定,一般需结合在企业岗位上的工作实绩,即采取能力评价和业绩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因此,从培养并鉴定的技能人才的等级来看,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绝大多数不是高技能人才。但他们掌握了专业理论,有潜力在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上锤炼为高技能人才,可称为高技能预备人才。

从这一角度看,高职教育设置专业所覆盖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的等级,应是高级工以上。否则,这种专业只能作为中职专业,不宜作为高职专业。如“酒店服务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资格鉴定有酒店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工种,这些工种均只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没有技师、高级技师等级,故“酒店服务专业”不宜作为高职专业。

三、“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释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2004年教高[2004]1号文件的颁布,更加明确和强化了“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说法。

然而,根据上文分析:从人才统计的角度,高职教育培养的并非高技能人才,而是高技能预备人才;从技术分类的角度,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理论技术的技术性人才。那么,为何“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说法会得到广泛认同呢?

(一)基于高技能人才缺乏的视角

据劳动保障部对城市技能人才状况的调查,截 ~2004年底,全国城镇劳动者近2.6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为872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2.9%。技能劳动者中技师和高级技师360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的4;高级321500万人,占17%;中级3231407j'人,占36%;初级323720万人,占43%。③高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21%,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到‘十一五’期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高级工占20%”还相差4%,更远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还很不完善。从教育角度看,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仍缺乏最适合的衔接,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的高水平的操作技能这一要求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没有落实到位。从国家的层面提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利于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

(二)基于技能性人才与技术性人才比较的视角

技能性人才与技术性人才的相同之处是二者均工作在生产、建设和服务的第一线,从事将设计、图纸、计划和方案转化为产品、服务的工作;都要凭借技术实现“转化”。两类人才的区别是:其一,“转化”过程中,技能性人才主要凭借经验技术,技术性人才主要凭借理论技术。其二,技能性人才往往停留在“知其然(会做)”,而没有追问“所以然”;技术性人才往往不仅仅满足于“会做”,还会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④经验技术一般只能完成经验技术所涵盖的工作,当遇到经验技术所不能涵盖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只有理论技术才能发挥作用。

两者的关系是,以掌握经验技术为主的技能性人才在提高经验技术的过程中,因逐步提高理论水平而发展成为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均属上乘的“高技能性+技术性”的高等复合型人才。实际上,由“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可知,各个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对专业理论亦有一定的要求。这意味着,当技能性人才从低级发展为高级时,已经具备了技术性人才的特征,即达到高技能人才层次时,高技能人才同时也是技术性人才。另外,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的技术性人才,通过提高经验技术,可以增加技术性人才的“技能含量”。

国家提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可以提示企业和行业,高技能人才应像工程师等工程性人才一样,需要得到高等教育滋养,受到同等的尊重。另一方面,提醒高职教育界,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环节,高职教育极大地影响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和质量,这能够避免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性人才相对轻视经验技术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整合技术性人才和技能性人才。

(三)基于“四大类”人才职称评定的视角

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所培育的人才可划分为学术性人才、工程性人才、技术性人才、技能性人才四类。学术性和工程性人才的等级一般由专业技术职称反映,即初级、中级、副高和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又依专业性质的不同分为亚系列,如工程系列、高校教师系列、卫生系列等。技能性人才的等级一般由技术工人职称 (职业资格鉴定等级)反映,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技术性人才的等级可单列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技术师和高级技术师(是否有必要将技能性人才与技术性人才的职称系列分开,这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技术人才职称系列,所以就出现了较混乱的状况。表现之一,人才类型和人才等级混淆,如将技术员作为工程系列中的位于助理工程师以下的一个等级。技术员要提高职称,除了走工程人才的发展之路外,别无他法。表现之二,部分职业的技术人才职称划归为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如护士职称系专业技术职称,其等级是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表现之三,大部分职业的技术人才职称划归为技术工人系列。

目前技术人才职称未单列,且技术性人才、技能性人才共性较大,甚至有的职业或岗位对于这两类人才难以区别。“高职教育培育高技能人才”的说法,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某种技术人才职称该划为专业技术职称还是技术工人职称。

(四)基于树立工作第一线思想的视角

大量资料显示,中职学生的就业好于高职学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不少高职学生就业定位的偏差:其一,不考虑教育类型和专业性质的差别,盲目认为自己应从事白领工作。其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生产、服务岗位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生产、建设、服务等第一线的工作已不限于中职及以下层次的人员,而上扬到大专以上层次。高职学生对此已有理性认识,但感性上,仍不屑于或不甘心于从事第一线的工作。其三,把工作于第一线作为暂时生存的无奈选择,缺乏扎根第一线、成才于第一线的思想。

在社会已经广泛认同技能性人才工作于第一线,技术性人才的工作岗位认识模糊的情况下,政府文件从字面上避开“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性人才”,而以“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统摄“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性人才和高技能预备人才”,既不失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理论技术的学术意蕴,又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工作于第一线的就业定位,旗帜鲜明地强化了工作于第一线的观点。

[注 释]

①严雪怡.试论经验技术与理论技术及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02,(8).

②刘康.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介绍[EB/OL).http://www.lm.gov.cn/gb/training/2006-10/31/con.

③韩永江.高技能人才短缺之痛因[J].中国国情国力,2006,(10).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探索;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然而,目前该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这已成为制约国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战略目标之一。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部署和要求,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培养体系、评估、激励、保障机制也不健全,特别是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这些已成为制约国家产业发展的“瓶颈”。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安市机电工业的一项社会调查和分析表明:西安市机电类高技能工人只占该领域10万名工人中的15%,其中青年高级技工只有5千余人,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和西安大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十五”末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在劳动者中的比例从“九五”末期的3.5%提高到了4%。“十一五”末期的发展目标是使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0万。也就是说,要使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高级工占20%,基本建立起规模宏大、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我院作为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省、市劳动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现有培训资源和条件,制定了培训高级工3000人、技师1500人、高级技师1000人的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借以加速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缓解西安市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调整教育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高技能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投入成本较大的教育类型,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必须有强大的实习训练装备,费用很高。尤其是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和名牌专业的实习实训,更需要大量的场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原材料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改善实习条件与手段,强制淘汰传统落后的实习设备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政府对此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在资金投入方面偏重于普教、高教,办学经费长期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对于职业教育既缺少资金投入,又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西部和其他经济落后地区,长期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教育经费无法保证,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十分简陋,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将投入150亿元人民币集中扶持一批职业技术院校,加速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这一举措无疑将极大地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落实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为了调动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实现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早在两年前就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初步建立了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规定高技能人才可以享受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工资待遇,即高级工可以比照享受助理工程师级别的待遇、技师可以比照享受工程师级别的待遇、高级技师可以比照享受高级工程师级别待遇。但是,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又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重仕轻工”的影响,形成了“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使得高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一些单位,甚至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在内,在用人政策上,以学历为导向,按学历、文凭的高低确定员工的工资标准和社会地位。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发挥技术才能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了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青年人不断追求高学历,不想学习技能,不肯下工夫钻研技术,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当技术工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科教兴国”、“技能振兴”战略,就要改变传统观念,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和政策。

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信息交流不畅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曾反复指出:21世纪人才应该多方面发展和全面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亦随之出现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在培训高技能人才工作方面早已全面发展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和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培训方向。上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人应该掌握多种技能的新英国职业主义学派出现。法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则采用了更为科学、更为系统的培训工程学的方法,培训工程学将整个培训工作大致分为若干阶段:收集培训信息;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跟踪培训;评估培训效果等。英、美、德、澳等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和剑桥、哈佛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之间互相沟通、融合和衔接,构建起了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我国也瞄准国际市场,建立与升格了一批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高职学院,积极开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培训层次,开拓培养空间。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能力训练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就水平而言与上述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职教特色还不够突出,校企结合也不够紧密,开放性办学力量不足,校际、国际交流不够广泛等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培养体制和经验。

进一步加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力度

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要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和教育,争取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使其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政策支持和舆论宣传,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激发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钻研技术、苦练技能的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时代风尚。

建立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同时具备“一体化”和“双师型”特点的师资队伍是技术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支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管理水平以及协调能力。没有这样一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从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来看,“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一些传统产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从事传统单一工种或简单工种的专业教师还相当多,与现代企业建立相应的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只重视师资的学历文凭而忽视技能水平等,这些都阻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加强对理论教师的技能培养,要求他们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2)提高实习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3)面向社会招聘具有生产经验的兼职教师(技师、高级技师);(4)对现职教师进行高新技术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变学年管理制度为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可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一个更加灵活宽松的学习条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要提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实行学分制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差异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这样做,首先,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再次,有利于各种教育形式、教育层次之间课程的互认和接轨;最后,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变学年学制为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必须在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构建开放性职业教育的新体制。实行弹性学制能够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学有所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电网快速发展的阶段,针对于电网建设的新知识、新理念、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导致现阶段电力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一定的强化对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优化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中国电网公司自提出“四化”、“两个转变”以及加快“一强三优”等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来,提升公司内部人员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培养一支具有高技能、人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就职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关系到电力企业能否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应该遵循“人才强企”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自身素质,通过不断的专业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将专业业务和相对应的培训结合起来,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注重人员分级培养的策略,一般可以分为基础性人才、主力型人才以及高尖型人才。通过对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生产——经营——培训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最终构建一支高素质、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精神的高端人才队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体系以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为核心,协调各个部门,构建企业内部的人才管理体系,形成人才考核、评审的管理委员会,主要进行各个岗位和各级技能专业人才的推选、审核以及评价工作,从而构建完备的企业人才管理体系。另外,企业还应该修订与制定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范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为人员培养的具体实施提供一系列详细的标准参考。2.逐步形成完善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从企业基层到地级市、省、部级电力公司逐级建立人才培养通道,形成一个递阶式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小组长—高级技师—市、省、部级技能专家”的职业发展规划,为每一个具有职业理想的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另外针对业绩突出的人才可以酌情考虑进行越级式发展。其次,建立与企业人才培养通道相对应的人员薪酬制度。按照能者多得的标准,表现突出和职业等级高的人员享受更高的工资待遇,并且实行薪资奖励制,薪酬直接与人员的能力和绩效挂钩,这样就能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开发公司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学习,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样的薪酬制度里,积极营造一种人员“争先”的工作氛围,同时企业内部网站和报刊实时的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大家工作的热情。最后,构筑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和上岗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置不同的专业技能岗位,选拔适合各专业技能的人才,设置小组长,高级技师等职位,层层选拔,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不论家庭背景好与坏,都可以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源保障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资源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经费保障、设施设备保障、培训师资保障。这些资源保障就是保证人才培养的重要后备力量,这几方面都能准备到位,人才培养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探索

为了促进电力企业该技能人才培养顺利的实施,积极探索其主要形式具有重要意义。1.安排专业技能培训班公司以年度为基本单位,每一年进行各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培训,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和资深专家进行培训,加大参加培训的员工的覆盖率,使更多的员工能接受到最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人员素质,建立高技能的人才队伍。2.构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对各领域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和人员结构现状的分析,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且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协调各部将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到位。另外,要加强企业间的技能交流和学习,对骨干技术人员实行深化研究项目的支持,在其他兄弟单位中选拔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熟练及个人素质能力强的职工进行交换学习,形成强强联手的局面,增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并且建立人员素质考核机制。3.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企业管理层面除了要注重人员的推选、分级培训等工作外,还要注重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工作,对绩效考核必须公平公正的原则,绩效成绩好的要进行额外奖励和全单位进行表扬以激励更多的技能人员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在以后的工作上积极的态度是对全单位以及全行业的一种贡献。积极实施这种人才评价制度,从而逐步形成“以能力说话,以绩效证明”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审核模式。4.积极开展技能大赛、专业大比拼等活动企业通过丰富多彩的企业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文化生活,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内部可以经常开展专业技能大赛,进行专业知识大比拼,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评选出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以及组织员工之间互相学习以及技能展示。结语从当前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其内部人才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人才是一个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只有拥有一直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打破一潭死水的发展境地,才能拥有鲜活的发展活力,这样电力企业在行业间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苑,矫海波,李伟.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33).

技能人才培养范文12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今购车群体越来越多,汽车普及率逐年提高,大力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纵观我国机动车行业,虽然汽车商品成为了整个机动车行业的带动点,但汽车维修行业却成为了整个机动车行业的制约点,阻碍了我国机动车行业发展进程。基于此,为了能够推动我国机动车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补充自身的缺点,分析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技能汽车维修人才,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我国机动车行业全面发展。

1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问题)

1.1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构建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最终在实践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对于当今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来说,首要条件就是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的问题。但当今很多职业院校,在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时,汽车维修让专业定位并不精准,依然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上,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使得人才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无法培养出高技能人才。1.2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构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是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但在显示的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受传统科学体系的影响,不仅课程体系结构存在问题,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调,课程内容也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汽车维修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学模式应该是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但当今实践课程设计中,实践教育往往过于表面,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达到高位需求。如果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会造成学生实际专业能力上的缺陷,更涉及不到高技能人才的称号。1.3教学模式的问题当今职业院校在开展汽车维修教学中,都是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针对性指导,使得学生专业技能参差不齐。也有一些职业院校受资金的限制,教育设备过于落后,或者没有足够的教学设备,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开展实践教学,只能采取更加抽象的教学模式,通过图片等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也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还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职业年龄较大,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课程比例失调,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2构建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1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立足于市场。因此,高技能人才培育目标必须要立足于汽车维修相关产业中,根据企业维修相关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对于汽车维修行业来说,毕业生会涉及到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各项关节,这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量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保障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保障学生所掌握专业技能的丰富性,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对于现代化高技能人才来说,当代能够称得上市场人才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与外语能力等。所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2.2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传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在必行。因此,可以考虑理实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学第一年,主要开展一些基础性教育,并融合一定的实践操作课程,为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后续学习中,要保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模式,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待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即可开展实践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了保障学生的专业技能符合岗位需求,可以采用双导师教学模式,即校内、校外导师教学模式:①学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园中实施实践工作教育,补充学校教育的实践理论不足问题;③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更加全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待到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实践能力后,职业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形式,拉近学生与企业的举例人,组织学生在企业中开展顶岗实习,要求院校做好学习与衔接工作,通过教师与企业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对学生高技能与理论知识传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保障学生在实习完成之后,能够很好的胜任汽车维修岗位。总之,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阶梯性原则:①通过汽车维修理论教学作为出发点,并融入一些实践教学内容;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拉近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岗位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必须要让贯彻“理念与实践并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保障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时效性。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仅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同时也要立足于市场,积极开拓课程资源,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在实施课程体系中,教师应该通过模块化形式展开教学,梳理知识教学逻辑,保障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实施,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必须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建设工作,完善师资结构,积极引入高素质、高能力的青年教师,并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中进行兼职,定期开展汽车维修专题的专家讲座,提高教师的认识与业务水平,改善人才培养中的弊端,不断完善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但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今汽车普及率逐年递增,对我国机动车行业发展带了巨大推动力。但汽车维修行业作为机动车行业的一大短板,严重阻碍我国机动车行业发展进程。基于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弊端,进而提出形式有效的措施,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等,进而构建全面的、科学的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汽车维修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建英,王宝安,郭法宽.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39~40.

[2]孙成刚,邱翠榕.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2:19~20.

[3]隋礼辉.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