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30 10:35:09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

让孩子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

年幼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奇、好动、好玩,兴趣容易转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在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鼓励孩子一心一意做好某件事。

如在看书时,让他看完一本再换一本;给玩具时也不一下子放一大堆。如果玩具成堆或书成堆,就容易使他一会儿玩这,一会儿看那,没有坚持的习惯。又如,在和孩子种植植物时,无论他怎么着急,今天播下的种子,也不会明天就长大,要想有收获,必须耐心等待,给它浇水、施肥,让它享受充足的阳光才可以生长发芽。

通过生活中的这些小事,让幼儿养成做事一心一意、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让孩子从小目标开始做起

培养孩子做事有毅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善于从小目标上开始培养孩子的毅力。

如培养孩子阅读这一习惯,我们不能泛泛地督促和考察孩子“坚持阅读”,而要将“阅读”这一目标具体化、数量化。可先从亲子阅读开始,坚持每天20分钟时间陪孩子阅读,然后让孩子坚持十几分钟的时间自己阅读等。

随着每一天的坚持,孩子的信心就会增强,从而不再恐惧较高些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定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低的话起不到训练意志力的作用;太高的话孩子很难达到,就会放弃,致使锻炼变成了打击。

帮助孩子将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欲速则不达,很多目标是无法一下子就达到的,这时父母要帮助孩子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比较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将长远的目标按进行的过程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

如孩子学习自己吃饭,我们不能盲目地、不分工具地使用和饭菜地种类而坚持让孩子自己吃,而要将独立吃饭这一目标分阶段进行,可先让孩子坚持每天自己喝牛奶、用勺子,而后再学会使用筷子等。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达到目标的喜悦心情下,充满热情地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当然,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意志消沉是难免的。父母要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鼓励孩子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当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做事有始有终。

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很多孩子由于生活过于安逸,往往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遇困难的机会,让孩子知道,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当孩子遭受障碍时,鼓励并陪孩子坚持完成任务,让孩子找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

在走平衡木、跳很宽的小沟、爬网等体育游戏活动中,对大部分年幼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完成,而且要有一定的胆量。孩子在多次遭遇挫折和战胜困难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养成了积极向上遇到困难不退缩,努力去克服困难的正确态度,提高了孩子们的抗挫能力,锻炼了坚强的毅力。

遇困难鼓励孩子再坚持一小步

从某种程度上说,毅力就是坚持一小步,兴趣是坚持的前提,但我们都知道年幼的孩子兴趣广泛,但没有中心兴趣,在某个时候他会对原本很感兴趣的事情厌倦了,并不代表他真的不喜欢,而只是兴趣疲劳了。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孩子一直在学习舞蹈,突然有天她说:“我不想学跳舞了。”父母可以用“不是好久没见刘老师了吗,她一定又会给你一个小奖状……”等类似的语言稍微鼓励一下她,让孩子坚持下来。然后你再继续说:“你刚才还说自己不去呢!去了以后你跳得多开心啊!老师还表扬了你……”这样孩子就会一下子理解了坚持其实就是一小步,是一种快乐,一种成功的喜悦。

树立自信心,让孩子相信“我能行”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2

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蔡元云先生说:“培养青少年的坚毅品格,提升青少年的抗逆能力,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提升青少年的效能感、归属感及乐观感,有助于他们在逆境中不退缩,积极应对挑战。”因此对于生于顺境的青少年来说,培育他们的坚毅品格,提升他们的抗逆能力,对其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果汁软糖”实验:研究者让一群孩子挨个进入一间空旷的房间,并对每个孩子说:“这颗糖是给你的,但我要出去办点事,如果你能等到我回来后再吃,我就一定再给你一颗。”对这颗糖,有不少孩子当时就迫不及待地吃了下去,而一部分孩子是稍作犹豫,但终于还是吃了下去,只有极少数孩子坚持等待,直到最终吃到了第二颗糖。后来,研究者作了跟踪调查,调查表明,这些孩子上中学时,那些能坚持等到第二颗糖的孩子通常独立性强、自信、开朗、社会适应性强;而那些早年经不起果汁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多地表现出孤僻、易受挫折、固执,并往往屈服于压力,逃避挑战。这个实验揭示的是并非所有的儿童都具备难能可贵的坚毅品格和压制冲动的抗逆能力,同时也表明,这种坚毅品格和抗逆能力不是儿童从一出生就完全具备的,而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得到,因此发掘和培养孩子身上的抗逆能力,塑造坚毅的品格,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抗逆能力,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潜能,是面对危机或逆境的适应,是一个人的重要的生存能力,它包括人际关系能力、办事的意志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情绪的自控性、对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等。抗逆能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适应或改善不利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抗逆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抗逆能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能力可使人的心理健康恢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高的抗逆能力。可见,抗逆能力具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经历严重或危险的打击后发展依然良好;二是在强压力下,工作和生活仍能得到较好发展;三是自我保护性因素发展好,即便置身挫折情境,仍能将自我与情境作适度分离,并具有独立控制和驾驭环境的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具有良好抗逆能力的人,一般具备以下三大特点: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

1. 效能感。效能感包括情绪管理、社交能力、目标制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能感的孩子,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去管理自己的情绪、结交朋友、驾驭问题及困难,也懂得适当为自己制订清晰的目标。

2. 归属感。归属感基于照顾、支持的关系、合理的高期望和积极参与的机会。小孩子在成长阶段,家庭及学校之影响尤为显著,我们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家庭及学校中最少有一位关心和照顾他们的成员,能教导他们态度积极、支持关怀他们的成长,并以身作则成为好榜样。另外,他们对其家庭及学校之归属感亦相当重要,当他们遇到困难而未能解决时,家庭及学校便是最好的庇护站,让他们歇一歇再上路。

3. 乐观感。乐观感是对未来有希望,相信未来是光明的;还相信只要肯尝试,便有成功的机会。悲观会使人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严重影响一个人在学业或工作上的表现,甚至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损害身体健康。乐观的孩子则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

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不佳,他们能很快恢复过来并在下次考试考得很好,与父母吵架或与同学争执后,能够控制情绪很快恢复常态。他们能够抵住网络游戏等诱惑,安心学习、静心思考,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下决心克服,或主动寻求支持系统,说服老师或家长给予自己额外的帮助。在当今社会,更有一些战胜贫困和厄运,改变命运的强者。如被评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孟佩杰,她含辛茹苦照顾养母12年,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困境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4000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娇生惯养的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犯了一丁点小错就陷入不可自拔的烦恼境地,因家长的偶尔批评就背起书包离家出走,甚至为一次考试失利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就像被精心保护的晶莹剔透的玻璃球,只能捧在手中,稍不留神就会滑脱,碎落在地。

而当今不少老师、家长却因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要求总是尽快尽量地满足,生怕委屈了孩子,从而使孩子养成了任性、骄横的性格。他们哪里想到,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怎能如此轻易地就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糖果”呢?习惯了轻易获取“糖果”的人又如何会有耐心去等待“第二颗糖果”?老师们,家长们,你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吃到第二颗糖”吗?那么,请你从此开始,创新育人理念,对孩子加强抗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坚毅品格,提升抗逆能力!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3

一、以“诚毅校训”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

“诚毅”,即“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嘉庚先生提倡“诚者,诚以为国,实事求是,大公无私。”是希望学子们:对祖国的无线忠诚;待人真诚,为人处世合于礼、审于义、当于理。提倡“毅者,毅以处事,百折不挠,努力奋斗。”是希望学子们:在校时,学习知识、思想修养、锻炼体魄都要持之以恒,克服困难,追求进步,坚忍不拔;出社会工作,要敢于负责,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在这思想的引领下,经对现状的审慎分析,我校确定的教风为“精进、严谨、扎实、灵活”,学风为“笃实、求真、勤学、善思”,其中教风的“严谨、扎实”和学风的“笃实、求真”均体现了“诚”之所在,教风的“精进、灵活”和学风的“勤学、善思”则体现了“毅”之所在。

“诚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是小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实现学生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小学时期是品行养成的最佳时期,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学生的需求、兴趣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诚毅教育”校本课程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强调育人效果。根据课程育人价值,简明清晰地从诚以待人、毅以处事两方面,提出课程目标:诚毅做人,做一个好孩子;诚毅求知,做一个好学生;诚毅交友,做一个好伙伴;诚毅处事,做一个好公民。

二、以“嘉庚精神”为载体建构课程内容

“诚毅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德育体系,爱国主义教育、做人教育、意志力培养、自信心培养,是这一体系中的四大主题。为了使每个嘉庚学子在小学毕业时能受到完整的、系统的“诚毅”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注意把握课程的纵向和横向结构。纵向衔接上,按一至六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编选《有个学校叫集小》《有个学村叫集美》《有个节日叫快乐》《有个伟人叫嘉庚》《有个建筑叫经典》《有种精神叫诚毅》等六个主题6册教材系列丛书。横向沟通上,又将每册教材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情育诚毅”“理倡诚毅”“行践诚毅”“悦悟诚毅”“评养诚毅”“典导诚毅”。

这套校本教材课程内容的构建主要采用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新编等方式进行。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成长‘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形式上建立了立体实施平台,形成了“课题的生成与指导”“搜集和处理信息”“动态的协同合作”等因素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立体化、多元化、动态化的模式,增强了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提升课程实施的效能,形成了既符合《纲要》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三、以“素养立人”为价值丰实课程文化

为探索“诚毅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学校提出课题引路、专家引领,利用课题研究带动、推进“诚毅教育”的开展。“‘诚毅’精神与小学德育实效的研究”课题先后被列为厦门市“十五”期间第一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和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课题。2010年起,学校特意设置课时,以达全面教育。将“诚毅教育”校本课程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整体目标,以课程的形式,逐步深入、稳定有效地推进,保证走向常态,走向课程,走向文化。

学科教育是诚毅教育的主要途径,“诚毅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具有渗透性、全面性、循序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师要树立正确课程观,善于抓住时机,探求有效的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做到以“理”倡“诚毅”。我们以“嘉庚精神”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诚毅”品质为目标,形成“环境熏陶+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的创新教育模式,探寻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

1. 优化“诚毅教育”的课内外环境,以“境”育“诚毅”。精神是无形的,如何将它物化为外在的东西,让学生看得见、听得着,受到耳濡目染进而内化于心,形成思想观念,这是我们开展“嘉庚精神”教育的着力之处。基于此,我们努力创设“一草一木皆有文化底蕴,一处一景尽显嘉庚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校门口醒目的校训石、嘉庚像,操场角开辟的“诚毅”文化长廊、学思亭、教室里的嘉庚语录,每个楼层、校史、荣誉室搜集整理的历代“诚毅之人”“诚毅之事”“诚毅之言”……师生们浸润其中,“诚毅”校训犹如修身之镜溶入每个集小人的血液,而成为学校的灵魂、师生的行动指南。多管齐下的课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境启发人,熏陶人,造就人,启迪心智、润泽心田,让诚毅精神浸润校园,强壮着体格,美丽着心灵。

2.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理”倡“诚毅”。教师结合丰富的教育内容,在“言行必果,诚以待人”“战胜困难,毅于求知”“诚意交友,情深谊长”等专题的课堂教学中,设置“故事小屋”“明理思索”“实话实说”“实践园地”“格言诵读”等环节,通过目标渗透、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实际锻炼等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去挖掘、去发现、去领悟,让诚毅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如,四年级《有个伟人叫嘉庚》主题学习中,孩子们按照“实业家、教育家、爱国者”的主线调查寻访、搜集资料,认识到陈嘉庚与“他的实业王国”,与“鹰厦铁路”,与“家乡教育”,与“他的友人”等内容,孩子们对诚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3. 丰富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以“行”践“诚毅”。在开发显性课程资源的同时,也注重隐性资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把研究性实践活动与班队活动、兴趣活动、课余游戏、竞技比赛、社会实践相结合,内容多、形式新、范围广,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拓宽了育人空间。如,每年清明节悼念陈嘉庚先生祭扫活动已成为我校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传统活动,每年10月21日陈嘉庚先生诞辰纪念日的校庆活动,定期举办教育月,以“嘉庚在我心中”“诚毅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以“诚毅足千秋”“薪火传万世”为主题的寻访校友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将“嘉庚精神”“诚毅品格”迁移内化为自己的做人准则,理念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外化于行动,逐步培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素质。

如此,把诚毅教育贯穿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等育人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全面丰满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做到环境育诚毅,教书育诚毅,活动寓诚毅,以规促诚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知识教育于一体的窗口。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儿童舞蹈强制意志

笔者认为,意志培养在少儿舞蹈训练中一般有三个阶段:一是寓教于乐;二是适度的强制;三由适度的强制到自觉。

一、寓教于乐中的意志培养

儿童幼年时意志品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较差,行动缺乏目的性和持久性。做事往往是凭兴趣,即使有目的,碰到点困难受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寓教于乐,强化对兴趣的培养是少儿意志培养的前提。

所谓兴趣是指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感情体验联系的。郭沫若同志认为:“兴趣爱好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斯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即是对材料发生兴趣。”兴趣也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舞蹈,在快乐中舞蹈,在自信中舞蹈,在欣赏中舞蹈,在创作中舞蹈,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钻研、探究的习惯。孩子的感觉和思维器官处于积极状态,成为学习的推动力,为长期学习舞蹈,培养意志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舞蹈启蒙、兴趣培养建议采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教材,还有老师自创的游戏、情景剧、载歌载舞的歌谣、统合训练等)。

但是,如何利用舞蹈这一特殊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意志教育和训练呢?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苦练”渗透在浓厚的舞蹈兴趣中,“趣练”融汇在长时间的坚持舞蹈的学习中,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坚强毅力。笔者在舞蹈训练中,有机地把磨练意志的“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儿童年龄小,如果一味单调地机械训练,时间稍长孩子就烦。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把激发兴趣和严格训练相结合,在训练中强调“趣味”二字,增加一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有了这种愉快的寓教于乐活动过程,儿童便会对舞蹈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舞蹈表演角色,同时激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从而达到了培养儿童意志的目的。

二、适度的强制是少儿意志培养的关键

国外专家对1000多名超常儿童进行了30多年的追踪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智力和工作成就之间决不是完全相关。研究者发现,800名被追踪研究的人中,对20%成就最大的和20%成就最小的加以比较,他们之间最大和最显着的判别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意志品质的不同,前者的成就在于有意志,坚强、自信,有进取心,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能锲而不舍地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后者成绩小则是由于他们缺乏上述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从被动性的行为到自发性的行为是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才能完成的。儿童也是如此,只不过要适度。在少儿舞蹈培训中,对孩子意志品质的训练是有一定特殊性的。舞蹈是“残酷”的艺术,4至6岁之间的孩子在训练中多以兴趣为主,他们要依赖父母和教师的提醒和帮助才能确定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这样才能为他们步入舞蹈大门打下基础。当孩子在7至9岁之间时,虽然他们在思维上多多少少有了解能力及意志力的认识,但仍然没有形成道德意志。例如:老师在场和不在场的情况下守纪律就不一样。在舞蹈训练当中也往往缺乏自觉性。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例如:日复一日的软开度、压腿、踢腿、开胯等训练,疼痛、偷懒、放弃……是每个孩子都会面临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外部强制(老师、家长)的力量,老师、家长的要求、监督、提醒、帮助和赏识是他们意志努力的需要。因此,适度的强制是少儿意志培养的关键。有了外界因素的提醒、监督、赏识和帮助,使孩子们在训练的每个阶段都能坚持完成训练任务,而不半途而废,逐渐形成意志品质行为的自觉性。

三、适度的强制到自觉,教育者的意志力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者(教师、家长)的意志力在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儿童树立意志坚强的典型,是儿童乐于接受而又行之有效的锻炼意志的好方法。教育者对待本职工作,敢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这样率先垂范,就会给儿童以巨大的鼓舞与影响。同时,父母也要把儿童充沛的精力引导到克服训练中的困难上去,并给儿童在训练中制定目标。目标在儿童心中越明确,儿童就越主动,越积极去克服训练中的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训练目标时,既要有长远的目标,也要有切实可行的训练后即能达到的短期的目标。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付出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有强制明确的提醒,又要有帮助、鼓励和欣赏,在肯定中增强自信,在苦练中获得进步和成就感。孩子才会有顽强的毅力去克服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5

温馨和谐的家庭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如果父母经常吵闹或是冷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吵架的情形,当时我特别担心妈妈会离开我们。孩子有了安全感才会有信心、兴趣学习。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家庭中有幸福感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入学,择校,养老一系列的问题让人觉得压力大。但是这些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提起,因为孩子都很敏感,担心自己会成为家里的负担,担心自己不能上学,担心没有饭吃,不能买玩具。去年我的女儿上小学前,听到小区里的人们谈论择校费的话题,回家问我:“妈妈,我能上小学吗?我上小学是不是要花很多钱,我们家有钱吗?”我说:“当然能上小学了!而且不用花钱,我们是片内的学校。”她听了非常高兴地出去玩了。

三、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自由地表达己见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重视。在我们工作之余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读书,进行户外活动,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关系,也能让孩子喜欢读书和户外活动,少看电视,少玩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很多家长除了赚钱,已无余暇关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与感受,对于孩子的意见不重视,态度粗暴,一切都代孩子决定,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吃力不讨好,弄得与孩子的关系非常僵硬。孩子小的时候,敢怒不敢言,到青春期矛盾非常尖锐。其实并非每个家长都是教育学家,我们的教育方法很难保证不出现错误。如果是在一个民主、平等、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即使家长意见不被认同,孩子也会体谅父母的心意,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说出来,与父母交流,不至于出现尖锐的矛盾。

四、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的长大,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管理自己生活的权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做决定的自由,将他们做决定的事情的范围慢慢扩大。可以从“明天穿什么衣服、鞋子”,放学回家后“什么时候做作业,先做什么作业”“一周的零用钱,怎么花”慢慢地扩大到“一个月的零用钱怎么花”。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我们还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事情,从而使孩子更加自信和自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这样孩子会更加尊重我们。有些家长凡事替孩子做决定,除了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些过分勤劳的家长显然不是好家长,实际上已经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现的“独生子女一代”现在已长大成人。我们身边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还张口闭口“我妈妈说”“我要和妈妈商量一下”不会自己做决定的大有人在。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吸取教训。

五、培养孩子的耐心、毅力和自信心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尽心尽力地做事情。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应该给予表扬,让孩子体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有充分的耐心,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不能以成绩论英雄,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家长以成绩论英雄将导致孩子不喜欢做或不敢做有难度的事情,只喜欢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来获得好评,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孩子向困难挑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毅力。

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一年级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的一年。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有好成绩,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必须立规矩。比如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做作业时要求大人陪伴,做作业时不能拖拉,写一个字或做完一道题玩一会儿,原本半小时能做完的事情,一小时也完成不了。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负担,常常要家长督促才能完成作业。所以我一般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过时不许再写。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现代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很多人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自身很少参与。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主,把孩子看成唯一的希望,放弃自己的爱好、事业。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不允许孩子犯错,要求孩子听话、顺从,以优秀的成绩回报自己的付出。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期望不一致易产生挫败感和怨恨情绪。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反而会成为孩子的成长阻碍。

七、结语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6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面对压力、困难和挫折时,舒缓紧张、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培养、磨炼、吸取教训等之后才能拥有的,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应从小培养。

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挫折教育”或“耐挫教育”很重要,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当然,家长应充分考虑孩子年龄、性格、环境等因素,把握好挫折教育的度,绝不能一味地为了培养孩子的坚强而牺牲孩子的快乐与健康。面对困难时,家长自己首先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平和的心态,以身作则锻炼、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自信 自信心是处事的原动力,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做事,从而训练处事能力。当他们犯错时,注意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鼓励孩子再尝试。当孩子做得对时,应加以赞赏及鼓励。

接受失败 家长要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接受失败,让他们明白只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这便是成功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勇敢地承认错误及纠正错误。

锻炼勇气 家长应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探索四周环境。培养独立的能力,并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家长可按孩子的能力,循序渐进提出要求、给予支持。避免过分保护孩子,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的习惯。

保持乐观 孩子遇到挫折及失败时,家长应教导孩子放松心情,以正面的、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要引导孩子明白解决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只要多尝试,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

培养毅力 做事成功需要持久的毅力。一遇到失败便放弃,就永远不会成功。家长可鼓励孩子设立个人目标,坚持不懈,达到目标,便给予奖励。

经验学习 当孩子遇到困扰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解决。

亲子沟通 这是孩子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家长应经常与孩子交谈,鼓励他们表达感受。家长应特别留意孩子的情绪表现,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从而做出适当的辅导。影响儿童的精神问题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家长的鼓励与支持。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多米诺游戏;个性养成;发散思维

一、多米诺骨牌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

多米诺骨牌在搭建的时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张看似简单的小骨牌,如果摆放位置不对,很有可能就会使已经搭好的骨牌倒塌,之前的心血都付诸东流,幼儿的协调能力不如成人灵活,在搭建骨牌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多,在刚接触骨牌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使骨牌倒塌,之前的努力也都白费了,而且幼儿的耐心比较差,屡次失败,很容易使他们丧失信心,放弃游戏。

但是,实际在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不希望放弃,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总结失败的经验,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努力了这么长时间最后还是失败了,经过一番思索,不少孩子都总结出了原因,有的孩子是因为在拿牌的时候没注意,衣服蹭到了搭建好的骨牌模型,有的孩子则是因为晃动桌子,使骨牌模型倒塌了……孩子们经过一番思考,在下一次游戏的时候,就知道规避这些问题了,这样也让他们知道了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能够将一件事情做得更好,这样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孩子们也能举一反三,找出自己的缺点,走向成功。

二、多米诺骨牌教会孩子学会团结协作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独木难成林。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不仅有助于孩子当前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也有较大的帮助,而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米诺骨牌就能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游戏的时候,不少孩子经过反复的失败后逐渐意识到在游戏的时候,如果只凭借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将骨牌搭建好的,只有与他人一起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做好这件事情。因此,笔者在游戏时曾尝试让孩子们一起合作,但是在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孩子们虽然有合作的意识,但是他们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并不知道合作该如何开展,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向同伴证实自己,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好骨牌模型,这个孩子放一块骨牌,那个孩子放一块骨牌,最后效果反而不如孩子自己单独游戏的时候好。为此,笔者让他们相互反思,在合作的时候,自己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合作才能快速地将骨牌模型搭建好。经过一番商讨,孩子们将任务分配好,在团队里谁负责放牌,谁来看护已经完成的作品,谁来给放牌的孩子递牌,分工明确,这样很快就将模型搭建好了,幼儿也认识到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养成。

三、多米诺骨牌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往往更加感性,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屡次失败,很容易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丧失耐心和毅力。如在搭建多米诺骨牌模型时,有时候眼看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最终因为一块骨牌倒塌,最后又功亏一篑了,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失去耐心。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开展游戏的时候,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如在失败之后不要轻易气馁,再坚持一会儿一定会成功的,通过教师的鼓励,孩子在摸索的过程中,成功地将理想的骨牌模型搭建好了,在回头去看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发觉其实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而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却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在面对其他困难的时候,只要想一想自搭建骨牌模型时的付出,他们很容易就能够树立信心,直面困难。

四、多米诺骨牌游戏发散孩子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多米诺骨牌的摆放形式不一,就像积木一样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来搭建自己喜欢的模型。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孩子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十分丰富,但是如何将自己的想象付诸实践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多米诺骨牌为例,他们想象的东西和自己实际做出来的可能总是有一定细微的差距,而要想搭建出理想的模型,就必须经过一定的设计,如,如何使模型的色彩看起来不是那么单一,如何从简单的线到浑圆的圈,使自己的模型看起来更美丽,这些都需要孩子们自主思考并实践才能够完成。这也是对他们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

实践证明,多米诺的确是一项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运用这项游戏,培养幼儿个性的时候也必须要注意,要合理地开展这项游戏,寓教于乐,不能使孩子们过度沉迷于游戏,失去自我,这样对孩子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只有合理适当地玩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8

开学第一天,王老师对班里面的所有学生说了一个谎,她会平等地爱班里每一位学生,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是一个坐在前排的叫小毅的小男孩,王老师发现小毅根本无法跟其他孩子玩到一起,他的衣服邋遢、身上也不整洁,很不受大家欢迎,王老师很喜欢用红笔在他的卷子上画一个个大红叉。过了不久,学校要求老师查看每位学生过去的档案,王老师把小毅的档案放到最后一个才看,然而,他看到小毅的档案吃了一惊。一年级的老师写道:“小毅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作业写得很整洁、永远面带笑容,对人很有礼貌,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欢乐。”二年级的老师写道:“小毅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深受同学的喜欢,但是他很苦恼,因为他妈妈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家里生活困难。”三年级的老师写道:“母亲的去世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的父亲责任感不强,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他的家庭会对他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四年级的老师写道:“小毅性格孤僻,对学习不怎么感兴趣,他没什么朋友,有时会在课堂上睡觉。”此时王老师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圣诞节到了,学生们给老师送来了圣诞节礼物,是用明亮的彩纸包好的,上面扎着魅力的丝带,唯独小毅的不是,他的礼物是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的,而且还是从杂货带上扯下来的,王老师费了很大的劲才打开这个礼物。那是一串水晶石项链,上面有颗水晶石掉了,还有一瓶只有四分之一的香水。一些孩子们开始发笑,王老师制止了孩子们,她大声赞扬这串项链很漂亮,并把它戴在手腕上,还擦了一些香水。那天放学后,小毅说了一句话才走:“王老师,今天你身上的味道和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王老师哭了一个小时。从这一天开始,她不再研究怎么教孩子阅读、写作和做算术,而是研究怎么教育孩子。王老师开始特别关注小毅,与王老师学习时小毅的大脑也变得灵活了起来,王老师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来越快。到了这年年末,小毅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尽管她说过会平等地爱班里的孩子,小毅却成了她的“宠儿”。一年后,王老师在她的门缝发现了一张纸条,是小毅写的。小毅告诉王老师,她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棒的老师。又过了6年,王老师又收到了小毅的另一张纸条,他说自己已经高中毕业,成绩排在全班第三名,她依然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多年后,王老师收到一封信,小毅说当初自己拿到学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学校继续深造,他还说王老师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但如今信上的落款变得长了些,某某学院医学博士。那年春天,小毅又来了一封信,说他马上要结婚了,他不知道王老师是否愿意参加他的婚礼,并坐在新郎母亲的位置上。当然,王老师去了,还特意带了当年小毅送她的丢了一颗水晶石的项链,还专门喷了小毅母亲当年用过的那种香水,师生俩互相拥抱,小毅轻轻地在老师耳边说道:“谢谢你王老师,你让我知道自己还可以有些作为”。王老师眼含热泪低声说:“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教育的价值,回看学校的年度评估,我们看到了优秀教师的责任,更可贵的是她有一颗爱心,用实际行动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个故事真的很感人,也很有教育意义,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为其真正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和本质,值得教育人思考的问题很多。

学生成长档案。十多年前,中小学教育开始流行学生成长档案。本来,学生成长档案是记录一个学生各个时期发展变化,反映学生各个时期学习的基本情况,不仅供他人查阅,也能给自己留存一份美好的人生成长档案。事实上,在成长档案建设过程中,很多学校都没有利用好,而文中的老师却把成长档案很好地利用起来。王老师是一个新接手的老师,难以想象小毅如果没有遇到王老师,王老师没有看到成长档案,他的人生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状况。幸好,成长档案,让王老师原本带有“有色”眼镜的心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明白了小毅真正需要什么,也明白了小毅教育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更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于是,才有了王老师教育思想的蜕变,即“她不再研究怎么教孩子阅读、写作和做算术,而是研究怎么教育孩子”,完成了自身教育的华丽转身与蜕变,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事业,成就了自己教育生涯的高度。从王老师利用成长档案完成自身教育蜕变和华丽转身这个案例反观我们的教育,学校建设成长档案,不仅仅是完成一种“任务”,而是要真正引导教师利用成长档案根本的功能,改变自己“有色”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对待教育。

爱的教育。“爱的教育”进入基础教育已经有很久了,这个词应该从《爱的教育》一书翻译起开始,尤其是在21世纪初进入到一个“鼎盛”发展期。当然,爱的教育本质上没有错,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真正的内涵,但在具体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管理者都把爱的教育简单理解,且进行片面化处理,其所理解的爱的教育就是不准体罚、变相体罚、打骂学生,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进而形成为“教育高压线”。这是对爱的教育的误解,更是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悲剧。真正爱的教育,是教师像母亲或父亲那样无私的关爱、照顾。就像王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妈妈的味道”一样,而小毅的改变,正是因为他从王老师身上感受到了那股久违的“妈妈的味道”,正如他说的“王老师,今天你身上的味道很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王老师哭了一个小时。我想,王老师不是为小毅的话感动而哭,而是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有弄清楚教育的真谛而哭,正如在小毅婚礼现场,师生相抱时王老师说的“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我相信,这是王老师最真诚的话,也正因为她自身完成了教育生涯华丽转身和人生蜕变才能说出如此有境界的话。爱的教育,是亲子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父亲的味道,而不是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如毕淑敏在《孩子,打不打都是为了爱你》一文中说的一样,孩子,打不打都是为了爱你,不打是因为你很优秀,打你骂你是因为你犯错需要把你从犯错的边缘拉回来。这才是真正爱的教育,这才是爱的教育真正的本质含义与真谛。

差生或后进生转化。在很多杂志上看到过很多关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案例,也曾看过不少教师和学校上报教育局关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案例,还曾听过不少师德报告――关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案例。很多教师在这个问题上,都把自己塑造成高尚、伟大的形象。其实,真正的差生是教师很难在一时半会儿能够用教育的力量进行转化的,毕竟,有那么多科,有那样差的成绩等待提升,有那样多的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地弥补。所谓的差生或后进生转化,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学生曾经很优秀,后来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遭遇了家庭的变故、自己思想的变化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自己的人生。就像文中的小毅一样,因为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责任感不强,让小毅对人生发生“破灭”。于是,才有了后面的差生,才有了“王老师很喜欢用红笔在他的卷子上画一个个大红叉”。小毅的改变,是因为王老师用母爱的力量,解决了小毅心理所堆积的问题,解开了他的“心结”,开发出了他的源动力,愿意认真学习,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生,才有后面的转变。如果小毅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差生,估计要想转变,是非常难的。当然,王老师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尽管这是王老师的低调,但也可以看出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本质。

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王老师对小毅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把一个已经走向学业生涯崩溃边缘的学生拉回来,彻底改写他的人生。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本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王老师通过用母爱的力量,唤起了孩子的觉醒,让小毅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因此,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师教育艺术有多高,真应该像古人说的那样“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即教师只能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并不能起到什么关键的作用。这个话用哲学的原理解释就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一样,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存在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是外在条件,学生是内在条件,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对学习的认知,然后解决了心理困惑、疑难等问题,才能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愉快地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换言之,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否则,离开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一切外在的教育都免谈,或者说一切外在的教育就难以通过个体发生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成绩,为什么会有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所在。毕竟,每个人内在潜力发挥的程度和大小不一样,导致的结果必然不一样。

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自信教育。从小毅人生发生蜕变可以看出,教育最重要的不仅仅在于理想教育、前途教育,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就是自信教育。其实,笔者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中,应该说自信是最根本的,小毅的改变就是因为自信,正如在自己的婚礼现场在老师耳边说的“谢谢你王老师,你让我知道自己还可以有些作为”。正是他自己知道可以有所作为,才获得了自信,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一个人有自信,才能昂首挺胸,自信快乐地生活,才能信心满满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才能坦然面对各种人生困难。相反,一个人一旦没有自信,就不能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学、朋友、同事等的非议和非难,甚至很多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没有自信这个因素而逐渐“淤积”而成,甚至会因为没有自信而丧失很多东西。自信的人,才有强大的“气场”,不仅让自己昂首向上,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辐射别人,让别人也能看到阳光与自信。开发学生的潜能、内驱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其实最后都要归根结底到自信教育上面,离开自信教育,不论是核心价值观、三观、高分数、高能力等各种素质,一旦一个人彻底失去自信,基本上这个人内在的“灵魂”也就没有了,轻者自暴自弃、厌倦生活,重则会放弃生命。因此,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孩子具有牢固的自信力,一旦拥有自信力,是任何东西都攻不跨的壁垒,也能笑对人生各种问题与是非,快乐健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亲子”教育。当前教育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学校、进入教室,甚至当前掀起了“互联网+教育”的高潮,并美其名曰“智慧教育”。尽管,信息化教育或“互联网+教育”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无论其多么优越、先进,都无法与传统教育相比拟,更不能超越。我们从王老师利用成长档案成功教育小毅的案例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基础教育真正需要的不是多么先进的教育技术、模式和手段,更多的则是需要教育者要给孩子们亲情的味道,要给孩子传递“妈妈的味道”“爸爸的味道”,这个味道,是任何教育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东西。当我们在吹捧“互联网+教育”神力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下教育的温度和教育的亲情的魅力,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具有人性、具有温度、具有爱的人才。否则,一味过渡地强调技术教育和依赖信息技术,孩子在缺乏温度、缺乏爱的情况下长大,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乏人情味。当然,“互联网+教育”的魅力更多地应体现在高校学生身上,毕竟这个时候的学生心智成熟,基本道理懂了,相对而言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关心少一些,具有较强的自我克制力和能够自主学习,才能够自如地使用互联网知识,并获得成长。因此,在“互联网+教育”时代,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更多的还应该回归到“亲子”教育上来,毕竟,培养人具有人性,才是真正的教育。

师生双方相互成长。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个体成长的行为,也是一种师生共同成长的行为。教与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也是教育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每一次上课因时间、地点、场合以及教育环境和教育者心情的不一样,其教育体验也完全不一样的,所达到的效果和程度也不一样。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相互学习,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会从某个角度向学习学习。正如文中王老师眼含热泪低声说:“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尽管文中没有涉及王老师以后的教育人生,但我们从小毅的变化和在小毅结婚现场刻意使用小毅当年赠送的礼物,就可以看出她教育方式的改变。这个改变是一个教育者“心”的改变,一个教育者真正把自己的心放到了孩子身上,放到了教育身上,一旦教育者发生了这样的认识和变化,教育成矣。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9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带过很多努力学习的孩子,他们玩得更开心,更有创意,还能促进学习。

苗怿泽就是个很会玩的孩子,可他的成绩很好,一直在班上数一数二。数学第名的位置直没有人能撼动,班里的女同学喊他是“数学王子”。

当然,一开始,他的妈妈夏小云并没有让孩子将来一定当数学家的梦想,可是她认为孩子能把数学学好,在整个的求学过程中会相对轻松愉悦。不仅是因为学好了数学就会考高分考名校、有美好的前程,而是在攻下道道难题时就能享受到快乐。

整天说孩子就知道玩的父母是因为没有教会孩子怎样玩。会玩的孩子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有愉悦感和成就感。

玩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所以玩什么和怎样玩很重要。有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是学习,是苦差使,而对另一种孩子来说就是玩。会玩的孩子更会学习,有些游戏必须学会一定的游戏规则、并熟练掌握才能够玩得好,才能从中找到乐趣,比如打牌,打牌要打得好需要动脑子,需要记牌、推断、需要揣摩对方的心思。

毅力、恒心和争胜心在游戏中得到磨练

夏小云知道孩子在生活中玩的重要性,也清楚有愉悦感的事才能够坚持长久。我们经常说:学习是件苦差事,所以大家学习起来都是一副苦哈哈的模样,但苗怿泽学习起来却没有辛苦感,每当他攻下道难题,接着就又乐呵呵地去解下道难题。

对于很小的孩子未说,玩和学习是分不开的,孩子的毅力、恒心和争胜心可以在游戏中得以磨练。在游戏中培养出来的毅力、恒心、专注和争胜心一样可以用于学习,而一点争胜心也没有的孩子是不会把学习搞好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之 。

夏小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她的同学很多都在小的时候做过趣味数学题,从而爱上数学的,所以她很注意在孩子小时候对他进行趣味题的训练。

很多家长乃至老师都谈“奥数”色变。但是早期学习奥数,对于开发智力真得非常有效。开始的培养阶段是比较麻烦,要陪孩子起做有挑战性的题目,还要忍受孩子不时犯下的低级失误。但实际上,当夏小云用孜孜不倦和谆谆善诱,让孩子在“奥数”中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之后,其它的练习、熟练过程等最耗时间的部分孩子自己就能应付了。

别偷懒,想办法把数学题变成游戏给孩子玩

事实上,夏小云在教育孩子的十几年中始终坚持“有趣”和“提前一点点”这两个原则,尤其是在数学方面。

在孩子还没有上学之前,夏小云并没有按至六年级的课程顺序去讲解数学,而且从来不去讲那些上学之后老师会教的东西。四岁时学会了百以内的加减法以后,苗怿泽就开始在母亲的引导下接触鸡兔同笼、倍数、植树原理、抽屉原理等数学知识――效果出奇得好。现在,社会上大部分课外辅导、培训机构是从三年级才开始这些内容,夏小云则遵循“提前点点”的原则,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孩子可能会因为感兴趣而能够愿意学习,另一方面因为将来学校不会重复讲这些大纲里没有规定的东西。十白孩子试来试去没有了耐心,她就先做好一个3×3的魔方图,再要求孩子把已经填好写着1到9的九个小圆片按要求填到数字魔方中。孩子像做游戏样完成,并乐在其中。

在苗怿泽很小时候,夏小云就注意培养孩子的数字概念,和他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她让孩子对些常用的结果烂熟于心,如1到19的平方,25×25、35×35 45×4555×55 65×65、75×75 85×85、95×95的简便运算。苗怿泽的口算永远是班里最快的。

学习好,才能更理直气壮地玩

成绩好的孩子不会总是埋头苦学,只是集中力持续的那段时间拼命去学,他们也有玩的时间。他们学习成绩好并不是因为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最多的,而是因为他们的集中力强。

夏小云告诉苗怿泽:“学得好就会更好,因为学好了,玩起来没有愧疚感,更能够理直气壮地玩――不用怕爸爸妈妈不高兴,不用躲着藏着地玩。”

有次,小怿泽在夏小云的办公室里玩,有个四年级的小孩子做一道数学题:用一根绳子吊水桶到井里打水,单系绳子,井口多出6米的绳子,可是双着系还需要6米的绳子,问井有多深,绳子有多长?

几个大人忙着用设XY去解,但才上年级的小怿泽就脱口而出:井深12米,绳子长18米。几个大人惊讶于他的解题速度,他很高兴。他耐心地拿 根跳绳来给小朋友讲解,这样比用XY更容易让小朋友理解。这样的“成功”案例多了,就引发了他更强的学习欲望。

他听到数学老师对他妈妈说:“你的孩子数学次次考百分,绝对不是仅仅学会了课本知识,肯定是多学了课外的知识。多学了课外知识会不会让孩子更辛苦?”

夏小云说:“多付出了反而会轻松。他写作业的速度快速准确,不用返工,省出时间来,他也敢提自己出去玩的要求。”

到初中还是考班里第一,到高中又是班里第一。因为“准确”、“快速”是初、高中生们必备的一种能力。最让他妈妈高兴的是,他有玩的时间,有劳动观念,而且乐于为别人付出。

在高年级的学习中,相对于同龄孩子来说,苗怿泽比较轻松,学习效率也高。最主要的是,他即使是比别的同学努力,也没有辛劳感,因为在他的努力中更多的是成就感和愉悦感,因为他的基础好。牢固的“地基工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深入会日渐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同样多的学习时间内,上游生比下游生学得更多,更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彼此的基础的不同。

小时候尽情玩耍过的孩子,不太会贪玩了

苗怿泽的地基工程打得好,当然是得益于妈妈的早期培养。当看到孩子学习起来不但主动而且效率高,夏小云心中升腾出种由衷的自豪感,她和比自己年轻的妈妈们分享经验:在孩子小的时候多付出,将来就会省心。因为孩子小更容易听父母的话,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起的信任感,孩子大了后容易主动选择正确的道路。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超越父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也要学习。

小时候尽情玩过的孩子是不会太迷恋玩的,已经玩过了,知道玩也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再者,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家长要和孩子直游戏,学习游戏规则,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好。如果孩子整天只知道玩,就足以说明家长并没有教他怎样玩。

夏小云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她的心得体会是,小时候在折纸中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对于孩子学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很有帮助。因为有好玩的事情,孩子也不会过于迷恋电视和网络,过于迷恋电视和网络,只是说明家长没有教给孩子更好的游戏。

做父母的应该明白,玩耍不是件浪费时间的事,而是件很重要的事,一个人一生如果懂得怎样娱乐,这种人会活得很快乐,而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夏小云还应孩子要求养过许多种小动物,比如小乌龟、小仓鼠等,在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她和孩子一起观察小动物的成长,还写成作文和日记。在照料小宠物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学会负责任――动物需要天天喂食,不喂它们就会死,所以孩子就会明白:看似简单的件事,坚持下来就成了不简单的事了。

人想要快乐,必须在快乐之前努力过

夏小云说,没有人后悔自己曾经努力地爱上学习,倒是听到很多人在说:“要是我以前知道努力就好了。”所有努力学习过的人,都没有后悔自己为什么会努力。

人要想快乐,必须更加努力,无所事事时的无聊和寂寞,压力更大。在学习中许多忧虑、空虚与寂寞,都源于不努力学习这种“无压力的压力”。也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0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着力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要正确引导,巧妙疏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获得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明确学习目标,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自我支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习惯,这样他就会对学习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生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我首先出示一道既可以用分数计算也可以用小数计算的计算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学生作完后,我就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把评价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别人方法中的优点及不足,从而认识到像这样的题可以灵活处理。接着在学生自由提问时,他们发现有的题既能用分数计算又可以用小数计算,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学生再一次展开讨论,经过实验学生们发现这样的题也可以将小数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充分领会到自主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练习中主动寻求最佳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教师的点拨中,学生从中领悟到获取认识的最佳思维方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学生的性格与能力各不相同,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同。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鼓励他们,树立探求知识的信心。对差生要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多一些鼓励的话语如“方法不错”“继续努力”“进步很大”等,他们尝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就会有更大的学习热情。教师经常这样做,他们就会更努力地学习,这样在无形中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要努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让学生认识自己

我们要引导他们,对他们说:“你已经上学了,是一个有自己主张的人了,但是还是要听从教师和家长的诚告,你也是需要大人照顾和帮助的,因为你现在还是个孩子,但也不要忘记,10年后毕业了,你会成为大人的,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一个战士。”

一个人的幸福,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才能,在他身上显露出某方面的才能,并将体现在他的一生之中。个人的幸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的幸福,因为人们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和成年假如都是一知半解的人、失败者,没有任何个人才干的话,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吗?这是广泛道德方面的问题。一个人的才能是从童年就开始形成的。多年的经验令我信服这一点,为了使孩子在意识中达到思想成熟、精神成熟,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认识自己。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

克服困难,磨炼学生坚毅的性格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品质。学生在学习中,单凭动机、兴趣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一旦确立一个目标,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点成功就自满,有点失败就灰心,这是学生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师要引起重视,及时纠正这种错误。

要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还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实践。比如指导学生解题时,学生要有耐心,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各个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最终让学生自己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成功中获得喜悦,又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这样就会逐步培养学生有坚毅的性格。有了这种坚毅的性格,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会越来越强。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1

通常,孩子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不想学琴的情形:一是想玩的时候,一是不会弹或弹不到位的时候。两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如果孩子因为想玩而不想学琴,我们可以语气平静但态度坚决地告诉他,学完琴后你还有玩的时间,但现在不是玩的时候。若孩子还是不能将心思放在学琴上,你可以握住孩子的手,让他看着你的眼睛,以不可商量的语气再次重申你的观点:现在只能学琴,不许做任何其他事情。不要轻易心软退让,因为你这样坚持不仅是在让孩子学琴,还在让他学会专心致志地做事。

如果孩子是因为不会弹或弹不到位而不想学,就到了孩子能否坚持学琴的关键时刻,处理得恰当与否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时命令就没有用了。孩子的情绪越是出现剧烈波动、心情沮丧、哭泣、发脾气、甩手不弹、对学琴的热情和信心急剧下降等等,我们就越是要冷静、克制,因为这是他们宣泄不良情绪和自我康复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冷静,孩子经过足够的心理震荡和摇摆后,就会渐渐平静下来,重新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此时,他们才会认真考虑和接受我们的建议和忠告。

具体做法如下:

第1,给予耐心的具体的指导―如果是因为没有认真听课而不会弹,就抓住这个时机,告诉他认真听课是学琴的基础。切记不要指责、埋怨、呵斥,重要的是让他明白认真听课的重要性及不认真听课的后果。如果是因为反复练习后仍弹不到位、丧失信心而不想弹,那么,要理解孩子的不易,充分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比如搂住孩子真诚而温和地说:“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我真的为你的努力感到高兴。弹得不到位不是你的错,我们都知道要想把琴弹好是需要反复练习的,不可能一两天就练好。老师弹得好也是经过许多年反复练习才达到的呀!只要你多练,你也一定能够弹好。妈妈相信你。”孩子从我们的话语中得到了认可、支持和信任,就会重拾信心,继续努力。

如果因弹不到位而沮丧、发脾气,不妨冷静地等待他们自己平静下来,因为他们只是在生自己的气。但如果孩子在发脾气的同时有伤人毁物(如钢琴)或伤害自己的行为,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制止:用力地握住他的双手,严肃地说“不可以”,并迅速把孩子带离钢琴,等待他平静下来后,再讲道理。

第2,讲述别人的故事激励孩子。我们可以给孩子讲钢琴家幼时学琴的故事,也可以讲我们自己对钢琴的梦想和憧憬,讲述我们对孩子学琴寄予的希望,激励孩子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第3,夸夸孩子自从学琴以来取得的进步,帮助他重树信心。与孩子共同分析是什么方法使他取得了这样的进步,建议他再尝试一下这种方法,也许就会掌握这个技巧了。

第4,在情感上给孩子以支持。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支持对幼儿是更为重要的。当孩子弹得不顺或有畏难情绪时,不要指责、埋怨、嘲笑甚至打骂。畏难情绪是人们面临困难时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勇气、信心、坚持等品质,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克服困难逐渐积累和培养起来的。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地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跨过去的。”这是孩子最需要的帮助,也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帮助。

第5,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和毅力,磨练孩子的意志。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困难,只要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跨越障碍。“我知道你不会这么脆弱,找到了方法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坚持到底。” 学琴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培养对音乐的热爱,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学琴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和毅力,磨练孩子的意志,建立牢固的自信,使孩子终生受益。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2

关键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52-01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社会性则是人的基本属性。因此,教育要将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发挥活动载体作用,在体验中培养适应能力

儿童活泼好动,教师要抓住儿童这一特点,善于借助活动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注重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获得真切的体验,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结合幼儿园社会实践,以及传统的节日活动。例如结合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教师引导儿童走向社区,开展“我是小雷锋”活动,到社区打扫卫生,到社区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通过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经历,还能够促进儿童与社会接触,与其他群体交往。同时,又丰富了儿童的情感,使得儿童乐于奉献,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扩大儿童交际区域,在交往中培养适应能力

交往能力是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积极推动跨班级的交际,突破传统的班级内活动形式,增进儿童与人交流。在长期观察与走访中,发现个别儿童自我封闭,缺乏与人交往的主动性;不少儿童活动范围狭窄,局限于幼儿园、家庭之间。这种交际现状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引导儿童扩大交际区域,从班级走出去,进行班级交际、校际交际,有条件的学校还要积极推动与社会交际。从班级走出去是第一步,不少幼儿园教师为了管理便捷,往往禁止儿童进行班际交际。殊不知,这种管理形式严重抑制了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班际交往会使儿童在班际交往中扩大生活圈,在实践中学习与人交往,取长补短,弥补自身性格、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之处。幼儿园教师还要积极推动校际交际,组织儿童进行全校范围的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儿童之间的交往,还有助于增进儿童之间的友谊,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促进儿童健康心理发展。校园内交际将为儿童社会交际奠定基础,使儿童能够走出自我封闭的现状,敢于、乐于与人交往,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三、切实推动多元合作,在互动中培养适应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社会、家庭的任务。幼儿园教师要积极拓展教育渠道,善于借力,借助家园合作平台、社区平台等,切实推动家园合作、社区与幼儿园合作,增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互动,使社区、家庭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园互动、社园互动中培养幼儿园的社会适应能力。家园合作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有效平台,幼儿园教师要结合家园互动,渗透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园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使家长意识到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改变思想观念,从狭隘的育人观中转变过来,不唯学习,形成科学的全面的素质教育观。指导家长掌握育人的基本方法,提升家长在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针对性;社区集中一个区域优质资源,幼儿园要善于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等,为儿童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四、适当开展挫折教育,在逆境中培养适应能力

个别青少年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引起社会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薄弱,尤其是学生抗挫能力不够,以致学生面对学习、生活、情感、交际中的问题时往往无法正确应对。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果从幼儿园开始重视对儿童进行抗挫能力教育,必然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抗挫能力,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面对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首先,要重视坚毅品格教育。幼儿园在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把坚毅品格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校园、班级环境等建设,都要渗透坚毅品格教育,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中寻找榜样,引领儿童养成坚毅品格。其次,要善于制造挫折。部分家庭对儿童过于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平时经受的挫折很少。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善于制造挫折,泼一泼冷水,在孩子遭遇“挫折”时让孩子走出来,适当给一些暗示,在人为的挫折中培养儿童的抗挫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的现实需要。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从狭隘的智育理念中转变过来,树立全面的育人观,探索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儿童体验;引导儿童走出狭小的生活圈,提升交往能力;积极推动幼儿园、社区、家庭等多元互动,形成教育合力;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儿童坚毅的品格,从而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宏.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状况评价量表[J].早期教育,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