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5-30 09:24:51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

论文关键词 检察机关 青年干部 培养

一、集美区院青年干部队伍情况分析

我院共有干部77人,其中青年干部(35周岁以下)38人,占全院总人数的49.35%。我院青年干部队伍存在以下特点:

1.学历层次较高。我院青年干部全部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大学本科生比例为100%,硕士研究生比例(含在读)为47.37%。

2.政治素质较高。从政治面貌看,青年干部中共产党员比例为76.32%,共青团员比例为23.68%,两者共计达100%。

3.普遍工作经历较少,呈年轻化特点。除10人是从社会在职人员中招录,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外,其余均是直接从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招录,且从社会招录人员也大部分仅是工作1-3年,存在社会阅历、其他工作经历相对缺乏的现象。

二、集美区院加强青年干部培养主要做法

(一)规范青年干部任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首先,严格招录和考察程序。由院领导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面试并任主考官,在面试和政审考核中严格把关,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招考的形式招录公务员,严把进人关;制订《集美区人民检察院有关干部任用考察办法》,对试用期满拟转正人员、助理检察员拟任人选以及检察员拟提任人选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廉洁纪律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考察,经考察合格方可任用。其次,人员配置往办案一线倾斜。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执法办案是中心工作。我院青年干部学历较高,法学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经验缺乏。为此,我院把多数的青年干部放到合适的业务岗位上去锻炼,引导和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办案,多历练,多积累,在办理大要案和疑难案件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逐渐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我院青年干部在业务部门与在综合部门的比例达3.75:1。除此之外,我们还让青年法警深入公诉、侦监等主要业务部门学习办案,熟悉各项检察业务,努力锻造一支懂专业、精技能、善办案的司法警察队伍。再次,加大选拔任用力度。对实干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使用,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适时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对部分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促进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正科级干部2人(含领导1人),副科级干部3人(含领导1人)。任中层以上干部领导职务2人,占我院中层以上干部领导职务总人数的11.76%。

(二)强化青年干部培训,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综合教育。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政治、业务等各方面的培训,扩展学习内容和学习深度。对近五年进院的青年干部进行系统培训,为期三个月,邀请集大教授和选择本院多名优秀干警作为讲师,从公文处理、档案知识、保密制度等十个方面开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开展岗位练兵。定期开展观摩评议示范庭、疑难案件评析、法律文书评选等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执法水平。联合区工会开展了检察岗位技能竞赛,包括业务竞赛、演讲比赛、法律文书制作、记录技能竞赛等四个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干警的业务能力。三是适时多岗位交流。近五年来组织青年干部参加上级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班数十人次,选派3名青年干部到结对子的检察院挂职锻炼学习,5名青年干部到市组、区组或政法委跟班学习,4名青年干部到村、镇挂职锻炼学习,7名青年干部进行科室岗位交流。通过学习交流,青年干部的视野进一步开拓,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鼓励学位教育。在青年干部本科学历教育普及的情况下,把学历教育的重点转到选拔扶持优秀干部攻读在职硕士学位,每年推荐1至3名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干部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我院青年干部报考在职法硕已有4人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现有5人在读。

(三)实行文化育检,激发队伍活力

发挥检察文化教育、引导、规范、凝聚、激励功能,努力激发青年干部队伍活力。营造文化氛围,积极组织青年干部参加各类的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青年干部的上进心、责任心,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丰富文化载体,经常开展形式活泼、适合机关工作特点的书画、摄影、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连续20年举办迎新春联欢会;构建检察文化长廊,丰富青年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和谐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尽可能帮助青年干部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实行送法下乡,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等活动,使青年干部深入基层、广泛接触群众,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热心社会公益,组织青年干部参加“一帮一”、“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走访慰问,济贫救难。

三、青年检察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周期长与工作完成时效短存在反差

青年干部刚入院,多数放公诉、侦监、反贪等主要业务部门锻炼,尽管法学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办案数量和实践经验都很有限,需要不断积累办案经验,需要逐步成长和成熟。现实工作中,80%的案件处理在基层院完成,工作量大。因此,难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很多的办案部门希望青年干部快上手、多办案,对如何不断提高他们的办案能力、加强有针对性的培养考虑不够,抓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的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部分青年干部对业务学习也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新知识和热点问题不够关注,导致办案能力提高不快。一方面人才的培养不能急,另一方面基层院大量的案件需要消化,这样,人才培养与工作完成有时难免出现矛盾。

(二)人才培养方法与现实工作需要存在反差

近年来,我院在青年干部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以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为主,侧重于岗位技能、岗位练兵等业务培训。也注意将大部分的年青人放在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压担子、交任务的方式锻炼青年干部,也确实促成了一些干部尽快成为业务骨干。可是,成为了业务骨干的青年干部,因为科室抓住不放,不容易流动、轮岗,不利于干部自身发展。同时,基层检察院的师资有限、培训能力的层次不高、案件类型有限,很难培养出业务上的拔尖人才。

(三)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存在反差

青年人具有朝气蓬勃、工作激情的优势,他们学历高,书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扎实,但多数干部直接从校门到机关,没有接触群众、接触基层的经验,面对着各种复杂矛盾与风险的经验不足。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青年干部比较热衷容易出工作成效的事情,忽略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有的青年干部不屑于装订办案卷宗,认为这是小事情,也有一些青年干部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角色定位不准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容易气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责,决定了检察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修为,因此对于青年干部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有关品格修养、政治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也要进一步加强,不可偏废。

(四)自我发展要求与制度设置空间存在反差

青年干部充满活力,对于自己未来发展总是有所期许,希望工作成绩能够得到肯定。目前选拔任用干部的制度规范、程序严密,也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但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年青干部多,职位和职数偏少。目前,由于检察院与外部单位交流轮岗的比较少,输出渠道不够畅通,青年干部提拔任用的渠道有限,一定程度限制了青年干部的发展空间,容易挫伤优秀青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青年检察干部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为青年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重视规划引领。青年干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注重谋划长远。必须根据检察工作的规律和队伍状况,合理确定青年干部培养的种类、数量以及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要根据青年干部的个人潜能、能力专长、发展趋势、成长经历等要素,设计合理的培养线路,确定培养锻炼的具体方法,进行定向培养。要按照检察管理型人才、检察业务型人才、行政事务型人才、技术保障型人才的分类,分别进行规划。

2.注意公平竞争。对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应辩证理解,科学把握。有的单位缺乏选拔培养青年干部的紧迫感,在干部使用上搞“论资排辈”,没能很好体现“唯才是举”;也有的单位为了提拔年轻人而设立了不合理的政策,搞特殊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挫伤一部分干部的积极性。要为青年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同等条件下优中选青。

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用和谐的文化氛围塑造人。建立青年人才队伍考评制度,对于在院内工作期间通过创作或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的青年干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优秀且专业能力较强的青年干部,可在院内岗位轮换时优先考虑,并作为青年业务骨干加以培养;对在院内做出突出贡献且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青年干部,可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

(二)加强培养,为青年干部积累经验提供平台

1.注重多渠道培训。一是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聘请专家学者为青年干部进行高层次讲座;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组织优秀青年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经验、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强发展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网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三是强化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要求青年干部每年进行不少于7天的政治理论脱产培训,加强对青年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2.注重多岗位锻炼。一是实行轮岗锻炼。给青年干部创造更多的“学艺”机会。加强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既应该有多岗位的广泛锻炼,又应有对本专业的精通。二是实行跟班锻炼。制定青年干部跟班学习方案,坚持每年选调优秀青年干部到其它部门跟班学习,培养青年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实行挂职锻炼。坚持每年选派一名年轻检察官到村、镇挂职锻炼,及时放到基层一线,提高增强宏观思维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实行重要岗位锻炼。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青年干部参与或承办大要案和疑难复杂案件、承担专项课题调研等并委以重任,培养其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

(三)健全机制,为青年干部施展才能提供保障

1.建立青年干部信息库。对青年干部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记实,详细记录学习、培训、提拔、奖惩等情况,有利于组织及时了解和考核优秀干部,增强指导管理青年干部队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模块化培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高校,更是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1]。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培养目标的一群课程的组合模式,本质上是不同课程间的搭配与组合[2]。如何把这些门不同课程间进行有机地搭配与组合这就是制定培养方案的精髓所在。培养方案既要依托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还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柔性化教学管理,从而实现管理严格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3]。该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浅谈一下培养方案修订中实施模块化课程培养的必要性,为建立高质量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1 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塑性成形方向和凝固成型方向。这两个方向都是以金属成形(型)为主,利用工装模具对金属成形(型)过程中规律变化进行研究。但是,这两大主要研究方向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塑性成形主要研究的是固态金属材料在压力作用下材料的流动规律、微观组织形貌演变及力学性能变化等知识。而凝固成型主要研究液态技术在凝固过程中的结晶过程等。二者无论从材料的状态还是外加载荷的大小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原来的培养方案中,无论是塑性成形方向的学生还是凝固成型的学生都利用一套培养方案。具体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内容混合。

随着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和完善要求,这种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因为现行的培养方案在不断修定过程中,总趋势是总学时数不断缩减。这样,分担到每门课程中的学时数也势必会减少。这样如果每门课程中仍然包涵两大研究方向的内容,势必会影响课程授课质量。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课程门数的限制和课程学时数不断减少。很多年轻刚留校或者留校不久的青年教师上讲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经过反复调研和比较分析,认为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能充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所以决定在新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采用了大三学年模块化培养体系的建立。即原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和大四学年中课程设置保持不变,而在第三学年实行模块化教学,即按照液态成型和塑性成形两个模块进行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只要完成其中一个模块的学习即可。学生到大三学年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完成塑性成形或者凝固成型其中一个培养模块中的课程即可。

2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实施模块化培养的必要性

2.1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深度

新的培养方案中对本科生大三学年实施的模块化培养。将原来的塑性成形和凝固成型两大方向的内容集中讲述变为分开讲述。这对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深度有非常重要。新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都分塑性成形和凝固成型两大研究方向单独讲述。这增加了每个大研究方向内整个课程的学时数。之后的模块化培养模式,将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教与学”。教师可能适当增加课程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对知识点加以学习和理解。正所谓学习知识在“深而精”,而不在“多而浅”。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如果学艺不精,那对于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是不利的。

2.2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授课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众所周知,青年教师留校后要过第一关就是教学关。他们首先在留校过程中要经历“试讲”环节,而且即使成功留校工作后,想要上讲台还得经历助课、试讲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门数少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就是个重要限制。材料工程系根据原培养方案的弊端,切实从提高青年教师上讲台机会入手,提出了模块化培养模式。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3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

原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太多,不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一个科学地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门数合理、课程内容适当、教学主体明确。必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专业教学条件为基础,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把好教学质量的第一关。新的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化培养适当增加了专业专修课程门数,这对于增加学生的选课兴趣、拓宽专业领域内知识点都有好处。而且新的模块化培养在学时方面,给与了教师和学生双方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全排教学内容,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慢慢理解和体会。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他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慢慢积累。所以充分地释放一些空间和时间给教师和学生,会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做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

3 结语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实施模块化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时,做到有的放矢,以人为本。实施好模块化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都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莉,马继刚.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3

摘要经过对美国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发现美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呈现如下特点:治理模式法治化、管理模式社会化,基础网络多元化、培养模式学校化。借鉴美国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要尽快将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多元人才培养主体,最终构建专业化、社会化、学校化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治理体系。

关键词治理模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基础网络;法治化;社会化;多元化;学校化

中图分类号:G8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6-0051-04

AbstractThe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n American youth sports and athletic talent reserve development. Which characteristics was found: the governance model is legal; the management model is socialized; the infrastructure is diversified; the training model is scholastic. The paper made suggestions as following: Chinese youth sports and athletic talent development must be governed by law; training model should be diversified; a specialized, socialized and scholastic development model should be founded.

Key wordsgovernance model; management model; training model; infrastructure; legal; socialized; diversified; scholastic

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以来,美国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竞技体育持续性的走强与其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密不可分,为了解美国青少年体育现状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于2013年9月组织了为期三周的全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管理干部赴美国专项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专家访问、专题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听取了美国奥委会、单项协会、青少年俱乐部、高中体育、大学体育、公园娱乐组织、基督教青年协会、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等18个机构20余名专家学者的报告与情况介绍。现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美国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优势与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1法制化的治理模式与启示1.1美国青少年体育的法制化治理模式 据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负责人马丁主席介绍:美国体育虽然采取以社会为主的管理形态,但是从国家层面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与运动员文化教育。1972年通过的《教育修正法》作为国家层面法案,其中第九条对美国青少年体育的影响非常之大,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男女青少年之间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之比非常悬殊,为了促进女性青少年体育参与,第九条法案从消除教育歧视角度为高中及大学女生提供了大量的体育活动参与机会。截至目前,美国青少年男子体育人口达到四百万以上,女子达到三百万以上,在数量比例上基本达到了均衡。《美国业余训练法》于1978年由国会通过,1998年对其进行修正,并更名为《特史蒂文斯奥林匹克与训练法》。该法案目的是促进美国业余体育活动,保障业余运动员权益,解决单项协会的某些争端。该法案授予美国奥委会与其管辖的单项协会各项权利与职责,此法案为美国业余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美国残疾人法案于1990年获得通过,该法案并非专门为体育而立的。但其中有条款规定,任何部门、任何领域不得歧视残疾人,由此大大推进了美国残疾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该法案为美国残疾人体育发展提供了法治依据。1997年由美国政府及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联合制定了《青少年学校和社区终身体育促进规划》,该规划推进了美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改进与发展。2008年,由政府机构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了《美国人体育活动准则》,该准则第三章建议6-17岁的青少年儿童每天最少参与60分钟以上的各类体育活动。2011年,在美国政府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指导下,由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慢性病控制与健康促进中心、青少年和学校健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推出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行动指南》,指南目的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指南对社区、家庭、学校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上做了明确的职责规定。美国国会于1974年通过了《平等教育机会法案》、2001年通过了《一个都不放弃法案》,这两个法案主要目的是消除教育歧视、保障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异,虽然是面对所有青少年儿童的,但是对青少年运动员教育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4年国会通过了《不通过不许参与法案》,即不通过规定教育标准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体育、音乐等方面活动,该法案对保障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美国青少年体育法制化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体育法规,其中与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相关的有:1995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分析发现,对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有较强针对性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文件对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美国的法案相比,我们下发的只是指导性意见,充其量只能算作体育行政规章,其约束力远远不如法律,这是显而易见的。从实践层面来说,这两个文件多为宏观指导意见,难以据其制定统一的细化配套政策并推广全国各地,文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大。 加之,我国受“应试教育”与“金牌至上”导向的影响[1],广大学生身体锻炼难以得到保障,相反,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也难以得到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大为不利。我国也有体育法,但是因长时间没有修正,在现有社会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体育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非常有限。当然,我国教育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门规章等,其中涉及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有《义务教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从法律层面对业余训练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做了硬性规定,对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尚未正式推出和美国文化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体育活动的性质相似的相关法规。 借鉴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法制化的治理模式,顺应国际体育事务法治化的潮流,结合我党十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新提法与新论断,首先,要树立法治体育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体育,必须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其次 ,加快我国体育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把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事务纳入法治化轨道。最后,体育与教育部门要联手依法规制广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员文化教育、运动员身体健康、运动员职业转换、反兴奋剂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升广大青少年体育与教育工作者的法治操控能力。2社会化的管理模式与启示2.1美国青少年体育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据来自美国奥委会官员Claudia Guedes博士介绍,美国采取以社会为主的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美国与青少年体育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为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美国教育部。其中,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是美国政府青少年体育最高管理机构,其隶属部门总统健康咨询委员会、体育和营养咨询委员会制定政策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促进社区、学校青少年体育项目开展,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体育提供资金资助。教育部则制定学校体育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活动开展,为学校体育项目提供资助。美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具体工作则由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高中体育联盟等负责组织实施。美国政府没有设立像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一样的专门机构对体育进行管理,美国政府部门管理职能仅限于: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调查,调查报告,建立大数据,颁布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开展“政”“社”合作,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美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以社会管理形态为主。主要的社会管理机构如下: 国家青少年单项联盟。包括美国青少年排球联盟、美国青少年篮球联盟、美国青少年足球联盟、美国青少年橄榄球联盟、美国青少年网球联盟、棒球小联盟等组织,主要负责青少年单项运动推广发展。 国家青少年服务组织。美国创立了很多综合性的部级青少年服务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能是为青少年提供运动计划,鼓励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主要包括基督教青年会、天主教青年组织、男孩女孩俱乐部、美国男孩童子军、4H俱乐部、营火男孩女孩等。其中,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拥有2468个运动员活动场所,会员达到两千一百万人,开展的项目包括夏季奥运项目、冬季奥运项目、游戏、体能健身项目、团体项目等。 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于1888年成立,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志愿者体育组织,业余体育联盟代表美国国家参与国际体育协会各项活动,协会每年组织各级别的体育比赛。 国家单项联合会。美国奥委会下设有50余个单项联合会,每个单项协会根据行政区划设立社地方协会,由地方协会对单项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比赛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娱乐休闲组织。美国有很多的娱乐休闲组织,其中与青少年体育工作关系较为紧密的是美国娱乐与公园协会,该协会下设8个大区,每个大区管辖若干个州,每州拥有各自分会。公园协会主要职能是保护公园环境,发展公园娱乐活动,其中,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 学校体育联盟组织。主要包括全美高中体育联盟与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美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为12年,在前9年即小学与初中阶段,主要是培养体育兴趣,为了防止过早的专业化训练,此阶段比赛较少,但是到了高中阶段,校内校际的比赛很多,美国高中体育联盟制定中学体育竞赛规则,但是比赛计划、组织管理等工作则由各州的高中联盟分会负责。根据运动项目与代表队运动员多寡,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分为一、二、三级,大学联盟负责美国大学运动员训练、比赛规划与组织管理工作。2.2美国青少年体育社会化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反观我国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为主体的集权管理模式。我国有国家体育总局专门机构对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管理,另外还有国家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专职管理。 国家体育总局下设青少司专门对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管理,主要工作范畴涉及各级各类体校运动员培养、传统体育学校体育发展工作与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等方面。在体育系统主要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为了对口管理,各省市体育局几乎都设立了青少年体育处对本省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管理;另外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各省市层面分别成立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除了管理专业队训练竞赛工作,项目中心也负责该项目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 教育部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下设体卫艺司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管理。为了对口管理,各省区市教育厅设体卫艺处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归口管理。与教育部存在业务指导关系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对各级学校体育竞赛工作进行管理,同时各省市设立分会对各地区学校体育竞赛工作进行管理。两个协会虽然是社团组织,但是其工作角色与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延伸,离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治理框架还有一定的距离。 借鉴美国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社会化管理模式成功经验,我国要进一步深化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牢固树立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战略思维,彻底改变政府一家包办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被动格局,要进一步撬动学校、社区、企业、社团等机构组织的资源要素,形成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共同管理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局面。在政府职能转变中,体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放权,逐渐退身为宏观管理角色,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工作则交给社会与市场去做,如青少年赛事审批权的开放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要加快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人才培养行业协会实体化进程,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及全国学生体育协会要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事社分开,构建协会对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治理框架,最终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与社会行业自治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治理体系[2]。3多元化的基础网络与启示3.1美国多元化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网络 据美国春田体育学院校长Mary-Beth Cooper博士介绍,美国精英体育人才培养金字塔结构由青少年基础参与、高中与大学阶段专项提高、职业体育与奥林匹克精英体育三个阶段组成。 美国基础参与阶段有2150万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从男孩来看,参与比例从高到低的项目为:橄榄球(40%)、篮球(40%)、棒球(24%)、足球(20%)、跑步(17%)、摔跤(10%)、游泳(9%)、网球(8%)、定向越野(5%);从女孩来看,篮球(25%)、排球(23%)、垒球(17%)、足球(17%)、跑步(17%)、游泳(12%)、网球(8%)、定向越野(4%)、曲棍球(3%)。 基督教青年会青少年运动网络。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拥有2468处运动员活动场所,会员达到2100万,开展的项目包括儿童棒球、足球、击剑、美式橄榄球、躲球游戏、高尔夫球、体操、排球、滑冰、长曲棍球、马术、投球、武术、攀岩、网球、滑雪等。基督教青年会重点发展青少年篮球计划,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篮球参与机会;儿童体质健康项目也是协会的重点项目,在全国设立了速度灵敏诊所,经常组织青少年团体活动,并提供营养与烹调知识课程。 公园和休闲青少年运动网络。美国公园和娱乐组织遍布全国,利用公园环境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体育运动休闲项目。开展的项目有冰球、陆上曲棍球、足球、网球、长曲棍球、棒球、垒球、高尔夫球、接力跑、武术、芭蕾舞、篮球田径、游泳等,公园休闲组织由地方政府资助,吸引了美国大量低收入家庭小孩参与体育活动,其中,著名的网球明星大、小威廉姆斯威就来自此组织的培养。据华盛顿哥伦比亚公园与休闲局项目经理介绍:该中心拥有67片棒球场地、130片网球场地、30个室内体育馆。开展运动项目21个,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为Pop Warner、美式橄榄球和拉拉操,所有运动项目的目标是提高青少年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健康、提高社交能力。 美国业余运动联盟青少年运动网络。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负责人马丁介绍,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是一个遍布全国的非营利组织,组织管理链为:国家办公室地区办公室俱乐部志愿者,主要职能是通过培训咨询与组织比赛促进美国业余体育发展,联盟管理39个业余体育项目,同时兼管59个地区的竞技体育运动。联盟会员从2000年40万增长到2013年的64万,很多运动员交叉参加运动,有的会员每年可以参加4个项目。业余体育联盟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地方比赛、洲际比赛与全国比赛,大多数比赛在迪士尼公园举办,用以促进公园经济发展。 单项青少年运动俱乐部网络。美国奥委会下设50余个单项体育协会,其中奥运项目28个,单项协会在大区、州与地方均有分支机构,每个地方协会拥有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单项俱乐部,据统计,全国青少年单项俱乐部超过21000个。据桑塔卡拉拉游泳俱乐部经理兼总教练John Bitter介绍,美国游泳协会有59个区域分会,拥有2800个游泳俱乐部,注册运动员35万,其中有1500个俱乐部是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的。北加州游泳分会是全国第三大分会,拥有120个俱乐部,其中有15个是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的,其他俱乐部都是以兴趣培养、项目普及为主。北加州游泳分会有注册运动员17000余名。

3.2美国多元化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网络对我国的启示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我国三线队伍相当于美国的基础网络层次。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形成了完善的三线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原有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三线业余体校生源急剧减少、办学经费短缺,很多地方的业余体校已经名存实亡。参与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青少年数量减少,全国三线注册运动员数量不超过50万,选材面不断狭窄,严重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为了缓解矛盾,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学校、社会共同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相关政策,之后,“体教结合”、“网点学校”、“学校一条龙”’、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新的办训模式不断涌现,但是受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体育课得不到保障,小孩课余时间被各种培训课程被占,广大青少年儿童体育参与得不到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 借鉴美国多元化的基础培养网络成功经验,我国要下大决心改革两种评价制度,一是高考评价制度,只有把身体素质也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内容,才能保障青少年儿童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金字塔底座才能做强做大。二是要完善竞技体育评价制度,只要“金牌至上”评价观念[3]一天不改变,那么,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就难以彻底改善,那么大量被淘汰运动员的出路及生存压力就会与日俱增,其因果连锁反应就是选材面继续变窄。其次,借鉴美国经验,我们要培育多元化培养主体,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首当其冲的是要撬动教育系统现有资源优势,构建学校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础培养网络。近年来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了一定发展,这种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培养渠道,政府要在财税、融资等政策方面加以大力扶植,让大家一起来做强做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网络体系。最终,构建专业化、学校化、社会化三轮驱动的金字塔人才底座。4学校化的培养模式与启示4.1美国竞技后备人才的学校化培养模式 美国有高中体育联盟,高中体育联盟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高中阶段运动员培养相当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中专阶段的培养,是专项提高的关键时期,高中运动员年龄集中在14-18岁,处于9-12年级学习阶段。据加州高中体育联盟常务主任Mr. ROGER L. BLAKE介绍:美国高中联盟共有7600000名注册运动员。美国高中联盟秋季开展的项目有:越野跑、曲棍球、美式橄榄球、高尔夫球、体操、足球、垒球、网球、排球等;冬季开展的项目有篮球、冰球、滑雪、游泳、摔跤;春季开展的项目有棒球、高尔夫球、长棍网球、足球、游泳、网球、田径。 以加州高中联盟为例,联盟共有1527所高中会员。加州高中联盟主要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运动竞技能力,二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包括发展个性、尊重他人,培养责任感、同情心、公平心等。加州高中体育联盟培养了很多获终身成就奖的教练和运动员,其中包括现任加州市长。加州高中分成4个区进行比赛,在加州男生最喜欢的项目是橄榄球,女生最喜欢的项目是田径。在加州每年只有2%的高中学生能进入大学运动队继续从事体育训练,其他学生运动员则分流进入大学从事文化学习。有时高中学生运动员水平很高,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国家队,从而参加奥运会,运动能力突出的运动员也可能直接参加职业比赛。 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管美国大学体育运动,从高中升上来的运动员继续参加大学校队训练,经筛选,美国大学参加运动训练的运动员数量只有410000名。美国大学体育联盟分为一、二、三级联盟。其中,一级体育联盟的大学必须赞助7个男子、7个女子项目训练,或者赞助6个男子、8个女子项目训练,而且每个赛季学校必须派出各项目男女代表队参赛;一级体育联盟运动员达170000名;二级体育联盟大学必须赞助5个男子、5个女子项目训练、或者赞助4个男子、6个女子项目训练,同样每个赛季学校必须派出各项目男女代表队参加比赛;二级体育联盟运动员为64000名;三级体育联盟大学至少赞助5个男子项目、5个女子项目训练,其中必须包括2个男子、女子团体项目,同样每个赛季学校必须派出各项目男女代表队参赛,与一、二级体育联盟相比,三级联盟学校参赛场次较少,另外学生运动员不能获得奖学金。一二级联盟学生运动员都能获得全额奖学金。三级体育联盟拥有170000余名注册运动员。在美国大学体育中,只有男子篮球与女子篮球能带来盈利,其他项目都亏钱,大学体育经费来源主要靠赞助、电视转播。美国大学有超过40万运动员进行训练,但是到了职业体育层次只有15000名运动员参加,到了奥运会国家队层次,更是只有5000余人参加。4.2美国学校化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阵地是高中。我国相对应的培养阶段是体育运动学校,属于中专,是体育系统内特有的办学形式,2001年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政策出台后,其他行业中专层次的办学基本上已经消亡,但是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我国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金牌运动员均出自体育运动学校的培养。但是近年来,体育运动学校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薄弱、学生出路狭窄、生源数量下降、体育中专办学举步维艰,严重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长远发展。我国高中也有业余训练队,但是学生以学习为主、也不在体育系统注册,不能参加体育系统组织的比赛,运动员自然不会被输送到专业队从事专业训练,高中运动员一般通过招生优惠政策进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训练,我国从上世纪80年后期就设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制度,目前,开展训练工作的高校超过200余所,项目达30余个,但是训练水平普遍较低,从学校一条龙培养出来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因此,怎样借鉴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化培养体制优势,发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功能,以弥补体育运动学校培养渠道的不足,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重大命题。 在“体教结合” [4]深化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单一专业化培养模式向学校化、社会化等多元化模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在目前情况下,我国200余所体育运动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务院23号文件的要求,与教育部门紧密合作,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将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系统。从长远来看,借鉴美国成功经验,要提高普通学校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训练效率,逐渐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向普通学校转移,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5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但是现代生活方式使得青少年体育活动减少,肥胖、视力不良、驼背等发生率居高不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另外,在应试教育导向下,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人格教育显得不足,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形成期,人格教育工作不容迟缓,借鉴美国经验,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与人格教育不足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用体育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用体育来塑造青少年完美人格,青少年体育发展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参考文献:

[1]郭建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1-9.

[2]莫纪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J].法学杂志,2014(4):21-28.

[3]王镜宇.“金牌至上”毒瘤,要靠谁来割除[P].新华每日电讯,2012-07-31.

[4]陈宁.完善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6):8-15.收稿日期:2014-10-07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4

2011年11月14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主持召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在一个月后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李源潮再次强调,要精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此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陆续出炉,标志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也意味着在向世界人才强国跨越的征途中,我们又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的重大创新和突出亮点,启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在部级人才发展规划中还是第一次。这些工程也是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其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才发展的全局,既突出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又统筹人才发展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培养国内人才与引进海外人才并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12项重大人才工程涵盖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方面,涉及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支人才队伍,内容覆盖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财政部为12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共核批了1000多亿元的新增经费。目前,各部门正把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与落实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结合起来,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龙头,引领和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

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示范引领下,各地各部门也组织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或项目。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家36个部委系统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150项,已启动83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449项,已启动307项;各市(地、州、盟)计划实施人才工程3570项,已启动2388项……各级各类人才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由科技部牵头,主要是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并不仅仅关注科研院所和大学里的科研人员,而是把企业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企业研发人员,特别是高级技术人员较少,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例如在电信行业,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只有0.3%,这对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一大瓶颈,应促进创新型人才向企业积聚。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有关学者研究分析16世纪以来1200多位世界杰出自然科学家,以及19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后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45岁,峰值是37岁。这表明,谁拥有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英才,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当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把培育、争夺青年英才作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战略之举。目前我国两院院士中50岁以下的仅占2.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5岁。今后5年,我国将迎来高层次人才退休高峰。解决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刻不容缓。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包含“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3个子计划。

为保障计划的实施,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成立由中组部牵头,、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参与的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部际协调小组,负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建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经费保障机制;由各子计划牵头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计划实施所需政策,细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经费管理等有关规定。

在地方,吉林省委组织部、团省委2011年11月1日联合召开新闻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吉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计划由团省委牵头实施,利用3年时间,培养一大批行业领军、社会影响广泛的创新型、创业型和技能型青年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服务能力强的青年志愿者骨干队伍,吸引一批业绩突出、富有创新能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各类青年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具体包括5个子计划。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由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着眼于提高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国际竞争力,以培养开发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统筹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坚持知识更新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境内培训与境外研修相结合、整合优化现有培训资源与开发利用新资源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体系。该项工程包含企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3个专项培养计划。

为保障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专项培养计划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不同教育培训资源,加强与高水平教育培训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培训创新,注重调查了解不同培养对象的培训需要,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创新设计培训内容,突出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专题性深度培训,满足差异化培训需求。强化岗位锻炼,积极推进培养对象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工作交流。落实经费保障,国家财政设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项,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领军人才以外的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企业和培训对象个人分别承担。要加强组织领导,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工作。

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由教育部等部门牵头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旨在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重点培训1.1万名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5000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1500名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以及2500名学校优秀校长,力争在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该项工程所有项目已于2011年全面启动,包括“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项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计划”等。工程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督促检查、动态调整的方式,按年度组织实施。

为保障工程实施工,将实行教育人才优先发展、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促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引导人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鼓励青年英才脱颖而出、促进培养造就教育家、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支持民办学校人才发展等政策措施。工程所需经费由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支持,每年共计9.4亿元。民办教育教师的培训经费可采取举办者自筹和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的方式。

文化名家工程

文化名家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同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印发,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工程着眼于对成就突出的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资助,着力为他们创新创业创优提供良好条件,积极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名家的遴选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到2020年完成工程目标,届时由国家资助的文化名家将达到2000名。文化名家工程实施方案还特别注意到与已经在宣传文化系统实施了8年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衔接,提出“在同等条件下,获得过本领域公认的国内外重大奖项的,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国家其他重大工程的,在推荐中可优先考虑”。

该工程明确了对文化名家的资助扶持办法。一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开展创作研究;二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三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开展学习调研、考察采风;四是鼓励支持文化名家发挥智库作用;五是宣传推介文化名家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

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计划

虽然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在2009年已达778万人,但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为进一步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卫生部牵头启动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计划。

根据该项计划方案,各级政府要在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开展工作,紧密配合;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基础,统筹配置区域内的卫生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要以全科医师培训为重点,实行短期人才培训与长期人才培养相结合;把医学杰出骨干人才引进与培养,同医药卫生重大科研计划实施以及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应注重德才兼备,强化其创新发展、学术引领、攻克难关,带动团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推动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全科医师制度。要把能力提高作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核心,加强基层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

方案明确,要探索建立医学杰出骨干人才荣誉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实现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临床医师执业的必备条件;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在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师,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目前,“”已引进165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海外各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为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青年“”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外国专家“”项目、人文社科项目7个子项目,基本形成了覆盖各领域、各年龄段的引才体系。“”的实施带动了全国各地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全力推进,各地纷纷推进各具特色的引才工程,形成了引进海外人才的新一轮热潮。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联合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该项工程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旨在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50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

该项工程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动态调整的方式组织实施。2011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启动工程实施工作;2011-2015年,逐步落实各项工作,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活动,推动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2016-2020年,全面开展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中期检查评估,适时调整重点方向,力争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2020年,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将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12个重点领域,采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的方式,全面开展4项人才培养培训项目。

加强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加强对非公有制单位专技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拓宽和完善非公有制单位专技人才进入“工程”的通道;将重点推进金融会计、社会工作、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业设计制造、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做到队伍建设和制度改革相结合。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将重点实施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3个子项目。

计划实施方案提出,要为计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要发挥各部门优势,发挥各级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作用,共同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建立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为实施计划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实际,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等工作提供依据。加快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修订和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开发。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加快开发适用于高技能人才的现代培训技术和特色教材。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调查统计制度。定期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预测信息。建立完善分层次的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由农业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0年,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万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3万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万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实施,将坚持服务发展、引领示范、突出重点的原则。在专业领域方面,突出培养造就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紧缺的生物育种、动植物疫病防控、高效栽培养殖集成、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技术创新人才和农业资源开发保护骨干人才。在能力素质方面,突出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科研人才,具有较高成果转化能力的农技推广人才和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产经营一线人才。

该计划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经费的主导作用,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扶持培养子项,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培养、农村生产能手培养、农村经纪人培养等4个子项,由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结合已有项目并纳入地方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实施。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中组部牵头、人社部等9个部委参加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将以提升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计划地为这些地区输送和培养科教文卫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计划实施分为教师、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文化工作者、社会工作者5个专项,各专项实行行业主导、地方落实。利用各级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渠道,把计划实施与扶贫开发、经济开发、科技开发结合起来。以满足“三区”公共服务领域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选派和培养工作,促进长期工作与短期服务、个别选派与团队选派、内部调配与外部支援等相结合。

该计划以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覆盖的县和省级贫困县及新疆兵团困难团场为基本单元,针对、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实际,各专项可制订专门计划,实行相对特殊的组织形式和政策措施;参与选派和培养的人员主要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水平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工作等公共服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以就近就便、本省调配的形式为主,调动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人才资源和培训资源支持省内受援地。对人才资源和培训资源相对薄弱的省区,可依托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渠道组织跨省支持;选派人员以全日制工作形式为受援地提供的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短期服务应设立必要的项目,并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为“三区”培养人才要依托行业培训资源,安排到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有关单位参加脱产培训或岗位锻炼;将在“三区”领导创办社会事业的重点人才纳入培养范围,并给予政府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简化登记程序等优惠扶持政策。

为保障计划实施,对选派到“三区”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将在职务安排、职称晋升、计算基层工作经历、研究生考试等方面,执行现有优惠政策。各专项牵头部门可根据行业人才特点,制定完善引导政策。对业绩突出、基层欢迎的优秀人员以及落实计划成绩突出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并享受相应政策。中央和各级财政为实施各专项提供经费支持。

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发放工作生活补贴、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实施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每年组织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任职、服务和自主创业。选拔重点是30岁以下的应届毕业和毕业1~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

根据《方案》,到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大学生村官名额达到30万名,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聘计划,逐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选聘方式将坚持学生党员优先、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任职的优先。引导优秀大学生村官留村担任村干部,注重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逐步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从2011年开始,部署开展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连续5年时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派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为2~3年。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青训体系;培养规划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86-02

1 前言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我国教育实施情况和国情与其他足球先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外国先进的足球青训体系模式并不完全合适我国青训系统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并不能涵盖和试用我国青训系统发展的现象和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俱乐部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建立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和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相关文献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专著、报纸、杂志、相关论文等,并对所得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2.2.2访谈调查法

采用了访谈法在调研期间对天津市市委、教育局、足协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多次访谈和交流,获取了很多有关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指导性建议。

2.2.3问卷调查法

对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管理人员、教练员、梯队运动员、家长以及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人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表2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3 结果与分析

3.1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足球改革的进行,天津泰达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投资比例减少,社会投资比例增加,改变了过去仅靠国家拨款的单一渠道,调动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后备人才培养越来越依靠市场,实行经济核算,讲求投资效益,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足球协会的管理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组织、协调和业务上的指导。从而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在我国现行的多元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四种体制:

(1)职业俱乐部体制中的后备梯队系统建制。

(2)省级运动会代表队和市级运动会代表队训练体制

(3)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

(4)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

3.2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发展规划

3.2.1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原则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市足球水平的迫切要求,教育系统是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不可或缺的主体,体育系统是组织开展各级竞赛的杠杆,职业俱乐部是抓好优秀苗子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的关键。只有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才能结合我市足球五年发展规划的实施,尽快推动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和落实发展。

发展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推动体育局、教委、职业俱乐部、社会力量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政策上支持、工作上指导、经费上投入。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立足新突破,推动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全面地发展。

3.2.2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发展思路和方向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发展,必须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遵循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规律,当前主要一是抓好普及,扩大规模;二是培养人才,提高水平。

只有推动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才能共同发展。通过广泛开展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普及足球运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建立青少年培养体系,在体教结合中,科学选材,严格训练,利用职业俱乐部的优势,加快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竞技能力水平,推动我市足球整体运动水平的提高。

3.3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发展设想和方案

通过对185份有效问卷有关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发展方案信息的提取和整理,得出资金投入51人,占27%;对年轻球员的政策奖励38人,占21%;教练员培养39人,占21%;竞赛体制的完善18人,占10%;培养体制系统的建立17人,占9%;增设培训网点17人,占9%;其它意见5人,占3%。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发展方案问卷调查(3.3―图一)

3.3.1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发展设想

逐步推进体育与教育相结合,职业俱乐部参与配合,带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达到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构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推动我市青少年足球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3.3.2后备人才培养具体工作和任务方案

在未来五年中,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系统、职业俱乐部应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

(1)积极配合教育部门继续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努力扩大足球爱好者队伍。协助教育部门负责竞赛管理和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

(2)推动和完善青少年足球业余训练与泰达俱乐部共同挑选试点校,分阶段选择几十个试点,在2年内逐步建立不同形式的业余足球训练示范网点校。

(3)建立并逐步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为青少年后备人才提供相对环境和锻炼的机会。合理安排市运会、城运会、全运会的足球比赛,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注册系统,加强管理。

(4)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制度、资金、人员培训、场地设施等全面的协调保障。

(5)组织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习新经验。

3.3.3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措施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到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措施包括市委、市领导支持;俱乐部青少年管理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练员的培养管理;竟训体系的设定;场地、设施的完善;舆论的大力宣传等方面。可用看出高水平教练员、良好的训练设施和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多数受问卷者认为比较重要的措施。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问卷调查主要措施(3.3.3―图二)

3.3.3.1市委、市政府对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

进一步深化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制的改革,由天津市体育局、天津市教委、天津足协、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在完善学校足球管理工作基础上,成立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设主任和副主任,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任职,工作人员由各单位负责青少年工作的同志兼任,使我市青少年足球工作方面达到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赛制统一、管理统一。

成立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会,为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发展提供必要的持续性发展的资金,并引入奖励机制,对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教练员、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奖励。

3.3.3.2泰达足球俱乐部足球运动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措施

建立和完善我市足球运动管理机制、管理政策、法规,加强对青少年足球政策的法规的研究。结合实际操作情况,不断对已出台的有关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管理、教练员管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转会的管理、青少年足球竞赛的组织管理,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等相关文件作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以保证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地发展。

4 结论建议

4.1 结论

4.1.1竞赛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各预备梯队将比赛作为衡量训练成绩的唯一标准,违背了青少年体育人才成长发展规律。

4.1.2天津泰达梯队教练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经历但训练观念落后,对世界足球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教练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并且缺乏后天职业培训和主动学习,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但系统、全面、科学把握青少年足球训练规律的能力明显不足。

4.1.3各网点训练学校自身设施不够完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自我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普通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情况不理想。

4.1.4天津泰达梯队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知识学习时间较少。

4.2 建议

4.2.1以扩大足球人口和提高运动水平为目的,以发现培养足球人才为宗旨,以提高足球整体素质为根本;建立激励机制,调整训竟体系,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4.2.2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4.2.3加强对于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运动技能的培养,文化教育双向培养。从而提高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成才率,为职业足球输送更多的人才。

4.2.4向足球发达国家学习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扩大足球普及程度,加大学校和社区的足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模式。

4.2.5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宣传和引导工作,为青少年足球创造优良的舆论环境。

4.2.6加强教练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定期对教练员进行培训,观看高水平比赛,使教练员及时掌握最科学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去,使得民办高校专任教师队伍迅速趋于年轻化。开展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活动,能让青年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展示讲课才华,以激励竞争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使民办院校广大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民办本科高校不仅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利补充,更是高等教育中的中流砥柱。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民办高校作为新生事物,形成了特殊的学生群体。面对这一群体,该如何用全新的育人观念去培养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民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调动学生创新能力,又开发潜在智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去,使得民办高校专任教师队伍迅速趋于年轻化。为此,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展开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活动,让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展示讲课才华,以激励竞争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使民办院校广大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因此,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是提高民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如果组织不好,流于形式,将无法真正起到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目的。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来提高教学水平,是目前民办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探索路径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评价指标体系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辩证的逻辑思维过程,必须要正确体现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目的。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以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素质为中心,以着力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调动民办高校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专任教师队伍,形成共同关注、共同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从根本上讲,开展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是为了以赛促教,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体现导向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与监督作用,使青年教师能对照评价准则来设计和完善自我,具有可操作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也是发现和培育教学名师的重要渠道,因而具有明显的选拔性取向。同时,也要让学校各部门和学生感受到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青年教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所以,发展性取向也不能忽视。青年教师在竞赛全程中,通过讲课、听课和评课等方面,可以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与体验,激励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和指标权重三个要件。即:得分=分值×x(x代表系数),其中系数x的取值范围可按如下表示:优秀(x﹥0.85),良好(0.85﹤x﹥0.7)合格(0.7﹤x﹥0.6),不合格(x﹤0.6)。 

评价基准包括评价成绩及其标准两个方面,是用来区分参赛选手不同表现水平的临界点。五个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以合乎高校在各种定性成绩评定中普遍采用的五级制惯例。同时,在各级评价基准中再设定0~1 的权重,如:一级指标——教案质量(讲稿,包括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设计)(20分),二级指标——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重点难点明确,深度、广度处理得当(4分);教学内容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较新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的统一(6分);课堂教学过程整体设计合理,教学步骤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7分);拟授课内容与实际讲授基本一致(3分),此项得分不只是分数的简单相加,而是得分后,再乘上权重,最后相加的的分数才是参赛选手此项得分,而不是简单的优良中差。 

除设定评价基准外,还要增加一些评价要素,增加评语栏目,指出问题,提出希望,尽管这些定性评语并不参与总分计算,但是却能在后期的评价反馈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组织多样化的授课竞赛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是一种既激励又约束的师资培养机制,这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涌现出如案例教学、启发教学等一系列新式的教学手法,青年教师可以以教学竞赛为契机,配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新式手法活跃课堂,组织教学。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方式较为多样化,按课程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理论授课竞赛 

理论型的授课竞赛发展较快,从单一的课堂授课竞赛增加到考核教案、讲稿、板书、多媒体配合等内容,在15分钟赛课的时间里,考察教师的气质、风度、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目标分解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准确,内容是否紧扣大纲、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解决方法是否灵活等;教学活动是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效果,是否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知识衔接是否自然,逻辑能力如何等;其它如板书书写、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这使青年教师更加重视课前准备和教学基础工作,锻炼他们的教学基本功。 

2.实践授课竞赛 

实践授课竞赛包括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综合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等。实践授课竞赛是为了充分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思想,最大程度展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索民办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实施模块化教学,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三、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 

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能有效地保障讲课比赛的顺利开展。如:对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品,并将获奖情况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职称晋升、聘任等的参考条件,或者让获得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的教师直接参加学校组织的观摩教学活动。通过组织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和观摩教学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展现民办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总结经验,奖励先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广大青年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努力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有所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一是对青年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过程的观摩、分析、改进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他们如何教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注重教学的过程,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通过实施培养青年教师制度,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灵活、高效的办学机制,拓宽人才引进视野,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抓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出台教师培养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以此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学校要结合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目标,帮助中青年教师解决在教学、科研以及生活上所面临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包括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方面,使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千方百计掌握专任教师的思想动态,努力把青年教师的力量集中凝聚到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上来,稳定教师队伍,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通过授课竞赛,关注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发展。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为使他们尽快掌握授课技巧,了解授课内容,在新教师刚工作的第一年内安排观摩听课,通过观摩听课学习,尽快熟悉教学基本环节,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鼓励他们参加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激发他们改进教学的内驱力,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中教学优秀者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对其他教师也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教学督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在听课后及时反馈意见和信息,进行指导。并鼓励相应专业的教师考取相应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一方面,从企事业、科研院所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同时有计划地选派现有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走向社会,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同时拥有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并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验实训、专业研讨会和社会实践等,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对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是开辟校外访问学者途径,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产生的获奖名额,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重点高等学校的优势学科研修和开展学术交流,为民办高校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创造条件。或者有计划地遴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加大现有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全面落实人才强校的战略。 

四是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纳入到民办高校师资培训计划中,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并建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鼓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促进他们努力完成教学工作。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完善青年教师培养的考核机制。 

四、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应加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灵活、高效的办学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民办高校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总体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彩霞,沈为民.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讲课比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7

近年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普通本科院校,引进人才主要以高学历为主,近几年来引进了大量的博士研究生或是博士后。这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只是从一个学校毕业进入另一个学校任教。他们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以及新知识的掌握上毋庸置疑,但是他们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青年教师大多缺乏实践、操作经验,会说不会做的情况普遍存在。第二,自身的研究方向也与院校自身的特点和目标发展不一致。这些高学历人才引进以后,并没有根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院校引进人才上,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追求高精尖人才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高消费,学校发展不接“地气”的局面。

二、对青年教师培养缺乏计划性

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决定着一个学校未来的发展,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可以说青年教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具有积极进取可塑性强的优点的,却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实践经验的丰富主要靠自身积累,但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以解决眼前的需要。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该结合自身需求和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年教师展开培训,有意识地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却又与很多青年教师毕业的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导致很多青年教师刚入职时“水土不服”。在没有明确授课对象的特点,而是仿模普通高校的授课,过分强调理论深度和知识的前沿性,以致理论过深而学生听不懂、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院校没有成套的培养方案,青年教师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成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院校的最宝贵财富,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决定着院校未来发展和高素质“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根本因素[4]。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走出去,请进来

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是为高职院校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摇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对职业师范教育有充分的定位和认识,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定期安排教师走访中高职院校,实地考察,了解中高职院校对人才需求的目标和方向,实现培养人才和需求单位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定期聘请中高职院校的专家来学校做报告和座谈,让更多的院校师生受益,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认识职业师范教育的意义,明确“一体化”职教理念的内涵,找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平衡点。

(二)明确需求,立体化引进人才

引进人才,要充分考虑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中的“能力本位”的特点,明确需求,放宽眼界,分层次立体化引进。根据人才的能力特长,引进人才可以分为:实验教师、实践教师、理论教师、专家四个层次。对于理论教师引进人才对象为研究生以上高学历、对口专业优秀应届毕业生,紧缺专业人才可以给予政策导向。面向企业、相关行业引进具有相关专业中级或高级以上职称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作为实验教师或实践教师。对于急需或者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可以引进相关领域专家。各层次人才相辅相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可以相互学习,互为培训。

(三)“千锤百炼”,增强教师自身造血机能

(1)以培训和比赛的形式,激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制系为例,从2007年起,学校每个假期组织理论教师集中训练,以解决大多数“校门-校门”的博士毕业教师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实际问题;40岁以下全体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教师“双师杯”技能大赛,组织了“加工中心”、“数控车”、“普铣”、“普车”、“热加工”等各种训练,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相应等级证书。每年组织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教案比赛、说课比赛,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主讲点评指导。(2)设立专项经费资助,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相关专业的特色培训、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作报告、培训,了解行业需求,把握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3)建立“沉浸式”教师培养模式。新引进的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均安排在第一学期全程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助课(包括听课,写作业,批改作业,上习题课各环节),第二学期讲授该门课程,并且助课期间,每节课都要求撰写标准格式教案,包括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讲解内容,每个知识点讲述的时间,知识点讲课技巧,课程的导入,互动,板书,PPT,作业,预习等,让新教师真正的沉下来、浸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为上讲台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要经院系考核合格才可以登上讲台。(4)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结合,企业的工程师与学校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设立轮岗制度,鼓励理论教师走进企业,服务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新设备、新技术,第一时间了解社会需求,为培养复合型“一体化”教师提供平台。(5)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制定详细的培养培训方案,如下表一所示,为机械专业教师五年内的培训方案示例。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青年教师的需求和想法,及时给予解决和沟通,帮助青年教师教师快速融入新的环境,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四、结语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8

【关键词】青年人才;战略性;培养机制

为适应集团级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实现集团级企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集团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和培养规划,针对35岁以下青年骨干,要创新培训理念,变革培训模式,以课题训练为手段,以转换观念为目的,为加速培养集团下属各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放飞思想、引领行为,确立科学的青年人才培养目标

思想引领行为。人力资源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岗位成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青年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全面提高青年人才的整体素质,为推动集团各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人力资源部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和“人才强企”战略,确立科学的青年人才培养目标:青年人才应当具有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职业品质;结构合理、学养深厚的知识体系;善于理财、勇于创新的工作能力;能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作出贡献。青年人才应当立足本职岗位,在管理和技术创新、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形成青年人才团队,推动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培训过程中,要按照青年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要求,本着“优秀人才全面培养,专业人才重点培养,急需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勇于创新的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发挥青年人才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做好年轻后备干部的储备工作。

二、统筹兼顾、择优选拔,组成科学的青年人才培养梯队

在青年人才的选拔过程中,企业集团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组织推荐、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产生初选名单,从中择优选拔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作风正派、有事业心和全局观念;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有较好的履职记录和业绩、有培养潜质;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年青人,从而形成科学的青年人才培养梯队。

对中层后备干部及部门经理、室主任、工长一级骨干优先推荐;对特别优秀者,可不受入职年限、学历和资历限制。

三、变革手段、整合资源,采用科学的青年人才培养方式

先进的培训理念要以变革的培训手段为载体,为此,人力资源部要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尝试。

集团人力资源部可开办青年人才培训班,组织各产业选拔出的青年人才进行培训。培训班的培训可分为理论教育和岗位胜任力训练两个阶段。实行集中学习与在岗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建立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平台,系统学习知识,强化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青年人才知识结构,全面培养和提升青年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理论培训阶段。集团人力资源部整合内外培训资源,由教授、心理测评专家、集团领导组成讲师团,分专题为青年学员开讲座、做交流,使青年学员在管理创新、沟通协调、团队精神、执行能力、财务知识、管理艺术、思维训练等方面得到成长,增强职业使命感及责任感,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引导青年人才着眼于企业发展我成长,培育青年人才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开展岗位胜任力训练。发挥岗位训练“周期短,见效快,实用性强”的优势,要求青年人才根据工作需要,结合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技术引进的课题,确定岗位训练目标,强调学以致用,解决科研生产和管理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提升青年人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岗位胜任力训练过程中,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创条件、搭平台,推动“导师带徒”与“岗位练兵”的开展。集团各产业可配备技术水平高、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双方结成对子,承担学习和培养工作。指导老师根据青年人才的专业构成,帮助他们制定培训计划,安排他们现场锻练。达到“项目完成技术到手,项目成功我也成才”,实现开展工作和培养人才的双重目的。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活动。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学员交流碰撞、信息沟通的网络平台,增强学员的凝聚力;利用专题讨论、课题研究、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青年人才“岗位训练项目”评估审核。在岗位训练前,由青年人才所在产业与学员共同研究确定训练项目,提出立项理由、完成目标、项目计划进度和将采取的措施,在岗位训练过程中,指导老师加强对学员训练项目的指导,按训练计划进度进行检查和控制,及时总结岗位训练中的成绩与问题,确定对应解决办法,以确保训练项目按期完成。岗位训练项目完成后,学员总结岗位训练项目中的主要成绩与不足,企业就岗位训练项目完成的经验、取得的成果与方法,以及项目完成的特点等内容,组织学员进行岗位训练项目评审答辩。

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全员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以增强团队协作融合和工作绩效为重点,建立具有特色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年进行人才梯队进行培养。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和培训,建立集团级企业青年人才档案库,提供青年人才学习、研究、实践、交流的平台,并根据每位青年人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长期或短期岗位实践培养计划,按照学员选拔、重点培养、定向举荐、发展提升的青年人才发展路径,加速青年人才价值创造,建立企业集团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 秦杨勇,陈清民.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经典案例解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1月.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9

一、学术发展白皮书内容

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北京地区从事中医药行业的青年工作者,主要工作内容为对于青年工作者的培训、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学术交流等内容,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青年成长,培养中医药领域青年人才,最终达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与发展的目的。

本发展方案旨在高质量地开展青年工作,主要在学术方面、学术评价方法、学术布局、学术引领、学术跨界、学术人才和继承、学术结构、学术数据挖掘及应用、学术分工等方面结合青年特点,针对青年特性,制定更加适合青年并且能够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成长的方案。

二、学术发面

设置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学术机制,就社会及学界在中医药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青年工作委员会的专家进行探讨研究,在相关媒体平台意见。

三、学术评价办法

青年人才的评价办法以青年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每年度进行一次评价。

四、学术布局

在学术布局方面应注重“百花齐放”,多个学科,分类布局。针对优势学科继续保持其活力与长处,保持青年人才的跟进,与此同时谋创新求发展,更上一层楼。对于弱势学科,集中精力培养优秀人才,人才是弱势学科发展的关键,树立学科品牌是发展之本,科学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是学科生存的前提。对于新兴学科,要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其发展,鼓励青年在新的领域多加尝试与推广,多多思考,多多创新,新上加新,争做新兴学科的探路者。

五、学术引领

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主要在中医药领域引领青年,使青年在中医药学习探索之路上少走弯路、岔路,引导青年走上健康的成才之路。

六、学术跨界

首先是医学领域内跨界,促进中医药领域内各学科间青年人才的交流,以及中医药领域与西医领域的青年人才交流;其次是医学领域外跨界,促进中医药领域与前沿热点学科人才交流,如AI技术、MR技术、脑机融合等。通过委员会,整合各类资源,以医疗健康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中医药领域人才培养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着重围绕中医药领域,组建交叉学科,促进中医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新兴科技之间的交叉融合,搭建中医药跨领域的友好交流学习平台,推进双方发展。

七、学术人才和继承

此板块主要分为人才培养和学科继承两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可定期举行各学科的论坛,邀请委员会的专家不定时开展学术沙龙、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定期经行中医药知识培训,鼓励青年积极参加;在学科继承方面,委员会为青年提供平台,联系北京地区从事及京外地区名中医,为青年跟师学习提供便利条件,鼓励青年传承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同时采取“双师制”,在跟师的同时,以先学带后学,共同进步发展。

八、学术数据及应用

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搭建人才信息大数据平台,搭建大数据平台面向的是未来,平台建设应当促成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才需求的完美结合,应当在互联网平台上充分展示场需求信息的强大搜索功能,充分展示供需双方实时对接功能,充分展示信息共享和信息分析挖掘功能。平台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便于青年通过平台进行分享、学习与信息获取。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0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成长进步

根据各基层各单位和项目的情况看;个别大学生留失,少数大学生存在思想波动,如何留人、留心,如何培养锻炼他们已成为公司和各基层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就关心青年大学生成长加大教育培养力度,使之快速成长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在业务技术、技能上培养指导他们,用伟大的石油事业留人

首先,各单位要一视同仁对待各类别新分大学生,使之业务成长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大学生引进有三个方面通道,一是经油田党委组织部统一招录分配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二是合作培养及转专业培养的油田子女毕业生;三是经油田批准由劳务公司招录派遣到公司各单位的大学生,对三个类别的大学生,分配到基层单位后,应本着专业对口,学用一致的原则,尽量全部安排到施工项目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试用期、见习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工作能力、特长,再向技术、管理、操作岗位调整,不应用于完全以引进时身份定终身。

在试用和见习期间,应针对专业方向,签订“师徒帮教协议”,目前,公司“导师制”方案,导师选拔、培养对向、内容及考核评价有较为成熟的办法,但是,方案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导师选拔仅限于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业务和操作技能层面方案中没有规定的导师、师傅;二是导师带徒责任是单向的,徒弟没有帮助导师的义务。本人以为导师、师傅应从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业务管理人才三方面选配。培养对象“徒弟”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特点,签订“师徒帮教”协议,协议条款及实际内容应以徒弟向师傅学习为主,辅之于双向互帮、互学为辅,即师带徒内容为主,徒弟还有向师傅帮教新专业理论、电脑、英语等知识的义务,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试用和见习期结束后,应尽早全部分配到施工项目、业务组室,组合进项目班子,交任务,压担子。

总之,为平等对待各类分配渠道的青年大学生,设置畅通的成长通道,人人明确目标,个个充满希望,用石油事业留住人才,使石油人才终身献身石油事业。

二、在生活上关怀照顾他们,用火热的石油情感留人

80、90后青年大学生,从学校校园到油田施工单位,有的直接去到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项目工地。工作条件环境与他们想象形成了反差,如何稳定他们思想情绪,适应施工企业环境,使他们逐步安心、以至热爱石油施工行业,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应从基本生活上关怀照顾做起。

一要详细了解新分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起青年大学生入厂情况档案,搞清家庭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父母身体状况等情况,针对性采取关怀照顾措施,如农村困难家庭大学生,有的需要工作后偿还学校助学贷款,迫切需到收入较高的外部项目工作;油田子女大学生,思想意志需要得到磨练;外地大学生着重需要关心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婚恋问题。因此,详细及时了解掌握他们基本情况尤为重要。

二重点抓好基地和工地“两堂一舍一室”建立健全和管理,重点要解决好青年大学生及单身职工的吃饭、住宿、洗澡和学习场所的问题,市政建设工程处办公及工作场所离公司基地较远,近几年,在公司党委、公司工会等组织的支持下,开办了本单位职工食堂、澡堂和单身宿舍。单位加大投入,加强管理,职工食堂全天候开办,澡堂购买性能优异的即热式热水器,保证24小时热水供应。配备大容量名牌洗衣机,单身宿舍除配备必要设施外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电视机和电脑网线。

三要关心青年大学生婚恋等问题,由于施工单位行业特点,人员长期在生产一线施工,项目现场流动性大,生活艰苦,大学生婚恋、住房等问题普遍存在,前几年,个别外部项目施工单位新分大学生经过几年锻炼,却有不少又流失出去,成为制约公司和各单位发展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油田为新分大学生结婚分房给予特殊关照,油田公司提高新分大学生工资待遇,同时,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婚恋问题,公司团委通过举办“未恋青年联谊会”,为青年大学生创造交友平台。但是,这些都远远不够,还需要各级党政组织,在节假日合理安排休假上,提供交流必要时间上,给予制度保证,各级工团等群众组织在创新活动方式上下大力气,通过婚恋指导、油田网上交流,举办周末聚会,各项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方面,增加交流机会,扩大交流面,使之找到心仪的对象。近些年情况表明,外部招入的优秀青年大学生,一旦在油田单位找到了心中的另一半,就为青年大学生扎根油田,贡献油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政治上关心引导他们的成长进步,用正确的思想文化留人

首先,应结合青年大学生政治组织状况,及时编入基层党、团及工会组织,组织他们参与各项政治活动,体验团队组织的魅力,接受教育薰陶,加快融合。通过他们参与工作和活动及时发现青年大学生中的活动骨干及他们的特长,与此同时,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政治、社会公益活动的培养锻炼,思想上成熟,政治上拔尖的青年大学生不断涌现,大学生中的青年团员优秀分子加入了党组织,大学生中的优秀党员崭露出领导才能。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1

[关键词] 临床专业认证;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10(a)-0133-04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 in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s an opportunity

ZHAO Shuang1 WEI Shiping2 DU Meisu2 HUANG Yanfeng1 ZHANG Shengchang3

1.Basic Medical Colleg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ise 53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Basic, Xingtai Medical College, Hebei Province, Xingtai 054000, China; 3.Anato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re the new forces and backbone elements of facult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arnestly implement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s are the highest priority of reaching the aim of running a medical school especially in basic medicine,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It is also the guarantee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clinical medicine accreditation as a good chance, the training work for young teachers should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standard and systematical. Its cultivation contents and forms should be optimized, we must strength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 character and demeanor,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Learning advanced educational notion, developing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widening the culture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 for young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young teachers who teaching basic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Young teac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Basic medicine

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时期是为医学生学好临床专业课并做好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非常重要的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医学基础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1],而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和中坚力量,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是实现医学院校办学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的保证。

1 基础医学青年教师队伍现况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青年教师的队伍数量庞大,40岁以下青年教师已至60%以上。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学校的教学任务量特别是本科教学任务量随之增多,很多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地教育教学及授课培训学习,就担任一门甚至几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可是这些青年教师多数毕业于医学类院校,尚未十分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缺少一定教学经验,教学基本功会相对略显弱势[2],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相关课程的授课质量,整体教学业务能力有待提高[3]。同时,加强师德师风、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对于提升基础医学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尤为重要[4]。

2 优化青年教师培养内容与形式

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培养

医学生们将来要从事医疗行业,为患者服务,作为医护人员就要必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要始终贯穿于医护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这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前提。同样作为培养医生的医学院校高校教师,更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争做优秀师德师风的典范。每年国家教育部都要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书育人楷模,这些荣誉获得者多来自基层,其先进事迹无不体现着他们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师德高尚,是广大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也正是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养很好的机会。这树立起优秀的师德师风潜移默化中会影响讲台下的医学生,未来的白衣天使,可以为培养医学生将来从事医疗行业树立良好医德打下坚实的榜样基础。

2.2 教学技能培养

针对青年教师多毕业于医学类院校,很少有教育教学实践背景的客观现状,高校负责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的有关部门,需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前岗位培训,其中应包括基本理论学习,即传统的岗前培训课程研修,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法规”等,还应包括结合教师自身从事的学科、专业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并多给予青年教师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由于经验缺乏,教师可能没有过多自己对课程授课技能的深入理解和过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此时只要多听资深教师的授课,哪怕所讲授的知识中所举的事例或病例都只限单纯的模仿,也会使课堂授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且不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准确传授,因此,初入课堂教学,不断积累授课经验的前提是虚心学习前辈的授课技艺,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授课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以逐步提高教学业务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5-6]。

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工作方面,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经过精心筹划准备,组织开展了2013、2014年度的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包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技能”“Sandwich教学、PBL教学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坊活动”“课堂PPT制作与演示效果”“名师指导教学――教学经验交流”“微格教学”等专题讲座,同时观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组办的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录像,并参加校内优秀教师“精彩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学员们觉得学校此项举措就像及时雨一样,成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很有效的途径。讲座中谈到的各种课堂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等,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去慢慢摸索、总结和积累;参加培训的老师还亲身体验了Sandwich教学和微格教学法;在PPT制作讲座中指导老师分析PPT课件制作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简便的解决方法。这些举措为提高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无不说明青年教师岗位再学习并贵在坚持的重要性[7]。

2015年右江民族医学院将接受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的认证工作,其中认证指标体系中就有对基础医学课程授课及考核评价的原则,即课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学方法要多样性、数字化,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团队导向TBL模式、案例教学CMT模式等教学手段[8],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9]。因此,应以这次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从而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普遍改革,如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病案导入,并以病案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结合临床知识采用以病案为主线的横跨基础与临床的系统教学等[10-11],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1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13]。

突出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尽量优化、整合出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全面系统掌握的一门课程“基础医学”,是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精神,将原来开设的“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人体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而成。针对2013级“卓越医师培养试点班”,探索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核心、最科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临床系列课程作知识铺垫,并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深化基础医学教学改革[14]。因此,这就对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未来的发展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着力培养“全科医生”的同时要紧抓基础医学“全科教师”的队伍建设,教师也要重视向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投身专业知识的整合学习中,刻苦钻研。作为民族医学院校的特色学科是民族医药,在民族医学授课方面可鼓励青年教师多利用校园特色中药材药圃资源;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学科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的授课方面,也可鼓励青年教师向附属医院医师们多请教临床实践问题,这样的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更有利于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2.3 科研素质培养

高校教育的功能,即教学和科研,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和科研工作应该齐头并进,“两条腿走路”,才能促进医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若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结合,将导致教学方面传授的知识观点陈旧,如果拥有切身的科研经历和创造经验,才能把知识讲活,并有助于对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要不断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如可以建设基于“学科群”的模式,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多给予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助力青年教师早日成为“研究型教师”,有利于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15]。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中也明确指出提倡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科学精神[16-17]。

2.4 人文素质培养

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可以使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从而增加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感染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领悟能力[18]。应多鼓励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或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教师与学生要如朋友般真诚地交流,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乐观、阳光、充满信心,并于教学进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并带给学生以正确认识社会、学习和生活的正能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于2014年主办了全区第一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培训,这个培训集中了全区所有高校选拔的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分文、理科组,有教学业务技巧的集中学习,有远赴省外著名高校的随堂听课学习,还有网络课程学习和校内导师的指导性学习实践,每个环节都设置得很有意义,这也充分说明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最终培训效果非常显著,学员们也取得了很多教学上的好成绩,其中在集中培训学习环节中有一项令所有学员印象深刻,那就是以集体做户外游戏的方式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游戏中带给学员的是很多的思考,锻炼和培养了大家勇于自我挑战、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因此应鼓励青年教师踊跃参与这类活动,这是可以带到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培养好自身的人文精神也可以成为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一种感召。

3 拓宽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和考核方式

高校青年教师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青年教师都很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来促进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故应根据青年教师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不断拓宽培训及考核方法。多种培训方法灵活运用能营造良好的情境,引导青年教师在培训活动中不断反思、在交流分享中学习、激发青年教师多角度的思索和探究,有助于他们将所学内容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灵活地加以运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可以建立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等相结合的长效“多元考核机制”,如与青年教师座谈,组织参加授课基本功竞赛、教案设计比赛、学生评课、专家或同行听评课等,使青年教师培训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和科学。同时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及各级“教学名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传、帮、带”作用,可以借鉴兄弟院校教师培养经验,如开展“名师工作坊”等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和提高。

4 小结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对于创办高水平医学院校、培育高质量医学人才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可以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医学院校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秀珍,吴忠道,王斌.基础医学教育中青年教师师资培训的几点体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78-79,93.

[2] 杜朝东,王沁,付延功.医学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2):46-47.

[3] 樊小杰.系统构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力的新机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758-762.

[4] 韩巍,黎润红.医学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6):839-846.

[5] 何晓瑾,汪悦,周学平.运用PBL模式优化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学初探[J].江苏高教,2014,(5):102-103.

[6] 郭林,金刚,刘玉婷.CTTM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2):12-13.

[7] 袁力,张敬军,刘林祥,等.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提高医学生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1):15-17,107.

[8] 张艳青,孙沛毅.案例教学――医学教育后PBL时代的新选择[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11-1112,1120.

[9] 赵万红,于龙顺,鄢红春,等.适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56-158.

[10] 赵爽,蒙山,朱名毅,等.民族医学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实施CPBL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3, 42(18):2172-2174.

[11] 赵爽,张胜昌,蒙山,等.医学热点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2):235-237.

[12] 殷晓丽,王德炳.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0-13.

[13] 刘含登,丁嵩涛,彭惠民,等.改革医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823-825.

[14] 孙维权,李君,廖诗英.地方院校临床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创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2):45-46.

[15] 戴双双,何凤田,连继勤,等.基于学科群模式的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成才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26(1):50-51.

[16] 王昌明,覃泱,莫碧文.创新教学团队在地方医学院校中建设思路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42-148.

[17] 柯海萍,李伟东,章皓,等.基于专业群构建基础医学平台课程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8(6):75-76.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2

 

关键词: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授课竞赛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民办本科高校不仅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利补充,更是高等教育中的中流砥柱。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民办高校作为新生事物,形成了特殊的学生群体。面对这一群体,该如何用全新的育人观念去培养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民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调动学生创新能力,又开发潜在智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去,使得民办高校专任教师队伍迅速趋于年轻化。为此,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展开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活动,让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展示讲课才华,以激励竞争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使民办院校广大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因此,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是提高民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如果组织不好,流于形式,将无法真正起到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目的。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来提高教学水平,是目前民办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探索路径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评价指标体系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辩证的逻辑思维过程,必须要正确体现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目的。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以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素质为中心,以着力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调动民办高校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专任教师队伍,形成共同关注、共同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从根本上讲,开展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是为了以赛促教,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体现导向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与监督作用,使青年教师能对照评价准则来设计和完善自我,具有可操作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也是发现和培育教学名师的重要渠道,因而具有明显的选拔性取向。同时,也要让学校各部门和学生感受到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青年教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所以,发展性取向也不能忽视。青年教师在竞赛全程中,通过讲课、听课和评课等方面,可以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与体验,激励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和指标权重三个要件。即:得分=分值×X(X代表系数),其中系数X的取值范围可按如下表示:优秀(X?0.85),良好(0.85?X?0.7)合格(0.7?X?0.6),不合格(X?0.6)。 

评价基准包括评价成绩及其标准两个方面,是用来区分参赛选手不同表现水平的临界点。五个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以合乎高校在各种定性成绩评定中普遍采用的五级制惯例。同时,在各级评价基准中再设定0~1 的权重,如:一级指标——教案质量(讲稿,包括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设计)(20分),二级指标——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重点难点明确,深度、广度处理得当(4分);教学内容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较新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的统一(6分);课堂教学过程整体设计合理,教学步骤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7分);拟授课内容与实际讲授基本一致(3分),此项得分不只是分数的简单相加,而是得分后,再乘上权重,最后相加的的分数才是参赛选手此项得分,而不是简单的优良中差。 

除设定评价基准外,还要增加一些评价要素,增加评语栏目,指出问题,提出希望,尽管这些定性评语并不参与总分计算,但是却能在后期的评价反馈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组织多样化的授课竞赛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是一种既激励又约束的师资培养机制,这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涌现出如案例教学、启发教学等一系列新式的教

[1] [2] [3] 

学手法,青年教师可以以教学竞赛为契机,配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新式手法活跃课堂,组织教学。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方式较为多样化,按课程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理论授课竞赛 

理论型的授课竞赛发展较快,从单一的课堂授课竞赛增加到考核教案、讲稿、板书、多媒体配合等内容,在分钟赛课的时间里,考察教师的气质、风度、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目标分解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准确,内容是否紧扣大纲、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解决方法是否灵活等;教学活动是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效果,是否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知识衔接是否自然,逻辑能力如何等;其它如板书书写、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这使青年教师更加重视课前准备和教学基础工作,锻炼他们的教学基本功。 

.实践授课竞赛 

实践授课竞赛包括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综合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等。实践授课竞赛是为了充分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思想,最大程度展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索民办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实施模块化教学,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三、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 

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能有效地保障讲课比赛的顺利开展。如:对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品,并将获奖情况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职称晋升、聘任等的参考条件,或者让获得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的教师直接参加学校组织的观摩教学活动。通过组织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和观摩教学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展现民办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总结经验,奖励先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广大青年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努力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有所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一是对青年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过程的观摩、分析、改进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他们如何教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注重教学的过程,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通过实施培养青年教师制度,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灵活、高效的办学机制,拓宽人才引进视野,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抓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出台教师培养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以此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学校要结合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目标,帮助中青年教师解决在教学、科研以及生活上所面临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包括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方面,使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千方百计掌握专任教师的思想动态,努力把青年教师的力量集中凝聚到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上来,稳定教师队伍,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通过授课竞赛,关注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发展。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为使他们尽快掌握授课技巧,了解授课内容,在新教师刚工作的第一年内安排观摩听课,通过观摩听课学习,尽快熟悉教学基本环节,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鼓励他们参加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激发他们改进教学的内驱力,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中教学优秀者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对其他教师也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教学督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在听课后及时反馈意见和信息,进行指导。并鼓励相应专业的教师考取相应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一方面,从企事业、科研院所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同时有计划地选派现有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走向社会,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同时拥有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并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验实训、专业研讨会和社会实践等,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对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是开辟校外访问学者途径,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产生的获奖名额,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重点高等学校的优势学科研修和开展学术交流,为民办高校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创造条件。或者有计划地遴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加大现有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全面落实人才强校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