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传统建筑元素基本运用

传统建筑元素基本运用

时间:2022-11-15 15:29:42

传统建筑元素基本运用

1宁化传统文化的概况

宁化县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东邻明溪、清流县,西毗江西省石城、广昌县,南接长汀县,北界建宁县,是福建通往江西省的一大要冲。境内南北长78.29公里,东西宽68.08公里,总面积2407.46平方公里。宁化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作为中央苏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个重要起点县,为中央苏区县之一,被誉为“苏区乌克兰”,享有红色地区政策待遇。同时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客家习俗)之乡”。早在石器时代,宁化便有了陶文化。少数民族中的畲民祖先也留有高辛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原的优秀文化随迁徙人群,陆续传入,间接影响和促进南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传统建筑元素的提炼

宁化建筑元素隶属客家民居体系,历史悠久,宁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元素。包括非物质文化元素,作为哲学与思维方式的外化,非物质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如姓氏崇拜在客家文化中较多通过祭祖活动和宗族观念的认同来体现,这个观念深入客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祠堂、族谱、祭祀用品等物化形态是其观念的物质体现。其他还有儒家思想、福禄寿喜、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深入人心,且都有完整文化体系的思想内涵体现和体现这些思想的物质载体。还有物质文化元素,表现形式多样,二维图画形式,三维的立体形式,这些包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也是非物质文化元素的物化表现。建筑形式方面,宁化的传统建筑深受客家文化影响,空间形式无论是方楼、围楼、五凤楼,外观形式如何变化,其建筑形制却坚守儒家建筑礼制传统进行营造,这是客家非物质文化元素在建筑上的重要体现。同时随着地域性发展,宁化建筑外观朴实灵秀、刚柔并举,内部空间方正实用,虽已不似中原建筑的厚重,更多了几分南方建筑的灵动秀美。建筑主体大多质朴无华,青砖直砌到顶、青灰勾缝,间或纸筋灰抹面,保留木桁架的结构形式。坡屋面多采用蝴蝶瓦,山墙多以人字形硬山,偶尔以马头墙作独立屏风造型,呈三山屏风、五山屏风样式,给人以古朴整饬的美感。山墙的侧面造型简洁,装饰较为秀美,反映出客家建筑的特征。木材多采用栗色混油漆,与硬朗简洁的建筑空间交相辉映,大气混成。

3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策略

3.1形式的传承

传统建筑具有时代和地区的鲜明特征,现代建筑并不适合一味照搬套用传统建筑的院落组合、建筑造型等特征来表现其文化意味。但在特定的场所和区域,为保持传统建筑所代表的历史性和美学性,传统构造形式可直接用于仿古或修缮原有建筑。尤其是受现代建筑技术影响较弱的乡村地区,其建筑中往往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元素,适当地彰显传统建筑的形式与韵味有助于保护乡土及地域特色。

3.2神韵的表达

随着建造技术的更新迭代,在建筑创作领域,传统的“大屋顶”和“粉墙黛瓦”的建筑形式受到质疑,建筑艺术的表达不仅仅在于建筑的某个细节上,而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从屋顶的各种神兽,到滴瓦上的纹样,建筑神韵的表达更侧重于建筑空间营造,从建筑前场,到建筑入口、庭院、堂屋,每一处都是神韵不可分离一部分。当代的建筑往往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同时又彰显时代精神。因此,当代建筑的创作需要通过对地域特色进行分析,从更深的层次去诠释传统建筑文化,在传统建筑精神的基础上创新性表达,既可通过变形运用传统建筑要素、诠释传统风格,又可通过抽象写意的方式表达现代公共建筑的意境,形成不失时代感的建筑风貌特色,使得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从“形似”走向“神似”。

3.3精神的延续

3.3.1聚落布局要因地制宜

“天人合一”是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它深刻反映在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建筑布局应尊重地貌地势、自然水体,协调好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山、水、湖、城相依相融。

3.3.2组团空间要错落有致

建筑组团应通过主房、辅房、围墙的组合,灵活组合成前院式、后院式、内院式、侧院式、前后院式等不同模式,避免“千城一面”“行列式”“兵营式”枯燥单调的布局,做到体量组织高低错落,院落空间有机灵活,形成丰富多变的户外空间景观。

3.3.3建筑场所精神延续

首先,通过传统建筑的再造,在地吸引当地其他人群,满足人们现代化的需求以及完善传统民居原本功用上的某些不足与劣势,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再造。此时,再造传统民居的成本或许并不在村民的承受能力之内,那么它的使用群体就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可以用作为艺术、设计工作室,乡村创谷等空间来使用,为其寻找新的适用人群,重构新的价值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其次,传统民居再造,对外寻找新的适用环境。对传统建筑进行装配式的设计再造,以便对外输出。为其寻找新的需求与存续环境,如城市的某些公共空间与度假景区等。令对之心有向往的人们,有新的环境可以延续“记忆”。传统建筑这个载体,也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到别样形式存在的动力。总之,传统建筑其实没有“种类”之分,也没有“形式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环境会存在是否合适的立足点。大部分民居建筑都是人类智慧投射到不同生产生活环境下的不同载体反应。它的本质不在于形式,而是是否具有满足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立足点,由此才会产生承载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场所精神。

4项目概况

湖村,是红色革命历史和文化的代表,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宁化湖村镇福文化长廊建设项目,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项目;是国家闽西红色革命根据地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列入的重点项目之一。宁化湖村镇福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地处宁化县湖村镇龙头村,所处区域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丰富。毗邻宁湖村镇重要的景区——松涛公园,场地内地形地貌形态丰富,有湖村十景之一松涛公园等,是湖村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用地面积为1400m2,(图1)。

5传统建筑元素在项目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建筑学家曾经简练地总结为:歇山顶,合院式,牌坊廊,显门楼,四方座,青灰砖墙。

5.1歇山顶

中国传统建筑中对于屋顶的重视,似乎比其他建筑更为突出。其屋顶外形多样,体积庞大,也可以显示屋主的身份地位。主要屋顶形式,由高至低分:庑殿:四坡屋顶,多用于殿堂式建筑。歇山:由上半部硬山或悬山,下半部庑殿所组成,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悬山(挑山):屋顶两侧突出于山墙。硬山:屋顶两侧不突出于山墙。攒尖:包括圆攒尖,四角攒间,三角攒尖及八角攒尖等。本案作为村民公共活动中心,采用歇山顶屋顶形式。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俗称九脊顶。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宁化湖村镇“福”文化长廊项目在外墙的设计上利用颜色深浅相近的青灰面砖按不同的方式拼贴,配合勾缝等手法,充分体现传统墙面的特点。

5.2围合式院落

传统建筑以合院为基本型,从二里头遗址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宁化为客家祖地,客家人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围屋等,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闽西传统客家围屋空间分析,圆形传统围屋、客家式圆楼可能是客家围屋和闽南当地的土楼结合的结果。与围龙式的客家围屋相比,圆形土楼具有更强的防御性。我们身处和平年代,防御性功能已经大幅降低,但是客家精神依然存在,本案通过挖掘建筑形式的文化内涵,提取相关要素,有机设计出适合现代文化生活需要的空间。(图2)

5.3文化之台阶

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子往往寄托着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台阶作为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自然也就是房子的门面所在,体现了礼仪尊卑。因此,古人对门外的台阶也非常讲究。台阶具有“台”和“阶”的性质和特征,不仅是供人们上下行走的建筑物,也有助于衬托建筑形象和丰富建筑空间层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大小事务都得讲求礼法,因此古代建筑的台阶也被赋予了许多规定。台阶的数量,在易经当中有“阳卦奇,阴卦偶”的规定,也就是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我们平常居住的家宅一般都是阳宅,古代台阶的数量多为单数,单数为阳数,包括1、3、5、7、9,数字越大,等级越高。根据官阶品级,垂带踏跺/台阶的级数也是根据住宅主人的官阶品级而定。普通官员按以下规定:六品七品员住宅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二级,五品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三级,以此类推。从等级上看,御路踏跺高于非御路踏跺,垂带踏跺高于如意踏跺。如意踏跺:台阶不做垂带,踏步条石沿左、中、右三个方向布置,人可沿三个方向上下,这种台阶称为如意踏跺。一般用于较大的建筑,人流量较大的门口的踏步,也用于住宅和园林建筑,方便人流从三个方向进出。硬碴石踏跺是一种不砌台阶,而用板或砖头铺成的斜面。为了防滑,在斜石面上凿刻出水平的模纹,犹如搓衣板。一般用于室外高差较小的地方。中国古建筑对于每个细节都很有讲究,从整体建筑的风水坐向,阴阳向背,山形地貌,到门院厅堂、梁檐脊墙、门窗柱基,可以说处处都有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古建筑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融入大众的衣食住行。本案结合台阶的寓意,在节点处设计适当台阶,以显示礼仪感等。

5.4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传统建筑材料包含很多,主要有木材、瓦片、石材等。瓦又分青瓦、红瓦等,其中青瓦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青瓦长忆旧时雨,朱年深巷无故人”。其也因取材方便和普遍适用各类屋顶,被广泛使用。我们的思乡情怀通过青瓦更容易表达和传递,从而形成青瓦的地域文化特性。但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差异性,导致南北方建筑的较大不同,且形成各地不同建筑风格。比较突出的是苏州的灰墙黛瓦、马头墙,及徽派建筑的恢弘秀丽。新型建筑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和种类越来越多。青瓦的功能性地位逐渐减弱,但其色彩浑厚、材质古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因此,文化性逐渐增强。在当代建设浪潮中,青瓦变成众多建筑材料中的表达文化属性的首选。关于旧青瓦的再利用方法,最早的记载可见明代计成《园冶》记载:“用砖边,瓦砌……或铺鹅子”“用废瓦检厚薄砌……波傍宜薄”。根据瓦的排列方式、尺寸和形状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铺砌式样:香草边式、球门式、波纹式等。本长廊在建筑的围廊上,景观铺地,或者是构造片墙,都不同程度地在青瓦的利用上进行创新。主要通过以下手法:“镂空瓦墙”以青瓦为设计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加入镂空瓦墙、立瓦铺地等。并运用中国园林“借景”原理,通过光影处理,使人产生不同视觉效果。

6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不管历史朝代如何更替,其建筑最基本形制没有变,作为一个当代建筑师,我们有责任将优良的传统传承下去,针对这个要求,总结出以下几点:

(1)在具体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传统建筑中的形式符号,表达建筑所指,体现造型的传统韵味。在造型处理上,使用仿传统的建筑材料,参考传统建筑的一些造型手段,传统建筑的比例与表达。这是中国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最直接的手法选择之一。

(2)对“客家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分析与提炼,将其运用于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入口、门头等地方。

(3)建筑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建筑文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技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更可以让人们体验传统文化的气息,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的人文特征。

(4)在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文化兼顾了精美与实用,同时富有哲学寓意,其充分体现出遵从自然法则,同自然景象巧妙融合。现代建筑侧重于追求以人为本特征,而传统建筑文化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传统建筑文化为现代建筑设计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是当代建筑师们创新的思想源泉,还能进一步实现不同建筑的精神特征,从而提升建筑的艺术内涵。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可传承民族精神、突出民族文明特征、彰显人文情怀,体现时展的新风尚。

(6)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文件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延续传统建筑形式和工艺方面,同时要注重发展创新传筑材料。随着科技高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推陈出新,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领域中。

(7)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依然需要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表达。建筑一定程度上不断推动着我们的生活节奏。为了满足城市大量聚集人群的需求,建筑群密度不断提高,利益驱动下商品经济飞速发展,虽然方便了人们的需求,但也大大缩减了人们的日常活动空间,因此人们也越来越不喜欢出门,这又促进了销售、服务等行业向更加便捷、快速发展的趋势,如此循环,人们的活动空间被严重压缩,生活节奏太快,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身心健康。我们国家相对来说步入现代社会的时间较晚,但我们的发展速度却远超其他国家,这种过快发展带来的弊端也在逐渐显露,因此现在才更为迫切地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节奏。

(8)建筑的传承需要民族性、文化性的表达。不可否认我们曾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文化,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我们却并没有达到相同的成就。唐朝是我们历史上一个社会非常繁荣、有代表性的时期,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优秀建筑。但是前几年有一部以唐朝为背景的电影,之后有些媒体说,电影中唐朝建筑结构的复原参考了很多日本的建筑。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我们的国家学习,然后再把学到的东西带到日本,其中也包括当时的建筑结构。建筑不会说话,但它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表达。我们拥有大量人口,各个民族建筑也各有特色。现代建筑在结构上逐渐统一,大多数是西方审美下的生硬的形式,与我们的地形结构并不太契合,失去了建筑的特色。如果现代建筑能够具有更多民族性与传统性的表达,那么对于各个群体的审美都会有着非常好的影响。
(9)现代建筑结构需要适应性发展,需要继承性发展,需要更多民族性与传统性的表达,这需要多方努力,对传统建筑结构开展更为深层次的研究,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更好地理解与表达。当然,这不仅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意义重大,对现代人民的精神满足、当代文化建设、群体审美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0)通过优化传统材料创新可以带来创新型建筑材料,且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传统建筑的元素特征。在社会进步发展中,各类创新型材料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有的甚至取代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地位。但是,在发展新材料同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材料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有的带有极深的文化内涵。最后,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我们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时代精神,不断审视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在满足使用功能同时,不断提升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楼庆西.门头文化—中国建筑文化一瞥[J].中国书画,2003(10):98-99.

[3]黄汉民.老房子•福建民居[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作者:洪英华 单位:厦门港口开发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