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科发展论文

学科发展论文

时间:2023-01-13 03:56:03

学科发展论文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主导作用:现代新型教师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性概括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成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人才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教师肩负着“科教兴国教书育人”的重任,为培养对象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观念、知识和主导作用也应与时俱进,并向学习型、研究型发展。

一、教师传道方法的与时俱进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教师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将学科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基本属于被动式、死记硬背式,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重理论知识轻动手能力,更缺少实践锻炼。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出现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发展迅速,教师不可能在几年学校教育时间内完全传授给学生,而且,现代知识更新也很快,单纯的传授学科知识已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教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更重要的职责在于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获取和应用所需知识和信息。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挖掘潜能,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努力发挥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挖掘各种潜能和个性特长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激发者、指导和帮助者,各种知识、素质、能力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培养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激发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可持续发展。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改革教学体系、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注重“四实”(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和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方式、方法、手段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探索出培养“新型信息技术人才”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八双”即双计划、双大纲、双教材、双教案、双教法、双练习、双作业、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练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演示教学讲解操作,边讲边练、演练结合、平时与期末考核结合,对新型人才培养效果很好。

二、教师授业观的与时俱进

人们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以高尚品德育人。“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培养对象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教师的品德、气质、性格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教师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谦虚忍让、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等美德,已经不全被认可,强调自信、效率、公平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功在千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现在的“园丁”、“人梯”精神,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春蚕”和“红烛”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碰撞和调整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每个人先天条件及后天经历不同,其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不同的影响。现代大学生比较强调自我价值体现,教师在尊重其价值体现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学会感恩他人和社会。学生兴趣和特长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信自强、自我成长与实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面对现实中权利、地位、收入与财富等问题,教育学生应当努力进取,必须以正当手段、方法达到目的和理想,经过努力实现才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是为集体和社会做贡献。

我们坚持面上教育与个别细致引导相结合,进行“树新风立志成才”、“就业和学科发展方向教育”、“理想前途和学习目的教育”等。并通过“导师”方式对学生融合思想和专业的教育与指导,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教书育人。还积极引导、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与文化活动,教师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审查和评审等。如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从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培养与合作等收获都很大。

三、教师解惑观与时俱进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学习型发展,注重教学相长、知识更新、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快速发展。致使教师无法做到先知先觉,更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现代高校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交往可以凸显学生性、表现个性、激发创造性。交往使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互相促进、教学相长,教学也不仅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人才培养、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沟通、参与、相互构建,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这正符合信息时代学生强调个性、人权平等的需求。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示。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在教学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研究型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与课程、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都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学课程、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学内容和进度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这样,一方面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不能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与创新,从而陷入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泥坑。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学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与思想方法融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发。对教材进行认真钻研和处理,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各种知识、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相联系,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学中用、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变成专业或研究方向的“专家”和“教育家”,调整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2

“发展”作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专门术语,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反映形成了发展理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发展的目标、价值、代价、主体、动力、条件、模式、战略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正因如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本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2)全面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3)协调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4)可持续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5)统筹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注: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课题组:《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十个转向》,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期。)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注: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载《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注: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有些学者还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马克思主义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维护国家及领土完整,离不开发展。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经济日报》2004年3月1日。)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使他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鼓励人们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使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客观上必然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空间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时间的延续,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注:李连仲:《我党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载《经济日报》2005年2月21日。)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二、关于发展观的演进

对发展观演进的研究是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渊源和正确性认识的重要方面。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发展观演进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热潮,对发展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最新发展阶段,以往的发展观皆产生于国外、只有科学发展观产生于中国等方面已达成共识,但对发展观的产生时期、演进阶段等,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1.关于发展观的产生时期。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的产生和形成源远流长,早在两三千年前,人类社会就对发展问题发表过一些观点,尽管这些观点还不系统,但却是现展观形成的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的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由政治学家们提出,由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也就是说,“工业文明观”的形成,标志着现展观的诞生。(注:邓伟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载《求实》2004年第11期。)第三种观点认为,发展观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由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发展的一系列比较明确、系统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我们赞成第三种观点。人类自告别古猿以来就一直在发展,也在不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但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候,才形成对发展的比较明确、系统的看法,才有了所谓发展观。在此之前,基本上只有财富增长或经济增长思想。比如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代表,把金银与社会财富等同起来,形成了重商主义的财富增长观;重农学派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增长观,认为财富的生产只能来自生产领域,强调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农业,所谓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及其以后的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凯恩斯等都把国民财富看成是物质财富,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增加。因此,无论是在古典学派还是新古典学派那里,存在的只是财富增长观或经济增长思想,系统的发展观还没有形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获得独立,并迫切需要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为此,一些经济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增长和发展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促使了一门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发展经济学以研究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为己任,因而发展观就成为其核心内容之一。据此,我们认为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产生之时。

2.关于发展观的演进阶段。发展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而不断演进的。但发展观的演进到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发展观,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进,形成了六类不同的发展观,即“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注:邓伟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载《求实》2004年第11期。)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的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因为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受战争影响,视军力为国力,继而又提出实力论,视GDP为发展的首要标志。因此,工业文明观简而言之是“发展=工业”,至多是“发展=经济”。第二阶段的发展观是于1969~1973年由罗马俱乐部学派提出的“增长极限论”。他们批判经济中心论,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经济增长再过一百年也会到极限,于是提出了“经济+自然=发展”的思想。紧接着,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又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发展观第三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观,简而言之是“经济+自然+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于是产生了综合发展观。至90年代,综合成了“经济+自然+社会+人=发展”。这是发展观的第四阶段。在第四阶段虽然加进了“人”,但是还没有十分突出人。在作为第五阶段重要标志的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着重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惟经济增长论基本需要论可持续发展论人类全面发展论。(注:郭熙保、胡卫东:《发展观的演进与深化》,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第81~84页。)这种观点认为,20世纪50~60年代是发展观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观聚焦于经济数量上的扩张,迷恋GDP和工业化,这种惟经济增长论并没有保证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反而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贫富两极分化、贫困失业、产业结构失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消费品短缺等负面效应。针对这些情况,一些学者严厉地指责经济增长至上论,认为发展的目标应是多维的,除了收入增加之外,还应包括就业增加、贫困减轻、分配公平和乡村发展。为此,国际劳工局提出了《世界就业计划》,世界银行提出了“基本需要战略”。这是发展观的第二阶段。与惟经济增长论相比,基本需要论具有明显的进步,但把发展仅仅定位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是远远不够的。人、经济、社会与自然仍然处于脱节的状态,需要新的发展观加以整合。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全面发展观纷纷问世,这是发展观的第三、第四阶段。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的发展过程:(1)发展经济学引出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2)《增长的极限》表达的发展观——增长极限论;(3)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论;(4)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观;(5)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6)面向后代与未来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注:《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载《求是》2004年第5期。)

我们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观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发展观:GDP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以前)新发展观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科学发展观(新世纪)。(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第一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GDP发展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经济学产生开始到二十世纪60年代,早期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较为简单、片面,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并且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数量的扩张”。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都以工业化作为发展目标,片面追求GNP或GDP的增长。结果形成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人炸、农业衰败、粮食不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开始转变,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新发展观,主要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20年后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开始修正对发展的看法。最先对“增长即发展”的观点提出疑问的“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尖锐地指出,片面追求增长使人类陷入困境,主张实行“零增长”。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大爆发,环境污染和粮食短缺的加剧,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开始意识到,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发展的目的不只是收益最大化即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的内涵不单是经济增长,还有结构改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发展观,首先形成的是“全面发展观”,即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在内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80年代由联合国提出和倡导的最有影响的新发展观。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发展。”从此,联合国不断召开国际会议,通过宣言,发表声明,在全世界大力提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WCED:OurCommonFuture,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即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可持续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的、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能够不断持续进行下去的发展观点。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联合国制定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包括寿命、教育、收入分配的综合指标,还有学者提出了绿色GDP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但是,无论是全面发展观还是可持续发展观,都没有全面、系统、综合地说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自然也就没有形成完整、准确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前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吸收和综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纠正了GDP发展观的错误,又克服了各种新发展观的不足,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

从中国来看,在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的认识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虽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在什么是发展上,把发展生产力主要看成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在怎样发展上,总的指导方针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政治挂帅,实际上把经济发展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搞所谓“穷过渡”,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片面追求增长的高速度,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对发展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是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制定和实施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强调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改革和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充分肯定了发展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对发展的认识,坚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随后,在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发展观,更加全面、深刻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纠正了“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的偏差,进一步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形成了科学发展观,随后又明确了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我国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因为:(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3)以往的各种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实施新的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4)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已经有条件、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注:王永前:《权威专家纵论科学发展观》,载《半月谈》2004年第4期。)

也有学者认为,非典疫情的发生以及抗击非典的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注:余昌淼:《科学理解、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综述》,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5期。)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搞好公共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如果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发展的滞后必将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在取得抗击非典的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另外,从更深远的角度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坚持和平振兴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要对旧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一些大国的教训告诉我们,通过战争扩张或冷战对抗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往往遭致失败,我们不能走这样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新世纪我们要在世界上进一步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走和平崛起的道路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就要从外引进资源。如何做到在发展中,既利用好世界的资源,又保证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参与经济全球化,既利用国内资源,也利用世界资源,以解决我们的资源短缺问题;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能耗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节约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对世界资源市场的冲击。

以上分析表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也不仅是一种良好愿望、主观要求,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客观的依据。从国际背景和经验教训来看,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和竞争激烈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少数国家全面、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多数国家“有增长无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冲突、政治动荡的深刻教训,都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的国情和面临的任务来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达到人均1000美元以后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景,严重的“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内需的不足、收入差距的扩大、资源的短缺、水土的流失、土地的沙化、环境的污染、产业结构的不优化、城乡结构的不合理、地区结构的不平衡、弱势群体的困难、社会稳定的保持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是迫切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换增长方式、改变发展模式和调整发展战略。(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

不少学者都认为,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列宁、、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理论史上的又一次飞跃;(3)科学发展观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了意识形态的重大转型;(4)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和人本效益;(注:鲁从明:《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5月,第8卷第2期。)(5)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注: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载《光明日报》2004年8月24日。)

上述对科学发展观贡献的论述无疑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贡献,尤其是对发展理论的贡献;二是实践贡献,即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的功能。下面我们着重论述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的贡献。

发展观理应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但大多数发展经济学的论著都没有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更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论述。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虽然写了一本名为《新发展观》的书,但他没有明确界定发展观的内涵,其“新发展观”也只是一种“总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发展观,缺乏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还没有提出完整、准确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创新了发展的观念,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内容,弥补了发展理论的不足。(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主要表现在:

1.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总体看法上完善了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理解是发展观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虽然不断演进,逐步走向完善,但一直存在缺陷,始终没有明确地提出完整的科学发展观。GDP发展观不以人为本,缺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全面发展观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使是可持续发展观也存在没有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及经济、社会协调的不足。科学发展观则正确地指出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使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更为完整、准确和深刻,无疑是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突出贡献。

2.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方式上充实了发展经济学。科学发展观不仅在什么是发展和为什么发展方面完善了发展经济学,而且在怎样发展问题上也发展了发展经济学。尽管发展经济学曾经先后总结和提出过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轻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产业平衡发展、产业不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多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其中不少也在某些国家的发展中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取得过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没有提出更为完整和合理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战略。在如何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一系列发展的重大关系和问题上,往往缺乏全局观、总体观、协调观,存在重大缺陷。不是突出工业化而轻视农业发展,注重城市而忽视农村;就是强调地区不平衡发展而轻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视地区和产业均衡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还有的是注重外向型经济发展而忽视内向型经济发展,或者是肯定自力更生而否定对外开放;即使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多地强调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也没有提出全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模式。科学发展观克服了这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完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七大关系”、实行“五个统筹”,充实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方式的理论。

以上说明,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上,全面发展了发展经济学。

五、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但要真正树立尤其是切实贯彻落实,却并非易事。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研究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问题,社会各界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归纳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虽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理解、在行动上遵循,但更重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真正树立和切实贯彻。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真正树立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政绩观是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绩效大小和优劣的基本看法,是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指南。发展观与政绩观紧密相关,发展观是政绩观的核心,政绩观必须以发展观为基础、与发展观相适应,政绩观又是发展观的保证。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因此,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我国的政绩观长期存在严重的缺陷,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已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即政绩”的政绩观,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即政绩”的政绩观,但由于发展观上的偏差,政绩观仍然存在由“增长即发展”的观点决定的“GDP增长即政绩”的不足。从根本上来说,政绩必须体现为发展,最终要为人民造福。发展应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绩应是党政领导干部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成绩。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衡量干部政绩的大小和优劣,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想事情、办事情、作决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还必须推进和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和机制保证。

2.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改革观。不仅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而且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旧的经济、政治体制与传统的发展观相适应,新的发展观则必须改革旧体制,建立和完善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政治体制。体制改革要顺利有效地进行,又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改革观是关于改革的的性质、目标、内容、原则及方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认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改革观,应该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全面、协调、渐进的改革观。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3

一、新闻媒体采访的全方位的发展与渗透

科学发展下的新闻采访,要求是全方位的发展,无论是在传播形式和手段上都不能只是局限在一种形式,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形式和手段必须加快自身的发展和自身发展形势。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张的过程中都是有媒体的出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经济和文化出现,都是离不开新闻媒体采访,所以说,新闻采访与社会上的文化是相铺相成的。我国新闻采访所要进行发展层面上开展,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原来的成面上,必须在社会发展中经济领域上去锻炼自己,让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壮自己。我国一些报业的发展是走在前边的,一些新闻媒体行业已经开始接触房地产、印刷等行业,新闻采访可以再经济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与其他行业发展规律进行接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入资本市场,是的媒体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新闻采访的过程往往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的传播是通过新闻媒体的发扬,需要二者之间相互合作。

二、新闻媒体采访各个层面协调发展

新闻采访中需要协调好各个层面的关系,新闻采访不只是简单地采访工作,还有很多相关的工作作为支撑面,所以在工作中要处理好这些层面的关系。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协调发展,就是要处理好新闻媒体中同质相互竞争、相互重叠的现象出现,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有资源,为新闻媒体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注重新闻采访中各个结构的整体优化和调节,进行优胜劣汰的方法进行发展,做到根据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进行布局,做到一个地区的媒体资源能够做到合理分配,是的新闻采访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新闻采访要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在市场上怎样进行发展与生存,是我们新闻采访工作应该去做到的。

三、做好新闻采访可持续发展

新闻采访是新闻媒体的一种表现,在整个发展中追求的是行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我国媒体市场上划分的越来越细,需要对各个行业进行细化,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局面上所决定的发展不一样,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来指导,解决好新闻采访问题,才能够处理好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新闻采访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新闻资源上做好度的控制,对新闻采访的信息做到准确、及时,对新闻采访中的各个环节做到相辅相成,那个环节没有做到位,都可能导致整个采访计划失败,要求以人为本,全面、谐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我们新闻采访的发展一个新的空间,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努力与创造。

作者:周立勇 单位:鄂伦春自治旗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局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地铁建设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极具有时代特性。而地铁虽然在1863年就诞生了,但并没得到普遍的发展,直到今天才重获新生,并大大推动了城市快速、健康的发展,因为地铁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命脉。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密切契合,必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地铁热现象

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出现地铁热现象,其出发点大多数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堵塞问题,也有些是认为地铁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例如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等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地铁建设是城市干线交通建设投资最大的选择方案,所以并不是任何城市都可进行地铁建设的,除地理环境条件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地铁每公里投资概算要4-8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地铁日后的运行成本,直到今天,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的少数城市建有地铁,而且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地铁的商业化营利模式至今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所以,各大城市进行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可行、可为、可持续的原则,除了解决城市的交通难题,它不应该掺杂其他的“功利”性目的。

地铁建设解决的不仅仅是城市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资源考虑。国外有“地铁经济”的说法,国内的“地铁经济”现象也已凸现出来。比如南京地铁2号线的规划到2008年左右才能通车,但老百姓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房价上涨预期,进而拉动了现在房价的上涨,以天弘山庄为例,均价已经从3年前的2000元/m2多涨到了现在的4000元/m2以上,几乎翻了一番。北京地铁复八线的开通,同样也拉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建地铁的另一个出发点。但是国家对地铁项目的审批有着严格的限制,许多城市地铁项目被冻结,这是以国内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地铁是高造价、高成本运营的地下交通,建得起,不一定运营得起,因此地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例如,上海地铁2号线总投资额达到120亿元,每公里的造价上升达6.3亿元人民币。2号线2000年投入营运,2001年票务收入为1.47亿元,2002年票务收入达到2.25亿元,但离实现真正盈利还很遥远,如此高额的投资,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如果非要不顾客观实际去建设,不但产生不了“地铁经济”效益,而相反会拖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后脚。

2003年1月,国务院“暂缓审议”地铁立项如“一瓢冷水”为各地的地铁热降了温。但是,这样的降温只具有短期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要避免我国城市建设中地铁热现象,就必须立足于改革现有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并且,必须在决定启动庞大的地铁建造计划前进行严肃、科学的可行性评估,使国内地铁建设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对国内地铁热现象,如何实现地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三方面人手。

2.1地铁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基于“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基础之上,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

地铁建设也如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热现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大中城市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但是地铁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避免任何“功利”性倾向,争创业绩,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在地铁选线上,线路的走向,起点、终点的选位都尊重乘客至上,方便乘客,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并且要求做到地下线、地面线和上部建筑相协调,特别在换乘方式上尽量实现多线同一站台换乘,少数节点换乘使乘客换乘方便。地铁不仅以乘客至上,而且对员工也做到了这一点。几年前,莫斯科地铁继圣彼得堡地铁之后,开始对机车组采用计算机班前控制系统。该系统使莫斯科地铁公司建立起“司机健康”资料库。计算机汇集每一位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甚至在本人还没觉察到时,莫斯科地铁公司就可通过此系统了解到该司机的疾患。再比如地铁文化、地铁传媒的发展,在大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使乘客乘坐地铁更加舒适,充实了人们乘坐地铁的旅程,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都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紧密契合,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2地铁轨道网规划要具科学性

地铁轨道网布局对地铁的建设费用、运营效率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地铁轨道网布局主要是车站和线路位置的选择问题。从理论上讲,应是建设费用及运营费用最小,乘客的出行时间最短,换乘次数最少。一个成功的地铁轨道网规划应既符合国情,又具城市特色。

(1)地铁轨道网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远景客流预测分析,正确把握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处理好现状需求满足型和现行投资的关系,合理选择轨道网布局,以能适应城市的将来发展。

(2)地铁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相一致。建设地铁最终要解决的是现有地面交通拥挤、人们出行时间过长及乘车难等问题。因此,地铁线路规划应重点研究城市人口规模、现有路网客流分布及未来出现的新的客流集中的线路,确定主干线路和次干线路,使地铁轨道网的规划线路走向沿城市交通的主客流方向布设,以最大限度地覆盖规划年度的客流分布区域。

(3)地铁线路走向应尽可能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如主要工业区、大型住宅区、商业网点、文化中心、公交枢纽、机场、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等,并应力争多设换乘点,尽量使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问的乘客只要换乘一次即可到达目的地,以节省旅客出行时间。

(4)地铁线路网要与城市其他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好,组建大型换乘中心,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和地区发展核心,加速客流运输,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5)地铁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以减少拆迁、噪音、振动及与城市其他交通之间的干扰。在城市边缘处,根据情况适时适地考虑高架、地面、地下的各种方式,以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6)地铁线路规划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制约条件,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减少对重要地面建筑和地下构筑物的影响。这有利于施工和降低建设成本。

总之,地铁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必须科学化,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考虑到城市当前和未来的整体发展,使城市及地铁建设都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地铁建设要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建设进入21世纪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这就要求城市有更高的文化品味,处理好现代化和文化内涵的关系,而地铁在此也闪耀着它的光芒。地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了人们的城市化水平,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除了城市经济发展难题外,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交通问题,而且交通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生态城市要求降低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地铁建设为解决这一矛盾首当其冲。因为,兴建地铁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能够解决地面交通拥挤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城市地面景观的宜人度。城市建设占用的资源是土地,而土地是在短时间内不可逆转、不可再生的资源。地铁建设正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对地面土地及建筑物的破坏,并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环境保护,采取防噪、降噪、减震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城市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宗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小结

通过前面内容的论述,我们可以明晰:地铁建设虽然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定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国内外地铁建设成功案例中取其长,避其短,加速我国地铁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地铁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有些城市只看到了地铁建设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纷纷申报待批,甚至私建地铁,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更没有充分考虑本城市是否适合建地铁,有没有经济实力修建和运营地铁,因此也就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地铁建设必须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地铁建设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系统,隶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很大程度上就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地铁建设只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参考面,并不是现代化城市必须修建地铁,地铁只是多种现代化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中的一种。

(3)地铁建设必须走设备国产化道路。我国地铁建设项目初期阶段大量利用国外贷款,其附加条件是必须购买贷款国的技术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造价,同时也给以后地铁运营和设备维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说,地铁建设必须要走设备国产化道路这也是我国轨道交通的长远之计。

本文对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契合加以探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铁建设的考证,促进地铁能够在我国得到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地铁建设这一实证来说明,中国开始进入了城市现代化建设阶段,不仅地铁工程,其它工程建设也都必须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契合,促使中国社会真正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毛保华等编著.城市轨道交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5

科学发展观吸纳了全球发展理论的成果,是全球发展观演变的内在逻辑归纳,它又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出发,对我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同时它既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因此,对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想进行研究,是为了解决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所遇到的认识模糊问题和处理导向偏移问题,从而运用好这一强大理论武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第二章、辩证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要领

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想,有利于我们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有机结合,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有利于我们克服各种极端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将科学发展观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指导工作实践;有利于我们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增强敏锐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和内涵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和内涵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第四章、辩证思想贯穿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始终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说,辩证思想贯穿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

第一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全面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因此,坚持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全局发展是由局部发展组成的。因此,既要在分析综合局部发展的基础上谋划全局的全面发展,又要把局部发展纳入全局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行精心策划,科学论证,使之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第三节、协调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从宏观看,协调就是要搞好“五个统筹”。通过“五个统筹”,推进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相协调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国防等协调发展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对于发展要周密策划,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防止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防止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坚持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持续发展。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食品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以食为天”说明食品对人类来说如同阳光雨露一样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食品科学的现状及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

食品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一、今天的食品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因饮食不当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已逐渐减少。

1.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腐乳、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包括臭豆腐,这些都是颇具魅力而长期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发酵食品经发酵后使一些不能被人体利用的物质(如乳糖、棉子糖等)转变成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并使一些食物中有害的氰基化合物经发酵转变成安全无毒的物质,改善了风味和结构;对于酸奶发酵生成乙醛、双乙酰、3-羟基丁酮等,使其产生愉快的口感,具有柔软结构,而且发酵食品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增加保质期。发酵能提供种类繁多的组分、风味和结构的食品。

2.方便食品。多指工业化大规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稍加烹调即可食用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兴起,省时省力的方便食品已是食品市场的“宠儿”,并逐渐成为市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现在最普遍最常见的方便面、各种饮料、以及方便米粉、芝麻粥、果蔬罐头、肉类罐头、速冻水饺、速冻面条等,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趋于大众化,是利于人们生活性很强的食品,它将成为食品中消费量最多的食品。

3.冷藏食品。是抑制化学反应和酶反应,阻止微生物生长的手段,使其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冷藏食品是消费者喜欢并青睐的食品。人们把新买来的食品放入冰柜中冷藏,几天后还可以保持其新鲜度。在一些超市可以看到有些食品通过包装改变气体并与低温相结合,使食品有更好的保藏效果。食品的冷藏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高效快速的发展。

4.水产食品。现在食品开发方向已由陆地发展到海洋、江河中。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鱼类、海带、浮游生物、海藻等海生动、植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这些食品资源将被大量利用,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服务。

5.辐照食品。是利用电离辐射(主要指60lor射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对物质或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新型保藏技术。食品辐照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其它食品加工方法相比,辐照处理具有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安全可靠以及经济适用等优点。该食品主要应用领域是香辛料和脱水蔬菜辐照杀菌,谷物豆类辐照杀虫,作为一种处理方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6.低热卡值食品。主要是由高甜度甜味剂、低热脂等代替原来食品中所用的糖、油脂所生产的食品,这类食品热含量少,pH稳定,从而抑制了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些疾病的产生。

7.热处理食品。进入新世纪,远红外、微波热处理的开发被广泛用于食品的调和、融冻、干燥、加热、焙烤、杀菌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8.人造食品。通过非农业途径生产的单细胞蛋白质,,俗称“人造肉”,是一种微生物食品。目前美国生产的人造鸡蛋、人造鱼子、人造火腿、人造虾已畅销美国各个地方成为家常菜肴。日本生产的“人造海蛰皮”香脆可口,已畅销国内外。人造食品的前景广阔它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9.绿色食品。是全球人类呼吁并重视的食品。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它将是人类食品中最重要的食品。

10.生态食品。指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生产的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如野蘑菇、野木耳、野山参、野水果、山野菜等,它们只依靠大自然所给予的条件生长起来。

11.有机食品。指由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或少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原料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是人类注重生态环境的产物,其价格比一般食品高50%-200%,其中水果和蔬菜类有机食品占有机食品市场的62%。

二、未来的食品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的食品将会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并且还会有许多食品不断的走上人们的餐桌。

1.昆虫食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昆虫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同时科学家已证明2000多种昆虫含蛋白质高达60%,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纤维少易为人体所吸收,昆虫食品将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从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来看,它已成为一座微型的营养宝库,具有抗风湿、抗癌、护肝、平喘、解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多种药理功效,在西方国家昆虫食品已成为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涌现出一些品种各异的昆虫食品。

2.变态食品。是指在形态上与常用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食品。如由原来的固态食品,现在加工成液态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样的形式。日本生产的粉沫酒,加入适量水即可饮用。其色泽、风味与液态酒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空气食品”它是含有人体必需营养的一种悬浮颗粒。将其按一定比例调配好,装入一种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时将嘴对准容器的喷口,用手轻轻一按开关,马上就会有一股“风”喷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饥饿感立即消失,同时产生一种进食美味佳肴的愉悦感受。目前,我国这种食品还很少,但变态食品必将是我国未来食品的一种更有创意、更新型的一种食品。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7

关键词弱势专科医疗市场专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Undernewtimeandnewmedicalmodel,themedicalmarketisrenewedlyarrangedanew.Then,therearesomeweakspecialmedicaldepartmentssuchasburndepartment.Howwilltheybesurvivalinmarketcompetitionandgaintodevelop?Thewriterputforwardfiveviewpointstodiscussthosespecialdepartment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weakspecialdepartmentmedicalmarketconstructionofthespecialdepartmentcontinuative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工农业生产的意外事故在逐年下降,随之而来一些专科的病人来源在减少,市场在缩小,例如烧伤外科就属于这一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弱势专科。且现代医学的发展,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被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模式所代替,医学的范畴也由单纯的救死扶伤向着社会大医学过渡。医学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一个医院一个专科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优胜劣汰。在当前医疗市场中,像烧伤外科这一类弱势专科,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学科上谋发展,把这类专科做大做强,变弱势为强势,值得我们深思。

1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适应医疗市场

1.1适应医疗市场的变更工业的革命推进生产的现代化,文明生产及工人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一些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在逐步下降,导致了像烫伤这一类病人的逐年减少,造成了整个医疗市场构成的变更。这类专科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推病人”、“转病人”现象到现在的“等病人”、“要病人”、找病人”。病人是医疗市场的主体,也是专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及动力。所以说赢得病人是一个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1.2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的建设,医学模式也由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的范畴在扩大,已形成了一个社会大医学。社会及病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能满足于以往的“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原则,转向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医学面对的服务对象不但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人”。这样就给医学的各专科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换句话说专科的发展不但要在专业水平上有发展,而且还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有发展。只有这样该专科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疗市场的不断变更。才能赢得病人,求得专科生存和发展。

2创专科特色,树专科品牌是发展之本

在竞争日益强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要在本专业领域具一定的声誉,在整个医疗市场中,在整个医院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1)敏锐地洞察学科发展的动向;(2)摸清外部环境及社会形势;(3)认清自身内部的情况及特点;(4)纵观当地医疗市场迎合市场的要求。科学地提出本专科在近几年的主攻方向,在人、财、物上,在临床及科研上均有所倾斜;在某一二个专题上做强做精,从而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而形成影响,具一定的声誉;只有回头客才是真顾客,只有能够向他人引荐本企业产品的顾客才是真顾客。顾客的忠诚度是企业生存之本。在医疗市场也是如此。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树立自己的专科品牌,从而赢得市场,扩大市场,赢得病人(特殊的顾客),得到发展。在这方面我院烧伤科这几年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提高烧伤整体救治水平的同时提出了提高手烧伤和头部烧伤医疗水平及功能康复,改善病人的功能的主攻方向,得到预期结果。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在专业水平上跨入国内先进行列,赢得了病人,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大,专科业务覆盖区域不断地得到扩大,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专科病人得到了补充[1,2]。

3人才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专科建设,保证特色项目,用有限条件发挥出最大的科研效益,才能尽早、尽快多出成果。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首先是人才建设问题。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也是医院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才建设上要注重学科带头人的提高,只有他们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才能开发新的科研项目,研究出高档次的科研成果,使本专业处于本区域卫生系统内外较先进水平。专科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有所长的技术骨干和有知名度的专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专科不但要有一个合理人才梯队,而且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才结构,也就是说:专科的人才梯队在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技术职称上高、中、初相结合。从而使专科建设稳步进步,后继有人;在专科的人才结构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做到专科内的每一个人均有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长,特色,做到在某一方面胜于科室中的他人,学得较深,而具一技之长。形成一个由不同特长,不同专业水平相结合的合理化的智能机构,从而使专科在学科上能够全面发展,从而节省专科中人才资源,做到各有所长,专业知识在本专科中得到互补,吸引专科领域中的各类病人,使他们得到最好技术水平的(专家级的)治疗。真正实行“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所长”的目标[3]。

4科学管理是专科发展的动力

管理就是根据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科学预测,制定组织目标,并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对人、财、物等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争取最大效益,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组织的控制活动。管理的核心通俗地说就是如何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专科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上述因素外,科学地进行科室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科室这个小团体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实现科室的经济效益,这是科室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整体规划下的分工,在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综合,才能是高效管理。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第一,对全体科室成员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学历、职称、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尽其能,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科室成员的潜力,为科室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也更好地节省了人力资源。目前在我们科室就存在人才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埋头于简单地劳动,换药,处理日常医嘱,写病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适于他们的工作,例如像疑难病例的分析、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科教研等工作。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换药等工作完全可以像国外由护士及创面技士来完成。这样对专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项目,种类和量上重新进行分配,使得更合理,更经济,更有效率。第二,一系列制度,条例和操作常规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它们来规范科室工作,来进行科室的科学管理,在制度、条例面前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第三,科主任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其必须是业务技术精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而且必须懂管理,会管理,敢管理。科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学习型的表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但要学业务,学政治,还要学管理,使自己在科室中永不落伍,从而带领的科室才能不断地进取,在专业水平上及组织管理上不断前进[4]。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8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是对前人哲学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是我们党针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对高等学校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要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与广大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1、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的扬弃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经典著作《尚书》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管仲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指出当政者应以仁爱之心待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西汉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此为本,君以此为本,吏以此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清代黄宗羲提出了“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君客”思想;王夫之则提出了“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的思想。经过历朝历代诸多明君贤臣和思想家的不断阐发、解析,人本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国家治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减轻当政者对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但是,由于其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这是与中国传统人本思想根本不同的。

2、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重视人的巨大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唯物史观认为人的需要与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从现实的人出发,在解放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展人自身、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下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高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进步有两个尺度,一是生产力,二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定义为“在保证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能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而且是它的最终归宿。由此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3、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毛泽东同志的人本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同志坚持人民动力观、人民本位观、人民利益观,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从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途径和根本目标,表明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的价值诉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利益观、社会动力观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的延伸和发展。以人为本也是胡锦涛同志的一贯思想。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胡锦涛同志讲的最多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上充分说明,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 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发展中要以人为本,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力求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必须明确而坚定地把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主体和社会价值主体,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当然也要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但经济增长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我们国家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xx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的社会发展目标体系,目的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既要关注经济指标,也要关注政治和文化指标;既要关注社会指标,也要关注自然和生态指标;既要关注近期指标,也要关注远期指标。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根本而长远的目标。

3、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的主题。世界历史的前进是以发展为动力的。但是,不能把发展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片面强调gdp的增长速度。不恰当地强调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的绝对意义,庸俗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物欲的满足,是一种片面的短视行为。实践一再证明,如果人类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经济、社会和人类本身都很难健康持续发展。为了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我们党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创造的美好的生存环境和全面发展的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对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质量与数量的矛盾,以及就业、分配、师生关系、干群关系方面的问题等等。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当前形势下保证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高等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师生需求的新变化,保证高等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三、高校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首先要落实在思想认识上。一是要树立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师生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任何时候都要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师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师生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要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刻苦学习、开拓创新,自觉抵制安于现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把工作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推向前进。三是要培养致力发展的进取精神。要把促进高校发展、师生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盯住发展,谋划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

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要落实到具体工作和行动上。要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和政策中去。在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基本着眼点要代表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要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关心师生工作和生活的具体工作中去。把学校改革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同改善师生学习、工作条件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师生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统一起来,认真考虑和重点解决涉及到师生切实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问题,切实保障师生的基本生活,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2、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

首先,要坚持发展为了师生。一是要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师生的利益。着眼于改善师生生活,保障师生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师生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二是要把为师生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师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与师生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做到心里装着师生,凡事想着师生,工作依靠师生,一切为了师生,为师生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其次,要坚持发展依靠师生。一是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智慧、才能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共同致力于学校改革发展宏伟目标。二是要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深入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

第三,要坚持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一是要在全校师生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师生群体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一方面要鼓励基础条件好、能力强的师生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教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师生中的困难群体,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让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二是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全体师生都能平等地参与竞争、参与学校生活,都能依靠规章和制度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使全体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把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首先,要在高校改革发展中保障师生的物质利益,为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物质利益是最基本的利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必须围绕广大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学校改革发展和提高师生生活水平统一起来。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会计;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职业道德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强、具有风险与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管理型复合会计人才。这就要求必须在会计教育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力量的加强应同时兼顾,并协调融洽,由此形成“市场——教育——政府”三位一体的立体式运作机制和包括大学、企业、政府在内的多元化会计教育主体。随着科学的发展,会计也在全面的完善和发展之中。

二、会计全面发展变化的趋势

(一)会计观念日益更新

1.树立增值观念。随着科学发展观观念的确定,企业除了追求营业利润外,更多的要关注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会计主体必须树立增值观念,将增值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定期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受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

2.树立风险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由于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明显加大。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必须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

3.树立全新资产观念。从会计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将成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也将由出资者独享转变为包括企业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等共同分享的权益。

4.树立创新观念。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技术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即指对某些领域、行业的改进、拓展和革新。在当代社会,创新成为整个时代灵魂,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会计目标重新定位

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说明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而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将使会计目标发生变化:

1.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看,传统会计目标注重的是现有投资者,主要为现有的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要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以此增强其发展潜力。信息传递的快速和便捷的网络时代的特点,潜在投资者从企业获得信息将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只需直接登录公司网页或进行相关搜索,即可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信息的获取将更加便利,不象在传统媒介下,投资者必须找到公司财务报告和某些重要的申明等书面资料才能获取信息。这就是说潜在投资者成为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2.从提供的会计信息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会计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着重相关性。现在,由于潜在投资者的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进而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动或决策,因此,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策有用。

(三)会计对象范围拓宽

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在特定主体范围内指向的客体。当前,我国会计学界有关会计对象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这种观点下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然而,伴随着科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具备先进知识和良好创意的人才竞争,人的因素或者说是智力的因素在企业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范围明显扩大,作为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而且要包括可能发生的;会计事项不仅包括企业的货币性运动而且不排斥其他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另外,对会计对象的细分,会计要素的内容也应根据形势的发展予以扩充、更改和重新界定,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目标。例如,网络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中的份额将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将人力资源纳入资产要素范畴势在必行。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的内容也要作出变动,否则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

(四)会计管理职能加强

按照我国会计学界的流行解释,会计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功能,它是随着会计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对会计职能的研究曾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但至今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要想完整地把握会计的职能,就必须认识会计职能的基本内涵在不同时期是没有变化的,惟有其实现的深度、广度、精度会因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而逐渐提高。会计的反映职能就是指将会计工作的结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这和传统经济下会计的反映职能几乎是一致的,但科学的发展会带来更高的效益,例如有了网络的帮助,企业反映的信息将会更加详细、实时、全面。管理职能是指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的需要,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它又可分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具体内容。随着网络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将会日渐提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进而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将日益突显。

(五)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相应改变

一般来讲,会计核算程序是指会计账务处理的具体步骤,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记录和反映会计业务时所采用的业务技术方法,如对长期投资收益所采用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所采用的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等。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会计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得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发生相应改变。

1.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程序和方法随全新资产观念而发生变化。传统工业经济下,会计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相应地利润也要按投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一基础必将发生变化,致使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也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利润的形成到底是归结于资本还是人才,在工业经济中常常难以确定。拥有同样资本的企业由不同人来经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是盈利得到良好发展,或是亏损陷入重组的境地。因而,“利润来源于资产的使用而非占有”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力资源在利润形成中的作用。现在,拥有丰富知识的人的劳动更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因此,利润分配必将在出资者和经营劳动者之间进行。二者共同承担企业的风险,共同分享利润,从而使得企业对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2.经营成果计算重心,受增值观念决定由利润转向增值。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核算的中心,它着重反映投资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获利情况,相应地,损益表成为核心会计报表。随着科学的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经营目的是谋求参与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利益。所以受益者不限于政府、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社会的其他群体也将成为企业的受益者。因而企业要定期编制增值表以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个贡献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值表有望成为会计报表体系的中心。

(六)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

随着会计的发展,信息量是以“爆炸”的方式进行增长的。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须对经济事项的处理及时、准确。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下的手工操作及简单的电算化操作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信息的规模、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数据处理。

(七)会计教育立体发展

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从事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要特征之一的新型经济的人员越来越多,可供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高报酬的服务性工作岗位和业务种类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为会计作用的发挥和功效的显现提供了必要与可能,而且为会计教育赢得了纵深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并为之创造和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和经济支撑。

目前,我国财会人员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直接反映了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1)从思维方式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认为只要按法规、制度、管理者的要求,把一套账做好,把会计报表编制出来,就算完成任务,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因而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财会人员的基本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上。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把自己从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动的企业管理者。(2)从知识结构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会计以外的如经济、法律、企业组织与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挥。加之知识老化、滞后,理论同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结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我们看到,高素质的人才是网络经济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种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富有变革和管理的能力与胆识。为此,会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同时要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使会计人才不仅具备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而且具有融通并应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当然会计人才的形成也有待于会计人才市场的建立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洗礼并显现出其才能与比较优势。

(八)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化;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不断拓宽,部分资金活动呈现出无序状态。加之经济领域法制建设的滞后和经济监督的弱化,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经济现象和很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违纪企业逐年增多,经济犯罪方式多种多样,偷税漏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与会计监督乏力直接相关。而造成会计监督乏力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一是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自己不愿意或受单位领导意志所左右而不能够履行监督职能;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社会会计监督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不能真正担负起“经济警察”的职责。

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从而赋予了会计监督更为重要的使命。在这种新形势下,会计监督的内涵正在发生变革,较之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监督变得更有广度和深度。因而,网络经济下,必须对会计人员重新定位,使其能以公正的态度来均衡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内审机构不健全,内部监督力量弱的问题。此外,面对网络经济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还必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运用法律手段促使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真正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使注册会计师真正成为具有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的“经济警察”。

【参考文献】

[1]蒋晓凤.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挑战[J].南宁: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

[2]高洪深,杨宏志.知识经济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

[3]王守纲.“知识经济”本质探析[J].济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3).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本真性;妈祖文化;和谐;“以人为本”

21世纪初,党中央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观念——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环境下的一定人类族群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妈祖信仰者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虽然在文化领域里它属于非物质的下层文化,但它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弘扬妈祖精神,传承妈祖文化,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通过对科学知识、道德修养、民族精神和人文关怀等文化因素来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上半年,仅来湄洲岛进香拜谒的台湾客人累计就达150多万人次。天津、澳门、台湾、广东、福建等地每年都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在同一文化认同的光环下通过旅游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支持,悄悄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几年伴随着妈祖信仰热,妈祖文化旅游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妈祖文化的内核即是妈祖本身的精神力量,而妈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所以基于科学的发展观,从“以人为本”的视觉来看待妈祖文化旅游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为本”是旅游发展和科学旅游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多数人的利益,讲究的是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因此要坚持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一、妈祖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和谐

妈祖文化景观有祭典、服饰、饮食等民俗景观,也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景观,还有丰富的妈祖碑文、题刻、诗辞、楹联、文学作品、祭祀法器、刺绣工艺、各种雕塑、书画古籍等其他人文景观。从发展旅游的本初动机即经济动机而言,旅游只有最大限度和最广泛地利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将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越来越强大的产业优势。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世代代共同拥有的财产,在旅游开发中应一分为二,那些传承于历史的传统而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可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如妈祖面源于民间,寄予平安的美好祝愿,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设计符合现代旅游者口味的旅游产品,甚至可以发挥品牌优势,生产一系列的妈祖面旅游商品,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相反,那些承载异质特性的景观,作为妈祖文化旅游的符号标志,应采取政府主导的保护性的运作模式。如妈祖服饰、妈祖祭祀民俗、妈祖禁忌民俗等,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是发展妈祖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主打要素。这部分的文化载体“越是本土的,也就越是国际的”,越有旅游价值和生命力。本土人应当善待本土的文化景观,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避免景观在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和俗化。规划、设计和投放这部分旅游产品时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宏观、全局和持续性问题上把握开发的层面和开发的力度。只有在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取得和谐,妈祖文化景观才有可能本真地代代相传。

二、协调利益群体,共承妈祖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发展旅游又可以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既包括旅游者、旅游地居民也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开发商,他们对文化表述的和谐统一将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的本真性。妈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一种民间文化,协调并处理好以上各利益相关体的关系是保证妈祖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首先,旅游者对妈祖文化应有正确的认识。妈祖曾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虚幻或群众无端捏造出的一个神灵。妈祖本身凝聚着的妈祖精神——博爱、和平、扶危济困等是妈祖文化的精髓,这应该成为众多旅游者旅游的动机,而不是一味地宣传并神化妈祖的力量和灵验。通过旅游活动,通过对妈祖的瞻仰和亲身体验,受众者能够沐浴妈祖精神的感召,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而要使旅游者对妈祖文化有个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导游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媒介,应了解妈祖文化资源的价值、意义和基本保护方式与思路,能成为妈祖“文化自觉”的先行者,自觉地成为旅游活动中保护工作的第一宣传员。除此之外,还必须规范旅游线路推介商的行为,在促销旅游产品时多一些文化内涵的元素少一些迷信的成分。

其次,旅游开发商要摒弃短视行为,从长远利益做好妈祖文化旅游产品。利润是旅游开发商投资和经营的第一目的,而纯粹一味地追求短期回报,或者以妈祖文化作为幌子达到融资的目的,不仅不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也会远远背离发展文化旅游的真正意义。这就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幼年期,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旅游开发商的投资行为。妈祖文化旅游产品不能仅仅局限于朝觐旅游,而应放眼于修学旅游以影响后代妈祖信仰的受众者,应放眼于商务旅游以彰显妈祖诚信的品格,应放眼于休闲旅游以加强全世界妈祖精神受众者的联谊,在此基础上提高人的素养,促进人群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

再次,要尊重社区权利,与社区分享旅游利益。妈祖是众人的妈祖,妈祖文化旅游地是当地居民的旅游地,旅游开发商在设计旅游产品、规划旅游项目时应关注当地居民的感受,旅游开发要符合当地人民的意愿,切实照顾社区的根本利益,把旅游开发与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如集体所有土地和水体,应尊重所有者受益的原则,可以按不同所有者的份额共享资源获得的收益,如门票、资源补偿费、土地设施出租费、允许旅游就业等补偿方式,使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做到兴地富民,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帮助社区经济发展。此外旅游决策层应有当地居民代表的参与,还要加强社区组织能力建设,通过社区组织做好与社区的交流和沟通工作,缓解旅游发展过程出现的误解和冲突,这些都是尊重社区权利较好的措施。只有这样,妈祖地居民才会自觉地参与发展旅游,参与表述妈祖文化,参与展示妈祖文化符号,这是妈祖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体现人文关怀,重视生命意义

发展妈祖文化旅游最高境界的目标是“承传妈祖护国庇民文化,发扬妈祖慈悲济世精神”,因此设计旅游产品时尤其要注意旅游氛围的营造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如针对妈祖文化修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选取的对联应以“教化”为主,题词不仅能荟萃世界名书法,还可以将全世界典型妈祖宫庙制作成微缩模型再配以电子自动解说;针对妈祖文化休闲旅游者,可以设计婚庆(如金婚、银婚等)或蜜月旅游,可以在妈祖正殿布置喜堂,让妈祖或见证他们执手携老一起走过的日子或见证彼此的忠诚。这一点马来西亚天后宫就做得很好,该宫设有婚姻注册处,享有政府授权领取结婚证的特权,每年有5000-6000对新人在妈祖见证下完成人生最有意义的一个仪式。

我们信仰妈祖,信仰的是她精神的力量,所以发展妈祖文化旅游,营造旅游氛围要体现人文关怀,重视生命意义。我们要一改以往“营造宗教旅游氛围就应该制造神秘气氛”的过时观念,废除行符录、焚烧金银纸的活动。当然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信众们的心理感受,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将录制好的鞭炮声、各种不同国家不同面值的虚拟货币输入微机中,旅游者可以以现实货币购买点击时间或次数,给妈祖汇去功德钱以完成心中的意愿。香枝本来是信徒们召唤神灵诉说自己所求的一种媒介,但我们经常看到信徒们大把大把地焚烧香枝,似乎有“烧得越多越能优先得到服务”之嫌,而周边的人则噙着泪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我们可以控制旅游者上香枝的数量(如可以控制一枝代表一心一意)或者以燃着状态的艺术香枝代替原先的香枝。如此等等,我们才可以还妈祖文化旅游一个环保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区域联动,共生共存

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进行区域合作,是实现旅游业快速持续增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推进合作各方的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区域联动,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与分割,就可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整合旅游产业资源要素,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区域妈祖文化旅游集团,建立以旅游产品为纽带的跨区域产业链,然后通过政策来引导旅游收入在区域间再分配的相对公平合理,从而形成无障碍旅游的和谐局面,实现妈祖文化旅游在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联动开发的模式很多,可以是连片开发也可以是专项产品开发,还可以进行线状开发。福建、天津、澳门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妈祖文化旅游节,其实举办此节的目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色彩要比发展旅游的色彩浓厚得多。其实可以建立以资本作为轴心,或由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共同或由中华妈祖交流协会牵头组建的妈祖文化旅游集团,再由妈祖文化旅游集团举办由各地轮流做庄的妈祖文化艺术节,这样可以广泛挖掘妈祖文化的内涵,使之升华为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

妈祖文化遗产很多,但在“”期间惨遭破坏,到目前为止妈祖文物尚未得到普查更不用说有效保护了,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各地主要妈祖宫庙的力量,发掘妈祖文物,开展妈祖文物古迹专项考察游,通过旅游活动使妈祖文化获取有效的保护。

此外,妈祖不仅仅是中国的妈祖,同时也是世界的妈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文化。发展旅游坚持区域联动除了国内省际合作外还要考虑国际协作,应充分利用海外妈祖信众们的海外资源,充分调动他们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为发展妈祖文化旅游补充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许雪毅.妈祖新闻[EB/OL]./,2007-08-31.

2、曹诗图等.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3、黄秀琳,彭文宇.解读莆田妈祖民俗文化表述的商品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7).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质量;效益;公信度; 可持续发展 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虽然经过了“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 估”,摸索出一些经验,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 模式,需要完善的环节还很多,可探索的空间仍然很大,只有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真 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继续摸索规律,更好的把握方向,使全新的教育模式更加贴近 事物本质,符合远程教育规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笔者以为,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



一、处理好电大全局与电大个体的关系,共建和谐电大

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大学不同,是一个学科齐全、功 能完备、特色突出、面向基层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实行中央电大和省、市、县电大(工作 站)四级管理,形成了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其中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是这个庞 大体系的一小部分,脱离了这个体系就不能姓“电”,也不能称其为“大学”。因此。无论 哪一级电大,都应该增强系统意识,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既是一个整体,就一定要有“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只有不断强化这个系统,才能增强抵御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 风浪的能力。无论哪一级电大,处理问题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绝不可只顾局部利益,而忽 视全局利益,更不能损害全局利益。

强调全局意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级电大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束缚手脚,制约发展。中 国人口多,地域广,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差异很大。因此,我们在强调增强全局意识的 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地域的差异性。不能因为是一个系统就统得过死,要给地方电大充分发 挥个性和特长的空间。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因地制宜,不搞“千人一面”;在政策制定上, 坚持分类指导,避免“一刀切”,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电大的办学积极性,扩大地方电大 的办学自,鼓励地方电大结合本地实际需要办出个性,办出特色。作为开放教育龙头的 中央电大,最大限度的强化服务功能,尤其应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电大的扶持力度,使广播 电视大学系统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



二、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走渐进发展之路

广播电视大学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实现了三次飞跃。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 育”试点以来,经过“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 模式,受到学习者的认同。“总结性评估”的结束,标志着开放教育由试点转入常规,一种 崭新的教育模式进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全国在校生已达260万人。笔者以为,在试点和起步时期,规模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探索成功的试验。现在,已经从试点转向常规,规 模已达到了一定程度。适当稳定规模,把工作重点放在人才质量上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落实 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没有数量也就无从谈质量,而没有质 量的数量是极其可怕的数量。因此,遵循科学规律,杜绝盲目扩张,是清醒而又明智之举。 应该 坚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规模。规模要依据师资、设备、校舍、社会需求等综合 条件而定,走渐进发展之路是最佳的选择。



三、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维护广播电视大学的社会公信度

我国的教育具有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高等院校的责 任和使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如果以市场经济为理由,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就会使教育脱离本质属性,教育教学活动就会变成商品化。教育教学活 动一旦商品化,就会危害社会,贻误子孙。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单位存在为追求经济效益,而 不惜损害广播电视大学声誉的不良倾向。

中央电大校长道凯同志在全国电大书记校长会上指出:“招生规模问题已经解决,质量 、结构和声誉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声誉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声誉是一种特质的广告。声誉 不好,生存难保。维护电大的声誉,电大人都有责任。首先从维护社会效益做起,具体的就 是抓细节,抓服务,抓质量,抓品牌,经过长期的打造过程,赢得社会各界良好的口碑,增 强社会的公信度。当然,我们强调社会效益,并不是否定经济效益,教育也有成本有投入, 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略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是有本质 区别的。它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效益,有了这种效益增长,将为进一步提 高社会效益,提供更加充实的经济实力。



四、处理好教学资源供与求的关系,真正发挥好终身学习平台的作用 

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网络”,广播电视大学的自身优势也在于“ 网络”,“网络”是广播电视大学的中枢神经。“网络”的功能发挥得越好,电大的优势越 明显。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广播、电视直接授课到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相结合 的多样化教学活动的转变;从文字教材为主到文字、音像、课件(cai)、网络课堂、教学 包等多种媒体综合利用的转变,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在教学领 域内,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但是,目前教学资源的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 出。因此,资源建设仍然是电大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共 建的方式,统筹规划,上下协调,分工负责,使网络汇聚更优质、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 生提供更体贴、更周到的服务。



五、处理好长远规划与现实工作的关系,实现广播电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12

论工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科学发展观论文

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各种学习材料,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工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必须努力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工会组织只有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有所作为、发挥作用,才能做到有为有位,才能得到党政的认可,受到职工的欢迎。为此,工会组织必须从过去的“福利型”、“活动型”工会向“参与型”、“协调型”、“服务型”工会转变,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首先,要充分了解关注市委、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随时掌握市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做到一切为了经济社会发展,一切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善于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特点,围绕市委、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以提高效能、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比武等经济建设创新活动。对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时进行总结、宣传、表彰,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xx年,全市工会组织以创建“职工先锋号”活动为重点,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了职工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提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共提出合理化建议两万多条,开展劳动竞赛128次,创较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20项,创经济效益420多万元。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当前,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0%的总体目标,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以“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以经济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能比赛、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进一步激励职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进一步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工会组织履行基本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工会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会组织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工会组织要坚持以职工为本,积极主动地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大力探索健全和完善职工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稳定、协调劳动关系,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与涉及切身利益问题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建立健全以三方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协调和稳定劳动关系。20xx年,我们积极抓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全市930个企业全部实行了平等协商,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413个行政村和7个乡镇的工业园区全部签订了区域性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涵盖法人单位3900多个。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纵深开展。全市已创建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48个,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4个,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4个,在稳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当前,在面临经济危机,企业发展困难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开展好三方共同约定行动,使企业做到克服困难,保持稳定,不裁员、不减薪,使职工做到同企业共担风险,共度难关,保持企业平稳发展,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进一步在关注民生中发挥作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这就要求工会干部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的能力,着力解决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中发挥工会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及时掌握和反映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帮助人、第一报告人和第一督促解决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针对困难职工的工会帮扶体系,建立送温暖工作长效 机制,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努力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20xx年,进一步叫响了“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加强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确定了办公场所,建立了工作制度,规范了困难职工档案,实行了微机管理。开展了“金秋助学”、“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共创和谐”、“创业培训”等活动。同时依托“三个一”工程,继续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职介、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使困难职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工会的温暖。当前,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压力增大,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工会更要注意研究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企业及职工的影响,帮助职工群众妥善应对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积极化解影响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对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更好的发挥工会组织在关注民生中的作用。

总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着力解决当前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工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