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雄人物读后感

英雄人物读后感

时间:2023-05-29 18:00:52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有效性更是教学的生命之所在。课堂教学有效与否不在于容量,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学生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一线语文老师不再“盲从”,不再追求表面意义上的流畅与生动,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认识到: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删繁就简、摈弃浮华的,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能力有效发展的。

而回顾身边的常态课教学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很多学生课上无精打采、昏然欲睡,课堂如同一潭死水。究其原因,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让课堂教学趋于有效呢?笔者愚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关键。

[课例]《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一、巧设导入,激活思维

师:同学们,“英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古到今我们领略了无数英雄人物的风采。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生1: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帮助刘备出谋划策,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非常了不起!

生2:是英雄,是他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3:舍身炸碉堡的是英雄。

生4:送水工顾桂华叔叔是英雄,他不顾寒冷和危险救出掉进河里的四个人。

……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却是一群特殊的英雄,他们就是――(读题“蚁国英雄”)

师:读了课题,你们的脑海里会闪过哪些问号呢?

生1:为什么说蚂蚁是英雄?

生2:在我们眼中,蚂蚁是那么弱小,它怎么会成为英雄的呢?

师:是的,老师也和你们有着同样的疑惑。被人类视为区区弱者的蚂蚁怎么会成为英雄的呢?(板书:区区弱者)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细细地品读。

[评析]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课的精彩导入可以牢牢锁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热情,使其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后面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清之学者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则思,思则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形成思维习惯,每位语文老师责无旁贷。上述教学片段中,教者采用悬念设置法进行导入,利用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畅谈所了解的英雄人物,使得“英雄”这个字眼在学生脑海中立体起来,高大起来,丰满起来。然后话锋一转,“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却是一群特殊的英雄”,引出课文主要描写的对象――蚂蚁。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蚂蚁的形象和先前所谈的英雄人物形成极大的认知落差,因而造成悬念,引发学生质疑、思索:“在我们眼中,蚂蚁是那么弱小,它怎么会成为英雄的呢?”这样的导入既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彰显了本课教学重点。

二、有效提问,激活思维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火呢?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火势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学生默读,思考,交流。

生1: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生2: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师:大家再细细读读这些句子,哪些地方让你感受特别深?在一旁写下来。

学生再读,纷纷动笔写起来。

师:谁来谈谈自己心中的感受?

生1:“火舌”让我感觉火势像一头猛兽一样张开血盆大口,正气势汹汹地扑向这群可怜的蚂蚁。

师:是的,死神正向这群蚂蚁逼近。

生2:这场大火真是太可恶了,这群蚂蚁也真是太可怜了!

师:你有一颗弥足珍贵的善良之心!

生3:在肆虐的火神面前,弱小的蚂蚁根本不堪一击,如果不采取行动,它们一定会葬身火海。

生4:我从“一串红色的项链”中感受到火势很大,我似乎已经闻到了蚂蚁被烧死的焦臭味。

师:你对文字的感觉很敏锐,从比喻句里感受到火势的凶猛。此刻,蚂蚁们命悬一线,情况何其危急!谁来用朗读把大家带进这一万分危急的场面?

生1读。

师:此刻,我们已经闻到了蚂蚁们被灼焦的气味。请你。

生2读。

师:也许他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表现出情势的危急。愿意加入的站起来读。

生齐读。

师:看哪,大批蚂蚁已经倒在了火神的魔爪下!再读。

生再次齐读。

[评析]

一般来讲,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文本中,隐于字里行间,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必须借助文字的感悟来实现。因此,语文老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咬文嚼字”,在字里行间细细咀嚼、品味,感悟文字所传递的情感,从而与作者引起共鸣。“课堂提问”则是老师引领学生体悟文本的必要途径。可以这么说,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乎到是否能够激发学生深层思维。

在这个片段中,教者先以“这是一场怎样的大火?”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探寻描写火势的句子。再以“哪些地方让你感受特别深?”引导学生咀嚼字词,想象画面,从而获得真切体验,为下面的指导朗读作好情感上的铺垫。在读、思、画、想、写的系列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此时,他们恍如“身在火中”,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三、运用“补白”,激活思维

师:“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这是何等的壮烈之举!可外层蚂蚁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烈火焚烧时,它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音乐缓缓响起)

生凝思片刻后,陆续举手。

生1:它们会想,如果能用我们的生命换来蚂蚁家族的延续,我们无怨无悔。

生2:为亲人而死,我死而无憾!

生3:虽然大火焚烧着我的身体,但是一想到家人可以生存下来,我就再也感觉不到死亡的痛苦了。

生4:如果我们的死能够换取亲人的生,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师:此时此刻,这群可敬可爱的“蚁国英雄”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用心写下来。

生练笔。

[评析]

国画里有一种技法叫“计白当黑”,运用起来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卷中着墨处虽寥寥几笔,却能给欣赏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惬意地享受其中。而新课改下的教材与国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教材中隐含许多有思考价值的“留白”部分,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无限遐思。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留白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思索进行补白,进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洗礼。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2

苏轼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词作虽篇幅短小却写得雄浑豪放、气象恢弘,有壮阔的景物,有风流的英雄,有吊古伤今、旷达诗意的词人,很适合学生诵读。我通过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层次梯度式诵读,从而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情景中,感受词人情感的波澜起伏,立体化有韵味地吟咏这首词。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注音、释义初读词作,初步感知词作之美。

2.通过对词作整体内容和章法的分析再读词作,感悟词的章法美。

3.通过进一步品读鉴赏重点词句把握作品内容,感受作品风格,领会词人思想。

4.通过对这首豪放宋词的梯度式朗读提高词的朗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梯度式朗读,读出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

2.难点:朗读时对苏轼词人情感和词作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三国演义》主题歌 ――“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初步感知读词

2.1 一读词,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圈点生字,读准词作。

学生圈点以下生字:

初嫁了( liǎo ) 纶(guān )巾 樯橹(qiáng lǔ ) 还酹( lèi )

2.2 二读词,疏通大意,自读自译,后叫一学生读,师针对词的节奏停顿纠错。

2.3 三读词,学生放声朗读,读到不漏字、不添字、不别字、不磕绊、不破句。有一定感情地读顺全词。

2.4 四读词,结合文下注释作者被贬官的背景进一步感知词,听曹灿的音频朗读,学生再谈感受(豪迈、苍凉、有点想哭),再放音频,学生边听边跟读,让学生读出豪迈的气势、苍凉的情感 。

3.整体感知词作内容 ,分片段读词作

3.1 从内容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3.1.1 上片内容:所见: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所想: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

朗读:叫一同学读,师生纠错,应豪迈、感慨地读出词人的所见所想。师范读。

3.1.2 下片内容 :所忆:(周郎) 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

所慨: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朗读:学生能有层次地读出词人的所忆所慨 ,但怎样把握情感还是不到位,教师应把这个问题留在黑板上,等词句鉴赏后再解决。师生齐读。

3.2 学生齐读全词 ,能熟读成诵出词作内容及层次便可。

4.词句鉴赏与朗读

4.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1.1 师生鉴赏:这三句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滔滔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意境概括:旷远、深沉。

4.1.2 朗读:应抓住“大”“去”“尽”“千古”等词语,读得仿佛汹涌奔腾的大江,具有英雄气概的风流人物如在眼前,读出浩瀚的时空、恢宏的气势;读出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

4.2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2.1 师生鉴赏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4.2.2 朗读:头脑建构画面(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有气势地读出赤壁这雄奇壮阔的景物 。读得仿佛使人走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应挺胸放声读。

4.3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3.1 鉴赏:此句在上下片中起过渡作用。 “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自然贴切。

4.3.2 朗读:这一句是一声慨叹,要将融为一体的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读出来。“一时多少豪杰”读得仿佛赤壁战场上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如在眼前,周瑜就在前排。

4.4 “遥想”领起的“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鉴赏并朗读:“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要读出以美人烘托英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要读出周瑜的丰姿潇洒、读出词人的艳羡之情。“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要读出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的肖像仪态;也要读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的形象。“谈笑间”读出周瑜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轻松潇洒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神态。“樯橹灰飞烟灭”, 用心读“灰飞烟灭”四字,读出曹军的惨败情景 。

总之,这几句要读出青年英雄周瑜的气宇不凡、非凡的胆略,读出词人对二十多岁就被孙权这样的明君重用做为大都督指挥有名的赤壁之战周瑜的赞颂和艳羡之情,读出词人四十多岁未能像周瑜一样建奇功却被贬为团练副使的无奈与苍凉。

一学生读 ,师生点评;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5.探究思考与朗读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一切的迫害挫折、失意潦倒、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能说这就是“消极”吗?这正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所以这两句要读出词人壮志未酬时旷达诗意而非消极的人生态度,要读出词人旷达的情怀。

6.小结本词朗读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消极低沉的情调处理。

学生齐读(感情饱满,完全融入词作中)

7.小结豪放词的特点提高朗读

(1)描壮阔景 (2)写英雄事 (3)表功业志 (4)抒苍凉情

8.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对词人的把握再次静听曹灿的音频朗读。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梯度式朗读指导,成功地齐读课文

9.布置作业

9.1 比较朗读:将《念奴娇o赤壁怀古》与柳永《雨霖铃》作朗读比较,重点从“情景、风格、情感”三方面去把握。

9.2 背诵《念奴娇o赤壁怀古》这首词。

【教后反思】

对于这堂课,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成功之处在于:

1.能以朗读为主线对全文进行梯度式朗读,次次朗读效果不一,直至学生读出作品风格、作品情景、作者形象。读到对这首词爱而不舍的地步。

2.准备充分,选择的切入点恰当、干练,课堂上自己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解读词作内容由浅入深,由内容带动朗读梯度式上升。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3

“华富杯”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是中国作协、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设立的我国短篇报告文学的最高奖项。刊登于2011年6月28日《河南日报》的报告文学作品《英雄不老》,通过对一位87岁、屡立战功的老战士视名利如浮云,将所有荣誉收于一个小布包,回归家乡隐姓埋名当农民,一生默默奉献的高尚人生的采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位甘守淡泊、不求索取、大象无形的英雄老人。颁奖组委会给《英雄不老》的颁奖词是:“一曲饱含敬仰之情叙述的英雄诗篇,现实主义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它的绽放使人们感动和思索。”

《英雄不老》的题材、时代精神和时代责任感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是报告文学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现实中,不少重大事件或人物不一定能成为报告文学的题材。相反,不少看似平凡的事件或人物却是重大题材。老英雄李文祥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农村调研时发现的一个典型,这位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和平年代隐功埋名、安贫乐道的老人,他的人生就是一座值得深深挖掘的“富矿”。作者敏锐地从中发现重大题材,通过反映老英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高尚情操,挖掘出富有时代精神和具有鲜明特色的人和事,报道了读者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价值取向,使受众在知晓英雄人物和了解典型事例中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

反映时代精神,是媒体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努力追求的方向。对于报告文学这种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文体来说,更为重要。时代精神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自己的具体内容,我们这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就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向李文祥同志学习,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地去做、去实践,把各方面工作做好,把河南建设好”。

时代精神可以通过各种题材、各种方法来表现,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现实题材来反映。将时代精神通过实实在在的典型和生动的事例,形象地报告给大众,报告文学就是最好的形式。在李文祥事迹经过国内媒体第一波大量报道之后,《英雄不老》的作者冒着“炒剩饭”的风险,在当地宣传部门都认为“再也采访不出啥东西了”的情况下进行深度采访,凭借深厚的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娴熟地驾驭和发挥报告文学“及时反映”和“多角度展现”的特点,将一个高风亮节、令人震撼的老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英雄不老》不仅在采访、发表过程中做到了时间上的迅速、及时,而且在现实题材的反映上,及时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回答了受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这正是它得到广大读者钦赞,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所在。

《英雄不老》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独到之处

报告文学的重心是写好人物,人物是否鲜明生动,是报告文学成败的关键。

但是,报告文学刻画人物不能像小说那样,通过拼凑起来的角色进行典型化的塑造,它要反映的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只能选择生活中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进行集中、提炼、剪裁,从中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所描写的人物神态、动作、风貌,都要表现出其独特的地方。《英雄不老》在刻画人物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使人难忘:

其一,环境描写使人身临其境。报告文学的重心是写“人”,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是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的,只有将人物的形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有坚实的基础。为写好老英雄李文祥这个人物,《英雄不老》将他的人生分为上下两部分来写,即前面15年的从业经历与后面50年的回乡务农情况。上半部分,作者用七千字的篇幅描写了李文祥参加过的济南、淮海、渡江等六次战役,成为功臣后又义无反顾回乡务农的场景,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惨烈和李文祥的无畏气概,结构紧凑、语言疾急。在下半部分中,作者用近一万四千言的篇幅,描写了老英雄隐功埋名、安贫乐道、回报家乡的赤子之情,阐幽明微、慢工细活。《英雄不老》正是通过既有鼓乐的“急急风”又有音乐的“慢板”这种特定的、具有强烈反差的环境描写,将一个血肉丰满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其二,人物性格刻画栩栩如生。报告文学既然具有“文学”的特质,写作上和短篇小说一样,也应抓住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英雄不老》在刻画李文祥老人的鲜明个性方面也是很到位的,作者在写老英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时,自始至终把握住他性格中的坚毅、倔强、耿直、豁达和淡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六次战役英勇杀敌、义无反顾回乡支农、带领乡亲改变面貌、得到照顾却忐忑不安等一些特定的情节,展现了一位“有着伟大追求却依然平凡,怀着满腔热血却依然平静,有着极强烈的责任感却依然平常”的可敬老人。

其三,人物语言充满个性化。充分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在《英雄不老》里面比比皆是。如记者问李文祥老人军功章若没被发现会放到什么时候时,他回答:“等我死了,放棺材里带走。”当写到为什么对所有战功荣誉保持沉默时,他回答:“显摆那干啥,好多战友命都没了。”当问到“你想过自己会死吗”时,他回答:“锯响就有末儿,战场上哪能不死人?”当社会各方的关心纷至沓来时,他说:“哎呀后悔了!给党和国家带来了这么多麻烦!”掉在桌上的饭粒,他捏起来放嘴里:“掉了可惜,以前打仗经常饿肚子,现在有米馍就知足了。”这些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朴素浅显却又深含哲理,使作品中的李文祥老人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四,人物内心世界真实感人。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的灵魂、人的精神风貌,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英雄不老》在“引子”中是这样写的:“当卢书记解开小布包时,李文祥老人下巴抵在扶着拐杖的手背上,好像伏在桌子边的一个孩子,等待老师审查他的假期作业。他的眼神有些忐忑,姿态令人生怜。没有一丝炫耀,没有一丝骄傲,猝然之下拿出布包,仅仅只是为了证明,不是虚夸说谎,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些举动和神态,把老英雄寡言朴实、功成不居的宽广胸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摇

在描写李文祥为何能淡泊明志、安贫乐道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权力,官位,能对无数人产生强烈诱惑,李文祥却是一个绝缘体,即使穿过诱惑的鹅毛大雪也能雪不沾身。究其根源,还是来自战火中的启蒙。他说过,当年谁在战场上提拔,谁就意味着牺牲得更早更快,因为当干部的肯定是迎着死亡冲锋在前。淮海战役中,李文祥一个月连升两级,先提副班长,又提班长,那是因为他敢拼敢死。那时接到提拔任命,不会弹冠相庆,只会义无反顾慷慨赴死。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认为党员干部始终都应如此,摩顶放踵地牺牲,毫无保留地奉献。”这段文字真实地表现了李文祥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具有的崇高精神境界,将老英雄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读者。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丝毫感觉不到有“拔高”和“提高”的意味,看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敬可信的英雄典型。

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鼓舞群众、教育群众成功的作品,应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脱离了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就不可能达到教育鼓舞作用与真实性的一致。《英雄不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渊索珠,说明作者从思想认识到感情投入、从现场准确观察到形象化构思,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正如作者王钢所说:“作者也是一面镜子,通过你的文字真实地反映采访对象。你这面镜子上的灰尘越少,越纯净,就越能清晰映射出对方的纯净。”

《英雄不老》的文学色彩和结构创新

报告文学既然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自然具备一定的文学特质,除运用文学语言做生动的记叙、形象的描写、饱满的抒情、选取典型情节和妥善安排结构以外,还需要精当的议论,这是报告文学与新闻通讯的区别所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在评价《英雄不老》时说,作品第一次尝试用大白话勾画人物形象,第一次创新使用“复调”结构,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大白话”,应该是指通俗的文学语言。在《英雄不老》中,优美、生动、通俗、感人的文学语言可以随手拈来,如在“转业”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记者问陈宝珍:“不当干部当农民,这么大的事你都依了丈夫?”

她朗声说:“他的主意,我起初不知道,后来知道了有啥办法!”

一旁有人说:“你们家是老李说了算吧。”

她边朝厨房走边笑道:“今天晚上吃啥饭,还是我说了算!”

在“下篇”中,作者是这样写李文祥的老伴陈宝珍的:

陈宝珍早已融入了白衣阁的百丈红尘。她学会了范县方言,与乡亲们嬉笑怒骂,如鱼得水;她学会了耩麦子、点玉米、打农药;她学会了擀面条、蒸包子、包饺子;她学会了女红,织的花格床单比如今商店卖得很贵的老粗布还漂亮……她当了妇女队长,与当生产队长的丈夫一起夫唱妇随……如今77岁的老太太,一骗腿儿就上了三轮车,蹬起来像一阵风。

“现在我啥都会!”她笑靥如花地告诉记者。

李文祥老人疼爱地笑她:“你还会吃呢。”

作者通过运用这些掷地有声、朴实宜人、没有华丽辞藻却充满强烈生活气息和地域特征的文学语言,十分精确地表达了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白头厮守的生活场景。用这些语言烘托的气氛、创造的意境,令人久久难忘。

巧妙地安排结构,更是《英雄不老》写作上的一种创新。据作者的讲述,“写作之初最憷的是,李文祥前半生雄壮火爆高潮迭起,后半生淡泊沉缓波澜不惊,前重后轻,极端不平衡”。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也说这个文章前边好写,有故事;后边特别难,平淡琐屑。面对这样的写作难题,《英雄不老》在着力将重心放在后半部分的同时,发挥报告文学可以随时对人物进行评论、直抒己见、发表观点的特长,分别从“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股清流、一个敬礼”四个角度归纳了李文祥回乡务农的50个年头,显示出娴熟驾驭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功力。文章写道:

一把尺子,衡量境界的高低。问我们:你活得满足吗?

一面镜子,映照灵魂的明暗。问我们:你活得无愧吗?

一股清流,荡涤世风的清浊。问我们:你活得干净吗?

一个敬礼,考验信仰的坚柔。问我们:你活得有意义吗?

这“四问”不同凡响,振聋发聩,有着强烈的抒情意味。作者再通过杂以叙述进行形象的表达,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学色彩,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更使读者的思绪在升华和飞跃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李文祥老人英雄本质的认知和深解。

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列宁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中也说:“我们很少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众……工厂、农村和部队内部的日常生活,这方面新鲜事物最多,最需要注意。”李文祥的英雄故事是一个传奇,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发现缘于省委书记的下乡调研,他的出现是媒体的幸运。而真正让这位老人以全方位的角度、以鲜活感人的形象走进读者视野的,是报告文学《英雄不老》作者的职业敏锐和辛勤劳动。

在当今发展、进步、多变化的时代,读者大众随时要求知道社会所起的变化以及生活中最新发生的现象,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作家和记者利用报告文学这种报道形式,写出更多讴歌先进人物、反映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4

英雄激励我前进

书是我的伙伴,它陪伴着我生活的每一天。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尤其是爸爸,他对我要求很严,也非常支持我读书,给我买了很多书,像《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三国演义》、等等。这些书我都读过,它们使我明白了很多很多,它们使我终身受益。

这些书中《英雄人物故事》最让我感动,它震撼着我的灵魂,它使我流泪,使我哭泣,使我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人生。这本书里有感天动地的杨靖宇,有坚如钢铁的军神刘伯承, 有助人为乐的雷锋……

在众多英雄人物中,小英雄刘胡兰让我哭肿了眼睛。她年纪小小而意志却是那么坚强,面对杀人不眨眼的恶魔,面对血淋淋的铡刀,没有害怕,而是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而我在手指被扎伤流点儿血的时候,就会流泪,打针的时候,就会害怕得哭泣,和英雄相比何止是天壤之别!英雄的她从从容容!英雄的她自己躺在铡刀上!英雄的她不满十五岁啊!我感动,我流泪,我失声痛哭!英雄的勇敢,英雄的坚强,英雄的壮烈,仿佛镌刻在我的脑海中一样,永远都是金光四射的;又好像是一盏指路明灯,一下子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我相信,英雄的精神,英雄的光辉形象,在今后人生的旅途中,特别是在我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一定会激励我,会使我像英雄一样,无畏无惧,勇往直前。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5

今天,我读了《杨家将》,它讲述了北宁的大将杨业一家,世代尽忠,抗辽保国的故事。杨业是五代时期北汉名将,后归顺宋朝。杨家父子智勇双全,在抗辽大战中屡立战功,却屡屡被主帅潘仁美陷害。幸免于难的杨六郎继承父业,镇守边关,多次挫败南侵的辽兵。

本书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深受人们喜爱的爱国英雄人物。如英勇忠义的杨令公,智勇双全的杨大郎、巾帼英雄穆桂英等。尤其佘太君、柴郡主、穆桂英等杨门女将,更是塑造得光彩照人。她突破封建社会妇女谨守闺阁的传统,勇敢地披上战袍,走上战场,成为叱咤风云大将,令敌人闻风丧胆。今天读来,依旧精彩激烈,荡气回肠。

我要学习他们英勇忠义,智勇双全,不畏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保家卫国的精神。今后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学好本领,长大后保家卫国,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杨家将》一书后,能抓住《杨家将》的中心思想及主要人物来表述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向他们学习的决心。同时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所感动,决心报效祖国,体现了小作者的爱国情怀。

四年级:422655920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6

四大名著是的历史著作,今天我就来说说我最喜欢的一本,三国演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1怀着激动的情绪,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一样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资料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但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以前煊赫一时;蜀,以前功成不居;吴,以前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能够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卧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庞统、姜维、徐庶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发奋,最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但是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联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坚信成功必须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三国演义》是我百看不厌的一部名著,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惊险曲折的故事,还让我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英雄。

说起赵云,也就是常山赵子龙,大家肯定很耳熟。从“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足可以看出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艺高强、正义凛然的英雄本色,难怪刘备说他“浑身是胆”“乃真丈夫也”。他实在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硬汉子!

再说关羽,此人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典型的忠勇人物。因为他髯发长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样子,所以被人们誉为“美髯公”。他不仅是个美男子,还是刘备集团的得力干将。不管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千里走单骑”,都能反映出他对刘备的赤胆忠心。他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提到刘备,在作者眼里,他是个“乱世枭雄”,但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虽说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体现了他的遇事老练,工于心计,但他为了一个“义”字,不听众将的忠告,竟大动干戈,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草率伐吴,最后被陆逊用火攻破,最终蜀军全军覆没。读到这里,我真为他的这种行为感到惋惜!

谈起诸葛亮,他可谓是书中光彩的英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绝顶聪明,成功运用了“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等一系列妙计。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虽说他灭魏吞吴统一天下的雄心没有成功,但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经流芳百世。他永远是后人敬仰并崇拜的伟丈夫!

反复品读《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提高了我的个人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从书中的众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义———为人诚信、机智勇敢、胸怀天下、无私奉献。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3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一直有着深深的畏惧感,因为它实在是太厚了。我只看一下就打算放弃这本书了。所以直到学期末我才读了没多少。

寒假来临了,我有了许多空余时间,在一天我突然从电脑桌旁翻出了这本久违的书籍。刚开始只不过是随意的翻看一下而已,但是由于实在是闲来无事,所以也就那么从头看了起来。这本书不愧被称为名著,即使我刚开始的那些早就已经看过了,但是从头再看一遍的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的感到枯燥乏味。

它生动的刻画了1000多位人物,虽然其中有些只是一些在如今可以说是龙套的角色,譬如说华雄。他在刚出场没多久就被关羽所斩杀,出场时间短暂,但是却有许多人记住了他。因为他是被武圣关羽所斩杀,但更多的还是由于作者渲染的十分好,用一个这样的角色来衬托关羽的武功高强。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说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赵云单骑救主等。这些故事描述了一个个英雄人物。有狡诈无比的乱世枭雄曹操,以德服人的刘备,谋略过人的诸葛亮,古之恶来典韦,武圣关羽等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带着有色眼镜来写这一本书的,所以有些部分与历史有所差异,无法与事实接轨。只能把它当作一本小说来看待,不能够过分深究。作者着重渲染了刘备的仁德,但是却由于这一点写出了一些与仁德有些差异的故事来衬托百姓对其的爱戴之情。比如说猎户刘安杀他的妻子给刘备吃这一故事就有违仁德这一点,反而与之背道而驰。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十分吸引人去阅读。我对着诸多的英雄人物中最喜爱的还是诸葛亮。他十分忠于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三国演义》终又是智慧的化身,虽然这本书对诸葛亮的才能可能过分的夸大了一些,但是他还是一个十分智慧的人。但是提到诸葛亮就不得不提到周瑜了,他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一位十分具有智慧的人但是却被诸葛亮气死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还有2人就是郭嘉和庞统但奈何都英年早逝。话说回来我对曹操也是十分喜爱,他实乃一代枭雄。而且在历也是一代名人。

读《三国演义》体验当时的惊心动魄与快意恩仇,使人流连忘返。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4我在这个寒假期里读了《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逐鹿中原,三足鼎立,天下归晋……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是忠、勇、义的化身。

诸葛亮:旷世之才,是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多智而近妖”。

赵云:三国中一流的武将,为人刚正耿直。

在《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

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5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直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可以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7

读完《三国演义》一书后,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三国一书中,刻画了许多的人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以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1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兼虚谨慎、济汇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思,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病逝于五义原。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是关羽,字云长,全称关云长,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英勇善战,他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军中猛虎,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可谓是血性男儿,铁血精英,义字当头啊!关羽对刘备忠心无二。即使曹操给了他很多的好处,但他只认兄弟情义,坚决要回去。

从这本名着的时候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我要学习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关羽的英勇忠义,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鲁肃的思度宏远,孙权的名事理、辨忠奸……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好书。

以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2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灿如星河的古诗词文化里有不少文人雅士,他们书写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名作。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很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在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着许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吕布、忠心耿耿的关羽、威猛忠心的赵子龙、谦卑有礼的刘备……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让人读罢不能忘怀,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尘已久的历史故事。

心怀天下的贤者刘备,他为了能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老百姓而三顾茅庐,以为一段佳话,这是多了不起呀!虽然前两次的拜访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他仍旧坚持去了第三次,室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一些都没有使他退却,他还是耐心谦逊地站在门口等待,毫无怨言,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鼎力协助,成为三国中的一方霸主。

而文中里另一个主人公我就更加欣赏和喜爱了——诸葛亮,字卧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君爱国,是一位十足的智者。书中他似乎无所不能,令人钦佩。空城计骗过狡诈多疑的司马懿,设计骗取曹操败走华容道,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七擒七纵孟获大块人心,一计连一计,一环套一环,让人不得不连连称赞,拍手叫绝!

可当我看到诸葛亮病死的那一段时,眼泪又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所感动,为他的忠君忠主所敬佩,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并没有功高夺主,自立为王,而是选择尽忠于新主,哪怕这个新主庸庸无碌……这让我想起诸葛亮呕心沥血所写的《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多么得可歌可泣,多么得感人肺腑!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刘备的仁、关羽的忠、张飞的义和诸葛亮的智。那些层出不穷的智慧谋略、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英雄主义的人格精神,都展现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亲爱的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愿意和我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吗?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以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首大气磅礴,气势宏伟的赞歌拉开了三国的序幕。《三国演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记录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描绘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最辉煌的历史巨著之一。细细品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诸葛亮是“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具有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大事,且将天下三分的鼎力局面准确预知,出山后一展其雄才大略,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设空城计。

他的事迹激励我努力读书,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曹操乃一代奸雄,他提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可是他没杀自己膝下的刘备,又让我看到了他的大度。

刘备重情重义,仁民爱物,是一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任君,不管是大城小镇,都忠于职守,受人爱戴,他让我懂得了热爱百姓和忠于职守的深刻道理;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他不降曹操,日夜思念兄长;过五关斩六将,毫不畏惧,他誓与刘备共存亡的精神让我明白了仁义十分重要;孙权为人谦和,少年得志,同为天下英雄,使我体会到宽容大度的重要……

《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的收益其实是两个字——“谨慎”。几千年前,老子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几千年后,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谨慎是智慧的长子。”穿越不同的时空,跨越不同的国度,对谨慎的理解始终是一致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总是能够穿越古今中外,沉淀成永恒的真理。

以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4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向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十分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必须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必须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齐去找刘备,最后最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述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能够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能够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正因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带给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透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好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以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5阅读如同饮食,在这些“食物”中,有着如甜点一样的娱乐书籍,也有回味无穷的古典名著,但这些名著中,对我来说最耐人寻味的就要属《三国演义》了。因为它让我感受到“读书之乐”

初次“食”这本《三国演义》时,看到刘关张结为异姓兄弟,并且讨伐黄巾军时,那场面,仿佛身临其境,浴血奋杀的情境让我义愤填膺,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读书之乐”这种诱惑让我不得不往下看,看得让我被这些英雄豪气深深渲染,看到赵云救阿斗的时候,那威武雄壮的身姿无可匹敌,一人抵挡千军万马,那舞着枪,挥着剑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直至做梦也能梦见他。

英雄当然也不只他一个,还有众人皆知的传奇人物——关羽。

水淹七军,刮骨疗伤等等事迹,都能体现了他的勇猛,斩杀华雄时,曹操本来想给关羽一杯壮胆酒,但关羽说等他回来时再喝,他打开城门,挥舞着青龙偃月刀,不几回合,就将华雄斩杀,等到拿酒时,酒竟然还是温的!看的我又惊讶佩服,又高兴地手舞足蹈,每当别人说起这故事是,我总是自豪的抢着说,好像是自己亲身经历一样。

说关羽是是说不完的,所以只好放下,说起另一位智者——诸葛亮。

诸葛亮七擒孟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他的故事,七擒,当我看到了才知道,原来是其次抓住了蛮王孟获,每次看到孟获被捕,我就乐的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这也上我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宽厚大度,使我更加佩服他。

至于“奸雄”曹操吗,我并不怎么喜欢他,但他的一件事却让我记得很清楚,就是——割须弃袍。平时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曹操,今天怎么割须弃袍了?原来他是为了保命而割须弃袍的。当时曹操自己单枪匹马被马超追杀,马超对士兵们喊:“前面有胡须的是曹操,杀了他,赏金万两!”话音未落,曹操便割了自己心爱的胡须。马超见了,又大喊到:“前面穿黄袍的是曹操,杀了他,赏金万两!”曹操接着又弃了自己心爱的袍子。看这段是看的我“咯咯”直笑。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8

关键词:英雄中队;校本建设;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7-0062-03

英雄中队是以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来命名的中队。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少先队集体,创建少先队“英雄中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少先队思想教育引导、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国家朴素感情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少先队工作的生动实践。

早在2002年江苏省第四次少代会上,省少工委就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命名了首批40支江苏省少先队英雄中队。此后每年的“六一”前夕,省少工委都会下发《关于做好江苏省少先队“英雄中队”创建命名工作的通知》。在上级工作精神的指导下,江溪小学在2005年创建了“瞿秋白英雄中队”。说到瞿秋白,说起学校和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渊源,每一位队员都知道,他曾在江溪小学的前身校任教。走进江溪小学的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的瞿秋白铜像。学校利用这一独特的红色人文资源,在集体中创建“瞿秋白英雄中队”,为少先队员理想信念教育,搭建了一个平台。

英雄中队的创建规范了少先队礼仪文化建设,激励少先队员从小学习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依托红色资源,抓好英雄中队环境建设

教室是队员在学校生活学习的主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良好的教室环境不仅能体现一个中队的精神面貌,还能对队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英雄中队的队集体环境布置不仅要美观大方,更要注重鲜明的中队特色,使这一方小天地营造出温馨且又能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学习氛围。

为了充分发挥队员在集体中的主动性,江溪小学中队辅导员发动队员一起参与队集体环境布置方案征集活动,讨论、评比、选定最佳方案,然后由全体队员去积极承担布置任务。环境布置分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树立旗帜,明确目标。英雄中队教室门口的醒目位置树立一面“瞿秋白英雄中队”的旗帜,每天队员进出教室的时刻,都能清楚地看到它,也时刻激励队员明确学习对象和目标。

2.队训引导,形成品格。中队有队训:诚毅、博爱、自觉、自律。良好的队训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教育情境。

3.家务规范,不失特色。辅导员在教室前黑板上开设秋白读书角,开辟每周一诗栏目――秋白爷爷的诗歌。每节课的课前两分钟准备时间,队员们就吟诵瞿秋白爷爷的诗歌,讲关于瞿秋白爷爷的故事。用这样的方式一天天一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队员的心理,比起单纯的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中队图书角集中秋白爷爷的书籍,方便队员随时阅读,图书大部分是队员们用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积攒后购买,还有一部分是爱心捐赠。辅导员鼓励大家把自己最喜爱的书籍奉献出来,与他人分享。图书借阅不登记,自己拿自己还,由队员们互相监督,考验和培养队员的诚信和自觉。通过这样的活动,队员们学会分享,学会诚信。

中队黑板报与时俱进。板报月月有主题,常换常新,由队员轮流主办,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十后,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回应和衷心拥护。今天的少先队员该如何去实现“中国梦”?带着这个问题,队员们在板报布置的时候,专门设计了“追梦江南燕”这一板块,根据每个月“雏燕试飞”好习惯的评比内容,每月底评选出各类的单项“小燕子”,张贴小燕子们的照片,学习他们的事迹。这样的评优活动在队员们之间形成了一股比学赶超的良好的氛围。

中队有一个英雄角,在这里张贴了秋白爷爷的画像,队员们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做成一个个小卡片布置在这一栏。每天中队发生了什么好人好事,队员们就会把这些事迹登记在英雄角的光荣本上。

在环保角中,队员们把卫生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培养了把东西摆放有序的好习惯。大家制作了一个垃圾回收箱,把用过的废纸、饮料瓶等这些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集中在环保角中,不定时地卖给收购站,既培养了队员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又获得了队费收入。

中队环境布置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英雄中队在环境布置中把英雄的榜样力量渗透其中,使中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样的环境布置陶冶了队员的情操,铸就了队员的灵魂,像春雨,润物无声,将知识、智能、情操、审美、修养洒向队员的心田。

二、从实际生活出发,提炼英雄的精神

生活是文化的基础,队员在生活中能够探索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因此,英雄中队建设应该积极把队员引导到现实的生活,让队员们从生活中感悟和学习。但是瞿秋白生活的年代毕竟远离现在的队员,怎么让他们去了解秋白,学习英雄,发挥榜样的力量,成为了最切实的一个问题。

辅导员们带领着中队队员前往瞿秋白的家乡常州,走进瞿秋白故居,聆听讲解员阿姨生动的讲述。一件件旧物、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故事,把大家带进了当时的年代,慢慢走进了瞿秋白以前的生活。队员们从开始的只知道瞿秋白这个英雄的名字,到能够说一说英雄的生平。回到学校,辅导员又利用晨会、队课,带领大家看一看瞿秋白生平录像,读一读瞿秋白写的书籍,评一评大家心目中的秋白。虽然有些文字还是难于理解,但是瞿秋白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自觉崇高理想信念已经深深打动了队员们。

学习瞿秋白,就从学习秋白为国家和人民艰苦奋斗、追逐梦想的精神开始做起。瞿秋白爷爷争做“江南第一燕”,自觉为新中国解放而斗争。少先队员们就从现在做起,自觉自律,努力学习,争做“江小第一燕”。

三、开展多彩活动,渗透英雄中队主题教育

1.大手牵小手共走英雄路。江南大学“瞿秋白团支部”成立于1996年,这些大学生哥哥姐姐经常走进英雄中队,和队员们开展联谊活动。例如:建队60周年,江大瞿秋白团支部携手江小瞿秋白中队,用这样的方式来缅怀英烈;江大瞿秋白团支部组织了高分子材料1203班的大学生们携英雄中队的队员在江小演播室举行“共话梦想,传递秋白精神”联谊活动……多彩的活动加强了队员的荣誉感,为学习秋白的高贵品质、共同发扬秋白精神创设了良好的途径。

2.成立“江南燕志愿者”队伍。英雄中队队员学习秋白精神,自觉自律,努力争当“江小第一燕”。队员们自愿成立了具有中队特色的“江南燕志愿者”队伍,有小讲解员、小保洁员、小记者、“小黄帽”、小课题研究员等。队员根据个性特点,参与不同的志愿者队伍,每一个队员都能追求目标,发挥所长,彰显自我个性特色。队员们主动参与集体管理的意识得到加强,学习实践的本领得到显著的提高,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3.开展“六好江南燕”评比活动。优秀的队集体源自每一位优秀的中队队员,英雄中队建设除了关注集体发展,更应该注重个人的发展,有了全面发展的队员才能有全面向上的英雄中队。

为了让“江南燕”的形象深入人心,更贴近队员的实际生活,英雄中队开展了设计“江南燕”卡通图案的征集活动。最终,舞动着灵巧翅膀、头戴学士帽的“江南燕”被选中了,并被赋予了一定的内涵――谦和的礼仪小燕子,活泼的运动小燕子,探索的科技小燕子,勤奋的读书小燕子,热心的环保小燕子,快乐的安全小燕子。这六只生动可爱的小燕子都深受队员们的喜爱,每一只小燕子都有具体的目标要求,且是以队员喜闻乐见的童谣形式出现。这样的设计让队员们在集体中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人人争当环保小燕子、读书小燕子、科技小燕子、安全小燕子、礼仪小燕子、运动小燕子等“六好江南燕”。

“六好江南燕”的评比活动每个月都会开展,每个月都有具体的评比目标,对表现突出的队员授予燕子勋章。英雄中队开展的队员争优活动,让集体目标性更加明确,使英雄中队在全校起了榜样的引领作用。

四、利用活动课程,促进英雄中队文化建设

英雄中队在文化建设上,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开设以弘扬秋白精神为中心的,富有校本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程。

1.“江南燕”社团活动课程。英雄中队成立“秋白文学社”、“秋白故事会”、轮滑、书法、羽毛球、编织等社团组织,每周五下午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每个队员参与其中。

2.中队节日活动课程。英雄中队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3.中队读书活动课程。英雄中队每周一中午12:10―1:10进行经典阅读,形成“读―诵―演―写―评”系列活动,提高队员文化品位。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重视了队员的需要与兴趣,尊重了队员的主体性,促进了英雄中队独特文化特色的形成。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9

一、以阅读《水浒传》为例,说具体的做法

1.定好阅读作品,布置阅读任务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经典小说之一,因为其故事情节之丰富,人物结构的错综复杂,再加上文言表达,需要足够的时间阅读,更需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备课组在寒假之前,布置了阅读书目――《水浒传》,要求通读原版《水浒传》,并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讲述人物故事,要写清楚人物的身份、个性特征和命运变化、经历。

一部名著,可圈可点可探讨的太多了,有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的目标就有方向了。

2.评选优秀作业,交流阅读体会

寒假归来,学生的阅读作业各有千秋,我们对优秀作业进行等级评比表彰,选取有代表性的优秀作业展示。各班课前3~5分钟学生轮流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台下学生点评打分,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名参加年级“说水浒故事会”比赛。

人人参与,有评比,有表彰,有展示,《水浒传》中的各路英雄好汉渐渐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3.讲述英雄故事,品评经典水浒

在各班做好前期预热准备工作之后,年级开展了“读经典水浒,话英雄人物”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以集体参与和个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集体参与的活动分三个环节:众说英雄、补说回目、话说水浒。其中,第一环节“众说英雄”是概括不同英雄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个性特征,学生根据提示快速回答英雄人物的名字。题目如:“绰号‘浪子’,智勇双全,百步穿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是卢俊义的心腹亲随,为报仇射死董超、薛霸。平方腊后,他感于政治纷争复杂难测,便独自隐退。”第二环节“补说回目”,抽取《水浒传》中的回目,留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让学生回答。题目如:“

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 ”。第三环节“话说水浒”是选取《水浒传》中几个小情节,让学生补充完整。题目如“《水浒传》火烧草料场,把林冲逼上梁山的是 ;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是 ;燕青救主,救的是 。”这三个环节各准备十几道题,每个环节出现,随机抽号,各班同一学号的学生上台参与答题,当场亮分;这些题目都是在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情况,因为随机抽号,都有可能上台答题;因为各班有竞评,学生的竞争意识不由自主地调动了起来,所以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亢奋状态,对作品的阅读也就自觉主动了。

二、在本次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热情,有几点做法值得推行

1.年级统筹安排,明确阅读要求,使阅读有方向

名著阅读,在新课标有具体的要求,通过年级安排任务,让学生家长在思想上更为重视。

一部作品,可圈可点的很多,但是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品的特点,我们设计好问题,明确提出阅读完成时间以及阅读该作品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在通读作品时就有了方向。

2.表彰优秀作业,交流阅读体会,让阅读有活力

初中生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还未能达到自觉主动,但谈不上热爱,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的推动。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营造阅读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点引导到我们预设的阅读环境中。因为有评比,有表彰,有交流,学生会更认真地去阅读思考,在彼此的交流中会主动地更深层次地阅读。

三、检验阅读效果,展示精彩体验,让阅读更快乐

在固定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开展活动最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和热情度。年级在前期预热之后,我们依托作品人物形象为主线,组织一场“英雄人物故事会”。学生有集体参与,有个体精心准备的展示。一部作品在整个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中,他们与其中的人物共呼吸,同悲欢,他们切实体会到经典的魅力,感受到文字之美。

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它要求老师对名著要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才能高屋建瓴,提出合理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指导。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任务一定是具体而明确;同时,落实很关键,有布置则要有反馈,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直保持关注思考交流状态,主动性调动起来,阅读的目标也就逐步实现了。

当然,不可能每一部名著都用这样的形式来完成,可以通过设计某一论题,通过对作品人物的争议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如《骆驼祥子》;可以通过改写为剧本表演促进学生的积极阅读,如《简・爱》;可以通用朗诵会,让学生熟悉作品,如《繁星》《春水》。阅读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就不成负担了,带着任务走进文本,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名著的阅读自然能够完成,深层次的阅读思考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10

“八方来此相聚,异姓亲如一家,患难相依,生死与共。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零八人。上梁山,各有一条坎坷路;说水浒,且听世人论短长。”

这就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用毕生精力写就的旷世奇书《水浒传》。号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每当我捧起这本书时,就会心潮彭湃,思绪激昂,萦绕在脑海中:何为英雄?英雄为何?

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及时雨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吴用的足智多谋,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和花和尚鲁智深,但给我印象最深者当数武松。他赤手空拳地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他主动到衙门自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当的男子汉性格和气概,但他这一次并没有自首,而是去了梁山。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他那一骨子英雄气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然而当今,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做才称得上英雄呢?文中的英雄人物都缺少不了忠义。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我觉得,现在要做一位小小英雄,首先要爱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才能去爱别人,对别人负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前,正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做真正的“英雄”人物!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真要多读《水浒传》这样的好书呀!

点评:小作者语言朴实,通过描述自己读到的《水浒传》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武松这一英雄形象,不仅准确地感悟到武松的英雄气概,更是联想到当前、自身要做到“英雄”,唯有努力学习,读好书,学到真本领。文章立意深远,感人至深。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11

关键词: 《床畔》 严歌苓 叙事艺术 英雄主义

作为著名旅美华人女作家、编剧,严歌苓的新作每每都能引发文学界和传媒界的一阵骚动,然而“休克”二十年,“颠覆三次终于写就”的“一部爱与信仰的启蒙小说”《床畔》在出版后受到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学者指摘严小说的叙事策略趋于模式化,批评其“在写作的歧路上狂奔”,叙事逻辑扭曲人性,称《床畔》为英雄崇拜变异的爱情故事;也有学者赞许小说“英雄不死”的叙事主题,肯定其对理想主义和信仰回归的精神价值。

严歌苓将之界定为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年轻的女护士坚信英雄活着,象征她坚信英雄价值观的不死”①,追忆弘扬古典英雄主义。就其叙事逻辑而言,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感情线索确实有些违背常理,为主人公万红先验性地蒙上了圣母的光环,人物塑造也呈现扁平化。特定的语境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床畔》虽不如《小姨多鹤》、《少女小渔》等作品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历史烙印,但从小说象征主义和叙事策略角度可见严歌苓日益精进的叙述技巧。

一、暗示形象的专名符号

名字涵盖着人物的内在特征,作家常常为主人公的取名费尽心思。《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或爱称有的暗示人物命运悲剧,有的概括性格特点,如金陵十二钗各位小姐的名字。专名往往是作者极力铺陈渲染塑造人物形象的总括,宝玉便有“绛洞花主”、“神瑛侍者”的雅号,居室封为“绛芸轩”,暗喻泛爱天下女子却独独钟情于黛玉一人。西方文学对名字更重视,以强化象征的叙事效果,如《堂吉诃德》开篇,堂吉诃德对自己和幻想出的情人的取名反复推敲便是对骑士文学的尖锐讽刺。

在《床畔》中万红出场不久,“万护士”、“嬷嬷”的标签随即而来,于是有爱心、善良、负责、封建社最后一位卫道者之类的概念便在读者脑中浮现,随后陈记者为万红而写的报告文学更是用职业新闻人的视角,将“普通天使”、“圣女贞德”的光环叠加在万红本就纯洁的神圣的形象上。“名字使人物进入叙事者的幻觉,名字是一个虚像,是人物激起梦想的能力。当人们不能――再不能或者尚不能――看到名字所隐藏的东西时,名字就更为迷人”②。《床畔》的故事算不上曲折离奇,全书只有一个线索:周围的人都在流动,护士万红守望着植物人英雄从未离开,直到熬白了头,英雄死去,她也成了英雄。万红的人物形象定位不存在太多争议,甚至可以说扁平化、单一化、缺乏人伦物欲。名字不过是符号,在专名符号的暗示下,万红女性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简单的护士服像是神圣的外衣,好像能放出圣光。“专名在人物生成中所起的作用不光是暗示,它的更重要作用是黏结各人格特征,把它们统一为一个有机体”③。“嬷嬷”、“圣女贞德”为万红赋予了庄重守节、历经沧桑且崇高圣洁的意志特征,平添了宗教神秘感的面纱,也解释了其信仰的纯粹性。万红坚持英雄“不死”的人道主义人性观念和宗教神性的统一,正是这一人物精神气质的体现。

二、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

小说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描绘了小城如今的面貌。叙事的时间线从过去开始,镜头却时不时切换到未来,有如纪录片一般,娓娓道来又夹杂着怀旧的感叹。电线杆上贴满“离休名军医专治梅毒、淋病”,“街两边的铺面房伺候人的头发、指甲、脚板和其他什么不可招贴的部位”,揭露了在城市同质化飞速发展进程下信仰的遗失,随后叙事就此展开,回忆了一个护士与一个植物人英雄伤员的“爱情故事”,最后画面回到未来,吴医生的儿子带着一批访问团回到小城,借儿子的视角批判小城精神枯竭的荒漠之态,这种首尾相照的时间叙事结构恰与圆顶式结构暗合。“小说总体写的是过去,而小说又是从这一过去的某个‘将来’开始叙述的,所以不管小说如何写到这一‘过去’的,它最终总要回到‘将来’――小说的开头”④。于是,这个美救英雄的故事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时间性的圆圈,即便张谷雨死去,万红也会将英雄精神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将流动的床畔主题叙述彰显至极。“采用这样的作品,读后很容易让人产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感觉,这对表达某些停滞不前、难以改变或者时间轮回、永恒回归的主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结构形式”⑤。

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时常站在未来的视角,观照故事的发展推移。“吴医生在许多年后,当他头发开始稀疏时,才问起万红,这个夏夜她在做什么”,“万红和三个彝族女子万万没有想到,二十年后这条街会成条大街,流行音乐从每个店铺、发廊、餐厅传出来”。这种调离当下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产生一种恍惚疏离的阅读体验,两个时空并置,也预示着英雄张谷雨的必然结局,为小说罩上一层沧桑感。与传统小说相比,现代小说运用时空交叉和时空并置的叙述方法,打破了传统单一事件顺序,展露了一种追求空间化效果的趋势。军人精神在这座因野战医院出名的小城中渐渐消亡,同时暗示植物人英雄的死无可避免。

“床畔的一切都在流动,流动的一切都在变化……只有两个人没变,一个是床上的张谷雨,一个是床畔的万红是唯一连接床和床畔的艄公,来回摆渡在谷米哥和她以及其他所有人之间”⑥。随着叙事时间的推移,小说中“流动”的象征意义愈加鲜明。周围的人都在张谷雨身上捞政治资本,一级级升迁,秦教导员变成了秦政委、旅游局副局长,吴医生成了植物人资深专家,连为张谷雨事迹做宣传画的宣传员也因此而晋升,围绕张谷雨的一切都在流动,他却置于暴风之外。时代变了,英雄也在流动,曾经长期占据报纸整个版面的英雄张谷雨淡出了人的记忆,医院也开始负担新的英雄伤员,全国都在颂扬新的英雄;连英雄的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置换,“现在的英雄都是研究生、博士生……英雄现在是我们这样的人,真才实学才是英雄”⑦。流动的不仅仅是小城的人和事,还有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植物人英雄张谷雨则是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不会动,但迟早会被遗忘。

三、特定空间中的浮世绘

《床畔》故事环境大多设定于医院这一狭小的空间之中,空间虽小,各色人物夹杂其中,铺卷出了一幅人性百态的浮世绘。医院由老教堂改建,钟楼的钟舌成了铜杵,老神父和他的教民躲进了村里,这座医院的真正管理者成了部队教导员,原本神圣之地被笼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个子矮小却充满了政治激情的教导员、年轻的男军医、略带痞气的老护士、医院其他科室和护理员构成了野战医院的“空间意象”。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这小小的空间内紧张而复杂地缠绕着,以各个空间中的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有学者批评小说的时空环境过于特殊:医院、英雄病号、英雄护士,然而只有在特定空间高谈英雄主义、不忘信仰才显得理所应当。

“人在空间里最能呈现其生存的状貌与意义,所以从空间的角度来观察人的生活与环境,就是理解人的最好方法”⑧。小说对教堂和小城未来的描绘渲染了消亡苍凉的空间意象。“它过去是个教堂,修长的钟塔哑了多年。那个大钟口腔内空空荡荡,城关镇的辣椒作坊里捣辣椒的铜杵便是钟舌。院墙束缚不住的狂热的攀枝花和暗沉老旧的灰色钟楼各管各地存在,都好看,却你是你我是我”。狂热的攀枝花象征进驻教堂的军医官兵们,在他们的宣传建设下,荒僻的小城渐渐有了名气,接受各个慰问表演团的演出和来自全国各地对英雄的景仰。老旧的钟楼象征着小城的原始部分,贫瘠且封闭,带着下里巴人的世俗井气,和着官兵们的新活力相安发展。在一派欢腾的空间环境中,被奉至金字塔塔顶的植物人英雄张谷雨的病房显得格格不入,保持着自己的基调。“房间的精华――房间的气氛――就在于由此比例与节奏所组成的给人以精神影响的环境”⑨、“这间朝南的病房比其他病房宽敞,又高又窄,顶端拱形的窗子把外面明亮的初夏延伸进来。到处都摆着艳丽招展的纸花。因而当门被轻轻推开时,万红感觉自己进入了灵堂”⑩。

秦教导员慷慨激昂地接待处理张谷雨英雄事迹的宣传工作,对外谄媚粉饰,装作人民的好公仆,实为官腔十足、私用公共财产的小市民形象。但在洪水泛滥的关键时期,秦政委却实打实地挑起了大梁,带头救险。小说中的人物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胡护士的粗俗、贪小便宜也姑且被容忍,男病患“英雄伤员”们偷看女护士的身体,赖着国家给的福利;玉枝把活死人的丈夫当银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即便是正义凛然的陈记者,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帮助万红时也或多或少出于私心。举世皆浊,万红和她守护的床畔仿佛一股清流。小城日新月异,但始终有种凋敝之感。

万红精心经营的张谷雨特别病房弥漫着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是野战医院最后的净土。在新英雄伤员打牌聊天抽烟买零食、秦政委与陈记者明争暗斗的时候,张谷雨病房静谧祥和,与世隔绝,宛若孤塔,是万红和她英雄精神的栖息之所。众人皆为自己的前程奔走,万红仿佛是静止的,西西弗斯一般每日徒劳地重复护理工作,坚守最后的信仰,她和她护理的张谷雨,构成了这座医院精神的全部。

注释:

①⑥⑦⑩严歌苓.床畔[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267,73,96,5.

②让・伊夫・塔迪埃,著.桂裕芳,王森,译.普鲁斯特和小说――论《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形式与技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68.

③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227.

④⑤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58,159.

⑧金明求.叙事空间的移转与流动――宋元话本小说的空间探讨[M].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8.

⑨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6.

参考文献:

[1]白草.《床畔》的漏洞及其观念问题[J].艺术评论,2015(11).

英雄人物读后感范文12

这本书主要详细介绍了五个小雄狮被逐出双色狮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险象环生的罗利安大草原到处都是危机,四兄弟相继奔走在黄泉路上,抛下舞兄弟中最小最弱的雄狮“红飘带”,被各大狮群驱逐者,九死一生,逃亡在边界线上,过着流寇式的生活......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雄狮去流浪读后感,请您阅读。

雄狮去流浪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一本动物小说,名字叫《雄狮去流浪》。这本书教会我要做一个坚强、有毅力的人。

这本书写了五只小雄狮被赶出了自己的狮群,被逼着到处流浪。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每天过的担惊受怕,饥肠辘辘,风吹雨打的日子。为了生存,幸存他们冒险穿越了沙漠,寻找生存地。途中困难重重,但他们还是坚持到底,不向命运屈服。最后还牺牲了四个兄弟,只有一个幸存当上了威风的狮王。这一本书,告诉我,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不要向挫折低头,要有骨气,不放弃,不屈服,顶天立地,对自己充满信心。就像雄狮们那样,不论风吹雨打,不论沙漠炎暑,都要坚持到底,不向困难底头,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在生活中的我,也经历过这一类的事。那时我读三年级,因为平时不读英语,所以我的英语单词总是背不会,在英语堂上听写的时候老是不及格。爸爸妈妈见我的英语学习成绩那么差,所以总是骂我。后来,我十分害怕被爸爸妈妈骂,所以我开始发奋,每天认真读英语,渐渐地我觉得英语其实一点也不难。有几次我真的觉得太累了,想着想着我想到了放弃,突然,我脑子一震,马上又想起家长和老师的教训。我对自己说:千万不可以放弃啊!我一定行的!顿时,我全身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了。我又开始读起了书。经过我的努力我的成绩也上升了,后来我连别人还不会的课文都背熟了!经过我的努力,我成功了,我竟然从不及格到了90多分!这太不可思议了。对啊,就像巴金爷爷说的希望是人生之需要。人如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做事就要坚持到底,对自己怀有信心,要不然又哪会有希望呢?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必须给自己制造机会,把握机会,还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目标,不放弃,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雄狮去流浪读后感2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做《雄狮去流浪》,我看过这本书以后,让我大为震惊,雄狮的世界原来是这么的悲惨,它们到达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就会被驱逐,去流浪,去组建族群,同时也会死去很多雄狮。

设立讲的是其中一个狮群里被驱逐出五只雄狮,老大是黑鬣毛,它很勇敢,事事走在前头,为了兄弟东奔西走;老二大头狮,头很大,聪明绝顶,关键的时候总有好办法;老三刀疤脸,脸上有一条刀疤,英勇善战,身体是最健壮的;老四桃花眼,眼睛又大又漂亮,故得此名;老五红飘带,脖子上的一种颜色很像红色的飘带,同时也是这五个兄弟之中最最小,最最弱的一个。

我本以为这五只雄狮都会活下来,可是到了最后,前四只雄狮都丧命了,它们一路鼓励搀扶下来,为了让剩下的兄弟吃饱喝足,脱离危险,可是前四只都一一丧命了,只有红飘带勉强活了下来。从被驱逐开始,五只雄狮都拼命寻找食物,老大黒鬣毛为了让兄弟们吃饱,东奔西走,抓长颈鹿和羚羊等……后来,实在是找不到食物了,在与鬣狗的打斗中身受重伤,于是让其他四个兄弟把它的肉给吃了,填饱肚子,多么为四个兄弟着想!接着是老三刀疤脸,它为了保护兄弟们,奋力与犀牛搏斗,虽然战胜了犀牛,但是它自己也因此而牺牲了。下面,大头狮和桃花眼红飘带,为了填饱肚子,冒险进入人类领地,想找些吃的,不幸的是,大头狮桃花眼和红飘带被人类发现了,大头狮为了让红飘带和桃花眼活下去,掩护它们,结果被人类的,,一枪打死,而红飘带和桃花眼带因此逃过了人类的追捕。而现在,只剩下桃花眼和红飘带了,两兄弟一不小心踏进了一片森林,云雾弥漫,桃花眼一脚踏进了沼泽,陷了下去,为了不让红飘带误入,与它一样,它告诉红飘带让它快走出森林,红飘带都走出森林了,可是桃花眼却再也上不来了。独自活下来的红飘带也吃了不少的苦头,它十分的弱小,被鬣狗追,被其它部落的雄狮赶,它多么希望它的兄弟们还活着呀,那该有多么的好!可是它现在也只有坚守活下去的信念了。

……

这本书,是我也为红飘带感到悲伤,它不仅失去了亲人,而且还被其它雄狮羞辱,真是可怜。不过,当我看了后面的精彩预告,我就立即兴奋起来了,因为《红飘带狮王》这本书就要出了,简要内容是红飘带遇到了一只从帕蒂鲁狮群中逃出来的蜂腰雌狮结成联盟,打败了辫子雄师和黄巨鬣,登上了狮王宝座,令人兴奋!

这本书实在是太精彩了,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雄狮流浪时的情景,十分感人。

我喜欢读《雄狮去流浪》这本书,同时,我也十分期待《雄狮去流浪》续本《红飘带狮王》这一本书。

雄狮去流浪读后感3《雄狮去流浪》看了这篇文章后,了解到了狮群为了巩固地位而显露出的残酷现实。理解到在逆境中求生存是多么的艰辛;除了要有无比的毅力,还需要非常好的运气。无可厚非的黑鬣毛、大头狮、刀疤脸、桃花眼都没有做到,而红飘带经过了四位兄长的离开后,理解到了实力和运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学会了等待,而它能不能等到自己做狮王的那一天呢?

狮群社会是最典型的雄性寄生性统治的社会。掌门大雄狮一般是不亲自去捕猎的,主要靠成年雌狮完成;雄狮负责保卫领土和家园,偶尔照看未成年的幼狮。而狮群社会极讲究尊卑次序,每次进食,都必须让掌权的雄狮先饕餮一番,才轮到雌狮和幼狮们。狮群的生活也极像封建年代的一夫多妻制,可能更混乱。

狮群的首领在小雄狮满了两岁半后就会驱离本来的狮群,这是每个狮群都会发生的。文中的五位主人公:黑鬣毛、大头狮、刀疤脸、桃花眼、红飘带五兄弟也不能避免的被狮群驱逐了。

黑鬣毛无疑是伟大的,在得知自己已经无法生存之后,舍身救了四个兄弟,用自己将死之躯换得了四个弟弟的生存。

大头狮是一只非常聪明的狮子,带着刀疤脸、桃花眼、红飘带勇闯沙漠,寻求新的生存空间。这让我想起了中国传颂的有名的闯关东来,一时也是感慨万千!虽然在行程中刀疤脸牺牲了,却换取了它们三个寻求生机的可能,大头狮也的确带领桃花眼和红飘带他们找到了一处“世外桃源”,可惜只是“海市蜃楼”,没高兴多久,却发现误闯了人类的地界,大头狮在此丧命。桃花眼带着红飘带又回到了他们的出生地罗利安大草原。

桃花眼是急功近利的,因为不想到了中年才当上狮王,希望自己可以少年得志,用自己独特的大眼睛去勾引了墨菊雌狮,可最后却死于墨菊掌下,也许它是带着懊悔和不甘心死在沼泽地里吧!

红飘带从四个兄长的死亡学到了很多,知道要想成功,必须学会等待,等待机会,等一切都成熟后,才有希望。可是另外两头雄狮的出现打乱了它的计划,并威胁到了它,六七年的等待,六七年的计划,就这么泡汤了。

最后红飘带会怎样呢,那要接着看沈石溪的《红飘带狮王》才能知道了。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美好的生活不花代价是得不到的——斯大林

聪明的人决不会等待机会,而是攫取机会,运用机会,征服机会,以机会为仆役。——肖邦

希望是人生之需要。人如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巴金

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要想成功,你必须自己制造机会,决不能愚蠢地坐在路边,等待有人经过,邀请你同跨到财富与权势之路。

往往等待的人都不一定会成功,就算你计划得再严谨,中间只要出现一些你无法预想的突发性事件,你的计划就会被打乱,也许你会因此失望,而一蹶不振!

雄狮去流浪读后感4它们是有尊严的,它们会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并赢得它们的尊严;它们是威风而不可侵犯的,当有其他生物践踏它们的威风蔑视它们时,它们会毫不留情将侵略者撕成碎片。它们长长的鬣毛迎风飘动,就如同标志着它们成长的旗帜,高傲地升向天空。它们,是雄狮!

书还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自从我读《雄狮去流浪》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原来动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原来狮子是一种十分团结,但也很“自私”的动物。当一头雄狮与雌狮交配后,它们会将自己的六七岁大的雄狮逐开自己的领地,并将小雌狮或大雌狮留在自己身边,并让雌狮去打猎。这也太不仁道了吧?!想想人又何曾不是如此呢?比如,在我们小时,父母会包容我们,上下学接送,什么都搞好送到手边。想想父母也真是受罪啊。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说:“我们很忙,你们也长大了,那以后你们自己上学,自己放学回家,没有问题吧?”开始会有些不想不愿,但我们不会像那些小雄狮一样,对家恋恋不舍,喊爹叫娘的。想想这样很有趣嘛,可以在路上在学校与同学朋友聊聊天,谈谈心,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呀?慢慢也就习惯了,慢慢也就适应了独立活动。

孩子“翅膀”硬了,也该让他们去闯闯了,这是多少父母想说但没说出口的话。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们的管教便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口中又怕溶化了”。但我们也从没主动向父亲母亲提出“我们长大了,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爸妈,你们可以放心了”。

的确,我们是少年人,是未成年人,但为什么不把自己看成一头雄狮呢?为什么不能把自己锤炼成为雄狮一样,打败自己的怯懦和懒惰,去拼搏属于自己的未来呢?“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果眼前都是平坦的草地,那么你会选择悠然自得,但你永远得不到进步;但若前方是一大片沙丘,你唯有选择拼搏,唯有冲出沙丘,去寻找那一片绿洲,才能在锻炼中成长、磨红中进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相信,愿意坚忍拼搏的人是最幸福的。

我是一头雄狮,我要去流浪。我要凭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出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光荣……

雄狮去流浪读后感5寒假,我读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先生写的《雄狮去流浪》,书中有五个主人公,老大黑鬣毛,老二大头狮,老三刀疤脸,老四桃花眼,老五红飘带,他们的艰辛故事让我泪流满面,心潮澎湃。

烈日炎炎的夏天,这五只半大的雄狮被“驱逐”,流放到气味边界线外,从此他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凄惨生活。这一天下午,他们使出浑身解术也没有捕到半只长颈鹿,老大还因此而受到重伤,在饥肠辘辘的危难时刻,又被一群凶恶的鬣狗包围。此时,奄奄一息的老大命令老二咬死自己,让四个兄弟分食他的尸体以裹腹饥。四只狮子吃肉却如同嚼蜡,是苦的还是涩的无人能知。那些鬣狗看到如此情形,不禁心惊胆战,落荒而逃。

剩下四只狮子不知不觉地又走进了沙漠,不幸的是老五在沙漠里面得脱水症,走投无路的时候大家相互用尿液来解渴,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好最后在沙漠地带遇到了绿洲,可惜这里的守护神是自私的黑犀牛。大家齐心协力前后左右加击,由于老二的一点点儿私心,导致老三与黑犀牛同归于尽了。刀疤脸和黑鬣毛一样是伟大的死亡,他们的死亡都能带来其他狮子的幸福。每每读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都不禁使我潸然泪下,内心深处的敬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