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黄河颂教学反思

黄河颂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4 10:47:29

黄河颂教学反思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地理知识和黄河精神的内涵。

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诵诗歌,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感情朗读的技巧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体部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设计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了解背景,走进作者。

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汇报,教师课件展示,进行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欣赏《黄河颂》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字词积累,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四、研讨探究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做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幅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些特征?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哪一个词语统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体思想是什么?

五、小结课文

六、欣赏《黄河颂》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并学唱《黄河颂》

2.拓展延伸提高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

二、学唱《黄河颂》

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

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

五、延伸阅读、深化主题

1、诗词积累

(1)欣赏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古典诗词。

(2)教师小结补充。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还。——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焕《豋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豋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作业设计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阅读诗歌的诗词部分,完成下面练习。

①“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②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激活阅读 阅读理解 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哪些方面着手营造课堂教学情境,活跃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其中可以利用的情感资源和形象因素,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教学情境。

一、情境重现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使文章中的情景再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充分感觉和体验课文,提高学生记忆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一些学生很少接触或无法见到的情景,如《苏州园林》一课,因为苏州园环境曲径通幽,景色变化多端,很多学生无法从直观去理解和接受。用录像方式按照课文内容再现文章中的游览路线,学生就能够把文章中的抽象文字和图片的景象相结合,充分理解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海滨仲夏夜》,文中从动态方面来描画海滨的夜景上,形象地写出了海的颜色、海的气焰,描绘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充分运用比喻句形象地表达各种色彩的变化。但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仅从头脑中虚构是很难完全展现美好景象的,而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大海的美丽景色,绚丽的色彩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二、音乐教学法

音乐充满了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熏陶和感染着我们。它不仅能制造气氛,渲染情境,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感受生活。课文《黄河颂》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在学习课文时播放《黄河颂》音乐,能够把存在于画面的思想情感提炼出来,让学生在澎湃的音乐中感受黄河的力量,感受民族永不屈服的英雄气概。

三、分角色朗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给学生一份空间,让他们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做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课文《皇帝的新装》由于人物角色较多,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和分析,人物的性格、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都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授受。这种形式非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终生受用的东西。

四、联想再造法

新型的教学模式,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秋魂》(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十四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秋天的肃杀、凄凉及文中所描写、歌颂的“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均用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从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秋之美,再适当配以舒缓的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朗读这篇散文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只需在欣赏和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理解文中的“秋魂”,再引导学生学会诠释自己心目中的“秋魂”,甚至是“春魂”“夏魂”,乃至“冬魂”。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3

而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显性素材,因势利导,培育爱国情感。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总是带有一定的人文性,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其中不乏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歌颂革命,颂扬廉洁为民,以死事国,忠贞不渝等内容。对于教材中一些十分明显的爱国主义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充分的予以开发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常情况下,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中,显性素材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祖国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郦道元的《三峡》等。《黄河颂》中,作者在赞颂黄河对中华儿女的哺育之情及其雄浑壮阔的气势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坚强,表达了对黄河、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的情感;《三峡》中,郦道元则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足以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德的《最后一课》等。《土地的誓言》中,作者通过忧伤、舒缓的回忆,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言,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来热血男儿誓死为假想敌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跃然纸上;而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则是借助小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这两个典型形象,真实的反应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力法国人民崇高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课文都是对爱国主义情感最直接的抒写。

(三)反映爱国志士忠心为国、尽忠尽力的。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回戌轮台”让我们看到了陆游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集中体现了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虽将满腔爱国热情和慷慨激昂、牢骚不平之气熔铸于诗词之中,抒发了其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悲愤。却又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语句中在县里自己的豪迈;这些大诗人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诗词同样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名言警句。

可见,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

二、挖掘隐性资源,潜移默化,引发爱国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用形象的语言像我们介绍了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有较强的趣味性;有些课文则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事请,哲理性较强。这些课文从内容上看,似乎与爱国主义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独具慧眼,挖掘隐性资源,仍能够从这些隐性资源中发现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常见以下两种类型。

(一)借助民俗介绍,抒发爱国情感。如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等。在《云南的歌会》中,作者通过对云南民俗风情的介绍,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既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而《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以朴实淡雅的笔调描写了家乡端午节煮鸭蛋的风俗。小孩子戴上又黄又大的鸭蛋,不只是为了吃,而是过节的象征,胸前鸭蛋也是过节漂亮的装饰品。这和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挂圣诞树,将礼物藏在袜子里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多分析课文中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浓郁风情的民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安塞腰鼓》中作者刻意描写黄土高原沙尘漫天,西北汉子齐敲腰鼓这样一种雄浑壮丽的场面,体现安塞腰鼓这种民俗是男人团结力量的展现,是西北汉子表达人定胜天的特有方式,在感受和体会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教育技术;语文学习;条件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51-01

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对获取新的知识,实现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乃至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情境平台

语文课中,可运用电教媒体,通过其声音、色彩、形象等方面的直观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新课的学习。如教学《黄河颂》一文时这样揭题:首先通过大屏幕出现一组黄河蜿蜒曲折的远景画面,接着又出现一组黄河呼啸而来的近景画面,同时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黄河颂”这三个字随着激昂的音乐,一个一个蹦跳出来。此时,学生的注意,全被吸引住,情绪异常高涨,学生急于想知道诗文的内容,自然也就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阅读空间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通向大千世界的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主渠道。计算机凭借其可以储存大容量住处的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借助媒体,教师可预先制作大量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阅读课件,甚至有时让学生直接在网上搜集资料进行阅读。借此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从而拉近课文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深入的理解。例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学生对闻一多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当时闻一多的生活环境竞是如此的恐怖,以及为什么会如此恐怖,从而就不能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人格,甚至还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课前我在网上向学生提供了许多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当学生了解了闻一多是为了民主、和平,才在那样的白色恐怖下敢于怒斥反动派,面对有可能到来的暗杀,他却毫不在意,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息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学得十分投入,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结课方式

结课是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任务在于使学生保持并发展对所学内容业已形成的兴趣、记忆、技能和思想感情倾向,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并产生对新的未知领域的认知动机。如果说好的导入如乐师弹琴,第一个音符就悦耳动听,先声夺人的话,那么好的结课则如一曲虽终,却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在教学践中,我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了结课的一些尝试。

1.延伸扩展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就是指课文讲读完毕后,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的视点由课本引向课外,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如教了《黄河颂》一文后,可以这样结课:“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祖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祖国河山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其实,我们的家乡作为祖国的一份子,也很可爱。”大屏幕上适时展现学生们熟悉的画面:整齐的校园面貌,清澈见底的小河,田间劳作的农民……这些生动、逼真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谁能用《黄河颂》一文的方法来夸一夸自己可爱的家乡呢?”学生们兴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这种结课方法,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视听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激疑思考式结课。莫泊桑写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最后,并未写出于勒今后的日子将会怎样,留给读者的只是一个悬念。教师可在结课时,利用投影片展示这样一幅画面: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于勒在敲菲利普家的门。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画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①菲利普夫妇会收留于勒吗?②假如于勒被菲利普赶出家门,他的结局会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将长时间萦绕在学生的脑际,使他们深深地关注于勒的命运,也使他们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虽尽而意深远。

这样的结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想像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机会,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欣赏深化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是借助录音、投影、录像等媒体,让学生进行与课文密切相关内容的视听欣赏。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又不乏趣味性,同时能使学生情感形成又一个新的高潮,起到巩固扩展知识的作用。如教完《爱莲说》一文,我是这样结课的:“同学们,荷花可真美呀!它清香四溢,姿态优雅端庄,色泽异彩纷呈。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文章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再次赏读我国北宋文学家周敦颐写的脍炙人口的《爱莲说》。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荷塘荷花满池、翠盖摇曳的画面。学生们入情入境,带着对荷花和对美文更深一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抒情歌曲;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职称论文

冼星海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为数不多的创作体裁广泛、作品成果丰富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是我国音乐的民族瑰宝,被人们广泛流传。解放后至今,文艺界对冼星海及其作品的研究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理论成果非常丰富,提升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作曲家的认识高度,树立了他在我国音乐界崇高、不可动摇之地位。

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的创作大多数在他从回国之后,至前苏联之前的这个阶段。虽然在数量上不多,但它们在冼星海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抒情独唱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类似于普通的艺术独唱歌曲,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和普通独唱歌曲不同的是,它们贴近现实生活,反应时代强音,更讲究情感的宣泄,情绪的表达,旋律更为悠扬,曲调朗朗上口。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歌曲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纯抒情性的艺术歌曲,如《夜半歌声》、《热血》、《江南三月》等;一类是富有战力的反抗外敌侵略的革命歌曲,如《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黄河怨》等。他所创作的抒情独唱歌曲一般有以下四个特征: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

一、形象化的音乐特征

在冼星海的抒情歌曲中,常常以革命群众或生活中的普通人为创作对象,他是继聂耳之后又一个注重音乐形象刻画的作曲家。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冼星海的音乐既能充满深刻的表现力,又可以使得深刻性与易解性达到融合。作品常用鲜明、生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以及清晰、规整的构思来完成作曲家对形象化的追求。

在上文对歌曲《黄河颂》的分析中,笔者提到过,这首歌曲就是冼星海注重形象化创作的典型力作。冼星海在创作《黄河颂》旋律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他曾对别人说:“《黄河颂》太难写了,我谱出了三个,但一个也不能令我满意。今天我又写了一整天的《黄河颂》,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我一定要创一种既有中国民族新风格特点,又能表现新的时代情感的颂歌旋律。······昆曲是有些旋律带点颂歌味道的,但不能表现出黄河的伟大战斗气概。”1现在看来,冼星海的踌躇是因为冼星海找不出能够刻画黄河形象的旋律,黄河既浩瀚又宛转,总的说来又很壮丽,集众多特点于一身着实给创作增添了难度。不过,最后在作曲家的努力下,一条既雄伟又刚强的旋律还是出现在他的笔下,黄河的体态和性格、精神,都在《黄河颂》的旋律中展现。

冼星海的形象化创作手法在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描绘时也表现得十分非常惟妙惟肖。如在《江南三月》中,三段歌词分别呈现了蝴蝶纷飞、柳叶长垂、油菜花开等自然环境的景象,作曲家在音乐上灵活的以附点节奏为素材,以平缓的旋律进行为形象刻画手法,描绘了这些自然景象灵动的气息,对初春之时万物苏醒、大地回春的环境做了精准的勾勒。再如《二月里来》,歌曲歌颂的是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努力生产、自给自足的生活景象,作曲家对于这样的画面也做了恰当的处理,旋律走向和节奏安排以及艺术处理都尽可能满足了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我们在演唱这首歌曲之时,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的老百姓生产劳作的图画。

二、乡土化的音乐特征

在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歌曲中,十分注重对民间音乐素材的使用,他可以根据不同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加工改变民间音调,使之符合自己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了许多非常富于民族特点而又富于不同个性特色的歌曲。关于民族音乐形式,冼星海说到:“民族形式是反映某个民族历史、传统、生活、习俗的方式,是形成民族特有的风俗与气派的一种东西。”他还进一步指出:“重视民族形式问题还能提高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2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民族形式的被尊重,无疑是发扬民族的自尊心也就是一切艺术都不应该忽略的一点。”3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令冼星海的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

《二月里来》是冼星海创作于1939年的《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分节歌曲。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南方民间小调的色彩,采用了我国五声音阶创作,属于降A宫调式。歌曲的旋律舒展流畅、线条委婉,感情细腻而真挚,具有清新的民族风格。

谱例一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谱例看出,歌曲的结构短小,是由承上启下的四个乐句组成,一般的江南民歌也都是这种结构模式特征。旋律没有大的起伏和跳动,基本上在五度之内上下波动,也显示了南方民间音乐含蓄、内敛的性格。节奏上附点音符的使用增添了惬意之感,哼唱起来更有朗朗上口的轻松愉悦,而这首歌曲比较特殊之处在于句尾长音的停顿总用装饰音来修饰,巧妙而衔接自然。

不仅是《二月里来》这首短小的歌曲具有强烈的乡土特征,《黄水谣》这种长大的抒情歌曲中也蕴藏了强烈的民族气息。《黄水谣》由三个乐段组成,其中第一乐段,无论从调式调性还是转调手法上看,都彰显民间音乐风格及民间音乐创作手法。

谱例二

这首歌曲第一乐段建立在E宫调式上,但旋律的第一句却让人在调式上产生B徵的感觉,而从第二句开始,歌曲就慢慢地向E宫调式过渡,这种转调手法类似于民间移调,不用特定的和弦模式,通过音与音的自然衔接,不露痕迹地将音乐过渡到同宫系统的其他调式当中。旋律上的起伏比较大,这一点又与陕北地区民间音乐的地方特色相关,陕北民歌向来以高亢、率真见长,而笔者认为,《黄水谣》的这段旋律之所以采用起伏大跳的旋律手法,除了描绘黄河翻滚流淌的气势之外,也包含着陕北民间音乐的性格特征,歌曲中的乡土化特色展现的清晰明朗。

冼星海歌曲的乡土化特征,不单单体现在旋律的安排上,在节奏节拍的处理方面也体现着民族特色,有很多歌曲的节拍经过多次变化,如《黄河颂》从2/4到3/4,再到2/4,最后变成4/4,这种节拍变化类似于我国民间音乐灵活的板式变化,充满了浓郁的民间乡土感。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旋律还是节拍,“乡土化”特征在冼星海歌曲中的展现是多角度的。不难发现,冼星海十分擅长研究民间音乐的特征,并且能够巧妙地将民间音乐音调运用在自己的歌曲当中,这种做法体现了作曲家的民族精神,也用实际作品向人们展现了他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雄壮美的音乐特征

冼星海在纪念他的老师法国伟大的作曲家保罗.杜卡的文章中曾这样写到:“这导师的最大贡献,除了雄厚的,富于伟大想象的作风,准确的表情,平衡而紧凑结实的曲体之外,他是被称为”近代音乐的‘力’,我现在写信来纪念他,正不知我国的音乐界,几时才能把一点这个‘力’移植到我们祖国奄奄的乐魂里。”4通过冼星海的文字,我们能够深切体会到冼星海在音乐上的审美追求——力量,他对这种雄壮美的喜爱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本人人格中的雄壮美、崇高美紧密相连的。

冼星海的抒情歌曲中常常彰显伟大的气魄,雄亮、宏伟、充满气势的音乐风格在冼星海作品中颇为常见。他当时所处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急需有能够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出现,于是他便创作了一些关于抗敌的革命歌曲,如《太行山上》就是这样的作品。他认为:“只有民族性的壮气,才能启发整个民族的兴奋。歌声越是激昂悲壮,民族的前途就可以肯定是越来越有光明。”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雄壮美”这一艺术特征主要通过一下几种创作手法来完成。

1、大跳音程构成的起伏性旋律。

在《黄河颂》中,一句旋律从d1进行到f2,一个十度的跨越立即彰显大气凛然的气魄。而后,旋律经过几个来回又恢复到e1,形成此起彼伏之感,浑然有力。谱例三: 2、由密集逐渐变为宽广的节奏

让我们看看《黄河怨》的例子,谱例六这一句的节奏先以6/8拍宣叙的特征密集地涌出,之后的3/4拍突然放缓,增强了顿挫及力度感,由快到慢、由密到缓,使听众感到了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为之后的爆发作了铺垫······最后,“血”字上拖腔的使用,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平稳感,扩大律动,直到“债”字6拍的出现,节奏放到了最宽限,大气之感又展现得酣畅淋漓。

谱例四

3、赋予力量感的长时值尾音

与其他作曲家的创作特征不同,在演唱冼星海的抒情歌曲中,尾音的时值经常偏长,并需要演唱者赋予强大的气息及力量,这类音符往往象征必胜的信念以及永不服输的精神,一股雄壮的气势直冲而上。尤其在歌曲的结尾,这种长音频繁出现,并且在一个较高的音区展现,形成慷慨激昂的高潮。

冼星海这种“雄壮”的创作风格不仅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冼星海人生经历的坎坷与磨难也造就了他的意志,使他的人格气质中蕴藏着一种永不屈服的斗争力量。冼星海的学生李凌在回忆中谈到:“对于打击,星海是永远也不愿低头······星海对于温柔,或者说消极的哀怨、忧郁,好像没有缘份一样。”他的朋友马思聪对他的印象是:“星海什么都不怕,他是连学不好也不怕的······他的纪事是一连串的苦斗······他有气魄,有粗野的力,有诚恳的真情。”5的确,冼星海的作品除了体现宏伟磅礴的气势和势不可挡的战斗精神之外,也仿佛在教育人们对待困难要有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当挫折摆在眼前的时候,不是一味的哀怨,而是要从这种悲痛中挺起来,要从痛苦中获得重生的力量。在冼星海的歌曲中,我们很少能听见哀怨的小情调,那不属于他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虽然我们能够找到这样痛苦哭诉的音乐段落,但跟随着的往往都是痛苦中的觉醒,音乐在叹息之后总是呈现大段有力量的旋律,鼓励人们重新崛起。从人生观到社会价值观,冼星海都秉承着一股坚忍不拔的力量之美,在他的歌曲中,永远是压不倒、战不败的雄壮之胸怀。

四、细腻化的音乐特征

所谓的细腻化表现手法在音乐学术界中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细腻化的表现最显著的特征是用简练的创作手段勾勒细致的艺术情感。在中外史上具有细腻风格的抒情歌曲曲库中,大多采用的艺术手段都不是夸张、复杂的,朴实、含蓄的旋律、节奏和装饰展现的艺术气质才最涌入人们的内心深处。冼星海的歌曲《夜半歌声》就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这首歌曲处处让人觉得细腻、委婉,耐人寻味。比如说在描写夜半情景的时候,歌词中写到“风凄凄,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每三个字的旋律都表面听起来感觉在同一音高上,这种做法恰到好处的勾勒了阴冷、潮湿、凄凉的夜晚,而我们仔细观察谱例,会发现旋律并不是单一的在同一音高上反复出现,而是有向下二度的游离(如“雨淋淋,花乱落”),这就是细腻的表现,正因为有这种小幅度的旋律运动,人性化的味道才流露出来。 歌曲《黄河之恋》是电影《夜半歌声》的插曲,它被当作一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在当时轰动了全国。救亡歌曲一般具有战斗精神,旋律果断、刚烈,进行曲式的风格融入其中。这首歌曲的引子很有特点,是主人公向母亲陈述的一句话,这句旋律有宣叙调的叙述特征,而结尾的四个字又带出了悲壮的情感,旋律转换成长线条的音调组合。

谱例五

从宣叙转咏叹,细腻的情感不经意间流出,旋律在五度音程之间起伏徘徊,既包含着无奈的情绪又预示着反抗。由于歌曲后半部分激烈斗争的音乐风格,对比之下这一句引子更显精致,韵味十足。

从多处细腻化的表现手法上看,冼星海不失为既拥有博大气度,又拥有细腻情怀的作曲家,他对自己作品的创作态度,永远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

结语

冼星海的声乐作品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抗日救亡情绪日益高涨的那个时代,冼星海的歌曲就像人们的精神支柱,只要唱起那些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歌曲,就能找到希望的曙光,就能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曲都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价值,这些歌曲在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等多个层面都有突出的表现,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特征经常会结合在一起,我们通常可以在一首作品中品味到多种感觉,这也是一般抒情歌曲所难以达到的意境;历史地位上,由于冼星海的歌曲民族化、普遍化、世界化的音乐风格,得到了国内乃至国外的一致认可,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一面音乐史上具有英雄般气质的伟大旗帜。到了21世纪的今天,冼星海的这些歌曲依然唱响在各种舞台,经典的意义在于,可以沿着历史的河流延续到未来。

冼星海不见得是我国音乐史上创作抒情歌曲数量最多的作曲家,但他的这些作品绝对在价值上有突出的意义,在歌曲中,抒发的是大情、大爱,而不是小情绪、小资调。大而不空,则表现在作曲家对每一乐句的仔细酝酿。正是由于本人博大的爱国主义胸怀,造就了抒情歌曲同样具有的爱国主义艺术曲风。笔者深信,这些作品一定能在人类音乐的历史足迹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注释:

1 选自《冼星海全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2 参见《从文化学角度谈冼星海审美趣味的形成》,罗小平,《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

3 参见《冼星海的音乐观》,梁茂春,《音乐研究》,1985年04期。

5 参见《冼星海的歌曲创作》,李佺民,《人民音乐》1985年06期。

参考文献

1、选自《冼星海全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2、参见《从文化学角度谈冼星海审美趣味的形成》,罗小平,《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

3、参见《冼星海的音乐观》,梁茂春,《音乐研究》,1985年04期。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百花文学;干预生活;人性人情

引言

《田野落霞》以刘秋果和高金海为主角,写他们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冲突;而《西苑草》以蒲塞风和黄家萍为主角,写大学生生活思想上的矛盾冲突。这两部作品看似没有任何关联,那为什么在反“右”派斗争中成为批判刘绍棠同志的有力武器呢?原因就在于这两部作品对建国以来文学的突破性。那具体有哪些突破呢?

一、作品突破了建国以来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直面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

刘绍棠在“双百”方针指引下,敢于反映现实,大胆干预生活,挖掘生活本质,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突破了建国以来长期的文学全面颂歌形式。

《田野落霞》通过塑造一个蜕化变质的党员干部现象,深刻的批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表明中共应该加强党内建设。例如黄金海“在河边用两张一角钱的新票,骗买了一个光屁股小男孩的三只野鸭”④这种行为哪里是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行为,反映了部分党员党性退化。又如张震武家的保姆仗势欺人,还有张震武坦然接受黄金海的贿赂等,都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党内存在送贿收贿的行为,这些都是以往作品中不曾涉及的。

《西苑草》同样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黑暗,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它接触到了优秀集体制度和因材施教的问题,小说中通过主人公蒲塞风拒绝参加集体舞蹈而受到批评的情节,反映了当时大学过分强调集体制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如文中蒲赛风对黄家萍抱怨“我准备找党委会谈谈,党支部一面批评我不参加集体活动,一面又鼓励我在课余时间写文章,而集体活动几乎完全占用了课余时间,这使我很难掌握。”⑤客观的指出了党委会内部存在矛盾,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情况,正应了那句老话“又要马儿跑的快,又不要马儿吃草”。

总之,刘绍棠在这两篇小说中大胆直率地写党的干部风纪败坏,抗议高等学校过分强调集体生活,敢于针砭时弊,鞭斥官僚恶习,揭示我们工作中的“阴暗面”,这无疑是对建国以来文学全颂歌形式的重大突破,开辟了新的题材领域和表现对象,行使了暴露光明之下的阴影的职责。

二、突破长期封锁的人情、人性的,把笔触伸向人物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

刘绍棠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创作了《田野落霞》和《西苑草》用于冲破一些人为设置的,展现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展示爱情生活本身的复杂性,表现浓烈地人情味的小说,突破了“十七”来片面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传统。

《田野落霞》中杨桃红这个人物形象的遭遇不仅反映了党内一些干部,而她的婚姻更是体现了女性敢于冲破传统婚姻观的禁锢,勇敢的追求个人幸福,充满了人情人性美。杨桃红第二次婚姻,面对高金海的出轨,她充满了怨恨,对离婚抱着这样的看法:“人们会不会把我看作是坏女人呢?死了丈夫,嫁了人,嫁了人又离婚,离了婚我还想找到真心实意的人。”⑦从而犹豫不决,而在刘秋果和岳樱的鼓励下。她勇敢的提出了离婚。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很少见的,两个共产党员的结合应该是模范婚姻,而杨桃红身为党员却和丈夫离婚,明显是冲破了当时共产党赋予社会的价值观―党员模范婚姻。而黄金海对杨红桃不能生育孩子,是个“破鞋”的不满,也在侧面体现了爱情本身的复杂性。

然而,这种突破性在《西苑草》中更能体现出来。蒲塞风和伊洛兰的爱情就是典型的忽略爱情本身的情感交流,一味的公式化,概念化,从而导致了恋爱关系到破裂。在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中,他们这种“一个月写两封信,见一次面,每封信一页信纸,每次见面两个钟头”⑧的恋爱,是属于一种政治性过强的恋爱观,忽略了爱情本身是需要通过交流来增加感情,片面的听党的话,按党的指示办事,反映了公式化、概念化带给人们情感的限制。

两篇文章在刘绍棠笔下,大胆描写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杨红桃还是黄家萍,都反映了在“双百”方针下,百花文学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的写作方式,突破人情的,描写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这无疑是突破了文学的全面政治化,阶级斗争化。

三、突破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提高文学质量,主张文学不是一味的为政治服务。

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文艺原则,导致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公式化,概念化,以为的唱颂歌,没有真正深刻地,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刘绍棠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弊端,于是他借助“双百”方针这个东风,在《我对当前文艺界问题的一些浅见》中大胆提出创作要按艺术规律本身办事,现在是到了提高文艺作品的艺术质量的时候了⑧。

在《田野落霞》这篇小说中,两个主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金海风纪败坏,刘秋果清正廉明。通过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对比,反映了人的异化――指人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控制,支配,奴役而成为非我。黄金海便是一个被权力和官场异化而主体意识丧失的利己主义者,刘秋果是一个坚持原则,为百姓着想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通过对比,写出了人性在权力和利益下的扭曲,也批判了党内的不正之风。

《西苑草》中不仅赞美了黄家萍对蒲塞风默默无闻的爱恋,还批判了沈飞黄的嫉妒心理。沈飞黄因嫉妒黄家萍对蒲塞风的付出与感情,通过画漫画登校刊的形式来报复蒲,这也是现实人性的一种反映,达到了写真实的效果。

在这两篇小说中,刘绍棠以“文学写人性”,提高文学质量为写作原则,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敢于突破教条主义和片面追求重大政治主题的写作手法,丰富了写作领域与题材。

“双百”方针是符合文艺发展内在规律的方针,即创作自由。刘绍棠在其指导下写的《田野落霞》和《西苑草》对建国以来的文学具有强烈的突破性:不仅突破了建国来文学完全的颂歌形式―歌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赞美社会主义新生活,大胆的揭示了当时社会主义的内部矛盾;还突破了长期被封锁的人情人性和片面追求重大政治主题,排斥个人情感空间的局面,深入描写复杂的情感世界,打破了爱情题材创作的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的模式。另外,它还突破了以阶级论,革命论为核心的人的观念,提倡文学写人性和文艺为人学,恢复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这些突破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表明文学创作现实主义的深化,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

注解:

① 刘绍棠(1936-1997),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代表作有《蒲柳人家》、《青枝绿叶》等。

② 《田野落霞》和《西苑草》是刘绍棠作于“百花文学”期间的小说,并因此被打入“分子”。

③ 选自《刘绍棠小说选》第97页,北京出版社,1980年九月出版

④ 选自《刘绍棠小说选》第113页,北京出版社,1980年九月出版

⑤ 选自《刘绍棠小说选》第147页,北京出版社,1980年九月出版

⑥ 选自《刘绍棠小说选》第130页,北京出版社,1980年九月出版

⑦ 选自《刘绍棠小说选》第106页,北京出版社,1980年九月出版

⑧ 选自《大运河之子刘绍棠》第38页,作者郑恩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2]《刘绍棠小说选》

[3]《大运河之子刘绍棠》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7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传播各种科学知识的工具。现行初中语文课本在教材改革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编者在第一册《写在前面》的序言性开篇话中就明确指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在新的语文课本中,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一定能找到语文的‘丝缕’。”在后面各册中都指明:“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这些话语就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为各学科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我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语文课文进行学习,使地理、语文知识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融会贯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七年级上册学习“地球的面貌”、“世界的气候”等知识,介绍地球的面貌、天气气候的相关知识。讲到这些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落日的幻觉》及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等文章。《看云识天气》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气象学中云气的现象;《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的物候学知识,是气候知识的组成部分;《落日的幻觉》写落日现象,其原理主要是由于影响气候的因素造成的;《雨说》用形象的语言赋予降雨以生命,体现了水资源的珍贵。地理八年级上册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涉及到的语文知识有七年级语文下册《土地的誓言》,写的是9・18事变之后的思乡之情,从中表达了对土地的无限眷恋。通过结合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更加珍惜土地。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河颂》及“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对黄河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歌颂,也对黄河的相关知识做了介绍,学生会对“中国的河流”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写的是我国登山健将1960年5月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这就涉及“中国的地形”一节对珠峰的介绍。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用绮丽的语言描写了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象,从中反映了长江及重庆市夔门峡的相关地理知识。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一文,揭示了大自然的神秘而伟大,这与我们地理中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样本册语文《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介绍了我国罗布泊消失的环境恶化悲剧,为我们学习“中国的水资源”及新疆的内容作了很好的补充。

各册语文课文及后面的练习中,还涉及到不少相关地理知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这些知识的相互渗透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我们对各科教材系统性认识的问题,也是教给学生一把学习各学科知识的金钥匙。我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学得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所谓的“副科”地理也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笔者所教的地理科中考成绩连年获市级一等奖,而且促进了语文成绩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整体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地理教师要通读整套初中语文教材,全盘进行梳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如果教师的目光仅限于所教学科,那只能是井底之蛙,是不可能做到学科间融会贯通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是帮语文的忙,这种认识更是错误的。学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的文化知识,哪有帮谁的忙之说呢?因为每一学科都有其特殊性,我们不是通才,所学的知识都有单一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虚心向语文等学科的教师请教,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知耻者近乎勇。知道自己的欠缺,又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就会变得博学多才。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通才,但是通过学习,是可以学到许多学科的知识的。现代教学实践也需要我们这样做,不然就会落伍。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做好了地理、语文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一,预习自学的点拨。我们懂得这两科间存在密切联系,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就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要求他们把二者联系起来学习,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比如,学习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就叫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一文,使之对珠峰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第二,指导对相关材料的朗读或背诵。老师可以在对某一课进行教学前或后,组织学生朗读相关语文内容。比如上地理“中国的河流”中的黄河部分,师生先一起朗诵光未然的《黄河颂》,大家必定情绪激昂,既对黄河有个回顾,又调动了感情因素,为学习该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像《黄鹤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钱塘湖春行》等诗歌,我都择时和学生一起背诵,地理、语文学习相得益彰。

第三,在分析课文时适当联系二者进行讲解,增加知识的融汇性,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比如讲解环保、低碳生活等保护地球的问题,可穿插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一文进行。

第四,在作业中结合训练。我在布置一些地理训练时,注意结合学生已学或正在学习的语文知识来进行,有时还和语文老师商量共同出作文题进行训练。这样既使得知识贯通,又可解决学生写作无米下锅的窘境。

第五,在开展课外活动时,也注意各科知识的沟通。如文艺晚会,有传统的歌舞内容,也可以穿插语文和地理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你可以编一个小品,说明某人不懂地理知识闹出的笑话。在野游时,可以结合现实讲地理故事,如此等等,尽可发挥。

在教学中做好地理与语文的相互渗透,效果显著,大有作为。有些学科同样可以而且也应该这样做,这样会使我们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学生更加全面发展。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8

【关键词】京戏;《大唐贵妃》;《梨花颂》

中图分类号:I20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58-01

京戏《梨花颂》是新编历史、大型交响京戏《大唐贵妃》的主题曲。取材于梅兰芳20年代的名剧《太真外传》,同时参考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等名作和今人的一些作品;由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该剧将传统梅派京剧与西洋大歌剧嫁接起来,整剧保留了12段梅兰芳的原创原腔,新写30余段唱腔唱词。把史诗剧的意境、气派与传奇剧的情节、审美熔于一炉,糅合了传统京剧、西洋歌剧、舞蹈、杂技、魔音、功夫等等元素,演员人数超过了300多人,制作400多套华服、10多套豪华布景。

剧中,杨玉环得到唐玄宗的赐浴,到长生殿乞巧盟誓,共誓君妃合笃、永世和谐,《梨花颂》在这样的浪漫气氛中唱响。曲调采用京戏的西皮二黄腔,西洋歌剧合唱队伴唱,交响乐队伴奏。唱腔婉转、气势恢宏、意境华美、让人难忘。

学习演唱《梨花颂》,应从唱腔和表演两方面着手。

有人说“梅派”的艺术特点是“不强调特点”。我的理解是,梅兰芳先生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提出“因材施教”、“不要千人一面千人一声”、“创作应在师承千人的基础上,走自己创新发展的路”,这无论在戏曲还是声乐方面都是超前的,具有科学发展性的理念。在听了梅派大师梅葆玖、梅派传人李胜素等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演唱后,我略总结了梅派的一些特点,演唱时可以揣摩:

1.咬字:字头流畅,字尾归韵力度适中。自然咬字就好,咬字动作不能太大;2.装饰音:在每句的主音上应遵循咬字略带装饰音,与主音的音距较大;3.共鸣:主要运用比较靠前的头声,注重硬腭的提起和咽壁的力量,音色较圆润、华丽、明亮;4.节奏:基本上都比较舒展平稳;5.音量:音量大小变化不明显,不在句子中间作太大的音量对比,内敛含蓄;6.尾音:句子的尾音或者句中的长音呈抛物线甩音。

歌曲采用的是京戏西皮二黄腔。“西皮二黄”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西皮”起源于北方的梆子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合表达欢乐、激越、奔放的感情。“西皮”的京胡定弦为“6-3”,过门总是归到“1、6”这两个音上。“二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安徽的宜黄腔,一说是徽调,但无论它起源于哪一种,都属于南方剧种,南方音乐的特色会比较突出,一般较为沉着稳重、凝练严肃,京胡定弦为“5-2”,过门的结束归到“565、561”。

在歌曲《梨花颂》中,第一句“梨花开,春带雨”和第二句“梨花落,春入泥”,就是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结合。演唱时,应注意高亢与低沉的起承转合,连接处尽量做得天衣无缝,音腔变化不要有太大棱角。下一句“此生只为一人去”和“道他君王情也痴”,也如此。最后反复的“情也痴”,又将曲调从低沉略微上扬。接下来重复两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句“二黄”,一句“西皮”,先抑后扬。最后反复“长恨一曲千古谜”,结构同上,是先扬后抑,“长恨一曲”上扬,“千古谜”下沉。演唱“西皮”时,声音应靠前,头腔音区更多些;演唱“二黄”时,气息沉稳,胸腔的声音略多。可使两种声腔在音色上产生一些变化。

其次,从理解人物性格、情感和表演方面着手。

杨贵妃,名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高祖是隋朝的吏部尚书,父亲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10岁时父亲去世,后被寄养在洛阳三叔家。杨玉环受过很好的教育,具备较好的文化修养,精通音律,擅歌舞,尤擅琵琶。因长期的寄养生活,性格比较婉顺。

唐玄宗,名李隆基,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4岁时,母亲被武则天杀害,后来曾先后被李旦一位妾室和姨妈抚养。玄宗个人素质优秀,性格英明果断、擅骑射,知晓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唐玄宗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经历了武则天女皇盛世与衰落、中宗李显即位、韦后作乱除乱、铲除太平公主等等历史事件,最后登上皇帝宝座。即位之初,国家多年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他勤勉治国、励精图治,后创立了开元盛世。

由上可见,唐玄宗和杨贵妃拥有同样的年幼丧父母的经历,同样的兴趣爱好,均精通音律。唐玄宗从小生长在一个没有亲情只有算计和生死斗争的环境中,也特别向往人间真情,而杨玉环的经历正好与玄宗心中的理想女性相符合。杨玉环幼年丧父,寄人篱下,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会对年纪较大的男性产生依赖感,更何况这个男人是如此优秀的一代帝王,所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应是真情实爱。

了解以上背景后,在表演时,应注重整体气质的端庄大气,不能流于媚俗。杨贵妃在长生殿对唐玄宗的情感流露也应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真情实爱的表达,不是讨好献媚。另外,杨贵妃也是当时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在形体表演上除采用一些戏曲的身段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中国古典舞。身段、动作应跟随歌曲结构、唱腔进行一些有层次、有重点的设计,既妩媚多姿又张弛有度,要将杨贵妃的性格、情感尽量生动地展现出来。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9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艺术结构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在高中阶段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想大部分老师都只是学好了后再去进行教唱这首歌,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这首作品的意义。《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那时我国正处于八年抗战的开始时期,这首歌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广阔地展现了中日战争的壮丽风景,同时也向全世界发出了解放民族的号角,并且在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强崛起的意志。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极富励志,曲调振奋人心,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鼓舞士气,激励战士勇气和民族热情的作用。

下文是我对《黄河大合唱》的一个简单浅析,我认为《黄河大合唱》可以从它的创作背景、艺术结构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1939年1月,冼星海听到光未然的黄河吟后,有感而发的他在抱病期间创造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在之后的时间里共完成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就这样,《黄河大合唱》这首气势恢宏的乐曲便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气呵成,《黄河大合唱》首演于亚楠的陕北公学的大礼堂,并在表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机很快唱响了全国大江南北,也成了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由其中不同的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决心与精神,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英勇场面。在《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下,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曲目早已传遍大街小巷。它鼓舞着人们积极抗战,给人们树立了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体现着人们在苦难中的顽强斗争。

二、《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结构

《黄河大合唱》全曲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组成。在艺术形式上,黄河大合唱中的诗朗诵在整出表演中的地位和音乐同样重要。通过朗诵与音乐的结合贯穿让整个表演显得更加动人心魄。音乐的构思也没有采用一般的单主题贯穿于全曲的写法,而是采用由二色的音调语汇变化发展。用丰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刻画。并在合唱方法上,用了更多的音乐体裁,多种多样的唱法让整篇乐章更显生动形象,也使《黄河大合唱》的结构更为严谨,《黄河大合唱》造成的成就与影响是这个表演在背后付出的努力,也是对侵略者的愤怒情感控诉的体现。

三、《黄河大合唱》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他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现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并启迪了人们一定要抗战到底的精神。《黄河大合唱》在被创作之后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表演造成轰动,这让整个世界都重新认识了中国,让整个世界都知道中国打响了保卫民族的战争,更让每个人都知道了保卫家园便是我们该做的事情。用音乐唤醒了民众,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并在抗战之时弘扬了我国不可战胜的抗战精神。在抗战时,它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凝聚着全国人民。它让每一个国家都重新审视了中国,知道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使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并在今后的各国交往中给中国重新打印了一张名片。

上文是我对《黄河大合唱》的一个简要分析,《黄河大合唱》是一首振奋人心的经典曲目,我相信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怎样表演这首曲目,而是花更多的心思去好好学习一下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等。我也相信在每一个学生的不懈努力后一定会让这首曲目更具灵魂,在表演时也一定会更加具有民族的灵魂。

参考文献: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10

一、总结式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讲完一节课后一般根据板书将新课内容进行总结,找关键词、重点处概括而结尾,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如在讲授《背影》这篇文章时,到了课堂尾声处,要总结全篇,可以运用总结抒情式的语言来介绍: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中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出母爱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成为耸立在人们心目中的母爱的丰碑。这样,就巧妙地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式结尾――“映日荷花别样红”

比较区别式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异同、区分优劣,使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如学习了鲁迅的《风筝》后,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满天的风筝》所描写的是那种快乐、满足、骄傲的形象,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风筝》中所特有的那种情感,笼罩着深沉的悲哀:无法补过,无法释怀,悲哀之至,让人在心灵的震撼中更深切地体会到文章的丰富意蕴。

三、悬念式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种方式是教师在结课时,为下节上课留下伏笔,使教学内容自然地进行过渡,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或在下课前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将课堂进行延伸,课虽尽而意无穷。如学习《斑羚飞渡》后,结合“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的结尾:课文中展示了一幅幅凄美的图画,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角色,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而动物应该有生存在地球上的权利。请同学们想一想,对珍稀动物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结语,给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学生强烈的悬念,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又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唱游式结尾――“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在课文《黄河颂》、《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木兰诗》等将要结束时,教师可恰当地把歌曲《保卫黄河》、《爱我中华》、《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等歌曲引进课堂,作为这堂课的尾声。可见,如果教师能在课堂结束时匠心独运,巧妙结尾,定会获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益处。

五、课本剧结尾――“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皇帝的新装》、《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课文都适合演课本剧,通过演课本剧,学生就可以更进一步掌握课本内容,领会人物形象,感受语言魅力,把握文章主题,达到知识再现的效果。

六、诵读式结尾――“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如:《黄河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爱这土地》、《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可以分别配上《黄河协奏曲》、《沉思曲》、《多情的土地》、《下一站幸福》、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等伴奏音乐,让诵读进入文章情感的涟漪。

七、感悟式结尾――“忽如一夜春风来”

教学贵在思,学习贵在悟。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该来个回头望,进行总结、反思、感悟,这样可以起到梳理结构、疏通内容的目的。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感悟?通过学习本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学习了本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通过感悟,达到积累沉淀的目的。

八、知识树结尾――“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11

一、转变观念:农村课程改革的生命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进行课程改革首要的是转变教师观念,树立课改意识,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以这样说: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便没有先进的教育行为。具体来说,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尊重意识,把学生看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生命是需要也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发展意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意识,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主体意识;因为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民主、平等意识,教师与学生最大的区别只是存在闻道先后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在共同学习的时候,学生与教师一样有表达自己独特体验的权利,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权利,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做法是计划经济下的畸形儿,是与现行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变教师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旧有的理论水平线上,或者认为课程改革只是一场运动,那么,实施课程改革便是一句空话。笔者曾听到这样一堂语文课:教者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从正音到释词,到剖析课文,到课后练习的处理,教师始终独霸讲台,全心投入,条分缕析,津津乐道,中间除穿插了一次学生的集体朗读外,学生始终在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哪里有一点新课改的影子?其实持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大有人在,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旧有的经验或者是旧有的“时间加汗水”的教法,让他们与过去的教法决裂难上加难。试想一下呆滞的教育观念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现代人才呢?

二、因地制宜:农村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切忌随波逐流,哗众取宠,更不能认为课程改革就是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改革,就是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开展教学。事实上,课程改革是在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之后,带来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上的重大变革。而变革的核心人物是教师,而非物质。只要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开展课程改革也并非难事。笔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时,曾经开展了以下活动:说黄河――颂黄河――爱黄河。“说黄河”即让学生说黄河的源头、黄河的流向、黄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在黄河流域建都的王朝等相关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黄河,了解黄河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关系。“颂黄河”即让学生搜集有关歌咏黄河的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诗词、歌曲、民谣等。在一系列的搜集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爱黄河”即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黄河的断流及悬河等现状,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黄河的强烈的使命感,整个活动在学生为保护黄河献计献策、拟宣传标语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尽管在整个活动中,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学生未能通过视听来领略黄河“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的壮美,但整个活动,学生参与意识极为强烈,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绩效。

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改革是农村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不容怀疑的。我们的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尽管农村的课程资源极为有限,它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但是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它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城市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的历史性飞跃。

三、加强学习:农村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改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育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社区的活动家,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想胜任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就要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可以肯定,故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教师是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抱残守残就意味着为时代所淘汰。同时,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很难想像,一个思想陈旧,知识过时的教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没有思想,学生便不会尊重他――最可怕的是学生也会停止思考。”教师的思想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学习。著名画家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的读书。”如果我们借用大师的说法,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就应该多读书,唯有读书,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影响学生,胜任自己的工作。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教育先驱们学习,可以向同伴们学习,可以向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学习,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四、团结合作:农村课改的催化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需要人们之间的互相协作,可以这样说,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关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过论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其实在古代,中国人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荀子曾经这样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就应该首先学会合作,并善于合作。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不但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还可以弥补外出学习机会少的缺陷,集合个体优势,发挥集体力量,使教学在彼此间的合作中有效前行。如何进行合作呢?首先,应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加强对教材、对学法的探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研讨课、说课等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其次,应加强教师间的个体协作,因为开展集体活动有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教师间的合作是自由而灵活的,可以是资源共享,可以是互相探讨,可以是相互质疑等。最后,加强与学生间的合作,使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不但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给学生一个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同时在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洞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合作是一种需要,合作是一次提高,合作更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在相互的合作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教学能手,成为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和飞翔者。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12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音乐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更新教学理念,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反省,以逐步优化音乐课堂,确保初中音乐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新课程标准 初中音乐 教学策略 情感体验 教学重心 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一方面,音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的安排着重于“学科本位”,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则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感受,甚至在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方面也存在着武断、单一的缺点,从而使初中音乐的教学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中学生的客观需求,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音乐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也使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大胆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教学模式,积极促进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初中音乐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即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在围绕音乐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结合初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学生的音乐修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感体验出发,将音乐学习的过程,当成一项艺术化的情感体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欢乐颂》这一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欢乐颂》交响曲的演出盛况的片断,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欢乐颂》为现场听众所带来的强烈震憾,还可以向学生简述这首由贝多芬创作的并于1824年在维也纳初次演出时的空前热烈的盛况:现场听众对贝多芬的热烈鼓掌和欢呼竟多达5次,其礼遇甚至超过当时的国家元首出场所能够得到的,以致于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并使得《婚礼进行曲》的创作者瓦格纳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呼,称之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顶峰的无人可以超越的欢乐交响曲”。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说明《欢乐颂》的创作背景,使得学生了解到,贝多芬在精神和物质极其困苦的日子里创作了这首充满欢乐的交响曲,其实也反应了当时在反动政府残酷镇压下的广大民众对于自由和欢乐的极度渴望的心声,这也是引发现场听众强烈共鸣和心灵震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的正确引导,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音乐情感,教师再因势利导,提醒学生在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过程中,认真体会曲子的音乐风格与旋律的特点,并注意曲子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诱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进行丰富的想象。听完后,教师提出问题串:“这首交响曲的风格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出示待选答案)……这首曲子适合在什么场合下演奏呢?(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给出待选场景)……”教师的循循善诱,使同学们的音乐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学唱过程中饱含深情,全神贯注,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情感和音乐的节奏、音准、切分音等,并能仔细辨别和配合使用交响乐中的碰铃、沙锤、铃鼓、双响桶、三角铁等小乐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精感体验,不仅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还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音乐修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重视音乐教学重心的改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演唱和演奏,还要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并通过音乐与他人沟通和融洽 ,使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并享受到音乐之美……”鉴于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着重体现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内涵,成功唤起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情感,以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黄河大合唱》时,可以先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进入“角色”,即在带领学生学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指导同学们根据《黄河大合唱》的多媒体音乐画面,分别扮演“我方”和“敌方”,参与“角色”体验,然后指导学生跟随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进行齐唱和轮唱,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正在参与战斗的中华优秀儿女,在万山之下、丛林之中、青纱帐里,愤怒地掀起复仇的巨浪,把侵略者淹没在大海之中。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表演的参与热情,教师还可以使用数码摄像机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当即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屏幕播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强烈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使学生在亲身体验音乐之美的过程之中,陶冶了性情。此外,教师在教唱大合唱时,要求同学们要明确自己的“声部”所应负的责任、所处的位置、进入和退出的时间,以及力度的把握和音色的调节等,以营造良好的合唱效果,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重视音乐教学评价的改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中,往往是教师让学生唱一首音乐教材上的一首歌曲来给学生打分,甚至是凭着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观臆断或大体印象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简单武断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对音乐失去学习的兴趣,并误以为音乐学习不过是唱唱歌曲、打打节拍而已,不必学习其他的内容,从而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初中音乐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综合性评价,可以让中学生在不断地“品尝”到成功和喜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即学生在综合评价机制下所得到的愉悦感,可以成功唤起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学习过程的浓厚兴趣,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鉴于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充分体现素质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的要求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仅仅着眼于音乐成绩的考核上,即教师不仅要将中学生的日常音乐学习状况和态度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还要把中学生的音乐特长的展示作为额外的评价标准进行累加,以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日常音乐学习的同时,还要努力发挥音乐特长,积极提高综合音乐素养。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音乐教学评价的改变,有效促进了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反思,进一步强化音乐教育的自身建设,充实和完善音乐教学内容,使初中音乐课堂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