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

时间:2023-06-06 08:59:40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1

关键词:安全生产;建筑施工;教育培训

一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建筑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现状尤为堪忧。

二 农民工教育培训差的原因

首先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第三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的投入,导致作业工人安全技术水平低下,特别是对新进场或转换工种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农民工上班没几天就死于工伤事故。由于以上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建筑业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三 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培训教育的措施

(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建筑法》第4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为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内容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同时各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进行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够实现安全生产。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

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明确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首先要明确施工现场各级教育培训的责任,确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责任人,同时明确现场安全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进行换岗或清退;第三要注意培养安全教育实施责任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2)建立健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学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每一位新工人入场(或转换工种)后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3)实行安全教育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对每一位工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卡,实施一人一卡制度,主要包括需要培训内容、学时、培训人、时间、地点以及考核成绩等。对每一位经过培训的工人进行安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4)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措施费中将安全教育培训费单独列项,并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做到专款专用,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等培训费用的资金投入。

(3)完善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的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新工人入场后,要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各级培训教育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也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真正达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

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级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第二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第三级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施工项目的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往往忽视了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结果造成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本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一知半解,达不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导致工人由于安全生产技能、知识的贫乏而酿成事故。因此,应该严格执行考核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进坚.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2] 孙将平,杨洁,邹胜勇.建筑施工业安全生产体系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15期.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强化;入职;安全;教育

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家基础建设迅猛发展,房地产业更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进入蓬勃发展期。这些导致了我国建筑市场超常规发展,建筑工人需求急速增加,造成很多工人刚刚放下锄头扁担进入施工工地就成了建筑工人,加上80后和90后青年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越来越少,原有的建筑工人因为逐渐老去而减少,因此熟练的建筑工人越来越少,工人的整体素质在逐渐降低。加上由于建筑工人需求的增加,少数民族从事建筑施工的也越来越多,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相对较差,也导致了建筑工人的素质越来越差,体现在安全技能越来越差,安全知识越来越贫乏,安全意识越来越薄弱。因此,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教育,特别是对新进场工人的入场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传统的入场安全教育,分为公司级、项目部级和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当时尚未有成建制的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所有的工人属于施工单位雇佣,以劳务队或者班组形式存在,在项目上承担劳务作业。劳务队与班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承担企业层次的安全责任,安全责任全部由施工单位承担。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在国务院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筑施工企业慢慢发展成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资质等级共12类的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和60个细分类别的专业承包单位以及13个细分类别的劳务分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揽工程后,可以将除了主体工程的其余工程分包给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施工,同时主体工程的劳务作业也可以分包给劳务分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承揽的专业承包工程,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劳务分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都是成建制的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质,能履行企业层次的安全责任。

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以及劳务分包单位之间是分包合同关系,安全管理属于总分包管理形式,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对自己的安全管理负责,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实行监督管理,承担连带责任。总承包单位与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工人无直接关系。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工人与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属于雇佣关系,签署用工合同。

基于这种建筑企业模式,本人认为工人的入场安全教育应该按如下程序执行,更能体现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

由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开展第一级入场安全教育,教育人员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机电工程师、责任工程师、书记或者后勤管理、劳务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等组成。教育内容为: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与职业健康和安全以及劳动保护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纪律,本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救援措施和方案等。

由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项目部开展第二级入场安全教育,教育人员由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劳务管理人员等组成。教育内容为:本项目工程概况,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本项目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安全注意事项,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规章制度,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防火、防毒、防尘、防爆知识及紧急情况安全处置和安全疏散知识,安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使用和维护基本知识。

由作业班组组织开展第三级入场安全教育,教育人员由班组长和班组内兼职安全员组成,教育内容为: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和纪律,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及作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要求等。

一般来说,应重点要求职工应遵守以下几项规定:

①上班作业,要做到“一想”、“二查”、“三严”

“一想”当天的生产作业中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可能发生什么事故,怎样预防。“二查”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上道工序有无事故隐患,如何排除;检查本岗位操作是否会影响周围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如何防范。“三严”就是要严格按照安全要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搞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②进入生产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如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严禁穿背心、短裤、裙子、高跟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衣着上岗。在有毒有害物质场所操作,还应佩带符合防护要求的面具等;

③保持工作场所的文明整洁,原材料、构配件、工具夹应摆放得井井有条,及时清除通道上的料具、余料和其它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④凡挂有“严禁烟火”、“有电危险”、“有人工作切勿合闸”等危险警告标志的场所,或挂有安全色标的标记,都应严格按要求执行。严禁随意进入危险区域和乱动闸门、闸刀等设备。

如此开展入场安全教育,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就按总分包安全管理原则履行了对工人进场的安全教育职责,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效果,明晰了各方的责任。

结语:在建筑企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中,建筑企业把坚持安全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职工岗位安全技能的提高,为建立一支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收到了实效.

参考文献: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预测;安全管理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高危行业。建筑施工中多发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坍塌以及其他事故。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管理,对此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但是,仅仅关注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安全问题。

1、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 企业风险分级指标体系

虽然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由于行业内部各个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所承担的具体的风险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风险分级指标体系应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安全生产业绩五项内容设置为一级指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五项二级指标。机构与人员管理下设供应单位管理、分包单位资质与人员资格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资质与从业人员资格四项二级指标。安全技术管理下设危险源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情况五项二级指标。设备与设施管理下设设备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三项二级指标。安全生产业绩下设企业安全文化渗透情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情况、项目施工安全检查情况、安全事故奖惩情况、企业事故控制情况五项二级指标。

1.2 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项目工序复杂、工种繁多,不同岗位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岗位,这些岗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企业要对这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风险评价,建立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将管理的不安全、个人行为的不安全、环境的不安全、物品的不安全四项内容设置为一级指标。管理的不安全下设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安全检查不仔细、特种作业操作规程不健全四项二级指标。个人行为的不安全下设身体状况不适宜相应工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安全意识淡泊、处于不安全位置、使用不安全设施六项二级指标。环境的不安全下设气候恶劣、照明条件不好、作业面光滑三项二级指标。物品的不安全下设无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不当、设计不合理、机械设备不安全、维护检修不及时五项二级指标。

2、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作业中的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首先要对管理层进行培训和教育。对管理者的培训主要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投入与经济的关系、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方面进行,通过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从根源上确保围绕安全施工进行。其次要加强对作业层的安全教育。要将规章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使其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了解更多的安全内容。最后要加强对作业人员家属的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家属的安全教育是对作业者安全教育的补充,通过家属对作业人员的所处环境因素的了解,从另一个方面起到对作业人员教育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通过建立事故意外伤害保险可以进一步地保护作业人员的权利,同时可以将企业的事故风险分散到各个方面,一方面降低了事故承担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多方面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促进企业更加安全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第一,可以利用费率机制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将缴纳的保险和安全业绩结合起来,实行浮动费率的措施。对于在一定时间阶段内,企业的安全生产业绩监督检查情况良好的,那么保险费率就可以适当下调,而对于实际考核中的情况差的要增加其保险费率,实际监督检查特别差的就要与建筑审批单位联合撤销其建筑生产资格。第二,建筑施工的一些行政职能部门应该与保险公司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建筑企业所缴纳的保险费用中应包括工伤赔付以及由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的事故保证金。

4、结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除了要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以外,必须要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受害人给予相应的补助和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岚.建筑施工常见事故及案例分析[J].福建建筑,2010(4).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4

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亦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大,吸呐的农民工目前约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农民工的现状足以说明,农民工的培训管理势在必行。

一、文化素质较低。建筑市场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偏远的农村,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有的虽然初中毕业,但知识水平只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据调查,有90%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放下镰刀就拿起灰刀,不具备应有的岗位知识,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

二、农民工是工伤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当前,很多工程项目要求二级以上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参加招标、投标时说“普通话”,中标后则讲“本地话”,用工基本上是在本地劳务市场招聘。招聘的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就连入场的三级教育也往往是走形式(少数工地甚至连口头教育也没做),特别是对那些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有的农民工第一天来上班,第二天甚至是当天就发生了伤亡事故。还有些工程项目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使得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手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者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所以,他们既是事故的受害者,又是事故的肇事者。

三、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用工企业与“包工头”签订劳力合同,一些“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农民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带来行业管理困难。农民工是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大多数是属于自愿、松散的临时性组合团体,每天站在十字街口的劳务市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加强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首先我们要了解农民工的特点:文化程度普遍低,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少,实践经验更少,但他们勤劳、朴实、好学、肯干、能吃苦耐劳。然后我们应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以技能实践教育为主,以理论知识教育为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3]1号)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抓落实。

一是建立劳务培训服务中介机构。劳务培训基地的建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较为严格,同时国家审批的数量有限,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组建劳务培训公司,以协会牵头,企业合办,招聘骨干教师,依法提取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统一用于农民工培训。培训可结合工地实践,讲解各项操作规程和规范,然后经鉴定站考核合格后发证。

二是企业应加强岗前的安全培训。《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做好培训工作,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培训是法律的职责和义务,认识到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和效益,认识到我讲安全为人人,人人安全为企业。

三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引导和管理。根据建设部《加强建设职业技能岗位培训管理的意见》建人教[1999]139号)、《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意见》(建市[2005]1131号)精神,结合农民工现状,建议从(下转第5页)(上接29页)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①引导组建培训机构,能够从事质量、安全技术规范的讲学,也能够从事有关质量、安全技术的服务和鉴定,同时也可以从事有关其它咨询等工作。②在每年审核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将安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认真审验。③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安监部门不定期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等情况。④与劳动部门联系,利用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经费,探讨建立“建筑劳务市场”,作为规范建筑市场的补充措施,将因种种原因(如:季节性农民工、临时性零散农民工)暂时没有纳入劳务企业的零散农民工统一集中管理,统一培训,保证其有序流动。⑤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立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劳务企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各级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规范建筑劳务企业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推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从而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5

一、突出重点,精心布置

一是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在建工地开展“消防检查”专项行动的领导,市住建委、市建管处成立了消防检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力量专门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员齐动的工作局面。

二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突出抓好清理抽查、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实现组织领导、人员机构、思想认识、宣传发动、履行职责“五个到位”。

三是动真格、求实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隐患,坚决要求整改到位,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加大打击力度;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消防安全的的行为,重拳出击,公开严惩,严厉打击,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威慑力;对存在违法生产的单位,一律责令停工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

四是要求施工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明确施工期间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及措施,确保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部署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二、坚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根据全国火灾事故频发的态势,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市住建委、市建管处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关于开展城区建设工程“地下空间、架空层”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查隐患、查漏洞、查违章、查失责”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市住建系统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在日常的警示文件、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文件通知中,明确要求施工企业大力开展施工企业认真查找存在施工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场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确保不因监管不到位发生亡人火灾。

二是强化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板房消防安全管理。我市始终以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板房的管理为抓手,要求我市所有建筑工地活动板房必须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第4.2.1.1项“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的强制性要求,近年来,我市建筑工地累计更换燃烧性能等级非A级的活动板房,面积达20482m2,通过系列整治我市建筑工地临时活动板房材质已全部达标。

三、突出重点,严格督办

一是开展了多轮次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根据省、市关于消防安全的系列文件要求,2018年4月市建管处成立由领导带队的四个检查组,对城区及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重点督查了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消防安全教育以及应急演练的贯彻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置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焊接使用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情况等,此次专检共检查建筑工地369项(次),排查消防隐患500余条,下发整改单168份,停工通知书2份,暂缓施工令3份,对消防设置不到位的项目要求新增灭火器600余个,设置沙池20余个,对项目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或整改进度缓慢的5个项目纳入市级挂牌督办,并予以通报。

二是深入开展“地下空间、架空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建管处制定了《市住建委关于开展城区建设工程“地下空间、架空层”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通知,并抽调了市建管处、装饰办约20名工作人员,组成在建工程和既有建筑两个检查组,于6月中旬对我市“地下空间、架空层”既有建筑场所和建筑工地的消防通道、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进行专项整治,累计共排查在建工程项目140余项,既有建筑项目120余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4次,填写检查记录100余份,其中涉及“地下空间、架空层”的项目80余项。

四、加强教育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严格督促施工企业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三级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用火、用电、用气常识,制订和完善消防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以演练。2018年9月市建管处组织全市各在建项目负责人、总监、安全员,各建筑施工企业法人、分管安全经理,各县市区住建管理部门分管安全领导共计200余人在十堰市万达广场召开全市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工作,2019年3月,十堰市住建管理部门联合十堰市消防支队在十堰市恒大城二期项目举行了高层建筑在建工程灭火救援实战演练。通过系列演练使从业人员了解消防要求,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消防知识,遵守消防规定,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积极开展群防群治,营造“了解消防、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社会氛围,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在建工地安全消防态势平稳,但是部分施工企业还是存在问题,一是部分高层建筑在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时,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比较混乱,存在乱搭乱接现象,楼层的移动电箱数量不足等; 二是部分高层建筑的楼层内疏散通道不顺畅,指示标志数量不足或指示不清晰。个别在建高层建筑的周边道路拥挤,消防通道不通畅; 三是部分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备不足,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应急预案未能及时设置到位。

六、下一步工作

1、继续开展建筑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继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标准的要求,加大对落实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定施工现场防火方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建筑工地临时设施管理、以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三级教育”等方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督办,并进行跟踪复查,对于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确保工程消防安全态势平稳。

2、针对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特点,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授课、培训等形式,对工地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并充分利用工地黑板报、墙报、横幅、条幅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介绍消防安全知识,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 五个对接

[作者简介]周永(1968- ),男,湖北黄冈人,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湖北 黄冈 43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B251,项目主持人:周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21-02

一、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专业建设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1000个左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建设,以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部署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围绕湖北省重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和湖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建筑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湖北省是全国的建筑业大省,也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从全国范围来看,建筑业也是当前技能型人才紧缺的五大行业之一,建筑类人才培养已被列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计划之中。2011年,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该专业面向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及武汉“1+8”城市圈,服务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建筑业及区域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钢结构产业,培养面向建筑施工、建筑管理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专业建设的思路及目标

围绕武汉城市圈和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支柱产业――建筑业、钢结构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提升专业内涵,凝结专业特色,促进“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四方联动、三层合作、厂校一体”的办学模式,建立和健全建筑类专业理事会保障下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创新“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校企双主体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对应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任务驱动、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完善理实一体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为重点,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三双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以“外引内培”为途径,加大“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力度;试点实行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不断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三年的建设,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成武汉城市圈及大别山试验区建筑行业、钢结构产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区域内建筑行业、钢结构产业的建筑技术研发基地、职业培训基地。

三、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系专业建设的途径

1.专业与产业对接,推进校企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以专业为纽带,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分理事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行业协会、建筑企业、教学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组成。通过政府协调、行业指导,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聘任、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社会服务培训等工作,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学院、系、专业三层合作,与湖北省一级资质建筑企业――湖北长安建筑有限公司联办长安建筑学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组建校企合作专业性学院――长安建筑学院,合作培养建筑专业人才,开设订单班――“长安班”,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的紧密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校企双主体共育”的“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2年主要在学校进行学习,同时穿插开展校内外实习,最后1年到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实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原来的每学期,逐步改革为“一长一短一长”3个学段,实现分段循环教学,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逐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训练项目,分级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共育,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生的职业能力逐级提升,从而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校企双主体共育”的“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依据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基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施工员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全真模拟,在对岗位(群)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和阶段产品特点,进行课程开发,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与湖北长安建筑股份公司、湖北玉环建筑公司等密切合作,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围绕岗位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强化实训环节,加大对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改革的力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操作技能,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围绕岗位职业活动、实际操作技能设置专业课程,从建筑行业的职业工种岗位或岗位群实际需要的技术、能力出发,根据国家相关专业规范标准,设计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教学模块,重新构建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于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安装工程公司、专业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单位等,主动适应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装、管理等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岗位是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次要就业岗位有造价员、资料员、测量员、监理员等。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求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从而对接相应的国家或地方职业技能相关标准。目前,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双证书”的比例已达到98%以上,我们大力推行“双证书”教育,实现“双证”融通的培养模式。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职业技能的教学与学习,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并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及鉴定程序,强化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进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更加适应建筑工程施工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人才要求。

5.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随着社会及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相应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麦可斯研究报告指出:“土建类专业毕业生普遍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是沟通和自学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针对在校学生,严格按照终身教育理念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终身学习情感和态度、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及其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强化德育教育,使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将“被动”学习逐步引导至“热爱”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上,以利于学生将来的成长,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学习“主动”学习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拓展学生学习发展空间。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使所有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既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也要奠定其理论基础、技术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还必须整合所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推进中职与高职教育体系的对接,努力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地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功能和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的相互贯通,使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之间实现衔接和互认。通过政府协调、行业指导,推动企业委托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企业职工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已全面启动实施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我们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落实各项建设内容,进一步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方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五个对接”, 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努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把本专业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专业,开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Z].2011-09-30.

[2]湖北省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项目建设规划(湖北省教育厅[2012])[Z].2012-06-20.

[3]李鹰.试论项目化课程改革在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2(15).

[4]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五个对接”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5]戴锋.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2(36).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成为企业间竞争成败的关键因 素之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项目的建设质量,作为对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进行有机组合的土建施工管理,对现场管理的方法及其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在对降低整体工程造价、减少因材料浪费等带来的工程成本的增加方面,还是在提高整体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在全行业的美誉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的意义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空露天作业多,多工种立体交叉联合作业等特点,因此,有效改善施工现场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用功,降低施工材料的消耗,就越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越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1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严重

从当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的构成来说,大多数都是农民工,而拥有建筑方面学历水平的本科生、专科生仅每年仅有3万多人,而与现状3千多万的从业人员来说,其比例相对的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短缺严重。

2.2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淡漠

在施工现场的设计上,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走过场,现场施工不符合要求、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私自搭用的脚手架不规范,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2.3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的监管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由于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比较困难。如存在施工工具、材料随意放置、施工现场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和计划、不按照标准和规章制度随意操作的混乱现象;此外,还有施工人员组合松散,随意搭配,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的约束,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

2.4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

由于建筑工程操作工序多、专业面宽、工作量大,对每一个层面控制和实现全面检查的难度大,比如采取抽检的方法,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的漏检。现场缺乏对施工过程实时的、科学的、合理的全面控制,即对施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项目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及对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的手段。

三、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3.1加强对进场施工人员的教育

对新入场的员工和调换工种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建立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制度,一级教育主要体现在,企业对新员工进行的安全教育,如劳动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二级教育是二级单位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如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施工特点和现场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教育;三级教育是班组对新员工应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如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和需要遵守的劳动纪律,对机具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提出要求。

3.2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高质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即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思想和科学化的管理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管理程序,实现土建施工现场分工合理、协作到位,最大限度的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提高企业经济的效益。

3.3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是指导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其内容因工程的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及自然经济条件等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和部门、材料准备部门、施工人员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共同研究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反复斟酌、优化和论证,形成施工实施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

3.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建筑企业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的每个操作人员,其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所以,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分析研究并制定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科学合理、具有指导作用的、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方法。

3.5加强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覆盖面广,应全面掌握工艺流程对各专业的工序特点和设计的要求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最佳配合,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由管理层到各个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并加以考核。如不定期的检查,预先诊断、超前控制,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6加强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根据现场实际进度安排材料的进场。进场前,应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品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堆放时避免因违规堆放而出现的材料结块和锈蚀的浪费,按照施工进度严格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避免材料丢失或浪费。

四、总结

由上可见,有效的建筑施工管理,不但能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收益和提升其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不断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8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 管理

前言:

由于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殊性,建筑施工行业伤亡事故多发,安全管理漏洞诸多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加之建筑市场供大于求,施工单位往往压低投标价以承揽工程。为保证工期和质量,施工企业往往抱着侥幸心理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降低费用的投入,偶尔的投入也是应付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以致安全事故频有发生。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注重员工品行、观念、态度等人文素养的形成,通过教育、培训以期改进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使其自觉参与到安全生产实践中去。

一、加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投入力度

1、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应对安全生产工作足够的重视,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不仅是企业的工作责任和任务,而且是保障企业增益的基本保证。因为安全的投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回报,而且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保障作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和能力,需要付出劳动的、经济的成本,安全的成本既是代价,更是效益。

2、从经济学的角度,安全投入:一是活劳动的投入,即专业人员的配置。就目前来说,我们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机构设置方面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实做到了在企业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部分企业能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至于在人员配置的数量上能达到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应该说是严重不足;的。二是资金的投入,用于安全技术、管理和教育措施的费用。从安全活动和实践的角度,安全文明建设、安全法制建设和安全监管活动,都需要安全投入来保障,因此,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和保障。要加大安全措施的资金投入,更新和改造缺陷设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使生产的硬件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改善作业条件,使生产环境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使各种安全标识齐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加强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1、由于建筑施工的从业人员和工作地点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建筑业队伍构成的复杂性、建设者生活条件的艰苦性。在建筑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从工作环境上看,施工班组需要经常更换工作环境;从组织方式上看,公司的安全措施并不一定能在项目中得到充分的落实,而项目分包更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从管理看,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主要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管理,容易导致对安全管理过程的忽视;从从业人员看,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在一线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的安全素质、安全意识以及自我防护的能力差,这样就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隐患。施工企业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直接财产和停工停产损失,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造成职工精神压力和损害企业形象。

2、为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法律普及和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农民工思想政治、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农民工权益,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必须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要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激发从业人员搞好安全生产的热情,促使他们重视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会议;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利用冬期、雨期以及晚间施工闲时组织农民工学习等。

三、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从业人员。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对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应做的事情加以明确,并形成定期检查考核完成情况的制度。

3、企业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三级安全教育是新员工进入企业接受的第一次正规的安全教育,因此我们应以对职工生命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严把关口,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级安全教育,使他们从第一次就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观,积极投身到安全生产中去。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所有人员应根据各工种登记造册,在日常的现场施工过程中,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随机抽查部分现场施工人员,回来核对教育资料,保证每一个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接受三级安全教育。

4、由于建筑产品的大件性,施工现场的大型、特种设备越来越多,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种作业较一般作业的危险性更大,所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严格考核,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这种培训教育要实行理论教学和操作技术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术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上,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才准许独立作业。施工现场属于大型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等)应由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使用。

5、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安全检查要深入施工现场,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劳动条件、施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工人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检查。为保证检查的效果,检查时间、参加人员、检查内容、存在问题、限定整改时间、由谁负责整改,均应形成安全检查记录,检查人签署检查意见,检查记录是检查制度的落实。

四、加强施工现场大型设备的管理

现代化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特种设备越来越多,由于大型设备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建筑设备事故隐患隐蔽性比较强,对于大型设备的使用管理,施工企业应实行全过程管理。

1 、从源头抓起,严控采购关。建筑机械设备本身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许多建筑设备事故就是由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而引起的。该类事故主要由于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造成的,事故隐患隐蔽性强,日常维修保养不易发觉,故危害性较大。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一是企业要建立机械设备采购制度,主要机型设备购置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经济论证,从设备选型、购置、安装、调试到验收投入使用,都要专人负责,严格办理登记和交接手续;二是新购建筑机械设备都应当具备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严禁国家规定淘汰、禁止使用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2、加强设备统一管理,落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企业应着手对内部和各项目部的机械设备进行摸底清查,并统一编号建账立卡,每年至少要对照实物清查盘点一次,保持账、卡、物相符,作为设备统一管理的基础。大型机械设备应建立详细技术档案;运转时间记录;事故记录及其他有全机械设备统计制度按规定编报各项统计报表,并定期组织统计分析,改进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经营、维修工作。

3、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提高设备管理能力。企业内部必须根据规定设立一个独立的设备管理机构(部分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统一为一个管理部门),规模大的可采用设备租赁分公司的形式,独立经营、单独核算。由设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维修、保养和设备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安排、业绩考核等工作,摆脱设备无专人管理现象,确保专业设备专业队伍管理,专业人员做专业的事。

4、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操作、使用、保养规程和管理制度,主要机械设备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所有机械设备都要有专人负责。多班作业时,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季节变化时要执行换季保养。

5 、企业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监督的检查制度。设置机械设备安全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负责保管。要健安全监督,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机械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检查,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6、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严格设备报废制度。机械设备报废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磨损严重,基础件已损坏,再进行大修已不能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无改造价值的;修理费用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机型。施工起重机械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9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下面,我就这项工作讲些意见。

一、正确估价今年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政府及省建设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安监总站的指导下,我市的建筑施工安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突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加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管力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全市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为100%,其中市中心区施工现场优良率为65%,县(市)施工现场优良率为60%。应该说,我市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健全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基本建立。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安监站为核心,辐射到各县(市)区站的分级管理网络。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和重复管理的弊端,形成了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为我市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特别是部分县区将安监站独立,实行财政开支,并且为安监站配备了专用交通工具,在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上,走在了全市前列。为进一步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按照省里的要求,我们将积极与市编办和市财政局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县区安监站“吃财政饭”问题。

(二)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市认真组织了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举办培训班10期,对所有在册三级资质以上的企业经理、主管安全副经理、安全科(处)长、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参训人员达3985人。并在培训内容上,教员选拔上,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培训质量。与此同时,严格了持证条件,凡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取消安全岗位资格证持证资格。通过教育培训,我市企业各级领导在思想认识上,安全管理人员在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绝大多数企业领导都能认识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目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正在成为我市施工企业的自觉行为,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正稳步提高。

(三)争创文明工地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了更好的开展文明工地的创建活动,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一方面,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今年4月份,市安监站组织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两期“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贯彻执行安全检查标准”培训班,到**等大城市的文明工地进行了观摩学习。通过走出去,我市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的感性认识有了较大提高,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了差距所在,并将学到的先进经验、好的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积极抓好本市的典型。在我市树立自己的样板工程,组织其他企业到这些样板工地参观交流学习,积极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中激发了施工企业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标准、干有样板、争有目标,从而形成了“学、赶、超”的文明工地创建热潮。

(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得到加强。

一是增加检查的密度。今年以来,市安监站先后在市中心区组织了3次拉网式大检查,做到了“两个覆盖”,即覆盖到全市的每一个现场,覆盖到每个工程的全过程。二是加强日常检查。发现安全生产隐患,立即责令有关企业进行整改,并狠抓整改措施及落实。截止到目前,共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份,停工指令书**份,基本做到了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落实一处,切实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今年我们先后开展了塔机拆装与使用安全专项治理、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用品专项治理、多发性事故专项治理等工作,并且对施工现场围挡、硬化、绿化、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土方的遮盖、材料的堆放等重点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四是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和“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在广场进行了全面宣传,发放各种安全资料2000余份。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全社会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认识有了全新的提高。

在看到我市施工安全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仍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今年我市已发生*起死亡事故;二是全市安全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其中市区好于郊县,一、二级企业好于三、四级企业,建筑公司好于装饰公司,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一些企业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四是各级主管部门及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仍需提高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全面提高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意义重大。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各级、各单位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建筑施工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千方百计预防和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再度发生。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今年发生的死亡事故为警示,真正警醒起来,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集中精力抓好下一个阶段的安全生产,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大力开展多发性伤亡事故的专项治理。各县(市)、区要结合“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对所辖区的施工现场,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要在提前预防上下功夫,检查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放在排查事故隐患上,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跟踪落实到位。切实做到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追究责任相结合,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落实一处,坚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切实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各种违规违章指挥和作业的现象,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早发现,早处置,绝不能姑息迁就,把问题扩大化。三是搞好季节性施工的专项治理工作。冬季将至,各单位要针对冬季的施工特点,认真做好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特别要对冬季防火搞好有针对性的防范工作,避免煤气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发起,市县两级安全监督部门要就这项内容进行一次专项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消灭死角,杜绝隐患。

在检查中,一要查隐患。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查找事故隐患作为首要环节来抓,真查实查,不走过场,不走形式,不丢一个角落,不漏一个细节,力争把隐患全部彻底地检查出来。二要抓整改。对查处的事故隐患,要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明确时限和标准,及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停止施工。在隐患没有消除之前,不得恢复施工,直到隐患彻底消除。

(二)狠抓文明施工,改善城镇环境。

建筑施工现场既是反映建筑业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又是城市环境质量优劣的缩影。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快创建现代、文明、清洁的标准化建筑施工现场的步伐,强化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努力塑造现代化城镇的新形象。抓好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要突出重点。要以治理大气污染、粉尘污染、污水污染为重点内容,加大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建筑工地严禁现场溶融沥青、焚烧油毡、油漆及排放有害烟尘。施工现场出入口要设有车辆轮胎冲洗池,场内设置排水沟、沉淀池,确保污水泥浆不带出现场。抓好场容场貌治理,施工现场实施规范化围档作业,建筑物用密目网封闭,严禁用彩条布及其他不规范的物体围档。完善工地出入口和场区道路硬化、绿化建设,施工现场达到平整畅通。市中心区规定区域内的施工现场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现场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抓好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要加强督导。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及我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实施意见,坚决按照文明施工标准严格要求管理。要采取日常检查、集中检查、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县市区要将检查结果与施工企业年检、项目经理部资格和项目经理证核发相挂钩,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控,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提升全市文明施工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治本措施,逐步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10

依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督促企业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一)建设单位要依法履行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及时办理相关报建手续,不得压缩合理工期、降低合理造价,保证安全投入,及时足额支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

(二)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监理职责,保证主要监理人员到岗到位,严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关,确保专家论证审查率100%;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及时下达监理通知单,认真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一律下达暂停施工令,督促施工单位全面整改,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三)施工单位及项目部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班组,分解到个人,实现企业对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措施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领导带班制度,在节庆假日等重要时段或暴风、雨雪冰冻等极端气候条件下,企业主要负责人须到施工现场带班值守;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除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外,还应组织开展职工夜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四)加强对外地进乳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外地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日常抽查频度,强化年度考核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二、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基础

一是结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修订实施,开展脚手架工程专项整治活动,尤其是强化对超高架、悬挑架的方案编审、专家论证以及安拆作业等环节的监管,强化对脚手架支设过程中存在的架体拉结不足、剪刀撑布设不规范等通病的治理,全面提升我市脚手架工程施工水平,进一步防范脚手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的发生。

二是开展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的若干规定》(乳建字[2012]4号)文件要求,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使用登记、安拆告知、作业人员执业资格的监管,鼓励总承包单位增项安拆资质,严肃查处使用未经备案机械设备或未经检测验收擅自使用的行为。

三是开展针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检查,强化对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大型构件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审、论证及作业环节的监控,规范作业过程中的验收,严肃查处方案未经审批、论证擅自施工的行为。

四是结合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组织开展四次集中整治活动,并根据季节特点组织开展雨季、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文明创建水平

根据省厅、市建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按既定方案落实施工现场达标优良率:二级以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85%以上,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其它各类专业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75%以上,结果将作为企业资质升级、评先选优以及安全生产条件动态考核的重要依据。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11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筑施工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伤亡和损失是无法逆转的,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工程安全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广义的工程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即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03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292起,死亡1524人。2004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视进度而忽生产视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按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3)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①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

②分包转包。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

③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

(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基于各种原因,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谈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二、抓好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设业得到迅猛发展,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活跃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业从业人员逐年增高,其中大部分一线工人来自农村,建筑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但是农民工整体综合素质却令人担忧,特别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偏低,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但是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①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转贴于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三、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四、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五、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建筑三级安全教育范文12

关键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训;教育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当今,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是蒸蒸日上,然而发展所带来的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目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施工安全生产问题始终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控制三项重点工作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不足,根据统计分析,全国建筑行业80%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造成的,因此,如何提高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规范作业人员安全的行为,并最终实现安全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施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些是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来实现。

1 依法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对工人进行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落到实处。为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

我国的安全管理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指所有生产活动中要将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预防为主,是指所有的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对生产活动的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从而使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

(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度,明确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首先要明确施工现场各级教育培训的责任,确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责任人,同时明确现场安全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进行换岗或清退;第三要注意培养安全教育实施责任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2)建立健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学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每一位新工人入场(或转换工种)后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3)实行安全教育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对每一位工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卡,实施一人一卡制度,主要包括需要培训内容、学时、培训人、时间、地点以及考核成绩等。对每一位经过培训的工人进行安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4)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措施费中将安全教育培训费单独列项,并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做到专款专用,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等培训费用的资金投入。

3 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做到时刻提醒注意安全,时刻不忘安全

安全生产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安全会、安全会议、安全知识考核、安全技术交流、事故现场会、安全教育陈列室、安全卫生展览、安全教育电影、幻灯、宣传栏、警示牌、横幅标语、宣传画、安全操作规程牌等都是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的方法,以上教育方法可以分为课堂教育、现场观摩、影像教育、正反面对比教育、现场宣传教育五种类型。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要在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等的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现场对比教育,加深工人对教育内容的印象,提高工人对安全隐患危害性的认识,进而达到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4 注重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考核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往往忽视了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结果造成作业人员对施工现 场、本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一知半解,达不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导致工人由于安全生产技能、知识的贫乏而酿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