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超级高效学习法

超级高效学习法

时间:2023-05-30 10:45:25

超级高效学习法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1

关键词:微课;超声诊断教学;开展效果

近年来超声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同时现代医学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超声诊断学已成为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超声诊断教学存在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不主动等弊端,因此各大院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我院通过试验性探索,在2014级两个班级中分别采用了常规教学方法和微课教学方法,结果发现微课在超声诊断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选取我院2014级两个班级的临床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共54名学生,男生26名,女生28名,平均年龄(21.3±3.2)q;观察组共56名学生,其中男生28名,女生28名,平均(21.5±3.4)岁。两组在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学时方面相同,在学生年龄、性别组成、学生平均学习成绩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2.方法。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教学,由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按照顺序展开讲解,学生听记。观察组以微课方式教学,在授课前,教师先为学生制订合理的课前复习方案,并根据课本内容与相关知识的延伸,按照新课导入、知识理解、巩固练习、小结拓展、临床案例分析等内容精心制作学习课件,确保课堂讲解与医院超声检查的环境更加接近,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3.测验评价方法。根据两个班级学生课后问题的回答情况、学期结束时学生的理论考试情况和操作情况展开测验评价,总分均为100分。

4.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对比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二、结果

观察组课后回答问题评分、期末理论考试、期末临床操作考试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三、讨论

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护理学、医学检验、麻醉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对该学科的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日后临床工作中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各大院校都致力于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日后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应用超声诊断方法。

微课具有资源容量少、时间短的特征,其内容具体而主题突出,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且成果简化。在超声诊断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教师可将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学生对不懂之处可仔细揣摩,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学生若在课后发现一些问题,可对微课进行查阅,将问题及时解决。第三,通过建设微课程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机会。第四,微课程不仅涵盖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借助图文并茂的微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后,经分析评分,发现观察组课后回答问题评分、期末理论考试、期末临床操作考试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超声诊断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丽苹,王冰.循证医学在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6):60-61.

[2]王茵,赵宝珍,蔡珠虹,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八年制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5(4):375-376.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2

那么,有没有一种学习模式,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还快乐学习给孩子?北京智新超越教育高级讲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脑力锦标赛冠军讲师尹璐,向饱受学习痛苦的学生和家长推荐好习惯养成教育学习系统。该系统经过数十位国际一流大学教授、思维界和记忆领域诸多高手、好习惯养成教育专家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截止到目前全国有万余名青少年接受课程体系实践。

据实践表明,好习惯养成教育系统整个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纵观当今中国教育界的现状,好习惯养成教育系统无疑成为最优秀的学习体系之一,而目前在中国刚刚开始推广和使用。

好习惯养成教育系统是什么呢?智新超越教育讲师尹璐说,该学习系统是一套科学高效的青少年学习与成长系统,从兴趣这个源头上激活青少年的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目标,最终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该系统首先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兴趣(interest)上,其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包括作业习惯、笔记习惯、思维习惯、课堂听课习惯、预习与复习习惯等学习习惯(habit),最后辅以各科目高效学习方法(method),帮助青少年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目前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长教育的误区下,把着眼点都放在了学习成绩上,却忽略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盯着成绩看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辅导班既让孩子反感,又无形中让孩子丧失了原本与生俱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孩子在长大,可是他们的心智并没有学会随着年龄成长。学习没有目标,生活没有习惯,行为没有标准,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没有责任感。”尹璐说,好习惯养成教育阶梯式教育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接受不同的养成式训练,让孩子们学会担当,学会理解,学会为了一个既定目标而努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厌学情绪,提高学习成绩。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的清华脑力特训冬令营集兴趣激发(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脑力开发(给予科学的学习方法),习惯养成(数据量化跟进)三大系统为一体,以全国独创的“欲渔理论”为指导,结合妙趣横生的“玩中学”教学模式,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课程由五位清华名师和数位智新超越高级讲师亲自面授,激发学员各学科学习兴趣;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植梦清华学府。

2011年冬令营学生孙浩,从1300多名的年级垫底成绩,一跃提升至年级的207名。

2013年的学生魏朝辉,成绩也有很大提升,从年级1299名跨越到年级300名左右。

孩子们不仅仅是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同时学习成绩也有快速提升。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2015年冬令营开课时间:2015年2月11日―16日;2月26日―3月3日。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液晶教学楼4200厅

电话:4006-198-001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3

一、经常与学生谈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去努力学习

初四学生学习内容多且难,时间紧。孩子们直面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开始找学生谈心,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想法,走进学生的内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的道理。使学生真正明白农村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去努力学习。

二、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赶超具体目标”,在班级里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

通过与学生谈心,得知我们班级里很多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习没有目标或是因为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因而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地投入学习。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让班级中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赶超目标,并且利用班会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要赶超同学的名字,被选为赶超对象的学生要对要想超过自己的同学说一句话,并把赶超对象和对方说的话写在纸上贴在桌子上,每时每刻都与自己定的赶超目标比较、竞争。

利用这种方式,在班级里能快速的在班级里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

三、培养优生,激励后进生,促中游生

优生的成绩较好,这也很能鼓舞班上其他同学好好学习,我经常利用班会时间让优秀学生在班级里做学习经验介绍,把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介绍给其他同学,帮助其他同学进步。每次考试中我们班级优生成绩都“咬”的很紧,我觉得优生间已经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

后进生不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基础差,不会学习。对于这部分学生我的教育方法是先从基础抓起,再求慢慢提高,每天只要学到一点知识就是进步,并且不断的表扬激励他们,让他们感到被关心、被指导,从而信心倍增,对学习充满希望。

中游生看到:优生和后进生都在努力的学习,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努力学习,班级学风自然而然就会好。

四、利用好“小组合作竞争”和“一帮一捆绑帮扶”制度,增强班级凝聚力

我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11组,每四个学生一组,实行组内学生捆绑制度,每组有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2个组长分别帮扶一个组员实行捆绑制度,被帮扶的学生在纪律、学习进步了,不但给小组加分,而且还给捆绑的组长个人加分。每2个周根据小组得分情况,产生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倍受关注。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通过尝试,将数学教学软件恰当引入数学课堂,并初步将其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教学的优势。教师应用这些软件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而且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提供了可能,为改革数学课堂提供了新途径。

一、数学软件为师生提供新的教与学的工具,丰富教与学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知识内容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无论用什么模式来教,学生无论用什么方法来学,他们都要作图和计算,这些操作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并且这些操作本身对达到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个好的软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由计算机代替师生完成这些工作,把软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工具,使师生从繁重的机械性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超级画板”正适应了这一需要,它的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承担了许多机械的繁重的任务,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次函数的作图,采用的是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二次函数的特征决定了这项工作的繁重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作图方法,作出一个标准的图像学生大约需要2分钟,而“几何画板”画图只要输入表达式就能得到图像。这样在研究函数图像时,利用它可以使学生赢得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图像或进行与图像有关的探究性活动。“几何画板”进入课堂,并初步将其技术上的优势与资源转化为教学的优势,使许多教学环节更方便快捷,真正实现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现实有效的探究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应用数学软件真切展示丰富多采的教学情境,为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数学课程标准》在描述目标时用了许多“经历”、“体验”、“感受”等字眼,但传统数学知识不像物理、化学那样能够形象地用实验来演示。“超级画板”的引入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学习手段,而且让学生“看到”数学中的变化过程、规律或本质,感受到数学知识存在于情境之中。应用“几何画板”,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能实现多种教学目标。在探索正方体的截面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都很好理解,而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况就很难想象,过去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来辅助理解,但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用“几何画板”模拟截割过程,通过演示可以让学生感受截割的过程。又如在做“转盘游戏”时,如果转盘制作得不好,就会影响游戏的公平性,而且需要转动很多次,才能估计出结果,这样会带来很多不便。而用“超级画板”教师可制作一个能随机停止的转盘,模拟转盘的转动,还可以在编辑框中显示转盘转动的次数,并将相关数据统计成表格,试验与统计一起完成。通过尝试发现,充分发挥“超级画板”的优势,进行丰富的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应用数学软件丰富想象,启迪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是靠灌输,而是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亲身经历而获得。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而抽象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直观表象的支持,所以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充满运动变化而富有探究性的活动中体会数学思维过程,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如研究四边形四边中点连成的图形时,在“几何画板”上拖动,学生很容易观察出中点组成的四边形形状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关系,既能直观感知又能引发思考,在丰富的数学变化中思考其中不变的本质,提升思维能力。在截几何体时,借助“超级画板”可直观获得空间想象,使学生空间想象力得到提升。在研究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体时,教师借助“超级画板”不仅可以做长方体变化的动画,而且可以由数据直接产生一个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边长x与体积V之间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感知数学变化中不变的关系,加深对函数的理解,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课堂上,学生就会在画板所架设的思维阶梯上攻坚克难,一步一步得到提高。

四、发挥数学软件优势,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超级画板”和“几何画板”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数学软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应用“超级画板”的过程中老师的备课方法、授课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利用“超级画板”制作课件进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网络式教学时,就充分显现出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随之而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借助于“超级画板”解决问题,使自身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新的环境使学生不可能再等待老师的讲解,而会主动地研究与合作交流。通过“超级画板”的使用,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方式更加丰富了,如在网络和“Z+Z”平台支持下进行“24点”游戏比赛,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数学的有趣与实用,激发兴趣。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情境,由以前老师“讲数学”的单一模式变为现在师生“做数学”的双向互动。角色的转换使得数学课堂不再沉闷,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体味“做”数学的乐趣。这样,可为学生提供现场操作的机会,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借助新技术手段从事有效的数学学习,用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不断地使用和研究数学软件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两种画板的优势和它们给数学课堂带来的深刻的变化。它们的应用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不但优化了课堂的模式,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全面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推进数学课程的改革。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5

关键词 超级稻;施肥量;确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 S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34-02

Determination of Fertilizer Amount on Super Rice

LIAO Qiang-hui

(Longtian Eco-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Xingn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Xingning Guangdong 514542)

Abstract According to create activities of super rice yield tablets,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super rice fertilization were introduce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fficiency of the section and an increase of harvest.

Key words super rice;amount of fertilization;method of determination

兴宁是广东省粮食生产大县,种植超级稻是实现粮食增产丰收的重要措施,2013年兴宁市龙田镇开展万亩丰产片高产创建活动,根据国家农业部和广东省农业厅超级稻推广研讨会的精神,提出今后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抗逆力强的超级稻为核心,坚持良种选育与良法等集成推广并重,坚持高产与优质节本增效并重,提出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用量,坚持重点地区高产创建与大面积中低产地区整体推进并重,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构建科技与生产[1]。良性互动,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力争实现增产稻谷750.0 kg/hm2,节本增效1 500元/hm2的“双目标”。

1 确定目标产量和地力产量

目标产量是指当季要达到的稻谷产量。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避免太高或太低。目标产量要根据品种、土壤、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确定。在实践中,具体有3种方法。

1.1 根据产量潜力确定

一般可设定为当地同类品种取得的最高产量的80%~90%。如当地推广种植超级稻深优9516品种,在当地种植获得的最高产量为9 t/hm2。则其目标产量可设定为8.25 t/hm2。

1.2 在前3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0%左右

如深优9516在当地前3年平均产量为6 750 kg/hm2,则其目标产量可设定为7 425~7 500 kg/hm2。

1.3 在前3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增加375~750 kg/hm2

如深优9516在当地前3年平均产量为6 750 kg/hm2,则其目标产量可设定为7 125~7 500 kg/hm2。在具体应用时,可同时采用上述2种或3种方法估算出目标产量,相互参照确定,这样比较稳妥。

1.4 地力产量确定

地力产量,又称为空白区产量,是指在不施用某一营养元素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完全依靠土壤(严格地说,还有灌溉水、干湿沉降等)供应的养分,而获得的稻谷产量。地力产量可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也可通过调查估计。各地开展的肥料试验积累了不少地力产量数据,可参考应用。一般中等肥力田块的地力产量为3 750 kg/hm2左右。

2 确定总施氮量

2.1 根据目标产量和无氮区地力产量确定(以纯氮计)

以地力产量为基础,每增产100 kg稻谷需增施纯N 5 kg左右。即:总施氮量=(目标产量-地力产量)×5÷100。例如:地力产量为4 500 kg/hm2,目标产量为7 500 kg/hm2,则总施氮量=(7 500-4 500)×5÷100=150 kg/hm2。

2.2 根据目标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估计

在缺乏无氮区产量资料的情况下,可用此法,即:总施氮量=目标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偏生产力是衡量氮肥利用率高低的指标,可取45~50(即每增施纯N 1 kg,可增产稻谷45~50 kg)。例如:目标产量7 500 kg/hm2,则总施氮量为150.00~166.67 kg/hm2。早稻适当少施,晚稻适当多施。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此法算出的,是在前作分别为冬闲和早稻的情况下,早稻和晚稻的总施氮量。如果前作是蔬菜、马铃薯或绿肥的,则要考虑前作的肥料残效,适当减少施氮量。

2.3 根据习惯栽培的常年施氮量对总施氮量进行校正

根据上述2种方法得出总施氮量后,最好再根据习惯栽培法的常年施氮量进行校正。多年多点的示范应用表明,采用“三控”施肥技术后,在比习惯栽培法增产5%~10%的情况下,一般其总施氮量比习惯栽培法减少10%~30%。如果按照上述2种方法算出的总施氮量比习惯栽培法的施氮量还高,则可将习惯栽培法的总施氮量设定为当季的总施氮量,以后再逐步优化[2-4]。

3 确定磷、钾肥总量

3.1 根据目标产量和地力产量确定磷、钾肥的施用量

在无磷区地力产量的基础上,每增产100 kg稻谷需增施磷肥2~3 kg(早稻多些,晚稻少些)。例如:若无磷区地力产量为5 250 kg/hm2,目标产量为7 500 kg/hm2,则磷肥施用量为:(7 500-5 250)×2÷100=45 kg/hm2。

在无钾区地力产量的基础上,每增产100 kg稻谷需增施钾肥4~5 kg。例如:若无钾区地力产量为5 250 kg/hm2,目标产量为7 500 kg/hm2,则钾肥施用量为:(7 500-5 250)×4÷100=90 kg/hm2。

3.2 根据总施氮量估算

在缺乏无磷区和无钾区地力产量资料的情况下,在总施氮量确定后,可按氮肥∶磷肥∶钾肥=1∶0.2~0.4∶0.8~1.0的比例,估算磷、钾肥施用量。例如,若施氮量为150 kg/hm2,则磷肥施用量为30~60 kg/hm2,钾肥施用量120~150 kg/hm2。如果稻草还田,钾肥可适当减少。

4 确定不同时期施肥量及比例

4.1 氮肥施用时间及比例

在总施氮量确定后,即可按照基肥占40%~50%、分蘖肥占20%左右、穗肥占20%~30%、粒肥占5%~10%的比例,确定移栽稻各阶段的施氮量。具体施用量在追肥前根据叶色适当调整,叶色深则适当少施,叶色浅则适当多施。分蘖力强的品种,其基肥施用量要适当减少,否则要适当增加基肥用量[5-6]。

分蘖肥的施用时间:“三控”施肥技术中的分蘖肥实际上的保蘖肥,其施用时间为从移栽到穗分化开始的中间点,例如,从移栽到穗分化开始为30 d,则在移栽后15 d施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早稻一般在移栽后15~17 d,晚稻一般在移栽后12~15 d。如果在移栽后20 d内开始穗分化的,可把分蘖肥并入基肥中施入。对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或者栽插密度和基本苗数达不到要求的,应在移栽后5~7 d增施尿素45~75 kg/hm2。

穗肥的施用时间:幼穗分化Ⅱ期(第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施用,此时叶龄余数为2.5左右,距抽穗约27 d。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早稻一般为移栽后35~40 d,晚稻一般为移栽后30~35 d。如果叶色偏深或群体偏大,应推迟施肥时间,并减少施氮量。如果对施用时间没有把握,则掌握“宁迟勿早”的原则。

粒肥的施用时间:破口抽穗期,也可结合喷施破口药,将尿素7.5~15.0 kg/hm2加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进行叶面喷施。

直播稻的氮肥施用时间和比例:基肥占15%~20%,三叶期占15%~20%,分蘖肥占40%左右,穗肥占20%,粒肥占5%~10%。

4.2 磷、钾肥施用时间及比例

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一半作基肥或分蘖肥施用,另一半作穗肥施用。

5 结语

通过龙田镇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开展水稻施肥量的合理使用,管理技术推广使用,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在超级稻生产中实现节本增效“双百目标”,符合国家农业部和广东省农业厅超极稻生产节本增效“双百目标”符合兴宁生产实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6 参考文献

[1] 熊昌明.超级稻施肥量与插植方式研究Ⅰ.不同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生长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9(3):30-31,43.

[2] 段建设,邵海波,邱波.超级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5-37.

[3] 刘勋,林志锋,王缉娥,等.“3414”肥料试验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07(5):541-543.

[4] 奚廷孔.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参数模型研究试验[J].广西农学报,2008(6):9-12,19.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6

艾宾浩斯依据实验的数据画出遗忘曲线,人们称之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解释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结合历史与社会综合性、时代性、人文性等学科特点,本文总结出历史与社会学科 “点—线—面”相结合的教学复习方法。

一、点:课堂教学—课后复习

(1)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的特点,采用课堂及时复习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压力。如某个重要的知识点讲完,要求学生30秒或60秒记忆、复述,老师对记忆又快又准确的同学加以表扬,通过引进竞争机制的方式使学生记忆知识。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安排集中复习的时间,10分钟左右,再加以课堂检测。在这种边学边记的氛围中,学生的上课就会像考试一样紧张,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对材料的复习,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进行,也可以通过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试图回忆来进行。研究表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通过反复阅读来进行复习效果更好。

(3)复习要适量。及时复习的内容、数量要适度,过多地布置作业,大搞“题海战术”,不但不能提高复习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身体健康。

二、线:周复习计划—月复习计划

(1)分布复习。复习不能过于集中和疲倦,要把所要识记的材料分散在若干相间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分布复习的效果要优于集中复习。一般来说,分布复习的时间间隔是先密后疏,每次复习的量应是先多后少。从周到月的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先密后疏的分布复习方法。另外,要强调的是在组织复习时对难度较小的知识可以集中复习,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应分散复习。

(2)适当超额复习。超额不是指增加学习的内容,而是增加同一内容的复习次数。适当超额复习,可以增加知识的重现率。实验结果表明,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佳;但超过150%,效果就会降低。因此,进行适度的超额复习对记忆的保持是有效的。

三、面:期末复习—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1)歌诀记忆法。学习中如能把识记材料编成合辙押韵的歌诀,记忆效果会好。如把七年级上册《中国政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编成“七字歌”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四西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重庆和港澳,三十四个不能少”。

(2)比较记忆法。这是通过辨别事物之间异同来记忆。例如容易混淆的字“戊、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地理位置;再比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进行比较,学生就容易辨别,也容易记牢。

(3)图标记忆法。这是对复杂材料用图表简化的记忆方法。比如八年级下册易混淆的知识点: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间、通过的文献、领导人、意义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代表阶级、主张、结果、影响等都可以通过列图表对比的方法记忆,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7

[关键词]竞争;自主课堂;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3-0017-02

[作者简介]季丽清(1971―),女,本科,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教师,高级教师,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宝贝,有些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如何引导他们有序主动地投入集体学习活动呢?

一、励志,营造氛围

竞争,需要激情,需要勇气,需要信念,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利用预备铃两分钟进行激情励志,给学生进行“洗脑”式的励志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师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四十分钟的学习活动中去。

预备铃一响,由“超级小老师”组织激情励志。全体学生起立,竖起大拇指,跟着“超级小老师”喊下面的励志语:我行!我能!我棒!我是学习小主人!我要全神贯注!我要争当超级小老师!我承诺:不开小差!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我真行!我太能!我超棒!教师也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竖大拇指、喊励志语,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这些激情的口号、有力的誓言既可以唤醒师生的身体,也可以激励师生的精神。

二、赶超,成就精彩

将竞争机制引入数学课堂,营造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可以让课堂充满挑战和刺激,让学生在竞争和挑战中自主投入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失败的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成就课堂精彩。

(一)我要争当“超级小老师”

笔者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了“超级小老师”竞争机制。每节数学课都有一位“超级小老师”和教师共同上课。设立“超级小老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树立榜样,激活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超级小老师”可以协助教师组织教学,让课堂更加有序、有效。“超级小老师”的评选标准有两条:一是上课能做到全神贯注,二是声音响亮会管理。同时,“超级小老师”也是竞争产生的。先由学生自我推荐,再由教师和全体学生表决通过,每周选一位。“超级小老师”的座位安排在教室前门第一张课桌那里,课桌侧放,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面向黑板。“超级小老师”有如下工作:预备铃响起时领着全体学生进行激情励志,根据教师指令给红、蓝、绿、黄四个团队加星,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在座位表上加星或三角,像教师一样给全体学生讲解题目或领读,给上台交流的“小老师”提供及时的帮助,等等。“超级小老师”给了学生特别是学优生充分展示能力的舞台,学生们都抢着自荐,竞争非常激烈。

(二)“我要争当学习小主人”

笔者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了“小老师”竞争机制。学生向前,教师退后,把舞台让给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我要争当学习小主人”的意识,让班中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小老师”。课堂上学生的发言70%采用的是“小老师”上讲台指着黑板或屏幕发言的方式,30%采用的是学生在座位上起立发言的方式。积极主动举手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上台当“小老师”的机会,中等生在大家的鼓励下也经常走上讲台发言,后进或“沉默”类学生也时不时被邀请上台当“小老师”。除了自主当“小老师”、老师指名当“小老师”、同学邀请当“小老师”的方式外,我们还有抽签的方式。讲台上有个抽签盒,里面有写着全体学生名字的五十多张小卡片,抽到谁,谁就得到当“小老师”的机会。通过引入“人人当小老师”的竞争机制,学优生能力更突出了,有时他们讲解得比教师还要精彩;中等生比以前学习更加投入了,更加自信了;后进或“沉默”类学生在“超级小老师”的帮助下也得到了锻炼,自信心也增强了。竞争让人人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学生的自主投入让课堂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三)我要为我的团队争光

笔者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了团队竞争机制。为了给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我们的数学课堂应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个人为所在团队服务,将学生个人的成绩记入他所在的团队。教室里四大组学生分别命名为“红队”“蓝队”“绿队”和“黄队”,黑板右下角专门辟出“团队成绩”栏。课始,四队各拥有红、蓝、绿和黄珠子各一颗,如哪队有学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该队这一颗珠子就要被拿掉。课堂上经常组织团队之间的比赛,胜出团队加珠子。我们还挑选团队中的成员代表团队进行比赛,比赛结果记入团队成绩。同时,哪个团队中有成员出现较严重的“违纪违规”现象,该团队珠子会减少。各项竞争在进行,各队珠子数在不断变化,各队成员的心情也在随着本队珠子数的变化而变化。有因加到珠子激动高兴、欢呼雀跃的,也有因没有加到珠子而沮丧叹气的,更有因“违纪违规”被拿走珠子而抱怨同学的。课尾,师生共同回顾反思,表扬珠子最多的团队,并给该队中表现最出色的学生以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团队竞争机制的引入,特别是黑板右下角四色珠子数量的变化,使得学生出现了你追我赶,人人以为团队争光为荣、以为团队抹黑为耻的局面,学生主体突出了,课堂效率就提高了,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

三、评价,追加动力

通过评价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为学生自主投入课堂追加动力。我们将“允许学生出错”“老师最喜欢不怕出错的学生”的理念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自由思想空间。我们的数学课堂注重激励性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

我们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多元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口头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对于学生个体的课堂表现,“超级小老师”会在座位表相应名字上以不同记号记录下来,黑板右下角的四色珠子是对各团队表现的评价,然后由教师制作《家校联系单》,每天放学前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家给家长看。《家校联系单》分为“数学课堂表现”“与您沟通”“数学回家作业”和“请您留言”四部分,每周“超级小老师”的名字会在《家校联系单》上公布,如“韩子钰同学开学第一节数学课表现突出,所以当选为第一个星期的‘超级小老师’”。在“数学课堂表现”每个学生的名字上方,加到的表示轮到发言了,加到U的表示发言声音响亮且讲得清楚,加到两个或三个U的表示学生是超级厉害的。当然,课堂上有“小动作”“开小差”和“讲废话”现象的学生,名字上方会加上以示批评。在“与您沟通”部分,会展示一些学生的课堂精彩表现。“请您留言”部分,家长会和教师进行沟通,同时也会写一些对自己孩子鼓励的话语。多种形式、多元的评价引领学生“心动”“形动”“神动”,让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小眼发光、小脸通红。这样的自主课堂让师生都体验到了教与学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于春燕.引入竞争机制,打造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8

1.1课程目标: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交际。

即学习者能够通过语言学习达到交流的目的。打破过去传统英语教育环境下一般学习者的通病——无法自如地让英文脱口而出。读写的能力突出,而听说能力欠缺。培养一定的交际能力已经是新的英语课程改革后喜人的变化。当然,有效的交际涉及的范围就很广了。语言知识: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面对口语交流时瞬间的反应,是否是直接的英文对英文的反应,还是有一个翻译的过程;“脱口而出”的能力,是否能第一次时间便组织出正确的语句运用在日常交际中;认知能力:则是学习者对周遭事物的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语言技能:则是常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情感因素:则是学习者进行交际的动机,面对人事物的态度,个人的性格、品格、习惯以及面对新环境的心理变化和适应程度;文化知识:则是学习者对英语国家世界的物质文化、人文的了解及理解的程度。

(2)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则是获得优秀的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语言是一个需要大量积累,才能不断输出的过程。如果学习者缺乏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那么其在听、读的输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理解的障碍的问题。而这样的话,在表达的过程中,则很难确保语法正确性以及输出的流畅性,甚至影响表达含义的合理性。

(3)认知能力: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往往影响交际者对语言的理解,以及对所学语言的输出效果。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所进行的交际必然流于表面,甚至词不达意。所交流的内容不仅缺少一定的深度,同时也会缺少一定的内涵。

(4)文化意识:每一种语言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语言文化既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风土人情,同时也是知识的一部分。语言的文化既是影响语言交际是否得体的重要因素,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内容组成,因而也对交际的深度有一定的影响。

(5)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影响学习的效果,交际的成效的重要因素。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能力得以提高,你会惊奇地发现,其他能力和素养也在逐步形成。比如学习者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这些素养和能力将对学习者终身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时应该着重发展其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帮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地利用语言进行交际;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教育方式

而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又是如何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措施来确保达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呢?课程设计:根据语言学习整体性、连续性、渐进性的特点,以三年级开始设置英语课程为例,传统学校的英语教育者在课程安排上以短时高频的方式,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规定安排每课次40分钟,每周3至4次,每周课时必须大于或等于80到90分钟的课程。上课方式:各传统学校由于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度不同,在上课方式有一定差异。仅针对所调查了解的小学为例,上课模式均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多数孩子只能扮演接收者的角色。大部分是以中教老师为主。个别重点校在中高年级,会适当加入外教以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1.3学习成效

调查过程中,在传统非国际学校内,只依赖传统学校英语教育输入的学生所占比例,根据传统学校所在区域及级别划分不同,呈反比例增加。即经济越发达区域,学校级别规划越高,在校学生中单纯依赖传统学校英语教育输入的学生比例越低。在对这部分只依赖传统学校英语教育输入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追踪观察后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学习难度的增强,学习成效呈下降趋势。即在低学年段时,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效没有大幅度的落差,呈趋势较缓的曲线。而随着年级增加,学生间学习成效的曲线有明显的曲度变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呈现两极化。

2校外培训机构英语教育现状

2.1教育理念

大多数引进的教育机构均确立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探索适合中国儿童的专业英语教育。以教学研究与发展为主轴。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确立的“直接沟通”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要求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问,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营造互动的教学环境。同时课堂上以全英文进行,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便创造全英文的环境,充分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改变过去那种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现有条件下的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以及各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2.2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英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之沟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方法与态度,以便有效地自发学习。建构以英语文进行逻辑创新思考、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本国与外国文化习俗的了解与尊重,以拓展本土意识与国际视野。

2.3教育方式

2.3.1课程设计

校外培训机构学时相对集中。一般课时安排为一周两次,200分钟到240分钟不等。属于短频长时的集中教学。而学龄分制又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及不同能力的学习者有不同的课程设计。1~2年级:一二年级额学习者一般的学龄在6~8周岁,而6~8周岁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者属于“小儿童”。课时通常为每周两次,合计200分钟的集中教学。这个阶段是儿童右脑开发的黄金时期,根据这一特点,这个学龄段的学生通常以量身打造的有利于右脑开发的课程为主。以知名童话故事的精髓,融入生活化、实用性及趣味化的主题、句型与沟通功能,激发学习动机,并认识多元的文化。以大量“听”的输入,促进孩子“说”的输出,配合字母拼读,为拼字及读写能力打下稳固的基础。3~6年级:3~6年级的学习者本身的在学习能力发展方面正处于突飞猛进的阶段,属于“大儿童”。在培养这一阶段的“大儿童”方面,校外培训机构主要以培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英语能力,并使其运用于实际生活和沟通中为主。根据“故事导入英语教学”这一理念的优势,来开发和培养学习者对于学习英文的兴趣、方法掌握以及学习英文的态度。对于这以阶段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者必须掌握课程设计中的必背单词量2400字左右。所学习的语法、时态涵盖初中至高一课程。在课程设计里能够广泛阅读5600字左右的各主題、题材及句型架构的文章,并通过各主题及句型架构来引导式的培养写作能力,在“大儿童时期”便培养学习者扎实的写作能力。初中阶段:初中阶段的学习者位于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校外培训机构针对这以阶段的学习者,会根据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来安排合适的课程。学时为每周一次,每次120分钟到180分钟不等。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的英文能力,基础扎实的学习者,以进一步的规划、提升为主。所设计的课程内容保罗万象,涵盖科技、地理、历史、运动、艺术和本土及外国文化等各领域的内容。不仅能够开拓视野,更有效地提升英文阅读能力。

2.3.2教学方法

以“沟通式直接教学法”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使用“沟通式直接教学法”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导,教师扮演“伙伴”的角色,而非权威的指导者。此外,由于课堂要求“全英文”,当被禁用母语的老师在学生提出疑问时,会尽量以示范代替翻译或解释,这就要求教师在创意、想象力、肢体语言和表达能力上要有一定高度,才能有足够的活力随时满足学习者多课堂学习的需求。

2.4学习成效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所调查的校外培训机构中能够系统完成整体课程规划的学生所掌握的单词量超过2400个,其掌握程度涵盖并超过初中毕业,也就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英语五级1500~1600单词量的要求。在这一部分学生中的90%以上具备并超过英语7级的要求,也就是学习者能够精熟高中的课程。

3传统学校英语教育与校外培训机构英语教育优势比较

(1)教育理念:远景的教育理念一致,同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校外培训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上更趋向洋派,更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传统学校英语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更注重整体性。

(2)课程目标:二者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学习上,学习者不会有因校内与校外的课程目标不一致而出现课程衔接上的问题。

(3)教育方式:传统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的英语教育最大区别体现在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上。受教育大环境所限,传统学校多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校外的培训机构大多数采用“沟通式直接教学法”,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力、主动思考力方面的效果卓越。所以常常出现虽然越学越难,但学习者却越学越“轻松”。对于被激发了学习热情、已养成自主思考习惯的学习者而言,知识深度的增加是其渴望的而非强迫的。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收。

(4)学习成效: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校外培训机构的学习成效明显超前于传统学校教育。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①受高考改革及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致使学生家长对学生英语教育的投入热情极高,同时期望极高,促使校外培训机构的学习成效主动超前传统学校的英语学习。②校外培训机构受市场因素制约,会主动加强自身营业能力、教学能力及服务质量,使自身学员的学习效果必须超出学员在传统校内所接受的英语教育。

4结论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9

新课程大力倡导加大对学生的关注,除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外,物理作业可以说是重要的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不少中学物理教师只是关注于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而较少了解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做作业的时间以及对待作业的方式等等.实际上,只有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物理作业的各方面状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课后习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尝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此进行探索.

2问卷设计与实施

参考相应的文献并结合一线教学实际,笔者尝试编撰了《高中学生物理作业状况调查》问卷,调查主题包括:高中学生对物理作业价值的认识、对作业的评价、完成作业的方式以及对待作业的习惯等四大主题.问卷经物理教育专家审阅修改,并选取了一个小班先进行试测,根据学生对题目理解的情况对题目进行了再次修改,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选取广州L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选取了若干个普通班,分别为244人、226人和224人.共计发放问卷694份,回收有效问卷69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高中学生物理作业现状分析

3.1高中生对物理作业的价值认识

问卷中询问学生:你喜欢做物理作业吗?不同年级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对物理作业都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或者比较喜欢,表示说不清约有三分之一,而高三年级则有41.7%的学生表示说不清,而45.6%的学生则表示不喜欢.问卷中进一步追问学生喜欢和不喜欢做物理作业的原因,调查显示,15%的学生表示物理题有趣,27%的学生表示能学到新知识,25.6%的学生表示能训练解题能力,而只有5%的学生表示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喜欢做物理作业的原因,调查显示,25%的学生表示就是书本知识的机械套用,32%的学生表示没有趣味性,25%的学生表示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性.由此可见,学生不喜欢做物理作业,其原因也存在着作业自身不可忽视的问题.

那么,学生做物理作业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调查显示,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有三分之一左右表示是利用课外时间控股所学知识,三分之一左右表示是为了提高应用物理的能力,20%左右表示是为了在考试中可以获得高分,而高三年级的学生,56%表示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另外38.5%的高三学生则表示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检查.可见,高三年级学生做物理作业的功利心理在加重,值得深思.

询问学生完成物理作业时的心态.数据显示,超过70%高一和高二学生表示积极对待,努力完成,而68%的高三学生则表示不必过于认真,做完就行.可见,高三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心态处于偏消极的状态.

那么,学生是否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调查显示如图2所示:

数据显示,60%左右的高一和高二学生是独立完成物理作业的,而其余多数是合作讨论完成,而高三年级完全独立完成作业的比例只有0.3%,超过半数是合作讨论完成,20.5%是偶尔抄袭,另外还有16.5%是抄袭完成,4.7%的学生甚至未完成物理作业.高三学生做作业的方式与高一和高二年级出现如此大的差异,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3.3高中生对物理作业的评价

再来看看高中生对当前物理作业的评价情况.

关于作业量的问题,调查显示,超过80%的高一和高二学生表示教师布置的物理作业量适中,而21%的高三学生表示作业量非常大或比较大,25%的学生表示作业量适中,而54%的高三学生表示作业题量比较少或非常少.可见,在高三年级关于作业量的看法,学生群体间出现了两级分化,这与学生物理能力有较大的关系,由此也显示出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关于作业的难度,数据显示,60%左右的高一和高二学生表示难度适中,而只有28%的高三学生表示难度适中,超过70%的高三学生表示物理作业的难度偏简单或很简单.因此,在调查作业负担的时候,调查显示,75%左右的高一和高二学生表示适中,而只有31%的高三学生表示作业适中,58%的高三学生表示物理作业负担比较轻或者非常轻.

关于物理作业的形式,调查表明,各年级都有超过75%的学生表示很单一或者比较单一.深入一线可以看到,多数物理作业都是课后练习题、试卷、练习册,而基本上没有实践类的作业,此外,即便是纸笔类的作业,也多数是套用公式计算的作业,而较少应用物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类型.调查数据也显示,超过60%的不同年级的学生表示,目前物理作业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或很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于物理作业的适应性问题,调查显示,超过70%高一和高二学生表示当前的物理作业充分考虑或者基本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能力水平,而50%的高三学生则表示只是有时考虑到,还有34%的高三学生表示几乎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能力水平,需要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关注.

关于物理作业的改进问题,数据显示,最大比例(56%)的高中生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大作业与考试的相似度,其次是改进作业的形式(35%),可见,学生的应试思想仍是较重的.

3.4高中生对待作业的习惯

最后来审视高中生对待物理作业的习惯.

询问学生:物理作业做完后你是否会再回头看一遍?调查显示,只有10%的高中生经常这么做,半数学生(54%)表示有时这么做,而剩余的36%的学生则表示极少这么做,不同年级上述比例基本相近.

4若干建议

建议一通过聊天、调查等方式,及时关注学生做物理作业的情况.

从上文调查分析可以看到,不同年级学生,对于物理作业的态度、作业量、做作业的习惯等都是不同的.我们有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物理作业.而要了解该信息,有效的做法是可以通过与不同层次学生的聊天,以及通过类似本研究的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而能够快速的跟踪了解到学生的情况.

建议二考虑分层作业.

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表示物理作业的布置比较少考虑不同水平和要求的学生.因此,建议物理教师可以考虑分层作业的模式,设置不同档位的作业量和难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挑战更高的难度.

建议三加大物理作业的形式.

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表示当前物理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尽管这与应试教育的环境不无关系,但笔者建议,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实践类的作业,例如,学习了反冲运动,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去用矿泉水瓶做一个会旋转的喷灌器等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纸笔类作业中,也进一步加大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做物理作业的兴趣.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10

关键词:大班额;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01-01

一、诸多观点:大班额界定

关于“大班额”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不能简单的以班级人数来界定是不是大班额,还要考虑教学环境、设备情况。在当前Moocs得到推广的背景下,应当重新审视大班额的概念。但是,大多数学者对大班额形成的共识是以班级人数和教育部的规定为依据界定大班额,如,大班额是“每班学生人数超过标准学生人数20%以上的教学班。”(刘玉霞,2013)“大班额指班级人数超过法定人数和班级规模超出教育规律允许的人数。”(李彦清,2014)“班级定员在45人以上统称为大班额。”(齐广平,2005)。

二、大班额溯源:以我校为例

我校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八一路北段,学校面积不大,是典型的“袖珍学校”。2008年以来,学校秉承“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学校全体领导、师生的齐心协力奋斗下,学校“旧貌变新颜”。现有18个教学班,1480名学生,43位教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在为学校发展“步步高”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的同时,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和其他品牌兄弟学校一样的问题:大班额问题。

三、大班额下数学教学的困境

目前,我校班级人数在90―100人之间,按照诸多学者关于大班额的界定,我校班级教学属于典型的大班额甚至是超大班额。在这种超大班额情况下,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超负荷”运转,教学陷入以下困境:

1、课前预设目标难以完成。“人上一百,形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人数多,必然差异大。有的学生家庭教育好,学习基础也好,教学中会“吃不饱”;有的学生家庭教育差,学习基础也差,教学中会“吃不了”;有的学生天资高,接收能力强,有的学生天资低,接收能力弱;有的学生语文学的好,有的学生上学学的好……虽然老师想“因材施教”,无奈“分身乏术”。

2、学困生人数增多。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困生人数本来就比其他学科多,因为班级基数大,数学学困生人数自然也上升。老师有心给学困生多一点指导,但苦于没有更多的时间。于是造成有些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得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积重难返。

3、课堂教学参与度降低。学生参与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没有学生参与,就谈不上有效教学。然而,在大班额状态下,老师的注意范围有限,无法关注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真正参教学只不过是理想而已。课堂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大多数人在被动地接受着别人的思维成果。时间久了,很多学生被“边缘化”,被“边缘化”的学生参与度进一步降低,也不愿在行为、情感、思维上主动参与。

四、大班额下数学教学小组合作问题

大班额下数学教学小组合作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形式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目的错位;第二,滥用合作,本来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是却“兴师动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第三,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只是简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但小组之间却没有真正交流。

五、大班额下小组合作有效性策略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大班额面临很多困境。我们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有效性的小组合作策略,是破解大班额给教学带来的难题、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那么,大班额背境下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1、吃透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我国古典教育学名著《学记》早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理念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组织方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构建合理小组。构建合理小组,成健康合作文化,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的构建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灵活组建。一般可以采取模糊分组和精确分组两种方式。前者是根据学生座位、教学内容随机临时分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分组快,但对低年级学生容易造成心理波动;后者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组成员固定,学生职责、座位固定。其优点在于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但缺点是不利于与学习任务结合进行人员调整。小组规模4―6人为宜,分组原则采取组内异质、组际同质。

3、形成健康合作文化。分组后要指定小组长,培养小组合作文化。小组长的代替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协调本组合作进程。合作文化的核心是让学生明白,小组是一个有机整体,自己的言谈举止代表的是小组这个团队,而不仅仅是自己,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小组其他成员负责。

4、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很多老师以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的作用降低了。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是要调整教与学的定位关系,强调以学促教,教师不仅要以书为本吃透教材,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更要学会倾听,应对生成,授渔解惑,平等对话,探讨真知。教师一定要精选有合作价值的问题,杜绝大班额下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刘玉霞.如何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3,(19).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11

本文以超级画板为例,通过几个例子,谈一下服务学科教学的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提供直观感知,优化知识形成

要化解数学学习抽象性所造成的学习困难,将抽象内容直观化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经过数学家的归纳概括抽象而成,教材中呈现的都是最终的结果,体现的是一种“冰冷的美丽”。数学教师的教学所要做的就应该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再次经历知识(包含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形成,以此促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火热的思考”。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教师是首先给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如果将它们叠在一起它们就能重合,从而得出结论: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以上教学设计的实施并没有对学生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有不利的影响,但学生失去一个了解图形能够重合的变化过程,即缺少了过程性体验,也不利于后续形成有效的“数学化”。如图1所示,使用超级画板软件制作的课件可以“化静为动”,通过对“平移”“旋转”“折叠”等变换过程的观察,学生“看”到两个图形能够重合。这里通过让图形自己说话,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总结来得到结论,往往要比观察静止图片的效果更好。此外,通过超级画板软件的直观演示,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全等图形的本质特征,并为今后学习全等图形的证明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应该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对应”的思想。而“对应”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难以一步到位地完全理解和掌握。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图2是为介绍“对应”而设计的一个课件片段。教师点击动画按钮就可以使绿色的三角形慢慢移动到蓝色三角形的位置,从而在动态演示中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对应”。除了动画演示外,还可以通过拖动变量尺的滑条慢慢呈现变化过程,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分别从边、角等方面进行观察总结,进而思考得到结论。以此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让学生经历过程性体验的理念和要求。再比如,初一的学生在遇到判断“前面带负号的数一定是负数吗”这个问题时,由于在小学阶段遇到的主要是具体的数,而到了初中开始出现用字母表示数,过去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局限导致部分学生在判断时出错。为了化解这个学习的难点,数学教师可以使用超级画板制作“-a一定是负数吗”的课件,如图3所示。首先测量出数轴上的任意一点a的横坐标,修改测量文本的显示为红色的“a=”,然后作出数轴上与这个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a并测量其横坐标,再修改测量文本显示绿色的为“-a=”。当拖动红色的点a不断改变其值时,会发现a与-a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了“-”的意义,也让他们了解到a代表的数可能是正数、负数、零,应该分类考虑[2]。中学数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且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体现在每一堂课和每一个数学问题的研究解决中。在解决上面“前面带负号的数是负数”问题时就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但是,学生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可能需要不断地深化。因此,课后还可将问题进行延伸,让学生自主探索a与1/a、a与2a之间的大小关系。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能力。中学数学里有些内容在过去是说不清的,如一张纸对折30次后有多厚?这个问题很多时候被用来让学生受到震撼,以此说明经验的局限性。但230具体有多大,许多人并不了解。实际上这个问题属于数学的指数增长问题,它的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指数的爆炸性增长。没有计算机工具,人们可以用估算的方式得到近似数,但是使用超级画板,中学数学中面对的一切计算问题就都不再是问题了。与此问题相关的是比较31000和10003的大小。图4所示是在超级画板中分别计算的31000和10003的结果。运算结果的呈现,学生可以立马从观察结果上领会“爆炸性”的意义,谁大谁小也显而易见。

2显示变化,消除疑惑

现实中,不仅是学生,一些中学数学教师也对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心存疑惑。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的与教材的编写有关,如中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规定,弄清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另一方面,有些问题与数学教学的工具有关。如初中学习绘制二次函数图像时,为什么在描出五点后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如果利用直线段连接就无法做出二次函数的图形吗?由于二次函数图像是由无穷多个点组成的,而这无穷多个点组成的图像事实上是一条光滑的曲线抛物线,所以在五点作图时要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这里应该是先有“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光滑的抛物线”,然后才有“用光滑曲线连接五个点”。传统教室里,教师用黑板、粉笔授课时用光滑曲线连接的合理性正在于此,而不是一个必须的规定。其实只要描点足够多,即使用直线段连接仍然可以做出二次函数的比较准确的图像。图5、图6所示课件可用来说明“用光滑曲线连接”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图5是在(-3,3)区间上描9个点后用直线段连接这些点作出的y=x2图6则是(-3,3)区间上描100个点后用直线段连接这些点作出的y=x2图像。从两个图像中一方面可以看出描点数的多少对函数图像准确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哪怕是点之间用直线段连接,只要描点足够多,一样可以做出“准确”的二次函数图像,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函数图像实际上是点的集合”的认识。

3模拟实验,深化理解

概率是典型的源于生活和经验的科学,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随机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中学数学教材中列举了转盘和蒲丰投针实验。这些内容紧密联系生活情境,无论是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是帮助他们加深对概率的认识,都有帮助。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模拟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将需要反复操作的实验简单化,而且能够多次重复。通过增加实验重复次数还能使实验结果更趋稳定和准确。利用超级画板来模拟概率实验具有方便灵活的优点。比如在转盘实验的课件中(图7),除了在实验时可以让指针随机停止以外,还可以通过修改相关参数来调整指针转动的速度,而常规情况下用硬纸板制成的教具很难实现这个效果。通过建立动画和统计表格的关联,超级画板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够自动记录下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8是超级画板资源库中的投针试验课件,通过这个课件可以找到π的近似值。通过上面超级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应用案例,不难发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化解数学学习中的疑惑,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其效果也是某些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教师应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以求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作者:侯小华 宫凡玉 单位: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超级高效学习法范文12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56-01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中学,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学困生大量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许多小学数学学科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进入中学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我校有不少的同学对数学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为此,我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独立思考能力较差,知识遗忘率很高。另外,大部分学生渴望课堂内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就显得更加迫切。

1.什么是激励式阶梯教学法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是在以物质或者口头奖励的基本情况下,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 这一种教学方法是在认知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优势存在基础之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让他们建构起和自己能力相应的数学认知的结构,这样才能够得到全新的不一般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个体知识与个人能力双赢的目的.经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实践探索,有利于加强理性思考,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 此教学方法现已被多个教学领域沿用,特别是在英语培训领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效用。

1.1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下面简介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运用方法。

1.2阶梯教学法的好处

1.2.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阶梯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的实施,避免了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找不到事情做,从而消磨时间养成懒惰的不良习惯. 这一种教学法的实施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成的乐趣,适当地增强学习的信心。

1.2.2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首先,教师针对不同层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练习和教学目标,这样让在不同层的学生都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有个好的计划,同时也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不仅可以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 其次,教师们针对各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都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使实践教学的目标更明确。

1.2.3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能力。通过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可以锻炼老师们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分层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点都会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2.怎样将激励式阶梯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

2.1定好起跑线。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2.2分阶梯授课

2.2.1备课设阶梯。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阶梯,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阶梯,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

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B组习题为主的超基本题,以A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大部分A组习题为主的起码题,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及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2.2.2讲课沿阶梯。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梯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另外,课堂练习要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学生能自己获取知识。

2.2.3分梯级评估。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3.激励跨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