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孩子不坏

孩子不坏

时间:2023-05-30 09:05:44

孩子不坏

孩子不坏范文1

我们不是坏孩子,童年是美丽的,倘若被无穷无尽的作业所压倒,岂不是太可惜?

书与成绩只不过是人类作茧自缚的工具。书呆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太多的孩子被埋没于书海之中,如同机器一般啃书本,只为了一个所谓的成功——第一名!

想起曾经读过一个故事。老师问同学们:“雪化了是什么啊?”一个孩子想了想,说:“是春天!”“你真是个笨孩子!”老师很生气,继续说道:“是水,你没有看书吗?”

雪化了是春天,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回答啊!为什么一定要遵循书中的答案呢?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眼中的天真可爱画上一个刺眼的红叉叉呢?

学校的文明班级,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班级,没有一丁点活力。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是,我鄙视以成绩衡量一切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学习才是正道,其他的一切都是歪门邪道!

于是,造就了一群学习好,不会扫地不会交际不会搭配衣服带上瓶底眼镜的懒虫!我有一位同学,画画非常帮。画画时,一手拿着几只画笔,嘴里叼着画墨,没有几分钟,一副画就完成。可是他的家长和老师都认为,画画什么的是毫无用处的东西。

往往学习的同学,都是品德兼忧,可谁又知道他们心中的压抑呢?往往那些所谓的“差生”,都是抽烟喝酒逃课的坏孩子,可谁又知道他们心中的无奈呢?

我们有我们的快乐,你们,不要来打扰!

甘肃庆阳合水县西华池初中初一:刘若楠

孩子不坏范文2

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年轻人自然是埋头与手机缠绵,老年人闭目养神的多,孩子们呢?孩子们,没有机会发呆,没有机会欣赏窗外的风景,没有机会看车厢里的人间百态,没有机会呱噪,因为妈妈们通常会抓住一切机会教孩子认散落在大街上的字??

今天遇上的这对母女,多好!她们在做游戏,“剪子包袱锤”的游戏。但不知为啥,玩着玩着,妈妈明显让着女儿,让女儿连连获胜。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果然,在孩子情绪高涨之后,妈妈通过出得慢、反悔等手段,让女儿惨败。

沮丧至极,女儿说不玩了。妈妈狡黠地一笑,神秘地说:“好吧,妈妈现在告诉你,我马上要出的是‘剪子’,你想要赢我,该出什么呢?”女儿立马出了“锤”。哈,赢了赢了,孩子开心地拍起手来。

“看着啊,妈妈要出‘包袱’了,做好准备!”

不仅上一次和这一次,接下来的好几次,每当妈妈要出拳的时候,总是要给女儿“预报”一下。

这,这是嘛意思?作为“观众”的我迷惑了。不,全车人都迷惑了,大家像看戏一样看着这对母女。这更加激发了母亲的“表演热情”。

妈妈又给女儿预报她马上要出“锤”,女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摊开包袱”等着妈妈惨败。可是,可是,妈妈出的却是——“剪子”!

很显然,孩子被骗了,被戏弄的感觉真不好!何况前面有那么多煽情的铺垫。妈妈立马抓紧时间教育女儿:“你傻呀你,你5岁了吧?不是3岁小孩了吧?还那么容易受骗?你以为妈妈说要怎样,就一定怎样?我告诉你啊,你不能死心眼地相信别人说的所有的话。妈妈呢,今天仅仅是通过这个游戏给你一个教训!记住了吧?”

OMG!我差点晕过去。这样教育孩子合适吗?NO,NO,我竟然看到好多“观众”频频点头,向这位妈妈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位妈妈特别得意,又开始玩游戏,寻常输输赢赢了几次,又如法炮制之前的桥段,大反转坑了女儿好几回,直到孩子气急败坏、哇哇大哭,连声质问:“妈妈以后说什么话我也不能信了吗?所有人的话我都不信啊?”

我差不多要双手合十,祈祷这位妈妈至少能给孩子解释那么一两句,没想到,她只是颇为“语重心长”地跟女儿说:“我这个人一贯不爱讲大道理,今天的游戏已经教会你一切。”

一小撮儿乘客兼看客们又开始频频点头??

“这个世界上坏人很多”,这是很多家长的逻辑,公交车上的小女孩只有5岁,5岁的孩子对世界没有自己的认识,父母告诉她世界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她整天觉得自己生活在“坏人的世界”中,充满不安全感的她会快乐吗?

孩子不坏范文3

坐在余文乐身旁做采访,大抵对万千女性粉丝们来说,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的确,相机不停歇的“咔嚓”声,闪光灯的忽明忽暗,让我的思绪也跟着飘忽起来。少年陈永仁、阿荣、薛浦生、杨乐……一个个帅气的形象飞快地在脑海中掠过,最后定格在了“张志明”身上。转而我想起了《春娇与志明》片尾,他的那段150个镜头的反串彩蛋(女装反串演绎王馨平的MV《别问我是谁》),实在让人忍俊不禁。暗想着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不完美”的张志明

我很努力地摆脱张志明,最后却发现,我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春娇与志明》

2010年《志明与春娇》一经上映就获得好评,余文乐称这是他近几年最喜欢的角色;2012年《春娇与志明》,“张志明”这个普通的名字,再次刮起了一阵风潮。

早在《志明与春娇》时,余文乐就成为很多女记者表扬的对象。“很多人也会问,你会不会害怕第二部会伤害到张志明的形象,我说张志明本来就不完美,我也不会因为害怕伤害到形象而刻意去修改,或者去救这个角色,本来这个角色好看就必须要有缺感。”

3月下旬全国公映的《春娇与志明》延续了上一集《志明与春娇》的故事,讲述春娇与志明各自到内地工作,在北京重逢后的爱情经历。为了《春娇与志明》的宣传,余文乐可算是拼了命。他会累到在飞机上睡着,醒来不知飞机目的地是哪里。虽说他来内地宣传电影已经多次,但此次得到的笑声和回应恰恰是最多的。还有网络上的片尾反串彩蛋,点击率和转发率令人咋舌。采访余文乐的当天,他原是出席品牌活动,但活动开始不久,现场就聚集了大批粉丝,余文乐在敬业地担任品牌特邀嘉宾之余,仍不忘卖力宣传,“大家有没有看《春娇与志明》?没有看的快去电影院看哦!”

导演彭浩翔和余文乐两人不仅是工作中的好搭档,更是戏外的一对“贱友”!“我叫他阿pong,就是彭导——我们太熟悉了,大家都是老朋友,所以在合作上很默契。我完全知道他的性格是什么,他喜欢什么,他需要什么,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所以我和他的合作绝对没有问题!”

余文乐已经出道十多年了,还被誉为继谢霆锋、吴彦祖之后香港又一新生代接班人。如今余文乐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他很开心自己慢慢变成熟的过程。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很多习惯难以改掉,但会告诉自己要节制。成长其实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对于张志明的评价也参杂着余文乐自己的感悟:“如果你要完美,就不要找张志明。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男人。现实生活就是有很多缺点的。”

张志明,斯文的黑框眼镜、抽Lucky Strike的烟、说话逗趣、性格闷骚、擅长调情,时不时冒出“贱因子”,不愿意承担责任……但是,他喜欢一个人,是老老实实地在你手机上打出一句“I miss u”;在你跟他诉说“我比你大”时,会回答“我比你高”;还会在你耳边说:“有些事情不是一个晚上非要完成的,我们又不赶时间!”

每个男人身上多少都有点“张志明”的影子,所以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对于不完美的“张志明”,我们就是那样没来由地被吸引。就像张志明喜欢便利店里的快餐面那样,“喜欢就是喜欢啊,没得原因的”。

爱情的真谛,也许很简单,只那五个字——变成张志明。

其实,我不是坏孩子

你潮不代表你懂得时尚。——余文乐

余文乐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与他对话很有意思。他忽而专注犹如同你探讨一个哲学题,忽而亲切像与朋友聊天一样直接,但忽而的“无厘头”却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他帅帅的外表和饰演的角色使然,总让他轻易被别人冠上“坏孩子”的名号,他笑称其实自己很传统。

电影里的张志明,不吝于展现自己的幼稚(把干冰倒入马桶,营造“烟雾缭绕”的场景,大呼:“在仙境上厕所……”),可以耍帅,还可以很“坏”。但张志明不是余文乐的全部。采访时,他说过:“不一定要送女生东西才能追女生,女生并非都很物质。”他觉得幽默、开心这些东西不是靠钱来换的。微博上,他写道:“刚刚才发现,很sweet,谢谢机场的那位小姐!”这是回应机场星巴克的服务生的,因为这个女生在给他的杯子上写了一句:“帮我同张志明讲,你好正!”

余文乐除了帅之外,也很细心,不乏幽默,更拥有三十而立后该有的沉稳和担当。

2011年,他的个人品牌Common Sense(CMSS)开始营业。开售那天,不到半日便全部售罄,可见其号召力以及品牌的影响力。因为我一直用“潮”来形容这个品牌,他便纠正:“那个也不算潮牌啦,我不喜欢用潮牌来形容。它其实是个平台,未必说是fashion的东西。那是我自己的个平台,如果我觉得有不错的东西,我希望透过这个平台去跟大家分享。不一定是时装,可能是家具,也可能是一些art的东西,或许一个相机也有可能。因为CMSS从没想过要去做生意,也没想过开店,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更像一个平台。”“那你如何诠释时尚这个概念?即如何打造‘余文乐式时尚’?”

“我觉得时尚人士是除了时装以外,他的lifestyle都非常讲究,这才是我最欣赏的一个态度。衣服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你喜欢的美食、你喜欢的装潢以及其他。我认定的时尚是一个人对他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与追求!”

近期,余文乐还有几部作品接连推出,如刘伟强的《血滴子》和郑保瑞的《车手》。当然还有他的“最佳贱友”彭浩翔监制的电影作品,即他和张静初合作的《醉后一夜》,6月1日儿童节那天在全国上映。这般得意,令人羡慕嫉妒且恨不起来。阿乐,加油!

“镜”距离

M=《魔镜时尚》

Y=余文乐

M:自己平时也抽Lucky Strike吗?还是《志明与春娇》电影里情节的需要?

Y:对啊,会抽。不是剧情需要。

M:对于感情,相信一见钟情吗?

Y:我是相信一见钟情的,但一见钟情是否可以long relationship就……哈哈,一见钟情当然会发生,你看你一问,旁边的人都有反应。(全场大笑)

M:你会送女生什么东西?

Y:不一定要送女生东西才能追女生嘛!也不要讲得女生好像都很物质。我觉得女生比较需要情趣,就是喜欢幽默的男生。我觉得幽默、开心这些东西,不是靠钱来换的。

M:心仪的女生是怎么样的?

Y:我喜欢的女生,活泼一点的。

M:活泼?那生活中喜欢杨千嬅饰演的春娇那型的,还是杨幂饰演的优优那型的女生啊?

Y:哎哟,杨千嬅那种太活泼啦!(笑)两者中间就好。

M:新浪微博上的简介是“一个嗜好太多能力太小的普通人”,怎么理解这句话?平时有些什么嗜好呢?

Y:确实是嗜好很多,我喜欢篮球,喜欢车子,喜欢拍照,喜欢旅行,很多东西都喜欢。但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又没有那么多钱,所以能力也不多。就这样。

孩子不坏范文4

我儿子也喜欢玩沙子,每天吃过晚饭,去玩沙子几乎成了他的必修课。

一天傍晚,儿子扯着我来到沙堆旁,发现一群大些的孩子正在玩堆沙雕的游戏:他们用水把沙子稍稍打湿,然后用沙子堆各种造型的沙雕,有动物,有楼台,有人物……创意十足。

儿子见哥哥姐姐们不是像平常一样挖沙洞,而是堆沙雕,心生好奇,便跑到跟前近距离欣赏各种沙雕造型。几个大点的孩子赶忙提醒他:“小弟弟,离远点,小心踩坏了。”可儿子不但不听劝,反而趁人家不注意,猛地冲到沙雕前,飞起一脚,将一个人物造型的沙雕踢飞了。

我心里暗暗叫苦:坏了,儿子故意破坏人家的沙雕作品,人家岂肯善罢甘休?弄不好会揍他。可儿子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闯了祸,一个侧转身,抬腿又是一脚,将旁边一只小狗沙雕也踢得七零八落。

两脚踢毁两个沙雕,这事惹大了。我心里暗想,看哥哥姐姐们怎么收拾你吧!我一边替儿子担心,一边准备随时出手保护他。

可儿子并不害怕,似乎踢沙雕的感觉还挺爽,咧着嘴巴不停地呵呵呵傻笑。

那些作品被毁坏的哥哥姐姐,不知是因为大度,还是被儿子的傻笑打动了,对儿子的破坏行为不但没有追究,反倒跟着儿子一起傻笑起来。

再接下来发生的事,简直让我诧异:儿子一边傻笑一边继续踢沙雕,而那些原本精心堆沙雕的“艺术家”们也改弦更张,由创作者变成了破坏者,纷纷踢起了沙雕。只见几个孩子脚起脚落,十来个各式沙雕被一一踢毁。不但如此,孩子们还一边踢一边放声大笑,那种开心与畅快,足以感染在场的所有人。在他们的笑声里,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快乐源泉:破坏!孩子们喜欢创造,也喜欢破坏,而且破坏与创造具有同样的功能,就是给他们带来快乐。

我决定给儿子创造更多的破坏机会,让儿子在破坏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当然,让儿子搞破坏我有一个基本原则:安全无害。

我家刚换了大冰箱,包装箱还没扔掉,里面有好几大块泡沫板,我稍作加工,便有了100多块大小差不多的泡沫块。

做这么多泡沫块干什么呢?当积木。把泡沫块垒起来,垒到很高,垒出各种造型,然后让儿子施展他的“铁沙掌”功夫,嗵的一声把泡沫高楼给打翻。泡沫高楼坍塌,场面很壮观,但不伤儿子的手,而且泡沫块落地无声,又不影响楼下邻居,我和儿子在家里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快乐的破坏游戏了。每捣毁一座泡沫高楼,儿子就笑得前仰后合,直到眼泪都笑出来。破坏的快乐,真是无穷无尽呀!

除了捣毁泡沫高楼,我还将卫生纸卷扯开,用卫生纸条做出各种字形,比如大、小、天、山等,然后向儿子下令:消灭“大”。儿子就跑到大字前面,把大字用手划乱。我再对儿子下令:消灭“小”。儿子就去把“小”字破坏掉。每破坏掉一个字,儿子就得意十足。划乱字形的破坏游戏,不但能给儿子带来快乐,还让儿子在破墓程中认识了好多字,破坏就成了快乐的学习过程。看来,并非所有的破坏都有害无益,只要善加设计并适当控制,破坏游戏也是有益于成长的。

而且我发现,有时候让孩子拥有破坏的机会还非常有必要。比如邻居家的孩子因在家里受了气,很不高兴,被爸爸拖拽着教训:“别哭丧着脸,再噘着嘴巴生气,爸爸再不理你了。”看着这对斗气的父子,我立即生出“度人之心”,邀请他们到我家,一起玩垒泡沫高楼然后再将高楼破坏掉的游戏。

孩子不坏范文5

都说我们90后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可是谁又知道,我们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的殇……

都说90后是幸福的一代,是被人宠爱的像个小公主,小皇帝的一代。可是,那些大人们谁又知道90后的伤,那些勾心斗角,那些尔虞我诈,那些朋友们的背叛,那些肮脏的人心都让我们过早的经历了这一切。

90后的我们不是坏孩子,尽管我们K歌,蹦迪去舞厅;尽管我们染发烫发又吸烟,但是,我们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一颗被伤透了的心,我们只能这样假装开心,假装的天真烂漫,假装的活泼开朗,然后对着泪水笑着说,其实,我很坚强。

90后的我们不是坏孩子,我们只是在假装,我们只是把伤心留在最后,然后在夜晚对着黑暗哭泣,哭过后对自己说,其实我很快乐。这样的自我安慰,有谁能知道?我们,不是坏孩子……

90后的我们不是坏孩子,我们在上课时,也会想要认真去听,也会想要进步,也会想要得到大人、老师们的嘉奖,也会想要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笑一次,也会想要找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好朋友。

不是我们学会了虚伪,只是这个世界逼着我们去学会带上许多虚假的面具;不是我们学会了阴奉阳违,只是这个社会让我们明白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社会立足。

不是我们变坏了,尽管我们的身边人一直一直在换,其实我们一直在迷茫,哪里有真正的朋友?哪里有真心对你好的朋友。尽管我们的每一段感情都在换,可是心中的那个人永远都不会换。

我们,不是坏孩子!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二中初三:徐萌萌

孩子不坏范文6

失望之余,他开始逃学,和街上的坏孩子混在一起,彻夜不归地上网玩游戏,没钱了就去偷。他不敢偷别人的,就偷母亲的,母亲发现后,打他骂他,让他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了。他低着头一声不吭。后来,因为母亲防得太严偷不成了,他就和街上的坏孩子一起抢同学的钱,母亲去派出所领过他几次后,绝望了,决定把他送到远方的奶奶家。

他哭着闹着不肯去,母亲却铁了心,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又乘了半天公共汽车,再步行一个多小时,把他送到了大山深处的奶奶家。

母亲哭着对奶奶说了一切,说她管不了他了,在大山深处的奶奶家远离城市远离诱惑,或许会让他变好。

奶奶二话没说,收下了他。母亲走的时候,一步一回头,满脸是泪,他却漠然地踢着路边的石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很快,他就发现在奶奶家和坐牢没什么区别,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村子只有几十户人家,又破又烂的山路不通公交车,去一趟镇上都要走一个半小时,更要命的是奶奶家连电视都没有,他去三个伯父家看电视,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受欢迎。他们看他的眼神就像防贼,他脸皮厚,不在乎,顶着他们讨厌的眼神继续赖在人家家里看电视。直到有一天,他从街上回来,听见奶奶在和三伯母吵架,奶奶好像很愤怒,声音很大地骂三伯母:“你们这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坏东西!以前嘉嘉爸爸对你们多好你们忘了?他现在是犯了罪,但是嘉嘉是个好孩子!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拿了你们的钱?”

温暖的山村阳光抚摸着他慢慢流下的眼泪,是啊,有多久没有人说他是个好孩子了?

其实,他真的偷拿了三伯父家的钱,因为他想去村头的小店里买支仿真枪,甚至他想偷更多的钱买台电视机,这样,他就不用顶着白眼在伯父们家里蹭电视看了。

他觉得伯父和伯母们都那么让人讨厌,不偷白不偷,他把钱塞进了围墙的一个裂缝里,用碎石头堵上,不想还回去。然后,跑到山上呆到很晚才回家。

奶奶没问他是不是真的偷了三伯父家的钱,而是气鼓鼓地说:“嘉嘉,不管别人怎么说,奶奶相信你不是他们说的那种坏孩子。”

望着奶奶白花花的头发和浑浊而慈祥的眼神,他忽然有种想哭的感觉,但忍住了,假装无所谓的样子,耷拉着眼皮吃饭。

或许是三伯母说了什么,从那以后,他再去任何一个伯父家看电视,他们都会把开着的电视关上,说没什么好看的,浪费电,他知道这是在赶他走。

村里的人受了三个伯父的影响,都对他避之不及,仿佛他就是祸害。

他很愤怒,又没办法,谁让他是个有劣迹的孩子呢?

只有奶奶,不仅不嫌弃他,还拿他当宝,她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去学校求老师收下他这个插班生,颤巍巍地给他洗衣,给他做好吃的。在穷乡僻壤的山村,能有什么好吃的呢?何况奶奶那么老了,种不了庄稼也养不了牲畜了,他常常坐在村头的土墙上想念城里的麦当劳肯德基,想得眼泪汪汪,想偷偷跑回去,在山里转悠了半天也没找到回城里的路。

因为嘴馋以及感觉村里人对他不好,他常常偷他们的鸡跑到山上去烧了吃,摘他们树上的果子。为此,常常有人到奶奶家兴师问罪,每次兴师问罪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来时气势汹汹,只要奶奶嚷上几嗓子,然后又嘀咕几句就收场了。

那时,他觉得奶奶太牛了,比他在城里跟的那个小混混头子还牛。

他从来不偷奶奶的钱,其一是因为奶奶几乎没什么钱,其二奶奶是唯一说他不是个坏孩子的人,他不想用事实向奶奶证明他真的是个坏孩子。

他喜欢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抚摸脑袋的感觉,喜欢她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讲他听了一万遍的说教故事。

一年过去了,乡下的寂寞单调快把他逼疯了,他想要个游戏机,据说镇上就有卖的,要差不多200元,他琢磨了很多办法还是没弄到钱。有时他会看着奶奶手腕发呆,奶奶腕上有只很粗的银镯子,工艺古老,是爷爷给奶奶的聘礼,从戴上那天起,奶奶就没摘下来过。奶奶说过,死了也要戴着它,那是她和爷爷的接头信物,不然,怕去了阴间多年的爷爷认不出来她了。

说这些时,她浑浊的目光就会散发出清澈的光芒,仿佛她将要去的地方无限美好。

想得到一台游戏机的念头快把他弄疯了,有那么几次,他趁奶奶睡着后去摘镯子,经年的操劳让奶奶手上的关节都变粗变大了,摘不下来。

他只好放弃了对镯子的念想,偷偷赶走了邻居放在山上吃青草的山羊去了镇上,用卖山羊的钱买回了他朝思暮想的游戏机。

他抱着游戏机小心翼翼地进门,却还是被奶奶看见了,奶奶问他多少钱?他闷着头,不说话,兀自打开包装盒,装上电池就玩了起来。

过了一会,他突然听见奶奶在院子里呀地叫了一声,那声音,像倒吸着冷气。正玩得上瘾,他懒得出去看。玩饿了,他大嚷:“我饿了。”

估计奶奶该把饭做好了,他出去找吃的,却见奶奶还在灶上灶下地用一只手忙活,好像另一只手不存在似的,他有些奇怪,就转过去看,这一看,他就惊呆了,奶奶的左手包着一块从旧衣服上撕下来的布,她的手腕空了,银镯子不见了。

他捧着奶奶的手,端详了半天,问:“奶奶,你的手怎么了?”

奶奶笑笑说:“老了,戴个镯子干活不方便,我往下拿时,不小心把手弄坏了。”

他将信将疑地看着奶奶,什么都没说,那顿饭,不知道为什么,他吃得很慢很堵心。

第三天,奶奶发起了烧,为了摘镯子她把手骨弄断了,没及时治疗就引发了炎症,去镇上住了几天院才好了。

因为奶奶的住院费,三个伯母和奶奶吵了一架。从她们大声的叱责中,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因为被偷了鸡或果子气势汹汹找来的村民会被奶奶几句话摆平,那是因为奶奶小声告诉他们鸡和果子值多少钱她给,就当她买的,她请他们相信她的孙子是个好孩子,他受不了乡下生活的寡淡才这样的。

那只弄折了手骨才摘下的镯子,是拿去赔人家山羊的。

三个伯母一致要求奶奶把他送走,理由是她们给奶奶的养老费全都因为他的劣迹赔给了人家,他们没有义务养这个坏孩子。

面对伯母们的指责,奶奶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他不是你们说的那种坏孩子。

一直躲在角落里的他,突然跑出来,一头扑进奶奶怀里,号啕大哭。

后来,奶奶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一定会做你说的那种好孩子。”

他真的变好了,母亲把他接回城里继续上学,暑假里他去卖报纸,把赚来的钱寄给了奶奶,让她去赎镯子。

一年年过去,他读了中学,在他考取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秋天,奶奶走了。那么多年过去,他依然记得那个苍老而执著的声音,不停地向周围的人说明:他不是你们说的那种坏孩子。

人生的成长,不只属于生理的,还有心灵。就像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偶尔会患些病恙一样,心灵也会患病,药物是治疗身体病恙的,而医治心灵的良药是爱,那些用爱来医治心灵疾病的人,都是天使。

孩子不坏范文7

终于,女儿心心停在了一堆缤纷的大泡泡面前。她看了一会,开口了:妈妈,我要泡泡!

心爸本能地回应道:喜欢泡泡就在这里看看吧!

心心看了一会儿,好像不尽兴,又再一次要求:妈妈,我想买泡泡!

我想立马去买,却被心爸阻止:不能让孩子养成见什么要什么的坏毛病!

想想似乎也有道理,于是我弱弱地重复着:心心,喜欢就在这看看吧!

心心直接上去拿了一个,“通知”我:妈妈,我要买这个!

我看了看心爸,心爸坚定地说:把她抱走!由于心爸在家中一直是“家长派”的作风,这权威感压得我没做任何思考就直接去行动。我走过去,温柔地跟心心说:咱们不买,如果你喜欢就在这看看好吗?心心大哭。

我强行抱着挣扎的心心,内心也憋屈极了,忍不住小声问心爸:为什么呀?为什么就不能给她买一个?

心爸还是不容置疑:这样不好啊!看什么都想买,以后怎么办?不能让孩子轻轻松松就得到!

这要是平时就我和心心出来,我一定会痛快地给她买。她并不是一个见什么都要的孩子,反倒是我,像是新世界的导游一般,见到她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外星人”没见过的东西,都热情地想买给她试一试、玩一玩。

我争辩道:广场上这么多玩具,心心想要别的了吗?她一直很喜欢泡泡,而且也很久没玩了。心爸沉默,我继续说:让孩子开开心心的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她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我们都要刻意拒绝?小的时候,10块钱就能买她的快乐,长大后,就没这么容易了!

心爸还是不情愿,但最终妥协。当得知爸爸同意给她买泡泡时,心心破涕为笑,她去小摊上选了自己最爱的颜色。

最后的画面温馨极了:心爸在空中划出一个个绚丽的泡泡,心心蹦着跑着追逐着,穿成小肉墩的她来来回回穿梭在广场上,脸上绽放出最无忧灿烂的笑容。

虽然这件事解决了,但在内心深处,我和心爸并没有达成一致,我跟随母亲的直觉,认为满足孩子没错,而心爸认为买东西这事要从小对孩子严加控制,长大后她才不会什么都拼命要。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

直到有天,无意中我看到心理咨询师李雪的这段话:

并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富养孩子,所谓富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痛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当我们总是延迟满足、不情不愿地满足或者干脆不满足,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欲求有罪。当孩子产生这种羞耻心,长大后,她就没办法让物质很好地服务于她。她会一直认为,世间的好东西,她都不配得。最终反而会陷入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追求中去,因为只有这些好东西才能证明她的价值所在。

我身边的朋友,错用物质的就不少,朋友S一有打折,就拼命买买买,生怕错过实惠,可通常她总是比我们花了更多的钱,买了一些鸡肋;朋友A普通白领,工资并不算高,却愿意省吃俭用攒几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LV包包;朋友L却又是个守财奴,她最感兴趣的是每天思考如何“节流”,尽量吃得少,用得不讲究,看着账户上的数字上涨,就乐不可支。

似乎在他们的眼里,实惠、虚荣、金钱的积攒都比善待自己更重要。

我迫不及待把这些分享给心爸,他若有所思,有些认同,但又追问:总是痛快地满足,孩子会不会不珍惜?她会不会更加贪心?你看商场里有些孩子,父母不答应买什么,他就在地上哭闹打滚逼父母就范。我只是想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

他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但我也认同李雪说的那句,但凡是被父母好好满足过的孩子,都是好商量的孩子。当女儿的欲求我们不想满足时,我们可以诚实地告诉她我们的想法,哪怕是我们舍不得买,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家里太多了等等。孩子会失落,但也经得起偶尔一次的拒绝。这就好比,给足了爱与安全感的孩子,不会总无理取闹寻求关注,也不会忍受不了父母偶尔与他们的分离,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爱还在。

台湾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洪兰也说过:

在动物实验中,把猴子放进堆满橘子的房间,它会两手各拿两个橘子,嘴里再含一个,然后找个隐秘的地方坐下来吃,在没有吃完之前,它不会一直去拿,吃饱了,它也不会再去拿。刚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吸足了奶就不会再吃。但如果他之前匮乏过,他就会很贪心,一直拿不够,所以父母教孩子时,不要一次只给一点,让他觉得一直不够,把“贪”的心生出来。不妨多给一点,告诉他:“不要贪,东西是足够的”,然后教他什么是“适可而止”:

天下的糖很多,不需要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

天下的钱也很多,不要一次赚完,可以慢慢赚。

的确,只有欲求不满才会贪心。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需要的,而哪些东西是不必追求的。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物质的力量终是有限的,幸福的来源永远是精神的富足。

孩子不坏范文8

一位母亲,信奉严厉教子,无论孩子多么努力,都永远在指责他,永远拿他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比,自以为这是在“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却不知道这将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怎样的重创。这,是家庭暴力。

媒体曾报道,一位父亲在骑车带孩子上学的路上不断数落他,结果孩子突然跳下车,跳河自杀了。父亲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孩子受到的精神暴力已经让他忍无可忍。

不打孩子,不骂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没感受到家暴。

一位父亲,不舍得打孩子,但被他弄得气急败坏时,使劲儿抽打自己的脸,这也是家暴;

一位母亲,孩子惹她生气了,没打孩子,但为了教训孩子,毁了他心爱的玩具,这也是家暴:

一名中学生告诉我,他最受不了的是父母跪在他面前,求他“好好学习”。这,也是家暴;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他因此感到受伤,这也是家暴;

为了避免孩子“早恋”,家长不让她假期外出,不让她和异往,甚至不让她参加同学的生日会……这些,都是对她的“行为控制”,这也是家暴;

……

举这些例子,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委屈、无辜、愤怒,会说:我是因为爱孩子才这样!我是为了他“好”才这样!我是为了保护他才这样!

这些父母爱孩子,我信,但这是有爱的想法,却没有爱的能力。爱不是控制,不是占有,不是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爱是尊重,是信任,是协助其成长,是赋权。

还有一种对孩子的精神暴力,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夫妻俩整天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俩还说:“为了孩子好,我们不离婚。”但是,父母间的争执,特别是家庭暴力,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暴力。这样的孩子是“家庭暴力目击者”。目击者同样会留下伴其一生的心理创伤。

孩子不坏范文9

所以向往坏孩子。

我认为坏孩子的天空,永远是蓝色的;坏孩子的天空永远阳光明媚;坏孩子的天空永远没有乌云……

坏孩子取得了进步总要受到夸奖,而且那是父母发自内心的夸奖和喜悦。

我是一个好孩子,

所以向往坏孩子。

因为我的父母对我总是不满足,他们以为我拥有超能力,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当我第一次取得好成绩时,父母是满心的喜悦,而这却奠定了我不被重视的一生。那以后,当我再取得好成绩,父母却视而不见,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我这次不算是进步,她们对我的期望是永远没有上限的。虽然我知道她们是对我好……

我是一个好孩子,

所以向往坏孩子。

是那所谓的“好孩子”的头衔,让我失去了许多好朋友。我愿意和“坏孩子”做朋友,因为他们总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他们仿佛天空中的小鸟,而我们确实笼中的鸽子。

是一道无形的分数线,将我们分隔开来,虽然身处同班,我们却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我是一个好孩子,

所以向往坏孩子。

其实,我们在父母眼中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在我眼中,“坏孩子”可以更自由,可以无所顾忌的笑,可以放肆地跑。。。而好孩子却没有这种权利。“坏孩子”可以犯错,而好孩子却不能。对于“坏孩子”,父母的斥责已经是家常便饭,他们认为那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为对于好孩子,父母的加倍爱护,却成了囚禁他们的“囚笼”。好孩子的梦里满是斥责与督促,而“坏孩子”的梦里,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我是一个好孩子,

却向往“坏孩子”

……

孩子不坏范文10

孩子,被人们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人们都喜欢好孩子,而讨厌坏孩子,因为好孩子乖巧、听话、懂事,而坏孩子叛逆,常惹他们生气。其实坏孩子一点也不坏的,只是人们觉得他们不听话,于是就把他们归为坏孩子。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听话、懂事。可我觉得却不是很快乐,反而觉得有点累。看到那些被认为是坏孩子的人,有时会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的轻松、自在。有时候真想做个坏孩子,像他们一样,可我做不到,因为我做不到坏孩子的潇洒,做错了事无法原谅自己……看来,我只能继续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了。

其实我们都不是很了解坏孩子他们的内心,他们也不好过,不但要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谴责,而且自己内心也不好受。当他们做不对的事时,他们内心也很矛盾,也很痛苦,只是不想让人知道而已。往往坏孩子比好孩子承受的压力更大,比好孩子更累。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做个好孩子,不是更好吗?

其实做个好孩子,安然长大,也是一件无比幸福快乐的事!

让我们做个好孩子,快乐长大……

孩子不坏范文11

什么样的“坏孩子”?

老人回答:“你看,他们的头发红的红,绿的绿;衣服不好好穿,打着补丁,后来竟连肚脐和小屁股都露出来了!”

我不由乐了:这是时尚。老人有点明白,可她的表情还是不容易接受。

时尚有点坏,这是一个老人的感受。她从过去走来,而且现在还深受某种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她感到一种陌生的怪异和不安,排斥眼前流行的“扎眼”的时尚。其实,不单老人这样想,在某种时尚显身之初,多数人都会这样想,而且常常是:时尚不是有点坏,而是太坏了。

在过去,穿裤子曾经是欧美国家男性的权利,女性如果胆敢穿裤子,还招摇过市,等待她的将是警察的拘捕,因为穿裤子的女人看起来属于“坏女人”。当时,女性只能穿束腰胸衣及撑裙。而这样容易导致女性的骨盆变形,有死于难产的危险,由此可见有时候固守传统比当“坏孩子”还要糟糕。

终于在150多年前,一个名叫艾米丽亚・简克斯的女性设计出了一款适合女性穿着的裤子,该款裤子具有土耳其风味,可谓时尚前卫。但没有第二个人敢穿着这样的裤子上街,简克斯被社会各界谩骂为下流放荡、伤风败俗的女巫。直到1932年,美国影星玛莲・笛特瑞还因穿着长裤在巴黎街头行走,以“有伤风化”罪被抓到警察局。连以时尚著称的巴黎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岂不要对裤子赶尽杀绝,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让裤子问题迎刃而解,女性在残酷的战争中只有穿着裤子工作才方便,伪君子、卫道士们终于叹息一声,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经历坎坷的裤子。裤子于是风靡世界,成为一种永远的时尚,再也没有人认为它反叛和边缘。

时尚的裤子在我国出现的时候,也曾经被看做是“坏东西”。我们打开了国门,西方的时尚逐渐涌入。当时最“扎眼”的大概就是一种形如喇叭的裤子,人们称做“喇叭裤”。这种裤子在西方已经流行了近十年,成为时尚的尾巴,但在国内却惊世骇俗,谁穿着这样的裤子游走街头,轻则人们觉得他在瞎胡闹,重则人们为之恐慌不已,皮里阳秋他是流氓阿飞。不少机关单位、厂矿学校都有不准穿奇装异服的内部规定,“喇叭裤”自然是奇装异服,穿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然是轻浮怪异的员工、“坏孩子”,非被扫地出门不可。

在当时,“坏孩子”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是怎样不让人们再说他们是痞子和危险人物的?是怎样让曾经的“坏东西”华丽转身,引领了更“雷”的时尚潮流的?我无法听到这方面的口述,也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料,然而我知道,“喇叭裤”冲击了国内的服饰文化,它使我们开始采用A字服装廓形,使中国人的身高标准提高了10厘米左右,无数的“坏孩子”开始崇尚西方人的体形,它甚至影响到年轻人的择偶观,越是比自己高的越想追。

“喇叭裤”之后,筒裤、萝卜裤、老板裤等鱼贯而出,直到出现让有的老人永远看不惯、想不通的低腰裤、。在上世纪90年代末,“喇叭裤”卷土重来,刮了一阵怀旧复古风,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似乎总是国外的时尚“坏”得比我们的早,比我们的彻底,我们的“坏孩子”对于人家的“坏孩子”来说是小巫见大巫,多少有些温良谦恭。

有时候想想,“坏孩子”们倒是很可爱,又可敬的,在创造和引领时尚、改变和创新生活方式方面,他们简直可以媲美最先吃螃蟹者。既然时尚初现总是显得有点坏,好人是不会去尝试冒险的,只有这些与众不同、“胆大包天”的“坏孩子”才能够破冰而走,惊艳一舞,担当所有世俗的骂名,经受所有匪夷所思的考验,终于成为时尚的先驱和行动者,无意中将人们带到更开阔更宽容的天地。

我在学校当好学生时,同样看不惯那些不好好穿衣服的“坏孩子”。老师们也总爱说:漂亮女生一般学习都不怎么样,在臭美方面倒是很在行。这难道不是一种傲慢的偏见吗?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被自己扭曲和染色的符号而已,我们忽略了符号背后的那个同样美好和正常的孩子,只是他们比我们更勇敢,更早接受了美的诱惑,在同一个圆心处走出了更长更特别的半径。

我的一个高中女同学在学校里第一个染头发,穿“臭美”的裙子,戴黑框眼镜,不断地颠覆父母给她的淑女形象。有一次,她居然弄了一副夸张的假睫毛,看起来既惊人又迷人。老师叹了一声:“学坏容易学好难。”后来,我和她有了深入的接触,吃惊地发现她的内心竟比谁都传统,她只是美得最勇敢的“乖乖女”,大家只看到了“坏孩子”可恨的一面,却看不见她可爱的一面。

当然,时尚“坏孩子”更多的是非传统,他们的生命力在于颠覆旧传统,创造新风尚,“坏”得特立独行,“坏”得接近荒诞,“坏”得多元而绝不重复。时尚有点坏,那是时尚的创造总是充满与众不同、轻易不被传统接受的“坏创意”,人们总是认为它哗众取宠,却不知它常常在后来成了更自由的经典,“坏孩子”由于这一点而不失可爱、可敬。

40多年前,在巴黎郊区的一个小镇,一个7岁的男孩在电视中看到姑娘们穿着镂空的、嵌着羽毛的时装,他一下子被迷住了。在无聊的课堂上,他情不自禁画了一个小屁屁上粘满羽毛、穿着网眼服、戴着仿钻首饰的女孩。这个“坏孩子”的杰作让老师大为震怒,老师把画贴到他的背上,让他到各个教室示众一番。然而这样的惩罚并没有让这个“坏孩子”蒙羞并悔改―“坏孩子”都具有超强的抗挫力,反而让他意识到自己在时装设计方面的天赋和勇气。“坏孩子”长大成人后果真成了时装设计大师,他就是让・保罗・戈尔捷(Jean-Paul Gaultier)。

“坏孩子”其实最没有野心,除了想当一名时装设计师外,戈尔捷也不想再当什么。他的第一组女装竟是用垃圾袋做的,如果不是环保越来越重要,很多人会觉得这有点坏,而不会承认他多么有创意,多么丰富优雅。“坏孩子”不是在制造混乱,而是率先走向多元,他的创造力常常非常惊人。当戈尔捷听说皮尔・卡丹设计了100个时装样式时,他就要设计出120个。戈尔捷说:“如果他没有幽默感就算不上天才,因为幽默表示你看透了一切。当我们看到星星时已经是在120亿光年之后,有些在十亿年前就已经不存在了,这说明什么都不必较真,什么都不存在,唯一真正存在的,就是现在发生在你我之间的共鸣。所以一切到头来都非常简单,就是爱和游戏。”

在“坏孩子”眼里,时尚何尝不是一种简单有趣的游戏。“世界上没有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如何创新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人们常常将创新理解为标新立异。也许,时尚在流行之前总是充满了游戏人生的“坏主意”,再加上“坏孩子”的身体力行,我们难免对时尚有些偏见,不知道究竟是时尚带坏了孩子,还是坏孩子带坏了时尚。

孩子不坏范文12

我是坏孩子。我把那个常常欺负我同桌的“大侠”自行车车轮撬出来,结果我的头差点被他撬出来;我把那个常常化妆的“美女”的护肤品换成胶水,结果那是给老师的教师节礼物;我把那个常常考100分的“考神”的笔记本偷了出来,结果那后来一次考试他考了个不及格……总的来说,我是个常常做错事情的坏孩子。

坏孩子脑袋瓜里面装的总是一些无聊的东东,我也不例外。真麻烦,每天都有“雷锋同志”做“好人好事”,总需要我当破坏人士。虽然无法流芳百世,也只好遗臭万年喽。

坏孩子想要扮演好孩子的角色,却一直无法拥有好孩子的心态。有时乖巧,有时疯狂,有时刚强,有时懦弱的人。

坏孩子,是有很多定义的。也许大人不喜欢的孩子叫坏孩子。但是孩子为什么会学坏?什么叫坏?旷课抽烟打架等等?为什么他们会变坏呢?这个就是教育的问题了…简单的说坏孩子就是做坏事的孩子额。

我也是个没什么能力的坏孩子,请大家不要以我为骄傲!我的内心很邪恶,有很多仇恨,也干过很多的坏事,伤害过很多的人。希望上帝赦免我的罪,也感谢那些人不计较我的罪过,谢谢你们的宽宏大量。谢谢很多人帮助我,照顾我,我都没给别人什么回报,难道就要死了吗???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愿上帝祝福他们吧。那些帮助过我,放了我一马的那些好人,那些保护过我,爱过我的人谢谢你们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选择忘记……

我也是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