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长城的谚语

长城的谚语

时间:2023-05-31 09:33:29

长城的谚语

长城的谚语范文1

浅论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钱时马

(宣城市第二中学,安徽  宣城   242000)

 

 摘  要:民间谚语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即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关键词:民间谚语;艺术特征;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民间谚语是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文学形式,是经过高度提炼而成的艺术品,是人民群众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 深刻认识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经验的宝库。在日常生活中,它常被人们 广泛运用,以增强表达效果。谚语之所以倍受人民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

一、精炼性

 所谓精炼性,具体而言,就是形式精短,言简意赅。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例如,在安徽宣城一 带流传的谚语“农村不作颠,街上不冒烟”就简练而深刻。尽管只有区区十个字,但它所包含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它形象地表现了城乡之间紧密 的经济联系,说明城市商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广大农民。只有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城市里商人才能生意兴隆。这条谚语对企业、对商家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必定大有 作为,商机无限。流传于甘肃一带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只用十四个字就概括了西北地区气候一日多变的特点。再如“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这条谚语仅有八个字,就把阶级剥削的实质揭示得十分深刻。“精打细算,油盐不断”、“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这两条谚语都只用八个字告诉人们过日子不能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民间谚语的这种精炼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深刻的分析力、高度的概括力以及运用语言的才能。因此,可以说,谚语是最天才的炼句。              正因为谚语精短,便于记忆,易于流传,所以谚语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二、形象性

 谚语既是精炼的哲理诗,又是充满艺术形象的警句诗。谚语在长期流传中,经过群众加工、打磨 ,语言形象生动。例如“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用四种颜色这些视觉形象描写出草木由盛至 衰,黑夜白昼的交替,从而把时光飞逝的道理讲得十分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也是富于形象性的谚语,它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双脚跳”一旦情绪激动,就会暴跳如雷,但这种人往往把心放在表面上,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没有多少城府,人们往往愿跟这种人打交道做朋友。而“咪咪笑”这种人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阴险狡猾,颇有心计。因此,人们不愿与“咪咪笑”这类人交朋友。

谚语的形象性还体现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上。比如“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是暗喻,把栽树比作修水库,形象地描写出植树 造林对于调节气候、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又如“适时除稗草,秧如快马跑”,是明喻,用快马的疾驰来 描写秧苗生长之快,夸张地突出除稗草的重要。又如“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对比中含明喻,告诫人们无论是过日子还是做事情都应节俭,不能浪费。再如“树老根多,人老识多”,起兴中有比喻,是说老人见多识广,如同老树自然根多一样,这条谚语旨在劝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多向阅历丰富的老人学习。

 正是因为谚语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所以才会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

三、音乐性

 一般说来,民间谚语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押韵顺口,音调和谐,富有音乐美。

谚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整齐排列的双句。例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些谚语在韵脚上也十分和谐,节奏也匀称。

谚语用韵形式多样。有的以相同字尾构成声韵,如“人比人,气死人”、“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错过”、“人多讲出理来,稻多舂出米来”;有的字尾不同但韵脚相同,如“人心齐,泰山移”、“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富人四季穿衣,穷人衣穿四季”;有的交叉押头尾韵(头韵多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今天来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有气”;也有头腰尾都押韵的,如“交人交心,浇花浇根”,腰韵有时也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种田不离田头,种园不离园头”;有的谚语虽不押韵,但平仄和谐,抑扬顿挫,铿锵有味,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上句四字平平仄仄,下句四字仄仄平平。

谚语富于音乐性,使得它 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在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总之, 正因为谚语具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它不仅倍受普通百姓喜爱,也受文人墨客欢迎,表现在创作中吸收民间谚语,借以丰富作品语言。民间谚语就这样在百口交诵、广泛流传中不断被加工润色,成为民间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参考文献:                            .                      

[1]张紫晨.民间文学基本知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长城的谚语范文2

关键词: 谚语,基督教,道教,佛教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精华,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邃必定会体现出这一点,很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英美等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新教,派系虽多,教义教理较为统一,而在中国儒,释,道影响最为广泛,其中儒教是准唯物的处事哲理,故,也称儒学. 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的。下面对中英两种语言中谚语、俗语的宗教色彩做简单的探讨时,以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1 宗教典籍中的语句直接化为谚语.

1.1《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阿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同样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a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语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

1.2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具有道教文化色彩的谚语,很早就已存在。道教盛行后,此类谚语更多。如,“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意为,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下面是《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中所载几则:“佛家重练心,道家重养生”;“修行不修心,枉烧一炉香”;“我命在我不在天”;“仙道贵生”;“道以养性,术以延命”等等。它们所传承的性命双修的道教义理,字字珠玉,十分难得.

1.3 佛教于东汉时期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盛于隋唐, 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 就有了许多同佛教信仰相关联的谚语.例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原文是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表现出佛关怀众生的慈心和博爱.又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只是‘因缘暂时的聚合’而已,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谚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2 与宗教人物或宗教器皿等有关的谚语.

2.1英语谚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 (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主者)”,等等。

2.2 道教崇尚修道成仙,因此有人称道教为仙学。众多仙人形象,不仅是修道者的楷模,也是广大民众美好愿望的寄托。谚语也常常引入仙人形象,表达这种社会人生哲理.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本是以济困扶贫而著称的八仙当中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一位仙人和善人,却常常遭人误解而被狗咬,这类使人伤痛的社会事相至今仍难以避免。再如“土地不开口,老虎不咬人”;“土地不开口,毛狗子不咬鸡”;“千里神明,要问当坊土地”。这几则谚语,都与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有关。土地爷本是地方小神,却掌管着当地人畜命运,传说山野间猛兽觅食,也须土地来管辖,所以在谚语中便把它作为得罪不起的象征形象,构成了一排风土谚。?

2.3 佛教中的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 佛是人们信仰和求助的希冀,故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 来形容观世音菩萨.而谚语“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惶求救。. 信教民众求神拜佛时常要烧香,“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来比喻人在世上做事情都要争一口气,不能让人家笑话。而与僧众有关的就更多了,如,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等等.

3 与宗教节日或宗教建筑相关的谚语

3.1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 如.“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 节日期间,人们常用此谚语劝人们对别人的吵闹和大吃大喝要忍着点,不要太在意;同时也劝谕人们把握机会,送送东西或帮助穷困的人,行救困济贫之善举。再如,谚语“Marry in Lent, 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悔恨终生)”这一说法源于四旬斋(Lent)这一宗教节日:节日期间,基督教徒素食苦行,把斋期当作赎罪的神圣日子,因此人们认为斋期会给人带来厄运。教堂是神圣的场所但里面除了桌子、长椅子外一无所有,好不凄凉,所以有了谚语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来形容穷得一贫如洗. 也有些是借用 “church”作反衬,例如 “ All?are?not?saints?that?go?to?church.”(?去做礼拜者,未必皆圣人),The nearer the church, the farther from God. (离教堂愈近,离上帝愈远)。

3.2道教流行时,许多地方兴建宫观,祭祀鬼神延请道士举行斋醮活动,构成一项特殊的文化景观,这类社会景观常常也成为谚语取材立意的基础,如“城隍庙里的鼓,三天不打生灰土”;“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见到天王,四朝八拜,见到小鬼,一脚踢开”;“住到城隍庙,守不到头柱香”,等等。这类谚语的构成是描述性的,从方方面面勾画出旧时代中国城乡道教信仰的风貌。同时这些谚语又是象征性的,意在借道教活动中的有关事相,指代社会生活中的形形色色,以警醒世风。?

3.3 人们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称呼为寺庙,初一、十五拜佛颂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因此寺庙的楹联也成为耳熟能详的谚语,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再如,寺庙建筑中的 “大雄宝殿” ,“藏经楼”, “ 宁静禅房”是佛教徒清净圣地,不可亵渎, 出现在谚语“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 又如,谚语“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由寺庙在民众中的尊崇地位映衬出婚姻的神圣性.

宗教信仰对谚语的渗透这一现象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术价值,民众日常语言与其信仰的宗教各方面相融合,广为口传,便构成了这些具有独特意味和光彩的作品,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各国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长城的谚语范文3

关键词: 英汉谚语 文化差异 中西方风俗习惯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即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各有不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aylor,Sir Edward Burnett)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明、散播文化的重要途径,而谚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它是文化内涵的沉淀,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规范行为的准则和衡量事物的标准,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研究英汉谚语的异同,对了解中西方文化,提高正确理解、翻译和使用英语谚语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将从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文化传承和等方面英汉谚语所表达的不同风俗习惯,剖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英国是由众多岛屿构成的岛国,四面环海,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潮湿多雨,气候变化无常,人们大多以航运渔业为生,于是产生了许多关于船、海及水生物的谚语。如: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须凭坏天气方识好海员);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没有目标的生活如同没有罗盘的航行)。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洲大陆,汉民族大多栖息在辽阔的平原上,男耕女织,以地为生,靠天吃饭,产生的谚语许多都与天、地、节气有关。如:“天时地利人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虽然许多英汉谚语所要表述的含义相似,但表达的方式不同。如: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游泳/不要班门弄斧);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似流水/挥金如土);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一箭双雕);Fish begin to stink at the head.(鱼从头开始臭/上梁不正下梁歪);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最好的鱼三天后也发出臭味/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二、生活习惯的差异

由于长期的历史沿袭和沉淀,汉英两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思维上有很大的差异。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个人隐私,一般不干涉别人的私事,如: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坏);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住宅就是他的城堡/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在西方社会里,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更要照顾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时间的窃贼)就明显表达了这种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为知己者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歌颂勤劳、鼓励学习、提倡谦虚、赞美诚实等方面,英汉谚语又有异曲同工之处,如:A lazy youth,a lousy age.(少年懒惰,晚年糟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onstant dropping wears away a stone.(经常不断的水滴能磨损石头/滴水穿石);Pride goes before,and shame follows after.(骄傲在前,耻辱随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Faith moves a mountain.(忠诚移山/精诚所至,玉石为开)。

三、文化传承的差异

古罗马、希腊神话和《圣经》并称为欧洲文化的两大源泉,自罗马入据欧洲以后,拉丁语一直起着官方语的作用,在西欧通用一千余年。当时,英语还类似方言土语,毫无法律地位,又经过千余年的变化才逐渐取得官方语言地位,并随着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走向全世界,缔造出“日不落”帝国神话。然而直到今天罗马仍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圣地,不少英语谚语就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故事或神话: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s do.(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入乡随俗),由此可见一斑。中华儒家文化几千年一脉相承,仁义治国,礼信安邦,“一人有事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其文化渊源也大相径庭,谚语的形象比喻和表达形式异大于同,谚语: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是西方)就强调了东方民族与西方民族在道德观和人生观方面的差异,但其内涵寓意却有着丝丝的联系;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the eating.(布丁好坏,一尝便知/百闻不如一见);Hungry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饿狗不嫌布丁脏/饥不择食);Beard the lion in the den.(在狮窝里抓胡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四、的差异

在英国,人们普遍信奉基督教,奉上帝为救世主,每逢星期日大家都会脱去平时的工作服,盛装打扮涌向家庭附近的教堂做礼拜。基督教的上帝救世论、天堂地狱论等无不在英语谚语中得到充分反映: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神助之);Whom God would ruin he first sends mad.(上帝欲毁灭之,必先使其疯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中国,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近代新中国的成立,一直受到国家的保护,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自由政策的落实,基督教在许多城市农村也广为流传,《圣经》中的许多故事和语句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圣经》中讲到:犹太人的始祖阿伯拉罕的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When the sun rises,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就出自于此;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同样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ammon是财神,财神是贪财、吝啬的化身,寓意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作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

当然,在英汉谚语中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存在着形象思维上的空缺现象,它们要么出自历史典故,要么与生活息息相关,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要想准确理解谚语的文化意义,必须深入解读英汉谚语的文化内涵,弄清谚语的出典,才能正确理解谚语中从字面到形象至隐含的多重语义。

总之,英汉语言是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产物,不论是从形、音或修辞的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谚语作为特殊的社会符号要比一般的语言符号承载更多的文化信息,联想和喻示的文化意义更深刻、更含蓄。因此,中英谚语不管在表达方式或表现内容上都迥然不同,但由于人心向善,在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上又存在着极多的相似之处和相通之意。从中英谚语中体会不同的文化氛围,历练不同的生活环境,感悟不同的人生旅程无常不是一件津津乐道的快事。

参考文献:

[1]王德春等.汉语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3]郑易里,徐式谷等编.英华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长城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droppingwearsthe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imerevealsaperson''''sheart.

英谚:1、Outofsight,outof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lipsmakethoughtless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onelosesontheswingsonegetsbackon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willhappeninthebest-regu-lated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longasgreenhillsremains,there''''ll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bethehead0fadogthanthetailofalion.

英谚:1、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contentedmindisaperpetual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英谚:1、Likebegets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haveears.隔墙有耳。(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iseasytododgeaspearintheopen.buthardtoguardagainstanarrowshotfrom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onthecityh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

英谚:1、Forbiddenfruitis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aloafisbetterthanno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lossmayturnouttobea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suggest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bowlisquiet,tWObowlsmakea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Zhao''''s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reis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QingFuisdoneawaywith.thecri-sisinthestate0fLuwillnotbeover,译文2:Therewillalwaysbetroubleuntilhewhostirsitupis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isthedaughterofignorance,(口语化)Seeinglittleisthecauseof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in,wit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theappetitetothedishesandthedresstothefigure.

英谚:Menmaymeetbutmountains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hasnevertastedbitter,knowsnowhatis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长城的谚语范文5

1、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4、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5、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6、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7、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8、经得广,知得多。

9、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10、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11、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12、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13、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14、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15、久住坡,不嫌陡。

16、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17、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18、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19、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20、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2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理不短,嘴不软。

24、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25、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6、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27、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28、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29、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30、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31、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比喻损失太大)

32、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33、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34、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35、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36、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37、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38、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39、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40、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41、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42、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43、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44、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45、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46、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47、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48、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49、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5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51、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52、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53、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54、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55、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

56、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5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8、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59、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60、冬牛不瘦,春耕不愁。

61、冬去春又来,年华似水流。

62、冬天的食,春天的力。

63、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64、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65、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6、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67、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68、节到惊蛰,春水满地。

69、惊蛰蛾子春分蚕。

70、惊蛰闻雷米似泥。

71、开春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

72、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73、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74、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75、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76、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77、立春赶春气。

78、立春好栽树。

79、立春落雨至清明。

80、立春晴,雨水均。

相关文章:

1.通俗易懂的小学二年级谚语大全

2.经典的小学二年级中华谚语集锦

3.小学二年级必备谚语 小学二年级谚语

4.小学二年级积累的谚语有哪些

5.谚语大全 小学二年级查找

长城的谚语范文6

一、运用英语谚语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英国学者埃克斯利(Eckersley)认为,呆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即便他拥有装满一间房子的证书也是白搭,好教师以他的热情活泼使其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在授课时,适当地传授一些英语谚语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我给高一学生上过一堂课,引用一些谚语、名言,几年后学生回校看我,谈到时还是记忆犹新。譬如,就如何学英语我用到了爱因斯坦的一个公式:Sueeess=X+Y+Z。在这个公式中X=Goodmethod,Y=Hard work,Z=Stop talking and getdown to work.要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爱因斯坦的另一句名言:Success is1%inspiration and 99%perspiration.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告诉他们这些格言:Rome is notbuilt in a day.Good beginning is halt done.鼓励学生尽管目前英语成绩不太理想,但相信三年的努力可以改变一切。赠送一句: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这样的课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而且让英语课堂生动有趣,带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同时为进一步运用谚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谚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1. 借助英语谚语渗透词汇教学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生应掌握3500词左右,比旧大纲几乎增加了一倍。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词汇比以往教材大大增加,对高中教师而言,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有时课堂上我会自然地教给学生一两条谚语,其实有时是我精心设计的结果。我尝试让学生在谚语中学习词汇,特别是学习构词法。三年下来,学生通过谚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构词法知识,词汇量得到很大的扩充,阅读理解自然也就能够轻松面对。在高考中,学生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得分较高,这与我平时重视词汇教学是分不开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1)在英语谚语中学习词的用法

在词汇教学中,所用例句多是词典上的原句、格言或谚语,这样的句子地道且方便记忆。例如讲lose一词时,借用谚语:Graspall,lose all.(贪多必失)让学生猜出lose的词义是“失去”的意思。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lose的其他用法。

(2)在英语谚语中复习短语和固定搭配

高中英语教学中,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对已学过的短语或固定搭配遗忘率会增高。教师可借助英语谚语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譬如:复习短语lead to“通向”,教师可以借用“All roads lead t0 Rome.”这句谚语,效果很好。

(3)在英语谚语中学习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

学生学习一些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时,教师可以借用谚语帮助他们学习记忆。例如:教师借用“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这个谚语帮助学生记忆failure和success这两个互为反义的单词,效果要比死记单词好。

(4)在英语谚语中学习构词法知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应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如:“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通过构词法领会猜测生词。构词法是词汇知识的一部分,掌握构词法知识对英语学习很有必要。譬如:教师借用谚语“A knife will rust if not sharpenedregularly.”(刀不磨会生锈)帮助学生学习sharpen为sharp的动词,en为动词前缀或后缀,再拓展学习encourage,enrich,enable,widen,broaden等词汇。

2. 借助英语谚语渗透语法教学

在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中,借助英语谚语语法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英语谚语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可使学生在兴趣中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法知识。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在语法教学中将谚语与语法教学融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对于语法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使用He who doesn’t come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Lrue man.(不到长城非好汉)学习在定语从句中指人时,用“who”或“that”指代先行词。教授让步状语从句时用Small as it is,the sparrow has allthe vital organs.(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谚语。非谓语动词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语法知识。我用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来教授-ing形式在句中的用法。

3. 借助英语谚语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谚语或俗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而且可以为文章增加很多亮点。如写人物时,常用:Bettyis the only daughter of the Smiths.She is theapple of her parents’eyes.又如写到正反两面的议论文。表示转折时常用:But as the oldsaying goes,“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三、通过英语谚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渗透英语文化

目前,很多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外语而不学其文化是徒劳之举,脱离文化的外语教学会堕落成单纯的形式和词汇学习。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适当的文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英语谚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有些谚语从内容到形式与中文都相同,就按字面译: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和A snow year,a rich year.(瑞雪兆丰年)。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时学生在阅读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理解上就存在着困难。这时需要我们理解文化差异再正确翻译。比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Unit3 word power中出现:as strong asa horse(体壮如牛);to sleep like a log(睡得很沉);模块一Unit2 word power中It’smining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英语谚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修养,提高说英语的兴趣和造句能力。英语谚语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魅力无穷,它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教师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出版社,2008年6月

2.梁丽容,英语谚语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9期

3.中报教育网,如何将谚语巧妙地贯穿到高中英语教学中2008-07-13

4.周卉,教学月刊(中学版),浅析谚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英语,2006年第5期,

长城的谚语范文7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英谚:1、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 lips make thoughtless 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 will happen in the best-regu-lated 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green hills remains,there'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 bethe head 0fadogthanthetail of alion.

英谚:1、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英谚:1、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

 

(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in the open.but hard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 on the city h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

英谚:1、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suggest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 bowl is quiet,two bowls make a 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 zhao's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re is 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0f lu will not be over,译文2:there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 is the daughter of ignorance,(口语化)seeing little is the cause of 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 in,wit 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 the appetite to the dishes and the dress to the figure.

英谚: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knows no what is 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长城的谚语范文8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whichderivefromlifearethecondensationandembodimentofthelanguageandcultureofanation.Theycanreflectgeography,history,customsofanation.Soitisnecessarytostudyanation''''sproverbswhenwetrytostudyitsculture.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beingtreasuresoftwodifferentlanguages,seedistinctdifferencesresultedfromculturaldifferences.Thisessayusessometypicalexamplestocompareandanalyz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fromthepointoforigin,geographicalenvironment,customs,religiousbeliefsandhistoricalculture,etc.Proverbsaredifficulttotranslatebecauseoftheir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andtheiruniqueculturalbackgrounds.Inordertopresentanadequatetranslationofaproverb,wecanusefourtranslationmethodsflexibly:literaltranslation,freetranslation,equivalenttranslationandliteraltranslationcombinedwithfreetranslation.

Keywords: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culture;culturaldifferences;translationprinciples;translation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bytheir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respecterofpersons.(一视同仁);Manpropose,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say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la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takethewindoutofone’s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gowiththe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beallat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hook(land)one''''s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otherfishto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a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doghashis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cathasnine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hidetheir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taildoesoftencatch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thefoxpreaches,thenbeware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losethesaddlethanthe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方面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doesnothingin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10]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11]

(五)、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doginthe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isthesoul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happyfamiliesresembleoneanother,everyunhappyfamilyisunhappyinitsown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三、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14]例如:EastisEast,andWestis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15]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16]如:P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New-borncalvesmakelittleof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Afireoncityw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7]

(二)、意译法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s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18]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fairweatherprepareforthe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will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manhasafoolinhis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19]

(三)、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如:

1)Diamondcutdiamond(棋逢对手);

2)Twocanplaythegame(孤掌难鸣);

3)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

4)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0]

(四)、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21]例如:

1)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

2)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IfIhavelostthering,yetthefingersarestill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论

综上所述,谚语历史久远,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高度洗练的形式之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它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以凝练、警策、对仗、和谐、形象、寓意精辟、富有民族性等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所以通过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视野,还可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p.3。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p.186。

[5]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p.92。

[7]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24。

[9]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0]沈超英.《圣经》与英语谚语[J].大学英语,2002年,第3期:p.45。

[11]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p.45。

[12]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3]李群.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p.29。

[14]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4。

[1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p.36。

[16]邱凯端.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p.99。

[1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3。

[1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5。

[1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5。

长城的谚语范文9

渝西人历来重视养生。作为渝西地区百科全书的渝西方言谚语,也承载了不少渝西养生文化的精华思想,诸如强调细嚼慢咽的节食寡欲思想、倡导早睡早起的起居有常及勤于运动思想、讲究勤换勤洗的卫生防病思想,主张笑口常开的心宽体健思想等等,都是经实践证明的确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普遍真理,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特分别示例并剖析如下:

一、强调细嚼慢咽———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养生文化之节食寡欲思想

节食和寡欲的思想是渝西养生文化中头等重要的精华性思想。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如:1.节食去病,寡欲延年这里的节食,当然是节制饮食,但有控制食量、忌暴饮暴食和限食某些食物品种、不该吃的不吃这两层意思;接下来的寡欲,当然是说少欲望,但是这欲望,又常常是特指人的———一般说不会自然减少,须以恒心和毅力去加以节制。因此,这里的寡欲,实际上也就是节欲———通过节制使自己减少那种伤身体的欲望。饮食有节欲望也少,人的疾病通常就少,身体通常就好———所谓益寿延年就不是一句空话了。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又如:2.食多伤胃,怄气伤肝不节食乱吃或者多吃了伤害肠胃,欲望多了得不到满足怄气(生闷气)则伤肝,伤胃和伤肝都可能会“伤”命,全世界不知每年都有多少人栽在这两者身上。因此,节食和节欲都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又有渝西方言谚语进一步强调:3.花莫多贪,食莫重餐在渝西方言中,贪花与贪色是同义语,有时甚至是的婉辞。诸如渝西民间歌谣《辛苦不过堂客家》便云:“栀子花儿瓣瓣张,辛苦不过堂客家……娃儿醒了要喂奶,丈夫醒了要贪花”,这里的“贪花”,就是直接指。至于谚语的后半句“食莫重餐”,则当然是说饮食莫过量,特别是不能饮了又饮,吃了又吃。暴饮暴食伤身,过滥折寿,几乎是多数人都已经懂得的道理,生活中也不断地出着现眼报,可是却总有人管不住自己,总是不知饱足地贪,不知饱足地吃。———简直是前赴后继地贪花和贪吃,害得那阎罗殿前陡增死魂灵无数!正因为如此,这条谚语已经不屑于像前面两例那样温温和和地婉言晓以厉害,而只是直截了当地、语重心长地加以劝告。当然,由于渝西百姓像别地的中国人一样对“性”历来有忌讳,要必须谈的时候才偶尔谈谈,这类渝西方言谚语谈得更多的,还是劝人们在饮食上细嚼慢咽并加以节制。例如:4.少吃香,多吃伤5.细嚼慢咽,胜过加餐。

二、提倡早睡早起———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养生文化之起居有常及勤于运动思想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人早就念就的养生秘诀了,难能可贵的是,渝西人还在后面加上了“勤于运动”这一条。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如:1.早起早睡,精神百倍2.早睡早起,天天雄起①这两条谚语,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并且已含有现代成分。而现代的人们,往往却偏爱反其道行之即晚睡晚起,把所谓夜生活看得太重,总是过半夜还不肯休息,半上午日上三竿了却还在床上“困起”,成了渝西百姓所说的“夜游神”:“白天狗都撞得倒,晚上狗都撵不上”。对于这种阴阳倒置的作法,渝西方言谚语告诫说:3.颠倒阴阳,早见阎王真的有这么凶险么?———这话恐怕也不是危言耸听:一般的讲,大凡夜生活过多的人,眼圈黑黑的,精神恍恍惚惚或者没精打采的,没病也像是大病了一场,真有病还不会脱层皮么?———当然,这都是人们在白天看到的情景,一到晚上,“病人”便会焕发出精神,上歌楼、酒楼甚至上红楼或者别的楼,都会雄纠纠气昂昂像是打冲锋———直到有一天,病来如山倒,白天晚上都精神不起了,那人也就差不多彻底玩完了。因此,颠倒阴阳,该动的时候不动,不该动的时候却乱动,实在是一件干不得的事。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又如:4.贪吃贪睡,添病减岁贪吃贪睡本来是猪的习性,就是要贪吃贪睡的猪才长肉才算是好猪。可是人就大不相同了。人如果也像猪一样贪吃贪睡,也可能会长些肉,但那很可能只是些赘肉,并且,长得更多的则只能是病———一些减福减寿减岁数的毛病。由于这样的实例太多,一次接一次地起到了教育作用,尚远未进入新时代的渝西先民,便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他们通过渝西方言谚语表示:5.活动活动,百病难碰这里的“活动”,当然就是现代人所说的“运动”。然而还需要说明的是,这条谚语乃至整个劝人早睡早起、勤于运动的这一类渝西方言谚语,在过去都只适用于有钱和有闲的那一部分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渝西穷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日里成天挥汗如雨,到夜晚“早早关门早早睡”———你劝他白天少活动恐怕还不行,你让他熬夜他也会熬不起,哪里有条件“贪吃贪睡”呢!因此,过去那些吃出来的病和睡出来的病,多半是些富贵病,是大多数人想得也得不到的病。倒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有条件贪吃贪睡的人多了,有闲心阴阳倒置当“夜游神”的人也多了;吃“低保”也吃出了满街的大肚汉和大肚婆子来,麻将色子夜总会等一类玩意儿城乡都可以玩到通宵达旦———因此,与其说是一种文化传承,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具备得更多的倒是一种针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现实意义,便说它是一套现代的“警世恒言”也不过分。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还有:6.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7.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第六例与全国通用的“饭后百步走,要活九十九”大致相同,但语言有渝西地方色彩,内容则显得更朴实可信些。第七例也颇为朴实并且颇有科学依据,但是相形之下,后面还有一例显得更完善和全面一些:8.饮食贵在节,锻炼贵在恒这条谚语,相当于把本章第一二两节的内容都概括了,而仍数后一句切实中肯:锻炼贵在持之以恒,切勿以为偶然起个早或者偶尔动一动就动出了好身体。

三、讲究勤换勤洗———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养生文化之卫生防病思想

勤换勤洗,卫生防病,是“庄稼人不顾衣”,“不干不净,吃了不生毛病”等旧说法的反义,是渝西人文明进步和认识提高的体现。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如:1.干干净净,不得毛病2.不怕衣裳烂,只要勤洗换3.周身勤换洗,毛病②少找你第一例是一个总的概括,强调指出卫生直接有益于健康。第二例是一个委婉的劝勉:讲卫生并不是有钱人才有的专利———不是说人穷水不穷么,衣裳破旧一点没有关系,各人勤快点换洗就是。第三例的“周身”则有多义,既指全身上下的衣裤鞋袜又指人的全部身体肤发,这么多的东西,通通都做到了勤换或勤洗,病毒少有侵袭的机会,毛病(疾病)自然就跟着也少了。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又如:4.无事勤打扫,强似把药找5.饭前洗洗手,百病不入口6.睡前烫烫脚,胜过吃补药第四例强调环境卫生。第五例专门强调饭前洗手,是因为庄稼人的手接触的东西多,成天泥一把肥料一把杂草一把的,因此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希望人们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第六例讲的睡前烫脚已经不是单纯的卫生问题了。睡前烫脚,甚至是一种重要且经济实惠的保健与养生手段。因为,“全身健康足下始”,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睡前一盆汤”(烫脚)当成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之一。脚下暖和全身都暖和,用热水足浴,可以使脚部血管扩张,促进全身血液加快,增强御寒能力,助人安稳睡觉。讲究的人甚至用中药来泡水足浴。据说,剩茶水泡脚可以治失眠,水泡脚可以护眼,丹参和益母草煎煮后泡脚可预防褐斑……又据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号称中共“四老”的徐特立、谢觉哉等,每到宿营地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搞到半盆热水烫一烫脚。当然,那是在一种非常时期。在平常时候,烧半盆热水烫一烫脚,人们无论贫富都容易做到———无非是半盆水和一点给水加热的燃料而已。然而要养成睡前烫脚的良好习惯,有时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劝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渝西养生文 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类渝西方言谚语还有很多。诸如:7.热不露腹,冷不蒙头8.热不急脱衣,冷不急加棉9.出汗莫当风,走路不敞胸第七例谈睡觉:夏天炎热难当时人们喜欢光身子睡觉,但这时一定不要忘了在肚子上盖点什么;冬天上床先把被子捂紧是非常必要的,但千万不要连头也蒙住了。因为,光着身子睡觉易凉着肠胃,蒙着头睡觉影响呼吸,都是极不卫生也不利于养生的生活习惯。第八例讲适应季节变换:天气刚转暖时不要慌着减衣服;天气刚冷起来时也不要慌着添衣———若用一句书面语言来表述,这就是人们早就耳熟能详的“春捂秋冻”。“春捂秋冻”虽然比“热不急脱衣,冷不急加棉”精炼、现代甚至优美,但它却并非文化人的感悟或者创造发明,而是从劳动人民“热不急脱衣,冷不急加棉”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一条熟语和一种道理。第九例是说运动或平常走路:活动出汗了莫当着风吹,走路热了也不要敞胸膛。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背汗”,即或当时感到舒服凉爽,过后却会生出疾病来。

四、主张笑口常开———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养生文化之心宽体健思想

笑口常开,心宽体键,亦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固有思想。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如:1.有说有笑,阎王不要2.不说不笑,不成世道第一例似乎最易得理解:有说有笑说明人们活得有滋味,阎王之所以不要他们,是要让他们再有滋有味地活上些年。第二例几乎与第一例一脉相承:为什么不说不笑就不成世道呢?因为不说不笑的日子过起来没滋味,没滋味的日子不如不过它———既然日子都不消过了,哪里又还成什么世道!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事实上无论是多苦的日子,都有人还会苦中作乐,因此都会有说笑之声。所以,世道也终归还是个世道———虽然不一定就是好世道。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又如:3.不焦不怄,健康长寿4.一愁生百病,心宽体安乐5.若想慢慢老,不要多烦恼6.心宽人欺病,心衰病欺人如前面所述,第三例的“不焦不怄”是地道的渝西方言,焦者,虑也,怄者,忧愁,既然不焦虑也不忧愁,自然便能够健康长寿了。第四例、第五例几乎是一个意思。倒是第六例道理深刻:只要人心宽心情开朗,有病也能够把它压制下去;而一旦心衰意志消沉,那病魔就会倒过来欺负人,你就迟早得栽在它手里。这条渝西方言谚语因为颇具辩证法,从而深刻地体现了谚语所特有的哲理性思想。总而言之,渝西方言谚语所反映的渝西人强调细嚼慢咽的节食寡欲思想、提倡早睡早起的起居有常及勤于运动思想、讲究勤换勤洗的卫生防病思想和主张笑口常开的心宽体健思想,有的是传统养生文化中固有的东西,有的却是渝西百姓文明进步和认识提高的结果,但都是渝西养生文化中的精华性思想。之所以称其为精华性思想,是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于实际的生活经验,是一种经受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和唯物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虽然依旧存在着某些局限,但比起历代帝王及达官贵人仰仗丹药和鬼神的养生思想来,不知道已经进步了多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但曾经积极地作用于当时,而且对于现在和将来的人们生活,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谚语承载本土文化,尤其显得功莫大焉!

长城的谚语范文10

关键词:词汇 温岭俗语 民间文化心理

俗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带有浓厚方言色彩的表达形式,包含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温岭方言俗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文从俗语的定义、地方民间文化心理两方面对温岭俗语加以探析,以探求温岭俗语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俗语的定义

对于俗语的定义,众说纷纭。“俗语”始于刘向《说苑·贵德》,“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温端政(2005)认为俗语是“汉语词汇学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并把俗语的范围规定为包括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韩厥林把汉语熟语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即“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和名言等”;把俗语从熟语中单立出来。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所说的“俗语”往往就是谚语(流传于民间的简单通俗、寓意深刻、带有结尾性的语句),常见的“俗语说”“俗谓”“俗云”等一般都是“谚云”和“谚曰”的同义词。本文所谈的俗语,当然不仅仅指谚语,不过在举例阐述时以谚语为主,同时也列出少量的俚语(带有方言性的通俗的口语词)等,以求体例之全,便于审视温岭俗语的概貌。

二、从温岭俗语看民间文化心理

所谓地方民间文化心理,是指受地方民间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地方民间社会心理。作为文化心理,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文化而非自然的,因而它必然具备相应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不妨把文化心理界定为,它是由价值取向决定并且通过行为模式反映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的。由于这种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受民间文化影响,所以地方民间文化与地方文化心理具有同构效应。易言之,人们可以从地方民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观察到地方民间文化心理特点。

温岭俗语作为地方民间语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到劳动大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从众多的俗语中概括与提炼出它的主要文化倾向,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俗语来表述温岭民间文化心理。

(一)兼容并蓄的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

季羡林先生在《长江文化研究文库》的总序中说:“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差异是南北问题,南方以长江文化为代表,北方则以黄河文化为代表。”浙江处于中国的东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稻作农业区域。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价值取向,与中原主流文化均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而温岭是浙江的一个沿海小城,既具有江南典型的农耕文化,又有异质的海洋文化色彩。这两种文化中有关动物的词汇明显受到农业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影响。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加以分析。

1.农耕文化

在温岭的俗语中包含了大量与庄稼及牲畜有关的词汇。丘陵地区湿润的气候,茂密的山林是动物生长的理想场所,肥沃的土地可以种植很多庄稼。这样的环境使得温岭俗语中的动物词汇及庄稼词汇异常丰富。如:

(1)眼鸡落进米堆里。

形容一个人运气好。

(2)黄普鳝假死。

黄普鳝即黄鳝,它在遇到危险时会装死。形容一个人狡猾,知道却装作不知道。在农村,很多人会在半夜带上手电筒和抓黄鳝的工具去田里或是河边抓黄鳝。

(3)麻袋里的菱,里戳出。

菱角是江南水乡特有的农产品,人们把成熟的菱角从河里摘了,放在麻袋里。由于菱角有着尖锐的角,会从麻袋里戳出来。这句常用来比喻吃里扒外的人。

(4)白扁豆天露丝缠在一个棚里,解不出。

天露丝就是丝瓜,它和白扁豆都是藤本植物,两种庄稼在一个棚里互相缠绕着生长,自然难以解出各自的藤蔓来。

这些词汇,可以说是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温岭俗语影响的结果,同时也说明温岭人想象力丰富,用最简单的事实来说明比较深刻的道理。

这些俗语还透露出江南水乡特有的追求含蓄、委婉的审美倾向。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语言表达。“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体现在俗语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上,表现在修辞格上,其中比喻的修辞格占优势,尤其以借喻为主。

我们对128条俗语中修辞格的使用频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如上表所示,128条俗语共使用了10种修辞格,其中最常用的是比喻。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南方人追求举止的含蓄和行为上的中庸,例如孩子从小会被家长告诫“朋友千个不多,冤家一个够了”“人怕出名猪怕壮”“吃酒量家当”等等;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留口”,不能把话说死、说绝的风格。“缸破好箍,口破难收”“过头酒好吃,过头话难讲”,就折射出了含蓄委婉的地方文化心理。温岭俗语委婉语的普遍运用与南方社会文化制度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的意识形态、审美心理、文化品格等。

2.海洋文化

温岭是个沿海小城,滩涂广阔,海岸线狭长。沿海人靠海吃饭,以捕鱼为业。这样的环境使得温岭方言中与海有关的俗语形象贴切,妙趣横生。

(5)弹糊钻竹滚,自寻死路。

当地人在退潮后会赤脚到海滩上抓跳鱼、螃蟹。“弹糊”即跳鱼,竹滚即竹筒。人们利用跳鱼喜欢钻洞的习性,在退潮的时候,把竹筒插入泥中,做上记号,待去收回时,就看到跳鱼倒插在竹筒里出不来。

(6)鱼生卤过酒。

海边人把一寸来长的小带鱼用盐腌制,制成风味独特的“鱼生”,用来下饭。鱼生的汁就是鱼生卤,苦而咸,和酒一起喝下去会泛酸得胃病。此句比喻自食其果。

(7)人多嘴多,烤头落镬头多。

“烤头”是很小的鱼,人们用盐把这些小鱼腌制好,晒干,做成一道风味独特的菜。由于烤头太小,几乎没肉,所以一落镬就只见很多鱼头。这里形容说话七嘴八舌,意见纷纭。

(8)墨鱼笑鲑蛄,不知道自己乌否乌。

墨鱼与鲑蛄是同类,它们体内都有乌,遇到危险时,屁股后面会喷出乌,像烟雾弹,然后趁机逃跑。这里说墨鱼嘲笑鲑蛄,说它喷乌,其实自己也是一样的。这是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沿海地区的人们以捕鱼为业,这种特定的海洋环境与生产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温岭的俗语。透过这些俗语,我们可以看出海洋文化对文化心理的影响。温岭是个沿海小城,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很大。当地人的心态开放、自由、随意,更追求创新求异、幽默戏谑。

温岭俗语修辞格的运用包括: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借代、比拟、重复、顶针、双关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比喻、对偶、夸张,有的俗语还兼用多种修辞格。温岭俗语运用多种辞格来增强表现力,如“勿讲早迟,只要落时”(对偶),“白露汤,汤了个精打光”(顶针),“宁添一斗,莫添一口”(对偶、对比),“老倌吃硬饭,咬(要)不得”(双关),“懒人担重担,一日担到晏”(夸张),“水浇鸭脊背”(比喻),“墨鱼笑鲑蛄,不知道自己乌否乌”(比拟),“老糊狲”(借代)。

另外,温岭俗语中有大量关于生殖器官等不雅的词。体现了沿海人们自由开放、幽默戏谑的心态。例如:

(9)赤卵鸡,代鸭愁

(10)人搓人,搓不动;匹挫人,滴松松

(11)拉嘘不耸腰

例(9)中的“卵”是指男性的生殖器官,小男孩穿开裆裤,就称为“赤卵”。“赤卵鸡”引申为没羽毛的鸡。落羽毛的鸡却担心鸭受冻,比喻当愁不愁,怀不必要之担忧。例(10)匹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以匹来代指女人;“挫人”是派遣人的意思。这句话讲的是,男人有求于人,别人往往不乐意帮忙,而女人麻烦男人,男人们很乐意帮忙。例(11)“拉嘘”即“撒尿”,这句话与普通话俗语中“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相似,但是在温岭俗语中表达得更直白。俗语中这种直白的表达体现了劳动大众幽默戏谑心态,更体现了温岭人自由开放,不拘小节的心理特征。

(二)勤劳谋生的劳动观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对于劳动大众来说,重要的莫过于劳动谋生。在温岭,勤劳致富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可以看到温岭做生意的人,开店营业很早,早上四五点,很多店面已经开门做生意了。而那些“讨小海”的,往往凌晨一两点钟下海捕鱼,俗语“赶潮落水。”就是对他们生活的写照,也指争分夺秒。而俗语“三日打鱼,四日晒网。”就是讽刺那些因为偷懒而一无所得的人。温岭人喜欢勤劳踏实的人,家长给女子找对象,摆在首位的条件就是这个小伙子是不是能吃苦。如果不是,外表再俊,也会被人说成:“蛎灰方糕,好看勿能吃。”形容一个人好吃懒做,就有俗语:“三月泥鱼,流滞拔肠。”(泥鱼三月放了子,体形消瘦皮肉松弛,动也懒得动,碰一下,也只缩一下。)值得玩味的是,俗语还以拟人手法表达劳动大众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劳动经验的重视。“先落冬雪后落霜,一个麦头两人抗。”“清明头夜雨,秧烂麦死。”农令时节,劳动大众要辛勤劳作,还要和自然灾害抗争,勤劳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三)发人深思的陋习

每个地方的民间心理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温岭也不例外。俗语“外甥皇帝,娘舅狗屁”是说舅舅比外甥的地位高,但是外甥的言语却比舅舅的重要,人们对外甥反而言听计从,显示出对小辈的溺爱,且不够尊重长辈。而俗语“小猢狲”是指小孩子调皮捣蛋,长辈半恼半怒地责骂,说是责骂,却透露出浓浓的爱。听起来,亲切之情多于责备。相反的“老猢狲”则是对老年人的不尊重,多见于农村,媳妇与公婆吵架时对公婆的称呼。这与劳动大众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有关,无论是农业还是渔业都需要劳动力。在地里干农活与下海捕鱼主要靠青壮年,家里的小孩子是这个家的未来和希望,就特别受疼爱。而老人,吃穿全仰仗小一辈的提供,缺少劳动大众的重视。俗语“竹竿头的鸭子”,“鸭子”即“鸭蛋”但是在这里引申为家里的独子,把儿子当做用竹竿顶着的鸭蛋,小心翼翼地呵护。这条俗语从侧面反映出了温岭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温岭也是很普遍的。一方面是出于养儿防老,温岭的养老主要是靠儿子承担的,儿子多,父母的生活水平就相对会好一些。另一方面是出于“女儿是赔钱货”的想法。

三、结语

温岭是个海滨小镇,依山傍海,决定了温岭人的生活方式依赖于农业和渔业。这使得俗语也体现着两种不同的风格。俗语意蕴丰富,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涵盖了劳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动地体现了温岭劳动大众的生活场景与民间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3.

[2]吴子慧.从越地谚语、俗语看地方民间文化心理[J].浙江学刊,

2006,(4):113~115.

[3]谭志满.土家语俗语的特征及文化意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17.

[4]钱伟.浅析俗语中的中国人价值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

(2):146~150.

[5]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0.

[6]魏爽.汉语俗语修辞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7]张岚.熟语的修辞功能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

长城的谚语范文11

关于黄河的谚语、俗语1.谚语: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2.俗语:

天下黄河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

圣人出,黄河清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3.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4.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长城的谚语范文12

一、民俗乡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乡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语文教学与民俗乡土文化的关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地方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却无视社会生活,学生被锁在课堂、封在校园,结果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学生们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培养地方的亲和感和自豪感。

3.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乡土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德育教育、知识积累和审美教育等功能。

三、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选择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呢?

1.用好文本资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就集中选用了多篇名家作品为范文,以《端午日》为例,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其中的重头戏是赛龙舟,水上的拼命划桨追逐,岸边的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地激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

2.开发乡土资源。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青州的龙兴寺、博物馆、范公亭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学生借此可以感受到“乡之先达”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②考察民风,积累谚语。谚语被誉为“语言之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用语。它用简单、朴实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青州地区有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花,十亩园;端午时节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谚语,这些谚语不仅文字精练、形象生动,还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积累家乡谚语,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家乡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亦可品味家乡语言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