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时间:2023-05-29 18:04:03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1

小男孩的哭声

1937年8月28日,日军对上海发起了进攻,导致上海火车南站被炸,炸后的情景,惨不忍睹。

一个失去父母的小男孩在废墟里号啕大哭,我想,像这个小男孩一样失去亲人的孩子肯定也不少。那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我想到了当时的情景:上海火车南站站台上站满了老百姓。这是,可恶的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从上海火车南站的上空呼啸而过,投下了一连串的炸弹,数十至上百名老百姓惨死。一个失去父母的小男孩做在铁路上痛哭,他在想:我的父母在哪?我该怎么办?想着想着,“咣”的一声他的童年结束了。如果你的童年被打碎,被战争夺去生命,你会怎样想?我们不要战争,我们一定要和平!和平!和平!

我们希望,以后不要再有战争,还世界和平,告诉全世界的人,我们要维护和平,让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不要再有战争的阴影。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2

战争的意义

战争,战争,何为战争?为争夺而战,争夺什么?金钱、领地、权利……自古以来,战争就像是一位恶魔、一只猛兽、一位死神,到处都在收割着人们的生命,未去时就是一片繁华,走过去就是一片废墟和荒凉。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来看几组数据吧: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有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是战争,让数以万计的人们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生命。是战争,让数以万计的人们失去了和平安宁的生活,生活在了那水深火热的战争生活中,生活在了那提心吊胆的生活中。是战争让天空失去了了蓝色,有的只是战争的硝烟,是战争让草地失去了绿色,有的只是烧焦的黑色。这,就是战争的意义,战争,就是一位可怕、残忍、冷酷的恶魔,就是一位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的恶魔,给人们带走了和平,留下了灾难,带走了希望,留下了绝望,带走了笑颜,留下了悲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战争将快速推动人类科技的发展,几乎每次科技革命都和战争有关。 计算机、核技术、火箭航天技术这些现在人类最伟大的科技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战争不仅促进人类科技的发展,而且还推进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只不过让人感到心寒的是,所有的这些好处,都是建立在鲜血和牺牲上的。战争,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给世界带去了灾难与痛苦,另一方面,他又给世界带来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战争、战争,为了争夺而战,战争就是不光彩的、就是肮脏的,同时也是卑鄙的,战争,就是欲望和贪心的产物, 战争使人们失去了家园,使人们妻离子散。

我们盼望着追求和平,美好的世界,全世界都呼吁和平,全世界呼吁和平共处,大致世界,小到个人,都要心胸大度,不为私立所迷惑,不为权利、地盘、金钱而动摇,不为个人恩怨而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3

【摘 要】教学再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形成有机的三大板块,以鲜明的主题统领之。充分挖掘课本资源,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关键词 梳理与整合;主题统领;三维达成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了展示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学校组织了大型公开教研活动,本人代表历史学科上了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展示课,结合听课专家、同行的分析和本人的实践,下面就本课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对课本知识的梳理与整合

课本分三个分标题介绍一战的历史,即“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大战爆发”;“空前的灾难”。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一战爆发前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矛盾的实质、矛盾的表现及其危害。第二部分介绍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和一战的爆发。第三部分介绍了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规模、加速战争结束的事件、一战的结束、一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课本这样的安排是与本课的三条课标要求一一对应的:课标一: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以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这一要求对应第一部分的矛盾的表现及其危害。课标二: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这一条对应第二部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课标三: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一条对应第三部分凡尔登战役和一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课文显然突出了课标,但却使战争的几个要素支离破碎。所以结合学生学习战争史的经验和本课的课标要求进行了重新整合,形成三个有机板块:一、探究一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二、总览一战的概况;三、思考一战给我们的启示。

二、以主题形式统领三大板块

分板块教学可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做到一目了然。同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决定分别给三大板块构思一个主题,这个主题的表述首先要能统领板块的内容,同时还要形象生动,富于探究意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最终为三大板块相应地确立了三个主题: 即第一章:山雨欲来——探究一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第二章:腥风血雨——总览一战的概况;第三章:痛定思痛——思考一战给我们的启示。

三、注重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本课资源丰富,包括了漫画、文字材料、地图、图片等等。例如,针对《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这幅漫画,我要求学生结合当时两国经济实力和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简洁的语言设计一句对白,这样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通过这一特定情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再如,学习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结合美国历史学家关于一战前的欧洲形势的一句话,先让学生上黑板对照《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指出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所在的位置,并说明它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其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再让学生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的地图简述引爆火药桶的“火星”即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利用地图教学,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感更强,讲述历史事件对学生的能力也是一个锻炼。

2.优化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我校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日趋完善。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形成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拓展反馈五大板块。其中学习过程又分为课前导学、组内交流、合作探究三个流程。特别在合作探究重点、难点在编写本课导学案时,根据课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表述力求明确而简洁,使学生一目了然。课前导学抓住战争的要素提问,使学生对战争的概况有所了解。在对一战的背景和原因进行探究时,指导学生解读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材料,提示要点让学生讲述故事等等,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乐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3.深入挖掘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寻找一个突破口。本课要求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认识不足,相反他们有些人对战争还很向往。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首先课件展示一组战前德国、英国部分人支持战争的游行活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此的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最后图片展示战后城市的满目疮痍、精美建筑的断垣残壁、一眼忘不到边的阵亡将士的墓地。至此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有了立体、直观的印象,对一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感同身受,就会自发地生成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四、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首先,联系现实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在导入的处理上,我以今年英、法、美纪念一战阵亡将士的图片配以背景音乐导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联系现实锻炼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探究发生了何事,为何而发生此事,更重要的是探寻发生此事的结果如何及带来什么后果教训以便为现代人更好的生活服务。因此在本课最后提出思考题:当前世界仍不太平,地区冲突不断,通过一战的学习,你认为当前仍存在哪些引发战争的因素?怎样才能减少战争对人类的威胁?这样的提问就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个历史联系现实的桥梁,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不但是为了解决课本里提到的过去的历史知识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参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历史中吸取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给现实提供各种各样的启示,锻炼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4

[关键词] 灾难;生态;现当代;环境

?“灾难片”( DISASTER FILM)是叙述一群人如何同心协力逃避一场人为或自然灾难的通俗剧电影类型,大部分都说明摆脱灾难的方法或者在灾难中生存的经验,体现出人类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等。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西方电影的重心逐渐从对抗转向了灾难片的制作上来。这一方面是政治的反映,另一层面,也是美国当代文学界对当前生态文明的一种忧思,是世界科技与文化思潮变革的必然结果。

?一、美国灾难大片的发展历程

?灾难片的制作成本一般都比较高,很多壮观的场面都需要电脑特技来支持,因此电视屏幕上很少见到灾难题材的片子。美国最早的灾难片主要依存于故事情节和纪实题材。如《战舰梅因号的爆炸》(1898年)、《和平号气球遇难记》(1902年)等。但这些影片在当时反响平平,并没有收到广泛关注。二战后,外星人入侵地球之类的影片开始大行其道,这种影片的盛行,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战争的一种恐慌心理。

?灾难片真正收到观众追捧的时期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代表作有《海神号遇难记》《大地震》《大白鲨》等。尤其是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大白鲨》一举夺得奥斯卡两个奖项,而且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一亿美元的影片。这部电影使得斯皮尔伯格一举成名。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同时也是美国电影史上首次对生态提出关注的影片。

?进入90年代,灾难片的浪潮再次被掀起,1993年,斯皮尔伯格又一部大片《侏罗纪公园》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这部影片采用高科技的特技效果复活了恐龙,满足了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对工业时代人们滥用科技手段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也进行了批判。这部具有科幻性质的灾难片,让史蒂芬•阿伦•斯皮尔伯格囊括了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声效剪辑奖、最佳视觉效果三项大奖,而《侏罗纪公园》的票房纪录,使得这部影片至今仍处于全球票房榜前十名之内。

?从《泰坦尼克号》之后,灾难片电影进入了大投资、大制作阶段。2000年之后相继出品的《地心末日》《后天》《新海神号历险记》《海啸之后》《2012》等影片动辄投资上亿美元,大制作大手笔呈现出了灾难来临时惊心动魄的画面。近些年涌现的这些灾难片,无一例外都对现代工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提出了质疑,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同时也对灾难面前所流露的人性之光进行了讴歌。

?二、灾难片的常见类型

?出现在银幕上的灾难片无外乎三种类型,即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和科幻灾难。其中反映自然灾难的影片,尽管表现的是人为不可控制的天灾人祸,如洪水、火山等,但都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影射。人为破坏的灾难,大多表现的是人类直接的破坏行为,比如对森林的砍伐,对河水的污染等。科幻方面,则主要围绕由人类滥用科技力量造成的生物的变种、动物的异化等行为。

?(一)关于自然灾害的影片

?从人类历史角度而言,自然灾害一直都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灾难。如猛兽般的洪水和肆虐的狂风,似乎都是无法控制和无法避免的。这类灾难片不但可以使人感受到震撼人心的画面,同时让银幕面前的观众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一切科技和手段都显得那么无力和苍白。90年代后,随着生态意识进入美国主流文化,越来越多的由人类破坏自然而受到自然报复的影片相继出品。这类影片往往利用高科技特效,或是火山、或是洪水、或是冰川……例如《后天》。

?另外,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动物入侵人类的影片,也表现了一种不尊重生态平衡、滥用科技手段破坏生态系统而遭到动物对人类的反抗的寓意。

?(二)战争引起的灾难片

?除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和一些天灾人祸之外。人们蓄意而为引起的灾难也是好莱坞制片们所追逐的对象。这些影片揭露了人们内心世界的贪婪和丑陋,为了追逐利益造成了大大小小的战争,造成了对自然、对生命和生态的破坏。1976年出品的《卡桑德拉大桥》和2006年出品的《华氏911》都属于这种题材。《卡桑德拉大桥》讲述的是恐怖活动引起的鼠疫大规模散播,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华氏911》则根据“911”事件拍摄的类似于纪录片题材的影片。片中对美国政府以及当政者进行了批判和抨击,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进行了渲染。这些影片的诞生旨在提醒人们“人祸”大于“天灾”,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追求生态平衡已经迫在眉睫。

?(三)科幻形式的灾难片

?科技发展迅猛,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使得科学家们将触手伸到了很多人类所未知的领域。因此,具有警告性质的科幻灾难片越来越多。比如《生化危机》《天地大冲撞》等均可放入此类。病毒的变种、外星人的入侵,以及古国神秘的预警等,无不例外地提醒着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要时刻理智、清醒,不要对任何物种或者任何生命进行破坏。

?三、灾难片的生态文学背景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5

[关键词] 人民军队 自然灾害 基本经验

受各种诱发因素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作为一种突发事件,既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恶劣影响,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人民军队在有效履行抵抗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基本职能任务的同时,以百折不挠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战胜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抵御自然灾害斗争的胜利,用热血与忠诚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出色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同时,人民军队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斗争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针对自然灾害的频发性必须增强官兵的使命意识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仅1990年至2008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300多万间房屋倒塌,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1976年唐山大地震24万人遇难;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69000多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00多亿人民币。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周期越来越短。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7年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中概括中国自然灾害状况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1]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施虐与挑战,人民军队坚决执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积极、快速地投入到抢险救灾斗争之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血肉之躯,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抵御自然灾害斗争的胜利。应该看到,人民军队广大官兵必须克服传统使命观念和麻痹思想,牢固树立常态化意识。要依据自然灾害突发性、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努力探寻自然灾害救援规律。在日常工作中,科学制定应对各种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预案,建立应急机制、组成应急分队、储备应急保障物资、开展应急保障训练等。做到人员定岗、装备定位、物资定储。通过这些预案的制定和落实,保证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关键时刻开得动,叫得响,用得上,救得下。把从各个方面做好应对自然灾害准备工作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未雨绸缪,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二、针对自然灾害的残酷性必须切实加强战斗精神培育

战斗精神“是我军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及在刻苦训练和英勇战斗中凝聚而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征。战斗精神一经形成,就会焕发出巨大的能量,促使广大官兵克服一切困难和阻挠,坚决完成任务”[2]。自然灾害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人民军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广大官兵面对着洪水肆虐、余震频发、烈火吞噬等灾害的威胁,面临着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人民军队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激战洞庭湖、强堵九江决口,敢闯“生命孤岛”、穿越“死亡峡谷”。在汶川地震中,广大官兵冲在最前面,拼在最险处,为传回孤岛茂县灾情,某师4500名官兵写下遗书,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高原地区地理复杂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上演了“生死一跳”。人民军队在自然灾害死神面前创造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奇迹。这些英雄事迹无不折射着人民军队战斗精神的光辉。战斗精神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是人民军队的优势所在。人民军队战胜自然灾害固然需要雄厚的物资基础,更需要广大官兵旺盛的斗志、高昂的士气、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力量。无论当今时代怎样发展,人民军队的任务怎样变化,都必须高度重视战斗精神的传承和培育。要通过开展理想信念、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广大官兵服从守纪、爱国奉献、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必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通过岗位练兵、军事比武、技术竞赛等活动,比意志、练作风,确保人民军队在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时刻能够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三、针对自然灾害复杂性必须建立军民融合的协调机制

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突然,事前没有明显预兆,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影响的程度常常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涉及地域广,救援单位众多,参战力量多元,组织指挥复杂。同时,自然灾害发生后,往往交通受阻,大量的救援物资被积压在途中,加上自然灾害发生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许多自然灾害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不甚了解,这些都对军队实施应急救援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协调各方,合理有效地利用保障资源对于人民军队应急救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自然灾害的复杂性,人民军队必须按照军民结合、携手并肩的原则,组建军警民有关力量参加的联合指挥机构,对现有力量进行科学编组,建成要素齐全、结构优化、用途多样的救灾力量体系,构建军民融合的良性互动的协作机制。同时,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研究以军队为主、军民联合的组织指挥机构,改善物资储备、管理格局,提高军事物流效率,实施快速动员。只有加强军地协同,统筹资源,共享信息,促进军地互补,发挥各自优长,才能确保在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斗争中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军民合力优势,形成强大的抵御自然灾害的力量。

四、针对自然灾害的时效性必须强化军事训练

自然灾害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突然爆发,出人意料。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如果不及时,可能会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不安定因素,破坏社会和谐。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军队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果断决策。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发生后,部队官兵接到命令,急行军4小时,长途跋涉800多公里,赶到火场,为遏制火灾蔓延抢占了先机。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人民军队闻令而动,30余万官兵火速开赴灾区前线。在汶川地震中,时任中央军委主席强调最多的是争分夺秒,火速救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早一秒钟赶到灾区,就给生命多一分希望。广大官兵为争取时间,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车辆不能前行就步行,公路不通就走水路,无路可走就空降。汶川地震发生仅13分钟,应急机制就全面启动,10万救援大军72小时赶赴灾区最严重的58个乡镇,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2008年,南方发生雨雪冰冻灾害,路面结冰,交通中断,救援部队果断采取“履带破冰法”,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京珠高速公路。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在关键时刻雷厉风行,迅速出动,根源于平时严格的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军队应对自然灾害斗争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抵御自然灾害斗争行动的成败。基于军事训练对军队快速反应能力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军队要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快速反应能力,必须严格按照军委指示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辖区单位特点,利用现有的特别是新配置的战勤器材装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适应训练,真正实现演练与实战的有机结合,不断地提高应对自然灾害斗争的快速反应能力。

五、出于应对自然灾害的艰难性必须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我国自然灾害不仅发生频繁,而且范围广,情况复杂,破坏力强,救灾难度大。只有增强科技含量,才能有效提高救灾效果。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空军出动飞机对“三江”受灾地区进行程序航拍,海军航空兵运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不间断地实施飞行遥感检测,准确及时的情报为我军决战“三江”的决策指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军运用各类航空影像资料,科学分析判断灾情,科学配置应急装备,采用远近结合、飞机空投、铁路输送、公路前运的投送方式,迅速集结兵力,使救灾工作科学有序地全面展开。为全面掌握舟曲灾区的泥石流灾害情况,总参派出了空军航测团“运八”型专用航测飞机,对灾区150平方公里的地面情况进行航拍,为科学准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应对自然灾害斗争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和先进的技术。在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人民军队必须注重加大救援装备的科技含量,发挥科学技术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优势,尤其是突出信息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斗争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科学有序地组织指挥和救援力量部署,实时监控灾害现场动态,保证各种救援资源顺利补给与展开,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效率,把灾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6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的纪念日,我们以集中收看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的方式来纪念党的生日,具有特殊意义。

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特大地震灾害,举国震惊、举世瞩目。震级之高、裂度之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地震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6个省区市,417个县、4624个乡镇,灾区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624.9万。其中,四川省灾区面积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2.5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961万。到目前为止,已确认因灾遇难69195人,受伤374171人,失踪18403人。倒塌房屋652.5万间,损坏房屋2314.3万间。震中地区周围15条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和宝成线等5条铁路中断,电力、通信、供水等系统大面积瘫痪。地震导致江河阻塞形成堰塞湖35处,2385座水库一度出现不同程度险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

经过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受损设施正在抓紧修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初步得到安排,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持总体稳定,恢复重建工作正在全面展开。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制度优势,充分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政策优势。

第一,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执政能力,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核心力量。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党及时应对、果断决策、有力指挥,迅速凝聚起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在第一时间调动起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力量,组织起规模空前、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受灾地区各级党的组织,及时组织起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力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模范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所展示的坚强的领导力、强大的动员力和高效的行政组织力,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次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党,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

第二,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救援速度之快,动员范围之广,投入力量之大,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正是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迅速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正是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形成举国上下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支援灾区的生动局面;正是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抗震救灾斗争的实践有力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抗大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的制度优势。

第三,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人民军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中坚力量。人民军队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人民生命安危的关键时刻,强大的人民军队再一次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英勇顽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生动诠释了我军听党指挥、保护人民的伟大使命。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人民军队不仅是一支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而且是征服任何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柱石。

第四,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抗震救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检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30多年持续改革开放发展铸就的强大实力,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持;30多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了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强大国力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的基础所在、力量所在、信心所在。

第五,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表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抗震救灾斗争又一次激发和释放了中华民族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精神,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精神,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精神。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奋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水利厅在第一时间就开展了向地震灾区的援助活动。5月14日,向四川省水利厅汇出了10万元的捐赠款。截至6月21日,全省水利系统共向地震灾区捐款1021万元,省水利厅系统捐款138.91万元,其中广大党员缴纳特殊党费74.9万元。5月21日晚,按照国家防办发来的紧急调度指令,连夜调拨钢丝网兜10000只、野战帐篷110顶支持抗震救灾工作,这批物资在堰塞湖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水利部的有关要求,从全省6个甲级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紧急抽调业务骨干14人,组成两个设计小组,随时待命赴四川灾区工作。省水利信息中心高级摄影记者缪宜江同志主动请缨,成为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水利组的一员,在灾区一线艰苦的环境中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前不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由李亚平副厅长带领4名专家赴绵竹市开展修复受损水利设施的前期调研工作。

特大的地震灾难,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这扬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也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要弘扬在特大灾难面前“无所畏惧、英勇抗争”的伟大精神。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我们从广播电视、报纸新闻和刚才的英雄事迹报告中,为灾区人民面对从天而降的特大灾难,表现出来的坚毅勇敢和信念,与天灾抗争、与死亡抗争的英勇壮举,受到极大的震憾和深刻的教育,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要勇敢地面对自然灾害的考验,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守护神。

要弘扬在特大灾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精神。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挥抗灾斗争;人民和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消防部队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实施救援;全国各条战线迅即组织的各类施救队伍在第一时间支援灾区;全国各族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以各种方式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形成万众一心、共赴困难的生动局面,特大地震灾难把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再次充分表明,任何困难都吓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任何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要弘扬在特大灾难面前“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大精神。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那种短暂但却是最危急的关头,许多人为了他人的生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爱,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弘扬在特大灾难面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的伟大精神。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最艰难的岁月,我们听到总书记和总理在救灾斗争一线发出的特别震撼人心的号召:“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受灾群众的庄严承诺,这是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紧急动员令,这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极端负责精神的充分体现。正是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在全国人民中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激发出巨大精神和物质力量,为战胜灾害损失、重建美好家园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

要弘扬在大灾难面前“为大家、舍小家,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精神。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在人民群众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刻,组织灾民转移、救治受灾伤员、安置灾民生活,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人民群众主心骨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帮大家,在抗灾救灾斗争最为艰险的岗位上,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抗震救灾斗争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

我们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做好支援灾区的各项工作。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进一步动员起来,想灾区人民所想,急灾区人民所急,继续全力做好支援灾区的各项工作。中央决定由我省对口支援重点受灾的绵竹市的重建任务,省委、省政府亲临灾区调研,并且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前期对口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规划、政策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援助工作,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7

关键词:电影;美学;复合型

一、引言

2019年贺岁档上映的《流浪地球》在上映之后受到了观众的热议,在《流浪地球》票房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电影也引发了中国极大的讨论,其中针对《流浪地球》究竟是科幻片还是灾难片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产生较大争议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国内外电影行业对类型片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划分,例如之前同样受到极高关注的《战狼2》即可以称之为战争片,同时也可以定义为主旋律电影。

第二,影片本身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在科幻片与灾难片之间摇摆不定。

第三,《流浪地球》的导演团队以及宣发团队并没有明确定义《流浪地球》是标准的灾难片抑或是标准的科幻片。那么,《流浪地球》究竟是灾难片还是科幻片?本文将从电影美学分析系统的两个逐级层面:知觉以及思想入手探讨《流浪地球》的类型归属。

电影美学是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1]。本文将运用电影美学分析系统下的知觉层面和思想层面两个方面对《流浪地球》隶属于复合类型电影进行论证。知觉层面是囊括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包括4D电影中,通过座椅摇晃以及周围环境特效模仿而形成的立体感知,同属于知觉层面,是决定观众对一部电影的主观感受的主要来源因素;思想层面则是一部影视作品主创团队最核心的价值观和思想传播,也是一部影视作品对于观众最深远的影响及情感触动。故本文将从电影美学中的知觉层面和思想层面两个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流量地球》隶属于复合类型电影。

二、《流浪地球》知觉层面的灾难元素

知觉层面作为一部影片的最突出特征,是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传感到大脑的第一感受。《流浪地球》中大量出现带有灾难色彩以及灾难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的场面和音效。在听觉层面所突出的灾难元素有:

(1)大量的全球性新闻及广播,报道地球出现即将毁灭的危机,全球一半的发动机停止运作,以及高潮部分地球即将撞上木星,人类进入死亡倒计时。

(2)冰封的北京、济南、上海,片中人物站在地面呼啸的风声,所体现出来地球表面的灾难和荒凉。

在视觉层面所突出的灾难元素有:

(1)影片18分30秒到19分20秒一镜到底的超长镜头,从冰封的北京逐步上升到领航员空间站,明显交代了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灾难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2)点燃木星引发的冲击波达到地球时,地表所有建筑大面积坍塌,呈现出宏大的灾难景象。以上各个场面的设计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大方面对观众产生直接影响,促使观影人通过知觉层面明显感受到《流浪地球》中大量的灾难元素。

三、《流浪地球》知觉层面的科幻元素

知觉层面是一部科幻片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流浪地球》作为中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科幻片,在其制作成本上耗费3.2亿投入特效制作。在听觉层面上,最为显著的部分就是对领航员空间站上“moss”的设计,moss最常以声音的形式出现,以冷静客观的音效和不带感情的思想为其最大特征,提醒领航员空间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生活作息,并使得空间站工作人员可及时跟地球进行沟通,是高智能化机器人的设定,突出了《流浪地球》的科技感。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挑战国产片类型空白的硬科幻电影,其恢宏的故事设定、荡涤悲壮氛围的末日感受式、俯瞰式与浸入式的宇宙器官,让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科幻电影下的一次新尝试,而是一次巨大跨越,一个高起点。片中“行星发动机”贯穿着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也频繁出现行星发动机的远景、近景、特写画面。剧导演郭帆所说,为了制作这台“行星发动机”,制作组对行星发动机的设计经过十多次修改,用了大概3000张概念图,8000张分镜手稿,10000件道具制作,100000延展平方米实景搭建,甚至还请来了四位中科院的科学家担任顾问,以确保行星发动机在科学方面的合理性。

四、《流浪地球》的思想层面

(一)《流浪地球》思想层面上的灾难元素

有责任感的电影人不仅只为观众提供最底层的感官享受,更应充分认识到电影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警世醒世功能,将电影注入思想,使得观众的审美情怀和艺术细胞打开,从而领悟电影的真正价值[2]。在电影《流浪地球》中首次提出“饱和式救援”这一概念,5000台发动机坏了,运送70000个火石,派出410000人参与救援行动,全人类生死存亡的事情,没有一人敢懈怠。这一设定,本身就是灾难性思想的设定,在面对危机来临之时,没有采用需求=供给的总体思想,而是采用了供给=需求×10。因为导演对本影片注入灾难的思想元素,在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之时,以最稳妥、最饱和的营救手段和方法去拯救地球,把灾难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人类承受最小的风险。固《流浪地球》在思想层面上充分体现了其中的灾难元素。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

电影是思想的产物,它反映时代潮流和国民审美,提高电影人的责任意识和观众对电影的审美鉴赏能力,实质就是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和欣赏能力。在影片《流浪地球》中灾难是科学幻想出来的,面对这场灾难,不仅需要人道主义,更需要应对的社会组织机制,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思想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个社会科幻概念的载体就是影片中的“联合政府”,首先,联合政府这一机构在目前现实世界并没有得以实现,属于导演对于社会组织机制的科学幻想;其次,联合政府消除了目前世界各国存在的竞争与矛盾,真正意义实现了世界大同这一梦想。所以《流浪地球》本片不仅是在浅层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方面展现了科幻思想,更是在深层次下的社会文明上寄予了美好的科学思想,科幻在未来可能会实现,同时社会科幻在未来也可能实现。

五、结语复合类型电影的大量生产是目前电影趋势所在,复合类型电影的出现满足了不同观众的不同审美需求,也使得电影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3]。《流浪地球》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导演对灾难元素和科幻元素的充分融合和展现,也让《流浪地球》在电影价值方面不仅展现了目前中国的特效技术和科学幻想,也承担了对人类社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想象,从电影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上进行深度开掘,使其成为一部兼具商业性和人文性的优秀复合类电影。

参考文献

[1]【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8

摘要: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三年中,人们祭奠亡者;三年来,人们更激励生者。在“三年重建,两年完成”重建新汶川同时,人们也一直在从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反思大灾带来的种种……本文试图从天灾与人祸的对比中去找寻其中的一种答案。

关键词:天灾 人祸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8-0183-01

天灾是在自然规律作用下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的转移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自然现象。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根据人类能力的发展状况,可以把天灾分成两类:一类是人类可以面对的天灾,比如SAS、98年洪水都是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面对的;另一类是人类无法面对的天灾,如汶川地震就是典型的例子。

人祸则是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产生的,人类违背自然、社会规律给自身带来灾难性后果的错误行为。根据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将人祸分为两类:其一是有意而为的人祸,比如战争犯罪等,他们的产生源自人类的阴暗面其二是无心之失的人祸,比如好心办坏事,他们的发生源是人类认识的局限,具有偶然性。

确实,天灾可怕。但是,天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让我们相信人间有爱,人间有情。全国人民凝聚到了一起,展现了我们强大的民族精神。有这样的精神支柱,什么样天灾我们不能战胜?堤坝垮了,我们可以重修;房屋塌了,我们可以再建;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亲人死去了,我们仍可以满怀希望的活着!

地震过后人们变得更为团结。但地震中因年久失修、质量低劣等造成大量学生死亡这一人祸却让更多的人愤骂并且心寒。

审视人类各种“人祸”,大致可以总结出人祸具有以下特点

1、不可预见性。由于人刻意隐瞒事实为其造成人祸提供便利,其手段势必会越来越隐秘和高明。因此,人祸具有不可预见性。

2、破坏性。人祸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类本身的欲望驱使下造成的,它比起天灾来说更有目的性,也更有组织有纪律,这样的灾难造成的恶果往往更为惨烈,也更为严重。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至今难消除。仅三个轴心国的贪婪就让整个世界成为人间炼狱,造成两亿人丧生,影响五个大洲。人祸造成的损失何其之大!

3、持久性。古人对黄土高原森林的疯狂砍伐,使我们今天仍受其害;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顷刻间两座城市被摧毁,如今城市早己重建,但是依然有畸形儿出生,当地人民在曾经忍受战争的折磨之后,现在又不得不面对至亲的痛苦,受到心灵上又一次打击。

4、恶劣性。拿汶川地震来说,地震中先塌的几乎都是学校,后塌的是政府办公楼,并且,办公楼倒塌的程度远低于学校,这使政府的公信力大减。

天灾和人祸都是可怕的,都给人类物质和精神上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但要论出何者更可怕,却也费一番周折:

天灾往往不可控,人们可以预测,但却不能阻止;而人祸是可控的,人的行为是可以判断的,特别是群体性行为,并且人祸是一种有组织有意识的选择性活动,这样的活动更具规律,更容易坝防与控制。

天灾是无指向性的,是一种无选择的破坏,破坏面积大,影响范围广。而人祸有指向性,总是一个群体危害另一个群体,所以人祸往往造成指向性的伤害,一般是局部的破坏,很少达到像天灾那样普遍的破坏!无指向性的天灾,便很难在发生之前对其进行控制只能是预知和躲避;因人祸具有指向性便可以找到产生的根源,及时弥补挽救,甚至扼杀在人祸发生之前。

天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生的原因人类至今不能改造,有太大的不可知性和不确定性;相对而言,人祸产生的原因更为清晰,是人利益的冲突所致。天灾就像古希腊神话中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高悬在人类头顶,不可避免;而人祸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可以在人祸发生之前,消除人祸的隐患。

天灾直接摧毁的仅仅是物质和肉体;而人祸,毁灭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家园和生命,更有人与人的信任,人们生活的信念!人祸伴随的精神恐慌与灵魂阴影,动摇的是我们的生活信念和社会和谐基础。

从危害影响来看,天灾动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人祸挑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破坏。如果物质基础都被动摇了,人类生存的一切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都不存在了,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就像中国远古时代的洪水导致了黄河下游良褚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没落,维苏维火山的爆发,掩埋了庞贝古城的同时,也毁灭了克里特岛的文明……

很多时候,天灾也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就像臭氧层空洞,导致紫外线以及辐射毫无顾忌地照射地球;就像泥石流发生有人为大量毁林开荒的原因……人祸只是引起自然变化的量变因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人祸不断积累,最终有可能导致比单纯的人祸更强烈的天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是可以逐渐认识规律,但终究不能控制规律,改变规律,一方面,对一些至今并没接触过的新形势下的天灾,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我们也只能被动地努力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我们对有所认识的天灾始终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其发生,只能在预报了之后,防范了又防范。人类对灾难的恐慌,实质上是对自然的敬畏。人类的理性要求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守望我们人类的家园。

相反的,人祸由人导致的,人祸是可以控制的,虽然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但善于学习的我们能有效地通过科学、民主、理性去控制人祸,使人祸扼杀在隐形的摇篮里,历史前进的脚步也恰好证明了那些看似可怕的人祸最终将被超越。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9

关键词:灾难题材电影;悲剧性审美;价值;悲剧意识;艺术特征

1 漫长的人文艺术传统与特征

古今中外,民族族群中的人文艺术多与民族精神有很大的关联,艺术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民族精神又使艺术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由于长期没有摆脱封建政治制度的影响使其民族思维精神和科学精神匮乏,也使得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总是采取回避的方式来面对灾难对人们无情的摧残,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变得更加脆弱。在过去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我们会发现在艺术创作中往往表现出富贵吉祥、美好和平的意象,追求天人合一。其“轻悲重喜”的艺术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反在西方的艺术创作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化悲为喜”的价值情怀,他们认为万事万物自由定律,一切都是因果循环,悲剧对他们来说是对他们身心和精神的最好的鼓励和警示,能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生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2 中国“灾难题材”电影作品解析

2.1 中国式灾难:《一九四二》中的平民意识

影片《一九四二》是冯小刚平民化风格的作品,影片讲述的是避灾――逃荒――流亡的灾难过程,冯小刚在这部影片里以平民化的视角,在千千万万的灾民中从老东家和花枝家两个阶层的家庭入手,他叙述这场灾难给这两个家庭带来的毁灭以及对他们心灵的创伤。在影片中东家和花枝这两个家庭也代表着两个阶级,但是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在影片中没有所谓的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最真实、最平常的人性,平民百姓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痛苦、挣扎、绝望、自私,奴性等人性弱点。正是对这些人性弱点的无限放大才会让观众更能信任,感同身受。信仰和信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内在含义却差之千里,在影片中灾民们是没有信仰的,但是他们有着一种信念,就是活着。影片中传教士安西满在最开始是有信仰的,他到处为死者唱安葬歌,他在遭受日军几次轰炸,看到遍地饿殍后,他也开始质疑信仰,质疑上帝,他的信仰也在灾难中动摇。广大民众没有信仰也没有信念,他们唯一相同的就是都深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因此贫民老百姓在饥荒面前都一致认为死了好,死了少受罪。因此充分表现出在灾难面前人们所谓的道德底线、知识信仰都被瓦解,活着才是唯一的信念。

2.2 《金陵十三钗》中的悲剧性救赎

影片《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悲惨历史灾难故事,在影片中对日军在南京的惨绝人寰的虐杀和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记忆。如果说《一九四二》是对人性的毁灭,那么《金陵十三钗》是对人性的救赎。在影片中张艺谋没有刻意地去表现战争的惨烈,而是把视角对准一些普通而真实的小人物,在日军的残暴行为下,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弱点也逐渐显现出来,贪图钱财的小人物、出卖色相的、性格单纯木讷的女学生以及贪生怕死的汉奸,他们都是真实的小人物,在战争来临时,他们为了生存也是拼命地挣扎。当日军把罪恶之手伸向无辜而单纯的女学生时,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人道主义情怀也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在发生微妙的转变,最后他们利用自己身上的人性之光去拯救那些女孩。而影片里的秦淮女子是最具悲剧性的,她们的形象和女学生形成很大的反差,同样是弱者,在战乱面前,反倒是这些风尘女子成为了救世者。秦淮女子本身就是个悲剧,她们内心也是单纯的、向往美好的,但是因为出身、社会不公才沦落风尘,最后她们在日军面前用她们人性的真善美,正义和无畏的精神来抵抗日军的惨无人道。影片结局也是悲惨的,但也正是这些小人物身上涣散出人性的勇敢和坚强给战争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3 当代灾难题材电影的审美价值

灾难题材电影创作是艺术家们通过悲剧审美的角度把人类历史上的各种灾难以电影镜头画面的方式还原纪实历史,把受难者的悲剧展现给世人,一方面冲击着观者的视感官,另一方面通过冲击观者深藏在内心的忧患意识、民族情怀和人道主义情怀,激发观者敢于面对现实、敢于寻求身心自由的勇气、敢于向不公平现实和命运发起反抗的勇气。上文提到的灾难片《一九四二》《金陵十三钗》的画面令人震撼,以悲剧性审美的价值唤起沉睡的人性。以灾难为题材的电影作品的重点不是灾难本身,它更富于寓意性、警世性、反思和自我超越,这也是灾难题材电影的悲剧性审美意义。

在当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灾难题材”常常被一些创作者当作是一张道德批判的筹码,这种简单粗暴的形式使其变味了。如越来越多的灾难题材的电影艺术创作震撼人心的画面效果,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但是当我们回头深入思考时会发现许多这类电影创作只不过是拿“灾难题材”当作一个噱头,作品中已经把人类的生存与精神的丰富性给剔除掉了,什么宣传人道主义都是泛泛之谈,票房大卖才是他们的目的。这种艺术创作和悲剧性审美是沾不到边的,只是把灾难无限放大,无限刺激人的感官,并没有多少悲剧性审美内涵。

灾难题材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灾难题材的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对人文艺术和审美艺术的发挥,它与人文艺术是相互联系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追求的痴迷,使其仅存的理智如人性被异化,那么“灾难题材”的艺术创作理应发挥它的人文价值,但是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作为创作者要理性看待问题不要被利益拴住,而把灾难题材商业化,灾难题材的艺术创作能够持久发展需要我们的理性消费、创作。

4 结语

电影通过“灾难题材”向世人发出内心的呼喊,这呼喊是对灾难的悲痛,对和平的渴望,对社会、民族的忧虑,也是对世人的激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这种灾难题材的电影作品除了镜头画面感、色彩、技术上的成熟与巧妙,它还有很强的寓意性。

灾难题材与寓意性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巧妙结合给灾难题材电影作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是对人类的警世与反思也是对人类人道主义情怀的呼唤。本文通过对灾难片《一九四二》和《金陵十三钗》的详解,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到未来中国电影创作的发展方向,创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来创作,从民族自身出发,向人类发起呐喊。艺术家们的这种创作思路把人文艺术和民族情怀注入作品中,也使得我国的电影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初露锋芒。

参考文献:

[1]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 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 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第2版)[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10

中国有句成语:一蹴而就。这个成语实际上就是一个字:“蹴”。用脚只踏了一下,得,成功啦!

最近,中国又出现了一个类似的新成语:一“震”而就。中国的和谐社会,只须汶川一“震”,得,实现啦!

看来,从一蹴而就到一“震”而就,是一个飞跃。“蹴”,人还要动动腿脚。“震”,人连腿脚都不用动弹,有老天爷给代劳了。

一“震”而就这个成语的形成,追根寻源,出自当今一些笔杆子的抗震救灾宣传。剑拔弩张公堂相见的冤家对头,一听说地震了,握手言和――这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世界已经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了财产打起官司付诸诉讼的当事双方,一听说地震了,不争啦,财产全部捐献――这可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六亿神州尽舜尧!更有文字说,地震虽然带来了伤痛,然而,却“痛,痛出了一个新中国”……大家看,这不是和谐社会一“震”而就了么?

中国的笔杆子,善于观察“坏事变好事”,恪尽职守“正面宣传”。不过,一旦到了歌唱和谐社会一“震”而就的地步,那就离谱啦!恐怕,好事要变坏事了。

从哲学的角度看,灾难面前出现的和谐,是原有不和谐的矛盾转换的局面,并不是原有不和谐的矛盾解决的结果。例如,日寇侵华,出现灾难。灾难之前,阶级矛盾是主要的;灾难一来,就出现了矛盾的转换: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位为次要矛盾。因此,便出现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和谐局面。但是,并不能因此说原有的阶级矛盾已经彻底解决了,原有的不和谐因素完全消失了。它只是转换降位而已。等到民族矛盾解决了,那个并未解决的阶级矛盾,就又回归主要矛盾地位――不会允许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也不会允许一统天下。因此,在“一国两制”理论尚未出现的时期,中国的解放战争或曰国内革命战争即夺取政权的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今天,当大地震制造了灾难之际,人和自然的矛盾就成了突出的矛盾;抗震救灾就成了工作重心。其他一切原有的社会矛盾,都让位于人和自然的爆发性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和谐局面。但是,人们必须看到:原有的一切社会不和谐的矛盾,并没有因地震而解决;原有的一切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并没有因地震而消除。例如,腐败现象,并没有一震而息,或许腐败分子还认为人们抗震救灾期间顾不上他们的问题了而在加紧贪污受贿。例如,分配不公乃至两极分化,并没有一震而停。垄断高管的高薪,并没有被震下来;农民兄弟的收入,也没有震得翻番。再比如,各种分裂祖国的势力这个最危险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地震并没有把他们震垮震倒。相反,他们认为中国的震灾是大地给予他们的恩赐,天助我也,并因此趁火打劫,更加猖狂……

灾难面前,出现的是“社会有限和谐”。过去的实践已经检验证明,今后的实践也必将会检验证明。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一“震”而就,一厢情愿。中国的笔杆子,对自己,要头脑清醒;对别人,别造成误导。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11

今年月份,我市连续遭遇四轮强降雨侵袭并由此造成多年不遇的严重洪涝灾害,全市上下奋力投身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取得了这场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总结这次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成绩和经验,表彰抗洪抢险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努力把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推向前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的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的各级领导、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我市气候异常。月累计降雨仅有40mm,不到常年的40%,为年以来同期最低,但进入月份后旱涝急转,在半个月内连续遭遇四轮强降雨侵袭,发生了多年未遇的严重洪涝灾害。月日至日,全市累计降雨量达1.1mm,其中雨量最大的休宁县板桥乡高达957.9mm,另有汪村、陈霞、洪里、流口、五城、徽光、历口等7个乡镇和风景区玉屏楼超过800mm。由于四轮降雨高度集中、雨量强度大,致使我市河水陡涨、塘库暴满,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全市2座水库中最多时曾有2座超汛限水位、157座溢流。日新安江屯溪段最高水位达127.7m,超警戒水位0.97m,洪峰流量达500m/s,洪水接近20年一遇。休宁县的汪村、溪口、板桥等局部洪水频率超过50年一遇。四轮强降雨的洪水总量仅次于9年,为年有水文监测资料以来的第二位。突如其来的暴雨洪灾,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并造成重大损失。全市受灾人口82.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累计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4.11万亩,成灾面积29.29万亩;倒塌房屋955户2009间,损坏房屋4187户1215间;直接经济损失7899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91万元,工矿企业损失489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4211万元,家庭财产和公益损失829万元。

面对严重的暴雨洪灾,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奋起抗洪抢险救灾,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天歌,夺取了抗洪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我们深深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是我们夺取抗洪抢险救灾斗争胜利的巨大动力。月日至日,回副总理亲自率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专程来我市视察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军民。宝书记、三省长、欣副省长、维副主任、海副省长、发科副省长等多次就我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主席、省人大主任和已经调离的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等专门来电询问灾情、表示慰问。国家有关部委、省直有关部门也通过不同形式向全市人民表示慰问和支持。驻军9151部队专门发函主动请领抗洪救灾任务。所有这些,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战天斗地的士气,坚定了我们夺取抗洪抢险救灾斗争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各级党委政府靠前领导、一线指挥,是我们夺取抗洪抢险救灾斗争胜利的关键所在。

在严峻的暴雨洪灾面前,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放在首位,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周密部署,靠前指挥。特别是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市四套班子和军分区领导全部下到区县和抗洪救灾第一线坐阵指挥、检查指导,市直和区县、乡镇、村组干部到岗到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组织带领群众抗洪抢险,做到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急,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奏响了一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战洪魔的英雄赞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奋勇拼搏,是我们夺取抗洪抢险救灾斗争胜利的中流砥柱。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出了崇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涌现出休宁县公安局、休宁五城阳台村党支部、歙县驻昌溪乡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督查组等先进集体,涌现出歙县政协副主席、街道社区书记、县武装部长等先进个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印证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道大坝”,树立起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永远的丰碑。广大军民不畏艰险、团结奋战,是我们夺取抗洪抢险救灾斗争胜利的坚实基础。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军分区和区县人武部、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干警危难之中显身手,冲锋在抗洪一线,战斗在堤防险段,拼搏在紧要关头,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广大灾区群众在暴雨洪灾面前没有惊慌失措,在受灾损失之时没有怨天由人,而是以昂扬的斗志迎战暴雨、抗击洪灾。

正是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汇聚成无穷的力量,奠定了抗洪抢险救灾胜利的坚实基础。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积极支援,是我们夺取抗洪抢险救灾斗争胜利的强大力量。大灾无情,人间有爱。面对暴雨洪灾,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给了我们大力支持,市民政、水利、财政、交通、国土、建设、发改、农业、供电、通讯、金融、保险等部门和驻黄各单位积极向上反映灾情、争取支持,全力以赴为灾区做好服务;社会各界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踊跃开展捐款捐物,支持灾区恢复重建与生产自救;广大人民群众亲帮亲、邻帮邻、无灾帮有灾、轻灾帮重灾,处处涌动起万众一心战洪魔的澎湃热潮。截止目前,全市共争取上级救灾资金超过1.05亿元,接收各类捐赠款410万元;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54万元,8.万紧急转移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投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9100多万元,抢修水毁泵站、护岸、塘坝、浇灌设施、安全饮水工程72处(座),累计完成土石方70.5万立方;清理道路塌方52.01万立方,修复损毁路基.48万平方米、涵洞125处;组织群众恢复和抢补种农作物50多万亩。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群众思想情绪平稳安定。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与暴雨洪灾的搏斗中,我们的党员和干部经受了考验,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塑造了新时期的崭新形象,不愧为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光称号;我们的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干警经受了考验,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不愧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我们的人民经受了考验,他们用自己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怀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展示了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此次洪灾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物质损失,但却使我们赢得了重大的精神上的胜利,全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和拥护,尤其是在抗击暴雨洪灾的严峻考验中我们共同践行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勇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弥足珍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的是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从机关到街道,从城市到农村,从部队到学校,从各级领导到一般干部,从共产党员到普通百姓,150万人民精诚团结,展示出万众一心、合力攻坚的壮丽画卷。“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体现的是人民无私无畏的坚强意志。全市上下坚持在困境中克难奋进、在灾害中自立自强,始终保持着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坚韧不拔、勇于胜利”体现的是人民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面对四轮强降雨的连续侵袭,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以高昂的士气连续作战、不屈不饶,表现出了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奏响了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强音。大力弘扬和锐意践行伟大的抗洪精神,必将激励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当前,我市正处在灾后恢复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把抗洪精神内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就是要继续抓好灾后恢复与重建,确保夺取抗灾救灾工作全面胜利。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快实施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水毁工程、道路、水利设施特别是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要动员和引导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要严肃财经纪律,严格管好用好救灾款物,做到管理规范、行安全、使用高效。

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就是要大力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确保积极有效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地理位置特殊,洪旱灾害频繁。今年的大水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认真总结防汛抗洪救灾中的经验教训,深入查摆和整改薄弱环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灾后反思,总结和发现规律,更好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尤其要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的难得机遇,下大力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月潭水库前期工作,统筹抓好城镇防洪保安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切坡建房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山洪预警设施建设等,从根本上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

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科学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任务。洪灾带来的损失要靠加快发展来弥补,加快发展始终是我们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要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继续认真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业行、农业生产、旅游发展、财政金融、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锲而不舍地组织实施好重要节点建设、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四大整治”、“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百佳摄影点建设、“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和民生工程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扎实搞好市委换届和村“两委”换届工作,以铁的纪律保证换届圆满成功。

同志们,因为经历灾难,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因为遭受损失,我们更要播种希望。经过这次洪灾的洗礼,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奋力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保持“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而扎实工作!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范文12

人类历史是色彩斑斓的,历史认识也应是多元的。它不仅要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眼光来观察,而且应具有更多的侧面,更繁复的内涵。历史学不仅要面对政治意义上的“国家”、种族意义上的“民族”以及主权意义上的“领土”等,而且要面对人类赖以生存和世代延绵的“大地”以及随文明演进而不断被人化的“自然”。因此,历史学的语境应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丰富。

今天,无论在国际政坛,还是在大众媒体中,“空气污染”、“酸雨”、“全球变暖一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物种灭绝”、“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森林退化”、“沙漠化”这样一些我们的祖辈们所不熟悉的语汇不绝于耳。而这些话语所编织起来的是人类文明史中较为晚近的一幅“格尔尼卡”①式的画卷。这幅画卷的主题可标为“环境灾害”。画面上虽没有飞机、大炮,却充斥着恐怖、死亡和呐喊。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现代战争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生存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威胁。当然,能摧毁这风景如画的“格尔尼卡小镇”的,除了疯狂的战争,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自然的抑或人为的灾害。

自人类诞生以来,灾害与人类共生共存。但传统文明中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风灾、虫灾、瘟疫、火灾等,与现代文明的环境灾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者造成的影响是短暂的、小范围的,只涉及有限的人群。环境灾害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而酿成的一种人为灾害,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其影响是长期的、大面积的,甚至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干预改造环境能力的提高,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环境灾害已成为全球和我国重要的趋向性灾害之一。在同样的灾源作用下,在无人区与人口稠密区或者在农村与城市所造成的损失有天壤之别。与广岛、博帕尔、切尔诺贝利这些人为的大灾难相比,早期狩猎者们点燃树丛以驱赶猎物而给环境留下的小破坏根本不足挂齿。当人类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今天,当世界城市化的脚步走到现在,人们越来越感到大家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精密、越来越渴求协作的世界,某一个环节的协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招致更多环节、涉及更多人的大灾难。

显然,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不同于半个世纪之前的世界。人类在经历了世界大战的屠杀后,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现在,“造成更为根本的不稳定的种种发展,包括环境退化、资源枯竭、全球结构性失业、在日益增长的富裕中的愈益严重的饥荒、尤其是核冬天的幽灵……”②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人类取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成就的这一时代也是物种灭绝的可能性首次成为非想象的可能性的时代?”③这样的发问是深刻的、现实的。而对这类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必须深入导致这种变迁的更长时段、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之中。因此,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比较和研究现代环境灾难,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的一幅大型壁画.以德国法西斯空军于1937年4月26日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为题材而绘制,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②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部新的世界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③ 斯塔夫里阿诺斯:《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第9页。

中国学术界历来重视对灾害史的研究。由于我国灾害多发,受灾的频率、广度和深度等十分惊人,因此,我们的正史、野史、方志、笔记乃至诗词歌赋,关于灾害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20世纪初,许多学者已关注中国古代的灾害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邓云特(邓拓)及其《中国救荒史》在后人的灾害史研究中一再被提及和参照。20世纪50年代以后,灾荒史料的辑录工作结出硕果,各时代有关灾害历史的文献得到收集整理,全国性和地方性灾害史料集陆续问世。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有关历史灾害的各个方面,包括成因、后果、特征、性质、发生的规律性、与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关系、历代防灾抗灾措施和荒政制度、救荒思想等,进行了深人具体的研究,专题论文层出不穷,系统研究论著不断涌现。①转贴于

比较起来,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迟滞,相关问题的发生较晚一些,即使今天已相当严重,但大都停留在现实报道和经济影响分析的层面,而未纳入历史研究的领域。因此,在中国史学界有关灾害史研究中,我国西南部的酸雨、北京及工业老区的大气污染、兰州的光化学污染、各地的水体污染等,尚未进入史学工作者的视域。

从当代西方史学界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一门以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环境史学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诞生。如今,关注和研究环境史的人越来越多。环境的历史已不是一个边缘性的话题,而是当今历史编撰学的一个中心内容。②环境史研究的选题丰富多彩,学科交叉性十分明显,边界比较模糊,现实针对性很强。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层面的思考,又有中观层面的探索,更多的则是微观的具体的研究。以至围绕人类的一切,从脚下的大地、头上的天空、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看不见的灰尘、恼人的苍蝇等,都成了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其中,各种各样的灾害在环境史研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的《尘暴》研究的就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的生态灾难。③《环境与历史》杂志最新一期则是“关于自然灾害及其认识”专号,刊登的5篇论文涉及了地震、洪水、传染病和饥荒等内容。④同样,与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了环境史研究者的青睐,有关成果不胜枚举。

可以说,环境史学是年鉴学派所倡导的“整体史观”的较为成功的实践。它在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的运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等方面,无不比传统史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今天西方历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仅如此,环境史学受现代环保运动的推动,而诞生于对现实的强烈关怀之中;环境史学家所思考和研究的,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一切。所以,在他们眼里,战争危害的不仅仅是格尔尼卡镇那1654条人命,还有由大气所包裹的格尔尼卡镇——人类的生存环境本身。⑤这无疑是一种洞见,且更能体现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价值——不啻是那盏照射着血腥的黑暗场面的光明之灯。

历史学以过往的人类社会为自己的认识对象,但历史研究者却生活在现实之中,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现实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性决定了历史学家总是带着当代社会的烙印去历史中求索,说明或解释当代的问题,以获得历史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详见卜风贤:《中国农业灾害史研究综论》,《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2期。

② 参见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唐纳德·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④ 《环境与历史》(Environment and History,Vol.9 No.2,May 2003)。

⑤ 关于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参见贾珺、梅雪芹:《从历史的视角看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生态环境灾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119—127页。

我国的世界史学科自诞生伊始,就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连,在研究题目的选取上注意把握时代精神和需要。在一代代先师的辛勤耕耘之下,我国世界史学科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我们今天的学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因时代的要求和认识的偏重,以往在我们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中,对诸如阶级斗争、种族斗争和国际矛盾等人类社会范畴的紧张关系以及与此关联的政治冲突或战争关注较多,而对于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由此产生的后果以及这种后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关注较少。因此,当我们学习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时,对于人们予以浓墨重彩的法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和德国三月革命等耳熟能详,而对于被轻描淡写的1846年波兰农民起义(因1844—1845年的农业歉收和洪水泛滥酿成的饥荒所导致)以及1847年德国的“马铃薯战争”(1847年4月21和22日的饥民暴动)则知之甚少。同样,当我们学习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时,我们熟知“庚子之变”,却不了解“秦晋大旱”。

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世界史学科为求得新的发展,必须开阔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准。为此,我们需要广泛学习和吸收国际史学界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加强与中国史学界同仁的联系与交流。当务之急,乃是在继承前辈们优秀的思想和研究传统,运用新方法和范式继续研究老课题的同时,拓宽和探讨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