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30 11:49:35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1

一、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职高数学园地。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

二、灵活使用职高教学教材,针对不同专业制定数学大纲

随着职教的发展,职教教材率先进行改革,采用新体系,引进新符号、新内容。它对传统内容进行了精选,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然而由于职业中等专业门类的多样化,现行教材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1)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2)有些专业必须用的数学知识恰好是职高数学教材的删减内容。针对这些特点,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制定了不同专业的数学大纲,使调整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模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类比法等到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注意教学中的层次化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学基础差异也较大,若在教学中对学生发出同一号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此在教学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

1.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材施教。

2.在授课过程中高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提问时,基础题鼓励差生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差等学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中等生作答,优生补充完善,教师作出评价后,让差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已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达到相互推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3.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对于全班布置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中下层学生会做课本例题和练习上的基本类型的题目,优等生除做课本题目外,还可以加做练习册和老师特编的思考题。也可以就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四、加强课外辅导,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门知识的掌握,首先要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树立一定的信心,丢掉惧怕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求趣教学方法,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那么,如何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求趣的教学方法呢?笔者对此谈如下几点体会:

1、精心设计导入语求趣

课堂中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好“导入语”,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

例如,在讲“排列数学公式”的引入时,可先向学生提出:我市的电话号码由六位数字上升到七位数字,你能知道可以多安装几部电话吗?另外,还可利用史学资料、人物传记和数学典故导入新课,其特点是生动活泼,引入入胜,有助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这对于调动学生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助老师传授知识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德。

2、创设问题情境求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依赖于传授知识的情境,所以创设“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得”的问题情境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球的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公式,都是利用它们的展开图求出的,然后问学生:“球的表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展开图求出吗?”学生回答:当然可以,且对此深信不疑,教师将计就计,让学生自己探索。一段时间后,学生经过了几次尝试,但均告失败。教师抓住时机,宣布球的表面积公式不能用展开图求出。学生先是诧异,接着是困惑,最后是渴望,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的愤悱状态。教师利用这个时机,开始介绍球的表面积的推导方法一一无限逼近法。由于这时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故整堂课的教与学都能很顺利地进行。

3、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求趣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用智慧建造了辉煌灿烂的数学宫殿,而数学教材上却很少有关于数学史的内容。因此,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无疑对提高数学修养和学习兴趣是有益的。如有借助数学史的渗透,上课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高斯、欧几里德、笛卡尔、祖冲之父子、华罗庚、陈景润等一些中外历史上优秀的数学家的事迹。如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当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是一位全能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29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以至目前研究祖冲之在当时的计算条件下究竟如何计算,成了当今的一个课题。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作为万的渐近分数,简直是妙不可言。华罗庚在《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小册子中有精彩的论述。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成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着世界数学史。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企及。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而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又能从数学家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许多启迪,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热情,使整个课堂形成一个热烈的乐学氛围,教学富有成效。

每一个人,不限于青少年,其学习的动力有三:一为兴趣所趋,二为利禄所诱,三为责任所系。此三者是层次不同的。对青少年来说,则以兴趣为主导动力,而又当以“责任和道义”为最高境界。责任与道义的力量才是最伟大,是无穷的。我相信,当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兴趣紧紧相联在一起时,一定能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从而使每个学生人人学有所得,学习成绩和素质有了普遍提高,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3

一、前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我国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中职数学教学课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及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目前,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数学课时与内容的不断缩减,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因此,必须对当前的中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将信息技术与中职教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本文就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以此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效率问题做了如下探讨。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课程的整合策略

1.“恰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思想方法,包括“以形助教”与“以数辅形”,两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转换。数形结合不仅是将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还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职数学教学课程中,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即几何画板,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至包括观察、发现以及探索知识的过程。几何画板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而且还能实现数学由抽象到直观、由静到动的转变,使数学教学方法具有动态直观、变化无穷以及色彩鲜明的特点,使相关的数学概念与关系变得更为形象、直观以及简单,最终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观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的教学活动中,可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行绘制一元二次函数,并通过图形形态的变化,让其直观性的观察出一元二次函数图形与坐标抽间的联系,从而求解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的作图功能,可亲自绘制出繁杂的函数图像,进一步认识函数丰富多彩的变化特性,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2.“趣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中职学生尚处于青春期,具有好奇心重的特点,因此,一切新鲜事物均能引起其注意。在大多数中职学生眼中,单一、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其厌恶,因此,为了有效调动数学教学课堂的气氛沉闷,扭转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的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实现教学目的,就必须将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融于数学教学课程中。在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结合数学课本中的相关内容,通过文本、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方式,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脱离单一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

3.“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是利用自身已学过并掌握的知识及经验,以独特、新异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数学的教学情境是教学基础,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教学核心,解决学生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则教学目标。通过“巧用”信息技术,对数学定理及结论进行一定的延伸,通过更改数学问题的条件,观察结论的变化等方式,促使学生发现不同的结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由于数学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具有较多的较多且繁杂的验算过程与计算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职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有必要将信息技术融于数学教学活动,例如,在求最优值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以Excel表格的“规划求解”功能求出最优值,此方式不仅实现了教学目的,而且还大大拓宽了课堂容量。

4.“拓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视野。数学是中职学科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较强的基础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为了有效弥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并促进专业学科向数学渗透,拉近数学知识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极为有限的课堂上获取更多专业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却早已不能满足课堂需求,因此,将信息技术融于数学教学课程中,无疑是拓宽数学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除了能够解决专业知识问题外,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数列概念”这一课程中,通过播放《叠罗汉》视频,教师除了可以以此引出数列的概念外,还可以适当的向学生讲述我国叠罗汉的相关历史,此外,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绘制叠罗汉的模型,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列知识的印象。

三、结语

如今,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向结合的教学方式,起关键性作用的依然是教师,而非信息技术,因此,必须根据学校情况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有效整合。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强化了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最终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

作者:李梦婕 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一体化,数控,探索

 

随着越来越多高精尖技术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使用,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科技装备,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的数控机床的使用率还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凸现,数控机床的使用率将持续增长,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力军。随着数控机床普及率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大量懂得数控编程与机床操作的高级技术工人。中等职业学校便面临着为国家培养高级数控技术工人的新的挑战。

传统的中职数控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数控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相对分开,各成一体。导致学生跟着理论老师学完一个学期的理论之后,利用期末集中到数控车间跟着实践老师再学习实践。因为数控技术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积极性普遍不高。通常一本书的理论学完了,真正掌握的学生很少。而期末到车间实践的时候,很多学会的东西也已经忘了很多。这样一来,导致学生觉得数控技术难学,普遍抱有恐惧心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找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不好的症结后,我校从2005年开学以数控专业为试点教育教学论文,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即把数控专业学生第二年所学的专业课分成数控车削技术、数控铣削技术、钳工技术、电器与PLC、CAD/CAM等若干素质技能模块。将这些素质模块全部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并进,每一个模块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由一个老师全部完成。学生在学习每一模块时,先由老师讲解当天所学理论,学生掌握后就直接到车间实验室进行实践练习。经过近几年的试点,我校数控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相比以前有很大提高,学习效果也显著改善。

但是随着这几年一体化教学的展开,其中的不足也在教学中显现出来。数控专业学生所学的素质技能模块彼此相对独立,学生由于个人兴趣不同等原因,往往只对其中的几个模块感兴趣,而对剩余的模块提不起学习兴趣,造成学习过程中的偏科。这样一来,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便失去了意义。为此,我校机械系的教师以近五年一体化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对数控一体化教学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

我们从学生在技能模块学习中偏科的问题着手,分析学生偏科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学生个人的兴趣不同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致。因此,在假期中,我系老师积极探索,把学生第二学年所学习的若干模块进行了整体规划。以数控车削技术和数控铣削技术两个模块为主线,把钳工技术、电器与PLC、CAD/CAM等模块的内容穿插在数控车削技术与数控铣削技术的学习中。

具体实施的步骤分为:首先,数控专业的学生升入二年级学习后,我系老师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素质技能模块学习前的动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动员大会上,老师会向学生介绍整个技能模块学习的总目标。总目标的实施依靠具体项目进行落实。具体的项目是由我系老师在假期中经过细致筛选,以数控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为考核依据,设计出的由轴类零件和平面轮廓零件组成的配合工件。通过把配合工件的内容分解,其中的知识点主要由学生将要学习的技能模块组成。接下来,学生在进行每个模块学习的第一节课里,专业老师都会向学生详细介绍学生所学模块在整个总体项目中所占的地位,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如何完成所分配的目标。

在CAD/CAM模块的学习中,老师会把学生要完成的总的配合工件的三维实体造型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首先从直观感受到学习完所有模块后所要完成的配合工件的造型。然后,老师会把配合工件的实体造型进行逐步分解,最终分解成学生所要学习CAD/CAM模块中的最基本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白,通过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开始学习,逐步深化,最终才能完成整体的配合工件的实体造型。学生通过对CAD/CAM模块中零件的实体造型有了了解后教育教学论文,在钳工技术的学习中,首先从要完成的配合零件的毛坯入手。老师发给每名学生原始毛坯。学生通过学习钳工技术的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研磨、测量等知识后,对原始毛坯进行加工,以保证在数控车削和数控铣削加工中对毛坯的精度质量要求。得到达到精度要求的毛坯后,学生就开始在数控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从数控机床的组成、基本操作、数控程序编制、自动加工和精度控制等知识点开始由浅入深地学习。学生学习数控车削技术和数控铣削技术同时,同步开始电器与PLC的学习。电器与PLC主要包括各种电器元件、控制电路和PLC编程。而这些知识点恰恰涉及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电器控制部分。在学生学习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操作的同时理解机床动作的原理,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学生根据第二学年开始时的总项目介绍,逐步随着一体化教学的进行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由于总目标划分了若干小的模块化目标。当学生由于兴趣或其他原因完不成其中某一模块学习时,就会造成后面的模块学习无法进行,进而影响了整个总体目标的达成。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还引入了团队竞争,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当完成一个基本模块学习实践后,各个小组会进行评比排名。基于以上两点,学生在学习中偏科的现象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比以往有大幅提高。学生考取两个或多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也有大幅提高。

事实证明我校在一体化教学中引入总项目引领各个分项目的一体化教学尝试非常成功。但毕竟只是尝试,肯定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与完善。只有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使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始终立于国际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文堂数控加工专业教学之我见[J] 职业教育研究,2004,2

[2]马春峰,于宏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5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些厌学心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入手,革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积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用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体现出数学教学的魅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数学教材的难度并不高,以中职学生的水平是能够完全理解的,之所以会出现理解困难,主要就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控水平较差,对于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动机,而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必须要有学习动机的支持.要想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机.在数学课堂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密切的结合,创设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激发出学生的探索动机,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助式学习,不断的优化数学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来开展数学教学,例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列举一些与学生专业学习息息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作用,明确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拥有兴趣,数学教学成果才能够得以提升[3].

2.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基础水平一直较差,成绩不理想,常常受到教师的忽视与冷落,在这种因素下,很多学生都开始质疑自己,对学习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与自卑感.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的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在其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让较差的学生可以查缺补漏,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实现自我的提升.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4].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进行讲解,尊重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让他们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收获.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展示自我,逐步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构建出新型课堂,排除学生的数学学习障碍

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情感密切相关,很多学生并非靠理性进行判断,而是取决于自己对于任课老师的喜爱程度,他们喜欢这个老师,就会积极的投入学习过程中,基于这一因素,教师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建立起一种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需要多为学生提供鼓励与支持,从情感上肯定学生,为学生提供学法上的指导,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吕栋单位: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6

1.1发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料

数学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对学生就业有用的数学知识加强教育。教师要在教材中发现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上台演讲等。这些生活化的内容有助于拓展中职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数学的产生与发展,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1.2改编教材内容,使教学生活化

中职教师应该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应该从数学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因此,教师应该寻找课本中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调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与自己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从而培养自己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3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与专业相关的方面或者生活经验方面导入课堂。教师应该留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资料,例如发现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料、寻找学校中的数学资源。家庭、社会、学校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可以将其中包含的数学资源在课堂内容中加以引用。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此时,数学教师就应该多与中职学生的专业课教师沟通,了解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在课堂中加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运用。

2.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可以通过猜测、操作、观察等方式,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生产实践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使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贯穿其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结合数学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相互交流讨论、自主解决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晦涩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实用性。

2.2作业生活化

如今多数数学教材脱离实际,做到数学教学完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非常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与数学理论,将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公式,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讲解,将学生不感兴趣、不易理解的理论做出适当地改变、调整,用贴近学生生活得、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取而代之。现在使用的课本上的习题过于老化,数据资料已经过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旧版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使,要注意发掘现代生活、科技中与数学相关的因素,将课本中的习题进行适当的整理、改编,尽量多布置一些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数学作业。

2.3以生活情境作为课堂引导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如果能结合生活经验或生活实际,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讲到“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若学生使机械专业,再引出概念是,可以先拿来一个铁管、螺丝和扳手,在课堂中找一位同学将螺丝拧进铁管,记录拧进和拧出的全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圆,得到角的概念。

2.4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中职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越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越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总结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7

第一,学习内容更为直观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比较枯燥乏味,课堂气氛较差。通常采取讲授加板书的形式,使教学过程过于死板。如果遇到复杂而难以解释的数学问题,学生则需要依靠自身的丰富想象,才能理解变化的过程。例如,对极限概念的讲解、对空间立体几何的截面及投影的分析、对定积分概念的讲解等,由于缺乏直观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加上高职院校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对数学常有畏难情绪。而多媒体教学有着较强的动态性、交互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可以将教材上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图片、影像、动画等方式,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尤其在几何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实物,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文字来触动学生的感官,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快速、全方位地认识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情绪,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数学知识,并且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效地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疲劳。第二,多媒体教学效率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简要地说明问题,化繁为简,便于教师掌握时间和进度,把教学的重难点进一步细化、深化。例如,关于求导计算的例题,使用板书进行讲解,一节课也讲不了几道题目,而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做题的思路展示给学生,这样既节约了很多时间,也丰富了每节课的授课内容。而且,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远大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接触到更多的图形和相关内容,便于他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随时切换、调用相关教学内容,多次重复重点与难点,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巩固学生的记忆,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2.1正确处理数学教学目标与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关系

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主要是为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目的。教师应该根据数学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技术,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需要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不需要的情况下强行引入多媒体手段,可能适得其反,导致画蛇添足的后果。所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正确处理数学教学目标与多媒体的关系,是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2.2多媒体教学手段要与教学内容一致,要注重课件元素的合理使用

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手段时,首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由于多媒体课件能够使用的资源十分丰富,图像、视频、声音等各种元素都可以利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和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容易引入过多的元素,这可能会导致课件效果华而不实。教师如果不注重课件元素的合理使用,一味追求课件的视觉效果,插入过多的动画、图片,会使课件显得眼花缭乱。这样做,有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许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类似的多媒体应用,起到了负面的效果。

2.3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

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较之“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优势明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教师在讲授知识和与学生互动的时候,他们总是作为课堂的焦点而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难点,在黑板上演示分析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堂练习训练。相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这种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师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高效、直观、生动等优点的同时,还需要将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对于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可以在旁边的黑板上进行演算,与课件相互补充,加深学生的理解。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黑板演算即时解决,这样就弥补了课件的不足。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率也会显著提升。

2.4要合理设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根据教材以及有限的参考资料进行备课。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可供参考和使用的信息大大增加了,这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时,应力求做到层层深入、详略得当,引入的资源要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为此,教师应当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数学教学最新信息,并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引入有用的信息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对于较为抽象的高等数学概念解释,就需要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用形象具体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概念讲解。在讲解极限概念时,可以设计出一段在平面上随自变量趋向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变化动画进行教学;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可以设计一段对曲边梯形无穷细分后,再逐步用细分条把曲边梯形填满以求面积的动画进行教学。这样的讲解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其抽象难懂的部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

3结束语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8

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的观点: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岗位专业能力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承载其他能力的基础。它既是学生职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也是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称其为关键能力,美国称其为基本能力或软技能,香港地区称其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 项,称为8 项核心能力,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包括基于个人的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职业方法能力和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以及工作的职业社会能力。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难以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有些院校或专业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基础课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变相删减数学课时与教学内容;有些高职院校尽管已经意识到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但仍持以知识本位为中心的传统数学教育观念,忽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数学教学以教定学、以本为本、教法单一、学法单一、评价单一、过程僵化等问题仍较突出。另外,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职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学数学就是为了考试和拿文凭,没有意识到数学与自己的就业及职业发展等息息相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也阻碍了学生身心发展和职业核心能力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张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进行高职教育内涵的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向具有全面素质的建设者转变。数学课程要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目前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数学课程为学生职业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功能没有得到体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还比较匮乏。

2 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相关研究主要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CBVE)、建构主义理论等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主要依据。曾对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产生很大影响的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是以培养有能力的人作为核心目标来开发课程、设计教学、选择教法和评价方式的,从整体能力观的角度看,就是既具有能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又具有能适应新工作情境迁移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知识和能力并不能由教师或其他人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主动加以建构才能获得,学习就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提倡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在建构和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结合学校平时教研活动,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高职数学教学策略,积极发挥数学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对主要结论进行统计学优化或实践检验。研究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同时辅以调查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科研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学生今后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提出应该具备的一些主要职业核心能力,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角色分析方法;研究高职数学教学策略,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重组数学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发挥数学课程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功能。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模式,尝试从遵从教科书的被动学习到指向职业行动自主学习的转变,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到综合知识和复合技能学习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尝试情境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相关职业的工作情境或工作过程,并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任务与知识的关联,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在教学评价上,尝试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通过校系督导组全程参与,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学的诊断和改进,同时重视检验与转化课题研究成果,以课题研究、实践为载体,推进高职数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3 主要研究结论与实践应用

数学的工具价值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服务,数学的文化价值则可以内化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双重价值一起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服务。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特定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形成与发生作用的条件、承载的基础,是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策略:对高职数学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把专业课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中的对应概念相互转译,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具备用所学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将数学知识专业化和将专业知识数学化的能力。数学的教学内容定位要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按照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建构有效教学情境。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并以此启动和支撑整个数学课堂学习。高职数学情境教学的教学范式:数学情境师生讨论建构数学数学应用回顾与反思。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方法:以数学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数学实验为基础,以数学文化为问题情境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结合学生今后的工作情境、常见的职业行为或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学生专业课学习需要,结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与专业课适当渗透、融合。

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合作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把握机遇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数学实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教学方式上多采用探究式教学。运用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观察、实验、想象、直觉、猜测、验证、反思等,教学不能停留于教师的讲授、课堂活跃的气氛、学生的具体操作参与上,而应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智力参与、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合理使用。

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超越了视数学为学科体系的单纯科学主义观,也超越了将数学方法论作为主线的数学哲学观,概括包容了与数学有关的人类活动,不仅揭示了数学的内在科学结构,也描绘了整个社会数学化的趋势,深刻地表现了数学的文化特征和人性化色彩。数学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将其融入高职数学课堂能使科学和人文有机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要重视数学模型教学和学生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认识到数学不再是公式、推理、结论的简单汇集,而是一个包含问题、方法、语言及文化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关注超文本阅读时代学生阅读心理和习惯的变化,重视对数学课本阅读的指导。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思维的源动力。不善于阅读,就不善于思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策略。改进成绩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重视教学效果的多层面评价,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借鉴德国以职业分析为导向、以实现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数学教学中,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注重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本,灵活多样,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优良品质:严谨、责任心、规范化、自觉和诚信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不同课型常用的数学教学策略:新授课可围绕数学概念、原理、技能方法等展开,设计问题链,创设问题情境,引领思维方向,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生、发展过程;复习课可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完善认知结构,设计问题串,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思维活动;讲评课可从学生的答案中获取反馈信息,对学生在知识、方法及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教学,设计问题组,多角度、全方位,由模仿到变式,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地巩固知识体系。

4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职学生;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75-02

从数学教学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保持较高的热情,对于学习的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兴趣,行为主体的听觉、视觉、触觉、感觉是最为敏感的,此时的学习效果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因此,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高职学生数学学习为例,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及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由此推动高职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积极探究当前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其原因,由此去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培养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首先,从数学学科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来探究,高等数学虽然隶属于理论学科,但是其中很多基础性的理论都被运用到专业技能中去,也就是说数学学科在高职教育体系的纳入,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技能学习的原理;其次,从高职学科教育原则的角度来讲,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教育,对于理论教育提出了“基本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高职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正体现了这一点;最后,从改变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角度来看,当前高职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忽视高数理论学习,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高度重视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显得至关重要。

二、当前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

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扩招力度强化,学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很多参加到高职院校教育的学生自身成绩比较差,数学基础不是很夯实,自身学习习惯以不是很理想,高职数学学习兴趣自然不会很高。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处于较低的状态。高等数学学科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对于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学生来讲,往往是难以应付的,这是由数学学习基础决定的。其二,高职学生学习习惯不佳,也不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听课不认真,很少去积极思考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简单来讲,在学生学习习惯不佳的背景下,学生参与意识淡薄,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听众,这也会影响到其学习兴趣的良性发展。其三,高职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偏激,教学方法的单一,也会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具体来讲,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言堂,过度的强调灌输式教育,要求学生去强记各种公式,也会对其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

三、提高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针对于当前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积极分析其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进行改善调整,是当前高职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去思考的问题。具体来讲,笔者建议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可以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互动,这是全面激发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物质基础。尤其对于高等数学学科来讲,如果教师单方面的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开展,整个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没有给与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长期以来造成高等数学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的。为了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们需要积极尝试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其一,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维护,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并且渐渐成为课堂的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切实改变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作为数学知识的权威,去灌输知识,由此去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现状。其三,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积极抓取各种机会去与学生谈心,做学生的朋友,为实现师生关系的融洽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三,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设置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去探究,而不是单方面的给与学生提供答案,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思维的状态,使得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到教师设置的问题探究中去,以实现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的营造。

2.重视高职学生实践教学工作开展。高职数学不应该过多的强调逻辑性,思维性的内容,而是将高职数学作为开展专业技能的课程基础,重点在于课程的应用性,开放性和自觉性上。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职数学教育应该高度重视实践应用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此去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改变传统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强调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生活中案例的方式去诠释高等数学的相关概念,并且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学公式的来历,而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其二,注重高等数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融合,在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融入各种高等数学的知识,使得学生意识到高等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由此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去;其三,以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去推动高职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将原本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实践性的环节,以任务和案例的视角去推动课程开展,以充分展现出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并且使得学生成为课程的主导。

3.高度重视数学文化在课程中的融入。数学文化知识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涵养,使得其正确的审视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学科的魅力,进而培养自身高尚的人格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很符合教学精神的。为此,高职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尝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引导学生积极去阅读与数学文化知识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并且养成做好剪辑,笔记,写感受的工作,实现数学文化知识的积累,由此可以为高等数学课程的开展营造夯实的文化基础,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来讲,是很有意义的;其二,重构数学教学课程内容体系,调整数学教学课程的时间分布,适当的将数学文化纳入到课程中去,推动数学文化课程的全面融入。比如在课程开展之前,以数学文化为引导开闸课程,在课程开展之中,以数学文化为补充,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相关的概念。总而言之,教师要结合课程开展的需要,学生的理解情况,实时的将数学文化融入到课程中去,由此使得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被激发;其三,注重激发学生搜集数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以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搜集实践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课程开展的时候讲述与数学概念相关的数学故事,以使得数学课程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4.激励教育理论在高数教学的应用。高职学生的特点:由于自身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处于一种受压抑的环境中,无论是来自于教师的表扬,还是来自于家长的赞许,都比较少,这也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重要外在原因。因此,高度重视激励教育理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简单来讲,就是要注重对于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的赞许和表扬,使得其意识到教师对于其学习的肯定,由此使得其获取到成绩感,进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到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取得成功的机会,给与不同的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对于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给与其布置不同的课程任务,给与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尊重,进而使得其在参与这样的教学规划中实现不断的进步,进而培养其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其二,积极推动高职数学教师评价方式的改革,尤其是需要改变考试制度改革,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基本目标,去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改变,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价值观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这样多元化评价体系中,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进而推动实际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题中之义。我们应该正视当前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积极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整:改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调整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高职学生数学学习体系的构建。当然,除了上述提及到的几个方面之外,还有其他相关的改善措施,这就需要每一位高职数学教师积极去探究,去总结,去归纳。相信随着在高职数学教学经验的积累,高职数学教师学科理念的不断改善,学生对于高职数学学科的感兴趣程度将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柳清兰.高职生数学兴趣的调查与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王利霞.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数学兴趣研究[D].苏州大学,2008.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45-020引言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 “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和发挥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学院品牌形象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既是学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同样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1高职院校科研现状

1.1 全国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不容乐观。《中国高教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编辑部对2000~2007年科研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统计期刊为《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等14家高等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发表文章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少、比例低,发文总数少。以论文数量最多的2007年为例,在全国1109所高职高专院校中,院校为110所(2006年104所),仅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9.91%(2006年9.07%)。110所高职高专院校在14家高等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共206篇(2006年194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6.26%(2006年6.17%)。②发表两篇以上文章的南北方高职院校在文章总量、发表院校数量上差异较大。2004年起,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编辑部开始对发表两篇以上的高职院校及进行统计,图1为04~07年在14家高等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南方、北方院校数量的对比,图2为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南方、北方高职院校论文总量的比较,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北方高职院校在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上,不管是学校总量还是论文总量,差距很大,并且差距并没有缩小的趋势。③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文情况稍好于其他高职院校,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到08年为止,国家批准了3批共100所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08年数据还未统计出来,以2006年和2007年为例,前2批批复的70所示范性建设院校中,有20所院校共发表了54篇论文,贡献率1.64%。

1.2 我校目前科研现状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2001年九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高职院校,2007年成功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近年来,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发展,学校领导多次强度科研重要性,要求教师树立科研意识,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且在2006年召开首届学院科研大会,奖励科研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学院领导自己带头申请项目,,全院教师科研积极性大增,科研活动取得显著成绩。2006全年,教职工数量是之前几年数量的总和还多,并且在申请科研立项、专利申请、编写专著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07年,全院共140篇(其中核心期刊24篇,一般期刊104篇,增刊12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写教材15本,参加学术交流并获奖论文12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科研意识日益增强,采取了相应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措施,但也要看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实施效果不佳的现象还较普遍。

2高职院校科研发展存在问题

2.1 师资力量薄弱某课题组曾对全国九省一市高职院校教师基本情况调查,从被调查教师年龄结构看,20~29岁的教师占38.5%,40~49岁的教师占20.5%,50岁以上的教师占3.3%,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科研经验有待提高。从职称上来看,初级职称占18.9%,中级职称站39.3%,副高职称占18.9%,正高职称占0.8%。被调查的教师中,有68.9%的教师是直接有院校非配进入高职院校的,13.1%的教师是由中专升格后转入高职的,4.1%是由中学调入的,8.2%是由其他高校调入的,5.7%是为其他渠道调入。从这些教师的学历来看,4.9%为专科学历,77.1%为本科学历,17.2%为研究生学历,0.8%为博士学历,可见,在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为本科毕业,学历层次有待提高。

2.2 科研意识不足首先,高职院校大都是通过"三改一补"等途径改制而成,教师的学历、职称偏低,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缺乏高层次人才,未能形成高素质研究团体,科研气氛不浓厚,老带少的科研队伍梯次没有形成。其次,一些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科研高不可攀,畏难情绪比较大,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太差,那就只需要专心教学就行,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片面地理解了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这一观点,只是拼凑文章,应付评职称,没有把科研水平看做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第三,管理人员科研意识欠缺,行政管理人员认为科研是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由于定位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教职员工没有开展科研的动力与积极性,科研学术讲座举办不普遍,撰写论文不主动,更谈不上科研立项和申请专利等。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职高;数学;理论;实践

一、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教育工作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扩招等因素对我国职业高中带来的冲击,职高生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使教学难度不断升高。渐渐形成了老师缺少教学热情、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的不良现象,尤其体现在职高数学的教学上。针对职高数学教学的问题,提出遵循理论依据,同时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对改变现有的不良现象十分关键。

二、教学的理论依据

结合以往的研究,和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教学理论,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的职高数学教学中大致应该遵循了下述几种教学理论:因材施教理论;智能多元化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将对这几种理论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1.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出自《论语·为政》“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一传统的教育理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从而得到最好的教学收益。

2.智能多元化理论

多元智能在八十年代由哈佛大学的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已经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中广泛使用,同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同于传统的智能一元化思想,智能多元化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学习知识。所以明确学生个体只能的差异对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3.“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学家巴班斯基为了改变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这一理论主要要求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寻求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使学生在未来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掌握学习”理论

芝加哥大学的名誉教授布卢姆提出,在合适的教学环境下,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学校和教师不应该形成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考试不及格的思维定势,不应该出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牺牲大多数学生来培养少部分优秀学生的做法。

5.“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的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在这一理论中提出了学生都存在这两个水平:一个是现在学生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指学生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这两者直接的发展区被称为最近发展区。而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将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有水平的过程,所以进行的教育策略应该同时考虑学生之间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

三、职高数学教学的具体做法

针对职高数学教学的问题,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了上述几种教学理论,笔者提出了下述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巩固基础。

1.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职业高中的生源问题,职高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数学的了解、认识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不能使用统一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否则如果要求过高,讲授的知识过难,则会使基础差的学生更加跟不上教学进度,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教师先要了解班级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程度和接受能力,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将他们分成几个层次,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在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适当的降低教学要求,让他们先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主;在对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求他们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以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主;在对成绩优等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求他们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为主。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层次的学生作答,让全体的学生都能参加到课堂的交流中来,而不是只将回答问题的机会交给成绩优等的学生。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作业布置时也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布置一些有助于基础知识学习的题目作为必答题,在提出几个较难的思考题。这样的作用安排,不仅能让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锻炼,较难的思考体也能培养优等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2.优化教学,巩固基础

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差的普遍现象,所以对于职高学生来说,不能进行盲目的教学,而是要优化教学过程,巩固学生的基础。职高的数学教学有一部分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教师要明确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把握程度,不能因为是旧知识,就在教学过程中一笔带过,也不能占有大量的时间讲解,影响应有的教学制度。在讲授职高数学的新知识时,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能过快的讲解,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情况,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正确的优化,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效益。

四、结语

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应该遵循理论,同时也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巩固基础;针对专业,分类教学这几种教学策略对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效益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晓乐.新课改下对职高数学教学的一些感悟[J].现代阅读.2012(9)

[2]郑子瑜.略论职高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材改革;微积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12-02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各个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以及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对人才成长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普遍开设了数学基础课程。经过近十几年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高职数学在课程建设理念、目标定位、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有高职高专数学类部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57门。但实践表明,该课程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权威部门也尚未正式形成关于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也远未达到其理想效果,目前仍处于课程建设的探索阶段。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高职数学教材建设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在其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高职数学教材建设也由刚起步时期对本科高等数学教材进行压缩改编(删除其理论较深部分),逐步过渡到建设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教材。很多院校都参与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各类高职数学教材层出不穷,百花齐放。根据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的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今,出版的各类高职数学教材有150余种,图1给出了2000—2011年出版的高职数学教材量统计图。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5—2010年间的高职数学教材出版量相对较大,2008年达到了一个峰值,这说明了近些年大家对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视。

现在虽然教材的数量众多,但大部分都属于传统教材,重经典理论介绍和运算技巧,缺少实际应用实例,或其应用只局限于几何、物理或简单的经济分析。这就导致学生学了数学之后只体会到了枯燥乏味的理论计算,缺乏应用意识,即不知道如何用,用在何处,感到茫然。多数教材采用“引例—概念—定理(公式)—例题—练习”的编排方式,并且部分出版商只看重经济利益,很难保证所出版教材的质量。教材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不适合学生需要,就很难达到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匡继昌(2009年)指出了一种普通高等教育部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存在的不少问题,说明了教材建设的长期性、严肃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也指出了其他同类教材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如何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水平,编写出真正适合高职学生阅读,符合高职培养目标,体现数学广泛应用性的高职数学教材,是我们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职数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教材建设和课程改革是紧密联系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在我国,高职数学历经十几年发展,改革不断深化,要求高职数学教材编写应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贴合教学实际。

以应用为目的选择案例资源,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数学,这门人类知识领域中最为古老的科学,本身就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学,更有其实际的应用背景和广阔的应用价值。只不过由于传统高等数学教材受前苏联教材的影响深刻,非常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令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体会不深。高职数学教材改革应打破这种框架,不仅在理论上要降低难度,更应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科学。应通过引入经济学、金融学、天文学、生物学、人体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应用问题,增强数学课程的实用性,拉近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必需,够用”为度,选择教材内容,满足各专业发展需求 教材内容的选取要依据各个专业教学的需要,重点介绍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内容,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这就要求从事高职数学教学的教师要了解专业,与专业课教师交流,调研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基础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的取舍,达到“必需,够用”。我院的实际做法是,根据调研,把数学教材分为《计算机应用数学》、《经济应用数学》、《工科应用数学》,以满足不同专业大类的要求。如《计算机应用数学》的编写摒弃了传统高职数学内容的框架,在前三章简要介绍经典微积分内容后,广泛引入跟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数学内容,如二元关系、命题逻辑与布尔代数、图论基础等。

在教育数学观点下,以学生为本,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适用性 根据教育数学观点(韩云瑞等,2005年),数学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数学知识本身还有不足,需要优化数学概念的表述方式,寻找更加有力、更加好学的表述方法,从数学本身化解难点,改进数学的体系和表述形式,使之更适合于教学。高职数学教材应该从学生的数学基础出发进行编写。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欠缺,但学生动手能力强,注重形象思维。所以,高职数学教材在概念引入上要更加直观形象,引例要简单易懂,辅之以图像、图表的说明,逻辑结构尽可能简单,选用例子在保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容易,便于学生自学。同时,考虑部分学有余力或准备专升本学生的需要,我们可以完善课后习题的设计,把题目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融入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思想,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建模依托计算机技术,把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通过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理论的学习推向实际生活应用。在教材编写上,可在介绍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安排数学建模内容,如在微分方程理论后引入人口预测模型、用矩阵理论进行层次分析建模,并配备一些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理分析能力,真正成为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微积分的产生、发展与完善已历经三个多世纪,积聚了宝贵的数学文化和数学家探索知识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在教材中可以安排“扩展阅读”来介绍相关数学史和数学家,让学生体验数学在问题驱动下的发展,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从而化解学习难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种美国微积分教材介绍

高职数学教材的编写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编写教材的成功经验。美国在1965—1975年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翻了三倍,新技术的涌现和应用科学的需要与内容偏难的微积分教科书的矛盾,导致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了大学微积分教学改革运动,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出版了大量富有特色的高等数学教材。一般认为,这些教材通俗易懂,没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实例丰富,强化应用。这些特点正符合高职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

例如,由美国微积分联合会组织编写,休斯·哈利特(Hughes Hallett)、安得烈M.格里森(Andrew M.Gleason)等合著的《应用微积分》(《Applied Calculus》)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微积分教材,全书共11章,内容涵盖了导数、积分、概论初步、微分方程和几何级数。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微积分的基本思想,辅以大量的图形图表,直观形象,所选例题或习题来源于专业实际,案例翔实,紧密联系生活,实用性强。该书的编写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每一章的编排内容包括:章节内容、本章概要、复习题、课外自修项目和相关模型或相关理论。每节内容后都附有练习,再加上章后复习题,题目数量众多。并且这些练习并不是文中例题的翻版,不是简单地按程序套公式就能完成,绝大部分题目都来源于实践。如在第二章“导数”中有一题是这样设计的:

一个公司从汽车销售中所获得的收益C(千美元)是广告费用a(千美元)的函数,所以可记C=f(a)。问:(1)该公司希望f’(a)的符号是什么?(2)f’(100)=2的实际含义是什么?f’(100)=0.5呢?(3)假设该公司计划在广告上花费10万美元。若f’(100)=2,那么该公司在广告上花费的应该比10万美元多还是少?若f’(100)=0.5,答案又是什么?

这类题目激发了学生应用微积分的意识,符合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该教材在介绍基本概念,如函数、导数、积分等时,都通过几何图形、数值表、代数式和语言表述等四种方式加以描述,并对四种方式给予同等的重视,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同时,把理论推导部分放在相关理论部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考。课外自修项目设计了相对较难的开放性题目,为分组学习研究建模提供了素材。该教材还配备了教师手册和试题库、教师解答手册、学生解答手册、学生学习手册等丰富的辅助材料,是一种立体化教材。

总之,该书的最大特点是理论浅、直观性和实用性强,实例丰富,注重应用,为高职数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个范例。我们应该多吸收国外优秀教材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际,编写具有特色的高职数学教材,以更好地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匡继昌.当前高等数学教材中的若干问题[J].大学数学,2009(4):190-192.

[2]纪钢.计算机应用数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韩云瑞,刘庆华. 从教育数学看高等数学教材[J].高等数学研究,2005(2):33-36.

[4]路易斯 M·伏利德勒,爱德华 F·沃尔夫.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最新进展[J].高等数学研究,2012,15(1):1-5.

[5]Deborah Hughes-Hallett,Patti Frazer Lock,et al. Applied Calculus[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2004.

[6]陶正娟,云连英.高职数学教材编写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33-34.

[7]曾庆柏.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