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7:17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会计硕士; 培养模式; 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由原先的精英教育逐渐普及化为大众化教育,为了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改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200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2004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2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面向社会的广大会计从业者,招收在职攻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了满足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于2009年3月,批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2010年,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正式批准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由21家扩展到105家。

随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试点培养单位还是新增培养单位都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缺少专业学位办学经验,各培养单位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认识误区。什么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何区别?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由于存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的差异,如何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实现“因材施教”?如何解决会计硕士的培养与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的明显鸿沟与断层?上述问题都要求各培养单位在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二、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问题,我国目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混淆了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目前我国会计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都在会计及相关行业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工作,只有少部分毕业生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侧重于培养会计应用型专业人才,但却沿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将两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合二为一,均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所培养的研究生既无法胜任会计教学、科研工作也无法胜任会计实务工作。

其二,混淆了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差异性,由于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在职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全日制会计硕士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他们在会计职业领域缺少实践经验,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提高会计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在职与全日制两类会计硕士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时间安排、就业需求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细化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会计硕士“因材施教”的难题。

(二)培养方式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要求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设置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模糊,势必会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会计硕士的培养质量。

目前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无论是核心课还是方向课、任选课,这些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沿袭了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属性上大都是理论课程,专业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此外,方向课与核心课、任选课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随意性非常大,方向课的设置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

2.师资队伍不适应

会计硕士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但是,目前大多数培养单位的会计硕士导师不但在数量上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结构上也不合理,会计硕士导师几乎都来自高等院校,这些高校教师一般都属于教学、科研型人才,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这些教师从校门到校门,讲审计的没查过账,讲财务管理的也没理过财。

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由于受学校管理体制的限制或学历限制,无法进入高校担任会计硕士导师,尽管这些人可以受聘为校外会计硕士导师,但由于工作关系限制,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既具有深厚的会计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难以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硕士人才。

3.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会计硕士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袭学术型研究生授课模式,教师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满堂灌”,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写、学生抄,教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则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高强度的“满堂灌”,教师基本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视能力培养,在课程考核方面,考核方式大多沿用本科生的考试办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以期末考试决定课程成绩,缺少对学生学习研究过程的考核,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学位论文写作方面,也基本沿袭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方法,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指导教师以高校教师为主,行业专家和校外导师没有全方位参与对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和评价。

三、如何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主体(会计硕士培养单位)的培养活动使培养对象(会计硕士)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规定了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整个会计硕士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

1.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主要区别

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是会计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有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两类研究生都需要接受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会计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但两类研究生的培养又存在明显差别,这主要表现在:

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研究导向,重在学术创新,在知识结构上更偏重于关注会计“是什么”和“为什么”,其重点培养的是在会计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素养水平,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原创精神和能力的会计教学科研人才,并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后备人才。学术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应用型研究生:注重职业导向,重在培养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偏重于获取专业性、程序性知识,更关注“怎么做”,其培养重点是在会计及相关领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合理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会计及相关职业领域从事实务性工作,因此还要考核其是否具备会计专业的从业资格。

2.会计硕士是应用型研究生

会计硕士之所以定位于应用型研究生,是基于以下特有属性:其一,从就业方向来看,工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录用会计硕士的主要部门;其二,会计硕士所面对的会计职业有较为严格的从业标准,需要执业资格准入考试(如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或需要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会计师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其三,会计硕士具有明确的职业资格导向,主要对应的是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等职业岗位;其四,会计硕士具有持续、广泛的社会需求,他们通过专业学习将获得在会计及相关领域就业或职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其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终极性,一般以硕士为主,目前我国在会计领域尚未设置应用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中,将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二)对课程体系重新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针对培养对象(会计硕士)选定的各类课程所进行的教学安排,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的就业和职业选择。因此,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三者的统一,既要突出会计专业特性,又要体现不同会计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

根据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精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目前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

核心课是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学位必修课程,包括社会思潮研究、会计英语、管理经济学、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更紧密地联系会计工作实际,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及时纳入课程内容之中。

方向课和任选课都属于为满足会计硕士职业拓展和就业需求设置的学位选修课程,其课程设置权归属于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将这两类课程合并为一类课程,即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

例如,针对注册会计师(CPA、ACCA)职业,可以考虑开设注册会计师(CPA、ACCA)专业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专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专题、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专题、财务舞弊与识别专题、IPO财务与审计专题、注册会计师应用文写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IT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国税制与企业纳税筹划、管理沟通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认知,具备注册会计师(CPA、ACCA)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领域,可以考虑开设会计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咨询顾问职业生涯规划专题、ERP实施方法论专题、项目管理(Project visio)专题、管理沟通与时间管理专题、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内部控制理论与IT治理、AIS应用模块1(FI财务会计)、AIS应用模块2(CO管理会计)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企业实施ERP项目(会计模块)业务的认知程度,具备从事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会计硕士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导师队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1.建立“双导师”制

目前会计硕士课程主要由高校教师承担,高校教师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应着力改善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高校教师在从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应主动到会计实验室从事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以获取间接的会计实践经验,也可以随学生到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会计实际工作能力。

在立足于改善现有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同时,应充分借鉴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考虑吸纳一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担任校外导师。校外导师既可以到高校为学生讲授有关实务课程,也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由校外导师实施现场教学或进行相关实习指导。

2.建立“导师组”制

鉴于会计硕士扩招造成导师数量供不应求的局面,为实现规模办学和保证培养质量的目标,在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上,要改革传统的师傅徒弟的“传帮带”模式,将校内导师按课程或专业方向建立导师组,实行集体导师制。例如可按核心课组成若干个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信息化“导师组”,这些导师组既承担相关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还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答辩工作。实行“导师组”制,可使会计硕士教育达到程序化、标准化、批量化,这样既解决了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利于会计硕士和导师进行整体交流,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建立“导师组”制,可以大幅度提高会计硕士培养效率和质量。

为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可考虑将校外导师按其从事的专业领域编入校内导师组,同样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审核、答辩工作,这样既可以实现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沟通交流,相互弥补在知识能力经验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在课程开发、案例建设、会计硕士论文指导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四)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制度

目前,由于国家对会计硕士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会计硕士入学后,各培养单位通常采用“严进宽出”的政策,缺少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环节的管理制度。

在课程考核方面,目前培养单位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考试办法,课程考试实行闭卷形式,考试形式单调,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方法和机制,针对会计硕士培养的特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了采用闭卷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程度,还可安排学生撰写文献综述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性小论文;对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程,可结合案例教学安排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实验课程则可安排撰写实验分析报告,对专题讲座可安排撰写学习心得或调查分析报告,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其学术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写作是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是会计硕士分析和解决会计应用性难题能力、收集和处理学术资料能力、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中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专业性、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和实用 价值”。

会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整个环节包括论文选题、开题、写作、预答辩和答辩等阶段,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

在论文选题阶段,会计硕士要与校内、外导师充分沟通,共同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和题目。学位论文在形式上与学术型学位有所不同,要结合自身的会计实践活动撰写侧重于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学位论文在写作上要注意以事明理,从解决会计实际问题中实现提炼、总结会计实践经验。

在论文开题阶段,会计硕士应写出规范的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由导师组对其开题报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评价并给出书面修改意见,确定是否通过开题答辩,通过者进入下一步的论文写作,未通过者则需要重写开题报告,进行二次开题答辩。

在论文写作阶段,会计硕士应本着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态度,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与导师及时沟通,及时有效地获得指导。导师也应密切关注会计硕士论文的写作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难点问题。

在论文预答辩和答辩阶段,导师组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和质疑,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提出修改、补充、完善意见。达到论文答辩标准的,在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后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未通过者需要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进行修改、完善。

学位论文答辩过程是全面考核会计硕士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评估和鉴定学位论文优劣的过程,导师组要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手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资料的可靠性、研究结论、论文格式、创新之处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位论文评价细则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档次,评出的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提交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参加全国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

四、结束语

会计硕士教育是一种既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的特殊高等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其特色性。各培养单位应当积极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会计职业资格导向,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2] 王浩,杨彩虹,孙玉春,卢艳萍,张夕阳,周娟.会计学硕士培养路在何方――我国会计学硕士培养调查报告[J].财贸研究,2005(2).

[3] 陈少华.论我国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改革的有关问题[J].会计研究,1996(7).

[4] 万晓文.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9).

[5] 崔学刚.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A]//王竹泉.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M].第1卷第1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6] 钟子亮,周咏梅.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思路[A]//王竹泉.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M].第5卷第1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同质化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08-03

[作者简介]程燃,复旦大学高教所硕士生(上海200433)

一、法律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

据统计,在2012年度法学专业排名前十的我国高校中,2013年计划招收了2560名专业硕士,1844名学术硕士(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两所法学专业高校之外,其他高校的专业硕士计划招生人数均远远多于学术硕士,这导致了近几年法律专业硕士的毕业生大幅增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相反,法律人才缺乏与过剩的悖论局面却依然存在。一方面,法律专业硕士在就业时面临一定的歧视,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生产部门急需大批优秀法律专业人才,如外事、经管等方面的法律人才缺口尤大。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培养方式同质化导致法律硕士的专业交叉优势和就业优势消减,不被社会认同,就业困难。这一点从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职业分布情况(表2)可以看出,专业硕士毕业生中有将近一半人去了待遇相对来说差一点儿的民企,而学术硕士毕业生分布又很分散,没有实现预想中的提供博士生后备力量的要求,毕业后升学的只占了10%,其他人则挤占了专业硕士的就业空间。这反映了当前的法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在适应市场需要、适应不同领域职业的需求方面是有很大欠缺的。在国外,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理念和规模则各有侧重与不同,相应的专业划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科研和论文要求、法律职业背景、质量评估体系等都有区别(理想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如表3所示)。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不仅很多用人单位搞不清楚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间的区别,就连高校法学院的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对二者进行区分,往往采取统一的授课模式。事实上,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培养目标方面,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有着不尽相同的培养定位。法学硕士设置的初衷是为法律教育和科研机构培养学术型人才,它所预期的毕业生是学术法律人(Academic lawyers)而非实务法律人(Practicing lawyers)。而法律硕士(JM)的培养目标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传统的法学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学术,而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法学家;法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法律家(即所谓的律师),也就是既有一定的法律功底,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律从业人员。法律硕士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重应用、重实务,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突出。相比于法学本科的基础通识教育和法学硕士的学术研究教育,法律硕士教育是一种职业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面向各行各业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方面。根据培养目标,法学硕士应当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法律硕士教育和教学的全部工作都应该围绕培养宽口径、重应用、高层次、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来进行。对比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所开设的必修课课程可以看出,法学硕士开设的方法课、对比课突出了研究型特点,而法律硕士所设课程与本科生课程较为接近,体现了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差异。但目前法律硕士的课堂教学基本还是遵循课上满堂灌的教育模式,依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也同样是侧重于理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远远不能满足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因课程设置没有实现与其他学科和法学知识的有效结合,致使法律硕士的跨学科优势难以发挥。

科研与论文方面。由于两者培养目标的区别,法学硕士的科研与论文多强调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重视理论分析,而法律硕士的科研与论文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多分析实际案例来阐述理论。现实中,大部分高校法律硕士的论文要求与法学硕士没有实质区别,对两者的科研和论文要求混同。加上法律硕士的生源是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其法律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导致其实际水平甚至不及法学本科生。这使得法律硕士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影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评价。

质量评估体系方面。英国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法律硕士培养侧重在本科基本训练基础上提高实际运用技能,学生选课通常集中于某一专业方向,只需选择几门课程,并且一般不写论文,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获得学位,通常以法律实践能力为考察核心;法学硕士则需要写论文,但不需要修习过多的课程,通常以科研能力的提高为考查核心。这既适应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又突出了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区别。

二、大学应该培养法学家还是培养律师

有人说过:在教育和道德方面,如果实践是正确的,那么理论就没有意义。为什么要在理论上浪费时间,而不把时间用在探索实用技术上呢@?如何区别培养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更多的“法学家”还是“律师”?这可以从《耶鲁报告》得到启示:“有些操作可能由那些掌握很少或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人实施。不了解力的分解定律的水手可以扬帆起航;没有欧几里得原理相关知识的工匠可以把他的框架弄成直角;没有学过化学理论的染工可以调制色彩。但这样的劳动者注定是要被其他人限制在狭窄的职业道路上的,他需要那些拥有更加广博科学知识的人的持续监管。如果他想冒险超越既定规则,而没有现成理论做指导,就会盲目、胡乱地工作;通过长期实践,他可能已经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但业务计划的安排、机械工程的新组合、技术的发现和改进等却通常来自经过更高级和系统培养的人的思维。”也就是说我们既需要精于实践、掌握熟练技术的操作人员,即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又需要精于理论且以研究为主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就是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在职工程硕士;访谈调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26-02

一、背景

作为一种重要的在职学历培养制度及优秀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渠道,在职工程硕士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为增强科技实力、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欧美各国普遍加大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力度,将其作为科技和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就我国而言,从培养高质量工程领域人才出发,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需要肩负的艰巨任务。

1.文献综述

一是关于外国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代表性的有:Patricia D. Galloway(2007)对比研究了日、法、新、美等国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认为工程硕士培养要重视技术,兼顾全球化、伦理、公共政策教育等[2]。翁勇南等(2009)研究了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史沿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并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3]。章丽萍等(2012)研究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态势,认为工程硕士教育应朝着解决全球问题快速响应、对传统边界大胆挑战、对创新创业全力推动等方面推进[1]。

二是关于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代表性的有:廖文婕(2010)认为我国现有专业学位培养存在优秀教材与案例缺乏、师资水平不足等问题,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反馈回路分析法,建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4]。吴盾等(2014)在在职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在职工程硕士产学研联合基地的构想[5]。魏剑锋(2014)指出当前多数学校在专业硕士学位招收和培养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培养特色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等提高培养质量的建议[6]。

2.研究思路

一是通过文献整理法搜索国内外权威的综合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下一步访谈调研提纲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是通过实地访谈D高校负责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专家以获取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的第一手材料,分析与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为制定改进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提供支撑。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

1.文献整理

通过查阅Elsevier、CNKI等国际、国内权威综合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梳理出的问题主要涉及学习方式、课程设置等5方面,列入表1第1-5行。

表1 文献梳理出的问题

序号 (1)问题 (2)问题细节

(1) 学习方式 进校不离岗

(2)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教材质量

(3)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导师关系

(4) 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写作指导

(5) 宏观管理 质量控制、服务管理

2.访谈调研

(1)访谈对象的选取。本研究选择D大学研究生院、学院2个层面的负责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5名专家作为访谈对象。这些专家不仅长期负责学校、学院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一线工作,且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及其他院校的培养情况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实践经验丰富、可靠。

由此可见,上述专家选取既涵盖学校层面、又涵盖学院层面,且长期从事一线工作,具有显著的权威性。

(2)访谈提纲的制定。根据表1所列的通过查询文献整理出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共6条,列入表2第1列。

为深入收集信息、避免信息遗漏,本研究制定了开放式的访谈提纲6,如表2第6行所示。

三、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

在职工程硕士采取的“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能满足人们在不离职、不断绝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学历的要求,但造成了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的问题。访谈发现,由于工作繁忙、家庭生活等因素,很多在职硕士进校学习和校外学习的投入时间、精力难以保证。类似部分学生因工作地点较远而不得不住宿宾馆、出差而导致无法按时完成课时计划而重修等现象极为常见。特别对于学位论文,其选题、资料查阅、导师指导等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学生由于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而不得不将毕业期限一拖再拖。

此外,工学矛盾也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例如,在职工程硕士授课时间一般在周末和节假日,教务员在培养计划设计、课程编排必须全盘考虑学生、教师的时间,难度较大,而一旦有变则必须重新制定并逐人通知。

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

专家普遍认为,在职工程硕士的课程应该区别于全日制硕士,应针对企业工程特点和实际需求,设置能够反映当代工程技术发展前沿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程,要尽量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并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访谈发现当前在职工程硕士的专业课程普遍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较差。专业课程主要沿袭全日制硕士培养计划,照搬照抄现有的教学课程,学术性较强而实用性不足。

此外,当前培养计划还缺乏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课程,例如生态科技类、管理类、经济类等课程,不能满足企业发展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无法全面提升在职工程硕士的综合能力。

3.教师专业性不强,师生关系不和谐

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在职硕士培养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当前工程领域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且能够投入一定的精力研究课程教学。但由于国内各高校侧重教师的科研学术考核,偏重本科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使任职教师对在职工程硕士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对在职硕士的关注较少。例如,访谈发现许多工程硕士点没有安排专职教师,计划课程的任课老师经常更换,而老师也往往使用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相同的课件。

师生关系方面,指导教师和学生缺乏实质性的沟通与指导。一方面,很多在职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职硕士进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在周末,与指导教师休息时间冲突,而日常指导教师需要在科研和全日制学生培养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在职硕士一般无法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只好选择性地“被忽视”。当学生培养进入毕业设计环节,这种问题往往会造成师生矛盾,老师和学生彼此有意见,对学校管理部门也有意见。

4.学位论文选题难、缺乏有效指导

在职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要求要紧密地结合企业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既有一定创新性,又要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访谈发现选题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一大难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选题,对国内外研究及工程实践的了解较少,无法将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有效结合,也缺少相应的经费和时间保证。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还往往无法获得指导教师的指导。多数校外导师流于形式,学生只好寄希望予校内导师。而如上文所言,校内导师对在职工程硕士的重视程度不足,指导时间无法保证,对其论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要求指导不够细致,使得学生无所是从、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这也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之一。

5.质量把控不严,服务管理难度大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的关键在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在于招生、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等,而就目前国内整体情况而言存在诸多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简单地将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视为创收项目,存在盲目扩大招生、教学管理不严、毕业设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日常管理也松懈。学校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松散,缺乏认同感。访谈中有专家反映,很多学生希望多组织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希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能够更贴合其在职学习实际、更人性化一些等等。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访谈专家意见,建议按以下几点工作思路循序渐进地加以改进:

1.多举措并用缓解工学矛盾

“进校不离岗”导致的工学矛盾无法从根本克服,但可通过建立校外教学点、人性化课程及重修编排等方法加以缓解。例如,对校企联合培养或学员分布密度大的地区,可以建立校外教学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计划制定、课程编排考虑不同专业的交叉补充,可设置替代课程等;有条件的可建立课程视频资料库,为因事致使课堂缺勤的学生提供补习渠道。

2.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交叉性

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必修课要注重实用性和学校特色,增加生产实践和工程案例,选修课则可考虑增设部分学科交叉以及经管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建立与完善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料库,为加大案例教学比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认识提供支撑;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形式,通过研讨、案例教学、讲座等形式,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等等。

3.加强专业师资建设,改善师生关系

师资方面,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对科研与实践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应进行培训并保证稳定性,而对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尽量安排授课,尤其是专业课程授课;完善双导师培养制度,加强企业导师制度建设,明确企业导师的作用。改善师生关系方面,一是要建立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实现师生的双向选择,二是要多渠道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双方在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的了解,也尽量让在职硕士融入导师的日常工作。

4.构建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选题难问题,要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结合学生工作共同发掘选题方向,并通过开题报告会,进一步论证选题的实践性、研究深度及可行性;要强化论文事中环节管理,重点检查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进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加强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建议建立学位论文指导记录手册,分阶段地记录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强化导师对学生论文指导情况的监督,保证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落入实处。

5.提升质量控制与管理服务水平

提高对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视力度,强化招生、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管理以及学位论文指导等关键环节,通过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工程硕士培养知名度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认可度的“双赢”;通过人员培训与制度建设加强在职工程硕士的综合管理水平,努力提升专职人员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联谊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等等。

参考文献:

[1]章丽萍,孔寒冰,陈子辰.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21-28.

[2]Patricia D. Galloway. Proposal for a Master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The 21st-Century Engineer- A Proposal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New York:ASCE Press,2008,99-120.

[3]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 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 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5

一、该班属_________工程领域,按照当年该工程领域的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由_________大学_________院(系、所)负责组织教学并进行管理。

二、乙方负责选拔符合下列条件者为本班学员,学员资格由甲方审核批准。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满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者;

3.工作业绩突出。

三、该班学员按如下方式进行培养

1.符合报考条件的学员需报名参加当年由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甲方从成绩合格者中择优选拔录取。被录取者采取单位委托培养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需另签订工程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录取工作结束后,甲方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授课。

2.若录取的工程硕士生不满_________名,则在未录取的考生中,由本人申请,经甲乙双方研究视其成绩较好与表现突出等,准予参加本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的课程学习,同意其参加_________年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成绩合格,择优录取为工程硕士生。

3._________年仍未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可以继续进行课程学习,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___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4.仅参加部分课程的学习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___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四、教学安排

按乙方的要求,该工程硕士生班应为非脱产(脱产、半脱产)学习。授课地点经双方协定,安排在乙方(甲方)进行,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累计授课时间不少于_________学时(培养方案另附)。甲方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教学安排、教师选派、教材选择、授课和考试等)。

五、论文工作

按照培养要求,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者,一般在完成必修课程学分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从文献阅读选题报告到提交学位论文、申请答辩的时间)。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原则上安排在甲方进行,在职工程硕士生在校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学位论文工作按甲方《_________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执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全部培养过程最长不得超过5年。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需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经本班承办院(系、所)领导批准,报研究生院审批后,可以适当延长。

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有两名指导教师。依据论文课题方向,由甲方选派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并聘请乙方一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联合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生的论文工作。

六、获得学位

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应符合该工程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满足学分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_________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管理

1.按照_________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籍管理有关条款,由本班承办院(系、所)负责办理研究生证、ic卡等;

2.在职工程硕士生应遵守_________大学有关研究生的管理规定,按时注册;

3.为保证培养质量,学员学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乙方指派管理人员负责。甲方本班承办、院(系、所)指派一名教师负责有关课程教学方面的协调工作。

八、培养费用

课程学习阶段,每位学员需交纳培养费_________元人民币(不含教材费用)。按上课学员总人数计算,由乙方一次(分两次)向甲方付清。(乙方具体交付培养费办法为:第一次于开班前交付总费用的一半,第二次于课程教学过半,再交付剩余的全部费用。)中途辍学不退学费。

论文工作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生需向甲方交纳论文指导费_________元人民币,按录取工程硕士生总人数计算。在开题报告前一次付清。未完成论文者,不退指导费用。

九、费用分担

甲方负责支付办班的业务费和教学、管理酬金;

乙方负责支付在乙方授课的教室安排和任课教师食宿;

(甲方、乙方)负责支付甲方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赴乙方从事教学和教务工作的差旅费(或乙方承担差旅费的单程费用)。

十、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持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未尽事宜,依据国家政策,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学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58年至1976年法学教育的挫折和停滞时期;1977年至1993年法学教育的重建和恢复时期;1994年以来的急速发展时期。

(一)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全国53所高等院校设有法律系,有在校法学本科生7338人。[1]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对原有53个法律系进行整合归并,创设四所政法学院,即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和西北大学法律系,构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四院六系"。在一举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的全部法学教科书之后,代之以从苏联引进的各种法学教材,并聘请苏联专家担任主要科目的授课教师。至1957年才出版了新中国自己的第一套法学教科书。至1957年,全国累计招收法律本科生12569人,毕业法律本科生10856人,当年有在校法律本科生7954人。

(二)法学教育遭受挫折和停滞时期(1958-1976)

1956年开展所谓"整风反右"运动,强调阶级斗争和否定法治的左的思潮泛滥,凡是主张法治和主张法律具有继承性和社会性的法学教师均受到批判并被划为"资产阶级",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急遽萎缩和衰败。1959年撤销了主管法学教育的司法部。四所政法学院被下放地方,并压缩招生规模。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各政法院系师生被分批编入四清工作团(队)深入农村参加"四清运动"。至1966年5月,"四清运动"升级为""。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课,称为"停课闹革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政法学院和综合大学法律系被撤销,仅保留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两个法律系。中国法学教育出现了长达10之久"停滞期"。

(三)法学教育的恢复时期(1977-1993)

结束,需要重建法律机构和法律体系,恢复法律秩序。首先就是重建在中被撤销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要重建50年代被废止的律师制度,急需大批应用型法律人才。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及法官不够、检察官不够、警官不够、律师不够。

为了重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恢复律师制度,采取了所谓"专业归队"的应急措施,即将分散在各地各行各业的法律人才调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或者鼓励其重操律师职业。但据资料显示,1949年至1976年,全国仅毕业法律本科生23618人。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中国建立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需要50万律师,区区2万多人,即使至结束时都安然健在,且全部"归队"到各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1983年对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干部队伍的统计,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属于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33.6%;属于初中学历以下的占58.3%。其中,法律大专以上毕业的占3%;接受过短期法律知识培训的占54%;未接受过法律知识培训的占43%。可见,尽快恢复发展法学教育,加快培养法律人才,是中国在结束后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律系开始招生,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共696人。紧接着,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相继重建、开始招生,各综合大学也陆续重建法律系开始招生。至1993年,已有5所政法学院和130个大学法律系,已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5万多人,有在校生4万人。此外,还有114个成人高等政法院系,已培养成人本科、专科学员10万多人。还有58所中等司法学校,已培养中等法律人才近10万人。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后重建法律秩序、法律机构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四)法学教育的急速发展时期(1994-)

随着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人们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在1993年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任务,不仅要继续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且要为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大批高层次、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导致中国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普通高校214所,在校生8万余人;另有成人高等政法院校150所,在校生8.6万人;中等法律学校57所,在校生2.2万人。

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进入所谓"大众化"发展阶段,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激增,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998年为214所,2001年为297所,2004年为269所,2005年增至564所,2006年达到606所。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新招法学本科生108779人,法学博士生2305人,法学硕士生22465人;在校法学本科生414309人,法学博士生7520人,法学硕士生57752人;毕业法学本科生76140人,法学博士生1191人,法学硕士生12912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创设。至90年代中期,高等法学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类型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建设法治国家和加入WTO,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有必要开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于1994年论证、提出方案,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借鉴美国法学院JD教育的成功经验,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1995年为8所,1997年为13所,1998年为22所,1999年为28所,2003年为49所,2004年增至60所。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累计招生近50000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8102人,现有在校生近30000人。

现今中国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财经、理工、农林、医学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主要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少数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种类型,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法律函授、法律夜大、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法律专科);第三种类型,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培养中级法律人才。

二、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一)法学本科教育

新中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建立四所单科性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所谓"四院六系"。四所政法学院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业务型法律人才,即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培养业务干部,统称为"政法干部"。六所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为五年制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型法学人才,即为各综合大学、政法学院及法学研究机构培养法学教师和研究人员。

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法学教育,四所政法学院与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均为四年制,其培养目标相同,均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的任务,改由各政法学院和部分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教育承担。

80年代至90年代中,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曾经按照法学"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行政法专业、诉讼法专业等,并相应将法律系拆分为法学系、经济法系、国际法系、行政法系、诉讼法系等。90年代中期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之下,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改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亦即将原先的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合并为一个专业:法学专业。

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是经国家统一高考合格的高级中学毕业生,统一实行4年学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五类课程: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三类为专业选修课;第四类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第五类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科目,学校和学生均无选择、变更余地。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教学条件开设,学生自由选修,达到所要求学分即可。

法学本科学生,在四年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法律实务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属于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不做细致的专业分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掌握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录取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不超过四年。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75学分。采取灵活考核办法,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分为三类课程:第一类为必修课程、第二类为推荐选修课程、第三类为自选课。其中,第一类必修课12门(32学分);第二类推荐选修课8门(要求选修13学分);第三类自选课(8学分)。必修课科目和第二类推荐选修课科目,均由该《培养方案》统一规定,第三类自选课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务背景,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特别增加第四类实践必修课程(12学分):法律文书课(起草合同书、公司章程、诉讼文书、仲裁文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法官讲授);模拟法庭训练课(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法律谈判课;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2-3周)。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撰写学位论文(10学分)。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规定,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不限于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代替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由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其中须有一位校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务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

法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学位。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学士学位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统一划定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决定录取。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法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能力的学术型法律人才。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型学位不同,中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独立的学位。中国的硕士学位教育是独立的培养阶段,学制较长(一般为3年),要求较高的学术水平。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的方法。

课程设置分为:第一类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外语课。第二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一般3-4门。第三类社会实践必修课;第四类选修课。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然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前,应由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至少有一名外单位的专家。答辩不合格的,可在一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硕士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由答辩委员会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经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审查合格的,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四)法学博士学位教育

法学博士学位,属于中国现今三级学位的最高学术学位。特别应注意的是,中国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同于将博士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不重视课程学习、通常无须修课的欧洲模式,也不同于着重课程学习、须修满大量学分的美国模式,而是兼采欧美两种培养模式的长处,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即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也有课程学习的要求,但不要求修大量的学分。

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如具有高等学校的讲师职称)者为招生对象。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法学理论研究人才。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年。导师个别指导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课);(2)外语课,第一外语(必修课),第二外语(选修课);(3)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专业课(必修课);(5)选修课。课程学习,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

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学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10万字。按照《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根据《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者,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三、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原来属于教育部的综合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法学人才,二是原来属于司法部的政法学院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实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进入九十年代,综合大学法律系本科教育与政法学院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已经同一,其结果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既不符合学术型法学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在九十年代中期,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创立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后,发生了法学本科教育存废的争论。目前争论虽仅局限于网络等媒体,但问题重大,值得关注。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宭境

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逐渐成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二:

其一,由已有培养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造成同一法学院既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也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尽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加强教学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要求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以弥补法学院在法律实践方面的缺陷,但往往难于切实贯彻落实。许多法学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与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没有实质差别,最终导致所谓"学术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问题。

其二,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法律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的前提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而检察院、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法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不优先考虑,造成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的人数极少,大部分法律硕士毕业生不得不在法律职业之外另谋出路,与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相悖,且造成法律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司法考试与法律硕士生入学考试合二为一,将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司法研修合二为一,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即有从事审判、检察与律师职业资格。新晨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困惑

现行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学位,主要特点是要求过高,3年时间要完成修课与学位论文写作的任务,并且与博士阶段的学习缺乏衔接。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只是十年前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还很少,毕业后一般都有机会进高校做教师。但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而毕业后能够进入法律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数极少。除少数报考法学博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学位毕业生都选择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或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超级秘书网

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只能从事实务工作,而培养目标却坚持学术取向,造成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冲突和左右摇摆,结果弄得非驴非马,不知所措。并且,大批法学硕士研究生涌入法律实务部门,挤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机会,造成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冲击。因此,有的学者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缩短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降低其学位论文的学术要求,甚至主张取消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将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作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的过渡阶段。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7

关键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必要性;可行性

1概述

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

2必要性

首先,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2015年12月,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会议报告中还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目前,我国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包括建筑学硕士(1993年设置)、风景园林硕士(2008年设置)、城市规划硕士(2010年设置)3个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二级方向。这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需求。其次,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有助于大力培养具有城市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专业人才。今天,中国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样的专业学位设置方式也与世界上大部分建筑院校建筑系中设置的、作为非评估类第二硕士学位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接轨。目前,在职职业建筑师获得硕士学位大多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为途径。这样的方式部分满足了行业需求。但是,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设置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通过授予非全日制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方式,大幅度提升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职建筑师的学位层次,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而针对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也可以将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作为其第二专业硕士学位。事实上,不少已获得国内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选择了去国外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针对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系统地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职业建筑师中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最后,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彻底解决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的问题。我国在学士层次上设置的专业学位仅有一个,即建筑学学士。大部分立志成为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如果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只能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随着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获得了建筑学本科和建筑学硕士的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同时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这部分毕业生既包括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的学生,也包括在本科毕业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这是学位资源浪费的一种表现。近年来,部分建筑院校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增加,使得毕业生在同一所建筑院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造成学位资源浪费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丰富硕士学位类型设置,彻底解决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问题。

3可行性

首先,我国建筑院校已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开展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我国建筑院校从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他们在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指导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丰富经验。在通过建筑学硕士专业教育评估的38所建筑院校中,特别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建筑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属于城市设计范畴或与城市设计相关联。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其次,我国建筑院校已开设大量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今天,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特别是通过评估的建筑院校已将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城市设计引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成为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必修环节。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在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课程中,城市设计课程更是其中的必要环节。可以认为,已开设的大量城市设计专业课程,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奠定了基础。最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拥有成熟的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习培养环节。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对实践基地有着明确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领域的设计院、境内外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将学生的设计实践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又掌握教学规律的高水平建筑师。特别是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体制化的设计实践基地快速成长。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搭建了实践平台。在新时期,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直接体现,又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专业学位的设立,建筑院校可以和行业共同协作,大力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专业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4附录

4.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草案)

(1)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UrbanDesigninArchitecture,简称MUDA。(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相关行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建筑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或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5)城市设计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以城市设计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应以设计课程为重点,贯穿整个培养过程。(6)城市设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增加实践教学。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7)城市设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宜由建筑院校教师和设计机构实践基地的建筑师担任。(8)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与城市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其综合应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10)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城市设计实习并通过论文(设计)答辩者,由国家批准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11)根据2015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4.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简介(草案)

(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城市设计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工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工学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于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设计专门人才。(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采用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并重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学校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双导师”培养,或学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由本单位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并聘请设计机构实践基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联合导师。(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城市设计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在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设计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重视运用设计专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5)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学位培养计划包括3个主要环节:第一,专业课程学习1年,以城市设计专题为主干课程;各专业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市设计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城市设计管理能力。第二,专业实习0.5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城市设计机构进行至少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并由相关单位出具专业实习证明。第三,学位论文(设计)工作0.5年,学位论文(设计)应当针对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设计问题开展研究,或与较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由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6)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全国统考。英语一,全国统考。城市设计基础,由招生院校组织命题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建筑学基础知识、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规划史等。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要题型,考卷满分为150分。城市设计考试内容:以快题设计形式完成2~5公顷范围地段的城市设计。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卷满分为150分。(7)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设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用人单位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今天,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城市设计关注空间的形式与风格,其目标在于创造美好的城市风貌。从国际上看,几乎所有的境外建筑事务所,包括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都把城市设计作为其主要的设计领域。也就是说,建筑师是建筑行业中城市设计领域的主力军。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了城市设计所、城市设计中心等专业部门,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不少建筑院校已经设置了城市设计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在本地区和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城市设计人才。同时,很多高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4.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草案)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8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称,这个学位的设置适应了国家对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推动了林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2011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定位准确、具有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

11月23日,京城低温。但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心里却是一团火。他们聚集在北京林业大学,总结过去五年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为我国林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

一种新型学位类型的诞生

新中国的林科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当年,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学院)最先招收林科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林科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这些研究生都是按照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来招生培养,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林业一线高层次人才缺口很大。

1999年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现已改名为农业硕士),其中有一领域为“林业领域”。这是我国林学范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点。

正值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飞速发展。在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林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以招收在职人员攻读为主,累计招生达6968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机不可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讨、论证,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证报告》。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在审议通过设置的19种专业学位中,与农林学科相关的只有林业硕士这一种。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要促进林业的改革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要靠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层的林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林业人才十分缺乏,还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适合林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林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储备的需要!

当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批准北京林业大学等16所高校新增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将其列入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专业目录。

自那时起,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与林学学术型学位相对应的新型学位类型正式得以确立并蓬勃发展。

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据了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 of Forestry”,其英文缩写为MF。它的设立,适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林业人才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过程强调研究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林业硕士的培养重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中,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承担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培养单位认识到,当前我国林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丰富与发展,林业的地位、使命和功能不断提高与增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要满足现代林业建设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和林业职业认证类别,林业硕士主要服务于森林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培育、经营与管理以及生态与环境的修复、保护与建设等领域。

服务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林木良种工程、森林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森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工程、退化植被修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域综合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经济林和林特产品开发、木本生物质能源、碳汇林业、复合农林业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与游憩;设施栽培;信息技术与林业信息化;林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城市与社区林业等。

5个春秋转瞬即逝。如今,全国已有18所高校招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所处地域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种森林类型。各培养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林业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各地林业建设。

216人,308人,377人,429人,500人,林业硕士的招生规模5年来一年比一年扩大,呈稳步增长趋势,类型也趋于多样。到2015年底,学生中已有850人获得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过程贯穿创新改革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与以前的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有明显的区别。

之前高校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与学术研究。林I硕士的设置结合了高层次与应用型两个特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林业硕士紧密结合林业建设一线的需求,重点提高实践技能和林业职业能力。

林业硕士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在培养上显然不能走以往的老路。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育质量和内涵,成了各培养单位的共同追求。

各学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以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为手段,强化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

目前,全国5所高校建立了6门林业硕士核心课程的案例库,收入案例100多个;建成了200多个林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其中5个入选全国优秀基地。

各校积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案例库编写方法、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师资培训及专业实践基地的长效建设模式、规范化管理、基地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各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各培养单位设置了一系列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林业硕士课程,尤其在选修课方面,充分结合了地域优势和行业需求。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为主,明显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

在培养中,各单位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林业硕士的途径,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林业行业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指导工作。很多培养单位专门针对林业硕士制定了校内外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还开展了林业硕士导师培训活动。

林业教指委作用凸显

在林业硕士培养中,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专家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林业教指委是协助主管部门开展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交流合作的专业组织,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发展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教育评估标准等。

5年来,林业教指委在工作研讨与学术交流、评优工作、课题研究、探索性工作、规范性工作和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引导各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2013年,林业教指委重新梳理了林业硕士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制定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作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和质量检查评估基本依据。

2014年林业教指委下发了《林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要求及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评价;组织了首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2015年,林业教指委完成了15个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报告,对评估内容、工作程序、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教指委还构建了林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了林业硕士教育质量调研,完成了有关专项评估工作。

在2016年岁末的这次会议上,委员们评出了第二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种及山洪预警技术研究》等15篇论文入选。同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树冠提取―方法与实例》等10篇教学案例获评优秀案例,将被收入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林业硕士案例库。

林业教指委通过定期主办全国林业硕士教育研讨会和各种专题讨论会,搭建公共交流平台等形式,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学校的协同发展和提高。研讨会上,聚焦师资培训、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要求等主题。林业教指委还专门设立了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职业资格认证研究、专业实践、战略发展与评估认证等4个工作组,分e针对不同的领域的特殊性开展工作。

林业硕士培养任重道远

我国的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年是林业的黄金发展期。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连续两届全国林业教指委主任张永利说,国家林业行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林业硕士,对实现科教兴林、人才兴林,进而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张永利认为,当前需要继续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加强研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服务我国林业建设需要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

张永利说,要从政策上积极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实践考核,与职业人才评价标准有机衔接;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林业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要增进林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培养单位不断提高林业硕士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的培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和支持。张永利希望,要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尤其是在与职业资格衔接上。只有研究生培养与林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衔接好,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才会有热情和积极性。

张永利特别强调,能够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实践基地条件的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种苗繁育基地、林业企业等,要积极配合高校工作,共同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林业行业要将林业硕士毕业生纳入到岗位招聘体系之内,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9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20-02我国自1997年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针对本科学历获得者工作三年以后的在职人员;2009年开始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则是主要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工程硕士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企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理论素养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企业、社会对研究生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不能满足我国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现实,我国从2009年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模式转变,以满足适应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比较

1.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来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公众盲目排斥,学生担心就业前景不好、含金量不如学术型硕士等,导致学生缺乏报考意愿和动力,导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也缺乏认识,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的软硬件条件建设不足,企事业单位参与热情不足,行业协会参与不够及认证评价不完善等导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够突出,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

2.他山之石——美国应用型人才(PSM)培养的情况

美国和我国大致在同一个时间开始应用型人才培养,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联合开展研究国家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特殊领域人才需求的前瞻性预测,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发展路径信息,在注重培养质量的同时非常注重就业质量。在市场的驱动下,1995年美国科学院的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提议,1997年开始在部分大学设立专业科学硕士学位(Professional Science Master)。由于PSM项目非常注重与企业界的融合,在工业界顾问的参与下,在培养环节注重核心课程和附加元素的建设,强调项目研究和专业实践,陆续在94所大学开展了200多个项目,为学生在学术界以外的行业领域就业做好了准备,在应用型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

二、以与产业界的融合为手段,推动工程硕士培养科教用相结合

解决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应建立以与产业界的融合为手段,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的,推动科教用相结合,以培养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从课程体系建设、课堂建设、专业实践、论文及成果测评体系和培养质量反馈体系等方面提高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主要培养研究生将某一学科的新知识或现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研究生自身的需要。

1.工程硕士研究生应用型人才首要是专业学位的顶层设计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邀请与学校学科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设计其培养教育计划,着力从构建厚实的基础理论、踏实的专业实践、明晰的职业规范、复合的综合素质等四个方面谋划培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是本科毕业直接考取研究生,没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只有参与过具体实践并有明确职业导向的研究生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也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多次反馈才能不断修正和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需打破常规培养流程,边学边用。

设计“4+2.5(1+1.5)”培养模式,抓好本科和研究生的衔接阶段,探索本科毕业暨研究生确认录取后,进入录取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开展暑期的专业实践,通过实践使研究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目标,然后再回学校开展1年的高级基础理论的研习,随后再次进入培养基地1.5年开展专业实践和论文工作。

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打通本硕环节,设计“3+1+2.5(1+1.5)”培养模式,在学生修完本科三年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进入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实践和项目设计1年,随后再回学校参加高级核心课程学习1年,之后再进入实践基地进行论文工作和专业实践1.5年。学生在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多次反馈和调整后才能很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反馈自己的理论学习,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导向的目标。须想办法在研究生开始课程学习前参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研究生的实践对课程学习的反馈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功的重要手段。

2.按照同一层次、不同类型设置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10

1我国设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目前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模式侧重学术性以及培养规模有限等问题日显突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能满足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结合培养目标,改变己有的研究生教学模式,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促进案例教学和基地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紧密结合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教学、训练、组织工作来开展论文选题,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可以采用专题研究报告、案例分析、体育教学、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其从事体育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探索一条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新路子。

1.2有利于充分调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在普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尽管体育学的录取分数线己经低于其他学科,但是多数的体育实践工作者由于学习时间少和文化基础较差等原因,再加上有体育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竞争,在职体育工作人员考取普通硕士研究生的人数非常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单独组织考试,在外语、政治等公共课程上的考试难度比普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较低,而且没有应届毕业生的竞争,这增加了他们继续深造的信心,并为他们顺利考取创造了有利条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在职体育工作人员继续深造学习提供了平台,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3 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

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体育工作者队伍的学位层次和知识能力结构等己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为此,必须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快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速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与试点工作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

1.4 有利于积极调整和优化体育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体育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模式侧重学术性以及培养规模有限等问题日显突出,不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入学考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学位论文要求上,都是按照二级学科,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应用型、复合型体育高层次人才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试点工作,有利于体育学学科结构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有利于把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心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2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特征

2.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以体育职业为背景的专业学位

我国的学位制度把学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性学位,它分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学科,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另一种是专业学位,目前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不是单纯以学科为依据,而是以职业为依据的,亦可称为职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4个专业领域。体育教学领域是为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师准备的;运动训练领域是为国家、省、地、市级运动队的运动员、教练员准备的;竞赛组织领域是为各类体育赛事的体育管理人员和组织者准备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是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准备的。所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专业学位,是以从事体育运动实践工作的职业为背景的专业学位。

2.2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

从招生对象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是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背景的人员,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他们是具有一定体育实践经验、学历层次较高、优秀的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者、策划者、宣传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都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

从培养方式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紧密结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从课程设置看:课程设置分为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3类。核心课是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专业领域方向课是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选修课是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重视案例教学,即把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围绕某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运用理论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点带面,纵横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从论文选题和评价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运动技术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论文形式可为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对论文的评价着重考虑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毕业去向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和工作单位有定向或委培关系的继续深造学习方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学业以后,仍然回原工作单位,继续从事本职工作。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多种形式,从而使其在教学实践、教学方式和场地的安排上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中除了吸收有体育学科优秀的指导教师外,同时聘请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共同组成导师组。

2.3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规范的、系统的学位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我国己开展的体育教师、教练员等的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培训形式。

首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要经过全国统一的、严格的入学考试,以保证选拔优秀的生源。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统一考试,初试考试科目有外语和体育综合(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符合初试考试要求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复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其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按照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指导大纲》,各试点单位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各单位的培养方案,组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其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是综合性体育专门人才。这种“综合性”是反映在专业学位获得所具备的素质上,可以理解为“知与行”、“理论与实践”、“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性。

最后,对完成学业,通过论文答辩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培养的规格不同,各有侧重,均为硕士学位。

2.4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严格的培养人才质量要求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实际工作。

3对我国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保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经济建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与体育学普通硕士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区别是在培养要求、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上各有侧重。中央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优秀的体育工作者报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其学费的交纳、学习期间的工资待遇、毕业以后职称和职务的晋升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消除广大体育工作者心中的顾虑,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工作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各培养单位要针对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培养特点,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在招生、培养、管理和学位授予等方面建立严密的制度,确保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有序发展。

3.2 扩大招生宣传,做好体育硕士专业教育的招生录取工作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新设立的专业学位,考生对其了解较少。各试点单位要利用报刊、电台、广告等媒介或利用各地的教学点进行招生宣传,扩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本单位的影响和知名度。同时,要注意把好“入学关”,要经过联考选择一批有一定基础的、有条件的学员,保证将来学习的质量。要根据体育工作者文化基础较差等情况,探索出一套新的符合专业学位特点,既兼顾实际情况,又能保证质量的招生录取制度。

3.3 加大工作力度,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各试点单位要重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要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尊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建立一支适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的,由各相关学科和实践专家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4 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建立实习基地

在培养过程中,要突破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实施具有专业学位特色的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把丰富多彩的体育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大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体育职业为背景,以注重体育职业能力和体育职业需要紧密衔接为主要特点的高层次学位。因此,要加强体育硕士培养院校与体育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密切的联系,保持和发展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体育部门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体育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支持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5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并积极完善适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工程硕士 校企联合 培养质量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便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尤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科技工作者感到只有重新“回炉”进行新一轮“充电”,才能解决知识陈旧给科研生产带来的种种困扰,才能在面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不感到力不从心。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置正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知识更新继续深造的平台,通过校企联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优势,也有效发挥和利用了企业的科研优势,将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使学校、企业及科技人员都受益匪浅,达到了“共赢”的效果,受到社会、企业的重视和欢迎。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对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培养质量。

一、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企业的工程需要,但目前,校企联合在制定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时,没有完全体现企业的工程需求,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

2、教材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在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方面,没有针对工程硕士特点,专门开发适合工程硕士需要的专用教材,大多数教材还沿用工学硕士的教材,未体现出工程特色。

3、“双导师”职责不清,作用发挥不到位。一方面,校方导师由于教学任务繁忙,指导的学生较多,很少有机会针对性的指导在职工程硕士学员,甚至,有部分企业学员直到答辩前才见导师一面;另一方面,企业的导师大多由技术人员担任,他们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直接影响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4、教学管理实施有效性差。在职工程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工与学的矛盾在所难免,学员基本都是科研生产一线或管理岗位的骨干人员,出差或加班非常频繁,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认识不到位,导致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

工程硕士培养之前,校企双方缺乏深入有效的沟通。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培养主要是学校一方的事,企业只需协助管理即可,没有积极充分的分析本单位专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校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也缺乏针对性调查研究,没有为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导致课程设置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工程专业特点、特色不够,这些因素是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前提。

2、制度刚性不强,导致管理不规范,操作困难

由于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为“进校不离岗”,要求学员在学习期间,进校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但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校方为满足一些企业的要求,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为方便企业学员,将“进校”环节省略了,理论课程阶段,将老师派到企业上课,虽然方便了学员,但也为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不进校,一方面,难将自己从琐碎的家事及工作中解脱出来,不能静下来安心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不进校,就很难与校方导师有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校方导师的资源优势,很好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改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

1、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做到学以致用

根据工程硕士培养宗旨,校企双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提高工程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及时了解并掌握自身实际需求,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同时要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校方也应主动帮助企业分析需求调查结果,根据培养单位设计的专业领域,组织专家进行认真论证、研讨,同时,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以满足新形势下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

2、创新形式、把关质量,严格过程管理

(1)源头治理,改进选拔培养方式。在职工程硕士人员选拔时,应改变惯用的单位推荐、费用报销的形式,采用学员自主报名、学成奖励的方式,从源头上入手,提高学员学习主动性,为后期学习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2)校企联合,共同培养、加强管理。学校方面侧重于知识传授方面的管理,企业单位则侧重于日常管理。在理论教学管理方面,校企双方对学员要严格考勤制度,严格按照工程硕士培养计划,监督学员认真完成好每门课程规定的学时数,同时,培养单位还要加强对授课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评估。

(3)结合工程实际选题,严格论文管理。工程硕士论文选题要结合科研项目,要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难题。因此,要求校企双方导师要各负其责,相互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认真严格执行开题评审、中期检查、论文评审、答辩等制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论文质量。

3、完善制度、保障质量,强化考核评估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如何不断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制度是保障,是先导,校企双方应根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尽快补充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工程硕士教学管理制度、校企联合导师管理制度、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制度等。同时,双方还应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整个过程的跟踪、检查和考核评估,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结束语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正处于一个发展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完善的培养体系。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和体系,还需要长期的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本文根据企业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性的提出了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改进意见和想法,希望能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到一点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常宾,罗秋敏.认清办学理念 努力做好工程硕士办学的特色创新.大连交通大学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硕士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已经受到了高校和社会就业机构的重视。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应当加强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就业能力培养的意识淡薄。人们对于硕士研究生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他们在本科期间接受了就业能力教育,所以在硕士期间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开展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养。正是由于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误导,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非常少,只注重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2.缺乏完善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很多培养单位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由于培养单位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帮助硕士研究生找工作,指导体系的建立过于重视其发挥管理职能;另一方面,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到就业政策讲解、就业形势分析以及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等,但是当前的有些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就业指导内容不具体,有时与学科设置脱节,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力量。

3.缺少专业的就业能力培养实践。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实践可以帮助硕士研究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是,很多培养单位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践体系,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题研究方面。很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缺少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也很难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二、提高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1.强化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意识。近些年来,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需要培养单位树立正确的意识,并且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方案。同时,加强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开拓一条新的人才输送方案,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

2.构建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硕士研究生群体虽然在学历上高于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但是他们在就业能力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形成更大的优势,相反很多硕士研究生并没有工作的经历,所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和就业观念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就业指导理念,除了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需要注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的指导力量,通过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

3.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基础和保障,面对当前提高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的长期发展需要,应当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体系建设。一方面,对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使他们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实践和指导过程中积累经验,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社会优秀的就业指导机构的师资力量,丰富现有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结构,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

4.增强硕士研究生实训基地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培养单位和硕士研究生都已经认识到实践能力在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单位也需要增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对校内教育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多可以参与实训的机会,使他们在实习阶段可以积累较多的经验,更好的应对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

综上所述,研究生就业质量的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可以为硕士研究生创造更宽的就业途径,同时也可以提高院系的专业影响力,从而为高等院校带来更好的社会形象,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