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黄河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

时间:2023-05-30 09:12:24

黄河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45-02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八册第二十三课《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标】

(一)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浊浪排空”、“胆战心惊”、“惊涛骇浪”等词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品读重点语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初步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敢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品味重点语句,体会黄河的壮美,初步领悟“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渲染情境,感受黄河壮美

(一)写课题,学生读,要读得有气势,读题质疑。

(二)你知道黄河吗?谁来说说你心中的黄河?

(三)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描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她呈一个“几”字形。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赞颂过她。让我们吟诵这些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及刘禹锡的《浪滔沙》)。

【设计理念】通过画面及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话外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的壮美,为学生学好课文作好铺垫。

(四)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笔下的黄河是怎样的?你们看!

(播放第一自然段的配音、配乐及画面)

1.生自由读,读准“滚”“浊”的字音。

2.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黄河?

3.课件出示:( )的黄河,学生说出个人的见解:波浪滔天、茫茫、滚滚、山崩地裂、气势壮观……

【设计理念】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越来越深地走进文本所描绘的境界,从而感悟语言文字并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4.齐读第一段,这段的哪个词形容人的心情?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胆战心惊”。

5.指导朗读,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

6.个人展示读,自我评价,同学评价。

过渡:黄河每日都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又有谁敢做黄河的主人呢?

黄河奔腾在每个人的心中,这节课让我们走近黄河,走近黄河的主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一)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做记号。

(二)课件出示词语,检查把字词读准。

(三)借助画面、工具书及生活积累,理解“竹篙”、“如履平地”等词的意思。

(四)读了课文,你知道黄河的主人指谁?

(板书:艄公。老师提醒学生“舟”作部首时横变提,不出头)

(五)快速默读课文,艄公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用 划出。

课件出示全文中心句: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个人读。

2.质疑问难。

3.这是全文的中心句,齐读。

同学们,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作家袁鹰一起来到滚滚的黄河边,去亲身感受黄河的主人――艄公,感受他的勇敢和智慧,感受他的镇静和机敏。

【设计理念】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必然会有自己的收获。此处从中心入手,抓住文章主题让学生自读自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感悟情境,品味文本

(一)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是什么感觉?自由地朗读课文。把你有感想的地方划下来,可以写写你的感受。

(二)讨论交流。

(三)出示句子,品味句子:“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你感到作者当时是什么感受?

2.个人读,读出“胆战心惊”的感觉。

3.作者看到羊皮筏子是那么小那么轻,应该怎样读呢?

4.个人展示读,读出紧张、惊讶的语气。

5.生评议,师再评价:听了她的朗读,我好像看到羊皮筏子一会儿隐,一会儿现,一会儿冲上浪峰,一会儿甩下谷底。

(四)点击图: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让我们激动地读第四小节:“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五)出示第三小节。

1.作者初见羊皮筏子是那么新奇,没想到羊皮筏子上居然有人,作者感觉是那么惊讶,那么兴奋。女生读这一节。

2.学生体会“啊”的读法。

3.指导读好“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点击“还有”,提示读重些。数数时由慢到快,读出兴奋之感。)

4.发散思维:羊皮筏子只有二十斤,你我可以背上一两个,如果此时你在上面,你敢不敢?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侧重在朗读感悟,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老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在读中去理解,在理解中去读,以读传情,以读悟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旨

(一)结合板书,再读中心句。

(二)渗透教育:只要我们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拼搏,不畏艰险,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三)再现画面,播放乐曲。

黄河的主人范文2

黄河素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河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流经中国大陆的三个阶梯.它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黄河大部分处暖温带,气候暖和,土壤疏松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黄河文化就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出来的。

久远的黄河原始文化和古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围,沉淀出了黄河黄土文化的兼容特征,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历史。文学创造人才辈出,流芳古今。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诸子百家思想学说对黄河文化的滋长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它奠定了黄河文化的发展方向。其中墨家、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尤为显著。墨家主任重道远;道家主淡泊自守;儒家则主人力与自然的调合。墨家主兼相爱,交相利;道家主与世无争,清静无为;儒家则主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墨家主尊天,事鬼,爱利万民;道家主顺应自然,轻松快活;儒家则主敬鬼神而远之。墨家主摩顶放踵以利天下;道家主个人主义,家庭观念淡泊;儒家则主群己合一,修齐治平。这些观念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就文化传统而言,墨家“背周道而用夏政”,继承了夏文化的传统。道家继承了商文化的传统,商人的占卜术对阴阳家和道教影响很大。“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文化在继承夏商文化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而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使“三代遗风,驰而复张”,正是周文化的继 承者。秦汉以降,儒道墨等诸子学说及其新的阐释一直是黄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实内核。

黄河之水滔滔不绝,黄河文化源远流长。

无论古代或是现代,黄河都是为文人墨客所赞颂。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王维写“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品味诗句,仿佛滔滔江水展现在我们眼前。而“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写出了黄河的奇壮之景。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从他们的诗句中我们仿佛感受了到黄河两岸金戈铁马的战况、织衣耕种的淳朴民风。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写出了他们面对着滔滔黄河水的无限感慨。

黄河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立志向前的精神。一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黄河的恢弘与不屈。《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磅礴、恢弘、雄壮、阔大,面对着黄河,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显得缈小。但黄河的文化,黄河的精神却传承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精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黄河的主人范文3

【摘要】美丽的黄河,在美丽着中国,也在美丽着世界,就这样默默地、无声无息地向巨人展示着悠悠黄河文化,孕育出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关键词】黄河文化旅游郑州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省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任务。中原崛起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必须靠河南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的合力。

人们多年来习惯于说“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当我们在为“河南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经上下五千年”而自豪不已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要把昔日的灿烂变为今天的辉煌。

郑州作为中原崛起的城市之一,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全国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郑州黄河作为国内九个黄河地域之一,由于其地处中原,“郑州黄河”更具有吸引力,郑州黄河的“悬、浊、荡、阔”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大禹塑像、“哺育”、象苑、黄河民俗风情苑、黄河碑林以及以炎黄二帝巨塑为主题的“中华炎黄坛”工程,构成了展示黄河文化的系列内容。郑州黄河文化如此醇厚,那么怎样弘扬黄河文化,如何利用黄河文化凝聚华人的向心力,提高黄河旅游文化的内涵,在中原崛起中郑州如何起到龙头作用,树立郑州的良好形象,增强黄河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黄河文化旅游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区是旅游的依托。离开文化谈旅游,只能走马观花;离开旅游谈文化,只能纸上谈兵。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旅游离开了文化,算不上真正的旅游;文化离开了旅游,只能是单调的文化。只有旅游依托文化,旅游才能如虎添翼、名扬遐迩。只有文化和旅游结合,文化才能进一步得到弘扬。有了景区,就有了旅游,但不一定就有了文化。因此,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所有景区要开发的重要工作和内容之一。以“河”为媒,以“游”为介,加大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全方位展示黄河的迷人风采,是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加快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郑州市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署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有伏羲山、环翠峪、轩辕黄帝故里、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1400余处,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28项。丰富的地上旅游资源让郑州名扬全国,让河南闻名世界。这些都是以黄河为主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都有着浓厚的历史内涵可以发掘。可以以黄河为主开发黄河文化内涵,在合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将黄河文化资源开发成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特别要加大对炎黄文化、嵩山少林文化、商文化的开发力度,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提炼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丰富产业体系,让黄河文化成为郑州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形成郑州的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品位

现代考古学证明,华夏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历史过程,北起大兴安岭,南到珠江上下,无论是黄河两岸,还是长江南北,都留下了众多的我们先祖生活、生产的足迹,正是这些密若繁星的文明之火,汇成了中华文明的滔滔巨流,也就是目前学术界所普遍认同的中华文化“多源一体”的发展过程。就我国进入近代以前的历史而言,文化主体应是我们的先民们依托黄河所创造的文化,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黄河文化。

经过多年努力和开发,河南的黄河文化旅游向国内外游人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如歌、如诗、如画的黄河风情,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迎合了游客求真、求奇、求知的消费需求,并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历史文化的黄河文化,应精心打造黄河旅游业的文化品牌和黄河历史人文资源品位,以迅速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黄河自古就有“中华民族的摇篮”之说,伟人也曾在黄河指点江山。那么游人来黄河看到的应该是什么呢?看到的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人为全世界谱写的文化历史。其实,黄河的内涵远不止此,伟人游览黄河,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话题,我们应该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让游人看到黄河就想起伟人,想起1952年主席登上郑州黄河南岸的小顶山视察黄河,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我们要将与之有关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提炼出来,让更多的中华儿女感受这种精神,感受黄河文化的真正内涵。

三、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

文化又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黄河历来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那么怎样才能把这种母文化发扬光大,怎样才能把黄河文化提升到生产力的高度呢?

1.用全局的观念充分认识黄河文化的联系性(海外华人提到黄河就想到了中国,国内人士提到黄河就想到了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持续性(海外华人众多,另外每年都有客家人到河南拜祖认宗,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力量),并提高到新的高度去认识,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黄河文化,发挥黄河文化的影响力,增强黄河文化对全球华人的凝聚力,提高河南旅游文化的内涵。

2.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必须克服偶发性、个别性、低档性等弊端,而要成为社会性、持续性、规范性、系统性,并向高层次全方位发展。黄河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挖掘是其开发的前提,没有这样的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开发后的产品就不能具有高档次,必须由各个方面的专家相互配合,密切协作,使开发工作扎扎实实,更具科学性。比如说以炎黄二帝巨塑为主体的“中华炎黄坛”开发建设就是黄河文化的典型。

3.黄河文化的优势,在以往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文化优势,河南应该在发展工业、农业、商业的同时,加大对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抓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就是在抓经济,也就是在发展生产力,提到政治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四、提高黄河文化发展力

世界范围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又越来越表现出生产力的特征。作为黄河文化,他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时代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那么,在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快,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要解放和发展黄河文化的生产力,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黄河文化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坚持发改革开放统揽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坚持将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办。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特别明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黄河文化作为河南的乃至全国的传统文化,其内涵和外延有着很大的容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政府大力倡导这种民族文化,以黄河文化为依托的各种产业才会更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大黄河之旅”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了以黄河文化为依托的大黄河之旅切合市场规律,符合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

四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方面,旅游行业今后要更加自觉地走在前列,因为旅游业比任何行业都更信赖自然、人文环境的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旅游业自身。

五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旅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旅也是管理和治理旅游业的基本方略,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六是正确实施产业定位,搞好旅游创意策划、旅游形象与产业定位,是旅游业能否获得大发展的关键。在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大力扶植培育的同时,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特点突出黄河文化特色浓郁这一优势,我们将“黄河文化”作为郑州旅游业的主要内涵,围绕“河、文、古”作大文章。河:即黄河,搞好黄河风景名胜区重点项目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文:开发民俗文化、市井文化、食文化和旅游纪念品;古:即发挥商王朝历史悠久优势。

七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虽然几年来各个景区的基础建设和接待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和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黄河的主人范文4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但天然年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1%。黄河流域主要有以下水文特征:流域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年径流量年际变化悬殊,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 60%的水量集中在每年的汛期。黄河挟带泥沙数量之多,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年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达16亿t,年平均含沙量达35kg/m3;黄河泥沙在时空分布上有比径流更为集中的特点,来自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间的泥沙占全流域总量的90%以上,80%以上的泥沙来自每年的汛期,输沙量年际变化也很大。

自1986年以来,黄河下游及河口来水来沙持续偏少(图1-1,表1-1),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引黄水量急剧增加,进入河口地区的水量持续减少,河道断流严重,1997年利津站出现了长达226天的断流。为限制超计划用水,促进水资源的有序利用,1999年黄河开始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从而遏制了持续27年的河口断流现象。为恢复黄河的健康新生命,2002年开始的调水调沙运用,保证了黄河下游的不断流,进入河口地区和入海水量得到保证。但是来水偏枯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

图1-1 黄河利津站逐年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表1-1 黄河山东利津站历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表。

时段 径流量(108m3) 占多年(%) 输沙量(108t) 占多年(%)

1950~1959 4291 144 120.0 168

1960~1969 5012 168 108.9 150

1970~1979 3112 102 89.81 126

1980~1989 2860 96 63.86 90

1990~1999 1407 48 38.99 54

2000~2009 1409 48 13.44 18

2黄河洪水入海水沙特征

1958年7月14日至19日在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简称三花区间)的干流区间以及伊河、洛河、沁河流域持续暴雨,黄河发生了自1919年有实测资料记载以来最大洪水。花园口站洪峰流量达22300m3/s,洪峰水位93.82m。这次洪水主要来自三门峡以下的三花区间,三门峡以上来水仅占花园口洪峰流量28.7%。此次洪水来势猛,峰值高,含沙量小,洪水持续时间长;洪水过程陡涨陡落,从最大暴雨结束到花园口出现洪峰,历时不足一天;花园口站5天沙量仅4.6亿t;最大12日洪水总量达89亿m3。洪水在东坝头以下,普遍漫滩偎堤,豫鲁两省迅速组织200万防汛大军,严密防守,洪水顺利排泄人海。

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简称三花区间)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三花干流及伊洛沁河相继涨水,花园口站出现流量15300m3/s洪峰,最大12天洪水总量达65.27亿m3。洪水到达下游时,孙口站洪峰流量为10100m3/s;为保证艾山以下防洪安全,启用了东平湖老湖区分滞洪,艾山站洪峰流量削减为7430m3/s,洪水安全人海。

3黄河引用水对黄河断流的影响

自然状态下的1972年以前,黄河没有断流的记录。1972年后随着黄河引用水加大,黄河开始发生断流。据统计上世纪70年代年年均断流14天,平均断流长度122km, 80年代年年均断流则15天,平均断流长度159km, 90年代(至1997年)年年均断流达81天,平均断流长度243km。1997年断流最上端达夹河滩以上河南开封附近,长度723km,利津站累计断流226天。始于1999年的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下游断流得以根本改变,但黄河两岸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河道的断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其影响往往是潜在的、滞后的和难以逆转的。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地表植被经常受到黄河改道、决口泛滥和海潮侵袭的影响,是极不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一。三角洲的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林木稀少。草地可归属为普遍草甸植被、盐湿生草地植被、盐生草地植被和盐生植被四种类型。

盐土植被以翅碱蓬为优势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6m以下的沿海高潮线以内,呈带状向内陆分布,土壤含盐量高达1%~3%,潜水矿化度在50g/L以上,植物种类贫乏,环境严峻,植被稀疏,但经过人工围修防潮坝,不几年就会演替为盐生草甸植被,或在低洼平地和引黄淤灌区,也会很快演变为盐湿生草甸植被。

盐生草地植被以獐茅为优势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3m处,土壤含盐量0.6%~1.0%,潜水矿化度30g/L以下的弱盐渍化地区。但在年高潮到达地和强垦陆地返盐片,又会迅速演变为盐生植被;一旦经过引黄灌淤,又会很快演变为普通草甸植被。

盐湿生草甸植被以芦苇为主,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封闭洼地和低平积水洼地,有的还是海水月高潮或年高潮到达地,但积水消退就会演替为普通草甸植被。

普通草甸植被以白茅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4m以上的黄河故道和新淤土地上,土壤含盐量0.5%以下。普通草甸植被经不合理的垦殖,三五年内就会返盐弃荒,演变为盐生草甸植被,一切过牧的草甸植被也会逐渐向盐生草甸植被及盐生植被演替。

由此可见,黄河三角洲的草地生态十分脆弱,是一块极易演替的不稳定的生态系统。促使草地生态良性发展的动因是黄河的水沙资源,而导致草地生态逆向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天然的海潮侵袭和人类的过度垦殖、放牧。因而,黄河的断流对河口三角洲的草地生态极为不利。

得益于黄河陆源性生物营养物质的大量输入,黄河河口附近海域生态资源丰富,是多种鱼类幼体的集中分布区和经济渔场,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誉。黄河断流对河口附近海域生物资源产生饿诸多不利影响。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使得海洋生物的生殖繁衍受到严重影响;大量回游鱼类游移它处,造成渤海海洋生物链的断裂;黄河断流,河口地区的污水并不会因之而消除,从而造成渤海水域的污水加重,河口海域氯度升高,对河口鱼虾生殖繁衍极为不利。

黄河的断流使得以黄河水为主要淡水资源的河口地区严重缺水,灌区农田不能及时播种、浇灌、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区域农业生产和开发建设。另外,该区域土壤系黄河泥沙沉积物,成土时间短,质地均匀,以粉细沙为主。由于造陆时间与成土过程短,草甸发育程度不够,加上海拔低,潜水位高,底层多为海相盐土母质和高矿化咸水带,盐水易生地表,地势低洼不平,海潮侵袭范围广,影响大,故区域内盐渍化土壤分布广泛。黄河断流,淡水资源和低含盐土壤得不到补充,土壤盐碱化危害扩大,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同时水污染的加剧,黄河滩区的沙漠化以及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恶化,沿岸地下水位不断降低,海水入侵加重、海岸线回蚀。

4黄河调水调沙对入海水沙的影响

黄河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运行。调水调沙目标是利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稳定黄河现行河道,实现河床不抬高。基本原则是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有计划地控制水库的蓄、泄水时间和数量,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不平衡的水沙过程尽可能协调。

2002至2004年,黄河连续进行了3次调水调沙试验,实现了黄河下游河道全线冲刷,把2.6亿t泥沙送入大海,使黄河下游河道过流能力提高近1000 m3/s。

2005年后黄河转入调水调沙生产运行。2005至2015年,小浪底水库在汛期前腾空防汛库容的防汛调度时机,于每年的6月下旬开始小浪底水库放水,进行调水调沙运行。其中2005、2007、2010等年份利用伏秋洪汛进行了多次调水调沙。

黄河调水调沙运行显著扩大了主槽过洪能力, 2002年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前,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过流能力只有1800m3/s,连续多年的调水调沙,到2012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过流能力已增加至4200m3/s。

5黄河不同时期洪水水沙入海过程特征

黄河大洪水对河口的塑造起决定性的作用。研究河口水沙对河口的影响就必然要研究黄河大洪水,对于黄河2002年进入调水调沙时期以来,黄河调水调沙洪水是该时期每年相对较大的唯一洪水,因此研究调水调沙洪水特征,是研究河口最重要入口。

5.1黄河洪水特点

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下游洪水主要来源于上中游地区。实测洪水主要来源于河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或者三门峡和花园口之间,河口镇以上来水为主的洪水为1964年8月,仅为一般较大洪水。黄河下游洪水由暴雨形成,7月上旬至9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北纬25?-30?-25?间跳动,形成盛夏径向型和盛夏纬向型黄河流域大气环流,形成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有些年份副高亚脊线北跳南撤时间提早或延迟,暴雨洪水也可能提前发生6月下旬和10月下旬,据此黄河下游汛期为7月至10月。

为供水、发电建设的的水库,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以及洪水期经济社会引用水,使黄河下游常遇洪水大幅度减少。

5.2调水调沙洪水与以往洪水不同特征

黄河干流目前已建成的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4座水库,总调节库容285.5亿m3,2002年至今实施的黄河历次调水调沙试验与生产运行,都属于4库单调或联调等不同模式的范畴。

陆架浅海是海洋生物资料的主要源地,它与人类的活动紧密相关,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变。陆架浅海跟大洋相比除了存在岸界、水深的变化尺度与局地平均水深在同一量级、运动的时空变化明显等不同特点外,河流的注入也是陆架浅海的一个特征[2]。河口是指河流与海洋的结合地段,河流携带淡水注入相应的海区,跟附近海域的海水混合,形成冲淡水,也称低盐水。河流冲淡水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会直接影响水温,盐度等这样一些重要的海水特性,还对营养盐,沉积物或者污染物质等浓度的输运以及浮游生物,鱼卵等的迁移和分布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黄河河口陆海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黄河入海冲淡水对河口及邻近海域地貌环境、水沙场、化学场等生态系统的要素作用,二是海洋几千年来接受冲淡水冲击形成的低盐淡水生境以及相适应的海洋生物对冲淡水的需求与依赖。陆海相互作用的共性因子即是可以调控的因子。

小结

⑴自1986年以来,黄河下游及河口来水持续偏枯,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断流加剧,1997年利津站出现了长达226天的断流现象。自1999年以后,黄河实行了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和2002年开始的调水调沙运用,保证了黄河下游不断流,但来水仍然偏枯。

⑵黄河下游洪水主要来源于上中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天然洪水过程改变具有重要影响。黄河调水调沙洪水即有计划地控制水库的蓄、泄水时间和数量,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不平衡的水沙过程尽可能协调。

⑶研究调水调沙洪水特征,将成为研究河口最重要入口,研究调水调沙工程优化调控模式,也将必然成为研究河口生境影响调控的唯一性入口。

参考文献:

[1] 李文家.《黄河下游洪水特征、成因、及设计洪水分析》.黄河报2011/12/22第003版

黄河的主人范文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博大精深的。在历史资料里,可以找到“炎黄子孙”和“华夏”的来历;在地理资料里,可以找到黄河“黄”的原因;在民间故事、神话故事里,可以找到与黄河有关的动人的传说;在古今文人的诗文里,可以找到有关黄河的动情描写……只要你有心搜集,稍加整理,就可以讲出一段关于黄河的故事。

交际示例一

黄河“黄”得不一般

湖北省利川清源中学201班 蒋 涛

大家好!我讲的题目是《黄河“黄”得不一般》。我从历史书中了解到,在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个非常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黄帝教人们植谷、造车、纺织等,炎帝精通农业生产。后来,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部落,后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所以,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黄河,黄土,黄帝、炎帝及其子孙,正好组成一个极有文化意义的象征,“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都是从黄河流域发源的。

我还从史书上查到,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黄河流域定都,比如:夏朝定都阳城,商朝定都亳,周朝定都镐京,秦朝定都咸阳,西汉和隋唐定都长安,东汉和魏晋定都洛阳,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根据以上史实可以看出,我们的黄河的确“黄”得不一般。

简评:

站立姿态好,表情自然,语言流畅,讲得连贯,引用资料准确丰富,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显示出民族的自豪感。有的句子在处理上欠口语化。

交际示例二

黄河“黄”的原因

湖北省利川清源中学201班 刘 畅

大家好!我讲的题目是《黄河“黄”的原因》。读完光未然的《黄河颂》,我又查阅了地理资料,知道黄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全长5464千米,最终注入勃海。从黄河的形状看,很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因此人们称它为“九曲连环”。由于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带走大量泥沙,所以它是黄色的,也就自然是“浊流”。

简评:

讲得清楚流畅,不拖泥带水,明确地告诉了同学信息,没有修饰语,显得朴实。不足之处是讲话时身体有些晃动,少了稳重感;另外,所讲的内容不仅是“黄”的原因,还有其他,显得不很切题。

交际示例三

黄河真是“巨人”

湖北省利川清源中学201班 廖启林

大家好!我解答的问题比较简单。诗人光未然在《黄河颂》里,把“黄河”比喻成一个有千万条臂膀的“巨人”,如何理解呢?黄河的主流是它的躯干,那么它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臂膀”了。至于含义嘛,请看诗的前面描写黄河有“一泻千丈,浩浩荡荡”的磅礴气势,凸现出这个“巨人”的不可阻挡的雄浑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和信念的象征。黄河用它如铁的“臂膀”抵御着外侮,保卫着华夏人民,真是有“巨人”一般的伟大力量。我就是这样理解“巨人”的。

简评:

这位同学对“巨人”的比喻,理解得很准确,把握了诗人的感情,同时讲得很是自信,显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不足的是,讲话时眼睛有些向上瞄,应该平视或扫视同学。

交际示例四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湖北省利川清源中学201班 田浩然

大家好!我讲的是一则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

从前,在陕西渭水河边,住着两家人。一家是姓黄的财主,一家是姓关的穷人,两家相隔30余里。关家有个男孩,取名关财,从小聪明伶俐,学什么会什么。可惜家境穷困,父母早亡,关财只好靠流浪讨饭度日。他在去黄财主家讨饭的途中,遇到艺人指点,学会了吹箫。

关财吹的箫声十分悠扬,吸引了好多人来听。黄财主的女儿黄河被箫声迷住了,就暗中指派丫环送食物和衣服给关财。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关财越吹越起劲,黄小姐也越听越爱关财,就命丫环把一条丝帕丢到关财身边,暗示要约会一次,看看关财的面貌。关财也感谢小姐好心,就把丝帕随时带在身上。

这事被黄财主知道了,就派家丁把关财毒打一顿,然后抛进山林。黄小姐听不到箫声,心事重重,得知关财被抛山林,就决心前去探寻。在丫环的帮助下,黄小姐好不容易来到山林找到关财,可惜关财已经奄奄一息,丝帕缠在箫上。黄小姐一见关财,马上泪如雨下,抱住关财大哭。关财慢慢睁开眼睛,深深地看了黄小姐一眼,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于是,后来就有了“不见棺材(关财)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说法。

简评:

这位同学讲得很是生动,把同学全吸引住了,故事把民间俗语的来历具体化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足之处是少了一点“讲”,多了一点“背故事”的样子,今后要注意口语化。

训练题设计

1、请你讲一则有关黄河的神话故事;

2、请你讲一则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

3、请你讲一则有关黄河的俗语故事;

4、请你讲一则有关黄河诗词的故事;

5、请你讲一则有关黄河的战争故事;

6、请你讲一则有关黄河的爱情故事;

7、请你讲一则有关黄河的变迁故事;

黄河的主人范文6

细雨绵绵,青山披绿,黄河岸边,生机盎然。5月8日,宁夏迎来了立夏后的首场降雨,喜雨的到来,使刚刚落成的中华黄河坛显得格外庄严神圣,辉煌壮丽。在这个孕育希望和美好的季节里,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感恩母亲河”活动在青铜峡市金沙湾中华黄河坛隆重举行。

5月8日是母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华夏儿女汇聚在母亲河畔,礼赞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感念黄河母亲的千载哺育,共同见证中华儿女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庄严时刻。

“感恩母亲河”活动由文化部、国家民委、水利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开幕式上致辞。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宣读了《黄河颂文》,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自治区主席助理屈冬玉主持。自治区领导、国家部委及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沿黄部分省区领导、自治区部分离退休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港澳台嘉宾、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等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上午9时整,收取黄河水的沿黄9省区代表乘坐在从黄河上游缓缓划来的9只羊皮筏子。羊皮筏子抵达码头后,一位世代居住在黄河岸边的90岁老人接过装有黄河水的皮囊,将水分别倒至9对少年抬着的9只桶内。这一传递过程,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千载传承,表达了一代又一代黄河儿女对黄河母亲的敬爱之情。9时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代表聚集在中华黄河坛入口广场,种植感恩树,用取自母亲河源头的黄河水浇灌感恩林,让苍松翠柏为母亲河畔披翠染绿。

吮母乳一滴千秋感念慈恩,卧摇篮三夜万世魂系亲情。沐浴在细雨中,踏着厚重的青石板拾级而上,观黄河五千年照壁,上玉带桥,览天赐地馈阁,经农耕大道,登临活动主会场――中华黄河坛主坛。上午10时整,开幕式正式开始。全场起立,齐唱国歌,现场的万余名各民族社会各界代表面向黄河鞠躬致礼,感谢黄河母亲的慈爱之情、哺育之恩!祝福伟大祖国蒸蒸日上、前程似锦!祈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繁荣昌盛!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致辞中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浩浩荡荡的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培育了黄河文化。千百年来,黄河滋润着宁夏平原,造就了良田沃野、鱼米之乡的“塞上江南”,黄河是宁夏须臾不可离开的生命之河。宁夏回汉各族人民依黄河而生存,因黄河而发展,“天下黄河富宁夏”真实地反映了黄河对宁夏的特殊恩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开拓进取、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奋斗目标。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宁夏沿黄经济区作为重点建设的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在保护好母亲河的前提下,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着力打造黄河金岸,加快推进沿黄经济区建设,努力谱写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新篇章。张毅说,饮水思源,感恩怀德。我们怀着赤子之心举行“感恩母亲河”活动,就是要礼敬母亲河、赞颂母亲河、感恩母亲河,就是要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恩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我们希望借此进一步激发黄河儿女的爱国热情,展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各族人民团结、和谐、文明、奋进的新形象,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灿烂辉煌。

“九曲黄河,万里龙蟠,乾坤流转,意气飞扬。携百川之流,卷千重之浪,奠中华民族之基,启华夏文明之光。大哉黄河,百川汇宗;慈哉黄河,母爱无疆;伟哉黄河,教化英贤;雄哉黄河,佑护一邦;美哉黄河,遍地农桑;恩哉黄河,福祉绵长……”自治区主席王正伟饱含深情宣读《黄河颂文》,浑厚铿锵的声音在朔色长天回荡。

在随后举行的“感恩母亲河”音乐会上,枕着黄河涛声长大的华夏儿女们敞开心扉,与黄河母亲一起聆听《黄河金岸赋》《黄河颂》《祖国,慈祥的母亲》,一起讴歌走过千万年沧桑岁月的黄河文明,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开幕式在一曲高亢激昂的《爱我中华》中落下帷幕。

演出结束后,区内外嘉宾还参观了黄河金岸成就展、黄河金岸艺术摄影展和“美丽宁夏・灿烂回乡”书画展。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的重大战略构想,以此来回馈母亲河的哺育之恩、慈爱之情。宁夏沿黄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主体功能区,已相继被载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加快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为了感恩母亲河并贯彻实施“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的重大战略,2009年,自治区政府邀请中科院教授郭来喜担任总策划,组织文化、历史、古建、规划等领域的专家,规划建设展示黄河文化的重要平台――中华黄河坛。2010年9月底,中华黄河坛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建成后的中华黄河坛集中展现了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和黄河文化,融会了全国56个民族的文化元素,适当突出了宁夏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既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浓重体现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宁夏打造黄河金岸宏伟战略的龙头工程。

黄河的主人范文7

王化云的主要治黄业绩

王化云的人生经历很富传奇性、故事性。他出身于书香门第,24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创立北平精业中学并出任校长。“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他和该校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并成功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学生。抗日战争爆发,王化云先后在国民革命军和山东聊城抗日游击司令部任干事,在抗战烽火硝烟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变化,他相继出任山东丘县、冠县抗日政府县长,鲁西行署民政处长,冀鲁豫行署司法处长、抗日中学校长、民教处长等职,坚持敌后抗战,多次经历“反扫荡”,在残酷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党交给的各项任务。特别是1946年创建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后,王化云在治黄领导岗位上连续奋斗40年之久,亲历了一场场重大治黄事件,见证了黄河除害兴利的沧桑巨变,为推进治黄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献。主席说他“研究黄河钻进去了”,称他和钱正英、林一山是国家水利工作应倚重的三个人。

归纳起来,王化云的治黄业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危受命,创建人民治理黄河事业。1946年春,政府在战后重建名义下,突然提出堵复花园口大堤口门,引黄河回归故道。由于故道下游堤防历经8年风雨侵蚀,残破不堪,此时引黄河归故将使两岸受到极大的洪水威胁。对此,中共中央从全国大局出发,为解救豫皖苏“黄泛区”人民疾苦,表示同意堵口归故,但坚持必须先修复堤防而后堵口,以不致造成第二个“黄泛区”。同时,为应对这一突然变化,中央决定成立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民众修复堤防,抵御随时可能到来的洪水。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王化云临危受命,接过了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这副重担。他从白手起家筹建机构、延揽人才到率领治河员工、发动沿河群众“一手拿枪,一手拿锨”赶修堤防、防汛抢险,从参加国共黄河谈判到组织民运支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直至开国大典前夕战胜黄河大洪水,波澜起伏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就此发端。

2.部署指挥防汛抢险,确保黄河安澜。自古以来,黄河下游洪水决口改道频繁,灾害惨重。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下游共计决口1500多处,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至天津,南达江淮,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千米。为了治理黄河水患,历朝历代提出过许多治河方策,但是最终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历史。

由古及今,可以想见,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王化云,肩负的责任何等沉重。因此,他始终把黄河防洪作为第一要务。一方面,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学习和汲取历代治河经验教训,发挥治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殚精竭虑,周密部署。一旦发生险情,果断决策,采取有效防守和抢护措施。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发生10次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每次洪水都被成功防守,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而历史上,同样量级的洪水,几乎每次都要发生多处决口,造成重大灾害。如1933年黄河陕县站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下游两岸决口达104处,冀、鲁、豫、皖、苏5个省320万人受灾,死亡18300余人。新中国治理黄河水患的巨大成就与此前决口改道灾害频仍的险恶情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特别是1958年的黄河大洪水。当时,由于中游地区连降暴雨,干支流水位急剧上涨,据测报,下游将出现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按照预案,对于这种超标准洪水,需要爆破长垣县石头庄溢洪堰分洪削峰。然而,在此分洪区内,有100万名居民、200万亩耕地。在很短时间内实现百万人的迁移救护绝非易事。可是,面对来势汹涌的洪水,如果不分洪,千里堤防一旦失守导致决口,那将造成更为巨大的灾害!分洪与不分洪,一字千钧。在这紧急关头,王化云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胆识,经过对堤防能力、后续洪水的认真研判,果断提出了“不分洪,靠严密防守战胜洪水”的防洪方案。方案很快得到中央批准,下游两省和黄河职工组成200万人的抗洪大军,经过数十昼夜奋力抢护,终使这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安然入海,同时避免了分洪的重大损失,取得了黄河防洪全面胜利。

3.致力加强黄河堤防,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历史遗留下来的黄河下游河道形态上宽下窄,防洪能力上大下小,抗洪强度十分薄弱。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效防御黄河洪水,国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对下游大堤进行多次全面加高培厚,持续开展了河道整治工程。干流建成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支流伊河建有陆浑水库,洛河建有故县水库。为防御超标准洪水,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和东平湖分洪水库,初步形成了由堤防、水库、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组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抗洪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这一防洪工程体系以及人民群众的严密防守,实现了黄河下游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保障了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黄河流域管理机构的主要领导人,王化云在长期的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建设中,统筹考虑河防布局,科学部署施工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基本建设,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为战胜黄河洪水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

4.立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孜孜探索治黄方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新中国成立不久即把“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提上重要日程。为了寻求根治黄河的道路,王化云多次组织大规模查勘,广泛搜集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等资料,并率先垂范,走遍大河上下,研究总结古今治河经验,提出新的治河方略。1955年,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该规划充分体现和吸纳了王化云提出的治河方策和措施建议,成为这一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重要指针。此后,根据对黄河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王化云相继提出“上拦下排”、“调水调沙”等治河方略,有力地指导了各个阶段治理黄河的实践。

5.晚年倾其全部心智,积极促进小浪底工程上马。1975年8月的淮河大洪水,为黄河防洪敲响了警钟。对此,众多水利专家研究提出,为防御黄河特大洪水,必须采取重大措施,在三门峡以下干流兴建一座新的控制性工程。当时,围绕修建小浪底工程还是桃花峪水库两种方案,专家意见有重大分歧。王化云和他代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从防洪减淤、综合效益等角度考虑,坚持修建小浪底工程。这一时期,从黄河中下游治理讨论会、小浪底工程方案论证会到组织部署规划设计、现场勘测试验、中美联合轮廓设计,直至上书中央领导同志,王化云抓住每一个环节,积极推进小浪底工程决策上马。后来他久卧病榻,依然牵挂于怀,直到溘然长逝。

1991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同年9月,小浪底工程前期工程破土动工。2001年,工程全面建成,开始发挥综合效益。可以告慰这位治河先贤的是,他为之不懈奋斗的小浪底工程,如今,在防洪防凌减淤、水量调度、调水调沙等重大治黄实践中,正担当着举足轻重的扛鼎重任。

王化云治河思想的发展

作为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黄河专家,几十年间,王化云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治理黄河方略。有的方略不仅推动了当时治黄事业发展,至今仍对治黄发挥着主导作用。有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局限性和缺失,经过认真总结和反思,及时加以调整完善。王化云的治河思想正是在这种螺旋式认识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1.宽河固堤。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安定局面进行经济建设。王化云认为,实现“稳住现行流路,不让黄河决口改道”的目的,必须改善河道形势,加强堤防工程,为战胜洪水创造物质条件。由此,催生了他的“宽河固堤”治河方略。

这一方略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宽顺河道,废除民埝。历史上,由于管理不力,河道内修筑了不少低标准的民埝。一遇大洪水,民埝溃决,洪水直冲大堤,往往造成巨灾。因此,欲保持宽河形态的优势,必须废除民埝。二是抓好堤防加高培厚,提高工效,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增加防御非常洪水手段,修建北金堤滞洪区溢洪堰工程。

实践证明,由于采取“宽河固堤”方针,黄河下游的抗洪能力有了较大增强。1958年,黄河花园口站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通过宽河道削峰滞洪,到孙口站削减为15900立方米每秒;再经东平湖滞蓄,艾山站洪峰流量进一步削减至12600立方米每秒。依靠“宽河固堤”的工程措施和群众的严密防守,确保了黄河防洪安全。

2.蓄水拦沙。历史上,黄河防洪主要依靠两岸堤防。经验证明,由于堤防只能排水排沙,不能控制和调节洪水泥沙,因此,单纯依靠堤防不能解除洪水威胁。而且,新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开发利用黄河水利水电资源,变害河为利河。王化云所主张的“蓄水拦沙”方略,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该方略的主要思路是,把泥沙和水拦蓄起来加以控制利用,造福于民。控制洪水和泥沙的基本方式是从干流到支流,节节蓄水,分段拦泥。主要措施,一是在干支流上修建一系列拦河坝和水库,拦蓄水沙,同时调节水量,发展灌溉、航运和水力发电;二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1954年,根据“蓄水拦沙”方略制定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拟对干流实行梯级开发,同时在上中游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设想在50年内,基本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从而消除下游洪水危害。当时动工修建的三门峡、刘家峡两座综合性工程,即为该规划的第一期工程。

“蓄水拦沙”方略突破了历史上治理黄河主要依靠堤防“排洪排沙”的被动局面,第一次强调了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要求,突出对水沙资源加以控制和利用。在治理黄河思路上,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一方略也有失误。在指导思想上,欲使“黄河清”违背了黄河的基本规律。在治河思路上,单纯强调“拦”,忽视了必要的“排”,实践证明并不能解决下游防洪问题。该方略后来通过总结修正、去伪存真,得以继续发展完善。

3.上拦下排,两岸分滞。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投入防洪运用后,水库发生严重淤积,潼关河床高程迅速抬高,严重影响渭河下游防洪、西安及关中平原的安全。因此,1962年该工程由“蓄水拦沙”改为“滞洪排沙”运用,并实施“两洞四管”改建。由此,大量黄河水沙仍需通过下游河道排泄入海。下游河道恢复淤积,防洪问题重新凸显。面对始料不及的严重局面,王化云思想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他为谋求下一步的治理黄河之路,陷入深沉的思考。

通过深刻反思,王化云认识到,黄河的洪水与泥沙问题紧密相连,解决下游水患,必须统筹考虑处理泥沙问题,绝非单一措施所能奏效。古代治河单纯靠下游河道排洪排沙,不能解决洪水问题;三门峡水库运用实践说明,单纯在中上游蓄水拦沙也不能解决黄河问题。处理泥沙必须把“上拦”与“下排”结合起来,上下兼顾,综合治理。

对于黄河防洪,他认为,水库拦洪能有效削减洪峰,增加防洪主动性,应该坚持。但依靠水库控制洪水也有限度,较长时期内下游河道仍应是黄河洪水的主要出路。解决下游防洪问题,除修建干支流水库集中拦洪外,还必须巩固堤防、整治河道、控制主流,充分利用下游河道的排洪排沙能力。同时,为防御超标准洪水,两岸还需要分洪滞洪工程措施。基于这一认识的升华,王化云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河方略。其主要特征是,统筹考虑黄河洪水、泥沙和下游河道特点,多措并举,上中下游综合治理。这一认识,也决定了治理黄河任务的长期性。

4.调水调沙设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近八旬的王化云通过研究分析三门峡工程改建后进行人造洪峰、拦粗排细、滞洪调沙、蓄清排浑、高浓度调沙等试验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治河思想,即“调水调沙”。

他认为,黄河的症结是水沙关系不平衡,水沙异源。根据三门峡工程改建运用后的经验,如果通过水库对水沙进行有效调节,使水沙不平衡变为水沙相适应,进一步提高水流输沙能力,则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将大大减少,这是利用黄河自身力量来治理黄河的一条新途径。

据此,王化云提出,通过水库进行“调水调沙”,把减轻下游河道淤积作为水库综合开发目标之一,与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统筹考虑,将更加符合黄河泥沙的自然规律,治理措施更为科学主动。当时,小浪底工程尚处在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试验阶段,他预言,在黄河干流控制性工程中,小浪底工程极为重要,不仅防洪、防凌、减淤效益显著,同时还将为开展“调水调沙”、探索新的治黄途径提供实践基地,必将进一步推动治黄事业的进程。

今天,随着小浪底工程建成运用,经过新一代黄河人的研究与实践,当年王化云“调水调沙”的设想已从远景走入现实。自2002年首次黄河调水调沙至今,10年来,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冲刷下降1.85米,主河槽最小过流能力由此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同时,黄河口自然保护区新增湿地10万多亩,促进了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调水调沙,已经成为治理黄河一项新的重要措施。

王化云的精神遗产

王化云的一生,把全部心血献给了党,为人民治黄事业作出了重大献。他为后人留下的精神遗产是多方面的。

1.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人生追求。他是一个进步青年。早年追求光明,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创办精业中学,热情支持爱国学生运动。他是一个革命志士。抗日战争爆发后,按照党的指示进入国民革命军,宣传党的抗战方针,团结爱国将士,发展抗日武装。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战火硝烟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忠于党的事业,致力于抗日民主政府建设、民政、司法、教育等工作,经受了枪林弹雨和复杂斗争环境的考验。不管处境多么险恶、道路多么曲折,他对党的事业始终充满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2.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人民治黄的漫长历程中,王化云始终以治理开发黄河为己任。人民治黄初期,他受命伊始即提出“确保临黄,固守金堤,不准决口”的防洪目标,并为之奋力拼搏,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的进行。新中国成立后,他走遍大河上下,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探索治河道路。在抗洪斗争的重大关头,他以国家大局和人民利益为重,敢于担当,果断决策,为黄河岁岁安澜建立了不朽业绩。

3.实事求是、勇于修正自我的求真精神。面对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黄河,王化云先后提出一系列治理方略,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河活动。这些治河方略和实践,既有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也出现过挫折和失误。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勇于面对前进中的问题,认真总结,完善认识,丰富理论,推动治黄实践不断发展前进。

4.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几十年间,王化云同许多革命战友和专家学者风雨同舟,艰苦创业,在革命斗争和人民治黄历程中结下了深厚感情。他秉性谦和、虚怀若谷,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基层职工,其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深受人们敬仰。他特别重视治黄事业后续力量的培养,延揽专家,兴办学校,为治黄积累了一大批专业人才。80岁高龄著述完成《我的治河实践》一书,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治河经验。

黄河的主人范文8

黄河流经的西北、华北和中东部平原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年均降雨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人畜吃水的需要。天上降雨不够,就要占用河流的水量。根据历史资料和多年观测,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这在全国河川径流总量中的比例是多少呢?2%。而黄河流域的人口是1.2亿,差不多占全国总人口的12%,耕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5%,有50多座大中城市、3个特大型能源基地坐落在黄河两岸。

按照水利专家的说法,这是一个资源性缺水流域。令人感动而又令人忧虑的是,黄河的供水范围甚至远远超越了黄河流域。即使在多年不遇的苦旱之年,这位不堪重负的母亲仍然承担着向天津、青岛、河北等地远程输水的使命。

缺水和开发是矛盾的,也是互动的。越缺水越要修水库,建引黄闸,上提灌站,扬黄脱贫,引黄致富;而水库、引黄闸、提灌站越多,河道里的水也就越少。如果在黄河继续讲“开发利用”,那黄河的断流可能就更厉害了。

1972年4月23日,黄河在山东段首次断流,这一天差点成为母亲河的祭日。

泥沙淤积与断流阴影

黄河断流,使黄河下游河道进一步恶性发展,行洪能力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主槽内大量淤积的泥沙得不到冲刷,为决口改道埋下了隐患;黄河断流,导致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地下水环境持续恶化。在华北平原和黄河入海口,地下淡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形成地质漏斗和海水倒灌、黄河口咸水入侵、湿地生态系统萎缩、海岸线后退;黄河断流,使河口地区及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三角洲湿地水沙环境失衡,海洋和陆地生物链严重断裂,湿地保护区生物种群和海洋生物陷入灭顶之灾。

黄河断流,还使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屏障出现了一个巨大裂缝。在海河断流已成定局、淮河污染治理无效的背景下,黄河成了中国腹地最后的“生态长城”。

黄河断流,警示着人类对河流生命的索取已突破极限。

2000年,黄河流域大旱。6月22日,地处大河尾闾的山东利津断面,只剩下2个流量。黄委先后派出上百个工作组奔赴大河上下,对主要引水口实行24小时监控。黄河在大旱之年恢复全线过流。

2001年,素有“山河表里”美誉的潼关河段汛期告急,滔滔大河仅剩下不到一个流量!由于采取紧急措施,万家寨水库加大放流,小北干流全段闭口下泄,大河化险为夷。

2002年,黄河来水继续偏枯,全流域大旱。水调部门实施全河大跨度接力式调度运作,沿黄各地以大局为重,黄河再次以完整的生命形态安然入海。

继2002年黄河全流域大旱以后,2003年上半年,黄河来水遇到了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少的紧急状态,上游唐乃亥断面、中游头道拐断面、潼关断面流量纷纷吃紧,各大水库蓄水位均已达最低点,龙羊峡水利枢纽逼近发电死水位。干流可供水量仅117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到50亿立方米。

来水持续减少,用水却节节攀高。黄河会不会再次断流?这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这年3月12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分组讨论会上大声疾呼:河流是有生命的。现在黄河水量相对减少,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用水要求却日益迫切,黄河下游断流或长期超警戒水量运行,导致主河槽恶性淤积、河道急剧萎缩、河口生态体系几近崩溃。触目惊心的现状表明了一个我们并不情愿承认的事实:中华儿女似乎早已喝干了母亲河的乳汁,现在还要喝干她的血!

21世纪以来,总理对黄河一共做过4次批示,每次都针对不同的情况,但有一句话却始终不变,那就是“确保黄河不断流”。

危机和挑战,催生了黄河水量调度的一场技术革命。然而,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的黄河不断流仍然是脆弱的。由于人类中心主义依然盛行,而河流生命的观念尚未成为社会共识和立法基础,黄河要完全摆脱断流阴影还要走过一个漫长的历程。

激活黄河生命的最佳途径在哪里?

自古至今,自从人们发现了源源不断的泥沙对下游河道的致命影响以后,关于泥沙的去留,就产生了不同的治河思想和治河体系。

潘季驯,明代著名治河专家,在他主持黄河河政期间,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 “束水攻沙”的方略主要是通过缩窄河道横断面,增大流速,提高水流挟沙能力,体现了利用河流动力从水平方向将泥沙输送入海的思想。

"宽河固堤"思想由来已久,但明确作为治黄方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它主张两岸堤防要远离主槽,保持较大的堤距,其战略出发点是让洪水漫滩,为泥沙的淤积留足空间。

然而,单一的“宽河固堤”忽视了河道的纵向输沙能力,客观上听任大河游荡摆动,横河、斜河频繁发生,威胁堤防安全;而“束水攻沙”虽然充分评价了水流的挟沙能力,但在没有足够坚固的堤防和完善的河道整治工程的前提下,束水不仅不能攻沙,反而常常葬送了不堪压力的脆弱堤防。

1952年,王化云提出“蓄水拦沙”,即通过水土保持和大量修筑干支流水库,把泥沙和洪水拦截在高原上、沟壑中和水库里。但是,三门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发生的严重淤积和回水倒灌,向既定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挑战。从形式上看,通过堵截的办法治水治沙,似乎又在重复鲧的古老悲剧。

沉痛的教训促使决策者进行战略调整。作为立足于工程水利的治黄方针,“上拦下排、两岸分滞” 用来处理洪水,“拦、排、放、调、挖”用来解决泥沙淤积。 显然,上拦需要足够的库容,下排需要足够的河流动力。

“对于黄河,其安全排泄一定量级洪水和泥沙的能力大小,对保障下游两岸人民安居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河流的最主要功能,一旦失去了基本排洪输沙能力,几乎等于失去了生命。”(刘晓燕《黄河河流生命需水量》)

面对严重退化的黄河生命,激活的途径到底在哪里呢?

当库容巨大、功能齐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出现在黄河最后一个峡谷时,机遇来了。

调水调沙:一个令人发疯的科学神话?

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故县,陆浑――正是这些梯级分布的水库群,预留、储存和分解了天然河流的巨大活力。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许许多多大坝矗立在幽深的河谷之中,代表着繁荣、增长和工业时代的辉煌梦想。

能否通过这些水库能量的重新组合,调配出合适的水沙关系,塑造出理想的人造洪峰,从而为母亲河降血脂、树魂魄、起死回生呢?

作为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的标志性技术,调水调沙应运而生。所谓调水调沙,就是根据当年水情、雨情,统筹调度水库存水和上游来水,对来水来沙进行调整和重组,塑造出合理的水例和连续的泄流冲力,使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对河道发生强烈的冲沙减淤,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河道良性发育,使河流生命由枯萎走向勃兴。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带有幻想色彩的理想化方案。“拦、排、放、调、挖”,尽管五字方针已明确写进了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但惟独这一个“调”字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由于空间尺度大,雨情、河情、水情瞬息万变,实验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因此,长期以来,这几乎只是一个传说中的洪水过程,一个令人发疯的科学神话。

调水调沙,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上千公里的河段上进行如此有效的原型实验。黄河苏醒了,颤栗着,试探着恢复自己原始的野性。在26亿立方米洪水的盛情邀请下,已经在主河槽里安营扎寨的6640万吨泥沙一路携手,直奔渤海。

说起来还真让人有点后怕。李国英说:稍有闪失,洪水后续动力不足,那些调出来的粗泥沙就会在演进中沉在中途,“冲河南淤山东”的后果并非绝无可能,那样我们就会成为罪人。这是上千公里甚至可能数千公里的的原型实验,而不是通常的实验室里的模型实验,实在是失败不起,只能成功。

除了担心,还有质疑的声音:在一个极为缺水的流域,把无比珍贵的水资源就这样放进大海,值吗?

在新闻会上,黄委会毫不踌躇地回答:第一,试验是在汛期举行的,参加实验的水量全部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汛限以上水位;第二,黄河下游河道已经恶化到了生死攸关的关头。想方设法遏制主河槽萎缩的趋势,增大其行洪能力,维持河流生命的本体存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神圣使命!

2003年,水旱交替、跌宕起伏。自8月25日后,黄河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渭河、洛河、伊河、沁河、大汶河相继发生17次洪水。渭河出现了首尾相连的6次洪水过程,其他支流的来水量、洪水位也达到或接近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各大干支流水库水位居高不下。黄河流域发生了近20年来未曾有过的强降雨。根据气象特点,第二次调水调沙实验充分利用洪水演进的时间差和空间差,结合防洪需要,对三门峡、小浪底、陆浑和故县四大水库实施了联合调度。

李国英说,这是一次基于空间尺度的调水调沙实验。

为黄河人工换血

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小浪底水利枢纽拥有由10座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集中、最复杂的进水塔组成的进水口系统。由3条明流洞、3条消能泄洪洞、3条排沙洞和一座正常溢洪道组成的出水口系统,由3个集中布置的消力塘组成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出水口建筑物,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的泄洪排沙体系,各司其职而又紧密协作。

2003年9月6日时,小浪底排沙洞的闸门徐徐开启,一个精心塑造的洪水过程开始了。在这个举世瞩目的人造洪峰里,包含了2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100公斤每立方米的含沙量及0.05毫米以上的泥沙颗粒级配。如果没有适当比例的清水补进,这股洪水里的大部分泥沙将淤积在下游河床上。

在此之前,位于伊洛河上的故县、陆浑水库已经接到了开闸放水的命令。

8月30日9时,故县水库准时开启大坝底孔泄洪,流量逐渐增加到1000立方米每秒。

8月31日上午7时,陆浑水库开始放水泄洪。

黑石关水文站,伊洛河入黄口。滚滚碧波与滔滔浊流激情相遇,很快融为一体,清水自动背“沙袋”,成了大河减淤的搬运工。黄河干流水例得到第一次调整。

3小时以后,武陟水文站、花园口水文站。从太行山奔腾而下的沁河在这里与人工洪水准确对接,一种冲而不淤的水沙关系形成了。

古老的河床上,流淌着一条新黄河。有人说,这哪里是调水调沙,这是为黄河人工换血。

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实验,使淤积在小浪底水库和黄河下游河道内的1.207亿吨泥沙被输送入海。黄河下游河道普遍刷深30~40厘米,各断面的同流量水位较试验前明显下降,过流能力增大了100~400个流量。

更重要的是,通过试验进一步深化了对黄河水沙规律的认识,探索了人工调控黄河水沙关系的可行性,为充分利用自然力量输送泥沙寻找了一条新的途径。充满理性和激情的李国英为这次神奇的水沙组合起了一个章回体小说的名字:无控区清水负载,小浪底调水调沙。

2004年的调水调沙空间是2100公里。6月19日,随着总指挥部一声令下,小浪底水库9个泄流孔洞同时打开。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实验拉开了帷幕。

和前两次实验相比,它的特点是三库接力调度、人工扰沙和人工塑造异重流。实验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悬念,重头戏是人工塑造异重流。

异重流是发生在黄河等高含沙河流水库中的一种特殊水流形态,其形成机理是:当进入水库的高含沙水流与水库里的清水相遇时,由于两种水密度差异很大,高含沙水流即潜入清水下面形成暗流向水库坝前演进。掌握和利用水库异重流的运行规律,对解决库区泥沙淤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库异重流的形成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水库要有较大的流量;二是要有足够的泥沙含量,特别是要有足够的细颗粒泥沙含量;三是要有强劲的后续动力。此前国内外对水库异重流均限于观测、研究。为了利用这种自然规律减少黄河水库泥沙淤积,黄河水利委员会经过大量分析研究,决定在今年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中进行人工塑造异重流,并以其为载体,将小浪底水库库尾的泥沙排出库外。

从7月2日12时开始,远在三门峡水库上游1000公里的万家寨水利枢纽正式开闸放水,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进入第二阶段。

7月7日凌晨2时,万家寨水库下泄的1200立方米每秒的水流,经过5天的行程,进入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调度运用进入关键期。按照实验预案,三门峡水库将和万家寨水库下泄的水量实现同步对接,两库泄洪形成合力,向小浪底水库进发。调水调沙实验第三阶段开始了。

短短几个小时内,三门峡水利枢纽24个深孔和底孔全部打开,浑浊的激流夹带着泥沙从泄流孔内喷涌而出。

此时,由于小浪底水库已进行了第一阶段的防洪预泄,库尾淤积三角洲顶部河段暴露出水面,在上游泄水的猛烈冲刷下,被启动的泥沙迅即变为高含沙水流向坝前推进。

小浪底、三门峡、万家寨――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心脏起博器,为河流机体鼓荡起生命的春风。

世界上最大的多泥沙河流畅通了,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生命复活节。

黄河的主人范文9

一、泥沙造就了“地上河”

黄河的危害在于泥沙沉积于河底,造成“地上河”,从而使河水泛滥,祸害两岸人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首先让学生了解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长河,而且和其他河流相比具有明显的“三多”。即:上游峡谷多,中游泥沙多,下游堤坝多。

1.上游峡谷多

从上游峡谷多可以看到黄河上游的峡谷有多石峡、拉干峡、龙羊峡、李家峡。青铜峡等26个峡谷。这此峡谷的形成,主要又和构造岩性有关。

黄河穿行于巴颜喀拉山、秦岭、祁连山、贺兰山及拢西地块之间,主要构造线走向都是近东向或是西北―东南向。而黄河的流向则为南北或北东―西南向,两者几近直交,黄河在构造带中强烈下切,形成V形或U形峡谷。

2.中游泥沙多

在中游着重讲述黄河泥沙的形成,让学生了解黄何的泥沙含量居世界第一,它每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90%来自中游地区。当中游的浑河、延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后,黄河泥沙猛增,平均每立方米水中含泥沙37.7克(是长江的40多倍)洪峰期,每立方米水中含泥沙竟高达650千克。在中游的支流中,延河、北洛河含沙量最多,相当于黄河干嘛流的10以上。有时水河中流过,像泥浆一样。黄河中游沙多,是因为黄中游的支流都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受到强烈侵蚀,水土大量流失,注入河流而造成。

3.下游堤坝多

黄河下游的堤坝总长3100千米,象两道长城,屹立在黄河两岸。这样长,这样雄伟的堤坝,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这些堤坝,按作用和形状分为丁坝、弓坝、月坝、挑坝等十几种。最古的建于秦汉时期,历史十分悠久。黄河下游为什么要修这么多堤坝呢?因为黄河下游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没有峡谷,没有高岸,水流缓慢,因而泥沙就在河床上淤起积起来,水就是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河床中,使河床不断抬高。河床一高,水就要泛滥,人们为了防止河水泛滥,就在两岸修堤筑坝,控制河道。年长日久了,堤坝修越长,越修越高,就形成了现在的“地上河”。

二、对泥沙的防御和治理

上面讲到黄河于其他河流相比有明显的“三多”。由于泥沙多,造成河床淤积,形成了“地上河”。针对河水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黄河流域的人民是怎样重视黄河的防御和治理工作的呢?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通过三次大修了具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大堤,修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通过减淤、治沙,使得昔日的黄河泛区变成了花果园。

首先讲述人们把治理黄河的关键放在治理泥沙上,黄河治理的关键问题是泥沙问题,人所共识。黄土高原固沙,黄河下游排沙,已无争议,问题是固沙不易,排沙更难。同学们看书知道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黄土高原,植被稀少,黄土,每遇下雨,泥沙俱下,水流变成泥流。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泥沙的根本。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造林植树,使土不下坡,泥沙不进河,河水清淳长流,同时结合打坝清淤,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在组织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户,每户可以自主种植果对等植物,所得的经济效益归农民自己所有,这样大大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就晋、陕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减少了约2亿吨。通过水土保持工作改善了黄河多泥沙的面貌,由于采取了清淤和修建水库的措施,使治沙和防洪并举,现以建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不仅可以发电、灌溉(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万吨,相当于我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了3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的朋友惊讶的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中华民族的血液学;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外,还在防洪、减淤等方面以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的;另一方面水利枢纽小浪底一旦建成,与三门峡水利枢纽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从而减少了泥沙。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的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真正要解决黄河下游的治理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洪水缺少排沙。找到确保安全,彻底排沙,宽裕行洪,充足蓄水的方案,而且是技术成熟、物资保证、人力财力负担承受,投入小回报大,经济效益可计算,社会效益很明显的办法方案。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均能有效控制。无制约因素,无模糊状态和不确定度。能够经受科技、经济、道德、社会、行政的考核,近期、中期、远期的后果预测分析。确保安全效益和无负面作用影响。方案切实可行的方案。

最后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劳动人民在防止和抵御泥沙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植树清淤、修建水库的措施,有效抵御泥沙灾害的发生,减轻了危害程度,但是从长远考虑,必须树立人为防范和工程措施并重的防灾、减灾思想,以抵御泥沙的危害,使得黄河能够得以治理。

近期电视报道、报纸刊登了国家农学院两位‘水稻’专家研发了“水稻”可以在沙土地栽种,不需大量水源。这一成果能在黄土地上种植:

1.可使稻根抓住泥土,减少水土流失,从而改变沙土流入河流。

2.收割的稻谷可以解决当地粮食不足问题,减少乱垦现象。

黄河的主人范文10

论文关键词:河道整治;“二级悬河”;黄河口治理;泥沙;水资源;黄河下游

黄河治理特别是黄河下游的治理,历来是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的大事。新

1 必须把握未来水沙变化规律

研究某条冲积河流的演变规律时,首先应搞清来水来沙条件,因为来水来沙条件是塑造河床边界的主要因素。黄河下游河道的河型及其河相关系乃至悬河态势,主要是历史上来水来沙条件形成的。上段宽阔的河漫滩及下段堤距不大的窄河段,基本上能适应当时的水沙条件。

1986年以来,随着黄河上、中游治理开发的进行,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变化,来水持续偏枯,大洪水发生几率减小。洪峰流量也显著降低。现在所讲的千年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是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分析出来的,对目前的工程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但这方面的论证毕竟不够严密,主要应该把伊河、洛河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及上游工程的影响研究清楚。否则,未来黄河下游防洪及河道整治工作很难在科学的水沙条件下开展。

笔者认为,黄河下游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可能有所减小,防洪标准也不应过高。世界各国防洪多以实际发生过的历史最大洪水或百年一遇洪水作为防御标准。水利行业以外的人士根据国外的方法,常常对黄河堤防防洪标准及我国常用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提出质疑,认为确定百年一遇洪水流量要有千年的样本,千年一遇洪水流量应有万年的样本。实际上没有那么长的水文资料,确定几百年以上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值,难免受人为影响。但必须承认,未来黄河下游治理所对应的泄洪流量的趋势是减小的。按照水沙条件决定河道边界的认识思路,上游大洪水的洪峰流量减小了,下游自然不需要那么宽的河道,否则,边界条件与水沙条件不相适应,用目前宽河道的堤防直接防洪,必然会出现众多问题,平面上、剖面上都会出现畸形图案,让人们治理的思路也难以清晰,甚至会自相矛盾。例如,一方面主张破除生产堤,甚至对河道整治措施也有怨言,目的不外乎是希望增大洪水的漫滩几率,加强滩槽水沙交换;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给下游一个所谓的“有利”水沙条件,减小漫滩几率,显然这两方面存在着矛盾。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根据当年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下游河道冲刷的实测资料,大都认为小浪底水库在拦沙期对黄河下游减淤作用巨大。小浪底工程投入运用几年来,在水库已累计淤积泥沙10多亿m的条件下,下游仅冲刷3亿多t(人海泥沙仅1亿t左右),而且还经常出现上冲下淤的不利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几年遇到了偏枯的来水条件(来水量只相当于原设计入库水量的一半,年均来沙量仅有3亿多t)。显然,如何用好小浪底水库这张黄河下游治理的“王牌”。其前提是必须研究清楚黄河未来水沙的变化规律。

2 黄河下游治理要重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从外流域调水济黄。为增加来水量,需要同淮河流域甚至汉江流域的河流相沟通,尤其是在淮河流域、汉江流域的暴雨期,可将淮河流域、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水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各大支流洪水的入海通道。只有将其他流域的灾害水变成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沙、灌溉及生态环境用水,小浪底水库在调水调沙运用时才会有更多的余地和更好的效果,也才能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等相关地区供水。此外,还可进一步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把所替代出的输沙用水量再加以分配,尽量考虑黄河中、上游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局面,使黄河上、中游地区植被建设维持基本的生态用水量。这类措施对于黄河治理效果最佳,应作为主攻方向,否则,10年甚至20年后,黄河下游的状况将仍旧难以改观。

3 加大宽河道整治力度,重点研究“二级悬河”治理对策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其中宽河段堤距较宽,最宽达24km,河势游荡多变,经过多年整治,主流摆动幅度大大减小。然而,由于近20年洪水漫滩几率小,泥沙淤槽不淤滩,一些河段“二级悬河”发展迅速,使不少河段“槽高、滩低、堤根洼”的现象更加突出,对两岸防洪的威胁急剧加大。因此,“二级悬河”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应是黄河下游治理的主攻方向。建议在调查“二级悬河”分布部位及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预测其演变趋势,判定各级洪水可能发生滚河或顺堤行洪的危害状况,制定相应治理对策。

河道整治是宽河段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需要抓紧整治黄河下游游荡型宽浅河道,尽快建成理想的泄洪输沙通道。河道整治工程还是防洪和防治畸形河势的前沿阵地,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减轻大堤的直接压力,防止发生横河、斜河、滚河。2002年7月习城滩万寨渠堤冲决,并经串沟直接逼近大堤,这实际上与河势下挫、工程控导不力有关,如果河道整治工程配套,就可避免这一险情的发生。

所谓的“二级悬河”,实际上是超饱和挟沙水流在已成为悬河的宽河段上,沿固定流路长期造床的必然结果。人们在游荡型多沙河流模型试验中发现,只要滩地空间足够大,即使没有生产堤和护滩工程,在某一时段内也能形成槽底高于滩面平均高程的悬河,若堤外地面低于堤内河床高程,此时即相当于“二级悬河”。这说明在黄河下游上段这种宽河条件下,滩地不可能产生均匀的淤积,即使不修生产堤,不建河道整治工程,由于自然堤逐渐形成(造成滩唇高仰)的原因,大堤内侧的堤河也会存在,堤根还会低洼。

非游荡型模型小河试验表明,超饱和挟沙水流致使滩槽高差减小的速率较大,表面上看流路较稳定,但随着主槽河床抬高,水流逐渐漫溢,出现滩唇和滩地横比降。当槽底比滩面高到一定程度时,即形成了严重的“二级悬河”局面。滩地逐渐出现串沟,又逐渐夺溜改河,最后主河还是“滚”过去了。在黄河下游窄河段也存在这种可能,例如,在山东长清顾小庄一桃园段,黄河溜势往东北方向急转,1958年及1976年洪水期在桃园附近都曾发生过裁弯取直、河势改变的险象。近20年来该河段主槽淤高了2~3m,滩地淤积很少,滩唇普遍高于洼槽2~3m,形成了更为不利的局面,目前的设计洪水位比1958年及1976年最高洪水位高出3m左右。以此为依据,赵业安等专家预测,一旦发生8000~10000m/s的大洪水,洪水很可能撇弯走直,在顾小庄一桃园之间改道,顺着洼槽直冲长清归德镇、长清区城区一带及玉符河右岸睦里闸一北店子大堤,致使部分滩区发生毁灭性灾害,并危及上下游河段的河势变化及防洪安全,进而威胁到济南市新市区的开发。

笔者进行的清水造床第一组试验,选用密度略大于1t/m的塑料沙铺成河床边界,河床可动性强,易形成游荡型小河;只是由于挟沙水流没有处于超饱和状态,因此河床未出现严重堆积,没有形成“二级悬河”。第四组试验与上述第一个组次试验的水沙及河床边界条件相同,只是加上了河道整治工程和一些生产堤。试验结果表明,河道整治工程及生产堤的修建,加快了“二级悬河”的形成速率,同时加重了“悬”的程度。这时小的河槽摆动虽然少了,但又可能不断孕育着大的摆动、大的灾害。

人们最关注东明、长垣等几个“二级悬河”局面严重的河段是否会出现滚河,所以在两岸修了不少防护工程。实际上,在中、上游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二级悬河”的范围会不断扩大,程度也会逐渐加重,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也将加大,引起的灾情将越来越重,易出险情特别是易滚河的河段也会增多,例如在东坝头以上河段也会出现滚河现象。1996年笔者进行花园口一东坝头河段小浪底水库正常运用后的河势变化预报试验时,曾采用了包括高含沙水流过程的水沙系列。模型中花园口河段淤积严重,主河高程比老滩还高,试验中出现过部分水流在双井工程上首进入支流的不利局面,甚至流量在10000m/s左右时,大河曾从双井工程下首分流进入原阳高滩,最后全部夺溜滚河。多年前这一试验结果说明,这一河段的河势已相当严峻。

“二级悬河”的根治必须同黄土高原的治理及从相关流域调水结合起来,即运用工程手段,改变多沙来源区的侵蚀基准面,拦减泥沙。黄委正大规模修建淤地坝,这是一个机遇。实际上,如果修建“石埂梯田”,也能长期有效地保持水土,中东地区数千年前修筑的这类梯田,现在还发挥着作用。20年前笔者曾设想,如能把黄河下游数万名修防人员抽调一半到中游搞水土保持工作,那么下游治理的压力可能自然减轻;体制上的变化,又会促使本来准备堆放在下游的大量石料上移到黄土高原,减沙入黄效果将会提高,下游河道的危险局面也将必然改观。应该承认,如何通过机构调整把节省出的大量人员划拨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大规模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专治黄河多沙这个症结,也是值得研究的。

4 黄河下游宽河道边界应有新的布局

谈“二级悬河”成因时,涉及宽河段这个边界条件。宽河段内广大的滩区,既是行洪区,又是滩区181万群众生活生产的家园,同时也为“二级悬河”的形成提供了空间。鉴于滩区民众完全迁出和完全破除生产堤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并且水沙条件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根本改善,因此“二级悬河”的治理措施必须在改善宽河道边界条件上做文章。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图形应该与未来洪水相适应,目前大堤堤距太宽,但又不可能废弃,因此在大堤上还要有目的地修建防护工程,确保万无一失。两岸大堤相当于历史上的遥堤,应成为后方防线;生产堤需要在原基础上对易受主流顶冲部位加以改造,同时使两岸生产堤保持必要的行洪、滞洪宽度。新的生产堤与控导工程相结合,与行洪相适应,可减小生产堤被冲决的可能性,因而该堤一般不需要裹护,而且在有些地方还要预留分洪口,让洪水上滩,以便在滞洪的同时不断淤滩。控导工程与生产堤共同构成了第一道防线,生产堤实际上相当于历史上的缕堤,堤距5km左右,已给大洪水留有足够的空间。由于有控导工程约束河势,因此第一道防线的安全性是历史上的缕堤难以相比的。

因控导工程需要经常防护,故在大堤与控导工程之间需要修路。若将该路的修建标准提高一些,迎水面加以护坡,或在路两旁特别是上游种植一些与水流相适应的灌木,同李殿魁设想的“软约束”类似,这种可用于防汛抢险的路相当于历史上的格堤。滩上的村庄与大堤连接的地方也要修建起格堤作用的道路。有了格堤后就可以有计划地淤滩治滩,遇到超标准洪水时又可分洪、滞洪,使各方面运作的空间增大。

滩地的居民完全搬到黄河大堤以外给国家造成的压力巨大,而且会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新的问题,可行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新的管理体制或模式上下工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例如村台建设,不能不断改建,房屋建筑应制订出“与时俱进”的方案,创造出适应滩面不断淤高的新结构,要研究出专门的框架结构的房屋,一方面可不断加高,另一方面洪水上滩时又可避水。整体来讲,要对宽河道平面形态和滩区房屋结构加以改善,使其既能适应流量越来越小的中常洪水,又能在大洪水到来之时确保黄河安澜和滩区群众安全,走“弹性治河”之路。

5 黄河口治理可采取“输,挖、分"并举的方案

对黄河口治理方案应加强研究,笔者认为要围绕3个字做文章,即“输”、“挖”、“分”。

(1)“输”,就是束水攻沙,输沙人海。首先要加强河道整治工程建设,这样可起到束水攻沙的作用,同时要认识到,黄河河口地区来水有限且不断减少,如果不强调借用河口海洋动力,河口会不断延伸、摆动。李殿魁提出的“三约束”理论,特别是巧用海洋动力这一点,对黄河口治理十分重要。数学模型计算发现,人海后泥沙迅速淤积且主要堆积在海岸两侧,只有充分利用河口海洋动力,把刚淤积在近岸的泥沙不断地掀起并输运人海,才可能长期保持河口稳定。近海区束水攻沙要靠特殊的工程控导,若按照李殿魁的双导堤布局思路,以何富荣水力插板技术为依托,也许可以通过科学攻关,找出一个影响拦门沙形成过程和减弱拦门沙的途径。不难想像,双导堤深入海内越远,受海洋动力的作用就越强。

(2)“挖”,主要是挖沙疏浚。挖沙可以抑制河床抬高,稳定深槽流路,也可以消减拦门沙,甚至降低侵蚀基准面。但是要解决堆沙空间,并选出好的挖沙措施。目前河口地区有大量的平原水库,既然建有平原水库,那么在两岸就可以建平原沙库,利用这个空间把挖出来的泥沙储存起来。挖沙疏浚措施中应首选水力冲填的方法,再结合山东黄河河务局研制成功的“汇流集浆器组合系统”,就可远距离输送高含沙水流,这种方案不仅输沙效率高,而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把泥沙输送到两岸平原沙库中,相对提高了地面高程,土地盐碱化程度可随之减轻;细颗粒泥沙的增加,也增强了土壤肥力,对当地农业发展有实际意义。

(3)“分”,就是分洪。多年的河口治理实践表明,黄河可以保持独流人海的局面,但对于稀遇洪水,应利用原钓口河流路进行分洪,解决防洪和其他相关问题。目前西河口10000m/s流量相应水位不超过12m,但该标准是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给出的,目前来看,其约束条件并不十分确切、科学。实际上,出现10000m/s洪水流量的几率很小,且通过分洪(而不是改道)的途径同样能满足西河口相应水位不超过12m的要求。

黄河的主人范文11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按地理位置及河流特征划分为上、中、下游。黄河上、中、下游不断发生洪水灾害,突出的是下游的决口泛滥,黄河下游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道长3472km,落差3496m,平均比降为千分之一左右,水多沙少,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长1206km,落差890m,平均比降为一千四百分之一,水少沙多,是黄河下游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桃花峪以下至河口为下游,长786km,落差94m,平均比降约八千分之一,两岸大部修有堤防工程,是黄河防洪的重点河段。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区、43个县,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沿黄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新乡、濮阳、荷泽、济南、滨州、东营等,并有胜利和中原两大油田,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重要地区。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低。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t,每年约有4亿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5m,最高达10m,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

黄河是一条极其难治的多泥沙河流,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同黄河洪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长期的治黄实践,逐步加深了对黄河洪水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积累了治理经验,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黄河洪水泥沙还未得到完全控制,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高,下游防洪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继续多种途径解决黄河洪水泥沙问题。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许多灾难 ,近年来黄河下游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水资源短缺、断流频繁、河槽淤积严重、河道断面形态恶化等,特别是“二级悬河”的加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我国人民同黄河水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始终未能根本扭转黄河为害的局面。

从黄土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泥沙分布在下游平原及近海区,形成黄河下游泥沙的累积性淤积趋势,这是黄河泥沙分布的自然规律,其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并不是无法改变这个规律,消除它带来的巨大灾害。

笔者在学习借鉴众多治黄专家思想的基础上,对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治理提出如下建议。

利用“移动式船坞坝”创造地下黄河(无需调水)。

“移动式船坞坝”由长50m横截面为梯形的钢密封体、砌边挖沙船以及其他稳定设备、附属设备组成,钢密封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排气控制可以悬浮或沉人水中,相互之间可以两两牢固连接成“一”字形,再在两头各连接一条砌边挖沙船,“移动式船坞坝”的主体就成了。在黄河地上河段如果要开创一条1000m宽的稳定河槽,钢密封体需要连接20个。“移动式船坞坝”工作时沉入水中横截水流,水流遭遇拦截,水位抬高,水漫坝而下,卷沙而走。开创主河道之初,深创沟、重淤滩,将要废弃的老河道、汊河道尽量淤填。

黄河的主人范文12

关键词:黄河 水资源 利用

一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黄河是中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的有限水资源量,承担着向该流域和下游沿黄地区占全国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供水的任务[1]。近10年(1988—1997年)沿黄地区平均总用水量498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70%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警戒线[2]。黄河水资源的减少不仅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制约了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使得黄河生态用水得不到有效保障,加剧了水沙关系的不协调性,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河道主槽萎缩,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黄河下游地区的社会安全。

二 、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体现在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黄河水资源的配置一方面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水沙平衡,维持黄河生态环境的要求。过去在黄河社会经济用水量很少的情况下,黄河只是在多次改道的情况下才勉强维持了水沙平衡。如今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经济用水量达到了300亿m3。黄河水资源的短缺更突显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协调黄河水资源的区域分配

从黄河的天然情况来看,黄河上中游是产水区,下游两岸是分属两个流域的;但另一方面,下游又是受黄河洪水威胁的地区。如果中上游区域水资源分配的少了势必影响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中上游水资源分配的较多,那么有限的水资源能分配到下游地区的就势必减少,这样不但会影响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且黄河水流量的降低直接加剧“水沙不平衡”,从长远看对黄河自身发展极为不利。在黄河水资源区域分配的问题上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协调多个利益冲突团体间的关系。

(二)协调生态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的分配

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者多根据其研究目标及其要保护的主要功能提出相应的定义。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维持黄河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及其生长发育,修复及维持河道湿地、河口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及近海水生生物的水量。

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中,首先,应该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沿黄地区,特别是黄河下游沿岸人口高度集中,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由黄河水提供。虽然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所占黄河水资源比例较小,但是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保障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无论从保持政治稳定还是从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都应该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其次,协调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以及黄河两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需求的增加,黄河水资源总体上已经无法同时满足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满足生态用水或者工农业生产用水而置另一者于不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兼顾两者要求,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三 、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资源总量

无论“水沙不平衡”还是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其根本原因就是黄河水少。要解决“水沙不平衡”,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失为一剂良方。这里就存在一个南水北调来水如何加以利用的问题。钱正英院士提出了两个方案[4]。方案一是将南水北调的东线来水和中线来水直接注入黄河,增加黄河总体水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再配置,协调区域用水,缓和生态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的矛盾。方案二是把黄河下游地区用水直接划到东线来水和中线来水中,这里就存在一个原有输水系统如何利用的问题。两种方案孰劣孰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四、 多措并举,走人水和谐之路

(一)统一调度,协调各区域用水平衡

要实现人水和谐首先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区域与区域的和谐关系。在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下,要统一调度干流和重要支流上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掌握全河水资源动态信息,在黄河水长期供求计划和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宏观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用水要求编制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用水计划,全面实行计划用水制度,协调各区域用水平衡。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不仅对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依法治水工作,一靠立法,二靠执法,三靠普法。抓紧做好《水法》配套法规建设,加快完善水法制体系。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加强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及时调处水事纠纷,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结束语:人与水和谐相处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样,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因此,要树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相处的理念,从多方位研究确定治理目标和主要对策,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科学研究,充分揭示其自然规律,以便人们遵循这些规律,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蒋晓辉,刘昌明.黄河三门峡以下水资源供需分析[J].人民黄河,2005,27(1).

[2]黄锦辉,郝伏勤,等.黄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探[J].人民黄河,200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