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年与传统文化

青年与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04 17:09:36

青年与传统文化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1

回顾历史,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历经重重挑战和磨难,锤炼和激发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的不竭动力,能够凝聚和激励中华儿女,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

一、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当前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过分侧重于具体学科,大大压缩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时间和实践机会。在学校之外,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可避免的受制于家长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观念,导致青少年从家庭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社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向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机会,却仍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经费不足等各种问题,也就难以为青少年建立相对完善的传统文化软硬件设施。

二、博物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是博物馆社会价值的落脚点。博物馆应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结合自身特色,安排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活动,将自身打造成弘扬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

三、中国文字博物馆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部级的专题性博物馆,主要陈展为中国文字发展史,如何发挥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为他们提供学习汉字知识的平台,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永恒追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中国文字博物馆开辟了“汉字驿站”这一公益性汉字教育活动阵地。

四、“汉字驿站”活动介绍

课程选取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汉字,通过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一步步演变的过程,让青少年了解的汉字背后的故事和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开发了“人在汉字”“舌尖上的汉字”“解密汉字部首”“我爱诵读”等系列课程,通过听故事、看动画、做手工等游戏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学习甲骨文、金文等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体悟汉字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汉字驿站还积极探索走出去的馆外教育活动,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的方式,向更多青少年普及汉字知识。

汉字驿站以开放式课堂的形式,通过互动,营造活泼愉悦的氛围,向孩子们讲述有趣的汉字故事,展示汉字形体演变的历程;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全新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模式,增强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博物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青少年教育活动应从参与度、趣味性、教育性三方面入手

1.参与度。青少年渴望更多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如果只是单纯的上课,孩子可能会厌倦。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驿站加入了很多参与的环节,比如半边天的课程是学习和女人有关的汉字,课程最后会安排孩子制作康乃馨并献给辛劳的母亲。孩子的参与度增加,所以也更加喜欢来博物馆参加活动。

2.趣味性。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应当充分尊重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单纯地讲授汉字,不免会让生性好动的孩子感觉枯燥乏味,寓教于乐才能真正吸引和引导孩子发现汉字文化的灵动之美。汉字驿站舌尖上的汉字系列中,就加入了很多趣味十足的游戏,如“我来安排座位”,“筷子功大比拼”等游戏。

3.教育性。教育性是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最主要特性,也是区别于青少年其他活动的最重要特征。青少年求知欲强,希望从自己所参与的活动中汲取有用的知识,加之他们面临升学压力还有来自父母对其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上的期望,因而他们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教育性无疑是一大动因。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也应认识到教育性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开发娱教结合的互动式教育活动形式

博物馆最该做的是应该提供青少年一些不同于学校的真实体验,采用娱乐和教育相结合手段,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借助生动有趣的模型、游戏等互动性设施,帮助孩子们较好地完成对展览内容的理解。让青少年在愉悦的心情下加深知识的印象,力图使他们从被动受教育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

(三)提高观众参加活动的驻足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驿站采取开放式课堂的形式,现场孩子和家长随时加入与退出,自由性、自主性较强,但同时,频繁的出入也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对于开展时间比较长的教育活动,关键是如何提高观众参加活动的驻足力。增加观众的稳定性可以和提高活动场所的封闭性相结合,随着观众稳定性和场所封闭性的提高,观众在活动中随意出入的意愿将减弱,自律性将提高。

六、结语

当前,博物馆对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并且有意识地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完善软硬件设施,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长远健康发展之路。相信博物馆会开创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新局面,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价值观;培育路径

教育部于2014年4月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确定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分学段有序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中小学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成为国家层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1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意义

传统文化隐含着积极的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追求,又渗入多种多样的价值理想,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的,相互关联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主要包括“爱人”的人道原则、“修己以安人”“尚同”的群体原则、“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谋道不谋食”的理性追求、“内圣”“外王”“善”等品质要求[2]。青少年自觉接触与内化传统文化,就会潜移默化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引导,为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根基。价值观发展需要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对青少年具有建构作用,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相应地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然后在生活、学习中就会用什么样的理念、原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3]。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青少年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水平,鼓励青少年以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生活中自律自强。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价值标杆,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如传统文化中彰显的“爱人”原则,可以塑造青少年人道主义精神;“修己以安人”的精神可以在实现个人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尚同”思想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意识、集体意识等。

2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小学校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且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教育内容需要整合,实施途径与社会影响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有待克服。

2.1教育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

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内容不成体系,与青少年生活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重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还要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书法等学科都可通过相应内容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等方面。从表面上看,内容的设置似乎很全面,但呈现在每册教材中的内容却显得支离破碎,学生在学完一个阶段之后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仅限于选文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零碎,难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课本选文涉及《世说新语》《论语》《礼记》《西游记》《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及古代诗歌等内容。研读这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青少年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杂乱无章的内容不利于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难以形成价值观培养的合力。

2.2教育途径单一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中小学纷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在相当大程度上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相对而言,语文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依然停留在经典诵读的阶段,没有深入到文化内涵深刻把握的层面。教师对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的通常做法是,在讲完知识点后便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这种教学方式用来应付考试是无可厚非的,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却比较小。这样的教育只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知识,短期内背得了一些课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逐渐淡化。社会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重于内容。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类电视节目,比如中华好诗词、成语大赛、汉语听写大会等,确实营造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但参与人数有限、实际效果有限,同经典诵读一样还不足以使青少年自觉深入传统文化精髓。因为绝大部分青少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观看此类节目的机会不多,另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够,很难让他们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

2.3影响有限

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特点在对青少年的影响方面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作品不仅年代距今较远,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当时社会的经济水平都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隔阂,导致传统文化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负面冲击,影响有限。如今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等发展迅速,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课余时间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这类娱乐方式。这些“快餐文化”视觉效果强烈,轻松愉快,能满足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但是其内容较少涉及传统文化,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往往容易沉湎于此。另外,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报纸等被现实利益所迫,对传统文化的部分涉及较少,全社会关心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有待形成。总体来说,社会导向不利于引导青少年主动关注传统文化,不利于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功能将会削弱不少,因此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的办法。

3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路径

文化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实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为解决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当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1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其一,应该发挥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修改课程计划、增加传统文化课时比例,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处理等方面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如语文教学需要改变教材的老套路,结合课文教,以教材为中心拓展课程资源,挖掘析出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4]。其二,要综合考虑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整合。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教育内容谱系,通过主题教学等方式,把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知识整理出来并系统化,联系生活实际安排,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整理过程,主动学习传播传统文化。其三,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这种体系需要具有四个特征,即内容要有丰富性、体现基础性、编排要有序列性、在内容与现有课程体系结合上增强灵活性[5]。同时,鼓励青少年课外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作品,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个人视野。

3.2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如,可利用青少年爱读故事书、爱玩网络游戏、爱看电视的特点,编写一系列解释详尽、通俗易懂的故事书、生动有趣的漫画书、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网络游戏等供青少年选择,寓教于乐,达到用传统文化塑造价值观的目的。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主要通过优秀动画视频和电化教育课程的反复播放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门学科教学要各有侧重。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目前推荐背诵、阅读的选文作为必读篇目,大力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4]。其他学科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外还可以多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学科人文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越认真,则越容易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越会按照传统文化倡导的原则来接人待物。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尽可能地多与青少年一起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并就其内容进行讨论,让青少年深入其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逐渐提高道德水准,学会做人的道理。

3.3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学校应营造“德高为范”的良好氛围。教师必须明确身上肩负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义务,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底蕴,悉心帮助青少年调适心理。其次要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应体现传统文化因素,引导青少年从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弃恶扬善,求真务实。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应无处不在。要让青少年在零碎的时间无意识地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在广告牌上放上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故事,让青少年在放松的环境下被短小的故事吸引,不自觉地以故事中人物为榜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播放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帮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宝石,青少年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让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引导青少年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与经典同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性,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作者:王婉珍 李学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康晓光,王瑾.学校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对小学生价值观及行为影响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30-35.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3

试论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

一个文化多元杂陈状貌的时代悄然而至,站在这个文化勃兴的时代长廊,我们没有理由回避那些最为活跃的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无论从其承载、消费、再生产环节看,还是从其不断涌现的态势看,它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地标。“研究个体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的活动。”[1]我们首先要清楚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界定。普遍来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大多是80年代以前的人群。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80年代之后,具体说就是所谓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间产生的心理对峙原因分析如下。

一、童年经验的排他性

童年经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它是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意识等等。这一元素不仅是人认知积累的来源,更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即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两种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对峙的原因。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的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条、伦理等等,这些文化也就潜藏在他们的内心,当他们对外在事物进行批评时,就会本能地显现出这些童年经验的迹象。因为随着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这些经验会随之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既定观念,致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个“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事物本文由收集整理便会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2]青年亚文化的属性特征几乎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所以会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多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受物质享受的影响极大,致使陷入一种“迷狂”,又由于与前者相同的原理,他们大多本能地排斥传统文化,或是无法使其成为他们的中心兴趣。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现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3]将人的童年经验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潜力,当人们的主导观念受到充斥时它便会发挥作用,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与观念不符的事物。所以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必会因此而形成心理对峙。具体说来,这就是二者童年经验的对峙所导致的。

二、恐惧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真切地热爱某种事物时,当有人试图推翻甚至威胁到其存在和发展时,便会本能地站出来保护它们,而且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这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变式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就是源于彼此的自保心理对对方的投射。就像两个对立的学派为了自身不被对方驳倒,就要不断地去攻击对方,并认为对方是“错的”,把对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种事物。同时,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也存在一种恐惧,即他们担心后生群体对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会是传统文化的末日。因而他们要去抵制亚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受于传统文化对其的压制和批判而同样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个性干涉下的抵触

“个性”是个麻烦的东西,因为它是个千面人,是一种极其不具统一性的事物。它只代表一个方面并且是与其他方面无对比性的一种观念。如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又包含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独立的学派,这些也都是“个性”。所以,学科是一个大“个性”套小“个性”的整体。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也是两种“个性”,它们本应是两种互不相扰的“个性”,但因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干涉,从而致使二者相互抵触。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青年亚文化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它由青年亲身创造,往往会被媒体宣传、放大,在传统文化的观念角度讲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虽然后者在某些方面有违“道德”,然而这两者应是两种不同的整体,无论是哪一方,它作为一种“个性”的存在权我们无权否定。因而,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在文化的大集合里是作为两种小“个性”而存在,他们自然有自己的接受群体,这些群体的接受心理也是作为一种“个性”而存在着,但因互为干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峙。

综上所述,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在当前是被指为“非正常”的,除了是因为它与主流文化对峙外,还涉及到民族文化心理,这就也要涉及中西文化交流。由于中西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而致。当然这只是客观上的考虑,从对立双方的内部入手,主要还是因接受群体的童年经验、心理抵御机制、以及“个性”的相异性而造成的心里对峙。青年亚文化的形成与时代的进步是紧密相关的,电子科技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是青少年甚至中年人对现实失去信心,而去追求虚拟的享受,例如当今流行的博客、空间等等。也许是传统文化接受群体太死板,也许是青年文化接受群体太张扬,总之,二者的心理对峙还会延续很长的时间。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传统美德;青少年;德育;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在我们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思想道德危机。因此,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青少年的美德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一种传统,它积淀在人们的生活中和意识里,成为中华民族群体的行为表现形式,它至今仍影响和制约着每一个中国人,包括青少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美德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存在着继承性的一面的同时,又在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着失落性的一面。并且从青少年整体情况来看,还呈现出某种弱化的趋势。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中华传统美德认知较少,传统情趣淡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其外在表现形式来说,有历史文献、民俗书画、民间谚语等。我们中小学教材中,都有体现传统美德最基本的文字载体。但现在的青少年很少有兴趣主动接触它们,对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较低。

从情趣上说,不少青少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美德持疏远、冷淡的态度,认为那都是一些历史陈迹,与现实生活距离太远,不合时宜。对中国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不感兴趣。相反,他们对异域文化、外国文化则津津乐道。他们对中外两种文化的态度和情趣迥然不同,这种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孝敬长辈行为缺失。

传统美德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孝奉双亲,尊敬长辈。但是不少青少年在认识与行为上是明显脱节的,孝敬长辈行为缺失。很少体谅父母的辛劳而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社会上缺乏敬老公德的行为(如乘车不让坐,甚至与老人争抢坐位)则已司空见惯。

(三)节俭美德淡忘。

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今天的中小青少年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出现滑坡现象。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钱的情况下,很少青少年想到存入银行、为亲人或他人献爱心等。不少青少年更倾向于购买个性化的消费品,甚至彼此炫耀、相互攀比,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怕遭别人的笑话与白眼。甚至有不少青少年不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校园里则经常可以见到青少年丢弃食物等浪费行为。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的传统美德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都缺少指导,措施不力。当前的德育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也确实存在脱离青少年实际的倾向,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常常远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大多空洞说教,很少切实指导。教育内容、要求和措施往往与青少年的日常行为相脱节。

(二)社会文化氛围崇洋媚俗风气弥漫。当前有不少文化传媒有意无意地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外来文化,甚至一些庸俗内容也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广大青少年对中国文化和道德的迷盲。上述种种文化现象的泛滥,显然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分有害。

(三)社会和家庭缺少健康有益、情趣高雅的文化活动。在家庭,家长宠爱、娇惯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孩子忘却了勤奋节俭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无意之中拉开了与传统美德的距离。周围的社会环境在宣传传统美德的时候更趋于形式化,过于空洞,缺乏实质内涵,不能有效触动孩子的美好情感。

三、对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一些建议

传统美德能有效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面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传统美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尤其是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青少年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

进行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和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提高青少年传统美德的认知问题要以解决青少年的实际认识问题为首要目的,努力做到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加强针对性。通过努力,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重视道德熏陶,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

提高道德认知的目的,在于催化美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生。因此,培养青少年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如同情心、义务感、羞耻感等,是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要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宣传本身就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做到人情入理,声情并茂,使他们易于接受,这样更容易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共鸣。

(三)组织道德实践,磨炼道德意志。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学会怎样做人。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除了对他们进行合适的道德教育,培育他们的道德情感,还必须创造适当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身体力行,这就是道德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青少年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各种活动中学会关心,懂得同情。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和磨炼,增进对道德认知的情感体验,培育道德自制力,才能抵御外界的诱惑。

(四)推崇以德为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

传统的重德思想表现在道德修养上十分重视“自省”、“自律”,社会的用人之道,也是以道德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历史进程。因此,不仅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时代要求,也对人的德性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道德领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反对重能轻德的思想,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成才先成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能担负跨世纪伟业建设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而对青少年进行中华的传统美德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传承的美德及有关美德教育的丰富资料是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用这些宝贵财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在拥有智慧的头脑时也拥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进而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使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和光大。

参考文献:

[1]、钱西勇,中青少年道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河南教育,1997年06期

[2]、王信泉,论对青年的传统美德教育,东南学术,1998年01期

[3]、周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 2004/4/8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5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化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客观地说,今天世界的文化主流是西方文化,西方的文化宣传实质上就是“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通过文化推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文化在当前国家和民族的竞争中作用越来越大,“以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化往往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在青少年中,大部分都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崇尚洋文化,如“韩流”在我国发展迅猛,从偶像剧到音乐,从服装到游戏,很多浸透着韩国文化气息的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竞相模仿的“模板”。同时,网络也是导致青少年思想混乱的重要诱因。各类有用和无用、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信息,各种暴力、色情、反动、丑恶的内容在网上广为传播,同西方文化一起腐蚀着青少年纯洁的灵魂,将传统文化排挤到边缘。针对此种情况,要如同大禹治水,疏而不堵,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青少年的文化安全意识。在社会生活中,青少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不是围墙,而是一道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取舍接触的外来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免疫力。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一直引领着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追溯历史,新文化运动和“”使传统文化教育深受迫害,原本硕果丰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忧外患”中逐渐成为现代人思想的历史,无事的回味。

(一)认识较为肤浅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到《四书》《五经》,下到唐诗宋词,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但在当下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不用心”和“不重视”等心态,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可有可无,很多青少年知道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多好处,但搞不清到底有什么好处。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大部分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是足够的,但掌握传统文化的深度却让人大失所望。如一名中学生能够快速地背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并能答出作者和年代,但问到具体的含义时,答案却让人啼笑皆非:与鬼神有关的封建迷信思想。甚至有的青少年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试想,这种学习传统文化的结果如何能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经典;如何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精髓的感召。中国传统文化从高高在上的“人人敬仰”转变到“地位悲催”的“不为熟知”,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悲哀。传统文化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没有在社会中顺利地延续下来,新文化运动的打击、新中国教育环境的艰苦、“”的颠覆、应试教育的排斥等的“合力打击”,使传统文化一直没有在人们面前体现出本应存在的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多重视物质利益,精神需求逐渐被物化,在此情形下,即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也会被逐渐侵蚀,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二)内容尚未完善

首先,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不够规范。传统文化涉及到哲学、艺术、科学、医学和民俗等内容,范围广泛。在我国的教育教材中,几乎每门课都包含传统文化,但都占据不了主力位置。如在历史课中传统文化是古代文明史的一部分;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是时代语文的一种形式。传统文化在现行教育中过于零散,不能形成体系,导致很多青少年每天都在接触传统文化却又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对传统文化概念陌生。事实上,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神,完全不亚于一部百科全书。表面上看传统文化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但千百年来的积淀已经使传统文化自成体系,暗含精神主旨,完全可以作为一门青少年必修的课程保留。其次,未因材施教。青少年接受能力弱,过于深奥或高雅的内容往往难于理解。现代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取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接受能力,过于草率。如小学时就在语文课中加入古诗词,特别在爱国主义、勤俭节约等方面是重点,但很少有青少年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情境和情怀,难以产生共鸣。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对此亦不理解,何况是青少年。为了学习的方便,很多教师将传统文化通俗化,导致青少年误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大众文化,体会不到其中的经典价值。如此教育模式,让青少年在情感上认同传统文化就是天方夜谭。

(三)方法有失灵活

文化的传承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唐诗宋词的流传并非需要教科书,民俗也非通过教育继承。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各种教育弊端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考试是当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对传统文化的考察亦是如此。应试教育体制是一种“异常”的教育模式,重分数、学历、智力、知识,轻实践、能力、品行、创造。很多青少年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因是分数,学习的动力也是分数,并未对知识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度的思考。此时教育已经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不用说是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了,严重地违反了教书育人的主旨,扼杀了青少年的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受学科设置的约束。文理科教育模式为我国的人才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毕竟精英不是全才,某一领域突出即可。但过早进行文理分科对传统文化教育弊大于利。选择理科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远不如文科生。语文和历史等科目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往往被理科生轻视。传统文化主要是提高个人道德品质,重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并不违背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何况,道德品质和伦理精神是人一生的财富,在青少年时期培养效果更好,更能塑造青少年的人格,为了成绩过早地分文理科,必会严重影响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三、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文化近代境遇的坎坷

19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道路时,引进西方启蒙思想,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倡导了对中国发展影响甚深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坚持弘扬科学、民主精神,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原本占据统治位置的封建思想,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若从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正是传统文化“日薄西山”的开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打倒孔老二”“向儒家开火”,提倡“破旧立新”,只要是传统的,不管好坏全部否决。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特别是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学日渐没落。1966年,“”爆发,“”以“教育革命”以及“破四旧”为口号,将传统文化看成是“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用“革命的大潮”无情地清洗。在“”时期,人们将传统文化看成是封建残余思想,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传统文化在此时期经历的恐怖劫难,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可是,反观西方文化名人,如毕达哥拉斯、柏拉图、黑格尔、莎士比亚等,都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占据着神圣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被称为“孔老二”,尊崇和轻视的态度对比明显。处于底层位置的传统文化尊严被践踏,试问如何能获得青少年的青睐。

(二)现行文化教育的功利

青少年是文明传递的根本,是教育的主要客体,构建完善的青少年基础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兴衰。梳理历史不难发现,我国的教育一直在变动中曲折地前进,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系统、快速地发展,此时亦是我国建设的关键期,综合国力逐步上升,人才需要愈加紧迫,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教育制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首先,人才选拔方式过于死板。不论是升学还是工作,我国一直实行“一考定胜负”的方式,通过考试检验学生成绩。这种应试教育虽然看起来简便、公平,但却不适用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需要理解和感悟,而非“复制”和“粘贴”,没有感情的机械记忆如何让青少年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这种教育的结果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空有知识量无思想情感、无崇敬之情、无向往之心,更无行动上的关注,如何谈教育后人和传承文化。其次,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市场经济时代,重物质轻文明,理工科专业人员在社会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已完全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发展的需要。俗话说一专多能,如此单一的关注,导致很多青年人要么善于交际不精通业务;要么精通业务不善于交际。这种严重失衡与过早的区分文理科不无关系。青少年教育是普及教育,重点应放在基础知识和基础文化方面,注重提高青少年的全面素质,过早的分文理,完全不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需求,对本就陷入低谷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三)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多为晚辈向长辈学习,人们习惯用传统的经验和思维决定今天的决策。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密不可分。我国是以农业为根基的农业化国家,农民是主体,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地向老一辈学习,复制经验。这种继承模式造就了独特的实用经验理论。人们很容易形成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思维,创新意识匮乏。这种求久、求稳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教育流行死记硬背,选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更为严重的是,千百年来国人已经麻木不仁,习惯了无需创新的教育模式。这种保守的教育理念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能够发现。传统文化中这些消极因素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掩盖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教育者的文化断层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文化教育者的知识水平是传统文化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部分教师年龄都是25岁至5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不是经历了“”的残害,就是被应试教育无情教化。青少年的父母亦是此种情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极其有限。青少年受到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可想而知,存在共有的偏见。在这种背景下,青少年形成“传统文化可有可无”的观点,导致认识肤浅和情感淡薄,在一代一代地传承中形成恶性循环。

四、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家庭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在青少年年幼期,家庭是他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唯一窗口,家长则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具有榜样的作用,能够对青少年的爱好和习惯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因此,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从家庭教育着手。第一,要确保传统文化精髓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青少年是性格、品格形成的初始时期,此时通过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无疑是绝佳时期。传统文化强调相互尊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谦虚礼让的高尚品格;强调民族利益,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感;强调舍生取义,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教育青少年,不仅能够继承传统文化,更能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质,是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不二选择。第二,要“教育”家长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现今家庭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情况堪忧,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家长自身传统文化的空洞必会导致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空白。要教育家长多与学校沟通,当“家长学生”,培养自身传统文化素养。要重视家庭教育,而不是将子女送到学校就高枕无忧,也可多买一些教育读物,学习教育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第三,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可广泛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影视作品为媒介,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传统道德动画片曾教育了一批人。《自古英雄出少年》《西游记》等成为那时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文天祥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屈原投江等传统道德故事成为那时青少年的最爱。如今,可利用互联网将关于传统文化故事的多媒体介入启蒙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和吸引力,将包装和优化过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作为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的“主体”,用潜移默化代替强制灌输。

(二)革新学校教育

第一,要用情感教育代替知识教育。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学校教材中所占比例并不少,特别是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几乎占到20%的篇幅,在量上完全满足了青少年的教育要求。但青少年对历史、语文等科目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完全“不感冒”,除了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和“赫赫有名”的古诗外,其他传统文化都被打入“冷宫”。很多青少年反映背诵文言文是痛苦的过程,练习毛笔书法等只是为了完成作业。由此可见,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只不过是形式上满足了教育的需要。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不能仅靠数量,更不能为了考试成绩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价值传授,应致力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思考,挖掘传统文化在课堂教育中的契合点,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在深切体验民族特色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质的提高。第二,要用系统教育代替零散教育。如前文所指,虽然传统文化在学校的现行教材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过于零散而不能自成体系。很多青少年认为什么知识都学了,就是没有学习过传统文化。事实上,传统文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一定的发展逻辑和时空间顺序的。很多学者呼吁将传统文化汇编成册,以便专门教育。齐鲁书社为此出版了《传统文化》,以教科书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归类整理,帮助青少年建立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维空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传统文化开设成一门独立的课程,突出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作为青少年的必修课长期保留,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第三,要用兴趣教育代替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学为考试的教育思想严重限制了青少年和教师的思维空间。学生为了考试学习,教师成为考试辅导员,此种环境,青少年的学习十分被动。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人文和社会学科,以考试衡量学习效果,必会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怪相。传统文化学习应是在挖掘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培养鉴赏力,带着情感学,而不是带着情绪学。因此,如将传统文化纳入必修课程,重点应放在了解和认识上,摒弃背诵、默写等应试教育考试模式,引导青少年评价传统文化、比照传统文化,通过思考和行为的提升检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三)承创并举的弘扬方式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2-01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明之魂,是民族素质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传统文化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吸取借鉴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的优秀思想,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传统文化优秀思想是德育资源的一部分,德育资源是德育价值取向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价值取向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德育价值取向内容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等。它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载体。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各族儿女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它不仅外显地表现在民俗风情、经典文献中,而且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民族的心理和性格,成为制约人们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为本位,将道德作为文化体系的核心,因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许多德育资源,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和青少年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二)倡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所蕴涵的青少年德育资源举不胜举,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艰苦朴素、尊师敬贤等。在青少年德育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赋予新的内容,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二、青少年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改革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也受到挑战,青少年德育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内容政治化、形式教条化,人文素质弱化。其次,价值选择“自我化、趋利化、短期化”,基础知识不牢。最后,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

三、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的导向作用

德育资源是德育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传统文化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载体,对我们拓展德育内容和途径,改进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目标有重要作用。

(一)可以增强青少年德育的人文底蕴,提高青少年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往我们在青少年德育中,对德育内容理解太狭隘,太过于政治化了,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德育内容空洞,形式单调。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在青少年德育中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文化品格,增强人文底蕴,提高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可以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削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勤于思索,勇于挑战,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受到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克服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是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三)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形成了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体系,提出了有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内省、自讼、慎独、知耻、笃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对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提倡“修身为本”,激发了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注重道德践履,对我们改进德育方法,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有重要的启迪。

祖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中,青少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取向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获得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健康地成长,担当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高乐.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社会责任感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5-16.

[2]程京武,卢宁.对构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8,(5):119.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7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除课堂传授外,应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并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宽度;深度;精度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1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当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少年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明确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文素养提升已很明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残奥选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表现在青少年中“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抱负;“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涌现了洪战辉、徐本禹等优秀大学生,马健、王亮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以及优秀的奥运会志愿者群体……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大力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深度,细化精度,着力追求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提升

2.1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

有效的文本(教材)或课堂教学囿于篇目、时间,未能道尽传统文化之精粹,而学生若仅满足于翻译背诵古诗文,也定然不能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真味,一味下去反倒学而生厌,其结果收效甚微。鉴于此,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程之苑囿,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实践中感染、熏陶。从而让成语楹联、书法谜语、民风民俗伴随着灯笼、窗花、中国结一道走来,从而极大的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忠孝烈义,懂得仁勇智信,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形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学校组织游览寿州古城,那么就可以顺便要求同学们了解寿州历史,感受民族文化的璀璨;参观包公祠,可以要求同学们认识包公清廉的历史形象;攀登八公山,游览升仙台,能够让同学们想象到汉代淮南八公的风采。还有古代的文学作品,同样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例如,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读《封神演义》最后一回,了解中国主要姓氏的起源;通过读《西游记》中提到的佛教诸神,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的佛经。再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一场活动牵涉到这么多领域,从各个领域的角度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

实践活动拓展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宽度,不但使青少年知道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使他们明白这一传统扎根于民族的土壤的道理。

2.2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索兴趣,有力地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对历史及传统文化兴趣不浓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青少年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内驱力明显增强。根据青少年这一特点,要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就必须使教育具有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内容的趣味性、价值的可观性。为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力的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2.2.1以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它的魅力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眼下正兴起的传统文化解读热不正是教育良机么?于丹教授讲解论语心得,易中天教授品三国,风靡全国,妇孺皆知,相信在青少年中也会引起轩然大波。一种文化有否魅力是决定学生能否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青少年,传统文化除了科学性外,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魅力。

2.2.2以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事物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学习动机容易随着事物价值的判断而转移,容易把自我提高的动机放在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上,而对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事物则会降低动机。而要如此,就要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亲自体会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这一点实践活动比文本阅读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中,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2.2.3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更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实践活动。文本传授变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在集娱乐性与文化性的活动中接受熏陶,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志愿者行动、社会调查、中秋赏月等活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学生并不是真的对传统文化兴趣不浓,而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只要我们的教育改变单调枯燥的形式,代之以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形式,他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趣之火就会被点燃起来。

2.3重视价值取向共优化,感动青少年的心灵,着力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

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故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平等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多方了解、接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某一种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发展、内涵、特点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直前追求光明之旅。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8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9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10

卢伟孙1962年出生于浙江龙泉,21岁从浙江龙泉陶瓷技术学校毕业之后,进入龙泉青瓷研究所设计室工作。虽非世代家传,但卢伟孙以自己对青瓷的喜爱为敲门砖,视青瓷传统为师,开启了青瓷之路。在青瓷研究所工作期间,他相继拜建国后龙泉第一批青瓷名家夏侯文、董炳华、毛正聪为师,学习传统陶瓷技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掌握了青瓷生产中所有的工艺程序:瓷土粉碎、陈炼、釉料配制、制坯、上釉、装窑、烧窑,甚至质检、包装。在这其中,虽然许多工作是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为他今后的青瓷创作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使他养成了不怕苦、不畏失败的坚毅性格。1992年,卢伟孙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陶瓷专业研修学习,在正统的学院艺术教育的影响下,这位年轻的传统青瓷传承人得以吸收现代陶艺的创作理念,作品开始注重艺术个性的抒发,将淡泊、平和、含蓄的气质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以至形成了淳厚沉静风格的同时,又具有了强烈的现代意识。

在与青瓷结缘的30年里,卢伟孙与青瓷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致力于揣摩传统陶瓷艺术的精髓一造型、装饰技法与釉色之间的美学法则。在龙泉,传统拉坯工艺一度面临失传的情况下,他练就了娴熟的拉坯硬功夫。拉坯成型是传统青瓷制作的重要工艺过程,这看似简单的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不仅仅是纯熟的技术,也是作陶者对传统工艺精神的感悟,更是伴随着作陶者心灵与泥土之间交流的升华。然而与许多民间工艺的现状一样,复杂的手工技艺已不能满足量化生产的需要,龙泉青瓷很大一部分也改由压模、灌浆等现代机械化手段取代。相比之下,机械化制造的物品少了某种自然力的凝练和审美情绪的体现。卢伟孙坚持以拉坯成型作为主要创作方式,他的技艺已经达到与泥土水融的境界。只要他静坐在辘轳前,不到半天的时间,地上就堆满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成型泥坯,他的拉坯速度,时常令访客和学生们叹为观止。

龙泉窑的釉色,以淡雅的粉青和微翠的梅子青为尚,器型和工艺又受越窑、婺州窑、瓯窑的影响。早期龙泉青瓷釉色青中闪灰或青中闪黄,南宋中期开始,粉青釉烧制成熟,胎色灰白细致、釉质肥厚、静谧温和、宛如美玉。南宋末至元代,“青比翠色”的梅子青釉色烧成,至此,青瓷工艺被推向了顶峰。为能更好地研究龙泉青瓷的造型釉色,卢伟孙收集了大量龙泉窑古瓷片标本,这些瓷片是研究青瓷形、色、质的最好教材。透过残破的断面,他观察胎体的颜色、釉层厚度和胎釉结合情况。他还借助这些标本,体察造型的微妙转折,进而根据瓷片复原造型,通过一次又一次试验还原古瓷釉色。对于继承传统来说,这一摹古过程是重要的历练。二、承古拓今的创作

龙泉青瓷将大自然的千峰翠色幻化为晶莹碧透的釉色,这种静谧含蓄的青绿,同时符合了古人对于清淡高逸的玉石品格的追求。重构现代青瓷意象,将“道器并重”的青瓷造器哲学,延伸到自己的创作当中,是卢伟孙传承青瓷文化的志趣所在。

几百年成就的青瓷传统,给予了龙泉青瓷传承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青瓷资源。面对难以逾越的历史经典,卢伟孙认为,龙泉青瓷立足于传统,并不是要墨守成规;研究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立意;打破传统,是为了让古老工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他还认为,只有遵从千百年来传统美学思想的“根源”,对传统的形体与装饰等,加以有选择地借鉴、分解与提炼,把握其中的文化蕴涵,借由现代创作手段进行概括、抽象的重构,才能创造出具有传承意义的当代青瓷艺术。当遇到缺乏创作灵感时,卢伟孙会回归到传统,花一段时间静心思考,研究传统技艺,再复创新。

对于如何从艺术语言上挖掘龙泉青瓷的现代魅力,卢伟孙也有着独到的体悟与见解。他在创作中,融入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在传承青瓷的过程中,注入个人的思考与情感。卢伟孙不善言辞,他常常独自到瓯江边,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在青瓷中找到自然之美与泥土表现的契合。他试图捕捉心中那份远离“现代文明”的一方自然景观,将家乡山川河流、风雨云雾的记忆片段,在作品中一一表现出来,形成他特有的田园风格,瓷中有山水形、山水意。他的作品也一如他本人的性格,内敛、含蓄,但蕴含着内在的张力,见不到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简单拷贝,也见不到繁缛的雕琢之气。

他的作品主要采用传统拉坯工艺成型,结合新装饰观念和新材料技法的运用,既保留了传统青瓷釉色温润、造型凝练大方的特点,又大胆吸收了现代造型意识与创作观念,融入自己的审美理解和精神诉求,给传承多年的龙泉青瓷注入了清新之貌,并且叙述出文化继承和当代精神的关系。《粉青瓶》是向传统与经典致敬的作品,釉色温润如玉、器型端庄饱满,这件作品,他试图再现南宋龙泉窑白胎厚釉之美学精髓。作品《清》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自然山水的眷恋,他沿用传统龙泉窑典型的游鱼图案,又以随意的现代装饰手法布衬,在青釉的映衬下,如游鱼穿梭于碎石之间,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刻画出“山青青,水清清,鱼翔浅底游悠悠”的闲适情景。作品《天池》采用双层拉坯法,内青外白,旋转跳动的刀痕刻画出层层叠落的流动线条,与中间纯净的釉色形成一动一静的对比,作品因此具有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

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哥窑瓷,其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符合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天成的审美情趣。另一类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即所指的弟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胜似翡翠。卢伟孙的青瓷,创造性地将哥窑弟窑两种艺术效果置于同一器皿之上。从1993年起,他开始将绞胎作为重要技法探索之一。他将哥弟两色泥或掺入色料的多色瓷泥经叠、贴、揉、拍、提、拉、修、刻等处理,在转动的辘轳上拉坯成型,器皿表面呈现出自然变幻的纹路,延伸出新的艺术图像。绞胎技法虽是借法古人,但是卢伟孙在这一艺上的实践和想象却是十分出色。从作品《天与地》《山出云雨》之中便可看到其绞胎运用的精妙程度,绞胎的纹线疏密相间,哥窑的纹片穿插其中,似远山、沙丘、天界,营造出由近及远的画意。

30年不懈的探索,使卢伟孙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1994年“哥弟窑”绞胎作品《冬的思绪》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活动一等奖;同年《冬的思绪》《龙泉窑青釉小口瓶》被收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2002年作品《天与地》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活动二等奖;《梅子青釉金丝纹片瓶》《清》系列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活动三等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珍藏;2006年作品《春秋》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活动金奖;作品《粉青釉瓶》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三、产业发展的思考

20世纪50年代,龙泉窑火在国家恢复著名历史名窑的指示下得以续烧,通过民间艺人和专家的共同努力,濒临失传的龙泉青瓷工艺走向复兴。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恢复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龙泉青瓷已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现代青瓷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受到世人瞩目。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大小小的青瓷厂、青瓷作坊悄然兴起。卢伟孙也于1997年创建了自己的“子芦瓷坊”,前店后厂,艺术创作兼顾工艺品和日用瓷的开发制作。目前,整个龙泉拥有约三百家青瓷企业的产业规模,约六亿多元的年产值,这为以传统工艺为驱动力的产业模式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但是,在窑火兴旺的背后,许多问题尚值得思考。

首先,创新仍需推动。相对于个体青瓷艺术创作者们既回应传统也注重风格塑造的自觉性,龙泉青瓷产业的整体创新发展明显不足。设计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纵观龙泉青瓷市场,青瓷制品大多介乎于工艺礼品与日用器皿之间,以批量生产的茶器、餐具、文房用品等器皿为主,品类单一、风格同化,尚不能体现出新青瓷应有的设计和创新内容。在青瓷市场大繁荣的背景下,探索新工艺、新设计,对于青瓷从业者们来说成本较高、动力不足。他们宁可选择来样加工,或者是效仿打样的产品开发策略获得效益。青瓷的繁盛与设计创新的失衡,成为产业发展的阻力。因此,推动创新、走向市场,才是青瓷产业走向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次,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不容小视。青瓷产业的急速膨胀,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井喷式滥用,一座座矿山先后被挖空。材料过度消耗与产业急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矿源的不稳定性也影响了青瓷制作。卢伟孙说,由于矿源不断改变,现在烧成的粉青釉色较之十年前已有了不小的变化,想烧出之前的釉色难度很大。因此,他下设原料厂,对开采的矿石进行统一的粉碎、陈炼和调配,从源头上尽可能保证釉料、坯料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资源,并针对原料、烧成技术等开展必要的基础性研究,都是工艺传承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倍需关注的环节。四、人才的培养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11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方法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当前,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彼此合作关系的日益密切化和依赖化,必然会对上层建筑范畴内的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面临的挑战

 

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的文化侵蚀逐步显现,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几近无立足和生长之地。不难发现,现在的大学校园充斥着“洋节热”、“留学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洋品牌”、“好莱坞大片”、“美剧”趋之若鹜,而对包括中国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使是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假期到来之际,人们也仅仅把它们当作无任何文化内涵的“普通假期”。社会对人才选择标准的片面化导致大学生在中文写作时要么提笔忘词、无从下笔,要么“洋句式”连篇、文不通句不顺。

 

据调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如古诗词、古文,极少能有大学生做到日读夜诵,了解的一点皮毛基本当作应付考试的工具,更不用谈做到应用自如,或从中汲取成长的养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此引发的一些文化压力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我们应正确、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尤其是青年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面对由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引发的文化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或盲目跟风。大学生在课余宁可花大量时间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收看热门娱乐节目、浏览各类论坛,也不愿意到图书馆补充文化知识。一些大学生受到当前社会“快餐文化”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习和工作中过分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文化观的选择以短、平、快为标准,从而造成了个人发展的短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和持久效应,“一阵风”似的流行现象在当前高校中时有出现。

 

二、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面对的机遇

 

指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不是要闭门造车,首当其冲地是要准确分析新时期的特点从而有效把握机遇。

 

新时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不可能与人类文明大背景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属于人类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看到,国外有效的文化育人方式值得我们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进行认真研究和借鉴。启发式的、引导式的、情境式的、多样性的,而非灌输式的、填压式的、结论式的、单一性的文化育人方式更能激发当代青年人的学习兴趣和认可热情。

 

当前我国在国际上始终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速,所以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包括文化在内的精神文明取得发展和进步,正如“衣食足,知荣辱”这句话讲的,当前提升全民文化自觉自信已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技术带来的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手段和载体的多样化也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多样的、方便快捷的、效果显著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应该充分使用好这些方法和工具。

 

三、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对策

 

1.坚持主流文化在青年中的引领和主导地位。西方思想家威廉·A·多诺休在《新自由——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个人随意选择接受某个规范或价值,随意放弃他不同意的东西,这对于社会的存在是颠覆性的[3]。

 

在我国,先进青年聚集的高校处于也应当处于引领和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也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无论面对的文化挑战如何大,我们都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不动摇,培养青年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饶土壤,在发挥育人机制的作用中,应当将两者结合,打通应用,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内容来源。

 

针对当前青年人的特点,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关键在于调整说教灌输的方法,在兼采传统方法的同时,创新化、多样化教育教学方法。可以设计形式和手段更加多样的教育活动,诸如情景剧表演、社会调研、“说说身边事”主题演讲、发挥榜样的力量等活动,使青年人在参加教育活动时能够坐得住、听得进,真正入脑入心。另外,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磨碎研细”,消除它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使之与青年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相结合,在“讲故事”中和点滴细节中“润物细无声式”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翻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每一个青年的文化责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也应以此为立足点,但继承和育人的前提是使青年人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进而激发他们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动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照搬照抄”、不经过转化的拿来主义、不加以“翻译”、不结合当前实际、不接“地气”的本本主义,只会让青年人对优秀传统文化心生“距离感”。可以通过编写和发放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读本、举办读书交流会、组织文化讲堂、参观文化成果、建立传统文化兴趣社团等工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帮助青年人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完善“引进来”和加强“走出去”战略。跨文化交流与学习是必要的,在弘扬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接受外来有益文化,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文化上的自信,十分有益[4]。首先,完善“引进来”战略,进一步严把“入口关”。对于青年人接触到的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要教会他们自觉进行分析和鉴别的方法,引导他们看清这些糟粕的狭隘性、低俗性等弊端。例如可以组织电影赏析会,引导青年辩证分析“好莱坞大片”的文化内涵,对于精华的部分予以学习,对于糟粕的部分如“极端个人主义”予以摈弃,并通过比较分析法,引导青年树立对于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其次,加强“走出去”战略,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声音”的广度、深度和频率,更多组织大学生到国外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切身处地地感受文化的自豪感。还可以组织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青年人在回国后举办报告会和交流会,使没有参加交流的青年产生同龄人间的在文化自信上的共鸣,进而激发深入、持久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4.培养和激发青年的文化主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关键还在于使受教育的主体能够主动地、自觉地承担起继承、传播、建设和创新文化的重任。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不应使青年人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被教育者,我们应大力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文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最终使他们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第一,激发潜在力量,参与设计,心生共识。基于长期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参与活动极为积极的青年往往是青年组织的一员,作为其中一员,其本身就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对于活动的认同就会颇高,因此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因此,可以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立与青年的沟通机制向广大青年征集文化创意设计方案,使更多人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提高青年参与的热情。第二,建立双向机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宣讲教育方式,即自上而下的传达,使青年人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且少有反馈,长此以往,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感必有所影响。鉴于此,可建立双向机制,使青年在引领下表达共识,将自上而下的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表达相结合,进而找到契合点,以更好地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可以在调研青年人共识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以引领,使设计文化活动的理念既来源于青年意愿又紧跟时代主流,提高文化活动对青年的吸引力。

 

5.打造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基础课教师为主的文化育人队伍。新时期高校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要打造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基础课教师为主,其他基础课如大学语文教师为辅的文化育人队伍。

 

应加强对文化育人队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培训,为他们创造更多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机会。文化育人工作者自身也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熟悉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分析各类文化的方法,尤其是要熟练掌握使用新媒体的方法技巧,及时跟踪世界先进文化的走向。在结合现实国情,借鉴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育人的先进方法基础上,努力为青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12

摘 要: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研究戏曲如何被青年人接受成为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年观众和青年戏曲人才对戏曲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介绍了当前戏曲发展现状,在这基础上对戏曲在青年人群中的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如何让青年人群关注热爱戏曲,为戏曲推广工作者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戏曲;推广策略;发展趋势;青年人群

1、青年观众和青年戏曲人才对戏曲发展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戏曲长期以来很难被青年人所关注和热爱,从而导致戏曲严重的生存危机。随着戏曲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和领导的日益重视,加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培养青年观众和青年戏曲人才成为振兴戏曲的重要手段。

青年一代是戏曲文化未来的继承者。戏曲未来的发展与走势与现在的青年人群密切相关。戏曲艺术上的创新需要青年戏曲人才的加入,戏曲的进步需要青年人这股活跃的血液注入,因此戏曲不但要吸引青年观众,还要培养青年演员和青年戏曲艺术家。青年人的活力和对爱好强烈的热情正是目前戏曲发展所欠缺的。同时,青年人往往引领着文化的潮流,在戏曲推广普及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宣传能力。所以,青年观众和青年戏曲演员及创作人才对戏曲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结合多年经验,研究了戏曲在青年人群中的推广,如何让戏曲被青年人乐于接受和热爱,这对于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和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2、当前戏曲生存与发展现状分析

戏曲文化的传承在“文革”过程中出现“断代”现象,使得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戏曲,以川剧为例,川剧是具有巴蜀地方色彩的一种地方戏曲,历史悠久,有好多剧本曾被其他剧种和电影借鉴,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是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一代,仍然不了解川剧,甚至不知道“变脸”,更有甚者不知川剧为何物。戏曲观众出现了大量流失以及观众的老龄化,戏曲市场日渐萎缩。在振兴戏曲,弘扬戏曲文化方面,仍以川剧为例。振兴川剧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无论是政府层面的倡导,还是民间演出,效果都不好,川剧的生存局面一直就是“衰而不亡,振而不兴”。

观众是戏曲的基石,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本文对导致以上局面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总结出是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1)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特别是电视、电脑的普及,使得戏曲观众,尤其是青年戏曲观众人数急剧萎缩。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戏曲文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削弱。同时青年观众往往承担着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与戏曲接触较少,根本没有一个融入戏曲文化的环境。

(2)各地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支持不力,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应由政府承担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职责,对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的公益性、特殊性认识不到位,政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甚至以牺牲传统戏曲生存环境为代价。例如,随着城市大规模的改建,那些代表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川剧演出的陋街小巷茶楼,逐渐被现代商业大厦所取代。

(3)职工收入偏低,人才匮乏。例如,由于观众市场小,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无法安心工作,许多戏曲演出团体在竞争中被淘汰,戏曲从业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另谋工作生存,戏曲生存发展困难重重。

(4)戏曲在培养观众、赢得观众、争取阵地上措施不力,宣传不够,很少运用先进传媒工具对戏曲进行宣传。各媒体对流行文化和戏曲文化的不同“待遇”。媒体对流行文化铺人盖地的宣传与对“老土文化”戏曲的宣传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学生等青年团体不知觉的追逐所谓的流行文化。

(5)部分戏曲自身特点不符合青年一代性格。青年一代往往嫌传统戏曲节奏太慢,耐不住性子看。其实这是青年观众对戏曲认识上的误区,节奏的快慢是要根据剧情来决定。这归根结底还是对戏曲的宣传不到位,导致观众对戏曲文化理解的欠缺。

总体来说,造成戏曲不受青年人欢迎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都很多,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本文研究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和推广策略。

3、戏曲在青年人群中的推广策略研究

由于戏曲与年轻观众的长时间远离,戏曲艺术几乎快要失去了其生存发展的土壤。如何让青年人接受关注并且热爱戏曲,让年轻人了解戏曲的精髓,从而继承和发扬戏曲文化。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策略,供同行们参考。

(一)保护戏曲剧团,保护戏曲的主体。戏曲艺术的体现方式主要就是剧团,保护好戏曲的这一产销主体是实现戏曲发展繁荣的前提,也是吸引青年观众和青年戏曲人才的保障。没有剧团,也就谈不上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当然就更谈不上戏曲艺术的振兴。

(二)戏曲吸引青年人,靠的是戏曲创新和戏曲与青年人的情感相通。戏曲可以引进了新的创作理念和排导手法,力求在原来传统的表演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比如在川剧演出中,将现代音乐、戏曲舞蹈元素与川剧的巧妙结合,对川剧改革探索,在不影响川剧等戏曲精髓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鲜元素,创新的同时也能吸引青年观众,与青年人情感相通。

(三)与时俱进,让戏曲的发展跟得上青年观众的审美观赏水准。将传统的戏曲注入时代气息,青春气息。坚持创作和改编创新的优秀剧本是首要的,不论是历史题材的传统剧目还是新编现代题材,都要进一步与时俱进地修改打造成精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精品化。并不断融入现代人的新的阐释、解读,符合当代青年人欣赏和审美习惯。

(四)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戏曲青年演员。优秀青年演员可以带动戏曲的发展,可以提升戏曲的形象。利用青年人群类似“追星”的现象培养一批年轻观众。积极发现和培养戏曲艺术新人,通过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形成以明星为主的宣传机制。一旦发现好的年轻演员就要大力宣传,并为其定身打造精品代表剧目,配合各种宣传,赢得广大年轻人喜爱。

(五)开展一些面对青年人的戏曲活动。例如举办青少年戏曲大赛,其意义在于将青春美和艺术美的结合,更好地亲近年轻人。同时可以发现和锻炼新秀,培养年轻学子看戏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在学校里作一些戏曲方面的讲座,成立戏曲剧团,举办戏曲训练班等等。

(六)领导必须重视戏曲在青年人群中的推广。相关领导除了明确各级财政在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上所应承担的费用额度及比例,真正把保护经费落实到位以外,政府应增加对戏曲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文化和教育部门都应当把对学生的戏曲教育纳入自己职责范围,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戏曲走进校园。

(七)网络技术连同各类媒体的多方位立体宣传。戏曲艺术要寻求与传媒充分合作的推广策略。戏曲文化推广要充分利用影像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契机,探索戏曲产业与传媒业的合作将是拓宽戏曲传播渠道、弘扬和发展我们传统戏剧艺术的必由之路。同时宣传部门应要求各种媒体加大对戏曲宣传的力度,多播出和刊登有关戏曲的资讯与节目,在文化娱乐和青少年的电视节目中增加有关戏曲的内容。这样青年人就可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可以很容易地就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和电视上,观看到各种经典的和富有活力的川剧、京剧、昆曲等地方戏曲。

以下从各个方面研究了戏曲如何被青年人接受,但是实施起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在青年人群推广戏曲文化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青年人群特点,灵活运用策略,利用戏曲自身的精华吸引青年人的眼球,壮大戏曲的青年观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年戏曲观众的匮乏,使得戏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戏曲的未来的传承是依靠青年一代,尽管目前戏曲并不被青年人群所普遍接受,但是戏曲与青年的隔阂只是相对的。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让青年人关注接受并且热爱戏曲艺术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结合利用本文研究的戏曲在青年人群中的推广策略,尝试培养青年人对地方传统戏曲的兴趣,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发展。只要这些措施和策略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实施,我们对结果还是充满了乐观,对戏曲的未来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 宫平、林琳:成都川剧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调查[J],四川戏剧,2001,(3)

[2] 高山湖:川剧在校园中传承[J],四川戏剧,2008,(04)

[3] 张伟: 振兴川剧之我见[J], 四川戏剧,2010,(1):24~25

[4] 丁波、吴新雷:戏曲与道德传统[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 景安东:川剧艺术进高校的实践意义[J],四川戏曲,2010,(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