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作文精选

中学生作文精选

时间:2023-05-30 10:46:42

中学生作文精选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1

中学生关于诚信主题的作文1   我叫xxx,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我心中诚信既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要求我们诚实,不能失信于人。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放在王奶奶家窗台上的花盆,小伙伴见状纷纷跑开了,我当时也有一丝想跑开的念头,但就在我刚想迈开腿的时候,忽然想起爸爸妈妈常对我说的话:“宝贝,不管什么时候做人都要诚实。”我当即下定决心,向王奶奶承认错误,以取得王奶奶的原谅。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王奶奶家的门,王奶奶打开门笑眯眯的问我:“小朋友找奶奶有事吗?”我不好意思地对王奶奶说:“王奶奶,我不小心打碎了你家的花盆,真对不起。”王奶奶见状对我说:“小朋友,没关系的,你犯了错误又勇于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奶奶呀,原谅你了。还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星期五约好星期六去给生病的李想补课,可星期六起床后天公不作美下起哗哗大雨,奶奶心疼的对我说:“下这么大的雨,你就别去了。”我一听就急了,“奶奶,我知道您心疼我,但我已经答应李想了,不能说话不算话的。”奶奶无奈的望望我说:“那好吧,你去吧。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知道了,说着撑开伞朝李想家走去。

  诚信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诚实,只有每个人坦诚相待,这个世界才更多一份信任,更多一份真善美,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中学生关于诚信主题的作文2   金子,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闪闪发光,又有许多用的东西。但是最美的是金子吗?不,最美的是诚信。——题记

  诚信是做人之本。你可以没有财富,你可以没有健康,但是你不能没有诚信。

  一个人没有了诚信,身边就不会有朋友;一个人没有诚信,那么他就是大家所厌恶的对象;一个人没有了诚信,那么他就是社会的危险品。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诚信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是一件一件累计起来的。诚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在日常生活中,你答应别人的一件小事,即使是很小很小的事,都一定要做到,因为这直接联系着你的.人品。

  在现在的二十一世纪,要通过考试的时候非常多,比如,司机们上路要考驾照,学生们上学要考试,业务员上岗要考资格证。往往在这些时候,为了能蒙混过关,就有些人投机取巧作弊。这正是违反诚信的一大规则,虽然事情很小,但是也关系到我们的诚信。

  做人是做人之本,所以做人必须得要有诚信,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中学生关于诚信主题的作文3   做人讲究的是诚信,没有了诚信,就会一事无成,有了诚信你就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有了诚信,才有成功,没了诚信,只是一场空。

  今天一早,爸爸妈妈就叫我起床了,我慢慢地爬起来,一看时间才8点钟,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漂流,我高兴地不得了,大热天的还恨不得跳下水呢!我吃完早餐,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总觉得自己还忘记了什么东西。我想啊想,想到了今天要和佳伊去图书馆看书。

  我犹豫了一会儿,和爸爸妈妈说我不去了。爸爸妈妈疑惑不解的问我:“怎么不去了?刚刚不是还挺开心的吗?”我回答道:“我今天答应佳伊一会要去图书馆看书。”爸爸妈妈好像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随随便便说:“你打电话告诉佳伊,说你今天要去漂流就好了嘛。”我坚决的说:“不!答应别人的事不能反悔!我宁愿不去玩也要遵守诚信!”爸爸妈妈笑着说:“好好!小小就知道讲诚信,长大了也要守诚信哦!”我让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与佳伊相约的地点,和佳伊去了图书馆。

  小小的我还不知道诚信是什么,只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否则心里会感到羞愧。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一个守诚信的人,不食言。我们不能把爸爸妈妈教育我们的话从左耳进右耳出,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收到了父母的教育。

  诚信是一把打开成功的钥匙,只有他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中学生关于诚信主题的作文4

  在我幼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给我讲《狼来了》这样的故事,教育我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

  记得我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快来到学校时,突然想起忘记带铅笔。于是,我就到离学校最近的一个小店买。那个店虽小,却货物齐全,商意也很红火;由于摆放了太多货物,店里光线很暗,所以那位阿姨经常有忙不过来和出差错的时候。我走到店门时,店里已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对那位阿姨说:“阿姨,我要一枝铅笔。”阿姨拿一枝铅笔递给我,我接过铅笔就走出小店,赶快向学校跑去。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2

倚在窗旁,我将流连在书中的最后一缕目光收回。空旷的房间里,我听见一声轻微的叹息,或悲或忧。闭上眼,睫毛轻颤,书中的故事太过凄婉,我竟无法言说灵魂深处那时而颤动的感觉。所有的所有,至唇启时,只化作一声清唤:“纳—兰—容—若—”

容若,他的字,亦是他的诗。纳兰容若,连在一处,便是一阕永驻秀词。山月清绝,风月萦怀,这四个字的名字,叫多少人念了一生,痛了一生,伤心了一生。看尽过客千帆,走遍漠北江南,依旧解不开心中的一斛清愁。

为官者,是不该多情的。而纳兰却是天生情种。生于富贵流年之家,却钟情山鸟岁花;注定承袭祖辈道路,却走向风月缠绵。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家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翰海沙。”

——纳兰容若《采桑子》

这首写雪的诗,仿佛上苍预知在前,写尽了容若的一生。

雪漂泊无依,居无定所,本不该是君子所喜爱的。而雪降于苍穹,凝结天与地,又灭于苍穹,无欲亦无所求。雪的美与魅便在于,于孤绝寒冷至极时无声无息却耀眼的绽放。纳兰的美与魅便在于,于寂寞虚无之至时无所慰藉却在其诗词王国中肆意地驰骋。

雪无根无芽,却不属凡尘,一生孤傲,不似人间娇柔秀气的花。纳兰无欲无求,不追求繁华,一世清高,不似时间贪婪庸俗的人。

“烛光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

他的初恋从表妹被禁入深宫那一刻而告终,而如今更甚者,发妻已逝。

回忆了了,冷气入侵,单薄的被子承载不住偌大的寒。从深爱到死别,从伤口愈合到再度撕裂,当年翩然如玉的少年,已清减得憔悴不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词》

假若人生的所有都停留在初见的那一瞬,只有初见的欢喜,惊诧,温柔,芬芳,还有微红的脸庞,以及胸腔那颗乱了节拍跳动的心,那么一切是否能同最初的时光那样美好呢?

可是这样美好的愿望,却出自太过凄怆的后来。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3

首先,要树立全局提高的思想,要以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为指向。全面提高作文水平是复习的宗旨,但个别辅导也不能少,精品作文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牌子。

其次,要了解现实状况,找准主攻要点――审题、选材。临近毕业时间紧迫、精力紧张,要复习的内容多,所以只能抓住要点来复习;随便问几个写不好作文的学生为什么写不好?学生绝大多数都会说“不会写”、“不晓得写啥子”、“没有写的”。一听大家都明白没有材料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选材”是关键,同时也是广大学生最要训练的要点。从考试评分的角度看,作文评分的要求有“选材恰当”“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情意真切”等。最基础的是什么?“选材恰当”。所以习作复习,要尽量提高全体学生作文水平,应在“选材”上下功夫。然而,选材的基础又是审题。

(1)指导学生过好审题关。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选材的先在条件。随着近年作文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越来越大,所以,不管写那种题材的作文,都要特别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是为了不偏题,不离题。①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从题目的总体认知上审题。②指导学会比较,抓住不同题目的“题眼”审题。③从反面提醒学生,明确题目的限制。

(2)指导学生过好选材关。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

在如此紧的时间中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呢?我认为只有多练,古人唐彪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自工”,所以有几个小方法也许可以一用:针对一些有特点的题目,教师帮助学生列一列材料,开拓学生思维,抛砖引玉,希望学生能触类旁通;列出一些材料要求学生分类,看材料适合什么题目,提高学生的归类能力;总结每次作文的优秀选材,要求学生记录,拓宽积累学生素材;“天天作文”,每天训练一个题目的选材,并总结每次作文的好材料;注意类似题目、类似材料的相互转用。但选材要注意:有地方特点的材料最好,因为具有独特性;材料最好真实,只有真实学生才易写,也只有真实才能动人。

再次,策略推进,注重实效。①让习作复习与阅读训练相结合。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因此应将习作复习与新课教学以及阅读复习整合起来,在阅读复习中,可以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文章如何写人、叙事,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文章怎样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等结合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技巧。②自由表达与技巧训练相结合。复习阶段,在鼓励学生真情表达、自由表达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对过去学习的最基本的习作知识和技巧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回顾,重点进行精巧构思,精彩表达训练。精巧构思是对所选材料进行精心组织和安排,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开头、结尾,怎样过渡、照应。精巧的构思能使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因此要指导学生尽可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文章结构形式;精彩表达是要用每个学生自己的话语把他们的认识、感受、情感表达出来。因此,在习作复习中,应解放学生的手脚和大脑,直接从内容入手,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灵。③抓好“复作”,提高质量。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量少、质差的状况。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作文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再实践的机会。而“复作”恰好改变了这种状况。它相当于作家创作过程中的“几易其稿”,也相当于做错了数学习题之后的“订正”。复作的过程正是“反馈矫正”的过程,是给学生“再练习再实践”的机会,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与写作规律。认真抓“精评──复作”的环节,必然会实现作文教学的优化,必然会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但搞复作要注意几个要点:复评,最好将两本作文本同时交。教师复改后,仍要进行讲评,着重表扬能认真修改的学生,推荐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断,鼓励他们再作适当的修改;不是每篇初作都要学生复作,这要因题、因文而定。一般地讲,要么是要大修大改的,要么是要重新写作的。

另外,作文讲评时要求学生记笔记,评改要有激励性等也是一些小策略。

最后,活动推进,关注兴趣。

佳作展评。开辟“复习佳作专栏”,精选学生的优秀习作或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品评欣赏。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4

如何进行《选读》的教学无疑是教学实践中困扰大家已久的问题,在“应试”大山的压迫和遮蔽下,文言文的教学,特别是《选读》这样对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长篇巨作” ,不仅使文言文的学习成为苦役,也使语文课枯燥而令人生厌,只要应试教育为主导的严酷现状依旧,选修课的命运大抵也只能沦为某种附庸或点缀。本文尝试以苏教版《选读》为例,浅析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大胆取舍文本,精心合理剪裁

《〈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如《选读》全书有“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研究《史记》”这些专题,前六个分别从作者、体例、史家传统、理想人格、人物刻画艺术、叙事艺术等方面选择文本,后两个专题则谈影响和研究,显然专题三至六是重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全书,每一个专题,每一个篇目都能做到如数家珍。熟知全书,就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精选一些篇目来教学。既然是选修教材,那么必然可精“选” 。选择这些篇目的原则是:一要让学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二要让学生了解司马迁的远大志向、坎坷经历和“不虚美,不隐恶”的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三是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体会太史公的人本主义精神。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未囿于教材编排体系,而是据实际需要,大胆取舍,合理裁减,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先是春秋战国风云人物系列,包括《孔子世家》 、《管仲列传》 、《屈原列传》等六篇文章;后是汉代风云人物系列,包括《高祖本纪》 、《项羽本纪》 、《魏公子列传》 、《淮阴侯列传》等四篇文章;最后才是司马迁及其《史记》 。这样由易及难,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开始就能亲近《史记》 ,而非对之敬而远之。

二、立足文言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在《〈史记〉选读》选修课的教学中,如果只在文本外环绕而不进入文本,只分析人物的情感精神而不抓字词句,肯定是失败的。换句话说,语文选修课程张扬“人文性”不能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必须兼顾其“工具性”。如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将《史记》讲成“百家讲坛”,将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人生哲学课”,很可能使《〈史记〉选读》选修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误区。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这三种基本呈现方式中“探讨”是核心,“研习”是基础,彼此交叉又互相交融。文本研习的核心并不在于“讲”,而在于“读”。“读”本身可以加强理解,出声的“读”,还可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断句的能力。

高考文科语文卷必考文言断句,从提高应试能力的角度也应指导学生多朗读,而不应默读。文本研习重在以文本为依托,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选文均有相当的篇幅,如果教师一味串讲,一费课时,二显枯燥,这样的教学只会让老师叫苦连天,使学生终无所获。

《史记》的语言历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语言朴素简练、通俗流畅,既舒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因此阅读《史记》 ,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无论是讲读还是自读,都要重视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品味、揣摩、理解。

《〈史记〉选读》的教学方式可依从于内容的不同而相应地选择。如对《太史公自序》等语言佶屈聱牙艰涩难懂的文章可采用讲授式,对后人争议颇多史家研究较多的篇目如《项羽本纪》 、《淮阴侯列传》等可采用探究式,也可以专家座谈、辩论会等形式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另外适当的音像资料补充也很有必要。

问题探讨教学可以抓住教材中的“阅读与探讨”,开展课堂讨论,如讲授《魏公子列传》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侯生为何北乡自刭”,由此引导学生了解古人的义节操守。也可以结合教材后的“参考选题”,组织学生写作研究性小论文。如学完《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后可让学生围绕“性格影响命运”进行写作,有助于引导学生追求人格的完善。活动体验可以进行观赏电影、组织辩论赛、改编剧本等活动。

三、重视人文精神,培养探究意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史记〉选读》中所选的诸多传主更是充满人格魅力,我们要教会学生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汲取人生智慧,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不虚美,不隐恶”的精神以及自尊刚强的人生态度。

凡此种种,在给予我们历史事实的同时,又给了我们丰富的人生体验。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史记〉选读》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部文史巨著闪烁着的人文精神光彩。学生可通过对文本所呈现的人生智慧和人生价值的反思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5

一、 把握《〈史记〉选读》的历史价值,学习“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观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学习《〈史记〉选读》篇目时,要了解其相关的历史,抓住历史时代背景中的人物和事件,正确认识历史局限性,理解其历史“实录”精神。比如《〈史记〉选读》中的信陵君、廉颇、蔺相如、项羽、李广等人物真实而生动,并反映出历史的重大问题。历来刘向、扬雄、班彪、班固等都评《史记》为“实录”。的确,司马迁据实写史事和人物,无论是行文或描写,还是寓论和发议,都从实不虚,真实而不夸饰。“实录精神”是《史记》之所以是历史著作而非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

同时“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著作《史记》又意在探讨历史变化问题,它蕴涵着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观。这在《〈史记〉选读》篇目中有很好的表现。这其中有三点:一是政治昏庸,统治残暴,社会黑暗,必然会朝代灭亡、改朝换代。比如,司马迁认为,秦朝开始灭六国,天下一统,万象更新,但后来实行严刑苛法,实施暴政,大兴土木,苛捐赋税沉重,残害百姓,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 (《陈涉世家》),秦亡于农民起义,道出了历史因果。二是选贤举能,知人善用,善于纳谏必能成大业。比如司马迁写“楚汉相争”,项羽败亡,刘邦成功,在诸多因素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羽盲目自信,心胸狭窄,眼界狭小,不善用人,即使有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而刘邦心胸宽广,放眼天下,任用萧何、张良、韩信等三杰,并善于采纳意见。司马迁指出项羽败亡是由于“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司马迁给统治者提出了此般思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用人是根本,强弱相互转化,兼听用人可以创造帝王基业。三是民心问题,是否取得民心与政治成败息息相关。比如司马迁写到“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周本纪》),还有《河渠书》,司马迁主张农业生产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命脉,顺应民俗而重视生产,让百姓谋利致富,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天下安。历史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些成败兴亡的道理,“民心政治”,“百姓谋利”是为政要义,这些在今天仍是颠灭不破的真理,今天借鉴,善莫大焉。如当今提出的“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和“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就是真理的运用。

二、 把握《〈史记〉选读》的文学价值,学习鉴赏文学美

在通常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鉴赏是有难度的。只有扫除文言文障碍,才能顺利、深入鉴赏文言文的文学美。《〈史记〉选读》毕竟是文言文,因此一定要做到“文言并重”,“双管齐下”。简言之,“文”“言”两手抓。具体说就是抓好“言”,即文言文字、词、句,理解文言知识;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关注,句句落实。抓好“文”,即文言文的文学性: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人物心理、行动、语言、肖像、精神、品质和意志等。同时品读和领悟文中的精彩句段,突出感受和体悟。

还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表明《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叙事写作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运用艺术”。 这些在《〈史记〉选读》篇目中同样突出,那么阅读《〈史记〉选读》篇目时,就要注意这三方面。先说《〈史记〉选读》篇目的“叙事写作艺术”,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是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学习、阅读《〈史记〉选读》时要会鉴赏“论赞”。 再说“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如其中项羽、刘邦、张良、韩信、管仲、李斯、屈原、毛遂、李广、优孟、荆轲、程婴、等等。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种阶层,从事各不相同的活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从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刚烈的英雄,有的小人,个性形象鲜明丰富。最后说《〈史记〉选读》篇目的“语言运用艺术”。《史记》的语言,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尊为典范,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作者司马迁的写作语言始终是倾注情感的,根据不同的场面,出于不同的心情,语调有时短截急促,有时疏缓从容,有时沉重,有时轻快,有时幽默,有时庄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用心体悟、品味、咀嚼和感受《〈史记〉选读》的语言其实就是在品尝、享受它的文学美和文化价值。

三、 把握《〈史记〉选读》的人文价值,学习人文精神

司马迁是人文精神的榜样,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顽强地活了下来,著书十九年。正如他说“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历来为后世人所推崇。司马迁的“发奋精神”及个人忍辱含垢、立志高远的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它永远给人们以激励,给人们以启迪。每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每当我们阅读至此,心潮澎湃,信心百倍,勇往直前。

《史记》里很多人物都是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比如《〈史记〉选读》篇目中就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乐于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有孔子“累累若丧家犬”、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布施仁政于天下的实践精神;有陈胜、吴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屈原慷慨牺牲、爱国主义的精神;有蔺相如大智大慧、力挑重担、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程婴坚定原则立场、忍辱负重的精神;侯赢不慕名利,“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有着无尚光荣的的人生观、生死观和价值观,具有崇高的人文精神。所有这些精神价值令人心驰神往、热泪盈眶,激情万丈,壮怀不已。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6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也会对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古典气质,具有一种不问世事的洒脱之气,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减少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结论的独到看法,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是文学课程考察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提出创新点,以至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课后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这个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不仅如此,今后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7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语文选修课准备思考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是选修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角度而言。语文学科的功能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立足于学科中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熏陶,后者侧重于专业的技巧、技能等方面。两者本应是和谐的统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然而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导致教师在上课时将精力过多放到后者身上。在今天声讨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功能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现行的素质教育呼唤着人文性。但是,在高考制度和评价制度还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必修课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总得不到足够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弥补了这一缺失。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母语巨大的文化魅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重要补充。

从学校整体课程设置的角度而言。社会、学校都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强调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科是体现人文氛围的最主要的课程,而语文又是文科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与人文素养的学科。所以,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重中之重。

新课程对语文的选修课提出了大致的几个模块,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从中又衍生出许多系列,如:古代文学常识系列、古代散文选读系列、外国文学系列等。

面对如此多样的选修课,我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再有浪费、脱节的遗憾,而能与学生们一起分享。现在的高中生,也能在文学的殿堂中畅快漫步,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语文选修课,将为高中生打开神奇的文学之窗。

让我忧虑的是,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我有能力上好选修课,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吗?

对于选修课的准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这是准备选修课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语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学科的专业角度来看,文学上包括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语言上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此外,还与诸多非专业学科息息相关,如政治学、经济学、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等。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是“通才”,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思维方法和能力,而应当具有宽域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所以,语文教师需勤于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装满一肚子学问,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开阔了眼界,在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做“两脚书橱”,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学以致用。

2.精挑细选,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确定了某一专题后,往往会找到许多现成的相关材料,但是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了事。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较多学习的要求,它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所以首先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学生只是高中生,接受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提高,所以,应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而把握的“度”,不妨借鉴必修课的内容。 转贴于

3.细心揣摩,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学会筛选材料,还需细心揣摩,多思考、多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纯粹的人云亦云,教师就成了“传声筒”。如果能够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适当融入自己的见解,凸显个性光彩,不仅能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而且教师也将成为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好榜样。

4.求同存异,重视选修课内容的人文性

既然由于高考的原因,必修课上较多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那么在此基础上,选修课将更重视人文性。比如:也许在必修课上,学生只知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在选修课上,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一贬再贬,浪迹天涯,他谪居黄州,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浩歌江东,他关心民疾,兴修水利,他胸怀旷达,文学创作光照千古。

对于语文选修课,我还有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

1.授课方式是讲解式好,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好

一方面,选修课的时间相对不多,一个专题的容量却很大,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一个专题,由教师直接讲解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又回到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吗?

另一方面,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却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样,在规定时间内,不仅专题内容需减少,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必修课的学习时间。

这一组矛盾,该如何解决?

2.学生会真正投入到选修课的学习中,确保学习效果吗

尽管选修课的开设,重在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尽管选修课有考试、学分的制约,但是与高考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语文学科历来对学生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显而易见的短期成效。那么,在高考重压之下,在必修课学习时间也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会安心学习吗?

3.是否能够将选修课的文化视野拓宽,开设贴近学生的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明珠俯拾皆是。我们民族曾经出现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产生过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学作品。一份如琼浆玉液般的精神养料,能够经由语文教师之手,将它们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学生们,是老师的荣幸,也是学生的荣幸。

但是,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同在他们这个年龄、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韩寒的《三重门》,乃至于来自韩国的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还有一大批名目繁多的校园青春系列作品,它们的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生活,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阅读热潮。且不说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准高低如何,传递的人生观、世界观良莠如何,如果能开设以它们为主题的专题课程,恐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促进他们的思考。这与选修课关注学生人文性的目的是不相违背的。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8

彰显语言文字魅力

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体味。只有品味语言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有效运用互动反馈品味语言,通过比较句子,让语言彰显魅力,效果极好。如教《丰碑》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军需处长的形象,精心设计了此“按点”:

题干:比较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穿在他的身上。

选项:1.第一句 2.第二句

学生经过分析,进行选择,70%的学生选择的是第一个,30%的学生选择第二个,让学生展开讨论,“贴”与“穿”有什么不同,并阐明理由。学生对“贴”和“穿”字的比较,充分体现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从而感悟人物形象的高大。通过互动反馈的运用,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揣摩修辞方法好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懂得怎样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美,又能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学以致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作者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让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用了哪几种表达方法把桂林山水写得生动、具体的。出示“按点”: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好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题干:文中第二段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选项:1.1种 2.2种 3.其他

学生在充分朗读这段话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做出选择,然后进行反馈,15%的学生选择第二个选项,67%的学生选择了第一个选项,只有18%的学生选择了第三个选项。笔者先让选择第二个选项的同学到白板上画批,然后再让选择第三个选项的学生一边画批、一边讲解作者用了对比、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通过一层一层的剖析,学生这才恍然大悟。

理清脉络掌握结构

特级教师赵景瑞说过,“把握文章整体不仅要钻面,也要钻线。”由于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是很强,还不善于理出课文的结构线和情感线。基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将文本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恰当地联系起来,确定了训练点。如教学《只有一地球》一课时,为理清文章的分总结构,先引导学生审题进入课文,然后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了这样的“按点”:

题干: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要保护地球?

选项:1.三方面:地球可爱 地球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

2.四方面:地球可爱 地球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 要保护地球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然后学生互动反馈,揭示统计结果,64%的学生选择的是第二个选项,36%的学生选择的是第一个选项。大多数学生错误认为是四方面时,启发学生看看题目,抓住课文内容理解,然后展开讨论,明白“保护地球”是总结,不是具体方面。此“按点”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又提醒学生今后习作前要先列提纲,使文章更有条理。

升华感情理解主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买小狗的小孩》一课,记叙了一位生活状况不太好的残疾孩子,非要花一百块钱买一只小瘸狗的故事。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了此“按点”:

题干:你认为这只小狗值得买吗?

选项:1.值 2.不值

有73%的学生选择的是第二个选项,选择第一个选项的人只占27%。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又出示了此“按点”这次选择结果恰恰相反,96%学生选择的是第一个选项。通过前后两次评价的对比,学生理解了他买到的不只是小狗,还有残疾人的自尊、自强。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从而让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9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目的:开发一门以奠定高中学生人文精神为目的的经典阅读课程,探索一条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所提出的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显性途径。

教育的改革价值:创新人文教育的途径,使人文教育由“潜在”的熏陶感染转化为“明里”的课程教学;使人文教育走向系统化,人文教育将由以前零散地渗透在语文教学转变为系统地专门训练。

二、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搜索到“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开发研究”的同类研究成果,但关于“人文”或是“经典”方面的诵读活动、读本编写和课程探索却不少,对这些研究和实践进行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观点一:认为“诵读经典”就能培养人文精神

中国青基会1998年启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遍及29个省市的100万孩子,受其影响的成年人超过500万人;台湾地区的“读经”和东南亚地区、北美华人地区的“读经”活动;山东省的“小学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南昌市的“‘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研究”;重庆市的“诵读传统经典,促进小学生品德养成研究”等等。

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观点的影响,人们十分重视“诵读”活动,不可否认,“诵读”对于学生人文精神有熏陶感染的作用,重视“诵读”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观点二:认为大量阅读人文作品就能培养人文精神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要学生对人文作品读得多,日积月累,其人文精神自然也就具备了。支持这种观点的人确实很多,他们编写了大量的人文读本,供学生阅读。我们在百度内输入关键词“人文读本”,出现了约56.7万条搜索结果。这些人文读本,确实丰富了广大教师、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士的人文精神,对人文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观点三:认为开设人文课程便能培养人文精神

玉林市的“校本课程开发:诵读国中文化经典研究”,石家庄市的“把经典名篇引入课堂研究”,广东省的“开设经典古籍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研究”等。

这种通过开设“人文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观点,使人文教育开始由“潜在”感染走向“明里”教学,使人文教育由“懵懂混乱”走向了“有序化”。研究者们首先编撰出相应的“人文教材”,然后开设一门课程,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进行课程探索的方式无疑使人文教育走向了程序化。

我们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三种观点都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但都不系统

第一种观点提出的“诵读”,不是对“人文教育”作系统探索,也没有对经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因而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处于散发状态。这种“诵读感悟”式的人文教育是很难监督和测查的。

对于第二种观点,其局限性在于:学生时间有限,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人文精神是低效的;再者,这些人文读本,编写者要么对所选文章或著作做一些提示性点拨,要么在文末后写一点编者的感悟,以帮助读者理解文本,这种方式的读本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很不系统的,必然出现人文精神的漏洞。

第三种观点提出的实施的课程,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还不能称之为课程,对于一门课程,首先要有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以此来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和课程实施的评价标准,其次要编撰相应的教材,再其次还要有进行教学的教法和懂得执教此课程的教师。上述课程几乎没有探索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所编的教材只不过是一本文章“集子”而已,更没有对课程教法的探索和对执教教师的培训内容。所以这些课程都还有待完善和补充。

三、拟研究的问题

从现行的语文教育活动中发现,人文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课堂教学中以三维目标之一出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来进行人文精神感染;通过名著导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感悟人文精神;部分学校通过给学生推荐人文读本来获得人文涵养;还有的学校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或开设人文课程(或经典课程)来强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等等。

这些人文教育总体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各所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探索了各种各样的强化人文精神培养的多种途径,提升了人文教育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语文课标》提出的人文教育目标。

但这些人文教育又呈现出以下不足:语文的人文教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其内容结构是什么,其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各部分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这一系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没有一个整体设计;语文的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缺乏有效的探索,认为人文精神的提升,只能通过大量阅读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只能通过学生在阅读人文作品过程中感悟,即“人文精神”是无法进行“明里”教学,只能处在一种潜在的层面,人们获得人文精神的过程是内心的一种渐变、顿悟;对人文教育的评价几乎没有进行探索,由于没有对人文教育的内容进行设计,也没有对学生应达到的人文目标进行设计,因此就无法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评价。

由于现行的语文人文教育无系统、无评价状况,由于人文精神只能在读中悟而不能“明里”教学的观点,实际上导致了语文人文教育的失落(或者说是部分的失落),对于《语文课标》所提出的人文教育目标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难以系统地、全面地实现。

从以上分析出发,我们拟申请“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开发研究”这一课题,力求克服现行语文人文教育出现的种种不足,使人文精神由“潜在”感染走向“明里”教学。针对目前“人文教育”出现的问题,我们从构成“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五个要素(“内容”“教材”“教法”“教师”“评价”)出发,提出如下研究问题:

1、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教什么”。即课程内容探索,主要包括:课程性质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确定与安排。课程目标和内容将作为人文经典阅读教材的编写依据和课程评价的标准。

2、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用什么教”。即教材的编撰,主要包括:教材编撰线索、教材选文确定、内容呈现形式、问题设计形式等几个方面。这个任务,主要完成课程内容的教材化。

3、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怎么教”。即教法探索,此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只能通过阅读途径来进行教学,要想教学有效和高效,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4、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由谁教”。即师资保障探索,一门课程能否成功实施,执教教师所具备的相应知识、教学理念、所掌握的教学模式、教学态度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必要对执教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5、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教得怎么样”。即课程评价方式设计,没有评价,课程实施往往就会走过场,所以要对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从多方面进行评价设计。

四、改革方案概述

步骤一:了解高一新生人文教育基本情况、人文精神基本状态和高中语文教师对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认识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了解高一新生人文教育基本情况。如:对人文经典作品的阅读与背诵情况,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对人与环境的认识,对个人与他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等等。

2、了解高一新生人文精神基本状态。如:如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处理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

3、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对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认识。如:该课程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执教老师应具备什么条件,课程实施中如何进行评价等。

以上调查和访谈,是我们课程开发研究的起点,以后的课程内容的研制、课程教材的编撰、教法的探索、执教教师的培训内容的归纳、课程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以此为前提。

步骤二:探索“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课程内容

课程性质的确定,就是回答这门课程“是什么”的问题。由于我们这个课题探讨的是如何有效完成《语文课标》所提出的人文教育任务的问题,所以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准确理解《语文课标》提出的“人文”“经典”“阅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最终厘清本课程的性质。

课程目标设计,是对学生开设这门课程后学生应达到的效果设计。我们拟打算在对《语文课标》提出的人文性教育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人文精神状态来设计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内容确定与安排,根据张华在《课程与教学论》所提出的课程内容设计理论,我们着手从本课程的目标出发,从各类文献典籍中筛选出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作为课程内容,并以此作为编撰教材的依据。

步骤三:编撰“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教材

当根据课程目标确定了课程内容之后,接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组织学习这些课程内容。“如何”,既要考虑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归类、组织,使之条理化,又要考虑采纳什么途径和手段才能实现已经条理化的课程内容。“途径和手段,从学的一方讲,是‘通过什么去学’;从教的一方讲,便是‘用什么去教’的问题。‘用什么去教’,我们的回答,就是‘用选文去教’。‘用选文去教’这一说法本身,已经明确地将‘选文’放到了途径和手段的位置。” 因此,如果把选文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那么教学就是“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在教材的选文设计之中,才可能通过“用教材教”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然而课程内容是有关人文经典阅读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一部分课程内容是属于有关阅读的静态知识,如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等,这些知识是可以反映在教材的阅读选文设计之中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属于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来动态地建构阅读的方法,如阅读的策略、态度等,这是属于过程性的课程内容,只有在学生的具体人文经典阅读过程中产生,或者说产生于具体的人文经典阅读教学现场。因此,仅仅将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内容通过选文教材化还不够,还得将教材人文经典阅读选文教学化,才能实现学生对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简而言之,学生要全面而有效地掌握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内容,一方面要对阅读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归类、组织,即条理化,另一方面要对阅读课程内容通过选文设计教材化和对选文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化(将在步骤四进行探索)。

阅读课程内容教材化,就是将阅读课程内容涉及到的各个要素通过教材的“选文”设计物质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拟打算在王荣生的“选文类型鉴别理论”的指导下,着重将具有“定篇”特点的人文经典文本选入教材,按一定的序列组织进教材之中,并对这些文本的阅读提供助读指导。

步骤四:探索“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教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拟打算结合以下三种途径来探索教法。

第一种途径,理论演绎法。根据王荣生的对“定篇”的理论阐述和“用教材教”的观点来确定教学设计方向。

毫无疑问,我们编进《高中人文经典阅读教材》中的选文一定是符合于“定篇”标准。对“定篇”的教学设计,首先是熟悉“定篇”的功能和性质,其次是仔细钻研体现在“定篇”选文设计中的课程内容,第三是掌握“定篇”的常用教学方法。按照此思路来探索教学设计。

第二种途径,案例分析法。筛选出全国名师中对人文教育的课堂教学案例,从这些案例中分析归纳出具有普适性的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

第三种途径,经验总结法。当《高中人文经典阅读教材》编撰出来之后,在通过第一种途径和第二种途径获得理性知识后,设计教案,然后选择部分班级开设这门课程,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通过存异求同的抽象概括,逐渐构建这门课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以上三种途径要综合运用,相互补充和完善,共同完成对教法的探索。

步骤五:探索执教“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教师的培训内容

执教教师是这门课程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的有力保障。所以完全有必要探索对执教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我们拟打算通过文献研究法来确定执教教师在知识技能上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胜任这门课程;然后通过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来了解教师目前上这门课程具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存和心理条件。结合这两方面的情况来探索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

步骤六:“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评价方式设计探索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反思总结法,从高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标目标出发,着手从《语文课标》提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结合语文阅读学习的特点,对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设计。

五、预期改革效益

本课程开发研究目的是对《语文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教育由“潜在”的熏陶感染转向显性的“明里”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达到如下效益。

一、学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

1、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完善自我人格。学生能够明白“人格”的内容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完善自我人格”;能够分析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能够理解健康人格的特点,能明白不健康人格的危害,能够遵循人格发展的规律主动完善自己的人格。

2、学生能自觉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学生能理解“人生境界”的含义,能明白人生境界构成与层次,能自觉选择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

3、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知道这些关系究境是一种什么样的依存条件才是符合人类向前发展规律的,知道如何才能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

二、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主研教师可能会发生如下变化

1、主研人员的语文教育研究水平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主研人员和执教教师对人文经典作品的理解将更深刻,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主研人员的人生境界可能有一定的提升,人格魅力将增强。

三、在学校发展方面,这门课程的开发能起到以下作用

1、丰富校本课程。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困惑;思考

高中语文新课程最可贵的新意,在于确立并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这一思想的具体举措,是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并纳入了学分管理。教材品种的多样化,课程选择的自主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几乎与此同时,许多语文教师的心里却可能飘过一丝愁云。下面,笔者拟就如何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谈谈困惑与思考。

一、面对于语文选修课的一些困惑

1.授课方式是讲解式好,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好

一方面,选修课的时间相对不多,一个专题的容量却很大,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一个专题,由教师直接讲解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又回到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吗?

另一方面,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却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样,在规定时间内,不仅专题内容需减少,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必修课的学习时间。

这一组矛盾,该如何解决?

2.学生会真正投入到选修课的学习中,确保学习效果吗

尽管选修课的开设,重在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尽管选修课有考试、学分的制约,但是与高考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语文学科历来对学生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显而易见的短期成效。那么,在高考重压之下,在必修课学习时间也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会安心学习吗?

3.是否能够将选修课的文化视野拓宽,开设贴近学生的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明珠俯拾皆是。我们民族曾经出现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产生过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学作品。一份如琼浆玉液般的精神养料,能够经由语文教师之手,将它们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学生们,是老师的荣幸,也是学生的荣幸。

但是,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同在他们这个年龄、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韩寒的《三重门》,乃至于来自韩国的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还有一大批名目繁多的校园青春系列作品,它们的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生活,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阅读热潮。且不说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准高低如何,传递的人生观、世界观良莠如何,如果能开设以它们为主题的专题课程,恐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促进他们的思考。这与选修课关注学生人文性的目的是不相违背的。只不过,这种带有另类性质的课程能够获得广大老师的认同吗?

二、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思考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角度而言。语文学科的功能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立足于学科中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熏陶,后者侧重于专业的技巧、技能等方面。两者本应是和谐的统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现行的素质教育呼唤着人文性。但是,在高考制度和评价制度还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必修课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总得不到足够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弥补了这一缺失。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母语巨大的文化魅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重要补充。

新课程对语文的选修课提出了几个模块,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从中又衍生出许多系列,如:古代文学常识系列、古代散文选读系列、外国文学系列等。面对如此多样的选修课,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再有浪费、脱节的遗憾,而能与学生们一起分享。现在的高中生,也能在文学的殿堂中畅快漫步,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语文选修课,将为高中生打开神奇的文学之窗。让我忧虑的是,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我有能力上好选修课,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吗?对于选修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这是准备选修课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语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学科的专业角度来看,文学上包括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语言上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此外,还与诸多非专业学科息息相关,如政治学、经济学、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等。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是“通才”,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思维方法和能力,而应当具有宽域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所以,语文教师需勤于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装满一肚子学问,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开阔了眼界,在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做“两脚书橱”,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学以致用。

2.精挑细选,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确定了某一专题后,往往会找到许多现成的相关材料,但是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了事。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较多学习的要求,它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所以首先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学生只是高中生,接受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提高,所以,应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而把握的“度”,不妨借鉴必修课的内容。

3.细心揣摩,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学会筛选材料,还需细心揣摩,多思考、多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纯粹的人云亦云,教师就成了“传声筒”。如果能够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适当融入自己的见解,凸显个性光彩,不仅能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而且教师也将成为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好榜样。

4.求同存异,重视选修课内容的人文性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11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6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几经尝试和改革后,美国的哈佛大学,校长劳维尔推行了由主修课、分类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组成的选课制度。其中分类必修课4门,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四大学科领域各选1门;其余6门为自由选修课。[1]这里的分类必修课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课程,而文学类公选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香港大学校长金耀基也曾明确地说:“大学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摆正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位序。”[2]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在通识教育中都强调文学类公选课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文学类公选课程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鉴赏力,学会如何欣赏艺术。通过文学类公选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独立的人格和思考方式,提高伦理道德水准,完成自我的人格塑造;并能“自觉地将本民族,乃至世界的优秀思想精髓传承下去”。[3]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效益”和“利益”之上,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必然会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样必然导致大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文化陶冶,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和文明将产生断裂;过窄的专业教育,带来学生视野狭窄、就业领域缩小的局面。[4]文学类公选课,正可以弥补实用主义教育方式的缺陷,让学生在学有所专的同时,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勇于开拓进取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通识教育中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现今,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面临着巨大的尴尬和压力,学生因为受到就业压力和实用主义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将精力主要集中于考取各种证书、通过各种考试上,因此通识教育中,计算机、统计、理财、语言类课程受到追捧,文学类公选课却经常因为选修的学生太少而不能开课。同时,文学类公选课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兴味索然的原因之一。老师将文学作品的作家、背景材料、流派、观点、结论一一“填”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的能力,这有悖于文学能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将学生吸引回文学类公选课堂是当务之急。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选择经典文本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应大量减少文学史的讲解,并对卷帙浩瀚的文学名著进行精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美学和思想价值最高的经典篇目,做到少而精。甘阳教授曾说:“知识大爆炸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是使我们对现代知识体系有很大的误解,好像什么新就该学什么”,其实这个时代“恰恰要突出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所以说,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5]而文学经典作品,正具备了“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特性。

具体表现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李白、杜甫的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选取鲁迅、老舍的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中则选取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的作品讲解。对学生的要求从记忆文学常识、流派、风格、理论、批评转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形式的审美鉴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味到作家的思想精髓、语言的优美精妙。

2加强师生互动

文学类公选课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超群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以优美动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学生,能将文学作品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然而,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仍然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授课中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具体方法有二:

首先,阅读与演讲相结合。在授课之初,即将所要讲解的篇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课上以演讲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感受。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读得有动力有目的;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能看到能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理解得不透彻,就不能讲得明白,演讲让学生的阅读效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不应是课堂中的上帝,教师也不应在课堂上演讲,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是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课堂上教师可依据作品给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将讲解进行到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因为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6]学生在讨论中如果存在观点相悖的情况,就可以展开辩论,最后教师再给予引导,给出相应的总结。这样,通过讨论、辩论、总结这一系列过程,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著作情节的印象,而且在培养文学感觉、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方面都有所帮助,可谓一举多得。

3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

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不像其他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可以相对灵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伪君子》、曹禺的《雷雨》时,可以组织学生改编并表演其中的经典片断;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组织辩论比赛、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旨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课上课下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文学、欣赏文学的活动中,在表演、朗诵、辩论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提高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将文学知识转化为精神食粮,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授课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PPT是文学课教师首选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制做PPT的过程,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穿插其中,将作家生平经历、生活背景、创作初衷、创作影响、文学评价等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以此取代枯燥干瘪的理论性讲解。在作品介绍过程中,也可适当插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片断。在课外,还可推荐给学生大量根据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改编的优秀电影。这些手段,都能使学生以较容易的方法介入到文学的阅读和欣赏当中来,是增进学生对文学了解的好方法。

5改革考核方法

文学类公选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这门课不宜采用试卷形式的期末考试。因为文学类课程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绝不是通过教师期末划题、学生死记硬背来获得的。值得推荐的是美国大学所采用的过程式计分法。这种计分方法是将学生平时的各项成绩进行累加,最终形成其期末成绩。文学类公选课平时的成绩可包括:出勤、听课状态、读书报告的撰写、课堂辩论的表现、观点的创新、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作品掌握的程度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评价,让学生明确:文学的学习不是一次考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的探索;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是一次课就可以解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保持对文学的热爱才是文学类公选课真正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专业教育可使学生获取某个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而通识教育则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二者相辅相成。而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文学经典包含了关于人性的宽容、善良、正义、忠诚,也批判了人性中的虚伪、狡诈、冷酷,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这些能为大学生提供间接的人生经验,让大学生感受情感的涤荡,接受灵魂的洗礼,传承千年的文明。对文学类课程的教师来说,亦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更多的大学生吸引到文学课堂,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丰富情感、见解独到、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锦坤.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5.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 .教育评论,1997(5).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学生作文精选范文12

一、 鼓励学生养成 “好读书”的习惯

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自觉进行课外阅读,主动去发现、探索、获取,慢慢养成习惯。

1.树立阅读榜样,激发读书热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求学生好读书,自己首先要热爱书、尊重书、好读书,为学生树立榜样。苏轼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只有饱览群书,才能在课堂上厚积薄发,妙语连珠,出口成章,才有能力打造“魅力课堂”,成为学生崇拜的博学偶像。教师博学的形象魅力,无形中就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他们会效仿教师,博览群书,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老师。

2.创设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要使学生好读书,读书环境的创设,“书香”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如果身边有书,周边的同学爱读书,喜谈书,难道自己能闲置于书外吗?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一直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正中宣传语就是:让读书成为习惯。在教室设置“书香园地”,师生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大家共读。另外,我每周会联系好学校的图书馆,安排学生到馆内进行电子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班内定期举行关于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或竞赛;“书香园地”坚持展示学生的读书感受、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读书建议、阅读书目推荐表等。共同的书,不同的读者,谈的是关于书的话题,学生就在谈书说书的浓厚氛围中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3.想方设法保障阅读时间

中学生看课外读物,很多是课余时间抽空看,有时课业重就没空去看,难以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可以说,时间是养成好读书习惯的保证。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教会学生在一天中如何挤时间、争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早读,学校隔天就有半小时的语文早读,这是很好的诵读时间;午休,争取半小时;晚上,每天每科有半小时的作业时间,但我做语文老师,注重的是40分钟的高效课堂,课后作业则安排阅读任务。这样,一天下来,粗略估算,学生保证能有一个多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当然,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学校能将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由教师组织指导阅读。

二、教导学生选读“好书”

林斯基说:“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更无知。”“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好书”。为了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我进行以下的指导。

1.结合教材教学引导学生诵读更多的古诗文

古诗文承载着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东西,是经千百年的锤炼传承而保留下来的具有中国底蕴和内涵的东西,它对于滋养性情、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地传承中华文化。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必修、选修本,选用了不少经典古诗文,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李清照、柳永、苏轼的词,唐宋家的散文,《史记》《汉书》等名家名篇。教师教读课文,传授诵读、理解、欣赏的方法,再进行课外延伸式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作者不同而主题相同、风格相同的作品等,在诵读、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品位。

2.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选读中外名著

经典名著是世界文化的精髓,是全世界人文精神的结晶,它也是人生的教科书。阅读名著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滋润心灵,提高修养。教育部就明确给高中生推荐了20部必读名著篇目,对此,我有计划地从中引导学生进行选读:早读诵读《论语》《庄子》《孟子》《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等,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对于教材中的茅盾、鲁迅、巴金、曹禺等现代名家的作品,教读文章时,我会重点推介他们的代表作,引导学生选读;至于《红楼梦》《三国演义》《复活》《巴黎圣母院》等大作,我通过每周第二课堂的名著导读课向学生推荐和作必要的阅读指导。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多看优秀的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信息量大,信息新。如《读者》《语文报》《中学生天地》《青年文摘》《南方日报》等,它们是学生感知社会的窗口。鼓励学生每天看报,多看优秀杂志,做一个“两耳喜闻天下事”的现代中学生。

4.引导学生分学段精选优秀的作文书刊

现代中学生,对于作文方面的指导丛书绝不会少买,但盲目性、随意性大,大多没能很好地结合高中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需要而进行选择。因此,高中三年,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精选不同学段的作文书刊。高一,选择优秀的记叙性的作文书;高二,选择优秀的议论性的作文书以及素材书;高三,选择高考满分作文书以及《语文周报》。

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好好读”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阅读方法会有所区别。方法适当,阅读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1.学会诵读

古诗文、优美的现代散文语言韵律感强,节奏感美,引导学生早读时间大声诵读,培养语感,在诵读中领会语言的精妙。

2.学会慢读、精读

麦考利说: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法奇也说: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得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引导学生读书要有耐心,重要的内容、精彩的段落语句、需要积累的知识,都要深入细致,咬文嚼字地读,反复琢磨,细细欣赏品味,读完后能心领神会或印象深刻。

3.学会浏览、跳读

对于那些扩大眼界,拓宽视野的课外读物,或信息量大的报纸杂志,浏览一遍即可,有时要学会根据需要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会跳读。

总之,学生只要做到“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破万卷”,下笔就可能“如有神”。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谢象贤.语文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邱冠华.爱书人的世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