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时间:2022-03-28 04:38:01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指向下的农业发展论文

1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1研究方法

1.1.1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可持续发展PRED系统的内涵和北京农业发展特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可获性原则,采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法构建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4个子系统,共23项具体评价指标(表1).由于各指标存在量纲差异,其性质有正、负2类,缺乏可比性,利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解决各指标因量纲不同而难以汇总的问题,并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

1.1.2都市农业发展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1.1.3都市农业发展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为衡量北京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发展的协调程度,构建协调度测度模型.目前已有的协调度评价模型主要包括比值模型、弹性模型、离差模型、贴近度模型、灰色关联模型,离差系数表示变量对其均值的相对离散程度,用系列的标准差与其均值的比值表示.本文采用离差系数基础上构建的多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

1.2数据获取

2005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京政农发[2005]66),首次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因此本文选取2004—2011年为研究期间,数据来源于2004—2011年北京市区域统计年鉴、各区县统计年鉴、农村年鉴,以及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分区县汇总资料中的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根据都市农业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的评价结果见表2.2.1北京都市农业支撑子系统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1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是支撑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的根本保障人口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发展的单位资源人口承载水平和劳动力支撑水平.2004—2011年间,北京都市农业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数由0.0212升至0.1221.如图1所示,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标中,郊区人口密度多年持续增大,导致人均农业资源的占有量减小,单位农业资源的人口承载量增大,郊区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农业劳动力占郊区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是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兼业化的结果,当前这一指标助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提升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期间,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和万人科技人员数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支撑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的重要指标.

2.1.2宏观经济变化中农村旅游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经济子系统的薄弱环节经济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产业结构的先进性.2004—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评价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2007—2009年间波动幅度明显(图2).研究期间北京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长1.8倍,但受当前北京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驱动影响,第一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低于第二产业近3个百分点,不及第三产业增速的一半,因此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持续下滑,正向拉动了经济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04—2011年整个期间看,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评价体系的正向指标基本保持增长趋势.但2007—2009年间,先是北京奥运会的连带效应,后有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之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拉动,北京农村旅游收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出现剧烈波动,成为影响经济子系统评价指数演化轨迹变动的重要因素.

2.1.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影响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的不稳定因素社会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社会支撑和政策保障的稳定性.2004—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增长下行分别出现在2005、2008、2011年,如图3所示.研究期间,北京都市农业社会子系统评价体系中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公路密度、农村固定资产完成额等指标都保持稳步增长,市场需求、资金支持、设施保障等方面对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比较稳定,是拉动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上扬的主要驱动力.受农业投入产出周期长的比较劣势制约,农业收益对农户增收的贡献率越来越低,而非农收益对增收的支撑缺乏稳定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频繁波动,导致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轨迹偏弱震荡.

2.1.4先进农业技术普及应用已成为强化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重要手段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程度.2004—2011年,北京市都市农业资源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数由0.0339增长到0.2729,在4个子系统中增幅最大,如图4所示.作为正向评价指标,郊区人均耕地面积受城市规模扩张挤压持续缩小,而森林覆盖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以及清洁能源普及率提高,成为驱动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的重要因子.负向评价指标中,单位播种面积农药施用量2004—2006年快速减少,此后基本稳定;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年际波动显著,但呈减少趋势;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使万元GDP农业用水量持续减少.3个指标在子系统评价中均发挥了拉升作用.7个评价指标中,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用水效率4个指标属于农业科技应用范畴,在资源环境本底难以重塑的前提下,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已成为强化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重要手段。

2.2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变化与空间分异

2.2.1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轨迹集成各支撑子系统的评价结果,计算出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图5).研究期间综合指数变化呈稳步上升趋势,显现出北京市农业发展在支撑子系统全面强化的背景下取得长足进步.利用年度综合指数同比计算波动速率显示,2006、2007以及2009年是北京都市农业综合指数的高速上升期,其他4个年度是平稳上升期.

2.2.2综合评价指数变化的县域分异北京主城区8区2县是市域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以优质、高效、集约、精致为特点的都市农业发展重点地区.2011年农林牧副渔产值占北京市域比重达到96.8%.对比8区2县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发现(图6),2004年,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是房山、昌平、大兴,末3位是顺义、平谷、密云;到2011年,大兴、顺义、通州3区的评价排名跃居前3,末3位集中在东北部山区.因此评价期间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异态势可以初步总结为平原地带优于山区地带、北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

2.3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协调度变化和发展模式转变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衡量北京都市农业支撑子系统的协调程度发现,2004—2011年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数均保持增长趋势,协调度逐步优化(表3).但由于4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增长轨迹和增速不同,支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导子系统已经衍变.如图7所示,2004—2007年间,经济子系统是支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导子系统,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北京都市农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口子系统逐步成为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并加上支农、惠农政策和投资力度加大,社会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成为重要辅助力量.2008年前后,北京都市农业发展体系的最大差异在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地位.截止到2007年,资源环境子系统是4个支撑子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2008年以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能量加快释放,支撑强度先后超过人口、社会以及经济子系统;到2011年,资源环境子系统已成为支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导系统.

3讨论

在北京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中,农产品需求加速增长,并趋于多样化,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市场需求.虽然从生产规模上看,北京农业并不占优,但其现代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先进性是其他产区难以比拟的,因此,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是北京农业的最大优势.在北京都市农业快速发展中,人口-社会子系统的支撑强化趋于停滞状态不容忽视.人口子系统的发展停滞主要源于农业劳动力流失,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停滞主要源于城乡收入差距,后者是诱发前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看,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的减少势必引发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后继无人,是北京都市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由于与其他城市产业竞争中农业在土地和资金利用效率上的明显劣势,以及北京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一味追求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工业式”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遇到瓶颈,2008年前后综合评价指数的向上钝化就是较好验证.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依托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加之政策扶持和引导,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节约化和环境友好化使北京农业发展重焕生机,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由经济子系统主导向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双翼”驱动转变.发展模式转变是北京都市农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表现,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形势,符合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北京市的耕地面积和农业用水量减少1/3.随着未来人口膨胀和产业发展,水土资源短缺和污染加剧的趋势难以扭转,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依托机械化和化学化,追求高产出和高效率,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不可持续.因此无论是瞄准都市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北京城市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应该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基于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达到循环利用物质、提高能量固定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农药等有毒物质输入的目的,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的“生态型”都市农业体系[23].

4结论

本文基于对2004—2011年间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及其支撑子系统的评价结果,分析了评价指数的变动轨迹和主要影响因子,比较刻画出各支撑子系统的作用强度变化轨迹,揭示了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转变过程.研究结论可以总结为5点.1)研究期间,支撑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数均保持增长趋势,综合评价指数稳步上升,显现出北京都市农业发展在支撑子系统全面强化的背景下取得长足进步.2)分析子系统评价指数与评价指标变化的耦合关系发现,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是当前人口子系统的重要支撑,宏观经济变化中农村旅游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经济子系统的薄弱环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影响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提升的不稳定因素,先进农业技术普及应用已成为强化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重要手段.3)对比北京市8区2县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发现,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异基本呈现平原地带优于山区地带、北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的态势.4)分析子系统变化协调关系发现,资源环境子系统的作用强度逐步凸显,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逐步由经济子系统主导向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双翼”驱动转变.5)为了北京城市发展和农业发展的长远大计,应积极构建可持续的“生态型”都市农业体系,加快摆脱“工业化”都市农业发展路径。

作者:王岱孙鸣喆蔺雪芹刘旭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论文

1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但是我国的农业人口依然是占有很大的比例,为此发展农业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此外,我国也属于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水资源却是发展农业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尤其是一些水田,更是不能没有水资源,所以实现农业节水是当务之急,其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农业节水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涵盖的内容有很多,而农业节水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很大,如贯彻落实农业节水技术,水资源的利用率将会显著提高,同时水资源也能够得到合理配置,这为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农业节水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传统的农业节水意识并不高,人们并不认为农业节水会带来哪些益处,尤其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节水意识更差,但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来之后,人们逐渐的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不仅关系自身,更关乎后代人,只有做到了农业节水,农业才能够进入到现代化,而社会环境也才能够有所改善。最后,国家鼓励政策,使得农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实,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们农业创新,发展节水灌溉等技术,因为农业节水的意识越来越高,参与其中的人们也就越来越多,随着农业节水初见成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也逐渐的实现,而且国家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将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密切结合起来,所以当人们投入到农业节水事业中时,实际上就是在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2发展农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农业节水有其必要性,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农业节水更显重要。其重要举措如下:首先,提高人们农业节水的意识,农业节水效果与农户的节水意识息息相关,如果农户没有这种意识,农业节水效果很难显现,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为此,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是关键。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在传播期间,应该站在农民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宣传,让农户感受到,农业节水对自身有着极大的益处,这样农业用户就会潜意识里接受,从而将其付诸实践。另外,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定期与农户进行交流,指导其学习,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等。其次,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农业,有些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却种植的是水田,而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种植的却是旱田,针对此种情况,当地农业部门应该要求农业按照实际情况来种植农作物,并且合理的调整灌溉方式等。有些地区比较适合种植树木等,当地政府可以鼓励农户种植果树,并且宣传种植方法以及灌溉方法等。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当地政府可以向农户推广抗旱作物,同时引进抗旱栽培技术等,同时这些地区,一定要注重降水的利用程度,帮助农户建立蓄水库等。再次,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和引进了很多旱作农业技术,但是其真正的利用程度却不高,有些技术因为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而在农业节水的号召下,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技术已成为必然。比如推广使用补水技术或者是微节水工程,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天然降水分配更加合理,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能够进行优化配置,另外,如果是梯田,可以将雨水都聚集在梯田坡面的下面,之后进行农田灌溉;有关部门还需要大力推广使用耐旱性比较强的农作物品种,同时使用高校的栽培技术,按照农作物自身对水的不同需求来选择适应的种植结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品种,同时还需要新品种的使用。第四,增强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不同种类、品种的农作物的抗旱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现有的常规育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节水农业的需求,因此对农作物种类、品种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努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出具有多抗基因的农作物,使得农作物能够抗旱、抗病虫害、高产等。第五,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要依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技术的基础,将水利和农艺、工程管理、现代灌溉方式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改善农田的灌溉方式,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3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农业节水,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或者种植作物品种不够先进,或者是灌溉方式不够合理,所以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我国的水资源原本就十分的缺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整个农业种植将会陷入到缺水的状态中,所以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将,农业节水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需要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高春伟单位:黑龙江省海伦农场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1塔庄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稳定粮食生产,落实惠农政策

针对大量土地流转和粮食效益偏低,以及稳定种粮面积与结构调整种植的矛盾的现状,通过推广“粉干专用稻”、“再生稻”、“优质稻”,实行“粮经轮作”,组装配套机械化和统防统冶,以规模化、专业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通过落实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再生稻催芽肥补贴、水稻保险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1.2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农业

引进福建绿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土地流转1000亩,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种植甜椒、尖椒、西红柿等20多个品种,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闽清福猪良种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林洞村发展生猪养殖,项目投资1200万元,其中包括130万元配备养殖污染整治设施,占地103亩,年出栏生猪近12500头,产值2250万元;引进吉发养殖场,在下庄坂工业区发展鳗鱼养殖产业,用地面积48.5亩,注册资金50万元,总投资1800万元;引进盛世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景观苗木种植;引进福州施恩织和农有限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建设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形成花卉区、养生食用植物区、中草药区、苗木绿化区、科研区等五大区,以产业化、结构化发展台湾特色花卉种植。同时将林洞、秀环、炉溪等3个村列入福州市外环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发展万亩蔬菜基地,大面积种植芋头。

1.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蔬菜、花卉苗木、名优水果、畜禽水产养殖、油茶、茶叶等六大产业。

(1)以下庄村为龙头发展平原地区万亩芋生产基地,以饭洋村为龙头发展半山区千亩菜豆生产基地,以林洞村为龙头带动高海拨地区种植反季节西红柿、花椰菜千亩生产基地;

(2)根据本地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大力引导花卉苗木产业。以盛世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和施恩织和农有限公司为龙头,将花卉苗木产业打造成本镇的新兴产业;

(3)推行梅溪两岸常绿果树带的发展战略,引进台湾客商和优良品种,大力优化品种结构,推进葡萄、脐橙、无核柿、板栗、橄榄等果业的发展,建立了5个千亩水果基地,以上汾村龙晶提子葡萄园为主的千亩葡萄生产基地、以饭洋村为主的千亩脐橙生产基地、以溪东村为主的千亩板栗生产基地、以黎家村为主的千亩无核柿生产基地、以秀环村为主的千亩橄榄生产基地,促进了名优水果优化升级;

(4)以抓龙头和建基地为突破口,压缩散养数量,扩张牛、羊、生猪以及家禽、鳗鱼的规模养殖,壮大畜禽水产龙头企头。掀起山上养牛、竹山养羊、冬闲田养鸡和鸭、山塘水库养鱼、溪河水域养蛋鸭的热潮,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散养养殖生猪,通过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逐步演成“畜牧业-带动种植业-转化增值”,形成“猪-沼-菜”,“猪-沼-果”良性循环产业链;

(5)调整坡地、梯田,山地开发,在梅坪村及周边村发展特色油茶1000亩;

(6)以玉台绿茶为中心,进行老茶园改造,引进优良品种,实施山地开发,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成为年产近500亩优质绿茶基地。

1.4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发展品牌农业

以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通过对农产品统购统销,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生产销售规模化。炉溪芋专业合作社带动炉溪及周边村种植芋1100亩,实现产值890万元,梅坪村成立梅坪农业合作社,种植油茶300亩,坪街村七叠溪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册农产品商标3个,并建设百亩无公害蔬菜示范片,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茶口村大力发展粉干加工业,依托茶口粉干协会和老林粉干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等产供销模式带动茶口粉干发展,并建设茶口粉干交易市场,将“茶口粉干”品牌进一步做大。

2塔庄镇现代农业的不足之处

(1)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和示范作用弱。

(2)项目开发深度不够,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以及先进农艺相互交融的程度比较低,一产向二、三产延伸渗透仍显不足,农业旅游两业交叉融合不明显。

(3)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的困难。

(4)农业人才短缺。

3塔庄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塔庄镇把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根据农业资源和劣势,以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作为强大动力,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块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现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3.1落实“粮安工程”

把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先后在坂尾、饭洋、下庄、梅寮等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并实行“6个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浸种、统一播种、统一专用配方肥、统一化控、统一病虫害防治)服务,展示蔬菜、水稻新品种,并及时组织现场观摩和咨询活动。建立4个示范片,即溪东村的优质稻示范片、饭洋村的再生稻示范片、梅寮村的粉干专用稻示范片、坂尾村的机收再生稻示范片。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增收,确实保护好耕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3.2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适度规模化经营。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种植仍占主导地位,土地流转仅3700亩,己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改变现有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合作社、企业基地与农户之间合理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以不断提高基地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3.3巩固提高特色产业

培养壮大蔬菜、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养殖、油茶、茶叶等主导产业以及优质稻、粉干专用稻、中药材、花生等特色产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开发建设冷冻、冷藏设备及高标准加工包装车间,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载培,开展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认证。

3.4抓好龙头示范带动

重点抓好福建绿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设施农业龙头企业、闽清龙晶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生产基地,以采摘葡萄旅游为特色,形成七叠温泉-龙晶葡萄的旅游线路,成为集休闲、采摘、科普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龙池、茶口、上汾3个村依靠盛世阳光现展有限公司,发展种植乔木、水生观赏植物、山垅田养泥鳅、垂钩乐园、生态超市、林下土鸡土鸭养殖;溪东村依靠施恩织和农有限公司,逐步打造生产型与休闲观光农业合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养生休闲园区;下庄村以闽清县吉发养殖场为龙头发展特色鳗鱼养殖;林洞村以福建省闽清福猪良种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发展生猪养殖;壮大老林粉干专业合作社,经分散加工、成品粉干回收、集中精包装等流程,统一销售至东南亚、福州、厦门等地区,实现粮食加工转化,带动粮食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产后附加值,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给予政策倾斜,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形成带动力强、辐谢面广的产业龙头,努力培育新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格局,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5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造就现代农业人才队伍。通过开展“田间学校”、“阳光工程”科技培训,开通“12316”农业服务信息平台,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每年新发展30多名科技示范户,培训新型农民1000多人,促进农民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作者:黄冰煌单位:福建省闽清县塔庄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论文

1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1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21世纪,国家将农业专业合作社看做“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并加大其扶持力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设”强调,“要积极发展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专业合作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具体内容,为其发展指明了道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组织”。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较好,农业合作社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渐使农业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最终将农业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

1.2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是1981年美国人提出的,可持续农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的体现。可持续农业思想影响深远,各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可持续农业的相关内容及要点。我国政府在1994年提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规划,之后在各个五年规划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将其与环保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

2.1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我国人口数量大,据统计,农民家庭占2亿多户,其中加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仅为1/8。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代农业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组织化程度都非常高,很多发达国家至少75%以上的农民都参加了农业合作社,这不仅大幅提高了组织化程度,还促使农业逐渐规模化、科学化发展。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往往根据前一年的市场经济状况决定自己当年的生产内容及规模,容易使其决策出现一致性,进而使农产品供应关系失去平衡,这不仅损失了农民的个人利益,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2.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农业水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为中度污染,农田废弃物污染严重,主要污染途径是污水灌溉、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很多受到污水污染的农田减产,甚至绝收,且危害影响时间久。最近几年,我国多数地区都焚烧秸秆,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还浪费了自然资源。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是长期的,大量使用会增加农药的残留量。农业废弃物的排放,不仅使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还影响了周边水土的质量,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2.3农民贫困,文化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农民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文化程度低,接受农业知识及技术的能力也就比较低,从而使农业资源生产效率低下,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仅留下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或者劳动力弱的妇女及儿童在农村,致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很大困难,先进的生产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致使农业无法依靠新技术进行可持续发展。

3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3.1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环境的“公地悲剧”

经济学关于“公地悲剧”问题的研究开始于1968年,美国学者认为,公地经济是若干个产权未得到清楚界定的经济主体构成的经济制度,此制度产生寻租行为,继而使经济体系失去原本的作用。我国农村的公共产权土地较多,农民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从公地中获得收益,而不付出成本,致使社会受到额外损失。农村公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经常出现“公地悲剧”,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可持续农业的建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将分散的农民组织为专业合作社,政府可以对合作社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降低农村公地的交易成本,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备用资源。

3.2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我国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农业的顺利转变。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用先进生产技术代替传统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政府领导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此体系不足之处很多,如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等,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农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密切相关,能够指导农民运用科技进行生产,还可以组织技术人员为社员讲授生产知识,进行技术交流,从而加快农技推广效率。

3.3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

农业只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才能促使其向可持续的目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专业化问题,可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等,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统一销售农产品,为农产品进入大市场提供了可能,增加了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合作社能够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组织分散农户进行集体生产、集体包装,打造知名品牌,进而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4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农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其逐渐成为21世纪的新型农民。农业合作社坚持自愿、平等、民主管理与经营的原则,切实维护社员的自身权益,还能够激起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生产中主动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微观基础。

4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投入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新型农民的培养、环保、农村经济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因此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投资。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合作社的培养、管理、技术推广等内容,服务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产设备的购置、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农产品出口等内容,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农民进行合作生产。同时,政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可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从而有效解决合作社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4.2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社人才支持力度

农业合作发展难度大,原因之一是缺乏优秀的人才,因此要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人才支持。

①要完善培训体系,逐渐提高业务干部的个人水平与能力,同时定期对合作社中的科技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农业合作社的理念、合作政策等内容,积极鼓励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要鼓励合作社人员进行学习,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扩大视野,逐渐推动合作社的发展。

4.3加强业务指导,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各个地方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尊重合作社成员意愿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做好合作社的登记工作,并对其管理进行规范。对不具备法律要求但有合作性质的合作社,要依法进行指导,逐渐完善其内部的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提高其内部管理水平,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5结语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历史悠久,发展方式比较传统,且农民在分散经营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业专业合作化可以将农民组织在一起,进行规范生产、管理、销售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散生产的弊端。加大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力度,可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作者:杨玉娟刘赛赛单位:佳木斯大学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一、青山镇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1.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青山镇积极引导现有农业资源向观光带集聚,发展壮大现有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天健生物科技、省级生态农业科技园(新华生态)等农业龙头企业搭乘了观光带沿线发展种植基地的意向。青山镇新华生态已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顾问,着力推广建立并完善了猪—沼—鱼—花、果、蔬等多项生态养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天健生物科技将打造200亩红豆杉药材基地等,起到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2.着力引进现代农业项目,打下生态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采取土地流转和征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青福公路一期2公里沿线3000亩土地的招商力度,力求落户3~5家高科技含量的休闲旅游生态农业项目。积极做好10公里农业观光带沿线项目引进,全力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葡萄酒生产线项目建设,打造萍乡市首家集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于一体的制造基地;已签约的1000亩农业科技种植项目将重点打造千亩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农业发展基地。青山镇将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科技含量高、覆盖范围广的农业产业基地,正形成以农业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局面。

3.全力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以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格局的农村生态体系初步显现。注重观光带沿线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双重效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利用沿线区域内的显华庵、风龙森林公园、石硖冲水库等旅游资源,连片打造成以禅农、观光、休闲旅游为主的“生态硅谷”,大力发展农家乐、农田体验等休闲娱乐产业,既维护了观光带沿线的生态文明,又发挥了资源经济效益,形成以生态农业为主线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二、加快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生态农业的建设方面,青山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无法凸显品牌效益。近几年,具有青山特色的农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正在快速发展,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中仍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特色品牌,无法打出品牌策略,凸显品牌效益。

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贡献率不高。动员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中的服务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在社会化服务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中存在着的断层现象,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妨碍了生态农业的有序发展。

3.农业生态环境堪忧。工业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日趋增大。美化镇容村貌、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建设观光沿线生态文明,全力推进清洁工程是青山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立足实际,明确指导思想。要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实现种、养、加、销配套,各业之间均衡发展,互相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2.坚持科学发展,确定基本原则。第一,要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第二,要按照因地制宜、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持续、稳定的生态经济原则组织生态农业生产,实施生态工程,建立生态园区。

作者:邵蔚旸单位:中共萍乡市委党校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探索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论文

摘要: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大田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土、水、肥三方面分析了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大田农业;土;水;肥;可持续发展

大田农业是大多数农民经营的生存之业,是农业的主体,它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业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下,产业化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大田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

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部署了“由亿万农民挑大梁完成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任务。因而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大田农业就成了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基地,大田农业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安全,表现在四大功能上,即农产品必须具备解饥功能、健体功能、慧智功能和贮藏功能。

大田农业的发展要从发展生产上进行[1],大田农业是原生态农业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利用太阳能,因此对于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必须是以正确利用太阳能为主体,而设计新鲜的劳动行为更要以利用太阳能为先导,只要生产关系的配置合理并呈最佳状态,且有新鲜的劳动行为,才必然使农作物的生长达到标准状态,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安全是在其中的。

生产关系的配置是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有用物资和有利条件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劳动行为,这个相关方面概指水、土、肥、光[3]。根据现代文化科技水平及试验实况,设计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和新鲜的劳动行为,应当说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中的配置是不尽合理的,而使用化学物资的任何劳动行为都是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正确利用太阳能的生产关系和新鲜的劳动行为[4],具体设计如下。

1土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农作物生长对土的要求是有肥力、有水分、有温度、无虫害、无病害、无草害,结构既合理疏松又合理密实。传统农业对土壤耕作是一年一度的春季种地,结合施肥和播种,木制铁铧犁种地,虽然能取得墒情,但其效应并不大;即使是现行的拖拉机种地其功能也等同于铁铧犁,所以木制铁铧犁应在创新之列,尤其在功能方面必须有突破。而设计一种太阳能种地机(太阳能土壤蕴化器),能将普照阳光集束成长2m、直径10cm的光柱,其阳光温度为320℃,在大田地的开沟垄内,结合施底肥,使土壤均匀地翻动,接受束光照射,并以适合的速度运行达到蕴化的目的。以此阳光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良好的土壤结构就能呈现这一状态,而良好的土壤结构就来源于阳光处理。

2水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现行农业方式生产关系的配置不是合理的,而真正合理的配置应当是“雨露滋润禾苗壮”,因此劳动行为必须要促进雨露的形成,其中急需要做的是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小流域水系概指跨县疆域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的正常运作,这些水资源在太阳能作用下蒸发成致雨云,直接成为风调雨顺的一部分。可现在这些小流域水系由于水库的拦坝而切断了下流的运作,原来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都干涸了,没有致雨云的形成,而中流域水系和大流域水系的致雨云又不能短期运作于小流域疆土上,因此,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是促成雨露的一个有效行为。由此看来,水库不经常排水是一个功能不到位的基础设施。设计调整方法为:尽快地将“百里一库”拓展为“千里一塘”,水库常年排水,流经渠塘后,进入小流河、季节河,充沛沟、汀、泉、井等水资源蒸发点。与此同时,要在水库排水的末端(一般为沿海)修建回水提水站,用风力和浪力将水、暗渠提回至水库,以确保水库常年排水(暗渠为防涝而设计),这样就加强了自然界水的运作,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从而有利于雨露的形成。

3肥

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食粮,而向农作物供应养分的方式在传统农业是厩肥、绿肥,现代农业是化肥,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表现在土壤中有多少氮、磷、钾,而是有多少有效态的氮、磷、钾,设计阳光养分有效态机械是实现“阳光光化有效态”这一目标的新鲜劳动行为。土壤中存在100多种因素,即使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也超出所需量的几倍,但是这些元素大多数以无效态存在于土壤内,要提高肥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大量的无效态元素转化为有效态。阳光处理土壤是土壤转化的最佳方式,它的第一作用力是光解作用,光解作用将土壤中的结晶物质裂解,有机物质降解,复合物质分解,从而使土壤显现大量的单质无机元素,并在标准阳光下呈现有效态,这样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和限制因素,剖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阶段,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地处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性服务体系滞后,而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优秀地区。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是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种植业发达,是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是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四、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为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本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城乡工业“三废”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大力发展养殖业,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加强深加工与流通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根据区情、抓主要产品;选择合适地域,掌握适度规模,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可优先开发特种水产、良种水禽、优质大米、良种藕、反季节蔬菜、饲料等产品,实现种养加工一条龙、贸工农一条龙、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一条龙.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综合运用西方做法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战略观点;理论源流;几点启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内容提要】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亟待尽快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必须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能够最终形成促进、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优秀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粮食威胁论”,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优秀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优秀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优秀。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优秀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优秀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优秀。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枣庄市农业的客观要求

(一)人口增长与土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生产负荷越来越重。统计资料表明,枣庄市1982~2001年,人口由272万人增长到360万人,年均增长4.4万人,连续多年人口密谋居全国第一位。1949~2001年,人均耕地面积由2.66亩下降到0.76亩,已超过了联合国提出的人均警戒线(0.8亩)。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土地生产负荷日益加重,土地产出将会处于掠夺式经营状态。

(二)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枣庄市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旱灾、涝灾、冰雹、冻灾、干热风、龙卷风等。由于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等自然现象的影响,近几年来,枣庄市降水锐减,降水量平均为400多毫米,旱灾频频发生。目前枣庄市的水利工程,有40%左右为70~80年代兴建的应急工程,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并削弱了减灾抗灾能力。

(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程度有增无减。枣庄市经过长期的煤炭、石膏开采,不少地方成了大面积的塌陷地、塌陷坑。尽管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到22%,但水土流失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再加上采石、开矿、挖沙、砍伐等,每年又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农业的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三废”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从各项指标来看,枣庄市在全省属于高污染区,特别是水源污染,对农业灌溉、养殖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农业自身污染。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污染等。

二、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运用法律手段和行为保护资源,实现对永恒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协调发展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出发,对资源、人口、环境、社会事业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防止顾此失彼,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枣庄市各地地理地貌不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有高低。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立足区域区位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

(一)要制订科学的规划。制订科学的规划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狭隘的行政界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是对各类资源的科学利用。特别在水的开发利用上,更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上游下游界限,实现综合利用。

(二)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人均占有量更为贫乏。在这种情况下靠消耗资源,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内涵控潜的路子,才是科学明智的选择。农业技术包括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质量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各种优良农作物、苗木、畜禽、水产等新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质量并重型的战略转变。

(三)实施各项工程建设。一是植树造林工程建设。结合封山育林,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大力推行生畜圈舍饲养,增加农业收入。同时要加强平原林网和绿色林带建设,力争“十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

二是水利工程建设。要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管护,对主干工程,应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维护、保护,对小型、微型工程,要把管护与建设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按照“谁受益、谁交费”、“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深化改革,落实责任制,积极探索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拍卖经营使用权等各种有效的管护形式。要大力推行节水灌溉,节水灌溉不但可以缓解农业用水的紧张状况。

三是农业环保工程建设。要加强水源的治理,减少工业及生活用水污染。要尽可能选用无残留、低用量的新一代农药,推广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污染;特别要重点抓好秸秆的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农用薄膜的回收、机械还田、秸秆气化、食用菌养殖等技术,积极倡导畜禽养殖场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同时,要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加快对农民现有庭院的改造,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进一步推进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农业出现的增长减慢和资源破坏,科学家们便开始寻找有利于促进农业继续发展的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概念和战略日益明晰起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枣庄市农业农村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掠夺性生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污染严重、水源不足等方面分析了枣庄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合理地利用与保护资源,提出了可行的办法。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关系分析论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摘要: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关系论文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

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曹县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狠抓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产品总量规模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日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曹县农业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近年来,曹县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狠抓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产品总量规模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日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开发绿色食品是实现曹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当前,曹县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食品是一项事关民众健康安全的民心事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曹县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一)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发展绿色食品,要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健全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要求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求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所有这些,必将带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绿色食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全面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来,农产品市场的"绿色"技术壁垒越来越高,要提升曹县农产品竞争力就必须从农产品质量着手,同时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发展绿色食品可以充分发挥土地、气候、生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目前市场对绿色食品等生态农产品需求强劲,价格远高于同类产品,农民可通过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得到更多的收入。发展绿色食品要求科学、规范地使用现入品,可以有效地提高投入产出比例,使农民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发展绿色食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绿色食品",要求保护农业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这将有力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绿色食品开发的理念。

二、曹县绿色食品开发发展现状

近年来,曹县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狠抓绿色食品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卓有成效。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按照"考察-监测-评价-实施-评估-验收"的程序,把好产品质量第一关,做到宁缺勿滥,建设一个,合格一个。据统计,曹县绿色食品监测基地面积30多万亩。涌现了一批取得良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典型,近几年兴建绿色食品基地10个,共20万亩,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和加工,先后有优质粮油、瓜果、蔬菜等多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二)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出现良好势头。绿色食品认证与开发是规范生产、加工、流通行为,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尽管横向比较,曹县绿色食品开发工作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纵向比较,曹县近年的开发工作是有成效的,进展也是比较快的,先后有25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年产量超过10万吨,产值3亿多元。

(三)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开发。通过引导企业开发绿色食品,推行以技术和质量为优秀的全程质量控制措施,扶持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的认证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同时,又通过品牌、龙头企业,带动了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民的增收。

(四)促进了农民增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动了一批农民增收。每年通过定单农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基地农民增收近500万元。曹县绿色食品开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绿色食品开发、市场消费等意识还不够浓;现有获证产品主要集中在大米、植物油、茶叶、水果,而畜产品、水产品少,结构严重不合理;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和产品数量还不多,市场占有份额还不够大,与农业大县的地位还很不相称,与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先进县比较,产品数量和总量都有较大的差距。今后,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场份额也将逐步扩大,品牌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在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中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大绿色食品开发的领导和扶持力度。为做强做大曹县的农产品品牌,促进曹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来抓。要根据曹县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制订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积极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将绿色食品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发绿色食品。

(二)切实抓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加快曹县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扩大绿色食品规模,提高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把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作为实施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要根据曹县资源优势、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带,把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环境的生产基地进行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提供技术指导,引导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带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培育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三)切实抓好绿色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为适应现阶段农村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新要求,曹县要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着力抓好绿色食品的开发和认证工作。要重点选择一批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绿色食品的规模要求进行组织生产,对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积极发动其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力争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

(四)加大绿色食品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在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把绿色食品的技术培训纳入农业培训计划,并安排一定专项资金,加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及基地生产者对开发绿色食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更好地掌握绿色食品的知识理论基础,全面提高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和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制订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确保技术措施到位,产品质量达标。

(五)大力扶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带动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骨干力量,是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力军。各级政府部门都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开展绿色食品的产品认证。一是要指导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二是安排一定财政预算,积极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向绿色食品开发、精深加工的方向延伸,培植一批质量品牌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知名度大、竞争力强的品牌绿色食品品牌。三是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标准化生产。重点抓好原料基地建设及其产品生产加工的规范管理,实行从"环境-种养-收获-贮运-加工"的全程质量监督,建立严格的档案追溯制度。

(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老百姓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政府大力推动、正在起步的新事业,目前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各地要加大对开展绿色食品认证重要性的宣传,重点宣传绿色食品的政策、法规、标准、标识和技术,形成上下联动、全社会关注的工作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狠抓落实,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业可持续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重点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对淡水资源利用和耕地资源保护所起的作用,以及保护性耕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化肥施用、秸秆处理、农药喷施等农业生产环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对机械装备的需求,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产品加工、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应用范围和效果。简单阐述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得出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的结论。

关键词:农业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信息化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个方面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发展不能走其他发达国家的老路子,必须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子,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主线,将封闭的、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开放的、高效的、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论述,肯定了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消除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2、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这就带来诸多的问题。

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再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农产品的安全也存在着较大漏洞,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农业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1)保护淡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机械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超强度地使用淡水,已使北方一些河流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因缺水,约有0.1067亿公顷(1亿亩)可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根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缺水将达100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还将大幅度增加。由于长期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所以,开发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水资源永续利用,对于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机械是我国保护农业淡水资源保护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节水灌溉,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日本的喷灌面积占本国总灌溉面积都在90%以上,以色列微灌面积占其总灌溉面积的70%,美国微灌面积1981~1991年10年间增加了3倍。我国目前推广的节水技术主要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U形渠道防渗技术、喷灌和微灌技术等。喷灌面积已达80多万公顷,滴灌(微灌的一种)约313万公顷。节水机械化技术(喷灌、微灌)与传统地面沟渠灌溉相比,已显示出节水、扩大耕地、增加产量的优越性。诚然,节水机械投资较大,如按移动式、轻小型喷灌机组以及滴灌投资较大,但是,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认识,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多道投资,积极推进先进节水机械的发展。

(2)保护耕地资源需要农业机械化

由于我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500万的速度增加,发展工业、交通等不断占用耕地,使耕地每年平均以33133万公顷速度减少,而开荒增加耕地潜力有限,致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1952年人均为0.1188公顷,1995年降到人均0.1079公顷。据1992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914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71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每年约50亿吨。现有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产田。保护耕地资源,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耕地和草场、开发滩涂、治理荒沙盐碱无一不需要农业机械。工厂化农业可以人工控制动植物生长的小环境,还可以向立体空间发展以节约有限的耕地,这是近年来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而工厂化农业必须有配套的机械装备。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保护性耕种,有效地抑制了我国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农药、化肥等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成部分。

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防护必要技术之一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问题。在我国,当前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造成污加剧的问题。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我国131个主要湖泊,已有67个出现硝酸盐污染;全国受化肥、农药污染的2800多公里河段鱼虾基本绝迹;粮食、水果、蔬菜等受到污染,每年都有多起残留药物中毒事件发生;残留在土地里的地膜造成“白色污染”;每年6亿多吨的秸秆,大量被丢弃在田间或焚烧,成为农业环境的新污染源,甚至影响涉及国计民生的消防、航空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技术应运而生,农业机械就是其中之一。

(1)发展机械深施肥技术

我国农业施肥十分不合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肥,导致化肥的极大浪费,这不仅造成了农业资料花消的增加,农民单位土地收入的减少,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好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

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采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技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积高达90%以上。我国已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低量喷雾、喷雾防滴漏技术、弥雾喷粉、热烟雾机和常温烟雾机等技术,可较落后的手动植保机具降低农药用量20%,降低用水量50%。但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还比较落后,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沉积率只有40%。因此,今后应致力于开展对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所以说,发展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还会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滋长。有关专家研究证明,秸秆还田一公顷耕地相当于增加255公斤磷、255公斤氮、285公斤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12%之间,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秸秆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

(4)机械回收地膜技术

全国每年地膜用量500多万吨,由于连年铺膜回收不净,带来了白色污染,包括地上污染和土层内污染。有关研究机构正在开发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料的可自然降解地膜和地膜清理回收机械。原国家计委和科委都把机械残膜回收技术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都在进行对比研究。从研究情况看,在秋后地表残茬多、地膜破损严重的地方,收膜难度较大。

3、农业机械化对抵御自然灾害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2006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发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西南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旱灾。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沿海地区的农民转移还是四川、重庆地区的饮用水的运输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帮助。再有就是,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农业机械化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工程措施

(1)农业机械对农产品产出贡献越来越大

在水、化肥、种子、农药等物质要素综合作用下,农业机械对粮食产量的贡献随着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相应提高,而畜力的贡献率则相应地减小。1950~1978年长达29年间,我国禽畜饲养业以手工为主,年均肉类产量增加不到22万吨。1979~1984年6年间,我国肉类年均增加量提高到114万吨。此后,大批禽畜饲养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大中城市郊区养鸡、养猪、养牛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使肉、蛋产量大幅度提高。

(2)农业机械对农产品加工和安全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我们知道我国农业水平非常低,不仅体现在土地产出率上,而且在产品加工和安全上也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已经进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已经近六年了,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抵御国际上的冲击还是有很多的不适应,最近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实施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要想我国的农业发展起来就必须参与国际间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该缩小我国农产品加工与安全上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安全检测,在这里,农产品加工机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在当今国际社会环境下提出来的,是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有效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比单纯的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再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机制造业、流通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和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促进知识积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方便的信息化网络实现所有农业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农业专家决策系统、GPS、RS、GIS(3S系统),对农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得到既合理有方便的措施。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利用,耕地资源的保护,自然灾害等都起到了跨时代的作用。

四、结束语

到下世纪中叶,要实现伟大民族的复兴,实现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机械化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相当长时期内,面临土地、淡水、能源等农业资源的严重短缺,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人口负担和日益恶化的农业环境的巨大压力,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消耗源、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靠天吃饭发展农业的路子,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路。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的代表,不仅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现代化的标志,而且保障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农业新技术革命得以的载体和手段。要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