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战争诗句

战争诗句

时间:2023-05-30 09:58:09

战争诗句

战争诗句范文1

《国殇》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所作《九歌》中的第十篇,是一首献给为国殉难将士的祭歌。这首诗采用了直陈其事的手法,既抒发了屈原对死难将士的深切哀悼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楚、秦两国曾于河南丹阳和陕西蓝田交战,楚国在这两次战争中都吃了败仗。《国殇》可能是以这两次战役为题材的作品。

全诗可分为两段,前十句记叙死难将士英勇作战和壮烈牺牲的经过,后八句是诗人赞颂为国捐躯将士的歌词。这首诗一开始就描写激烈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程度。“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这就为楚国将士英勇杀敌和壮烈牺牲准备了典型环境。“操吴戈兮被犀”是写披坚执锐的将士的威武形态,“车错毂兮短兵”是写敌我双方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这两句勾勒出了一幅广阔而又悲壮的战争图画,像磁石一样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战马驰骋、刀光闪耀、利剑飞舞的古战场上。

“旌蔽日兮敌如云”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极言敌人之众多,来势之凶猛。它直叙敌方势力的强大,为下文进一步描写战斗的白热化和楚军将士英勇作战及壮烈牺牲的悲壮场面作了铺垫。随即,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则是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画面:“矢交坠兮士争先。”“矢交坠”写敌我双方如雨般的利剑互射的情景,表明战争的激烈和形势的危急。可是,在这种敌强我弱,“矢交错”的情况之下,更为感人的是楚军将士却奋力“争先”。“士争先”三字,把出军将士不怕牺牲、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形象地表现了楚军将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楚军将士的倾慕和颂扬之情。

接着,车战更为激烈了。“凌余阵兮躐余行”这句写敌军已冲入楚军阵地和队伍之中。“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兮击鸣鼓”三句,更进一步描写楚军在战事节节失利的情况下,将士们仍英勇顽强地作战的情形。这三句高度集中地描写楚军将士临危不惧、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战车左边的战马已战死,右边的战马又负伤,但是,指战员们临危不惧,埋好车轮,拴住战马,举起玉,紧擂战鼓,拼死杀敌。将士们这种奋不顾身,鏖战疆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气贯长虹,可歌可泣!最后,诗人先议论后写实,交代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天象怨恨,鬼神愤怒,这是议论,将士殇尽,尸体遍野,这是写实。“严杀尽兮弃原野”,这是一个何等悲壮的场面啊!以上十句,九句写实,一句议论,主要描写了楚军将士壮烈牺牲的经过,字字句句渗透着诗人对死难将士的无限敬仰和热烈赞颂之情。

诗的后八句,写诗人对以身殉国的楚军将士的热烈颂扬和深深悼念。由于内容上的连贯和协调,因此,在结构上,这两部分的承接就显得十分自然。“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写出了出征将士们以身殉国、义无反顾的决心,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死难将士们的无限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读之,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悲痛欲绝地面对苍天述说着死难将士出征时振臂宣誓的动人情景。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这是感人肺腑的形象描写。楚军将士生则操吴戈为国而战斗,死则佩长剑持秦弓而含笑九泉。这两句把楚军将士那种为国捐躯、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诗人通过形象描写,再次展现了楚军将士壮烈牺牲时那种威武不屈和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姿态,揭示了爱国将士至死不渝的爱国思想。联想起诗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诗句,足见诗人的思想与情操同殉国将士是息息相通的。只有像屈原这样的爱国诗人才能体会到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心境。“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这两句是对牺牲将士的崇高品德的高度赞扬,并自然归结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诗人驰骋想象,以极大的敬意向死难将士进行祝告和安慰。人死而神灵,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诗人从死者正义的爱国精神、勇武的气魄展开想象,这是赞美,也是怀念和祝愿,再次表达了诗人对爱国将士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

《国殇》结构严谨,描写的死难将士的形象生动而具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首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献给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悲壮祭歌。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十六中学)

战争诗句范文2

[摘要]高适的《燕歌行》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表达了由于战争无休无止,战士思乡盼归、佳人怨旷的情绪。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也曾经存在,而最有现实感和人情味,也最有艺术价值的应以《小雅,采薇》为代表,双重旋律的交织表现,极力地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边塞诗歌的创作。

[关键词]《燕歌行》 双重旋律

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极力渲染战争的场面,可谓是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诗人在小序中点明的“感征戌之事”,其中所“感”之一,是表达战士思乡盼归之情。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于是就产生了家庭离散,男怨女旷这方面的情绪,而这也是《燕歌行》古题的本义。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至此,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

在《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曾经存在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毛诗序》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思也;靡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抒情主体存在“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以遗怀。这可以称为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从表现人性的丰富复杂,表达普通人民群众情绪的角度看,这类战争诗中最有现实感和人情味的,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可以《小雅・采薇》为代表,诗的末章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战争诗歌的人本思想,或曰古代的人道主义。诗的主旋律,是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情绪:“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戒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写的是主人公被国家民族的利益所激起“公义”的一面,然而,诗中也出现了另一个旋律:“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戌未定,靡使归聘”。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战争又残酷异常,于是忧虑情绪难免潜滋暗生。这种情绪积象日久,便会冲破胸臆,发为诗歌,这可是属于“私恩”的一面了。正是由于这种“公”与“私”的矛盾,造成了战士一生的悲剧。诗的结尾突出了“一个人的遭遇”,诗中出现的“我”纯是个体形象,可以说,诗中“公”与“私”两个旋律的交织表现,说明了这样一点:战争的胜利,是以战士的一生为惨重代价的!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主题啊!对后来出现的汉乐府名篇《十五从军征》,我们也可以作如是观。

双重旋律的交织表现,极力地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边塞诗歌的创作。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及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在玄宗以前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老百姓平时务农,农闲练兵,战时出征,服役期限在21岁到59岁之间,有的人刚成了年就从军,到60岁始得免役归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透露这一消息,王昌龄的另一首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有些争议,而在我们看来,这种不同意见正从一个侧面说明,诗的主旨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么单纯,仅仅是表达唐军杀敌卫国的决心。即使是全诗最豪壮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历来人们是从正面理解的,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载集》却认为:“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信有意味”。这就是指出了其中贯穿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相冲突的双重旋律。刘承洛先生《唐人绝句精华》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戌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这种意见颇值得我们细味之。返照《燕歌行》中双重旋律,正是中国古代战争诗悠久传统的再次体现。

战争诗句范文3

名家·名作

《雁门太守行》赏析

从有关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诗人引用“黄金台”的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唯其奇诡,愈觉新颖;唯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凉州词》赏析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场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赵其均)

说来有趣,知道王翰的《凉州词》,源于自己从书中看到的一则故事,“葡萄美酒夜光杯”,因这句诗,我便深深喜爱上了《凉州词》。

起初,“葡萄美酒夜光杯”是以晶莹剔透、玲珑纯净的美好画面留在我的脑海中的,年龄渐渐增长,也略读了些诗词,方知它的背景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温馨浪漫,且越来越感受到诗境的苍凉与凝重。

 

在我看来,这首在盛唐边塞诗中颇有地位的诗作,最值得体味的是其中的一个“醉”字。多数人认为,战争类的边塞诗无外乎两类:歌颂战争或者暴露战争。但是我却总觉得王翰的这首《凉州词》很难被划分为它们中的任何一类,因为我既无法明确感受到作者对战争的赞美,也无法触摸到他浓烈的厌战情绪;也或者这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我们便模糊了。我突然大胆地想象,是不是王翰自己也没有想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只是呈现一种真实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就不得不承认“醉”字用得奇妙无比。

 

难道不是吗?盛唐江山,地域辽阔,纵然边境受扰,也灭不掉大唐雄风,所以,一醉方休其实是当时参战将士们的豪迈胸怀。而即便是威武七尺铁甲勇士,也是肉体凡胎,阵阵催发的琵琶声使他们更多体会到激战的临近,心中有不舍,有无奈,但又能怎样,醉了或许更好,以此解忧。而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看似豪情万丈的宣言,其实更是对历来战争的清醒认识。所以,醉只是暂时的,是化解心绪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戛然而止的艺术力量,那种纵情欢乐的旷达、借酒浇愁的无奈、欲言又止的矛盾,真被一个“醉”字表达得意味无穷。

 

五味杂陈,这就是“醉”字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凉州词》的味道。

链接中考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压”字妙在何处?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笔下的画面。

3. 《雁门太守行》及《凉州词》两首诗都写战争,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战争诗句范文4

原因是下句的理解与整首诗的基调不符。该诗是作者于大历元年寓居夔州西阁时的感时伤世之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先后死去。作者感时忆旧,写下此诗,心情异常沉重。

诗中也有此感情基调的直接或间接印证。首联“岁暮”二字有韶光易逝之感;“天涯”有自伤飘零之意;“五更”表现出作者的彻夜难眠;“鼓角”暗示出战局的紧张;至于“三峡”句,由课后“相关链接”小字部分可以知道是武帝问星象之事。“星摇者,民劳也”,由此可感觉出作者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野哭”一句可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尾联,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况,更显出诗人内心之凄苦。综上所述,全诗的感情基调应属低沉感伤,即历来对杜甫诗风的定位“沉郁顿挫”。根据语境义的推敲原则,“夷歌数处起渔樵”句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一,由“夷”字看出地理位置,析出飘沦之伤感。这种说法目前是细心的读者最认可的一种。听到“夷歌”说明了作者已经到了边远之地,于是想起了自己多年漂泊的经历,此时此刻便有了强烈的处边远之地、无处是归所、思故都之深的飘沦之感。

第二,忧国忧民之痛。此种理解必须结合上句一起分析。作者流寓至此边远之地,却依然能听到战伐之声,说明此刻战争已经开始慢慢地渗入边远地带。如此细微的观察,也只能来自于敏感并时刻心系家国和黎民苍生的诗人,由此也可看出杜甫那种“自始至终”的忧国忧民情怀。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也会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

第三,当然也可以把前两者结合起来理解,即既抒发对个人漂泊无依无靠的伤痛之情,又有对国家在战争铁蹄的践踏之下“无处是安土”的伤时之痛,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时刻紧密相连。而这点在杜甫其他诗歌中也有体现,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再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四,这一句是“以乐景衬哀情”。歌声此刻在小语境、大语境中都显得格格不入,而且恰恰相反,所以很自然地想到诗人在极其悲痛的情况下会用的一种手法――反衬,用歌声来反衬出哭声之痛或听此哭声的诗人内心之痛。

第五,也可以理解为“以哀景衬哀情”。为何这样理解呢?我们还是以“歌声”为突破口。歌有很多种,歌声自然也“千姿百态”。所以我们可以打破思维从反面去理解歌声内容,在战争频仍的时代,渔樵的歌声中也充满了对国家、对时代、对自身生活的忧愁。

第六,对比手法。上句写惨遭战争的百姓哭声震天,下句写边远之地人民仍沉浸在短暂的安稳中放声歌唱,此句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影子,诗人可能借此用自己的一腔爱国忧国热忱来冷视自己毕生关注的人民,竟是如此地冷漠和麻木,这也是忧民的一个内容。

第七,从“渔樵”入手分析,按照古代一些诗歌运用意象的传统,可以猜测此句可能包含着诗人的隐逸思想。但是,杜甫毕竟是杜甫,根据知人论世的鉴赏原则可以知道,这种可能性在杜甫身上是绝对没有的。“渔樵”除了隐逸之意外,还有“世外高人”之寄托。古有“终南捷径”之说,所以渔夫、樵夫很多时候多是不得志的有德有才之士。此刻国家面临沦落灭亡之灾,杜甫愁得不知所措,而真正具备力挽狂澜能力的高人却闲戏于山水之间,这自然会引来杜甫的伤感无奈,即强烈的忧国情怀。

战争诗句范文5

关键词:王翰 凉州词 狂放悲凉 赏析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在激越的琵琶声的催促下开怀畅饮,如果我醉倒在沙场(战场)上,请君莫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赏析:

王翰(生卒年代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诗人。唐睿宗景玄元年(公元710年)进士。曾为汝州长史、先州别驾,累官驾部员外郎,后贬道州司马,随卒。王翰任侠纵酒,恃才不羁,为诗多壮丽之词,亦擅长绝句,在当时声望颇高。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驰名边塞诗坛的七言绝句。诗里描写了将士们正要纵情痛饮却被催走上战场时的复杂心理。

诗的首二句,用极富于地方色彩的事来烘托边地军中宴饮气氛。

“葡萄美酒夜光杯”,作者利用通感的手法,从视觉和味觉两个方面,展现了庆功宴会的丰盛。“葡萄酒”,在唐代是西域的特产,用“美”字一修饰,酒香四溢,令人垂涎。“夜光杯”,据记载,周穆时,西域献光杯,杯用白玉之精制成,光明夜照。这里指精制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增添了颜色美,令人可以想象那觥筹交错、光彩闪烁的宴饮情景。

该诗第二句,写琵琶声急,催人出征。将士正举杯欲饮,琵琶催行。欲尽酒已不可能,马上就要去沙城,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险恶的厮杀,一场生死的决斗。“琵琶声”既是战将们筛宴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既说明筛席上的气氛热烈,又说明将士无奈的悲伤情绪。真正的战士,决不会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中止。所以第二句中一个“欲”字,一个“催”字,活生生地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诗的后二句以以醉卧沙场的战士之口,说出一番令人深思的话。

催尽管催,饮还是饮,就在这临行待发的时候,还是一连狂饮几杯吧。“醉卧疆场”,展示宴会高潮,他们陶醉在杯光饮酒的欢乐气氛中,酒酣耳热,醉在平沙旷野的战场。“君莫笑”,看似平淡,实际饱含了复杂的思想情感。难得痛饮呀,我们又要出征了,琵琶又催我们上马了。由此很自然地过渡到第四句:“古来征战几人回”。遥想自古以来的征战,对照亲身即将经历的这场及其惨烈的搏杀,十分自豪地说:“请不要笑话我们残羹冷炙,喝得东倒西歪,自古以来,戍边征战的人儿有几人能平安回来啊?”短短的话语,却预示,古代边塞战事频繁,将士们为保家卫国,命不保夕,难得片刻的安宁,难得短暂的纵情欢歌,他们一出征,还能保住生命、平安回来吗?“醉卧”二字,使将士们的话语“狂”而“不妄”,醉态栩栩如生。他们纵情饮酒,带有悲壮的自言自语,与急促的琵琶声汇成一片,狂欢、无奈,不能不令人伤感。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无情。笔者认为该诗反映的应是情绪是悲壮的: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灾难。

王翰所处的唐帝国,国力富强,声威远震。作为当时军队中的战士,自然有着时代的豪情,不会逃避战斗,不会恐惧死亡,甚至怀有建功立业、猎取功名的幻想。从这句醉言中所表达出来的复杂心情,细品味,就有对战争的厌倦和不满。诗人以豪华的场面和美丽的字句掩盖着,正如战士只以醉醺醺的壮言微微泄露他的内心。

有人评此诗时,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已极”。(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又有人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施补华《观佣说诗》)其实,这首诗既令人悲,亦令人喜;似感伤,似旷达;似谐谑,似悲愤;似欢快,似无奈。这正是这首诗以其含蓄不尽的表达方式,引起人们联想,激起人们感情共鸣的魅力所在。

战争诗句范文6

论文摘要:《胡征长诗选》以事记史、以情记史,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鼓舞了一代人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夺目光彩概括了一个时代、井在新时代呼唤着神圣文学的回归。尽管极左政治使这位“胡风分子”蒙冤二十余年,直至今日才将他写人当代文学史.但其人格和作品却因此而更加昭示了文学的神圣。

1998年11月27日笔者见到了一位矍砾而慈样,激情与旷达并存的老人—我仰望已久、贸然相扰却赐我促膝长谈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一胡征,并有幸获赐他签名的《胡征长诗选》。

《长诗选》中的两首长篇抒情诗《七月的战争》和《大决战》,创作并出版于50年代初期,1955年便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与作者一起蒙冤25年。作品虽然距今已半个世纪,但其中所展现的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却叩响了我心灵之门,让我挥开经济社会中的冷模和失落,在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面前惊醒。

一、历史诗录

综观中国半个世纪的当代文学史,反映民主主义革命题材者有小说、散文、诗歌.但以长篇抒情的鸿篇巨制去描绘解放战争的过程.尚无前例;同时也正像胡征自己的分析与设想:“·…在宏大的规模抒写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巨大的激情。·一自从荷马到歌德、拜伦、普希金、捏克拉索夫,已为人类完成了叙事诗的使命,而大规模的抒情诗呢正是在这一艺术开创性的意义上、《七月的战争》11951年出版)、《大决战》1953年出版),在五十年前向我们走来.其中《大决战》承蒙元帅审稿和题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当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来得及被人们充分认.的时候一场不幸的大祸从天而降,1955年诗人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卜‘而蒙冤数十年,其诗作也因中国当代的极左政治、中国文化的“因人废言”而被批判,使它在补充了艺术空白之后.却未能对艺术创作、艺术研究产生本应产生影响。这不仅是诗的悲哀、艺术的悲哀,也是史的悲哀。

长诗以持久而热烈的情感、宏伟的画面‘记录了中国人民第二野战军逐鹿中原的鲁西南战役和挺进大别山,历史的亲历性使得这部诗史有着军事纪录都难以达到的准确、具体和生动;’‘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深夜十.点三十五分大反攻的序战开始了八,二借那通明的月亮门见察这个战场/……乌云盖住月亮/水沫溅在脸上/起先望见船在浪上翻邓迫后只见大浪不见船户…五分钟突破天险,十分钟占领河堤了的四十万人马/$作哑巴冻方马其诺防线在历史上留下五分钟的笑话这样准确的实录.这样具体的描绘,这样生动的再现,岂是普通记录所能代替!诗人在诗作中以浓重的情感之笔,表现了数十万军民参加的大规模战役,在雄壮的战斗进行曲中,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代壮美的英雄群像,那里有将军、士兵、老百姓,也有诗人自己。正像诗人天蓝曾勉励诗人胡征的话:“写出与命运抗战的人民英勇不屈的群像,这是时代赋予诗人的使命卜一胡征优秀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事带情,以情附事,以亲历的准确记录,以真情的渲染,记录了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历史。它不仅超越了一般的史料记录,超越了新闻报告,也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诗,它是历史的诗录,史料价值、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

以事记史,“诗人必须首先忠于生活,然后才能忠于诗,而诗才能忠于主义,wL}]在对于两大战役的描述中,诗人首先是以战士的身份亲历了战争,其次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现察了战役‘然后才用诗人的笔描述战役。诗人尊重历史,严格按照历史进程展现战役的进展,以事记史,客观、准确,具体地记录了历史。写战争序幕时.诗人用具体描写和宏现展现写了‘.出发.、炸弹./捆上驮子!/汽油,嚷上卡车/大炮尹肥绿帆布的新衣穿好/}架队/到广场上集合/驾驶员,坐上司机台漪兵/备马步兵/刺刀出鞘舱上肩/步马炮工错/司政工卫直属机关各种各类各部一切准备好唯备好/我们出发!一如果不是亲历了战争的战士和记者,怎能有这徉详R具体的史料记载。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水正滔滔/向黄河/向古代天险/向天险的南岸‘东方马其诺防线’乘风前进”。一如果没有诗人的气魄,怎能展现这迅猛的进军节奏,怎能体现这如同电影的长镜头画面,那收纵自如的推、拉、摇、移。将战役从宏观到具体,表现得层次分明、生动如睹:联络干事沪谁打谷场上借火光点查俘虏勤杂人员厂带着绳子和扁担/借火光检验敌人的大炮/戴口罩的医生护士/在破庙的院子里/借火光绑扎滴血的伤口胆架员/借火光抢救彩号/电话员厂借火光往北岸架线尹漓级指挥员了带着作战参谋,借火光巡视战场J砚察敌人的情况r布置新的大战:”寥寥二十一行一百三十四字,以急促的节奏、细腻的工笔,精练而又准确地描绘了血战汝南最壮烈的战斗—强攻大雷岗的血战间隙,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用抒情诗做战地实录,这种史料价值延伸了诗的生命。

以情记史。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在两部长篇抒情诗中,战土的豪情、诗人的柔情、布尔什维克的挚情,贯穿了长诗的十四章五千一百多行,让我们在真挚热烈的情感渲染中,去感受那“大起大落金属撞击之刚烈美.暴风雨电闪雷鸣之天威美”。在诗史的观照下,看到诗人的情感展现。但胡征为诗为文.深谙张弛之道,宏观展现、细节描写、真情抒发相结合,豪情澎湃、柔情委婉相交错,使诗史体现出高度的艺术价值。

战士的豪情。在诗作中,诗人善用对偶、排比、短句等多变的句式,构成铿锵的诗句,以大气磅礴之势,酣畅淋漓地抒发战士的豪迈之情,描绘壮美的战斗画面。在攻破黄河大险后,战上们骑在马上,面对黄河“刺刀指着黄河饲它几万里的威风沪哪里去了/同它几万里的翻天大浪产催流中国多少世纪隋多少英雄豪杰/像昨夜了我们五分钟就拿到胜利。”指点江山,抒发胜利豪情后,接着是挥师南进的气势:“前进/前进/前进/任何要来的都来啊便凶的狂风来啊便猛的大雨/来啊便亮的电便响的雷便大的水产嘟来啊/都来啊哦们喜欢这个不平凡的夜/惊心动魄的夜/醒着的夜。”对偶、排比和短句加重了感彩,加快了诗句的节奏把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豪迈的气概滋满诗行,形成势不可挡的威严之势.使全诗通篇响彻.‘金属冲击之声’.。同时.也由于情感的强化和渲染.使得画面真实生动,展读之际,似乎可见可触,为那段壮美的英雄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画卷。

诗人的柔情。胡征在两部长诗中不是单纯的以激情一贯到底,而是激情与委婉交错展现,抑扬起伏,张弛有度,把一个诗人对人民的热爱、对战友的真情、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偶、叠词、叠句、长句的渲染,质朴流畅地表达出来。在《七月的战争》之七老不倒的旗杆》中,诗人以极为悲痛的.,表达了对在鲁西南定陶攻城战中英勇牺牲的王克勤同志的无尽的思念和深切的战友之情:.‘喊不应的排长呵了我们找来一顶新军帽/正正戴在你头上/我们展开’人民英雄’的金字红旗准轻地盖在你身上一”这里通过长句铺排。细腻地抒发了战友之情,加深了对战友的怀念:在第一节中。七个小节,每一小节都从‘.排长呵,排长呵.’的呼唤开始一种追思、尊敬和不舍之情,在千声万声的呼唤里.在叠词、叠句的回环往复里,在一唱三叹里,表达得真切、圣洁人泪下。在即将离开根据地南征时,诗人禁不住对人民的思念和惦记:”我们要走了/以后记挂我们的时候f肥地犁得深些.尹把苗种得旺些,我们很远闻见麦花香了位子宽心打老蒋/我们要走了/,一俄们要走了/.一”在这回环的句式中,在这长句的精细描绘中,军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鱼水之情、诗人怀念根据地的柔情战士纯净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复杂丰富的感情体验,都被细腻而准确地抒发出来。

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在两部长诗中,通篇贯穿的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追求者、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爱党、爱人民、爱祖国的赤诚之情,从稼七月的战争》第一节开始,诗人便通过诗句表达出对党对人民的热爱:我们是从/晋冀鲁豫边区/三干万人民的肩膀上出发/我们是从全解放区一万万四千万人民的心窝上出发了我们是从咱己的良.心/自己的党性/自己的仇恨和责任/自己的立功事业出发……’.这种对人民的热爱与责任,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的一往深情,正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纯洁党性的体现;这种对敌人的仇恨.对革命事业的追求,正是一个共产党员最坚定的党性体现。第八章稼人党表》通过战士的语言更生动地刻画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爱党之心:.‘指导员/我啥都舍得了我啥都不要识要党表/指导员/..…气厂背包可以扔掉汁生命可以拼掉/名字可要给我写上入党表/指导员户……/只要一张入党表/……球你快把我的名字写上人党表.’面对冲锋号、面刘恶战、面对牺牲,战士想到的只有党,这是多么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呵;对真理的追求,对党的热爱,成为战士生命的全部,这是怎样可贵的忠诚呵.这忠诚不也正是诗人真实情感的体现吗!

时过而境迁,史实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漠.但人类自古以来,唯有真情万古不灭。

以情记史,不仅丰富了史,也延续了史.使史与情同在。然而情贯史,却也显现出史的单薄与片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时代局限:如对战争的局部描写、激烈壮美刻画有余,对战争的整体把握、复杂由折表现不足;对人物的政治性表现有余,而对人物的复杂情感表现不够;同时,由于强求气势磅礴恢弘、排比、对偶使用太泛,流于形式,显得累赘和生硬。但贯穿全篇的直觉体验、史料记载,却弥补了这些不足,为解放战争、为历史的英雄群像、更为抒情长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文学的社会价值

在长诗出版的五十年代初期,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长诗中所塑造的英雄群像及昂扬的革命豪情,对当时的人民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五十年代单纯、向上的时代精神,正是诗作中心情感的延续和体现。在一个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教育人民,改造群众,使之尽快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总理在1453年9月召开的二次文代会上,提出了英雄形象塑造问题:而长诗的出版是在50,51年,这种创作思想的偶合,揭示了一个本质的必然,那就是一个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坚定追求。这种责任感不仅表现在诗人的两部长诗中,更体现在诗人六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无论是在作为’、胡风反革命分子”的岁月里.还是归来的日子里.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政治使命和艺术追求.每一首诗都是真情抒发.都为时代而作,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每一个作品都浓缩着历史,概括着时代.都反映了民心、鼓舞了一代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这个八旬老人与我的三小时长谈中.胡老谈到了曾经下放的胧县山区、曾经教书的宝鸡师院,也关切地了解当时学校的文学教学和文学探索,他坦荡的胸怀、坚定的信念、敏锐的头脑.无一不让我信服:‘’人常常面对复杂的社会考验,有时会说违心的话。我自己也说过违心的话。但重要的是尽可能少说,尽可能不说。搞文学创作是这样,为人是这样,教书也应该这样。”一席话,让我顿悟诗人不凡的气质及文学的神圣:一一负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才有的真正生命价值,一部富有社会价值的作品才会有真正的艺术价值。

在当代文学中,由于八十年代中期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由强调教化而走向另一极端、兴起了消遗文学和新历史主义。一个把文学变成鼻烟壶,消遣把玩;一个淡化历史背景,在混饨中逃避现实,‘,新历史主义的历史世界是失去了具体时间标示的生活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具有价值意义的人消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虚幻自我的个体,是被无意识本能操纵的一个体,是自我欺骗的个体。面对这种一个体,作家既恐惧又无能为力二”川文学已从神殿走下:但走向平民的同时.也走向失落,连文学创作者自身也失落在其中,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在欢呼文学摆脱了政治时,忽视了文学的生存价值。于是,现实开始报复文学,纯文学期刊停办了.地摊文学兴起了一固然,读者的需要是文学的第一生命,但在时代转型期.读者需要导引、需要依托.否定个人崇拜并不意味着否定信仰,人生不能没有信仰,社会不能没有信仰,文学更不能够没有信仰、文学的精英意识、现实主义价值不可丢—年已八旬有余的胡老以其长诗选的出版,在二十世纪末期竖起一杆现实主义的大旗.呼唤着现实主义的回归。

战争诗句范文7

一、借助生活,建立诗歌“场”概念

所谓“场”即诗歌的场景、场境,它是指一首诗歌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元素融合创造起来的一个时空,一个生动的生活场景。诗歌就是一场精致的“生活秀”。要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穿越到诗歌生活场景里,以一种生活的真实去碰撞叩击另一种生活的真实,勾连、徜徉、体验。解读诗歌,首先找到“场”元素,组织“场”景,感悟“场”境,生成创造,有所感悟和发见。以李清照的一首词为例。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言近旨远、小中见大、具有巨大艺术空间的小词,也是一首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依据此词特质,要迅速通过时、地、人、事等信息来找“场”,组“场”和入“场”。通过品读,我们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生活场:这是一个雨打风吹的暮春晚上(时间),在闺房里(地点),有一个年轻的贵族(人物),她望着房外风雨在疯狂肆虐着满庭的花草(环境),她自斟自饮,醉卧深睡。早晨睡起,风停雨住,她急切询问侍女海棠花事,一番感叹:应是绿肥红瘦!捕捉到这场景,再浸淫其生活,回味追问,风雨之夜,女主人公为什么要喝这么多浓酒?早起为何只关心花事?她仅仅是感慨花事吗?她怎知绿肥红瘦?最终再悟诗歌深意。透过深闺贵族女性的生活场,一个孤独寂寞、心烦意乱、惜春伤春、惜花怜己、多情而纤敏、细腻而聪慧的贵族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全诗借事传情,曲径通幽。

二、借助生活,理解和探究诗歌内容题材的丰富内涵

诗歌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因而诗歌题材多样。它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宫廷诗等。解读诗歌,可先分辨诗歌类别。再从诗歌类型特点,联想我们的生活常理,分析内容情感主旨。这里仅以边塞诗为例,边塞诗是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试想,它如果写人,寄托生活,写的会是哪些人?应该是士兵、将领、边疆百姓、去边疆巡视的大员甚或是君王。根据每类人自身特质再细分。边疆士兵会有哪些类型?该有保家卫国善战型、思乡怀人苦痛型、反对战争激愤型等。边疆的将领又会有哪些?有善战体恤士兵的;有好大喜功只顾享乐的;有怨恨战争和怨恨君王封赏不公的等。它写景物环境,岑参把它写得浪漫雄奇,高适把它写得现实冷峻。它写事,边塞有两国征战、士兵浴血、操练比武、戍守牧羊等特有事务。由生活认知最终整合边塞诗全面知识图谱。藉助图谱,理解边塞诗。如:

没蕃故人

张 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首先归类这是一首边塞诗。对照边塞诗图谱,本诗写沙场征战,全军覆没,朋友遥无消息,生死不知。这是一场悲壮还是悲惨的战争?此诗 “结意深惨”。学生只体味到诗中表面写的作者对朋友生死不明、凶多吉少的“惨”意,体味不出它的另一层的“惨”意。如果借助建立起来的知识图谱,就可以领略到本诗还有对残酷战争的痛恨与控诉的深刻意蕴,这样就把这首诗的灵魂给读出来了。

三、借助生活,理解诗歌内在脉理

诗歌内在脉理,即诗歌结构的一种自然性生成,诗歌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先景后情,由景而生情就是一种生活常态,这种模式是生活的最自然生成。“起承转结”也是诗歌的一种基本结构模式。“起”即起句,日常人们写诗,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以议起。起句开出,往往语才出一半或语义未丰,承句紧跟其后,构成语意的完整性和圆融性。起承二句,已构成局部意义空间的完整性,再往下就无法延伸。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等的思路转换、结构跌宕的转句应运而生。转句是诗歌跃起的关键,尤其重要,行家看诗很关注这个节骨点。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 “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 结句是顺理成章、顺水推舟的收束,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神光所聚”所在,它有的直接点题旨,有的含蓄隽永。可见,诗歌的结构形式,无不是客观生活在艺术上的折射。以南宋诗人赵师秀的诗为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本诗的起句写景,写梅雨时节,眼前所见,勾勒环境,包括时令季节和地域特色,随意而生活化。一句还不足表现梅雨气候特点,承句“青草池塘”和“黄梅”相互迎合,共同铺就了一个浓郁的梅雨季候生活场景以及人物在这种特有环境下的一种舒朗的、散淡的、又略带喜悦情绪的画面。前两句写足之后,迎来转句。转句不仅结构上是荡开一笔,而且也是情绪上变化的关节所在。结句点明了主旨,表现貌似“闲适”实则焦灼的情绪,它表现得含蓄而有韵味。全诗结构的来龙去脉从脉理上看似精心谋划,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随意流淌漫漶,自然天成。

四、借助生活,类比联想,触类旁通,理解诗歌意蕴

诗歌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历史在惊人地重复着,生活也在惊人地重复着。可以说我们现今生活还在延续着诗歌里的生活。类比联想,接通诗里诗外,化深奥为浅易,令人豁然开朗。金开诚先生曾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想什么?对接联想我们自身生活和诗中的相似点,激活学生思维和激发趣味。类比联想是解读诗歌不可小觑的法门之一。以唐代诗人严武的一首诗为例。

巴岭答杜二见忆

严 武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战争诗句范文8

出塞a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b,不教胡马度阴山c。

注释:

a乐府《横吹曲辞》旧题,为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常用诗题。 b龙城:即黄龙城,在今辽宁朝阳。 飞将:指汉之“飞将军”李广。 c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阴山:在今内蒙古至河北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是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线之一。

上榜理由:

在王昌龄的边塞诗中,这是最有名的一首。我想大家都知道“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这句诗,从结意看,它和高适的《燕歌行》有可比之处,但手法简繁有别。绝句不能像歌行那样长篇铺排,夹叙夹议,它才起气势便近结束,所以不仅要凝练概括,而且对起句、落句要求更高。这首诗起句立意新奇,同时诗歌语气慷慨坚定,激荡情怀。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简简单单七个字便勾勒出一幅明月照耀边关的壮阔的图画。诗人大笔勾勒不注重细部,给人一种粗犷之感,这种粗犷之感正好配合了边塞的寥落、萧条的氛围,给人以对于边塞的想象空间。秦时明月更给人以时空的交错感,仿佛时间流逝停留在这厚重的边关之上,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一句蕴含了哲思的神奇之笔!尔后,诗人触景生情,写到“万里长征人未还”,暗示了战事的频繁发生,在深沉的哀叹中,寄托了世人对于战士们的深深同情,同样,这一句也包含了深重甚至残酷的历史感,让人感叹战争对于征夫对于百姓的残酷性。诗人在前一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引导我们一起进入时间的长河,一起体验边塞战争所造成的深沉历史感。更为巧妙的是,诗人在三四句提出了自己对于如何解决战事的想法“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这句话虽然含有一定的空想成分,但是洋溢在其中的豪情和深重的家国之思还是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内心,这两句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又暗含着一定的讽刺意味,表现了对朝廷腐败的哀思,这种弦外之音使我们回味无穷。王昌龄的边塞诗,在古代并不比其宫怨闺情诗受关注。但自从杨慎将《出塞》列为“神品”、李攀龙以它为“七绝压卷”之后,明代关于《出塞》的讨论就十分热烈。清代以后,舆论多倒向《出塞》一边,佳评时有,宋宗元认为它“高浑悲壮,应推绝唱”。

战争诗句范文9

译文:<br>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br>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br>1.出自:<br>王昌龄《从军行》<br>2.原文:<br>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br>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r>3.赏析:<br>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战争诗句范文10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军如乌云般压来,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在这秋色里,号角声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中的鲜血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君王招纳贤才的厚爱,我宁愿手提利剑战死在沙场。

【写作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814),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元和二年(807),李贺仅17岁。

【典故化用】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才、招揽隐士。

【内容主旨】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重要词句】

1. 黑云压城城欲摧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 半卷红旗临易水

此句中“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陈了战争的残酷、持久。

【诗歌风格】

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中考链接】

1.(2012湖北随州卷)古诗词名句填空。

《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气氛凝重而战斗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江苏盐城卷)

战争诗句范文11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给的一首诗,写于革命战争年代。全诗只有4句24个字,却联结着两位伟人深厚的战斗情谊。然而,这首诗的沉浮,又见证着几十年来的政治风雨,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笔者在少年时就耳闻此诗,更有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我又亲自聆听过曾担任彭总办公室主任的王焰同志,对此诗命运的详细评说,至今记忆犹新。

1947年秋,我参军后在豫北军分区教导队受训。1948年春节,领导怕我们这些新兵思乡闹情绪,想着法儿改善生活、组织娱乐。除夕,班里开联欢会,热闹得很。我们的班长老杨是位老八路,给分区首长当过警卫员,是公认的有学问的人。他在会上出的节目,就是朗诵本文开头的这首诗,说是写给彭总的,使大家惊喜异常。这首诗通俗易懂,念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后两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让人读后好像看到彭总在火线上的英姿,似乎品味道到了彭总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豪气。当时,我们问班长诗从那里得来,他说是抄来的。

但是,在解放初期出版的诗词中,并不见这首诗。1959年,彭总受到错误批判,这首诗自然更听不到了。1978年,彭总。1982年读到《自述》,有这样的记载:“在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击败追敌骑兵后,承同志给以夸奖: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标点是笔者所加)。我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将原诗退还了。”读后,感慨万千。1986年,看到新出版的《诗词选》,将此诗列为“副编”,而且4句中,有3句在文字上同彭总的记述有出入。

1988年夏天,笔者到报社任职,曾多次拜访在军报担任过重要职务的王焰同志。当时,他已过古稀之年,交谈中才知道他曾长期在彭总身边工作,眼下正埋头《传》的写作。我对他讲了自己接触“彭大将军”这首诗的经过,并提出公开发表的两种文本,文字上何以有如此大的出入?王老怀着对彭总的深深敬意,讲述了这首诗多舛的命运。

王老说,你们班长的抄录,可能来自冀鲁豫军区《战友报》。从现在掌握的材料看,是1947年8月1日《战友报》最早公开发表此诗的。该报编者在按语中说这首诗是搜集来的,但从哪里搜集来的,并没有说明。1957年春,有人向问及此事,他回答是“记不起了,似乎不像”。的话当时并未公开,所以同年4月,《文艺》又发表了此诗。不久,彭总受到错误批判,这首诗也就没有人再公开传诵了。直到1978年12月,彭总冤案得到,这首诗才在黄克诚悼念彭总的文章中,重新见诸报端。可这首诗没有留下原稿,而且又讲过“记不起了”,因此有人提出,现在要肯定它,必须进一步查实。后来,经查寻资料,访问当事人,重新得到肯定。所以,1986年出版的《诗词选》,将此诗收入。因未得到审定,所以列为“副编”。

当谈到此诗在《自述》和《诗词选》中有两种文本,文字有出入时,王老作了深入分析。他说,彭总写自述时,同外界完全隔绝,全凭自己记忆,文字上有差别可以理解。1947年,《战友报》发表此诗的全文是:“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关于第一句,彭总的回忆是“山高路险沟深”。从整个革命战争的长期性着眼,说“路远坑深”,使这首诗具有更深刻的意境。第二句和第三句,彭总回忆是“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看来他的记忆是不准确的。

1990年9月,我调离军报,在打电话同王焰同志告别时,他高兴地说,“彭大将军”那首诗,出自之手,已有了更多的直接证据。后来,看到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录,记述了1947年8月我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地区歼灭敌整编36师后,再录此诗的经过。2001年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讲了写此诗的环境:吴起镇一带深沟断崖,从高处往远方看去,只看到一道又一道深沟。的六言诗,“前两句是讲战场地貌和我军英雄气概,后两句是称赞。”这些材料,都进一步证实此诗出自之手。

后来,《传》对这首诗的引用,采用彭总在“自述”中的说法,这也许是对当事人的尊重吧。但现在人们总是将《诗词选》的说法,作为正式文本。

战争诗句范文12

渲染,原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目的是使画面形象更为突出,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主体形象。渲染与烘托不同之处在于:渲染是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则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如贺铸的《青玉案》下阕“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中的“闲愁”,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突出其愁之浓重,用的是渲染;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里描写的是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者完全沉浸在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从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用的是烘托。渲染手法能凸显画面及人物的情感,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写俯仰之间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和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杜甫的《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句中的“微风”“桅樯”烘托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近年高考真题索引

2012年全国课标卷、广东卷,2010年安徽卷,2005年江苏卷,2004年福建卷均涉及渲染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先答出渲染的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渲染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渲染手法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运用了渲染的手法,诗人通过对( )渲染了( )氛围,表现诗人( )的感情,有着( )的作用。

现场练习

岁 暮①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6分)

(2010年安徽卷)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先理解诗词内容。首联说自己在岁尾年末,不能跟家人团聚,边地战事依旧,油然而生一种凄凉之意。颔联具体写吐蕃兵势的浩大,“烟尘”涨天侵犯雪岭,“鼓角”铮鸣,惊动江城,此联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营造一种战争的氛围,渲染战争的凶猛可怕。“犯”“动”揭示出敌人来犯的气势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冲击。颈联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真是惨不忍睹,以“流血”来渲染战争的恐怖,再发出自己的忧叹“朝廷谁请缨”,这里用汉代终军请缨的故事,也暗示当时朝廷中没有以身殉国难的人。尾联先用反问“济时敢爱死”,暗示自己渴望能赴难报国的决心,然后用“寂寞壮心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和悲愤。但诗人是不甘心这样寂寞的,所以才会有“壮心惊”的心情。

题目所问的表达技巧包含三大方面内容,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那么从不同角度思考,会出现很多答案,例如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

对偶,如“烟尘犯雪岭”与“鼓角动江城”。

借代,如“烟尘”“鼓角”代边境战争。

双关,如 “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反问,如“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写出了朝中无人为国分忧的情景。

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

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 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

针对本题,从渲染的角度作答为:本诗运用了渲染的手法(1分)。“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恐怖,渲染了时局的艰危(1分),流露出作者渴望能赴难报国的决心和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1分)。(本题另一鉴赏可从上段分析文字中任选其一即可)

强化训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①苗发、司空曙:李益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