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时间:2023-05-29 18:23:24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定国安邦,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经济意义更加凸显。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休闲农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5年国务院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村三次产业快速融合,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多功能农业,深入研究开发休闲农业市场价值。创建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旅游示范景区,开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休闲农业产品。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实施税收优惠制度,提高农民收入”。这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且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长期以来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人们只认识到农业单一的生产功能,却对农业的多功能性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结果导致农业产业的发展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畴内,阻碍了农业产业体系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转变过程中一种重要载体,农业的多种功能性得到开发和利用,尤其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功能越来越突出。从农业理论到实践发展,休闲农业不仅能够拓展丰富农业的内涵,开发农业发展的新路径,衍生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充实农业产业的范畴,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发展与生态、文化的快速融合,而且作为城乡联动、产业融合的重要媒介,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代表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休闲农业领域相关问题研究需要依托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理论包括:产业一体化理论、外部性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休闲农业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休闲农业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相关理论交叉、渗透、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些理论也有了相应的演变和进一步的发展完善。通过深入研究区域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能够拓展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能够弥补现有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的区域数据缺失,因此,对区域休闲农业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2015 年和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在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这预示着休闲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无疑是为未来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发展休闲农业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更为农业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道路。(2)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国内到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的开发不仅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克服传统农业只能作为生产原料的弊端,延长农业产业链,获得更加丰厚的附加值,而且能够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可增强城乡之间知识信息和物质观念的沟通交流,提高市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实现城市对农村、农业的大力支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兰州市休闲农业较其他地区发展不仅发展相对较慢,而且开发商和运营商几乎不做市场调研,盲目发展,模式雷同,政策法规缺失,缺少规划设计,缺乏地方区域文化特色等,致使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对兰州市休闲农业的消费者进行深入的调查,通过对数据整理分析以及结合当地休闲农业资源属性特征,对区域内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兰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兰州市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提供建设性地意见和指导,因此,对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休闲农业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休闲农业综述

休闲农业最早始于欧洲,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快节奏高污染生活产生厌倦逃避心理,开始向往追求回归自然田园,享受乡村生活的舒适安逸,休闲农业因此蓬勃发展。1865 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正式诞生,随后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步向美洲、亚洲等国家地区扩散,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20 世纪 70 年代后,休闲农业在世界各地掀起旅游狂潮,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休闲农业的概念、内涵研究、休闲农业发展动力及经济效益研究等。

①休闲农业的概念、内涵研究。国外休闲农业虽然经历了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相关文献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却没有统一的界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农业旅游、田园旅游等等有不同的说法,但其意义基本相同,因此在搜集和查阅整理国外相关文献资料时全部理解为休闲农业。国外对休闲农业概念及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注重休闲农业的乡村地理位置。世界旅游组织认为(1997):休闲农业是指游客在农村及其周边游玩、学习、体验感受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动;Aire,Oded &Ady (1999)认为休闲农业就是在农村地区的旅游;Mike Woods(2000)认为:休闲农业是游客在农村地区所经历的全部旅游活动。他认为休闲农业区别于其他旅游活动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乡村性”,展现了休闲农业满足了游客对乡村生活、自然文化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实现精神生活的满足。

注重休闲农业活动的过程内容。英国的 Bramwell &Lane (1994)可谓是国外学者中对休闲农业内涵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认为:“休闲农业不单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旅游活动,而且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除了节假日旅游之外,还包括自然生态旅游、探险、文化教育、民俗风情活动等各种娱乐活动”。Deborah(2005)等学者认为,休闲农业是基于农业劳动、养殖、培育和生产经营的活动,目的是休闲、教育、体验感受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从他们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内涵来看,他们更加看重的是休闲农业活动中具体的过程内容,而不是地理位置上差异。

②休闲农业发展动力研究。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休闲农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需求和供给。在对需求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Greffe,他将消费者的需求划分为 4 个区域,右边的两个区域是消费者主要兴趣所在,以主题度假为目标;而在供给的研究中,Bendl 对奥地利农村居民调查发现,休闲农业很受当地居民支持,他们很愿意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和发展基础设施,协助政府和游客体验农村生活文化; Alexander认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指的是社会和文化价值,外在动力指的是经济利益。

③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以经济收入和劳动力就业居多,如 Oppermannm、Nilsson等人对各国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途径;Nobel在研究法国休闲农业时发现休闲农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Sharpley则认为与传统相比,休闲农业不仅能够促进居民收入提高,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业。

(二)国内休闲农业综述

相对于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来说,虽然国内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但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休闲农业蓬勃发展,有关休闲农业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休闲农业空间结构布局规划研究、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休闲农业顾客满意度研究。

①休闲农业空间结构布局规划研究。如胡爱娟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杭州市休闲农业空间结构布局和旅游圈层结构进行探讨分析;刘艳艳、王晓峰等利用空间结构理论、计量地理学、ArcGis 软件、AutoCAD 软件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精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潘丽、张天柱等以宁武县休闲农业规划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一些具体思路和措施;张舒利用 ArcGIS 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许贤堂、刘大均等以全国 483 个休闲农业示范点为对象,运用空间插值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及结构、均衡程度及分布密度进行研究,得出休闲农示范点空间分布在演化过程中,主要以城市和交通地理条件展开,受区位条件、资源要素、游客市场影响因素较大。

②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及模式研究。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其主要是从经营的方式、内容两方面来讲。如张攀春以贵州实际环境条件出发选择发展休闲农业路径,提出适合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的三种经营模式;吴学成、李江风将创意农业作为传统休闲农业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和提升,指出创意农业能够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跨边界的产业融合和渗透、增强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力,并用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理念指导路径提升;牛均仪利用 SWOT 分析方法对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各区域应该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气候等因素选择本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赵国如按照区位条件和功能对休闲农业进行分类,并且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应当遵守“实践第一,农业主体”的原则;钟平、侯立白对丹东市五龙背镇休闲农业 6 种发展模式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游客参与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今后该如何发展的建议;肖军,叶良钧等对安徽省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原则和产业化建议。方修仁、王祥锋对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新农村建设发展不依靠工业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农业、环境、农民之间的发展关系,强调不能过度依靠工业发展农村。

③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形势日益丰富,规模集聚和产业一体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张广海、乌兰包托亚对休闲农业产业化内涵定义的基础上,从经济、市场、产业、设施基础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分析我国各省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和产业化类型模式,并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途径;徐虹,梁佳通过对京津冀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一体化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发展休闲农业的三大旅游组织主体,推进京津冀地区休闲农业一体化发展;段海波从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角度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二三产业以及农业内部产业之间发生的产业融合创新进行分析探究,说明了具有融合特征的新型农业业态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农业产业融合的思路和基本内涵;喻江平则基于产业链相关理论对休闲农业产业链构建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并且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④休闲农业顾客体验消费与满意度研究。休闲农业游客数量的不断提升,使休闲农业已成为旅游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认同度并不高,这成为阻碍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休闲农业顾客消费行为、满意度、体验价值的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赵仕红、常向阳基于对南京休闲农业的本质属性、消费者出游动机等方面的调研,对南京休闲农业游客的出游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休闲农业应该进一步完善提高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同时,赵仕红、常向阳基于南京市休闲农业调查数据,利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评价模型对南京市休闲农业顾客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杨丽华利用李克特满意度量表从休闲农业服务质量的五个方面对长沙市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进行调研,总结出限制长沙市休闲农业发展的需求因素;黄志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体验营销的角度建立消费者体验价值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其目的在于对各类休闲农业进行综合评级,以期促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崔海云、施建军则以京皖苏地区休闲农业企业为样本,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服务创新、顾客体验与休闲农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三)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不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对休闲农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研究成果颇丰,已形成相对丰富的理论体系,对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国内外研究相似之处:注重对经济效益的研究,国外侧重动力机制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国内侧重产业化与产业融合的研究,其最终目的殊途同归;差异之处: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外侧重定量研究,而国内侧重定性研究;研究理论上的差异:国外注重应用研究,国内注重理论研究。因此就目前国内研究内容而言,其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个案为主,理论多,应用少,没有形成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对生产实践的理论指导性不强。基于此,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应该侧重应用性、实践性、指导性。首先,在研究的内容上,结合区域内农业资源实际概况,研究休闲农业空间结构布局、发展路径或模式、产业化道路等内容,看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定量研究和应用研究,对区域内发展较好的休闲农业进行深入研究和经验总结,指导相关产业发展。

三、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一)研究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归纳法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探究其主要研究方向、内容、方法,然后对国内外成功发展实践进行经验学习总结,在其基础上,搜集兰州市休闲农业相关资料和数据,为后续研究奠定厚实的基础。

2 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法

对兰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问题研究,主要基于消费者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动机、认知行为、决策行为、满意度进行调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找出制约兰州休闲农业发展问题所在,有助于科学指导休闲农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

3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兰州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通过 Matlab 软件得出每个评价指标权重,结合实地调研评分结果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求出兰州休闲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最后对兰州各县区休闲农业空间差异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四、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共分 4 部分,共计 6 章内容。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从而引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内容;第二章休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主要从休闲农业的内涵特征、相关基础理论、国内外发展实践情况三个方面出发,总结研究对兰州市发展休闲农业带来的启示。第二部分进入文章主要研究阶段,是文章的第三章,首先,从兰州市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农业资源、旅游业五个方面分析休闲农业发展优势,进而对兰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空间结构布局、发展模式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基于消费者视角从消费者基本特征、行为动机、认知行为、决策行为、满意度五个方面研究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兰州市及各县区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通过两部分结合研究,找出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所在。

第四部分是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建议对策,是文章的第六章。文章提出科学考察规划,因地制宜开发、坚持以“农”为本,彰显三农特质、挖掘农业文化,提升品质内涵、加强核心品牌建设,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合理制定法律规范、提升队伍素质,改善服务质量,以期进一步促进兰州市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五、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1 研究视角创新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线索,基于消费者视角以消费者基本特征、行为动机、认知行为、决策行为、满意度为切入点,探索制约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的角度与切入点有别于前人研究,因此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 研究方法创新

以往休闲农业的研究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而本论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产品特色、运营管理、经济效益纳入一个整体评价体系中,运用定量分析对兰州休闲农业整体和内部发展水平分别进行评价,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以说为兰州市休闲农业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二)不足之处

1 数据资料的相对欠缺

在问卷的设计方面,问卷结构不合理、遗漏某些问题或者问题的提问方式有欠缺等可能存在的问题,都会影响问卷的填写质量;在问卷调研方面,调查者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以及消费者的配合程度也会直接影响问卷的填写质量和回收的有效率,因此会直接影响调研数据的准确性。

2 研究方法应用的局限性

兰州市休闲农业的种类多种多样,选取个别休闲农业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普遍性和代表性有限,加之利用层次分析法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各有不同,很大程度上反映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可能存在误差,不能完全反映出问题的实质所在。虽然已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但是也需要今后更多相关研究验证。

第二章 休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一、休闲农业理论概述

(一)休闲农业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表达方式各种各样。例如:宴理(2014)认为:休闲农业是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黄清乐认为: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产品、农业活动、农业资源、农村文化,使人们身心愉悦健康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经营方式,具有经济、生态多种功能。吴萌 (2012)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利用农村、农业资源,依托农业活动、农产品、民俗文化等因素,经过开发设计形成具有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的高收益农业;田颖(2011)认为:休闲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以农村景观和农村文化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为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娱乐需求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

虽然我国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其所述含义大体相近,都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形成的能够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并且具有生态、文化、经济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据此,本文认为休闲农业是以民俗文化、地方习俗为内涵,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载体,融合服务业从而所形成的能够集生产、观光、娱乐、教育、科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业态。

(二)休闲农业的基本特征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农业迅速稳定增长,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传统农业已达不到这种要求,现代农业才是最有效的途径。从休闲农业内涵看,休闲农业属于新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长期发展,其规模和影响力在逐渐扩大,从而产业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具体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休闲娱乐性。休闲农业是通过专门规划设计利用农村农业丰富的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新兴产业,其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就是休闲娱乐性。

(2)文化性。民族风俗和生活文化是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休闲农业的内涵和精华所在,现在的游客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背后隐藏的巨大的文化价值,因为只有真正的文化才能带给人心理上的震撼,所以对休闲农业而言,文化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3)经营双重性。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具备了二者的全部特征。其产品可以是农产品,也可以是旅游纪念品,基础设施可做农业生产用,也可作旅游设施用,因此,在休闲农业经营过程中,既要重视其农业经济的特性,也要重视其旅游经济的特性。

(4)体验参与性。休闲农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游客的互动参与性较强,在此过程中,游客可以参与到休闲农业各个活动环节之中,亲力亲为,感受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放松,因此,在许多休闲农业景区可以看到“做一天农民”的宣传口号。

(5)经济互补性。休闲农业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弥补二者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经济价值的损失。例如:当农业遭受暴雨冰雹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时,经营者便可通过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弥补农民损失,同时在旅游淡季,农业又可反过来弥补旅游收入的减少。

二、休闲农业相关基础理论

(一)产业一体化理论

产业一体化理论分为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理论。横向一体化指同行业或部门的聚集,旨在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纵向一体化通常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业务,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以增加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行为。对农业而言,产业一体化通常称为“农业产业化”。牛若峰指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媒介,农户为主体,科技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种养、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休闲农业以产业一体化理论为指导,促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紧密联系,实施上游与下游整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集团化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促进资源在城乡间的有效配置,而且能够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实现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理论是美国哈佛管理学院 B.Joseph Pine II 与 James H.Gilmore 在体验经济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在经历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时代之后,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一文指出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可以促使经济增长的经济要素,体验展示是以商品为载体,服务为手段,使生产与消费合一,让消费者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感觉,从而产生美好的回忆。体验作为第四种经济提供物,其与产品、商品、服务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且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活动,因此所形成产品的差别性对价格形成的促进作用较大,产品的附加值最高。休闲农业是一种新的体验经济载体,是体验经济时代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反而言之,发展休闲农业就是体验经济在农业上的具体实施体现。如此,不仅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指明了方向,为农业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Abraham H.Maslow 于 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前两个为比较低级的需求,主要指的是人从外部获得生理上的满足,而后三个为较高的需求,依次递进,主要指的是人从内部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刘荣章

等提出了游客对休闲农

业需求的金字塔模型,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依次为:(环境、机能、美学、变化、知识、精神)需求。环境上的需求指发挥农村、农业资源的潜质;机能上的需求指提供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美学需求指表现区域乡土民俗、文化艺术;求变化需求指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活动空间;知识需求指提供的活动内容要具有解说性、可学性;精神需求指回归自然生态环境之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愉悦之感。事实上,休闲农业的发展也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实践和上升。

(四)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休闲农业应用中较广泛的主要包括发展极理论、新古典主义的区域核心—发展理论、产业集群化理论等相关理论。

1 发展极理论

1955 年法国经济学家 Francois Perroux 提出“发展极”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某些主导行业、部门、企业等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聚集,使生产要素、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产生规模效益,并且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发展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生产、贸易、金融、服务、信息、决策机构中心等的聚集,还可以是多种功能的产业聚集。

2 区域核心—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认为核心—发展理论即空间上的“二元结构”,核心区域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最先集中在少数相对发达的地区,区域则是缺少先进科学技术带动只能通过发达地区经济辐射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欠发达地区。核心—结构是由于市场经济结构和体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但是这种发展方式会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从而实现区域均衡和空间一体化。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会产生横向的“扩散效应”和纵向的“涓滴效应”,通过“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利益会逐渐分配均衡,如此便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区域间差异自动消失。

发展极理论、新古典主义的区域核心—发展理论其实有着相似的发展过程,都是在区域内利用优势产业、核心产业、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的增长极或者核心产业区,然后利用扩散和涓滴效应促进商品和劳动的流通、产品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缩小核心区和周边区域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体验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其通过产业活动产生的辐射效应和关联效应将比传统农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从而能够快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实践

(一)国外休闲农业发展实践

发达国家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离不开这些国家政府、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的合理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实现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等。

1 意大利—绿色假期

意大利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相对较长的历史,1865 年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是意大利休闲农业正式发展的标志。该协会最初的目的是让城市居民在节假日期间到农村去,通过吃、住、劳动等体验感受农村生活,这一活动的出现便得到城市居民的广泛青睐,最终让意大利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且让“农业休闲”深入人心,因此学术界称意大利休闲农业为“绿色假期”。意大利休闲农业经过 20 多年的快速发展便达到鼎盛阶段,现如今意大利休闲农业融合了当地自然景观、文化历史、社会生活等元素,不断地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意大利休闲农业主要以 “绿色农业旅游”企业经营为主,并且寓教于农,让农村变成了“生态教育农业园”,不仅让居民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在农业信息交流、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意大利休闲农业发展提供

了有力的保障。

2 法国—专业农场

法国休闲农业最初的萌芽始于 1855 年法国国家参议院带领一群上层社会人士到巴黎的农村去游玩,他们在那里漫步田间、学习种菜、品尝农家饭、伐木种树等,开创了法国农业旅游的先河。而法国休闲农业真正发展于 19 世纪 70 年代,其主要经营形式是 “农庄旅游”,自发展以来,以农产品、狩猎、骑马等多种活动为主的各种专业农场相继诞生,并且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据统计,法国现有大型农场 17.2 万个,中小型农场 84.5 万个,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社会民间组织,例如:互助联盟(CNMCCA)、国家青年农民中心(CNJA)等,这些非政府组织之间通过相互组织联合,同法国各个农场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市场定位,产品销售做出巨大贡献,成为法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 美国—社区参与的市民农园

美国的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上层社会的乡村度假,1880年美国第一个“休闲牧场”的诞生掀起了美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浪潮,随后,美国为了推广休闲农业品牌和解决二战过后生产过剩的问题,各个州开始成立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将这种原本上流社会人士的度假方式逐渐推广成普通大众的休闲方式。美国农业部为了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通过农地转移计划,大力发展以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休闲经济,休闲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途径,也为美国后期市民农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美国市民农园将农园和城市居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农园为市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市民则为农园提供便捷的销售渠道和稳定的销售市场,二者风险共担,盈利共享。这种创新与变革下的休闲农业方式迅速的推动美国休闲农业的快速成长,实现了区域内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4 日本—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是日本休闲农业的代表,最初发展于 19 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战后一直处于经济高涨期,城市居民消费欲望比较强烈,因此城郊农场主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兴建各种观光设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一时间都市农业得到空前的追捧。然而在受到城市用地扩张的威胁之后,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农业基本法》、《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农山渔村停留型休闲活动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推动了都市农业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都市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日本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协调融资,如:优惠政策、贷款扶持等,保证了休闲农业发展经营所需资金的融通,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场主建园投资压力。之后,随着日本加入 WTO,更加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生产经营管理逐渐向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变,各个产区得到快速发展提高,目前,日本都市农业 5000 多个,游客接待量约达 800 万人次。

(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实践

1 台湾休闲农业

我国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由最初的农民自发建立的第一家农业观光园开始到 80 年代台湾政府致力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寻求新的农业业态发展农业,于是休闲农业的兴起便受到民众的欢迎。台湾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在政策扶持、行业组织、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 1980 年台北市推出的“台北市农业观光推广计划”为标志,相继出台的《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和《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不论是从人力、资本、技术上都开始向休闲农业倾斜,为休闲农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最大的保障。之外,创意农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整合营销进一步加快台湾休闲农业质量的提升,使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声誉蜚声国内外。

2 北京市休闲农业

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相对较早,但在 2009 年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北京市将“沟域经济”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新途径,以“提档升级,规范提高”的发展理念和“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模式促发展,“一区一色,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是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特色。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各种有关休闲农业评定标准的政策法规,实行市场监管,规范行业标准。加之从2006 年开始就盛行在各地举行休闲农业节庆活动,如“凤凰村游”、 “草莓季”、“桃花节”等,最重要的是通过县区特色农业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品牌宣传,而且向外传播和渗透了北京市悠久的农业文化,从此便让北京市休闲农业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据统计,截止 2014 年,北京市城郊共 1300 多个农业园,全年接待游客 3800 万人次,营业收入达 30.35 亿元,发展速度惊人。

3 南京市休闲农业

南京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府积极的产业战略调整, 2001 年南京市因地制宜,坚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针,将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地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和政策倾斜,经过不断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经济不断增收,现已成为南京市重要的农业产业。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挖掘当地的农业文化,在当地举办的 20 多个节庆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著名的就是与北京“城郊游”、成都“农家乐”并称三大成功模式的“农业嘉年华”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和追捧。截止 2014 年,南京市已成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 221 个,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 1200 万人次,营业收入达 45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提高 1200 元。

(三)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实践总结

通过上述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实践不难看出,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 政府的管理调控

纵观休闲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调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政府对资金的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以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和充裕的资金为保障才能够健康运营,政府相对宽松的借贷政策和优惠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其次,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行业标准的规范和对相关法律的制定,因为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确保发展的规范化;最后,制定完善发展规划。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向,政府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才能保证产业顺利发展。

2 行业协会组织的指导与支持

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较大,因此休闲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至关重要,而行业协会组织作为联接农户和市场的纽带,能够分享信息、应对风险、整合资源、制定策略,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给予休闲农业发展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3 经营主体多元化

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鼓励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农户、社会团体、企业等组织投资休闲农业,使经营主体不断扩增,并且融通各类投资、融资渠道,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通和利用,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降低了经营管理成本,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活动内容特色化

休闲农业最具竞争力的地方就是具有其自身的特色,特色是其生命之所在。休闲农业景观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地域特色等越突出,才能越吸引游客,越有发展潜力,越有竞争力,才能打造出响亮的品牌。因此,发展休闲农业要因地制宜,将创意、理念融入到资源和产品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活动内容活起来,使消费者动起来,使产品亮起来,最终形成创意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格局。

第三章 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一、研究区域概况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北纬 35°34′20″~37°07′07″,东经 102°35′58″~104°34′29"之间,地处黄河上游,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兰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约 1500-1550 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是典型的河谷城市。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 5 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 3 个县,26 个乡,35 个镇,总面积达 1.31 万平方公里,2013 年末,全市总人口约 364.16 万人,户籍总人口 321.43 万人,非农人口 201.41 万人,有汉、回、满、藏、东乡、裕固等多个名族。

二、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自然资源发展优势

兰州是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区,现已开发利用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等 35个矿种,资源开发价值高,有效带动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兰州依托黄河丰富水力资源,现已建成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等 25 座大中型水电站。兰州有“瓜果城”之称,境内盛产软儿梨、白粉桃、白兰瓜等瓜果,玫瑰、百合、黑瓜子等特色农产品闻名全国,素有“看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之说。兰州旅游资源丰富,市域内有中山铁桥、白塔山、五泉山、滨河长廊、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黄河母亲雕像、丝绸古道、明肃王墓群等著名景点,市域外东有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西有永靖炳灵寺,南有夏河拉卜椤寺,北有敦煌莫高窟等风景名胜区,因此兰州作为丝绸之路核心节点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经济发展优势

兰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现已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兰州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生物医药、建材为主体,已建立门类齐全的相关配套产业工业体系,是我国工业原材料重要生产基地,兰州市 2005~2014 年经济发展情况如表 3-1 所示: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由表 3-2 可知,自 2005年以来,兰州市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首先从交通条件看,道路总长度不断增加,2014 年 1513.5 公里达到十年内最高值,同时人均道路面积稳步增加,从 2005 年的 8.35 平方米增加到 2014 年的 16.56 平方米,年均增长率为 7.9%,增长较快;其次从公园及绿地面积看,2005 年公园个数 25 个,2014 年个数仍是 25 个,虽然数量没有增长,但是期间对旧公园进行拆除和改造,同时新建规模较大的公园,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而且人均绿地面积增加较大,从 2005年 8.1 平方米增加到 2014 年的 10.9 平方米,年均增率达 3.3%;最后从旅游设施看,旅游饭店数量也稳步增加,从 2005 年 30 个提升到 2014 年 49 个,年均增长 2 个,同时从星级酒店个数看,2008 年 39 个,2014 年 36 个,减少 3 个,虽然从数量上看星级酒店数量减少,2008 年五星级 1 个、四星级 8 个、三星级 19 个、二星级酒店 8 个,到 2014年,五星级 3 个,四星级 12 个,三星级 18 个,二星级 3 个,但是星级酒店质量却提升了,高星级酒店不断增多。

(四)农业发展优势

2014 年,兰州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通过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政策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53.64 亿元,同比增长6.28%。其中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 44.30 亿元、7.68 亿元、0.36 亿元、0.1 亿元、1.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8%、5.64%、0.65%、5.96%、7.01%,从行业结构来看,农业增加值占 82.6%,居绝对主导地位。由表 3-3 可以看出兰州市各县区 2014 年农林牧渔业都得到快速发展,较 2013 年平均增长率约 6.4%,其中农业增加值居于首位,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处于第二位和第三位。兰州市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等水平得到率先发展和显著提高,从而使兰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同时,兰州作为西部地区核心战略区域,目前已经形成以蔬菜、百合、畜牧、玫瑰、高原夏菜、瓜果、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支柱型产业。在政府各项政策的鼓励实施下,通过引进改良新品种,划定规模,提升品质,加之对各种新产品的综合开发,现已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利用省会城市的区位条件优势和加工产业的带动,已成为兰州市独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而且在不断加强原有产业的基础上,仍在努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和花卉产业等潜力产业,进一步明确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实现农业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五)旅游业发展优势

自 2011 年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兰州市旅游业不仅实现连续 5 年的快速增长,而且恰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旅游产业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引擎,兰州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商埠重镇,借助战略发展机遇,有效推动了全市旅游业快速转型和发展。2011~2015 年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如表 3-4 所示:

从表 3-4 可知,2011~2015 年兰州市旅游业收入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从 2011 年102.93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334.56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34.27%,超过甘肃省年均增长率 30.81%,并且在 2015 年旅游业收入总额占全市 GDP 比重达到 3.18%,增长速度惊人;国内外游客接待总数也实现快速提升,从 2011 年的 1407.4 万人次提升到 2015 年的4121.26 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 30.81%;从国内外旅游收入看,兰州市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收入总额比重为 98%,入境旅游收入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但是从目前旅游业发展形势来看,2015 年入境旅游人数较 2014 年提升幅度较大,入境游客人数突破 3.5 万人次,比 2014 年提高 31.37%,发展势头良好。加之兰州市旅游业搭借“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便车现已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发展的金饭碗,发展前景广阔。

兰州市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快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业蓬勃发展。目前,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逐步向经济产业型转变,同时,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核心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其优越的发展条件为产业融合下的新型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一)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兰州市休闲农业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以 1984 年兰州市安宁区举办的首届桃花节为标志。80 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市民在闲暇时间开始寻找新的生活乐趣,踏青赏花、爬山登高、节日聚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进入 21 世纪,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念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人们大力追捧,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兰州市旅游局统计,截止 2015 年底,兰州市建成旅游示范乡镇 4 个,旅游专业村 8 个,标准化农家乐 600户,其中旅游专业村年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 1000 万元以上、从业农民年均收入达 1.2 万元以上,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发展格局。据悉,兰州市旅游产业将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争取在 2020 年,创建完成标准化农家乐 2000 户,旅游示范乡镇 20 个,旅游示范村 50 个,旅游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50 家,提供就业岗位 40000 个,力争实现乡村旅游营业收入总额 10 亿元以上。

(二)兰州市休闲农业空间结构布局

兰州市休闲农业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根据农业自然景观资源地理分布特性,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合理设计规划下,以点到线,以线到面,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最终形成了“一带四线六区多点”的空间结构布局,其空间分布产业发展类型多样,区域间差异显著,现已成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新增长极。

(三)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类型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体,其功能特性决定了发展类型,最初休闲农业是以“农家乐”的形式表现,经过不断的发展又融入更多的经济元素,最终形成多元发展方式,进而以不同业态形式展现出来。兰州市休闲农业经过长期发展也呈现出多种形式,本文将兰州市休闲农业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都市休闲型

都市休闲型指该类休闲农业地处城区,其经营管理专业化程度较高,有完善的休闲娱乐设备,服务周到,能够提供全年服务,受季节影响因素较小,但消费成本较高,主要以休闲放松为主题。如安宁区的仁寿山休闲大院、安宁区都市春天生态园、安宁区功能设施休闲农业“兰州市安宁区城乡统筹旅游服务产业园区”、安宁区的银滩休闲公园等。

2 城市郊区型

城市郊区型指的是在城市郊区,具有较好的农业资源,利用区位条件优势,面向城乡居民服务的休闲农业,该种休闲农业具有休闲娱乐观光等多种功能。如以农家乐和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的兰山公园、东川镇青石台大枣园农家乐。

3 景区周边型

景区周边型指以景区风景名胜为依托,围绕景区建设的集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如榆中县的兴隆山、官滩沟,城关区的徐家山等风景名胜区,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建设以农家乐、生态园等为主的经济生活区,以及榆中县在建的以休闲为主的“山地休闲公园”、“兴隆风情小镇”、“森林步道公园”休闲产业,在不断地完善旅游景区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2

作者:黄维琴 竺帅 周彬 单位: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浙江省奉化市地处长三角南翼的东海之滨,是隶属于宁波的副中心城市,陆域面积1277km2,海域面积91km2,人口48.5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0.23亿元。奉化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特产众多,已形成水蜜桃、芋艿、竹笋、草莓、花卉苗木、海水养殖等六大主导农产品,先后获得“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芋艿头之乡”、“中国青梅之乡”和“中国草莓之乡”等称号。近些年来,奉化市依托资源、市场、区位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着力开发“一镇一景”、“一村一特”、“一户一品”等特色产品,努力把农产品基地建设成为休闲观光园区,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休闲农业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每年举办“中国奉化桃花节”“水蜜桃旅游文化节”、“中国尚田草莓节”等农业节庆活动。目前,已建成7个国家、省级农(林)业观光示范园区,32个万亩种养基地,5个村和7家农家乐分别被认定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村(点)。2011年奉化市荣获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称号。

研究方法

在对休闲农业发展过程涉及诸多方面的相互关系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是指标体系既要科学地反应其发展内涵和发展目标,还要能够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对休闲农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系统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休闲农业发展可以视为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子系统又可以细分为若干评价要素,评价要素则有各评价因子构成。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根据研究需要和指标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层次之间表现为隶属关系,层次内部各分量之间则是并列关系。可行性原则。构建的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因子概念清晰,内容简单明了,数据易于获取,计算结果便于分析和对比,且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另外可行性原则还有要求定性指标可以间接赋值量化,定量指标直接量化,以尽量减少主观色彩。代表性原则。休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有足够的覆盖面,既要全面反映休闲农业发展的结构组成和本质特点,而且要清晰地表达各个主题,既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又要避免相近的评价指标重复出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上述原则,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由游客接待量等27个评价因子组成的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其中制约层由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3个子系统构成,要素层由产业规模、产业基础、资源基础、生态环境、旅游社区和传统文化6个方面组成,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本研究采用两两比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是对同一层次内所有被评价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出两两比较判断表,然后根据某一评价标准对每2个配对指标进行重要性的权衡[25]。两两比较法多用来选择最优方案,所以一般采用0~1分打分法即可。但是本研究利用两两比较法是用来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而很多指标间的权重大小差异比较小,所以必须采用更加多层次的打分方式。有2种常用的更多层次打分方式,分别是0分~4分打分法和多比例打分法。多比例打分法计算更加复杂,但是为保证权重确定的科学性,本文将采用多比例打分法。多比例打分法要求两两比较中两项的得分之和为1即可。具体示例如下:当2个指标i与j同等重要时,则令(式略)为了使评价因子权重结果更加客观、科学,邀请了地理、资源、生态、旅游和农业方面的10名专家进行打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加权平均,最后进行归一化化处理,最终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数据来源和处理在各项评价因子中,定量指标D1至D22均来自《奉化市统计年鉴》、《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奉化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分析》、《宁波市统计年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及其他相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报告和资料等。而后,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为aj=a/A,其中,aj为标准化后的结果,a为原始值,A为标准值。指标赋分标准在评价休闲农业发展状态时,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评分采用10分制对评价因子层各指标进行评分,以确定各项因子得分。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取是通过向有关专家和旅游、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征询的方式进行。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某一地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时,该研究地域的各指标评分值综合起来反映了休闲农业发展状态,假设用向量δ表示这个状态,那么δ的每一个分量从不同侧面反映该系统在特定阶段的发展状态,因此向量(式略)而后根据事物的持续发展论和发展阶段论,将休闲农业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评价结果与分析

评价结果根据本文建立的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评判标准,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值为8.47,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3个子系统层评价值分别为9.46、8.06和7.34。产业规模、产业基础、资源基础、生态环境、旅游社区、传统文化6个要素层综合评价值依次为9.55、9.34、7.68、8.36、6.74和7.95。由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正处于“发达阶段”,说明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可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名副其实。结果分析从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评价的子系统层指标指数来看,经济发展子系统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另外2个子系统。虽然该系统的权重相对较大,但是奉化市在此指标上分值很高,说明了其在该指标上肯定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产业规模是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最为直观的体现,9.46分的评价结果充分说明了奉化市休闲农业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发展规模,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发展休闲农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奉化市政府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和农民大力发展农家乐。奉化市发展休闲农业除了在经济规模上有优势以外,还具有多个方面的有利条件。奉化市的农产品注册商标就相当丰富,约有近300只注册商标,其中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的就有4只,它们分别是水蜜桃、芋艿头、曲毫茶叶和千层饼。旅游资源数量也非常丰富,单体旅游资源数量在500个左右,其中4级以上的就有22个,而且奉化市休闲农业本身就相当成熟,尤其是在溪口和滕头景区具有相当大的旅游影响力。还有奉化市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丰富,近年来各种与休闲农业相关的节庆活动也越来越多。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奉化市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又一支撑因素。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6%,以连续9年有超过350天空气质量为优良天气。奉化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浙江省卫生城市”、“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浙江省生态市”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10年以来,全市共投入数亿元资金对农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先后实施了“环境整治”、“乡村康庄工程”、“千里清水河道”、“村村植绿”等工程,重点打造了城区至溪口生态公路、城区经滕头至溪口观光线、西坞至莼湖花木长廊等3条精品线。此外,奉化市各职能部门相继制定了《奉化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奉化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奉化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奉化市河道整治规划》等专项规划,为休闲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与制度保障。本文认为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还未达到高级阶段,还存在着不足之处。结合实地勘察发现问题如下:第一,休闲农业用地问题。浙江省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资源小省。奉化市仅有36.5万亩的耕地面积,而发展休闲农业很可能涉农业用地问题,导致经营者有所顾虑,发展的信心不足,阻碍了奉化市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第二,休闲农业管理问题。尽管奉化休闲农业景点数量较多,但是管理问题上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大一部分景点雇佣的从业人员多是当地的农村村民或者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上岗,导致服务质量较差。另外还有经营者本身多是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有限,缺乏营销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三,休闲农业项目缺乏特色。奉化市发展休闲农业拥有较多的优势,但是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各项目多以垂钓,采摘,烧烤为主,经营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特色,使得各休闲农业景点风格类似,游客选择性较小。第四,休闲农业基础设施简陋。奉化休闲农业多以农村个体经营为主,规模较小,投资金额有限,导致休闲农业基础设施简陋,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结论与对策本研究

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从产业规模、产业基础、资源基础、生态环境、旅游社区、传统文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休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两两比较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基于线性加权模型对浙江省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合理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该评价体系基本可以反映研究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同时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该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值为8.47,处于发达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合作开发,规模化经营。奉化休闲农业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加强休闲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集中各方资源,适当的扩大规模,着力建设精品休闲农业。比如鼓励农村居民合作经营,使得原来的个体经营变成合作经营的方式,提高休闲农业的抗风险力和抗风险能力。还可成立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组织奉化市内的所有休闲农业经营者一起交流经营经验技巧,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指导研究,参观考察休闲农业发达地区等。2)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休闲农业开发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保证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布局的合理性,做到休闲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奉化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休闲农业景点数量越来越多,如果一个景点没有自己的特色,则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要充分地了解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和客源市场等因素,从而找到自己的特色。3)提高休闲农业管理水平。首先,农村居民需要尽力的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为休闲农业和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次,经营者要转变自己的经营理念,学习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最后,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例如请有经营的景区酒店管理专家对服务人员进行礼仪,服务等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4)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发展休闲农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旅馆、旅游交通以及其他文化娱乐等物质设备。休闲农业发展除了抓好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完善旅游解说系统、信息网络建设、游客咨询接待中心建设。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3

关键词:农民闲暇;研究;综述

一、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闲暇生活。早在18世纪工业社会形成之初,西方一些社会思想家就开始关注闲暇生活,研究闲暇生活。在国外,关于闲暇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趋于成熟,形成了闲暇研究的基本理论和主流文化。而在国内,对闲暇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侧重于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和小城镇居民的闲暇生活研究,或者是对人们整体闲暇生活的研究,而对农村地区农民的闲暇生活研究还不够,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农民的产业结构、耕作方式、劳动空间、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闲暇生活正朝着多层次、新领域转变,在这方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空间广阔。

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先生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结为“愚、穷、弱、私”,主张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来解决。今天中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大弊病。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还涵盖了政治、文化等多种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和建设,旨在消除农村的“愚、穷、弱、私”。农民闲暇作为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农民的闲暇方式作为农民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农民闲暇又与农村的“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的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本文选题的一个缘由。

二、概念界定

研究农民闲暇,首先要界定其核心概念——“闲暇”。对于“闲暇”或“闲暇生活”的界定,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闲暇”的定义,即把闲暇看作闲暇时间,是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等生活必要时间支出后所剩余的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谈到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时,许多学者就会想到马克思对自由时间的定义,自由时间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恩格斯则把人们的生活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部分,为生存所需的时间为劳动时间,而用于享乐和发展的时间为闲暇。法国思想家法拉格在被视为闲暇社会学诞生标志的《闲暇的权利》书中指出,闲暇既是劳动所得,也是一种人生条件或人权。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创造休闲的概念,也都不断地对这一概念做出新的界定。”“最初,休闲仅被视作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恢复的一个方法;后来,休闲成了人们寻求快乐与地位的一种手段;当然,也许休闲最终会成为人们追求生活意义的一种活动”。[1]10戈比认为,把有关闲暇的种种定义归类就会发现它们出现在四种语境之中,分别是时间(time)、活动(activity)、存在方式(stateofexistence)和心态(stateofmind)。我国学者刘福成将闲暇定义为社会成员在非社会劳动时间中那份由个人自由支配、使个人充分发展的时间。王雅林认为闲暇时间是人们从事各种闲暇活动的载体,闲暇是一种时间结构、活动结构和心理结构相统一的特殊社会现象。谷中原、余成普认为“闲暇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是一个活动概念”。[2]田翠琴和齐心在总结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观点后,对闲暇给出了如下的定义:闲暇是融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心态三者为一体的多层面的复杂现象。[1]14

农民闲暇的核心概念是闲暇,但是同样不能忽略“农民”这一定语。纵观国内学者们对农民闲暇的研究不难发现他们所指的农民不仅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而且还包括从事非农生产但具有农民身份的人,即户籍在农村的人,或泛指一切农村人口。

三、农民闲暇的意义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一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需要时间恢复体力,农民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体力的恢复,这可以说是农民闲暇最基本的意义。张敏、包佳道根据戈比的所说的“休闲不仅可以促进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劳动、创造结合起来的休闲还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休闲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农民闲暇有助于促进农民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生理和心理需求,给农民更多的满足和愉悦,而且农民通过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和竞技活动以及读书充电,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激发农民个体发展完善的热情与活力。[7]

农民闲暇是农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的分配上与农民的生产是相矛盾的。但是,农民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同样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卢锦珍指出,“开展农村闲暇教育,可以引导农民把部分闲暇时间用于学习、钻研先进的种养技术,这有益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或引导农民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从而拓宽视野,更新观念,选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提高自己的市场适应能力;或者引导农民学习上网、经营管理等新的知识技术,使农民以现代的经营手段、经营策略迎接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挑战。”[10]由此可见,通过教育进行适当的引导,农民闲暇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休闲促进新农村人际和谐,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亲朋好友、邻里间的聊天漫谈、玩笑逗乐等闲聊型休闲,或是农民在自由的时空下进行社会交往,不仅有利于农民释放心理压力,保障自身身心健康,实现农民自我的和谐,而且有利于彼此加强沟通,缓解人际矛盾,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农民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度提高会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平衡,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民休闲推动新农村全面进步。适当的休闲能缓解压力,使农民获得身心愉悦,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重新投入工作,并且闲暇时间的学习能提升农民的素质。休闲本身作为一个产业,能够促进消费、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盘活经济,繁荣市场。与休闲相关的各类生产活动如旅游、购物、娱乐业等等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休闲经济发展得好,能够带动整个社会良性运行。我国农村人口多,要是农民休闲参与经济创造,休闲经济发展空间将会更大,更能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从而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四、农民闲暇状态的研究

(一)农民闲暇的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正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二是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量剩余。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民闲暇时间的总量处于稳定地小幅上升的趋势,“农民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长达305分钟,生产劳作时间却只有380分钟,劳作时间仅比休闲时间长一个多小时。”[3]当然,很多学者并未对农民闲暇时间做深入调查,仅仅很笼统地指出农民闲暇时间是在不断地增多。刘福成指出不同地区农民的闲暇时间分配差异较大。一般经济水平较高如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郊区的农民闲暇时间较少,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农民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农业生产,农闲时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因此,他认为“我国农民闲暇时间的长短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却恰恰相反,愈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的闲暇时间愈长,愈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民闲暇时间则愈少。”[4]田翠琴和齐心认为农民闲暇时间的变化则呈U字型的曲折变化,即经历“大量的空余时间”至“空余时间减少”再至“现代意义的空闲时间增多”的变化过程。

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往往表现在闲暇活动上。研究表明农民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比较单一,主要消耗在消遣娱乐活动上(如看电视、打牌、搓麻将、聊天等),而那些能够提高农民素质的学习性、发展性的活动(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活动等)的时间则很少。不同的学者对农民闲暇活动类型的划分有所不同。谷中原、余成普则根据马克思曾经对闲暇时间做的一个最基本的分类相应地把闲暇活动分为消遣娱乐型活动和提高素质型活动,前者包括看电视、走亲戚、聊天、打牌下棋等,后者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活动、从事艺术和科学创造活动等。这两种活动在人们的闲暇生活中相辅相成,前者具有补偿、恢复体力和精力等功能,后者对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田翠琴、齐心将农民闲暇活动划分为消遣娱乐型、社交型、学习型和闲呆型四种。在农民闲暇活动中看电视是最普遍的选择,“看电视的节目主要集中在电视剧、电影片类(占70.1%),观看科普和新闻类节目较少(占18%)”[4];其次是打牌或者打麻将;再其次就是聊天、无事可做、走亲访友;很少有农民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外出旅游的就更少了。

虽然农民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但农民对闲暇的满意度并不高,“农民缺乏闲暇的幸福感觉。”[5]农民对闲暇生活丰富度的主观感受是“不太丰富”,认为工作重于闲暇,“挣钱第一,闲暇第二”。在农民的日常消费中,物质消费处于重要地位,闲暇消费处于次要地位,而且支出性闲暇消费少、非支出性闲暇活动多,农民的闲暇消费意识比较淡漠。[1]199

也有学者从不同群体的角度来研究农民闲暇生活的差异性。田翠琴指出农村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闲暇差异,并深入分析了此现象的原因。农村妇女的闲暇时间普遍少于男性,因为她们还承担几乎所有的家务劳动。在闲暇时间的利用上也比男性单一,聊天是最普遍的选择。另外,随着农村的分化,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职业群体的闲暇生活也有区别。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闲暇生活的质量越高。在职业方面有着复杂性,但“农民闲暇时间的安排、闲暇活动内容和心态都带有一定‘职业痕迹’。”[1]246-247

(二)农民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上文描述中可以发现,农民闲暇生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郭景萍撰文指出我国农民闲暇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农民闲暇时间少,主要用于补偿和恢复体力;二是利用闲暇时间的一些现代方式(广播、电影、电视、体育等)的普及程度大大落后于城市;三是一些早已为城市居民进行的文化消遣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听音乐会等,城市居民还很少问津;四是农村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闲暇社会问题,如封建迷信活动、现象的存在。[8]范大平、刘红燃也认为农民闲暇生活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并指出我国农村闲暇生活方式建设严重滞后。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农民闲暇生活方式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广大农村生产力相对落后,文化娱乐设施不完善,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对休闲生活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6]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寻农民闲暇生活落后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没有必要的设施和娱乐场所是制约农民闲暇生活的最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休闲设施匮乏,没有像样的公共休闲场所,甚至连原有的剧场、影院、文化站也成了“空壳”。[7]“在我国53000多个小城镇和农村集镇上,拥有影院、文化馆(站)、电影放映队、演出团体的为数极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8]从主观上来说,农民闲暇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闲暇生活。只有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休息、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才会凸现出来,而且农民的收入不如城市职工稳定,这一切迫使农民不太重视闲暇生活,甚至视闲暇为懒惰。“农民休闲意识封闭落后:很多农民将休闲理解为吃喝玩乐、认为闲生是非、丧志。”[7]农民闲暇的价值并未在农民的身上体现出来。

许晓芸、王力平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民闲暇生活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我国目前对农民闲暇生活尚无有效的控制机制,农村的闲暇生活更是管理的‘空白区’,再加上闲暇娱乐设施等硬件的缺少,农民的闲暇生活相对贫乏,由闲暇而滋生的越轨和违法行为突出,许多农民的闲暇时间是以、酗酒等形式度过的,一些娱乐场所甚至成为的专用场所。”[9]

五、改善农民闲暇生活的建议

针对农民闲暇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张敏、包佳道认为,要提高农民的闲暇生活质量,必须做到:(1)培养农民文明休闲观念,提升农民休闲品位加强对农民的休闲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休闲观,养成“工作时间好好地工作,玩的时间好好地玩”的习惯;(2)开发农村休闲资源,建设农村系统休闲工程开发农村所固有的休闲资源,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使农民将自己生活的乡村,成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场所;将农村中很多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味的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发扬推广,丰富农民的休闲生活。建设农村系统休闲工程,加大对农民休闲设施和场所建设的投入,如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等运动场和博弈活动室;改善文化馆的条件和设施,使原有的农村图书馆、小剧场剧院、文化广播站真正为农民提供休闲;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虚拟互动型网络、互动电视等现代信息传输手段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3)倡导农民休闲方式多元化,拓展农民休闲范围利用可能的休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休闲,不再局限于一种或几种乏味的休闲方式。还要拓展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突破农村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等的影响,走出个人自娱自乐的狭小天地,参加农村公共娱乐活动和出外旅游,特别是网络等突破时空界限的现代化休闲。[7]刘福成认为应该把农民闲暇消费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首先,可以结合农村实际,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集中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次,通过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的创评活动,抓好乡风、村风、明风建设,刹住风、迷信风、宗教风、人情风等歪风邪气。再次,农闲时间应多组织图书、报刊、电视、剧团、科技等部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并使这一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另外,文化部门、社会文化工作者应多创造一些能真实反映农民自己生活题材的小说、戏剧、影视等好作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4]

也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是提高农民闲暇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李明义首次提出“最好的办法是加快小城镇和农村集镇的建设。集镇离农民较近,农民骑车或步行在很短时间内就可到达,即可享受城市文明,又不耽误生产劳动。”郭景萍认为应该将农民闲暇发展为乡村——乡镇企业——集镇三个层次的网络闲暇。以乡村为基地,组织安排好农民日常的闲暇生活;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带动农村闲暇生活的蓬勃开展;以集镇为中心,推动农村闲暇生活向高层次发展。总之,乡村——企业——集镇的闲暇活动结构,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并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构成了农村闲暇生活方式合理化调控的巨大网络。

农民闲暇生活方式滞后,只能通过教育来解决。卢锦珍认为农村成人闲暇教育要围绕组织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基本原则展开,可以利用当地学校教育成人教育资源开设各种学习班、讲座等,可以依托农村各种业余文化团体和农村文化示范户的开展,通过群众性的体育、文艺竞赛、表演活动开展闲暇教育,可以利用家庭成员互帮互学及个人自学展开闲暇教育。[10]

六、结论

综上所述,对农民闲暇现状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围绕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心态三个变量来测量,认为农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多,但利用方式单一,娱乐消遣性活动为主,缺乏闲暇的“幸福感”。不仅如此,农民闲暇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如闲暇生活方式严重滞后、现象的存在等等,之所以如此,主观上在于农民文化素质低,没有正确的闲暇观;客观上在于文化设施不完善。针对这个情况,学者们认为应该培养农民的闲暇观念,开发农村闲暇资源,修建必要的文化娱乐场所,有条件的建立一个乡村——企业——集镇的闲暇活动结构等。

总体来说,目前学术界对农民闲暇生活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者们针对农民闲暇生活方式滞后所提出的建议可操作性不强,也没有体现社会学独特的视角。二是学术界对农民闲暇的关注和研究不够。笔者在搜集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时,发现研究农民闲暇的学者不多,资料也不是特别丰富。目前学者对农民闲暇的研究仅限于个别地区的农村,而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不同区域的农民的闲暇方式有差异。只有更多的学者在不同区域的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才能真实地了解中国农民闲暇的全貌。

参考文献:

[1]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谷中原,余成普.山区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以大别山区一行政村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8-35.

[3]石秀印.农民闲暇:对我国以人为本程度的一个衡量[J].河北学刊,2006(2):238-239.

[4]刘福成.农民闲暇消费问题刍议[J].消费经济,1996(6):8-10.

[5]郭景萍.我国农民闲暇福利现状与合理化构建[J].求实,2005(5):89-92.

[6]范大平,刘红燃.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生活方式建设[J].零陵学院学报,2004(2):93-96.

[7]张敏,包佳道.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民休闲[J].宜宾学院学报,2006(10):66-68.

[8]李明义.提高精神消费水平[J].消费经济,1993(5-6):5-6.

[9]许晓芸,王力平.试析农民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8-21.

[10]卢锦珍.试论农村成人教育中的闲暇教育[J].成人教育,2004(3):11-13.

[11]郭景萍.我国农村闲暇生活方式的合理化调控[J].重庆社会科学,2000(1):27-32.

[12]游俊,龙先琼.湘西农民闲暇生活方式变革的文化审视[J].吉首大学学报,2000(1):52-56.

[13]田翠琴.农村妇女发展与闲暇时间的性别不平等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4(5):25-31.

[14]陈耀彬.农民闲暇:当代中国农民研究的新视角[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5):43-46.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4

关键词:乡村休闲农村转型经济发展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村休闲尽管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已展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乡村休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机遇。本文选择从乡村休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重点阐述乡村休闲的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方向以及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和着力点。以期能够丰富乡村休闲产业的理论体系,起到对乡村休闲发展的指导作用。

农村、乡村与休闲概念的释义

(一)农村与乡村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把“农村”和“乡村”视为城市的相对面,并不区分“农村”和“乡村”在用词上的差异。学者袁镜身先生在《中国乡村建设》一书中也把“农村”和“乡村”合二为一进行论述,认为“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的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由于它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又通称为农村”。

从字面意思理解,“乡村”和“农村”的区别可能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乡村”是从生活和居住的角度来看,表明乡村中的聚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农村”可能更多地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意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聚落。“乡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农民,而“农村”聚落的居民则一定是农民。很多城里人居住乡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农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也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可他们依然被视为农民。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不对乡村和农村的概念进行严格的区分。

(二)休闲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休闲”,理论界已有许多界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受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于光远先生在《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自我做主的”。

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作,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本文更倾向于休闲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状态与心态,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地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惯常生活事务中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快、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真正的休闲不是消遣,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在休闲时间里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总之,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较高目标。

乡村休闲方式

乡村休闲产业。乡村休闲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综合性产业,当然,这里所说的乡村休闲,并不一定是在村庄里休闲,也不仅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景点景区,而是一个包罗范围较广的环都市乡村地带。这个地带与城市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环境主体是生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尚未或很少侵入,大体上保留着山水和田园生态面貌,交通条件一般较好。乡村休闲以其乡村性、平民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

乡村休闲方式。由于乡村消遣、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和其它“发生在乡下”的乡村休闲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一种生产活动,休闲消费者所获得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所指,“经历”和“体验”产品供给是相关厂商群的彼此相互协作、有机组合的“共同产品”。因此,乡村休闲产业至少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乡村娱乐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度假产业等。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乡村需求强力促进了乡村休闲的发展,目前乡村休闲的内容形式主要包括乡村旅游、采摘农园、农家乐、体验农园、乡村娱乐、农家美食等。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大城市附近的农家乐;高科技农业体验观光园;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古村落的开发,如江西安义的古村群、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等;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乡村娱乐和休闲度假。

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乡村休闲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村经济转型方向及问题

所谓经济转型指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体制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是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形态的变化。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由资源约束转变为市场约束。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也必须看到,农业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而且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可以说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大。要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使农业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而乡村休闲则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具附加值的产业之一。加强乡村休闲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整体的发展进程。

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和着力点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乡村休闲能促进一、三产业的紧密结合,在发展中具有立体式的乘数联动效应:可以使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扩大就业;能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跨越流通环节适时缓解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诸多难题;能有力地推进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环境等。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休闲是农村地区扶贫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可以推动广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乡村休闲能够充分发挥和挖掘农业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发展乡村休闲能把农业的生态环境、农村民俗文化和空间环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因此,顺应时展潮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摆脱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开发模式,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发展乡村休闲,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农业经济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而产供销一条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休闲的发展在促进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可打破产业界限,有助于形成产供销、服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购销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休闲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多,其基本的服务工作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或是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可以胜任。而且乡村休闲产业的关联度高,它与餐饮、娱乐、交通、建筑、食品、旅游工艺品等产业密切相关,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转移,农民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乡村休闲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休闲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游客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因此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道路交通、通讯、医院、商店等基础性设施。乡村休闲的开发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乡村休闲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要维持乡村休闲市场的持久性,就必须注意并保持乡村生态系统的持久性。乡村休闲把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结合起来,它的生产要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通过乡村休闲的规范开发,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创建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使整个农村成为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生产基地和生活乐园。

乡村休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展乡村休闲,可以将先进的文化和观念引进农村地区,有利于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态。在与外来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当地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视野逐渐开阔,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这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乡村休闲产业是服务产业,又是文化产业。如果没有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立足于市场,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发展乡村休闲产业还可以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

乡村休闲方式与农村经济转型之间的关联性可见图1所示。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休闲的发展缘于旅游者的消费动机所形成的新的类型和休闲市场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休闲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乡村休闲,能够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罗书林.发展我国休闲产业的必然性研究[J].苏州工职院学报,2008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5

关键词: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策略

1 关于休闲农业园区

从休闲农业园区的产业源发性、经营的资源、目标市场、提供的服务内容和经营理念五个方面出发,可以将其概念归纳为“具有农业源发性,以乡村、农业生产生活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提供农业体验的活动,满足大众休闲、观光、游憩的需求,从而提高地区农业与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园区。”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目前存在其称谓各异、偏重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的各种农业园区,但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五点点内涵,都可以统称为休闲农业园区。

2 休闲农业园区的现状与问题

休闲农业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在实践先行发展迅速的背后,暴露出了规划理论指导之后的短板。笔者通过对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的实地考察与相关规划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认为:

2.1规划设计方面:缺乏技术规范与理论指导,规划成果层次不齐

如:①规划编制中各学科交叉、层次混乱。首先体现在规划实践中的问题就是各学科内容交叉、关系混乱、层次不分的情况较严重,导致规划编制与经营衔接困难。②缺乏前期发展规划,以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为经济导向,前期论证不充分,造成后期经营管理困难。表现在同地区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相似,缺乏市场区隔度。注重空间规划,忽略了前期市场调查、资源调查、客源分析等,目前缺乏先进的专业性的指导,产品开发较低端。③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建设杂乱无章。游客基础设施较差。无法满足收入中上等的客源需求,简陋的设施如果不加以改善,在今后将逐渐失去主流客源。④休闲产品开发人工化,生态效益底下,休闲农业基础知识贫乏。规划者与农业经营者缺乏沟通,导致园区内人工化设施过多,偏向娱乐园与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休闲农业园区的特色相对模糊。

2.2经营管理方面:忽视合作性规划、经营管理落后、不重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

如:①合作性规划是西方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学科交叉的现象导致规划单位不能独自完成任务,需要合作性规划来协调政府、开发商、民众各方的利益。②项目单一、雷同重复地建设。运作的前期缺乏市场分析,旅游产品较单一,现有农业旅游季节性强,导致竞争力、吸引力、长期客源下降。③前期投入资金不足,无法规划建设旅游精品。④人工化倾向严重,不注重生态效益。在生态承载力方面,旺季时候的客源对环境破坏较大,影响了休闲农业的生态环境和服务环境。⑤经营管理不规范。目前休闲农业园区的立法管理仍然是个空白,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使得资源和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管理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各家为单位,缺乏组织协调。

2.3政策法规方面: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建设需要加强

①由于我国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迅速,理论研究滞后,相较于类似的风景名声区规范等,休闲农业园区的迫切需要专业的技术规范与申报审批程序。目前,只有2010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创建》《休闲农业园区星级创建》申报文件。但此条例只适合申报的经营单位,对不参与申报的园区与地区没有任何约束作用,法规条例上凸显出薄弱与缺乏的特点。②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虽然我国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相当重视,但是由于经营者自身能力较差,十分需要政府宏观的控制与指导,缺少休闲农业区域的总体规划。使得现在的休闲农业出现了重复雷同与恶性竞争的现象,并未起到带动整个地区性的发展。

3 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对策措施

3.1生态优先策略

目前,从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方面游客的环保意识较低,不尊重景区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的风俗与居民原有的生活环境,随之发展的旅游商业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经营开发商注重眼前利益,忽略当地景区的土地和游客承载力,一哄而上的大手笔开发,势必使得景区的品质下降,失去市场竞争力。所以,生态保护的策略可以从游客、经营、规划设计三个角度来实施,建议:(1)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虽然大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游客的休闲游憩活动还是对于农业环境造成冲击,根源在于游客的文化素养低、对农村文化的不尊重等。所以在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应包括对园区内游客的环境教育内容,除了环境的营造还可以通过园区的解说系统,落实环境保护的真谛,宣传生态旅游的好处,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生态、选择深度的生态旅游。(2)依据生态敏感度进行分区管理,设置园区的承载量。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借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外的国家公园模式,结合基底环境的生态系统及游客的需求,将园区设置不同程度的分区,进行相对应的经营管理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得经营管理者方便管理。(3)规划设计的初始理应采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手法,集合生态旅游的规划理念。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原有的资源,并且将园区内的资源与游憩活动相结合,达到复合式的放大效果;其次,结合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对园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进行规划设计。

3.2结合农村文化体验特色、加速市场区隔的策略

休闲农业旅游与一般休闲旅游的区别,根本上在于运用特有的乡村文化、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的体验氛围。休闲农业园区提供的正是一种健康、高品质的休闲游憩活动,所以经营上注重农业的经营、体验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保护了农村的文化健康发展,以农村文化来充实活动和体验的经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外,也可以使得休闲农业园区在休闲旅游市场上凸显独特的特色,增强市场区隔度。建议:(1)调查研究当地的民俗风情。文化资源不像环境自然资源的显现性,需要规划人员深入当地调查研究。从有形的物质类似的有古老的庙宇、古代生产农具、古井、手工艺品,到无形的神话传说、婚庆习俗、名人历史、民俗歌谣、乡土烹饪等都可以作为休闲农业园区的休闲旅游资源。(2)规划设计体验活动。体验活动是休闲农业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也是休闲农业休闲游憩中复合型多的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将休闲农业旅游中各项体验进行适当的规划与安排,结合当地的农村文化,必然可以满足游客多样性的需求。(3)举办农村的文化节日活动。休闲农业园区可以联合当地乡村配合举办庆典祭祀、节庆活动、民俗表演等节庆活动吸引外来游客,也可以举办展示、比赛等参与体验的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可以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4)配合农业生产,推广农产品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出了提供休闲产品,此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也相应的给与重视。像农产品销售配合观光采摘、制造业的纪念品配合游客体验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形成创意产业与农业成产相结合。(5)推广农家住宿,提升服务品质。推广民宿、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必然推动当地餐饮、旅游产品的消费。于此同时,游客与当地农民近距离的接触,感受农村的生活氛围,更加增加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为休闲农业园区培养长期稳定的客源。

3.3多元合作的策略

休闲农业园区从规划编制到经营管理,无不显现这“合作”、“社区化”的概念。由于休闲农业园区的产业特性,规划编制涉及到了农业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势必需要多个规划团队的合作。其二,由于国内农民个人的生产面积较小、资源有限,而休闲农业园区需要投入大量的土地、人力资源、专业的管理知识等,使得农民需要走合作经营的方式共同经营。园区内的各农户的合作,资源共享,提供需要经营的土地面积和设施,园区外与地区其他产业建立合作结盟的方式,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创造综合效益、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建议:(1)园区对内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园区内部结合多数农户的资源,并将资源做妥善的规划与利用,达成各项资源最佳配置。并通过农民之间的互动交流、管理经验交流,带动整体农村的经营管理能力。根据台湾大学江荣吉调查,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内的经营组织有以下几种: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家庭农场)、公司经营、公营经营、农会经营、委员会经营(分营合营)、共同经营。(2)园区对外整合相关联产业关系。正确分析休闲农业园区在产业内所处的地位,依据需求在产业内外寻找协调、结盟、整合、合资等经营上的连接,才能达成资源共享分担风险、创造综合效果并建立持久性的竞争地位。(陈昭郎,2010)综合调查发现,台湾休闲农业的外部合作发展类型为:结盟性、水平整合型、垂直整合型、合资型。

参考文献

[1]阮如舫,打开城市百宝盒[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

[2]郭焕成,郑建雄,任国柱,休闲农业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陈昭郎,休闲农业概论[M],台湾全华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9

[5]叶美秀,自主营造在宜兰-看见农民的创意[M],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1997

作者简介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6

(一)发展策略与模式。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台湾农业由于受到快速发展的工商业竞争农业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萎缩状态,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迅速减少,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国际农产品给农业带来巨大冲击,等等。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所得,台湾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扩大农业经营范围,同时,台湾城市居民的意识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度提高,对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性要求提高;在这背景下,从以产品为主发展农业服务业,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农业在台湾地区逐步兴起。现阶段,台湾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其形态多,规模大,分布广,已全面普及。

台湾于1994年开始推动“都市农业计划”,主要着眼于辅导大都市近郊的市民农园及花卉公园,使地价偏高的都市农地有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台湾都市农业从市民农园衍生出教育农园、银发族农园及景观农业等项目。台湾都市农业的模式可以归为四种基本类型:

1、产品消费型都市农业。主要是指在满足都市居民更高更新农产品消费需求的现代化农业,即借助现代科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对农产品实施品质更新与功能改造,使之更好地满足都市居民健康生活的需要,或以获取无污染的农产品为消费需要。

2、休闲观光型都市农业。上世纪70年代休闲农业发端于苗栗大湖,并于1984年成立“发展观光农园示范计划”进行政策性辅导。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1990年“农委会”制订农渔山村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园规划。2000年,依据台湾新修订通过的《农业发展条例》,正式将“休闲农业”列入台湾重要农业发展政策。

3、市民农园。1989年,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以自给为目的,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体验田园生活。1994年农委会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光驱计划”扩大试办市民农园,到1998年底,台湾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主要分布在城郊或都市化地区。从经营主体看,台北市均由农民将农地直接分块出租给市民,而中南部地区则大多由农会管理或由承租户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管理。从发展趋势看,有些市民农园与观光果园、花圃结合起来,向多元化经营迈进,承租人或体验、或品茗、或游赏、或教育、或休闲,皆可依个人兴趣而自由选择。与观光农园相对,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它园区形态发展好。

4、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之场所、教案和解说员。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如在场区规划设置多项深具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如DIY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浪漫花屋、各类植物生态标本区等。如规划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馆及甲虫生态馆,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园区。

(二)成功经验。

台湾都市农业成为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目前,台湾的都市农业处于普及阶段,也积累了不少的有益经验:

(1)研究与规划扶持并举。各级部门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市农业的发展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政策支持是主要推力之一。早在1983年,台湾农政部门就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讨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支持。1992年12月,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1994年,“农委会”又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积极辅导各地办理示范性的生活体验型市民农园。其间,台湾积极推动“三生”农业政策,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台湾都市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台湾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联系。同时,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如2005年台湾休闲农业的研究主题分别为服务人员人格特质、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经营模式研究;园艺治疗活动对于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台中县新社乡休闲农园规划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养生农业园区建置模式研究等。

(2)台湾的都市农业获得了科技与金融的有力支持。都市农业是技术与资本密集的“科技化”精致农业。一方面,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近年来持续增加农业科技研发之投资与人才培育。健全农业推广体系,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农业科技研发重点为:生物科技研发与运用、发展优质农业科技、加强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科技等;另一方面,创新都市农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投资多元化是台湾都市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在资金支持上,台湾当局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金融支持,而且还积极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对都市农业进行投资,扩大资金的来源,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产生良好的效益。

(3)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游憩地的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思维,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 community( 社区)的理念,而不再只是一个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这与大陆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过多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片面追求产值形成鲜明对比,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工作的重要部分。

(4)台湾农政单位大力辅导农业产销班的设立,发挥农会的积极作用,培育都市农业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目前已有花卉、蔬菜、水果、特用作物、畜禽及养殖渔业的21种产品产销班约七千班,参加农民达14万人,对于促进农业经营企业化甚有帮助。健全农产运销体系。台湾在主要生产地及大都市(消费地)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花卉市场及鱼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亦不断充实各种设施,并推动业务计算机化与自动化。农会组织是台湾农业体系运转的主要载体。农会业务部门在乡镇一般设置信用部、供销部、保险部、推广股、会计股、会务等。农会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其中,主要是提供金融、保险、农产品的运销和技术推广服务。把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5)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农业。台湾都市农业的发展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县功能定位,结合本地区自然禀赋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如台北的市民农园,台南水上绿色隧道――四草生态文化园区,信义乡农会酒庄、南投水水世界生态漂移式水培系统等。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和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都市近郊地区发展以科技、精品、观光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其建设模式以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景观绿地、花卉公园等为市民体验农耕和休闲娱乐提供场所的观光型农业为主。远郊地区是农产品的主产地,以“优质、高产、高效”的都市农业为重点,这些都是颇有价值的经营策略与管理方法。

(6)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台湾对农业职业教育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采用多种渠道培养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7)依靠科技延长产业链,打造都市区域农业品牌。依靠科技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城郊的一些地方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辖区内的特色,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力度。台湾“农委会”为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人们正确选择优质的休闲农场,特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按照“2005年度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并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加强对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

(三)存在的问题。

台湾的都市农业依靠都市的强大经济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以及消费市场,既充满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少问题:1、由于台湾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很快,存在一些隐患:一是无法构成全年经营,观光游客中八成集中在周末或周日;二是过于偏向观光,使设施过于人工化,活动过于商业化。休闲农场似乎成为无所不包的游乐场地,成为都市休闲生活的再延伸,而往往缺少了“乡土性”。台湾目前的休闲农场发展蓬勃,多数为中小型休闲游乐区,除有少数符合当地生态园区(例如观光鳟鱼场、蝴蝶生态园区)之外,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开发,把市民的农园搞得雷同于人工游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初衷,多数皆为都市娱乐生活的再延伸,也没有真正结合农业用意,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田野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保育认知的教育需求。2、休闲农场同构型高,台湾休闲农场从南到北全部休闲农场的属性过度雷同,导致目前休闲农场发展的混乱,业者在法规并未明确规范之下,各自摸索发展、土法炼钢,偶而相互观摩,时间长久下来就造成同构型过高现象。3、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从台湾休闲农场呈现的上述隐患看,园区特色不突出,缺乏吸引力,不充分发展区位、资源和市场条件、盲目兴建,使一些观光农业园出现大同小异,造成经营效果不好,这也是当局的规划管理功能未适时彰显而造成的结果。4、都市农业特别是市民农园的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盈余分配、权力义务分担等问题尚未理顺。另外,目前台湾设施农业及有机农业的生产尚不多,未来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台湾都市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劳动力剧减的困境,这是因为农业劳动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还不如二、三产业,影响青年人务农积极性。这是个老问题,但只有靠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视,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社会地位和减轻劳动强度及提高生产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都市农业的劳动力,使都市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5、农会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农会的监督不完善,造成农会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

二、借鉴与启示

1、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都市农业发展。

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开拓思路。一是改变农业单一生产功能的局面,迅速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城市不应该是一个“无农”或“有农无业”的都市。越来越大的都市,需要绿、新鲜空气等的优良生活环境,生态功能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屏障。二是通过完善科技、认证、物流、会展、信息等服务平台,构架起大中城市服务全国农业的桥梁。三是就业功能,使农产品供应链连接起各行各业,这不仅可为未来的都市农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也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规划未来都市形态,都市农业是一个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大陆的现实来看,平衡农业和城市用地关系、保护城市发展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间和产业间转移应该是都市农业实施的主要议题。同时必须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宣传都市农业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引起对都市农业的更广泛的关注,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和农地对环境的贡献价值。

2、发展以企业和合作组织为主的多样化组织形式,促进都市农业物流发展,开拓农产品市场。

企业和合作组织均是整合地方资源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企业和协会合作组织有利于解决目前大陆农民对市场信息失灵的问题。随着都市农业与城市经济系统的不断融合,农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业需要专门化和专业化。台湾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经验。台湾的都市农业已走上现代化和专业化,这不仅表现为采用先进的技术增加农产品产值,更深层的意义是都市农业发展已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快速有效地把都市农业融入到城市经济体系之中去。所以,大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科技服务为主的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和完善农业生产和服务体系。此外,台湾相当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提高农民进入产业链的机会。而农业物流可以说是大陆农业走向市场最为欠缺的一环。今后应借助城市发展起来的快速交通体系,依托已有的城市发展水平,也可以通过农业协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大大缩短产品的运输时间,延伸农产品、特别是保鲜品的可达性和科技性。在配合其它技术手段,如冷冻技术等,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有可能服务整个区域或更大的地区。完善物流体系的建立,为农产品开拓市场。实现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构筑起符合都市农业特点的多层次市场、流通体系。

3、都市农业发展需要倡导与扶持。

至今,大陆尚无一个权威的主管部门来统管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工作。规范和扶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也不大重视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更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今后,城市规划的制定与推行过程中要重视都市农业的作用,充分发挥政策资源引导、扶持与规范的作用。

(1)在政策上,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现象,在政策上必须要与城市协调发展,指导政策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要将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生产组织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作为都市农业政策投入的方向。

(2)在服务与管理上,都市农业是需要有计划地加以保护的农业,对都市农业要服务和管理到位。提高都市农业效益,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要在经营体制上不断创新,发展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经营,从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和经济政策看,如对都市农业弃之不管,都市农业则随时有可能从都市中消失。所以,为了保证都市农业可持续地发展,就需对都市农业采取有计划的保护,才能避免都市农业成为过渡性的、夕阳农业的厄运,创造新的都市农业形态,使都市农业成为充满魅力的产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服务,都市农业发展就会因难重重、步履维艰。

(3)金融支持。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单纯依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目前,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等。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必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金融支持。在资金上,制定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质量标准和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4)法律支持,都市农业的法制法规建设还是处于真空状态。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都市农业发展相联系的法律法规,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4、根据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准确定位。

大陆地域辽阔、地区背景迥异,农业生产就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大城市之间在选择发展都市农业的方式和重点上理应有所不同。应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和市场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强综合研究,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采取不同发展模式。如对于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可以发展如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对于一般地区则需要以生物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为主,提升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使都市农业与城市经济体系融为一体,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台湾都市农业的多种经营模式看,应转换经营模式,一是要改善种植业的内容和结构。二是整合各区域间农业发展战略。针对各地区发展不同农业产业的资源禀赋情况,突出优势,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

5、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和教育。

从台湾的经验看,台湾十分重视对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投入,尤其关注农产品的品质、食物的安全性生产,制定了新的农业科技开发目标,旨在推进提高作物品质与省力、稳定的种植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开发研究。目前,总体上说,大陆都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当前我们应淘汰落后的传统技术,引进实用的高新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都市农业向高科技型经济过渡。应该重点加强农业教育,其主要方式有:一是开展职业培训,人力资源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教育训练则是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有效方式。加快对都市农业生产者知识性、技能性培训的力度,培养骨干农民和一批农业企业家,资助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素质;二是开展全民教育。充实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有关农业的内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体验农业的机会,使其加深对农业的理解与关心。

综上所述,都市农业满足了城市对环境、资源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都市农业为城市和乡村空间合理配置,多功能、多尺度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加强城市和乡村交流、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多年来,台湾的都市农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休闲农业的规划、融资、经营与管理诸方面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为大陆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启示。两岸应加强都市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我们建设都市农业应充分注意台湾走过的弯路,在制定都市发展规划时明确都市农业、绿地的重要位置,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使都市和农业共生存、同繁荣。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使城市居民能重新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带动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注释: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7

关键词:休闲农业;创意旅游;景观特征;健康体验

生态休闲农业一词来源于英文的Agritourism/Agro. Tourism,从词语的构成来看是由农业(Agricuture)和旅游(tourism)2个词组合起来的。生态休闲农业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已经走红国际市场的生态休闲农业在台湾,内地一些大城市周边也有很多生态休闲农业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众视野和各种旅游平台,成为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的城市人群的短期旅游的绝佳之选。

生态休闲农业园是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的潜力并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型产业,是利用农业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农业人文资源等,充分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休闲观光产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在以生态、健康、休闲为理念的农业景观区,设计师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通过景观打造,用艺术的手法对农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体验。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所包含的对象是在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所产生的景观综合体,它包括农村的自然环境、乡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3个层面的内容,即不同地域特征下的自然景观、农村不同生活方式聚落的景观和生产性景观。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有自然资源的挖掘与提炼

通过不同场地特征和地域特色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基础自然资源,再经过景观手法和人工整合进行打造,比如台湾最有名的生态休闲项目“清境农场”,它坐拥群山之间,视野广阔,是台湾唯一的高山牧场,有着辽阔壮丽的草原,通过景观打造成一个可欣赏日出的奇景,夕阳缤纷晚霞,夜晚灿烂星河的观光胜地,因此美景蒋经国先生留下了“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幽雅是仙居”的情怀,而更名为“清境农场”。

2 交通流线的组织规划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环境中,游览线路是人们对乡村进行认知的主要界面,也是乡村景观环境的骨架,需着重设计与重点挖掘环境意境和功能布置,力求达到四季皆有景可赏可游,初春草长莺飞,山花争妍,夏季野花遍地,深秋枫红延烧在山巅水涯,寒冬天远山积雪,耐人寻味。

3 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空间是展现生态休闲农业园特色景观的有效窗口,是构成休闲农业园整体风貌的最关键要素,总体来说,乡村景观环境的空间场所从所覆盖的区域到内部核心景观区,从自然环境到人工要素,分为乡村风情展示空间、乡村农耕文化体验空间、乡村聚落展示空间、娱乐游览空间和健身疗养空间。

4 乡村风情、农耕文化展示空间

生态休闲农业景观环境体现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乡土性,因此乡村风情农耕文化展示空间应做重点设计,突出其特征性,创造更多的旅游吸引点。

5 结语

现代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和提供简单市民休闲为主的农家乐相比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结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了体育休闲、养生养老、古村落养生、自行车运动、湿地摄影观光等新型功能,游客在生态休闲农业园不仅可观光休闲、了解农民生活、体验农作的辛苦、感受乡土气息,而且可以参与主题户外活动和户外健身锻炼,特殊的季节还会推出如采莲、篝火晚会、稻田乡村节等一系列的文化主题活动,将生态休闲农业园转化为品牌、转化为项目、转化为产业将成为未来休闲旅游景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艺惠.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2007(5)

2 田彩云、郭心义.现代农业背景下京郊观光休闲农业产业提升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9(7)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8

关键词:生态休闲;农业;宝鸡

1休闲农业概述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旅游休闲已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农业新模式[1],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新产业[2]。发展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同时,可以开发农业资源,修复农业环境,还可以促进城乡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以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生态园的规划为例,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既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探索,也有规划设计的实践。

2宝鸡市新育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现状

2.1新育生态园概况

新育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隶属宝鸡新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计划共投资28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67hm2,目前是省级生态园区,有新打机井2眼,1台变压器。生态园主要提供园林绿化,农业种植,家畜禽、淡水鱼养殖,农产品销售,垂钓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等。现在,园区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将生态园的种养殖基地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并聘请山东寿光资深技术员全程全面指导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园区品位。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正在建设家禽饲养基地,日光温室、垂钓、种植、养殖已出具规模。游人可自行采摘、喂养、垂钓、健身和娱乐等,是集有机食品和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以观赏农村风光、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家生活、进行农业教育、品尝农家餐饮为主要内容,将自然景观与农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休闲度假需求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是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拓展农业功能的有效平台。新育庄园向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机会,游客通过交流沟通、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业生产等亲身感受融入到农村中去[4]。

2.2生态园的发展目标和宗旨

生态园区建设追求生态、绿色、环保,以无公害有机蔬菜、绿色生态果园、生态循环养殖为目标,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作支撑,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兴农、富农、健民、强民”为宗旨,依托北坡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和运粮寺的人气优势,努力建设集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围绕“陈仓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后花园”的定位,拟建设提供设施种养殖、农家山庄、垂钓休闲、自由采摘、QQ农场体验、苗林观光等服务项目。

2.3休闲产业规划布局

2.3.1农业种植区建有QQ体验农场,提供100多块免费地块,并为游客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农耕工具。

2.3.2生态养殖区建设猪舍7座,羊舍1座,占地6.7hm2存栏生猪1100头,为关中黑猪,主要喂草料和玉米,55kg左右出栏。羊180只,有山羊和绵羊等。

2.3.3绿色采摘园在生态园北部建成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6座,采用一面坡冬暖式下挖式温室大棚,后墙和侧墙均为土墙,保温效果好。种植黄瓜、小乳瓜、西红柿、茄子、豇豆、小礼品西瓜等8个品种,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在生态园南部建成占地11hm2的樱桃、葡萄、沙桃、猕猴桃、黑巨李等优质果品基地。

2.3.4休闲娱乐区建设8000m2的接待建设中心1处,餐饮部的所有食材从养殖、种植、采集加工到销售均为自主经营生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保障,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蔬菜和绿色食品。黑猪肉是纯粮食喂养,富含多种营养,具有延缓衰老、降低胆固脂、改善续页循环等普通猪肉没有的营养价值;羊肉品类齐全,绿色环境无污染,营养价值高,食疗药疗效果明显;地下深水井养的特色鱼肉,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羊肉泡、四季烤肉、农家菜等地方特色小吃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建有标准运动体育场、台球桌、篮球场等,配套有星级宾馆住宿,冬季取暖采用原始火墙。

2.3.5自然风光引进合欢、国槐、油松、雪松、樱花等名贵树种建造8hm2景观林区,蔬菜、水果无农药、化肥污染残留。建成面积0.7hm2的垂钓池1座,让游客在宁静、清新的大自然环境中低消费、高享受。

2.3.6有机肥料利用采用了在沤粪池发酵有机肥。在宝鸡市农技中心的帮助下建成50m3沼气池。动物粪便通过管道排入沼气池,利用沼气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浇地种菜、养鱼,实现了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养殖厂的猪粪、鸡粪,在沤粪池里沤发一段时间后,用作有机肥,沼渣肥浇地,达到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化学肥料相比,这些肥料具有营养全、肥效高等特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2.4休闲旅游与农民就业

示范园建成后,长期雇佣村组80余名农民入园务工,使周边群众有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既能辐射带动当地就业[5],增加国家税收,带动相关行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实现老百姓菜篮子市场长期稳定,通过雇佣劳动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户收入。同时积极推动农产品向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方向发展。

3生态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羊舍空间较小,换气设备不能满足需要,排气不顺利。计划投资扩建羊舍,更新换气设备。(2)沼渣、沼液主要用做肥料,但沼气利用不理想。因生态园离住宅区远、资金不足等原因,沼气利用存在困难。希望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沼气利用率。

4今后发展的方向

将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小麦、玉米)面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经济消费产品。新育生态园的休闲农业发展不但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环境净化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在生态园内部合理安排物质循环,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料的输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输出,达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提高。

作者:刘紫垠 梁宏卫 刘景辉 徐乃林 张雪玲 王敏 单位: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邱佳,史亚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14~317.

[2]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3]许艺娜.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初探[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5):104-107.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9

关键词:环首都经济圈;休闲农业;规划;生态补偿机制;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生态补偿

休闲农业是在农业逐渐式微、生态环境恶化、休闲需求激增的综合背景下,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农家生活方式和农耕民俗文化为资源依托,以满足城镇居民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康体怡情等需求为目的,创新开发农业多功能价值的新型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城乡沟通互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与研究动态

(一)发展动态

河北省休闲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仅提供简单食宿服务的农家乐起步,在政府推动和需求拉动下逐步发展起来,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步发展阶段(1994—2000年),在农家乐的基础上增加了民俗游和观光游。以秦皇岛市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为代表。二是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6年),呈现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多元化特征,如邢台临城的蓝天生态观光园等。三是规范化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厅、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用以指导休闲农业的规范化发展。如2007年的《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2008年的《关于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2014年省农业厅与旅游局共同启动了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评选工作,2015年河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着力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示范村和示范片。”在这些政策和文件的指导下,河北省休闲农业呈现出注重质量双升与区域融合发展的态势。

(二)研究动态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河北省实现经济绿色崛起的重点产业,并将在京津冀农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以往对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研究文献也可以发现研究视角的这一变化趋势,即由局部地区到全省区域再到京津冀区域。首先,从局部地区研究来看,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其观光休闲农业极具开发潜力,可划分为主城区周边、东部平原、中部丘陵和西部山区4个圈层以及市区周边、平山、苍岩山周边等8个重点旅游区,可从政府、研究者、经营管理者和农民4条路径进行培育[1]。而保定市在对接京津休闲农业中具有显著的区位、客源、农业基础与人文资源优势,应重点从发展环境、规划、基础设施、市场等方面进行对接[2]。其次,从全省区域研究来看,河北省休闲农业面临京津休闲农业在产品规模、档次、品牌和市场成熟度方面的竞争性抑制与区域性屏障,问题主要集中在观念、体制、监督调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3],同时面临着产业素质整体偏低、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和游客需求不断增长的挑战。应从加强规划引领、突出乡土特色、打造品牌、加强规范化管理与政策支持等方面加以提升[4]。再次,越来越多的学者站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对河北省休闲农业进行分析研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河北省休闲农业面临经济、硬件系统和软环境三方面的制约[5],存在着三地间区域发展不平衡、京津对河北的联动动力不足、行政区划对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利影响等问题,应通过政府主导,打破行政区划的障碍,构建休闲农业总体规划和品牌形象[6],由务虚走向务实,推动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走向实质性发展。在借鉴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环首都经济圈作为研究背景,以期对河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新参考。

二、环首都经济圈对河北省休闲农业的意义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开端于1986年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区”概念,历经2004年从务虚走向务实的“廊坊共识”,十一五时期区域规划的酝酿,直到2011年3月被明确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环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和编制工作终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其最终得以实质性推进的标志是2014年2月26日,为了适应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而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使得环首都经济圈的定位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视野更高远,外延更宽广。从长远来看,环首都经济圈所涵盖的区域范围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北京城区为核心及与其接壤的河北省14个县(市),第二层次是环首都高速公路一小时通达经济圈,第三层次是环首都高铁一小时通达经济圈,第四层次是京津冀整个区域[7]。环首都经济圈具有无可比拟的要素吸引与经济辐射的作用,其所带来的人才、信息、科技等高级要素的流动与富集,以及京津冀三地在交通、生态环保和产业转移等方面一体化的重点布局,必将成为我国最有活力的经济中心,为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创造新条件、开辟新环境。

(一)有利于提升河北省休闲农业的要素层次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复合型产业,起点是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间连接着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环节,最终与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相结合,贯通三产的特性决定了发展休闲农业所需生产要素的复杂多样化。河北省休闲农业在较低层次的要素资源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优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等,但在人才、科技、资本、信息、制度、创新等高级生产要素方面与京津相比却处于明显的劣势。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推进必将带来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大融合,能有效地弥补河北省休闲农业在高级要素资源方面的不足,通过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河北省休闲农业的要素层次。

(二)有利于解决河北省休闲农业的交通困境

交通对于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再好的园区,再美的风景,路况差、道路不通或者停车不便,都会严重影响顾客的到访率、感受度和满意度,这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扼喉的硬条件。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交通网络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然而,这里也是交通资源最不均衡的地区之一。有关数据显示,河北省的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北京的1/2、天津的1/3。在三地接壤处各种因为“断头路“”一公里壁垒”而形成的交通断崖十分普遍[8]。交通一体化是实现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解决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交通困境极为有利。

(三)有利于扩大河北省休闲农业的客源市场

市场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都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人口、购买力和购买动机是构成市场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有人才有消费,有钱才有购买力,有需要才有购买动机。目前,河北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主要来自本省内部各园区周边城镇的市民,数量有限,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都处于低位状态。根据京津冀三地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底京津冀人口总数过亿,其中作为休闲农业目标顾客的城镇人口数量近七千万。京津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为43910元、31506元和24141元,均超过了国际惯例认为的3000美元达到休闲层次的收入标准。京津冀私家轿车拥有量分别为316.5万辆、129.14万辆和515.7万辆,非常适合休闲农业的自驾游。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将打破京津冀三地之间的行政区划界线,尤其是交通一体化之后,更是向京津市民打开了走进河北、了解河北的大门,为河北省休闲农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高收入、高消费、高压力的京津市民将为河北省休闲农业市场带来勃勃生机。

(四)有利于提高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竞合能力

就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的总体竞争力而言,北京居首,天津其次,河北最后。河北省休闲农业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方面与京津远不在一个层级,在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需求强度、挑剔程度等市场需求条件方面,在休闲农业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市场定位、同业竞争方面,以及在交通、物流、服务等休闲农业相关产业的辅助支持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随着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持续推进,必将形成三地之间资源整合与区域融合发展态势,三地休闲农业之间的关系将由原来纯粹的竞争转变为竞合,即在竞争基础上进行多元合作,突出互异的主题与特色,形成区域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多赢。因此,环首都经济圈对于提高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竞合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学习实践与创新提升的平台。最近京东五地(河北省兴隆县、遵化市、三河市,北京平谷区,天津蓟县)整合旅游资源,达成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合作意向,在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上起笔破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河北省休闲农业在经历了上述初步、快速和规范化三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在数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亟需对现状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审视和理性分析。通过资料搜集、文献分析与实地考察,归纳出河北省休闲农业的三个现状特征和三大问题。

(一)现状特征

1.规模扩张快,效益初显现。据河北省休闲农业协会的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乡镇近300个,村落有1400余个。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企业总数达到2200多家,其中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0余家。2010—2014年由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评选的部级示范县7个、部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16个。2014年在河北省农业厅和旅游局共同启动的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评选工作中,评出省级示范县6个,省级示范点12家。此外,2014年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休闲农业协会开展的省级星级休闲农业园和星级休闲农业采摘园评选中,共有56家园区被命名。这些数字有力地证明了近几年河北省休闲农业产业规模扩张速度之快。与此同时,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效益也初步显现出来。经济效益方面,仅以休闲农业示范县和星级企业统计,2014年接待游客总数超过5000万人次。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的达59家,其中年接待50万人次以上的15家,年接待100万人次以上的有7家。2013年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65亿元,分别占全省旅游接待和收入总量的36%和11.7%;休闲农业带动就业人数达26万人,占全省旅游就业人数的13%。据全省71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9]。社会效益方面,为广大城镇居民提供了众多的休闲场所,放松了心情,提升了幸福指数;为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了收入,提升了素质,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新农民。环境效益方面,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让村民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促进了农村交通与村容村貌的极大改善。

2.优势未用足,劣势需借力。河北省休闲农业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环拥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种类齐全的地形地貌、五彩斑斓的旅游资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丰富多元的民风民俗等。但目前对这些优势资源的挖掘利用方面远未用足,规划设计方面也缺乏创意创新,尤其是把农耕文化、民风民俗与整体规划、项目融合方面做得很不够,仍存在深度开发的巨大潜力。同时,河北省休闲农业在人力、科技、资本等方面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才短缺,管理团队梯次不合理。河北省休闲农业企业多数是靠农村的能人、合作社、龙头企业或集团公司跨行发展而带动起来的,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尤其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层管理人员缺口最大。而河北省的优秀人才被近邻京津更大的发展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所吸引而大量流失,与此同时,河北省涉农涉旅的大中专院校屈指可数,而且休闲农业目前在省内高校的专业设置中还处于空白状态,后备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严重不足。现实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直接管理综合素质较低的农民的情况并不少见。人才成为制约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技术方面无论是科研项目的层次、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设备和实验条件,还是科研人员的数量,科技成果的质量水平及其推广应用的能力,与京津相比差距明显。再次,资金方面的实力与“财大气粗”的京津对比更是强弱分明。休闲农业是一个投入高但资金回笼慢的产业,对融资能力要求很高。调研中发现河北省很多休闲农业企业程度不同地面临后续资金的压力问题。虽然河北省休闲农业存在诸多劣势,但其并非不可转化,只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能变劣为优。如廊坊市永清县新苑阳光农产品产业园,通过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荷兰瑞克斯旺种子公司、荷兰普瑞瓦灌溉公司、软通动力有限公司的合作,采用了包括多茬高密栽培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精确灌溉施肥技术、智慧农业云平台等在内的20多项先进科技成果,带动周边3万农户,从业农民平均年收入2.6万元,超出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1.64万元,被评为河北省2014年休闲农业示范点。

3.政府忙推动,企业需给力。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积极协作、科学谋划,尤其在环首都经济圈第一、二层次的旅游协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旅游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开通了京津冀旅游直通车和火车专列,着力推进旅游组织、市场、管理与协调的一体化。进入2015年后,中央与河北省委一号文件双双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京津冀于3月15日签署了《推进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把休闲农业确定为重要合作内容;3月25日又召开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项目协调会,就京津冀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情况、道路交界处景区标识牌建设情况、旅游直通车发展情况三项工作进行了调度和部署。这些足以说明河北省政府对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决心之大、步子之快。而作为真正践行主体的企业能否快速跟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政府不仅要做好创造发展环境和平台构建的主导者,还要做好导演,给“主角”导好戏,并给予其适度自由发挥的余地。企业不应怠慢依赖,而要顺势而为,加快理解新政策、把握新趋势、面对新环境、满足新需求的调整步伐,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准确定位,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

(二)存在问题

1.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与产业自发发展的不协调问题。规划对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科学的总体发展规划能够指导产业的健康永续发展,有助于企业根据资源禀赋与市场条件准确确定发展方向,走出盲目自发发展的误区。但河北省休闲农业的产业素质整体偏低[10],产业自发发展行为严重[11],存在着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与产业自发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总体发展规划的滞后导致产业的自发发展。如一些起步较早且已初具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在全省总体规划尚未出台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自主开发,在与后续出台的整体规划衔接方面,势必存在着是否要调整、资金的压力、资源的破坏等现实问题。二是规划的不稳定导致产业的自发发展。政府的规划行为受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产业大方向的前后不一,就会造成企业无所适从或者干脆置之不理、自我任性发展的局面。三是规划水平造成的不协调。企业自身或聘请的规划团队在休闲农业的认知程度、规划理念、技术水平、对政府总体规划的把握等方面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与政府总体发展规划的协调度。这些不协调会造成企业各自为战、同质化恶性竞争以及政府管理的无序无力等不利影响。

2.盲目上项目与特色不明、农味不浓、精品不多的问题。在河北省休闲农业点数量激增的背后,存在着盲目上项目与特色不明、农味不浓、精品不多的矛盾。首先,某些区域的领导或经营者急功近利,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12]。试图把目前所有的休闲农业项目都纳入到自己的园区内,结果是什么都有,唯一没有的就是特色。缺乏创意、功能雷同[13]、特色不明是目前河北省休闲农业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其次,城镇居民之所以喜欢休闲农业,就是想感受其与城市完全不同的土趣农味。农业生产中尊重自然、勤劳付出、耐心等待、收获喜悦的过程体会,农家生活中勤俭节约、就地取材、互帮互助、知足常乐的道理感悟,通俗易懂却饱含深刻哲理的农耕文化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正是城里人所好奇并希望能了解和体验的。而在现实中,有些休闲农业园区的设计越来越现代化、城市化,在园区游览就像在逛城市的公园,缺少能勾起乡愁和童年记忆的参与性项目;住宿的房间设计得像星级酒店,房间内的家具物品、服务人员的发型服装完全找不到农味的痕迹,导致农味越来越淡。再次,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精品不多。截至2014年底,在149个部级休闲农业示范县中河北省占7个,383个部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中河北省有16个,河北省300多个A级景区中只有约30个是休闲农业点。这说明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精品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在打造精品、实施品牌化战略方面亟需加强。

3.经济效益低、正外部性强、缺少补偿机制的问题。休闲农业具有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效益的共生作用。目前,休闲农业企业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产品销售与农业休闲旅游两方面。2010年,国内休闲农业人均消费水平仅为87元。其中,旅游观光消费32元,是同期全国旅游消费水平535.4元/人次的1/15;人均农产品直销额42元,高于旅游观光消费,说明休闲农业收入来源仍然主要依靠农产品的销售[14]。2012年,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均消费约250元,而河北省人均旅游消费为678.2元,全国人均旅游消费为765.5元。虽然近几年河北省休闲农业的人均消费有所提高,但仍然难以改变其整体消费水平偏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处于低位水平。而休闲农业在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却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休闲农业解决了农民就地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问题,对于改善农村出现的空心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等社会问题,稳定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意义巨大;休闲农业对于农耕文化、民风民俗、古村古镇等宝贵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可谓功在千秋;此外,休闲农业的的绿色有机、生态环保、低碳循环等发展理念无疑对已遭到重创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改善和修复作用。尤其是河北省处于环首都经济圈第一、二圈层的区域,对保护京津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理应得到相应补偿,需通过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改变受益者理直气壮免费享用的现状。

四、环首都经济圈视角下的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一)规划先行,企业对接,协调前行

休闲农业既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产业。其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考虑农业产品结构、休闲服务项目、景观环境、文化氛围、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多元耦合与立体叠加,这就要求规划必须先行。首先,要改变目前河北省休闲农业存在的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与产业自发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就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注重规划的前瞻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站在整个京津冀区域的长远角度,科学规划环首都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明确每个圈层在中长期的发展大方向以及近期的具体目标。环首都经济圈的实质就是绿色,即绿色经济、绿色生态与绿色休闲。借助环首都经济圈的第一、二圈层高速公路一小时通达圈的交通便利条件,以“环京津自驾游休闲农业区”为中长期发展方向,未来还可以在此规划基础上细分出骑行游、野外宿营等休闲农业区,形成以自驾游为主,骑行与野外宿营等为辅的弹性规划。针对第三、第四圈层,规划为以省会石家庄为核心的“环省会综合游憩休闲农业区”,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基本要素基础上,积极开发“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旅游拓展要素[15],通过十二种要素的不同组合,为顾客提供多种产品组合,满足环省会休闲农业的综合游憩需求。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河北省地形地貌的多样化特点,结合坝上高原、燕山山脉、太行山脉、渤海沿岸、中南平原的资源禀赋,描绘环首都经济圈每个圈层不同的主题色彩。其次,科学的规划要落地,执行很重要。政府一方面要抓好总体发展规划的传达落实,另一方面还要做好交通、旅游标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并辅以相关政策的支持。休闲农业的管理者要走下去,扎扎实实地做好总体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对接与督导,最大化地消除其与产业自发发展的不协调,使企业少走弯路。当然,企业也要主动对接,准确理解总体规划蓝图,提升园区规划水平,与其协调前行。

(二)用足优势,借力补短,打造精品

有了好的规划,结合要素资源,优选项目,打造精品就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了。首先要把家底摸透摸清,找出优势和劣势。一方面,要把优势资源用足用活,尤其是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这是河北省发展休闲农业最重要的宝贵资源。不要把它们只记录在纸上,陈列在展馆里,要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渗透融合在园区的设计里,项目的体验里,更深深地扎根在顾客的记忆里。这种优势一旦形成,就是绝无仅有的特色,就是品牌,就是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客观认知劣势,学会借力,取长补短,变劣为优。人往高处走,资本也有其天然的逐利性,只要种好梧桐树就不愁引不来金凤凰。河北省休闲农业要充分利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带来的优质要素大流动、大汇集,用好的规划和项目、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机制、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向全国最大的人才库、金融中心与科技硅谷,要人要钱要技术。其次,打造精品,实施品牌化战略。不仅要形成与京津地区休闲农业的错位发展,还要注意环首都经济圈各圈层之间的差异化定位,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精品。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把传统农业变身为科技支撑、创意无限、农味十足却又不失时尚与精致的乐活农业。用规划串起一个个亮点,勾勒出一条条精品之路,吸引京津市民的到来。

(三)平衡利益,保障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在国际上被称作“生态服务付费(PaymentsforEcosystemServices,PES)”,是有偿使用生态资源的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模式[16]。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构建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生态补偿关系,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适宜的生产生活空间。河北省对生态补偿的研究相对较晚,进入21世纪才刚刚开始,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京津冀之间行政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河北省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河北省为环京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修复在经济上做出了巨大牺牲。所以河北省政府不仅要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搭台铺路、规划引导,还要争取尽早出台京津对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已有的惠农政策基础上,推行“农业补贴+生态补偿”的双补机制,以保障河北省休闲农业的持久发展动力与综合效益的持续发挥。

作者:王丽丽 王锦旺 蔡丽红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孙中伟,王杨,韦锐,等.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J].中国农学通报,2011,(29):306-312.

[2]王克柱,赵英杰,文庆.保定市休闲农业对接京津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54-2957.

[3]杨英法,袁彪.关于河北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0,(8):18-20.

[4][10]栗进路.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12,(8):49-51.

[5]刘秀艳,高国忠.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J].城市旅游规划,2014,(11)下半月刊:182-183.

[6]徐虹,梁佳.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6):3-7.

[7]董芳,赵清华.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人民论坛,2012,(12):226-228.

[8]京津冀三地定位已明确交通公共服务启动一体化[EB/OL].2015-02-25.

[9]王元仲.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EB/OL].01-27.

[11]林国华,曾玉荣,林卿.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休闲与旅游农业———提升海西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层次的战略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9-132.

[12]阮北平.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机遇与策略[J].农村经济,2010,(10):60-62.

[13]王克柱,刘顺伶.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J].贵州农业科学,2010,(7):234-236.

[14]农业部.中国休闲农业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产品销售[EB/OL].中商情报网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10

一、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

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1)国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农业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欧洲关于伊甸园的神话描述中,便记录下了人们对于梦想与神秘的极乐世界的向往,而这个极乐世界是与外界分离的安全性很好的空间,里面种植了奇花异果。在古埃及和中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花园里不仅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和蔬菜,而且还有枝头挂满果实的果树,以供贵族们观赏食用。在这一时期,园林中也相继出现了葡萄园、桔园、蔬菜园、稻田、药圃等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园中园。在16世纪以后的二、三百年里“农业景观是漂亮的”这一思想逐渐盛行。到最近100年里,伴随教育和休闲活动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景观的欣赏逐渐为各阶层所接受。这样的理念,既景观可以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生产性,启迪了许多西方的景观设计。如今天的英国东茂林生态园利用各类果树为植物造景材料,大大丰富了园区景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果品观光、采摘等其它城市公园所不能开展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农业旅游,然而,这时观光农业并为被正式提出,仅是从属于旅游业的一个观光项目。20世纪中后期,旅游不再是对于农田景观的欣赏观看,代之相继出现了据有观光职能的观光农园,农业观光游逐渐成为其休闲生活的趋势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度假需求的日益增大,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的性质向度假操作等功能扩展,目前一些国家又出现了观光农园经营的高级形式,即农场主将农园分片租给个人家庭或小团体,假日里让他们享用。如德国城市郊区设有“市民农园”,规模不大(一般2公顷,分成40-50个单元),出租给城市居民,具有多功能性,可从事家庭农艺,种菜,花卉,果树,达到生产乐趣,回归自然,休闲体验的需求。

1982年由欧洲15个国家共同在芬兰举行了以农场观光为主题的会议,探讨并交流了各国观光农业的发展问题,各个国家也在此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不同程度的发展。

(2)国内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在我国园林发展的初始阶段周朝的苑、囿中,便栽有大量的桃、梅、木瓜等农作物。《诗经.周南》中就有颂桃的诗句:“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生动地描述了桃花盛开,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美景。《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枇杷之属。”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如今,果品、蔬菜也同样运用在了当前城市园林景观中,如第五届深圳中国国际园林博览园“瓜果园”主要是采用奇异瓜果、蔬菜品种来营造具有丰富园林色彩的栽培景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科普教育意义。入口有标志性景石,简洁、自然、环保,蜿蜒溪流贯穿果园,分外亲切、宁静,曲线优美、图案丰富的大理石园道指引着游客的观赏线路。为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园内精心设计了许多特色园林小品,如框景瓜果竹架、竹亭、花架廊、园林木桥、竹门、园林竹架、木架亭等等。植物配置以实用、观赏的奇花异果为主体,采用岭南园林植物配置手法,使植物丰富的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首先在深圳开办了一家荔枝观光园,随后又开办了一家采摘园。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珠海、苏州等地已相继开展了观光休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益,展示了观光农业的强大生命力。如北京的锦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无锡马山观光农业园、扬州高冥寺观光农业园等,山东的枣庄万亩石榴园、平度大泽山葡萄基地、栖霞苹果基地、莱阳梨基地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城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其中,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台湾和北京的观光农业发展最好。尤其是我国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如今台湾观光农业经营状况为:1、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园区;46处(2001年计划设置);2、休闲农场;175处;3、观光农园:385处;4、教育农园:141处;5、市民农园:56处。

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理论基础

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景观发展的高级形态,伴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其自然植被斑块正逐渐的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需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从功能、结构、景观三个方面确定园区规划发展目标,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因地制宜的增加绿色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

(2)景观美学原理

在西方文史中,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西伯文为“noff”,从词源上与“yafe”即美(beautiful)有关,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Naveh,1984)。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但随着景观含义的不断延伸和发展,“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使乡村也成为景观”(Cosgrove,1998,P70)。

人类向往自然,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来源。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其本质上是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美的享受和体验,是实施自然教育最理想的场地。在园区内的观花观果,感叹大地对于万物的抚育,向往着生态的、和谐的大自然环境,从而融入着人们的多层次的美学体验。

(3)景观安全格局原理

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景观安全格局,由农田保护地的面积、保护地的数目以及与保护地之间的关系等构成,并与人口和社会安全水平相对应,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在相应的安全水平上。在景观过程中,格局决定功能,要实现土地持续利用这一景观功能的稳定性,要求相应景观空间格局的维持与优化。景观稳定性越高,景观受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越强,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越有利于维持景观格局,保障景观功能的稳定发挥。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观光旅游者的介入、园林绿化树种及名特优新品种等异质性的引入有助于景观稳定性的维持。景观稳定性以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来维系景观功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持续利用的保护性与安全性目标,可采用反映景观异质性的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聚集度和景观分维数等指标来衡量。

2.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为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以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园林小品风格自然淳朴,田园气息浓厚;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要和生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不同树种、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安排,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神奇魅力。

3.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的原则

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重视环境的治理,更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景观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2)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尤其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极富有参与性特点。城市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的体验到农产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4)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园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5)文化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所有这些使人很容易忽视农业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所以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多样性原则

不论是观光旅游或是专题旅游,不论是团队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园区景观规划的多样性原则既是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更要求园区品种选择、景观资源配置突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三、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同济大学吴人韦教授总结了以产业为中心,走经济规划之路、以土地为核心的土地利用规划、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的规划三种农业园区规划思路,并对三种规划思路和方法作了分析比较。在此本文作者结合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特点及游客休闲度假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即以观光休闲为中心的景观旅游规划思路。

1.景观规划的核心

此种规划思路体现出了以提供农产品为第一性生产,兼顾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的三层次功能。以观光休闲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提升园区的景观环境质量。

2.景观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1)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

主要包括园区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园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日照、水文、降雨量、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污染程度、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交通条件(园区周边环境状况及旅游资源);社会人口现状;经济现状;已有的相关的规划成果;现场踏勘工作所获得的现状资料。

(2)目标定位

确定规划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规划;确定园区的性质与规模、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并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对目标作出讨论并进一步提炼。

(3)园区发展战略

在调查-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园区自身的特点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提出园区发展战略;确定实现园区发展目标的途径;挖掘出提高农业观光休闲的市场潜力。

(4)园区产业布局

确定农业产业在园区中的基础地位,规划在围饶农作物良种繁育、生物高新技术、蔬菜与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同时,提高观光旅游、休闲渡假等第三产业在园区景观规划中的决定作用。园区产业布局必须符合农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的要求。

(5)园区功能布局

园区功能布局要与产业布局结合,充分考虑游客观光休闲的要求,确定功能区,划定接待服务区、农产品示范区、观光采摘区、生产区范围;完成园区功能布局图。

(6)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确定园林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农业生产用地等各项用地的布局,确定各项用地的大小与范围,并绘制用地平衡表。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各个地块做出适宜性评价,达到农业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7)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更强调对园区土地利用的叠加和综合,通过对物质环境的布局,设想出园区景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重要节点的景观意想。包括基础服务设施规划;游憩空间规划;植物景观配置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水电设施规划;

(8)解说系统规划设计

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内容包括软件部分(导游员、解说员、咨询服务等具有能动性的解说)和硬件部分(导游图、导游画册、牌示、录像带、幻灯片、语音解说、资料展示栏柜等多种表现形式)两部分,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完善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向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增加游客对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知识,如生态系统、农作物品种、文化景观、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类活动的了解。

(9)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的进一步细化,是对总体方案做的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并对重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完成园路、广场、水池、树林、灌木丛、花卉、山石、园林小品等景观要素的平面布局图。在完成重要景观节点详细设计的基础上,着手进行施工设计。

(10)评价

结合园区原有现状分析,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和实施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投资与风险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1)管理

建立职能完善、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开发运营体制,可采取“公司+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

(12)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在形式上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含汇报演示文本)、图集;基础资料汇编;从内容上讲涵盖:园区社会及自然条件现状分析;园区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园区空间布局;园区土地利用;园区功能分区及景观意向;园区环境保障机制;园区游憩系统布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组织与经营管理。

四、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建设与发展

1.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及意义

(1)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目标

近年来,北京市加强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建设,成效显着,为都市农业、都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以北京市观光采摘园为例,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果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提出了“八带百群千园”京郊观光采摘园布局的总体发展框架。其中“八带”就是构筑京城的“树种优势产业带”,即苹果、梨、桃、葡萄、柿子、板栗、核桃、仁用杏。“百群”则是重点发展100个具有北京本土特色的果品群,建成100个高质量的名特优品种群。“千园”是建设1000个特色明显、品质优良,具有观赏、休闲、科普功能的公园式采摘园。

(2)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意义

据市场调查显示,有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观光和度假,近三分之一的市民愿意将双休日用于郊区旅游,其中有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民俗旅游和农业观光创造了发展空间。

2003年年底,京郊各类农业观光园数量达1942个,接待游客将近4000万人次。综合收入已经达到了27个亿。

2004年底,京郊各类农业观光园数量超过2000个,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近10万人,观光农业年收入突破30亿元。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使北京市农业生产开发实现了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京郊农业生产转变为区域开发、成片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如今,走出家门,放飞心情成了许多市民郊游的初衷,他们自驾车到郊区游山玩水、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新型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加速了旅游资源结构调整,提升了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质量。

2.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类型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的对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分类,可分为大规模景区型,休闲度假型,科研科普型,名特果品采摘园,田园风光型,景区依托型,农事体验型七大类型。

1)大规模景区型

一般规模面积较大,园区成片分布,赏花赏果的吸引力都比较大,容易形成大尺度的园林景观。大规模景区型可成片开发,形成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规划要求功能多样、旅游项目多样、景观优美、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如平谷的桃、大兴的梨、顺义的葡萄、房山的磨盘柿等。项目:平谷区10万亩桃花园景区;大兴区万亩梨园。

2)休闲度假型

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景观,例如山水相依,气候宜人、田园风光秀丽,并且距离北京市中心城区或者各个区县城区中心有一定的距离。项目: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3)科研科普型

一般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优势和科技示范推广价值,种质资源丰富、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和设备先进。其建设功能定位可发挥“一个带动、三种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

①成为带动郊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园区;

②成为果品高新技术、新优品种研发、示范、推广的基地;

③成为提高果农经营管理水平的技术培训基地;

④成为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⑤成为果品贮藏、销售、信息服务的中心。

项目:北京市农科院果林研究所;黄垡名梨大观园

4)名特果品采摘园

主栽树种以传统北京名果、特优新品种为主,开展传统名果的观光采摘旅游活动。

项目:门头沟区京白梨基地;密云县万亩鸭梨基地

5)田园风光型

它位于大都市的近郊区,其土地利用属性复杂,变化快,是城市扩张的首要空间,在城市的地域扩散中呈现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交错的特殊性,具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可以按照田园风光的类型来发展,即以果园特色、果品品质来吸引游客,又以现代景观设施、游憩设施来满足游客需要。

项目:四季青樱桃园;门头沟樱桃园;丰台区长辛店田园公园

6)景区依托型

这类一般毗邻北京市其它景区,依托景区的客源来开展旅游活动,它本身单独的吸引力不大,不必有太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及景观改造。这类园区与其它景区之间的旅游吸引产生互补,互相提供客源,协同发展。项目:昌平区日川果园;

7)农事体验型

利用田舍、果品以及傍依的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丰富市民们民俗体验需求。项目;台湖第五生产队园区

3.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成景观特性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托乡土树种和当地材料创造出简洁、质朴、美观的园林景观。(如表1)即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游客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成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成景观特性表1

特性含义

社会性提升园区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生态性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园区开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

通达通方便,以周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即可望又可游。

科普性普及农业科普文化知识,园区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

参与性通过各种采摘及民俗活动的开展,加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多样性注重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和景观多样性的开发。

舒适性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创造美观、大方、舒适的环境景观。

文化性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内涵,赋予观光农业园独特的文化品格。

整体性保证各个农业观光园、园内景观要素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愉悦性即以赏心悦目的园区景观感染人、愉悦人。

4.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旅游资源开发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不仅完善了各种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更配备了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丰富了都市居民休闲娱乐内容,其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与创意有:

2.1生态回归游:以园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满足久居城镇的居民渴望回归自然、融于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恬静和安详,放松疲惫的身心。目标市场:城市市民

2.2观光采摘游: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展果品及其它农作物采摘,园林式的园区旖旎风光,开都市观光休闲活动之先河,让游客不采摘也丰收。目标市场:城镇居民

2.3休闲度假游:开发生产草坪,结合园区里的度假别墅,配备常见的运动设施。临水游憩区则能满足都市人的亲水、戏水的渴望。目标市场:白领阶层、外企员工、时尚青年

2.4民俗体验游:介入周围农庄,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鼓励当地农民开设特色农家旅舍,“吃农家粗粮,干农家细活,享乡村陶然之乐”。目标市场:外国游客、城市家庭、中小学生

2.5会议考察游:适当利用园区办公会议室召开行业内小型会议,远期建设办公区外的会议度假园。目标市场:专家学者、各种大小型会议

2.6购物旅游:吸引游客慕名而来,购买各种农产品,果的加工品、各种果木制品以及果树盆景。目标市场:水果爱好者、园艺爱好者。

2.7节庆文化游:开展多种节庆活动,例如:植树节、花卉观赏节、梨花会、风筝节等活动项目。目标市场:城市及周边居民、投资商、分销商

2.8苗圃观光游:利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进行青少年林业生态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目标市场:市民、青少年

2.9科普实习探索游:利用优质农业资源基地开展科技观光,以展示现代化的种植栽培技术、园艺,充分展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目标市场:青年学生

五、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启示:

1、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

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快速的蔓延和扩张,这也就给了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衍变一种不确定的空间限制条件,它们必须要迎合未来城市扩散对土地资源重新分配的需求。这就要求农业土地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并转向专门化,在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开放休闲空间使获得增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自然环境保留“原始野性”的价值,因为它们不带有任何都市标记而受到推崇。农田应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化不简单是城市景向乡村的蔓延,城市的扩展、疏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应该在保持农田景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前提下进行。

2、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而观光旅游正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3大亮点(周建明,2004)。也就是说,新的世纪,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人们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闲场所,对富裕农民提高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郑健雄主编,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吴忆明、吕明伟编著,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吕明伟,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山东绿化2000,(2)31-32

4、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1(53-56)

5、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8-15

6、Lv,Mingwei,LandscapePlanningOfMetropolisTouristOrchard,(KeyNotespeech),InternationalWorkshoponUrbanAgriculture、Agro_tourismandCityRegionDevelopment.Beijing.China.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11

关键词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

中图分类号F3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79-01

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20世纪末,农业观光休闲活动成为一项迅猛发展的旅游项目。从目前的观光农业发展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郊区和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的锦绣大地、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区、蟹岛生态度假村、苏州的农林大世界、上海的孙桥农业开发区、无锡的马山观光农业园、北戴河的集发农业科技园等。2009—2011年,我国农业生态园的数量及规模迅速发展,新增休闲观光农业园1 260多处,总投资35.76亿元。但在休闲农业园区的相关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园区的规划与设计上,对于其经营管理的研究较少。

1中国大陆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管理

我国大陆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时间还不长,与国外及台湾等相比较,因为条件不同,有些经营与管理方式不便借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以致影响了农业园区的发展。

1.1管理模式方面

史阿宝研究认为,很多园区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导致生态效益不明显。此外,园内管理人员因主要来源于当地农村,其水平参差不齐。纪旺盛通过研究园博园厦门园,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景观一般,没有特色与亮点,营运成本达4 938万元/年,管理成本太高。邓文波指出,在武湖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园内园区的经营管理中,导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科技开发、生产经营特点和组织农民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按照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确保了企业高效有序运行[1-5]。

1.2经营发展定位方面

史阿宝指出,许多休闲农业园区生态知识缺乏,对园区的发展缺乏长远的合理规划,当地的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挖掘,导致园区建设和服务没有特色,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不合理,甚至存在服务质量差、管理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态园效益的提高,这些问题在全国的园区中具有普遍性。纪旺盛通过研究园博园厦门园,指出其只关注当前利益,不注重可持续发展,以致园区水域污染严重。邓文波在研究了武湖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后,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园区的功能定位不够完善,出现了与当地资源、环境和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园区的成果没有形成产业链,经营销售各自为阵,形不成扎堆效应。曾奕东对农业科技园研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有市场定位不准、科研生产与旅游开发矛盾等方面内容。

1.3文化内涵建设方面

俞益武等研究认为,休闲农业园区内的问题主要有:产生新的环境污染源、景观与服务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良文化的入侵;乡村乡土性的丧失、乡村城市化,导致不正确的模仿和学习。王广印研究了郑州市二七农业园区管理模式后指出:休闲农业园区存在重展示、轻实效、科技含量不高、职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政府干预行为、产销不协调、重生产轻销售等问题[6-11]。

1.4其他方面

李文荣认为,农业观光园区成功运行有五大要素,分别为政府、企业、旅游组织机构、科研机构及游客,这5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农业观光园的健康发展。俞益武认为,休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在一起,在设计经营方案时既要考虑农业、旅游业各自的特点,又要将二者的共性结合在一起。

2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管理

台湾的休闲农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已蓬勃发展为热门产业。大陆有不少学者对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的管理经营做了研究。刘少群总结台湾休闲农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和协会保障有力;二是布局规划合理,强调资源整合;三是休闲农业生产水平高;四是休闲服务水平较高。

苏弟华在研究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之后,提出借鉴台湾的优秀经验。一是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方向,特别要开发富有参与性、奇趣性、多功能性及地方特色的项目;二是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重视休闲农场之间的合作;三是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以改善服务档次与品质。刘军萍认为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对我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文化创意,开发农业创意产业;二是促进传统民间手工艺在乡村的复兴和活化;三是要开发体验型产品;四是要加强经营理念的创新。

3国外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管理

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早,意大利在1865年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休闲农业以此为标志进入了萌芽时(下转第281页)

(上接第279页)

期,到20世纪70年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可以在某些方面借鉴这些国家休闲农业的经验,以便提高我国休闲农业的整体水平,丰富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

3.1法律法规方面

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乡村旅游的地位,制订乡村旅游方面的标准,以从根本上确保乡村旅游的质量。例如,西班牙相关法律规定,作乡村旅馆的房子必须有50年以上的历史,开业需要通过申请,并经过政府审核合格,然后才发给开业许可证。

3.2政策倾斜方面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对乡村旅游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如通过低息投资贷款、减免税收、补贴等形式。再如,阿根廷政府提供贷款和补贴给从事乡村旅游的个人和团体;1992—1998年西班牙对乡村旅游设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善[12-20]。

3.3科技文化方面

为促进和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可对农牧业生产者进行培训,使其丰富乡村旅游知识和技术,认识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4参考文献

[1] 陈文强.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农业经济,2009(9):43-45.

[2] 李静会,刘敬阳,姜红卫,等.江苏省苏州农业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以相城农业生态园为例[J].北京农业,2011(30):10-12.

[3] 詹玲.发展休闲农业的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81-193.

[4] 欣农.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J].新农村,2010(1):36-37.

[5] 詹玲,冯献.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6):7701-7703.

[6] 刘杰,杨恒友.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1(1):69-70.

[7] 陈文锦.从农业的游憩化与产业化探讨台湾休闲农园之发展[J].台湾农业探索,2004(3):11-16.

[8] 杨军.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6,20(4):7-11.

[9] 韦林娜,甘永红,陈兴鹏.兰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甘肃农业,2004(11):80-81.

[10]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44-148.

[11] 王小华,赵燕,熊丽,等.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与经营[J].北方园艺,2006(3):53.

[12] 刘笑明.西安市观光农业发展与布局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3.

[13] 许先升,郭少贞.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00(2):33-36.

[14] 杨兆萍,刘默然.新疆观光农业类型、发展格局与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0(2):155-158.

[15] 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21(4):8.

[16] 黄元春.浅论我国乡村旅游[J].商场现代化,2007(2Z):233-234.

[17] 孙艺惠,杨存栋,陈田,等.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2007,27(5):835-839.

[18] 谢莉.湖南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模式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45-48.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范文12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郊游憩带;城郊游憩系统结构

大都市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都市城郊(环城)游憩带系统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黄震方等,1999;胡勇,赵媛,2004;赵玉宗,张玉香,2005)。从目前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状况看,城郊游憩带开发与建设还存在着缺乏统筹规划、忽视生态环境效应、游憩系统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孟明浩,顾晓燕,2002),制约着都市旅游和城郊旅游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和揭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原因、配置模式与系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城郊旅游研究缘起及城郊游憩带概念的提出

国外对城市周边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苏联地理学家对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已经有所注意,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过程的一种弥补。1987年Stephen L. J. Smith在国家尺度上将旅游划分成城市旅游、户外游憩、度假/划船、城市边缘旅游4种类型。1991年Mullins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Weaver(1993)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提出了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5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McKenzie(1996)也注意到城市郊区旅游发展问题,曾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提到了城郊旅游现象。Scott D(1997)等人的研究反映了城市周边旅游的特征。日本学者铃木富治郎(1985)、山村顺次(1995)将目光投向城市周边游憩空间的形成和变化问题,山村顺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在大伦敦的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国内关于城市周边旅游发展的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出现,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1997;符全胜,1998)、“郊野”(肖胜和,1999)、“环城游憩带”(吴必虎,1999、2001a)、“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王云才,2000),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与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带在景观生态学上称为边缘界面(叶岱夫,2000)。吴必虎(1999、2001a)在对上海市郊区旅游开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的概念(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ReBAM),认为环绕城市、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游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并初步建立起大城市环城游憩带规范研究的框架。

二、 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

1. 市场需求因素

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对愉悦身心和短期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强。一般来说,城郊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出游的重要选择地。因此,城郊游憩带便在这样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应运而生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和“黄金周”休假制度,城市居民自由时间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于休闲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吴国清(1996)提出,周末旅游市场的兴起促进了现代旅游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的步伐,使城郊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由于“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超载、环境破坏、交通拥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旅游者不能真正享受到休闲的乐趣,于是居民开始理性地选择休闲时间,更多地选择周末休闲的方式,使自己不用远行就可以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游览主题公园等。刘汉洪(2000)认为从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首选。

2. 级差地租与旅游成本因素

吴必虎(2001b)、石艳,何佳梅(2001)认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区位,往往是在旅游成本和土地租金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商与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对于投资商来说,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级差地租越低,资金压力越少,而在城市中心则要付出高额的地租及其它费用,于是这种排斥性的内驱力使投资者的资金逐步投向郊区。对于旅游者来说,游憩目的地距离城市越远,游憩者的旅游成本越高,其出游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即存在所谓的距离衰减现象(distance decay)。吴必虎(1994)在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的研究中得出,上海市民以郊区为目的地的活动人数基本呈同心圆衰减,在距离上海180km范围内的目的地,大约30%的市民曾经光顾过,距离增加一倍出游率下降5%。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吴必虎,唐俊雅等(1997)对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内。张安,丁登山等(1999)撰文对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进行分析,同样发现距离衰减规律。

3. 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城郊游憩项目吸引力逐渐增强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收益以及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近年来各地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纷纷把旅游业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很多城市把旅游业确立为当地支柱产业,并多方面给予政策引导与扶持,如旅游扶贫政策、旅游开发区政策、大旅游政策、旅游政府主导政策等,形成了支持城郊旅游发展的良好软环境(赵玉宗,张玉香,2005)。城郊地区也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把那些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土地从农产品生产中解放出来,用来发展旅游业。王云才(2000)认为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大城市郊区应以城市极化为中心,建立合理的地域发展功能,以提供优质游憩地为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以此来加快大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于近距离城郊休闲游憩的需求以及城郊政府对于自身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共同促进了城郊休闲游憩景区(点)的建设,使城郊游憩带逐步走向了成熟。

三、 城郊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理论模式

1. 基本理论依据

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认为中心地理论、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城市边缘理论对城市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中心地的规模越大,它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的腹地面积越大。城市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的关系可以用于指导城郊游憩带的系统配置。城市中心地越大,到城郊游憩带旅游的城市居民就越多,对城郊腹地游憩设施的波及也越广。在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配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城市腹地大小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建立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游憩设施。

(2) 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

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把握。城市感知是城市意象的获取途径,而城市意象是城市感知的最终结果。顾朝林,宋国臣(2001)指出,城市结构中的通道、边缘、街区、节点和标志5种要素对城市意象起关键性的作用。在这5大要素中,“边缘”与城郊游憩带之间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这一原理,城郊游憩带系统布局应该与城市意象要素相结合,突出自己的功能特色,从而加深游憩者对游憩地的感知。

(3) 边缘效应

由于不同类型因素的互补性会聚而产生的超越各地域因素单独功能叠加之和的关联增值效益就是边缘效应。从信息美学角度看,不同质的两种构图元素的边缘带,信息容量最大,在构图上易于产生魅力(沙润,吴江,1997)。城郊地区由于处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独特区位和自然景观而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余晟,2003)。

2. 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配置模式

王云才(2000)曾对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认为B.B.罗多曼模式和Clawson & J. knetsch模式可作为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此外,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城市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的“星系”模式。

(1) B.B.罗多曼模式。 该模式是在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景观(自然公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即自然公园配置的“极化生物圈”理论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观点认为,平原极化生物圈中郊区游憩地配置应包括集约农业区域、乡村游憩地、自然保护区、康乐公园等。

(2) Clawson & J. knetsch模式。该模式根据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中间地域和资源指向地域3种利用类型,也就是形成大都市郊区游憩地配置的3个圈层模式。该模式提出:在空间资源紧缺的都市区(即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修建都市公园和运动场;在距离都市较近的乡村游憩地(即中间地域)建康乐公园、田园公园、农村博物馆和主题公园;而在距离都市较远的地区(即资源指向地域)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公园、城市野营公园、狩猎场等。

(3) “星系”模式。该模式借鉴了宇宙星系的结构模式来描述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它围绕着核心城区将城市游憩系统划分为近程游憩带、中程游憩带和远程游憩带。游憩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游程时间,将距城区约0.5小时游程的地带界定为近程游憩带,游憩类型以生态、绿色的休闲活动为主;距城区约1小时游程的为中程游憩带,基本以城市郊区的小城镇、依托特定自然环境的大型游憩区和主题公园为主;距城区大约2小时的为远程游憩带,有的已进入其他省市的范围,主要以中小城市和特色旅游地为主。

四、 城郊游憩系统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

沙润,吴江(1997)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把城乡交错带的旅游景观分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种模式。他们把近城区作为边缘缓冲带的内圈,认为应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这个圈内应降低建筑的密度,使建筑尽可能融入绿色的背景中;而近郊和远郊区为边缘缓冲带的外圈,宜选用森林公园模式。叶岱夫,陈岳裕(1998)认为传统的近郊区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远郊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产业布局已经难以适应城乡经济的发展,应该在近郊地区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进行综合开发,远郊区进行观光农业开发,建立城郊乡村保护区,建设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刘卫东,李家虎(1998)认为,大城市旅游业开发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宜的地价建设主题公园;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性和保护性旅游景点建设,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名胜古迹建筑保护为主;产业旅游或商务旅游开发,以城市郊区工农业的成就和建设成果、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肖胜和(1999)在探讨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时提到,郊野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基础做不同的选择,如郊野公园、户外活动区、休闲度假区和农业旅游区。他在分析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的时候,只考虑了资源因素对于开发模式选择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城郊地区由于与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在选择开发方式上的差异。王云才(2003)认为,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担负起城市景观生态保护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高层次需求,他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划分成11大类30种景观类型。苏平,党宁,吴必虎(2004)在对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时考虑到了城市中心引力对旅游地的约束作用,他们发现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与城市中心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人工娱乐型旅游地最近、人文观光旅游地和运动休闲旅游地居中,自然观光型旅游地最远。

在国内城郊旅游研究的对象选择上,目前较多的研究是针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都市。一些学者以具体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符全胜(1998)在对江苏锡山沿太湖地区的城郊游憩带进行开发研究时认为,可以根据位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在近城区可以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近郊区可以借鉴主题公园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和度假区模式,在远郊区可采用度假区模式和森林公园模式。王云才,郭焕成(2000)对北京市郊区游憩地的类型配置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北京郊区游憩地中田园公园和观光农业园主要包括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森林公园型、浴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乡村民俗文化型和综合观光型6类,并且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把全市的游憩地区域划分为3个圈层、8个地带。王云才(2003)又在综合分析北京市景观环境和景观相容度的基础上,结合近、中和远郊区三个地带的空间特征,将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区域规划为以城市文化旅游和居住休闲为主的城市近郊都市旅游观光带、主要集中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城市中郊大众旅游休闲带和广泛发育湖泊、山地、林地等的远郊中高山地景观区。此外,吴必虎和庞振刚、董波分别对上海的城郊游憩带的空间特征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吴必虎(2001a)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描述为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形成3个环带的同心圆形式。庞振刚,董波(2001)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根据其景观特征划分为准城市带、过渡带和准乡村带,认为准城市带的景观特征为人工文化生态旅游区,过渡带为古典文化景观与现代景观结合的生态旅游区,准乡村带为近自然生态旅游区。王成新,王格芳,姚士谋(2004)在对无锡斗山城郊旅游区进行规划时,根据资源特点把旅游区分为观光娱乐型、休闲度假型、参与体验型、文化教育型和综合功能型。

五、结语

从上述对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城郊旅游发展现象和对空间分布规律的阐释上,而在其形成的驱动力机制、系统结构与地域空间分异规律方面少有新的研究成果,亟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大城市城郊旅游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城郊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呼声,要求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使各种旅游地类型在空间上、类型上和规模上达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在规划城郊游憩系统时,要积极发挥配置模式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城郊游憩系统结构以及地域空间分异规律,以适应和满足游客对城郊游憩地与游憩项目和设施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Mckenzie, F..Growth Management or Encouragem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Land Use Policies Affecting Australia's Major Exurban Region[J].Urban Policy and Reserch, 1996,15(2):83-101.

2.Patrick Mullins. Tourism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1,15(3):326-341.

3.Preobrazensky, V.S., V.M Krivosheyev. Recreational geography of the USSR[M].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1982.

4.Sccot, D.. Exploring time patterns in people's use of a metro park district [J].Leisure Sciences, 1997,19(3):159-174.

5.Smith, S.L.J.. Regional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7 ,14(2):254-273.

6.Weaver, D.B.. Model of urban tourism for small Caribbean islands[J]. Geograghical Review. 1993,83(2):134-140.

7.铃村富治郎. 都市周边のレクリエ-シヨンの变容[J].地理, 1985,30(8).

8.山村顺次. 新观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95:135.

9.程立初. 城乡结合部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J].经济师, 2002(9):64.

10.符全胜.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8(3):57-59.

11.顾朝林, 宋国臣.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设计, 2001(3):71-77.

12.胡勇, 赵媛. 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模式初探[J].小城镇建设, 2004(5):49-50.

13.黄震方, 侯国林, 徐沙.城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观光农业的开发初探――以南京城郊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4):103-106.

14.刘汉洪. 走向转型升级的中国假日旅游[J]. 旅游调研, 2000(11):10-13.

15.刘卫东, 李家虎. 投资开发大城市郊区旅游业[J].上海投资, 1998(1):44-48.

16.陆萍, 舒杰, 张华. 城乡交接带开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 2004(2):72-74.

17.孟明浩, 顾晓燕. 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2(6):71-75.

18.庞振刚, 董波,等.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1(3):76-79.

19.沙润, 吴江.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初步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3):53-56.

20.石艳, 何佳梅. 环城游憩带形成机制分析及市场开发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4):86-87.

21.苏平, 党宁, 吴必虎.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04(3):403-409.

22.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 地理学报, 1994(2):117-127.

23.吴必虎, 唐俊雅, 黄安民,等.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J]. 地理学报, 1997(2):97-103.

24.吴必虎.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1a(4):354-358.

25.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b:333-335.

26.肖胜和. 浅论郊野旅游开发[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43-45.

27.王云才, 郭焕成. 略论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为例[J]. 旅游学刊, 2000(2):54-58.

28.王云才. 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J]. 地理研究, 2003(3):324-334.

29.王成新, 王格芳, 姚士谋. 城郊旅游区规划应把握的宏观问题――以无锡斗山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 2004(6):83-85.

30.吴国清. 市场导向与上海郊区旅游开发初探[J].人文地理, 1996(3):65-67.

31.杨京波. 城市化对城乡结合部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2):22-24.

32.叶岱夫, 陈岳裕. 当前城郊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探讨[J]. 惠州大学学报, 1998(2):97-100.

33.叶岱夫. 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 城市问题, 2000(6):22-24.

34.俞晟. 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