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可行性报告模板

可行性报告模板

时间:2023-05-30 10:36:43

可行性报告模板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1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 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2.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3. 劳动力来源。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 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 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 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 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 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 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 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 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 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 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 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 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 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 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 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 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 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 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 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 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 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 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 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 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 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 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 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 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 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 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 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 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 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2.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3.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 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 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 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 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 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 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 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 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 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 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 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 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 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 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 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 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 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2

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 房地产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部分 房地产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房地产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房地产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房地产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七部分 房地产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八部分 房地产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房地产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房地产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房地产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部分 房地产项目财务效益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3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 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劳动力来源。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 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 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 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 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 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 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 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 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 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 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 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 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 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4

【关键词】创业板;信息披露;XBRL

一、国内外学者信息披露研究现状

Geotz(1939,1949)等学者提出的数据库报告模式,他认为数据库可以看做由一组相关记录了业务时间的原始数据的文件构成,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可以在业务发生时以基本信息单位实时的存储,在信息的反应中,没有固定的报表格式,以开放数据库方式由使用者在不同地理位置随时进入数据库,根据自己设定的决策模型去获取信息,并从新组合数据[1]。

McCarthy(l979,1982)在结合Sorter(1969)的会计“事项法”思想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REA报告模式”,他认为,经济业务的三要素是资源(Resource)、事项((Event)、和参与方(Agent),其中,事项既包括货币指标,也包括很多非货币指标(反映控制关系),并按照其原本的实际语义而不是人为加工为借贷分录的形式输入数据库集中存储。REA报告模式是在会计人员和非会计人员共同对信息系统维护的环境下提出来的,因此采用REA报告模式不会受是否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影响,它是所有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要。所以,相比起前三种报告模式而言,REA报告模式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其信息使用者也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还包括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2]。

美国会计学家Wallman(1995,1996,1997)提出的彩色报告模式改变了黑白模式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过分依赖,着重强调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扩大了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了非货币性信息,为用户提供全面、综合的多层次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做出决策[3]。

美国华盛顿州的会计师Charles Hoffman(1998)通过研究电子手段财务信息的相关技术,成功的将XML技术运用到了财务报告的披露和审计工作中。因为他发现XML的特性非常有利于网络财务报告的结构组成[4]。

肖泽忠(2000)提出了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指出该模式是“大规模按顾客需要组织生产”思想在会计报告中的应用,是相对于通用报告模式的新型报告模式。旨在通过提供按需求编制的报告来满足不同使用者多样的信息需求,要做到这一点,会计报告系统必须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并允许报告单位与使用者相互沟通[5]。

徐国君(2000)也提出了互动式披露模式,旨在通过提供互动式财务报告来协调供需双方利益,弱化供需矛盾,达到供需平衡[6]。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Sam Dipiazza等于2002年提出了三层报告模式,他的实施方案是:1)确立一套真正全球通用会计规则(Global GAAP);2)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设立某行业长期适用的信息评估和报告标准;3)设立涉及公司具体信息的指导方针,包括战略、规划、风险、管理行为、薪酬政策、企业管理和检验标准等。这不仅仅是为了披露而进行披露,而是形成一个全新模式的信息报告,公司只有从公司整体经验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综合(包括市场前景、战略、价值取向和财务状况)的信息,投资者才能获得有用的信息。萨缪尔·A·迪皮阿萨认为可以借助现在发达的电子网络技术,例如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格式,达到三个层次的报告模式的目标[7]。

张天西等(2003)提出的多层界面报告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使财务报告具有多层展开的功能,主要特点是要提供一个能兼顾信息“材料”与信息“产成品”的电子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对第一层面(通用财务报告格式)的点击,可以链接到第二层面(信息组件),对第二层面(信息组件)的点击,可以链接到第三层面(信息元素),这样使电子财务报告具有了伸缩性和可扩展性,从平面报告过渡到了立体的三维报告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公众对信息、的直接需求和信息再造的需求,既扩展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又使报告阅读者不必浏览那些对自己而言的“垃圾信息”[8]。

潘琰、林琳(2007)提出了“X-W柔性报告模式”。X-W柔性报告模式以面对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现有企业报告系统显得力不从心,近年相继提出的一些改进模式又难以付诸实践的原因为出发点,提出了实现按需报告必须具备三个前提:第一,采集全面的企业业务事件数据;第二,具备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第三,提供随时提取所需数据的动态机制。其基本思想是以双层分类标准(XBRL GL和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为标准构建企业会计信息从产生到供给给使用者的全过程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9]。

侯金燕(2009)在陈宏明研究的基础上对在在线报告模式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在线财务报告是未来财务报告模式发展的趋势,它应该至少秉承三个原则: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重、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10]。

在对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以上各种处于不断改进中的信息模式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国内外大部分学者提出的财务报告改进模式都侧重从会计报告内容与理论上进行完善,涉及技术实现问题的很少,彩色报告模式强调的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原则进行信息披露,只有三层报告模式REA模式、多层界面报告模式和X-W柔性报告模式提及了实现的技术,值得肯定的是XML技术与XBRL技术的选择是合乎当代信息披露模式发展的,但对于XBRL技术规范与信息披露准则的融合问题并没有做深入研究。

二、现行创业板信息披露模式的缺陷

(一)信息的提取、对比分析不便

现有的网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模式大多采用PDF、DOC、HTML格式,虽然这几种格式的财务报告信息在便于浏览、便于下载等方面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PDF、DOC都是静态表现技术,这给信息的抽取分析带来了很多不便,也使得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打了折扣。PDF格式无法建立电子页面之间的超文本导航能力,所以不能高效率地搜索引擎、提取与分析。

(二)数据信息共享繁琐

每个企业都有根据自己的情况而设定的软硬件环境,并且通常各不相同,表现在主机网络设备型号不同、数据库不统一、应用系统各异等方面,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也不尽相同,便形成了数据孤岛。

(三)非财务信息缺乏量化和标准化的规则体系

在向投资者披露非财务信息时,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非财务信息量化。其次,衡量非财务信息的指标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进而导致公司重大不确定性,最终影响股东价值。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类似于公认会计准则的规则体系,从而为公司价值的确定提供可比的信息。

(四)定制化报告的生成费时费力

企业对外披露的是通用的财务报告,但面对财务部门和税务部门对数据的格式和内容的不同要求,不同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由于内部的报表系统各不相同,还要再次或者多次按照不同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大大增加了人财物力投入,同时在人工录入过程中又会对数据的正确性产生威胁。

三、创业板信息披露的特殊要求

(一)强调成长性信息的披露

高成长性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吸引投资者的最大特点。创业板企业的现状一般是收入高但是盈利不理想,收益的增长空间大,波动性也非常大,即投资风险较高。所以为了控制投资者的风险,有必要进一步披露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详细情况。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强调披露成长性信息,有利于投资者根据收益和风险偏好选择投资,并且充分的成长性信息披露更加有利于整个市场更好的控制风险,对创业板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重视对风险信息的披露

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高风险性,而且由于其行业不确定、技术不确定性,招股说明书要求对上市公司的风险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上市公司行业、竞争、市场、收入、成本、技术等现状和发展趋势时,对其是否拥有或掌控等定性披露,对其控制权的多少等定量信息进行披露。

(三)要求披露大量的非财务信息

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点是财务信息的披露,对非财务信息披露不太要求,因为其一般为较成熟的公司,财务状况比较稳定且易于预测。但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为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仅根据历史财务数据无法对企业的盈利情况做出准确的预测。而对于创业板市场来说,这些非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显得极其重要,创业板与主板一样仅仅是利用XBRL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包装,在深交所XBRL信息披露平台上并未针对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呈现给投资者所真正关心的信息。《创业板年报准则》自2009年12月以来,在两年的实践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也逐渐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部分内容仍然不够深入、年度报告摘要与全文趋同等等。因此,在2012年1月6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0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1年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强化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以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同时完善利润分配的披露内容,促进上市公司合理回报股东,并新增了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披露要求。

四、创业板XBRL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分类体系结构

与传统PDF格式财务报告模式相比,XBRL财务报告模式不仅仅是披露格式的改变,其关键是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规则等要求对企业现行披露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定义,然后再在XML框架下利用XBRL分类账(XBRL GL)给每个信息建立标记并将将财务报告分类信息正确映射到XBRL财务报告中。我国的XBRL财务报告首先以“IFRS分类标准”为基准扩展创建我国的“国家分类标准”,然后,在具体应用中,某个特定行业根据“国家分类标准”为基准拓展“行业分类标准”,最后,某个特定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分类标准”或者“行业分类标准”为基准进行扩展,最终形成具体的XBRL财务报告。

部分适用于主板公司的信息披露条款与实质要件对创业板公司可能尚不存在或并不重要,许多适用主板市场的大型企业的披露要求,可以在创业板市场进行简化,以减少创业板企业的融资成本,在此本文针对创业板的特点在我国XBRL财务报告分类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国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体系结构定制型信息披露规则制定的创业板XBRL财务报告分类体系结构,具体包括全局通用文档、公司基本情况说明、管理层报告,重要事件、会计师报告及基本术语等基本分类信息模块。如图1所示:

管理层报告分类主要包括签署管理层报告责任人员的相关信息和管理层报告的内容信息两个部分。前者如名称、职务等信息,后者如报告名称、报告主题等信息。会计师审计报告分类主要包括与注册会计师报告相关的要素信息,如注册会计师及其机构的签名或名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分类主要包括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的外部环境、市场格局、风险因素以及其他问题所展开的分析讨论等方面的信息。基本术语元素分类主要提供依据相关会计准则建立起来的通用财务报告概念,设计该分类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定义财务报表中所包含的各具体会计元素术语,它包括了多个主要行业所设计的会计术语。基本术语关系分类主要提供依据相关会计准则建立起来的通用财务报告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设计该分类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财务报表中的各元素间的具体关系。工商企业报告项目分类是严格遵循了XBRL技术规范2.1制定的,该规范在将分类标准框架中的其他分类标准汇集起来的同时针对工商企业的具体特征提供了适合企业特点的特定财务报告要素的概念和关系,它代表了用于生成工商类企业公司的XBRL实例文档的财务报告的详细内容,包括从管理层报告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各个方面。

创业板公司虽然和普通上市公司一样,在公开发行时需要依照证监会的要求准备登记文件,发行后需要披露定期报告,但是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逐项选择适合自身的定制型披露规则。因此,在制定创业板XBRL分类标准体系结构需要考虑以下情况,例如:

1.对业务活动的披露年限由5年缩短为3年;

2.无需提供选择性财务数据和补充性财务数据;

3.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年限可由3年缩短为2年;

4.对经过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情况的披露年限可由最近3个会计年度缩短为最近的2个会计年度;

5.对管理层情况的披露仅包括CEO以及其他两名高薪酬的管理层成员,相比之下普通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公布CEO、CFO以及其他三名管理层的情况;

6.无须对公司薪酬讨论及分析情况进行披露;

7.在涉及薪酬概要,流通股授予以及董事薪酬披露的七个表项中,仅需要提供三个;

8.无须披露公司在批准关联方交易方面的政策及批准程序[11]。

五、应用推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高质量的分类标准是实现高质量XBRL财务报告的前提,高质量意味着分类标准中的信息元素全面而恰当,XBRL财务报告是根据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元素生成的,而分类标准中定义的信息元素首先应该遵循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和会计规则的要求,也就是说,我国创业板公司会计规则和信息披露规则中要求披露的信息,必须在分类标准中得已定义,但是当前的XBRL分类标准对于会计规则和信息披露规则中要求披露的信息元素是欠缺的,不完善的,特别是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分类与会计规则及披露规则、公司报告实务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必将会影响XBRL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对于分类标准中没有汇总到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企业如果想要披露更加全面的信息,现有的基本分类模块的信息元素无法满足,只能在基准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分类,而此时企业往往会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偏好向XBRL财务报告中添加元素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即各个企业的扩展标记很难一致,这就会导致企业间信息的可比性损失。这对于创业板XBRL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模式的深入顺利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阻力。

六、针对应用推广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进一步补充和完善XBRL基本分类模块的信息元素来解决上述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可以依据相应的监管要求,在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遵循兼容性、可扩展性原则制定适用于监管要求的扩展分类标准。扩展分类标准应当遵循XBRL相关技术规范和应用准则中规定的扩展原则,对于通用分类标准中己确定的元素,扩展分类标准应直接引用,不得重复定义,元素概念不得与通用分类标准定义的相冲突。对于实在无法定义的扩展分类元素,可考虑由各企业在严格遵循XBRL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标准的自定义,但是,该企业的自定义扩展需要经过审计单位的XBRL分类鉴证,目的是对扩展分类的恰当性,数据标记的正确性以及对标记数据完整性的检查,其中,恰当性主要是对企业选择分类标准的合适性以及该分类扩展定义的信息元素充分性和技术性的审核。同时,设置专门机构对企业自定义的标准进行审核批准和备案,保证其与通用分类标准的可衔接性。

参考文献

[1]Alan Teixeira.What XBRL means for the IFRS[J].Chartered Accountants Journal of New Zealand,2005,84(5):53.

[2]Mc Carthy.An Entity Relationship View of Accounting Model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79,12(10):667-687.

[3]Wallman,S.M.H.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partⅡ:The colorized Approach[J].Accounting Horizons,1995(6):138-148.

[4](美)查尔斯·霍夫曼著.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IFRS和USGAAP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110-126.

[5]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0(1):43-49.

[6]陈宏明.会计信息化下财务报告模式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3):61-64.

[7]徐国君,张丰艺.试论互动式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4):30-34.

[8]财政部会计司.XBRL工作原理[J].中国会计报,2010(5):1-3.

[9]张天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3(3):47-52.

[10]潘琐,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80-87.

[11]侯金燕.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趋势[J].2009(7):160-161.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5

【关键词】 XBRL;XBRL原理;净值公告模板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53-01

一、XBRL概述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记语言,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特点在于它根据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将财务报告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数据元(data elements),再根据信息技术规则对数据元(data elements)赋予唯一的数据标记,从而形成标准化规范。以这种语言为基础,通过对网络财务报告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可以编制出比现行网络财务报告更加先进的报告,可以将网络财务报告的不能自动读取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以自动读取的信息,大大的方便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批量需要和批量利用。同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相比,以XBRL为基础的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降低信息交换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间接增加了财务信息可比性;

2.通过互联网提供具时效性的信息,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利用效率;

3.可自动交换并摘录财务信息而不受个别公司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限制,为投资者或分析者使用财务信息提供方便;

4.可以减少为了不同格式需求的资料而重复输入的问题;

5.降低了信息供给成本,有利于信息供给者提高财务报表编制效率。

二、XBRL的工作原理

XBRL的工作原理基于三个技术点,它们分别是: XBRL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XBRL分类标准(Taxonomy)、XBRL实例文档(Instances)。XBRL技术规范是XBRL技术的总纲,它定义了XBRL的各种专业术语,规范XBRL文档的结构,说明了如何建立分类标准以及实例文档,并对XBRL标签做一个统一的规定,要求文件开发者共同使用,以利于实现标准资料的互换。XBRL分类标准是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或团体根据XBRL规范和自身的会计行业准则以及条件定义的适用于本地区本行业的词汇表,他是生成实例文档的关键,也是某一行业需要开展XBRL工作的重要一步。XBRL实例文档是一个企业根据XBRL规范和XBRL分类标准做成的财务报表,他必须要同时满足分类标准的定义和规范,在不知道分类标准的情况下,XBRL实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XBRL具体工作流程是企业首先生成XBRL格式的报告,然后交由审计部门审计,最后由监管机关接收并进行,投资人通过展示工具对XBRL格式的报告进行阅读,得出自己的判断,并进行投资。企业如何生成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呢?目前主要的XBRL报告的生成流程有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A、C模式都要是通过一个转换过程,将传统格式的报表转换成XBRL格式的文档,B模式是不生成传统格式的报告,而是通过软件直接生成XBRL文档,可以看出,如果要全面应用XBRL,B模式将会是今后XBRL技术发展的方向。

三、中国证监会明确要求分红除息信息纳入XBRL系统

中国证监会2012年3月30日实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XBRL模板第2号》(下称《净值公告模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对分级基金净值公告的披露要求,并增加了引起基金净值波动的分红除息信息。投资者可至证监会基金信息披露网站查询全行业950余只基金的相关信息。证监会基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净值公告模板》是将净值公告披露的格式与内容固化下来,包括四张表格,具体规范三类基金的净值公告,即非货币市场基金净值公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公告、分级基金净值公告。该模板一方面体现了强制披露信息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个别基金合同特定的净值信息披露约定预留了相对灵活的填报空间,且覆盖了所有类型基金品种在所有时间点的披露要求。

2009年开始证监会即以部门发函的方式发送《净值公告XBRL模板(试行)》,指导基金公司编报,《净值公告模板》是将其上升为规范性文件正式。与此前《净值公告XBRL模板(试行)》相比,此次的《净值公告模板》进一步明确了分级基金净值公告的披露要求,同时增加了投资者关心的引起基金净值波动的分红除息信息。证监会自2008年开始在基金信息披露中引入XBRL技术,并启动基金电子化信息披露工作。基金季报、净值公告、半年报和年报、合同生效公告及十一类临时公告此后陆续实施电子化报送及展示。截至目前,基金信息披露平台上已积累基金电子信息披露文档51.42万份,同时,一个包括基金法、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基金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基金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基金信息披露XBRL规范等在内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框架业已形成。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6

“短板在基层,最短在非公”。基于这一认识,哈尔滨市总工会持续推进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日前,哈市总推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操作模板”,以明确的形式指导企业开好职代会。

近年来,哈尔滨市总先后出台《关于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强哈尔滨市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监督工作的意见》《哈尔滨市职工代表大会义务监督员制度》,这3项制度为推进当地企业职代会的召开提供了依据。

然而,如何开好职代会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

“非公企业不仅要开职代会,还要开好职代会。不少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者是兼职,有的对工会业务还不熟悉。”哈尔滨市总工会民管部部长刘长江告诉记者,为了解决非公企业开不好职代会的问题,他们在前面已推出3项制度的基础上推出了这份操作模板。

据了解,模板的设计基本涵盖了企业召开职代会所必须涉及的环节及基本内容。

记者看到,操作模板由8个部分组成,既有“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这类的法律内容,也有“召开会议的报告”“职工代表答复意见”“主持人用语”等可操作性强的文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模板所涵盖的是企业召开职代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操作步骤。但根据非公企业的特点,模板中也暗含一定的“玄机”。

“比如,在‘召开大会的报告’模板中,我对于会议需要报告的议题给出了4条具体建议,同时,也标注了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增加议题。”刘长江告诉记者,在“会议主要议题”部分,市总在工作报告、集体合同报告之外,特意将“劳动技能竞赛方案”和“职工奖惩办法”作为两个主要议题列在了模板中。

据介绍,此举是为了促进非公企业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从而实现质量型增长,同时提醒企业负责人依规管理,避免有权过于任性,不得随意对职工“发威”。

此外,这份模板中还附有一份“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流程图”,让职代会如何操作一目了然。

上个月,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公司召开了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会议严格按照市总提供的模板进行操作,会后,职工代表和企业行政都对会议效果表示高度满意。

据了解,哈尔滨市总将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模板进一步调整修改,然后在全市推广使用。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7

关键词:自动报告书; 冲压仿真; 汽车翼子板; JSTAMP/NV

中图分类号: TG38

文献标志码: B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技术的日益普及,冲压仿真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模具及冲压厂商所重视.但是,冲压仿真工程师在利用冲压仿真软件执行仿真计算后,却不得不面对繁琐的仿真结果整理和仿真报告撰写工作.各类仿真软件提供商针对该问题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其中,日本JSOL公司冲压仿真软件JSTAMP/NV提供的自动报告书功能简单有效.[1]

1JSTAMP/NV自动报告书功能简介

自动报告书功能是JSTAMP/NV基本模块之一,可以实现自动生成Powerpoint格式的仿真结果报告,并管理用于自动报告书中的图片信息,还允许调整报告的布局,通过定制模板指定报告的格式.[2]利用此功能可自动地比较设计变更前后仿真结果的区别,包括破裂和褶皱等成型性仿真结果及回弹结果的形状评价等内容,与手动制作仿真报告相比,此功能可以显著减少用户日常的工作量.

JSTAMP/NV中大部分的窗口都能被自动增加到报告中去,包括后处理窗口、FLD窗口、成型力曲线窗口、拉深筋窗口和形状评价窗口等,见图1.

自动创建的报告书包括每个工序的工序自动报告书、每个项目工序流程的项目自动报告书和2个项目工序对比的项目报告书等.图2和3分别为工序流程的项目自动报告书和工序对比的项目报告书样例.

对于连续执行的工序,自动报告书可以设定为在完成计算分析的同时自动生成技术报告.如图4所示,在正在执行对话框中,正在执行2个工序(拉深和回弹)的连续计算.若选择对话框最后一行的“计算结束后做成工序报告书”单选按钮,则当这2个工序计算正常结束后,软件会自动输出这2个工序的自动报告书,输出的报告保存在计算项目的工序目录(在工序流程面板上,可右键单击该工序名,选择Windows资源管理器确认此自动报告书的保存路径)下.该自动输出的仿真报告对成型工序而言,内容[3]包括仿真基本信息页和仿真结果页.前者包括项目文件夹、项目名称、工序名称、材料名称和料厚、坯料尺寸和质量以及仿真工艺参数等;后者包括最后一步板材的变薄率分布图,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几何形状显示分布图,FLD,最大和最小主应变分布图,x和y方向的应变分布图,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分布图以及拉深筋分布图(若拉深工序中已使用拉深筋).

2自动报告书功能操作流程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JSTAMP/NV软件技术支持小组的《JSTAMP/NV模板定制操作手册》介绍自动报告书生成的详细流程,见图5.当JSTAMP/NV计算结束后,可利用自动报告书功能自动生成工序或项目的仿真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成工序自动报告书或项目自动报告书前,须按如下步骤操作:(1)在后处理面板点击需要输出仿真结果的后处理工具按钮(如板厚),对评价仿真结果的视图窗口进行设计美化.(2)在后处理快捷工具栏中点击“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按钮,进入“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如选择需要输出对应页码标题的图像输出步号等,然后点击“登录”按钮即可把需要输出的图像登录到“工序报告”对话框.(3)重复上述2个步骤,把其他需要输出的仿真结果登录到自动报告书中的输出图像库中,如减薄率或应力和应变等依次登录到“工序报告”对话框,最后生成报告.

3自动报告书功能应用实例

为更具体地介绍自动报告书功能,以汽车翼子板的拉深工序为例说明工序自动报告书生成功能的详细操作.

3.1准备工作

根据翼子板的CAD数据及实际生产中的工艺设置要求设计冲压仿真工艺流程,见图6.

以汽车翼子板仿真案例为操作实例,第3.2~3.5节的操作步骤都基于已正常完成计算的翼子板案例拉延工序.[2]

3.2褶皱评价结果输出

(1)设计美化褶皱评价窗口:后处理的屏幕窗口只显示板材,把分布图类型设定为明暗显示,且把视角方向设定为[+Z],设定完成的效果见图7.

(2)打开“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打开该对话框:①单击后处理快捷工具栏上的“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按钮;②输入快捷键Shift+R;③选择工具菜单自动报告书登录输出图像.显示的对话框见图8.

(3)在“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中更改相应的参数(见图9)后,单击对话框上的“登录”按钮,随后会弹出“自动报告书”对话框,见图10.

(4)在图10所示的对话框中设定相应的参数,点击对话框中的“OK”按钮即可把褶皱评价结果登录到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库中.

3.3其他评价结果输出

为评价翼子板拉深工序的成型性能,除需要输出上述褶皱仿真结果外,还需要输出拉深工序后坯料的板厚变薄率结果、第一主应变结果和材料流入量仿真结果(见图11);按照褶皱评价结果输出所述的步骤,分别把图11中的仿真结果登录到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库中[3].

3.4拉深筋布置输出

(1)在JSTAMP/NV前处理器中显示拉深筋并把视点设定为+Z方向,见图12.(2)打开“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见图13).(3)单击对话框上的“登录”按钮,弹出“自动报告书”对话框.注意:当登录拉深筋窗口或形状评价窗口时,不会打开报告生成对话框.

3.5生成自动报告书

(1)打开“自动报告书”对话框.有2种方式可执行打开“自动报告书”对话框:①在“自动报告书”工具栏上,点击“确认登录内容”按钮;②选择菜单,工具自动报告书确认登录内容;

(2)在“报告生成”对话框上,单击“报告生成”按钮即可生成该翼子板拉深工序最终自动生成的报告,见图14.

4结束语

利用钣金成型仿真软件JSTAMP/NV所提供的自动报告书功能,用户可以自动地创建标准的或者定制的仿真结果报告.该功能运行快速、易于操作并且比通用的演示软件效率更高,能够大大降低手动整理仿真报告的繁琐程度,有效提升软件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义关, 李彦波, 刘红武. JSTAMP/NV冲压仿真模板定制功能详解[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3, 22(3): 7173.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8

关键词:调度交换机 应急 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210-02

哈里斯调度交换机作为目前廊坊供电公司调度交换机,其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一旦交换机发生故障,可能会造成调度通信网瘫痪,影响调度命令的上传和下达。冀北地区规定调度交换机故障全停时间超过10分钟为一次障碍,且根据2012年1月1日其施行的《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关于因通信业务中断造成的事故的规定相当严格。因此,调度交换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好坏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保障率,本文即是对调度交换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的阐述分析。

1 突发事件特征

调度交换机突发事件是交换机主控系统、功能板、用户板、电源、传输电路、调度台、录音系统等故障,可能导致其承载的调度交换业务中断或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

2 应急组织快速相应,并行使其职责

2.1 启动应急组织机构

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公司通信系统发生突发事件后,所属通信运行维护单位应迅速成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组,成员包括通信运行维护单位及设备厂家等通信专业技术人员。

2.2 明确并行使应急组织的职责

2.2.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职责

贯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规定,接受上级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适时启动和终止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统一领导通信系统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

2.2.2 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组职责

执行现场处置方案中的应急处置措施,接受上级监督检查。根据突发事件紧急程度和通信系统运行情况,迅速、准确地判断突发事件性质及影响范围,并向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开展通信系统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处置的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按照“先生产,后其他;先上级,后下级;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认真执行现场处置方案流程,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迅速调动所需通信资源,保障应急指挥通信的畅通,防止发生由于通信原因导致事故影响范围扩大化。同时,要防止引发新的突发事件,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事故预想及应急处理

3.2.1 交换机主控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交换机主控板、矩阵板或总线告警,交换机接续正常。

(2)故障原因:a.主控板故障或者退出服务;b.矩阵板故障;c.总线分配板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主控卡或矩阵卡告警显示灯,查看自诊断程序界面告警情况确定故障板件;b.更换故障板件,若主控板故障,还需进行硬件初始化;c.加载数据并恢复系统;d.通过维护终端将交换机数据库资料进行备份,并拷贝到外置硬盘进行保存。

3.2.2 交换机电源故障

(1)故障现象:交换机全部停电或机框电源板告警。

(2)故障原因:a.直流自动切换模块或者高频开关电源故障;b.机框电源板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机柜内所有板件的指示灯,如果指示灯全灭,判定为外部电源故障。b.直流自动切换模块输入电压正常输出不正常,判定为直流自动切换模块故障,更换直流自动切换模块。c.直流自动切换模块输入电压不正常,判定为高频开关电源故障,通知电源维护专业人员。d.外部电源恢复后,重启系统,自动恢复原有数据。e.机框电源板红色告警灯亮判定为电源板故障,进入管理维护终端的自诊断界面,查看电源告警细节。f.更换故障电源板卡,恢复机框电源的1+1备份状态。

3.2.3 数字(模拟)用户业务故障

(1)故障现象:数字(模拟)话机不能实现正常接续和通话。

(2)故障原因:a.数字(模拟)话机故障;b.数字(模拟)用户线路故障;c.数字(模拟)用户板故障。

(3)故障处理:a.检查数字(模拟)话机接口,重新插拔,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话机接口故障,重做接口。b.更换数字(模拟)话机,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模拟)话机故障。c.进入交换机的自诊断程序,检查端口故障现象及告警信息。d.更换数字(模拟)用户板,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模拟)用户板故障。e.经过以上工作还不能排除故障,在配线架上测试该接口,判断故障段落,逐段检查处理,直至解决问题。

3.2.4 交换机的机框公共板故障

(1)故障现象:交换机双音多频记发器、三方通话、电话会议、广播扩音接口、远端集中维护等部分功能丧失,相关板卡红灯告警,用户接通率变低。

(2)故障原因:a.多功能服务卡故障;b.双音多频记发器卡故障;c.电话会议汇接卡故障。

(3)故障处理:a.用户近期摘机听忙音的概率增高(≥0.01),可判定为多功能服务卡或双音多频记发器卡故障。b.交换机电话会议工作不正常,可判定为电话会议汇接卡或多功能服务卡故障。c.交换机三方通话不正常,可判定多功能服务卡故障。d.交换机远端集中维护功能不正常,可判定多功能服务卡故障。e.交换机广播扩音功能不正常,可判定多功能服务卡故障。f.观察公共板卡告警显示,红色告警灯亮说明该板卡故障。进入管理维护终端的自诊断界面,查看板卡告警细节。g.更换故障板卡。

3.2.5 交换机2M数字中继故障

(1)故障现象:2M数字中继板卡红灯告警,该局向不能正常接续。

(2)故障原因:a.交换机本端2M中继板故障;b.传输系统故障引起的中继电路中断;c.对端交换机设备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2M中继板运行指示灯,红色告警灯亮,说明2M中继故障。进入交换机的自诊断程序,检查该2M端口故障现象及告警信息。b.如果重要2M中断或者多个2M中断,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c.在DDF配线架上对告警的2M数字中继接口进行近端和远端环回试验。d.近端还回正常,远端不能正常还回,判定为交换机外部故障,通知传输系统运维人员检查传输系统。e.传输正常,判定为对端设备故障,通知对方交换机维护人员检查对方交换机。f.近端环回不正常,判定为数字中继接口板故障或2M线路故障,更换告警数字中继板或检查2M线路。

3.2.6 调度台触摸屏故障

(1)故障现象:调度台触摸操作不正常。

(2)故障原因:a.触摸屏设备故障;b.调度台主机故障;c.调度台主机软件故障;d.调度台主机与触摸屏之间的连接线缆故障。

(3)故障处理:a.重新启动调度台主机和触摸屏,如恢复正常,判定为软件故障;b.更换触摸屏,如恢复正常,判定为触摸屏故障;c.更换调度台主机,如恢复正常,判定为调度台主机故障;d.如果完成了以上工作,调度台还不能正常工作,判定为连接线缆故障,需要更换触控连接电缆。

3.2.7 调度台话机故障

(1)故障现象:某个调度台单个话机接续、通话不正常。

(2)故障原因:a.调度台话机插头接触不好;b.调度台话机本身故障;c.调度交换机数字用户板故障;d.调度交换机数字用户板至调度台话机之间的连接线缆故障。

(3)故障处理:a.重新插拔数字话机连线,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水晶头接触不良。b.更换数字话机,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话机故障。c.通过交换机自诊断程序检查端口故障现象及告警类别。d.重新插拔或更换数字用户板,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用户板故障。e.经过以上工作后还不能恢复正常,判定为线路故障,用数字话机在线路上逐段进行测试,判定故障段落,更换相应电缆。

3.2.8 集中录音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集中录音全部停止工作。

(2)故障原因:a.集中录音系统主机设备故障;b.集中录音系统主机上的2M录音板故障;c.系统软件、录音软件或者2M录音板驱动软件故障。

(3)故障处理:a.关机并重新启动集中录音系统,若系统恢复正常,可以判定为软件故障;

b.关机后系统无法启动或启动不正常,可以判定为系统硬件或者软件故障,需要对主机设备进行检查或者重新安装软件;c.系统重启正常,但无法进入应用程序界面,应重新安装应用程序;d.如果依然不能排除故障,更换集中录音板并重新安装应用程序。

3.2.9 分散录音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分散录音系统某一个数字通道告警。

(2)故障原因:a.分散录音主机上录音板的单个端口故障;b.分散录音主机、数字用户板、数字话机之间的连接线路故障;c.数字话机本身故障;d.调度交换机数字用户板故障。

(3)故障处理:a.检查数字话机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处理数字话机故障;b.在录音采集线路上并机测试录音线路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判定为线路故障;c.经过以上工作依然不能正常录音,更换一个录音端口进行测试,如录音恢复正常,判定为录音端口故障。

3.2.10 交换机维护终端故障

(1)故障现象:两台交换机共用一台维护终端,其中一台工作不正常,另一台工作正常。

(2)故障原因:a.维护终端的串口故障。b.维护终端串口与交换机多功能服务卡之间的连接电缆故障。c.调度交换机多功能服务卡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多功能服务卡告警灯,红灯亮判定为多功能服务卡故障,更换多功能服务卡。b.重启维护终端,若恢复正常,判定为串口吊死。c.重启后故障依然存在,交换两个COM口连线,分别检查与交换机的连接情况。d.根据端换前后情况对比,判定串口故障或者是线缆故障,更换相应设备。

3.3 应急处置后期观察

(1)现场应急处置完毕后,现场抢修人员须确认电力通信系统业务电路已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系统稳定运行30分钟后,可视为故障隐患已彻底排除,方可向通信调度申请结束现场应急处置程序,经批准后方可撤离现场。

(2)通信调度接到结束现场应急处置申请,确认业务电路恢复正常,经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同意,方可下达现场撤离命令。

3.4 事件整理汇报

(1)事件报告分为紧急报告和详细报告。紧急报告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口头汇报突发事件的简要情况;详细报告是指在完成突发事件处理后,以书面形式提交的全过程报告。

(2)现场处置工作组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指挥部报告现场应急响应情况和现场人员、设备受损程度,评估现场应急处置的困难和效率。报告频率:每30分钟一次,若出现重大变化立即汇报。

(3)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处置情况,评估业务迂回和故障排除时间,准确掌握现场处置进度,向上级报告。报告频率:每30分钟一次,出现重大变化立即汇报。

参考文献

[1]《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信调度管理规定》.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9

关键词:5W传播模式;组织传播学;地板企业传播

目前对地板企业研究大多从产品、技术的专业角度入手,即使对于地板企业软实力研究也大多基于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的专业角度。没有从传播学专业这一角度认识和深入研究企业传播问题。而地板企业的传播活动恰恰能够做到提升传播效果的目的。这类的研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软实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地板企业传播在理论研究、传播观念和实践操作上都存在着许多误区,大多数地板企业认为“企业传播”等同于“企业宣传”,受经济和观念限制,地板企业对内传播没有完整的信息系统,对外传播主要是被动、肤浅的广告宣传,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远见卓识。缺乏对传播正确认识,在实践上就无法保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由此可见,传统的地板企业传播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地板企业传播模式需要新的解读。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先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了5W传播模式(如图1):“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模型第一次将人类从事的传播活动明确的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5W传播模式引出了传播研究的五个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这对人们理解传播活动及传播活动的过程研究提供了出发点,特别是对地板企业在传播模式领域的研究给予理论指导。

地板企业传播者作为5W模式的首要要素,主要包含地板企业专门设立的公关部门、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员工,体现在团队价值传播和个人魅力传播。对全球500强总经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被危机困扰时间平均8周半, 无公关计划比有公关计划的公司长25倍;危机后遗症波及时间平均8周,无公关计划比有公关计划的公司长25倍。因此公关团队的价值是地板企业应对危机事件(如地板的“双反”事件、国内地板质量问题曝光等)的钥匙,并且危机会周期性地出现,地板企业应该时刻总结前面的经验和教训。另外企业领导和员工个人魅力的传播是一定程度提升企业形象价值的因素,万科的董事长王石是企业家同时也是冒险家,他在2003年时成为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他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但此后四年成功登上11座高峰。王石所展现的意志和个人魅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万科企业的社会形象。

地板企业的传播内容包括资讯价值和企业文化。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在资讯价值的把握上应如何有力地迎合记者和读者。媒体在信息选择上遵循新闻价值规律,即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这五点理应被企业传播者奉为圭臬。地板企业如果片面强调成绩或单项输出信息,忽视了媒体和受众的需求,这个是比较愚蠢的做法。在新闻方面应有意识地融入最新的行业动态,提高读者兴趣。

媒介主要指新旧媒体并重,构建自媒体平台。传统的传播媒介包括报纸、电视、广播、期刊、互联网、户外广告牌,消费者对地板知识的了解6成以上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获得的。另外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博客、论坛等交互性强的自媒体平台的风行,地板企业的传播已经不局限于大众媒介进行传播,自媒体平台的构建是现代地板企业传播媒介的重要补充。

第四个5W传播模式要素是受众,地板企业的受众不仅有企业内部的部门、员工、管理层,还包括企业外部的消费者。对内与对外传播模式是之后即将阐述运用的组织传播学的重要内容。

效果分析是从最浅层次的知晓度, 到终极层次的购买行为, 不一而足。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弄清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使地板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更加有效地细分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

美国传播学者小约翰认为,“随着人们为完成个人和共同目标发生相互作用,组织通过传播而构成。”5W模式的传播过程构造了组织,它贯穿了不同类型的传播,传播是组织存在的要素,组织空间的建构是根据信息的兴衰成败和传播交换来决定的。地板企业是典型的组织传播经济组织。地板企业传播研究是从传播学的视角来探讨促进地板企业竞争力的原理与方法。地板企业传播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稳定、密切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行动,减少摩擦,维持和推动企业发展,如何疏通企业内外渠道,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共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因此总结出地板企业传播,是指地板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或地板企业与外界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地板企业传播可以分为企业内传播和企业外传播两种。企业内传播是地板企业传播的基础,企业外传播是企业内传播的有力延续,是地板企业传播的重心所在。

地板企业内传播又包含有正式传播渠道和非正式传播渠道。正式传播渠道得到制度的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首先是下行传播――地板企业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或行动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导贯彻的过程;其次是上行传播――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和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最后是横向传播――同级部门或岗位之间互通情况、互相协调的信息交流活动。 非正式传播渠道包括地板企业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其特点包括交流的信息广泛而自由;信息交流具有双向性和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非正式渠道是地板企业成员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纽带,有助于企业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

值得指出是,在地板企业内各个传播通路中,员工是传播过程中的最初受众,地板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是地板企业日常行为的指导准则,地板企业内部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都必须将其作为指导精神,而对基本理念的深入了解是行动的基础。因此,对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和经销商和维修服务人员的培训极为重要,有条件的地板企业会设有专门的培训中心和专职的培训人员,并定期开设各类培训课程,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对木地板行业内200余家主流企业进行的门店销售调查报告中显示,木地板门店相关销售人员对培训内容中所经营品牌的品牌文化知识的响应度为13.8%、个案百分比是41.0%,仅在排在销售技巧之后。说明销售技巧和经营品牌的品牌文化知识这两项是地板店员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如图2)。

通过这些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可以将企业经营理念传达给公司每一个相关部门的员工,并可以通过地板企业员工的言行传达给外界。

对目标受众的传播即地板企业外传播,由于是地板企业外部人员,因此,无论从感情上,还是关系与利益的密切程度上,在传播的策略、调性、内容、渠道、时机、形式上都需要与企业内传播有所不同。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信息的输入活动,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能否建立迅捷可靠的信息系统是制约地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将地板企业的职能和计算机智能相结合,开发和建立对广域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的新型信息系统,是现代地板企业传播中的新变革。其形态包括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数据系统)等。其次是信息的输出活动,地板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公共关系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志系统宣传。

地板企业为了维护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而进行各种宣传活动是典型的公共关系宣传,包括社会公益事业、社区服务与沟通、发行宣传刊物、举办新闻会等等。另外通过付费的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的广告宣传活动,目前,广告是现代地板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宣传的主要手段。

从中国木地板门店销售调查报告中发现(如图3),电视广告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广告方式,其次是卖场户外广告、网络广告、公交车体广告和小区户外广告等。在给出的诸多选择中,商业楼宇广告被放在了最后。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意料,电视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广告效应。卖场户外广告则更具针对性,可以有效地吸引木地板消费者的注意力,因此具有良好的广告效果。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广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因此,地板企业在投放广告的过程中,应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广告投放,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解读地板企业的5W传播模式下的组织传播学行为,来分析地板企业的传播模式,力图提高企业传播的效果,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木地板门店销售调查报告(2010-2011)》.

[2]胡河宁,叶玉枝.组织传播学的发展状况与体系构建[J].学术界,2004(5).

[3]李丹.企业传播策略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5.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1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 faults and their treatment of ZTE WCDMA base station equipment were introduced, taking ZTE ZXSDR B8200 + R8840 for example, which plays a guiding role for maintenance personnel of the base station equipment.

关键词: WCDMA;基站;故障

Key words: WCDMA;base station;failure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191-02

————————————

作者简介:赵源(197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技术。

0 引言

随着3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高速数字化时代。目前我国有三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在运行。WCDMA系统作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地位自然是非常重要。3G网络的特性决定了为了完成良好的信号覆盖任务,就必然要加大基站的密度,加强基站正常运行的保障力度。下面,我们以中兴ZXSDR B8200+R8840为例,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意见并提出维护方案。

1 掉站故障

掉话故障是移动通信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故障。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并总结出其处理方法:

1.1 告警信息 通过网管后台告警管理可以发现基站上报“网元与OMC服务器链路断”告警,说明此基站存在掉站故障(或者在配置管理里看到基站为断链状态)。

1.2 排查思路 现网系统每个站点都配置了4路E1传输,只要其中任何1路E1传输是好的就不会掉站,NODEB上的SA单板是E1接口板。只有SA单板故障存在问题,才会产生掉话故障,而其余单板故障不会引起掉站。自商用运行以来处理的掉站故障基本都是由于传输光缆断或者机房停电导致,我们无法从网管后台看出来具体是由哪种原因导致的,还需要借助机房内传输网管和动力监控分析掉站原因。

1.3 经验总结 由于现网很多都是W、G网共址站,所以当出现掉站告警时除了通过传输网管和动力监控分析掉站原因外,还可以观察G网基站的运行情况,而且W网的部分站点还是利用旧的08二期传输。

2 传输故障

传输故障又分为E1故障和FE故障,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两种故障。

2.1 E1故障分析

2.1.1 告警信息 通过网管后台告警管理发现基站CC单板上报“E1/T1链路电信号丢失”告警时,表示此基站存在E1传输故障。

2.1.2 排查思路 现在W网每个站点的E1电路通过传输设备转变为光信号后对接在RNC侧的光口接口板上,RNC端不存在电路,这样如果个别E1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在基站侧进行排查就可以了。由于NODEB侧的SA单板采用插针式的接头,因此只有光端机带的DDF两端连接着E1接头。排查步骤如下:①将有以上告警的对应E1线路进行环回测试,看看告警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则说明不是BBU侧问题,需要查机房的传输设备侧连接;如果还存在,则进行第2步;②将SA面板的E1转接线缆拔出,确认转接头插针是否整齐完好,有无歪针、断针;如果有,则将E1线缆更换;如果没有,将线缆插回,看看告警是否恢复,如果恢复,说明线缆没有连接好,故障排查完成;如果不恢复,则进行第3步;③将SA单板插拔一次:如果恢复,说明是SA没有插好,如果不恢复,则进行第4步;④更换E1线缆,同时自环看看是否恢复:如果恢复,说明是线缆问题;如果不恢复,则进行第5步;⑤将SA单板更换,在线缆处环回,看看是否恢复,如果恢复,故障排查完成,说明是SA单板问题,将SA单板返修;如果不恢复,最后将故障上报厂家。

2.1.3 经验总结 当E1传输出现故障时,大多数是由于光端机带的DDF两端E1接头不好导致,用E1自环线环回故障线路,如果告警恢复,则应该检查E1线路对接处接头是否松动、有无损坏、和对端接触是否良好以及E1传输布线是否符合工程规范,有无承受外力。如果环回后告警不恢复,则应检查SA板是否插牢固、E1转接头是否松动以及转接头插针是否整齐完好,有无歪针、断针。我们还可以在NODEB侧根据指示灯判断E1线路的好坏。

2.2 FE故障

2.2.1 告警信息 在网管后台告警管理中发现基站CC单板上报“SCTP偶联断开”告警时,说明此基站存在FE传输故障。这个SCTP偶联是在配置数据时特意加入的用来监视基站的FE传输状态。

2.2.2 排查思路 现网每个站点的FE传输都是连接在光端机的以太网板上,首先经过传输网,然后经过数据交换机,最后汇聚到RNC上。当出现基站CC单板上报“SCTP偶联断开”告警时,一般先是在后台观察CC单板是否还上报“以太网电(光)信号丢失”丢失告警,如果有就说明FE传输故障是由于物理链路不好,需要在基站侧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没有说明是配置异常问题,需要无线侧和传输承载网共同检查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VLAN、SCTP参数等)。

2.2.3 经验总结 当出现FE传输故障时多是由于硬件连接不好导致,除了检查网线接头之外还要注意CC板上的ETH0为业务网口,ETH1为本地调测和维护网口。FE网线应该是插在ETH0上的。

3 硬件故障

3.1 基带单元单板故障

3.1.1 告警信息 通过网管后台告警管理发现基站基带单元单板上报“单板通讯链路断”告警或单板反复重启时,说明此基站基带单元单板存在单板故障。

3.1.2 排查思路 基站基带单元单板包括:CC板、FS板、BPC板、SA板、PM板和FAM风扇模块。当基站基带单元单板上报“单板通讯链路断”告警或单板反复重启时,应首先通过后台配置管理对单板进行掉电复位操作,如果故障依旧存在需要基站侧对单板重新插拔一下,若还存在请更换相应单板。

3.1.3 经验总结 基站停电导致掉站后,再次上电时个别单板可能会起不来,通过对基站进行复位操作或基站侧重新插拔相应单板后故障会消除。

3.2 射频单元单板故障

3.2.1 告警信息 在网管后台告警管理发现基站射频单板上报“单板通讯链路断”时,FS单板还会上报Ir光(电)信号丢失告警。

3.2.2 排查思路 基站的基带单元通过FS单板光口与射频单元进行连接,宏基站FS单板前3个光口连接的射频单元都是覆盖室外的,当宏基站带有覆盖室内的拉远RRU时,用FS单板的4、5、6光口连接。排查步骤如下:①检查RRU是否上电,方法:后台观察是否有RRU掉电告警,用手触摸RRU的四周以及机架,如果是太阳直射RRU,请触摸RRU的背光面和四周。RRU上电了会有明显的热量,否则就没有上电。如果确认RRU已经上电,告警没有消失,请进行下一步。②将FS接口板上光口的收发光纤倒换一下。如果故障消失,说明光纤插反。如果工程上已经用的是防反接的光纤,则不存在光纤插反的可能。可以不作这步处理。否则下进行一步。③确认RRU侧的光纤是接到RRU的光口1,而不是光口2。④确认RRU光纤与光模块接触良好。将备用光纤更换到故障RRU上。如果故障消失,说明是光纤坏引起的故障。⑤更换RRU的光模块。如果故障消失,说明是RRU的光模块损坏引起的故障。

3.2.3 经验总结 现网中拉远独立RRU上报“单板通讯链路断”告警,大多数是因为拉远独立RRU被业主掉电导致,当RRU完全掉电之前会先上报“RRU掉电告警”。也有少部分是由于光纤或者光模块损坏导致。极少部分是由于硬件故障导致。

4 结束语

基站设备的故障有很多种,以上部分只是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较常出现的一些现象,谨在此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其他各种情况,具体问题还要在实践中具体分析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魏红.移动基站设备与维护.人民邮电出版社.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11

关键词:工程施工;砼板堆石坝;要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众所周知,在施工过程当中,由于砼板堆石坝工程的建设特点,应该注意坝基与彼岸的处理,料场质量的控制,坝体填筑质量的控制以及趾板和面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1 坝基与岸坡处理的质量控制

坝基、趾板地基及岸坡的处理,均属隐蔽工程,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认真施工。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如实、准确地进行地质描绘、编录及整理。如发现新的地质问题,应及时研究处理。同时处理岸坡时,应采取截流排水等措施,防止两岸山坡雨水冲刷垫层。

1.1.1 质量检查主要项目和技术要求

坝基与岸坡处理质量检查项目和技术要求具体见表1:

表1坝基与岸坡处理质量检查项目和技术要求

项 目 质量要求

地质钻孔、探坑、竖井、平洞 无遗漏、处理符合要求

坝基部位 1.草皮、树根、乱石、坟墓及各种建筑物等全部开挖清除,符合设计要求; 2.按设计要求清除砂砾石覆盖层,或完成砂砾石表层处理; 3.岩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岩坡部位 I.开挖坡度和表面清理符合设计要求; 2.开挖坡面稳定,无松动岩块、危石及孤石; 3.凹坑、反坡已按设计要求处理

趾板基础 1.开挖断面尺寸、深度及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无欠挖; 2.断层、裂隙、破碎带及软弱夹层已按设计要求处理; 3.在浇筑混凝土范围内,渗水水源切断,无积水、明流,岩面清洁; 4.灌浆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1.1.2 检查数量与方法

(1)坝区地质钻孔、探坑、竖井、平洞应逐个进行检查;(2)坝区开挖清理按50~100M, 方格网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局部加密;(3)岩石开挖的总检查点数,200m2以内不少于20 个,200m2 以上不少于30 个,局部突出,凹陷部位(面积在0.5m2 以上者)应增设检查点;(4)趾板基础处理的检查数量,每块趾板(长度8~10M)的检查点数不少于10个。

1.1.3 质量监督要点

(1)坝基和岸坡的渗水处理的验收报告。(2)坝基和岸坡的地质报告。(3)坝基和岸坡开挖后的清淤处理报告。(4)单项的记录报告。(5)开挖出防水层与坡体接触处的记录报告。

1.2 料场质量控制

由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因此,我们在浇筑面板石坝的时候要尤其注重浇筑的材料的质量和强度,还要确保材料的储备是否能够满足工程的施工,从而不会影响施工的进度。

1.2.1 料场复查

由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浩大,虽然前期已经进行质量和数量的检查,但是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不影响施工进度,不延误工期,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再进行复查。这就需要针对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勘察报告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与调查,以确保材料的来源和运输是否满足要求;确保料场的开采量是否有足够的储备;确保料的源头地质情况与汛期水位的关系是否满足一定的要求;再者还要确保料源地的地质分布情况;最后,去现场进行实地检查,确保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1.2.2 坝料开采

在开采坝料的时候要注意许多问题,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对不同土层的要求也不同。在开采粘性土或砾质土的时候,要先选好一个土质和含水量都适当的堆料场地,而针对土层的分布比较复杂的料场,我们在开采之前还要进行试验检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而在开采沙砾料的时候,我们要统一安排混凝土骨料,备用料以及筛选出来的料。其次,在开采堆石料的时候,我们提前进行一定规模的爆破试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开采。还有就是堆石料场地最好选取岩性单一较好的场地,从而还要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后,坝料的使用都需要严格的试验来进行使用,以及开采后的场地要及时进行保护措施以满足环保等要求。

1.2.3 料场质量控制及检验

料场以及坝料本身的质量控制,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把关,其中坝料的开采以及其制作方法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其次,坝料的开采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开采,料场的杂物要及时清理;最后坝料的各种物理指标(级配,含泥量等)要符合设计规范,不合格不得作为坝料使用。

1.2.4 质量监督要点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紧抓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我们要抓住以下几点:第一,之前做的复查结果应该满足勘察要求和设计要求,储备量也要满足需求,物理性质也满足强度要求;第二,现场废料的堆放都要满足环保等的要求;第三,坝料的开采也要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第四,还要注意坝料的施工工艺,检测报告等;第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巡查记录,确保全过程施工正常;第六,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环节,如;道路情况,交通工具等都应该满足具体的规范要求;最后,还需要检查坝料的质量评定意见。

1.3 坝体填筑质量控制

大坝填筑的质量控制与检验,是面板堆石坝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切实保证坝体的填筑质量,必须按有关的规程、规范及设计具体要求,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全面管理。控制坝体填筑质量应对坝体填筑的各环节进行抽样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反馈给施工人员,以便及时控制施工质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碾压是控制大坝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 按照规范要求,大坝填筑前应进行碾压试验来确定填筑压实参数,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进行施工过程控制,最后通过试验来检测各个区段的施工质量,确保坝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1.3.1 质量控制及检验

坝体填筑质量的控制机检测需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填筑坝体的坝料要先符合要求,满足设计规范;其次,施工机械要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第三,零下温度中施工要注意结冻,并做好雪后清理雪的工作;第四,施工中的具体要求,比如坝料的每层的厚度,机械碾压的遍数等等都要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大的误差;最后,对施工完成的坝面要抽取样本到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力学性质检测,达到设计要求方可继续施工。

1.3.2 质量监督要点

坝体填筑材料的质量监督同样也有以下五点:第一,坝料本身要严格要求,必须在制定范围内开采,开采出来的坝料还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不合格的坝料坚决不用;第二,严格监督开采出来的坝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试验数据报告,严格把关;第三,实验室填筑碾压数据报告也要严格注视;第四,坝料填筑与压实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碾压次数以及死角处的碾压的具体参数都要严格观察;最后,还要做堆石坝体成品的力学实验,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1.4 趾板和面板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我们要严格把关面板和趾板材料的质量,必须使其符合设计要求,进材料时必须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验收报告,同时还要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质量检测,由于砼面板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体唯一的防水保护措施,所以对此我们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和监督。

1.4.1趾板施工

首先,趾板是直接与地基岩连接的,因此,在浇筑趾板混凝土的时候,要等到地基开挖之后再进行。同时趾板的浇筑还要在相邻区的垫层还有过渡层以及堆石区填筑前就必须完成。其次,趾板除了要根据实际要求留伸缩缝外,还要根据施工中具体情况留施工缝。第三,在浇筑混凝土趾板之前,必须将超挖1M以上的趾板地基先用混凝土填平。第四,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注意振捣密实,更要注意其与止水带之间的密闭性。最后,就是保证趾板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平整度,误差不能超过5mm。

1.4.2 面板施工

面板的施工也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面板混凝的浇筑必须在趾板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同时还要先确保垫层面的平整度均已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面板的浇筑。第二,面板混凝土施工时最后一气呵成,直接浇筑到坝顶。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水平缝和施工缝合二为一进行处理。第三,施工水平缝的时候要在浇筑下一批混凝土之前,要先进行表面磨平处理,并用水湿润方可进行下一批混凝土的浇筑。第四,进行面板浇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温度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不宜在高温下施工,这样容易引起裂纹,影响施工质量,同时浇筑面板混凝土的时候,也可采用通仓浇筑的方法,都是保证浇筑质量的有效措施。第五,浇筑面板混凝土的模板也要根据设计要求,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严把质量关。最后,浇筑好的混凝土脱模后,要进行平整处理,打磨修毛,并要保证平整度,误差不要超过5mm。

1.4.3 裂缝检查及处理

裂缝的检查和处理应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记录浇筑混凝土的开裂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报告。第二,如果有出现宽度在2mm以上的裂缝,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方法比如注浆等等。

1.4.4 质量监督要点

最后就是要做好面板浇筑混凝土的质量监督工作,其内容如下:各个阶段混凝土表面清理工作的记录报告。第二,模板的设计,安装及施工的记录报告。第三,止水帷幕材料的检验报告。第四,伸缩缝、施工缝等处结构力学性质的检测报告。第五,混凝土浇筑时振捣速度,浇筑速度等的控制报告。第六,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的等物理性质的检测报告。第七,混凝土面板的平整度检测报告。第八,温度,湿度等的控制报告。最后就是要做好完成后安全性能的检测报告。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12

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正在或打算进行IPO,去年以来已有三家成功上市。面对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IPO之前企业应做什么样的准备?新三板企业需充分关注财务与会计、规范经营、信息披露等方面,洞悉自己的问题所在,以顺利通过监管审核。

IPO提速同时监管趋严

2016年以来,企业上市周期缩短,已过会企业的挤压情况得到缓解。2017年加速趋势更明显。新股发行虽然被提速,但企业的过会率却在下降,2017年首月企业IPO过会率由2016年均值93%降至82%。统计显示,2016年共有268家企业申请上市,其中18家未通过审核;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2日共有49家企业上会,7家未通过审核。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综合发行条件中对主体资格、规范运行、财务与会计、信息披露四个方面的相关要求,统计这一期间发审会审核结果公告中对企业提出的87问题可以发现,财务与会计、规范运营问题最为受到关注,占比超过70%,信息披露次之。主体资格方面,2016年仅有锦和商业存在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化受到发审委发问的情况。分板块来看,信息披露问题询问中主要集中于申请主板上市的企业中,财务与会计、规范运营方面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均为主要问询点。

而从此间发审委审核公告中对每个企业提出的审核回复看,企业被问及的问题涉及的监管方面中,2015年为2.07个,2016年为2.11个,截至2017年2月8日,2017年平均涉及2.14个方面,并且该数据有保持上升的趋势。

财务与会计问题问询占比最高

根据对发审委的审批公告分析,发问主要关注点集中财务控制、报表规范、会计核算、信息真实、关联关系和持续盈利能力六个方面。其中,前四个方面可归纳为财务规范问题。

公司内部财务内控制度完善

根据《办法》中第二十一条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简称《创业板办法》)第十八条的相关内容,财务控制指的是在审核公告中主要包括企业在劳务、采购、关联交易等具有法律效应的流程控制等重大方面所涉及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结合发审委的会议审核公告,将对应企业面临的监管要求列出如下:

公司财务报表规范

根据《办法》中第二十三条和《创业板办法》第十七条中的规定,该项主要是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会计核算符合规定

根据《办法》中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会计核算主要关注编制财务报表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对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选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财务报表信息真实

根据《办法》中第二十条和《创业板办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财务信息真实具体指企业在披露信息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发行人编制财务报表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对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选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随着发审委审委愈加细致、企业IPO现场检查工作的展开,信息披露的准确和真实将越发重要。

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

根据《办法》中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发审委要求申报企业在申报材料中对有大笔资金往来或交易占比较高的担保方、客户、采购方以及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的其他关联公司等,发行人应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并按重要性原则恰当披露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价格公允,不存在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情形。

公司应有持续盈利能力

企业持续盈利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以及经营能力等。根据《办法》第三十条和《创业板办法》中第十四条的相关规定,该项监管内容主要包括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最近 1 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以及其他可能对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涉及方面较多,发审委主要从企业所处的行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外部关系三个角度剖析企业的持续盈利模式。发审委在审核中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活动,也对其他社会问题例如环保等有所关注。

把控企业规范运营

除了百合医疗存在发行人实际控制人任职资格和实际控制人收入来源合规性判定外,规范运行方面所涉及的监管内容,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和操作规范两方面。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

根据《办法》中第十七条和《创业板办法》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

公司经营规范合规

根据《办法》中第十八条和《创业板办法》第十九条中的相关规定,申报企业不得存在以下情形:最近3年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或者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或者以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或者伪造、变造发行人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签字、盖章;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等。发审委关注了有违反相关规定嫌疑的企业行为,现将相关企业面临的监管要求列出如下:

公司控制人和董监高人员

满足任职资格

根据《办法》中第十六条和《创业板办法》中第二十条中的相关规定,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且不得有相关违法行为。《创业板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发行人的股份不存在重大嗍艟婪住0俸弦搅粕昵朐诖匆蛋迳鲜校发审委就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提出相关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