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游泳教学论文

游泳教学论文

时间:2023-05-06 18:29:39

游泳教学论文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1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向成熟过渡时期,在心理素质上表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互交织共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特征往往表现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注意力不够集中,理解力不强等,需要体育教师开动脑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探讨上,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健康观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探讨。健康观教育方面,就是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修养身心的重要作用进行拓展,使学生掌握现代健康观。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就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借助发现小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表现出的各种运动心理反应和表现,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心理品质、情绪情感、自我认知、个性心理、心理适应等内容的心理教育,指导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困扰,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与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首先,与日常其他课程比较,体育教学在内容和形式完全不同,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均需要具有自制、勇敢、坚持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情感体验。其次,由于体育教育多为竞争性、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对个人会有一个比较切近于实际的自我认识,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第三,体育教学中,学生们随着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并树立起自信心,促进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和改善,同时,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服从教师、团结伙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社会公约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团体精神。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游泳运动和其它小学体育运动项目相比,游泳教学活动是在水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小学生由于对水的物理特性缺乏感知和体验,不了解克服水的压力、浮力和阻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因此到一定深度水中进行游泳学习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站立不稳,进而甚至引起喝水和溺水等问题,并由此而导致怕水、厌水等心理障碍的产生,影响了游泳基础教学的深入开展。结合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导致小学生在游泳学习中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游泳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体育教师因素三个方面。

(一)游泳自身原因

由于游泳项目是在水中进行,人在水中运动时,正常的运动习惯明显不适应,例如运动方式,呼吸方式等,加之这些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这些客观因素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恐惧。在运动方式方面,游泳改变了人的正常的运动习惯,在游泳运动中,身体是在水平状态下进行运动,完全颠覆了人们直立运动的习惯,这种水平运动失去了地面支撑作用,而是依靠浮力等进行运动,给初学者造成向水中沉的感觉,进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在呼吸习惯方面,游泳时的呼吸是在动作配合下进行的,嘴在水面上吸气,用嘴和鼻在水中呼气,呼吸运动比陆地上复杂许多,改变了人的正常的呼吸习惯,初学者一般掌握不好吸换气的时机,造成了呼吸困难,产生畏惧心理。部分学生有过呛水、溺水经历,对呛水带来的的剧烈咳嗽痛苦和溺水带来的不安全心理反应,对水产生恐惧心理,惧怕游泳,或者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动作。

(二)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生理和心理上尚不成熟,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往往表现出依赖性强的心理特征。大部分初学游泳的学生,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运动项目,尤其是游泳这种带有一定风险性的运动,往往不能积极的面对,勇于克服,是采取消极和逃避困难的态度,意志品质差,胆小畏缩。在怕水心理原因上,怕水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过呛水、喝水和溺水,感受到了水对自己身体安全的威胁,间接原因是看见或者听说过游泳事故对人的伤害,因此产生怕水的负面效应心理问题。在厌水心理原因上,一方面,在游泳课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认为专业课是本行,游泳成绩并不重要,成绩及格就行,进而对游泳课产生厌烦情绪,另一方面,游泳课中,学习环境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较差,如气温低、水温低、水质差等,都可部分学生对游泳课产生心理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成为学习好游泳课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体育教师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部分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态度上较为严肃,导致学生对老师不敢接触,学生对老师怀有恐惧心理,师生之间有距离感,影响了学生深入学习游泳课程。另有一些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够深入,方式方法上简单粗放化,一次游泳课,学生不仅要消耗巨大的生理能量,也消耗了巨大的心理能量,如果教师教学方法简单、语言生硬、教学缺乏循序渐进,动作不规范、水中保护不够等,学生往往会对如何学好游泳课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对如何消除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思考

(一)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

身体健康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无论智商有多高,身体素质不好,也难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针对这一点,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现代健康观。引导并帮助学生认识到未来社会既是高智能的社会,又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在个人素质培养上,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有强壮的体魄,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这就要求当今的学生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游泳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形成坚强、勇敢、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基础。只要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会明确学习游泳的目的,产生对学习游泳的兴趣,进而自觉地努力克服困难,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二)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在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方面,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针对学生怕水、厌水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传授运动心理学知识,结合游泳项目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例如,当练习吸换气时,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表现灰心畏缩时,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并教授学生使用心理自我暗示法,默念:“不能灰心,坚持就是胜利”,通过心理素质训练的开展,帮助学生克服并跨越心理障碍。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上,小学体育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结合游泳项目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上游泳课时学生主要是恐惧水,担心呛水,喝水,不敢下水去熟悉水性。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这种恐惧心理,有应积极教育学生要树立勇敢、顽强、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帮助学生克服恐惧,逐渐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

(三)完善体育游泳教学的方式方法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提高体育教学艺术性和进行心理激励教学等不断改进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对游泳的教学水平。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方面,体育教师应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形式,转变观念,树立新型师生观,在业务上应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平等对待,耐心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师生观,亲近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提高体育教学艺术性方面,体育教师应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教学形式方法,引起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水中进行游泳教学,应通过手拉手前进、后退、下蹲、跳跃、打水点等游戏形式,让学生体会水性,体会人体在水中的愉,以玩促趣,以趣促学,使学生对游泳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打消学习顾虑等心理。在心理激励教学方面,教学过程中对于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应重视他们,给予语言上的肯定和鼓励,及时表扬,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消除学生自卑心理,进而掌握好游泳技术。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少年儿童;游泳入门;游泳姿势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17-01

引言:游泳运动对少年儿童有特别的吸引力,学游泳不仅可在水中自如的玩耍,还以全面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可与大自然作斗争,具有实用价值。学游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改变了人类在陆上习惯的直立的姿势,在水中俯卧或仰卧地做动作,没有固定的支撑,同时水中的压力又造成呼吸的困难,改变了人们习惯的陆上自然呼吸,游泳的划水动作较复杂,它除了要求具备较高的关节灵活性以外,还要求较好的柔韧性和浮力以及较强的力量素质。这些特点决定了游泳初学者难以正确地掌握游泳技术,但是在教学训练中却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完好熟悉水性任务外,还要将游泳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与少年儿童的解剖、心理、生理、心理特点相结合,使他们能够顺利的,由简至繁,由慢到快地掌握游泳基本技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年龄6―8岁的初学者,其中男孩8名,女孩8名。

2、研究方法

(1)教学实验法

把16名学员分A、B两组进行比较:

A组为实验组,教学顺序为:爬泳―仰泳―蛙泳

A组为对照组,教学顺序为,蛙泳―仰泳―爬泳

教学时间为一个半月,实际教学进行了30节课。

(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需要,收集整理了有关启蒙教学方法的著作、学术论文、期刊文章等有关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3)专家访谈法

用电话的方式对山东省游泳教研室、山东省游泳训练中心等业余体校的几位在职工离休的教练、教师进行访谈。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先教蛙泳

目前游泳培训班与业余体校大都采用蛙泳作为入门姿势。蛙泳采用的是正面抬头呼吸,动作自然,动作节奏有明显的间歇,动作与动作之间有滑行动作游进时就相对省力,突破呼吸的难关以后,很快就能达到上百米的游距。蛙泳动作与踩水、反蛙泳动作相似,掌握蛙泳后可迅速掌握踩水和反蛙泳等实用游泳技术,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安全,并可在蛙泳教学中结合踩水,反蛙泳实技术的教学,但蛙泳腿的对称动作毕竟不是人类所熟悉的双替动作,再加上蛙泳腿臂呼吸配合节奏复杂,动作协调性要求高,因而完整技术动作较难掌握,手腿的有效动作均需较大的力量方能完成,所以从蛙泳学起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2、先教爬泳

爬泳动作接近人的行走动作,臂、腿动作相对于蛙泳简单,其配合节奏也不如蛙泳要求高,易于学习和掌握,而且掌握了爬泳技术之后,由于动作技术的相似转移,对学习仰泳、蝶泳技术均有一定帮助,但爬泳转头呼吸技术较为复杂,掌握较为困难,在泳进时动作和动作之间没有间歇,因此初学者在一开始掌握后,游不了太远。

3、先教仰泳

仰泳仰卧水面,腿、臂配合技术简单,脸露出水面呼吸可不受水的影响,易于初学者学习,特别是浮力好的人学习,掌握后,可在较短的时间游较长的距离,由于仰泳与爬泳动作相似,掌握仰泳后便于爬泳学习,但是,许多人在仰卧水面时较为恐惧,习惯性的抬头收腹,加上初学游泳又不会自救,很容易出危险,而且有些在启蒙泳式学习中学会仰泳的人,在学习游其他的泳式时不敢翻身,对呼吸也有一种恐惧感,因此现在基本上不从仰泳教起。

4、先教蝶泳

由于游蝶泳时两臂需经水面向前移动,前进时身体起伏较大,其动力源于腰部发力,体力消耗大,且配合节奏也难以掌握,加之少儿力量不足,一般都不选此项为启蒙教学。但在学会以上三种泳式的基础上进行蝶泳教学是有利的。a、每个学生的水性、水感逐步的好起来,随之而来的爆发力也有较强的增长;b、从学爬泳中,臂有了抱水动作,腰在学蛙泳中得到了波浪式的锻炼。

三、结论

1、爬泳作为启蒙泳式,好处是动作简单,接近人类陆上行走姿势,对以后其他泳式的学习有帮助。

2、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来看,爬泳作为启蒙泳式对其他泳式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从生理、解剖学的基础上来看,爬泳作为启蒙泳式是适合少年儿童的。

4、对以后从事游泳训练的少年儿童来,说比较合理的学习顺序是:熟悉水性爬泳仰泳蛙泳蝶泳。

作者单位:中国海军潜艇学院军体教研室

作者简介:赵铭(1984― ),男,山东青岛人,中国海军潜艇学院军体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军事体育;宋杰(1978― ),男,山东青岛人,中国海军潜艇学院军体教研室。

参考文献: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游泳 安全教育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206

1 问题的提出

安全教育是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为基本目的社会活动。安全教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联系。因此安全教育就是安全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1]。游泳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为了有效防范游泳教学中和学生日常游泳运动中的各种安全事故,必须做好游泳前的准备工作,并采取符合学生游泳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2]。要在游泳时保证自己的安全,学校需针对游泳安全教育开展相关的课程,内容可包括:掌握游泳技术、自救方法、自我保护、协助救助等,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因此,游泳安全教育课程不仅是学习知识,提高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情况时,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应对,为自己营造一个最安全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文献等方式,为今后针对小学生开展游泳安全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游泳安全教育课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体育期刊、网络、数据库收集有关游泳安全教育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构想提供参考。

2.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对从事游泳教育、训练项目上工作满8年以上的专家、教练、教师以及学校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对游泳安全教育的态度以及认知进行访谈。

2.2.3 逻辑归纳法

采用分析、归纳等逻辑学方法对专家意见和数据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其中的规律。

3 讨论与分析

3.1 国外游泳安全教育课程现状

在澳大利亚的中小学,学校基本不开设专门的游泳课程,但是却开设救生课程,保证每个学生都要进行救生技能的培训和学习[3]。

日本,每当夏季来临各游泳学校都会进行有关游泳救生、自救的模拟练习。

新加坡全国水上安全理事会在2012年3月推出了以掌握水上求生技能和防范溺水为重点的安全游泳课程,以取代以往的单纯学游泳的简易课程。

从资料看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游泳安全教育是首先掌握基本游泳技术、再学习各种水上自救、救护等方式,并且设立了专门的课程,有具体的学习目标。

3.2 小学游泳安全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3.2.1 安全教育在小学游泳课中的作用性

通过网上数据的统计,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学生溺水事故发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每年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溺水是造成广大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表明学生们在游泳中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在关键时刻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自救或者延长救援的时间。游泳运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如何能够从根本上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应该从小开始向学生传达安全游泳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方式。

3.2.2 安全教育在小学游泳课中的必要性

3.2.2.1 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的游泳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全部提及了要防止青少年溺水事故发生的问题。尽管我国对学校安全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学校都会不定期举办自然灾害、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但溺水事故始终是夺取少年儿童性命的最大杀手。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渗透游泳安全教育,学生通过掌握游泳技术、自救等方法体现教学效果。

3.2.2.2 体育与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

体育与课程标准中在“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水平不同设定了不同的目标。在安全教育中达成预期目标是保证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新课标中根据不同的水平明确指出安全运动中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但大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知道和了解安全知识和方法,并没有要求掌握相应的技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2.2.3 小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技能的需求

游泳运动之所以普及,许多家长认为:第一,游泳能够锻炼身体,不容易受伤;第二,游泳具有实用价值:在关键时刻可以成为求生手段。但在大家积极投身游泳运动的同时,溺水事故不断发生。表明了小学生的游泳安全技能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薄弱。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小开始培养游泳安全意识、技能。现在游泳安全教育基本都在课堂、班队会、专家讲座、板报宣传中完成,游泳安全技能仅仅局限在理论课中,难以在关键时刻运用。

3.3 游泳课程发展的需要性

游泳中突发溺水事件的高发率,阻挡了游泳运动在小学的进一步健康发展。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与模式,已经有很多学校和学科不断地研发,作为体育课程中迫切需要得到重视的游泳课程开发,应该趁此机会加快推进。除了传授游泳技术外,开展游泳自救与互救技能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的习惯,重新树立安全游泳、快乐游泳的良好形象,促进游泳运动在小学中的健康发展。

3.4 小学游泳安全教育课程技能的运作模式

3.4.1 小学游泳安全教育目标

在教学中要让课程内容的真正实施,需要在不同的水平阶段设置不同的水平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达成最终目标,体现我们教育的有效性(表一)。

表一

[[小学游泳安全教育目标\&水平一 能说出简单的游泳动作的术语,初步掌握蛙泳技术,

积极参加游泳运动。

水平二 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知道水、冰等潜在

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水平三 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

何救助他人。\&]]

3.4.2 小学游泳安全教育基本教学内容提纲

结合国外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小学生游泳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提纲(表二)。

表二

[[小学游泳安全教育内容提纲\&水平一 ①指导学生了解游泳场所的常识和安全规定;

②能说出发生溺水情况时提供支援的机构电话;

③遇到危险时能高举双手,及时大声向救生员及周围人

求救。

水平二 ①懂得初学者不要到深水处游泳;了解游泳卫生及游泳

场所的警醒标志;

②发觉有抽筋现象时应立即上岸休息等;发生溺水时,保

持镇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

物品来自救求生或等待救援;

③运用简单救人器具实施救援。

水平三 ①在从事水上活动时能详细阅读各种场所的安全规定;

②熟练水中自救技巧,如何克服恐惧,借助身体浮力或

漂浮物,延长漂浮时间等待救援;

③ 掌握各种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术。\&]

]

3.4.3 小学游泳安全教育教学手段

对小学生的游泳安全教育的培养方式,不能局限在课室中的理论讲解,应更注重实践的课程。理论课可安排在实践课前,主要讲授游泳卫生常识与案例分析方面知识。实践课中首先是以教授游泳技术为前提,让学生具有一定游泳基础后,再设计不同溺水情景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在情景中开始游泳安全的教学内容。通过游戏、模拟、竞赛等活动再强化学习内容,这样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又能巩固技能的学习效果。

3.4.4 小学游泳安全教育的评价方法

学生的评价与反馈是一项严肃而重要的工作,首先要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包括出勤和学练态度等;然后采用模拟现场紧急情况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最后通过知识竞赛、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具体的测评。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同时使学习到的技能带到生活中,体现学以致用的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第一,通过分析了解到,小学游泳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第二,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中,课程内容设置要加强对游泳技术以外的游泳救生技能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游泳安全教育课程的发展一定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才能有良性的发展。随着游泳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树立信心是关键。

第四,小学游泳安全教育课程的操作性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4.2 建议

第一,小学游泳安全教育课程要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技能和习惯的培养。

第二,建立学校游泳场馆与社区为中心的游泳资源配置,提高游泳场馆的利用率。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游泳技能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鸿.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廖志凡.浅谈游泳教学中的安全事故防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3]李彦华.谈澳大利亚小学体育教育[Z].建安小学,2007.

[4]李萍.日本人怎样教孩子自救[J].山东消防,1997,(9).

[5]严丽荣.游泳安全教育不容忽视[N].中国教育报,2009-7.

[6]王猛.福建省普通中学游泳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游泳;中职学校;地位及作用

一、前言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校园群体,一方面要求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构成,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在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增高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除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体质健康素质。因此,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游泳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重要构成因素,因其独特的体育内涵和运动健身价值而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我国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而如何在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游泳教学进行合理的定位,以便切实发挥其特有的功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对于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需要给予足够关注并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对学生参与游泳教学的动机以及对游泳运动的理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此作为凸显游泳课教学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的依据,目的在于为推动与促进游泳课教学在中职学校的普及与发展,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连轻工学校2010级1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参阅了部分相关材料、书籍,为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制定调查问卷,对上述研究对象送发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游泳运动的健身作用及功效

游泳是指人在水中以各种不同的姿势划水前进,以保持在水中或水面游动。依据其不同的适用人群以及价值取向,游泳大致可分为实用游泳、竞技游泳和花样游泳等种类。游泳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人的心血管功能,促进与提高人的呼吸系统的机能,同时对人体皮肤具有较好的保护功效。另外,坚持长久的游泳锻炼,对于心肌功能和自身的抵抗力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够达成减肥、健美形体的目的。基于游泳运动特殊的作用及功效,该项运动已成为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热选项目。通过对大连市轻工学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在诸多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项中,学生占被调查总数的90%以上,而学生主要原因在于游泳运动自身所具备的锻炼价值以及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二)中职学生参与游泳课学习的动机分析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个体的内在行为,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则是在这种内在行为有效作用的结果。因此,学习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学习活动,并使其导向确定目标的内在动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参与游泳教学,其初始动机在于满足自身对于游泳运动的喜爱,但是,伴随着学生对游泳运动理解与认知程度的加深,其感官认识向着理性意愿实现了有机的转变,因而其学习动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学生游泳学习动机的调查与统计,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为游泳教学课程的设置提供有效的依据与参考,充分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关中职学生游泳学习动机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结果表明:有87%的学生希望通过游泳学习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有25.3%的学生希望通过游泳学习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有用技能;有12.7%的学生参与游泳学习的动机在于满足自身休闲娱乐的需求;而仅有4%的学生将参与游泳学习作为修满学分的手段。由此可见,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参与游泳学习的动机较为积极,一方面说明了游泳运动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则印证了游泳教学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三)中职学校学生对游泳课在体育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分析

游泳运动对于人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而言,游泳教学同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对于游泳教学在中职学校开展的现状,游泳教学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本研究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游泳课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对于游泳课在体育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知较为全面,基本上涵盖了游泳运动的基本特点与作用,说明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游泳教学能够给予高度的重视,并能够结合自身对游泳运动的体验,从理性层面对游泳运动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致认为游泳运动能够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在休闲、娱乐中达到锻炼目的,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健康向上的精神。由此可见,游泳课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不仅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讨论与分析

(一)中职学校开设游泳课的意义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正处在改革的进程中,体育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科目,游泳课依然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游泳运动自身所具备的特殊功能,对于促进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开设游泳课,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所担负的各种压力,使之心态与情绪趋于平和;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其体质健康的发展;能够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有益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以及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够大力地推动中职学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这对于丰富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游泳运动有利于中职学校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游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是人们谋求生在、征服自然的一种手段。现代游泳运动起源于英国,随着逐步的发展,因其具有特殊的健身价值而风靡于世界。通过长时期坚持不懈的锻炼,游泳对于人体的健康作用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同时还可以修塑体形,提高气质。更为重要的是,游泳是一项老少皆宜,不受性别、年龄限制的健身运动,既具有健身性,又具有休闲性和娱乐性,对于人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而,相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通过较为系统的游泳学习,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理解与认知其独特的内涵,再通过亲身的实践来体验游泳的健身价值,会极大地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之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游泳运动能够改善体育课堂的气氛

游泳课可以改善和活跃中职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丰富和充实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游泳运动既具有健身作用,同时又兼具休闲、娱乐等特征,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游泳运动本身带有的休闲、娱乐内涵调整紧张情绪,在愉悦状态下生活和学习,会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兴趣和注意力,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活动中去,提高其身体素质,达到体育健身目的。

(四)影响中职学校游泳课教学开展的因素分析

现阶段,影响与制约游泳教学在中职学校开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基础设施的匮乏。由于游泳运动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学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而相对于资金较为紧张的中职学校而言,游泳馆的建设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使得游泳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困难。据相关调查表明,大多中职学校都是租用社会游泳馆或其他高校游泳馆来进行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泳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开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游泳课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2.场馆设施的匮乏,是目前影响中职学校游泳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此问题不能得以切实的解决,将对中职学校游泳运动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3.中职学校学生参与游泳学习的动机较为明确,对于游泳运动自身的健身功效和重要内涵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解与认知,这是中职学校游泳运动普及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建议

1.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根据季节情况安排一定教学时数的游泳课程,促进学校自身条件与社会游泳资源的有机融合,改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使该项课程合理有序地开展起来。

2.在组织教学形式上要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游泳技术的方法、创新意识和健身能力。

3.定期开展游泳竞赛或趣味性娱乐活动,增设游泳选修课程,也可以成立游泳俱乐部,进行俱乐部间的竞赛等活动,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健康素质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丛宁丽.终身享受游泳运动[J].游泳季刊,2000(4).

[2]叶奇.高校加强游泳课教学改革步伐的实践[J].游泳季刊,2000(4).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5

摘 要 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游泳专项学生游泳成绩为切入点,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期望能为游泳教研室制定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专项教师科学施教提供依据,为专项学生提高自身竞技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 大学期间 游泳成绩 教育学院

一、前言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一直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一专多能”是实践的总结,“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六会”(会讲解、会示范、会保护帮助、会分析技术、会组织教学、会组织竞赛与裁判)。“一专”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最为关键的能力之一。具体来讲,游泳成绩是“一专”的重要指标,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游泳专项学生的游泳成绩进行客观、准确、科学、合理的调查与研究,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本科四年的时间,全面而有效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积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大学期间游泳成绩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游泳教研室部分老师进行专家访谈,就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了咨询,对游泳专项学生游泳成绩的变化、影响其游泳成绩提高的因素及训练学习中的问题等进行了交流。

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与事实进行逻辑思辨,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3.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咨询专家、学者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游泳专项学生游泳成绩情况调查问卷》与《影响游泳专项学生游泳成绩因素的调查问卷》,发放游泳专项学生的相关调查问卷40份。

三、结果与分析

(一)游泳专项学生 学习游泳的背景情况的调查

1.游泳学习时间的问题

游泳运动需要具有“童子功”,要想有较高的游泳成绩需要长期的系统训练,因此,对于游泳专项学生来说,在入大学之前如果没有学习游泳的经历,入大学之后也就很难达到的较高的游泳成绩。

2.场地

据调查结果表明:游泳专项学生中,95%的学生来自普通高中,来自业余体校和专业队的总共不到5%。业余体校和专业队中的场地、条件等的配备是相对较优越的。但是,目前在我国普通高中,游泳池配备是相对短缺的。具体表现为:场地以室外居多(而室外场地易受天气变化影响);因此,训练条件差,场地短缺与简陋,严重影响了学习游泳的条件。

3.学习氛围

在普通高中,由于缺乏场地器条件,游泳活动几乎没有开展,学习游泳也都是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及愿望降低。

(二)游泳专项学生自身因素

1.个人的努力程度

游泳需要大量的练习,大部分专项学生并没有利用好空余时间来弥补自己基本功的不足,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没有量的积累下必然成绩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2.学习游泳动机

游以二级运动员标准为目标属于内部动机,为毕业找工作属外部动机,大部分游泳专项学生正是在这内外两种动机的推动下进行训练的。这对于游泳专项游泳成绩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属于有利的一面。

3.对训练的负责程度

大部分学生能够较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运动训练课。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上课训练不认真,个人努力程度不够,在实际上课中表现为训练学习态度懒散,怕苦怕累,经常迟到早退,训练中没有重点,训练量和强度不能达到训练的要求,对自己的训练课没有正确的评价等,这些都不利于游泳专项学生游泳成绩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调查的游泳专项学生中,经过三年的游泳专项训练,整体成绩跟 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比较重视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大学期间特别是在第二学年,专项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相对更加成熟,对游泳专项训练更加适应,游泳成绩到达大学期间的顶峰, 但是第三学年略有下降。总体说来,在大学期间成绩提升幅度较大,但整体运动成绩相对不高。

2.影响专项学生游泳成绩的因素主要有3个,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学习游泳的背景因素,自身因素,教学、训练因素。

(二)建议

在今后体育教育专业新生选择专项的过程中,在学生文化水平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应提高技术和速度水平的考核标准,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化的考核,这样便会选择出更适合进行游泳训练的专项学生,学生的潜力也会更加挖掘,游泳成绩也会向更高的水平前进。但也要注意提高的度,以免因要求过高而造成游泳人才往其他专业方向的流失。

参考文献:

[1] 许琦,李文静.游泳专项学生教学、科研、裁判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01:87-88.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游泳课;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前言

游泳运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健身项目 ,对于推广全民健身以及个人终身健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校期间向他们传授游泳技能 ,不但能够强健身体 ,保障生命安全 ,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目前高校对游泳教学特殊价值的认识不足 ,于是开课不正常也不规范 ,从而大大降低了游泳运动的推广与晋及 ,为此本文拟就游泳课教学价值作一探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高校大学生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找阅读相关资料、书籍文献,游泳课特殊价值的相关的资料。2、访谈法:向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咨询有关开展游泳课的相关内容。3、观察法:通过观察游泳课,了解课程开设、内容、计划,了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开设游泳课的目的。高校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形势,高校公共体育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应着重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形成多种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群体。

(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身体锻炼和游戏,而是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基础出发,因材施教,发展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促进身体形态发育,加强学生社会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

(三)游泳项目的特殊价值。1、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800倍左右 ,水对人体能产生 12 - 15千克左右的压力。经常参加游泳 ,呼吸肌会变得更强壮有力 ,肺活量增大。实验证明 ,一般成年男子肺活量在 3500- 4000亳升左右 ,呼吸差在 6 - 8厘米 ,而游泳运动员肺活量可达 5000 - 7000毫升 ,呼吸差达 12 - 15厘米。这样 ,安静时呼吸会显得深而慢 ,呼吸肌就不易疲劳 ,又能满足机体的需氧量。2、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温的刺激和水的压力 ,对心血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在水中平卧姿势和水对身体的按摩作用 ,有利于静脉血回流。经常游泳的人心肌壁层、 血管壁层增厚 ,弹性加大 ,每搏输出量增加 ,安静时心跳趋于缓慢。3、促进肌肉与骨骼的生长发育。游泳时 ,水的阻力比空气大 ,人在水中游泳 ,两臂划水和两脚打水或蹬水 ,全身肌肉群都参加了活动 ,促使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锻炼。4、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游泳时在空气、 水、 阳光这几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下 ,大脑皮层对热的产生和散热的调节形成条件反射 ,加强了对寒冷刺激的反射调节能力 ,也提高了人体免疫系统抗御疾病的能力。5、游泳能塑造优美的体型。游泳时所消耗的能量比陆上运动多。试验表明 ,在 12度的水中停留四分钟所散发的热量相当于同样温度在陆上一小时所散发的热量。在陆地上全力跑 100米大约消耗 35千卡的能量 ,而在水中全力游 100米要消耗 65千卡的能量。可见 ,在同样时间、 强度下进行运动 ,水中要比陆地上运动消耗的能量多得多。

(四)高校游泳课的教学方法。1、完善教学环境 ,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努力加强对游泳教学课的重视程度 ,调整体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游泳馆的相关政策 ,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例如:游泳馆的营业时间中 ,客流量最大的时间段为早场和晚场 ,而上午 8: 30~12: 00,13: 30~16: 30时间段游泳人员相对较少 ,如果游泳课教学安排在这个时间段 ,既可以解决因为其他时间段中游泳馆人员过多而导致环境嘈杂影响教学的问题。2、丰富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改进教学的方法与组织管理关键还是要改变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能的力培养状况。教学方法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诸如启发式、情景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法。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 ,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能力、性别差异、 性格特点以及个体需求等因素 ,“滚动式分组教学 ” 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初级、中级、 高级班的设置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在教学评价中 ,不采用统一评价标准来考核学生 ,而是针对个体差异来分别对待。4、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展教学工作。针对现代学生的时代特点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延续。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继续深入普及和发展 ,师生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博客、 校园论坛等途径来完成技术咨询、交流经验、 学习心得等环节 ,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 ,又可以让任课教师直接有效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真实感受,有利于在下次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 ,同时还增强了督促教师继续学习研究的动力和责任。5、积极开展各级游泳竞赛活动 ,促进学校游泳运动的开展。随着游泳运动的逐渐发展和普及 ,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修建游泳馆、 开展游泳课教学、 组建游泳训练队。因此 ,必须要加强高校间游泳竞赛交流活动 ,例如:锦标赛、 对抗赛、 邀请赛等多种形式 ,提高竞赛组织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通过对有关高校开设游泳课程的资料研究,并结合各高校的游泳课程开设情况与作用。高校开设游泳课程就有很强的可行性,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同时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一定提高,对身体的各方面机能、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高校游泳课程的开设会更加普遍。

(二)建议。高校游泳场所不仅承担教学任务,更应向社会开放。这样一方面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推动游泳运动的发展,使更多的人来参与游泳使高校游泳场所成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连接点。

参考文献:

[1]吴诚. 21世纪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现状及改革趋向探讨 [J]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 2008 (32) .

[2]张楠楠. 高校研究性游泳课教学研究 [J]. 湖北体育科技,2010(1) .

[3]苗鹏. 高校游泳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的研究 [J] . 高师理科学刊, 2007 (5) .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analyzes in-depth the drowning accident cases in Hainan province occurring frequently in rece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y of Hainan Province,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practice, taking safety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n the one hand, reviews and analyzes related safety education policy and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Hainan province, famili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explores the training methods for students to study swimming skills quickly starting from the swimming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in Hainan University. The safety education and swimming edu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striving to build prevention system for drowning accid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ir healthy growth,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关键词: 游泳教学;措施;溺水

Key words: swimming teaching;measures;drowning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95-03

0 引言

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青少儿的学习、营养和心理健康等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意外伤害事故逐年增多,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据相关研究显示,意外伤害目前已超过其他疾病,并且已经对青少儿的成长过程构成严重威胁。2016年8月份国家卫生部我国每年有六万多溺水死亡,每天170多人,实际会更多。可见,溺水事故在各类安全事故中位居前茅。

由于海南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四面环海,江湖众多,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中小学生对安全防护都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普遍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使得学生溺水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2006年3月至9月,海南省就有45名学生溺水死亡,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尤其是昌江乌烈小学8名13至15岁的女生手拉手施救集体溺水身亡;2010年1月15日,文昌市孔子中学有10人被巨浪卷入海底,2011年4月至9月,有61名学生溺水死亡;2015年暑假海府地区又有9名学生溺水死亡……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敲打着万千个家庭,不但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伤害,政府的形象也受损良多,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进程。

上世纪8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展了教育干预方面的研究,但我国对于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始终处于初级阶段,直到90年代以后才有所发展。就目前来看,很多研究仅仅是为了验证短期安全教育效果,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溺水防范体系。到目前为止,有关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

此外,学生安全教育也不应仅仅是局限于学校,家庭、社会团体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去切实担负。海南大学游泳特色教学课程的开设针对海南大学每一位学子,以“海大学生,人人学会游泳”为教学目标。

1 游泳教学的目标与定位

游泳课程成为海南大学特色体育教学内容,其依据是从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出发,从海南大学体育教学的实情出发;具体地说,考虑到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实情,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其教学目的:“海大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并提高生存能力。”

海南大学游泳特色教学课程的开设针对海南大学每一位学子,游泳特色教学以“海大学生,人人学会游泳”为教学目标。

大一新生第一学年(主要以第二学期为主),进行游泳课程学习;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每个班级授课人数不多于40人。游泳技能方面的学习,网络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在百度网站输入关键词“游泳教学”,关于游泳教学的图解、教程和视频等非常多;便于学生课余时间对游泳知识的学习。

通过游泳特色课程的开设,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也得到锻炼;培养与时展要求相适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健康人才。

游泳技能的掌握使大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同时,技能迁移,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对其它体育项目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

1.1 适应环境增强学习信心

游泳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的大部分活动,它需要在水中进行。游泳教学以掌握蛙泳技术动作为主;蛙泳的内部技术结构较为复杂,臂腿变化方向多;蛙泳技术动作完成过程中,从水下移臂到收腿都会使身体承受非常大的阻力,造成人体在水中的前进速度减慢,并且难以保持匀速前进。练习蛙泳时,其呼吸规律比较容易掌握,练习者在结束一个动作周期后会有一定的滑行放松时间,技术纯熟者能以较少的体力滑行很长的距离。而且蛙泳换气时可以轻松的观察前方,因此这种泳姿常常被用在游泳救生领域。

蛙泳教学内容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熟悉水性:水中行走、呼吸、漂浮和滑行等;

②身体姿势练习;

③腿部动作技术;

④臂部动作技术;

⑤臂与呼吸配合技术;

⑥腿与臂部配合技术;

⑦腿、臂部和呼吸整体配合技术,配合节奏是一次划臂,一次蹬腿,一次换气。

1.2 改进教法,提高学习效率

游泳教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法上,正确运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现场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真正了解正确的游泳姿势,掌握安全、规范的动作要领。这是教师通过现场示范向学生传授游泳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现场示范授课能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在学生的认知层面树立规范、安全的动作形象,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有裨益。因此到目前为止,示范教学始终是游泳课程最主要的授课方式,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示范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对所教授的泳姿有明确的认知,示范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譬如示范什么?何时示范?示范前,首先由教师口头阐明技术要领,并且提示学生应该重点注意哪个部位。以蛙泳为例,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应该提示学生注意腿、臂的协调配合以及手臂与呼吸的配合。在示范腿部动作时,要提示学生注意收大腿时与躯干构成的角度,以及收腿时的脚掌动作。要明确主次,做到稳步有序。另外,针对关键动作要领,教师应该不断提示,重复示范,帮助学生加深认识直至全部掌握。

1.3 系统教学,巩固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游泳教学的系统性,是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掌握游泳知识和技术动作的必要条件。它体现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是从简单到复杂和从容易到困难以及教学计划的系统连贯等方面。游泳教学本身就是按一定的系统要求来安排的。

例如在熟悉水性以后再学习蛙泳的姿势,对蛙泳腿的教学顺序、开始可以扶着固定支撑的水槽练习,然后采用活动支撑的双人练习,以增强练习的难度,最后要求在滑行中独立完成蛙泳腿动作的练习。

教学的实践证明:要顺利地掌握游泳技术必须贯彻游泳教学课安排的系统化,要在一个时期内系统地、不间断地连续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每周除了正常的授课以外,课外活动时间至少安排两次以上是辅导教学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游泳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基本的游泳知识和动作要领,还应该提示学生注意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新教材的学习夯实基础。例如:蛙泳教学中巩固蛙泳腿的技术就会为摆臂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巩固学习阶段,提问是教师常用的巩固教学的方法之一。在教授游泳动作时,教师在恰当的阶段就之前教授的某个动作进行提问,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该动作的掌握情况。比如教蛙泳臂技术时,可对之前教授的蛙泳腿的动作要领、联系方法等进行提问等。学生通过问答,对他自己和其他同学都能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技术的作用。

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互相观摩已学过的技术动作,然后在岸上让学生指出技术上的有缺点,这种互相观摩的教学手段,既可提高观摩技术、分析技术的能力,又可加强对所学知识和技术的了解好巩固,从而取长补短,巩固技术提高所学的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

2 游泳施救的防范措施及方法

游泳作为海南大学体育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发挥游泳的休闲娱乐功能;同时,引入生存教育的内容;强调游泳的生活生存的技能。

在游泳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水上安全教育、自救和救人的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强化生存技能,在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实用游泳技术的达标标准。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专门开设了《游泳与救生技能》文化素质选修课,使学生在掌握游泳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水上救护知识和技能,掌握现场急救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游泳教学课程开展,突出游泳的休闲和生存功能,深受海南大学师生的喜爱。

在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优势,观看教学视频等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更加直观的理解。在此方面有待提高,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和学习游泳技能和水上逃生以及救生常识。

利用海南大学现有的专职教师游泳教学平台及基础设施和教具。建议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定期举办海南省高级游泳救生员培训班及对中小学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游泳课技能培训;同时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其它团体及媒体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要求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特别是同学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的防范和杜绝溺水事故悲剧的发生。

3 结论与分析

今年以来由海南省教育厅发文,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在海南大学组织了几批次的全省游泳救生员培训班。并由国家体育总局安排游泳救生理论课和实践救生项目的考试,对理论、水性救生操作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了证书。省教育厅开始着手安排有条件的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万宁等地开设了中小学游泳教学所构建的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防范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海南省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从海南大学游泳特色教学入手,探讨中小学生游泳技能快速入门的培训方法,将安全教育与游泳教育并举,构建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防范体系,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海南省学生溺水事故率。

参考文献:

[1]肖水平,梁振成,刘剑荣,等.海南大学“游泳特色教学”改革回顾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392-398.

[2]步秀青.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问题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04).

[3]方千华,陈受满.新时期我国大众游泳救生员培训课程设置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游泳教学质量 对策

1.注重思想转变和理论研究

1.1改革游泳教学的指导思想。

改革普通高校游泳教学首先从指导思想入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终身体育”为发展方向,将学生培养成把游泳运动作为终身锻炼习惯是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的指导思想。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的重点不仅在游泳技术水平,还要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上。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意志力和团结互助能力。在培养学生浓厚的游泳兴趣方面,营造能够让学生主动参加游泳活动的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掌握游泳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落实和贯彻游泳教学指导思想需要具体到游泳教学的内容、大纲和方法等方面。

1.2明确游泳教学的最终目标。

确定与统一普通高校进行游泳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条相当重要的体育教学原则,一定要根据教学规律进行游泳教学,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和技能教学为主等原则,让普通高校游泳课始终围绕“终身体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满足学生在游泳过程中对于各种技能的学习需求。按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游泳锻炼方面的特点,游泳课坚持“技能教学为主”这一原则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学会游泳,这是由于学生只有先学会了游泳,才会进一步产生对游泳的浓厚兴趣,取得“全面效益”的效果。因此,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定为“教授学生自我救护方法与游泳技能”。

2.完善游泳教学模式和丰富游泳教学方法

2.1进一步完善游泳教学模式,尝试多元化教学内容。

在游泳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每个普通高校都应该针对自身真实状况,尝试多种游泳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游泳课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游泳活动。普通高校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和“俱乐部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泳教学内容要注重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传授游泳的安全与卫生、水中救护和心肺复苏等实用知识,强化学生预防、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交往,而且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走出社会之后的需求。

2.2丰富游泳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游泳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要敢于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应根据游泳场地的环境特点,探索出科学合理和适合学生的游泳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取合作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平行教学法和分组混编教学法等,使学生对游泳产生浓厚兴趣,消除恐惧水的心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游泳教学方法,其对游泳教学中复杂抽象的动作过程具有特殊的演示功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游泳技术动作的轨迹。加上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反馈及时、动作直观形象的特点,不仅能克服水环境对游泳教学带来的干扰,实现教学双边信息的及时反馈,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而且有利于突破游泳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提高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应让游泳教师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游泳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并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水平。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指导

3.1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教师课余指导。

课时比较少、学生人数多、天气条件限制是目前普通高校游泳课面临的瓶颈。现阶段,游泳教学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游泳学习。这就要求游泳教师多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以俱乐部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游泳学习,使游泳教学进度与质量得到保证,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会游泳。大部分高校游泳场地课后时间对自己学校的学生开放只收取很少的费用,这就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学生课后应该去游泳场馆多加练习。还可以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立游泳的交流网站,给生生和师生建立一个继续交流沟通的平台,弥补游泳课的辅导不足,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3.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游泳教学效果。

游泳教学是由教和学共同组成的双向活动。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对游泳课保持高度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使学生保持对游泳课的积极性,我们必须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游泳的意义。学习游泳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求生技能,关键时刻能够自我保护。此外,坚持游泳能够增强体质。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语重心长的讲解,调动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将“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自己学”。二是培养学生对游泳的浓厚兴趣。游泳活动必须在水中才能进行,刚开始学游泳的人肯定都会充满好奇感与新鲜感。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生动有趣、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用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因势利导,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游泳教学内容除了包括由简单到繁琐、由浅显到深入的教学环节之外,还包括各种游戏性的教学过程。比如,在熟悉水性阶段可以开展“抱膝浮体”活动练习水感,或在学生掌握蛙泳的基础上,教学生水中救护的“踩水”练习等,极大提高学生对游泳的兴趣。三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由五到八名学生组成的小组练习游泳,让游泳技术比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配备一名助手,应用教师管小组长、小组长带小组成员的模式,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效提高学生练习游泳的积极性,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语

一个普通高校的游泳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从指导思想出发,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高校要不断完善游泳教学场地和器材,游泳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游泳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苏利群.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1(30):28-30.

[2]闫永兰.对大学游泳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24):12-13.

[3]杨胜梅.简析高校游泳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J].运动,2013(03):25-26.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少年儿童;游泳培训班;保定市

游泳是水浴、空气浴、阳光浴三者相结合的运动,既是21世纪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一项不分年龄和性别且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游泳是一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血管、呼吸系统及内脏器官都有显著的功能。对培养少年儿童的意志品质、协调性、灵活性也存在着实际的意义。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游泳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并高度注重游泳的普及和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也相继开设了游泳课和培训班,学习游泳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热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保定市北市区四所培训班的教练员、少年儿童及家长。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查阅有关游泳培训班方面的期刊获取了相关研究信息。

1.2.2数据统计法

通过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保定市北市区少年儿童游泳培训班的调查分析

2.1.1游泳培训班学员基本情况

从调查得知保定市北市区参加游泳培训班的男女比例为50.6%和49.4%,接近1:1,说明此区的少年儿童男女比例相差无几。由表1可以看出,此区年龄在7-8岁的学员人数较多,比例为44.9%,年龄在11岁以上的学员人数较少,比例为16.0%,说明年龄小的学员对游泳最感兴趣,年龄大的学员学习游泳的积极性弱。别人推荐和地理位置是目前此区参加培训班主要的选择方式,分别占41.0%和32.1%,由此可以看出,游泳培训班的质量和地理位置是培训班生源主要影响因素。

2.1.2游泳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保定市北市区在岗教员以女性居多,占64%。25岁以下的教员是游泳培训班的主力军,占92%,总体学历层次较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整体执教经验缺乏,这样就会造成少部分教员具备现代教育思想新观念,注意学员的个体全面发展。多数教员带有已过时的思想从事教学工作,教员教龄偏低,给教学安全、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保定市北市区的游泳教员执教年限多数不超过3年,整体执教经验不足。因此,在游泳培训中,重教学,轻互动。

2.1.3教学场地设施情况

调查中发现,有36%的教员在学校场馆进行教学,这部分游泳场馆是属于体育局的公益性游泳场馆或属于学校的事业型游泳场馆,它们必须满足专业训练、业余训练,保证游泳教学,因此开放目的是完成教学、训练任务,对经济效率考虑得少,暑期学员充足,使得大部分教员涌向那里,导致在上课期间,一个标准泳池中至少有十个班学员同时上课,池中拥挤不堪,教学组织难度较大,课堂进入学生练习阶段,各班学员便会交织在一起,教员无法识别自己的学生,教学环境极容易中断而沦为“放羊式”。而其它游泳场地都是在一些高级饭店、宾馆内作为辅助配套设施和高档休闲运动场所,富人居住小区等场所,面积大多较小,并且由于费用高,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求,导致学习的人数下降,教练员也相应减少。

2.2现阶段本市区游泳培训班存在的问题

2.2.1师资力量较弱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员年龄偏小,经验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错误教法。通常由于教员受教学进度的限制,必须在短时间内对不会游泳的少年儿童进行“快速扫盲”的教学手段,经常会出现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的教学手段甚至很过激。培训中过于注重学生学会游泳的效果,忽略过程,缺少表扬和肯定,游泳内容重竞技;轻实用,大多数教员只是停留在表面感性认识,处于懵懂的状态。

2.2.2安全性较低,场馆利用过于饱和

本区游泳培训班划分班级的方式主要以年龄为标准,按照学员理解能力、身体素质形成班级。暑期是游泳的旺季。游泳场所显得十分拥挤,由于上课时间过于集中,上课班级人数众多,造成人满为患。班级人数过多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游泳班的少年儿童的安全和教学质量,一般情况下,一位教员只教10-12人为宜,班级人数过多造成游泳场所的空间小,水质差,易患病。

2.2.3女学员成为教学难点

女生意志品质相对薄弱、身体机能与心理素质较差、易情绪波动等特点导致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危险性高的体育运动。同时下水后由于的改变,又没有固定支撑,在水中活动时,由于水的浮力、压力和水的流动,都会使身体摇晃感到不适,难以维持身体平衡。此外,游泳时的呼吸和陆地上又不相同,它不但要求水面上吸气,水下口鼻呼气,并在吸气和呼气时有一瞬间憋气,而且要求呼吸必须在一定的技术动作配合下有节奏地进行。这些诸多因素都会带给学员不适,导致呛水、呼吸困难等不良现象,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成为女生学习游泳的障碍,同时给教学加强难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保定市区少年儿童对参加游泳运动具有很高的热情,尤其是少年儿童。

3.1.2教员经验少,游泳场所不足,培训班人数过量,游泳馆水质差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是现阶段急需应对和解决的。

3.2建议

3.2.1要合理的安排培训时间、控制游泳班练习人数,加强安全措施防御。

3.2.2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对教员进行定期考核,持证上岗,同时对培训班进行跟踪监督,教学、质量、效益三管齐下。

3.2.3教学过程中,要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少年儿童克服恐惧心理,并培养游泳兴趣,让少年儿童真正学会游泳技能。

参考文献:

[1] 肖水平.体育培训指导[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90-99.

[2] 王雅明,黄海涛.对大专院校游泳教学改革的探讨[J].游泳,2003,16(3):12-14.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10

关键词:趣味教学;高中游泳课;应用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亲水练习,消除恐惧心理

正是因为游泳课堂的实践性强,所以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教

学模式。教师应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于游泳的热情和兴趣,加以正确引导,在健全的防护措施和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充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进行循序渐进的亲水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泳圈等辅助工具的保护下进行分组游戏,或进行下

水训练,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当然,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教师的亲自指导。只有让学生对游泳课产生兴趣,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游泳的课堂上,教师还承担着保障学生安全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过硬的基本技能,能够灵活地应对突况,更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竭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不对学生造成任何压力,然而在教师心里,却丝毫不能懈怠。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游泳这门课程不再感到厌烦。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引进游泳课堂

游泳课堂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在理论课堂上,教师不妨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尝试播放视频

教程和一些体育赛事中关于游泳的比赛视频,相信比教师单一而

枯燥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实践证明,学生大多喜欢利用课件教学的老师而不是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游泳课堂也是如此。

随着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实践,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应

该具备多种技能,游泳也是一样。所以,开设游泳课堂,并努力增强游泳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11

摘 要 游泳是一项具有极高健身价值的运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重视游泳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情况。然而,针对部分初学者来说,在学习游泳时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恐惧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采取措施来克服这种恐惧,最后阐述了初学者在学习游泳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游泳 教学 学生 恐惧心理 克服

游泳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此外,游泳还可以加强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锻炼者的肤质,增强抵抗力。针对大学生来说,游泳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对肥胖者来说,游泳消耗的热量多,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有氧运动之一。体育教师要利用游泳的这些健身价值去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学生对游泳产生兴趣,喜欢游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心理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消除对水的恐惧。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融入游戏教学法,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恐惧是一种情绪,是可以克服的。人们产生恐惧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外部环境和躯体本身的致病因素,会使人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然后就会产生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恐惧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使行为失调。每个游泳初学者都会有对水的恐惧心理,恐惧的程度因人而异。因此,首先要分析下学生恐惧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外部环境的改变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游泳之前都很少能够接触到适合游泳的环境。从这点上来看,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尤其如此,城市里的池塘、湖泊等公开的流域较少。而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学生来说,虽然池塘、湖泊等较多,但由于家长害怕孩子会发生危险,一般都会让孩子远离。泳池中水的环境与陆地环境差距较大,一般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大多数学生都会本能的对陌生环境产生一种排斥、害怕的心理,这些都是正常的。

(二)学生对游泳运动认识不足,心理素质较差

有些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知道了解、掌握不多,加上体育课程中理论课的内容较少,使学生对游泳这项运动的了解较少,对该项目的领悟简单、肤浅,当自己在具体运动项目中出现问题不能解决时,便容易产生恐惧感。而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品质较差,缺乏勇敢顽强的精神,虽然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具备了一定成功的能力,但对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的游泳动作,仍然不敢练习,出现犹豫不决、动作失调等现象,结果不能完成动作,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三)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不可能手把手的教每一个学生,而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解时不注意听讲,真正下水实践时出现问题自然会产生恐惧心理。

二、如何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生对这种变化的不了解、不确定、不适应,再加上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对游泳运动的认识不足都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恐惧,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游泳运动的认识,在对水中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在教学的间隙,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一)注重实践前的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游泳运动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要让每个学生对游泳运动有足够的认识。在示范讲解游泳动作时,要先讲解做此动作的缘由和注意事项,以及在水中环境身体会出现的各种反应,然后再讲动作的结构。这样会使学生在水中环境实践此动作时,对出现的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在心理上先做好准备,而不会对出现的变化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二)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学生平时要积极参加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三、初学者学习游泳的注意事项

首先,初学者在学习游泳时,实践时一定要有合格的救生装备,如游泳圈等,在泳池旁边,还要有专业的救生人员,以防意外的发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教学前应该认真排查馆内及教学设施和器材的安全隐患。其次,对于游泳教学而言,练习呼吸换气是个难点,让学生能掌握好呼吸换气的方法和技巧,必须要做到把呼吸练习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最后,对于后面的泳姿动作练习,一般应让学生先练陆上模仿练习,做出规范动作姿势,注意随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然后再在水中实践练习,水陆相结合。

四、小结

每个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都有所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克服对游泳的恐惧心理,学会游泳。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安全教育,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学习游泳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但如果发生意外也是很致命的,所以要保证教学环境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全。

参考文献: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游泳教学,心理障碍,排除,心理训练法

 

1 前言

游泳运动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运动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在水上漂浮前进或在水中潜浮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技能活动,深受当代学生的喜爱,并能使之终身受益。游泳教学是特定环境下进行的运动,由于环境、运动项目、学生性格、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也无疑会影响游泳技能的学习掌握。游泳教学中的心理训练,又是科学训练不可缺少的部分,合理调节心理训练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教学训练进行,同时可大大加快教学进程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防止和消除学生对游泳学习的心理障碍,应引起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探索并优化教学方法,克服恐惧心理,加速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重庆交通大学一年级学生31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和收集教学法、心理学研究、游泳运动等书籍资料,对大多数学生因水产生的恐惧心理所存在的客观事实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此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2.2.2 问卷法:对游泳运动知识、增进健康的途径等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样本有效率为96.13%。

2.2.3 统计分析法:调查问卷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做数据统计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知道水性在游泳中的重要性,在许多文学作品上就有描写,这就说明了熟悉水性是学游泳的前提。要克服怕水现象的出现,初学游泳者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熟悉水性阶段来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逐步适应水的环境,培养对水的兴趣,消除怕水心理,并通过掌握水中呼吸、站立、行走、漂浮、滑行等游泳的基本技术,为学习各种姿势的游泳技术打下良好基础。首先熟悉水性,这是初学者入门必经的阶段,目的是让初学者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逐渐适应水中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掌握游泳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动作,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游泳技术打牢固的基础。

3.1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

①没有完全掌握水的特性。由于水的浮力,人体有失去自身重量的感觉。因为人在水中,自身比重还跟呼吸有关,人在呼气时,比重约为0.96-0.99之间,因此这时人在水中,就会浮上水面,改变了人在陆地上的重心位置。水的阻力比空气的阻力要大800多倍,这样通过克服和利用水的阻力,才能够学会游泳。初学游泳的人,不了解水的压力对呼吸的影响,下水后,呼吸肌用力的大小与陆地上一样,这就使呼吸时胸廓和肺部不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吸气深度大大减少,而使初学者感到呼吸困难。再加上由于不熟悉水性,看到水就发怵:(一怕水冷,二怕喝水、呛水,三怕水不留情),有的人甚至没有下水,就吓得哆嗦,大多数学生在初学时,都有怕水的心理(如表1)。

表1 了解水的特性前后心理状况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