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

时间:2023-05-29 17:38:30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1

[关键词]跨境电商;产业链;外贸;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40

1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支付、物流、服务、认证、通关等环节的打通和不断完善,使得商品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催生了跨境电商的兴起与发展。艾瑞咨询《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1万亿元,增长率为31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9%。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预计到2017年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左右。

2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商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环节,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比近九成,而跨境电商进口还处于萌芽阶段,预计2016年占比将达到15%。本文中谈到的跨境电商,主要指跨境电商出口。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跨国支付、安全、国际物流、海关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而当前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最核心问题当属人才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缺乏既懂商务、外贸知识又擅长英语的综合性复合人才;②高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环节脱节;③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整体人才缺口较大。

因此,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实践性的跨境电商复合人才,是打破跨境电商发展瓶颈的首要举措。

3跨境电商产业链及人才需求

跨境电子商务实现的基本过程为:生产或制造企业在跨境电商企业的平台上产品或服务信息,用户(企业或个人)浏览并选购、下单,完成支付,跨境电商企业将产品交付物流企业进行投递,经过出口国和进口国海关通关商检后,到达用户手中。也有跨境电商企业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让其代办产品、物流、进出口等业务。由此可以看出,跨境电商产业链上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生产商、制造商。生产与制造各类适销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包括B2B与B2C两种模式,我国外销的产品主要包括食品、农产品、通信产品、钢铁、陶瓷、服装、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品、医药用品等。

(2)跨境电商企业。包括平台式和自营式两种,平台式的代表企业有环球资源、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亚马逊、洋码头等,自营式的代表企业有黎明重工科技、进口中国等。

(3)支付企业。当前我国跨境电商支付结算的主要方式有信用卡、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以及线下结算等,跨境电商B2B主要采取线下结算,跨境电商B2C主要采取线上支付。

(4)物流商。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中最核心的环节。当前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主要有邮政业务(占据出口业务的70%)、国际快递业务、海外仓业务。

(5)第三方服务商。第三方服务商主要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品牌运营、IT、营销、物流整合、金融、人才输送等服务。

从以上产业链构成主体可看出,跨境电商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需求。跨境电商产业链中涉及的岗位主要包括客服专员、网站平台搭建专员、网站运营与推广专员、品类销售管理专员、网上营销专员、项目管理、市场策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2)专业需求。跨境电商人才的专业需求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及其他小语种),除此之外,对工商管理、营销、计算机技术人才也有一定需求。

(3)专业技能。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主要包括国际物流管理、跨境支付、跨国商务管理、网站建设、SEO、网络营销、店铺运营、信息技术应用(包括网络及数据库管理)等,而同时兼具技术、贸易专业知识、经济常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

4基于产业链的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从市场反馈来看,当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一方面,跨境电商企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高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现实,这种现象正说明当前高校的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改革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41人才培养参与主体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包括学生、高校、第三方服务商、跨境电商企业,高校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提供优良师资,改革培养方案,向企业进行毕业生输送。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培养独立人格,为将来就业做好全方位准备。跨境电商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工作岗位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第三方服务商打通学生、高校与跨境电商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与高校联合进行电商校园人才的培训和输送,让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无缝接轨,让企业与学生共创最大价值。

42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的特征及人才培养参与主体构成,提出学校、第三方、跨境电商企业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路径。

(1)教学内容改革。跨境电商涉及国际贸易、电商、外语等不同专业,这就需要这些专业在制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打通联合,交叉学习,分别开设跨境电商相关专业课程,深入跨境电商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同时将第三方培训课程嵌套进培养方案,如跨境电商平台后台介绍、产品、关键词解析、PS实操、产品详细描述文案策划、运营流程精讲等。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以微课等形式展开教学。

(2)师资队伍建设。跨境电商发展时间短,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可供借鉴,这就要求教师应先深入企业了解跨境电商流程并进行一定实践。可引入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进学校,以兼职教师或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传授知识,强化技能,同时也鼓励教师去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从老师层面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3)建立实训基地。学校经过考察,与第三方服务商签订实习协议,输送毕业生到第三方服务商企业进行实操训练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跨境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和运营、跨境网络营销技巧、客户服务以及职业指导、职业规划等。让学生切实体验跨境电商所涵盖的国际贸易业务知识,熟悉跨境物流、报关报检、跨境支付、出口退税等操作流程。

(4)创新创业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比赛,如“电子商务三创赛”、“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率及满意率,也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在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学校、企业、第三方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分工,合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这也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向阳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10):107-112

[2]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中国与全球化,2014(5):68-74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2

关键词:跨境电商;岗位分析;人才培养;精准服务

近几年来,我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监测报告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4.8万亿,增长28.6%,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9.4%,2016年上半年为2.6万亿,增长30%,占进出口贸易比重达到23.36%,预计到2020年达到12万亿,占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37.6%。跨境电商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但是人才缺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像张家港市县域跨境电商的发展人才紧缺。

一、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精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2016年,我们开展张家港市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调查,调查企业50家,有效信息47家,调查中企业近期招聘跨境电商人才6人-10人的占36.8%,3人-5人的31.6%,1人-2人的26.3%,10人以上5.3%。人才需求还是很强烈。通过调查,企业招聘的跨境电商人才层次主要是本科(36.8%)、高职(34.2%)无所谓的占(26.3%),还要极少数招中职的。

调查数据揭示,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基本素质,首先要求具有团队意识,占52.6%,其次爱岗敬业,占47.4%,对企业忠诚占28.9%,奉献精神占26.3%,能吃苦占26.3%,具有创业意识占23.7%。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加强培养这些基本素质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调查显示,企业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好(60.5%),工作有创劲(57.9%),能留得住(47.4%),要有自信心(42.1%)(见图5)。而现在招聘的学生普遍存在产品知识缺乏(42.1%),语言水平不够(39.5%),责任心不强(39.5%),沟通能力弱(21.1%),还存在性格内向、动手能力不强等。目前跨境电商紧缺的人才岗位主要是网络营销策划员(39.5%)、跨境作业操作员(31.6%)、网络运营员(21.1%)、供应链管理员(18.4%)、企业网站管理员(13.2%)

二、跨境电商主要业务流程和工作岗位

1.跨境电商基本业务流程

从调查的企业来看,整个跨境电商贸易真实流程,包括前台和后台。开店注册、产品选择、上传产品、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数据分析、客服咨询、包装发货等环节。

2.跨境电商主要的工作岗位

庄小兰(2015)认为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相对于传统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外语基础,第二层,网络信息技术,第三层,文化和法律背景,第四层,物流与金融。朱超才(2016)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结构:客服,熟练利用沟通工具和不同语种与客户交流,懂得相关法律和知识产权运营推广,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懂得不同跨境平台运营规则,美工和摄影,具有美学和视觉营销知识,能够制作精美的图片,采购和选品,能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特点,采购适销对路的产品,刊登,具有上传和产品的能力,熟练运用数据分析,物流,具有国际物流和通关能力,熟悉国际物流订单处理和国际物流发货流程。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产业链中涉及的岗位主要包括网站平台管理专员、市场策划专员、跨境电商运营推广、网上营销专员、客服专员、供应链管理等。网站平台管理专员,搭建和管理维护网站平台,对网络数据进行提炼分析,具有美学和视觉营销知识,能够制作精美的图片,能懂得网络管理。跨境电商运营推广,对企业市场运作做战略规划,包括产品定位、客户定位,营销方案等。跨境电商运营推广,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懂得不同跨境平台运营规则。跨境电商销售专员,能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特点,具有上传和产品的能力,向潜在客户宣传产品、发送信息,能用英语熟练的解答客户疑问,推销自己的产品,熟练利用沟通工具和不同语种与客户交流,进行贸易业务谈判,懂得相关法律和知识产权。跨境电商客服专员,主要是售后服务,解答客户关于产品的疑问,使用中的问题,退换货等。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员,具有国际物流和通关能力,熟悉国际物流订单处理和国际物流发货流程。

三、课程设置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根据前述的主要岗位设置和能力要求,按照教学课程体系设置规律,按照公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模块、创业知识与技能模块、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五大部分构建。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等,另外包括身体素质课程:体育及体育能力课程。军事修养知识,涵盖军事知识和军事训练。

2.专业基础课程

从事跨境电商需要的基本知识,首先强化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如实用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贸易类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等。

3.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与操作模块

培养从事跨境电商岗位的职业技能课程:跨境电商实务、网络营销、产品图片处理技术、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基础,另外培养服务外包技能,开设服务外包实务课程。

4.创业知识与技能模块

企业现在对创业型人才也很重视,也很需要,学生自己也要适应创业大潮,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SYB创业培训,沙盘训练、企业管理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

5.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

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之后,应该到相应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适应企业需要、适应岗位需要,调整自己,为就业做准备。并就自己在与企业、与岗位适应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知识、经营等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一支专业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跨境电商是新生事物,教师普遍短缺,除了引进教师外,将教师送到企业实习实训,或者外出进修培训是一条高效保质的途径。另外像企业聘请专业高技能专家参与教学是目前相对可行的办法。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跨境电商具有实操性,跨境电商企业是培训学生能力的最好场所,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是保障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加强校企合作,首先是建立实训基地,其次是校企教师、专家互相交流,提高教师的劫难那个谁平的同时提高企业师傅的教学水平,三是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共同实施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

3.强化技能训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正如调查所显示的,企业需要英语基础好,电商操作熟练,职业运作训练有素的学生,学校应加强英语教学,以商务英语职业水平考试为标准,强化写作训练;以英语口语能力证书考试为目标,提高英语会话水平;以跨境电商职业水平考试为目标,提高跨境电商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急需人才。

总之,现在企业继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只有认真分析企业人才需求规格,摸清人才职业岗位需要能力,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加强训练,才能精准为企业服务,为县域跨境电商发展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超才.“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2.

[2]庄小兰.跨境电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J].管理观察,2015.6.

[3]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4]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2.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3

微商之路:从崛起到衰落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一位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商发出如此抱怨。面膜之类的化妆品是大部分微商售卖的商品,多数品牌闻所未闻,来路不明,不仅质量和售后没有保障,价格有的甚至比市面上售卖的品牌还贵。然而,正是这些商品在朋友圈中泛滥成灾,也吸引着众多微商加盟前仆后继。

这些产品之所以有销量,首先能够说明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微商从直销转向模式,既从最高级别商拿货之后,由于没有销路只得发展下一级,以商品差价作为利润,而下一级拿货之后又面临着上级商同样的困境,这种层层囤货的模式,最终将微商逼上了绝境。而市场的真实需求也在微商的囤货式扩张中逐渐演变为“伪需求”。金字塔式的结构最终让少数人赚到了钱,更多微商则沦为炮灰。

除了微商自身的作茧自缚之外,来自微信官方的打压也是微商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今年二月份,微信官方了一份关于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这份公告被视为微信官方首次对带有传销性质的微商作出表态。针对有用户在公众账号开展利用微信关系链发展下线分销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做永久封号处理。随后的3月份,93个微商公众号以及233个个人账号遭到封号,7月初,又一大批个人账号被封。

连番的整顿行动让微商们忧心忡忡,在交易过程中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微信不会任由微商泛滥,一方面是出于保护微信社交生态的考虑,另外由于微商难以监管的特点,对微信的商业化布局有害无利。从崛起到衰落,微商走到今天这种局面,原因仍然在于行业本身,不过生意愈发不好做的微商们则矛头一致地将怨气撒在了微信身上。事实上,在微信的商业化过程中,对微商而言还是有许多机会的。

微商的下一个机会:海淘

微商做不下去了怎么办?长期活跃于微商圈的“大熊”给出的答案是,“即便微商做不下去也不要做传销。”由于视野的过分狭窄,许多微商的目光只停留在化妆品之类商品上,缺乏对电商行业的整体认识,在情急之下很容易陷入传销模式中。但若从电商行业的高度上讲,微商的机会依然很多。比如从去年开始,电商巨头们开始纷纷布局的海淘市场,既“跨境电商”。

随着跨境交易政策的放宽,以及多个自贸区的投入运营,跨境电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京东、天猫等电商巨头纷纷试水,而聚美优品等垂直类的平台也加快了向跨境电商转型的步伐。对于活跃于微信平台的众多微商而言,跨境电商无疑是个转型的好机会。与微商一样,跨境电商在商品品类上也有着它的特点,最初只局限在母婴、化妆品上,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扩展到食品、服装等十多个品类。其中进口食品增长最为明显。

在市场空白期,谁的嗅觉更为敏锐谁就能占得先机,微信平台中也不乏这样的“先知”。“枫滋味”是一个专注于加拿大进口零食的品牌,它的创始人傅林谦是一位定居加拿大20年的华人女博士,最早从事现代化温室生产管理,在当地绿色农业企业埋头学习十几年,后来做过生物柴油项目,被澳大利亚一家财团收购。最后在与加拿大营养学博士Udo的交流中看到了中国有机食品市场的商业机会,继而从去年开始启动“枫滋味”项目。

不同于巨头的战略扩张,枫滋味的定位是“小而美”的,专注于加拿大顶级休闲食品,产品由北美权威营养师推荐的配方制作而成,100%在加拿大完成生产,在品质上做到严格把控,不含胆固醇、无人工添加剂、无人工色素,并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质、贴、钙等元素,颠覆了传统零食的概念。加之用心的包装和高效的营销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与用户形成亲密互动,最终把供应商和消费者紧密连接。腾讯从去年提出“连接一切”的战略,至少从“枫滋味”这个案例上看,它已经做到了人与商业的国际化连接。

品牌定位、产品品类和营销方式的不同,是跨境电商与“跨境微电商”的主要区别。跨境电商做的是大而全的平台,而微电商做的则是小而美的品牌。像枫滋味这样专注于进口零食市场的微电商,在产品的品质和细节上能够做到极致化的体验,而以微信公众号为销售平台的方式,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常规销售中层层耗费和广告成本。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店,无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距离消费者最近的销售渠道,它的便捷和高效性在枫滋味的销售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目前枫滋味在国内的销售情况非常好,许多用户反馈说“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还有不少用户是重复购买。食品是刚需,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食品的安全问题是个大痛点,而枫滋味恰好抓住了这个痛点,同时也赶上了跨境电商的机遇,自贸区的开发打破了跨境交易的壁垒,而微信则提供了一个电商营销的平台。对于许多习惯了在朋友圈中简单粗暴式营销的微商而言,十分有必要从枫滋味这个案例中学习一些转型的经验。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4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跨境电子商务 工作室

一、成立背景

1.“乐购工作室”简介

“乐购工作室”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生自主创立,由企业和校内老师共同指导,学生自筹资金,负责运营管理并对外营业,是一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线下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

2.运营思路

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是为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提供平台,选取学习成绩中等及偏上同学,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参与工作室活动。

企业和学校的支持是工作室成功的关键。企业主要负责技术支持,比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协助选拔成员和培训。学校提供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申请并不困难,管理费用也很低,而且便于管理。指导老师选取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专业教师担当,负责和企业沟通,协助学生运营工作室。由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制订营销方案,为客户提供咨询、报价、优惠促销活动及下单、支付、售后等服务。

采用学生自行出资、自负盈亏的方式,学校和企业风险最低,也比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但缺点是启动资金较少,学生筹集到的资金只能购买基本的办公设备,需要企业提供电商平台和后付货款等支持。通过运营工作室,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各种综合职业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就业积累宝贵经验。

二、培养目标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了解必要的经济、管理和法学基本知识和理论,能从事国际经贸、跨境电子商务、翻译等方面工作的英语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是商务知识和语言能力,即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供应商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具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按照这个思路,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有四种: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商务沟通能力、电商平台业务操作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见表1)。

三、团队组建

1.前期准备

为了配合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此次校内工作室选取的是外国语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自愿报名结合指导教师推荐的方式确定海选名额,然后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选拔最终团队成员。

2.团队组建

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练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在充分考虑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的特点及学生团队的实际情况之后,我校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确立了横向纵向管理并存的矩阵组织结构。其优点是非常灵活,各职能部门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导师的加入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如表2所示)。

3.团队分工

目前在全国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高校大多都成立了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同时在全国各地人口较为密集的社区开设的跨境电子商务产品展示中心处处可见,竞争可想而知。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将工作室小而精的特点发挥出来。

(1)运营各部门间的关系

项目整体运营由组长统筹、决策,导师负责提供运营建议,协助组长解决实际问题,组长和导师都能直接与平台维护、客户服务、营销推广、仓储物流四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联系。四个部门执行既定规划,并随时向组长汇报实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运营团队职责与分工

组长作为工作室运营决策制定者,负责制订“乐购”总体计划,管理团队。平台维护部门负责电商平台的日常维护,如产品上架和价格更新等。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售前咨询、订单处理、售后退换货处理和维持客户关系。营销推广部门负责市场调查,关注竞争对手价格,设计促销活动和打印宣传资料。仓储物流部门负责产品库存控制、发货、接收退换货等。

四、管理评价

1.总体运营计划的制订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校内导师亲力亲为辅助组长完成团队成员挑选、团队组建、任务分工,拟订项目总体运营计划。

2.各部门负责人的选择与培养

工作室成员通过竞聘方式担任各部门负责人,这种竞聘机制可以选择综合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他们的职责是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及保证工作完成的质量。

团队组建好之后,企业负责定期对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及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管理能力,又包括沟通、协调、营销等能力。

3.沟通方式

沟通质量决定团队执行力,而高效执行力是提高工作室竞争力的必要手段。QQ、微信等现代化交流工具保证了信息及时送达和队内良好的沟通氛围,云储存、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引进则在降低工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4.任务分配

为保证工作室良好运营,每位团队成员都要明确自身的职责。通过“责任书”的撰写,各成员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也建立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5.评价机制

我校的工作室考核评价既考查运营业绩,又考查学生加入工作室之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此外,引入学分互换机制,即学生在工作室所获得的成绩可以抵消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学分,甚至免考免修相关课程。实践证明,这种弹性考评机制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积极性。

五、结语

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门槛较低、投入较少,非常适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各类学校。学生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有了这些经历,他们今后就业和创业将有可能取得更大成功。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5

当前的广播电视专业学生需要有跨媒介营销能力

政策层面。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央逐渐减少对广播电视单位的财政拨款,要求广播电视单位充分认识到其产业性质,增强“造血”功能。通过媒介营销,获取更多的收入成为各个广播电视单位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卫视大战”、“团剧大战”的背后,无一不反映着媒介营销的重要性。而在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发展。2010年7月1日,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包括北京、上海、绵阳在内的12个城市入围。至此,“三网融合”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政策方向。媒介营销在政策层面上进入了跨媒介营销时代。与之对应,我们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也应作相应调整,在“三网融合”的政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让学生适应变化后的媒介生态,获取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市场层面。“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信息传播在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下已不再是台的传播而成为跨媒介平台的传播。媒介已经成为视频、语音、数据业务的综合载体,成为人们工作、娱乐、生活、资讯、服务、通信的综合信息平台。媒介正在出现融合,媒介市场竞争正在由寡头垄断向寡头竞争、垄断竞争的市场转变,广播电视将与电信、互联网在诸多业务上展开竞争。因此,我们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必须对正在变化的市场状况有所认识,从培养学生跨媒介营销实践能力入手,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层面。在当前的“三网融合”推广工作中,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的竞争与合作无疑贯穿始终。在提出和规划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及广播电视网(NGB)的同时,广电部门的数字电视,电信部门的IPTV、3G分别成为当前各自重点发展的媒介。截至2010年底,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试点城市的IPTV电视用户数超过了400万户。3G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G3”、中国联通推出了“WO”、中国电信推出了“天翼”等各自不同的品牌与服务。但无论是数字电视、IPTV、3G、NGN与NGB,它们的核心点都是跨媒介的平台整合技术。因此,未来的广播电视营销也将不单是广播电视单独平台的营销,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应该对基于3G、NGN及NGB平台的营销都有自己的了解。因此,高校对学生跨媒介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内容层面。“内容为王”,内容是媒介在市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关键因素,也是媒介营销的重要内容。在“三网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一大重要特点是非组织内容生产商的出现。所谓非组织内容生产商,我们认为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DV、摄像头、微博等非传统内容生产手段的普及,个人、论坛跟帖者、微博者及关注者等都在有意无意中成为观众内容的提供商。他们之间是没有组织的,他们的内容生产手段可能是非传统的,但他们数量众多,有着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制造内容热点,然后引来众多的围观者,这些围观者在成为观众的同时又会成为创造者,会对最初的内容热点进行添加、充实,后来者与最初的热点内容制造者之间、后来者之间,内容制造者与观众之间、内容制造者之间往往会进行互动。整个内容会不断根据观众的爱好进行改善、发展,最后在众多参与者的力量下以很小的投入制造出规模相对较大的作品。这类作品因为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因此天生具有相对广阔的市场。人们会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自己能参与的作品、自己能与创作者争论并影响它改变的作品。因此,这类内容具有较高的“用户黏着度”,更有市场潜力。而这类非组织内容生产往往跨媒介平台进行,要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营销,更需要我们学生具有跨媒介营销能力。

现阶段广播电视专业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的缺失

课程设置方面。相对于媒介市场的不断变化与高速发展,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对广播电视专业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的课程设置严重忽视。不少学校仅仅开有和其他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同样的媒介营销与管理课程,很多学校甚至连媒介营销与管理课程也未开设。跨媒介营销的课程与新闻写作、新闻策划、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专业课程相比处于不对等的位置。而跨媒介营销在当今时代是一个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必备技能。目前这种课程设置状况与飞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对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必须加以改革。

专业师资方面。目前高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师资一般由各级高校科班出身的硕士、博士构成,有的甚至是中文专业或其他专业出身,对媒介营销知识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大部分教师工作范围一直局限于学校,缺乏在媒介市场摸爬滚打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缺乏对跨媒介营销的切身体验,无法对学生进行跨媒介营销的教学与指导,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不能围绕狭窄的专业来安排课程,教师应紧跟“三网融合”的发展,能够指导学生通过综合的学习、实践,掌握相关的跨媒介营销技能,获得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以便在信息社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但是,目前具备这些能力的广播电视专业的高校教师还相对缺乏。

实践教学方面。目前的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多着眼于新闻采访、节目摄制等专业技能的实践,对媒介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而针对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就更少。即使已有的媒介营销实践教学也多处于广播电视专业教学的从属地位,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各个学校媒介营销实践教学的手段很多,但是各自的营销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少数几个实习基地,使用的案例往往多年不进行更新。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实习也时常抱有应付的心态,平时很少让学生参与到创新的跨媒介营销业务中,最后实习结束后也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公正评价,往往简单按学生意愿写个实习鉴定了事。学生的实践过程多流于形式,很少能体会到紧跟时代不断发展的营销手段,更不用说针对跨媒介平台的产业链进行媒介营销的相关实践了,学习效果因而大打折扣。

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进行适应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需要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办学指导思想的物化和具体化,也是教学体系构成中的关键环节。当前跨媒介营销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此任务下,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大致可采取三种模式:

首先是独立模式,即专门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开设相对独立的课程。如四川外语学院专门开设的“媒介融合营销研究”课程,华中科技大学为广播电视等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媒介市场营销等。

其次是交叉模式,即为适应跨媒介营销的需要,在不完全打破传统专业界限的情况下,实现新闻传播专业间媒介营销课程的交叉选修、互补互融。如华中科技大学从2003年开始,在传统的4个专业间实现相关核心课程的互选。

最后是融合模式,即将相关的跨媒介营销专业内容整合到融合新闻教育知识体系中,构建“复合课程”。例如在网络新闻课程中加进跨媒介营销的内容等。

构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为满足跨媒介营销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构建含三个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跨媒介营销认知子系统。通过指导学生了解跨媒介营销产业链上的内容生产商、内容集成商、平台运营商、网络传输商、终端开发商等企业,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情况与跨媒介营销的基本知识,对不断发展的跨媒介营销现状与市场挑战形成较为直观的理解与认知。二是专业实验室系统。通过组建专业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实践网络跨媒介营销、数字电视跨媒介营销等相关流程,让学生对从前一跨媒介营销认知环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对跨媒介营销基本技能进行进一步提升。三是跨媒介营销实习系统。学校与相关跨媒介营销企业进行配合,组建实习基地,校企共同设计实习任务,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掌握跨媒介营销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和业务技能。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专题实训改革:通过紧跟市场发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实训来加强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建立第二课堂学生兴趣小组、校内媒体等,通过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校内跨媒介营销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设立与跨媒介营销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方式来最后完善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在这一环节中,高校可以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要有开题报告、中期指导、最后检查考核;有督促,有经费,有目的,有可行的操作方式和最终成果,充分运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平台来达成最后的实践目标。

加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师资队伍的建设。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的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相关媒介的运作,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线媒介营销人员中引入适合从事跨媒介营销教学的人才,以迅速扩充相关课程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师应保证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广播电视跨媒介营销实践,以此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互补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需要采取开门办学的方式,高校和传媒机构联手,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联系,在高校与媒体间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

增加紧跟跨媒介营销市场发展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各种市场营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使用案例教学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发展跨媒介营销技巧,形成解决各种营销实际问题的相应能力。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一是要建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跨媒介营销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的案例库。案例库要兼顾到跨媒介营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不断发展的跨媒介营销市场现状,对老旧的案例要及时进行更新。二是案例教学要面向实际运用,要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设计相关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让案例教学能够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修正。三是案例教学要注意创新性,跨媒介营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没有人能全面预知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新的挑战和开拓将贯穿跨媒介营销的始终。我们的案例教学应对此有所认识,适当设置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的案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适应跨媒介营销市场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亦之:《视频时代的跨媒介营销价值》,《广告人》,2010(6)。

2.陈少波:《对广播电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

3.周叶:《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时代文学》,2008(1)。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6

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传统外贸竞争优势弱化。虽然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但经济结构仍然有待完善、外贸质量有待提高,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相比于传统外贸,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保持经济外贸增长、促进创新创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事实上,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业态、改革开放的新窗口,并在塑造互联网时代的国际经贸新规则。

一、内蒙古地区外贸的特点及问题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进出口总额达994.2亿元人民币,同期GDP总额为17770.19亿元人民币,外贸总额占GDP比重为5.59%,与全国相比,所占份额严重偏低。同时,内蒙古的外贸企业也面临着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市场萎缩不利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外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口大于出口,这样的差额还在不断地扩大。从外贸对象和对外贸易地区来看,都呈现出高度集中的趋势,内蒙古对外贸易地区主要集中在边境口岸地区和主要城市,尤其是内蒙古满洲里及二连浩特两地近年陆续被“升格”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后,其对内蒙古外贸进出口的“贡献”更是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

二、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设

1.专业简介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高职高专开设的财经类专业,主要面向外贸公司、工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外国公司驻我国办事处、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涉外物流公司、银行国际结算部等外经贸单位,能够胜任外贸跟单员工作,从事外贸业务、单证制作与审单、业务助理、国际采购、进出口货物报检、海关报关、国际结算、商务秘书等多项业务工作和中层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升读本科。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是能依据国际贸易惯例,按国际贸易工作流程及各岗位要求,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用电子商务这个工具处理各类国际商务信息,正确办理外贸业务、单证、跟单、外销、货代、报关等综合业务,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较强沟通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专门人才。

3.主干课程

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岗位需求,将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9门核心课程。

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能力分析

1.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

受世界经济影响,而我国新劳动法实施以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进入平缓期。

截至2012年,全球贸易的平均关税已降至约2%,新兴市场也降至10%以下,约75%的国际贸易自由进行;WTO记录的贸易政策中,51%是促进贸易的,而且新增的贸易限制措施呈减少趋势。所以,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是大势所趋,贸易壁垒继续下降。跨境电子商务就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模式。

2.跨境电商岗位划分

跨境电商产业链主要有三类玩家:生产商/制造商、跨境电商企业(含配套服务企业)、消费者/批发商/零售商(用户)。内蒙古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较晚,具有自身独特的方式。内蒙古幅员辽阔,北面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有大面积的接壤,二连浩特、满洲里在以上两国均有口岸。我区现有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传统的外贸企业转型,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另一种是电子商务企业转型,自己建立平台吸引国内的工厂企业进驻到自己的平台,此类企业主要针对的目标顾客90%以上均为蒙古和俄罗斯的消费者。

内蒙古为全世界羊绒围巾的出口基地,呼和浩特和周边城市做羊绒围巾及制品的中小型企业百余家,它们大多数都从事着传统的OEM订单加工的工厂。从目前每年的广交会的交易量和往来国外客商,可以看出。这两年的OEM订单工厂,日子也大多不好过。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外的经济形式和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的出口,可能很多OEM工厂,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莫名的订单和客户少了那么多。他们的目标客户还放眼于大国外的超市商场、贸易公司、实体采购商。

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主要包括国际物流管理、跨境支付、跨国商务管理、网站建设、seo、网络营销、店铺运营、信息技术应用(包括网络及数据库管理)等,而同时兼具技术、贸易专业知识、经济常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

四、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立

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国际贸易理论观察分析能力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能在外贸部门、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要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的培养,就要在原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基础上,对人才的培养要进行改革,现有的课程也要进行相应的融合。

跨境电子商务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但是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是国际贸易,而电子商务只是工具。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课程实施要注意分析职业的各种能力。按照学生学习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一下几个方面的课程。国际贸易类: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礼仪、跨境电子商务英语、国际物流、跨境支付等;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基础、网络客服与管理、网站美工、网络营销等;市场营销类:国际市场营销、视觉营销;综合实训课: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等。

以“政、行、企、校”的合作模式,打造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国际贸易概论、外贸会计、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基础、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实务、外贸沟通技巧(含商务函电)、进出口单证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与支付、跨境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院校商贸流通行业相关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改建方案.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2015.

[2]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报告.阿里巴巴研究院,2015.

[3]遇冰琪.大数据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4.

[4]孙艳艳.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7

讯:转眼又是一年至,许多企业正在忙碌准备一系列的节日营销项目,争取在年前取得收益大满贯。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促销活动,企业首先需要做好稳妥的营销计划,抓住消费者的痛点,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以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为了帮助华南地区外贸企业更好地筹备并开展营销活动,全球领先的智能化营销服务商webpower联手Google和递四方速递(英文简称:4PX)于近日举办了一场专属外贸电商行业的节日营销研讨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获悉,本次研讨会同时也是webpower中国区的第19期WPOA线下邮品荟活动在深圳顺利召开,通过邮件营销、广告推广和跨境物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三大层面进行指导和授课,旨在为营销人员传授最佳营销服务理念和策划构思。webpower中国区跨境电商业务负责人兼开放学院资深讲师欧阳骁琦、Google海外营销广告专家陈勇以及4PX营销代表林胜涛齐聚现场,为各位来宾分享专业的营销经验。

3大专家教您迅速抓住节假日营销契机

根据尼尔森零售市场数据显示,节日销售额较全年平均值增长了30%-40%,由此可见,节日契机是外贸电商行业不可错失的销售良机。那么,跨境外贸企业需要掌握什么信息呢?又该如何筹划营销活动呢?

研讨会伊始,Google陈勇作为开场第一位分享嘉宾为大家分析了现今国外的一些营销状况:感恩节、圣诞节将至,根据Adobe公司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14年圣诞节前的营销总额相较去年将同比上升15%,达到2.6亿万美元。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趋盛行,在线购物进入多屏移动化时代,各种新颖的营销模式出现,但搜索引擎依然是在线购物最主要的入口,占据43%流量。陈勇建议道,在节假日营销阶段,企业可以提升搜索广告预算、优化产品数据,并加入热门关键词及热门促销广告内容、应用动态搜索广告等以充分获取用户以及抓住回头用户。

接着,webpower中国区欧阳骁琦为各位全面探讨邮件营销对于跨境外贸电商的决定性作用。互联网时代从PC端走向移动端,而邮件营销应用技术同样与时俱进,响应式邮件将会根据用户使用的不同设备做出最符合阅读的界面,提升用户体验。企业在策划节假日邮件产品线时,可把邮件类别主要设定为活动类、关怀类和互动类邮件,适当减少过多促销的邮件内容,在互动和关怀类邮件中植入相关重要的产品营销讯息,减轻用户在这个时期过多的促销轰炸,也便于获取用户的信任及好感度。另外,营销人员应对新老用户进行有效分类,做到精准化邮件,避免发送给用户杂乱的、没有任何价值的邮件内容。

最后,4PX营销代表林胜涛为各位分享了关于跨境物流的相关知识。他指出,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经营环境的不同、主要运输方式的不同、信息沟通方式的不同以及标准化不同等因素,往往国际物流比国内物流更具风险性。所以,跨境外贸电商企业在选择相关物流供应商时,尽量挑选具备专业资格、服务力更强的公司,避免任何物流发送问题而引起用户不满的情况,给予最好的服务体验。

经过3位行业专家的详尽分享后,活动来宾们也表示获益良多,并会在往后的营销项目中关注到以上营销观点,不断优化自身服务质量。webpower作为邮件营销行业领跑者,将继续用线下公益活动形式,进行更多多渠道营销理念及知识的分享与普及,履行行业责任。(文/尘落)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8

关键词:跨境电商;保险;跨境电商风险;退货运费险

相比起传统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因在业务流程中精简许多繁杂的环节,进入门槛较低,宽松的监管环境,国家利好政策扶持以及近年跨境物流渠道建设的逐步完善,加上在线支付方式的不断推广等多种因素,使得跨境电商这种小额、高频、碎片化的外贸增长方式获得了长足有力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到我国货物贸易交易额的38.86%,相比2019年的33.29%提升了5.57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几年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网络经济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跨境电商短期内急速膨胀发展,在给消费者带来选择多样性、购物便利和支付方便性的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特性,决定了跨境网络购物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性,如由于买卖双方信用缺失导致的产品质量与货款支付问题等。这些风险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购物体验,也影响了跨境电商卖家的经营效益,跨境电商保险因着这样的市场需求而产生。跨境电商保险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产品,是当前新兴的电子商务保险的一个种类,它以跨境电子商务中的风险为保险标的,以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境内外买卖双方为保险投保对象,目的是以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保险费用参保某种跨境电商险种的形式,让保险公司保障投保人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可能面临的交易风险,承担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从而刺激买卖双方的交易热情,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进一步良性发展。但目前保险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由于跨境在线买卖的特点,交易的时长、运输路途的距离、进出口清关通关的效率等等原因,存在的风险较国内电子商务来讲更为复杂多变,相应的保险费用就更高。对投保人来说,在衡量付出与收益时难以做出正确选择。这就涉及到跨境电商保险的必要性与否的问题。本文在介绍目前主要的跨境电商保险产品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跨境电商保险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阐述,提出了发展我国跨境电商保险的策略建议,以期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一、伴随跨境电商衍生的

主要保险险种及主要保险产品由于跨境电商在经营产品、支付方式、经营模式、销售对象和物流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外贸存在的差异,决定了跨境电商具有风险频发、信用缺失和服务空缺的不利条件。比如对境外消费者来说,货物购买前,担心是否是正品,质量是否如网页描述的那样,产品是否安全等问题;购买后货物跨境运输中,开始担心能否按时收到货,会不会包裹破损或丢失等;收到货之后可能会考虑能否退换货,由谁来支付退换货运费,以及商品维修服务能否兑现等等问题。对跨境购物环节的过多担忧往往导致购物行为发生率下降,影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所谓需求市场催生供给市场,国内保险公司如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甫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专业从事跨境电商生态保险业务的豆沙包科技保险(上海)有限公司(DOWSURE),敏锐地嗅到了跨境电子商务保险的巨大商机,及时抓住市场先机,在跨境电商保险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致力于解决跨境消费风险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完善跨境电商生态环境。目前跨境电商保险主要集中在物流类、信用保证类和一些新奇创新类上,表1介绍了我国目前跨境电商方面主要的保险种类、具体产品及相应特点。

二、跨境电商保险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险种结构单一,险别创新不足

跨境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都承受着或多或少的不同种类的风险,以跨境电商卖家举例来看,一般情况下,卖家须面对商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商业风险如跨境支付风险、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和物流运输风险以及买家信用风险等;国家风险如由于国家关系变动引发的进口国海关税率上调以及电商平台审查更为严格等等各种风险。但目前涉及跨境电商保险的保险企业推出的保险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多集中在物流类的退货运费险、破损险和丢包险,以及信用类风险的商品质量保证险和正品保障险上。整体上险种结构相对单一,保险种类稀少,险别创新不足,保险公司承保风险范围较为狭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种类的审查监管力度较为严格,一些新奇的尚未经过市场检验的保险种类,有可能无法通过审批。另一个原因更多的是保险公司出于风险规避的考量,担心新推出的险种市场接受度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止于想法,未进行保险创新实践。事实上,适合跨境电子商务碎片化场景式的保险种类有很多,如因病毒感染、黑客侵袭导致的购物损失险、因汇率变动或关税上调带来的损失险、因卖家经营失败店铺被封带来的预付损失险等等,保险公司应不断开发更多适应跨境电商市场的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以增加消费者的投保选择范围。

(二)保险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推出跨境电商保险的保险公司和科技保险企业来看,对跨境电商保险多数险种一般实行“一刀切”的保险定价制度,即不论是谁投保,投保哪个险种,都按照投保金额乘以固定的保险费率来计算保险费用。因而容易出现保险逆选择现象,以退运险为例,那些退货率高的消费者(如货比三家的消费者以及为获得节日满减优惠而故意多购买商品再进行退货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退运险,退货率比较低的消费者就常常不去购买退运险。这就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变大,赔付率居高不下,影响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若保险公司因此提高保险费率,以应对保险逆选择现象,则那些真正的退货率低的跨境电商消费者,就会直接舍弃购买退运险,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使得该险种由于难以持续而退出市场。保险公司如何充分利用AI技术,对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如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退货频率等进行云计算并科学分析,系统梳理消费者,实行梯队差异保险费率,灵活差异化定价,做到千人千价,有效规避在跨境电商交易环境下固定保险费率的弊端,是值得不断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经营者担忧保费支出削弱商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跨境电商保险的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购物平台上的商家页面提供险别种类,供消费者自行选择,由消费者支付保险费用;二是由商家向保险公司购买了多个种类的保险,作为激励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优惠手段,在消费者购物时直接赠送。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消费者取得跨境电商保险的前提是,要么卖家支付要么消费者自己支付保费给保险公司。在商品价格由成本和预期利润构成的情况下,若商家支付了保费,必然增加商品的成本支出,则商家只有抬高商品售价才能维持既定的利润率。若是消费者自行购买商家在网页推荐的保险的话,则消费者会把保费支出计入购买该商品所总计付出的购买成本,有可能出现因购买价格过高而打消购物想法的情况。因此,从价格的层面来看,保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消费者保险意识尚待树立

在传统对外贸易方式下,通常每笔买卖的成交量和金额都较大,人们在运用国际贸易术语进行贸易时,都会全方位地去考虑可能存在的贸易风险,积极寻求降低这些风险的各种措施,因而投保在传统大宗对外贸易下对买卖双方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转移风险损失的手段了。然而,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交易金额小、买卖发生频率高、交易场景碎片化等电子商务固有的特征,买卖双方往往忽略其中的风险性。对部分消费者来说,即使知晓其中存在的风险,但考虑到购物金额较小,哪怕发生风险,其损失也并非致命,所以对于保险有可投可不投的想法。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消费者做出投保与否决定的关键所在,那就是保费支出问题。由于跨境电商属于对外贸易范畴,相较于国内电子商务,由于地域跨度大,清关手续繁琐等特点,其面临的风险更大,同一保险产品下的保险费率也高得多。例如,退货运费险这一保险产品,在跨境电商下,其投保费率远高于国内电商的退货运费险。据资料显示,跨境电商退货运费险,每一笔最低保费是21元,也就是说,即使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本身价值不高,但投保退货运费险最低也应支付21元的保费,这个费用较国内退运险保费低至一元以下以毛计算的水平来说显然超出了消费者一般所能接受的程度,加之侥幸心理,认为风险未必会发生,从而舍弃投保。跨境电商中消费者保险意识不足的另一体现是时间成本。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收货等待后,若出现商品与卖家网页描述不符、尺寸有出入等不影响物品使用的问题,消费者也会抱着“麻烦”“算了”的心态,不愿花费双倍的跨境运输时间来等待商品的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跨境电商保险即使出现在购物网页的显眼位置,它也难以成为消费者的必选项目。

三、完善跨境电商保险体系的策略建议

(一)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高效的跨境电商保险生态环境

保险公司应大力寻求与一些科技公司的合作,在保险产品研发过程中,植入新型科学技术,使得保险产品不仅更得消费者信赖,同时又可避免虚假投保和骗保的情况出现。例如豆沙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区块链+跨境物流保险”,向跨境电商提供保险、溯源、物流及信息共享等服务支撑体系。该技术运用到保险中的特点是,产品上链后,信息不可篡改,保证了保险全流程信息的透明、真实和可信。并且由于区块链信息传递是自动的,这就保证了信息交互过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降低各方的信任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跨境电商消费者关心的虚假发货、伪造商品身份、篡改物流信息等投机欺诈性问题,可大幅提升跨境电商的商品真伪保障和品质保证度,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和开放的跨境电商保险生态环境,为跨境电商的进一步良性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二)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大数据实现保险产品与市场的高度衔接

随着最早网络保险产品的推出,保险已不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事,保险销售模式的改变一并带来保险产品内容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了保险生态体系。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个保险产品的研发、定价和销售,需要经过大量有效信息的收集和筛查处理过程。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拥有大量的客户消费数据,保险公司需要与跨境电商平台通力合作,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实现与电商平台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找客户,提高保险产品投放的准确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制定出客户信誉评级体系,保险公司还可以提高精准定价能力,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率,筛选优质客户,降低赔付率。

(三)倡导政策对跨境电商保险的扶持措施多样化

1.跨境电商出口投保补贴。可以考虑根据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实际跨境交易中投保的保险费用总支出给予相应比例的额度补贴。2.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投保人投保。即政府部门缴纳保险费给保险公司,为辖区内的所有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投保。如2019年6月,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向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真品保险”,被保险人是保税区内各个跨境电商平台。也就是说,海外买家若买到宁波保税区内跨境电商卖家的假货,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3.设立跨境电商保险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的目的本质上也是补贴的一种,但补贴对象不是出口企业,而是承保跨境电商出口保险的保险公司或保险科技公司,使其降低保险费率,以抵销企业因为投保而多支出的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

(四)运用监管制度进行保险市场约束的同时保障保险的创新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跨境电商保险在鼓励其积极创新的同时,也要防止保险新产品的野蛮生长,监管当局应努力寻求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之间的平衡。首先是逐步完善监管制度,切实防范创新风险。对一些违反保险原则,炒作创新概念进行营销的所谓保险创新产品,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监管制度规定进行有效规范和市场约束,并不断与时俱进,积累经验,完善我国的跨境电商保险监管体系。其次是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对保险创新持“容错”态度,允许企业“试错”,并为保险创新提供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保险是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而新生的保险产物,新事物的成长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监管部门应结合跨境电商保险的特殊市场环境,实施宽严并济的监管方式,对触犯监管边界的保险创新产品,尽量以引导为主,惩戒为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和监管的平衡,为跨境电商保险创新营造良好稳定的法制环境。

(五)融合多种新型线上宣传媒介以加大跨境电商保险的推广力度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9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转型升级 B TO B TO C

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疲软,传统外贸出口后劲不足,外贸企业亟待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此来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近两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3年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增速为7.56%。同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7万亿人民币,增速为28.8%。跨境网络零售占比进一步提高,B2C渐成主流。2013年,中国出口电商B2C占比达到9.6%,创历史新高;进口电商占比达到11.1%,较2012年提高了29%。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地获取了其他国家的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跨境电商是嘉兴市外贸企业寻求海外商机的新选择,也是实现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所以研究联合嘉兴市政府、外贸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力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于促进嘉兴市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外贸企业亟待转型升级

1、传统外贸企业遭遇发展瓶颈

近年来嘉兴传统外贸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大环境的双重压力,在国内受制于资源、环境、劳动力供给等不利因素的同时,还要面临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参考消息网的报道,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1.4%。专家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5年后人均收入将达到1万美元。而在国际市场上,嘉兴传统外贸企业又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的考验。由于中国制造的产品绝大多数是贴牌生产,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一旦海外市场疲软,则意味着联系中国制造的产品与国外的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被切断。此外,来自东南亚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强大竞争,使订单价格下降,企业获利低微。以劳动力成本为例,2013年,中国工人的月工资已经比墨西哥工人高出50.5%,比越南工人高出168%。中国外贸企业发展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

2、市场需求个性化、多元化凸显

当前的市场形势是由消费者需求来决定生产厂商的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的,只有适应此类市场形势的外贸企业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品利润。传统外贸模式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大批量生产,带来价格优势。然而价格低,产品同质化明显,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在当今互联网革命的新经济环境下,通过搜集和分析跨境电商消费数据,使得生产者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成为可能,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传统外贸模式势必遭到淘汰。但是嘉兴市外贸企业软硬件都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电商人才储备不足,如缺乏开发和引导客户需求的服务专员、与生产企业紧密接触的设计人员和采购员、售后服务专员、网店维护专员等。

以兰亭集势为例,兰亭集势的定制商品主要是婚纱礼服类,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和喜欢的颜色进行个性化定制。苏州的虎丘是婚纱礼服的主要货源聚集地,占据全国婚纱生产70%的市场份额,但是这里多是分散的小作坊式生产模式,生产和管理水平不高,要达到外贸标准,首先必须规范他们的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兰亭专门建立了一个内部的专家团队,直接打入生产线,负责指导供应商改进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他们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个性商品、订制品以及标准品批量生产的标准。同时,由于每日及时向供应商更新订单信息,也使得兰亭能够保持较高的订单履约率。但是,嘉兴的专业市场,比如海宁皮革城、桐乡羊毛衫市场、平湖服装市场等,在面临市场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冲击时,反应似乎过慢。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传统外贸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跨境电商的优势;二是即使有企业意识到跨境电商可以带来销售渠道、产品、品牌、服务等升级,但由于电商人才储备不足、物流环境不便利等因素使得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举步维艰。

3、互联网贸易冲击传统对外贸易模式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贸易沟通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沟通交流成本低。国外买家更愿意通过互联网直接找到生产厂家,绕过国内外的各级中间商,从而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在海外的经销商、商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以来,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受到跨境电子商务兴起的冲击,大批国外终端消费者直接在网上消费,也在经历行业的淘汰与洗牌,一大批海外批发商倒闭。如此传导到国内,传统的B TO B外贸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传统出口外贸模式。2014年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外贸企业通过其旗下深圳“一达通”平成出口,免收费,且企业每出口1美元,还可获得最高3分人民币的补贴。另外,业界一般认为,真正有实力的外贸企业的年出口额基本在1500万美元以上,往往不会要求公司出口。而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由于成本等因素,一般会考虑出口的形式。而嘉兴市的外贸出口主体又以小微企业为主,2013年市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有3749家,出口40.6亿美元的,分别占全市的81.0%和18.9%。同时,小微企业对成本更加敏感。因此,“一达通”这类反向补贴的出口平台对小微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嘉兴市已经有进出口企业宣布放弃出口业务。

二、开展跨境电商是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跨境电商降低外贸门槛,使中小企业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

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始于一个样品、一件衣服,交易量小、成交金额不大,这样企业资金负担相对较小。同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往往一个业务员就可以兼做外贸单证、跟单和资金融通的工作。有的小微外贸企业只有4个人就可以开展外贸业务,一名店长、两名跟单和一名文案。如此,则小微企业都可以从跨境电商开始从事国际贸易。

2、跨境电商促进外贸企业销售渠道、产品、品牌、服务等升级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受欢迎的原因在于物美价廉,这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是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价格不高,企业获利较低。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建海外仓做B TO B TO C的方式,开拓企业自己的销售渠道,缩短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直接面向消费者宣传自有品牌产品,并提升产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如此,则实现了外贸企业销售渠道、产品、品牌和服务等方面的升级。一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自有品牌产品获得认可,则可将该品牌产品引入国内销售,从而实现外贸企业的转型。在这方面走在前沿的是宁波纸器时代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企业,与美国第一和第二大贺卡公司、美国第一和第二大工艺品连锁专卖公司、日本最大的婚礼用品公司、德国最大的百货公司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先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开展在海外的品牌营销,获得好评之后于2012年将“纸器时代”品牌引入国内。历经十余年的成长、积淀、创新和变革,已发展到拥有员工1600余人、生产经营场所45000平方米和生产能力4.8亿的中型规模企业。

3、利用跨境电商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升级价值链

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总是依赖于重视产品价值链的利润丰厚环节,例如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极少受到经济疲软的冲击,是因为它处于价值链的利润丰厚环节。而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利润低,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实现设计开发与定制化服务的一体化,顺应消费需求,转变销售模式,提高产品价格和利润,建设自有品牌,从而升级产品价值链。例如,一位法国化妆业的巨头为每一位女顾客建立一份详细的个人诊断报告,专家们为她们检查完后四周,诊断书就以私人信件的形式寄到顾客手中,其中包括对女顾客在美容方面所遇到问题的全部处方,并根据顾客标明的个人收入情况,开列出使用产品的品名。此项举措的实施,使该公司的美容产品在3个月内增加了75%;又如海宁市凯阳服饰有限公司的战略便是将传统的皮衣做成“工艺品”,从前凯阳是为他人贴牌生产,如今凯阳从土耳其、意大利等国的皮衣企业订货,统统打上“凯阳”品牌后再运回本土销售,这种模式的运行迅速打响了企业知名度,提升了品牌价值与效益。

三、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策分析

1、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价值链

外贸B2C网站,顾名思义就是将生产于中国本土的商品,卖到海外个人用户手中。外贸企业应将物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灵活配置各种资源,节约企业管理成本。通过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直接进行B TO B和B TO C,避开中间商和零售商,直接以最低成本获得原材料,并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对产品价值链创新。如今,兰亭集势已发展成为一家提供22万个商品选择,通过17种主要语言服务全球顾客的知名外贸B2C网站。其之所以可以在如此低廉的定价水平上取得如此高的毛利水平,核心在于极大地缩短了供应链。向上,兰亭绕过了层层中间贸易环节,目前70%的商品直接从工厂进货,达到节约进货成本的目的;向下,兰亭直接将这些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品以海外市场的定价标准直接卖到C端顾客手中,获得了高毛利的优势。

2、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升级企业营销推广、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

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可以考虑开展B TO B TO C,即在海外投资设厂或设立经销中心,直接面对海外最终消费者。首先由国内生产商负责生产并销售到海外分公司,再由国外分公司直接将商品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手上。或者国内外贸公司集中采购并销售到国外分销中心,由分销中心负责销售和售后等活动。这样既可以简化销售流程,获得更多利润,同时也能更多占领国外市场份额。著名的布包联盟群主裘唐明先生在开展其公司旗下品牌箱包的跨境销售时,采用的就是B TO B TO C的模式。首先在美国的主要城市寻找合适的留学生作为销售,将产品通过海运方式集中发送给该留学生,再由留学生将产品分散配送到终端用户手上。如此既节约了物流成本,又开拓了外贸企业的销售渠道,还能更好地提供售后服务。

3、积极推进进口贸易,开拓国内市场

2014年,嘉兴市进口增速有所下滑,全年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进口情况不容乐观。外贸企业应注重进口贸易人员培养,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大力开展进口贸易,结合国内的有效需求进口产品,比如国内目前大量需求的高品质乳制品、母婴用品和物美价廉的药品等。

如鲜life公司,这是一家正式上线于2014年11月的跨境进口食品电商,主营品类包括休闲食品、保健食品、母婴食品等。其利用口碑和渠道营销,以较低的推广费用获得了第一批种子用户,截至2015年1月,用户数达3万,SKU达500,GMV约150万,复购率约25%。目前,鲜life已与全球500个休闲食品、营养品、母婴食品品牌建立合作,所有产品都从当地获得品牌授权的最大商处直接采购,用最短的供应链保证价格优势和数量稳定。另外,鲜life是第一批与海关系统实现订单、运单、支付三单信息完整对接的跨境电商平台,可将消费者的订单信息自动生成用于海关核查备案的单据,并实时同步物流实施、信用支付系统两方,形成闭环的管理链条,提升流程效率。

四、政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

1、为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报关便捷通道

开展电子商务不仅涉及进出易双方,还有工商、税务、保险、银行、海关等多部门。外贸企业开展B TO B,B TO C,需要政府提供便利和安全的通关、商检、融资、退税和物流省钱方案等便捷通道。跨境电子商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平台、物流、支付、通关等环节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便利、快速、联动”成为关注的重点。2012年,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成为国家首批五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试点城市。2013年,广州成为第六个国家跨境贸易试点城市。2013年8 月30 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的支持政策,并提出六项具体措施以解决外贸电商在通关、支付、结汇、税务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其他地方政府也可以考虑以试点政府为例,为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开通通关、支付、结汇、物流等便捷通道。借鉴五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嘉兴市政府也可以考虑开辟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报关、检验、结汇等绿色通道,从而促进和支持嘉兴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利用现有产业平台与资源优势,探索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以及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所涉及的在线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基础信息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部门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套企业之间的标准化信息流通。

例如嘉兴海关可以建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对于进口商品,采取国外备货,所有零散进口商品以1210进口海关代码按一般贸易进口,进入国内保税区后化整为零,在国内变为个人物品分散销售,从关税变成行邮税,降低产品进口成本。

2、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平台

企业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时会遇到如何有效获得好询盘,寻找买家、有效推广;驱逐劣等供应商,识别真正买家和欺诈买家;防范单证风险等问题,政府可通过建立产业工人培训基地,联合高校合作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包括营销推广、跟单、图片处理和文案等课程,帮助企业走出人力资源短缺和人力成本升高等困境。嘉兴市目前有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和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都设有电子商务、物流、报关和计算机等专业,具备面向社会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嘉兴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可以充分利用此类教学资源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平台,从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瓶颈问题。

3、落实相关政策,完善企业培育环境

由于外贸企业大多属于规模较小的民营私有企业,银行信用等级较低,获得银行贷款通常都比较难,即使获得银行贷款也大都要支付比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的利息。为了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有资金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政府可以采用贴息等方式,鼓励银行贷款给外贸企业,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采用降低税收、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此外,政府应出面整合嘉兴产业带的产品,如王店镇的小家电产品,把每个工厂的单一产品,整合成产业带里的系列产品,在互联网上做产品超市,形成商城,并针对产业带的产品特性,在海外选择合适的城市建立海外仓。扶持企业将产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销往海外。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外贸企业唯有主动出击转型升级,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跨境电子商务不失为当下企业升级的优质方法和手段。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实现产品品牌、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升级,同时又可以利用自有海外成熟品牌的知名度打开国内市场,实现外贸企业的转型。这不仅仅需要外贸企业自身努力,同时更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对跨境电商的重视和投资,从而助力外贸企业又快又稳妥的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10

一旦通关效率提升,对跨境电商企业以及消费者都将是利好消息,平台商、服务商、贸易方才能够更好地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而只有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后,电商才能更好地发展。

5月7日,国务院明文下发的《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下称《意见》),不仅将中国电商发展目前所涉问题一一涵盖,还将电商发展推至国家重视并鼓励达到新高度的地位。其中涉及金融扶持、鼓励境内上市、对物流建设提出指导意见、研究跨境电商等问题。

跨境电商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看出国家对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跨境电商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这些利好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跨境电商监管逐步完善

《意见》明确了如何推进跨境电商加速发展。包括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积极发起或参与多双边或区域关于电子商务规则的谈判和交流合作,力争国际电子商务规制制定的主动权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话语权。提升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效率,大力支持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在全国范围推广。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电商的主要交易形式有几种,发展多年的B2B形式以及C类的进口方面,出口方面也有涉及C类的小额外贸由B类的演变成为C类的模式,即中国的商品直接卖到国外的消费者手中,国外的厂商通过亚马逊等平台卖到中国的消费者手中。

艾瑞咨询行业分析师张向丽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亦认为,目前我国电商进行跨境交易的具体方式包含B2B以及B2C等交易模式,就整体而言,B2B占整体90%以上的份额。

我国跨境电商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结构,与我国的一般贸易特点相关,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更加偏向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所以在跨境电商领域来看,虽然有一部分是跟着跨境零售走的,但整体上还是B2B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大概占88%左右。从进出口贸易的类型来看,我国进口的商品大多是加工型的贸易方式,在国内经过一个流转程序之后,最终还是转变为出口。所以从我国的跨境电商来看,业务也是以出口为主的。

张周平同时认为,国内跨境电商的发展具备鲜明的新特点,与传统电商相比,跨境电商属于近两年刚刚爆发的领域,国内的消费者有强大的购物需求且还在不断壮大。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跨境物流,这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相对国内电商,国外跨境电商的物流时间会持续一个星期到十五天左右,这也将考验顾客的耐心和电商的服务水平。

此外,支付便利性也是跨境电商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尤其在出口上,因为各国的消费情况不同,在进入各国时,是不是能够满足目标国的支付习惯。

通关效率仍待提高

此外,就跨境电商的产业链而言,无论国内传统电商还是跨境电商,一开始都是从交易发展起来,此后才会出现物流配套等相应的服务性支撑产业。随着跨境电商前期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提供物流以及支付服务的企业得到发展,因此,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服务第三方。换言之,目前物流、仓储、推广等集一体的专业化第三方服务实体,是作为整个跨境电商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出现的,共同促进整体衍生的支撑服务越来越完善。

另外从运营方式来看,可以看到早期跨境电商的发展借助的是中国制造大国优势,商品物美价兼的特点。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企业开始走品牌化运营的道路,整个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通过品牌化的方式,才可以提升跨境电商的价值。

互联网法律专家、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意见》聚焦在通关效率上,表示要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缴进口税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简化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货物返修与退运通关流程,这其中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等。

跨境电商是一个涉及众多中间环节的长链程序。相比于国内电商的次日达、甚至当日达的配送体验,目前跨境进口电商主要有保税和直邮两种模式,像2014年“双十一”,一些海外商家就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前将“爆品”备货至宁波等中国沿海的保税仓库,消费者下单后的配送体验已经类似于在本土购买。

“因为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最大的不同是:跨境电商要涉及到国与国之间跨境的交易,很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国家的进出口、税收、通关等政策,都会对跨境电商的发展产生特别重要的影响。”张向丽对《法人》记者说。从整体来看,基于这样的一些条件,比如针对税负以及金融支撑的一些利好政策,国内的一些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政策红利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更多还是要看国家对整个行业的政策导向。 《意见》中提出的提升跨境电商的通关效率,对跨境电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零售业,很多都是通过快件或者邮件的方式进行通关。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这样进出口邮件、快件的量就会大幅度的增长,这对海关而言,是非常大的通关压力。而国家提出这样的政策,无论是采用目前分送集报还是将口岸、物流的数据进行对接及共享以实现数据共通来看,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通关效率。

“提升跨境电商的通关效率对跨境电商是有一定意义的。”张周平亦对《法人》记者表示,跨境电商跟国内电商最主要的不同在于配送时间较长,原因即是通关的效率较为烦琐,一旦通关效率提升,对跨境电商企业以及消费者都将是利好消息,平台商、服务商、贸易方才能够更好地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而只有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后,电商才能更好地去发展。

警惕跨境交易法律风险

跨境交易中不同地域的法律适用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的问题。董毅智认为,在跨境交易中现在主要容易出现如下法律问题:

一是面临逃税避税、涉嫌走私等合法性问题;二是部分跨境经销商真假掺卖、不提供售后,消费者维权困难;三是一些跨境卖家利用微信等私密社交通信工具进行营销,采用见面交易、第三方即时支付等方式进行交易,监管部门难以察觉,消费者一旦购买到假货或商品有质量问题难以维权;四是对于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需与各国加强对话与合作。

董毅智同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也可能是跨境电商遭遇的问题之一。他举例称,蓝牙标志大家都很熟悉,常见于3C产品的包装盒或者产品上,不过有蓝牙图标的产品今后可能要注意了,蓝牙标志不是想用就能用了。

董毅智介绍说,该蓝牙图标的注册人为布鲁特斯SIG有限公司、爱立信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美国华盛顿州柯克兰350克套房,华盛顿胡大道5209号,组织为中国专利(香港)有限公司。使用商品范围包括自动和投币启动的娱乐机器、航海器械和仪器、传真机、电子检测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显示器、读出器(数据处理设备)、光学设备和仪器、衡器、测量装置和仪器、录/放等。早在2002年,该蓝牙图标就已被注册,截止日期为2022年。

“一位客户有一批出口到美国的耳机,在这批产品上印有‘Bluetooth’(蓝牙)的英文单词,因为权利人在海关备过案,所以这批货就被海关查扣了。”义乌知识产权服务联盟负责人、义乌市徐杰商标专利事务所主任徐杰也表示。

善用法律维权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避免在对外贸易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董毅智建议道:为规避外贸法律风险,企业应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并完善各项合同条款。现实中,很多交易形式的发票或订单虽经双方签字后也具有合同效力,但规避外贸法律风险应注意了解外贸或投资对象所在国国家风险的变化。一国政策和法律的变动可能对外贸活动产生直接影响。比如,俄罗斯2008年上半年的央行政策就直接影响了俄罗斯银行对信用证的支付。而根据相关权威机构做出的国别风险报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的国别风险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欧美一些国家风险升高,而非洲、拉丁美洲等一 些国家风险则有所下降。

至于一旦遭遇法律风险,如中企被诉,应如何进行维权的问题,董毅智以商标侵权为例称,收到跨国起诉后,中国企业应立即开展以下事项:

首先是立即停止销售被控侵权的商品。如果有买家满意的替代品,应当立即停止在境外销售被指控的侵权产品。这一举动并非承认侵权,而是尽可能降低有可能的赔偿数额。如果没有替代品又没有任何不侵权的法律意见,谨慎的做法仍然是停止销售。

其次是聘请合适的律师处理案件。由于跨国商标权诉讼是在境外应诉,聘任的律师必须是具有执业资格的当地律师。在聘选律师方面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律师在品牌商提起诉讼地最好有办公室;律师深谙知识产权诉讼业务并具备相应技术背景;律师了解中国语言文化或配备相应技能的法律助手。

国外律师事务所往往按小时收费,在案件初期很难提出一个准确的费用数字,因为所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案件的复杂程度、原被告诉讼的力度以及案件调解的早晚。但中国公司可以要求一个费用范围,并对于超过一定时间的工作采取预先批准制度。在聘任律师时,可以同时向多家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发出邀约,选定若干家事务所作为竞标对象,并指定日期要求答复,一般的事务所都会在短期内提出诉讼方案。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11

「内容提要国际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概念存在的意义,在于标志非居民的跨国经济活动与来源国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活动是否在来源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应以其网址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及其通过网址实际从事活动的性质、数量规模和时间延续性,来判定它与来源国是否构成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判定的标准为网址活动的时间延续性、营业性和网址功能的系统性。 「关键词税收协定、电子商务、营业所得、常设机构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的适用问题 常设机构原则是目前各国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协定(以下简称双重征税协定)中普遍采用的协调缔约国双方在跨国营业所得上征税权冲突的基本原则。根据此项原则,缔约国一方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来源于其境内的营业利润行使属地课税权征税,是以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在其境内具有某种特定的物理存在(physical presence)-常设机构的存在为前提的。这种常设机构的存在可能由于企业的某种固定的营业场所或设施构成,也可能因企业通过某种特定的营业人的活动而构成。(注:关于构成税收协定意义上的常设机构的固定营业场所、设施和营业人活动所应具备的要件内容,参见廖益新主编:《国际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176-178,189-197))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共同建议的常设机构原则表明,常设机构这种特定的物理存在,是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在缔约国一方境内从事实质性经营活动的客观标志,构成缔约国一方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优先征税的充足依据。 然而,跨国电子商务是处在不同国家境内的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或国际互联网进行的商业交易,与传统的商业交易方式相比,它具有直接性或称为非中介化的特点,尤其是在线交易(on-line transactions) 情形下,位于不同国家境内的交易双方直接在计算机上通过互联网进行询价谈判、订货、付款和交货等交易行为,数据化商品的存在和便捷低廉的通讯成本,使得传统的通过在东道国境内设立营业机构、场所或委托营业人来开展经营活动的营业方式,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开展营业销售活动,按照前述构成常设机构的物的因素或人的因素的要件判断,很难认定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设有常设机构。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跨国电子商业销售活动是通过互联网络和销售商设在东道国境内某个服务器上的交互式网址(interactive web site)实现的。这种网址实质上是由数据和应用软件构成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具有易于移动的特点。居住在缔约国一方的销售商可以对设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某个服务器上的网址进行设计、修改,或将网址从一个服务器上转移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位于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客户通过计算机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协议联系,可以访问该网址并利用网址的应用软件进行订货和支付。按照前述构成常设机构的因素-某种固定的营业场所或设施应具备的要件,上述服务器上存在的网址由于只是应用软件和电子数据组合而成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它虽具有可视性,但并非某种有形体的场所或设施,无法满足营业场所所要求的物理存在特征。同时,网址具有易于操纵转移的特点,也难以符合构成常设机构的营业场所或设施所要求的地域上的固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持久性条件。 其次,网址所在的服务器虽然可视为一种有形体的设备,但在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位于东道国境内的服务器通常并非是居住在东道国境外的销售商所有的或专属使用的,而是东道国境内的网络服务供应商(ISP)所设置和管理的。境外销售商只是在ISP的服务器上租用一定的磁盘空间建立自己的网址 ,ISP的服务器同时也供其他客户租用来设置各自的网址。因此,这类情形下的服务器由于并不处在境外销售商的支配控制下,不可能构成境外销售商在东道国境内的营业设施;而实际支配和管理该服务器的ISP由于非仅为境外销售商提供维持网址的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客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而且ISP通常无权以境外销售商的名义谈判签订合同。按照两个范本规定的构成常设机构的人条件,这类情形下的ISP也不可能构成境外销售商在东道国境内的常设机构。 在现行的跨国营业所得国际税收分配原则下,常设机构的存在是跨国营业所得来源地国行使课税权的前提条件。而上述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特点,说明按照现行的两个范本规定的常设机构构成要件,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互联网络在缔约国另一方进行营业销售活动,很难被认定为构成设有常设机构。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发展和跨国电子商业交易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一个新的国际税收分配法律问题摆在国际税法学者们和各国财税部门面前:传统的也是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和原则能否继续适应于协调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征税权冲突?是要彻底抛弃这一传统的概念原则另寻新的来源国课税依据,还是应对这一概念构成要件进行相应的调整修订,使其能够继续适用于在居住国和来源地国之间合理地分配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税收权益?对此问题,国际税法学界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税务部门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和对策方案。 二、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适用问题的对策方案 面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现行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的冲击和挑战,各国政府、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税法学界在分析和研究电子商务引起的各种国际税收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方案。 1.彻底的变革方案 鉴于像常设机构这类传统的国际税法概念和规则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课税存在着诸多问题,税收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采取根本性的变革方案,即建议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之外,针对电子商务交易另行开征新的税种,通过这类新的特别税的征收来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国内和国际税收分配问题。这类根本性的变革方案包括加拿大税收专家阿瑟?科德尔(Arthur J?Cordell)和荷兰学者卢?休特(Luc Soete)等人提出的对网上信息流量开征“比特税”(bit tax);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杰姆斯?托宾(James Tobin)建议的以网上交易的货币支付流量为对象征收的“交易税”(transaction tax),以及其他学者主张的与基础通讯费用相联系的电讯税(telecoms tax)和对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开征计算机税(PC tax)。 主张开征新税种来解决问题的学者们强调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区别于传统的物质经济的技术特点,以及它们的发展对各国税基的影响。他们认为传统的税种机制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社会销售体系的变革,必须针对数字经济的特征,以新的税收机制替代基于物质商品和服务增值的税收机制,才能达到税负公平、节约网络资源和提高征税效益的目的。 这类主张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的激进的对策方案,虽然能够较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技术特点,具有容易认定、操作简便和能有效地防止纳税人逃避税行为等优点,但它们有明显的共同缺陷。首先,将使网络通讯这一新的媒介承受额外的 税负,造成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间税收差别待遇,从而可能阻碍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效益的充分发挥。其次,这类新税种的征税对象,如比特税针对的经过网络传输的计算机数据流量和交易税课 征的网上货币流量等,尽管容易认定和能够准确计量,但它不像收入或消费额那样代表反映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并不构成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良好基础。换言之,互联网用户收发的数据数量的多少,并不标志着其收益价值或财富数额的大小,以此作为课税对象标准,不能体现量能课税、合理负担的税收基本原则。由于针对电子商务另行开征新的税种存在着上述缺陷问题,这类根本性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认同支持,而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国则对这类建议主张持明确否定的态度。(注:美国财政部税收政策研究室认为,“税收中性原则排除对电子交易开征新税种或补充性税收,而要求税收制度对相似的所得同等地加以处理,不管所得是通过电子手段或现有的商业渠道取得的。”参见.) 2.保守性的方案 与前述激进的改革方案截然相反的是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国财税部门所持的保守性的政策方案。这种方案认为,包括常设机构概念在内的这些传统的税收管辖权概念规则,已历时多年并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且实践证明它们能有效地协调居住国和来源地国的税收权益冲突,不应轻易放弃和破坏国际税收中的这一宝贵遗产。虽然这些传统的概念、规则面临着电子商务的挑战,但它们仍有足够的弹性可以解决适用的问题。正如美国财政部税收政策研究室在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某些问题最初看来似乎难以用现有原则加以处理。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则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现有的某项或多项原则比它们表面看来有更多的弹性。尽管技术进步了,这些原则仍然可以适用。”因此,这种保守性的对策方案主张在继续保留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概念范围的解释和技术调整,使它们能继续适应于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课税协调。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极力主张上述保守的对策方案,并非完全出于它们所宣称的珍视长期以来各国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一致的法律文化遗产的动机,而是背后有其更为深刻的经济利益原因。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雄厚先进的电讯技术优势,在跨国电子商务方面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多处于电子商务的净出口国地位,发达国家境内的各种规模的IT公司每年通过网络交易可获取丰厚的海外销售利润。由于前述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在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情形下,很难认定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网络交易方式在缔约国另一方销售商品或服务会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主张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应尽可能地保留继续适用于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课税,其结果显然将会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限制那些电子商务净进口国对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交易利润的征税权,而使作为居住国的电子商务净出口国在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上取得更大的份额。这种保守性对策方案背后隐藏的尽量扩大居住国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征税权的利益动机,在美国财政部税收政策研究室的研究报告的下述文字内容中,已有清楚的表述:“新通讯技术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能要求给予居民税收管辖权原则以更高度的重视。……在传统的所得来源概念已难以有效适用的情况下,纳税人的居民身份最可能成为确认创造所得的经济活动的发生地国及该国对该所得有权优先征税的方法。……因此,美国的税收政策已经认识到,由于传统的来源规则失去其重要性,居民税收管辖权可跟进并取代它们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经合组织下属的税务委员会,已经循着上述保守性的对策方案,在不修改现行税收协定中常设机构概念定义的条件下,开始就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是否构成常设机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该委员会下设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第一工作小组,从1998年10月开始研究考虑在经合组织范本第5条的注释中,增补对现有的常设机构概念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适用的解释说明。第一工作小组拟定的建议报告《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定义的适用说明-关于范本第5条注释的修改》,已于2000年12月由税务委员会通过后正式公布,并将经过相应程序增补进经合组织范本第5条注释第42段中。 这一报告文件完全是依 照现行的构成常设机构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所须具备的要件标准,来解释说明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可能在来源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情形。根据该报告文件的观点,非居民企业只有当其在来源国境内拥有完全受其支配控制的计算机设备(如服务器);并通过该计算机设备实施全部或部分营业性质的活动,才可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如果它仅是通过位于来源国境内的其他人(如网络服务商)支配的服务器上设置的网址提供访问安排,不应认定其在来源国设有常设机构。因为构成网址的软件和数据只是储存在计算机内,不具有任何有形的营业场所和地点,企业在来源地国没有有形的存在。另外,非居民企业的网址本身不属于协定范本第3条第5款规定的“人”,不可能成为营业人类型的常设机构。而将自己支配控制的服务器上的硬盘空间提供给非居民企业设置网址使用的网络供应商,由于本身有其独立的业务范围,并且无权以非居民企业的名义对外签订销售合同,也不可能构成非居民企业在来源国境内的常设机构。按照上述解释,缔约国一方居民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从事跨国营业活动,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形下(即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拥有自己专用支配的服务器),才可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显然,这样一种保守性方案实行的结果,大不利于实际处于电子商务进口国地位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权益,它们的来源地课税权受到更大程度和范围的限制,在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上仅保留了微小的份额。因此,这种显失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看来,是很难认同接受的。 3.预提税方案 鉴于保守性方案主张的现行常设机构概念原则继续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的结果,不能合理地平衡来源国与居住国的征税权益,美国著名的国际税法教授多恩伯格(R.L Doernberg)主张对跨国电子商务的营业所得,应像现行税收协定中对跨国股息、利息等投资所得一样,采用由来源地国一方优先课征预提税的方式,以解决现有的常设机构原则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将导致的来源国与居住国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失衡问题。按照这种预提税方案,位于缔约国一方境内的互联网交易的买方在向居住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卖方支付货款前,应在每次支付的款额中代对方先行扣缴一定比例的税款缴纳给所在国政府。由于预提所得税具有预先支付不扣除成本费用的特点,来源国适用于电子商务的预提税税率应限定在较低水平,以保证居住国方面在来源国优先征收预提税后,仍有一定的税收利益。Doernberg认为,这种预提税的方案“简单、公平而且可以执行”,能充分保证来源国的征税权,同时,跨国纳税人在来源国负担的预提税可以在居住国得到抵免,也避免了国际重复征税。 对预提税方案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种方案将营业所得这种积极性质的所得和消极性的投资所得一样处理,采取预提税方式征收所得税,不考虑纳税人的成本费用因素,容易导致对纳税人的不合理的没收性征税(confiscatory levy),与各国现行 所得税法对营业所得普遍实行按所得净额征税的作法相悖。预提税是一种粗糙的所得税课征方式,难以体现税负公平,所得税发展的国际趋势是尽可能地减少和缩小预提税的适用范围。对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所得适用这种粗糙的所得税课征方式,不利于电子商务这种新的交易方式的发展。 4.虚拟常设机构的方案 虚拟常设机构的方案(virtual permanent establishment)是阿尔维达?A?斯卡尔(Arvid A.Skaar)教授和卢?希内肯斯教授(Luc.Hinnekens)等人所提倡的解 决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他们反对保守性方案所主张的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应继续适用于电子商务课税的观点,认为继续适用现行的常设机构定义将导致网址的所有人仅受其居住国课税,除非他自己愿意在居住国境外的来源国拥有一个常设机构。随着国际商业活动的流动性愈趋增强,那些要求在某个特定地点具有某种物理存在至少达到一定期限的税收规则就愈显得不适应。常设机构原则的营业场所要求极大地限制了来源国对电子商务的课税权,这样的结果违背了常设机构原则实质上体现的“经济忠诚”(economic allegiance)理念。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由传统的物质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化过程中,他们主张对电子商务进行来源地征税时适用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应降低要求,尽管非居民企业在来源地国没有某种有形的固定营业场所或设施存在,但只要它们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和电子手段,在来源国境内持续进行实质性的营业活动,与来源国领域产生了紧密有效的经济联系,即可以认定其在来源地国设有“虚拟常设机构”,由此产生的营业所得应受来源地国的优先课税。构成这种“虚拟常设机构”存在的征税连结点的主要因素包括:(1)企业通过网址进行的活动构成来源国税法规定的营业性活动;这种营业活动必须是持续性地,对企业本身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3)这种营业活动不属于税收协定范本第5条第4款规定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范围。 相对于保守性的方案而言,虚拟常设机构方案从常设机构原则的本质涵义出发,更强调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纳税人与来源地国是否构成了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反对以传统的物理性的机构、设施或场所等有形存在的概念要件,作为衡量判断电子商务条件下非居民纳税人是否实质性参予来源国经济生活的客观标志,它主张在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情形下,对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中那类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固定的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物理存在(physical presence)的构成要件,应予修改、放弃,注意综合有关事实情况,从营业活动的功能作用标准来认定非居民纳税人在来源地国是否从事了实质性营业活动,构成虚拟性常设机构存在。这显然有利于扩大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在更大程度上能够在电子商务净进口国和净出口国之间实现税基的公平分享。与前述激进的开征新税种的变革方案相比,它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只是主张在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下对这些传统的概念规则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使之适应于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税收合理分配的客观需要,并不至于对现行的国际税收法律体制产生激烈的冲击。 然而,主张虚拟性常设机构方案的学者们,目前对构成来源国对非居民电子商务营业所得行使管辖权征税的连结点,尚未能提出一个明确、统一和具有较好操作性的标准。这是此种方案未能得到国际社会重视和进一步研究其可行性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适用问题的对策思考 中国的信息产业起步时间较晚,国内企业界对互联网的商业应用,现阶段主要还处在商情信息和进行广告宣传阶段,真正通过网络实现交易洽谈、订货、交货和支付整个商业交易流程的数量规模还较小。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意味着跨国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遥远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通讯安全技术和网上支付技术的完善成熟,互联网电子商务在中国今后几年内,必然也和发达国家一样获得飞速的增长,跨国电子商业交易额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迅速提高。如果我们不是尽早地重视和研究解决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的对策措施,政府将面临着贸易额增长而税基萎缩、财政收入流失的危险。更为紧要的是国际社会正在酝酿讨论跨国电子商务课税的国际规则,少数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正利用它的在经合组织和WTO中的地位和影响,积极推动和先声夺人以求在这方面形成一套有利于维护和扩大其权益的国际税收分配规则。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应加紧对解决电子 商务各种税收问题的策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制定信息时代新的国际税收法律规则。否则将如有些学者所预计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可能除了默许这些变化之外,没有其他选择。”,最终只能落后和被动地接受不合理的既定国际规则。 具体到跨国电子商务的常设机构原则适用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考虑到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电子商务净输入国地位这一实际情况。在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上,继续坚持强调电子商务净进口国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基本出发点,这也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其次,应该清楚地看到跨国电子商务对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的挑战,实质上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对适应于有形的物理空间的征税规则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具有根本性质。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交易,具有直接性和非中介化等特点。销售商足不出户即可向网络涉及的全球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无须在来源国境内设立营业机构、场所或委托人从事营业。因此,我们应该突破以非居民在境内具有某种固定的或有形的物理存在为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前提的传统观念,寻求更能在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条件下反映经济交易联系和营业实质的来源地课税连结因素。只有循着这样的思路,才能找到公平合理地解决居住国与来源国在跨国电子商务所得上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方案。由于跨国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电子空间市场内运行的,局限于在传统的固定或有形的物理存在概念标准内寻找来源国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征税连结点,其结果只能是使来源国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征税权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国际税收权益分配的公平均衡。这一点从前面述及的经合组织税务委员会2000年12月的《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定义的适用说明—关于范本第5条注释的修改》文件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 再次,常设机构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启示我们,现行的作为协调居住国与来源国在跨国营业所得征税权益冲突的平衡器的常设机构概念,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是随着跨国经济交易活动的范围和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P72-76)当从事跨国营业活动的形式不再局限于非居民纳税人直接在来源国设立固定的营业场所机构,而是同时也广泛地采用授权在来源国境内的居民企业或个人进行营业活动的情形下,常设机构概念也由原先的仅限于固定营业场所,扩展到同时包含特定的营业人活动为构成要素。在跨国工程 承包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近海石油开采这类具有流动性作业特点的经济活动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交易现象时,我们又看到在这类跨国交易行为的常设机构认定方面,以作业活动的时间延续性取代固定的地理位置要求,成为现代各国双边税收协定的一个变化趋势。国际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概念存在的本质意义和作用,在于标志非居民纳税人的跨国经济活动与来源国存在着持续的而非偶然的,实质性的而非辅助性的经济联系。在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种跨国经济交易的重要方式的时代,由于现有的常设机构概念中要求的固定的、有形的物理存在标志,已失去标识上述这样实质性的经济联系的价值作用,这个国际税法概念内涵和外延,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网络商务的特点和交易模式的变化而相应地丰富和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国际税收协调方面,如果要继续保留使用常设机构这一国际税法概念形式,作为来源地国一方对非居民纳税人的跨国营业所得行使课税权的“门槛”条件,就必须对 这一概念现有的内涵要件在适用于判定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是否构成常设机构问题上,作出必要的调整修订,取消其中有关“固定的场所、设施”以及“人员的介入”等物理存在要件的限制要求。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市场空间内,交易主体的存在、交易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都是通过网址实现的。因此,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是否在来源地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应视其网址所具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其通过网址实际从事的活动性质、数量规模和交易活动的延续性,来综合判定该非居民与来源地国是否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在判断非居民通过其网址实施的营业活动是否构成与来源地国存在实质性的经济联系方面,可以借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中采用的“功能等同”方法,根据网址是否实际发挥了与固定、有形的机构、场所或营业人同样的功能作用来认定。具体地说,应该针对某个非居民设置的网址的运用情况,综合采用以下三项标准来判定其是否构成在来源地国设有常设机构: 首先是网址活动的时间延续性标准,这是指非居民的网址在互联网上活动存续的时间期限。它标志着网址的主人于一定期限内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市场上的主体存在,位于来源国境内的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点击相应的网址访问该网页进行交易。至于网址是否是设置在位于来源国境内的某个服务器上,并不影响该网址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因为网络空间本身就是无国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宽带通讯网络的广泛运用,纳税人的网址是设置在来源国境内的服务器上或是其居住国甚至第三国境内的服务器上,对访问该网址的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国际税收协定中应该对可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非居民支配的网址在互联网上存续的时间,设定一个最低期限。这个期限的长短,可以参考联合国范本或经合组织范本中,有关建筑安装工程和与此相关的劳务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期限规定,如6个月和12个月,具体期限可由缔约国双方在协定中确定。网址活动存续的时间低于此期限标准的不构成常设机构存在,超过期限标准的则应结合后面将要述及的其他标准来判定是否构成常设机构。规定网址活动的最低期限标准的意义,在于排除非居民短暂或临时性地通过网址实施某些营业活动在来源地国构成常设机构的可能性,因为这类短期的和临时性的营业活动并不足以构成非居民与来源地国之间存在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另外,明确设定一个最低期限标准,有助于提高征税效益,便于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协定的工作中易于掌握认定和取得国际间的协调一致。 其次是网址活动的营业性标准,即非居民是否通过该网址实施了其全部或部分的营业活动。此项标准强调的是网址实际从事的活动内容的性质是否属于非居民纳税人本身的营业范围内容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种活动是否在该非居民纳税人的赢利过程中具有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非居民通过其网址从事的仅是一些准备性或辅助性的业务活动,例如为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广告宣传,收集市场信息和客户反馈意见,提供不属于本企业营业对象范围的其他信息资料等,由于这类性质的活动对纳税人的赢利并不起直接作用,尽管网址活动存续的时间超过了上述税收协定中规定的最低期限,但不足以表明非居民纳税人与来源地国构成了实质性的经济联系,不能认定构成常设机构。如果非居民通过其网址从事的是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具有实质性营业性质的业务活动,只要这样的网址活动延续超过规定的期限标准,在同时满足下述网址功能的系统性标准的条件下,应该认定其构成常设机构存在。 第三项是所谓网址功能的系统性标准,这是指非居民控制的网址是否具有完成全部交易或主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际发挥了这样的功能作用。一项交易的完成,通常需要涉及交易的磋商(包括要约和承诺)、签订销售合同或接受订单、产品或服务的交付和提供,以及价款的收付等这样一些主要的交易环节。如果非居民的网址具备履行完成全部的交易环节或其中主要的某些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针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 了这样的交易功能,即可认定该网址的活动符合此项功能系统性标准要求。如果网址仅具有执行某些次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或该网址虽具有完成全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但并未具体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这样的功能,则均不能认定该网址的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而所谓非居民的网址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了履行全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是指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其网址与来源国境内的客户完成的交易额、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价值金额、或取得后者支付的价款数额,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在这方面国际税收协定应定出适当的量化标准,如在6个月或12个月内达到或超过一定金额,便于缔约国税务机构在征税实践中掌握执行。 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置的网址从事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只有在同时符合了上述三项标准的情况下,才可认定其与来源地国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构成国际税收协定意义上所指的在来源地国设有常设机构,从而使作为来源地国的缔约国一方依照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原则,有权对非居民纳税人从来源国境内客户支付取得的营业所得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笔者认为,采用内涵上述三项标准的常设机构概念,能够避免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继续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造成的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严重失衡问题,容易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最后应该补充说明的是,上述这样的常设机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仅是针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产生的跨国营业利润的国际税收协调而适用的法律概念,并不排除对非居民纳税人通过传统的商业交易方式获取的跨国营业所得,继续采用现行的以某种物的因素或人的因素构成的常设机构概念。因此,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中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课税问题的合理方案,应是在此类双边税收协定有关常设机构定义范围的条款(如两个范本的第5条)中,具体针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情形,增设一项包涵前述三项标准的网址构成常设机构的条文规定。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既不会破坏或抛弃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在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权冲突协调上达成的国际共识,又能够实现在新的商业交易方式下产生的此类跨国所得的税收利益国际分配的基本均衡。 「参考文献 廖益新。国际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ARTHUR J.CORDELL.New Taxes for a New Economy[EB/OL].http://www.usask.ca/library/gic/vzn 4 LUE SOETE & KARIN KAMP.The Bit Tax:the case for further research[EB/OL].http://www.mc.link.it/personal/MD1451/bittax2.html. LUC HINNEKENS.Looking for an Appropriate Jurisdictional Framework for Source-State Taxation of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wenty-first Century[J].Intertax,vol.26 Issue 6-7,1998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OFFICE OF TAX POLICY.Selected Tax Policy Implication of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J].Intertax,vol.25 Issue 4,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OECD COMMITTEE ON FISCAL AFFAIRS.Clarific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rmanent Establishment Definition in E-Commerce:Changes to the Commentary on Article 5[EB/OL].http://www.oecd.org/daf/fa/material/mat-07.htm. R.L.DOERBERG.Electronic Commerce and International Tax Sharing[J].16 Tax Notes International 1013,March 30,1998,LEXIS/NEXIS,Fedtax,Library TNI File,TN 160. ARVID A.SKAAR.Erosion of the Concept of Permanent Establishment:Electronic Commerce[J].Intertax,vol.28,Issue 5,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韩]李昌河。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税收收入分配的冲击[J].税收译丛,2000,。 ARVID.A.SKAAR.Permanent Establishment[M].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1991。

跨境电商营销方案范文12

2014年12月9日,eBay集团亮相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Automechanika Shanghai),并《大中华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产业汽配品类发展报告》,分享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汽配品类发展现状与展望。

根据eBay内部数据显示,汽配类产品在2013年的总交易额位居大中华区跨境零售出口品类第四位;其增长率则仅次于家居与园艺品类,位于大中华区总交易额增速第二位。对中国汽配产品卖家而言,欧美成熟市场仍是未来业务拓展的首选市场。除了上述成熟市场之外,中国汽配产品的销售在重点新兴市场也取得了快速增长,其中,俄罗斯、以色列和巴西在2014年1~6月的平均增速达到51%。

eBay大中华区销售总监郑长青表示:“作为全球领先在线交易和支付平台,eBay和PayPal致力于帮助中国汽配卖家克服销售渠道、物流解决方案、支付结算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重重挑战,直面全球的消费者。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推广海外仓,eBay不仅帮助中国卖家加快配送速度、提升商品销量,而且还极大地完善了本地退换货服务,以更佳的用户体验为卖家带来更多商机。”

随着eBay和PayPal的创新服务不断推出,汽配品类的跨境零售出易额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特点。

海外仓实现本地竞争优势

海外仓储业务的兴起,不仅提升了物流配送品质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跨境物流的适配性,为汽车零配件等重量高、体积大或形状特异的商品打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同时,具备本地发货能力的中国汽配卖家得以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完善退换货及维修等售后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品质和买家体验。目前,eBay和第三方企业合作为中国卖家提供一站式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商品与海外市场无缝连接,使得中国卖家获得跨越国界的“本地竞争优势”,也使全球买家可以无忧购买汽车零配件。

更专业的卖家,更丰富的产品

eBay内部数据显示,无论是传统经销商还是制造商,以灯泡和摩托车把手、倒车镜为代表的轻量、便于配送、重复购买率高的消耗类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传统畅销类商品。但随着以传统汽配经销商和制造商为主的专业汽配卖家登陆eBay平台,更多极具性价比的中国汽配商品得以直面海外消费者。车身件、改装尾翼和中网等单价更高、体积更大、工艺更为复杂的商品,也逐渐受到买家的青睐和选择。

专业服务团队助力卖家高速成长

对于经营传统汽配行业的卖家而言,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克服语言文化、消费习惯和法规法律等壁垒,而且汽配产品在产品特性和销售方面存在特殊性。eBay除联合第三方为大中华区卖家提供海外仓服务及大数据分析以外,还将持续为卖家提供包括入门、进阶、专题等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以及专业的客户服务,帮助传统汽配行业的卖家实现“电商”和“跨境”的双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