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

时间:2022-08-28 11:44:00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析;镇坪县

[DOI]10.13939/ki.zgsc.2015.43.192

1 镇坪县旅游业发展概况分析

1.1 区位概况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南,大巴山北侧腹地,东经109° 11′―109° 38′,北纬31°42′―32°13′,毗边三省,东临湖北(竹溪县),南接重庆(巫溪县),西北与本省平利毗邻。

其地处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使其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一级客源市场可定位到西安、安康、武汉和重庆省会城市,但其交通通达性较差,交通的瓶颈使地理区位之优势大大削减。

1.2 旅游业发展总体现状

镇坪县旅游资源的生态型和原真性保护比较好,但其发展起步较晚,其旅游业“十五”时期才正式开始启动。2007 年以前没有固定的旅游目的地,自 2007年鸡心岭景区一期工程竣工才正式对外形成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镇坪县积极呼应安康市提出的“绿色安康”旅游开发战略,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主要景区景点进行重点建设,打造精品景区,建立完善的生态旅游产业系统,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发展旅游作为镇坪县经济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使得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具体如下表所示。

镇坪县2007―2013年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表

2 镇坪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1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镇坪县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资源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首先,镇坪县拥有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镇坪拥有良好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其本身所具有的森林、河流、峡谷等资源使景点更为立体。镇坪森林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夏季少见的避暑胜地,休闲度假旅游、避暑度假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其次,镇坪县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镇坪民风民俗文化丰富,有五句子歌、彩莲船、秧歌、狮子舞、龙灯舞、锣鼓曲、唢呐曲、川锣鼓等民俗文化,还有庙会、特色饮食习俗等。镇坪应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历史沿革、传统民风民俗、经典传说等内容,保护文化遗产,使民俗文化资源成为镇坪旅游的又一特色。最后,镇坪县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项目。镇坪围绕“乡村游”这一主题,着力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全面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目前农业休闲旅游初具模型,如山里缘农家乐、紫荆山庄休闲度假地等农业休闲项目已初成规模。再有政府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尤为重视,目前第一批申报的美丽乡村有旧城村、小河村、宏伟村 、桃花村、先锋村、中坪村、阳安村与桃源村等。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会大大促进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旅游的发展。

2.2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概况

镇坪县现已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在一些自然型景区中配套,如在飞渡峡――黄安坝景区、自然国心――鸡心岭景区、三道门森林公园形成一些简单浅层次的乡村旅游配套产品,如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等初级产品,但乡村旅游所依托的道路、商业网点、环保设施、服务和管理设施等还存在很大不足,这成为制约镇坪乡村旅游的瓶颈。

乡村旅游商品虽然已结合主导产业和特色资源,开发出了镇坪美味佳腊肉系列,以“葛根素”为主的绿色保健药品、饮品和食品以及名优药材、名贵草木、根雕盆景等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但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如经营者对旅游产品的功能及其特性的认识不够;对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滞后,工艺水平较低。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数量少,生产“镇坪腊肉”主要为美味佳和吉元春两家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商品营销网络不健全,旅游购物设施少,经营方式单调;全县鲜有旅游商品的销售中心,各景区、景点缺乏正规的销售点,购物促销力度不大。因此,亟须对镇坪县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进行深入探索。

3 镇坪县乡村旅游开发思路探析

根据对镇坪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其旅游产品开发功能可集中在生态度假、康体养生、休闲观光、人文体验、环境教育等方面,具体开发思路如下。

3.1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开发思路

观光体验者对产品的消费仅是留下几张照片。休闲旅游者则要求与景区美景融为一体,参与各类休闲项目。乡村旅游是为快节奏的城市人群缓解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旅游活动,因此其吸引游客的核心资源是原始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乡土文化。在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及建筑形式外观的设计上,可以设计一些有乡村文化寓意的建筑造型,从视觉上让游客的眼前一亮。在餐饮方面,经营者可制作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给游客以味觉上的享受,也可以结合美食文化,展开一系列以绿色、养生为主的美食产品。在休闲娱乐方面,可以挖掘乡村远足、山地自行车等文化体验项目和产品。也可以借助主题乐园的构想,开发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游乐园,在其中可以设置古代的驴拉磨工具,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还可以放置木织布机及风车等各种传统农业生产用具。还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及现代声像等形式介绍这些农具。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乡村旅游,感受劳作的乐趣和满足感。这些旅游产品可以打破“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的固有模式,以当地农家客栈或民宿的农庄为短期居住点,向附近的乡村辐射。

3.2 从行到驻的开发思路

休闲旅游者以反复驻留为主,不同于观光旅游者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休闲作为一种心灵感受和生活状态,对厌倦了都市生活的游客形成一种持续性需求。镇坪拥有良好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其本身所具有的森林资源、河流资源、峡谷景观等资源使景点变得更为立体。镇坪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其覆盖率高达83%,是国家重点天然林保护区,其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国家珍稀保护树种33种,而且现在拥有多种乔、灌木树种。山野菜种类繁多、中草药经济地位突出,中药材品十分丰富,有大概420余种,这对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夏季少见的避暑胜地,休闲度假旅游、避暑度假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全国很多省市区县在十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后,纷纷开始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镇坪县可以以良好的环境为依托,构建具有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极品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自由自在的乡村情感寄托地,及形成城市人梦想的田园圣境。

3.3 从小区域到大区域整合的开发思路

镇坪县的旅游资源丰富,要充分借助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整合周边乡村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品体系。需要做到突出独特性,展示共同性,联合发展,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给予正确认识,对资源、线路、产品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开发,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综合开发。以区域交通优势为依托,在线路产品布局上,结合周边资源和交通线路,推出不同的精品线路。镇坪地处陕西省八条精品旅游线之一的南线最南端,是“西安兵马俑――重庆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线路上陕西段南部的重要门户区。因此,镇坪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但需要进一步激发其活力,并充分发挥其旅游区位的优势,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独创稀缺资源,将零散分布的景区景点进行整合、串联,打造独具风情的休闲度假胜地,是镇坪旅游发展的突破点和创新点。镇坪旅游的发展紧紧抓住目前我国旅游“观光时代”向“休闲度假时代”跨越的历史机遇,抓住当前陕西生态休闲度假产品缺乏的市场机遇,通过开发陕鄂豫旅游圈缺失的旅游产品,填补旅游产业链条的缺口,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才能避开强势旅游产品的锋芒脱颖而出。

3.4 从单一旅游推进到各项设施合力并进的开发思路

镇坪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等。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制定有利于乡村旅游开发的政策、法令、法规,在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规划、培训、宣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理顺并完善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乡村旅游企业运营机制,实现农民、政府、企业三方参与,采用农民参与,政府资助,企业介入的新型合作方式,整合旅游产品,拉长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链,大产业拉动大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镇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镇坪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浙江远见旅游设计有限公司.镇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3年)[Z].2014.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2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要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就必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统筹发展,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旅游发展思考。从近年的旅游趋势来看,对于旅游的目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具有自然优势资源的乡村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异,造福一方百姓的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协调、优化发展的重要方式;第三就是乡村旅游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乡村旅游的开发,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发展需求,必须通过“个性”旅游产品开发,形成有自己独特气息的旅游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效应,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三)*旅游开发带来新机遇。*集团开发的核心地位于*乡*区块,距乡政府所在地的*村较近,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带动效应非常大,根据专家分析,能直接带动的行业有14个,影响的行业有47个。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将是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带走的是山区的绿色产品、绿色品牌、对外开放的知名度;带动的将是山区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村自身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发展新路子。*乡是个移民大乡,发展工业的空间狭小,*村发展生产,增加村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接轨县里发展思路,把握自身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业是*村的一条新路子。

二、生态旅游小集镇建设功能布局定位

*乡生态小集镇建设的思路概括为“一心二轴”,即以乡政府所在地的*村为中心,以沿紧*库区、沿53省道为轴来建设。通过几届政府的努力,打造出一个“绿色村落、休闲农家”的品牌,探索出建立欠发达地区移民和谐村落之楷模点。

(一)农村社区型景观休闲村落。所谓农村社区型景观休闲村落,就是选择和利用生态环境良好,山青水秀的农村村落,对其进行统一规划、整理、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新型的农村社区,具备比较现代的配套服务设施,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服务的农村社区。而农村社区型景观休闲村落能引申出农村社区型景观休闲产业。所谓农村社区型景观休闲产业,是指以人的休闲生活、行为、需求为目标,以发展农村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社区主题、社会体育、社区文化等。乡政府所在地*村就具备了建设农村社区型景观休闲村落的条件,只要我们用心去建设,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院落溶溶月,青草池塘处处蛙”,村在果树中,屋在花间下,远看果树成林,俯看花似海的新农村社区。

(二)历史风情村落。*原是*边上的一个重镇,风景秀丽,商船南来北往,一派繁荣景象。这里留下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如*以及抗战时期的炮台、战壕等。实施*乡生态旅游小集镇建设,必须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显示小集镇的美丽和历史底蕴,进一步扩大*的知名度、美誉度。因为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缺乏生命力的,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不是旅游的帽子,不是旅游的外表,而是渗透到旅游的“血液”、“骨髓”里去的。

(三)木制玩具文化源。*乡是*木制玩具的发源地,早在*年6月,*农机厂本文来自木车间就在全县率先更名*玩具厂,从事木制玩具的生产和研发,期间走出了像何家父子(*、*、*)这样一大批对*木制玩具发展起了举足轻重影响的带头人。实施旅游小集镇建设,可以把木制玩具文化渗入,设置木制玩具手工作坊、木制玩具展厅、木制玩具会所等,以展示*木制玩具发展史和木制玩具文化。

(四)水上街市。智者乐水,乡政府所在的*村三面环水,风景秀丽,是人们理想的抒感场所。在湖边建设古代码头和吊脚楼,灯光点点,竹排成片,小船悠悠。试想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泛舟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江风渔火,夜半钟声,这是何等的享受。

三、实施生态旅游小集镇建设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积极的扶持政策。中央提出了“二十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省委、省政府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把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全省“十一五”经济发展一个新的突破口,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十一五”期间发展旅游的氛围是非常好的,在政策上也将给予更多地倾斜。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把*建设成为集生态休闲、水上游玩、名俗风情、产业观光于一体的浙西南休闲度假胜地。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到若干意见》,以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们建设生态旅游小集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制和发展环境。

(二)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在*区块高速公路出口的预留,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已突破。*集团来*乡*区块旅游开发,这为*乡与*集团携手,依托*集团走向全国创造了条件。*乡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全乡有部级生态公益林9.1万亩,水域面积1.5万亩,特别是乡政府所在地*村,三面环水,呈半岛状,景色十分迷人。还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如婺剧、出台阁、操磉、抛木毽、天后宫、寺廊、古钟以及抗战时期的炮台、战壕等,其特色明显,开发价值不可估量。

(三)深厚的群众基础。*乡是个移民大乡,受移民因素的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恶劣,历年来,村民们发展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主要靠上级部门的补助和扶持,但发展相对落后,村民增收依然缓慢的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完全改变。广大村民意识到,只有消除“等、靠、要”的思想,自我千方百计地寻求项目发展生产,边“输血”为“造血”,才能彻底消除贫困。同时,外迁相当富裕的移民以及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本地玩具老板,都有着一种回报家乡的情结。所以,当乡党委、政府提出实施生态旅游小集镇建设的发展思路时,不管是本地村民,还是玩具厂老板,都纷纷响应,并且热情高涨。

四、生态旅游小集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基础条件较差。现在保存完好的具有本地乡村特色的的乡村多位于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景区所在地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生产力落后、智力资源匮乏、资金短缺、百姓生活条件较差、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总之,这些地区处于经济区位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较差。

(二)村庄基础设施较落后。一是居住建筑陈旧。日照、通风、防火等要求并不完全满足,一些已损建筑物影响了村庄的面貌。并且由于村庄规划滞后,缺乏规划的引导,农民新建住房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房屋层数、间距等均未得到控制,没有完全符合村庄的布局格式,使整个村庄建筑格局极不协调;二是道路交通和公共配套设施亟需改善。对外交通,省道通过村口,但是村内无公共停车场;村庄内部道路狭窄、杂乱,宽度只有1.5—4米左右,公共配套设施缺乏,村内道路状况较差,并且没有专用垃圾箱和垃圾中转站。

(三)当地百姓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当地居民思想观念普遍相对落后,整体素质不高,对旅游开发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原有的乡村文化也缺乏保护和宣传意识。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珍视乡村传统的民风民俗,正确认识和保护好乡村独特的渔港、木制玩具文化。并且要在旅游的发展中学会处理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乡村主人的身份时时处处维护景区的形象,展示自身的形象,展示景区的良好形象。

五、实施生态旅游小集镇建设的措施

(一)做好编制规划。规划是龙头,规划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委托的编制单位应是资质相对较高、创意相对较好、工作认真负责。只有这样的编制单位编制出来的规划,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发展。在规划中,要明确产业布局。特别要围绕*中心村重点做好发展文章,明确几大板块开发主题。待树立品牌后,再在农家乐发展基础上较好村庄筛选一批,进行深度开发,确立*新农村建设先行地位。

(二)充分调动当地百姓参与旅游的积极性

必须改变过去当地百姓被动参与,没有机会参与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本文由21世纪写作秘书网首发居民积极性,引导鼓励当地居民融入到景区的开发管理之中。具体包括:

1、资金扶持。给予当地居民小额低息贷款支持。鼓励当地居民开办投资小、见效快的家庭旅馆、农家餐厅之类的民俗旅游,经营旅游纪念品加工、生产、销售等商业活动

2、技术扶持。技术扶持应围绕旅游业与服务当地乡村开展。定期向当地乡村居民传授适于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改善当地生态条件,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小集镇旅游发展建立绿色生态基地,也可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展绿色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红绿结合,实现以乡村旅游感召市场,以绿色旅游丰富市场的并行发展格局。

3、知识扶持。社会保障部门与职业教育培训部门应坚持常年义务为村庄的旅游业从业者提供规范化的职业培训,使之掌握基本的旅游服务规范、卫生标准、旅游常识、商业知识等,增强当地百姓参与集镇旅游的参与能力。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3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促进我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本着工作出特色,队伍建一流的宗旨,确保全乡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经济大幅提升。现将我乡上半年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12年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农业稳乡、生态立乡、科教兴乡、工业强乡、旅游活乡”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以农业为主,以旅游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基础稳固,优势突出,结构优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和格局。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3%以上,计生、综合治理工作进入全县一类行列,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一个新的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二、集镇建设

集镇整体搬迁是我乡发展史上难得的一次机遇,也是提升我乡集镇品位的一个突破口,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库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按照打造xx后花园的工作思路,高标准、高定位、高质量地稳步推进新集镇建设步伐。

三是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电站大坝到乡卫生院处公路的路基改造,预计8月前完成水泥硬化工程。集镇供电、供水工程也正在逐步完善,排污管线、垃圾站场、绿化、亮化等建设工程也正在规划中。

三、稳定工作

木洲村的稳定工作一直是乡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早在2006年,县政法委就提出了“木洲稳,修溪稳、修溪稳、xx稳”的维稳口号,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xx乡所面临的严重的维稳工作压力。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切实解决疑难、遗留问题为切入点,把矛盾纠纷、群体患事件消除于萌芽状态。

2、积极协同业主做好木洲村沿河水土流失的赔付工作。因木洲村二期护坡未启动,造成沿岛护坡高程过低,每遇泄洪,必使岛上部分地段受水侵袭,水土流失严重,群众意见也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政府及时与业主协商,对群众的受损部分给予了经济补偿,并表示及时予以启动二期防护工程。

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切实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先后启动实施了村内道路的硬化工程、引水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并通过县建整扶贫工作组的进驻,积极实施柑橘品改、蔬菜大棚、农家乐等项目建设,让木洲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让他们把心思从蛮要工程当包头转变到了实实在在搞开发上来。

目前,全乡社会大局基本稳定。

四、其他各项工作

1、农业方面

重点一是抓好征溪口村750亩的国土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500余亩;二是抓好龚家湾村450亩葛根种植培育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完成280余亩;三是抓好库区网箱养鱼,目前全乡已有网箱824口,扶持网箱养鱼专业户82户。

2、旅游休闲业

试点起动旅游休闲业项目,充分挖掘我乡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库区旅游休闲开发为依托,抓住大洑潭电站库区开发和清波浪新集镇建设的有利契机,增强新集镇与库区发展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旅游开发“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的思想观念,激发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旅游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开发,重点抓好以木洲大坝为点,沿木洲至龚家湾、木洲至黄埠库区游的“一点两线”建设,乡党委、政府在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奖励“农家店”和“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同时组织邀请发改、旅游、规划、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或专家来乡实地考察,为我乡的旅游规划及开发工作献言献策,按照将我乡打造为“xx后花园”的总体思路,使旅游业成为壮大我乡财政、促进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五、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干部、干部与干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营造了一个团结有活力班子队伍和风清气顺的工作氛围。二是要秉着“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开展“建功创业”活动,倡导岗位建功,积极鼓励干部创业。整顿作风、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抓好村支两委班子主要成员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6.8”洪灾受损情况

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启动防汛预案,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加强汛期值班制度;二是加强汛期预警措施的落实;三是积极排查、消除灾害隐患;四是组织开展抗灾生产自救活动。

七、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1、按照“先稳定,再发展”的思路,重点做好全乡的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按照打造“xx后花园“的思路,重点加快新集镇的建设步伐和后续管理工作,完善集镇功能,确保新集镇年底前初具规模。

3、按照“保类进位“的要求,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年初所定目标的实现。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 襄樊市协同发展总体思路模式选择

襄樊市下辖3县、3市、3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万人,乡村劳动力180万人。作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之一,襄樊市具备一定农业基础,同时也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优势。适逢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何同步发展至关重要。

一、协同发展总体思路

遵循既要“宜于人类生存”又要“促进生态平衡”的思想,立足于襄樊市“十一五”旅游规划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吴必虎与林峰的相关游憩休闲地带划分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把襄樊市同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定位为:立足旅游,通过新农村建设,打造城市后花园。短期来看,离城区距离较近的乡镇(25公里以内)是优先发展区域,可以在开发旅游吸引物的同时,多发展农家休闲、娱乐、餐饮;距离较远乡镇可以适当在景区周边发展农家餐饮,但主要应以农业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为主,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荆山生态旅游区。确立总体思路的基本依据如下。

1.襄樊市版土界限

襄樊市是一个中等城市,其平面版图略呈平行四边形。其东线北端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园寺林场,与随州相连;南端止于宜城市流水镇马头村,与钟祥相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09.5公里。西线北端起自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与河南相连,南端止于保康县马桥镇,与房县和神农架林区相邻,两端直线距离122.8公里。辖区南北纵距最远两端点,北端为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南端点止于南漳县东巩镇苍坪村,两端点直线距离约157公里;东西横距最长两端点,东端点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园寺林场最东端,西端点至于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两端点直线距离约228公里。襄樊市城区几乎位于版图的中心。

2.襄樊市“十一五”旅游规划

《襄樊市“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未来五年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将襄樊市建设成为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科考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并富有魅力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力图形成“一心、一环、三带、六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一心”指城市景观核心区;“一环”指环襄樊市区的城市近郊游憩带;“三带”指三国文化旅游带、大荆山生态旅游带、汉江风光旅游带;“六区”是指根据襄樊市行政区划范围,将其划分为谷城县旅游区、保康县旅游区、南漳县旅游区、枣阳市旅游区、宜城市旅游区、老河口市旅游区。

3.襄樊市“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襄樊市“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同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6.4%;全市转移农业人口5%,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农业与非农业比值由4:6提高到3:7;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等等。期间工作重点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畜牧业、粮食生产以及经济作物),调整农业结构;通过一县一品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优质小麦、水稻、油料、棉花、蔬菜、有机茶、食用菌、林果、畜禽、花椒等基地;坚持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广标准化技术,提高质量安全;加快发展非农产业,扩大转移就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

二、指导性原则

在上述襄樊市同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有必要确定系列原则用以指导实际开发活动。下面根据国内外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预防性地提出以下几个重要原则(基本根据开发战略制定思路的顺序),期望能引起注意。

1.绿色发展原则

该原则充分体现了“立足旅游,通过新农村建设,打造城市后花园”的思想。强调在同步过程中,应具有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绿色保持、和谐共处等相关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融入具体开发实践之中,从而最终实现农村持续进步并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主导市场原则

旅游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开发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普通产品可以运到消费地以方便消费,而旅游产品需要旅游者移动到产品所在地消费,它不会主动去适应市场,而要市场去适应它。另外,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垄断特征,可以满足消费者求异心理。基于此,从长远看,在核心旅游产品开发时,只有树立“主导市场”观念,才能设计开发出能引导市场潮流的旅游产品。而那些市场主导的短、平、快项目,只能作为辅助项目开发。

3.差异化原则

差异产生距离,产生美;也只有存在相对差异,才会避免千村一面,出现要素流动,发生合作;也只有具有独特魅力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态。这就要求在发展模式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异,你异我优的思路,尽力避免出现同类同质化现象,以个性取胜、特色取胜。

4.文化筛选原则

该原则主要是指在同步协调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冲突,弘扬优秀本土文化,尤其是在前期或中期应进行优秀文化评价筛选活动。在同步发展过程中,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文化冲撞并不一定力量均等,强弱势文化冲撞几率更大。这种情况下,必须遵循文化筛选原则去保护弱势文化之中的精品。

5.惠农原则

乡村旅游被很多国家认为是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以其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可辐射周边农民致富,还可拉动较远距离的农民从事旅游运输、种植养殖和商品生产。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农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惠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始终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终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发展旅游,以是否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为主要评价标准之一。

三、同步协调发展模式选择

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中等城市,面对众多优质及潜在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国乡村游”的大好形势下,找出一条合适的同步发展路子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通过城市带动、景区、明星城镇、特色村落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等可以有效实现二者协同发展。

1.城市带动型

这是因为城市郊区相对其它农村地区具有突出的发展比较优势。第一,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很早就明确提出,距离中心城市距离远近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也不同,而郊区主要功能是作为城市的菜篮子,为城市服务。第二,吴必虎在《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认为大中城市周边200公里以内是城市居民周末度假高频区;而林峰19根据城市居民消费特点,对周边地域消费特点作了划分,并认为该范围内的农村都具备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乡村旅游是一项主要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旅游形式,城市居民构成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旅游景观具有临近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襄樊市“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构建城市近郊游憩带,可以抓住有利形势,加大郊区(距离市区25公里以内)旅游的开发力度,带动郊区发展。

2.景区带动型开发模式

大部分景区尤其是自然名胜风景区一般位于农村或城市郊区。但由于这些旅游目的地形象很好,加上政府对其重视,交通、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良好,可进入性极佳,客源长期稳定。依托这些著名景区,可以实现景区、农村、农民三方受益:首先,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发展;其次,可以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最后,能够进一步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于襄樊市而言,隆中风景名胜区、谷城薤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南河小三峡、南漳水镜庄、香水河景区、保康野花谷景区、枣阳白水寺景区、宜城楚都皇城、老河口梨花湖滨水景观等都可以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点)带动周边地区,以及乡村旅游发展。

3.名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

名镇建设带动是指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特色乡镇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进一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实现同步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1)拥有较雄厚的实力可以从长远考虑,自行论证开发,实现开发本地化;(2)开发本地化,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3)名镇建设与乡村旅游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襄樊市目前具有这样条件的乡镇如谷城石花镇、枣阳市吴店镇、南漳武安镇、宜城郑集镇、老河口仙人渡镇、保康马桥镇等等。这些乡镇或以经济见长、或以历史文化见长,皆可以作为特色乡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

4.特色村落建设促进模式

襄樊市在长期建设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系列非常典型的新型村落,如:历史人文型新村――枣阳市火青村,生态环保型新村――谷城县堰河村,资源开发型新村――保康县尧治河村,艰苦创业型新村――保康县堰垭村,旅游带动型新村――南漳县鱼泉河村,休闲农庄型新村――樊城区郭岗村等等。把这些特色村落视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更为有效地解决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加速产业非农转变进程。

5.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目前,襄樊市已初具规模的农村特色产业有保康反季节蔬菜、荆山山区茶叶、老河口水果、襄阳朱坡草莓、程河柳编等。把这些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量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产业农庄,会达到双向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Z].襄樊政发[2006]33号

[2]襄樊市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EB/OL]xftjj.省略/gb/2005.htm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路径;模式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16

Analysis about the Path and Pattern of Brand System of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Langfang

SHAN Fu-bin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Langfang,Hebei 065000,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system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path and pattern, it was building the brand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of Langfang. The path was to cultivate the industry internal competitiveness and shaping the image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pattern included five types,there were relying on the agricultural high-tech,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the distinctive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special towns and villag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brand system; path; pattern

廊坊市作为环渤海区域内重要城市之一,优越的区位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基础,多元农业、特色村镇、农业文化、民俗风情、特色工艺品等 [1],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经过多年建设,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已渐成规模。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精品项目少、重游率低等问题[2]。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廊坊市乡村旅游产业整体水平提升,阻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提高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有力支撑廊坊市“休闲之都”的城市发展定位,必须走品牌化建设分道路,促进产业快速升级。

1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1.1 培育了一批效益良好的龙头项目

经过多年发展,廊坊市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龙头项目”。例如,永清县杨家营绿色采摘村、瓦屋辛庄文物古迹赏析村、三河市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区、安次区金丰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等。这些龙头项目主题鲜明、文化品位较高,在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

1.2 构建了以休闲为核心的功能体系

在廊坊市打造“京津第一休闲空间”总体概念的指导下,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园、农家乐、休闲渔业小区、民俗村等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项目主要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参与体验、康体娱乐、民俗感知、餐饮住宿等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选择空间。

1.3 能够有效对接京津大城市游客的需求

廊坊市作为北京与天津两大城市的“后花园”,与京津两大城市紧密相连。随着京津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与工作压力的增大,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充分接近自然的空间来缓解压力。廊坊市正充分利用了空间区位优势,以丰富的旅游产品与优质服务,积极吸引京津城市游客。

1.4 与现代农业生产实现良好地协同互促

廊坊市作为北京、天津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为丰富两大城市的“菜篮子”提供了良好保障。廊坊市区域内的瓜果、蔬菜、畜禽生产基地,在为京津市场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展观光体验业务,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农业休闲有效融合、互促。

2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旅游品牌的实质是给游客带来独特精神享受的一种承诺,它是建立在旅游资源或旅游地域的独特性之上的。狭义的旅游品牌是指某一种旅游产品的品牌;广义的旅游品牌,则包含单项产品品牌、旅游企业品牌、公共性产品品牌、旅游地品牌等[3]。笔者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建设廊坊市乡村旅游的品牌体系,应该包括旅游产品品牌、旅游地品牌、以及相匹配的农产品品牌等。

构建旅游产品品牌要充分注重整体观念,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面展开。其中,文化植入与突显特色是保证旅游产品品牌建设效果的关键。建设廊坊市乡村旅游业的旅游地品牌需要立足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对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题进行定位,树立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乡村旅游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品牌建设离不开相应的农产品。通过知名农产品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3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定位与目标

3.1 品牌体系建设的定位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的品牌体系建设,需要基于大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通过文化创意、农业科技与现代服务的有效融合,将其打造成环渤海地区内以现代都市休闲功能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区、现代农业资源要素有效集聚、科学利用的示范区,引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

3.2 品牌体系建设的目标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要基于产业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产品的品质,全面提升产业价值水平,构筑以农、林、牧、渔产业为基础,集观光采摘、操作体验、度假租赁、康体娱乐、科普教育、示范推广、会展培训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传统优势农业和生态环境禀赋,融合区域社会历史、产业传统、民俗节庆和农业文化,借助主题创新、经营创新、景观创新、产业融合创新、活动创新,培育产业优势。同时,保护生态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依托品牌化发展,使廊坊市乡村旅游业成为集信息交流、文化传承、就业创业的平台,促进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4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4.1 品牌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实现廊坊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目标,需要基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现有产业基础与优势,以打造廊坊市乡村旅游业的品牌体系为核心[4],以京津地区城市居民的特色需求为出发点,强化特有农业资源要素、文化要素的集成利用,完善现代化的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保障体系[5],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功能体系的优化,提升产业整体价值水平。

4.2 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路径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打造特色旅游吸引物。培育竞争力是对产业内在发展能力的提升,是产业品牌体系建设的内在支撑[6];打造特色旅游吸引物是产业外在形象的体现,是对游客的有效吸引。

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各级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系统规划与开发,制定科学制度,引导与扶持相关主体参与产业的品牌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信息、技术等配套服务。强化经营主体对资源要素的吸引、集聚、利用能力。通过政府科学驱动、保障体系完善与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特色旅游吸引物能够有效吸引游客,保障经营主体获得收益回报[7]。廊坊市乡村旅游业特色旅游吸引物的打造,需要以旅游者需求为基础,依托特有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文化,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与开发。特色旅游吸引物要给旅游者带来直观的感受与深切的体验,促进产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

5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模式

5.1 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模式

廊坊市城区内、三河市内乡村旅游主要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展开,提供观光、体验、科普等服务。这类乡村旅游业的品牌体系建设,需要以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载体,以高新农业生产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体系为辅助,重点发展绿色农产品采摘、科技体验、租地耕种、农业节庆、技术交流、农产品展销、农庄餐饮等业务,吸引都市白领、青少年,满足大城市的居民需求[8]。

5.2 与旅游景区相互配套的模式

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香河县等地区内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博物馆、自然景观等景区。这些地区的乡村旅游业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发展。此类乡村旅游业的品牌体系建设,重在强化农家乐、娱乐休闲、体育俱乐部、健康运动、农史展览、民俗收藏、手工艺品展销等业务,与旅游景区之间形成相互匹配。通过二者间的良性互促,凸显乡村旅游的生态优势与优秀文化。

5.3 以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模式

在廊坊市安次区、永清县、三河市等村镇内,拥有大量的葡萄、梨、桃、西瓜、蔬菜等生产基地,以生产基地为载体,也是打造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的模式之一。此类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的核心是构建农业产业链与旅游产业链的“双产业链相互驱动”[9]。即以精品果蔬品牌,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借助旅游品牌,扩大优质产品销售。

5.4 以特色农业文化为支撑的模式

廊坊市拥有胜芳镇花灯、固安屈家营音乐、文安武术,永清扎刻与剪纸、三河豆腐加工工艺等传统农业文化。依托传统农业文化,也是一种建设乡村旅游品牌的模式[10]。开展吹奏音乐会表演、舞蹈花会表演、传统手艺表演、民俗展演、创意产品制作等活动,配以文化产品销售,让游客对农业文化获得深刻体会,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5.5 以特色村镇为载体的模式

廊坊市胜芳镇、高楼镇、?t阳镇、南营镇、辛庄村、杨家营等村镇,或是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或是以现代化新型农村为特点,或者拥有难得的田园风光。以这些特色村镇为载体,也可以有效塑造产业的品牌。在保持村镇原有特点的同时[11],辅之以风情民俗、田园风光,发展乡村度假游、田园风光游、民俗体验游等业务,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度假场所。

参考文献:

[1] 李艳.京津冀区域特色旅游合作开发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27(4) :114-116.

[2] 李海桐.廊坊市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9,5(6):5-6.

[3] 黄其新.区域旅游品牌化的驱动因素与战略组织――兼谈武汉市推进旅游品牌化发展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5(3):57-58.

[4] 王婉飞,单文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德清县乡村旅游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101-104.

[5] 邱玉华,吴宜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2(1):101-104.

[6] Charles R , Brent J R.旅游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5-175.

[7] 方世敏,周荃,苏斌.休闲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1):71-77.

[8] 周晋.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信阳胡店乡村旅游调查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1(6):88-90.

[9] 肖晓.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模式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2-85.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县“又好又快,优势优先,全面实现领跑进军”的战略目标,以优质服务为前提,以加强行业管理为基础,以建设大旅游为着眼点,以旅游宣传、旅游招商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我县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借旅游产业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位、生态质量;借旅游产业优势,形成支柱产业,促进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借旅游产业融资功能,建立招商引资的投入机制;借旅游整体营销策略,促进食、住、行、娱、游、购整体服务功能的提升。争取在未来五年内把我县建设成省内知名的旅游强县,并将我县的乡村旅游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使旅游产业迅速成为县域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三、今后五年旅游发展规划

好风凭借力,风正一帆悬。当前正处在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在今后五年里,*县旅游业将努力构建以*为龙头,以“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两翼,以全面提升规划、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主体,以创建部级旅游品牌为载体的城郊休闲旅游格局,坚持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朝着旅游强县目标不懈努力。

(一)确立一条发展思路

*县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有强大的市场推动力,*两型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县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旅游产业上抢得先机,结合现有的资源区位优势,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宜以城郊型休闲旅游为佳,努力打造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都市休闲度假目的地。同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创建全国旅游强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争取用3—5年的时间,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抓住两把钥匙

旅游业要实现良性发展,真正做大做强做优,离不开开发与管理两把钥匙。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到双管齐下,两手并重。一方面,狠抓开发,加强招商引资,引进旅游战略投资者,把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做大;另一方面,要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净化旅游市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努力创建和谐旅游、诚信旅游、开心旅游良好局面,推动我县旅游业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三)打造三条特色线路

随着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县一日游逐步成熟,我县今后将在三条特色线路的打造上持续努力,并且以此为基础,把主要景点纳入省市大线路中,不断做大入县游份额,增加旅游人气,夯实旅游品牌。

一条是加强传统教育、激励革命斗志的红色旅游线路:以*纪念馆为龙头,从*乡、*镇、*镇、*镇到*镇,沿途有*纪念馆、*山抗战旧址、*村清代民居、*徐特立公园、*故居和许光达故居等主要景点。

二条是展示乡村风采,亲近美丽家园的乡村旅游线路:以*农业旅游示范区为龙头,从*镇、*镇、*乡到*镇,沿途有*庙道教文化旅游区、*农业旅游示范区、九道湾水上游览区、*生态公园、*野生动物园等主要景点。

三条是观赏与教育并重的工业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龙头企业有远大空调、三一重工、中粮可乐、长丰猎豹、LG曙光等。

(四)强化四轮驱动

当前我县旅游产业有四个构成部分,分别是景区、宾馆、乡村旅游点和旅行社。在今后的五年中,要把这四个轮子都转起来,而且转得又好又快,转出*县旅游业的崭新明天。

一为等级景区:现有*生态公园、*纪念馆两个三A级景区,力争五年内成功创建为四A景区,同时努力创建*庙、*山、*湖、*旅游区、*动物园、*旅游区、*湖、*水库、金井水库等等级景区点。

二为星级宾馆:现有开元大酒店、明城大酒店、天成大酒店三个三星级宾馆和明城国际大酒店、开*城大酒店两个申报五星酒店,一个四星级酒楼新悦酒楼,一个申报四星级酒店紫鑫大酒店,开*城贵宾楼和碧桂园威尼斯也已对外营业。今后将建成以*为高档酒店基地,以*、金井、*为中、低档酒店卫星城,以*、*、*山、*村、*湖、白鹭湖、*水库为度假酒店基地的多层次多特色旅游酒店格局。

三为乡村旅游点:现有一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农庄三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区和56家星级“农家乐”,今后将建成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为代表,以星级“农家乐”为补充的全县乡村休闲旅游网络,全县的高星级“农家乐”将稳定在60—80家。

四为旅行社:现有*旅门市部、新康辉门市部等五家旅行社及门市部,今后将有控制地适度发展,争取与我县社会经济水平和旅游产业规模相适应。

(五)建设五个功能区

按地域分布,根据各自的资源特色和发展基础,我县今后的旅游业从北至南,将建设五个特色功能区,犹如镶嵌在一根藤上的葡萄串,各有亮点且相互依存。

1、*红色旅游区:位于我县北部,主要景区(点)或资源有①*纪念馆②*山旅游区(抗战旧址)③双江旅游区(烈士陵园)④金井茶乡“农家乐”⑤白鹭湖度假村。着力打造突显红色旅游,涵盖茶文化和乡村度假的旅游区。

2、*文化历史旅游区:以*镇*村为核心,主要景区(点)或资源有①*旅游区(含棠坡清代民居和*文化历史博物馆)②*湖旅游区③北山高星级“农家乐”集群④麻林温泉⑤大山冲森林公园。将着力建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的旅游区,彰显我县文化历史特色。

3、*工业、休闲旅游区:*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中心,主要景区(点)或资源有:①工业旅游(以远大、三一、长丰猎豹、LG、中粮可乐等为代表)②餐饮、休闲(以明城集团、开源集团、威尼斯、紫鑫、天成,以及颐而康、巴蜀鑫源、重庆富侨、星城贵宾店、湘水足浴等为代表)③购物(以易初莲花、新一佳、步步高、通程电器及湘绣市场、茶叶市场为代表)④民俗文化街(以特色餐饮、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群众演艺为代表)。突出工业旅游,做好休闲服务,丰富旅游购物,彰显文化娱乐。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7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旅游产业;产业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90-02

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建国初期,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实施了城乡分治的发展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为有效化解这一矛盾,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自此,加快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成为时展的主题之一。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近年来,重庆不断探索,先后实施了公租房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等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但鉴于城市化水平较低、乡村产业化程度不高、城乡分割的历史积淀与惯性较强等现状,如何挖掘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一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江津自古自然、人文景观丰富,近年来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文以江津区为例,就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联性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实质就是纠正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关系,将城市和农村纳入统一整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统一谋划,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发展。具体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统一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主要包括:统一城乡用地规划、统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统一城乡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即在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下,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配置,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即突破传统体制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切实给予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实现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即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不断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同时,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支出体制,切实将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统一支出范围。

(二)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联性

江津区地处渝川黔金三角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富集,全区共有各类文物603处,各类风景名胜古迹52处,12大景区400多个景点。

全区农业人口约占65%,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农业情境化与体验化的特性,加之旅游开发要根植于本土资源的要求,决定了旅游产业必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以规划为先导,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框架。按“三重叠加”的规划要求,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全区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及重要景点的控制性详规、旅游小镇的控制性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以此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确定以旅游小镇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并完善与之配套的土地、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等政策;三是以农业生产要素的融入为导向,确立旅游产业链;四是加强旅游环线规划,确立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二是以产业为依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动。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群。因此,在打造旅游产业链的过程中,坚持以本土资源为基础,通过农业生产要素的融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从而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凸显本土资源的独特吸引力,增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以此实现以下目的:一是加强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资源的整合,通过农业资源情景性和体验性的特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二是通过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加快其规模化和市场化进程,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附加值;三是通过确立开发特色农业资源的产业链,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

三是以管理为保障,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平台。在推进旅游产业与农业特色资源融合的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从真正意义上消除农民进城的制度。以此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旅游小镇规模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承接农民转户进城,实现其在享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权利;二是通过特色农业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进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三是通过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帮助农民就业,提高其收入水平。

四是以增收为目标,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表现。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资源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培训等方式,实现了部分农民在旅游产业链中就业,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二是通过特色农业资源的规模化经营,不但实现种植大户的增收,而且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增加了其收入;三是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参与市场交易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特色农产品变现的机会,增加了部分农民的收入;四是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帮助农民享受了土地的增值收益,而且通过外出务工,增加额外收入;五是通过对区域旅游综合开发的专项财政补助,增加了农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经费,从而在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其增收。等等。

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可以有机融入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各个环节,成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二、旅游产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结合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联性,下面,就江津区旅游产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一)规划缺位,制约城乡资源整合

近年来,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江津区先后编制完成了《江津区旅游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江津区旅游营销规划方案》等4个规划方案和四面山旅游、爱情天梯、水口寺高尔夫球场、头道河场镇改造等4个专题规划,对推动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全区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规,导致旅游定位模糊,区域功能布局不清,延缓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对旅游小镇的规划不足。由于投入不足和规划缺位,导致旅游小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发展滞后,难以承担农民转移和农业生产要素变现的重任;三是前期规划的着力点是观光旅游产品,不仅造成同质产品聚集过密,低层次开发、简单模仿现象严重;而且导致旅游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农村特色资源难以市场化和规模化;四是前期规划仅重视个别景点,忽略了对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不仅降低了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弱化了旅游产业的区域带动效应。

(二)产品单一,阻碍城乡要素互动

近年来,在“大旅游江津”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江津区紧紧围绕“大招商、大投入、大营销”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实现了全区旅游经济的较快发展。2010年全区旅游接待量达到391.2万人次,同比增长42.4%;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03亿元,同比增长43.3%。旅游业已成为全区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与此同时,投入产出比低,区域带动效应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产品单一。目前仍主要以观光型产品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生产要素参与率不高,延缓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旅游服务设施落后。目前景区内星级饭店、休闲娱乐康体等设施严重不足,难以提供高参与性、高体验性的旅游和娱乐服务,导致旅游消费水平较低,旅游收入不高;三是农业产品与旅游产品的融合不够。目前的产品开发方式单一,特色农产品参与度不高,难以为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四是配套设施落后和扶持政策过少,导致农户参与度不高,造成旅游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脱节,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

(三)管理滞后,延缓统筹城乡进程

近年来,江津区不断创新旅游管理模式,在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引入农户和特色农业资源融入旅游产业链条,在实现部分农民增收的同时,不断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但由于规划缺位和产业推进乏力,旅游产业在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方面的工作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旅游小镇的推进力度不足,导致以小镇为平台,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并完善其保障体系的工作收效甚微;二是由于旅游产品单一,特色农产品参与度不高,不仅难以满足农民就业需求,而且造成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受阻;三是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影响了服务品质提升和服务人员素质提高;四是由于旅游开发线路仅停留于个别景点,不仅造成与周边区县旅游产品开发的同质性,而且导致区域联动效应无从发挥,最终滞缓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结论及对策性建议

基于对江津旅游产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由于规划缺位、产品单一及管理滞后等原因,造成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就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作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完善旅游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一是充分借鉴目前较为成熟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段编制法,完成《江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江津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重要节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二是在旅游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突现“旅游活动”的社会关联性、“旅游生产”的经济关联性、“旅游目的地”的差异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等基本要素,从而保证旅游规划即能彰显和推广旅游目的地的个性,又能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达到旅游产业赢利的目的;三是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以规划的方式对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二)打造旅游小镇,承接城乡发展。

一是按照旅游小镇的要求,加快推进四面山镇、中山古镇、塘河古镇、石蟆古镇、白沙镇及李市镇的建设步伐,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辐射周边,统筹城乡的重要支撑点;二是根据本土资源特点和旅游景区定位,将中山、塘河、石蟆及白沙打造成为古镇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小镇,将四面山打造成为山水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小镇,将李市打造成为乡土休闲与生态体验为主题的旅游小镇,通过产业复合经济效应促进农民人居环境的改善、收入的提高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三是在加快旅游小镇场镇规模扩大的同时,积极扶持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链的中后端环节(加工、仓储、批发等)与旅游产业的综合服务环节(商业、交通、住宿等)的结合,实现三次产业的互动格局;四是从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对旅游小镇实施高标准管理,使其真正成为统筹城乡的支撑点。

丰富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优化旅游产业的选择,确保其不仅要与本土资源存在一定产业链交叉,而且具有一定情趣性、体验性和文化性;二是从设计、生产等环节入手,坚持市场化导向,走品牌化路线,在推进产品研发的同时,加快产品生产的规模化进程;三是积极开发长寿江津和富硒品牌,充分利用现有长寿老人122人,重庆市唯一的和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这个品牌。解读长寿秘诀,与环境和食品中富硒元素息息相关。江津区90%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和偏高硒水平,高硒土壤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富硒优势和长寿之乡条件,开发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花椒、富硒畜禽、富硒水产等富硒产品。培育富硒骨干龙头企业、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延伸富硒产业链条,以资源优势助推旅游产业;四是依托文化和生态两大资源优势,在着力培育旅游精品的同时,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和生态产业链。如在文化产业链方面,以“名帅圣乡,古镇人生”为主题,挖掘以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教育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以婚俗文化、爱情文化、庄园文化、楹联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生态产业链方面,以“四面山水,丹霞瀑乡”为主题,以“爱情天梯”为焦点,重点推进四面山国家旅游景区建设,有序推进清溪沟、黑石山―滚子坪、骆崃山以及大圆洞的生态旅游资源;四是整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渝川黔“金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旅游联动机制,提升旅游资源价值和品牌。

参考文献:

[1]范省伟.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漆明亮.城乡统筹发展与重庆旅游布局[J].重庆社会科学.2007,9

[3]谢金峰.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8,10

[4]任保平,梁炜.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态势、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08,10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8

1三岔河乡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1.1优势分析

1.1.1地理区位优势三岔河乡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城东北,距习水县城38公里。北与重庆四面山相邻,南与良村镇隔山相望,西与程寨乡接壤,东与大坡、温水镇一岭相依,习水河穿境而过。同时紧邻世界级丹霞地貌自然风貌旅游区,是“川黔渝旅游金三角”核心区域的重要节点。全乡幅员163平方公里,总人口2.25万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客源的到来提供了可能性,也为集镇旅游开发提供了保证(见图1)。

1.1.2生态景观资源优势三岔河乡自然环境优美,乡内阡陌纵横,江河、绿田、古树名木相映成趣,优雅静谧;景区内更是山峦重叠,云蒸霞蔚,山大沟深,纵横交错,沟沟有溪流,岔岔有清泉,竹木繁茂,林静幽深。其紧邻的国家4A级自然风景区丹霞谷景区,有着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是避暑休闲、观光旅游、科学考察的理想胜地。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资源是三岔河乡发展乡村旅游的雄厚基础。

1.1.3旅游政策优势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旅游产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习水县按照贵州省“建设旅游大省”和遵义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战略思路,确立了“把旅游业建成后续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全县上下致力于把旅游培育成为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不断加大旅游规划和宣传推介,积极招商引资,着力改善旅游各项设施条件,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我们发现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表现出对旅游业发展的极大关注,并在产业的发展中给予支持,三岔河乡的旅游产业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发展前景大好。

1.2劣势分析

1.2.1旅游形象单一不突出三岔河乡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山水或人文等资源条件,但其资源并非知名和独特。旅游区目前活动内容还是一般性农家餐饮、垂钓等,形式较少、旅游产品质量低、形象单一,旅游者参与体验程度不高。由于低层次开发,尚未开发出合理的产业价值链,还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包装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实现真正的乡村旅游大发展。

1.2.2公用设施存在制约近几年三岔河乡逐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乡内公路、村舍、环境设施有了基本改善。但如果面对大规模的旅游设施和公共设施需求时,现状的公用设施建设仍然对市场需求存在制约。如专业的导游、住宿、餐饮、卫生等设施较缺乏,“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的旅游服务产业缺乏,导致目前旅游接待水平一般。

1.2.3管理和经营技术欠缺三岔河乡现有的建设内容、土地利用、生产生活方式等,基本都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而来。面对乡村旅游这样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当地群众相对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和意识及市场开拓能力。因而,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产品开发陈旧、管理松散、经营模式随意化、服务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熟的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2美丽乡村特色的旅游规划策略探讨

在乡村旅游热的潮流下,三岔河要在众多乡村资源重复建设和激烈的竞争中走出自己的方向,“美丽乡愁”成为我们规划中资源整合的主线。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乡村千百年来传承的田园风光、生产形态、农耕文化、民风民俗和乡村聚落等不仅是构建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城乡人民寻找的心灵慰藉和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关键,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标尺。

2.1总体规划思路

2.1.1项目定位三岔河乡周边山体环绕、景色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是体验山水自然的绝佳世外桃源,可谓“山作锦屏何须画,水作琴声不用弦”。规划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农耕文化、红苗文化、工业文化交织在一起,给这个世外桃源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规划避免“千村一面”的现代化改建,明确强化本土优势资源和风土民情,树立自身特色。在依托北部紧邻的世界级丹霞地貌资源和自身经济、生态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三岔河乡为一个集“旅、居、业”和谐一体的风情旅游度假小镇,使之成为“川黔渝旅游金三角”核心区域的旅游新高地。

2.1.2旅游空间结构在乡域镇村体系的“集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中,规划依据各村的旅游资源异同,避免同质竞争,确定梯次合理、一村一景、集中发展的特色发展思路。利用全乡规划的两级旅游线路,有效串联乡内各级旅游景点。其中,以程寨乡至重庆四面山的二级公路为依托打造一级游线,加强丹霞景区与旅游服务集中地的有效联系;乡内各村景点景区则依托二级游线加强联系,形成连线成片开发模式(见图2)。

2.1.3用地规划特点用地弹性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划分用地属性来满足乡村旅游和生产生活发展需求。考虑到大量旅游人群的涌入对当地各项用地标准产生的冲击,规划中对于各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对外交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工程设施用地等指标相较一般乡镇的指标略高。目的在于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2.2美丽乡村的旅游规划策略

2.2.1生态景观规划彰显自然之美,改善人居环境(1)生态景观保护规划以乡村原生态为基调,以乡村风情为特色,采用规划先行、生态保育的方法,发展与保护并举,以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核心,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乡村美丽田园风光的保护,达到见山见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境界。在核心景区规划以保护原生态和营造度假养生的景观为主;在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的中心集镇区则以农业种植景观和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景观为主,包括滨河开放绿地、山体周边带状绿地和各居住片区内部绿地。(2)环境保护和改善规划中提出营造乡村“天蓝、山清、水绿、地净”优美环境的发展目标。针对核心景区接纳大容量的游客对环境的冲击,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依据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同时在全乡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包括整治已污染河水,改善水质;实施卫生设施改造,提高抽水马桶安装率、化粪池覆盖率;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初次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对乡村进行全方位规划,科学布局,实施村民广场美化、道路拓宽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等工程,逐步完善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3)乡村旅游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塑造了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景观风貌的基础上,也提升了当地的生态景观品质。通过美化乡村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状况,优化农业景观等,彰显了自然山水之美,直接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了美丽乡村的自然之美建设。

2.2.2乡土风貌规划传承文化之美,突出人文情怀(1)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记录着人类文明足迹和人与自然相处过程的乡村文明,原生态的自然乡村风土人情是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寄托和认同,也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和和谐社会的根基。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家科林比姆指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千万不要破坏这些资源”。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便是发展的关键。依据三岔河自身的特色,规划推出两种文化旅游品牌,分别是在山水恬适之间体验高品质山水景观的自然文化游览和感受传统的农耕文化、红苗文化和手工业文化交织盛宴的民俗风情体验游。规划通过将乡内散落的乡村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传统进行系统组织和开发,使乡村文化得到继承和保护(见图3)。(2)乡村风貌改造在三岔河集镇旅游接待区的风貌规划中,规划汲取了当地黔北建筑特色和体量尺度特点,以求新建开发内容与传统特色有机融合,使村内整体风貌和谐。此外对村内公共场地、围合庭院、小公园等也进行风貌整治,为当地群众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文化展演和民间民俗文化产品的展示等提供了场所,使农民群众在也享受到旅游文化发展发展过程的成果(见图4、图5)。(3)乡村旅游促进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不仅让游客认识到三岔河乡丰厚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当地淳朴热情的民风,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活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市场经济下文化资源和生产生活的流动融合,实现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促进了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

2.2.3公用设施规划奠定生活之美,推动民生建设(1)旅游服务设施需求规划坚持设施先行,加大公用工程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投入,以确保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工程设施来提高三岔河乡的旅游服务能力。全乡打造外优内畅的道路系统,对外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道路衔接,对内衔接旅游线路。集镇旅游接待区增加旅游客运设施,完善静态交通设施,并根据旅游车辆数量按照国家标准在各旅游换乘处、本村入口处设置停车场。此外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包括在集镇道路、沿河以及村内景点配置废物箱、公共厕所、通信设施和休息座椅等,提升旅游接待水准。(2)群众生活需求考虑到外来游客对于当地各项公共设施的使用需求,对于集镇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指标控制规划略做提高处理。其中作为旅游接待管理和人民日常生活服务中心的行政办公用地扩大了建设面积并改善了办公条件;文体用地则表现在增加文化活动场地和完善体育运动设施的配置;医疗卫生用地主要是建立医疗等级服务体系,并在三岔集镇新建一处综合医院,特别满足游客和村民的使用需求;商业设施用地主要是对现有的沿河商业进行整合,并在集镇中心设置大型商业卖场;此外还完善了公用设施用地,新建了邮电通讯设施等。(3)乡村旅游推动民生建设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种期盼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驱动力。而这些恰恰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和完善生活的各项设施建设,大大的提升了乡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美丽乡村靓丽生活的实现。

2.2.4产业结构规划提高经济实力,夯实发展之美(1)产业结构全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生态立乡,旅游活乡,畜牧强乡,农业稳乡”的发展战略,力争把三岔河乡建设成为习水县北部地区第一产业稳固、第三产业发达,商贸繁荣,环境优良的旅游度假型小镇。依据现状生产力分布、公用设施条件与产业规模,三岔河乡产业规划布局呈“两核一轴带两区”的布局形态。“两核”分别是作为全乡旅游产业发展桥头堡的丹霞谷旅游接待区和政治文化中心的集镇区。“一轴”是指沿贯穿东西的二级公路的经济发展空间主轴线。“两区”指以生态旅游业和观光农业为主的北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区和以生态农牧业和旅游服务产业为主的南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区(见图6)。(2)旅游产业优势突出旅游区的发展除了要做到特色经营,还需提供专项的旅游配套服务,包括高档住宿、娱乐、休闲餐饮、特色购物、会展、户外健身等,这些服务业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下,我们应避免就旅游谈旅游,要结合三岔河乡的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和效益最大化。此外,乡村旅游要从单纯的观光向休闲养生、绿色美食、文化体验等多方向拓展,不断推陈出新,深度拉动农民就地创业,从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长效动力。(3)乡村旅游提升全乡经济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大量低门槛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民无技术的就业障碍。如果把美丽乡村建设比作建大厦,那么这个大厦的基础就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事关美丽乡村建设全局。而在乡村游带动下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3结语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9

关键词:保护;发展;城镇规划;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1 现状概况

某县县域总面积约1761.5平方公里,拥有36个乡镇,49万人口。由于区位偏远、自然条件制约,某是一个土地匮乏、城镇分散、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多山地区城镇。

2 规划思路与方法创新

基于某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以及自身较低的发展水平和众多发展条件的制约,规划提出“生态优先、城乡统筹、交通引导、轴群发展、山地特色”的新思路。

2.1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强调区域划分与规划控制

某县属于生态区,县域有四大水系流域,占县域总面积的89%。位于西北部的水系占县域面积的49%,拥有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部级风景名胜区,是饮用水源区。基于某县的生态优势和保护要求,规划强调县域内的整体规划,以此一级区域为单元对地域空间进行分区控制,重点强调以生态及水源保护为主的“西北生态保育区”和以产业及旅游开发为主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的协调与控制。针对此区域的资源和特色不同,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加强此区域间的协作分工。西北生态保育区应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区内的城镇规模,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乡镇建议拆迁合并,重点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集中布置在东南经济发展区的产业基地内,与西北生态保育区通过自然山体形成有效分离,实现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协调共生。

根据现状建设情况及城乡发展对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此区域进一步细分,建立包括规划管制、区域与通道管制、项目选址管制的网络化空间管制分区体系,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网络系统。

2.2 以生态承载能力为条件,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规模

通过生态容量法、生态足迹等方法科学测定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县域人口、城乡发展的规模容量,由单纯满足建设规模需求转变为生态容量和规模需求的双向协调,保障城市稳定、持续发展。县域人口由45万增长到规划期末49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29.6平方公里增加到规划期末的31.4平方公里。规划为了避免遍地开花的发展方式,保护县域整体生态环境,提出“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指标投放到中心城区,吸引各种要素向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心集聚,规划城镇人口为12万人,约占县域人口的1/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1.85平方公里。同时,在交通区位和用地条件良好的地区培育此中心城市,积极打造旅游服务中心。严格控制西北生态保育区内的城乡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影响、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村镇建议拆迁合并。

2.3 以生态功能区划为指导,形成“轴群式”城镇空间布局

从协调区域发展角度提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新省道、省道及高速公路某支线等发展廊道的轴向联系和中心集聚功能,通过方案比选和优化,以“轴群式”的布局模式,规划形成“一主一次,两轴四片”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以城市为核心,以城镇为次中心,以省道构成的交通走廊为发展主轴、高速公路某支线交通廊道为发展次轴联系西部、北部、南部和东部四大片区的城镇组群。中心城市为主的西部片区以综合功能为主;组合城镇为次中心的东部片区,发展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度假功能为主。

各城镇组群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半径,提倡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体现“点—线—面”有机集中的发展思路。

2.4 以资源禀赋为前提,实行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结合某县域资源禀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规划提出“旅游主业化、工业集聚化、农业生态化”的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首先,规划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树立旅游精品名牌,以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加快旅游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延伸旅游半径,快速提升某县生态旅游业形象和影响力,成为更大范围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旅游先导作用,带动配套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主导产业。

其次,发挥省道改造带来的区位优势,在对县域环境影响较小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着重建设产业基地,把沿省道产业带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最后,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沿省道形成茶叶种植基地、经济林果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经济农业、生态效益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精品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型,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乡村发展民俗文化型、乡村度假型、农园观光型的农家乐休闲产业。

2.5 与山区地形相结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

受地形条件影响,某对外没有高等级公路,县域内部缺乏快速联系通道,道路等级低。规划结合山区地形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三个层次的“一高三纵三横多连”的等级公路网框架体系。全力推进高速公路某支线的建设,构筑对外快速交通走廊。以新省道及省道为主骨架,多条树枝状城镇道路连接线快速、便捷地连接各乡镇,强化公共交通优先,构建一体化城乡道路网,减少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6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山地城市特色

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及人文环境,规划强化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依据山地城市的自然特征,避免“摊大饼”式的过度集中连片布局,破坏山城特色,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规划选择山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各城镇结合地形条件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分片式、带状式或组团式的分散布局形态。规划在城镇风貌、街道空间、建筑高度、传统材料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控制,形成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

3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莱斯特 R 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 林

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10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文化浓郁。“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以及保留完整的壮、彝、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语言、歌舞、礼仪习俗、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生产、生活场景使**乡村旅游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二)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新兴后续产业加以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1亿元。2007年7月,刘平副省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调研时强调指出:虽是初步开发,但搞得很好,很有气魄,很有水平。按现在的发展思路,再精心规划,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就会快速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要把**旅游列为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地区来支持、培育”。**旅游业已受到广大游客、旅游企业的广泛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发展新亮点

(一)五龙旅游小镇

五龙乡最高海拔2326.1米,最低海拔737米,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1%。由于气候湿热、生态植被好,天然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林、水、峰、洞、峡、雾等自然景观,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融山水田园风光为一色。汇集了**的主要景区景点,不仅有菌子山、凤凰谷风景区,乡政府驻地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景观还有天然大佛南丹山、亦真亦幻五龙云海,万亩柑桔圆、满目青衫林,芭蕉满坡、缅桂飘香,奔波不息的南盘江,万种风情的五龙河旁,火红的攀枝花,苍翠的楠竹林等等。

五龙民族风情浓郁,壮族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独特的壮族服饰、饮食文化体现了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家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壮家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三月三”也成为五龙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靓点。

2005年8月8日在全省旅游集镇规划建设会上五龙被列为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60个旅游小镇之一,2007年10月经考评验收被继续列为全省的重点旅游小镇。一是明确旅游发展思路。制定了“转变观念建新村、打牢基础兴旅游、依托优势强产业、改善环境引外资、明确责任保增收”的工作思路。近抓优质烟菜米,远抓特色林果畜,快抓基础水电路,稳抓三产游玩乐,达到农业稳乡、林业强乡、旅游富乡、人才兴乡的目标。充分挖掘稻作文化,创造特色田园风光,巩固提升农业观光品位和档次。二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快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设集体闲、民族文化表演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广场,并对水寨实行旧村改造,完善五龙集镇功能。三是做好旅游“水”文章。依托五龙丰富的水资源,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开设水上娱乐、漂流项目, 创造名副其实的高原水乡。四是成立五龙文工团。大力挖掘以民族歌舞为主的民族文化,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壮家独特的民居、民俗文化,营造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氛围。五是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结合旅游业开发,走建管并重的路子,提升森林覆盖率。六是品牌营销、以节促旅不断提升五龙旅游知名度。自2001年以来,持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壮族传统的、盛大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三月三”节日里,开展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情歌对唱,泼水狂欢,竹筏漂流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已成为曲靖市知名度最高的节庆活动之一。七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抓好旅游文化产业“六个一”的开发利用,即开发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桌菜肴、一本画册、一个故事、一支舞蹈、一首歌曲、一份纪念品。加大民族手工艺品、壮族服饰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二)特色农家乐

随着**旅游的不断升温,采取政府扶持发展、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一批传承了壮族杆栏式建筑风格,兼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农家乐”和家庭式“农家乐”迅速发展。由于独特的壮家风味和优质的服务,生意异常火爆,深受游客欢迎,五龙水寨、菌子山小法块80余家具有“农家乐”特色餐饮企业,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三、存在困难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严重紧缺,以旅游开发公司等为业主单位开发建设的项目欠债3000余万元,欠债压力过大。

二是对乡村旅游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十分困难。在对主要景区投入的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投入不足,不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三是对乡村旅游发展引导不够,农户投入自觉性较差。

四是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格局。

四、请求事项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11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的*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174公里,距*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两大景区和*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子园”等美誉;*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文化浓郁。“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以及保留完整的壮、彝、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语言、歌舞、礼仪习俗、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生产、生活场景使*乡村旅游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二)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新兴后续产业加以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1亿元。2007年7月,刘平副省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调研时强调指出:虽是初步开发,但搞得很好,很有气魄,很有水平。按现在的发展思路,再精心规划,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就会快速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要把*旅游列为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地区来支持、培育”。*旅游业已受到广大游客、旅游企业的广泛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发展新亮点

(一)*旅游小镇

*乡最高海拔2326.1米,最低海拔737米,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1%。由于气候湿热、生态植被好,天然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林、水、峰、洞、峡、雾等自然景观,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融山水田园风光为一色。汇集了*的主要景区景点,不仅有*、*风景区,乡政府驻地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景观还有天然大佛南丹山、亦真亦幻*云海,万亩柑桔圆、满目青衫林,芭蕉满坡、缅桂飘香,奔波不息的南盘江,万种风情的*河旁,火红的攀枝花,苍翠的楠竹林等等。

*民族风情浓郁,壮族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独特的壮族服饰、饮食文化体现了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家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壮家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三月三”也成为*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靓点。

2005年8月8日在全省旅游集镇规划建设会上*被列为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60个旅游小镇之一,2007年10月经考评验收被继续列为全省的重点旅游小镇。一是明确旅游发展思路。制定了“转变观念建新村、打牢基础兴旅游、依托优势强产业、改善环境引外资、明确责任保增收”的工作思路。近抓优质烟菜米,远抓特色林果畜,快抓基础水电路,稳抓三产游玩乐,达到农业稳乡、林业强乡、旅游富乡、人才兴乡的目标。充分挖掘稻作文化,创造特色田园风光,巩固提升农业观光品位和档次。二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快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设集体闲、民族文化表演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广场,并对水寨实行旧村改造,完善*集镇功能。三是做好旅游“水”文章。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开设水上娱乐、漂流项目,创造名副其实的高原水乡。四是成立*文工团。大力挖掘以民族歌舞为主的民族文化,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壮家独特的民居、民俗文化,营造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氛围。五是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结合旅游业开发,走建管并重的路子,提升森林覆盖率。六是品牌营销、以节促旅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自2001年以来,持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壮族传统的、盛大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三月三”节日里,开展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情歌对唱,泼水狂欢,竹筏漂流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已成为*市知名度最高的节庆活动之一。七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抓好旅游文化产业“六个一”的开发利用,即开发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桌菜肴、一本画册、一个故事、一支舞蹈、一首歌曲、一份纪念品。加大民族手工艺品、壮族服饰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二)特色农家乐

随着*旅游的不断升温,采取政府扶持发展、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一批传承了壮族杆栏式建筑风格,兼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农家乐”和家庭式“农家乐”迅速发展。由于独特的壮家风味和优质的服务,生意异常火爆,深受游客欢迎,*水寨、*小法块80余家具有“农家乐”特色餐饮企业,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三、存在困难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严重紧缺,以旅游开发公司等为业主单位开发建设的项目欠债3000余万元,欠债压力过大。

二是对乡村旅游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十分困难。在对主要景区投入的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投入不足,不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三是对乡村旅游发展引导不够,农户投入自觉性较差。

四是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格局。

四、请求事项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思路范文12

婺源,因文化而生动、因生态而美丽,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历经1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全国率先扛起了乡村旅游大旗,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之路”。在旅游的带动下,婺源逐渐成为游客接踵而至、旅游快速发展的高地。

尤其是近几年来,婺源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就业脱贫,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婺源各类旅游从业人员8万多人,全县农民人均从旅游发展中收益每年增收达1500元以上。

生态与文化相结合 旅游扶贫呈现新格局

婺源县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古村落古建筑堪称一绝,生态、文化是该县最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婺源结合县情、审时度势,大力实施“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和中国有机茶第一县”发展战略,把全县296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文化生态大公园来打造,把文化和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各乡镇、各部门齐心协力服务于旅游业发展。如县扶贫和移民办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大力改善重点村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江湾晓起公路就以扶贫资金50万元为启动资金,整合200多万元资金进行道路硬化,大大改善江湾、晓起景区的旅游环境,为全面打造乡村旅游大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为丰富“最美乡村”内涵,婺源提出利用8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县所有村庄逐步打造成为“村村秀美、家家富美、处处和美、人人淳美”的“中国最美乡村”。该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生活、一村一境界”的发展理念,将全县村庄分为景观村、特色村、田园村三个层次,重点打造18个景观村、36个特色村、54个田园村。其中,江湾村、严田村获首届江西十大秀美新农村。

在婺源,有这么一个村子,她总能让行者流连忘返,感叹她的别致的古雅;她总能引来影视导演的青睐,在这里尽情演绎剧情;她就是许村镇汾水村。这个建于北宋初的千年古村,在今天更以其精致和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素雅风姿彰显她的珍贵和奇特。随着婺源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县委、县政府打造“一个最美、两个第一”战略目标,上汾水村的村民意识到文化与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淳朴的山涧风情、民俗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寻觅,而自己村庄恰好是文化与生态完美结合的古村落,如果能进一步开发成旅游景区,不仅能完好保存古村风貌,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改善目前的生活水平。

村支书潘文彬说,目前该村的旅游项目已经申报成功,正在积极建设中,待项目建成后,预计游客3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将达到数百万元。

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婺源县还积极制定旅游规划,确立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先后编制了《婺源县旅游产品总体规划》、《景区开展、发展及保护性规划》、《公路沿线乡村建设的控制性详规》、《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为了推行规划的落实,还出台了《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景区开发建设、景区管理、导游管理、宾馆管理、餐馆管理、门票管理等《管理办法》,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推动了婺源旅游产业不断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个个美丽乡村生态超群、文化厚重,不仅丰富了婺源旅游产品,促进了旅游扶贫的发展,还带动了贫苦百姓脱贫致富。

农家乐与大项目并存 扶贫模式不断创新

婺源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金少敏告诉记者,婺源县委、县政府对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予以补助扶持,大力推动乡村农(林)家乐等休闲农业、生态观光业的发展。通过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茂林修竹映村廓,飞禽走兽相对鸣”,随着婺源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一大批都市“快客”前来“深呼吸”,享受慢生活。如今,婺源乡村涌现出了清华镇九思堂、浙源乡继志堂、思口镇明训堂、思口镇西冲院、段莘乡福绥堂、大鄣山乡泽山书堂、蚺城街道塘村等一批特色民宿项目,并涌现出了千亩荷塘诗春、江南鱼村庆源、画家圣地篁村、天上人家查平坦、知青之家梅源等一批民宿旅游村,一栋栋徽派庭院融入酒吧、茶吧、作坊、民艺、展示等休闲业态,成功打造了农家乐“升级版”。

溪头乡地处婺源县东北边陲,近年来,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农家乐”,带动农民增收。与一般“农家乐”旅游相比,来溪头的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农家生活乐趣,还可以欣赏“最美乡村”的田园风光及粉墙黛瓦如人间水墨画的古老徽派建筑。通过扶贫开发工程,该村积极做好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周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改善,对村内古石板路进行了修缮重铺,对村内自来水网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发展,转变了村民传统的收入方式,真正实现从“输血”到“自我造血”的扶贫方式转变。

婺源县还十分重视加强对乡镇农家乐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结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民生项目,举办农家乐培训班,从服务礼仪、客房操作、传统菜制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参加农家乐乡村旅游培训的农民超过3000人次。

除了发展农家乐以外,婺源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大项目,通过吸纳、整合政府投资及社会资金对部分独具资源的乡镇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紫阳镇考水村座落于婺源县城西北方向,距离县城16公里,山水秀丽,层峦叠嶂。当地的村支书告诉记者,这里是昭宗李晔皇太子的隐居之地,也是明经胡氏的发源地,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民俗文化村和县文化名村”,但是过去很长时间由于没有资金的支持,这些优质的旅游资源一直藏在深闺。而近三年来,紫阳镇从群众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引导整合民生工程及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吸纳社会资金等近9000万元,财政资金的规模效应和引导效应进一步增强,考水村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记者在考水村采访时感受到,这里的村民信心满满,他们期待更进一步向世人展示千年古村的曼妙风姿。

农民生活逐步提升 扶贫产业蓬勃发展

富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婺源县按照推动旅游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理念,提出“全县经济工作都围绕乡村旅游来抓,全县所有产业都围绕乡村旅游来培育”,促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实现旅游富民强县。

婺源很多乡镇是农业地区,第三产业较为落后,旅游扶贫政策实施后,许多地方以此为契机,将旅游扶贫作为启动新一轮旅游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提出了“旅游带动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行业带动优势,在旅游景区成功开发的同时,餐饮业、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和包装销售、旅游纪念品开发,甚至房地产业、客运业等也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得到挖掘与展现,从而延长了旅游产业链,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兴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找到了一条能够发挥山区优势、适合山区发展的新路子。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使得乡村农特产品增加了附加值,婺源已形成了赋春酒糟鱼、大潋山油茶、高砂荷包红鱼等一批农特产品专业村,发展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0家,香菇、干笋、山蕨等无公害绿色食品受到游客欢迎,特色种养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

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婺源百姓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和经营中。甲路村民打着“甲路纸伞甲天下”的品牌做起了工艺伞,先后开发了旅游伞、油纸伞、丝绸伞等40余种新产品,年产50多万把;以生产砚台著称的大畈村,形成了砚台产品一条街,砚台厂及店铺达238家,带动农民1800余人就地就业,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婺源是千年茶乡。2014年,婺源建成54个有机茶园示范点,5万亩茶园纳入有机茶园管理,茶园面积拓展至17.6万亩;茶叶产量1.35万吨,加工贸易量5.2万吨,茶业系列产值22.3亿元,出口创汇突破4000万美元,茶叶电子商务订单超过1亿元,获评全国首家有机绿茶认证示范创建区和全国重点产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