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心理学论文

建筑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2:40

建筑心理学论文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理论;原创性;现代科学体系

引言:

建筑学科理论著作繁多,笔者在阅读建筑理论时总能看见其他学科理论:如建筑结构学常引用物理学,材料力学等学科理论;又如建筑空间理论常引用心理学,色彩学及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理论。出于对建筑学理论知识结构及其来源的好奇,笔者试对建筑学理论的原创性进行初步探讨。

1 何为建筑学理论

1.1 建筑学的定义

建筑学定义自古以来众说纷坛,这些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狭义与广义。

狭义上的建筑学一般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建造房屋这一活动本身的学科;广义上的建筑学一般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建筑行为相关所有事物的学科。

笔者更认同广义定义,在此将文中所提“建筑学“一词语义限定为此。

1.2 建筑学理论的定义

要定义“建筑学理论”一词,必先定义“理论”。一般认为,“理论”指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1]。

“建筑学理论”一词的定义与“建筑学”一样没有定论[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建筑理论是判断建筑或建筑方案优劣的依据,而这种判断是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3]。

因此,笔者将本文中“建筑学理论”一词定义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建筑活动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1.3 建筑学理论的研究内容

如果自然学科关心的是“事物是如何的”,那么应用学科关心的是“事物应该是如何的”。

杨健认为,对于建筑师来说,他们首先要关心建筑是如何的,这是科学需要解答的问题;而其次他们要关心的是建筑应当如何,这是艺术需要回答的问题[4]。

2 建筑理论原创性初探

2.1 何为原创性

原创指最早创作;原创性指作品等具有的首先创作或创造而非抄袭或模仿的性质[3]。要研究建筑理论的原创性,首先要对建筑学的学科分类有清晰认识。一般认为学科分为两类,即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2.2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基础学科指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3]。基础学科可以细分为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

与基础学科相对的是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指为了解决人类生活中实际问题发展而来的学科,如计算机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

由于建筑学是人类为了更好建造房屋而创建的,因此建筑学应属应用学科。

2.3 应用学科的原创性

所有学科之间就像雨林中相邻的灌木一样,无时不刻都在受其他学科的影响,无法独立生存。

比如,社会学,人类学及伦理学这三个学科在各自研究的过程中,难免频繁交叉引用与类比,否则研究范围与深度将会大打折扣。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科都为自己的系统补充了新鲜血液。

2.4 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建筑学作为应用学科,其理论内容范围极广。笔者将从建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所处位置和建筑学科自身发展两个角度来探究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2.4.1 从现代科学体系看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要研究建筑理论原创性,必须清楚认识建筑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所处位置及建筑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钱学森所构筑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开放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系统[5]。如图所示:本系统由两个轴组成:横轴为不同学科的名称――如美学,建筑哲学以及人学等;纵轴为学科的类型――如哲学、技术科学和前科学等。

首先,纵轴上部学科对下部学科产生重要影响:哲学影响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影响应用技术,以此类推。任何具体问题抽象到一定程度都会上升到哲学层面,建筑学也不例外:上层的建筑哲学指导建筑领域的前沿实践活动,而建筑师把实践中的经验再融汇到理论中去,从而指导以后的实践――这就形成了科学体系中纵轴方向的互相影响。

其次,横轴上不同学科也非完全孤立。学科间的互相影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比如,建筑结构学中需要大量材料学理论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构筑一栋基础坚实的新房屋;而一种新房屋结构的出现,也会被材料学作为案例收录,并推动材料学发展――这就形成了科学体系中横轴方向的互相影响。

2.4.2 从建筑学科发展看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建筑学科的发展依托于建筑理论的发展。

先以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为例。作为建筑理论早期代表[6],十书在第一书中,作者借鉴了大量的生物学理论;在第一和第六书中,借鉴了大量地理学理论;在第二和第七书中,借鉴了大量物理学及材料学理论;在第三、第四和第六书中,借鉴了大量数学与心理学理论;在第八书中,借鉴了大量地质学理论;在第九书中,借鉴了大量天文学理论。

再以宋《营造法式》为例。作为国内建筑理论早期代表,《营造法式》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经验总结。首先,本书创新点之一“模数制”(材分制)确立了建筑材料与建筑等级的严密关系,对材料学理论应用频繁。其次,本书还涉及很多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因此对管理学的运用也不容忽视。

回到现代,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对建筑学理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目前流行的绿色建筑设计、参数化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设计等手法都高度依赖计算机: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常用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建筑周围的环境;在参数化设计中,建筑师常用参数化软件来帮助获得不规则立面的尺寸;在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时,建筑师常用BIM软件实现建筑设计的全程数字化。

3 结论:

首先,从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看,建筑学属应用学科,难免受到上层学科(如哲学)的影响。同时,作为实践性学科,建筑学科必须受到其他实用学科的影响(如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7]。因此,建筑学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理论的内容。

其次,从建筑学科的发展看,古今中外的建筑理论无一能脱离实践,因此建筑学理论必须引入建造行为相关的其他学科,如物理学、材料学和管理学等。

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趋势看,各学科正在高速融合并互相渗透,在此背景下,建筑学必须要靠与其他学科的互动推动自身的发展[8]。一言以蔽之,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依托于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因此,建筑学理论很难完全原创。

参考文献:

[1]魏建功.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11.

[2]许浩.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杨健.建筑学理论形成方法――基于知识进化观的研究.重庆大学.2010.

[5]姜璐.钱学森论系统科学.科学出版社.2011.

[6]朱学晨.西方建筑理论中的原型思想.华中建筑.2009-1.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2

1.社会与文化环境

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在1976年(逝世)前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前期左倾的激进转变为后期右倾的自由与开放。在1976年之前的中国建筑注重表达民族、国家和革命的宏大主题,此后的建筑倾向于表达地方文化并逐步关心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从“大叙事”走向“小叙事”的过程。①到20世纪90年代,经典政治权力已非中国惟一的权力中心。以发达互联网及传统媒体系统为载体,以全球化为背景的文化霸权主义侵入中国,并呈现一种强势文化的姿态。中国的媒体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靠近西方媒体:电视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信息在国外、国内的同步传播提供了可能,信息在国内国外几乎同步上市。西方强势文化借助媒体形成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另一种权力——文化领导权。中国经典的政治权力反而渐渐退居世俗大众生活的次要地位。

众所周知,西方在历经现代社会的长足发展之后,于20世纪60、70年代步入后现代社会时期,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在许多艺术领域展开(建筑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并逐渐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统一价值取向标准的对神圣与崇高的向往被单体个性的张扬所取代。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准则。对库哈斯央视新大楼的追捧即体现了中国建筑界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神往与倾慕,而对该方案的批评则反映了坚守本土文化传统者(即中国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的拥趸者)的贯常立场,审美的多元化取向可见一斑。

2.边缘性

中国当下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决定了我们的边缘性地位。一方面,文化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又被纳入另外一种价值观,不得不屈从于文化帝国主义的支配。无论承认与否,全球化都无情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俞可平)。然而在比较有影响的文化理论体系中,找不到一种属于中国人原创的体系(季羡林)——这说明我们难以接近学术中心的边缘状态。建筑界也是如此,对西方当前主要的建筑文化与理论,我们缺乏对其所以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的理解,同时也缺乏理解它们这种发展的社会参照系,更遑论对其作出有力量的批判了。

二、喧嚣与冷寂——历史大关系下的建筑理论与批评

1.超出权力与政治阴影

从1976年以后,中国国家政治与权力形成的单一文化态逐渐拥入开放而自由的空气,整个中国开始重新认识“真理问题”。国家意志与正统意识形态从主流文化地位渐变成文化中的“主旋律”,虽由政府大力倡导,但并未真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因为其中充满了过多的政治宣传。与此形成对照,“主旋律”文化之外是大量富有生命力、为大众喜爱的世俗文化。“主旋律”作为国家的文化导向,具有强制意味,带有鲜明的权力和“教化”色彩。然而比“主旋律”文化更为生机勃勃的是大众的流行文化,它没有权力的支持,但充满了生命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建筑迎来了一次真正的热潮。这一热潮与建国初期兴建“十大建筑”的热潮不同,这一次是自下而上的力量使然,少有政治与权力的影子。这标志着中国建筑从表现宏大叙事主题转向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正其时,西方的后现代与晚期现代主义理论盛行,中国建筑界几乎未加批判便接收了它们,正好用来当作如何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论支柱。

1976年以前(或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建筑界对中国建筑风格的定义为民族主义,表现为所有的建筑现象都围绕一个中心——一个原则、一个意义、一个精神以及一种世界观,这是权力与政治阴影下的单一文化态现象。这一时期的建筑理论与批评也以对民族主义建筑的讨论为主,语言风格上模仿前苏联,呈现出整体统一的价值取向。

时间再回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较之20年前,事物的真理性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被强制性地带上开往后现代主义②的列车。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权力与政治的约束,形成一整套的“共识法则”,一切建筑叙事主题只有经过它的认可,才能具有真理性的价值,并且为人们所接受③;而在此之后,权力与政治影响式微,“共识法则”被颠覆,“科学不再以追求真理为第一要务,而以生产未知为目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利奥塔)”,随后,中国建筑界呈现“百花齐放”的丰艳效果。建筑理论与批评终于走出了权力与政治的阴影。

2.视觉化倾向

前面已述及后媒体时代审美的视觉化倾向,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而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④。英国艺术批评家伯格说得好:“在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曾有过如此集中的形象,如此强烈的视觉信息。”⑤在各文化产业中,视觉符号被大批量生产出来。视觉形象的生产和传播,并不只限于艺术领域,艺术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泛化了,审美过去是艺术家的专利,如今已成为普遍的社会追求。建筑也不再是建筑师的专利,业主、公众都有参预、评判与选择的权利。

建筑理论与批评刚刚走出权力与政治的阴影,又面临这样一个好的建设时代,应当说应该有好的建树,可惜,西方建筑文化丰富的形式语言拥入得太快(上海建筑金、银、铜奖的评选中,约半数方案为国外建筑事务所设计),让人眼花缭乱,又乱了阵脚,很多建筑师便再也无心深究中国自己的建筑文化问题,而一味采取“拿来主义”。中国的建筑理论界俨然与西方建筑理论界全面接轨:西方的各种建筑理论都可以在中国的建筑媒体中找到介绍。中国的建筑批评更呈现出一副庸俗的面孔:以充满视觉张力的精美建筑图片为主,以西方建筑理论片言为点缀,以对建筑的参观性介绍为主线,因此整体缺乏理论深度。

3.边缘与中心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当代建筑理论;导向更新;发展轨迹;传统;创新

Abstract:Early formation of the theory are the basis of practice and gained from, the special architectural theory is tha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creation and practice the theory derived, can be extended to the universal from the individual to obtain a wider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should not only apply to general situations,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special circumstances, and form a sound theoretical system.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 architecture theor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new architectural theory;orientation update;development track;tradition;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092-02

1引言

对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理论,人们通常认识的不够全面,也难以摸清我国建筑理论的发展现状。究其根源,是由于我们基于自身文化的理论发展不够,没有正确的理论研究发展;而对西方的建筑理论又盲目推崇,忘记了建筑理论本土化的需求。由此造成了现在国内建筑理论体系混乱,理论发展滞后,理论难以指导实践。我们只有科学地认清当前的理论构成情况,才能对未来的建筑理论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建筑理论发展的指导作用

2.1建筑理论对城市生活的引导作用

建筑的功能性要满足人们日渐丰富的日常文化生活,而不是简单的遮风避雨,工作休息,因此建筑师对建筑的理解不能单一的定位在一个固定不变的角度上,使人们不能充分地利用建筑本身构建自己的文化生活。[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包括建筑在内的生活元素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该何去何从?这就需要有正确的建筑理论来引导。

2.2建筑理论对建筑文化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机器生产财富,建筑消耗财富”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并且还将长期的对人们的认知产生影响。[2]然而,当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建筑本身的欣赏性和功能性,使建筑兼顾了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和物质上的使用需求。[3]针对同样的建筑功能要求,在相同的预算条件下,不同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创作对建筑精神价值的体现也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要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将无形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建筑理论的创新可以很好的引导建筑创作去遵循地方文化,表现地方特色。

3中国建筑理论发展应回归传统,注重创新

3.1建筑理论发展应当回归传统

建筑风格是建筑文化的一部分,是建筑理论无法回避的元素。盲目追求建筑的形式美,过分的标新立异,使得近年来许多设计脱离了理论的指导;而任何脱离理论指导的设计实践都是茫然的,都不会是成功的设计实践。与此同时,建筑理论的研究,在极度繁忙的建筑设计市场面前被无情的边缘化了,理论的知识地位不断降低,人们对理论的认识存有成见。因此,建筑理论在中国回归传统内涵,更具有其特别的意义。提倡理论回归,就是要让社会的进步来不断触动理论的发展创新,让理论充满活力。设计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但形式是变化无穷的。简单地回归到过往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中国和世界的建筑理论面临着众多的变革因素、现实问题乃至人类的生存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前瞻性的思考来重新整合理论,使之回归到既能传承过往经验,又能解决现实问题,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良好状况。

3.2建筑理论发展应当注重探索创新

传统的建筑理论研究重心,总是徘徊在诸如建筑构件等小问题上,如探讨屋顶采用何种形式,空间及色彩的安排和搭配等,将这些看似极具代表性的特点加以归纳,继而总结出一段时期或者某个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特色。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建筑理论发展,更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以及苏联的建筑理论研究成果,继而套用到我国的国情上来,谋求中西结合,继续发展。而基于这些理论所进行的建筑创作,套用借鉴而来的设计方法,在实践上就难免总是带有一定局限性,而且脱离了理论创建之初的背景基础也只能是模仿到“形似”阶段。[4]如果想要能够对过去的一段时期的建筑理论建立起充分的理解,想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就要寻求根源,不仅掌握形式上的特点,还要结合当时或当地的文化、民俗、伦理等各项人文因素,力求能够在“精神”的层面上深刻地理解建筑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继续创新和探索的路上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我们实现过去不可能完成的构想提供了条件,因此建筑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将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发展体系,不仅是从建筑一个单一的领域,也并不是过去简单的建筑师实践,而应是多领域的,跨学科的综合探索。

4 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发展趋势

4.1建筑理论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近来建筑界呈现出一种对建筑系统理论的依赖,从整个理论体系出发,例如建筑的流派,风格以及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一切建筑理论体系内的相关理论。运用综合的系统理论看待建筑,可以更加全面,并升华建筑理论的范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的科学方法论,它们是当代人类认识史上的里程碑,是人类科学成就达到的前所未有的新高度。[5]在国内,侯幼彬先生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他认为建筑是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解读,而不是使用简单的,二维的非此即彼的处理方式。无论是进行建筑创作还是从事理论研究,都应该通盘考虑,把握大局,从多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思考设计问题,解决矛盾。邹德侬先生也提出了建筑理论向系统化方向发展的观点,他勾勒出的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双峰图(图1),便很好地表达了各种创作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框架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左侧是建筑理论创作的发展,右侧是建筑创作实践的进步,两者都以相近的史学观点与设计理论为基础,交互共生,协调发展。

4.2建筑理论向广义建筑学方向发展

广义建筑学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观,并演变成为当前甚至以后整个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广义建筑学是将建筑学、地景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理论基础有效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对建筑的本真进行综合性的追寻。将规划建设、新建筑的设计、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原有建筑的维修与改建等问题,纳入一个动态的循环体系中,是广义建筑学的一项重大使命。同时,广义建筑学也有着鲜明的“本土化”特性,植根于当地的文化根源,结合外来的精华,从而加快当地建筑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较早地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概念,他所倡导的人居科学理论,对建筑学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广义的诠释(图2)。他认为人类的聚居环境除人工环境外,也应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建筑学的概念也应该是广义的,想要深入地研究,就不可避免地要涉猎到众多互相联系的学科群。要同时考虑到自然科学、环境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把建筑的问题放到复杂的巨系统里观察分析,力求全面高效的解决问题。

广义建筑学概念里所定义的建筑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综合协调者,他的工作应该是负责协调与建筑物有关的各种形式,解决技术与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无论是小到房屋街道的改造,还是大到城市的发展与规划。而且广义的建筑学将涵盖比单体建筑更加广阔的范围,所以建筑理论的发展必须要做到统筹兼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求建筑师成为无所不能的专家,而是需要建筑师加强自身修养,扩大知识面,寻找问题的结合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断实践才能进一步促进建筑理论的发展。

4.3建筑理论应当寻求中国特色的表现

系统化的建筑理论观点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建筑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非线性的,是不容易捕捉到的,它们很难被定性观察,也很难用相对严谨的系统论来阐释;而广义的建筑理论由于是正在发展中的科学,而且它涉及到不同阶层的社会利益,兼顾到各种矛盾冲突,在学术上要取得进一步发展一样很困难。

当代前沿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进程在逐步加快,建筑理论的发展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面对新的局面。张钦楠先生曾经说过,工程学是技术学的分支,它的理论是具有全球性和普适性的;而建筑学则同时涉及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面,因此它的理论就既有全球性和普适性的一面,也应该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一面。最近几十年来,我们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建筑创作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建筑市场生机盎然。而在追求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一切向发达国家看齐,已经让建筑界的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其中大量的建筑设计作品往往只是注重对建筑形式的刻意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知道西方的建筑体系是经历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自我完善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西方的建筑理论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拿来照用,因为它们未必适合中国的建筑发展,也不可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中国的建筑理论发展,必须要顾及到中国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分析,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用早日实现建筑界的现代化为借口,盲目建设,不考虑自然条件与经济局限,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建筑形象,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建筑理论的创作,应该体现出在工程建设基础上的人文关怀,它不但应该能够指导我们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与城市规划相融合的多层次的理论建构;同时也应该是强调民族地域性,不断彰显个性的创作历程。

5结语

我国的建筑理论发展滞后,究其原因,受两个方面的影响较多:一是我国既有的建筑理论发展缺失,一直缺乏比较系统的建筑理论研究;二是盲目引进西方建筑理论,习惯于生搬硬套。自有的建筑理论不完善,外来理论又很难本土化,两种因素综合作用,就直接导致了建筑理论发展的严重滞后。

20世纪人类建筑学取得了巨大发展。要让建筑理论在新世纪里不断发展,就必须把现有的成就整合起来,回归基本的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创新。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理论发展过程,正是应该不断整合,不断吸纳新知识,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浩明.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13.

[2] 顾孟潮.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3-24.

[3] 石照.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5-46.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4

求解建筑开拓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倡导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

出生于1922年的吴良镛,少年时饱尝流离失所和战争硝烟,这让他决意学习建筑,让人人都有房住,都有一个舒适的家。1940年,他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邀,协助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梁思成夫人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1948年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去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在世界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吴良镛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其间曾获罗马奖金建筑绘画雕塑设计竞赛荣誉奖,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给吴良镛寄去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祖国重获新生的喜悦之情,希望他赶紧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1950年底,吴良镛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归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吴良镛于1951年开始主持清华建工系市镇组的工作,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其后又多次提出扩大建筑专业、建筑教育结合实践等建议。他(与中国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在清华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学生。1952年起他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逐步推动着学科教育的发展。1956年主持全国建筑学会议,制定全国建筑学共同教学计划;同年召开的全国基本建设会议上,提出建筑学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1959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60年参与领导全国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的编写,并主持撰写《城乡规划》教学用书。他从建筑学专业特点出发,以中国国情为本,合理吸收国外经验,通过专业课程设置、硬件设施建设、教材资料编写等多方面的努力使专业教学体系走向正规化、系统化,不仅将清华大学建筑系逐步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更全面推动了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等学科的发展。

求解建筑的科学发展之路,提出并发展“人居环境科学”

1980年,吴良镛成为后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门学科也开始了新的探求。从西德讲学归来的吴良镛参加了1981年的中科院学部大会,他深深感受到全国学术界探索未来的高昂热情,感受到当代建筑学家对建筑学科发展所应肩负起来的重任。“这次大会使我认识到,面对新中国成立与后的经验与教训,建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向科学,向建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了求解这条建筑的科学发展之路,年逾花甲的吴良镛抖擞精神,继续求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吴良镛提出“广义建筑学”。这是对于专业科学化的一种实践,也是对传统建筑学因时代而拓展的一种思考。首先是概念的扩展,即从“建筑”到“聚居”,有了大小聚居的概念,建筑与社会融在一起,视野就开阔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其次是寻找基本要素,即:聚居、地区、科技、文化、艺术。这是一个体系,其基本要素交叉综合,使得学科内部关系清晰明朗。这之中蕴含着广义的建设问题。1987年2月在“建筑学的未来”会议上,吴良镛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1989年出版《广义建筑学》,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义建筑学”的构建拓宽了建筑学的内涵与方法,揭示了建筑的复杂性与广泛性,树立了整体观念与相互联系的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要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要展拓建筑学的学术事业”,认为建筑的内容、概念必须扩大,要从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构想一个理论的框架,以进一步揭示建筑的重要性、科学性。广义建筑学“十论”的提出即表明要多角度地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教育、艺术方法论等方面来认识建筑,以“有助于建筑师在认识上、在观念上更好地树立全面的知识结构;决策者改善管理体制,完善决策方针;研究者明确目标,开拓研究领域;实践者开阔自己的事业领域和确立整体观念”。有评论认为:“‘广义建筑学’的提出与发展引领了这样一条道路:中国的建筑发展需要发展理论,发展中国自己的理论,而中国的理论必须将古今中外的学术经验结合起来。”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高峰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专门有一章是“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这就是建筑学的任务。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吴良镛逐渐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学科发展,因此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个众多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1993年8月,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吴良镛(与周干峙、林志群共同撰文)提出“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1995年,吴良镛创办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之后,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吴良镛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作大会主旨报告,并起草《北京》。《北京》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时任国际建协主席斯戈泰斯称赞这是一部“学术贡献意义永存”的文献。英国建筑评论家保罗•海厄特认为吴良镛以一种乐观和利他主义的姿态,提出了引导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北京》是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最重要的文献,也是指导国际建筑界新世纪发展的重要理论纲领,而其科学核心,就是吴良镛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学的一个总结。2001年,吴良镛出版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体系、学术框架和方法论,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基础。人居环境科学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针对人居环境需求和有限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遵循五项原则——社会、生态、经济、技术、艺术,实现两大目标——有序空间(即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以及宜居环境(即适合生活、生产的美好环境)。2010年,人居环境科学作为原创性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获得“陈嘉庚科学奖”,该奖认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针对建设实践需求,尊重中国历史传统与价值,为中国大规模城乡空间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为世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引。”人居环境科学构建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理论体系,它在建筑学理论上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这样评价说:“吴先生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从传统建筑学扩展到广义建筑学,再到人居环境科学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如今我们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相互交叉、融会贯通、相互集成、多学科已经联系起来。实践证明,这样的融贯、集成避免了许多决策的失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参与建设和创作实践,推动中国建筑事业发展

吴良镛坚信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是致用之学,他运用人居环境科学,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条件参与建设实践,努力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吴良镛积极参与了多个城市与地区的规划研究和实践,这之中既有具体区域的规划、设计和专题研究(如广西省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等),也有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如北京、天津、徐州、无锡、苏州等),更有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筑环境规划(2005~2007年)为代表的跨越行政区域的综合整体研究。这些规划实践在推动地方建设发展的同时,在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上也都有很大建树,获得了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其中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项目获2005年度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获建设部部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作为一名建筑师,吴良镛在建筑设计领域也在始终不辍地进行着创作实践,获得了众多奖励。例如:他1989年起主持规划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实验项目探索了旧城有机更新之路,荣获多项国内大奖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92年亚洲建筑师协会为其颁发“优秀设计金质奖章”,1993年在联合国总部由应届联大主席授予“世界人居奖”;孔子研究院的建筑实践贯彻“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方针,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时代精神与传统韵味共生的杰作,该项目获得200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规划设计中从困难重重的现实条件出发,巧思凝结、匠心独运,实现了限制与创造的矛盾统一、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交织,该项目获得了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凡此种种,不一一罗列,每一个建筑项目都是他倾尽心力之作,不仅是高水平的建筑作品,更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西方建筑理论,创造新的建筑文化的努力探索。因为他对中国建筑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吴良镛于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吴良镛还主持了许多重大的科研课题,推动着学术研究的进展。如:建设部重点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和“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CIDA项目“亚洲城市研究网”等。这些研究创造性地解答了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对政府决策产生作用,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整体推进了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方法、深度和广度。

创新人居环境教育的思路,培养人居环境“集团军”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及其发展,吴良镛又提出了人居环境教育的创新思路:“由于人居环境科学狭义上是建筑、城市、园林、技术四位一体,无论是核心学科还是学科都涉及范围甚广,这就要求理论发展要‘浓缩’、‘提炼’、取消重复,需要新的整合,这是人居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在方法论上强调整体思维,发展处理复杂巨系统的方法;提倡大跨度的交叉融合;推进人居环境设计、施工、管理经营知识系统创新的全过程;培养学科领军人才,而不是培养什么层级的行政领导;发展善于实践的团队,让拔尖人才在集体中成长;对于培养对象要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些研究与思考既是对中国建筑学教育现状问题的解答,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指引。作为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吴良镛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1981年又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1988年,经过全国评议,以吴良镛为学术带头人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点,成为中国建筑界仅有的四个重点学科之一。他全力倡导和构建的“以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学为指导,探索新时代建筑教育”,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亲自培养了8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仅以其高屋建瓴的学术思想,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指导学生写出了大量拥有高水平学术价值和实际效益的学位论文,更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升华,教育他们以踏实的态度为广大人民、为祖国建设服务。今天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其中有许多已在专业实践、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建筑教育等方面都建树颇丰。吴良镛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亚洲建筑师》一书称誉吴良镛为“人民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自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以来,吴良镛担任过系主任,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为清华建筑教育的发展倾尽心力。60多年来,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先后走出建筑领域院士9人(占全国总数的38%),国家勘察设计大师16人(占全国总数的30%),国内外知名建筑学院院长和国际知名学者33人,国有大型设计单位院长、总建筑师、总规划师65人。清华建筑学专业的学科整体水平始终在全国保持领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吴良镛广为人知的育人理念。每个学生开题时,他都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仔细琢磨,一起讨论合适的题目。对于在职的论文博士,吴良镛每年都要召集至少两次以上的学术例会,请来自全国各地的论文博士交流他们的研究进展。在这样的学术例会上,每个人的选题都经过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打磨与修改。吴良镛提倡让人才在集体“大兵团战斗”中成长。每一个研究和实践项目,都是他培养人才的平台。但是,他特别强调做项目不能像“炸油饼”,盲目进行生产性的重复劳动,而是要在整个集体共同的学术框架下进行,成为从科学进步和创新出发的“作品”。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认为:“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极大拓展了传统建筑学的研究领域,带动了建筑、规划、环境、市政、景观、生态和地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推动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为解决人类当前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如何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舞台,创新学术思想和理论,吴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5

【摘要】通过对东西方建筑实践与理论的对比,总结出建筑实践与理论正从历史上的游离的关系向当今的共生关系进行转变,并由此指出我国当下建筑创作中所面临的困惑之一是理论的匾乏。

【关键词】建筑,理论,实践,游离,共生

建筑学是一门十分高尚的科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一位建筑师应该是一位天赋极佳之人,是一位实践能力极强之人,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之人,是一位久经历练之人,尤其是要有敏锐的感觉与明智的判断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声称是一位建筑师。上面的话出自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由于它的科学属性,需要有强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又由于它的工程建造属性,需要有精深的实践技能。

1实践先行―共同的生存诉求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建造活动都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然而,随着从无意向到有意向的转化,建筑的作用也从最初的纯物理功能演化为具有意义载体的功能,它不仅要具有基本的物质功能,也就是遮蔽功能,还要经常被要求具备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在情感功能方面,令人感觉或亲切柔美、或庄严肃穆、或富丽堂皇、或清素典雅……在社会功能方面,建筑也经常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和等级,同时还会起到防御、教化、规训等作用(如城墙、寺庙、讲堂和监狱);在哲学功能上,建筑的形制经常要与宇宙和天象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宇宙观。正是这些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的需求,才推动了设计或者意向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专业的建造师(在中国是匠师)。反过来,建筑师又在实践中提炼诸多设计手法和技巧,结合自然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法式或规制。但是,这些法式仍不能被称作理论,因为它们仍然还只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经过抽象和推理,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更没有演绎。

2理论产生―不同的生成背景

西方的早期建筑理论,得益于包括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和数学在内的古希腊文明的整体支撑,并拥有古罗马帝国大量宏伟建筑活动的实践支持。最早的建筑理论,要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这本书被埋没了很久,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被人发现。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等。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相继出现了阿尔伯蒂(意大利)、布隆台(法国)、拉斯金(英国)等许多建筑家的理论著作。总体来讲,18世纪以前的理论,是以数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为基础的,理论家们继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被一种数学法则所控制,他们盛赞人体比例和黄金分割的美妙,从中推演出万物所应遵循的比例,而建筑作为宇宙的模型,也应该遵循这些比例。

这些理论,往往是个人观点和心得,主观性较强,理论本身所涉及的内容也往往局限于形式法则,对于建筑结构、建筑环境以及建筑人性化研究几乎都没有涉及,所以对于实践的指导也很有局限性,通常适用于大型宗教和行政建筑的规划布局和立面形式,并不关心内部空间和人的行为及心理。另一方面,大量的民用建筑,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依然自发自觉地进行,并创造了建筑历史的主体。18世纪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和欧洲启蒙运动的推进,学术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崇尚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些影响到建筑理论,也将近代科学技术理性主义包容进来。到20世纪(尤其是中期),西方建筑理论家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工程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先进成就进行跨学科结合,从而建立一了系统的现代建筑学理论体系,使建筑理论的体系化超脱了个人而成为一种群体活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思维活动,是在与欧洲古代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地理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与收获相关的节气与天象成为原始文化的核心,同时,与收获相关的水利管理及地理因素推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进程。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建筑理论与西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范畴、体系与机制。在中国文化的宏观定位下,一方面,“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于成器以为天下利的百工给予表面上的尊重;另一方面,出于对整体世界的把握需要,将人类的社会与思维活动分为五个方面:“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张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即将无形的观念把握与有形的器物制作这两种活动分割开来,并与社会身份相联系。从而设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与维系社会等级相关的思维活动纳入到礼制及典章范围,称为“道”,与有形的器物制作相关的思维活动被纳人“工”的范围,称为“器”,道与器的巨大鸿沟,加上后来的“治人”与“治于人”的对立,使得中国的建筑匠师长期未能完成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设计与施工、建筑于结构的专业划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也依然产生了少量的具有理论萌芽的建筑技术书籍。最早,也是最系统的应当数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编写的,由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也兼有施工手册之用)―《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代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6

中国现代意义建筑学的引进,以及中国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活动和建筑教育的开展始于“西学东渐”的清末,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而得到正式立法认可的建筑师的职业化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事情。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相对于具有几千年传统的木构建造体系(――作为动词的“建造”)(Building),建筑学(――作为知识体系的“建筑”)(Architecture)终于完成了从西洋学问登陆中国到中国职业的全面转型和接纳的过程。1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7

摘要: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与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史理论、甚至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关键词: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的对象是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跨世纪的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史、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经验。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此外,还有对建筑文化和现实建筑创作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未来中国建筑历史与研究的一大领域。一些建筑文化理论常用“三段式”,先释何为“文化”,再论何为“建筑文化”。最后再谈及一点建筑。其实建筑自古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史留下烙印最集中、最深刻的东西。建筑文化的讨论应从建筑本身谈开去,然后向其他相关文化领域延展与交织,并且形成关于社会、文化,与空间、建筑间相互关系的评论及批评氛围。应该指出,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研究与现实创作脱节的最明显表征之一,就是近几年来北京高层建筑上泛滥的“小亭子”。建筑学界由于对大半个世纪的传统与创新之争没有一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与升华,缺乏城市空间及其历史理论的多元批评和价值判断;城市设计控制作用的滞后,对使传统建筑语言转译为建筑语言的迷茫,从而导致修辞手法上的平庸与退化;以及决策方面在城市景观历史意识与现代观念上的误解和误导,从而提出对古今生硬“嫁接”的强制性要求等。都使现在的“高层十小亭子”形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犹如旧“民族形式”概念的回光返照,但又远不及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几次复古思潮及其作品来的明亮。这显然也涉及今后一个重要的历史理论研究课题——城市景观脉络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一个“古都风貌”如何保留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如能从一个角度对此有所贡献将是颇有现实意义的。

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需要顾后而瞻前,领会整体而又深谙一隅,在总结古今建筑意匠的同时,并对形成新的城乡景观脉络关系进行探索。笔者认为,这是未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8

建筑世界话语权的任务就是由建筑语言构成的词组、句组组成话语如何显现建筑客体存在意义、事件、文本审美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价值,是建筑语言的概括与反映,也是建筑语境美好硕果的塑造与主导者,更是宏观建筑语义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说得通俗点就是对建筑世界理论权威、舆论主流、建筑评价的高水平规范发言权,其深层内涵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独领时代阶段潮流理论、学派、流派、风格的创造发送者(又称输出者);公认的建筑巅峰之作,是经典的佼佼标榜者与标新立异之推崇者。二者具有知识产权的独创性的特点,毫无二致的代替,独立鹤群。

作为发展崛起的大国,其建筑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大有万里建筑疆土争风流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仅1979年至1995年15年间住宅建筑面积就达127亿m2,其总面积相当于22个新加坡或近似一个科威特的国土总面积,再续加到目前的建筑面积,就会更令人吃惊可观。另外,再加又有众多相匹配的建筑院校、设计研究机构和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专业人员的参与,按理说应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精品的大好机遇时光,也理应相应地具有某种完整的建筑世界话语权的称颂,推崇文本内涵而闻名(名家、名建筑作品、名理论课题)诞生并钦誉世界。但事实上却令人失望,似乎我国目前仍然是建筑世界话语权的少语、失语者,占有一席之地的位置尚没有确立,实在令国人失望和百思不解。对此并非空穴来风,单从国际建协(UIA)的几届大会这个世界建筑论坛最高平台,就是对中国的建筑世界话语权做了很准确的折射和映象。

通过1999年北京国际建协(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交流也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既没世界认同的优秀建筑作品,也没有出现有世界影响的知名建筑师”。会上有的建筑师还批评“中国正走向一个误区……盲目地追求现代、追求形式……”没有“把精神融入建筑中”。并批评“北京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抄袭西方盒子或建筑的结果,太缺乏自己的东西”②“其要害是走最省力的搬运西方司空见惯的美丽外壳的捷径,没有植根本土将民族的文化与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产生出有民族之魂的作品……。”③从一个侧面映像出我国缺损了的建筑世界话语语境基础的支持。

事隔六年于2005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国际建协(UIA)第22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我国的建筑世界话语权仍然没有改善。大会邀请了领引当代世界潮流的著名建筑师28人做主题发言,并将2005年国际建协(UIA)最高奖――UIA金奖授予日本建筑师安滕忠雄。这样截止今年再加过去21年共有8位建筑师获得UIA金奖的殊荣。以上均未见到我们这可称得起当代东方万里建筑疆域上的儿女们。

现代建筑世界话语权的主流基本都属于西方世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有机建筑等等都是出自欧美各国,也是和社会科学领域一样,英、法、美、意是社会科学大理论的主要输出国,社会经典学说主要也是按照这五个强权民族国家的历史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理念、学派、流派、风格的理论思想体系。不难看出,表面上具有普世性的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实质上带有先发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强权性质。也很自然容易形成欧美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倾向。④建筑学术领域的建筑世界话语也是以欧美中心为主导地位,他们同样也会自然形成建筑“话语霸权”倾向。我们的任务不是疏远欧美等先进发展国家的建筑话语主导地位,而是积极吸取、学习其先进科学文化内涵,补充自我的不足,力争积极对话交流,变他者为自我。并认真地进行异国建筑世界话语理论的解读、悟读(甚至是误读),结合我国具体建筑实践建立自己的建筑世界话语体系方式。

如何建立自己的世界建筑话语权地位问题,已摆在我国建筑理论学术界面前,应通过自己的长期奋斗,以开放的视角总结出符合国情又有利国际接轨的理论,甚至是科学假说和中国的建筑之'道';应“走出最省力地搬运西方司空见惯美丽外壳的捷径”模式,创造出具有新的民族时代精神的鼎峰之品;应积极地开辟、搭建建筑评论通道与评台,活跃繁荣建筑评论,提倡不同层次参与的广泛性、常态化,做到不同形势理论类型紧密结合。④做到不唯名、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众,对建筑作品进行品头评足的评价、批评,推出佳作、精品、经典鼎峰之品。贬弱欺世骗众、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败笔媚俗之作。同时也应将‘民主政治’原则引入建筑评论学术领域,允许学派、流派、风格的不同审美价值取向各领千秋,也允许对某些建筑工程项目、作品的不同看法、评价,像对北京国家大剧院及中央电视台新楼的争论。对于前者有的认为是严重地破坏了长安大街建筑风格、景观的和谐,有的则认为这是难得的新突破,为北京增添了光彩;对于中央电视台新楼建筑方案有的认为这是新北京建筑国际接轨的前卫标志,反之有的认为其方案如工厂丢弃的加工件图像显得粗、重、笨、拙,看不到有民族文化的标记之处,其复杂结构难题势必靠超预算资金支撑,在经济上也得不偿失。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建筑世界话语仍处在被动的话语阶段,与建筑业发展规模宏大的世界地位极不相称,其建筑世界话语地位也仍处于复读、解读、模仿、迁移西方建筑图像的状态,还没有自己建筑思想者的建树理论、作品、成果出世,也缺少形成蕴含具有开拓性、首创性、输出性的规范、启迪、支持建筑关联领域发展的建筑世界话语宏观战略规划措施,距离主动建筑世界话语,占有世界建筑话语主动权,当需漫长时日。

附 注:

① “世界建筑话语权”做为一个宏观建筑语义学的认识空间概念,其表述的话语权范畴应划分为:国际、区域、国家(民族)、行业(应包括院校、设计、期刊等学术行业部门)、个人五个层次级别,本文主要从国际与国家层面上探索。

② 支文军《世纪的回眸与展望――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大会综述》时代建筑1999第三期第97页。

③ 宋建华《建筑评论的深层观》建筑史论文集第13期第170页清华大学 出版。

④ 参看华勒斯坦《开放的社会科学》刘铎泽,三联书店出版第52-64页。

⑤ 按照作者在《建筑评论的深层观》文中关于建筑评论理性构想体系,评论类型应划分为:原发型、干预型、学院型、公众型、游记型、专业撰稿型等六种。

参考文献:

[1] 格雷马斯著.蒋梓骅译.结构语文学.百花文艺出版社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9

Abstract: "The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s" is a new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cience. The topic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propos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developed a specific teaching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grades and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history;implementation program;implementation effects;teaching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2-01

0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 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 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 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 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 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4.5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知名建筑模型以及传统建筑构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方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当今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一项新探索,突出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并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其设计作品,主动与教师探讨设计中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浅析通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2]夏健.外国古建史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9月,第15卷第3期.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10

作者对比中国和日本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建筑设计及理论的发展,分别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得出中日当代建筑设计和理论发展差距的原因。而由此可以得到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当代建筑思潮;传统文化;信仰危机;野武士

绪论

放眼当今世界建筑界,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日本建筑师名字,安藤忠雄、矶崎新、妹岛和世、黑川纪章……而且他们设计理念和风格正在不断渗透到我们年轻一代的意识里。反观华夏大地,能够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建筑设计师却寥寥无几。

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系出同源,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下,古代建筑形制、结构、材料乃至核心理念都很类似。近代以来,两国同样遭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虽然历史境遇相同,却走上了不同的社会变革道路。而建筑设计的理论和观念随着这两条路, 一边如疾风暴雨般地迅猛发展,硕果纷呈;另一边却经历了艰难叠涩,举步维艰。现在日本已经成功地结束了“以西为师”的成长历程,完成了把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结合交融的任务,走向了建筑文化向世界输出阶段。 因此,研究当代日本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和经验对我国建筑设计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历史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思想变革

思考历史的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任何社会现象都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成长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与日本当代建筑师的成长及其思维方式的关系其密不可分,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2 岛国文化的土壤

长期的贫弱使日本在进入近代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本国特有的岛国意识,而这些性格对未来日本的走向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文化和经济层面影响着日本建筑的发展。

忧患意识、自卑感和自尊心:国土的贫瘠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使日本国民对外扩张的野心和妄想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自身的弱小和这种野心又是一对近似于矛盾的心态,因此在更多的时间里,日本国处于向强有力的靠山学习的状态,而又没有停止过自身崛起的野心。长期的这种状态能使该国在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时迅速改变策略寻求最优的方向。

对细节的重视:在物资匮乏中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的熏陶,对自然、自我、外物的哲学思考尤其是汉化佛教的影响下。日本武士阶层和官吏贵族阶层不断对本国文化艺术进行思考。进而将目光扩大到生活中每一个细节。而同样是因贫弱而自古以来养成的勤奋,和这种对细节一丝不苟的态度一直影响到当前各个领域。

战国文化多元化:日本的战国时代大约百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在这个时代,传统的贵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为多国大名乃至于“天下人”都成为可能。日本国分裂成68个城邦式的以“大名”为首的小国。而其中但凡有些见地而成为枭雄的大名都有着自己的执政理念和世界观。例如上杉谦信的“极乐地狱之端必有光明,云雾皆散心中唯有明月。四十九年繁华一梦,荣花一期酒一盅。”明显带有禅宗色彩;而明智光秀“顺逆无二道,大道贯心源, 五十五年梦,醒时归一眠。”则是对善恶、是非的自我理解。武士阶层的不羁和对“道”的不同理解,可能也是当今日本建筑界设计理念百花齐放的“野武士”的思想根源。

1.4 明治维新和“拿来主义”

日本在近代以前和中国一样采用锁国政策,中国鸦片战争后的屡次战败使日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由新兴资产阶级推动,明治天皇领导幕府统治,进入了君主立宪时代,被称作明治维新。这时的日本开始了“ 自上而下”的西化运动。

日本在有利的外来事物上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没有丝毫犹豫。这种面对强者谦卑乃至屈从,同时也勇于学习的态度是日本之于中国在面对西方文化时的最大差别。 这种拿来主义其实是一种开放的心态、谦逊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随“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迅速推进,日本建筑业的发展走出了旧体系的桎梏,初步形成了现代的建筑体系。

1.5 二战后民主体制下短暂的萧条和迅速复兴

日本国内在战前已经完成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这也是二战后的丹下健三时代迅速到来的原因。现代主义建筑从思想桎梏下得到解放并且迅速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主义建筑随着经济、技术、文化的兴盛而走上高峰。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以前川国男、村野藤吾、丹下健三等为代表, 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品。

1.6当代绽放的绚烂光辉――后现代主义思想下百花齐放的繁荣期

从黑川纪章新陈代谢理论打破传统建筑理论开始,日本建筑界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涌现出一大批打破旧理论和形式,开创自己一套体系的青年建筑师。他们的理论已经从对空间和心理的讨论进入到了哲学领域。例如伊东丰雄与菊竹清训等被称为“野武士”的年轻建筑师们,逐步树立自我风格。他们的理念简言之,一是将建筑物模拟为生物般的有机体,主张构件可以被拆解,也具有可增殖与附加的个性;二则认为建筑是自然的一部份,人类应当创造出具有生命特质的建筑与环境。日本年轻一代的优秀建筑师们在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探讨和实践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得了世界的称赞。其中黑川纪章的口玉县立近代美术馆、广岛美术馆、和歌山博物馆集中体现了他提炼的日本“灰调文化”;安藤忠雄以清水混凝土构筑的“风”、“光”、“水”一系列教堂再现了日本文化里“禅”的意境。

二、对中国近代以来对阻碍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的因素

2.1近代动荡的社会与天朝大梦

中国和日本几乎在同一时期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相比日本迅速开始的明治维新,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在死守着“ 天朝上国”之梦,对西洋人既惧且鄙,“道器之争”一直持续着。而随之而来的是近代以来百年的全国范围的战乱,在这种环境下,营造学社的研究和讨论难得而又令人尊重。但是全国范围的萧条、贫困以及不断的政治变革,包括的文化统治严重限制了学术的发展和实践。留下的只有越来越多的废墟和故事。

2.3 革命造成的功利主义和民粹主义

单一价值观的引导: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方面中共是从组织到理念都严重西化的政党;另一方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行民间的重视既得利益的功利主义,加上因政治理念而迅速抬头的民粹主义。中国建筑界在政府的引导下学习苏联模式,虽然在战后重建过程中起到了高效、模数化的建设作用。但是忽视了地方特色和人性化,更延误了建筑设计理论的多样化发展。

彻底否定传统:在民粹主义统治下,彻底否定传统在中得到贯彻,无数有研究和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城市被毁坏,梁思成先生在人类最光辉的遗产北京城的大肆拆除中郁郁而终,只留下“50年后会证明我是对的”的愤言。

长期的浮躁风:同样是在功利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影响下,从“三面红旗”开始,大量不切合实际缺乏调查研究的政策的浮躁作风一直流传至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地方领导任期内追求的政绩,社会各界追求的短期效益。尤其是搅乱了本该理智、平静的研究工作。在这种背景下,脱离社会经济、国民生活水平的浮躁建筑也出现在中国。一味的追求高大、雄伟。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等等,破坏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态。

2.3 失去信仰的危机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所信奉的儒家思想,以及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汉化佛教和道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树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社会道德准则,建立社会群体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如西方天主教和阿拉伯世界信奉的伊斯兰教,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承担着约束社会个体言行的规范。而中国这种核心价值体系是保证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文化先进性的基础。新中国以来对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否定,造成了当前信仰危机的爆发。道德体系的崩坏,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混乱,意识形态的混乱。只留下个人的功利与物质追求。

当代日本建筑发展对中国启示

4.1 建立开放的建立建筑界运营体系

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开放的心态、谦逊的态度和进取精神。从文艺而及建筑,是一样的道理。首先,应该进行更加开放的学术和经验交流,同时理智的对待外来理论和作品。而不仅仅是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其次,建筑界的媒体运作可以仿效日本的经验,对设计师和建筑界进行偶像化宣传和运作。以此提高设计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在设计交流中设计方的话语权。同时提高理论研究的价值在社会范围内的重要性,引导业内人士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4.2 重视纯洁的建筑高等教育

二战时期我们就曾惊叹日本国民对教育的重视,而在受教育期间建立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是重中之重。对于接受建筑设计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校期间还应该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兼顾社会责任,以建立日后工作中个人的“道”。 完成“塑人”的目的。而并非像当前一般将高等教育当做传授工作技能的技校。同时过早的参与实践也是当前流行的潮流,但是这样反而使处于建立个人理想的学生更早的受到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成为浮躁风气的传播者。

4.3传统信仰与文化的传承

真正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是他们的传统文化。而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应该在吸收(和继承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只有把继承和变革相结合,才能同时体现建筑的时代性与地方性。黑川纪章曾指出中国现代建筑模仿外国的东西太多,“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并不是所有中国化的东西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人的想法,这是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在尚有大量宝贵遗产可以挖掘的情况下, 只把目光放在海外,显然是不够明智的。

三. 结语

日本当代建筑发展的经验其实我们必须从思维层面营造一个开放、谦逊而又坚定的观念体系,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的信仰,大胆的对可借鉴的文化进行“拿来主义”,并辅以扎扎实实的专业技术精神尽早地结束当前的信仰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建筑走出“批判者”和“帮凶”的角色,重新成为“建设者”的角色。因为前者是建筑本体内涵难以承载的,而后者才是其本来的面目。

参考文献:

[1] 萨苏,与鬼为邻[M],文汇出版社,2008.

[2]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4]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7] 津本阳,德川家康[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11

摘要:从建筑的理论基础、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及建筑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特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建筑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1 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1.2 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 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2.1.1 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1.2 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2.1.3 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 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 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 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地区性;批评性;大理红龙井;基本属性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111-03

1 关于“地区性”

从建筑的地点性来看,所有的建筑都是地区建筑,由于建筑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是其一旦建成便不可移动,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文化环境。但是地点性又并不等同于地区性。就如张彤在《整体地区建筑》和单军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中所认为的建筑的地点性是其地区性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笔者较为同意单军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一文中对“地区性”的总结:“①地区性的概念具有时空维度。从空间看它具有相对于某个整体的局部性,从时间看,它是一个时段内相对稳定的现象。②地区性是以广义的人类聚居概念为前提的。③地区性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动态发展的过程。④地区性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而最后的答案都需要再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寻找。”①总结来说,地区性的一个基本本质:建造活动与其所在地区必然存在某种适应并互动的动态契合关系的属性。

2 当前研究地区性建筑的主流角度

2.1 三种视角 按岳邦瑞和王军在《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中对地区建筑和乡土建筑的研究路径大致总结为三种视角:

2.1.1 “建筑本体路径” 用一种“是什么”的视角去关注研究对象自身,回归到研究对象本体上以期达到挖掘建筑地区性的目标。具体操作是对研究对象各个组成构件加以描述,但由于这种描述往往受研究方法的制约,所以其结果也会趋于唯方法论来判别。

2.1.2 “外部学科路径” 用一种“为什么”的论调去揭示研究对象的各方面属性,以除建筑学以外的学科为视角来看待研究对象回答“关系”为主体性答案。但由于对各外部学科的认识程度的不同和各个学科适应范围的不同,其结果也是良莠不齐,而其检验标准学术上未有定论,这种论调往往只能是种尝试。

2.1.3 “建筑创作路径” 用一种“怎么办”的语言去探讨研究对象的创作规律和理论,强调了本体创作在建筑活动中如何体现其地区性特征。但由于各个创作主体思想程度的不同和研究者个人喜好,所以这种研究呈现出个人主观色彩浓重,其结果玩往趋向于大而范的结论。

2.2 自明视角出发 本文的研究视角从作者上文的“地区性”定义出发,用“是什么”、“内核学科”、“怎么做”三点来定义自明视角。所以作者预设两个体系:“建筑——建造活动——地区”的基本建造关系和“建造主体——内省评价——地区”的基本评价关系(这里的建造主体包括了建筑师、施工方、业主和场地本身)以期通过建筑学自身学科——使建造主体重新认识建筑本身,从而使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

3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批评性解读

3.1 大视角下:空间肌理和空间规划设计 “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地块位于大理古城红龙井片区,临博爱路和复兴路,总用地37亩,地块内功能构成是由星级酒店、星级俱乐部、民居客栈、商铺、旅游步行街构成,分为休闲度假区、商业中心区、特色民居院落和街坊区、庭院式星级酒店共四个部分,规划方案总建筑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如图1)。

“红龙井”规划的整体呈现出的是典型的民居肌理,为传统小尺度街巷和少数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但是对比大理古城原有肌理和现有肌理就会发现,由于基地承受着地产经济的沉重包袱,实体部分偏多或密,从整个图底中会发现整个“红龙井”片区相对于周边肌理是呈现出集中感和密度性。

3.2 小视野里:平面形制和典型建构的批评性 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借鉴当地典型院落“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店后院”的传统空间形态,将建筑化整为零,使尺度符合传统院落特点。项目中的单体建筑以不同的围合方式,形成院落。各个分区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其商铺开间3.9米,进深多为5.4米,这是由于其下商上住的功能要求,其标间大多为3.9*5.4的标准关系。笔者特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中E号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此能达到一种批评性。

3.2.1 概况:大理红龙井E号院位于大理红龙井片区,临红龙井水系,位于水系南侧,毗邻红龙井中心广场,且位于中心广场大青树东侧(如图2)。E号院建筑为局部一层,其余二层的低层建筑,为大理白族民居式样院落。该民居院落主体共四个单体,为下商上住,上下住及会客娱乐室的功能配置,另有景观休闲及服务配套部分。其经济指标为:占地面积是342.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是538.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451.26平方米,阳台及走道建筑面积为174.28平方米。

3.2.2 平面形制分析:从一层平面(如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平面形制不是严格的三坊一照壁或是以坊为单位的平面构成,而是比较自由的形态构成。从其总图位置来看,E号院毗邻复兴路和中心广场,其商业价值是可见一斑,所以设计将底商上住,前商后住的模式贯穿到底,E号院从其空间组织上可以分成两大模块:一是作为中心广场的边界部分底商上住的模式,其空间是外向的,似乎要脱离主体本身,还好其二层的进入需要先进入E院落,再通过一把室外楼梯进入,这是绝妙的流线描写;其二,其主体部分是面对主街的底商上住和全住的L形两层体量加中间院子边的一层院子构成。

3.2.3 山墙物语:E号院和整个红龙井片区,其山墙面(如图4)的处理是富有变化和时代感的。原有的民居山墙由于其内向型的院落组织,致使其山墙面几乎是不会开窗,就是一堵三段式的墙体设计,而红龙井片区由于其外向型空间的规划设计,建筑本身能在民居尺度和民居形式下达到一种通透,也是一种追求。但是纵观山墙面的处理,其处理无外乎以下几种手法:其一,还是完整再现第一段式的山尖和山花,而是在“腰带厦”部分做处理,要不留白和民居一般,要不就是将“腰带厦”和两个边柱通过玻璃形式脱开;其二,在面对有三层的时,将第一段式完解成玻璃构架;其三是在面对中心广场或是商业可能时,其山墙多为玻璃的通透处理。而无论是玻璃构架或是玻璃分隔本身,在其山花部分的理解都是有些被完解,且其意义被销毁,也显示了设计者的无助。

回到原点,回到当时2004年12月到2006年,那样的日子里有这样山墙构成实属不易,且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批评性应该是一个共时性的眼光来看待其特点,而不是历时性的得出所谓的是与非或是功与过。

3.2.4 结构假面舞: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E号院落其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为单跨布置,其抗震性能是较差的,且上文已指出其墙体结构中的清水石墙是其一大施工特色,由于当时未有对石头墙的明文规定,所以部分墙体采用了直接清水石墙的垒堆,如E-1、E-5、E-14轴线的墙均有石头墙,其墙面的真实性是完全在逻辑控制之内的。而对于柱网和墙相遇的地方,就做的反而比较小心翼翼,是一种石材贴面的做法,这样其结构性保证了,从外观上看仍是某种真实性的再现。尤其在山墙面的墙体材料处理中,设计者采用了相对中庸和以及乱真的套路,将山墙面构筑成两种建构手法的集合:其一,是柱外包混凝土,在这其上贴石材;其二,是中间围护的墙体部分,大多清水石墙垒集,或是和第一一样的做法(如图5)。

而关于建筑的真实与虚假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首先是个悖论的命题,因为建筑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相对的,而虚假却是绝对存在的。绝对的真实建筑首先是一种完全符合力学原则建造,而只是体现了一种结构,没有建构,这样的构筑是不美的。但人们对建构的认同首先也是基于自己感官上的绝对真实基础上的相对真实,所以E号院或是红龙井在某些墙体的处理上是成功的。

建筑的真实当然也允许装饰,而且这样的装饰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逻辑控制下的适度(如图6)。但是如E号院中对商业面的过廊处理,多少显得有些唐突而有失分寸。整个红龙井片区的其设计逻辑在于:下商上住,商业面前形成过廊,其上的功能过程大多是外廊或是各个居所的阳台,所以其过廊的轴线控制为1500,从剖面图中可清晰辨识其上的阳台或是过廊是由建筑的主体结构悬挑而来,而与其复杂的装饰木构架无关。而在木柱和悬挑阳台间似乎缺少了某种过渡,而不是现在的直接相撞。因为对这种部分细节要素的合理限定是其他要素开放的基础,否则其合理性就会遭到质疑。

4 呼唤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

有关建筑的基本属性的讨论无外乎两种:存在属性和原则属性。存在属性又分为:空间属性和实体属性;而原则属性一般沿用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和美观”。但是具体到某个建筑上时,这些准则就显得大而空,尤其是在今时今日,资本高度积累、技术快速变迁的时代。笔者在这里大胆呼唤地区性应该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从而为“中心——边缘”和乡土建筑的发展寻找到一个可供讨论的平台。当然,建筑的地区性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结果呈现,而是种“动态”的过程。所以当代建筑师们在努力揭示的是一种新的地区文化,而不是对传统乡土的简单再现。建筑的地区性无疑注定就是要再阐释和再分解的方法论过程,而建筑的地区性其存在的前提是地区乡土的延续性上。所以,在从乡土建筑到地区性建筑的可能转变中,地区性的研究更应注意其与传统或是现代的地区性之间的异同。或许可以用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那种从“大历史”向“小历史”的转变,“一种进入社会边缘生活层面的历史的阐释。”

注释:

①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其他[J].建筑学报,2000(11):23.

参考文献:

[1]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其他.建筑学报,2000-11,23.

[2]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2007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588.

[3]弗兰姆普敦,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4]朱剑飞,编.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