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国文学的特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

时间:2023-05-30 09:58:04

民国文学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  中医 文献 岭南医学 特点 民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 [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淫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第2篇

关键词:中职;动漫设计;教学

国家发展动漫产业既能获得经济价值,又能取得文化传播价值。我国想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就一定要重视动漫教学,提高教学的民族性,培养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实用型人才,对这些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吸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传承下去。我国早期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皮影、剪纸、水墨等民族特色的动画不仅传达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民族特色,还实现了古为今用,传统的一脉相承。针对这些特点,我对当前的动漫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渗透简单分析一下。

一、深度挖掘动漫设计中的民族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今中国动漫业人才短缺,大量的模仿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动漫已失去了自己本身的民族特色。只有掌握了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真正的原创,才能设计出真正动人,具有感染力的动画。

现在的中国动漫充斥着日本、美国文化元素,还能找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子吗?曾几何时的《鱼盆》,“鱼盆是我的,请你还给我”。一个小故事,既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现状,又从老渔夫身上传达出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1961年的《大闹天宫》以京剧和动漫的形式结合,将孙悟空这一形象,中国的具有反叛精神的英雄夸张化的刻画,各种角色、背景造型奇异,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哪吒闹海》以奇幻瑰丽的色彩,想象丰富的动漫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从明代神魔小说取材,将哪吒这一形象塑造得生动活泼,传为经典。同一时期,经典的作品还有很多,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取材,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式的烙印,实现了动漫设计的民族化特点。

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提取知识,用现代人的理解观点进行表达,这是走出有中国民族特色动漫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发掘的能力,整合再创作的能力,是教学工作中需要做到的。

二、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动漫设计教学中

在动漫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做好引导,面对美国、日本动画的发展特色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优势,认同中国民族传统动漫。只安排普通的电脑技术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传统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绘画、书法、文学等各个方面,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未来的动漫设计中熟练操作与运用。

面对美国、日本动漫对中国本土的占领,中国动漫人感觉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体现中国动漫民族性特色已成为动漫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导学生学会挖掘中国的民族财富,对中国民族文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如何挖掘运用,成为中职动漫设计教学中的关键。

在动画造型、故事剧本选题和艺术表现上采用民族化的特点。中国画形散神不散,夸张的表现是适合动漫表现的。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中提取故事素材,挑选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具有积极意义的故事,配合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审美标准,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积累成熟,从技术层面学习过渡到艺术风格化,形成自己的动漫风格。

中职学校为中职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中职学生真的成为知识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动漫设计行业的领军人才。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艺术再加工创作,一定要适应当今社会人的欣赏水平,以此创造经济价值。动漫设计需要市场,不能曲高和寡。每个欣赏者,由于自己不同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与生活经历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眼光,要将个性化的动漫设计,符合大众的审美,也是学习的重点。

21世纪是动漫发展最兴盛的时代,我国动漫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培养动漫人才已成为我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中职动漫设计一定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熟练掌握动漫设计技术,掌握世界动漫发展动态。中职动漫设计教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这块沃土上培养动漫人才,吸收民族的营养,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充分渗透到动漫产业中,使未来的中国动漫能够以自己的民族特色再次登上世界动漫艺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何慧春.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漫角色设计过程中的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

[2]许江.动漫艺术是一条河,人文和技术是两道护堤[J].美术报,2005,6(11).

第3篇

Abstrac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ocialist road construc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China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sports. History and experience proved that exploring the sports developmen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dapts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ports development. Based on our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sports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ow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outlooks its future trends of development.

关键词:特色体育;发展状况;发展趋势

Key words: sports with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status;development trends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83-02

0 引言

特色体育是指因地而异的在一些体育活动与项目上,或者在其组织形式上,又或者在环境与资源的利用上,充分发挥它本身所具有的体育优势,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表现出的这种优势被称为“特色”。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技能,人类将生产劳动以及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发展成各种身体素质或技能。地理环境是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及先决条件。特色体育是在古代各民族体育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们既有各民族体育文化的特点,同时也有保留着各自民族的传统。特色体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不同地域的特殊环境,各民族通过实践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特色体育活动。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特色体育活动是我国特色体育的表现形式。

1 我国特色体育发展状况

1.1 我国特色体育的发展形式及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它本民族的习俗特点为承载的体育项目,这类项目一般趣味性比较强,对身体素质和技术等要求不高,较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参加。民族传统体育目前通过民运会和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来开展的。其内容丰富多彩,例如在陕北,特色体育项目有风筝、踢毽子、跳皮筋、冰雪活动、打毛猴(陀螺)、弹弓、摔跤、顶拐、抓骨、打沙包、举石锁、跳绳、大秧歌、踢场子、太平车、猴舞、喜神、踢鼓子、跑驴、跑骆驼、踩高跷、矮跷、三山刀、转九曲、狮子舞、舞龙、提灯秧歌、龙灯、水船(旱船)、跑驴、腰鼓、花鼓、斗鼓、蹩鼓、抬鼓、猎鼓、胸鼓等百余种。

在学校环境中,学校特色体育是学生通过身体练习,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各类体育知识为载体,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项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室学校特色体育的表现形式,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最近几年在体育课间操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以广播操、健美操、武术操等为主,适当配以舞蹈、游戏。所选的内容动作简单,技术含量低,方便学生学习。

1.2 我国特色体育的文化底蕴 所谓体育文化是指为丰富人类生活满足生存需求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1]我国特色体育的文化底蕴主要源于民族民俗独特的生活习惯。我国特色体育文化底蕴涉及到社会物质文化和社会精神文化,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特色体育文化的形成,需要从民族、民俗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吸取养分,促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增强其文化内涵,从而突出其文化精神,也有利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我国特色体育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带有现代文化的“特色”,而且随着社会科学各分支的发展,文化的相互传递在各分支学科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朝着文明进步发展,也积极地影响着我国特色体育形成的文化底蕴。我国特色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它的民族性指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且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文化,这些特征表现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以及生活习惯和情感上。

1.3 我国特色体育发展的时代意义

1.3.1 特色体育促进民族融合,促进社会和谐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它都需要一种精神,集体的荣誉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是需要多人参加的活动,大多数都是以部落或村集体为一个参赛单位,参赛者既有强烈的竞争心,还都有集体的荣誉感,这些传统竞赛活动需要每个参赛队员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够取得胜利。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可以培养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参与成员的民族精神。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既要重视大众良好的个人竞争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更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民族整合功能的作用,这对于塑造良好的民族形象,提高中华民族的威望是十分有益的。

1.3.2 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通过参加特色体育活动,除了可以增强体质外,还能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由于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人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来缓解这种压力。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以身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项活动。人们在通过参加内容丰富的特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长时间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来说,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自己的体质。另一方面,参与特色体育活动,会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丰富人们的情感,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取得活动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工作带来的挫败感,体现到自身的价值。特色体育活动有其丰富多彩的项目,每个项目以及每项活动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体育活动以它独特的形式与方式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食粮,它改变和改善着当今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丰富了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 我国特色体育发展趋势

2.1 特色体育发展向大众化,社会化方向迈进 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体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与时代相适应民族体育得到延续,虽然时代不同但是都能突出一个共性,即群众性,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民族特色体育基本特征和健身功能具有稳定性,就使得它越来越被群众所认可、参与,并广泛传播和传承,形成了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特色体育的运动方式和健身特点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生产方面更为突出,客观上使群众自然而然地去接受它,适应它;三是特色体育项目在原来的生产形式上不断发展和创新,使活动的方式简便易行,老少皆宜,功效显著,这些特色体育项目都是产生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使得项目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从而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2.2 特色体育娱乐化和游戏化 色体育文化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特色体育项目的发展自身有其独特的特点,讲求是与自然界相融合。我国特色体育是在天人合一、身心一元”“敬天、敬地、敬德哲学思想指引下形成的“娱神娱己”的精神特征。人们在获得丰收以后或者在生产劳作之余进行愉悦身心,寻求精神世界的欢乐与放松的体育活动。这也是至今为止,促使我国特色体育继续繁衍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如,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反映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正经历着发掘、整理、普及、提高,从表演项目逐步演绎为正式项目的过程。要想特色体育更好的发展我们只能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之路,保留本身具有的修身养的基础上增加娱乐性。顺应时展的潮流,着力提高特色体育的观赏性,使之便于开展和推广,成为现代体育的重要内容。

2.3我国特色体育逐步向学校体育融入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基地,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摇篮,更是形成终身体育的起点,从美国的篮球文化再到到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无不是以学校为载体全面推广和普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特色体育更应如此,将容易开展的特色体育项目引入学校,将之作为民族文化进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载体作用,使得特色体育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将特色体育作更深入的整理、改进和创新,让这些新的文化知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得到新的发展。学校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娱乐、调控、导向等功能,随着当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特色体育项目的引进使得具有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还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即,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促进功能。

2.4 特色体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发展特色体育的多元化就是尊重特色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以平等、民主、公平的精神推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互补。[2]中国是个拥有辽阔边疆的领土和56个民族的大国,由于地域分布的不同,以及少数民族生产模式的丰富多样性,形成了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的特征。据资料记载,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1000多项,其中包括汉民族的体育项目300多项。如此众多的体育项目不仅记载了各个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风貌,还反映了我国特色体育文化丰富多彩的先天内涵。譬如新疆具有不同特色的体育文化,北疆形成鲜明的草原体育文化,南疆是绿洲体育文化,东疆的歌舞体育文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众多,我们应该选择那些通俗易懂而且不违背的传统项目大力开展。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要形成统一的体育文化,还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开设多元的特色体育活动。

3 结论

我国特色体育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多样性、整合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的独特特点,使体育的功能不止是增强人们体质,还增加了培养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此,我们要使特色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扬,就必须努力将特色体育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完善其自身的科学体系。我国特色体育内容逐渐丰富、形式日趋多样化,娱乐性更加鲜明,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参与其中,对于我国特色体育广泛开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这也是特色体育向大众化、社会化迈进的重要条件,同时特色体育在促进民族融合、社会和谐,丰富个人和社会文化生活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伟.中国体育文化探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4,(6):46.

[2]张安君,王玉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创新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5-7.

[3]原艳玲:浅述群众体育发展的大众化趋势[J].魅力中国,2009,(24):33.

[4]柯玲,邵荣.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0,(6).

[5]汪康乐,谈强,邰崇禧,陈瑞琴.体育科学新学科形成的文化底蕴[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6]田雨普.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1).

第4篇

[关键词] 国民性;源起;争议;含义;特点;影响因素

Abstract: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 word of [WTBX]National Character[WTBZ]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controversies existed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fore, clarification on the relate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TBX]National Character[WTBZ]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its research.

Key words: national character; origin; controversies;connotation; character; influential factors

“国民性”问题曾是20世纪初被热烈讨论的话题,进入50年代后一度沉寂,近二十年来有关“国民性”问题的研究又日渐升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温元凯与倪端著《改革与国民性改造》、郑欣淼著《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与沙莲香编著《中国民族性》(一)、(二)等几部代表性的研究国民性问题的专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成为后学者参阅引述的重要资料。20世纪90年代,又有任剑涛著《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和俞祖华著《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问世。近几年,王德复著《民族复兴新论:国民性重铸与改革》和袁洪亮著《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等作品陆续出版,更加丰富了国民性研究的内容。此外,还有学者编辑出版了《反省中国人:文化名人剖析国民性》、《东方人与西方人:各国国民性格管窥》、《国民性面面观:中国名人论中国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民性》等书籍。还再版了如《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E·A·罗斯眼中的中国》、《真正的中国佬》、《1897年的中国》、《中国人的性格》等早期西方人士观察描绘中国的论著。这些均成为研究中国国民性很好的借鉴材料。

至于相关论文的发表,较之专著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如中山大学的袁洪亮、鲁东大学的俞祖华两位学者的论文数量较他人尤其为多,见解也颇为深刻。诸多的研究有以考察近代国民性思想的演变规律、发展脉络为重点的;有对梁启超、严复、陈独秀尤其是鲁迅等历史人物的国民性思想进行翔实的个案研究的;有将国民性与科技、教育、文化等不同学科领域结合起来加以探讨的。

但在这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也有着美中不足,即有关国民性问题研究仍然存在众多的分歧和争议,每一个学者的观点都并非无懈可击,以至有人说“从事民族性研究是一件注定要受指责的事。”[1]这种分歧与争议使国民性研究始终不能形成一种思想的共识和实践的力行,也导致了“整体研究水平还不高”[2]。

针对这些分歧和争议,笔者在参阅了大量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对国民性的一些基本的属性进行了解析,希望对其他研究者有所帮助,起到借鉴之作用,切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国民性”的源起

“国民性”一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译用的西方词汇,是英语national character 或national characteristic的日译,由梁启超等晚清知识分子从日本引入,用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属于所谓“先由日本人以汉字的配合去‘意译’或部分的‘音译’欧美语言的词,再由汉族人民搬进现代汉语里面来,加以改造而成的现代汉语外来词”[3]。

二、“国民性”话语的争议

在近三十年的国民性问题研究中,存在很多争议,主要表现如下。

1.“国民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国民性问题解禁时最先被触及的话题。因为依此前的观点,“国民性”概念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观点相悖,“国民性”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基础的,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思想概念。

对于不认同阶级理论的人来说,这二者相悖的观点是无从谈起的。即使认同,这两者也并不矛盾。“国民性”并不否定“阶级性”,二者只是从不同角度而言的。一个人除了具备“阶级性”之外,也同时具有“国民性”。阶级性是该阶级区别于其他阶级的本质属性,而国民性作为全体国民的一种共性,和阶级的差别性形成同与不同的对立统一:国民共性寓于不同阶级性之中,不同阶级属性含有国民共性;同时,国民性在不同阶级的人们身上不可避免要打上本阶级的烙印。目前,这个问题已鲜有人再去纠缠。

2.“国民性”概念的认同问题

有人根本就反对“国民性”的提法,他们认为这个概念不科学。有学者只承认“民族性”概念,而用“臭名昭著”一词形容“国民性”,否定之情溢于言表[4]。

严格地讲,在中国使用“国民性”这个概念的确不严密,以中国地域之辽阔,民族之众多,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差异,使用“民族性”概念或许更贴切些。对此,我们要认识到,创造国民性理论的西欧国家都几乎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而作为这一理论“二传手”的日本也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对他们而言,national这个词以“国家”或“民族”解并无太大差异,而这却是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使用这个词时面临的症结所在。但是,国民性理论本质上讲是一种以国家而非以民族为主体的理论,它适用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竞争。另外,“国民性”一词被引入和使用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没有更严谨的词取代或达成一致意见之前,我们暂且使用。

3.国民性存在的认可问题

“中国国民性存在与否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5]153是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在一个国家内部,尽管有比较多的人有某种性格,但不能说成是国民性。一国国民具有的性格、行为在另一国国民身上也会有所表现,难以对其进行划分、界定。国民性“只是精英知识分子们在国难当头时意在振兴的工具而已。虽然这工具流传下来又很被重视,但不难发现,它除了被赏玩和空谈而外毫无价值。”

[5]154

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应认识到国民性的主体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国家中的国民,而国家又是国民能够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形式。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伦理道德等的差异,而使国民的思想价值体系有着不同的内在差异,这些内在的差异又外化为他们言语、行为等可表现的外在差异,从而使各国国民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不同。像我们形容英国人保守、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意大利人散漫一样,就是简单、笼统而又概括的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国民性格的差异。当然,一国所具有的国民性格的某些方面,在另一国的国民性格中也有表现,如散漫这一词也常被用来形容西班牙人,但我们都清楚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是绝不尽同,有着众多差异的。

4.引入国民性理论的质疑问题

一些学者不否认“国民性”概念和国民性的存在,但对中国引入、倡导国民性理论有异议。他们将“国民性”话语称为“神话”[6],认为国民性理论是一个“埋伏着的西方霸权的话语”[7],是“含有鲜明种族特色和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殖民霸权主义理论,并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阐释压迫弱小民族、国家的理论根据。”[8]因而认为国民性改造的倡导者,如鲁迅,是无形中做了殖民主义者侵略的工具。

说国民性埋伏着西方霸权的话语有失偏颇。固然“国民性”一词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时期产生的,随着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而应用于全世界,在西方人士对中国国民性介绍、评说、探究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带有一些贬低色彩,个别殖民主义者也的确出于侵略、奴役中国的动机而肆意侮辱中国国民的不良性格。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国民性理论是有使用价值的,不能因为某些人在我们身上的恶意使用而排斥它,就如同坚船利炮是西方列强侵略我们的工具我们就放[LL]弃拥有它们一样。我们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从而实现国家的复兴。另外,认为国民性理论是西方殖民霸权理论的人对中国早期的国民性理论和国民性思想的宣传者认识有误。在思想渊源上,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有两个源头,表面上,它受到西方的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但在内在理路上,却与借道德人心以治理国家的儒家思想模式一脉相承。而宣扬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者也仅是借用了西方的这一理论为救国育民所用,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和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先知先觉者。

5.国民性改造的可行问题

另外有学者则反对国民性改造话题,如朱学勤先生就说:“但是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则是我无论如何也难以同意的。国民性者,全体国人之性也,人性能改造,精神世界里还有什么事务不可以搅动,不可以‘改造’?”[9]

认为国民性不可改造,是对国民性内涵和外延(或称隐性和显性)的特点没有认清。国民性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精神方面的,但外化为物质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对国民性的改造,不是对意识的直接改造,是通过物质对意识的决定而加以改造。

三、“国民性”的含义

1.“国民性”的定义

由于“国民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一个被否定的话语,目前也还存在着争议,因此迄今尚无权威的定义。在一些普及的、常用的、权威性较强的工具书如《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中都没有国民性一词的条目。可查到的常用的工具书中,仅《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用了简单一句话概括“国民性:谓一国国民特有的气质”[10]。对国民性的定义、介绍相对详细一些的,倒是在某些人文社科类的词典中可见。

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又称民族性格[11]。

National character 民族性① ,相对持久的个性特征、文化品质或制度结构。这些特征、属性或结构的影响程度或分布情况极其显著,虽然并非某一社会独一无二的现象,却足以使一社会与另一社会区别开来[12]。

国民性:又称“民族性”、“民族性格”。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国民性是在多民族共同文化的基础上生成的多层次的统一体,是在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多重关系中产生的。同一种族、同一地域、同一语言、同一经济组织形式和政治组织形式,是国民性形成的基础。它为一民族所独有,对同一民族而言为共同性,对外民族而言则为特质[13]。

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②)又称“民族性”。国民性或民族性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内绝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个性特征[14]。

国民性,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15]。

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亦称“民族性”,指某文明国家内普遍的人格类型[16]。

2.“国民性”的释义

⑴“国民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对“国民性”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袁洪亮在参阅了几十种“国民性”的定义后对其进行了如下分类:

“它是多数国民所具有的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是一种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属于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从本质上说,它是那个民族国家中的社会心理”;

“是通过国民的行为倾向表现出来的、由一种心理特质所组成的普遍的人格类型";

“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17]。

三种不同的分类都可看出国民性的内涵,是人的思想、精神、心理、性格等意识概念,而它的外延则是国民的行为方式等现实表现。

⑵“国民性”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上面对于“国民性”的定义都可谓广义概念,揭示了国民性的意识本质。而国民性还有狭义上的概念,即所谓弱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这个狭义概念具有某种贬义色彩。“国民性”的贬义色彩并不是指国民性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其内容中所涵盖的贬义成分。近代学者将“国民性”这个词引入中国,就是为了揭示陋病,唤醒国民,救国图强,使得在介绍、研究中更多地将国民性等同于“国民性”的狭义概念。

⑶“国民性”研究的多领域性

上述国民性的定义是从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书目中摘取,而社会心理学、文学、哲学、教育学等等众多学科对国民性的研究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有学者从服饰和语言等方面探讨其中的国民性。而这种“国民性”研究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国民性自身外在表现的多样性造成的。

四、“国民性”的特点

1.“国民性”的隐性和显性特点

国民性的隐性特点是指心理的、精神的等意识方面的特点。它不具有直观性,但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总是会外化为诸如对现实的态度、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理解事物的方式、情感及思想方式等等。国民性的显性特点主要包括经济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服饰、饮食以及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等等。这种特点是直观的。“国民性”的研究之所以在众多学科领域展开,就是由于“国民性”的这一特点决定的。在同一的隐性特点的联系下,表现在不同的显性之处。一些学者之所以对“国民性”话语和对国民性改造的不认同,就是没有理清国民性的这个特点。他们只从精神层面看到国民性的隐性特点,认为国民性是虚幻的,没有看到国民性在它的显性特点中实在的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国民性的这种隐性外化为显性,要改造国民性,也就需要从国民性的各个显性之处入手,进而改变它的隐性特点。

2.“国民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特点

[JP2]所谓相对性是说,一国国民性中所表现的某一方面并不是一个该国国民单独具有的,它是在各国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因而也只有通过各国国民的相互比较来加以说明。所谓绝对性是指,一国国民性是不同于它国而客观存在的,虽然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但终究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属性。

3.“国民性”的历史性(稳定性)与继承性(变易性)特点

国民性有其历史性(稳定性)的一面。国民性一经形成就难以发生变化,从而成为世代相传的习惯。这种历史性(稳定性)通常表现在人们观念、心理以及行为模式的承传相袭,不易更改,其部分内容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然而,国民性又有其继承性(变易性)的一面,国民性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行为暗示和模仿而世代相传。其中有积极意义的国民性会继承下来,有消极作用的国民性也会传承下去。在某一历史时期里,一国国民的某些性格会因涉及国家的重大事故的发生、政治风云的变化、旧制度的摧毁、新制度的建立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当然,国民性所具有的历史性(稳定性)、继承性(变易性)的特点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动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国民性也会出现断裂和变化。

五、影响国民性的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气候等的特点和差异是形成民族、国家及其物质精神生活方式各具特点的原因,物质性的生产方式,精神性的思想文化,还有介于其间的政治制度等无不是人类能动适应生存环境的表现和结果。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造成人类在适应环境、创造物质、精神时自然形成不同的特点和类型。同属一国之民,由于具有共同的自然环境,共同的物质生产,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心理状态,就必然具有国民共性。而这种共性一旦形成就深植于社会肌体之中。

2.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对国民性的影响某种意义上是自然条件的延续,正是在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制约而形成的长期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一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具体的、具有某种特点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较为落后的古代社会尤为突出。就中国而言,北方游牧民族粗犷、剽悍的气质性格的形成与其游牧方式的物质生产活动有关;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原民族的温和、谦恭的民族性格,也是在长期的比较稳定、平和、规则性强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以及在此种物质生产活动之上产生的社会政治、精神生活的影响下形成的。

3.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在人这一个群概念之上的管理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又反过来塑造人去适应这一模式。民主的政治制度培养了人的独立、自律的性格,而专制的制度下人更多地表现出奴性和无知。政治制度对国民性和人的性格的影响是讨论较多的,结论也比较明确,比如在中国,国民性中奴性、麻木、卑怯等种种劣根性的存在都与历史上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4.文教习俗

文化、风俗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环境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群人的生存模式,并进而影响到一国国民的价值体系,这种对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作用于价值观念的形成。例如,突出个人的文化氛围下,美国人的性格中具有鲜明的独立、自信、自我中心,富有创造活力,重视个人利益、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本倾向;中国的情况正相反。中国人千百年来精神上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重家庭、少独立,人格中的社会取向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 尚会鹏.中国人和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

[2] 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6):135-141.

[3] 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88.

[4] 郝 雨.民族性[J].南方文坛, 2000,(3):46-50.

[5] 冯玉文,李宜蓬.中国国民性真的存在吗[J].船山学刊, 2006,(1).

[6] 刘 禾.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M]//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8-156.

[7] 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J].收获, 2000,(2):123-126.

[8] 刘保昌.道家思想与鲁迅的国民性关切[J].求是学刊,2005,(4):103-108.

[9] 朱学勤.从马嘎尔尼访华到中国加入WTO[N].南方周末,2001-11-29(9).

[10]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普及本)[K].北京: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874.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88.

[12]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词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18.

[13] 李盛平,任大奎,陈有进.新学科新知识词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470-471.

[14] 商戈令.人文新词典[K].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525.

[15] 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人学词典[K]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700.

第5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陕西文化陕北陕南民歌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8-02

前言:陕西省位于我国大陆北部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地理环境中,陕西省也存在着气候差异大、地形差异明显,人口构成复杂等特点,这些都造成了陕西文化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特点。这也表明对陕西文化的人文地理学视野的研究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文地理学视野简介的基础上,对陕北、陕南民歌进行比较,以期对陕西多元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形成人文地理学观念。

一、人文地理学简述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兴起于19实际中后期,是以“人地关系”——人类社会和自然地理的空间关系为核心的学科,着重于研究人文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等地理特征,并且进一步探究这些地理特征对于人文现象的影响。从源头上看,人文地理学是由德国人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率先提出,日后得到后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学科理念。如今,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学科,对于人类文化空间变迁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地理上,由于幅员辽阔,具有多种地貌特征,并且跨越六个温度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貌与气候特征;在人口分布上看,我国人口一大特点就是大杂居小聚居,多民族共同发展。这些地理与人文因素的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在人文地理环境下对我国文化进行探索,能够得出跨域历史学时间线索的空间变化,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使我们对文化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在人文地理学视野下对陕北、陕南民歌进行比较,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陕西民间文化的了解,对陕西民歌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还能够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的探索我国传统文化。下文笔者将选取陕北、陕南不同地理环境下对民歌产生不同影响进行比较。

二、人文地理学视野下陕北、陕南民歌的比较

1.不同地域条件下民歌的不同表现

陕西省位于中国大陆北部黄河中上游区域,地理气候差异较大,由北向南依次排布着陕北高原气候、关中平原气候以及巴蜀气候等,依托在这里的民歌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陕北民歌在形式特点上呈现出雄奇、悲壮、质朴的美,在内容上则大胆的吟咏爱情,与中原地区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而陕南民歌则呈现出悠扬、婉转、清丽的音乐个性,并且涉及面广、细,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多种方式,温柔细腻多于雄浑质朴。

陕北与陕南的民歌特点,与两地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联系。陕北位于黄河流于,黄土高原沟峦梁壑凹凸不平的地貌特征很明显的与陕北信天游形成了机构上的对称,雄浑的特点,与黄河流域正统的文化精神也有着内部的传承;陕南地区位于长江流域,整体上山清水秀,既有山谷丘陵又有平川盆地,在感情的抒发上也自然的走向了温柔多情的方向,有一定江南水性的默默柔情感[2]。

2.人口迁徙与分布带来的民歌的不同表现

人口迁徙将影响到民歌的审美等已经是毋庸质疑的了。在陕北地区位于长城脚下,一直是战乱的集中区,人口迁徙也相对频繁,形成了不同血缘、人种的重组与交融。直到元代以后,陕北人才开始稳定的学汉语说汉话,过上了定居生活,但这种稳定之下,是汉、匈奴、鲜卑、羌等多种民族血液的融合,表现在陕北民歌中则是音乐审美以粗犷、雄浑为旨,带有冥想的少数民族特色;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歌舞的结合。陕北人们的生活环境差,但受到少数民族豪放、开朗个性的影响,展现出热爱自由、以优美的音乐与苦难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的特点。受到少数民族歌曲的影响,多元的文化相结合与改造,形成了陕北民歌独特的特点。除了因战争等因素带来的人口迁徙交融,还有因商贸因素造成的迁徙与文化的传播,“走西口”的出现,不仅沟通了各地商务,还进行了文化的传播,最为明显的就是出现了信天游。

陕南地区位于秦岭南麓,南部与四川相接,长期受到巴蜀文化、氏羌文化的影响,已经为陕南的民歌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自明清以来,关中、湖北、四川有多次大量移民,又一次推动了陕南民歌的大发展,陕南文化受到了秦、楚、羌、蜀等多元文化的哺育,以更为兼容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在陕南的民歌中,有与《凤阳花鼓》非常相似的曲调,就是这种原因形成的[3]。

3.方言对民歌的影响

陕北、陕南地域的不同,带来了两地同地不同调的特点,方言的差距,也会对当地民歌产生不同的影响。陕北话接近山西,有着浓厚的鼻音,在传承北方语系的基础上又有着自身明显的特点;陕南化接近川北、粤西属于南方语系。语系特点的不同造成了民歌的差异:陕北民歌喜用叠字,增强歌词的亲切感,并且注重歌词的音律美、节奏美,陕南民歌受到多种方言的影响,有着多姿多彩的音乐语言和风格的特点。陕北与陕南方言的不同,实际上也是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域交流产生的不同语言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对陕北、陕南民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近年来,陕西民歌能够走入人文地理学者眼中,是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多元化的文化特色,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对于陕北、陕南民歌的人文地理学角度的研究,对于我国民间文化的多角度研究做出了榜样,对日后空间(地理)、时间(历史)交叉研究有着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育林、常炜炜.陕北民歌:异彩纷呈的绝唱[J].艺术界,2002,92-94. 

[2]徐天祥.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J].中国音乐,2005,31(9):23-25. 

第6篇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文 章 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兴趣

论文摘要: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但现实生活中流行音乐的传播成了重头戏,当前广大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捧流行歌星,对民族音乐嗤之以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重视和深思,面对着如此丰富的民歌资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呢?首先我们必须要做客观的比较分析流行音乐及传统音乐的优劣之处。流行音乐之所以被学生们接受追捧,是因为它具备内容通俗、旋律流畅、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流行一时的特点。然而我们少数民族民歌的传统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旋律自由,歌词言深意长,有一定的风格特点。照此下去,若干年后,中国的民族音乐还有多少人欣赏,还由谁来发扬广大?

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我们广大音乐老师的不断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引导他们正确地去欣赏音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到孩子们还是喜欢通过以下几点来学习: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朗》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的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重视对相关文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课一定要多方查找资料丰富自己的少数民族知识,遇到问题要先考证清楚,再教给学生,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如在二年级解释彝族乐曲《快乐的罗嗦》时,不能把“罗嗦”解释成“啰嗦”,“罗嗦”是彝语的译音,有的译成“诺苏”,是指彝族人的意思,“快乐的罗嗦”可以理解为“快乐的彝族人”,又如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二年级的孩子们就会问老师日喀则是在哪?我当时回答了“土质最好的庄园”,学生还会问“土质最好的庄园在哪”?在歌词中还有“啊索啊索马里拉”是什么意思?学生听了也是一脸茫然,这时我们就需帮助他们了解其含义,其实这句歌词没有特殊的意义,在这首藏族歌曲中,只是为了帮助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简单易懂了解歌词大意。在教学中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等文化是为了辅助更好的感受音乐,但不能喧宾夺主,突出了相关文化而忽略了音乐,否则音乐课就成了地理历史课,所以要很好的把握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活动,新的概念和知识技能的形成都是以感知开始的。如果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参加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音乐,调动情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生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很少,特别是他们的风土人情、服装服饰等,如果只凭老师的解说就会显得很空洞、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帮助孩子们更真切的感受与理解,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五年级学唱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彝族人民赶圩的视频,那些穿着民族服装的大人们挑着担,孩子们跟在一旁欢天喜地地去赶圩的情景映入学生们的眼帘。再如六年级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播放有关草原风光片段,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白鸟歌唱、毡包犹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让学生了解蒙古人民以放牧为生,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特点,无需更多的语言,就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人们的心情,引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四、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第7篇

比较音乐学的产生与研究对象

民族音乐学最初被称为比较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的名称是进入20世纪后首先在德国开始使用的,英文为“Comparative Musicology”,其实比较研究的方法用于非欧洲音乐研究最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是以1885年阿德勒的《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的》和亚历山大约翰·艾利斯的《各民族的音阶》为标志的。其研究对象是欧洲以外的种族、民族的音乐文化,正如萨克斯所定义的异国文化的音乐。这一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对象的确立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者的立场有着密切关系的。首先,比较音乐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以18世纪为开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跨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入这些地区的西方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首先向外部世界开启了这些非欧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之门。他们用西方学者的观点和方法试图了解、认识和把握这些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令他们新奇的特殊文化,想将这些相异于欧洲文化,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文化公诸于众,加之古典进化论学派和马克思、恩克斯对于人类进化和原始社会经济的科学认识,至19世纪60—70年代,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兴起,Enthnology一词1830年首先由法国人让·雅克·昂佩勒提出,30-70年代民族学、人类学学会先后在法、美、英、德和意大利建立起来。比较音乐学则是在民族音乐学进入80—90年代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应运而生的。这一时期的欧美出现了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民族学队伍,开展了世界范围的、有目的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工作,异国的民间艺术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此同时,欧美的许多城市建立起了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博物馆,收藏了许多非欧洲的乐器和有关的音乐文物与手稿,记录亚洲、非洲、美洲民族音乐的材料大量增加,使人们对于非欧洲地区音乐文化的注意力进一步增加,加之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对无文字非欧民族音乐的研究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基础上,比较音乐学这门学科在民族学诸多研究的影响下,应强烈而广泛的社会和时代需求产生了。英国语言学家兼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艾利斯和阿德勒、艾斯比塔等欧洲学者为比较音乐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异国音乐文化是相对于当时殖民者的主体文化而言的,也是相对于起初参与比较音乐学研究的这些欧洲学者自身的文化体系而言的。相对于其原本欧洲音乐文化知识体系的未知领域就成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异国音乐文化=非欧洲音乐文化,即形成了欧洲文化特别是欧洲城市艺术音乐文化相对于非欧洲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实质上是一种以欧洲整体作为一个中心以欧洲大民族为立场而进行的研究。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整个人类文化研究的进步和不同种族的非欧洲国家的学者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参与,比较音乐学的研究环境和立场出现了变化和拓展,其研究方向和对象也出现了扩大和性质的变化,最初的比较音乐学的名称被民族音乐学所代替。

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的确立

我们不得不承认,音乐的发展往往是在别的学科带动下进行的,在创作方面,西方城市艺术音乐的派别经常是步文学、美术之后尘,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的产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史学、比较学、民族学的发展都深深地影响和引导着其对应的音乐学的学科发展。比较音乐学的建立受到民族学研究的影响,并在民族学发展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了民族音乐学。

进入20世纪后,民族学产生了众多学派,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传播学派是20世纪40年代在欧洲民族学界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的先驱——德国学者拉策尔提出了把文化研究置于具体的地理环境中,同时重视各民族自身的历史条件的研究方法;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列诺夫斯基认为每种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重视当前生活与现状的研究,反对殖民者对土著居民文化的粗暴干涉;美国波阿斯学派又称文化相对主义学派提出了文化标准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珍品不能进行比较等观点和理论思想。这些立场、观点和理论我们都可以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中找到其对应的影子。特别是波阿斯为代表的美国学派的兴起,使得二战后的比较音乐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即在重视非欧洲民族音乐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对本民族音乐的研究。波阿斯提出的各种文化价值平等、文化不可比较、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使得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对象的相对基础,即欧洲整体作为一个大的中心民族的基础动摇了,突破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非欧洲音乐的局限,对文化是否要相互比较提出了质疑。

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开始认为人类学的种种研究方法不但可以研究非母系文化,而且应该更多地用来探究其自身所属的文化,从而使美国人类学家开始以更多的精力研究美国的自身文化。与此同时,其中一部分人类学家开始带着这种思想积极地参与民族音乐的田野采录工作,而这在欧洲比较音乐学领域是不多见的。美国人类学家的参与虽由于本身音乐能力的限制,无法将其深入,只形成了一种思想趋向,但这种思想趋向却使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使得美国的一些音乐家从音乐界转入人类学界,一些人类学家去研究音乐行为(并从技术上分析),同时还带动了这一思想趋向在欧洲研究机构的出现。

这一切的结果是,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比较音乐学者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现存的自然民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方向。于是,比较音乐学的研究范围和立场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地理性民族和欧洲中心看世界的角度转向了文化相对论,即站在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平等的立场全面考查研究各民族(包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于是,比较音乐学在研究对象和立场发生巨大变化和没有进行更多比较的情况下引退,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音乐学这一名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前叶,中国、日本和东欧学者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参与,对于这一学科的转型也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他们在美国开始重视研究自身民族文化之前就开始了对其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实事求是地说,最初美国学者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还不如这些国家学者来得纯正,毕竟美国的学者也大都是英、德等欧洲国家的移民或后裔,他们的文化体系和观点和欧洲同出一辙,而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研究起初是热衷于北美大陆印第安民族音乐的探根溯源,从某种角度上说,属于一种异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但其提出的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观点及其后来的发展,对突破欧洲中心论是极为重要的。而在这之前,的确有不少学者真正作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在东方比较音乐学研究中,中国的王光祈早在1926年就著有《东西乐制之研究》,其后又有1929年的《东方民族之音乐》和1934年的《中国音乐史》,日本的田边尚雄于1936年创立了东洋音乐学会,1948年著《东方的乐器及其历史》;匈牙利作曲家、音乐家巴托克和音乐学家柯达依分别于1906年和1905年开始对匈牙利的民歌进行收集研究,并分别出版了《匈牙利民歌》和《论匈牙利民间音乐》。虽然他们仍是用比较音乐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力图从东、西方音乐的比较中得到某些结论,尚属比较音乐学的范畴,但是他们参与研究的这一行为本身,和他们自身的非欧洲特质和立场已经使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发生了立场上的变化,虽然和美国学者的指导思想不同,却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打破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异国文化的框框,促使了民族音乐学的建立。二战后,荷兰人普·肯斯特提出了用Enthno-musicology这个术语代替Comparative Musicology,首先被美国人所接受并固定下来。1959年,孔斯特的《民族音乐学》问世,这一学科正式成立。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各家学说的分析及思考

自从比较音乐学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更名为民族音乐学以来,学术界就如何划界才属民族音乐学领域进行了不少讨论,有趣的是,这种讨论尚未终结而社会的发展却使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不断在拓展,民俗音乐和伴随着产业化社会而迅猛发展的大众音乐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如何来划定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领域更加成为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家各派的观点。孔斯特在他的《民族音乐学》的开头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从所谓未开化的人一直到文化民族的一切种族、民族的音乐,研究所有类别的非西洋艺术音乐。民族音乐还把外来音乐的传入现象,即不同性质的音乐要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影响这类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西洋的艺术音乐以及通俗音乐不包括在这个领域之内。[1]

梅里亚姆在他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认为,“民族音乐学的目的和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目的和着眼点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同”,“它的特殊之处就是使用的特殊的方法,尤其在认为有必要使人类学与音乐学这两类资料相结合这一点上”,并强调“民族音乐学通常是由音乐和民族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可以认为它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强调任何一方,而是采用双方都考虑进去这种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为一体”,提出“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研究”[2]。有人便据此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研究所有的音乐文化,可以替代音乐学成为一个没有边缘的音乐学科。笔者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梅里亚姆在谈到民族音乐学者的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时阐明:“资料的收集,一般意味着对欧洲美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2]这句话应代表着他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着眼点的看法。

涅特尔在《什么叫民族音乐学》中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他认为这门学科“主要探讨三类音乐,第一类有关无文字社会的音乐(music of nonliterate),第二类亚洲及非洲北部文化中的种种音乐,即中国、日本、爪哇、巴厘岛、西南亚、印度、伊朗以及阿拉伯语系诸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第三类是民俗音乐(folk music)可定义为,在上述亚洲高级文化和西方文明中,以口述方式来传承的音乐。”[3]

美国学者胡德在他的《民族音乐学导论》中则就美国的具体情况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他不仅提到了对美国以外的异国文化的研究、美国本土土著音乐的研究、民俗音乐的研究,还涉猎了新兴的电子音乐的研究——著名的甲克虫乐队[4],但同样回避了欧洲城市艺术音乐。

以上是欧洲和美国学者的看法,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的东方民族音乐学家们以他们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视角逐渐为世界民族音乐学界所注目,他们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日本学者岸边成雄先生认为:“比较音乐学成为民族音乐学主要是学者们对自然民族的研究,后来又加入了东方高文化民族的艺术音乐。”[5]山口修先生则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认识民族音乐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即学术性的认识法”[6],也就是说民族音乐学的认识研究对象是民族音乐,他对民族音乐加以定义:“民族音乐则是作为各个民族集体所拥有的庞大文化事项中的一个项目而在其中占有一定地位。民族音乐是主要以'音'作为表现媒介体的象征性行为的产物之一种。”[6]在中国,从1979年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引进以来,就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论。基于中国音乐学的特殊情况,这种争议也有其特殊性。从1980年到1988年,争议的核心是“民族音乐学”是不是就是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问题。后来,王耀华先生、杜亚雄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加以梳理,得出结论: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7]。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我国的传统音乐和新音乐[8]。而赵宋光先生和赵fēng@①先生则提出用Sinology-misicology来表达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即汉民族与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的华夏音乐。黄翔鹏先生认为“这一学科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并强调“用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民俗学来讨论问题,不可避免涉及到音乐形态的差异”[9]。

近来,很多学者又认为没有音乐不是民族的,所以民族音乐学要与音乐学整合,研究所有的音乐和音乐有关系的东西。有人则提出民族音乐学只特殊在其研究方法上,用文化的、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所有的音乐就是民族音乐学,并且应该更名为音乐文化人类学。同时,人们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争议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出新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如70年代开始的文化视野看待音乐研究、重视人文性,90年代开始的全球视野,都对这一学科的范畴和定义作了相应的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首先可以认定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世界上,还是中国都是已经确立并真实存在的。而作为一门完善学科一定有其确定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中方法和对象是相辅相成的,特殊的研究对象需要特殊的研究方法,特殊的研究方法有其适应的研究对象,它们同时决定着一个学科的特殊性、独立性,如同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各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与之相应的研究领域。民族音乐学是一门民族学和音乐学相结合的学科,也正如梅里亚姆所强调的“民族音乐学通常是由音乐和民族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可以认为它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强调任何一方,而是采用双方都考虑进去这种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为一体”[10]。所以,要用文化的视角、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民族音乐学,用文化视野、全球视野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民族音乐学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也正是由于民族音乐学有这样的特殊的方法,才定义了它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即适合用这些方法去研究的对象和领域。所以,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不是无限宽泛的,而是可以而且是有必要划定的。

无论民族音乐学的学者们怎样争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民族音乐学家们究竟研究了些什么。我们看到在中国和日本等非欧国家,很多学者致力于本民族音乐的研究,也有很多学者涉猎到自己本土以外的音乐文化的研究,如日本的拓植元一先生对西亚音乐的研究、中国的杜亚雄先生对匈牙利音乐的研究、王耀华先生对日本琉球音乐的研究、罗艺峰先生对东南亚音乐的研究、陈自明先生对南亚音乐文化的研究等等。由此来看,用国别、洲别甚至民族之别来划定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并不可取,仅研究本国的传统音乐更是不可能囊括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

既然学者们早已开始用一种全球化的视野进行着全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所有民族的音乐文化平等的摆在我们面前进行研究概括。笔者很认同山口修先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定义,即:民族音乐是主要以“音”作为表现媒介体的象征性行为的产物之一种。也就是说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以音为特征存在的文化。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音”,无论要研究它是什么样,还是为什么是这个样,无论它是一样乐器还是一个仪式,无论是强调文化背景、群体还是个体,都要首先有音乐这个最基本的定位,一切都是与之有关进行衍展的。二是存在,无论你要追根溯源还是要展望未来,无论用历时性方法还是共时性方法,都要有一种音乐文化活生生的在你面前,然后将它呈现出来,再进行挖掘。当然也有用历时性的方法从前往后进行梳理,但在今天找到与之有关的对应的音乐现象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这一总结是和这一学科的方法密不可分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方法可以说是这一学科必不可少的、并使之独立于其他音乐学学科的方法,田野工作是每一个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民族音乐学学者可以在图书馆里完成他的课题。那么,可以并适合进行田野工作的音乐文化,即以音为特征的存在的文化就成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 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更好地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这一点尤其值得亚洲、非洲等非欧民族的民族音乐学学者注意。因为,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属于引进学科,与西方接轨时不免要遇到视角立场的变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冲击,如,西方把对非本土音乐的研究都归为民族音乐学类,而在非西方国家则不能这样做,中国的欧洲音乐史研究学者肯定不同意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划归民族音乐学研究范畴,而且也不适合这样做。还有,这些国家有着悠久的音乐历史,但是大多记谱法不发达,成为表现于文字的哑音乐史,而这些哑音乐史由于多文字少曲谱,使其包含的领域与西方的音乐史很不相同——不是音乐家、作品的历史,对于它的研究与西方的方法、成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涉及到这个领域时,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学工作者们不应一味照搬西方民族音乐学学者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理念。由于西方记谱法的普及运用较早、较成熟,大部分艺术音乐史上的作品都可以还原为音,并且很多至今流传,符合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条件,只要从民族学的新角度,运用民族学的新方法进行再研究,就可以得到不同于以前历史学研究的结果,如对贝多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但很难想象中国民族音乐学者对万宝常、李延年的研究会达到如此效果。民族音乐学家眼里西方的音乐文化无非是有乐谱记录的音乐文化和无乐谱记录的音乐文化——被归为口传心授的民俗文化,大都适合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因此那些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研究一切音乐文化的论调也不足为奇。但是很多象中国一样具有丰富的哑音乐文化的国家的学者,要对这一论调有清醒的认识,在对本国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时应更好地认识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孔斯特著.袁静芳,俞人豪译.罗传开校.民族音乐学[荷][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21.

[2]A.P梅里亚姆著.俞人豪译.金文达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06.

[3]B.涅特尔,龙君辑译.俞人豪译.金文达校.什么叫民族音乐学[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78.

[4]胡德,金士铭译.景zhān@②校.民族音乐学导论[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26.

[5]岸边成雄著.郎樱译.比较音乐学的业绩与方法[日][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65.

[6]山口修著.江明译.罗开传校.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学[日][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6):226.

[7]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8]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J].交响,2000(3):11.

[9]黄翔鹏.关于民族音乐型态学研究的初步设想[A].中国音乐年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31.

[10]A.P梅里亚姆著.俞人豪译,金文达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06.

字库未存字注释:

第8篇

关键词民族类网站;少数民族文化;民族高校校园网;上网行为管理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号召各行各业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互联网+”兴起的格局下,网络和网站已然成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站总数482万个,中国网页2360亿个。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和特色,探索开发切实适合的传播渠道和手段,使少数民族文化和新媒体互相融合迫在眉睫。紧跟中国互联网航母,大力发展民族类网站,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

1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形式和特点

1.1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1)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这类自媒体具有普泛化、贫民化、自主化、私人化的特点,多以新闻、历史典故、艺术作品、文化、生活常识转发为主,转发和原创混杂在一起杂乱无序,有时会被热议事件引导。

2)民族类网站。其中民族类新闻版面和论坛是少数民族读者的关注重点和舆论漩涡的中心。

3)民族文化微电影。微电影或短片介于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具“四微”特点,即“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平台微”等,理所当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炙手可热的新宠。

4)App应用。以民族通、内蒙古民族APP为代表的民族APP应用已崭露头角,成为民族文化传播和舆论导向的新阵地。内蒙古民族APP于2016年12月正式上线,APP开发了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图片资讯3个板块,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广大干部群众,权威解读党的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通过APP及时传递民族宗教、蒙古语文的新动态新成绩。

1.2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

1)文化传播视野由乡村传播向国际传播的转变。国际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包括由外向内的传播和由内向外的传播。国际社会的民族重要事件和变化由外向内进入国内,国内少数民族有关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也传播到国际社会。

2)文化传播模式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从广播式单向声音正逐步向互动式双向传播转变,在双向传播中我们要把握传播的有利导向,关心传播者和听众的想法和关注点。

3)文化传播观念由牧场意识向市场意识的转变。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对象逐渐从本民族转向大众,受市场驱动正把有利于市场和可能产生经济效应的民族文化传递给大众,拓展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市场。

4)传播主力由政府转变为政府、商业、教育机构三方融合。

2民族类网站的现状和特点

2.1民族类网站的现状

从第一个少数民族网站一同元藏文网至今民族类网站数量快速增长,根据2009年相关文献资料民族类网站己达600余,网站种类、主题多样化。建成的民族类网站有民族综合性网站、各族别网站、民族地区综合类网站、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民族事务机构网站、民族文化教育类网站、民族学术性网站、民族研究机构网站、民族社会团体网站、民族类上网报刊、民族新闻出版机构网站、民族民间艺术网站、民族经济与企业网站、民族旅游网站、民族类论坛等。

2.2民族网站特点

网站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风俗、历史、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类网站信息资源和内容也具各民族化。但各类网站内容建设不平衡,网站质量参差不齐,网站生命周期不稳定。网站生命周期尤为明显,一些民族类网站建设快、原创内容少、资源来源不稳定。

3民族高校校园网的民族特色

1)少数民族学生占主导地位。由于招生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生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每年招生约4700人左右,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网络用户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主导,目前在校生覆盖了全国56个民族和绝大部分民族地区。

2)校园网站有双语版或多语言版。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为代表的民族综合性大学的门户网站为中英双版,内蒙古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大学的门户网站呈现多语言版,增添了本民族语言的独立版面,呈现国际化和本民族化的网站特色。

3)图书馆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馆藏图书和电子资源。

4)用户上网行为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由于用户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上网行为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用户覆盖56个民族,来自全国各地,上网行为中的民族地域、民族语言、民俗等民族特征明显,新闻舆论关注也多涉及民族这一方面。

少数民族媒体要突出民族特色,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及居住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在完成一般媒体作用同时,应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民族高校校园网在高等教育领地首当其冲,在完成普通高校信息化服务职能同时,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宣传、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

4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建设思路

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以下简称民族网)建设思路包含网站定位、网站设计、资源特色和技术实现3个方面。本文暂不详述网站设计部分。

4.1民族网的定位

民族网是面向校内师生的民族类网站,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举措,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网络阵地,是师生各民族互相增进了解和交流的平台。民族网要有别于校园文化类网站,也要避免同互联网上的民族类网站雷同,既要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展示,又要对现代少数民族人物、人文地理、创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追踪报道,可酌情增加本校或其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师生的民族文化有关动态报道。

4.2网站资源特色

网站资源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1)优秀的民族类网站。一是对现有的600多个民族类网站进行分类后,挑选出资源质量较好的网站资源进行链接和资源交换;二是借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接口实现定期资源搜索和关键资源内容的爬虫,建立本地民族资源库。

2)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媒体。可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平移,整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购买或租赁非遗等经典提炼的民族文化资源成果。

3)经校园网访问的民族类信息资源的整理。即对本校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资源中的民族类信息资源进行过滤、缓存、转存、聚合,资源具有大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征。

4.3相关技术方案

主要介绍民族网资源获取的第3个方式,即借助校园网上网行为监控系统过滤用户访问的互联网民族类资源,进行转存、聚合,主要包括数据采集、URL过滤、网页自动分类、资源存储。

1)数据采集。大连民族大学校园网出口带宽4.3G,理论上每秒有4Gbit的访问数据。数据采集系统需要配备专业的硬件采集卡、高速协议过滤处理模块、高速缓存,存储系统的硬盘要满足高速的存储需求。

2)URL过滤。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是互联网上标准资源的地址,互联网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URL,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浏览器应该怎么处理它。通过训练子集建立民族类网站URL库。将用户访问的网页URL同本地URL库进行比对,若是本地URL的子集,存储该URL并对该网页资源完成抓取和分类;若用户访问的网页非本地URL子集,对网页进行民族特征抓取,决定是否丢弃。为实现快速比对,可对URL进行MD5处理,产生URL的唯一标识。

3)网页自动分类。对网页进行向量特征抓取,进行民族类网页特征比对,如满足特征将网页URL添加到本地URL库中,如不满足进行下一轮分析。W页自动分类的重点是网页特征的提取和比对,涉及网页文本分析、文本表示模型、特征提取算法等核心技术。

4)资源存储。对URL库内的网页和满足特征分析的网页进行资源缓存、分类存储,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资源库。

5结论

本文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形式和特点分析基础上,结合民族类网站发展现状和民族高校校园网的民族特色,提出了“依托民族高校校园网,建设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建设新思路。

第9篇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其本质就是历史文化的写照和象征,最能体现国家各民族的传统,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题材囊括日常生活、宗教活动、各类战争、民间游戏、狩猎活动、生产劳动等,是表达民族集体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早期社会的“舞”“巫”都是指同一事项,即女巫师的巫术仪式以及巫师祈祷神灵时的姿态。后来,用“舞”指称巫师的姿态,“巫”指称巫师这一类职员,其意义才渐渐分离。可见,巫师祈祷神灵时的姿态是“舞蹈”的最原始意义。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乐舞图中,许多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巫术性质,是先民巫术性仪式活动的记录。如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盆舞蹈纹、内蒙古狼山原始岩画、甘肃嘉峪关黑山原始岩画、广西花山崖原始壁画中的舞蹈场景等,皆具有很强的巫术性质和仪式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生活需要的变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断发展,功能也不断拓展延伸,性质发生了某些变化,由祭祀仪式向娱乐的转化。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直到今天,有些少数民族都仍然没有自己的文字,对他们的踪迹在史书上也未曾有过记载。但扎根于人们生活土壤上的民间舞蹈,历经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却仍然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中。他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及其内容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生产方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因此,民族民间舞蹈还承担了记录和传承民族历史的作用,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我国是五十六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文化特点,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民族舞蹈。如汉族就又分为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等等诸多种类。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是1999年,国家教育部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是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按学生的高考成绩第三批次招收学生。与普通高校(本一、本二)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舞蹈素质偏低、舞蹈能力欠缺、自觉性差等。

舞蹈教育是需要身心合一,既强调练习又强调心灵的感悟。其对于学生总体要求身体健康、乐感好、节奏感强、协调性强、感受力强等。学生选择舞蹈基本都是因为喜欢舞蹈。所以,舞蹈学生的差异多不在学习动机或个性特点,而是他们已经具备的再学习的条件。高校舞蹈学生入学时的舞蹈功底差异很大,那些基础深厚的学生,学什么像什么,原本零散的技艺也会很快就被整合优化起来;而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竭尽全力却还是屡战屡败……舞蹈是需要反复进行肢体训练的,某种程度上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和恒心。笔者认为舞蹈生源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入学前的舞蹈教育相对缺乏,很多中小学并未配有相应的师资和设备,学生并未接受正规的舞蹈教学培训,特别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他们只是在高考前为应试而突击,学习成效差;第二,艺术类考试,对学生的文化课要求宽松,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学生在理解民族民间舞蹈内涵时出现学习困难;第三,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舞蹈属于小班教学,舞蹈教师队伍跟不上形势发展。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建议

(一)针对学生差异,注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如何针对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点。学生入学时舞蹈功底的差异性注定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照顾共性又要突出个性。民族民间舞蹈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其教学也须重视文化教学,只有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把握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审美特征,才能更好的表演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在教学时,需注重学生对于壮族的历史、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民风民俗、民族性格与酒的文化等的教学,这个舞蹈的主要创意体现的是壮族人民在迎接宾客时的酒文化。在了解舞蹈创意后,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诠释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需让学生要注意观察模仿动作及表情的变化。壮族人民热情好客,经常用自家酿制的米酒邀请请客人喝,喝酒用碗喝,非常豪爽。此外,男女在这一舞蹈表演中也有很大差异性,女孩动作主要以凤凰手位为主,还有一些搬酒、倒酒、劝酒的情景动作,动作时而含蓄时而热情奔放,在表演中动作大而不散,面部表情较丰富多彩,微笑、害羞、开怀大笑等,而男生动作比较难,在舞蹈中不光要托举女生,而且还有翻、滚等高难技巧,面部表情变化较比女生多。

(二)针对学生差异,着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方法的运用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教,学生学”,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种是注重引导,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的舞蹈基础、素质、接受能力和兴趣特点各有差异,有的学生舞蹈基础好,容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适宜对其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倾向于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活动中不断提高,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是对文化的传承,教师在采取这一探究式教学方法时还需把握好传统精髓的传承,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坚守;有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并未受过正规的舞蹈训练,教师适宜对其采取填鸭式教学,倾向于让学生苦练基本功,丰富民族民间舞蹈知识,加强其自信心和意志力的训练。

此外,在外出实践活动中可以采取参与地方民族风情演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摩学习民间民族艺人对其舞蹈文化的传承,并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如每年广西武鸣都会有“三月三”歌圩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亲身感受、体验和了解壮族舞蹈和歌曲中的抒情、优美、内在、含蓄的风格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注重民族民间舞蹈时代精神的发掘

中国民间舞蹈是时代传承下来的产物,带有强烈的传统特色,展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必须注重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时代精神的发掘,并融进民族民间舞蹈的编排中去,使其符合时代的特点,焕发新的生命力。各民族过去生存的环境相对闭塞,社会交往比较少,主要是本族的内部交往,由其传承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就一直保有着本民族最原始的特点、最原始的文化。现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给传承的民族民间舞蹈注入了新的血液。随着表演者文化底蕴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更新,其在改编自己民族民间舞蹈时,就会有新的火花,形成符合时代气息的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不适应时代精神的部分会逐渐消失,而其中富有生机的文化因素、新的审美情趣则会不断的发挥作用,从而增强了民间舞蹈的时代感,使它更富有生命力。例如,中国民间舞蹈中的“鼓舞”是最古老,也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地域、民族色彩的民间舞蹈,如有千年以上历史的“铜鼓舞”(壮、苗、彝等)、“木鼓舞”( 佤) 、“杖鼓舞”( 朝);富有民族色彩的“象脚鼓舞”( 傣) 、“长鼓舞”( 瑶) 、“铁鼓舞”( 维) ; 反映北方农民精神的“安塞腰鼓”“威风锣鼓”“河南盘鼓”“兰州太平鼓”以及富有江南风韵的“花鼓”等,过去只是庙会祭祀活动中悦神、娱人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的舞蹈,如今已是反映时代新风的舞蹈形式。它们曾在“亚运会”“山西国际腰鼓节”“沈阳秧歌艺术节”“昆明中国艺术节”等国际性活动中大展雄风,弘扬了中国的舞蹈文化。这十几种鼓舞虽然只是数以万计的中国民间舞蹈的代表之一,历经千年但仍然充满朝气,浓缩着中国、民间舞蹈的精华,显示出中国民族之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时代精神,可以用《易·系辞》中的“鼓之舞之以尽神”来概括,这句话曾鼓舞和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漫长的艰辛之路,如今又激发着人们去迎接辉煌的明天。这正是中国民间舞蹈实质的体现,是古今民间舞蹈家个性的艺术升华,是时代精神的展示。

总之,教师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上应注重时代特点,在舞蹈教学中既传承民族文化,又要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使中国的民间舞蹈始终保持其强盛的生命力。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文化

中图分类号:J6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74-01

一、中国民族声乐形成

中国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在璀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林林总总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中国民族声乐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各民族民歌既有一致性,也有其独特性。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其演唱的内容主要是各个民族特有的风俗文化,演唱形式丰富多样,大部分都是舞蹈伴舞,主要表现本民族文化;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就导致了各个民族民歌各具特点,大大的丰富了我国的民族音乐。由于民歌中有很多特殊的技巧诸如甩腔、滑音等在演唱时不能够很好的保持歌唱状态,导致很多人认为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不够科学。客观的说,中国传统的民族歌曲一方面要表现出富有本民族特点的歌曲,又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发声方法去演唱,从实践角度来说,很难实现。但是,我国很多民族声乐歌唱家们一直致力于中国民族声乐的研究,他们在最大限度的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大胆的吸收借鉴西方没声唱法的有点,是中国民族声乐也逐渐的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一种科学的演唱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二、中国民族声乐的“情、字、声、韵”

作为中国各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民族声乐是以中国的汉语以及各少数民族方言为基础,主要展现行腔和韵味,基本要求是发音要字正腔圆,表演要声情并茂,其精髓主要体现在“情、字、声、韵”。“情”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最基本要求,即演唱要富有情感,通过演唱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在二度创作的基础上能够准确的把情感传达给听众。“字”主要是指演唱要咬字清晰,“字”的基础是语言,各民族民歌各具特点,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语言不同,正如我们听到某一个地方的方言,就知道他是哪个地方的人一样;“声”主要是指行腔,所谓“腔圆”就是要求行腔要流畅、优美。“韵”是中国民族声乐最核心的部分,之前所述的三点都是为了能够使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韵味,让听众能够切实被这种独特的韵味所吸引,继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民族声乐多元化

中国大地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各个民族由于语言、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这是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风格迥异的各民族音乐不断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此外,各民族民歌在艺术表现、情感表达、审美心理等方面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民族声乐要发展,就必须与世界接轨,不断的更新观念,引进先进的演唱方法为我所用,使中国民族声乐在演唱方法、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都能够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民族声乐工作者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与自觉意识的体现。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势必会促进中国民族声乐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民族声乐更加的完善、科学,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并传承发扬中国民族声乐。

中国民族声乐植根于中国古老而漫长的中国历史,反映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形式灵活多样,表达情感丰富、亲近自然,彰显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社会文化的舞台上一直是主流文化,深受中国大众所喜爱,同时也备受世界文化同仁瞩目。“声乐民族化”应该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借鉴科学的美声演唱方法,不断寻求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形成一种既具有科学发声方法之长,又能彰显民族特色与风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中国民族声乐虽然说在建国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歌唱家,他们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中国民族声乐来说,没有进步就等于退步,我们要认真的总结以前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不足,并大胆的借鉴国外先进的演唱方法,使中国民族声乐能够更加的科学、完善。这不仅是每一位从事音乐教学和学习的人的责任,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义务,我们要不断的探求中国民族声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更好、更多的本土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唯此,中国民族声乐才能长久的屹立于世界艺术舞台!

参考文献:

[1]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A].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A].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白宁.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

[4]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2005.

第11篇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梦

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为指导,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优秀的世界文化成果。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支柱,促进社会稳步全面的前进。历经9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党始终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国梦。

1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

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进行了完整的概括:“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存在帝国主义的文化和半封建的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是反映的独裁的,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想要统治中国的文化,而半封建文化是提倡旧的文化,旧的思想,带有封建性质的文化,这两类文化都是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是阻碍中国前进的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破的东西。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治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1]只有消灭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的文化,以共产主义的思想为指导,中华儿女才能争取民族独立,以崭新的面貌开创新中国。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替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竞争,为满足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2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统一的民族性

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它都要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被全民族人民能动的表现出来。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具有民族性,它是外来文化要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它是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文化,它是通过民主文化的繁荣来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是在世界的角度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具有中国形式,积极吸取国外进步文化的文化。例如吸收外国的文艺形式,要和中国民族特点结合起来,表现我们中国的内容;对于马列主义这种外来新文化,要使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确立正是这种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开放长远的眼光正视中国文化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保持自己原有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的学习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各国各民族同进步,共同创造人类先进文化,曾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2]只有正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3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统一的科学性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辩证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发展,今天的文化是古代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正视历史,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的辩证的发展,实事求是对待祖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所创造的文化。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3]马克思主义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提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保证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有了科学的知识,迷信自然就被打破。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发展,今天的文化是古代文化的发展。给予历史文化、历史人物以科学的评价,肯定其应该肯定的,否定其应该否定的,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是反对唯心论或宗教教义,应当剔除封建性质的文化,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的文化,发扬自古以来科学的,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观点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反对一切与中国社会发展相违背的文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文化,主张实事求是,一切违背这种科学性的文化,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将政治、经济与文化相结合,不断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全面的发展。

4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统一的民主性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在群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创造革命理论,运用理论经过实践完成革命运动。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在进行文化教育时,理应当顺应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文化需要。为了文化普及,为了和民众相结合,语言必须接近群众,文字也必须进行改革。

这种在文化上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统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民为主,以人为本,创造为人们服务的文化,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支柱,更全面的普及文化知识,弘扬文化精神,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素养,让全国人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华人民在继承优良民主传统,同封建主义,文化专制残余进行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新时期,我们应提倡文化的多样性,自由讨论,自由创作,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体系,共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5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们永远铭记的历史性贡献

在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也正是是新中国成立的第64年,同志带领几亿人民开辟了中国的新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同志曾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含义仔细的加以论证,他在《新民主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论政策》等文章和讲演中较为透彻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寻求新中国的独立,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斗中,提出了建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内容。这种文化观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成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纲领,并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探索时期。同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建设文化事业所必须遵循的理论基础,都是我们中国文化走向更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在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艰苦探索和伟大实践中,我们尤其应当十分注重和强调同志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留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中国共产党的成果,也是同志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光荣责任

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确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不断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加入到全球化的潮流中,紧随世界的发展脚步,丰富和壮大自己。同时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在全球化的文化中取其精华,给予世界正视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在许多领域开创出带有中国文化的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断壮大在全球的影响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鲁迅认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站在新的历史的起点,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支柱,不断凝聚人民力量,在改革创新中发展与时俱进的文化。“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5]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既要有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强大的硬实力作后盾,也离不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来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国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诸方面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永远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提出的建设“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的理论仍然是我们的主要指导思想。21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内容也将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695.

[2].选集(第2卷)[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706.

[3].选集(第2卷)[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707.

第1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文化基因;机制调试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6-0069-05

大学是国家认同与现代公民文化传承的一个轴心。在全球化时代,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也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中流砥柱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整体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培养他们理国的公民意识。

一、国家认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支点中心”

20世纪70年代,国家认同概念出现于行为主义政治学领域。从政治学意义上看,国家认同是指拥有某一个国家公民身份的政治主体,以国家为最高认同指向的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结构、领土、核心政治价值观等的政治心理认同与身份认同。它常常与爱国主义、国家主义等概念相关。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公民意识,是多民族国家内国民对自己所属的国家的归属意识,它是“一个人如何从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 [1 ]。由于它是影响多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成为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众所周知,民族国家是当代最主要的国家类型,其中绝大多数(95%)是多民族国家。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内公民个体对政治共同体(即国家)的政治支持、政治忠诚和政治归属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品质 [2 ]。因此,所谓国家认同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治顶层设计者们通过特定的方式方法,培养多民族国家内公民个体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增强国家意识,并促进其转化为爱国行动的一种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在多民族社会,“民族”与“国家”是两个息息相关的、不同层次的政治主体。多民族国家是以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国家这个政治主体全面地代表着各个民族的利益,从总体上保持各个民族利益的均衡。“国家是民族的庇护所,没有国家的民族是任人宰割的民族。” [3 ]在现代政治中,国家是人为的政治结构。因此,当代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就是要通过多样化途径,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把民族的个体特性与国家统一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日益发展的变革时代,发展落后的多民族国家其观、安全观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社会正经历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主流意识形态因无法产生直接市场价值而动摇,话语权正在淡化。同时,市场化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社会大众与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选择上开始出现分离,社会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频繁”发生,这些社会结构的裂变与多种异质因素的“齐头并进”,致使一些青年人崇尚西方的“海洋文明”,否定中国的“黄土文明”,时刻挑战着相对稳定的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国家认同问题以一种新的形式逐渐凸显出来。此外,在全球化全面推进的进程中,西方的长期图谋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当今世界的“三股”势力以及“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等,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一个充满认同危机的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正面临着跨国家认同、地域认同、族群认同等多重认同因素的考验,多重认同危机直接影响着国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文化基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桥梁纽带”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任何民族、国家都内在蕴含着其自身的文化要素和构件。德国人类学家蓝德曼曾说过:“我们必须是文化的存在……放弃文化只是放弃我们自己。” [4 ]自国家诞生以来,民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民族文化差异逐渐形成的过程。“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难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恰如一个婴儿如果没有母亲乳汁的哺育而难以成长一样,一个没有文化归属感的民族也难以成为具有文化身份识别的民族。” [5 ]当一个群体逐渐认识到自己内部在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共同点,并形成关于民族的理念时,他们就同时会有意无意地把“我群”与“他群”区别开来。在具体的社会交往实践中,个体总是试图通过“自己―异己”的对立模式来获得一种社会政治认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是民族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桥梁。

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文化逐渐演进的历史。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文化基因主要是指民族国家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复制性特征的特定元素,这些基本元素在民族共同体中表现为对自己传统的遵从和代代相传,如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价值观等,这些具有共同性的特定文化对内保证了特定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认同感,对外标示了与他民族文化交往时的不被异质文化所同化的身份归属。各民族的这种共有的文化基因使各民族成员有自身民族的归属感与民族的自豪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政治体系的运行和构建,因而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社会秩序良性运行与维持的精神原动力。可见,在一个以 “文化―交往―公共性”为主题的“新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国家内共有的“精神家园”所具有的“黏合剂”作用,能有效地把民族身份认同、权威(政治合法性)认同和公民个人政治认同结合成为一种互动的“精神联合系统” [6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形成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而是多元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下,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结为“大家庭”的精神支撑,更是中华民族长期屹立于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力量之源。今天的世界,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线”,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价值与地位。伴随着“新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也日益面临着新挑战。在面向开放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需要有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文化建构。因此,在国家治理转型时代的今天,要筑牢“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文化认同。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由于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家庭教育等熏陶,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意识、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形成本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意识。在国家治理转型时代,针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些个性化特点,如何拓展多样化政治社会化途径,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实现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是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三、多元与一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场域调试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国家认同实际上是在个体与整体层面上两种不同过程的辩证统一。从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建构来看,就是关注他们对社会生活规则的了解、遵守与内化,使其习得公民文化规范,引导文化内化过程。从整体层面上看,政治体系要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将主流政治文化内化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对国家政治体系的依附性,并逐步建构起公民身份认同、树立政治体系权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包裹”着西方价值观的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要实现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与政治认同,实际上是一个多元一体理念的构建与确立的过程。

1. 构建多元互动的动态和谐文化场域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和土壤。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在民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与追求上存在着多样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本尼迪克特认为:“每个民族个体自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与社会力量博弈,这些社会力量都力图在个体身上烙下印记,使之形成自我意象。” [7 ]这些由于在生存背景、民族文化背景以及自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多样化属性,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化”、“特色化”、“民族化”的特质,确立了“自己―异己”的民族内部的文化运行模式和符号。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多元文化互动的调试机制和氛围,能使来自不同民族的大学生更加有效地适应新的环境,学会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首先,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在高校多元文化互动交流的场域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要把握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规律,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遵循“多元共存,平等发展”的原则,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各少数民族大学生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文化间的互动与文化理解,力求实现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其次,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与教学手段。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差异性等诸多因素,开设宗教伦理、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方面的选修课,深入开展多样形式的民族政策教育。最后,高校还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学会平等地对待文化差异,尊重、理解并接纳不同文化的价值理念,学会协作、适应、认知与共处。通过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融合式”学习,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并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同文化根基,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共建中华民族文化内在的特质,重构主流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和谐”生成。

2.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

现代国家构建必然要塑造一种国民文化的同质性,强调领土范围内公民个体对国家共同体的文化上、政治上的认同。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格局特征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形成,离不开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共有的思维模式和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的接受。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文化是以民族共有的精神与性格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它是华夏儿女团结一心的纽带和共有的精神财富。从文化生成来看,一个民族必须依托一种文化才能繁衍生息,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在历经五千年岁月长河的洗礼中,形成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为价值目标、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思想为基本内容的、独具风格的中华文化。这些中华文化的精髓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民族的生命,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当代,这些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由56个民族共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共有性”。因此,在治理转型时代,一方面国家应当把传统的政治忠诚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采取丰富多彩的政治社会化途径,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主体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为了培育内地高校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和国家归属感,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现代传媒资源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等教育,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的大众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共同价值追求,并外化为他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此外,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要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主体性意识,抵制西方文化的种种冲击和影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以及理论体系的认同感,有了文化归属的共同性,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才有了基础。

3. 推进大学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

把握办学方向,是大学的首要职责。“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8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中心议题。高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教育方针指导下,围绕“社会参与、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的治理理念,积极探索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现代大学理念。二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体系。高校要搞好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要努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因材施教,要改革固有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探索建立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治理体系,提高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内地普通高校治理改革需要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采取特殊的、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同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内心热爱共同家园,培养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共同利益观念,引导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思想准备和精神守望。

4. 公共资源空间的“正能量”引导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程是相融合、共发展的。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整合是高等院校展现优质红色资源的重要平台,它为政治主体在特定政治系统中进行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公共资源空间的展现直接影响到公民个体公共品质的培养,它是深入开展公民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基点。提升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把政治社会化与优化公共资源空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共空间红色资源的“正能量”导向,让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自觉感悟到国家共同体存在的精神意蕴。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媒体是社会的先导,是文化传播最快捷有力的工具,要塑造“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就必须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精神家园”和全体人民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智能化的时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我们需要:一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高校理论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把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二是高校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化、具体化,潜移默化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三是不断发掘先进模范人物,发挥“榜样”在公共教育资源空间的“正能量”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四是融合多种教育资源,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及书报杂志,尤其要学会“微”语言,充分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媒体等现代传媒的作用,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创造环境条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政治社会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认同理念,形成捍卫国家和国家整体利益的主体意识,维护祖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2]郑 航.国家认同:培养理性的爱国者[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4):22-27

[3]郑志发.经济全球化视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4][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杭 聪.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J].学术争鸣,2004,(4):14-15

[7]高永久.民族政治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8]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A Discussion on the Cultural Gene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f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djustment of Educational F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ollege

ZHOU Yu-qin

(College of Marxism,Chang’an University,Xi’an,Shanxi 71006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