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时间:2023-05-30 09:35:33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1

  最新《战争与和平》读后感800字左右

  托尔斯泰曾说:“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的确,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我们置身其中,似乎可以掌控大局,但又感觉如沙砾般渺小。因而,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理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在我看来,它是一群年轻人在时代的大格局下对人生的不同选择,或喜或悲,引人深思。

  性格决定选择,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选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随着时代或多或少改变着。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产生一些新的思想,并不知不觉中完成改变。

  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到放手,甚至死亡。相对于皮埃‘而言,他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性格有关。读后感他冷静,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少皮埃尔的那种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死在战场,深感可惜,但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开安排他,毕竟他在临死时彻悟了。

  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成熟多了,沉静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以至,杰尼索夫再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

  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格是永远不会变的,他们的选择是俄国青年的代表,在战争的洗礼下,他们又使俄国充满让世界战栗的力量。

  最新《战争与和平》读后感800字左右

  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当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我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当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期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我的《战争与和平》。

  应当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可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十分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我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并且,托尔斯泰似乎异常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能够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坚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一样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最新《战争与和平》读后感800字左右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2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1

   我觉得《战争与和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我十二岁的时候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2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间。

   小说以1805-1820年的欧洲大陆为背景,在战争与和平的交错中描述了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等四个贵族家庭的爱恨情仇。几个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人生起伏之后,最终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在战场上牺牲,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终成眷属,而尼古拉?罗斯托夫和玛利亚?博尔孔斯卡娅也组成了美满的家庭,小说的叙事部分以两个家庭的幸福家常收尾,令人倍感温馨。

   主人公们生活在动荡期的欧洲,拿破仑治下的法国与亚历山大一世治下的俄国是19世纪初决定欧洲命运的主要力量。托尔斯泰不仅以恢弘的场景描述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评述。可以说,对历史的探讨是小说的一大基干,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几位主人公的命运沉浮。历史如何被描述?推动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托尔斯泰以非常写实的手段还原了众多历史场景,182019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和182019年拿破仑攻占莫斯科是其中的核心事件。尽管托尔斯泰站在俄国人的立场上描述历史,但如果你想从这部小说里挖掘俄国的“爱国主义”,那恐怕就要略感失望了。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智慧”的俄国军队,也看不到“英勇”的俄国人民。尽管后人认为拿破仑进军莫斯科是俄国军民故意“诱敌深入”的结果,但托尔斯泰却认为法军得以长驱直入只不过是俄军的内部矛盾和指挥紊乱造成的,而所谓“诱敌深入”之战术只是后人的歌功颂德而已。恰恰是俄军的作战失败在客观上导致了拿破仑孤军深入,并最终使他走向灭亡。历史就是这样,后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偏好删减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捏造了很多并不存在的“辉煌”和“丑恶”。

   在感情色彩上,我们看不到作为侵略者的法国人有多么“可恶”,也看不出抗击侵略的俄国人有多么“崇高”。托尔斯泰的对整个战争过程的描述是中立的,也是真实的。“侵略”和“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不能说完全不存在,但这种区分更多时候只是“政治产物”,是人类为自己的可怕行为寻找正当理由的遮羞布罢了。当这些事件的政治意义被剥离,当一个个平凡的人走上战场去残杀同类的时候,不管你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都是罪恶的、也是值得怜悯的。

   尼古拉在追击一个法国军官的时候,因为他的“狼狈相”而心生怜悯。皮埃尔本来打算留在莫斯科刺杀拿破仑,却阴差阳错地救了一个法国军官的命,他还怀着“负罪感”和那位法国军官彻夜畅谈。俄国人是他们的同胞,这没有错,但种族和国别的区分毕竟是人为的、相对的。一个天然且绝对的事实是,同样作为人类的一员,法国人更是他们的同胞。尽管人类总是给战争冠以“正义”、“反侵略”等名号,但这些政治意义难道能改变同类相残的悲剧本质吗?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纪念某一场战争或战争中的某个事件。但是,我们要纪念战争里的什么呢?在中国,“9.18”、“7.7”、“x大屠杀”每年都要被纪念,可是大家除了“日本鬼子侵略过中国”之外又记住了什么呢?战争对普通士兵意味着什么,对一个个普通民众又意味着什么(包括日本人),这些基本上被我们忽略了,大家不去从人性的角度去反思每一个珍贵的人类个体在战争中的遭遇,而是都去关注政治意义了。于是,人们一边高呼x大屠杀的真相,却除了“30万”这个注了水的统计数字之外一无所知。

   在史书和历史教材中,平凡的个人只不过是政治巨浪中的一滴水,或者是一大串统计数字中的分子或分母,人性近乎被泯灭了。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一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还原了那些被所谓的政治意义泯灭了的最朴实的个体生活,而恰恰是那些个体生活才能反映人类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在评价拿破仑是否伟大时说到:“哪儿没有纯朴、善良和真实,那儿就没有伟大。”是的,脱离了善恶标准的“伟大”不过是另一种“渺小”罢了。我们的史书和教材可能是为了“普及常识”,有意无意地夸大了那些渺小的“伟大”,却恰恰忽略了“伟大”的立足之本——人性与善恶。

   最后,有必要谈一谈托尔斯泰历史观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回想一下托尔斯泰那个年代的史学,“神的意志”决定历史的观点已被抛弃,伟人意志决定论还在大行其道,客观规律决定论(阶级斗争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的)刚开始被大众接受。托尔斯泰把主要的笔墨用在反驳当时还比较强势的伟人决定论上,否认历史的车轮掌握在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或库图佐夫手中。

   一个社会就像一艘巨轮,而作为统治者的行政长官们就像飘在巨轮前面的小木舟。长官们误以为是他们在小木舟上划桨才使巨轮前进,但事实上,真正让巨轮运动起来的是波浪。在惊涛骇浪来临之时,巨轮的抖动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小木舟掀翻。在一个羊群里,总会有一两只羊被养得膘肥体壮,其他羊不明真相,于是把那一两只肥羊视作“天才”,它们就是拿破仑和库图佐夫们。但事实上,特意把它们养肥的是牧羊人,目的无非是最先屠宰。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但都在无意中充当历史的工具。19世纪初的欧洲貌似由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图佐夫主宰,但他们又何曾使历史的进程和自己的意志相吻合呢?人之外的要素构成了“必然性”,它和人的自由意志一起干预历史进程,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亦无绝对的必然。托尔斯泰将两者间的互动称之为“法则”,至于这个法则如何理解,恐怕要见仁见智了。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是唯物史观中所说的客观规律?还是“上帝的计划”与人的意志之间擦出火花?这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的时代背景和故事背景主要唤起历史观方面的思考,那么小说的情节则更多地体现出信仰因素。关于这一点,将在这篇读后感的信仰篇中有所探讨。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3

 

   今天终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着《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欢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战争场面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写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现在,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马上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接受并喜欢: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因为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人们欢迎他,因为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因为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因为在节日,他们都可以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的曲子),照他说,他们可以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因为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因为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直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直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人!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欢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农民的横行!多么奇怪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人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的。

   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写是我非常喜欢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写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3

2022年最新《战争与和平》中学读后感范文   《战争与和平》不仅描写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它还唤起我们对民族和世界历史的浓厚兴趣,唤起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切关怀。这是任何专门描写和研究战争的论著代替不了的。而作为一部伟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任何学术论著代替不了的,因为它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一部生命的史诗。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看到了他们深深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

  我把娜塔莎比做皎洁的明月,因为她美得像神话,有大美之形,像天赐。

  当安德烈公爵遭受丧妻之痛和在惨败的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惨败之后,感慨于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名誉荣耀情感只是大梦一场,感觉受到了命运的欺骗和遗弃。安德烈的感情世界曾象是古拙的老橡树:“唯独它不欲屈从于春日的魅力,不欲目睹春季,亦不欲目睹旭日。”但他的难以言寓的绝望和痛苦敌不过少女的快乐。当饱经沧桑的安德烈到罗斯托夫家的庄园时,不是被清脆的少女的笑声吸引的吗?少女娜塔莎是多么快乐啊!

  娜塔莎用她那强大和青春的生命力顽强的抵抗住了命运的挑战,忍受住了美的背后那巨大的担当;没有一遇苦痛,便忧怨、乞怜、颓伤,呈现败像,变成丑陋。在莫斯科即将沦陷之时,娜塔莎肯于舍弃家财,以救治、运送伤员为第一要务,谱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绝唱。

  经历风雨屈辱、苦难煎熬之后,还能典雅迷人、唇齿留香,便是不朽。

  书中总不乏悲惨而凄凉的场景,对于生活在那个战火连绵的时代的人,对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刚毅而有英勇的安得烈就几次触摸到死亡的底线。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过死亡之神,但他的死伟大而令人敬佩。死亡对与这本书中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并不遥远的,也许今天躲过了明天还会在来,若又躲过了明天,总有一天死亡也会临近。但他们面对死亡的做法却可以深深启发我,也许这本书中还有太多的启迪,但对于我来说这的确是启发我最深的。

2022年最新《战争与和平》中学读后感范文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考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依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止。

2022年最新《战争与和平》中学读后感范文   有人说,托尔斯泰画了一头大象,少数人看到了鼻子,更多人啥都没有看到。《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而托尔斯泰也是个伟大而充满魅力的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读这本书,总觉能读出新的东西,这也是名著的魅力所在吧。

  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展示了十九世纪初叶,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仑,开始把他征服的目标指向俄国,以此背景引发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

  书中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以及库拉金四大家族的际遇兴衰投射到战争与和平的大背影中。托尔斯泰在描绘错综复杂的人物命运和历史场面之余,详细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这些人物的喜怒哀愁和生活琐屑,充实了小说的骨架,读书笔记.编织成一个个生动逼真的历史画面。他把战争与和平,军队与社会,上流与下层结合起来,展现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人性和灵魂也在内外环境的双重因素下不断变化着。托尔斯泰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从而表达了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

  他对自己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文字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它带给人的,往往包括万物遵循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

  所以,看完了这本书,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它传达了人类探索生命的意义,乃至一次能够带来哲学启示的精神活动。用生命本来的意义呼唤我们去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思考而感受人生。

  2022年最新《战争与和平》中学读后感范文

  

  201X年末看完了这部百万余字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书中包罗万象,涉及的内容太多,包括历史、宗教、哲学、军事、社会经济、政治、外交各个方面,一时也说不完,所以仅就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历史和生命意义的探讨两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看完这部书后的感想。

  先说历史,书中主要写了俄国在十九世纪初的那一段历史,与拿破仑的两次战争是主要内容。作者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对历史是由伟人创造这种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作者认为,伟人只是历史的奴隶罢了,真正的历史,是由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创造的。如果把每一个人的意志和行为比作微分,那么历史就是对所有这些微分做积分,反映了人们的集体意志和行为。其实从古至今,人类从来都没有真正掌握过历史发展的规律,不然人类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战争和灾难了。

  再说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书中有两位主人公,皮埃尔和安德烈。皮埃尔是俄国第一富豪的私生子,因为富豪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他死后就把所有的财产和爵位传给了皮埃尔。皮埃尔得到了巨额财富,马上就成了待嫁小姐们垂涎的对象,最终皮埃尔被美色和虚荣蒙蔽了双眼,娶了自己内心并不爱的俄国第一美女海伦做妻子。可以想到,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个性不合的`俩人越走越远。海伦本就是社交界的宠儿,嫁给皮埃尔后在社交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受欢迎。皮埃尔因为不幸的婚姻感到痛苦,用奢靡放荡的生活来麻痹自己。后来他加入了共济会,企图用宗教来拯救自己的灵魂。他用他的巨额财产开展慈善事业,解放农奴,建立学校,但是这些对他内心的安慰并不多。直到第二次对拿破仑的战争,莫斯科沦陷,皮埃尔被法军俘虏,那段做俘虏的日子使皮埃尔改变很多,因为没有无休止的社交活动,皮埃尔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之前的生活进行反思。他觉得以前自己之所以不幸福,正是因为得到的东西太多了,而那些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就在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过剩只会带来不幸。后来拿破仑战争失败,皮埃尔获救,他觉得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洗礼,完全换了一个人。对待别人不在像以前那样刻薄,而是充满爱意;对待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摸不着头脑,而有了自己的主见。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4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战争读后感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战争读后感作文1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中讲的是十九世纪初,历史在俄罗斯掀起了滔天巨浪;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伦,开始把他征服的目标指向这里,于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爆发了。

这个时代,俄国还在沙皇主政的社会,虽然整个国家并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但是拿破仑的入侵使得这块美丽得土地到处布满战火。

我读的这本书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利用这样的历史背景些出的最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全书内容浩大,前后花了托尔斯泰七八年的时间才完成的。故事仅出场人物就有五百多个,而且个个人物性格鲜明;而从血战、国王会议、贵族生日、葬礼、舞会、狩猎到农民生活等种种场面的描写,则几乎把十九世纪初俄国的政治、社会事件包罗其中。

这本书拿破仑的战争是全书的中心。但是托尔斯泰想写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给灾民带来的苦难。

虽然在书里有拿破仑、亚历山大等许多历史人物,但他们并不是主人公;那些年轻人如娜塔纱、尼古拉、安德烈等人才是主角。

这些年轻人都还很年轻但他们为祖国挺身而出,在十几年的战争中慢慢成长,成为知识丰富的大人这是书中最令我最感动的。

从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例如写作时要给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命把人物写活。还有写作要,突出文章中心。最重要的是如果国难当前,要像那些年轻人一样挺身而出。

战争读后感作文2通过阅读《抗日战争》这篇文章,我知道沦陷区就有26个省,500余县市,面积有600余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从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我还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抗日战争》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许多着名的英雄人物,如:左权、杨靖宇、张自忠……他们有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视死如归,保家卫国,是战斗模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战争读后感作文3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战争读后感作文4最近,我读了《抗日战争》这本书。这本书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它在讲述血泪历史的同时,透着的是毅力、坚韧、品格和智慧。

以前,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里陈列着无数受害百姓和抗日将士的名单和照片,看了这本书,我的感触更深了。为什么那时的国人遭受那么大的苦难?为什么我们抗战的历程那么艰辛而又漫长?我想,那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并不强大,并不富裕,才会遭受外人对我们的欺辱。也让我们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残忍事实。更让我们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多代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昭示我们:中国人民既然能以艰苦卓绝的努力,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新的振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日寇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历史。还要把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的后世子孙,勿忘国耻。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响起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第一声炮声。然后他们肆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夺。残忍地实行"三光"政策。1937年12月,在南京日军的刀枪下,他们视中国人为玩物,肆意宰杀、取乐。居然还有日本军官在这里展开"杀人"比赛。南京城顷刻间横尸遍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正式向中国投降。终究我们还是胜利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曲折坎坷,来得刻骨铭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抗战史,复苏了我们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为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注入了强劲的精力。这些对当今现代的我们依然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必须牢固树立国耻的意义、忧虑意识和危机意识。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在伟大祖国通往现实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们理应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转变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70年后的今天,历史的警示仍在,日本右翼势力却屡次公然践踏国际秩序,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从参拜神社,到解禁集体防卫权;到妄图拿走我国的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国歌奏响,我心中不禁心中澎湃,正是因为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才会拥有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一个充满和平的中国!望着高高悬挂着的五星红旗,我感到了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今年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重温历史,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化耻辱为悲愤,化悲愤为自尊,进而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战争读后感作文5同学们听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吗?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文章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么爆发的。1914年6越28日,奥匈帝国的'皇太子裴迪南在参加军事演习的时候,被一个塞尔维亚热开枪打死,这起事件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借口这件事向塞尔维亚发动战争,德国也向俄国和法国宣战,比利时向德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又队德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和奥匈帝国的开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最后,德国无力反抗,加上内部发生政变,最后向协约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灾难,无数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丧失性命,这也是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读到这里使我想起我们国家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的八年抗战,打退日本人,建立了新中国。多少人民为这片土地流血和牺牲了。我深深感到战争给全世界人们带来的无数伤害,世界需要和平。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有用的人,保卫祖国不被侵犯。使祖国越来越强大!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5

《战争与和平》这部书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个人读书心得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战争与和平个人读书心得感想1《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组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弘开阔的美。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虽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却反映了农奴制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书中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描述了历的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性格内向、意志坚定的安德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潜质;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的彼埃尔,缺少实际活动的潜质,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生。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__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在各个国家,军人都是崇高和伟大的,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但军人也是人,也有阴暗和脆弱的一面,部队中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争权夺利和勾心斗角。

我向来是不喜爱看历史题材的书籍,但是,《战争与和平》是我第一本喜爱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方面融入书中情节中,体验书中主人公的思想变化,另一反面也不禁的发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即使是平凡的人物也能写的让我们对其充满了敬佩。战争是残酷的,但在战争时期却会让我们更加盼望和平。现身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是否就应珍惜此刻温馨的生活呢?难道非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不,就应从此刻开始把握!

我们反对战争,但是,我们绝不惧怕战争。当战争来临时,我们也同样会拿起武器,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去保卫自己的安静、和平的生活!

战争与和平个人读书心得感想2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联恶化,战争一触即发。然而身处俄国上层社会的人们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在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感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赴沙场,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着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_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自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向以来,我都很喜爱彼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但是略显轻浮了些,因此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下了对安德烈的感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因此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以前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资料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难怪作家高尔斯华绥说,如果要举出一部贴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取《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个人读书心得感想3这天最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爱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述、战争场面描述、心理活动描述、人物对话描述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述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此刻,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立刻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理解并喜爱: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正因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生们欢迎他,正因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正因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一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正因在节日,他们都能够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正因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的曲子),照他说,他们能够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正因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正因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向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向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正因美才可爱,而是正因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生!我最喜爱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爱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_农民的横行!多么个性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关于爱情的名言。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述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生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的。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述是我十分喜爱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述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在此,我期望喜爱读书的人千万莫错过这本好书,不读《战争与和平》,枉称读书人!

战争与和平个人读书心得感想4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悲剧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写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择。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因为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终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美好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可以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意义,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面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着,只要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战争与和平个人读书心得感想5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

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

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品味;理解;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能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完完全全拥有一个充实、丰富、坚强、凝重的生命。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四单元的课文。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切实把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在一起,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一、情景导入 细致品味

对于战争,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无论是时间空间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景,从内心深处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及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引出了:雷利发出了怎样的呼声?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进而引出疑问,带着疑惑,朗读感悟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我首先围绕雷利之所以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是因为他失去了父亲,那他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学生自由读书,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且勾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爱家庭、有知识、爱和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用一句话自豪地介绍爸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想象画面,假如爸爸凯旋归来时的幸福与快乐,与爸爸的灵柩归来时的伤心形成鲜明的对比。阅读教学应该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语言,而这通过想象都可以实现。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除了在课内挖掘生命教育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发掘生命的深度,在课外也要通过广泛阅读让语文进入每个学生的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延伸他们的生命价值。

二、音响画面 加深理解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从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没有对语言的深入理解,生命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抓住中心语句品析、朗读,用心理解加深自我感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假如爸爸回来了,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使学生把自己摆进去,与文中角色合二为一,与作者一起怀念父亲,一起悲愤。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截取了画面,用真实的情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真实的再现父亲回来的样子:“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的凝固的血。”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儿子失去父亲的痛苦,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对战争的痛恨,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痛恨战争,渴望和平。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通过教学达到思想的共鸣。

同时,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细致品味。教师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无限的渴望”这一感情基调,紧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选择合适的乐曲配乐朗诵,读出体会,读出感情。在引领学生一次次的呼唤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感情,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

三、资料展示 引发思考

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提出一个问题:爸爸虽然牺牲了,但他还挂念着和平。但世界就会因此太平了吗?由此引出本课的难点问题,“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9.11事件、阿富汗内战,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了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更激发了学生对战争的痛恨,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正确的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立志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展示战争资料,引发学生思考。“作为一名小学生都知道战争的残酷,知道要维护和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呢?”这个环节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对有些国家,有些集团发战争财的痛恨!在学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战争存在着巨大的利益,为了巨大的金钱利益或是政治利益,这些手握重权的国家领导人放弃了别的国家人民生存的利益。学到这学生不禁要问,那为了追求利益,战争何时才能平息呢?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7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战争与和平》,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以儿女情长衬托出法俄战争,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社会领域,非常值得回味,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这部著作。

小说描写的是:俄罗斯的罗斯泰尔伯爵的女儿娜塔沙美若天仙,在一次舞会上和一位年轻的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相爱。可是,不久后法俄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最终负伤身亡。娜塔沙悲痛欲绝,在别人的劝说下无奈改嫁。此时,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俄国有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本书充分地表现出俄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

读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我感触异常深刻:主人公安德烈忠心报国,最终为国捐躯,他的爱国情怀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安德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终身长眠于九泉之下,守护着自己的祖国。娜塔沙天真善良,十分纯洁。彼埃尔善良真诚,凭着继承的遗产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可他并不像其他贵族,坚强与邪恶作斗争……这本书真是把那时候的俄国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的淋漓尽致。

读完这本书,我衷心祝愿人世间不在发生战争,和谐永在!

白云飘飘网记住了吗?^_^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8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7 

教学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那样进行艺术创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让课堂如虎添翼。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例来谈一谈。 

教学目标 

1.认识“蔚、弋、频、茵”四个生字,重点认读“巡弋”“频频”这两个词。 

2.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战争前大自然的美好以及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体会前四节诗歌的写作特点,并仿写一节小诗,表达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3.体会“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句子的含义,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环节一:对话春天,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播放一组春天的图片,和学生交流。 

师:春天来了,你和谁一起去做什么? 

生1:我和好朋友到草坪上放风筝。 

生2:我和老师、同学到郊外春游。 

生3: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欣赏美景。 

师: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1:开心! 

生2:快乐! 

生3:幸福! 

师: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做许许多多快乐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是,当我们沐浴着春光,享受春天的时候,有许多国家正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有许许多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正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如花的生命!他们多么祈盼能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享受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多么幸福、快乐!怎样让孩子们的情绪沉下来,从美好的现实进入战争的情境?这样的设计为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体验美好,痛恨战争 

学完生字词后,重点学习第一小节。 

师: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 

生1: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师:蔚蓝色的大海是怎样的?海鸥的乐园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大海的图片,播放海鸥的叫声) 

生2:大海好美啊!我听见海鸥快乐的叫声,他们好像在唱歌。 

师: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当战争袭来,这一切还存在吗?(播放爆炸的声音及战舰的图片。) 

接下来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大海多美啊!你看:蔚蓝色的大海                ,微风吹来,海面上荡起                ,一群海鸥                ,海底                ,多么                啊! 

轰!一声巨响,海面上掀起         ,海鸥们           ,海底的           ,海水           ,海面上漂浮着            ,多么令人              啊!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听海鸥的鸣叫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大海的美丽。“轰”的一声,战争到来,原先美好的一切毁于一旦。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朗读,学生很快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含义,深切感受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灾难,体会对战争的痛恨、抗议或控诉。】 

环节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1.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用“______”画出来。 

2.哪些诗句描写了战争的景象?用“~~~”画出来。 

3.你从哪个词感受到战争对大自然的破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读—画—品—读”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2-4小节吗? 

(小组合作探究,反馈学习情况。) 

师:这是诗歌的前四节,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一节诗的后面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 

师:它表达了什么? 

生2: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抗议。 

生3:我还发现前两句描写大自然的美好,接着写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最后作者发出抗议。 

课件出示:仿照第1-4小节的写法,写一节诗,表达你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的                               , 本来                                                          , 

可是                                                          , 

这究竟是为什么? 

课件出示几个场景: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动物园、游乐场等,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小练笔。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好地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并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环节四:呼唤和平,享受春天 

教师播放战争的图片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再次感受战争的罪恶。(师旁白:因为战争,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每天都面临着恐惧、饥饿、疾病的痛苦。因为战争,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火中的儿童。) 

学生观看战争图片,教室里静悄悄的,有些男同学的眼眶红了,还有些女同学在擦眼泪。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心里好难受。 

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战火中很多儿童无家可归,他们真可怜。 

师:你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听到一个孩子在喊“妈妈,你在哪里”。 

师:这是什么造成的? 

生:战争。 

师:如果让你对战争及发动战争的人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生:战争,离我们远远的,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需要和平! 

【设计意图:战争的图片和悲伤的音乐非常震撼,烘托出战争下人们生活的悲惨,并和现实中美好的和平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们入情入境,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环节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完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儿童和平条约》,而儿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再次激起学生对和平的祈盼。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9

要上汇报课,我和指导师商量后,最终决定上《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具体体现在:

1、这是一个战争题材,离孩子们的生活非常遥远,如何在上课的过程中调动起孩子们的体验,激发起他们对战争的痛恨,这是摆在我面前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2、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案例描述]

经历了多次的修改教案、磨课的过程,我决定运用朗读这把利刃,化解这些问题于无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通过自读自悟,想象画面,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感情,感悟作者对于战争的控诉、对于和平的期盼和对于战火中的孩子的怜惜。下面我抓住几个朗读片段,来浅议我是如何处理教材的。

片段1:品读诗文,享受春天

师 (板书:春天)孩子们,春天来得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鲜花开得灿烂多姿,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你觉得做什么事让我们感到最快乐最享受呢·(板书:我们 享受)

生1 我喜欢在这样的春天去野外走走,闻闻花香,和小蝴蝶们做游戏。

生2 我想去野外采许多鲜花带回家。

生3 我觉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是最快乐最享受的。

师 还有谁和我们一样,也在尽情享受这春天这大自然的呢·(板书:和 一样)让我们一起走进一首诗歌。

(出示教师改编的一首小诗。)

师 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读通顺,找找还有谁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享受大自然,又是怎样享受的呢·指名说。相机板书: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生1 有海鸥,它们伸展着在蔚蓝色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2 有星星和月亮,在蓝得发黑的夜空里说着悄悄话。

生2 蜥蜴和甲虫在金黄色的沙漠里爬行。

……

师:是啊,大到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小到沙漠里的蜥蜴和甲虫,都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让我们面带着微笑,一起怀着享受的心情读这首小诗吧。

反思:课堂伊始,我先和孩子们聊聊春天,唤起他们对春天的美好印象,在这美好的感情基调下,再读我根据诗歌改编的一首小诗,孩子们的表情美美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

片断2:读出苦涩的画面

师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第1-4节,仔细阅读,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你的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哪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你可以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把诗中有关的句子划一划,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出示第1-4节,学生自己读)

师 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说明你们被这首诗深深打动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巡弋的战舰和水雷不停地在蔚蓝色的大海上穿梭,海鸥们惊慌地四处飞翔。

生2 我仿佛看到了金色的沙漠里驶进了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硝烟弥漫,蜥蜴和甲虫们的快乐天地遭到毁灭。

生3 我仿佛看到了绿茵茵的草地上到处散落着地雷碎片,孩子们再也不敢来踢足球了。

……

(请生在说完后读相应诗句,相机加以点评和进行朗读指导)

师 刚才我们在字里行间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把美好的一切都摧毁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画面。

(出示图片)

师 大家都看到了,如果说大海、沙漠、夜空、草地所组成的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的话,那么战争会带来什么呢·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你们自己的感受。

生1 战争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生2 惊慌失措

生3 死亡

……

(请生在说完后读相应诗句,相机加以点评和进行朗读指导)

师:是啊,我们所看到的一幅画面里是蔚蓝色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漠,蓝得发黑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洋溢着无忧无虑,而另外一幅画面里面却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频频发射的导弹,散落着的地雷碎片,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这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诗人又是用哪些词语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呢·仔细读课文,找一找,拿出笔,在书本上作记号。

生:本来……可是……

(出示1-4节示红,师引读)

反思:我的朗读指导是在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并且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后进行的,针对学生的朗读感悟、体验,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画面。根据学生实际对课文挖掘有一定深度,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几句话中体悟到文本丰富的内涵。如此,学生朗读入情入境,教师指导润物无声。

片段3:把诗歌"读"在脸上

师 我们读诗歌要用心去读,要把自己放到诗歌中去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篇诗歌你想怎样读呢·

师 孩子们不要急着读,我们要善于先酝酿自己的感情,来,我们一起来酝酿一下。

师 好,老师看到了你们在酝酿感情。那么,孩子们能把诗歌"读"在你们脸上吗·让老师从你们脸上"听"到读诗歌的声音。

生 ……

师 老师发现你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能告诉我你这种表现的原因吗·

生 因为我觉得战争摧毁了很多人的生活,我感觉心里很沉重。

(指名分节读课文,师趁机作朗读点拨,后两节可以师生合作)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10

一本日记,让我们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体会到了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让我们认识到了纳粹恶魔给人类整体以及每个个体带来的伤害以及无可弥补的伤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妮日记的读后感八年级,供大家参考。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八年级1“在历史上众多在重大痛苦和损失之时为人性尊严发言的人当中,没有谁的声音比安妮 弗兰克的更铿锵有力。”这是出自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话。《安妮日记》一本感动过上千万个心灵的书。

这本日记始于1942年终于1944年,它见证了荷兰人民在德国占领之下饱受的折磨。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二战爆发不久,德国占领了荷兰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弗兰卡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

从自己的亲生感受中安妮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对种族灭绝政策的怀疑与愤怒。开始时安妮只把避难看做一种冒险,但是,逐渐地她发现自己必须思考这场战争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这不仅揭露了德国纳粹党的罪恶,还让我们看到了百姓人民的痛苦磨难。书中有段话是这样的:“我们高兴地一跃而起。经过恐怖的昨天以后,最终迎来了好消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希望停战!希望和平!”

这段话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百姓人民那种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即使在最黑暗的年地下也会在这渺小甚至不可能的希望中发出自己最有力最不屈服的呐喊。这是人性的尊严,是人心灵深处最警戒的一道防卫线。犹太人也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们也会哭会笑,也同我们一样要吃饭,他们也向往着和平,也希望融入这个世界。但却遭受着非人的经历。有时候我会为他们抱怨不公,却敌不过纳粹黑暗的统治与人格的扭曲。战争的残酷远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它带来的只是无尽的后果。

现在的我无法想象没有和平后的生活,但是我知道这本满是流水账的日记中有着人性最有力的声音。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八年级2这个假期里,我又借来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我上中学的时候借过一次,可是没有看下去。这次我借来之后,本想给上中学的女儿看,可自己先被吸引,用两三天的时间就看完了。我一面惊讶于现在读书的速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另一方面我感叹于我确实不再青春年少。读书可能真是和年龄和心境有关。年轻时,我只爱读一些故事内容更丰富的小说。年长了却爱读一些生活琐事随笔了。

读了安妮的日记之后,更深刻地体会到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话的内涵。安妮日记记述的是犹太13岁少女安妮在二战前藏身于密室两年里写下的成长日记,更是展现了种族歧视与战争迫害下犹太人的苦难生活。

两年,白天从不敢发出声音,晚上不敢点亮烛火,安妮连同藏匿的八个人呆在阴暗的密室里百无聊赖,学习和读书成了最大的兴趣。相对于他们,我们生活在自由的蓝天下是多么的幸福!

关于亲情,安妮每晚做祷告时只愿意让父亲在场,而不愿意说给母亲,这让母亲伤心欲绝,“我没有办法让安妮爱我”,母女间没有建立起亲子关系。对于安妮来说母亲只是一个称呼。究其原因,是平时母亲对安妮总是不恰当的评论和残忍的玩笑,让敏感的的安妮与母亲渐行渐远。

安妮在密室里从13岁长到了15岁,和里面唯一的男孩彼特有了朦胧的爱情。还好在安妮短暂的生命中这些可贵的感情都经历过了,也算是对读者的一种慰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生命、爱情和自由谁的价位更高呢?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安妮虽然生命停止在15岁,但她的日记却永传于世,让世人景仰。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八年级3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我受益匪浅。和安妮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安妮日记》是从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啊姆斯特母。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漫长的25个月内,她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面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问题,让她展现出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生态度,永远满怀着理想,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以前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战争时代孩子的心情,还让我懂得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好好的珍惜眼前这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安妮善于思考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这本书可以读到历史,战争,种族迫害,还可以读到期盼,成长与困惑。最重要的是:愿安妮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伴我们快乐的成长。

感谢安妮·弗兰克写的《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我真喜欢《安妮日记》这本书。

我合书沉思,不禁思绪万千。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八年级4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13岁写到15岁。安妮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兰避难,可是德国军队入侵荷兰。希特勒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想要将犹太人赶净杀绝。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时间。虽然有朋友们的帮助,但他们每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中。秘密后屋里本来善良的人变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抢。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格特最终被转移到伯根_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写日记的时候和我一样大小,她当时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艰难。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别!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想想现在的生活,回忆安妮的生活,你就知道现在有多幸福,多快乐!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没有绝望,她坚持读书,写日记,希望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当一位作家和记者,施展自己的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对友谊,对种族,对军事等等的看法。在几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时刻担心被发现,被抓走。他们经常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安妮在日记中观察仔细,文章通畅,描写生动,着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

战争只能说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安妮对漫长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换来的只是苦难和死亡。像安妮一样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个,让我们大声说出:“和平万岁!团结万岁!”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八年级5从古至今,书籍便是文人墨客讴歌的对象。古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今有“书籍是饥饿的人的一块面包”的名言。作为一位惜书爱书之人,每天坐在柔和的灯光下,读名家著作,是愉悦的享受,而总众多著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族少女安妮·费兰克。她的家庭原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安妮被迫全家迁至荷兰避难,二战爆发后不久,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一家人躲进了一间密室,密室成员后曾至8人。1944年8月有人高密,他们8人被捕并被关进集中营,最终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其父整理并出版了安妮的日记,即为《安妮的日记》。

这本书描写了许多鲜明感人的形象。安妮是一个性格活泼的花季少女,她的父亲谦虚随和,母亲语言夸张,缺乏理解能力,姐姐内敛端庄,温柔懂事……,性格迥异的8个人,构成了这本日记式小说的主体,更触动我内心的是,让我对生命、对二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安妮的日记燃起了所有人对生命的热情,使人们认识到大屠杀、反犹太主义,也使人们认识到人性内心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为现代业界的精神象征。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11

【关键词】视角;对话;叙事声音;叙事效果

美国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的小说叙事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画面感强且擅长对话。在四十年的艺术探索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海明威风格”。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入手,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非人化视角”的运用

“非人化视角”是指叙述者说出来的少于人物知道的,也就是“客观式”的叙述,只能看见人物的外部言行而无从知道人物的内心世界。其落点是对象的外观,具有客观展示性,使叙述者的观察视角“物化”,让叙述者的眼睛变成类似摄影机的镜头,避免主体的情感、情绪、意志对观察对象的辐射。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亲身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在短篇小说《大二心河》的开始,就描绘出经过战争浩劫的大地:

火车顺着轨道继续驶去,绕过树木被烧的小丘中的一座,失去了踪影。尼克在行李员从行李车门内扔出的那捆帐篷和铺盖上坐下来。这里没有镇子,什么也没有,只有铁轨和火烧过的土地。沿着森奈镇唯一的街道曾有十三家酒店,现在已经没有留下一丝痕迹。【1】

接下来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写了一年前战争结束后的自然景观,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许多蚂蚱由于生活在烧光的土地上,都变成黑色了,战争的残酷不由自主地跃然纸上了。可是海明威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景物而对战争进行大段的描写或丰富的回忆,更没有对刚刚过去的战争进行主观议论和抒情。尼克不得不以注意周围景物或钓鱼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填补心灵的空虚和荒芜。海明威这样处理,尽管读者看到的仅是“八分之一”,但却为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海明威人物写得真实,读者会强烈地感受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就如同他已经写了出来。这样,不仅节约了生活素材和文字,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缩短了作家、读者与作品三者之间的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留下了精神创伤,人们的身心受到了摧残,他们极力想挣脱战争的梦魇,尽力逃避对战争的回顾。在小说中,作家采用“非人化视角”,力图使尼克忘却和逃避刚刚结束的战争劫难。这一切说明尼克对战争不堪回首,这也正是读者能够领会的,尚未诉诸于文字的那“八分之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海明威“非人化视角”的创作技巧的高明之处,它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家倾向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潜藏着巨大的思想容量。

海明威以“极冷静的现实眼光来观察战争,不掺杂幻想和任何感彩,做到严格的客观,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的客观,正是因为获得这种客观眼光的来之不易”【2】。“非人化视角”的运用,必须要求作者叙述尽可能少地带或不带自己的感情。要想摆脱自己的主体情绪叙述,必须多视角叙述,因而,“多视角叙述”是海明威小说“非人化视角”叙述的一大特征。多视角是“非人化视角”的多重组合形式,有了多视角也就必然有了不同视角之间的转换。

二、对话性的叙事方式

海明威在小说中的叙述不是作为全知的叙述人出现,不是对事件一一交代清楚,而是让事件在人物的对话中自然流露,作者通过人物间对话简括事件过程并推动情节发展。海明威小说中的对话,时而交代出事件的序幕,时而交代出事件的结局,自然而简练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海明威的许多小说以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简洁的对话避免了许多解释及重复、冗杂的背景交代,读者可以从对话中体会出许多不是人物直接讲述出来的东西。在《白象似的群山》这篇短篇小说的开篇对话中,我们便可很快得知故事人物为一对青年男女,在一个嘈杂的小站等候一列火车,男青年希望怀孕的女伴去堕胎,女的忧心忡忡,心情很复杂……短短的几句话,使读者便读出许多隐含的东西,省略了文字,精练了语言。海明威的对话跳跃性很强,他认为读者可以从上下对话间体会出含义,他便不再去写出,但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对话间的内在联系。

在《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处写到,在一个阴雨的秋日,卡萨玲死于难产,亨利顿时失去了与寂寞和死亡抗争的精神支柱,他内心一定是痛苦万分,生不如死。但海明威没有花费笔墨渲染他内心的巨大痛苦,相反,而是安排了一组简短的对话:

我走到病房门口。

“你现在……不能进去。”一个护士说。

“不,我能。”

“你还不能进去”

“你给我走开,”我说,“另一个也走开。”

但是当我把他们撵走,关上门关掉灯以后,并没感觉好多少,却像与一尊雕像告别一样。呆了一会儿,我离开了医院冒雨回到了旅馆。【3】

从“不,我能”这三个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亨利对亡妻的挚爱,正是因为这种爱而生出一种权利,也就是见爱人最后一面的权利。亨利哄走了两个护士,说话态度有些蛮横,但却合情合理。他要独自一个人与爱人诀别。亨利的话语简短,却有一种无法抗争的力量。他对卡萨玲的那份感情也因含蓄缄默而更显得深沉厚重。小说写到这里戛然而止,作者没有再浪费笔墨多写一个字。但是在平白、简约的字里行间,却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失落感已达到巅峰。亨利连遭战争的重创后,爱情是他最后的唯一依托,妻子的死对他是致命的一击。对话性又使小说产生了极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海明威小说对话分量大,常给人一种电影剧本的感觉。对话十分接近日常口语,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在眼前浮现一幅幅熟悉的画面。作品中的对话是平日里常听到的对话,这样便自然地拉近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将作品中情境与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总之,海明威小说基本上以“非人化视角”来传达作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他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其杰出的创作和文笔简练、内涵丰富的风格著称于世。海明威更是一位特别擅长写对话的高手,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简括事件过程,推动情节发展,表达多重声音。在语言上,他净化、摒弃了十九世纪那种冗繁的文风,以轻松简约而明朗、平白而蕴藉的语言,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

【参考文献】

[1][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陈良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文中引用的语句出自该译本第235页。

[2]海明威《老人与海》,董衡巽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文中引用的语句出自该译本第209页。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12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小节,可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发出祈盼,让战争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在教学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补充材料、感情朗读和展开想象三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一、补充材料是拓展内容的有效手段

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教师又从网上下载了有关朝鲜半岛局势新闻报道,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学生对战争自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课文中所讲的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这些资料中了解到战争到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安定的因素。从这些资料中,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战争让那么多的人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战争让那么多的亲人生离死别、国家沦丧……这样,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出现一幕幕战争的灾难,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感情朗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

在本节课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这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因此,在朗读这句话时,语气自然是逐句加重,语气中自然含有深深的谴责。这样,朗读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深化了学生的朗读,二者真正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展开想象是学习课文的重要方法

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在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境?沙漠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境?通过想象、交流,教师又给学生播放图片课件,学生也能够了解到战争让本来安宁的自然世界变得喧嚣而残酷,自然也就了解了战争给自然社会带来的灾难。

四、拓展训练是巩固学习成果的良好手段

本课拓展训练是固定格式的仿写,仿写《做早操》。诗歌给的第一节仿写内容是:小鸟,起得早,叽叽喳喳,在树枝上唱歌。学生分别仿写到:小草,起得早,飘飘悠悠,在风中做操。小河,起得早,哗哗啦啦,在山脚下做操。小猫,起得早,肃肃静静,在角落里做操。学生用诗的语言写小兔、小虫、花儿、露珠等许许多多的事物。通过仿写,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诗的结构特点、句式特点。课下,郑梦瑶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联想,写了一首《校园随想》,刊登到了校报上。她写到:“是谁?把洁白的雪花,扑簌扑簌地撒向大地。素裹春的校园,滋润春的生机。是谁?把暖暖的春意,呼哧呼哧吹向大地。驱赶冬的严寒,迎来夏的惬意。又是谁?把知识的大门,吱扭吱扭地渐渐打开,启迪新的灵魂,萌动智的灵犀。是云朵撒白玉,是阳光驱寒意,是敬爱的老师,把我们辛勤培育。”正如全国特级教师俞国娣所言:“当你喜欢诗的时候,就会用诗的语言启迪智慧;用诗的韵律锤炼语言,锤炼我们自己的语言,也去锤炼学生的语言。用诗的节奏去行走课堂,组织课堂,动静搭配,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