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间流言

空间流言

时间:2023-05-30 09:39:03

空间流言

空间流言范文1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日常生活空间 公共空间 空间切换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2-0119-07

近几年来,网络用语的年度评点已经成为网络和其他媒体的常规工作之一,随着网络社会的扩张,网络用语的流行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一些网络用语不但对网络生活空间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突破了网络平台的空间限制,对网民群体内外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有部分“正统语言规则守护者”的强烈反对,网络流行语却在反对声中愈发活跃,凭借着数亿网民作为基础,它以更快的频率生产并扩散,尤其在青年群体和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更是一种群体身份的标志。①直观上看,网络流行语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生产和自我运作的逻辑,它突破了语言规则的约束,使语言的生产和再生产取得了类似卡尔・波兰尼所说的“脱嵌”地位,然而正如波兰尼所揭示的“市场嵌入性”②一样,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扩散也是嵌入在社会空间之中的。本文考察的问题是:社会空间如何变化使得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和扩散具有如此巨大的活力?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网络用语只能昙花一现,而有的网络用语却能长期生存并扩散至日常生活中?

一、文献综述

网络流行语突破了网络平台的限制,既挑战了日常生活的现有语言规则又嵌入日常生活构成新型日常表达的一部分,吸引了多学科的关注。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扩散机制的研究可分为两大视角: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这两大视角的理论预设、分析逻辑和研究结论差异显著。

内部视角主要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为代表,它的理论预设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的扩散也必然遵循语言扩散的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性使它具有了流行的可能性。语言“模因论”是内部视角的主流解释理论,它主要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学、语用学和符号学特征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话语特征和扩散方式。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音位特征、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和语篇特征都显著不同于正统语言,秦秀白:《网语和网话》,《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第6期;秦俊红、张德禄:《网上会话中的话轮转换》,《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第5期;曹旺儒:《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正是这些显著特征使得网络流行语获得了扩散的生命力。网络语言的流行是语言模因的结果:网络用语中的强模因要素促使社会成员不断地模仿,从而实现了流行。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庄美英、何自然:《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从模因论的维度看新词酷语的流行现象》,《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郇昌鹏:《流行语的模因性语义泛化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语言模因论所开展的类似“技术工程学”的研究展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但是由于模因论主要关注网络流行语本身的分析,因而它擅长描述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在网络流行语扩散机制的解释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当一个网络用语流行起来之后才被界定为“强模因”,而在解释它为什么流行时,又将原因归结为“强模因”,这似乎有“循环论证”之嫌,蒋秀玲:《模因论在网络流行语分析中的应用与困境》,《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也无法更深层次地解释网络流行语形成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

外部视角以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为主要代表,它倾向于用社会结构或传播途径的重大变化来解释网络流行语的扩散机制,其中虚拟社会论最具代表性。虚拟社会论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虚拟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缺席交往和即时交往,这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多数研究网络社会的学者都强调了虚拟社会的特征,行动者将身体和身份藏匿在符码化的信息之后,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匿名性。与此同时,依托网络而实现的社会交往以几何级数的扩散,又使得行动者与其他人的交往演变为一次性的即时互动,网上偶遇表现为“萍水相逢并迅速相忘于江湖”。凭借着匿名性和即时性所带来的保护功能,网络行动者可以暂时摆脱语言规则、社会道德甚至法律规制等制度化约束,随心所欲地创造语言符号、改造语言规则,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可以随时转变为语言创造者,这是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的深层原因。

虚拟社会论在“规制-创造”连续统上思考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基础,探索出了解释网络流行语的一条路径,但是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是相对的,不应被过分夸大。美国学者丹・希勒指出,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而构建的全新王国。相反,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它不是凭空出现的另类天地。[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杨立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在刘少杰看来,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是有特定语境的,那就是当我们将视角聚焦于网络参与者的身体缺席或身份缺席时,网络社会就表现为只见符号流动而不见言说者身体的符号社会,“但是形似虚拟的网络社会却非常真实,甚至比在场社会更加真实”。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学术月刊》2012年第10期。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的监控技术和社会管理技术也在发展,甚至会形成“全景监控”的社会景观,所谓完全自由、脱嵌的网络虚拟社会只不过是一个想象的乌托邦。失去了“虚拟社会”这一立论基础,匿名化、即时性等保护机制也变成相对的了。另外,虚拟社会论能部分解释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网络用语昙花一现,而有的网络用语却经久不衰甚至进入日常话语系统。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扩散机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两大视角,但是这两大视角在解释网络流行语的扩散方面都有各自的不足。探究网络流行语扩散的深层原因,我们还需要一个新的框架,而这一新的框架涉及到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曾指出,网络社会的来临带给人类社会最大的变化在于“时空巨变”,以及在“时空巨变”背景下的社会互动的深层变革。[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6~30页。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学理论引导我们将视角转向空间社会学。

二、社会空间的分异与切换:一个分析框架

语言是社会实践的载体,这种载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选择性和规制性的结合。因为人们在语言应用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任何词语或话语被特定的行动者所采纳,一定是因为该词语或话语获得了行动者的主体性认同。某些语言表达超越了个体实践,成为了流行语,这揭示了两种既分异又整合的空间实践:个人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

空间是社会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早在古典社会学时期,空间分析已经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安德卓扎・兹勒尼埃认为空间是人类经验的关键和基础要素,因为社会活动和互动是并且必须是空间上前后联系的。也就是说,社会互动发生和表达的形式必须在具有约束性、描述性和规定性的空间内展开。Andrzej Zieleniec, Space and Social Theory, SAGE Publication Ltd, 2007.在古典社会学时期,“空间”一词大多是在隐喻意义上使用的。但是古典社会学对于空间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延续,直到芝加哥学派所引领的城市社会学的兴起将空间研究重新带回了社会学研究的主流,但是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空间研究以物理空间或地理空间为核心,虽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却限制了空间社会学的想象力。1974年列菲弗尔发表了《空间的生产》,使社会空间开始发展为社会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⑤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列菲弗尔重新回到隐喻的意义上使用空间概念,着重探讨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联系,这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他认为空间并非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容器”或平台,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产生于有目的社会实践。空间既再现了各种社会关系又再生产了这些社会关系。

延续古典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空间社会学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将在“社会空间”意义上使用“空间”一词。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必然嵌入在社会空间之中,此种社会空间是社会建构之物。根据社会空间建构范围的不同,可将社会空间区分为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空间是社会行动者日常生活的实践空间,是其个性经验的表达空间和个人认知框架的建构空间,它往往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组织相关,而与公共事务无关。日常生活空间与吉登斯所说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吉登斯看来,自我认同不是一个由个体所拥有的明确特征的简单集合,而是个体以其经历对自我所作的反思性的理解,“作为一个人,就是要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在后传统的语境中,自我变成了一个反思性的规划”。④[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公共空间则指超越于个人日常生活之上的公共事务空间,是一种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意识形态参与的再生产领域。而公共空间的含义则与卡斯特所讨论的“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④高度相关:集体认同是一种集体建构而不是个体建构,并且总是发生在标有权力关系的语境中,作为一种集体建构的结果,无论行动者接受或拒绝这个集体建构,都可以形成一种集体认同,前者被称为“合法性认同”(legitimizing identity),后者则被称之为“抗拒性认同”(resistance identity)。虽然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交叉重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的差异。并非所有的个体日常生活实践都会产生公共影响,同时也并非所有的公共事务都涉及到每一个人。因此,在理想类型的含义上,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区分是成立的,社会空间的分异也是一个事实。⑤

虽然社会空间可以分异,但是行动者却很难绝对分离这两种空间。无论是个人的日常生活空间还是社会群体的公共空间都是通过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建构起来的,而语言正是社会空间建构的基本要素。语言是组织社会实践的核心要素,行动者的所思、所想和所为无不通过语言建构一种逻辑性表达。以语言为媒介的社会互动就使得两种社会空间的切换成为了可能:行动者以个人生活经验的感悟投射公共空间,也可能运用公共空间的体验建构对自身生活的理解。行动者在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切换是社会空间切换的基本逻辑。事实上,正是通过空间分异和空间切换,社会实践完成了社会空间的再生产。这是对列菲弗尔“空间再生产理论”的应用和推进:“一个社会的空间实践隐匿了那个社会的空间;以一种辩证的方式,它提出且预设了社会空间,当它掌控与占有社会空间时,便缓慢且确定地生产了社会空间。从分析的观点看,一个社会的空间实践,是透过对其空间的释明而揭露展现。”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按照列菲弗尔的观点,一切社会实践行动都在社会空间中展开,而社会空间中的“既有的”或“流变的”社会关系既形塑了社会实践又受到社会实践的深刻影响,无论社会空间得到强化或发生流变,空间实践都再生产了社会空间。

网络社会的来临,使得空间分异和空间切换都变得更为便利。网络化时代加速了个体化进程,网民通过自主的信息选择和信息加工,可非常自如地建构起一种自我认同,无需听从规制性的角色安排,蒋秀玲、李棉管:《网络化时代的社会整合议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分异更容易实现;与此同时,网络化社会的信息扁平化传递机制,却使得“传递经验”④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学术月刊》2012年第10期。的价值上升,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人言行都可能经过网络放大之后成为重要的公共议题,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切换同样变得十分便利。

本研究的基本论点是,空间切换是网络流行语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那些同时在个人日常生活空间和群体公共空间都具有意义的网络用语才能迅速扩散,成为网络流行语。日常生活空间中的意义赋予使网络流行语拟合了社会行动者的经验痕迹,能够迅速唤起行动者的个体认同;网络流行语的公共空间指涉又具有价值扩散的放大效应。网络社会的特性使得社会空间的切换变得容易实现,我们身处其中的网络社会是流行语扩散的助推因素。

三、空间切换的运作逻辑及其可能结果

虽然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网络用语被创造出来,但是只有那些实现了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切换的网络用语才能扩散开来,成为网络流行语,原因在于这些网络用语的日常生活特征使其具有个体表达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公共空间的指涉意义,从而能够唤起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具体来说,网络流行语空间切换的运作逻辑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完成:主体性投射、扁平化扩散、抗拒性认同和例行化建构。

1.主体性投射

网络社会的来临使个人从各种特定社会规定性脱离出来,冲击了人类社会长期建立起来的阶级、等级、社区和社群等社会建制,而这些社会建制正是传统社会整合的组织基础。传统社会的社会整合是通过“角色”和“角色设定”而实现的,无论是“机械团结”还是“有机团结”都只不过是对角色不同表现的描述。而角色又是通过更广泛的社会建制进行设定的,也就是社会对特定位置的职责、义务、权利和资源进行规定或约定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建构。传统社会整合方式对于个体来说具有典型的被动性:角色认同是个体的社会归属感,是对特定身份和阶层的一种心理接受。但是在网络社会中,这一社会秩序的建构方式却不再有效。著名社会学家卡斯特认为,网络社会的认同与传统社会的认同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他指出:网络社会的“认同是人们意义和经验的来源”,[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页。网络化时代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人们更多在自主、自立基础上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诉说,不再被动地接受社会阶层或社会位置,这是一种典型的“主动的建构性认同”。④

在个体化拓展的同时,人们对语言的接受和应用也越来越具有选择性。当一个网络用语出现在眼前,网民首先是对其进行一番审视,而不是无条件的接受或扩散。网民判断是否接受一个网络用语的关键指标是该用语是否反映了其个体性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感悟。这种将网络用语与其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赋予意义的过程,就是“主体性投射”。

网络用语既可以与网民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而赋予其意义。“被就业”“被提高”等网络用语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方的“高就业率”或“收入水平”与网民自身的状况或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出入,直接经验是“主体性投射”的重要来源。此外,间接经验同样可以给网络用语赋予新的意义。2008年8月26日的一则新闻,名为“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新闻内容为某地一男子为赖账,手持铁棍时不惜对天发誓,称如确实欠钱就遭天打雷劈,结果一分钟后就遭雷击,所幸最终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从此以后,“被雷到了”成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很“冷”的代名词。“雷人”一词的流行,不但与该新闻直接相关,更与人们长期以来“以雷作誓”的文化体验有关。依据同样的逻辑,许多名言被改编之后成为网络流行语,也是因为这些网络流行语既反映又挑战了人们原有的文化体验。“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从“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改编而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人”,虽然只有一字之改,却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关系社会”的“潜规则”之下的无奈体验。

完成了“主体性投射”之后,网络用语就能够被那些拥有着相似日常生活体验的社会成员接受并依赖于网络化时代特定的信息传递机制实现扩散。

2.扁平化扩散

作为跨越网络社会学和空间社会学两个领域的重要学者,卡斯特的后期研究更关注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来临,此时他又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流动空间――来描述网络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迁。流动空间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城市空间的新形态,由于网络连接的开放性和临时性,社会交往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在此背景下权力、信息等资源的流动方式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在任何社会中,信息控制机制都是维护社会整合的重要机制。网络化时代之前的社会中,社会治理者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和话语权的分配来维护并巩固权威体制。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信息传递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扁平化的信息途径取代了等级制的信息传递途径,多元化的话语权分配取代了集中化的话语权分配,从而使得传统社会的信息控制机制完全失效。通过网络连接,每一个网络节点都能够非常便利地获取和筛选信息,摆脱了对行政等级的路径依赖。信息传递扁平化的趋势使政府部门也不得不放弃行政等级的途径,而采取网络相关信息。网络流行语正是通过这种扁平化的传递途径而迅速扩散。当一个事件被浓缩成一个网络流行语之后,其扩散速度得到几何指数级别的增长。如“躲猫猫”“表哥”“房叔”等网络用语流行开来之后,吸引无数的网民浏览相关新闻,人们通过这种扁平化的方式直接获取信息,完全不需要依赖等级制的信息传递方式。刘少杰将这种现象描述为“传递经验”的价值上升,即在行动者缺席的情况下,人们通过信息互动和持续传导而获得的体验。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学术月刊》2012年第10期。

此外,由于“自媒体”的涌现,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成为了信息者,这种话语权的多元化分配使得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生存空间。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只要符合网民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个体体验就会被其认为是一种“权威信息”,这种由于社会认同而产生的广义合法性是网络流行语扩散的重要机制。当网民认为“打酱油”“躲猫猫”“奇葩”“潘俊钡韧络流行语恰好描述了其所见所想,持续使用这些词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3.抗拒性认同

网络用语通过网络化时代的扁平化传递机制迅速扩散到广大的网民群体中,但是在网民接触网络用语和接受网络用语之间需要一种过渡机制,那就是“认同”。与网民个体的“自我认同”不同,一旦一个网络用语获得了集体认同,甚至成为了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份标志,该网络用语就不再仅仅被用于描述网民的个体生存状态或个性体验,而是具有了特定的文化特征,这使得网络用语的扩散具有了自我强化机制。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网络流行语都以背离现有的语言规则(语法、语音、话轮等)的面貌而出现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之理解为网民的狂欢,而是需要深入理解此种“背离”背后的实质。网络流行语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一定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结构特性。研究者指出具体话语的使用不仅是个人意志主导下的任意选择,也不仅是个体心理的展现,它往往带有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社会阶层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用某种语言的行为是一种对自身所属群体的归属和认可,所使用的话语也就是一种群体属性的标志物。网络流行语和一种地域方言一样,是一种语言变体,它同样标志着其使用者的社会身份地位,反映其使用者群体的社会心理诉求,折射特定的社会语境。王富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权力关系研究》,《语文建设》2012年第24期。因此,以背离面貌而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同,实质上是反映了卡斯特所说的“抗拒性认同”。这是一种由那些地位和环境被支配性逻辑所贬低或诬蔑的行动者所拥有的一种认同形式,“这些行动者筑起了抵抗的战壕,并在不同于或相反于既有社会体制的原则基础上生存下来”。[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页。这种抗拒性认同促成了一种心理结盟关系,导致了一种“共同体”的形成。于是,网络流行语成为了群体分化的指标:是否愿意接受并扩散一个特定网络流行语是群体分界的符号标志。“抗拒性认同”的界定又恰好与齐美尔所描述的“时尚”的生产特征相符。齐美尔深刻地论证了“时尚”最容易出现在中产阶层并迅速扩散开来。[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0~93页。因此,作为“时尚之物”的网络流行语往往也是以自嘲或自贬的形式而迅速获得认同。网络流行语在形成认同的同时,也在表达一种反抗。网民通过相对隐蔽的方式表达了对公共空间的某些不满,从而达到既对公共空间批判又进行自我保护的目的。

以“躲猫猫”为例,当一种低烈度的游戏行为被当作一位犯人死亡原因的“官方解释”之后,网民的热情被迅速点燃了。绝大多数网民都有过“躲猫猫”的游戏体验,他们从其个体经验中得知该游戏不太可能导致参与游戏的人 “意外死亡”。该词迅速被网民采纳是因为网民用个性体验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公共批判。网民用“躲猫猫”来批判公共管理部分的信息封闭,嘲讽公共信息部门的敷衍了事,抨击公共事务治理者的无所作为。更关键的是,上述公共批判所指向的现象在诸多网民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又多有体现,于是进一步强化了“躲猫猫”一词的网络流行。关于“潘俊焙汀澳嫦”的各种传说,与其说是网民们的自我娱乐和狂欢,倒不如说是底层民众对于社会流动机制的抗议。董海军、史昱锋:《青年代际流动与代内机会不平等――基于“潘俊蹦嫦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1期。

4.例行化建构

个人创造的网络用语经过“主体性投射”和“扁平化扩散”之后,被在某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应用为“抗拒性认同”的工具,此时网络用语已经完成了从个人用语到网络流行语的转变。但是,网络流行语向公共空间的推进还需要经历最后一个阶段:“例行化建构”。

“例行化建构”是指一个网络流行语迅速扩散开来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网民模仿正统语言的方式为网络流行语设立规则,从而使得该网络流行语获得意义和用法的确定性,它不具有正统语法规定的强制性,但是却通过例行化的方式约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任意关系通过例行化建构而得以确定。网络流行语的例行化建构往往借助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等公共平台而进行,虽然对于建构主体没有限制,任何网民均可在“例行化建构”中有所贡献,但是由于有了抗拒性认同这一过程,不同行动主体的例行化建构结果往往具有相对一致性。例如,百度百科中对“给力”界定如下:给力读音为“gěi 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画《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同时该词条还详细介绍了给力一词的“基本简介”“词语释义”“网络溯源”“英文意思”“使用案例”“相关评价”等内容,其信息甚至比正统语言工具书还要详细。

例行化建构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完成了例行化建构,该网络流行语就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使用该词的人都能够在相近的范畴内理解并扩散该词。于是,网络流行语从网络空间而来却又突破了网络空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通过例行化建构,网络流行语又实现了另一次的空间切换:从公共空间又回归日常生活空间。

一种表达方式从网络用语转变为网络流行语的空间切换具体步骤可以由下图进行描述:

图1 空间切换的运行逻辑

如图1所示,当网民创造或首次接触到某一个网络用语时,他首先会将该用语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进行检视,经过“主体性投射”并获得个体认同的网络用语将被个体留用,主体性投射发生在个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借助于网络的“扁平化扩散机制”,更多的社会群体得以接触到诸多网络用语,然而此时群体仍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性留用并扩散某些网络用语,并没有上升到对系统世界的反思,因此,总体上仍属于日常生活空间。但是上述两个步骤却为网络用语从日常生活空间向公共空间的切换做好了铺垫。而一旦网络用语被赋予公共批判的意义,集体认同就得以产生,网络用语从个人日常生活空间到公共空间的切换得以实现,“抗拒性认同”是网络流行语空间切换的关键步骤。在集体认同基础上,约定网络用语的使用规则变成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例行化建构使得空间切换彻底完成,它使得网络流行语同时在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双重推进。

一旦一个网络用语实现了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切换,它必然要面对如何处理与系统世界的关系问题:商业市场试图利用它,而正统语言规则试图规训它。首先,得到扩散的网络流行语具有一种符号意义,指涉了一大批潜在的消费者,嗅觉敏锐的商家自然会利用“注意力经济”的效应而收编网络流行语。这正反映了鲍德里亚所说的,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更看重符号消费而不是使用价值消费。[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其次,正统语言规则也试图规训网络流行语。面对网络流行语对公共空间的大规模入侵,正统语言规则有两种应对策略:一种是排斥,另一种是收编。排斥策略显然违背了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语言不是规定性的,而是描述性的。当一种网络流行语扩散开来之后,不管你是否认同,它都已经成为了语言中的一部分。这种“倒逼机制”促使正统语言规则更多采用收编策略。例如, 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随后各大传统媒体频繁使用“给力”一词作为新闻描述的关键词。2013年12月18日,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编辑部联合国内语言文字专家评选并“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分别是“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XX”“大V”和“奇葩”。

从“话语对抗”转变为“话语和解”挑战了网络流行语的底线,深刻影响了网络流行语的命运。系统收编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生存造成了一种矛盾效应,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得益于传统媒体和正统语言工具书的传播渠道扩散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极大地增加了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刘国强、袁光锋:《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另一方面,犹如哈贝马斯所述的“生活世界殖民化”一样,系统收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络流行语的存在本意:通过抗拒性认同而实现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切换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流行的根本原因,而被收编的网络流行语由于丧失了这种“抗拒性认同”而逐渐被网民抛弃。这正与齐美尔对“时尚”的命运描述相吻合。齐美尔指出,“时尚”从产生之初就注定要走向消亡。其原因在于,易于模仿的新奇事物一旦扩散开来之后便会成为大众之物,随着新奇感的消失,“时尚”在产生的同时也就变得“不时尚”。[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0~93页。换句话说,“时尚”的新奇感来自它与系统世界的差异性,但是一旦时尚扩散开来之后,它本身就构成了系统世界的一部分,被系统世界“收编”的“时尚”就失去了其本意。

四、结论

无论是对语言学还是社会学来说,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空间社会学的理论视野可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提供一种更有想象力的理论解释。

根据社会实践的指涉范围,社会空间可分为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两种理想类型,部分网络用语能够实现在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切换才能成为网络流行语,因此,空间切换是网络流行语生产的核心机制。空间切换通过“主体性投射”“扁平化扩散”“抗拒性认同”和“例行化建构”四个步骤而完成,其中“抗拒性认同”是网络流行语扩散的核心步骤,揭示了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意义。

空间流言范文2

关键词 数据流 空间连续查询 LBS

1 数据流系统

数据流(data stream)应用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数据流管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的研究,目前通用的DSMS(data stream management system)包括TelegraphCQ[1],Aurora[2]和STREAM[3]。

数据流的查询过程是持续的查询(continuous query)[4],持续查询所关心的并不是全部的数据,而是近期最近到达的部分数据,所以数据流中的持续查询采用滑动窗口(moving window)机制,基于滑动窗口的查询。

本文基于通用流数据库[5][6],构建一个空间数据流系统模型。在此过程中,借鉴交通导航应用开展工作。这里的空间流数据库模型系统的主要的工作仅包括增加空间数据类型、空间滑动窗口和空间谓词,为了实现简单易懂的空间连续查询语言,本文在设计时,尽量和原有的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和连续查询语言做到统一。本文依据标准SQL和CQL设计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谓词,并参考OGIS标准,尽量不修改原有查询语言的结构,采用通用的空间数据类型表示方法,通过增加通用的关键词的方式,扩展连续查询查询语言。

2 空间数据类型扩展

我们考虑交通导航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应用,在这种应用中,需要知道移动对象前方道路的交通状况,根据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运行路线。假定每个移动对象每隔30秒向导航服务中心报告移动对象当前的速度和位置信息。前方的交通状况由运行在前方的一定范围的移动对象数量和这些移动对象的平均速度来决定,数量多并且平均速度小于40km/h就表示交通状况差,否则交通状况良好。随着移动汽车位置的改变,其维持的空间查询窗口也在不断的改变位置,如果设计一种空间滑动窗口,使之能够随着移动对象的改变而改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例子应用的需要,拟增加的空间数据类型有Point和SSwin两种。Point用来表示一个移动对象,而SSwin用来表示一个空间滑动窗口。

(1)Point[x:float, y:float],在这里Point表示某个移动对象,它的值为移动对象的二维空间坐标;

(2)SSwin [Point1, Point2],表示某一空间滑动窗口,为了简化问题,此处的SSwin,仅表示一个矩形的空间滑动窗口,由两个Point标识。

3 增加空间滑动窗口查询函数

为了支持空间查询,需要增加空间谓词和空间函数,本文需要增加空间函数Inside,用来判断空间移动物体是否在空间滑动窗口内。

(1)Inside(Obj,SSwin)

这里的SSwin表示空间滑动窗口,Obj表示移动对象位置,此运算符的结果为整型,当Obj在SSwin 的内部时,其值为0,否则,返回值为1。

(2)空间滑动窗口的连续查询

通过以上增加了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谓词以后,流数据库可以支持空间滑动窗口的连续查询。粗体字部分表示本文增加的空间谓词:

:

……

:

|

:

INSIDE ( , )

……

4 空间滑动窗口查询的实现

本文的空间流数据库模型的实现工作是基于STREAM流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修改此系统的代码,实现空间流数据库系统。此系统是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一个的通用的流数据管理模型。此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是开放源代码的。它能够处理对多个连续的数据流和存储关系的连续查询。它提供大量的复杂流查询,用来处理高容量和高突发性的数据流。它提供丰富的连续查询语言,有良好的交互操作界面。

本文的实现是要在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虽然仅是对原有系统的扩展,但是需要做的工作仍然涉及到整个数据库管理设计的全过程。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一系列的阶段,一般遵循以下的顺序。同时以下这些步骤也是实现此空间流数据库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

(1)生成词法分析树:由抽象的查询语言生成词法分析树,这个过程是数据流管理系统实现的最初阶段。根据上节定义的空间连续查询语法,在本文的空间数据流系统中,用Yacc[7]生成查询语言的语法分析树。

(2)语义分析:对词法分析树进行语义分析,将词法分析树转换为系统能够识别的内部表示。这一步生成的语义表示仍然不是一个操作符树。这个过程的设计主要是将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谓词转换为系统能够识别的形式,具体的实现类似于算术表达式的语义转换。

空间流言范文3

关键词:跨文化 非语言交际 个人空间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除了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还大量地使用非语言符号传达信息。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博德惠斯特尔对同一系统文化中的人在对话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研究结果,言语行为最多只占交际行为中30%左右,而70%的交际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来进行和完成的。其中,这70%的非语言行为是通过手势、眼神、空间和距离传达信息的。如今,非语言交流更多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可以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上。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空间变化对交际的影响有时比语言的一影响更重要。空间语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和深层文化的组成要素,是探索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个人空间,作为空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个人的文化,包括历史背景和价值系统决定的。

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中美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但由于社会实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存在着不少文化差异,其中空间语言就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双方的空间语言差异有助于顺利交流。本文拟从历史背景、价值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中美个人空间文化差异,从中认识两国人民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减少误解,增进沟通,促进交流。

2.中美个人空间语言差异

霍尔认为,个人空间属于空间语的范畴。美国环境心理学家萨默给个人空间下了一个简明而科学的定义:个人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身体的看不见界限而又不受他人侵犯的一个区域。换句话说,我们的个人空间是一种无形的包围在我们身体周围有边界的区域。我们是这个区域的所有者,谁可以或不可以进入这个区域,是由我们决定的。一旦这个空间受到入侵时,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反应,有时退缩,有时反应激烈。这些不同反应是我们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个人空间语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价值体系,历史等因素造成的。

2.1价值体系不同

霍夫斯泰德认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利距离、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这四个文化价值维度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重大作用。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极大地影响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空间语言。

2.1.1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主要维度,用来阐释文化变异体之间相异与相同的。集体主义是在指一种文化中对“我们”的认同度高于对“我”的认同,集体权利高于个人权利,集体化的需求高于个人的需求与欲望;集体主义文化推行组内和谐、组内合作精神以及以关系为基础的互动。相反,个人主义是指一种文化强调个人比集体重要,个人的权利和需求比集体的权利和需求重要。个人主义实行自我效能、个人责任和个人的自。

H.C.泰安迪斯认为,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求和目标,而非个人的;社会准则和义务是由集体决定的,而非依照个人喜恶;集体中的每个人都非常愿意相互合作。因此,根据泰安迪斯对集体主义的阐述,可以判断出,中国是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文化中,集体意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个人情感上依赖于,注重集体归属感。因此,在注重集体价值高于个人意愿的集体主义文化中长大的中国人,更倾向于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所以,他们会易于选择一个小的距离产生互动,以显示对他人的友好,便于愉快地交谈。这时,他们把互动的参与者包括自己看作一个小的集体,保持一个小的距离互动是他们情感上对集体依赖与信任的表现。

霍夫斯泰德这样阐述:“个人主义涉及到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人都应该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的亲属。”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他们把自我首先看作一个个体,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其次才是集体中的一员。西方文化往往被看做是个人主义的。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1980),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国家。美国社会的所有价值,权利和义务都起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个人的表达,注重个人的隐私。“自我”概念深深根植于个人主义的土壤之中。在美国,私人生活和空间特别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在交往中,人们也特别注意与对方保持相当的距离,以表示对对方私人空间的尊重。比如,美国人排队不会像中国人挤在一起,而是相互隔开一些距离,避免冒犯其他人的个人空间;在公交车上或是地铁里,人与人之间也都下意识地避免身体接触,如果车上人多,人们宁愿花几分钟等下一趟车,而不愿挤在一起。

2.1.2权力距离

另一种文化价值尺度是权力距离,它是根据连续的由高到低的权力距离来划分文化类别的。霍夫斯泰德发现,在一些文化中,那些握有权力的人和受权力影响的人,在很多方面,都相距甚远,这就是高权距文化;在其他的一些文化中,这两种人却非常亲近,这就是低权距文化。这种价值维度在少权利和多权利两方的价值观中都有反映。

在高权距的国家中,比如中国,新加坡和巴西,人们认为权利和权威是他们生活现实的一部分。自觉和不自觉地,他们都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认为在这个世界中人是不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位置,而这些位置是按无数的纵向标记安排的。社会等级是普遍的,制度化的平等。人们的很多行为和对空间的运用都与其文化的价值体系直接相关。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交际场景,我们都可以看到高权距文化价值维度的影响。学校里面,孩子们很少打断老师的讲话,而且很少提问问题;学生不会和老师坐的很近,以显示对老师的尊敬和对权威的尊重;在公司里,职员更不会站在老板很近的地方,因为相对远点的距离表现了他们的服从和敬意。

许多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挪威和新西兰都是低权距文化国家,这些国家认为应当尽量最小化社会中的不平等。这些国家的人们相信他们与权力接近,而且应当获得权力。对于他们来说,阶级扮演的是建立在方便基础上的不平等的角色。下级人民认为他们与上级是平等的人,上级也这么认为。掌权的人,像是公司主管或政府官员,经常与他们的下属或选民交流,尽量看起来没有事实上那么高高在上。因此,在美国低权距文化影响下的交谈中,下级并不刻意地和上级拉开一定的距离。在美国的校园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交谈,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学生毕恭毕敬地站在与老师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仔细聆听老师的教悔。

2.2历史背景

历史承载着一种文化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文化的历史包涵了它的世界观、种族认同和交流的模式。分析一个国家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文化的形成方式,思想观念的产生过程以及对现在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影响。

每个中国人自我认识与认同都主要来自历史。不管个人的能力如何、性格怎样,生活环境和政治立场有什么不同,也不管住在中国本土,还是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都由共同的中国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大部分的社会价值观来自儒家的思想。儒家伦理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儒家思想提倡温和,善良,礼让,节俭和谦逊,这些归根结底来源于一个儒家的基本概念――“和”。人与人之间要友好亲近,相互礼让包容,要给对方留 “面子”。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会下意识地缩短与对方的距离,有时,甚至会围在一块儿,来显示友好和亲近。此外,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男女之间要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儒家文化教导人们: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在中国,女人之间手牵手,肩并肩是常见的现象,而很少见到中国男人与女人有亲密的举动,除非他们是爱人或亲戚关系。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美国文化强调自由、科学和哲学,这是典型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提倡民主法律,这属于古罗马文化。因此,美国文化是吸收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精髓的混合文化。而且,为独立和自由艰苦奋斗的那段历史,根植于美国人民的心中。后来又受到社会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独立、个人自由和私人权利的概念更是根深蒂固。这些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并反映在人们的交往中。所以,在美国的历史文化作用下,人们会下意识地与交流的对方拉开距离,来保证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害,自已的隐私不受侵犯。

3.结论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取决于很多条件,正确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空间语言就是其中之一。个人空间语言在不同文化下是不同的,缺乏这个意识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合理的空间语言有助于促进理解,减少异文化交际的障碍和误解。通过了解一些个人空间语言在中美两国文化中的差异,可以消除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Edward Hall&Mildred Kead Hall,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International Press (1991)

[2]G.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 Beverly Hills (1980)

[3]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McGraw-Hill (1991)

[4]L.E. Harrison, and S.P. Huntington, 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 Ed. Basic Books (2000).

[5]William B. Gudykunst,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Progresses. Sage publications (1992).

[6]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顾嘉祖,陆异,郑立信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空间流言范文4

一、青少年使用流行语多是抱着“好玩”的心态

调查数据①表明,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没什么目的,就是觉得好玩(55.1%)”“同学、朋友间更容易沟通(44.4%)”“显示自己有个性(16.6%)”。可见,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好玩或者与同学沟通更加方便。

实际上,青少年的生活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是为主流文化主导的正统生活,二是由青少年亚文化或多种社会文化交互形成的非正统生活。正统生活要求正式性、常规性、稳定性,这与游戏所主张的娱乐性特征截然对立;非正统生活的非正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恰恰契合了游戏的特点。因此,青少年往往在这种非正式的生活中获得一种游戏的体验。而流行语自身的特点,在很大程度就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游戏

需要。

一般来说,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流行语有一定的新奇性。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语言,几乎全是近两年的社会流行语言,产生时间不长,不同于既有语言,具有新奇性的特征。其次,一些流行语的产生是由于误读、误写而成,从表面上看是对正规语言的一种反叛。例如,“床前明月光,蚊子死光光”等,在形式上构成了对正统语言的颠覆。虽然这些语言并非青少年所创造,可是他们在使用时却有较大的自。例如,既可以单独使用“浮云”,也可以连起来说“神马都是浮云”,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青少年很大的自由。最后,青少年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体味到一些乐趣,正如一位教师所描述的:

访谈者:您了不了解现在流行的语体,比如咆哮体之类的?或者说像火星文?

BGFT1:不知道,因为我不上网,所以……但是有时候他们说的一些,可能上课的时候说的一些,我估计是网络语言,他们就“哗的”哄堂大笑。

虽然我们无法细致地描述这些乐趣是什么,但通过教师描述的这一景象,可以看到青少年由于只言片字的流行语言而高兴、欢乐,从中收获一种乐趣。

由此可见,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地契合了一种游戏的精神,成为满足青少年游戏心态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因此,青少年使用流行语并不像表面上看得那样,反对正统语言文化或者是颠覆正统语言形式,实质上,他们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游戏心态,从中获得

乐趣。

二、青少年流行语具有重要的“划界”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81.2%)青少年使用过流行语。青少年对流行语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境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和同学聊天(61.7%)”,其次是“网上(32%)”,再次是“写日志(8.6%)”。由此可见,青少年流行语的使用情境主要集中在私人性较强的领域中,家长、教师及作业基本上是被排除在青少年流行语的使用情境之外。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使用流行语具有对象和空间的边界性。对象的边界性表现在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对象多限于同龄人;从空间方面看,网络、日志等较为私人的领域是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主要空间。

1.对象边界性

青少年流行语的使用具有对象边界性,主要存在于同辈群体中。流行语是青少年群体中通行的“江湖令”,是他们相互辨识、彼此认同的沟通符码。在这一方面,流行语是以沟通对象的方式区别于成人的。流行语向谁开放,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且是带有很强认同性的沟通方式。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语言的群体性造成的。面对不同的对象,无论是话语内容出现差异,还是话语性质存在不同,这些不同的载体都是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话语情境中,话语体系和话语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意味着话语具有边界,在这个情境中适用的话语未必在另一情境中适用。

就青少年所处的同辈群体而言,同龄人是其主要构成对象,这个群体如其他群体一样,有着独特的群体规范,语言体系即为其中一项。在这个群体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可,并可能衍生为一种规范。它既为青少年提供了使用流行语交往的对象,也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流行语使用的压力。流行语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相互辨认身份的手段,无形中发挥着区隔的作用。

2.空间边界性

语言不仅有对象上的边界性,还有空间上的边界性。从空间上看,青少年主要是在较为私人的领域使用流行语。流行语是青少年个体世界的呈现方式,承载着独特的意义诉求,具有明显的私人化特征。在这一方面,流行语主要以存在空间的形式自我诉说。这个空间构成青少年个人内心独白的“飞地”。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不会主动去动摇现有的语言格局。

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和日志有着特殊意义。一般情况下,网络是一个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青少年根据各种特征找到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个体。这些个体由于自己的兴趣而构建出一类特殊的交流空间,青少年在网络上使用流行语会得到他人的回应,并因兴趣的差异形成一种界限。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又成为青少年的私人空间。个人日志也具有同样的性质。由于流行语的特殊性质及其在这两个空间的使用,两者无形中成为青少年的私密空间,与其他空间形成一定的界限。

三、流行语是青少年自我意义建构的符号

青少年流行语的使用,受到社会的深刻影响。青少年使用的流行语,绝大多数元素来自社会,是社会流行语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传。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60.3%)的青少年认为社会的各种流行语在同学中有体现。当前,在青少年中最流行的语体(排在前五位)分别是:火星文(26.5%)、脑残体(19.2%)、大话文(18.1%)、校内体(17.8%)、咆哮体(15.6%)。青少年主要是在同辈群体中使用流行语,是为了交往的便利。流行语在青少年群体内部的流传,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复制,还是有意义的再造?这对社会和个体意味着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注意到,青少年使用流行语,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乐趣,另一方面会在无形中塑造个人的生活世界。这两种诉求是青少年对生活或者群体意义的寻求,本质上是一种意义重塑的过程。

例如,火星文与现实社会中的规范性语言的最大区别,是其编码的随意性和个性化。这同它的创造者―“90后”青少年的文化精神息息相关。一个人从最初习得语言到能够使用既有的词汇、语法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微妙地控制了人的思维和表达的过程。因此,人们要么改变或隐藏自身的独特性,才能使用既有的语言符号系统来满足深层自我、真实情感和独特个性的欲望,要么就把这种深层的表现欲望压抑到潜意识世界中。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压抑是痛苦的。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无法打破这一怪圈,在网络中,这种欲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由此看来,看似缺乏规范的怪异的火星文反倒成为青少年文化的一种固有“规范”,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特有符号系统。而且,作为边缘性社会亚文化群体,青少年不甘作为附属群体,他们总是以种种方式向社会显示自己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火星文是青少年群体中的一种独特的“江湖令”,是区分自己与成年人的重要标志。因此,火星文更多地在同伴群体或个人空间中

流行。

由此可见,青少年使用流行语是一个意义再赋予的过程。流行语仅仅是一种符号,在青少年群体里得以发展,成为青少年的风格体系之一。在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过程中,人们为这种风格赋予该群体所独有的意义,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甚至使流行语成为承载群体规范与观念的载体。当青少年使用某些语言时,一方面运用社会赋予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青少年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

由此可见,青少年从社会文化中选择的不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原料。他们通过对社会原料进行加工,将自己的意义赋予这些原料,实现自身目的。在媒介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流行语的借用形式、意义赋予方式等多为大众所知晓,也是在大众的建构下逐渐发展的。青少年所使用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社会大众赋予流行语意义模式的具体化。在这个层次上,社会流行文化完成了对青少年流行语的收编。

四、青少年的流行语体现出较强的阶层特点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居住地影响着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类型。总体而言,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家庭居住地为乡村的青少年更偏向于使用大话文,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且家庭居住地为城市的青少年则更多地使用火星文和脑残体。要想深入地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语体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大话文语体的基本价值诉求在于通过对各种经典文本的戏仿、拼贴,颠覆文本所包含的话语秩序及支撑这些话语秩序的审美原则、道德规范、文化秩序等意识形态化的东西,从而获得一种“冒犯”的。从这个角度看,大话文无疑是一种带有较强革命色彩的话语方式。相比于大话文的反叛性、革命性,火星文无疑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指向的游戏性语言。火星文主要源于书写的便捷性和形象性,虽然这种便捷与形象或多或少地带有对现有语言的某种挑战,但其初衷不在于挑战某种权威,而是青少年建构自我空间、保护隐私的重要策略。青少年渴望并寻求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各种有关成长的秘密可以在这一独立的空间中安全地存放和品味。这种成长的独立性诉求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到家长、教师等成人的严格监控和审查:家长随意翻看孩子日记,教师私拆学生信件等。这些做法在传统的规范文字中是有效的。但面对各种火星文,成人往往是难以理解的。这种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确保了青少年隐私的安全性,实现一种独立于成人的自由空间。

在代际结构中,青少年总体处在一种社会文化的底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包括身份认同在内的青少年社会化所依据的社会文化资源主要由年长一代的成年人所提供。因此,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主要是在一种继承性的认同框架之内进行,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依附、被动的价值取向。青少年对大话文的热爱,恰恰在另一层面实现了对成人和社会主导文化的想象性的反叛。应该说,这是作为代际文化底层的青少年共同具有的文化性格。

然而,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地为乡村的青少年,除了具有这种代际视角的底层意义外,还有着非常明显的阶层特征的底层身份。这种双重底层身份,使得他们具有比城市青少年更为强烈的社会抵抗姿态。相比于父母文化程度高、居住在城市的青少年,乡村青少年拥有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组织资本总体而言处在一种弱势的社会阶层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主流社会的合法介入途径显得相对贫乏。而大话文本身所具有的颠覆性、革命性意义,无疑是乡村青少年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实现其对现有社会结构的冒犯。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社会低阶层背景的青少年更倾向于使用具有更大颠覆性的大话文。

五、当代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流行语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青少年流行语,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禁止”措施,而是需要积极的应对。

第一,对青少年流行语持尊重的态度。流行语是时代的产物,深受社会变化的影响。在社会变迁的影响下,每一代人都有着较为独特的流行语文化。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每一类流行语都有各自的表现方式。在这个方面,教育者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教育者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轻易给青少年流行语贴标签。二是教育者要保持聆听的态度,认真地聆听,探寻青少年流行语背后的意蕴。三是教育者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在不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与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允许学生适当地使用流行语,并能够从他们的流行语中体会他们真实的存在状态。

第二,了解青少年流行语,掌握一定的流行语。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育者还应有更为积极的行动,一是了解青少年流行语,二是掌握并运用一定的青少年流行语。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及时探寻这些流行语的使用方式与意义等。在掌握并运用流行语方面,教育者应尝试着学习青少年经常使用的流行语,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这些流行语,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

青少年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如果利用得当,流行语可以成为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方便教育者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如果处理不当,我们则可能会深受其害。因此,对于青少年流行语,我们需要加以审慎的研究与对待。

空间流言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

DOI:10.15938/ki.iper.2017.02.007

中图分类号:D64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3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政治发展和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互联网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1]互联网思维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特性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现实社会关系,重新构建网络交往模式,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全新的虚拟环境,带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式的转变。

一、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转向

1.虚拟符号化环境

意识形态要成为现实物质力量,必须深入考察分析社会环境,并从社会基础出发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社会目标。现实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教育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教育对象为现实性的人本身,教育活动从现实因素出发,考量教育效果。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呈现出流动性、不确定性、多变性特点,技术更新代替自然因素,信息传输打破地理距离,网络据点替换居住空间,文化背景重于生活习性,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转换,决定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节奏。“一切技术都具有点金术的性质”,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2]互联网思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注重作为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要重视作为客体人在虚拟环境中的符号化演变,也就是说人在虚拟环境中符号化特质凸显出来,对人的主体性产生反作用。网络空间中人的符号化形式由主体人选择和支配,主体人根据技术水平、个人取向、社会需要等变换自身在虚拟环境中的行动,并通过符号来体现出自己的情绪心理、价值判断、交往倾向等。符号就是主体人意愿和期待的表达,网络空间中的符号轨迹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行为模式,给主体自身带来言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符号化是将人的现实性存在转变为虚拟性存在的关键,虚拟化的符号实质就是人的存在性分化的开始,由此人以符号为依托从事虚拟实践和虚拟交往,在虚拟环境下的主体活动方式、交往模式与心理体验产生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随之变化。

2.双向度教育理念

在网络空间中,传统意识形态教育遭遇极大的困境和挑战,一方面教育者无法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效果,教育针对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信息海洋中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育难度大大增加。要改善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互联网思维中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第一,互动理念。要将价值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考虑意识形态教育受众的接受度问题,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变换,从单向度灌输为主转向双向互动为主的教育过程。第二,主导理念。网络空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要有坚定的价值坚守,不能放弃植根于自身社会的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民众期许等核心价值,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内核。无论网络技术如何变化,不能改变价值内核,失去意识形态方向,否则可能丧失意识形态主导权,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稳定。第三,发展理念。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元化是事实性存在,而且多元价值彼此交融、相互渗透。极端的意识形态教育思维难以在网络空间中得到广泛认同,要想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认同度,必须要对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利益的价值范畴进行吸收和改造,使之成为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元素。

3.用户型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设情境、感官体验、互动交流、案例剖析等综合化教育手段,实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思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把人放在中心位置。而且,要意识到网络空间中人的存在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群体性存在的人。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服务和价值观念面临着用户的选择和判断,要接受用户的挑剔和责难。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网络空间中凸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就要尽可能地吸引和感化用户,需要跨界思考,从用户心理出发输出理论信息,设计理论传播,推销理论观点,在网络空间中重建理论话语权力,才有可能把握主动,占据先机,成为网络空间的理论主导者。互联网思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要学会运用受众接受模式,对受众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及时作出理论阐释和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灵活应对形势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语言,特别要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教育平台,[3]整合优秀师资力量、教学案例、教育资源等,塑造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范式,从而占领虚拟空间中知识普及和思想启蒙的阵地,更好地适应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新方向,进一步释放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追求的理论魅力。

二、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系

1.国家主体

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是为政权辩护,提供政权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同性质国家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争夺话语权,意识形态主体必须要适应网络空间传播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手段,在网络意识形态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作为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其存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有:第一,国家共同体变化。国家共同体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国家。在现实社会中,国家共同体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不仅有基于现实生产关系的社会基础,也出现了基于网络关系的社会结构,国家共同体构成的关系基础更加复杂多变。第二,国家影响力变化。国家实力基于生产规模和效率,国家实力越强,越有利于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但是,国家实力并不等同于国家影响力,尤其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影响力,国家需要将现实实力转换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力,才能进一步延伸自身网络话语权。第三,国家治理变化。国家权力行使方式随着网络空间出现而改变,要巩固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必须要变换治理方式。现实社会治理更多地依赖于纵向权力结构,网络社会治理必须转向横向多元结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发生变化。第四,国家关系的变化。国家关系根本上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网络空间中的国家关系不仅受现实利益所影响,而且受网络空间利益关系所驱动。要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要协调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的利益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

2.受众客体

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即受,其与现实社会被教育者之间差异表现在:第一,人数规模扩大。网络空间的无边界性特质将意识形态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彻底改变了人数的地域局限性。现实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可以通过对受众人口的精准控制,提升教育的影响力。但是,在网络空间中,人数规模大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难度。第二,人员结构复杂。从教育对象的利益诉求来说,网络空间中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等交错纵横,不同利益主体都会在虚拟空间中表达主张;从教育对象的社会意识来说,网络空间中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新儒家、民粹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等诸多社会思潮层出不穷;从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来说,网络空间中不同民族文化、国家历史、社会习俗等都可以广泛流传;从教育对象的政治倾向来说,网络空间中政治价值、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等都有显著差异,影响着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政治生态。第三,人缘关系多变。现实社会关系在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网络空间中的人缘关系不稳定性大大增加,这一方面是由网络社会的技术基础所决定,技术更新改变网络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从网缘关系本身来说,主体的匿名性和非现实往隐藏着较大的风险,难以保证交往关系的真实可靠性。

3.传播机制

“网络空间中虚拟主体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主体际意义上的新型的主客体关系”。[4]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是横向的传播机制,传播主体无法控制所有传播环节,只能在传播技术和交流互动中诠释信息,通过对受众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达到转变其思想,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在认知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尽可能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展现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了解网络受众的思想需求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契合点。在情感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回应网络受众的情绪心理,摆脱意识形态高高在上的单调形象,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贴近被教育者,充分考虑民众网络情感表达的个性化,找准情感共鸣点,激发其内在情感动力。在意志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不仅要在网络空间让受众接受思想观点,而且要从内心产生持久地认同和坚持,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网络意识形态认同既取决于意识形态本身的价值主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受众对意识形态的理解看法所影响,教育者要在网络空间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就要将意识形态与受众的网络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发挥认同作用。在行为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通过其网络行为推动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普及化,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和归宿。要将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与受众的利益需求相互联系,让其在实践意识形态行为中逐渐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权。

三、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

1.动态场域

在网络话语系统中主体之间的对话语境不再是主体间的场域关系,而是多维关系的组合。网络话语系统不是“我――你”之间的对话,而是“我――你――他”之间的对话语境,这里的“他”不仅单指某个人,可能是其他多数人。也就是说,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可能是两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必须要面对教育过程中来自他者的话语干扰,这种干扰对于对话本身既可能有推动性,也可能有侵蚀性。在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场域中,对话空间是动态空间,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争夺话语权力的过程,彼此都在扩张自身的话语建制逻辑,设计对话进程。网络话语系统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性,封闭性是指网络话语在独特的虚拟空间中形成的话语规则和话语逻辑。开放性是指网络话语与现实话语系统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转化。从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场域的构成来说,需要强调的是网络场域中信息知识的普及化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对信息知识获取和存储量有限,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占据着知识普遍化优势,可以利用信息知识优势来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和控制被教育者的认知思维方向。但是,在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同时拥有对普遍化知识或信息认知和运用的权力,信息知识优势对于教育主体来说已经消失,无法通过信息知识垄断来操纵受众思想,支配受教育者行为。而且,在网络空间教育场域中,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创造民间话语体系。论坛、贴吧、QQ、微博、微信等都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建构出的舆论场域。在网络舆论场域中,教育主体不再是话语规则制定者,其必须要适应网络舆论生成的规律,把握舆论发展的节点和关键,顺应舆论发展方向,疏导民意,达成共识。

空间流言范文6

关键词:可扩展标记语言数据流;XQuery;空间数据

随着Web应用中数据交换越来越频繁,产生了大量不间断的数据流。由于XML已经成为Internet环境中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数据流大量以XML格式表现。如何从不间断的XML数据流中匹配、抽取和转换部分数据流以满足商务应用的需求成为当前国际数据库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针对XML数据流的处理研究有很多,但研究的对象均是普遍意义上的XML数据流,对于以XML格式表现的空间信息及查询中需要空间关系运算的数据流处理研究较少。研究如何在目前的XML数据流处理中支持空间运算有着重要意义。

1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针对XML数据流的研究中,其基本思想都是将用XPath表示的查询表达式转换为状态树型自动机,处理程序以流的方式接收并处理XML文档,看其满足哪一个状态节点的要求以触发查询匹配操作。如果满足所有状态节点的要求,则向用户返回相关的文档或结果[1]。由于XPath表达复杂查询的局限性,W3C制定了专门针对XML的查询语言规范XQuery。XQuery语言的核心是XPath和FLWOR(for、let、where、orderby和return)表达式,复杂的XQuery查询语句很难用合适的状态机来表达。将XQuery直接改造成XML数据流的查询语言也引出了大量研究[2~5]。目前标准的XPath和XQuery规范均不支持空间数据类型及空间运算,且空间分析功能算法复杂。通过这些规范自身的数据类型定义和基本函数库来实现复杂空间数据类型以及空间分析功能的扩展很困难,使得这些研究很难应用到包含空间运算的数据流查询中。要在XML数据流查询中支持空间运算,需要先扩展XQuery规范以支持空间数据操作函数。自定义实现支持空间运算的XQuery引擎是理想的方法。文献[6,7]中已提出了直接扩展XQuery以支持空间功能的方法。但自定义实现XQuery引擎需要完整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查询规范化以及翻译执行等,使得这些方法均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实际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在商业化引擎基础上扩展XQuery空间功能的方法,然后以事件流处理方式接收XML文档以实现空间数据流查询的方法。

2XQuery引擎空间功能的扩展

扩展XQuery引擎以支持空间运算,除了自定义实现支持空间运算的XQuery引擎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现有的XQuery引擎进行扩展。目前的商业化XQuery引擎均提供使用外部函数的功能扩展方法,如目前知名的商业化XQuery引擎Saxon提供的功能扩展机制可以允许在XQuery查询语句中调用Java或.NET方法作为外部函数。其使用方法简单,只需要在XQuery查询语句中声明外部函数所在的名称空间就可以调用外部方法。这为XQuery引擎实现包括空间分析的查询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2.1空间数据类型的表达方法

采取调用外部方法来扩展XQuery引擎的功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空间数据作为参数传递的问题。以采用Java语言实现扩展方法为例。虽然容易用Java对象表达各种空间数据类型,但由于XQuery引擎规范本身不支持直接以Java对象表达的空间数据类型,为了使XQuery语句中支持空间数据类型并能够使空间数据在Java类和XQuery引擎中传递,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空间数据表达方法。

GML是一个用XMLschema描述的XML语法,用来进行空间和非空间的地理信息建模、传输和存储。GML已成为Web应用中所接受并容易理解的一种空间信息的交换格式。由于GML文档本身也是一个XML文档,可以用DOM对象document来表达,在Saxon的XQuery实现中能够支持DOM对象的传递,采用GML表达空间数据以支持空间数据在XQuery引擎与外部Java类之间的传递成为自然的选择。将GML在XQuery引擎与外部方法之间进行传递,需要引入GML的schema描述。在GML规范中,feature.xsd定义了抽象地理特征模型,geometry.xsd定义了具体的几何形状信息,提供了点(point)、线(line)、多边形(polygon)、点集(multipoint)、线集(multiline)和多边形集(multipolygon)等基本几何图形以及复合类型(complextype)的几何图形。在本方法中只用到了空间数据类型的几何定义,所以引入geometry.xsd即可。在XQuery语句中定义如下:

importschemanamespaceGML="/gml/"

at"geometry.xsd";

引入GML的schema后,可以将GML进行描述的空间变量定义为schema限制的element变量作为参数进行传递,定义如下:

Let$p=doc(′test.xml′)/schema-element(GML:linestring)

2.2空间功能的扩展

定义了空间数据的表达方式后,对空间运算功能的实现在外部方法中进行。参照文献[6]中定义的空间方法,本文定义了SPATIAL类封装,实现了部分空间方法。由于Saxon的XQuery实现中,支持对Java类的静态方法调用以及实例化对象方法调用,但对于需要实例化对象的方法调用相对复杂。为了方便调用,所有空间方法均定义为SPATIAL类的静态成员方法。定义如下:

publicclassSPATIAL{

publicstaticbooleanWithIn(Documenta,Documentb){…}

publicstaticbooleanToughes(Documenta,Documentb){…}

publicstaticbooleanCrosses(Documenta,Documentb){…}

……}

实现了上述定义空间方法后,通过该类就可以扩展Saxon的XQuery引擎。扩展方法很简单,只需在XQuery语句中声明该空间类的名称空间,在查询语句中需要空间运算的地方调用该类的各种方法即可。比如要使用空间包含的方法,先声明名称空间:declarenamespaceSPATIAL=“java:myclass.SPATIAL”;然后只需在调用方法前加入名称空间即可,如SPATIAL:Disjoin(…)。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扩展的方法返回值不是简单数据类型则需要进一步处理。本文方法只是返回空间的包含相交等关系是否为真,是简单的布尔类型,不需要进一步处理。

3基于扩展引擎的空间数据流查询方法

扩展后的XQuery引擎可以处理带有空间信息的XML文档。但由于目前的XQuery引擎通常被设计来处理在内存中装配好的源XML文档,对于动态的数据流而言无法直接处理。为了能够对空间数据流进行处理,还需要借助SAX(simpleAPIforXML)之类基于事件的XML解析程序辅助处理,以避免在采取操作之前需要存储文档的所有内容。

本文原文

SAX是事件驱动的XML处理器,允许正在读取XML文档时处理该文档。文档的读入过程也就是SAX的解析过程。其触发的事件主要包括:startDocument表示文档开始;endDocument表示文档结束;startElement表示元素开始;endElement表示元素结束;characters表示字符数据。将SAX与Saxon组合处理以XML格式表达空间数据流时,需要在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中调用XQuery查询语句。以一简单的物流监控为例,监控中心希望监控车辆在某指定时段内的指定区域的行驶是否符合预设路线。假设车辆每隔5min将该时段内的行驶轨迹及状态信息以XML文档格式形成不间断的数据流发送给监控中心。其数据格式DTD定义如下:

〈xsd:complexTypename="DTStateHistory"〉

〈xsd:elementname=IDtype="xsd:Integer"〉

〈xsd:sequence〉

〈xsd:elementname="StateUnit"type="DTstateUnit"minOccurs=

"1"maxOccurs="unbounded"/〉

〈/xsd:sequence〉

〈/xsdcomplexType〉

〈xsd:complexTypename="DTStateUnit"〉

〈xsd:elementname="Time"type="xsd:Date"/〉

〈xsd:elementname="Position"type="GML:Point"/〉

…(其他必要属性信息)

〈/xsdcomplexType〉

用SAX和Saxon组合处理该数据流,当数据流不断到达时,SAX处理程序监听数据流并触发相应的事件。在元素DTStateHistory的endElement事件到达时,将该段数据流转换为XML文档存入内存,以DOM数据类型表示作为Saxon引擎的数据源,由Saxon引擎执行预先设定的查询语句。查询的XQuery语句如下:

declarenamespaceSPATIAL="java:myclass.SPATIAL"

declarevariable$RouteasGML:MultiLineStringexternal

for$StateUnitindatasource("cachedatastream")/DTStateHistory//StateUnit

let$p=$StateUnit/schema-element(GML:point)

wherefn:timeWithin($StateUnit/Time,Duration)andSPATIAL:Disjoin($p,$Route)

return〈alerttime〉{$StateUnit/Time}〈/alerttime〉

〈alertPosition〉{$p}〈/alertPosition〉

该查询语句检索存放在缓存中的XML文档,并将位置信息封装到一个element作为参数与设定的路径进行匹配。匹配工作由外部的SPATIAL类的Disjoin方法完成。如果该点不在预订路线上则返回该点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到新的XML文档。随着事件的不断触发,程序不断缓存数据并调用该语句进行处理,实现对数据流的处理。

4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一种处理XML空间数据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先扩展XQuery引擎的空间运算功能,然后结合XML流式处理方法对空间数据流进行处理,为空间数据流的查询和检索提供了一种简便的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扩展数据关联分析及趋势分析等数据挖掘等功能,结合XML数据流挖掘技术的研究,研究基于XQuery的空间数据流挖掘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军,杨冬青,唐世渭,等.基于树自动机的XPath在XML数据流上的高效执行[J].软件学报,2005,16(2):223-232.

[2]KOCHC,SCHERZINGERS,SCHWEIKARDTN,etal.Schema-basedschedulingofeventprocessorsandbufferminimizationforqueriesonstructureddatastream[C]//Procofthe30thVLDBConference.Toronto:EprintarXiv,2004:228-239.

[3]FEGARASL.ThejoyofSAX[C]//Procofthe1stInternationalWorkshoponXQueryImplementation,Experience,andPerspectives.Paris:MaisondealChimie,2004:61-66.

[4]LIXiao-gang,AGRAWALG.EfficientevaluationofXQueryoverstreamingdata[C]//Procofthe31stVLDBConference.Trondheim,Norway:[s.n.],2005:265-276.

[5]BOSES,FEGARASL.DatastreammanagementforhistoricalXMLdata[C]//ProcofSIGMOD.NewYork:ACMPress,2004:239-250.

[6]GUANJi-hong.GQL:extendingXQuerytoqueryGMLdocuments[J].GeospatialInformationScience,2006,9(2):118-126.

[7]杨颖,韩忠明,杨磊.数据流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发展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11):4-7.

[8]CHUNGW.AnextensionofXQueryformovingobjectsoverGML[C]//Proc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andComputing.LasVegas:IEEEComputerSociety,2004:142-147.

[9]WritingextensionfunctionsinJava,Saxondocumentation[EB/OL].[2006]./documentation/extensibility/functions.html.

[10]RUSSELLG.TypEx:atypebasedapproachtoXMLstreamquerying[C]//ProcofInternationalWorkshopontheWebandDatabases(WebDB).UK:ACMSIGMOD,2003:55-60.

空间流言范文7

【关键词】民航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英语陆空通话能力,飞行安全

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之间关行高度、航向等交通指令的口语交流称为陆空通话。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英语为世界范围内的陆空通话用语。据ICAO统计,全球各种飞行事故或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约有70%与口语通话问题有关。因此为了保证飞行安全,我国所有的民航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根据对我国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人员的基础英语在中等水平,有36%的调查对象曾因为英语口语的问题在工作中出过差错。这表明我国民航人员的英语口语水平必须加以提高。

一、陆空通话中的口语能力要求

依据《国际民航组织语言熟练要求执行手册》,对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英语能力的要求是:“英语为非母语的民航人员在使用英语进行陆空通话时,除了要熟练运用ICAO标准术语而外,还要能够熟练地用英语准确表达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处境,意图和各种愿望,请求以及管制方法,并迅速对上述情况做出反应。”可见ICAO的英语标准的核心是“快速、熟练地准确表达”,因此可以将陆空通话中英语口语能力概括为:准确度和流利度。口语的最终目的是和他人正常交流,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口语能力有一定的准确度。陆空通话中的准确度要比一般的口语准确度更重要。因为陆空通话作为民航专用的交际语言,在地面和空中交流信息、指令、提出申请时候都要使用。如果通话用语缺乏准确度,没有使用标准术语,在实施飞行和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就可能误解对方指令,直接导致指挥工作无法顺利实施,甚至导致空中相撞。同时,流利度对民航安全飞行也非常重要。因为在某一时间,管制员只能对一架飞机下达指令,而目前航班量日益增长,一名管制员同时需要指挥多架飞机,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量的指令,这就要求通话非常简洁流利。而飞行员在通话中如果语速太慢,也会占用时间,干扰管制员对其他飞机的指挥。

二、口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1、准确度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现代民航空中交通的特点是航空器流量大、速度快,而地基导航设备又不能提供足够的交通标识,因此必须由管制员依据雷达以掌握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并以语音信号的方式提供交通引导。尤其在特殊气象条件时,这种交通引导是飞机安全飞行的惟一保障。此时管制员一旦发出错误指令,就将直接导致飞机相撞。因此通话的准确度非常重要,而从口语能力的角度出发,这种准确度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正确的发音以避免混淆和正确的用词以消除歧义。为了避免混淆,考虑现有技术下的无线电语音通信质量,为确保语言的发音准确,陆空通话中对很多单词的发音做出特殊要求。

2、流利度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陆空通话的流利度对飞行安全也有极大的影响,主要的原因是在空中交通流量很大的情况下,管制员同时和多架飞机的飞行员在进行沟通,如果管制员语速不够,就不能有效地同时指挥多架飞机,造成虽然及时发现了某些飞行冲突,但是来不及指挥飞机避让,从而导致事故;而飞行员口语的不流利还会迫使管制员在通话上要分配更多注意力,增加了管制员的工作压力,可能由于注意力分力,增加了管制员的工作压力,可能由于注意力分配不当而导致不安全事件。因此陆空通话中规定了大量的缩写词语和省略的句式,目的就是使用简洁的句式以提高语速。1990年1月25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哥伦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空难就是因为飞行员英语能力的薄弱,间接地导致了这次空难。可见没有流利度就没有大流量时的飞行安全。

三、提高陆空通话中口语能力的方法

空间流言范文8

摘要:无声语言运用是高校图书馆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图书馆员只有掌握无声语言调控策略,方能针对不同读者在不同场合展开游刃有余的馆读交际模式,准确深入传递知识信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员;读者;无声语言

人类交流大致可分为有声语言交流和无声语言交流两种,无声语言是人们交流中的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交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独立传达信息,也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完成交际。在图书馆场域,馆读之间的交际无处不在,无声语言也随之存在于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对馆员传递信息尧表达情感尧表明立场和态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对读者寻求帮助尧解决问题尧与馆员沟通等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美国图书馆学会的一次心理学抽样调查表明,在一般的大中型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交际过程中,平均每日使用非言语因素所占的比例为:阅览室为86.5%,借阅出纳台为82%,参考咨询处为35.4%,可见无声语言在图书馆的重要地位。

1图书馆场域无声语言研究的必要性

1.1图书馆环境的需要

图书馆是一个安静尧和谐尧具有亲和力的场所和单位,历来被作为知识的殿堂为人们所敬仰,保持安静的环境是每个图书馆人的义务。图书馆员处在既要保持安静又要与读者有效沟通的环境,尽量用手势尧动作完成与读者的交际,同时馆员运用无声语言也是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暗示读者,使读者之间的交流处于无声模式,保持图书馆安静尧和谐尧舒适的助读环境。

1.2馆读交流的需要

通常,读者急于向馆员表达自己的需求,会连带着肢体动作,以便在无声环境下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得清晰尧明白,馆员很多时候也会对读者回应出各种肢体的暗示动作,达到野此时无声胜有声冶的沟通效果。富有经验的图书馆员,甚至通过观察读者的面部眼神尧体态动作就能准确解读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不仅如此,遇到读者咨询,馆员的肢体动作等无声语言还要尽可能丰富,灵活多样,使读者得到简单易懂的指导。

1.3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需要

图书馆的服务过程是馆员和读者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过程,决定服务质量的是信息传递的效果,而一条完整的信息被对方完全领会掌握,必须依靠无声语言作为辅助。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曾指出:野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了解他人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观察他人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场合使用这些信号冶。语言学教授李杰群女士甚至认为在交际的过程中,非言语手段所传达的信息要达到65%~93%[1]。无声语言的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图书馆员知识服务不深入,态度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对客观知识的描述也会更加生动具体,从而加快馆读之间知识传递和知识反馈过程,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

2无声语言的概念和特点

2.1无声语言的概念

内涵无声语言也称为非语言,中国百科全书对非语言的解释为:野非语言又称副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冶。狭义的非语言是指有声的现象。如:气喘尧嗓子沙哑尧鼻音等。而广义的非语言强调无声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者单独使用的面部表情,对话的位置尧距离等。总之,无声语言的行为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伴随有声语言发生的无声而有形的反映人内心活动的显现[2]。具体来讲,无声语言交流就是不说话的交流,是利用面部表情尧触摸尧时间尧姿势尧仪表尧空间尧眼神尧环境等传递信息的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形体语言:包括脸部表情尧眼睛尧手势尧触摸手臂等曰仪容仪表:包括着装尧服饰尧头饰等:空间语言:包括交流的距离尧方向等;沟通环境:包括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尧馆内的设置和装潢尧馆内的清洁度尧光线等。这些无声语言不仅起着肯定尧否定尧强调或减弱语言符号意义的作用,在图书馆甚至还能代替语言进行交际,表达出有声语言难以传达的思想情感。

2.2无声语言的特点

无声语言交流是一种能被交际双方看得到并且感受得到的沟通,能具体形象地将会话双方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无声方式显现出来。渊1冤无意识性。无意识性是无声语言最显著的特点。人的行为受制于心理,无声语言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极难伪装,馆读交流时,双方的心理变化都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无声语言表现出来,比如馆读交流愉快,他们肯定是面带微笑的;若读者对图书馆某个方面感到不满意,他肯定会表情郁闷,动作不爽。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他会用表情和肢体说话。一个人的无声语言就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本能反应,反映了交际主体的真实意图和指向。渊2冤可信度强。英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语言信息与无声语言信息所代表的意思不同时,人们相信的往往是无声语言所代表的信息。因为语言受思维控制,容易表里不一,而无声语言则来自内心,人内心世界的秘密完全可以通过表情暴露出来,因此,一个人的动作和姿态,实际上不管自己愿意与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跟周围的人进行非语言符号的交流,诉说着心灵深处的秘密。

3无声语言的分类及其调控策略

关于无声语言的分类,学界有不同的诠释。渊叶跨文化间的交流曳冤一书中则提及了野副语言尧体态语尧眼神尧触碰尧体距和时空概念冶等类别;李杰群在叶非言语交际概论曳一书中将其分为了七类:表情尧动作尧界域尧服饰尧副语言尧时间和场景;毕继万在叶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曳一书中则将非言语交际分成了四大类,即体态语尧副语言尧客体语和环境语等。无声语言的分类标准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无声语言表达方式,在此为了避免顾此失彼,笔者仅从交际手段方面对无声语言分为两大类:即直接交际和间接交际。直接交际,可定义为发话者由自身身体而不借助其它任何事物发出的交际信号,譬如:谈话内容尧伴随谈话所发出的声音尧语气语调尧眼神动作尧手势头饰等;间接交际则指发话者通过身体之外的任何辅助手段从而进行的交际,如交际时的空间距离尧所使用的物体尧环境装扮等。这样的分类仅有一个标准:即是否依靠自身发出交际信号。依照此标准,无声语言直接交际包含以下几种形式:面部表情渊目光尧微笑冤尧形体语言尧仪态仪表;而无声语言间接交际则主要包含时空语言和物体语言。

3.1面部表情运用

德国哲学家斯科芬翰尔曾指出:野人们的脸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本质,假若我们被欺骗,未能从对方的脸上看穿别人的本质,被他们欺骗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观察不够冶。人的面部表情是心灵的镜子,是其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即时显现,也是传递信息最丰富和最准确的部位,而目光和微笑是人类面部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情。

3.1.1目光

人们常说,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冶,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尧心理变化等,都可以从他们的目光中透射出来。如果读者走进书库,馆员正视自己的目光会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服务的真诚;馆员用关切的目光面对读者的咨询和提问,也会传递给读者很强烈的被尊重感。与此相反,很多目光传递的是消极的信息,比如看到读者进来馆员却眼神迷离,眼睛斜向别处,甚至对读者视而不见,严重挫伤读者的学习积极性。眼神是馆读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动态地修改着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有研究表明:交际双方直接的目光接触表示自己对对方感兴趣,打算跟对方进行交谈;侧视或斜视说明有所疑虑或不信任对方;目光朝上,表露出某种优越感;眼神游移不定,表示心虚或胆怯[3]。准确捕捉读者的语用信息,善于运用眼神变化修改与读者的交际距离,是图书馆员无声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

3.1.2微笑

微笑所能产生的效果是震撼的,它天生具有的和谐尧亲切尧友好意蕴使得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乐意接受,它就像人们交流时的油,使人们的沟通交流变得轻松融洽,馆员的微笑具有同样的效力。如果读者违纪,馆员向他投去善意的微笑,可以表示对读者的提醒和批评;如果读者请教问题,馆员的微笑也可以表示对读者的肯定和赞扬。此外,馆员的微笑也具有很大的张力,它传递着馆员热忱的工作态度,使形形的读者乐于接受馆员提醒,易于形成和谐的图书馆氛围。

3.2形体语言

运用形体语言是利用身体动作形象表达某些有声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如击掌尧拉钩尧竖大拇指尧点头尧摇头等。在图书馆安静的环境下,馆员用摇头表示对读者某些行为的否定和提醒,用点头表示示意和肯定,用挥手表示再见,用手势为读者指明架位等都是拉近馆读关系的肢体语言。同时,馆员优雅的坐姿尧挺拔的站姿尧含蓄的蹲姿尧矫健的行姿[5]也反映了对工作和读者的态度,如果馆员站没站相尧坐没坐相,言行举止随便尧粗鲁,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馆读冲突。图书馆员只有掌握形体语言交际策略,方能在图书馆安静和谐的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运用形体语言与读者展开交流。

3.3仪态

仪表运用仪态和仪表折射了一个人的素养和气质,是人们知识文化底蕴的展现,也是交际双方所能感知的最具体直观的细节之一,它包括着装尧修饰尧化妆尧发型尧个人卫生及个人用品等发出的无声语言信息[6]。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不同,对仪容仪表的要求也相应不同。在图书馆场域,作为信息者的图书馆员是文化的象征,具有很高的知识权威性,他们的着装同时也彰显其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理应端庄得体同时又不失大方,适当的点缀也要符合其职业特点,使图书馆的端庄大气与馆员的精神风貌融合在一起,这种视觉享受有利于馆读之间的交流。图书馆员不建议浓妆艳抹,造成置人于千里外之感,影响馆读关系。

3.4时空

语言运用时空语是指与时间尧空间相关的事物或举动所传递的信息。如果馆员没有时间观念,会传递给读者消极散漫的心理信息,而馆员说话时字词句读之间的停顿也表达着其内心情绪。人们具有对空间的占有感,美国西北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爱德华?霍尔博士创造了野空间关系学冶一词,并对人与人的空间关系作了大致的划分:相距12~20cm属亲密距离,相距45~120cm属私人距离,相距1.2~3.5m属社交距离。因此,空间沟通分为两种情况:友好协作和保留隐私的交际需求。不同情况下,馆员要寻求不同的形体方式和交际距离来确认空间沟通需要,应当熟练掌握与读者沟通时的空间距离,避免给读者造成居高临下或疏远冷淡之感。馆员与读者的友好交际,距离不宜超过1.2公尺,既实现馆读保留隐私之需,又实现了二者的友好协作。

3.5物体

语言运用物体语是出于交际需要,个人选择的辅助表达交际者意图的物品。它可以包括个人用品,也可以是身外之物,这些物体是自身选择,自然会昭示出交际者的气质修养尧兴趣爱好尧身份地位尧观念信仰等。物体语也可以指那些业已存在的传递交际信息的物品。譬如在图书馆随处可见的标语:野莫露裁缝手段,当收剪刀功夫冶尧别因有意思就有意野撕冶尧野静中求知,维护靠大家,眼不留情,手下要留情冶等。这些物体语言委婉地提出了图书馆的要求,运用独特的语言方式使读者领会馆员意图,起到提醒作用。另外,图书馆的建筑格局尧盆景摆设尧书桌灯饰等,都彰显着图书馆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温馨和谐之感,她们看似静态,却与读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流,为读者创造着学习氛围。

4结语

图书馆工作就是馆读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无声语言所具有的独特语用和认知功能,不断维护并修改着馆读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展现双方的素养,帮助双方共同完成交际过程。此外,合适的无声语言还能创造语境,负载超出语言符号之外的意义信息,切实改变馆读关系,使图书馆服务更优化。

参考文献:

[1]朱晓琴.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非言语因素[J].情报杂志,2007,(7):114.

[2]樊晓芸.此时无声胜有声要要教师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探究[J].高效课堂,2014,(12):51.

[3]周顺和,赵恒芬.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非语言交流行为[J].图书馆,2010,(3):101.

[4][9]郭珊,彭伟.刍议非言语交际形式的分类[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132.

[5]郭春玲.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肢体语言运用[J].情报探索,2012,(3):93.

[6]刘保军.无声语言沟通在图书馆一线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9),40

[7]程实.非语言交际在高校图书馆的运用[J].图书馆学刊2004,(4),46.

空间流言范文9

[关键词]影视字幕;翻译特点;策略

语言,是用一种特殊而其他又不能够代替的声音形式体现出来的。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沟通中是无处不在的,也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影视中,语言字幕翻译的特点主要是传播民族文化,影视字幕在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视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影视字幕语言有口语性、通俗易懂和跨文化等特点。

一、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英美电影翻译为了结合片段的时间、空间性要求,需要采用简要的句子进行分析,主要是精简的句子居多。常见的英文电影字幕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另译等方法。以上译法都难以实现对等时,可采用另译、对白翻译等。

影视语言对于影视翻译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技术,利用影视语言就是采取了影视语言的一般特点。影视语言的一般特点即时性主要是根据语言的有声特点进行的瞬间即逝的处理,一般要求演员语言的强调性,要求能够让观众听懂这个语言的表达意思。语言的艺术对于电影片段来说,它的演绎方法与技巧需要采取一定的语言技巧,需要对作品添加一定的内容与色彩,对于绝大部分的电影来说,语言的即时性很有意义。

影视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它对自身的语言处理,也是在于它的翻译需要和文字的表达息息相关,这跟普通书面的翻译表达存在着很多的不同。语言的艺术效果主要是针对观众的需求以及生活所需的特点阐述的。在国际交流方面,影视语言的表达技巧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同时,还需要采取简洁化、地区口语化等语言的处理形式进行,它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在电影影片的传译方面。

综上,根据上述分析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与方法,应主要从影视字幕的句子句型、影视字幕的翻译方法策略、语言特点、作品艺术、作品内容、语言的表达、语言的翻译、语言的文字、语言的生活相关联、语言的交流、语言的作用、语言的风格等方面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做详细的策略。

二、影视字幕的背景产生

影视字幕的技术无论从国内外技术分析,还是从时间上技术分析,质和量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影片字幕的翻译解决了国际国内交流与沟通的障碍问题,也从经济角度上发展了影片的速度和数量,也发展了当地经济与同行经济。影片数量的加快发展,证实了影片的需求量的增加,也证实了经济速度的加快。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更喜欢原汁原味的电影。字幕翻译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原作的风格与特点。

近年来,有些影视作品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进入了外国市场,英文字幕也被搬上大银屏,其中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功夫》影片中,有两个人物很丑很丑,可是他们的真名居然叫“小龙女”和“杨过”。翻译时,如果直接以汉语拼音英译西方人体会不出喜剧效果。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地影视字幕都是非常重视的,译者非常注重归化策略,分别译为“Helen of Troy”和“Paris”。《功夫》在国际影坛的成功,优秀的字幕翻译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但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细微之处。

影视,主要是因产生于国外,我国的影视还有待提升,特别是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影视字幕也是源自于对物质的追求,也对事物新发明与提升人们物质生活等方面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影视字幕的背景分析不仅仅在于对它的时间技术方面,还在于对它空间技术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

三、 影视字幕翻译特点

英文影视片段主要采取字幕句型的翻译技巧,影视字幕语言如何转换到最好,这就需要译者对句子进行书面形式的处理。其最大的目的是跨越语言的差异。因此,影视翻译就具有大众性、瞬时性、时间和空间限制性、跨文化等特点。

(一) 大众性

大众化对于观众来说,这个解释非常有现实意义,观众需要能够听懂、易懂、简单的句子,这些共同特点就是英文影视要求的重要特点。上述已经对影视字幕的翻译特点做了概述,现在将对影视翻译特点的理论做简单概述,现在主要讲述影视翻译特点的大众化问题。作为与日常生活最接近的艺术形式——影视作品,剧中的对话基本上来源于生活,是供普通观众欣赏的,所以影视剧的语言必须是符合大众的教育水平,同时也必须要求影视字幕翻译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连贯流畅并注重口语化。

(二)瞬时性

影视作品与文本类阅读的显著差异在于影视作品是通过声音表达人物的感情转瞬即逝,然而文本类阅读是通过文字表达人物内心活动的,读者可以反复阅读。瞬时性主要是根据语言的有声特点进行的瞬间即逝的处理,一般要求演员语言的强调性,要求能够让观众听懂这个语言的表达意思。语言的艺术对于电影片段来说,它的演绎方法与技巧需要采取一定的语言技巧。所以影视字幕是一闪而过的不能像书本一样反复前后翻阅,也不能有太多的加注用以说明。这一特点就给影视翻译带来了难度,要求必须简洁明了,能让观众充分理解人物所要表达的感情。瞬时性主要是针对影视翻译特点中的演员的语言表达以及观众观看剧情的需要同时综合起来阐述的。

(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

在时间上,由于字幕的出现和消失都必须和人物说话的开始与结束相一致,这就使得翻译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将人物想表达的感情流露给观众。在空间上,字幕是指出现在屏幕或电视荧屏下方的外文文字的译文或者注解,因此在空间上有了限定性。这些限制就要求译者要在限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将人物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译文的简洁明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都成为必要条件。

(四)影片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既是语言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融。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不同民族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的方式。比如,一些中英文词汇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定的表达方式,如“He went out west”,意思是“某人去世”。所以影视文化的翻译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 口语化和通俗化

影视语言翻译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主要是针对影视艺术与语言艺术两者结合处理而来,一般影视剧在对语言使用方面要采取日常用语以及句子需要浅显易懂。

四、影视作品翻译的策略

影视作品翻译与文学作品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要达到“信、达、雅”,给读者呈现出优美的文字,重视作者的意愿,而影视翻译的大众性、瞬时性、限制性、跨文化性等特点,要求译者必须以观众为中心,为了照顾观众的语言水平。因此将影视翻译的策略总结如下。

(一)译文应以简洁易懂为原则

字幕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洁易懂。译者要在体会剧情、语气、背景的情况下用最一目了然的表达形式和最清晰的逻辑关系将原句的原色原味呈献给观众。表达语义中的意思是翻译的重要目的,不是简单地逐字翻译。如果字字对应的翻译就有可能与译文要求的通俗易懂背道而驰,反而使译文更加繁琐拖沓,显得译文生硬,逻辑关系更加复杂。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既能使句子表达流畅,又能充分流露人物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二)选用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词汇

影视字幕语言有口语性、通俗易懂和跨文化等特点。因此,在进行影视字幕翻译时,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针对语言的技巧要求句子句型方面主要是要选择的句子有简单、易懂、词汇精简等特点。很多句子都需要很大程度地进行简单的翻译与应用,译文的文体上的应用技巧要特别注意。在空间上,字幕是指出现在屏幕或电视荧屏下方的外文文字的译文或者注解,因此在空间上有了限定性。字幕语言的应用在选择句型中,它的主要理论在于:字幕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惜用过长的插入成分、分词结构和从句。如 be miserly,stingy 不宜翻译成“悭吝”,最好译为“小气”或“吝啬”更合适。

(三)缩减法

为了剧情的清楚以及时间的缩短,减少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应该采取对字幕句子的压缩策略。译者要在影视剧情中经常采取缩减的相关策略,主要是在句型上的精简以及对时间、空间上的压缩等进行分析与采纳。受制约性、缩减性等特点就是上述讲述的特点,本段理论也阐述了句子的缩减方法,缩减的目的是为了句子的精简:浓缩、压缩性意译和删除。例如 :

——She lived in a house that was as old as Alabama.

——她住在一间很旧的屋子。

——Harriet: You can go there if you want,but don't open his refrigerator.

——哈丽亚特:去呀,但千万别开他冰箱。

五、结 语

通过对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需要结合实际出发,还需要从以下思路对此问题解决完善:初步分析与了解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及技巧;同时,对影视字幕的背景产生进行全面的解读;对影视字幕翻译特点分析与研讨很重要,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很多,例如,大众性、瞬时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影视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口语化和通俗化等。最后,就可以完善对影视作品翻译的策略:译文应以简洁易懂为原则;选用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词汇;巧妙使用缩减法等。

电影的语言特点主要证实了影视文化的重要性,也是文化与影视语言的互动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深入,最近几年,我国与英美国家影视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影片翻译的逐步升温。作为理解电影情节的辅助手段,影视字幕翻译有别于常见的文学翻译和商务翻译。影视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以及剧情的快捷易懂等特点,体现出了语言的即时性、大众性等特点。除了上述特点外,还需要讲述的语言翻译特点在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影片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口语化和通俗化等特点,影视文化主要是传播地区、国际等语言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 刘堃.从目的论看电影《霸王别姬》字幕翻译[J].电影评介,2011(23).〖BP)〗

[1] 李利.从目的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J].枣庄学院学报,2012(04).

[2] 管慧.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剧字幕翻译——以《吸血鬼日记》为个案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2(06).

[3] 刘春雨.从电影《非诚勿扰Ⅱ》英文字幕翻译看目的论的解释力[J].文教资料,2011(26).

[4] 俞川.从目的论看中国功夫题材影视剧的字幕的英译[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5).

空间流言范文10

这条流言本身就被误读得很厉害。许多读者看完这则流言后的印象是:它警告司机不要使用汽车空调,因为空调系统本身就会散发出苯。实际上,文章想表达的是:不要一上车就立刻开空调,而应该先摇下车窗、让积累的“苯气味”(按流言的说法是由仪表盘、内饰等组件散发的)从车中散出去,然后再关上车窗打开空调。

另外,我们知道,讨论气体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应描述为每单位“体积”中的质量,而非每单位“面积”中的质量。流言称苯的可接受水平为“每平方英尺”50毫克,显然是不对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网站在评论这条流言时说:虽然这只是个小的技术问题,但它也反映出此流言创作者可能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所知非常有限。

“苯”确是致癌物质

美国癌症协会指出,有证据表明苯与白血病风险增高有关联:“相当多的人类研究证据表明,苯与癌症之间存在关联。最初有报道称,对于暴露在高水平苯环境下的工人(化工、制鞋、炼油等行业),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风险有所增加。近期更多的研究则针对暴露在相对较低水平下的工人。”

动物研究也取得了相符的结果。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证明了苯的致癌性。一些重要的动物实验结果支持早先的发现:吸入和摄入的苯可导致人类白血病风险增加。综述此类研究的详情,苯与癌症的关联性得到肯定。

美国管理部门并未设立过所谓“苯的可接受水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对于工作场所的苯含量有两个限制值:短期(15分钟内)为每立方米3.2毫克,长期平均为每立方米0.32毫克。而流言中说的“每立方英尺50毫克”可换算为每立方米1765.7毫克,比短期暴露的限制值还大了数百倍!只能理解为流言创作者弄错了单位或犯了别的数学错误。“每立方英尺50毫克”这个数值毫无意义。

汽车空调散发“苯”?

这一点并没有科学证据。2001年韩国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城市区域内、车辆通勤时间较长的人群(包括坐小轿车和坐巴士),虽然确实发现车辆使用会增加苯的暴露,但他们的发现与上述流言中的描述有明显的区别:

研究发现的是,乘坐车辆增加了多种有害物质的暴露水平,苯是其中之一。但导致这一情况的首要因素是车辆使用的油料,而非仪表盘等车内组件;研究发现旧车中苯的含量要高于新车。这说明仪表盘、内饰等组件散发出的“新车味”并非影响车内苯含量水平的首要因素;研究发现在冬天的月份中,苯暴露水平显著升高。这说明汽车空调的使用并非苯暴露的主要因素。这项韩国研究也没有发现通勤导致的苯暴露和癌症发病之间有什么联系。

2007年德国有一项研究是关于“停泊车辆内部空气的毒性”。研究人员设置了相同品牌的一辆新车和一辆使用三年的旧车,置于14000瓦灯光之下,使温度上升到150华氏度(65.6℃),收集了车内气体。之后他们将来自人类和仓鼠的实验室培养细胞暴露在这些气体的提取物中。这是毒性测试的正常手段。

研究表明,来自新车的气体并没有表现出毒性,只是引起了一些微小的免疫反应,理论上这些反应在一些人体内可能导致过敏。旧车则无此现象。研究还发现,新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总量为每立方米10.9毫克,其主要成分并不包括苯。而流言却宣称:太阳下车辆内的苯含量可达每立方英尺2000-4000毫克,合每立方米70.6克-141.3克。这个数量的苯收集起来,体积几乎有一两瓶花露水之多!显然是荒谬的。

即使我们假定流言创作者弄错了单位,“帮他”把上述数值中的“克”改为“毫克”,仍然不合理。如此修改后,流言所称的苯这一种物质的含量,仍比上面研究实测的所有挥发性有机物总量还要大10倍左右。何况苯甚至还不在研究检测出的40多种有机物之中。

空间流言范文11

正如“双刃剑”的比喻,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公共空间里,速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信息的随意;资讯丰富的反面,是良莠不齐的芜杂。无论是“金庸去世”谣言的流布,还是此起彼伏的名人骂战;无论是无节制的谩骂,还是一边倒的偏激,言论空间不断拓展之时,也难免有泥沙俱下。

当网络吸引到越来越高的人气,当网络的影响力从虚拟延伸到现实,我们应该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其特性,分析其问题,并且善加引导、趋利避害,让这一公共空间成为理性、建设性的讨论平台,也冀望在其中看到公民意识的形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发挥网络公共空间宝贵的“自组织”潜力

金兼斌

网络公共空间的“自组织”潜力启示我们,要激发出其自身的勇气和自觉,来维护这样的舆论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发挥其正面和建设性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站、微博等社会性媒体的大规模使用,人们的话语权――即向其他公众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无疑是时代的进步。有人把诸如社交网站和微博这样的网络应用功能看作是一种民间舆论平台,不无道理。

作为舆论平台,社会性媒体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演进中,正在扮演独特的角色,其在促进社会良性健康发展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在诸多的功能中,社会性媒体所担负的社会减压阀功能尤其值得关注和珍惜。这是因为,虽然我国已经保持了多年高速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困境中一枝独秀,但长期快速发展也积累了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的挑战。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有一种最贴近社会大众的方式加以反映和释放,社会系统才能有效地维持稳定。社会性媒体作为一种民间舆论平台,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样的社会功能。以近来方兴未艾的微博为例,它可以成为各级政府了解和体察民意的平台,可以成为各类企业组织汇聚民智、集思广益的平台,从而最终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减压阀和推进器。但这一切,视乎我们能否善用这类新型舆论平台。

之所以提出善用舆论平台的问题,是因为这样一个具有公共空间性质的舆论平台,客观上存在着被滥用、从而最终导致平台功能的弱化甚至废止的危险。

概括而言,民间舆论平台有被三种力量滥用的危险。一是商业和资本的逐利本性所驱使的滥用冲动,网络“水军”从赢利目的出发,制造虚假民意。二是一些地方面对网络批评时采取过度防卫性的辩护,对正常的批评和监督形成强烈反弹。第三种滥用民间舆论平台的危险,则恰恰来自于广大普通网民用户自己。

在笔者看来,网络公共空间所展现的最为宝贵的特点,是其作为“自组织”的潜力。这也是在网络舆论平台建设中,很值得重视的特性。

网络舆论平台,本身就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自我净化机制或“准生命体功能”。换言之,无论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干预还是内部的反思精神,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理性的空间中,随着事件实际情况逐渐水落石出尘埃落定,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评论也会趋于客观、公允、理性。这种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着议题的社会显著度的提高,议题本身受到法律以及事件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的关注,他们作为专家和第三方的分析和评判,对于网络舆论形成一些倾向性的共识常常有重要影响。

而另一方面,社会性媒体为普通网民提供了空前的自由言论空间,但网络舆论平台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客观上要求参与者自由和责任的平衡。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网上的个体滥用自己言论自由的极利,对自己的网络言论不加约束,最终侵害到他人的权利和整体舆论环境的和谐健康,则网络舆论空间的价值、吸引力也会急剧下降,最终可能导致所谓的劣币驱良币现象,使得大量对网络平台最有内容贡献的高价值用户集体逃离或者放弃舆论平台的使用,平台自身也因此走向没落甚至被废止。

针对网络舆论平台的种种可能威胁,针对网络公共空间的自组织潜力,无论是基于实践的观察还是出于对社会公义的基本信任,我们认为一个健康、自信、有希望的社会,其网络舆论平台虽然难免成为各种舆论争霸逐鹿的场所,成为各种力量追名逐利的舞台,但总体而言,这个社会是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和自觉,来维护这样的舆论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发挥其正面和建设性的作用的。

各种网络公共空间的威胁和干扰力量固然挥之不去,但一个健全的社会和网络环境,特别是随着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民主化、法治化建设的推进,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网络和社会的自我纠错机制能够遏止和压倒各种试图滥用网络公共空间的企图和力量。但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是可以自动获得的。它要求各类企业和组织有厚德载物的行业自律意识,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要求我们的每一个普通用户既要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和公民道德素养。只有我们大家最大限度的致力于维护网络舆论平台作为公共空间的应有的公信力,各类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性媒体作为民间舆论平台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主流话语进入程度决定公共空间品质

吴祚来

主流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程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与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政府与知识界有责任进入网络这个公共空间,与网民一道共同成长。

网络十年,从论坛到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网络言论的公共话语平台格局不断变化。微博是手机短信与博客的共生物,可说是博客、论坛优化后的“新版本”。文化与信息的自由性、公开性、平等性、即时性、共享性、互动性,在微博中都基本得以体现。科技改变了社会生态,每个人都有话筒,每个人都是发言者,网络可说已成为一个公共空间。

这个人人都有表达机会的公共平台,对于执政者具有极大的正面意义。我们通过宜黄被拆迁户自焚事件、李刚之子交通肇事事件等,都可以看到汹涌的网络民意,通过虚拟的力量,冲击着一些不良的现实弊端,促使相关当事人面对公众,承担自己应担的责任。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言论、情感与信息,可以看到情绪民意指向或社会问题症结点,只要相信民意并顺应理性的民意,及时处理,问题就可以得到化解。

而且,网络作为民意平台,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属于更年轻的人群,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生活在城市,有良好的教 育背景,他们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有着较强的“议事能力”,也更关注公共权利、公共道德等带有公共性的话题。

然而,网络毕竟是个虚拟的空间、平台,难免会有这样的质疑:相比于社会现实,网络民意是一种“虚拟民意”,还是更为真实?对网络上的公众情绪,应该如何应对,

因为许多网友没有实名上网,所以网络上发言更随意,有时不免有夸大自己情绪的一面,因而显得过激。网络空间“虚、“大”,这就如同一个人在黑暗中或大漠中时,更可能提高嗓门,以引起远方的人关注一样。

对于公共话语平台的发言,尤其是对于网络言论,人们有许多担忧,特别担心的是网络民意的无理性,易一哄而起,造成社会不稳定或不安全。但回顾一下网络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的过程,尽管网络上面风起云涌、波诡云谲,但影响并不总是能从网上蔓延到网下。以微博为例,微博里的群体并不是真正社会生活中的群体,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城市社区,从事不同的工作,这里更多的是在发出声音,形成共识。不同的意见观点出来的时候,会出现争论,过激的时候会出现骂战,但这毕竟与生活现实隔着一条虚拟的河流。更何况,微博里的怨言与愤怒的大量呈现,也有着现实载体。譬如李刚事件中,对官二代的嚣张与不负责行为的谴责,对某地警察拘捕网络举报者的抗议等,都反映出网络另一面的意义与价值。网民们依据法律声援弱者,网络民意与有关部门形成互动,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但同时也要看到,公共空间的力量如被滥用,可能带来无理性、情绪化等问题,所以也应更好地进行引导和管理。

在某种程度上说,主流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程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与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网络亦然。现在一些地方领导开设了博客,也通过微博与博友交流,最突出的是一些城市警方开设微博,信息,通过微博来征集办案线索;很多机构、单位,尤其是媒体,都利用微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信息和价值观;许多学者也通过网络发言,表达对社会的各种见解。这些,都共同塑造和提升着网络这个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素质,也决定着这一公民意见平台未来的走向。

主流话语应该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进入新的空间。政府官员如果总是不接触网络,一是使自己与网络生疏,不知道网络民意流的形态与规则,容易造成误判:二是网络交流是一个互动提升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如果远离网络,不切身体验论坛与微博等交流方式,可能会在社会观念上落后于网民群体,在意识与观念上,造成文化与观念“倒灌”现象。要想影响群众,就得成为群众中的一员,深入群众与群众谈心对话;要想影响网络,各层领导就得深入网络,与网民互动,体会网络的冷暖,感受网络民意流的走向与能量。

然而,近日从微博发端的“佥庸病故”谣言,却再次引来对网络,尤其是微博的无理性、情绪化及真实性的反思。中国公民社会远未成熟,政府与知识界有责任进入网络这个公共空间,与网民一道共同成长,通过在网络这个公共平台上的交流或争论,达成共识,使现实社会理性有序地向公民社会迈进。

请对微博的自我净化多点信心

李鸿文

金庸在微博“被去世”,引发舆论对微博传播方式的思考,同时也给当事人及更多的媒体人一个反省契机。微博改变了传播,也改变了生活,当它成为一个庞大群体的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时,对它的检视及省思就很有必要。

微博的问题几乎与生俱来,它的快捷传播方式,必然导致信息流量的增大:同时,因其“碎片化”特征而带来的割裂性,也必然存在片面或信源断裂。但是,与生俱来的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要训练和提高如何把碎片整合为整体的思维能力。如果缺少这个能力,即使把整个宇宙放在面前,即使面对的不是微博而是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你看到的依然还是碎片。这也意味着,微博的问题其实也是传统媒体当初问世时的问题,它之所以让人感到严重,只是与其传播速度有关。

这就好比汽车与自行车的关系,都有刹车,但这种装置只在面对危险时使用,这是共性。如果非要让汽车另加一个减速装置而与自行车处于同样的速度,相信没人会再买汽车。微博比传统媒体传播要快捷,它的缺点明显,比如快捷地产生和传播谣言;但另一个方面则是它的辟谣速度同样快捷。就以金庸在微博“被去世”事件而论,从开始传播到闯丘露薇辟谣,微博屏幕上铺天盖地都是辟谣、道歉、内疚和自责,先生很快就“复活”了。这反过来说明,信息流通越快,辟谣功能更健全,信息越容易去伪存真。

空间流言范文12

一、语言的流动美能使作品的结构呈现出自然的美感形态,使作品具有一种飘逸美

例如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就具有语言的流动美:“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是诗人满怀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的。在诗人对未来的向往期盼、眷恋不舍、波动起伏的感情和意念的驱动下,“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和山月、江水等各不相干的孤立物象,活跃、飞动起来,形成一派流动的意象的波涛。“峨眉”等五个带有浓厚蜀地色彩或感彩的地名,自然流畅地交待了诗人出蜀“流动”的行踪。“入”、“发”、“向”、“下”等动词写出了旅途中时间、空间的转换,结构呈现出自然,形成快速持续的飞动。那自“平羌”朝着“三峡”急速飞驰的一叶轻舟;那半轮倒映水中,随波游荡,伴随诗人远行的“峨眉山月”,那清澈见底,洒满银晖,“万里送行舟”的故乡的江水,无不具有飘逸飞动的神韵。

二、语言的流动美能使意境轻灵、秀逸

盛唐诗人王维是一位田园诗派的大师。他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将空山雨后的秋,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流淌,竹林浣衣女的欢唱、荷花丛中渔舟的轻轻荡漾。这一连串流动着的气息、光亮、色彩、音响和画面,和谐完美地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恬淡、清新的意境,给人以和谐、愉的流动美感。让人们随着这秋光、秋色、秋声,融入这空山秋夜之中,去追捉这美的流动。在这沉静、安详的夜色之中品赏秋的韵味,我们倾听到一支缓缓流动中奏鸣的轻而有力度的自然之歌,给人一种轻灵、秀逸的意境。

三、语言的流动美能使情感的抒发畅达,使作品具有疏放美

例如: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中的一段: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为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这一段文字,笔墨活泼,抒情旷达,作者善于抒发微妙的情绪震颤和内心的感情,所以读者能从字里行间触见“活”的东西。花,是鲜花,“花海”,当然就是美的聚集了;这儿的花,长得高而密。请看这一片花海,简直是美的海洋、香的世界,此时,高大的马匹走在花丛中,鲜美浓密的底色中衬托出马的高大、雄壮、矫健。这幅图画,多使人如痴如醉,“人浮在花海上”,一个“浮”字,活灵灵地展现出鲜花簇拥的飘忽之状;一个“浮”字,点出人是骑在马上的,而马在行进之中,此时的人,如坠花海之中,花托起人,如云托起月亮般的移动,哒哒的马蹄声响在耳畔,马蹄声扬起阵阵的花香铺满心房。两个“格外”,象两个特写镜头,活脱地描绘出马走在花海中的醉感。真是气势磅礴,气韵飞动,这情景多么使人心魄摇荡,此情此景,使读者情感的跳跃的脉搏明达,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开阔的疏放美。

语言的流动美除了在诗歌、散文中运用之外,而在小说中也广泛运用。例如屠格涅夫的《阿细亚》的语段:

“她的眼睛发亮地、大胆地望着你,但有时她的眼睑微微地低垂,于是她的眼光立刻变成深刻而温柔的了。”

“就在我们的前面,一个女人的身影,用快步子跳过一堆废墟,爬到一个突出的墙头,恰恰在悬崖上面……阿细亚坐在悬崖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