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航空医学论文

航空医学论文

时间:2022-04-06 21:29:46

航空医学论文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1

学术研讨会会邀请函范文一:

先生/女士: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定于201*年5月29日-31日在四川大学举行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素仰您学养深厚,著述丰赡,诚邀您莅临本次会议。

一、 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外国文学与国家认同

会议的分议题是:

1. 外国作家作品流派与国家认同(或爱国主义主题)

2.外国文学与文学教育

3.外国文学翻译之研究

4.外国文学出版态势研讨

5.外国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

6.中国文化语境与外国文学

7.纪念肖洛霍夫诞辰110周年

8.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二、会议地点: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三、会议论文和回执

与会者请提交会议论文与回执,回执内容包括与会者信息、论文题目、论文摘要(300字左右)。请在2015年3月15日之前将回执发至:ru***,联系人:池**老师

四、费用:会议收取会务费600元,研究生减半,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代章)

四川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代章)

201*年12月28日

学术研讨会会邀请函范文二: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暨空军飞行人员健康鉴定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首届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学术会议暨空军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研讨会定于2003年10月16日至18日在贵阳市召开。会议期间,将举办全国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研讨班(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03-16-01 012)。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委员会和《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工作会议也将同期举行。来自总后勤部、总装备部、陆海空三军、民航总局及各航空公司的科研院所、大学、医院、基层航医室的从事飞行人员/航天员选拔体检与健康鉴定的航空航天临床医学工作者和医学管理者的代表将参加这次全国性的临床航空航天医学界的学术盛会。会议特邀 作为协办单位参会。会议的主办单位将向与会的单位和代表推介国内外有关医药企业,促进科技学术界与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和航空事业贡献力量。本次会议诚征医药企业参会交流并作为协办单位提供资助经费,将为企业提品推介宣传合作项目如下:

一、合作项目

1. 为挂名协办企业代表提供开幕式或闭幕式10分钟发言。

2. 会议宾馆门前或宴会厅悬挂祝贺布标。

3. 会议优秀论文及专题报告奖1项冠名。

4. 会议论文摘要集刊登企业及相关产品宣传资料(宣传资料印刷成本费由企业承担)。

5. 企业派1名代表免费参会(会议提供食宿费)。

6. 本次会议将向资助企业颁发资助证书。

二、资助经费额度及相应项目

1. 资助3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1~6的推介宣传商机。

2. 资助1.5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3~6的推介宣传商机。

3. 资助5000元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4的推介宣传商机。

欢迎广大医药企业参会,加盟到发展我国航空医学、载人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的跨世纪的辉煌事业的行列,科技学术界与企业界携手并进,共创新的奇迹。

联系人:王**

学术研讨会会邀请函范文三:

传统节日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尊敬的 先生/女士

为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服务区域社会文化认同,共同构筑多民族和谐关系。西南民族大学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拟于20XX年1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传统节日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会议分为学术讨论交流和节日民族志影片展播两个部分。欢迎专家学者围绕如下议题惠赐论文或提供节日民族志影片参加会议。

一、会议议题

1.传统节日与地方感、地方文化认同

2.传统节日与多民族和谐关系建构

3.传统节日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4.传统节日的影像表达研究

5.节日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6.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会议主办与承办单位

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承办: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人文纪录影像研究中心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XX年11月11日全天报到;12日~13日学术讨论;14日离会。

2.地点: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

四、参会注意事项

会议以论文或影片入选方式正式参会。有意参会者请务必于20XX年9月20日前提交300字的论文摘要或论文全文。会议筹备组将依据论文入选发出正式参会邀请函。

参会学者往返旅费自理,会议期间食宿费由主办方负责。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2

2013年1月30日,一位特殊的孕妇在航空总医院顺利产子,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新京报》、《京华时报》、腾讯网、新浪网、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都纷纷报道了此事,部分媒体甚至全程参与报道整个医治过程。这位特殊的孕妇是亚洲首例“渐冻人”孕妇吕元芳。航空总医院因此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或许很多人会质疑,航空总医院是为了炒作,但成功救治连北京很多三甲医院都不敢接收的病人,需要一定的医疗实力做支持。我国一直致力于降低孕产妇的非正常死亡,如果发生孕妇非正常死亡,医院要承担很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其他医院不愿意承担风险收治"渐冻人"孕妇的原因之一。航空总医院院长高国兰说:“我认为,作为医者,当病人有困难的时候只有我们才能帮助她。我是一个妇产科医生,必须让妈妈有生孩子的地方!”

医院自身的责任感是航空总医院救治吕元芳的出发点。在救治过程中,航空总医院采取了开放的做法:救治过程向媒体开放,媒体参与每一个讨论会。第三方媒体向社会公众即时披露每一个救治过程。

这并不是航空总医院第一次被媒体注意到。航空总医院还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允许导盲犬进入的大型综合医院。盲人陈燕和她的导盲犬珍妮在这里自由接受医疗服务的事情也曾被媒体广泛报道。而直到现在,导盲犬依然被绝大多数商场、超市、地铁、公交、医院等社会场所和机构所拒绝。对于导盲犬能否进医院,高国兰说:“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拒绝导盲犬,就是拒绝病人。”

回顾航空总医院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航空总医院今天的医疗实力与社会信任度,并非是一天炼成的。2009年,航空总医院的全年门急诊量仅为40万人,而到2012年,它的全年门急诊量已经增加至103万人;2009年,航空总医院的总收入是2.9亿元,2012年,它的总收入上升到6亿元。作为一家工业集团下属的医院,航空总医院从“职工医院”,变成今天具有实力的综合性医院,离不开航空总医院在管理上的再造与创新。

求变之路

高国兰说:“航空总医院今天能在北京有一席之地,一方面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另外一方面是得益于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的社会化三项改革。”

北京医疗资源丰富,三甲医院数量众多,曾经的企业集团下属的无品牌、无特色的“职工医院”如何在医疗服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高国兰认为,医院发展必须“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走“差异化谋发展”之路。航空总医院将口腔、疼痛、脑脊液病科确定为三大特色专科,妇产科、骨科、神经内科、心内科为重点学科,航空总医院下决心要将几个核心科室作为自己的特色,引进人才,做强做大,创造被全行业和患者都视为独特的医疗服务产品。

确定发展方向之后,与之相匹配的医院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航空总医院首先做的是更改医院名称,2010年,“航空中心医院”更名为“航空总医院”,从观念上摆脱外界对其“职工医院”的印象,然后大刀阔斧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后勤制度三项改革。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航空总医院改革的力度非常大,采取“全员竞聘”的改革方式。医院全员都集体待岗,再重新竞聘上岗,其中153人参加了管理岗位竞聘,548人参加了一般岗位的竞聘。医院组成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竞聘工作办公室,请来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负责具体工作。竞聘工作严格按照流程走,所有信息都通过网络、医院报、会议公示,管理岗位答辩欢迎旁听。竞聘上岗由京外兄弟单位进行监督,由中航工业部门领导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跟进。最终,经过全员竞聘各项程序,83人进入管理岗位,415人进入一般岗位,129人予以组织安置。

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航空总医院聘请了台湾知名的绩效管理公司,协助医院改革分配方案,以充分体现公平、透明、量化的原则,按岗定薪,以工作量、风险性、岗位责任等为考评依据。

在后勤社会化方面,航空总医院将后勤业务外包,对于后勤的改革,高国兰特别强调:“医生要围着病人转,后勤要围着医生转。后勤应及时、周到地为一线科室服务,要把后勤的观念和管理转变,要全面社会化,使医院能把全部精力放到提高医疗服务上去。”

经过全员竞聘、绩效改革及后勤全面社会化的三大改革,以及推行“差异化谋发展,健康中寻价值”战略,对重点特色科室的打造,航空总医院已具备与大型综合医院竞争的规模与核心竞争力。

应用企业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创新

为继续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航空总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创新,尝试将通常用于企业的管理工具运用到医院管理中。6S管理和品管圈(QCC)是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

管理工具应用之6S管理

由于通常6S管理针对的工业企业,在医院管理中是否适用,如何应用,是需要进行探索的。由于医院提供的是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医院的人员流动量大,做到工厂6S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有难度的。航空总医院根据医院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首先,开展了一系列6S管理的培训与宣传。例如,在实施之前召开动员大会,并请专家给中层干部做演讲,将6S管理列入院级培训规划等。院报定期刊登简讯,并推出6S管理专版等等。

其次,引用结合医疗实际,制定评审标准与制度,并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形成符合医疗行业的6S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举例来说,6S管理规则给每个场所分别制定了“定置图”张贴在办公场所,不管是行政办公室、诊疗室、手术室还是储物间,物品必须严格按照定置图标示的位置摆放。航空总医院在医院设置了133个6S检查点,每个月定期检查,每次检查历时两周,并要求每个员工做到:眼到,检查每一个死角;口到,将发现的问题立即解释清楚;心到,多肯定大家的成绩;手到,每检查一个地方都要拍照记录。

通过试点单位操作,逐步推广到全院,并将6S管理常态化。推行6S管理之后,航空总医院高国兰院长认为,在工业企业“垃圾堆里生产不出好的产品”,而医院在“杂乱的环境下”也无法保证医疗的高品质。因此,基于患者安全、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考虑,在医院管理中推行6S管理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意义。

管理工具应用之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以全员参加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到了1966年,日本有超过10,000个品管圈,降低很多突发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

从当前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多年来一直将医疗质量和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大部分医疗系统里的质量管理是至上而下的。例如,医院设置了医药质量管理委员会,而医务部门、护理部门、各个科室下设质控专员,以管控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换言之,这些质量管理都是自上而下的,都是上面有一个想法然后下面去执行。但其实,在医疗护理中会发生很多不良事件,有很多安全隐患,因为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很多问题就会慢慢被忽视,为了把这些很细微的,存在隐患的事情找出来,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医疗机构需要一种能实现自下而上发现问题的管理方式。品管圈正是这样一种管理工具。

每一个护士、每一个医生甚至每一个员工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都会碰到各种问题,如果他们具有质量管理的意识和习惯,对医院质量管理来讲,就是极大的提升。品管圈可以实现这种想法。日本的医院最早在质量管理中引入品管圈,后来台湾、大陆沿海地区的医院也逐步引进。航空总医院从2011年中旬开始,逐步引入品管圈。通过试点工作,发挥每一个医生、护士的主管能动性。

例如,有一个品管圈是医生护士和在一起做的,他们发现是降低透析过程中,保持干体重是一个重要指标,他们根据实践经验研究了什么原因会造成干体重的流失,采取什么办法能够缓解这种状况,最终形成了很多好的结果,成果形成经典案例,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辅导教材收录。

目前,航空总医院已经在全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基金会,采用答辩会的形式为发现的问题提供资金支持。从品管圈的研究对象来看,涉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科室成本、经济效益、医疗服务等多个视角和领域,品管圈的应用范围也极大拓展了。

医院管理的启示

在任何企业,改革与创新都是艰难的,打破对固定模式的依赖,处理复杂交织的利益关系,是改革者和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对于如何处理这些矛盾,航空总医院有自己的管理主张。

第一,把“人”视为重中之重。人才团队的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有了人才有学科,有了学科才有医院,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航空总医院从多方面引进高级人才,建设学科团队,同时培育新员工,每年对新员工及医生、护士进行拓展训练及人文、业务培训,这在前文已有所提及。

第二,注重团队的重要性。医院从自身特性来讲,特别强调团队力量与合作。团队精神是衡量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成功救治“渐冻人”产妇的关键之一,便在于医院各学科团队的配合。航空总医院为了促进团队文化建设,一方面加强培训与交流。平时频繁进行多学科的讨论。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每年都有相关培训,其目的是训练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与合作能力。另外一方面,将合作与绩效挂钩,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对团队合作进行考核,在会诊、手术的合作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

第三,改革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高国兰院长认为,改革者首先要做到的是,保证管理举措的公平、公正、公开,一切从自我做起,以自己为表率。在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有反对就有支持。改革必然会冲击原来的利益圈,会得罪人。只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将矛盾化解到最小,管理中的人为阻碍就不是什么问题。

第四,医院要专家治院。医院的管理者需要懂专业,这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美国医院大多以职业经理人管理医院的做法不同,在中国,由于医院还担负着医院学科建设、医疗纠纷处理等专业问题,让中国的医院更需要专家治院。

结语

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制度三项改革和善用企业管理工具,航空总医院的整体实力明显提升,社会信任度明显增加。目前,航空总医院在口腔、疼痛、脑疾病三个特色专科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重点学科均已成为优势学科,医疗水平位于行业前列,医院的盈利能力,医疗水平都在稳步提升。航空总医院的愿景是“创三甲 推6S 建一流医院”,即打造361工程,把医院建设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大学附属型三级甲等医院。

医改之后,有很多政策扶植社区医院、地级医院,而这些医院该如何寻求发展?此外,在医患矛盾激增的情况下,医院如何履行医院的职责,如何从自身管理出发,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矛盾?航空总医院为此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高国兰院长说:“作为医者,当病人有困难的时候只有我们才能帮助她。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有风险的,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去探索,正是因为风险的存在,才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去努力。”在疾患矛盾激增,市场化浪潮席卷一切的时候,医院管理的改革,不能忘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

链接

吕元芳,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俗称"渐冻人症",属遗传性疾病,为世界五大绝症之一。患者运动神经细胞受到缺陷基因的影响,全身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患者最后会因呼吸肌和吞咽肌萎缩而死亡。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绝大部分患者不能生存至成年,结婚生子非常罕见。

吕元芳于2012年6月怀孕,在例行检查中医生发现,她的胎儿并未遗传"渐冻人症"的缺陷基因,但在获得航空总医院免费救治之前,吕元芳的身体状况已经恶化,因手术风险极大,她被所有的她求助过的医院拒之门外。

航空总医院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始建于1972年,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

高国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航空总医院院长兼妇产科主任。2009年由中航工业集团选拔担任航空总医院院长,是航空总医院一系列改革的主导者,杰出的医院管理者。

6S管理

“6S管理”最早来源于日本企业的5S管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后来添加了安全(SECURITY)。其理念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至今,日本企业领先于世界的三大支柱是6S管理、质量控制与技能培训。由于其卓有成效的管理效果,6S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推广,1995年香港引进6S现场管理,目前海尔、正泰、美的等企业都在应用。

航空总医院院名变迁史

中国人民第六研究院北京医院

北京第361医院

航空工业部第361医院

航空航天工业部第361医院

中国航空工业中心医院

航空工业中心医院

航空总医院(36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质管理形式。品管圈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管理方面扩展。 ·

案例点评

在北京市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国际国内知名医院林立的情况下,医院想要谋得“一席之地”,为自己准确定位至关重要,而找到自己的位置则需要用“产业链思维”去思考。

航空总医院在“健康中寻价值、差异中谋发展”的发展战略和“以需求稳市场、以差异创品牌、以健康促发展、以服务达卓越”的市场战略正是找准了其在健康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找准位置也就抓住了医疗市场的需求和走势,航空总医院因此实现了快速发展,这些变化在数据上有所体现,例如:2011年航空总医院就诊量同2009年相比增加21%,住院量增加19%,手术量增加45%。

6S管理的实质是通过科学布局和定位管理,做到运输路线最短,强化物流管理,使生产或工作能在时间、空间、数量关系上实现最优化,实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保持工作和生产现场的人、物、场所和谐统一。6S在我国众多企业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医院能否推行、如何推行?航空总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经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其可贵之处在于全员发动、持之以恒、严格检查、口到、眼到、手到,将6S管理常态化,做到习惯成自然。

品管圈解决问题的八步即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要因认证、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标准化、遗留问题,它不仅是解决质量问题的金科玉律,而且几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秘诀,航空总医院品管圈课题选择采取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通过答辩会进行论证,使他们的品管圈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这也使得品管圈更具生命力。

于涛

航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企业管理 决策支持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3

航空生理训练(以下简称航训)是飞行人员在疗养期间的一项常规训练,是通过模拟高空中种种复杂的环境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来锻炼提高飞行人员驾驭装备能力的训练。主要项目有加压供氧、低氧体验、空间定向障碍、抗荷训练。它是提高飞行人员综合素质,保证飞行安全,增强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升飞行人员战斗力的核心技术。它对飞行人员正确应对高空飞行中突发环境恶化问题,确保飞行安全意义重大。但是,在多年的航训中,我们发现,由于受施训者、训练对象双方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了航训工作效能的发挥,现就这一问题分析如下。

1参训对象影响航训效果的原因分析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在影响训练效果的诸多因素中,由飞行部队或飞行人员自身因素导致训练效果和训练质量的欠缺也是不容忽视的。

1.1飞行人员航空医学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我们根据高性能战斗机加速度特点及飞行人员专项训练情况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0.5%的飞行人员能完全答对问卷。分析原因,飞行人员经过预校、航校的学习后,再系统学习的机会很少,部分人不重视理论学习,尤其不重视航空生理学知识的积累,认为航空生理卫生与飞行关系不大,对日益增多的新战机的飞行特点及相关航空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1.2飞行人员对航空生理训练认识较低个别飞行人员认为航训是一种负担,过分夸大缺氧训练和空间定向训练中的不适感,尤其是年龄稍大的飞行人员,有经验主义和侥幸心理存在,认为飞行与训练是脱节的,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找各种借口推脱,不能很好地配合训练。

1.3带队领导和航医不够重视带队领导与航医对航训的态度和认识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大部分带队领导能积极配合训练计划的实施,但对训练的标准掌握不够,部分领导甚至要求训练适可而止。而航医作为直接对飞行人员实施卫勤保障的医师,对疗养员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特别是新航医对所保障的飞行人员以往进行训练的具体情况掌握不全。疗养前安排训练计划不周全;部分航医组织训练的力度小,对第二日准备训练的人员缺乏有效管理和讲解注意事项。

1.4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不良的睡眠和饮食习惯等等,疗养期间飞行人员的身心较为放松,常外出聚会、饮酒;早晨不按时起床,耽误进餐;空腹进行训练或拒绝训练等等问题,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尤其是缺氧体验和飞行错觉体验训练这两个项目,复训率和不合格率增加,影响疗养进程。

2疗区自身建设及施训者的因素影响航训质量的原因分析

2.1疗区硬软件方面存在不足疗区虽然在2008年投资400余万元从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购置了颈肌训练、仪表定向、抗荷抗缺氧等航空生理训练专项设备,但是在硬件方面仍旧存在着部分设备不完整,零部件损坏时不能及时更换,维修保养仪器技术掌握不完全等问题。操作因素据调查了解,在软件方面,航训专业医护队伍力量也较薄弱,在精简整编中技术骨干流失较多,缺编情况普遍存在,学历不高,职称不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素质不高,陆续补进的工作人员缺乏正规专业教育或培训,缺乏专业知识的灌输,很多都是机械化操作。对于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航训时,由于训练项目多,人员缺少,更换频繁,专业技术难以保持。上述的诸多因素皆影响训练业务的开展和航训质量。

2.2医疗、护疗关系不够融洽因为部分飞行人员对航训存在着抵触情绪等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导致飞行人员不来做航训或者在航训过程中不积极主动配合训练,导致在航训中与飞行人员沟通容易产生隔阂和矛盾,甚至发生争吵。

3改进对策

3.1做好训前准备,加强组织协调领导重视,认真研究改进办法,把航训工作作为疗养院业务的重点之一来抓[1]。依照院下发的疗养单位计划,根据飞行人员入院时间,全科人员提前落实训前工作安排。飞行人员入院后,科主任、协调护士参加由院机关召开的带队干部、随队航医健康状况介绍会,了解部队飞行人员的健康状况、飞行训练情况,向带队干部和随队航医发放航训摸底调查表。树立带队干部与航医的责任心。了解每一位飞行人员历年航训记录,把握航训适应证、禁忌证,根据记录做好航训计划表,并分送给相关科室及随队航医。做好训练仪器设备的检查调试及急救消毒物品、各类表格的准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改善飞行人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当晚睡眠充足,勿用兴奋、镇静药物;禁止空腹训练,从而确保航训质量。

3.2加强飞行人员教育,明确航训意义训练前,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教学,利用上大课结合PPT的形式给参训飞行人员讲清航训的目的、意义。播放录像与讲解穿行,讲解航空生理卫生基本知识、方法、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结合飞行特点,讲清低气压、缺氧、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抗荷动作要领及对抗机制;飞行错觉发生的机制、诱发因素及对抗策略。多讲解一些军事航空医学中的前沿知识,使其多了解一些新理论、新观点,提高对航训的兴趣。讲课时语言通俗易懂,比喻形象贴切,让飞行人员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航训知识。

3.3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加强航训时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各种观点、思想、情感,取得彼此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3]。飞行人员入院后,由于对新环境陌生,对疗养院的要求不熟悉,常造成交往沟通障碍或顺从性降低[4]。运用礼貌用语,营造文明谦和的训练范围;运用专业语言,营造严格规范的训练氛围;运用温馨语言,营造自然和谐的训练氛围;运用形体语言,营造亲切信任的训练氛围。与飞行人员接触时,保持精神饱满、着装整洁、面带微笑、落落大方,始终给人以亲切感;当飞行人员进入训练状态时,医护人员通过目光、表情、手势等与飞行人员保持沟通,及时传递安慰、鼓励、肯定的信息,消除训练紧张情绪。出现异常时,沉着镇定,果断采取应对措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4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保证训练质量。装备高性能战斗机是新形势下部队提高战斗力的必然趋势,如何提高飞行人员抗荷能力、空间定向能力、飞行耐力,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是航空生理训练担负的重要工作。因此,作为专业训练人员之一的护士,要加强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专项训练教案》的学习,及时了解新装备的飞行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平时注重航空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操作要领,牢固树立为飞行人员服务的思想[5]。平时注重对训练仪器设备性能、使用方法、保养知识的学习。了解专用设备仪器常见故障的识别方法,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工作,使仪器设备随时都处于待训状态,确保训练的连续有效,提高训练质量。准确把握训练强度,疗养院及上级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航训科室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改善航训设备器械,增强航训工作科技含量。航训科医护人员应立足现有条件,强化岗位练兵,深刻理解战斗机飞行人员的训练要求,熟练掌握航训操作规程。掌握急救预案,密切观察受训者的身心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确保飞行人员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红.航空生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航空军医,2003,31(4):169.

[2]吴谷香.做好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航空生理训练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04,13(1):49-50.

[3]颜霞,张素,孟春英,等.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学杂志,1998,6(6):366-367.

[4]黄怀钧,王凤霞,主编.临床心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9.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4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X025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J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J013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U021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J055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Y02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G899

 海军医学杂志

 

A012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941

 海南医学

 

G416

 海南医学院学报

 

L037

 海相油气地质

 

E651

 海洋测绘

 

E15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E131

 海洋工程

 

E312

 海洋湖沼通报

 

Z010

 海洋环境科学

 

E145

 海洋科学

 

E006

 海洋科学进展

 

E311

 海洋通报

 

E003

 海洋学报

 

E149

 海洋学研究

 

H284

 海洋渔业

 

E008

 海洋与湖沼

 

E108

 海洋预报

 

L586

 含能材料

 

N076

 焊接

 

N624

 焊接技术

 

N021

 焊接学报

 

Y027

 航空材料学报

 

Y017

 航空动力学报

 

Y554

 航空发动机

 

Y031

 航空计算技术

 

Y012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Y002

 航空学报

 

Y014

 航空制造技术

 

Y034

 航天返回与遥感

 

Y015

 航天控制

 

Y033

 航天器工程

 

Y032

 航天器环境工程

 

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T057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602

 合成化学

 

T505

 合成树脂及塑料

 

T067

 合成纤维

 

T065

 合成纤维工业

 

T018

 合成橡胶工业

 

J053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031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017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J019

 河北工业科技

 

K032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58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H289

 河北林果研究

 

H244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A076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641

 河北医学

 

G898

 河北医药

 

G384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5

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靠近渤海湾,儿时,面对蓝色的大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向着蓝天飞去。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儿时的梦想成了现实。

1996年的初夏,杨利伟接到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的通知。杨利伟没有想到,儿时飞翔蓝天的梦想,会飞得那样遥远,飞向了遥远的太空。

初检通过了,杨利伟又被安排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他当时心里特别高兴,提前三天就去了。护士开玩笑说他太积极了。

然而,加入航天员这个队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航天员的选拔近乎“苛刻”,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航天生理功能检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特检”: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受试者上升到五千米、一万米高空时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进行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几个月下来,886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杨利伟开始了航天员的训练生涯。也就是在这里,他真正体会到了,在“航天员”耀眼光环的背后,是汗水和艰辛,是奉献和牺牲。

首先面临的是航天员基础理论学习。这是实现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转变的第一道难关。要学的课程非常多,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心理学、外语以及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有关知识等都要学,涉及30多个学科、十几个门类,比在飞行学院学习要难上几倍、几十倍。杨利伟的文化基础在这批航天员中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肯于吃苦,善于钻研,基础理论学习结束时,杨利伟的成绩是全优。

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体素质,接受严格的特殊训练。

太空没有重力,没有氧气,没有水,而为了进入太空,航天员要在密闭狭小的飞船里经历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过程。要克服这些障碍,除飞船必须具备适合人生存的条件外,航天员必须进行航天环境适应、任务模拟、救生与生存等专门训练。

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是航天员训练中最为艰苦的,是向人的极限能力挑战。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每次航天员要承受8~9个重力加速度的压力,脸在强大重力的作用下会变形,眼泪泪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呼吸相当困难。训练机旁边有一个红色按钮,若承受不了,随时可按下按钮。可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人按过这个按钮。

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入选。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抗荷抗缺氧;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作用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空军已成长为举足轻重的战略力量。飞行员作为高性能战机的驾驭者和空中打击的实施者,其身体素质的强弱是空军战斗力的直接体现。提高空勤人员身体素质、充分发挥卫勤保障的作用是我们卫勤工作者的中心任务。航空生理训练就是培养和提高飞行人员为适应军事飞行应具备的生理、心理代偿能力的特殊训练,抗荷抗缺氧(以下简称两抗)训练则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下面就两抗涉及到的高空及持续性加速度生理训练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的作用作一简单阐述。

1提高两抗能力是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

随着空天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高空长航程、灵活高机动的特点成为军事航空业发展趋势,目前装备我军的第三代高性能战机的最大载荷可达到+9 Gz,+Gz增长率大于6.0 G/s,空战时的高载荷机动可持续数百秒。美国空军1 903名飞行员的调查表明,有12%经历过G-LOC(因受持续性正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其中50%属于重度意识丧失型;1980―1990年,美国空军三代战机共发生了18起非致命的G-LOC,导致14人死亡,3人重伤[1]。在座舱减压方面,近年来在我军歼强机中屡见报道[2],甚至连民航机也有发生实例[3]。

据资料显示,国内因高空缺氧引起的事故症候约占医学原因事故症候的6%~17%,美军1973年报道飞行员空中突然失能的89例中,因缺氧引起者19例,占21.3%[4],没有经过低氧体验的飞行人员往往需要等待15 s才有可能对高空缺氧这一危险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事实上,发生高空缺氧时,几乎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的痛苦感觉,并且缺氧症状和体征个体差异较大,致使飞行员容易低估其危险性,甚至忽略其存在,导致严重后果。

高空低氧这些特点给人类高空飞行带来严重威胁,而高载荷持续飞行和高载荷增长率飞行给人体生理极限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美、英、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等国空军已经将对飞行员进行高空和抗荷生理训练列入训练制度,成为职业训练的一部分。美国联邦航空规则规定任何操纵具有加压座舱飞机的飞行人员必须接受高空生理训练。因此,在三代战机已经成为我军主要装备的大背景下,空勤人员两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空军飞行战斗力的体现。因此,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过程中加强对空勤人员进行两抗知识宣教和训练刻不容缓。

2提高两抗能力是部队飞行训练的需要

2.1飞行部队客观条件限制了两抗能力的提高在飞行部队实际工作中,航空理论学习和战法研究是飞行员飞行准备重点,航医忙于“一问三查”和日常事务性工作,除特殊飞行科目外,一般很少开展高空和抗荷生理知识宣讲,示范性体验也因训练器材缺乏无从谈起。由于宣传教育弱化,造成空勤人员两抗知识长期缺乏,两抗能力低下。

2.2部分飞行员不重视限制了两抗能力的提高我们在飞行部队调研时发现部分飞行员嫌穿戴麻烦,飞行时不穿抗荷服,在高空飞行前不按规定进行吸氧排氮,飞行过程中时有不戴吸氧面罩等现象,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在飞行实施阶段有些飞行员飞不出战机的最大性能,在做特技动作过程中发生灰视、黑视甚至意识丧失等现象,座舱发生失密封或爆破等情况后不能正确处置,导致飞行问题或事故症候屡屡发生。

2.3空勤成分变化增强了两抗训练的必要性随着以预警机、加油机和电子战飞机为代表的高精尖机种大量装备部队,空勤人员中战勤人员比例增加,他们的身体素质及空情处置能力和飞行员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高空缺氧体验和训练很少进行,因此,利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期间对其进行高空生理教育及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2.4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期间提高两抗能力的优势在空勤人员每年的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期间,没有飞行安全压力,工作和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在完成必要的体检后,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航空生理知识宣讲和生理训练,各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的训练仪器设备和训练人员也比较齐全。因此,利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期间促使空勤人员认识和提高两抗能力,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应精心组织利用。

3国内外飞行员身体素质现状探讨

3.1国内外飞行员身体素质比较进入21世纪以来,三代战机已经成为我军标准制式装备,但由于人种及锻炼因素,我军歼强机飞行员和国外发达国家飞行员相比,普遍存在两抗能力相对较低的问题。在我军引进苏-30初期曾发生因飞行员抗荷能力不足导致某些特技动作受限,飞不出战机最大性能,致使装备形成战斗力时间延长。我们在日常的抗荷训练中发现有相当部分来我中心训练的歼强机飞行员连双下肢蹬力维持120 kg 30 s标准都达不到,身体素质亟待提高。

从国内外两抗能力的军用标准对比来看,我军制定的抗荷标准也偏低,现行我军高性能战机飞行员+Gz耐力选拔标准为+4.25 Gz持续10 s合格[5];相比之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制定的标准是穿抗荷服做抗荷动作+7 Gz持续15 s,俄罗斯选拔标准是穿抗荷服+8 Gz持续15 s。我军标准和外军相比,在抗荷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差距。

3.2国内外飞行员身体素质差距原因探讨和外军相比,我军飞行员抗荷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代偿能力、快速调节能力和胸腹部和下肢有关肌群的肌力和持续性高强度的等长收缩能力方面。这和我军的人种差异有关,但也不能排除与我军体能训练观念落后、训练手段不科学有关。北约各国和俄罗斯飞行员的日常体能训练集中于提高腹部和腿部肌肉力量和持续时间上,基本以阻力为主,以举重、短距离速跑及速游为主要训练科目,而我军则是长期坚持以长跑为代表的有氧锻炼为主。然而,目前航空生理研究表明,高强度的有氧锻炼会导致歼强机飞行员+Gz耐力降低。主要机制是高强度有氧锻炼导致迷走神经紧张度过高和交感神经紧张度过低,心脏在人体承受大负荷作用时,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等代偿反应功能降低,容易发生中心视力丧失和意识丧失,并且产生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以及运动病发生率的升高。所以利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期间规范空勤人员抗荷训练动作,正确指导其体能锻炼方式来提高抗荷能力。

4理念的转变要求加强两抗训练

随着特勤疗养学的不断发展深入,空勤疗养学也在与时俱进。目前空勤疗养理念不断发展更新,空勤疗养任务由单纯的体检向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方向转变,航空生理训练在疗养过程中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两抗能力训练作为航训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也相对增加。针对高空生理和持续性加速度生理宣教在飞行部队相对薄弱的特点,现实要求我们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期间要强化两抗宣传和训练力度,走上宣传-鉴定-训练-提高-评估的良性循环轨道,从而达到切实提高飞行员身心体质的目的。

5现行两抗训练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目前,我们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在两抗方面开展3个项目的训练及检测:7 500 m高空急性低氧耐力检测,抗G训练,加压供氧训练。训练设备统一使用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制的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训练时间选择在飞行员完成体检后1周内正课时间进行,全部项目分3 d完成。

5.17 500 m高空急性低氧耐力检测

5.1.1目的、意义此项训练是模拟7 500 m高空低氧环境下,使飞行员体验急性低氧状态下的感觉,同时测定有效意识时间。其主要目的是测定、提高飞行人员的低氧耐受储备能力。

5.1.2实施方法目前我们选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缺氧能力检测模块进行。飞行员戴好头盔和面罩后,由医护人员连接好床边监护仪以便实时监测心率、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训练开始后在地面吸入氧含量为7.1%的氮氧混合气体,同时进行书写试验,从1 000开始书写,依次递减1,每隔1 min重新开始书写。训练军医根据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及心电图变化等客观数据及书写流利度、飞行员主观感受等情况,综合评定其有效意识时间。当达到有效意识时间后立刻停止吸入混合气体,必要时吸入纯氧,确保低氧训练安全。

5.1.3注意事项高空低氧环境下,缺氧主要导致空勤人员大脑皮层高级智力活动首先受到缺氧影响,失去正常理解、分析、判断能力。飞行人员往往会丧失对环境、自身状态的正确判断能力,甚至对缺氧产生症状和损害的严重水平呈无意识状态。我们在低氧试验中发现有的飞行员在已经出现血氧饱和度降至60%左右、书写停滞、四肢颤抖、指甲和口唇出现紫绀时仍然认为自己“正常”的现象。当血液氧分压过低,不足以维持脑细胞正常功能就会产生意识丧失。因此,在低氧训练中,准确判断有效意识时间是关键,防止飞行员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意识丧失的情况。万一发生飞行员意识丧失情况则立刻松懈其面罩,展开就地急救和后送,确保训练安全。

5.2抗荷正压呼吸和抗荷动作训练

5.2.1目的、意义抗荷正压呼吸和抗荷动作训练主要是规范飞行员具体抗荷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能力,提高抗载荷能力。

5.2.2实施方法目前我们利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抗荷模块进行训练。该模块主要规范飞行员具体抗荷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能力,提高抗荷能力。我们要求飞行员在穿囊式抗荷服后双下肢蹬力达120 kg维持30 s的同时,根据仪器界面上呼吸引导曲线提示做抗荷正压呼吸动作(节律快吸慢呼,吸气0.5 s,呼气2 s,主要目的是提高胸腔内压力,维持脑部供血)。抗G动作的防护效果决定于动作实施的准确程度,以及腹部和下肢肌肉强有力的协调收缩。其中抗荷正压呼吸和抗荷动作需要协调一致。训练军医根据动作实施的准确协调程度以及双下肢蹬力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5.2.3注意事项在抗荷正压呼吸和抗荷动作训练中,飞行员全身处于应激状态,腹部和下肢肌肉强有力的收缩,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呼吸节律时间分配和肌力维持上,经常会导致呼吸困难或过度通气。当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或恶心、视觉模糊不能耐受时,训练军医应及时中止训练。

5.3加压供氧训练

5.3.1目的、意义加压供氧是指飞机自升限达到12 000 m高度发生座舱减压,即使呼吸纯氧人体也会发生严重缺氧反应,此时必须提高吸入氧气压力,称之为加压供氧。通过加压供氧训练,使飞行员体验并适应加压呼吸方式,减小其负面效应。

5.3.2实施方法目前我们使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加压呼吸模块对飞行员进行加压呼吸训练。训练时飞行员穿高空代偿服或代偿背心,感受并掌握加压呼吸要领(鼻吸气、嘴呼气,呼气用力,节律深而慢),在训练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面罩压力逐渐提高[400 mmH2O(1 mmH2O=0.0098 kPa)、600 mmH2O、800 mmH2O]。训练前后测量血压、脉搏和心电图。训练过程中若遇明显过度通气或感到呼吸阻力过大、心电图异常、头晕乏力,及时停止训练。

5.3.3注意事项加压供氧在保障飞行员安全的同时,也给人体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加压呼吸固有的吸气主动、呼气被动常引起代偿性呼吸频率加快和幅度增大,导致过度通气和呼吸疲劳的可能。另外,肺内压的增高使右心房和胸腔静脉压增高,导致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外周血液淤积,血液液体部分渗入组织间隙,致使循环血量减少,通过血管迷走反应引起晕厥。因此,训练过程前后需要严密监测血压、脉搏,过程中飞行员若有不适症状,及时停止训练。

由上所述可见,两抗训练在飞行人员航空医学鉴定训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普及和开展好两抗训练不仅能够促进航空医学专业的发展,更是能切实增强飞行人员的身心体质,充分挖掘飞行潜能,真正达到了航空卫勤保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红巾,詹皓,孔丽红.国际军事航空医学新进展――第69届美国航空航天医学年会论文综述[J].中华航空

航天医学杂志,1998,9(4):241-243.

[2]张九刚,周友明,肖立军.高空飞行座舱压力突降两例[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6,17(1):77.

[3]杨代才.飞机座舱高空失密封致减压病50例[J].民航医学,1998,8(3):33.

[4]马瑞山.航空航天生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5.

[5]陆霞,王璇.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加速度耐力选拔方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7

有的拥有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以同一专业名称招生,但在经过一段基础学习后,会选择具体的方向深入学习:有的拥有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在招生时就以“( )”标注其具体方向,从一进校就专门针对具体方向而开设相应课程。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院校特色而设定了某些专业方向的专业梳理出来,以供参考。

目前我国的大学都朝着综合型发展,但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每所院校会在某些学科、专业有较强的优势,如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外国语院校的英语、小语种专业等。在走向综合型的过程中,拥有某些学科优势的一些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也与学校的特色联系起来,成为普通中的与众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方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体育管理方向、城市管理方向、教育管理方向、招标采购方向等

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建立起来,但如何对其完善及进行有效管理,在我国却长期处于空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诞生于社会急需拥有管理公共事业人才的背景之下。从在部分院校试行到目前开设该专业院校达到上百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余年时间逐渐发展起来。

在较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中,并未细分专业方向,而主要是进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课程也较多为一些系统性的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学原理、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但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所覆盖的范围,先天性地针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领域,因此一些高校根据本校特色而设定了不同的方向。

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培养在卫生行政、医药卫生事业及社会医疗保险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不管是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医学类相关课程,还是面向医药卫生事业的实践活动,都突显了本专业浓浓的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近的还有南方医科大学的医院管理方向和江西中医学院开设的卫生法学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则将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向定位于体育管理,除了在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之上增加职业体育管理、健身娱乐管理等相关课程能体现其特色外,就业方向也转向了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社会体育组织。

拥有建筑特色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专攻招标采购方向。作为全国第一个设置“招标采购方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这也离不开建筑行业的需要。因此,到从事招标投标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招投标业务管理工作、到招标机构从事招标工作、到建设与房地产企业从事工程招投标工作、到政府部门从事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到工程咨询机构从事招投标工作就是该方向的就业前景。

而以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防灾科技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为应急管理,结合预防灾害发生,培养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指挥辅助决策能力和一定的灾害风险管理、防灾规划组织能力的专业人才,故而专业课程也就多了灾害学原理、应急管理概论、灾害经济学、灾害风险管理、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与应用等。

除了以上详细介绍的各个方向外,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为教育管理方向、西南政法大学为城市管理方向、淮南师范学院为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等。

相信看了这些介绍,你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再也不是那个大而空的理论专业,而是行业针对性极强的专业吧!

交通运输

专业方向:汽车运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民航信息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前,身在西安的妃子想吃到千里之外岭南之地的新鲜荔枝,要千里马日夜奔徙才有可能。现在,早上从岭南各地树上摘下的新鲜荔枝,下午就能到达我国东南西边的任何地区的超市、水果铺。同样,要参加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许多应试子弟提前一年,或者半年就需要出发,而如今从最南的海南到最北的黑龙江也不过短短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说,交通运输的发达不仅让物品在异地之间的便捷交换成为可能,也让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发生空间位移。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就是能运用统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法,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基本能力的人才。一般来讲,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所以开设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大学也因院校特色而注重培养在某一类型运输领域从业的人员。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分为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安全工程两个方向,主要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和大中型运输企业、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城市公交企业及相关单位培养高层次的运输管理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熟悉交通运输行政管理、运输企业管理、运输技术及运输实务,训练管理工程师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学子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公路运输。同样以公路交通为侧重方向的还有山西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

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开设的交通运输专业则集中于航空领域,开设民航信息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机场运行与管理等方向。中国民航大学设有空中交通管理、公司运行管理、机场运行管理方向,开设航行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及控制、交通安全工程、空气动力学、航空气象、航空运输的组织与管理、飞机系统、领航与导航、通信与监视技术、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等课程,就业领域为民航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航空公司和机场等地。

有着“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在铁路学科有着较强实力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则把专业方向分为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两个方向。通过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与枢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等课程的学习,铁路运输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局或公司、设计研究院、大型工矿企业、教育院校等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就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地铁公司、教育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新闻学

专业方向:财经新闻方向、经济新闻方向、法制新闻方向、国际新闻方向、体育新闻方向等

每个十七八岁的青年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如果说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还带着一丝浪漫的情绪,那么通过电视镜头和报纸文字传递给我们的则是一个更真实的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经济浪潮此起彼伏、社会百态冷暖人生……新闻学专业培养的就是走进这第一现场,用自己眼睛,用自己的笔传递出天下事的人才。

新闻是一个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的专业,从它的专业课程设置可见不一般。新闻学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与实务两类。理论主要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新闻史等,通过记忆和理解就能转化为自己所得;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摄影、新闻编辑等,这些则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才能日有所长。记得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订阅了《南方周末》等深度周刊,也订阅了一些都市类报纸,通过阅读其中的文章,锻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同时,还常常以这些报纸的新闻进行评论,锻炼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另外,到微机室练习排版,扛着摄像机、相机在校园转悠,到摄影实验室冲洗照片等,都是新闻专业学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新闻,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且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部分之一。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是新闻学子锻炼自己最方便的平台,能通过实地采访、策划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运用能力。但不要仅限于校园媒体,校园媒体的运作方式与社会媒体还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到社会媒体真正体验一把“记者瘾”。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8

1 对象与方法

1.1 航空知识讲座。凡在我院疗养的空军飞行人员疗养在第二周内,组织他们学习,以医务人员授课的形式采用讲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互动的效果,以提高飞行人员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

1.2 将复杂航空医学理论知识用科普形式讲解,尽量避免过于专业化的医学术语,以便行人员学习和理解。我们把复杂的航空医学理论知识经过筛选,如机舱噪声、加速度运动、高空缺氧、宇宙射线等,为什么会对人体听力、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造成不同程度损伤的原因,损伤人体的部位和损伤的域值等编绘成科普动画形式,以便他们记忆和学习。

1.3 选派有一定授课经验和表述能力强的医务人员担任健康教育工作,便于与他们沟通。

2 行为干预

2.1 运动方式的干预。通过给他们演示正确的运动方法和体能及航空生理训练相结合。如选择适合自身年龄段的运动方式1~2项:跑步或散步,大球类或小球类和空军飞行员体能训练达标项目相结合,每天运动不少于1小时,并加以指导和督促及考核。定期航空生理训练达到提高人的机体抗负荷的机能和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的功能。

2.2 生活方式的干预。据调查表统计分析,飞行人员中均有27.46%的人员饮酒,有31.54%的人员吸烟,既饮酒又吸烟者占15.94%。通过讲述酒和烟对机体的危害,正确指导他们戒酒和戒烟的方法。对难以戒掉者,督导他们把白酒换成红葡萄酒,因为每天饮少量的红葡萄酒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吸烟数量采用逐渐递减的方法直至戒掉。

2.3 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的干预。调整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据文献资料报道,通过对飞行人员中高血脂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因素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与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呈正相关。由行人员实行的是单位集体就餐自助的形式,人员来自不同的地域,喜好和口味空勤灶难以调剂。要与空勤灶营养师和司务长经常沟通,做到膳食营养搭配合理。同时营养师具体指导飞行人员如何在就餐时自己正确地选择搭配食物,增加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和海洋植物及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类食物的摄入量。上述食物有益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C有抗辐射和抗衰老的作用,蛋白质有利于损伤的组织细胞的修复,B族维生素可以预防听觉器官的损伤。

3 体会

3.1 在飞行员疗养期通过采用医务人员与疗养员互动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使他们由原来的拒绝接受转为主动接受。以科普的形式讲解利于调动他们的兴趣,利于理解和记忆,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改变了旧的观念。

3.2 通过行为干预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运动、生活和饮食观,主动放弃不正确的运动方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自觉的参加体能训练和航空生理训练,应用正确的防护方法延长飞行年限和身体保健。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9

Investigations of emotional status of naval personnel serving at special worksites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emotional status of naval personnel serving at special worksites. METHODS: A total of 1000 naval personnel serving at 6 special worksit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96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acquire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ir emotional statu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Chinese norm and Chinese armyman norm. RESULTS: The total mean score of SCL90 and scores of all subscales in naval personnel serving at special worksi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hinese norm (P<0.01) and Chinese armyman norm (P<0.01). The total mean scores of SCL90 and scores of all subscales of army men at different worksites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Chinese armyman norm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naval personnel serving at special worksites, the general level of emotional status was lower than the Chinese norm and the Chinese armyman norm. The special worksite may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emotional status of naval personnel.

【Keywords】 navy; military personnel; mental health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军特殊作业环境军人情绪状态. 方法: 从6种不同工作性质海军部队抽取1000名军人作为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2份.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被试进行评定,并分别与中国人群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 结果: 特殊作业环境下海军军人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地方人群常模(P<0.01)和中国军人常模(P<0.01);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特殊作业环境对海军军人情绪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海军;军事人员;精神卫生

0引言

特殊作业环境对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存在影响[1-3]. 海军部队官兵长期坚守在潜艇、舰艇、海岛、机场、高山等特殊工作岗位,对部队官兵的身体、心理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能诱发躯体和心理疾病,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形成与发挥. 国内目前有关该人群情绪和心理状况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选取6个特殊作业环境下的军人进行调查,旨在探讨不同作业环境对海军部队官兵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做准备.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从驻山部队、舰艇、潜艇、驻岛、陆战旅、航空兵部队各抽取一个整建制分队,共1000名军人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航空兵部队按工作性质分为飞行员、地勤军官、地勤士兵、后勤军官、后勤士兵5类不同作业人群. 共获得有效问卷962份,有效率96.2%,均为男性,年龄18~28岁.

1.2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4](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 90个项目均采用1~5的5级评分,计总分及各因子分. 根据总均分及各因子分的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状况.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SPSS11.5软件系统,各样本与中国地方人群常模、中国军人常模的比较采用单样本的t检验,不同工作岗位军人之间SCL90总均分的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Kruskal Wallis Test).

2结果

2.1海军军人情绪状态与地方常模、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特殊作业环境下海军军人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地方人群常模[5]和中国军人常模[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表1海军军人SCL90因子分与地方常模、军人常模比较(略)

2.2特殊作业环境军人情绪状态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驻岛、潜艇、航空兵部队军人在SCL90的7个因子上分数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舰艇、陆战旅军人除个别因子外,SCL90总均分及其他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无显著性差异(P>0.05);驻山部队军人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表2特殊作业环境军人SCL90得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略)

2.3航空兵部队不同工作岗位军人情绪状态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地勤军官及后勤士兵除躯体化、恐怖因子外,各因子及总均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地勤士兵各因子及总均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飞行员各项得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没有显著性差异;后勤军官除强迫因子显著外,其余各项得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无显著性差异(表3).表3航空兵部队不同工作岗位军人SCL90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略)

3讨论

本研究显示,特殊的作业环境是影响军人情绪的重要因素. 潜艇内狭小封闭的空间、持续噪音和废气污染,以及出海长航时的安全威胁,导致潜艇部队军人处于紧张状态,与国内的研究结果吻合[7].

本调查结果与以往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8]. 舰艇部队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长航时空间狭小、补给困难、士兵晕船等;停港时,情绪状态与普通部队差别不明显. 潜艇、舰艇部队同在南方战区,气候一致,但潜艇士兵的躯体化症状较舰艇士兵重,提示其相对特殊的作业环境更容易引发躯体不适.

驻岛军人物质、文化生活与大陆存在一定差距,与异性接触少、信息闭塞,导致其SCL90某些因子分较高,与驻岛军人研究大致相同[9].

地勤人员承担繁重的飞机检测、维修、保障等任务,精神压力大,高温、高湿、试车时噪音巨大等,工作环境恶劣更增加了对情绪的影响,调查表明,地勤人员情绪状态较差,与其他群体存在显著差异[10]. 地勤军官从事的是办公室工作,较少受到炎热气候的影响,而负责后勤保障的士兵要经常完成外勤保障任务,受炎热气候的影响严重.

根据特殊作业环境对不同作业性质军人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将他们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航空兵部队、地勤官兵、后勤士兵、潜艇士兵,受到高温、高湿、高噪音的特殊物理环境以及特殊的作业性质的影响,情绪状态水平最差;第二类包括驻岛士兵、舰艇士兵、陆战旅士兵,工作中或受到气候的一定影响,或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情绪状况与一般军人存在一定差异;第三类包括驻山士兵、后勤干部,他们较少受到特殊作业环境的影响,情绪状况较好;飞行员尽管作业性质特殊,但他们与部队其他人员相比条件优越,自身素质较好,情绪状况较好.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海军不同工作岗位军人间,情绪状态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诸兵种中,地勤保障部队官兵情绪状况不稳定;特殊地理环境,如高温、高湿、高噪音,对情绪存在一定影响;海军部分兵种的特殊作业是影响其情绪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航空兵部队地勤人员、潜艇部队士兵.

【参考文献】

[1] 余浩,李政平,项光强. 长航对潜艇艇员心理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1999,20(1):33.

[2] 吴兴曲,杨来启,王倩云,等. 高原汽车兵情绪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11):674-676.[3] 乌恩奇,陆占全,张媛. 驻内蒙古边防战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 4:24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5]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25.

[6] 王焕林,孙剑,余海鹰,等. 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结果分析[J].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1):38-40.

[7] 刘晓鹏,李梅,谢会章,等. 潜艇人员心理状况调查[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8)2:123.

[8] 赵红,吴力克,梁冰,等. 水面舰艇及核潜艇长航对艇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 预防医学杂志,2002,20(5):332-335.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10

W:目前我国民航飞行员的体检主要有两类,一类就是招飞体检,它的特殊性就是检查项目多一些。就国外民航来说,各个国家没有具体的招飞标准。比如欧美地区,都是飞行爱好者自己先学私照,如果对飞行特别感兴趣再考商照,经过飞行时间的累积,就可以到航空公司去应聘飞行员了。我们国家的体制和国外不同,一般都由政府或者航空公司出钱,培养一名飞行员花费不菲,现在民航飞行员停飞的年龄已经放宽到了65岁,63岁以前可以飞机长,63岁以后飞副驾驶员。要保证你在整个职业生涯阶段不被停飞,准入门槛就要严格一些,这样对个人、航空公司和国家而言都不会是个损失。

其他就是飞行员定期申请体检合格证的体检,飞行学员经过上站体检后,航空公司根据体检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到地区管理局办理体检合格证。

从程序上来说,我国的民航招飞体检和其他国家也有一定的差异。像美国80%~90%的飞行员体检都是由政府委任的私人体检医生完成的。私人体检医生向FAA申请执照,经过专业的航空医学培训后,把自己的地址和名字公布在专门的网站上,飞行员就可以自己去找这些医生进行体检了。通过后就会给你颁发体检合格证书。

WF:考生在参加招飞体检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L:首先要看所报航空公司的招飞广告,了解他们的招飞标准。现在各个航空公司的标准都不一样,有的航空公司在视力和身高方面的标准比我们的行业标准还要高。另外就是要调整心态,前几天要休息好,尤其是在你视力不太好的情况下,这个很重要,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清淡的,不要喝酒和带色素的饮料。同时注意血压,避免由于情绪紧张造成的淘汰,当然我们也不是测一次就直接淘汰了,也会给你一次复查的机会。

WF:各大航空公司作为用人单位是什么时候介入到整个招飞体检过程中的?

W:航空公司先根据考生的报名组织面试,然后就会给体检机构联系组织考生们上站体检。在上站体检以前,如果航空公司在体检标准上没有特殊的要求,我们就按照我们的行业标准来进行体检,然后下体检结论。如果他们在体检项目上有特殊要求,就必须书面向当地管理局报告,我们的各科室将统一按照这个报告中的标准进行体检。在整个体检过程中,航空公司一般都会有专门的负责人在现场协调,对考生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要咨询航空公司的具体意见。

WF:航空公司的体检标准和行业体检标准都有哪些不同?

W:我们2006年颁布的这个体检鉴定规范是行业的标准,航空公司自己的体检标准不能低于这个行业标准。现在好多航空公司都提高自己的体检标准。目前行业标准裸眼远视力要求0.3,矫正视力1.0,有些航空公司要求矫正视力要达到1.5。另外在身高方面,我们的行业标准要求1.65米以上,腿长不能短于74厘米,也就是达到能够正常操作飞机的这个高度就可以了。但有些航空公司为了注意形象,把身高标准提高到1.68,1.70或者1.72米。

除此之外,有些航空公司还有心理选拔,心理选拔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的研究所开发了一套心理检测的方法,国航、深航都在委托我们帮他们的考生进行检测。其他的航空公司,比如南航的体检机构也自己开发了一些心理检测的方法。

WF:在今后的招飞体检里会增加心理方面的检测标准吗?

W:现在民航总局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特别重视,要求我们在飞行员心理管理这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我们的前身是民航总局体检队,从70年代就开始研究心理检测了,大概是从1981年开始也在全国的招飞体检中开展了心理检测,后来到飞行总院发现心理成绩和飞行成绩不吻合,有的心理成绩高的,不一定飞行成绩就好,有的这个成绩低的反而飞得很好。可能是当时检测的方法有些问题,所以后来民航局就取消了,由各个公司自己决定。心理涉及很多方面,比如人格、认知,现在我们还做不到选优,那就先进行淘劣,人格方面有问题的肯定就要淘汰掉了。我们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从2015年的招飞开始,可能就要对飞行员统一做人格方面的检测了,其他方面的心理检测将陆续跟上。

WF: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招飞体检的标准及项目这些年是不是也会有所变化?今后还有可能在哪些标准上放宽呢?

W:现在好多标准放宽的前提是目前这些疾病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了,但失能性的、难以治愈的、容易复发的、容易造成后遗症的这些疾病,我们还必须从严掌握。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考虑把体检中对身体检查的标准尽量再放宽一些。那些容易治愈的,对身体功能没有影响的疾病,我们正在考虑放宽标准,可能在检测上会增加一些方法。

体检标准高了,合格率就不太高了,要再进行心理选拔,可能还得再淘汰10%。国外像德国、法国就特别注重心理选拔,他们心理方面的淘汰率要比身体方面的淘汰率要高。我们明年可能要把这个标准进行一定的修改。因为这个标准也实行了10年了,应该5~6年就有一个调整,我们目前计划还要把裸眼视力再降低一些。2006年之前那一版飞行员招飞体检的标准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不能低于1.0,我们放宽了以后,整体招飞的合格率就提高了10%,飞行员高考的分数线就提高好多。

目前我们体检标准是不允许考生做角膜手术的,因为手术是用激光把角膜削薄,飞行员在空中飞行会存在一定的负压,而且民航飞行员飞夜航的也比较多,一旦在光线暗的环境下,眼睛的瞳孔就要散大。角膜手术削去的是角膜中间的那一块,瞳孔散大后手术区和非手术区之间就会有一个球面差,特别容易出现眩光,眩光在夜间就很容易出现视觉误差,容易对飞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内一直没有放宽这个标准。同样在国外对比也是很慎重的,国际民航组织到1997年原则上不同意现役飞行员做角膜手术,但如果术后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检查,视功能正常,并且对飞行没有影响,也没问题。因此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我国的现役民航飞行员也是可以做的,但要求术后观察6个月,我们也会做一些相应的检查,比如对比敏感度、视野、色觉等等。而且再次放飞的时候,不能马上飞机长,要让机长带一段时间。不过现在手术的手法又成熟了,设备也先进了,可能引起球面差、眩光、晶体再浑浊等等的可能性会小一些,我们也正在研究以后这个标准究竟能不能放宽。

在外科上,我们的原则就是重功能、轻形态,以前生活质量也差一些,当时标准里条款列的多一些,比如骨盆倾斜、胸廓发育不太好的都不合格,现在我们都没这些标准了,只要不影响功能就可以了。

另外像一些小的问题,比如肝囊肿、胆囊息肉、肾囊肿这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5%~10%,我们之前规定不能超过1厘米,但肝囊肿、肾囊肿往往发现的时候就超过这个标准,真正长到一定大影响肝功肾功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即便长到一定的程度,现在也都有了一些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这个标准还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我们一直在进行调研,通过重新立项后才能修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WF:会不会有些标准将变得越来越严格呢,或者增加一些体检项目?

W:应该不会更严格。只是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查手段的增多,发现的病例也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增加一些检查项目,但标准鉴定的原则应该不会更严格了。比如脑核磁,以前招飞体检没有这个项目。但2011年、2012年,民航连续发生了几起飞行员空中失能的事件,都是由癫痫引起的空中昏厥,民航局就要求我们拿出预先检查的方法来。我们考虑到对飞行员做有创检查也不太可能,因此选择做脑核磁的筛查,45岁以上的飞行员都需要做脑核磁。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医院已经做了大概4000多例了。有些航空公司发现现役的飞行员存在这些问题后,就会有意识提前对飞行学员进行这方面的筛选,通过做脑核磁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有肿瘤、血管瘤、垂体瘤,还有一些血管病变的。有些是先天性的,比如脑膜瘤肯定是不合格的。

鉴于这个情况,有的航空公司就提出来是否能在招飞体检这个环节,给考生统一做一次脑核磁。这个体检项目究竟该不该增加,我们现在还正在讨论,海航的祥鹏航空在体检中已经增加了这个项目,而且检查出来好几个有问题的考生。

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这些年我们也增加了梅毒、艾滋病的检查。以前大环境下吸毒的人可能极少,但现在随着吸毒人数的增多,对乘务员、飞行员也增加了的检测。

WF:一般通过体检的比例能有多少?

W:总的平均起来合格率大概是40%左右。就民航来看,可能有些体检机构稍微高一些,有的就稍微低一些,这个主要是跟体检医生的经验、掌握标准的程度,以及航空公司上站体检考生的质量有关。有的航空公司直接通知报名的考生上站体检,没有经过筛查,可能淘汰率就高一些。有的航空公司会在上站体检前在身高、视力等方面初选一下,上站体检的时候合格率就会高一些。

WF:体检项目中,哪些体检项目刷下来的人比较多呢?

W:虽然现在视力放宽标准了,但眼科淘汰率还是很高的,我们招生的对象就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现在基本85%~90%以上都屈光不正。像隐斜,平时你看不出有斜视,在不疲劳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飞行是在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下,现在民航飞行员跨时区飞行和夜航也比较多,一旦发生疲劳后就会出现斜视,斜视的一个后果就是产生复视,容易把一个东西看成两个,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飞行的安全。比如下降的时候,看到两个跑道,就没办法降落了。我们现在是招飞体检查完没问题后,现役飞行员就不查了,怀疑有隐斜的可能了才查。国外规定是不超过内6度外6度,我们的标准是不超过内10度外5度。

还有晶体混浊,正常的发病率也是挺高的,在5%左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白内障,将会影响到视觉。我们标准规定的是晶体周边的浑浊就算合格,如果浑浊是发生在视轴上的,就不合格。现在在飞行员特许病例里面,白内障占的比例比较多。如果手术完矫正视力好的,我们就给他特许合格。

在内科里就是血压淘汰的多一些,另外一个是家族史,家族有精神病史的、癫痫史的肯定不合格了。现在年轻人有一个新的特点是自残,比如在自己身上拿烟头烫,拿刀子划,在体检的时候我们看到考生身上有划痕的,心理方面可能就会有问题,就不容易过了。

WF:刚您提到了特许合格,这个一般什么情况下会给考生特许合格呢?有什么标准么?

W:在体检过程中如果体检机构出现拿不准的情况,就会上报到我们这里,经过民航专家鉴定委员会的讨论再决定究竟是不是该淘汰。民航专家鉴定委员会主要聘请的是我们行业内的、各个体检机构、局方的,还有航空公司这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分为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等。在讨论后有的疾病发展可能确实相对比较缓慢一些,另外靠现有的医疗手段能治愈的,就暂时特许合格,这个主要是根据考生的情况具体讨论决定的。

WF:由于学生本身情绪或者操作失误有些项目初测没有通过,是否都还有再次复查的机会?

W:现在招飞体检并不是考生都到体检机构所在地体检。在我国共有13个体检鉴定机构具有航空人员体检鉴定的资格,大部分城市都是我们带着设备去当地进行体检,一个体检点基本也就几天的体检时间,所以不可能天天给你复查。如果由于紧张出现血压高的情况一般会安排第二天的复查,另外就是要做24小时的动态血压,这个就相对比较准确了,可以排除你由于紧张因素造成的高血压,如果做了这些系统检查,血压还是居高不下,那就该淘汰了。

WF:在体检中,如果出现体重超重了,身高差一两厘米了,或者有些外科方面有问题的,可以通过矫正治疗的,能否获得复检的可能呢?

W:身高如果达不到标准的话那肯定就不合格了。我们的标准规定的是体重指数在18~24之间,只要体态匀称,发育正常,那就算合格了。如果超重不多的话,通过测量腹围、臀围比都正常的话,不是有肥胖倾向的,我们会跟考生签个协议,入校前还有复查的机会,到那时如果体重降下来了,就算体检合格。

至于外科方面有问题的,如果初检中没检查出来,在复检中发现了会给考生一个矫正期的,但这就属于特例了,还得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这个主要得看用人单位的标准了。

WF:在体检过程中,是不是也会存在着一定比率的误淘呢?

W:在我们淘汰的过程中,由于在短期内,没有一定观察时间,在医生掌握标准程度的情况下,肯定会存在一些误淘的。我们有一个体检指南和操作规范,都有相应的标准。但医生在具体掌握的时候可能会有差异。我们这些年也在加强体检医生的培训,我们定期会对全部在职的体检医生进行复训,进行理论讲课、实际操作,理论考试及格了,民航局再重新进行委任,要求体检医生在委任之前临床进修一定时间,到我们体检中心体检实习3个月,拿到这些结业证书后才能有资格申请,而且在3年的任期内必须要满3个月的临床进修,还要参加一些培训。但总是在掌握差异上还是有一些问题。

WF:就您了解,考生和家长在哪些体检项目上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W:主要还是视力方面的。比如因为隐斜、晶体混浊淘汰的家长和学生就表示非常不理解,大医院的专家都说眼部没有问题,不需要治疗,怎么就被淘汰了呢。一般医院的常规检查是不会专门查隐斜的。所以就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的一些误解。还有考生文身,从身体功能的角度看没什么问题,只是有些航空公司考虑到不美观,另外就是考虑到你文身的动机,这就要看各个航空公司自己的筛选标准了。

WF:有些考生已经通过了空军的招飞体检,是不是就一定能通过民航的招飞体检呢?

W:空军招飞体检的总体标准要比民航要严格,但是侧重面不太一样。空军飞行员的选拔空中飞行考虑到机动性比较大,操作飞机速度比较快,还要做一些特技动作,因此在心血管方面的要求就更严格一些。民航在身高标准要求上没有上限,国航有一个现役飞行员身高1.96米,之前没有这么高的飞行员,因此当时体检的时候我们专门让他在石家庄泛美航校各种的教练机型上去试了一下,发现操作飞机不受影响,那驾驶大飞机就更没问题了。当然现在大飞机的座椅上下左右都是可以调的。空军的体检标准能过的话,过民航的体检应该没有没问题,当然前提是不能有没查出来的身体问题。

WF:每年都能听到新学员入学后的复查体检,都有被刷下来、被退学的,那对于入学后的学员应注意些什么?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11

1现状与发展

1.1军事预防医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特色鲜明,成就显著

从军队卫生学(军事劳动卫生学、军队环境卫生学、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军队流行病学及“三防”医学(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危害医学)等军事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学科群,拓展到军队卫生监督与疾病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等)的应急处置、重要军事活动中的综合卫生保障、军队健康促进、军事预防医学的组织管理与标准法规等。通过学科、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使军事预防医学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为学科发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空间。军医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均拥有军事预防医学博士、硕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批准建立的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军事预防医学领域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集中反映了军事预防医学学科的鲜明特色和建设成就。

1.2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纳入到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军事预防医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军队疾控机构2005年起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是国务院、中央军委加强军队疾病预防控制,促进国家公共卫生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在客观上为军事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按照“平战结合、统一规划,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原则和联勤保障要求,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依靠科技创新,搞好服务保障,不仅使全军整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而且使军事预防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队防疫所为骨干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除从事相关的科研与管理工作外,还担负起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保障、现场处置的卫生监督,以及相关标准、制度、法规制订及监督执行等职责。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仅对本军区部队负责,还承担战区海、空军及各军兵种和特勤部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在保密的前提下,加强军地联防联控,特别是重要传染病要按国家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军地双方最大限度加强合作,共同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3特殊环境、特种武器医学防护研究领先,优势明显

特殊环境医学不仅在我国的医学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国际相关领域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急性高原病(肺水肿和脑水肿)的预防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工作积累,通过研究已形成了大量的促进适应的药物、方案和相关装备,为高原地区驻守部队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进入高原地区施工的人数达14万多人,历时5年,无一例高原病死亡病例,而且绝大多数急性高原病患者都能重返工作岗位,继续坚持高原工作。这一成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目前在冻结性损伤和非冻结性损伤的防护、诊断、治疗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基本满足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常规需要。高温环境的主要预防医学问题是防治热射病或日射病、热衰竭、热痉挛等的发生,当前已在相关装备、药物和适应性训练方案等方面形成了多项军队标准和国家劳动标准,基本形成了配套的预防措施。我国南极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与国际同行进行平等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多次在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报告我国的研究成果,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三防医学”(包括核辐射、化学毒剂、生物战剂)救援技术方面,我国拥有基本配套的“三防”救援标准法规、装备药材和预案方案体系,以及基本的救治技术;在烈性致病微生物的侦、检、消、防、治方面,特别是在防护装备方面,有些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中重度放射病治疗、辐射损伤防治药物与神经性毒剂防治药物研究方面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4特需药品、关键装备研发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军队特需药品是用于防治战伤和军事特殊环境引发疾病的药品,是保障打赢未来战争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为维护国家安全、加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满足应对反恐怖袭击和处置突发事件现实需求,本着立足现有基础,满足急需的指导方针,根据军队特需药品勤务要求,重点选择危害程度高、影响范围广的核化生武器、军事特殊环境、化学物理因素等损伤防治药品开展研究,研制了一批疗效特异性强、副作用小、满足卫勤需求的军用特需新药。生物危害防御与应急技术及装备是处置各类生物危害事件、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关键,出于政治原因和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涉及生物危害防御与应急处置的技术严格保密,对相关产品严加封锁,禁止出口,因此需要自行研制。我军经多年努力,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生物防御关键技术和装备。例如,研制的生防侦察车、生防检验车、病原微生物采样箱组、生物战剂检验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箱、疫苗接种箱等成为第一代生防装备,填补了我国空白,被奥组委列入奥运反恐骨干装备,在奥运安保任务中得到推广应用,发挥了突出作用。

1.5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军事预防医学的发展

大批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不断向医学科学的渗透推动了军事医学的发展,拓宽了军事医学的研究途径。生物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研制新的杀伤力更强的生物战剂,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化、生战剂的快速有效侦检,以及防护治疗等带来了新的机遇,生物战剂的检验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得以迅速发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虚拟地理模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对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肾综合征出血热、疟疾等传染病的时空分布和传播风险预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可应用于流行病学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空间模型构建及传染病流行要素的遥感监测与分析方法,不仅促进了军队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快速发展,而且为我国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基于上述研究收集了我国基础地理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传染病数据、媒介生物数据等,可用于建立我国传染病及其流行相关因素的数据整合平台,将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基础数据和卫生决策支持。

1.6军事预防医学科研成果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冻伤膏、编印的《严寒损伤防治手册》紧急空运灾区,为灾区提供了冻伤药物支援和技术支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院士、专家、教授、卫生防疫技术人员组成的卫生防疫救援队,携带数辆卫生防疫车和大批卫生防疫药品制剂,检测试剂、装备,消毒、杀虫器械,深入到震中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卫生防疫作业,为灾区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奥运期间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了9支奥运安保队伍,动用3000余台(套)装备,承担驻馆保障、定点备勤、机动侦检、实验室检测及培训授课等多项任务,在战略决策、专家咨询、预警分析、现场处置、应急救援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近2000场赛事提供了“防生”医学救援保障,为实现“平安奥运”目标做出应有贡献。针对甲型H1N1流感世界大流行,开展的药物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发研制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和抗流感病毒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及其注射液,建立起甲型流感病毒疫情应急防控药物技术保障体系,为有效防治提供了保障。

1.7军事预防医学队伍应急机动保障能力强,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迅速派遣97支防疫队和9支心理救援队、共计599名卫生防疫骨干,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工作。调整34支、950人的医疗队协助开展防疫工作,及时将工作重点由以医疗救治为主,向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并重转移,集中力量组织卫生防疫攻坚战。根据任务需求,及时整合军地防疫力量,部署5个防疫监控群,编设5个防疫监控队,实行分区包干。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大力组织防疫技术培训,先后为灾区各乡镇、村组、灾民安置点和救灾部队培训卫生防疫骨干1.2万余名,使防疫力量全面覆盖到乡镇、村落和部队班排,构建形成军地一体、军民联合、专群结合、群防群控的卫生防疫网络。建立军地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帮助地方恢复乡、村、组三级卫生防疫体系,协调落实县、镇、村、组四级疾病监测网络;走村入户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教、巡诊治病、消毒和卫生监督检查。同时,服务抗震救灾部队、严防疫病发生,组织心理专家深入部队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和应激干预,引导官兵消除恐慌焦躁心理,确保了救灾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和持续战斗力。

2问题与挑战

2.1特殊环境医学研究重应用、轻基础,发展后劲不足

总体上看,在特殊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中,由于特色资源和以往国防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而积累的成果,与国际整体水平相比差距较小,特别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与国际同行基本同步甚至在部分领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誉。但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我国以往在特殊环境医学研究领域中主要关心的是如何直接服务于国防和经济建设,如何研发短平快的干预措施。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特别在如何与国际接轨上有明显不足。要进一步使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更新换代,目前创新性思路和战略部署还较少。在学科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布局上也缺乏战略规划。今后的发展趋势上应集中到:(1)由损伤防护研究向损伤预警研究扩展;(2)由机体损伤研究向认知损伤研究扩展;(3)由促进适应研究向促进健康研究扩展;(4)由促进健康研究向促进健壮研究扩展;(5)由单一损伤因素研究向复合损伤因素研究扩展;(6)由急性损伤干预向全程干预研究拓展;(7)由注重药物研究向综合保障措施研究拓展。只要发挥我国优势的特色资源,加强学科交叉,就有可能在优势领域中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在较弱的领域中迎头赶上。

2.2特殊军事作业研究起步晚,相关研究尚不系统

在航空医学方面,中国在加速度防护、空间定向障碍的预防与克服、机载供氧系统的生理卫生学,以及航空救生装备的研究上都达到或接近英、美等国外先进水平。但目前,军事飞行人员的医学选拔鉴定标准体系相对而言还不尽完善;航空医学训练起步晚,内容不完备;在航空环境特殊医学问题研究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航天医学方面,中国在心血管失调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航天环境医学研究、航天心理学研究、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航天员医学选拔与训练研究、航天员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研究、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空间医学实验技术研究方面,与美国和俄罗斯比较则存在较大差距。在航海医学,我国饱和潜水起步较晚,制定了相应的饱和潜水组织指挥程序、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了饱和潜水的潜水方案和程序,培养了一批饱和潜水人才,建立了饱和潜水设备,但有关研究尚未有系列成果;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航海心理学也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但航海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和应用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

2.3特种武器损伤研究需要加强

震惊整个世界的“9•11”事件,其伤者的伤类之首就是爆炸伤。近些年,我国矿井瓦斯爆炸、炸药爆炸、娱乐场所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爆炸伤明显增多,另外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远程打击、精确制导、非接触、超视距等作战样式不断翻新;导弹、贫铀炸弹、燃料空气炸弹、联合攻击弹药(JDAM)、石墨炸弹、油气炸弹等广泛应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气象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新型核生化武器、二元毒剂弹、中子弹等悄然出没。这使得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制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其所致医疗救护及战伤救治已经给世界医学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因此,努力研究突发事故及高科技局部战争种伤的基本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紧急救治对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需要,旨在对特种伤病进行救治、研究和预防的新学科在崛起,特种医学是以突发事故伤害、特种武器损伤、特殊环境损伤、特殊军事作业损伤的防治研究为重点,旨在对特种伤病进行救治、研究和预防。最大特点是既能临床一线救治、手术,又能针对特种伤的难题进行科研。当今世界,特种伤病救治已成为新世纪国际医学界共同面对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军民两用课题。对这一世界性新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是我国新世纪医学发展,尤其是军事预防医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2.4军队疫情监测直报系统亟待改善

军队目前通用的疫情监测方式是利用军队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驻军以上医院的感染控制科作为哨点疫情管理站,将传染病患者信息制成电子报告卡,利用网络专线直报的方式进行疫情收集整理分析,尽管理论上该监测方式可显著提高疫情上报速度和质量,但运行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疫情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军队疫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军队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电话专线基础上建立的,由于网络维护欠缺,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另外,该监测管理系统信息处理中存在手工操作较多、效率低、统计分析功能弱等弊端。(2)网络覆盖面窄,监测网点相对较少,未涵盖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易导致信息上报滞后。(3)由于军队疫情监测尚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疫情报告的主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信息上报质量。军队有些医疗机构始终不能充分认识到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要性,而军队疫情监测监管机制不健全,则不能以有效督导检查方式促使各医院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和工作秩序,从源头上严重影响了信息上报质量。

2.5应急救援等非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滞后,阻碍了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

当前对战时卫勤保障理论研究比较深入,预案制定比较完善,但对反恐、维稳、处突、维和、各类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有的尚处空白,应急预案过于原则性、概念性、通用性,而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不够强。2008年抗震救灾中,国家、地方、军队都成立了指挥部,在各种力量的统筹调配和指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卫勤组织指挥总体上周密、有序,但也存在不尽如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卫勤组织指挥与作战指挥方面的协同不够紧密,卫勤力量部署位置相对靠后,不能在第一时间投送到重灾区展开救援,导致一线搜救人员缺乏医学指导,造成被救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伤势加重甚至死亡;卫勤系统内部协同不够理想,战略与战役、战役与战术之间卫勤信息沟通和指挥协同一度不畅,导致救灾初期卫勤指挥出现短暂“真空”;军地协同不够顺畅,救灾前期地方卫生部门不清楚军队卫勤力量的部署和到位情况,又没有对军队的指挥权,造成军地卫生力量“各自为战”,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双方都没任务、没事干,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双方又“抢任务”、“抢事干”,卫生力量分配不够科学,影响了卫生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此外,抗震救灾卫勤保障暴露了医学救援专业力量建设方面的“短板”:从学科建设看,灾害医学、创伤外科学等学科建设滞后,心理学、卫生防疫等学科建设薄弱。同时,也暴露了大型救援装备不足,保障装备不配套,通讯手段滞后,运输车辆和生活保障等设备也比较缺乏等。

3展望

3.1传染病防控仍是军队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部队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虽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整个国家及社会人群的疾病流行状况密切相关,但由于集体生活、人口流动性大、边海防环境条件恶劣、执行抢险救灾和战斗任务等特点,其疾病发生的条件和分布与一般人群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传染病在部队人群中极易发生传播和流行,严重威胁着广大官兵的健康,往往是平战时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因此,传染病防控一直是军队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相当长时期内,传染病防控都是军队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3.2应对核辐射、化学、生物等恐怖袭击是研究的热点

面对核辐射、化学、生物等恐怖袭击的威胁,重点是加强装备建设,构建全军防疫防护装备体系,加速“三防”医学救援、防治药物研究生产、储备、装备、快速侦检装备和特殊实验室基础设施等基础平台建设。

3.3极端环境卫生学研究思路调整后将取得新的进展

针对部队官兵所处的极端气象条件和极端地理环境可能出现的医学问题,利用特色资源,强调学科交叉,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的研发;开展创新性特殊环境因素损伤防护药物研究,严格评估已有各种中药复方的真实效果;开展极端环境条件下认知能力损伤规律与机制研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研究复合特殊环境因素损伤的防护和整合建立综合性、全程化医疗保障体系。

3.4特种医学(航空医学、航天医学、航海医学等研究领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针对航空医学、航天医学、航海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开展运动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建立航天医学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飞船舱内睡眠区噪声综合控制应用研究等,以及开展高气压医学、航海心理学及海洋药物的研发等。

航空医学论文范文12

不建议这样做。各个航空公司与飞行学院通常认为这种投机取巧反映了比较差的忠诚度,可能会在相互通气的时候将这样的学生故意“落下”,不予录取。

Q&A:面试与体检时航医很“凶”,我很紧张,会影响录取结果吗?

航医与面试官之所以“凶”,部分原因在于要通过这样的情绪对立,来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适当的压力有助于面试官发现你面对未知时真实的心理状态。不论你是否在面试与体检时做了让航医和面试官“黑脸”的举动,适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就可以。

Q&A:在国外读书的学生能否回国成为民航飞行员?

如果国籍仍为中国籍,只要符合招飞当年的年龄要求,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外学历认可证书就可以参与招飞;如果国籍已经转为外国籍,那么必须按照外籍飞行员引进政策才能进入航空公司。

Q&A:我正在做假性近视矫正,面试官问到这一点时我应该如实回答吗?

面试官问到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如实回答。即便你在相关问题上蒙混过关,在体检环节这一情况也会暴露出来,这会让你陷入更为尴尬的境地,并且难以重建信任。

Q&A:政审环节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三代近亲属中不能有人因为刑事案件入狱或遭到拘留,也不能发生有人笃信等情况。对于经济案件引起的刑事制裁,是政审中标准不一的部分。一些自行进行政审的国有航空公司可能会依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但委托地方户籍管理机关进行政审的航空公司与院校招飞一般不会允许经济犯罪人员的家属通过招飞政审。

Q&A:在国外学过飞行,拿到商照的学员能否回国进入民航公司?

可能性很小。在国外获得商照的飞行员要成为民航公司的飞行员,必须参加我国民航局主持的20小时高性能训练科目,这一训练科目仅仅面对121部的单位,因此拿到商照的学员必须先进入民航公司,但民航公司一般不会因为这类少数情况专门打通一个录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