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站建设协议

网站建设协议

时间:2022-04-22 04:02:23

网站建设协议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1

乙方:

为充分利用internet商业效用,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甲方委托乙方设计开发公司网站(以下简称甲方网站项目),双方本着公平友好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以兹信用,双方达成并同意遵照以下条款:

一、 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 甲方确保自己的网站内容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甲方违反此义务给乙方造成损失时,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甲方应该一次性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必要资料,甲方另外提供的资料应当不影响网站的整体设计。

3. 乙方对甲方提供的资料提出疑问时,甲方须积极主动进行解释说明。

4. 合作进行中,甲方对《网站建设方案》提出调整或增删时需另外订立合同附件。

5. 甲方提供的联系资料:联系人、邮箱、电话等发生变动时,须及时通知乙方。因甲方不及时通知乙方更新联系资料造成甲方损失的,由甲方自行负责。

6. 乙方应按照《__________________网站建设方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该项目。

8. 乙方为甲方提供服务,并按照有关服务条款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障所提供给甲方的网络空间流畅、快捷、安全。

9.乙方为建成的项目提供一年免费常规技术维护(不包括框架的更改、功能的增加等)

10. 本合同网站项目建设完成后,甲方享有委托乙方创作的全部网页(包含文字、图画及其组合)的版权;网站项目中相关程序的版权属乙方所有,但乙方授予甲方对该等程序、文件源码的使用权。未经乙方许可,甲方不得公布文件源码,不得复制、传播、或者许可他人使用本合同标的作品等。

二、 验收标准和方式

1. 项目结束时,由乙方通知甲方于指定的网址查看验收。

2. 视项目大小甲方须在3个工作日以内给予验收意见。超过3个工作日没有复

则认为甲方验收合格。

3. 甲方按照《网站建设方案》验收,如需修改,甲方应提出修改意见,乙方修改,经确认无误后甲方签字认可,即为验收合格。

三、合同金额及付款方式

1. 乙方为甲方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站方案一套。

本合同涉及的总金额为人民币 元(大写: ),其细节在本合同附件网站设计方案中描述。合同签订后,甲方应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 即 元(大写: )作预付款给乙方,该网站程序嵌入工作完成,网站项目验收后 日(以项目验收单的日期为准),支付合同余款 元(大写: 元整)给乙方。

四、网站维护条款:

1. 乙方全面支持甲方企业网站的正常运转;免费技术维护一年。

2. 在本合同签订满一年后,域名的续费和空间的续费甲方应在上一年度的最后一个月前向乙方交纳;域名和空间的价格费用根据对应年份的乙方对应的市场价格而定。

五、违约责任

1. 一方违反以上条款造成另一方损失时,违约方应承担40%的赔偿责任。

2. 由于意外事件(如天灾、网络、通讯线路、病毒等超出乙方防范与预见能力的事件)而影响乙方正常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时,不视作乙方违约,甲方对此表示认同。

六、附则

1.本协议同时得到甲乙双方的完全理解和认同。在打印和填写过程中,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随意更改本合同中的任何条款。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后,任何更改须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2.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协议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关具体细节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3. 协议中所指《网站建设方案》双方协商另外产生。

4. 如果以上条款有歧义,乙方保留最终解释权。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甲 方 代 表:

乙 方 代 表:

电 话: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2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 真: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



乙方:北京海特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兴丰大街三段89号507室

邮编:102600

电话:81141300传 真:010-69202966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大兴营业部

银行帐号:11-110801040135947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信用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在国际互联网上建设甲方的互联网网站。乙方将根据甲方要求提供域名注册、网站建设和后期宣传的整体服务。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a)甲方将依据协议对自己的网站进行验收、认可。

b)乙方将网站制作完成后,网站版权归甲方所有。

c)甲方提供网站建设的文本资料和图片,并保证提供的资料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不涉及任何版权的不确定性或者纠纷,如甲方提供的资料涉及上述问题,所引发的经济、法律问题,由甲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d)甲方需按照协议金额向乙方支付相关费用。

e)自本协议到期后,甲方需向乙方缴纳相应的续约费用(费用数额将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其费用内容包括:甲方网站的空间占用费和网站维护费。

2、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a)乙方在收到甲方的全部网站制作资料后的 个工作日内,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甲方网站的制作工作。

b)乙方为甲方申请国内域名和国际域名,并负责为甲方注册的域名进行解析。

c)乙方在甲方的网站制作完成后,可为甲方的网站进行后期宣传,宣传方式参见"网站建设附表"。

d)乙方自本协议签订起一年内,对甲方的网站数据库进行常规维护。

e)乙方有权在获得甲方同意后使用甲方网站为乙方进行宣传。



三、付款方式和其他

1、甲方需向乙方支付人民币 元整。

2、自本协议签订起三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协议金额的50%即元(网站预付款),具体支付方式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3、在完成甲方的网站整体建设验收后的2日内,甲方应将剩余款项(全部协议款项的剩余50%)即 元全部支付给乙方,具体支付方式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4、在甲方网站制作完成后,如页面数量超过___页,将由甲方按照____元/页╳超出页数的计算方法支付给乙方页面制作费。(建站过程中如有曾减系统功能模块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四、验收方式和验收标准

1、甲方可以通过任何计算机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对自己的网站进行检查。

2、甲方验收时以页面无文字错误及网站运转正常为标准进行验收。

3、甲方对网站的审查期限以乙方通知甲方网站工作完成起10个工作日。

五、违约条例

1、在本协议签署后,如甲方提出终止要求,应提前通知乙方且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并且承担给乙方带来的相应损失。

2、在本协议签署后,如乙方提出终止要求,应提前通知甲方且应将定金全部退还甲方,并且承担给甲方带来的相应损失。

3、如甲方没有按时支付续约款项,双方终止协议,并且乙方不再退回甲方的定金。

4、乙方在进行服务器配置、维护时需要短时间中断服务,或者由于国际互联网上的通路的阻塞造成甲方网站访问速度下降,均属正常情况,不属于乙方违约。

六、不可抗力

甲乙双方在履行协议期间,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使得本协议无法履行,任一方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本协议即告终止。

七、协议有效期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有效期为壹年,甲乙双方在协议终止前一个月,如均未对本协议提出异议,本协议自动生效。

八、争议解决

本协议在履行期中,如甲乙双方发生争议,应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进行解决,如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可提交北京市仲裁委员会解决,仲裁结果为终局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九、其它

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2、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必要时可增加协议补充条款,其效力与本协议相同。

3、本协议关于网站建设的内容、价格计算附表和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代表(签字/盖章):?????乙方代表(签字/盖章):

??

??年??月??日??????????年??月??日

附件一:网站服务项目工作安排、价款、付款方式

一、网站服务项目情况:

1.??????????????????????????????;

??时间:??? 年? 月? 日至????年???月? 日

2.??????????????????????????????;

??时间:??年? 月? 日至????年???月? 日

3.??????????????????????????????。

??时间:??年? 月? 日至????年???月? 日

二、甲方网站情况:

1.甲方网址(填写全称,如:*)

??????????????????????

2.标题(以相应语言书写,少于15个汉字或英文单词,一般为公司名称)

??????????????????????????????????

3.栏目

???????????????????????????????????????????

???????????????????????????????????????????

4.网站详细模块(包括网页数量,flash数量/时间,图片数量,数据库功能模块等)

???????????????????????????????????????????

???????????????????????????????????????????

三、项目金额及付款方式明细

? 1.费用明细:???????????????????????

???????????????????????????????

???????????????????????????????

???费用总计:。

? 2.付款方式

?本合同涉及总金额为人民币????元,合同签订后3日内,甲方将以上款项的50%即???元(网站预付款)支付给乙方,在完成甲方的网站整体建设验收后的2日内,甲方应将剩余款项(全部协议款项的剩余50%)即?? 元全部支付给乙方。

三、工作进度:

1.乙方应在收到甲方支付的款项后????个工作日内开始网站建设工作;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3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解决传统变电站在信息操作等方面的缺点,已经实现了智能变电站在电网建设中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倡导节能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理念传播开来,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电网建设不可取代的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本文结合笔者实际体会,总结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为节约资源、降低耗能出谋划策,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理论知识和具有实效性的帮助。

1 智能变电站技术和继电保护技术

1.1 智能变电站技术

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指利用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变电站信息采集、传输的高效性的技术,是当前电网建设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智能变电站技术实现了设备智能化、信息网络化、协议统一化以及运行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变电技术的到来减少了设计、建设以及运行方面的成本,直接解决了传统变电站电磁互感器问题,实现了技术的质的飞跃。智能变电站分为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过程层,三者要实现数据同步,需要构建一个可靠数据连接通道,即IEC61850通讯协议,而过程层也是实现数据稳定的不可取代因素。

1.2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技术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技术是运用硬件和软件实现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它包括数字核心部件,即一台专用的微型计算机,连接多种继电保护控件,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模拟量输入接口控件,即连接计算机的外部控件,这些控件是实现信息采集的必要部件,包括交流电量、电流、电压以及各种非电量信息的采集;继电保护配置还包括开关量控制口、人机数据同步口以及外部数据分享接口等,这些都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必要硬件。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几个问题

2.1 错综复杂的数据连接造成稳定性降低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运行的自动化和控制化,由于连接的电力电子设备较多,而对于环境的敏感性较高,给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受信息同步、电磁兼容性等因素的影响,数据连接的容易出现不稳定性。

2.2 IEC61850协议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中,使用的协议是一个统一标准的协议,即IEC61850协议。由于该协议是在全球网络环境下运行,因此网络攻击等因素很可能给继电保护技术带来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该协议并没有对信息的安全性做过多的规定,因此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信息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2.3 信息的同步受到影响

合并单元输出的数据是有时间信息的,因此如果传输的具有时间差,就会对数据传输的同步性造成影响。如果继电保护设备无法获取到时间信息,就没法完善数据的同步,特别是在同步信号丢失之后,信息的同步无疑受到影响。信息同步的影响是基于数字传感器采样传输时间受到延时传播的结果,表现在交换机、接收机接收的延时性。信息出现同步问题对于同步系统的构建危害很大,不仅增加了信息采集的时间,还会增加了信息数据整理使用时间。可以这么说,如何实现信息同步也是智能电站继电保护部门必须关注的问题。

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体系构建以及注意事项

3.1 “三层两网”架构

所谓“三层两网”是的是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这三层构成了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站控层网络实现了数据采集、修改、传输等,过程层网络实现了开关、闭锁等信息采集,并以把这些信号传输到微机处理。“三层两网”是智能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构建,是继电保护实效性的重要性能。

3.2 继电保护的系统建模

继电保护的系统建模是建立在完整的IEC61850协议上的,IEC61850协议的出现实现了信息模型的构建,并确立了部分信息交换规则。在系统建模方面,IEC61850协议以继电保护的功能为分类,分出多个逻辑设备和逻辑节点,包括开关跳闸、保护采样等节点。与此同时,IEC61850协议还按照通信类型进行特定映射,并对数据进行覆盖式保护,拓展了数据类的方法。IEC61850协议是构建继电保护体系的必要成份,也是国际统一的协议,因此人们应当加大对IEC61850协议的数据保护,必须建立完善数据传输防火墙,提高网络数据保护指数。

3.3 构建数据帧传输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在保护装置上摈弃了传统的专门采样、命令信号通道,使信号传输具有网络性。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在处理速率以及通道固定等方面不具备动态性,相比智能继电保护技术较为固定。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高速的数据采样、多控件信息获取,并实现了高速的网络交换和人机交换。当然,实现数据帧的传输必须建立在“三层两网”的架构之上,高速的网络传输也对继电保护有一定的约束,因此完善“三层两网”架构的构建是实现数据帧传输的重点工作。

3.4 完善模块化保护功能

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不同的是,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模块化的保护功能,完成了不同网络层的信息共享。智能变电站技术保护采用“分散”的保护技术,使继电保护不依赖于装置,而是取决于不同的网络性能,模块化保护使继电保护稳定性更高。

3.5 构建高精度同步系统

上文笔者也提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存在信息同步和时差问题,因此构建一个高精度的同步系统势在必得。首先,高精度的同步系统要构建信息资源的共享通道,实现专门的信息共享和同步;其次,构建多放射性的同步系统,使链路状态不受影响,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高精度同步。同此同时,高精度的同步系统要求我们利用高速的网络传输,实现数据的高效监测和同步。

4 结语

可以这么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电网发展的质的飞跃,是降低耗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在保护采样、信息传输与同步以及稳定性、安全性均比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有了改革,并实现了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控制,笔者相信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能够为世界的电网建设带来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夏勇军,蔡勇,陈宏,陶骞,胡刚.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03).

[2]洪鸣.基于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9).

[3]陈翔,张靓.基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03).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4

【关键词】PLC;数据交换;通信协议

1、引言

随着烟厂生产工艺信息化的逐渐健全,不同生产工艺控制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越来越必不可少。信息交换使各个控制单元与其控制细胞之间以及不同控制单元之间建立信息联系,克服控制单元的“孤岛”效应,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也加速了自动化的发展。

本文重点介绍了在烟厂中应用的西门子的几种控制网络通信协议以及各自具有的特点,最后进行总结。

2、在烟厂中应用的西门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在烟厂中应用的西门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包括以下几种:

2.1PPI网络通信协议

PPI网络通信协议用于S7―200PLC、上位机与TD200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也是S7―200系列基本的通信方式,不需要格外的扩展模块,可以通过PPI口来实现。PPI网络通信协议使用双绞电缆联网,通信接口即为S7―200系列上CPU集成编程接口。在烟厂中应用的PPI网络通信协议信号传递简单易行,不使用额外的软硬件,经济实惠。

2.2PtP网络通信协议

PtP网络通信协议与S7―300/400系统为点对点通信。点对点通信即为两点之间的信息交流,仅支持两台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在烟厂中应用的$7300/400与另外的串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可用S7―300/400的网络通信模块来实现。PtP网络通信协议既可用于西门子产品也兼容第三方产品,前提是必须满足通信模块与相应的通信方使用双方支持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烟厂中应用的PtP通信与PPI通信的区别在于S7―300,S7―400的PtP网络通信接口不支持PPI网络通信协议,PtP通信接口一般使用SFB60(SEND)/SFB6 1(RCV)具体编程来实现RS485/422通信(串行通信)。

2.3MPI网络通信协议

在烟厂中应用的MPI网络通信协议即多点串行通信协议,也是多点通信接口的简称,其通信速率为19.2 Kbit/s-12 Mbit/s,适用于烟厂中相距距离小、站点数目不多的站点之间的通信。属于PPI的扩展。西门子公司开发的西门子S7―200只有一个19.2 Kbit/s通信速率的选择,西门子S7―300通常默认的通信速率为187.5 Kbit/s。MPI网络通信协议的两种通信方式分别为利用全局变量表通信与直接读写操作通信。

2.4PROFIBUS网络通信协议

作为IEC61 158国际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标准之一的PROFIBUS网络通信协议同时也是西门子现场总线网络通信协议[2]。在烟厂中应用的PROFIBUS硬件设备有普通的输入输出硬件模块、电机控制器与PLC等,生产厂家不一样的PROFIBUS硬件设备相互兼容,同PROFIBUS网络通信协议一起应用于实现远程I/O的快速通讯。PROFIBUS网络站点有两种:主站与从站,其中主站定义从站的站号与类型。PROFIBUS网络站可有多个主站与从站,主站之间的是令牌网。主站与从站之间的关系为从属关系,主站通过网络的初始化来实现从站的生产设施与所需配置相吻合,主站有向从站进行不断读写的权限。主站配置了从站即拥有了从站的生产设施。第二个主站上的设备将会被限制访问第一主站下面的从站。

2.5PROFINET网络通信协议

作为IEC61 158国际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标准之一的PROFINET网络通信协议同时也是西门子工业现场以太网总线网络通信协议。通过TCP/IP协议与另外的烟厂生产设施进行信息数据交换。在烟厂中,西门子PLC可以经过CP通信模块/NP接口用标准的水晶接头实现与工业以太网的连接。值得一提的是,PROFINET中的一种IT模块既支持互联网的连接,也支持邮件等实际应用,还可以加入变量及文本。

2.6AS-I网络通信协议

AS-I网络通信协议是指生产设备执行器的总线[3],是西门子工业通信协议中的一种,是控制系统的底层网络,现场中具有AS-I接口的二进制设施可以通过AS-I网络通信协议进行连接,但只能传输很少的数据,其优点在于安装简便、快捷。

2.7自由口通信协议

在烟厂中,自由口通信方式作为S7 PLC的重要功能能使S7―200PLC以PPI口为连接与任意网络通信协议公开的烟厂生产设施设备控制器进行相互通信,烟厂工作人员可以自己编写程序,实现控制自由口的串行通信。比如,S7―200 PLC是允许用户自己定义好ASCII通信协议的,其波特率最高为38.5 Kbit/s(数值能改变)。所以自由通信协议大大增加了通信半径,烟厂设备控制系统配置变得快捷多变。

2.8PPI网络通信协议

PPI网络通信协议是西门子公司专门为S7-200系列PLC研制开发的网络通信协议[4],内置在S7-200系列PLC的CPU中。PPI网络通信协议是一种主-从网络通信协议,主站设施发送指令数据给从站。从站设备作出相应的响应,但从站不能主动向主站发送信息等。PPI网络通信协议两大用途为烟厂提供编程软件上传或者下载程序的服务和控制界面与电脑之间的通信。

3、总结

西门子工业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应用在PLC与PLC、PLC与上位机、PLC与烟厂生产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发送接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构建合理科学的网络是烟厂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鹏,赵琦,孔鑫等.工业以太网的发展及其技术特点[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8,32-33.

[2]钟武.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的多种现场总线的接入与共存策略[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5

关键词:通信网络 OSPF协议 应用 算法 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005-01

3G通信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并日益向4G演进,通信网络中接入站和传输点的数量呈倍数增长,且仍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通信网络的站点网的能力及局部故障恢复保护机制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属于一类动态路由的选择协议,它能够快速查探运行网络的拓扑改变,并能够经快速的收敛计算无环路新路由,时间短并用数据流很小,已成现代的通信网组网最佳选择。

1 通信网络和OSPF协议的相关概念

1.1 通信网络的相关概念

传统通信网络,也就是电话交换网络,由交换、传输及终端组成。交换是终端信息交换中介体,传输是信息传送媒体,终端是用户的手机、话机、计算机和传真机等。现代的通信网由专业的机构以工作程序和通信设备建立的相关通信系统,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的各类通信相关服务总和[1]。因特网属于新兴通信网络,它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网络协议的保证。

1.2 OSPF的概念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属于一个内部的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在单一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的决策路由。它能够实现对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属于内部的网关协议(IGP),因此,在自治系统的内部运作[2]。

2 通信网络中OSPF协议应用

典型线通信网络的组网,通信网中各站点使用OSPF协议形成层次结构的组网。依据实际的情况,骨干域能够经以太网的线路,采用直接的连接多路接至机房的网管终端。或接至局域网及经2 Mbit/s的电路等方式与网管终端相连,构成多路保护的管理通道,通常情况下,上述连接方式将组合使用。

在光通信网中,OSPF协议相关的各域内的站点连接,通常采用广播型的拓扑和点到点拓扑。对于同域内的各站点,启动OSPF协议后,首先,需要进行手动的各端口的域值及IP等信息的配置,并初始化协议的内部相关参数,然后进行邻居的发现和连接,并开始链路状态的信息交互,同时,域内各站点需要进行定期的网络拓扑检测和更新。网络收敛完成之后,同域内的各站点,具备了相同信息的数据库,并依据信息计算构建自己为根最短的路径树,且路由表依据最短的路径树自动生成。

3 通信网络中OSPF协议的算法优化

通常情况下,通信网络会首先进行网络拓扑的规划,进行站点的手动配置,并开始调测到网络监管[3]。网络拓扑的规划重点,指对于骨干网络的布局,下级网络通常随业务动态扩充。使用OSPF协议的层次拓扑网络,接入网络站点的数量通常是骨干网数十倍。网络建立中,前期骨干网络的站点数量少,运维人员配备相对多,后期的非骨干的站点建立,工作量将成倍增长,运维人员将难以保证网络正常高质量的运行,因此,开站流程环节的规范和简化,已被运行商和设备的制造商广泛的重视。

骨干网络规划好后,需要进行OSPF协议的算法的初始化和优化,促使非骨干的域内站点的接入,能够自动进行正确域值和IP的分配,并保证网管的实时监控识别。

3.1 OSPF协议的通信网中Hello协议和总体方案优化

在使用OSPF协议的通信网络中,邻居的建立、维护及正确双向通信,需要Hello协议的使用。建成底层的物理通道后,站点会对多播地址进行Hello包的发送,以动态的获取邻居的站点。收到正确的Hello包的站点,将报文中的信息加进自己Hello报文内,如果双方的报文中均含有对方站点信息,通道的状态变为2-Way,表示邻居的建立成功。OSPF协议的算法优化基础是邻居建立。

非骨干域的站点没有经正确的相关配置,需要于Hello协议的基础上,增加新型配置的请求和答应包,在邻居Down的状态下运行,进行连接点和边界的路由器正确配置连接,自动正确的分为完成域值和站点IP后,经边界的路由器上报网管执行监管。

Hello协议总体方案优化,首先进行骨干域的网络站点正确配置;无正确配置非骨干域的站点,入网后只能进行Hello包收发,不建立邻居,邻居站点控制于Down状态;连接站点配置的请求包收到后,向边界的路由器的站点进行转发;会将错误hello信息丢弃。连接站点未正确配置站点,也将丢弃包,不予转发。

边界的路由器的站点分配和管理非骨干域IP信息表,对请求包判别后,分配区域值和IP信息。连接站点接受配置的响应包之后进行申请站点的转发,申请站点的配置响应包收到后,启用正确的配置入网,进行正常的OSPF协议和邻居建立等。

3.2 站点运行流程的优化

非骨干域的站点,需要请求和应答机制的增加配置,进而得到正确域值和IP信息。对于边界路由器的站点,需要算法机制的增加,进而完成域值和IP的维护和分配。

在进行边界路由器的站点优化时,需要进行lP表的分配算法机制的增加,保证IP表连续性,提高查找的效率,进行先进先出(FIFO)的缓冲池的建立,进行多站点同时申请包处理。还需要进行IP表的记录和分配功能的增加,及进行非骨干域IP表的定期维护,进行站点的lP信息的回收和刷新,使IP值能够进行循环使用。需要进行非骨干域的站点信息动态上报至网管的支持功能的增加,使网管能够动态的监管识别。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OSPF协议组网的应用日益重要, OSPF协议能够完成通信站点的网络拓扑发现,根据实际的通信网络建网情况,进行OSPF协议的算法改进和优化,能够节省非骨干域的网络建站的区域及IP信息的规划配置,更加高效正确的实现网管的自动接入监管。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日渐扩张,OSPF协议的改进优化对通信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邵国荣.OSPF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5(14):67-29.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6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及互联网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现就乙方为甲方建立网站一事,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网站建设

(一) 域名注册:

1.甲方:

向乙方提供域名注册所需的各种合法证明、文件资料,填写域名申请委托书及申请表,国内域名则需提供注册商标证明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乙方:

① 负责为甲方注册以 为后缀的国际域名一个;

② 在接到甲方提供的全部所需材料后,进行域名注册;

③ 负责为甲方的注册域名做好租用及域名维护工作。

(二) 空间的租用:

1.甲方:获得所要求空间的租用

2.乙方:

① 提供服务器空间用作甲方网站的;

② 负责网站建设的相应技术支持,确保甲方站点使用空间和空间的正常运行。

(三) 主页的制作:

1.甲方:

负责向乙方提供与制作有关的一切企业文字和图片资料并提出制作要求,且应作出如下保证:所提供的资料内容正确无误;不涉及国家机密;不侵犯他人商标、专利及版权;不触犯国家法律,由此所造成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

2.乙方:

① 网页制作完成后应交甲方确认;

② 网站注册的域名所有权归甲方所有。

二、网站维护

(一)甲方:

在合同范围内,甲方有权向乙方提出维护要求。

(二)乙方:

① 负责站点的正常运行。

② 在合同范围内,乙方根据甲方要求及时修改网站内容,并做好替换、工作。超出合同范围的其他服务,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三)合同期满的后继服务另签订《网站后续服务合同》(见附件2)。

三、 完成时间

(一)域名申请:乙方在收到甲方款项和所有必需材料后,乙方对甲方域名申请必须在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前完成域名注册。

(二)服务器空间准备:乙方必须在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完成服务器空间的准备。

(三)网页制作完成时间:乙方必须在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完成网页的制作。

(四)验收期限:甲方必须在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完成网站建设验收并确认。

四、验收标准

(一)注册以cnnic或intnic颁布的证书为准。

(二)甲方可以通过任何与因特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浏览自己主页。

(三)主页的文字拼写及图片(以甲方提供的材料为标准)无明显错误。

(四)验收合格,甲方以书面形式签收。

五、付款方式

(一)本网站总建设费用为______元/年(详见附件1)。本合同期满后该网站的后继费用双方另行签订《网站后继服务合同》(详见附件2)。

(二)域名注册和服务器空间租用费计________元(详见附件1)由甲方在本协议签订起___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一次性支付;

(三)网页制作费用在本协议签订之后,甲方于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之前向乙方支付该项费用的____%,计 _______元做为预付款。网站建设完成验收后,甲方于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之前向乙方支付剩余款项,若未按时支付,则乙方有权保持对该网站所有的支配权。

六、合同期效

(一)本合同有效期一年,期满后如双方继续合作,需另行签订延期协议。

(二)任何一方终止合同,需提前10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正当终止理由,由双方签字代表协商终止合同。

(三)由于战争、地震、火灾等法定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工作中断,双方均不承担责任,待条件恢复后,由双方协商确定合同变更内容。

七、 违约责任

(一)由于甲方未及时提供资料而导致乙方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乙方不负任何责任,并有权向甲方提出延期要求,延期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

(二)由于乙方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内容,甲方有权向乙方索回网站建设的定金。

八、 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甲方付清应付乙方的全部款项后,甲方正式享有网站的全部使用权。

(二)双方合作期间,网站构架、网页版式设计等内容(甲方提供文本资料及图形、音像资料未经乙方加工部分除外)之版权、设计权、使用权归乙方所有,未经许可甲方不得擅自使用,不得复制或交由第三方使用。

(三)如因乙方原因出现第三方指控与站点页面有关的知识侵权的事件,应由乙方负责并保证甲方权利不受损失。

九、 其他事项

(一)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执行,如发生争议或分歧,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二)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签订附件约定,该附件经双方签字盖章后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协议________式___________份,双方各持两份,自签订盖章后即日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qq: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日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7

第一条政协网是社会各界了解政协的窗口,是政协重要的宣传工具,是各级政协和委员与政协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平台。为加强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维护管理,规范信息,确保网上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合法性和时效性,保证网站高效运作和信息安全,切实加强政协宣传,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协网是政协委员会在互联网上设立的统一、规范的门户网站,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陆网址为

第三条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遵循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共同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

第二章网站内容

第四条网站内容为可供社会公众查询的公开信息。除按国家及政协委员会办公厅有关规定不适合公布的事项外,原则上都可通过一定程序在本网站上。

第五条网站设置政协简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政协会议、专委会工作、提案工作、视察调研、社情民意、文史资料、委员风采、理论研究、机关建设、党派团体、市县政协、书画摄影、《人民政协报》报摘、工作动态、政协要闻、公告栏、领导讲话、视频信息、图片动态、电子邮局、委员异地办公系统和华兴时报电子版等25个版块。其中委员异地办公系统内设提案提交、社情民意提交、网上议政和华兴时报投稿四个内容。

第六条网站信息不得包括下列内容:(一)违反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散布、色情、、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七条内容(数据、资料及事例等)的调研报告、视察报告、提案等,不得在网上公开,或对内容做技术处理保证不失密后方可。

第三章信息审核与

第八条网站信息遵循“先审批,后;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严格上网信息保密审批制度。

第九条建立规范的信息审核和机制。网站信息审核的程序为:政协办公厅各处(室)、各专门委员会、各市(县、区)政协、各派、工商联拟定需上网的信息,提交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文字及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认真审查,再交政协分管宣传工作的副秘书长审签,由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在网站上。

第十条网站信息实行信息员制度。政协机关各处(室)、各市(县、区)政协及各派、工商联应指定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为本单位的信息员,负责政协网站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更新、工作。信息员如有变动,应及时通知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以方便工作联系。信息员报送信息方式有二种,一是通过电子邮件报送,二是通过U盘等移动设备拷贝到政协办公厅研究室。政协办公楼内各信息员报送的信息除报电子版外还必须将有主管领导签字的原件或复印件送至研究室,其他不方便送达的以传真)形式送至研究室同时将电子版发至邮箱方能在网上,没有主管领导签字的信息一律不发。

第四章网站管理与维护

第十一条政协办公厅是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的管理部门,办公厅研究室负责本网站规划、建设、内容更新、安全维护等工作。

第十二条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定期检查有关网络设备,保证网站每天24小时正常开通运转,以方便公众访问。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8

1卫星通信应用标准现状

1.1国外标准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国外标准化组织主要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

1.1.1ITU标准无线电频率是卫星通信应用的基础,ITU是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之一,主要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和协调。ITU制定的标准分为以《无线电规则》为主的规则体系和以“建议书”为主的技术建议书体系。a)《无线电规则》是由ITU各成员国根据其《组织法》和《公约》等共同建立的一套国际通用的、管理各种无线电业务的契约性法规。其法规规定了各类无线电业务的频段划分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情况(其中与卫星通信相关的有卫星广播业务(BSS)、卫星固定业务(FSS)及卫星移动业务(MSS)),同时还规定了各国使用无线电频率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规则。《无线电规则》是ITU管理无线电通信、协调各国在无线电管理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规范其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规范性文件。b)“建议书”是ITU确定通信系统工作运行和互通方法的标准,是全球各国间频率争执协调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对频率使用经验的固化和积累。它由ITU各成员国批准,虽然不强制执行,但由于这些建议书由全球主管部门、运营商和产业界的权威机构编制而成,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实施。目前,ITU已了4000余份建议书。

1.1.2ETSI标准ETSI是由欧盟委员会批准建立的欧洲地区性电信标准化组织,旨在通过标准确保欧洲各电信网间互通,促进欧洲电信基础设施的融合。ETSI制定的标准不仅被欧共体作为欧洲法规被要求执行,而且在全球其他地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被推广执行。ETSI制定的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标准共327项,主要分为三大类:协议标准、地球站标准、电磁兼容标准。a)协议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DVB(DigitalVideoBroadcast,数字视频广播)标准是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不同媒介的数字电视系统标准。其中关于卫星广播通信的分支为DVB-S[1],它是目前全球范围使用最普遍的卫星广播电视协议。随着技术的发展,ETSI在DVB-S的基础上制定了用于卫星交互通信的DVB-RCS[2]和用于卫星移动广播通信的DVB-SH[3]。DVB-RCS目前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DVB-SH还属于新兴应用领域。与DVB-SH类似的标准还有ETSI制定的SDR(SatelliteDigitalRadio,卫星数字通信)和S-MIM(S-bandMobileInteractiveMultimedia,S频段移动交互多媒体)。其中,SDR与DVB-SH原理类似,都是针对广播通信,只是在工作频段、调制方式、编码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S-MIM则是对DVB-SH的扩展,它在DVB-SH基础上增加了回传链路以满互通信的需要,同时S-MIM还增加了与地面IP网络的接口,使得其应用更为广泛。目前,美国全球通信公司的ICOG1卫星采用了DVB-SH,美国1WorldSpace公司的Afristar和Asiastar两颗卫星采用了SDR,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EutelsatW2A卫星采用了S-MIM。关于卫星宽带通信的标准有BSM(BroadbandSatelliteMultimedia,宽带卫星多媒体)[4]和RSM(RegenerativeSatelliteMesh,再生卫星网络)。其中,BSM是一套基于IP协议、针对整个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标准;RSM则是针对星座组网的标准,分为RSM-A和RSM-B。RSM-A是ETSI和TIA基于美国休斯公司开发的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SPACEWAY)联合制定的,RSM-B是在DVB-RCS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已在欧洲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应用。GMR(GEO-MobileRadio,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标准是一套完善的、基于GEO卫星的卫星移动电话系统标准,分为两个系列:GMR-1和GMR-2。GMR-1和GMR-2在用户链路及馈线链路频段、双工方式、多址方式等方面相同,但在载波间隔、信息速率、调制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随着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2G向2.5G再向3G的发展,GMR-1也随之了对应的标准GMR-1Releasel、GMR-1Release2(GMPRS)、GMR-1Release3(GMR-13G),而GMR-2并没有进行更新,仍然是基于GSM(GlobalSystemforMobil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目前,GMR-1和GMR-2都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Thuraya、TerreStar、SkyTerra等卫星通信系统采用了GMR-1,而INMARSAT、ACeS等卫星通信系统则采用了GMR-2。b)地球站标准。ETSI关于地球站的标准较多,涵盖了工作在不同频段的地球站和不同类型的地球站。这些标准既有对地球站系统组成的规定,也有对地球站功能性能的规定;既有对地球站总体的规定,也有对天线、低噪放模块等关键设备的规定;既有对地球站技术要求的规定,也有对地球站测试方法的规定;既有对关键技术的要求,也有对实施指南的建议。c)电磁兼容标准。电磁兼容是卫星通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ETSI有专门的技术委员会(ERM)负责相关标准的制定,ERM制定了大量与地球站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工作在不同频段、采用了不同实现形式、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各类地球站及其组成设备,从设备级和系统级的角度,对电磁兼容性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及发射功率限值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其内容除电磁干扰的规定外,还有电磁耐受的规定,主要是检测产品在各种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

1.2国内标准国内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标准包括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设有TC79(无线电干扰)、TC239(广播电影电视)、TC246(电磁兼容)、TC425(宇航技术及其应用)和TC485(通信)等多个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内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标准共113项,这些标准大部分都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分为6类:基础标准、频谱标准、协议标准、地球站标准、电磁兼容标准和卫星入网标准。a)基础标准的数量较少,主要是对广播电视系统中涉及的卫星广播术语、卫星通信涉及的各类设备的命名方式作了规定。b)频率标准大部分都是采标于ITU标准,并在ITU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频率的规划和共用、星地传输链路中大气损耗和降雨衰减的计算方法等内容作了规定。c)协议标准集中在广电领域,主要对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和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调制方式、信道编码等内容作了规定。d)地球站标准包括了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可分为产品规范和测量方法标准。其中,产品规范主要对各类型地球站及其关键设备的业务能力、系统组成、性能指标等技术要求作了规定;测量方法标准则对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作了规定。e)电磁兼容标准主要对干扰源、干扰允许值、具体的测试方法等作了规定。f)卫星入网标准主要对C频段和Ku频段通信卫星应满足技术要求(如接口匹配、频率干扰、时钟同步等)作了规定。

1.3国内外标准的差异分析国外在制定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时并没有建立标准体系进行系统规划,而是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成立了多个工作组,由各工作组根据各自专业领域的实际需要,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标准。因此,它们的标准很贴近实际应用,但标准的系统性以及标准之间的协调性略显缺失。此外,国外标准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很多标准都有工程背景,并做到了与工程研制同步更新(有的标准中甚至为暂时不成熟的章节预留了空白页,以便于实时更新),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欧美各国普遍都采用了这些标准开展卫星通信应用活动。相比于国外,我国的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较少,且现有标准由于制定时间较长,实效性较差。我国参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制定的行业较多,标准类型多样,包括国家标准(GB)、通信行业标准(YD)、航天行业标准(QJ)、电子行业标准(SJ)、电力行业标准(DL)、广电行业标准(GY)以及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等。这些标准大部分由用户制定,这与行业特点以及我国的行政分工密切相关。通信卫星属于定制产品,不同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各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了相关标准,包括星地传输协议、地球站技术要求、卫星入网要求等。另外,我国的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有很大一部分都采标于ITU的“建议书”,如GY/T197-2003《数字卫星新闻采集通用技术规范》等。对于ETSI标准,我国也在参考使用,如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星地传输协议就是建立在DVB-S的基础上,但是并没有采标制定为我国的标准。

2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框架

通过上面对卫星通信应用产业链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简介与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卫星通信应用发展已经很成熟,拥有多个全球和区域卫星通信系统,在3个业务领域(BSS、FSS、MSS)都成功开展了商业应用,而我国的卫星通信应用还只有C频段和Ku频段(即BSS和FSS规划的部分频段)。同时,国外在相关标准化工作方面也领先于我国,ITU和ETSI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与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工作同步,现有标准已不仅基本覆盖了卫星通信应用的各领域,也反映了目前的实际情况。相比而言,我国的现有标准在覆盖面和时效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在综合国内外现有标准规划的基础上,考虑与国际接轨,并结合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及我国的管理特点,提出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标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该体系框架顶层分为五大类:基础标准、星地接口标准、关键设备标准、地球站标准以及运营管理标准。a)基础标准分为术语标准和电磁兼容性标准。术语标准包括了卫星通信应用涉及的各领域术语和定义,与国际接轨,以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概念和指标认识;电磁兼容标准包括了对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的电磁干扰要求和电磁敏感度要求,以指导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测试及验收。b)星地接口标准分为频谱标准和协议标准。频谱标准包括频率的管理、申报、干扰协调等内容,以规范和指导3个频段(BSS、FSS、MSS)的使用;协议标准包括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卫星移动电话系统等多种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等内容,以指导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地面应用终端的研制。c)关键设备标准分为天线标准、天线跟踪伺服设备标准、上变频功率放大器标准、低噪声下变频放大器标准及调制解调器标准。这五部分标准覆盖各类设备的主要产品规格,包括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内容,以规范和指导关键设备的采购与验收。d)地球站标准分为固定地球站标准、移动地球站标准及便捷式地球站标准。这三部分标准涵盖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地球站,包括设计指南、测试方法、试验方法等内容,以规范和指导地球站系统的设计、测试、试验及验收。e)运营管理标准分为卫星入网标准和地球站入网标准。这两部分标准分别包括卫星和地球站入网应该满足的技术要求,以规范和指导卫星与地球站的入网审核。

3展望与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应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需要卫星通信来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地面通信网络无法覆盖区域的通信问题。目前,我国已有10余颗商业通信卫星在轨运行,这些卫星主要使用C频段和Ku频段,而目前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已经覆盖了S、C、Ku、Ka等多个频段,未来我国势必也将发展基于S频段和Ka频段的商业通信卫星。随着S频段和Ka频段通信卫星的投入使用,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扩展。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卫星通信应用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卫星运营商及终端用户都在各自领域开展了标准化工作对通信卫星系统的研制、运行管理及应用等相关环节进行规范,但相关标准的制定和规划有所欠缺。为进一步规范市场、引领卫星通信应用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必要对整条产业链的资源进行梳理与整合,建立完善的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结合我国卫星通信应用产业的发展情况,笔者针对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频率是卫星通信的基础,而ITU制定的《无线电规则》则是世界各国开展无线电业务必须遵守的法规,因此我国也应按其规则进行申报和使用频谱资源。同时,ITU官方已经了《无线电规则》的中文版,对其中已经规定的内容我国没有必要再制定相关标准。此外,ITU的“建议书”是针对各国在频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所制定的,涉及各国之间的频率干扰和协调,“建议书”虽然没有《无线电规则》一样的效力,但对指导我国更好地开展无线电业务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建议,可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相关“建议书”进行采标。b)ETSI制定的卫星通信协议凝聚了欧美在卫星通信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多商业卫星通信系统都采用ETSI制定的通信协议。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系统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也是建立在DVB-S的基础上的,为了防止不法分子的入侵与干扰,我国的星地传输协议沿用了DVB-S的系统架构,但对某些关键技术进行了修改,以达到加密的要求。考虑卫星通信系统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意义,我国可以参考与借鉴ETSI所制定的卫星通信协议制定适合自身需要的卫星通信协议。c)地球站是复杂的系统级产品,它的性能是各分系统相互协调、各关键设备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设备的性能无法直接决定地球站的系统性能。而不同厂商掌握的技术不同,不同厂商在设备的设计、生产等研制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商业机密和专利等方面的原因,各厂商不可能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在行业内推广。同时,由于某些大型地球站属于定制产品,其相关组成设备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因此针对地球站的关键设备制定相关标准是相对困难的,ETSI和我国关于地球站的标准都主要集中在地球站系统层面。目前我们的卫星通信应用产品和标准主要集中于C频段和Ku频段,在系统级产品领域,航天恒星、中电54所、熊猫电子等单位都拥有各自成熟的产品线,包括固定地球站、车载移动地球站、船载移动地球站、可搬移地球站等,但在机载移动地球站领域,国内产品目前还没有通过相关认证,暂不具备在商业应用的资质。另外,随着S频段和Ka频段商业通信卫星的研制,S频段和Ka频段地球站研制也在同步进行中,基于S频段和Ka频段的地球站及其关键设备将是我国卫星通信应用发展的重点方向。关于地球站,国内也有相关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对地球站的选址、入网、电磁兼容性及环境适应性等进行规定,用于指导地球站的设计。但相比于ETSI标准,国内标准的数量较少,对不同形式地球站的区分度不够细化,且部分标准年代较旧,更新不及时,考虑到ETSI标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建议参照ETSI标准对这些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补充关于S频段和Ka频段地球站的相关标准。d)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卫星通信应用产业的发展规划,动员从事卫星通信应用工作的相关单位,系统开展所需标准项目的梳理,编制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表,并完成缺项标准的制定;同时还应建立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信息平台,使卫星通信应用产业的从业人员能够方便地了解和使用标准,从而规范和引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产业发展。

作者:张乐 单位: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9

【关键词】物联网;SCADA系统;城市燃气管网;自动化

城市燃气一般经长输管线到达城市门站,然后通过城市高压管网送到高/中压力调压站,降压以后进入城市二级中压管网,由二级中压管网送入中/低压调压站和专用调压站供应给居民用户或直接供应给工业用户。

某城市燃气管网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主要包括门站、储配站、LNG站、高中压管网系统、调压站和大用户计量站。根据总体供气方案和管理模式,要求建立一套基于物联网(IoT)架构下完整的监控与数据采集调度的SCADA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建立燃气管网信息的采集和汇聚、分析和处理、以及交换和共享的感知层,建立适合燃气管网数据监测监控的网络层,建立整个城市燃气管网数据信息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层,从而实现城市燃气管网数据监控、数据采集和输配气调度自动化等功能,保证燃气输配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该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在市燃气总公司新建调度管理中心MCC(主站)一个;(2)在门站、储配站及LNG站设置有人值守监控站共3个,系统已建设,需要将已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调度中心MCC;(3)在高中压调压站、大用户计量站、小区调压站,新建无人值守监控站一期400个,采集流量、压力、温度和阀门等IO量。

1 基于物联网下城市燃气系统规划

1.1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燃气输配自动化应用

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应用的一个分支,是近几年热炒的一个概念,它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结构有多种提法,普遍接受的是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三层结构。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它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如城市燃气监控常用的温度、压力、流量和燃气泄露传感器、以及管网设备RFID 标签、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是局部区域内完成物体识别和信息采集。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实质就是信息与知识聚合,在城市燃气监控中用到的无线GPRS网和有线公用网;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需要与具体行业需求结合,如和城市燃气结合,就实现物联网在城市燃气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三层构架上采取开放式架构,实现智慧城市大量数据终端接入(含实体和虚拟终端,如已建的门站、储配站和LNG站可以抽象为一个虚拟终端),解决了网络传输异构协议的转换,在应用层通过城市燃气管网和各子站“集散控制”,实现城市燃气输配自动化调度和管理。

图1 物联网系统示意图

1.2 某城市燃气管网SCADA系统结构

某城市新区燃气管网调度监控系统主要由调度中心(MCC)、网络通讯系统、本地监控站(SCC或SCS)即及现场检测仪表、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实现主城区天然气管网的实时中央监控和统一调度管理的功能。主站与远端有人值守站之间SCADA系统的通信采用租用电信部门专用电路;主站与远端无人值守站之间采用GPRS通信信道。SCADA系统分三层,系统结构图如图2。

图 2 某市SCADA系统结构

第一层:调度中心应用层

主要由SCADA系统、数据库系统构成。SCADA系统:通过广域网与各本地监控站点建立通信,获取燃气管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实现整个管网系统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完成对全管网数据集中采集和监控;数据库系统:将SCADA系统提供的管网运行状况实时监测数据非实时数据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数据及信息的无缝连接和交换,以及系统的跨平台、跨系统、跨网络、跨应用的集成。

第二层:网络通信层

系统的网络通信包括局域网通信、广域网通信两部分。局域网通信:在中心调度层的各系统,采用千兆全交换式以太网作为骨干网络,通信协议采用TCP/IP。广域网通信:对于SCADA系统的广域网通信,从中心调度层到各SCC之间的广域网连接,通过GPRS或租用专业通信公司的信道,实现远程数据的传递和交换。通信协议MODBUS TCP协议。

第三层:数据感知层

数据感知层由RTU/DTU、智能仪表、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等组成,独立完成各本地监控点的数据采集和闭环控制功能。通过网络通信,为调度中心提供可靠的现场实时数据,同时也能接受调度中心发来的控制和参数设定指令。

2 基于物联网下某城市燃气管网SCADA详细设计

操作人员在调度控制中心通过SCADA系统可完成对全市天然气管网的监控和运行管理,无人值守站点可达到无人值守的水平。以下是该系统设计概括性的说明。

2.1 城市SCADA系统调度中心设计

2.1.1 SCADA系统调度中心功能设计

调度中心实时采集远端各有人/无人值守站点的工艺运行参数,实现对天然气管网和工艺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连续的监视、管理和数据统计,为管网平衡、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辅助决策信息。其主要功能:

1)数据采集和处理

2)数据维护,对有些无法直接从SCADA系统中采集到的数据,可以人工录入;该功能纳入生产数据、查询系统,采用B/S结构录入与查看

3)工艺流程的动态显示

4)报警显示、管理以及事件的查询、归档、打印

5)历史数据的归档、管理以及趋势图显示

6)生产统计报表的生成和打印

7)流量计算、管理

8)管道事故处理,如管道发生泄漏、设备运行异常等

9)安全保护

10)控制权限的确定

11)对系统进行时钟同步

12)为MIS系统提供数据

13)与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1)SCADA系统运行机制

①各站无线路由器与通讯前置机通讯,建立通讯链路

②通讯服务器通过MODUBS协议与现场RTU进行通讯,读取各站数据

③SCADA服务器与通讯服务器交换数据(通过建立虚拟串口,将TCP/IP网络接收到数据转发到虚拟串口上),管理处理数据

④SCADA服务器将数据写入数据库服务器;报表系统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数据,生成生产过程报表与统计报表

⑤操作员工作站,维护员工作站作为SCADA系统的客户端,从SCADA服务器获取实时信息,报警信息,历史趋势等

⑥区域网内各办公室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查看报表

(2)门站/储备站/LNG站系统设计

门站/储备站/LNG站的现场站控系统已由业主建设完毕。SCADA系统对门站/储备站/LNG站功能如下:

14)与原有门站/储备站/LNG站站控系统通讯,将数据读到SCADA系统

15)与调度中心通信,将数据传输到调度中心

系统实现:

经过调查分析,目前门站/储备站/LNG站站控系统实现技术路径相同,其RTU与现场监控计算机之间采用基于TCP/IP的Modbus协议实现。因此门站/储备站/LNG站要各设置1套通讯RTU,通讯RTU接入现有场站站控系统的通讯网络,与监控计算机一样通过基于Modbus协议的OPC方式与现有门站/储备站/LNG站RTU通讯获取数据。

门站/储备站/LNG站RTU实现的ModbusTCP协议地址和数据字段定义已经得到,通讯RTU编程与调试可在线进行,不用对门站/储备站/LNG站RTU进行特别处理,不影响下现有系统运行。

例如,远端无人站设计远端无人站点可以分为包含了高中压调压站/区域调压站/用户计量站。这些站点通过归类总结,可以设计成为三类标准化站控系统,即:高中压调压计量站控;区域调压站站控;用户流量计量站控。

高中压调压计量站控和区域调压站站控配置一套RTU控制器和压力、流量、温度、泄露报警探头若干;RTU内置ModBus RTU协议可以取得总线流量计数据,每种流量计通讯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即可标准化应用。RTU完成对所在场站的数据采集和监控任务外,还要完成与调度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RTU和调度中心通信选用内置基于GPRS/CDMA的sim卡DTU,DTU通过设置调度中心IP等参数,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给调度中心。

用户流量计量站控,由于采取数字仪表,所以无I/O输出,选用内置多种燃气计量数据协议采集单元的DTU,通过RS232或RS485通讯,采集每种流量计温度、压力、瞬时和累积流量等实时数据,通过无线与主控中心通讯。

以上各无人站由于取电不便,其供电采取太阳供电。

16)后记

该项目的实施是运用物联网理念解决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监控和数据采集成功案例。该系统自投运后,实现对全市燃气各级输配管网远程抄表、用气调度、事故应急、系统调峰、安全储气以及安全监控,建立一套高起点、高质量、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物联网构架下城市燃气SCADA系统,提高了该市燃气的管理水平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10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就结成长期共同发展,并为以后在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一) 权利与义务

1. 甲乙双方皆承认对方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在彼此互联网站的显著位置标识合作方的旗帜徽标链接或文字链接。

2. 甲乙双方授权合作方在其互联网站上转载对方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该信息将由双方协商同意后方可引用(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 甲乙双方在彼此互联网站中转载引用合作方的信息时须注明"该信息由×××(合作方网站)提供"字样,并建立链接。

4. 甲乙双方必须尊重合作方网站信息的版权及所有权,未经合作方同意,另一方不得采编其站点上的任何信息,且不得在其网站以外媒 体来自合作对方站点的信息,否则构成侵权。被侵害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作并视情节选择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方式。

(二) 相互宣传

1. 甲乙双方应在彼此站点追踪报道合作方的市场推广计划及相关营销活动。

2. 甲乙双方都认可的适当时间内,双方在彼此站点上开设专栏,撰写并宣传与合作对方商业行为有关的话题(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 甲乙双方在有关internet专题的研讨会和金融、金融等行业的各种展览会上,互相帮助、共同宣传,共同推进双方的品牌。

4. 双方还可就其它深度合作方式进行进一步探讨。

(三)其他

1. 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没有排他性,双方在合作的同时,都可以和其他相应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2.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到 年 月 日为本协议商定合作方案的执行期限。

3. 甲乙任何一方如提前终止协议,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另一方;如一方擅自终止协议,另一方将保留对违约方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

4.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 本协议为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项目中具体事宜需在正式合同中进一步予以明确。框架协议与正式合作合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 甲乙双方合作的法律文件。

6. 本协议期满时,双方应优先考虑与对方续约合作。

7. 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内容与服务提供均为免费。

甲方: 乙方: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盖章: 盖章:

-----------

甲方:

乙方:

为了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促进合作双方的企业发展,更好地为广大金融界互联网用户服务,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甲方版权所属网站:-----------------------与乙方版权所属网站,经友好协商,在合作意向上达成一致,结为合作伙伴,甲方以协议规定的方式,向乙方免费提供金融界的人才职业信息,乙方完善频道建设,充分保证双方的权益。现就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及双方的权力与义务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的职责

1.为乙方提供金融界人才职业相关的信息内容,并积极开发金融界用户所需的人才职业信息,及时提供给乙方站点,人才职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有关人才、人力资源、就业、培训方面的新闻;

有关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职业评测等方面的特写等文章;有关行业比较、企业文化、企业用人哲学、人事经理访谈等方面的文章;

有关出国发展方面的文章;有关培训计划、培训须知方面的文章;

有关人才、职业方面的网友争论及原创文章等;

上述文章版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仅可在本协议规定范畴内使用;

2.按协议附录规定的方式为乙方提供上述文章,并根据金融界用户以及乙方的反馈积极开发为金融界用户所欢迎的人才职业信息;

3.在其网站为乙方频道设置文件配置表,配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乙方频道 logo 或文字及 url 网址链接;乙方网站主页的网络路 径;以上内容由乙方根据协议附件规定提供,乙方拥有上述内容的版权与修改权,甲方应当为乙方提供网上修改上述内容的管理权限;

4.甲方在首页 " 合作伙伴 " 中加入 " " 的文字链接。

5.提供甲方的旗帜( banner )广告,大小为 468×60 象素的图象文件,具体事宜由双方商定,按协议附件规定执行。

6.上述所有图形 logo 均由乙方自行设计,版权归乙方所有。

7.在所有由甲方提供内容的页面下方标注版权说明,版权归属单位为甲、乙双方。

第二条:乙方的职责

1.在乙方网站-------------------创建独立目录,存放所有由甲方提供的文章与信息;

2.在所有由甲方提供内容的页面下方标注版权说明,版权归属单位为甲乙双方。

第三条:商业秘密

1.甲乙双方应对其通过工作接触和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的有关对方的商业秘密严格保密,未经对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披露。

2.除本协议规定之工作所需外未经对方事先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复制对方的商标、标志、商业信息、技术及其他资料。

第四条:声明

1.甲乙双方之间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甲乙双方信息资源互享,各自保证其网站内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时效性。

3.甲乙双方在网站或频道的推广和宣传过程中同行共勉、紧密合作。

4.甲乙双方就各自的经营和提供的服务内容承担责任,享有收益和版权。

5.如果由于网站版面更新或改动。原来的链接位置不再存在,双方必须将新的链接摆放位置调整至保证与原本效果相当的位置。

6.本协议期限满,双方优先考虑与对方续约合作。

7.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内容与服务提供均为相互免费。

第五条:协议执行期限 本协议书有效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为本协议商定合作方案的执行期限。

第六条:协议的终止。 本协议因以下任何原因而终止:

1.本协议期限届满。

2.双方协商同意终止本合同。如有任何一方欲终止此合同,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

第七条:争议的解决

如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的条款范围内发生纠纷,应尽量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提请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第八条:不可抗力

因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战争、罢工、停电、政府行为等造成双方不能履行本协议义务,双方通过书而后形式通知对方,本协议即告中止。

第九条: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有效。本协议及其相关附件具有同等法

甲方: 乙方: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11

关键词: 烟草企业; 信息化建设; 探索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89-02

现在,有一个企业普遍面临但还未被重视的问题,就是IPv4到IPv6的过渡,因为全球的IPv4地址用尽,之后新IP发放必须使用IPv6,烟草企业启用私有地址,似乎并不用担心地址耗尽的问题,但真正紧迫的问题并非IPv4的地址枯竭,问题在于即将出现的IPv6用户与网站。

一、IPv6应用现状

IPv6是互联网主要通信协议IPv4的升级版,但IPv6并不向下兼容IPv4,IPv4与IPv6的网络是不互通的,IPv4用户只能联机到IPv4网站,反之亦然。就是说,如果烟草企业的客户未来用的是IPv6网络,而企业网站却只能透过IPv4联机,那用户将不能连上网站取得服务及信息,导致企业无法为两烟经营户服务,所以在今后几年里,建设新网站与建设新网络时,将会逐渐面临如何与IPv6网络共存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普遍性与21世纪到来前夕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千年虫”问题类似,但和“千年虫”问题不同的是,企业将网络转换成IPv6不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也没有客观上的紧迫性和强制性,不使用IPv6网络而可能造成的不可预估的影响可能在2-3年或是更长时间后才会显现。在2000年到来前,由于普遍的和积极的应对,“千年虫”问题并没有导致大面积的信息系统运转问题,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看似并不紧迫,反而可能导致进展滞后,最终导致对企业网络运转的严重影响,到那时候再进行应对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转换必然会经过一个过渡期,这期间两种协议会并存,保持与两个协议网络同时联通的主要技术有三个:双协议堆栈(Dual Stack,以下简称双协议)、穿隧(Tunneling)、转换(Translation)。

二、双协议技术应用分析

双协议技术,是指每一台能联网的设备上都具备IPv4与IPv6的处理能力,设备同时具有IPv4与IPv6的IP地址。访问哪个类型的网络,就通过哪个类型的地址。双协议技术的优点是设置简单,同时提供IPv4与IPv6的功能,用户可以联机至双协议堆栈主机、纯IPv4主机与纯IPv6主机。这种技术的缺点是,每个节点都同时占用1个IPv4和1个IPv6地址,系统复杂度和管理难度有所增加,而客户端到服务器端中间的节点,都必须支持双协议,也就是说双协议设备的普及度要足够高,假设联机至纯IPv6网络时,传输需要经纯IPv4节点,联机就不能实现。不过目前新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支持双协议,同时支持双协议的网络设备也已经非常度量,所以这个缺点似乎并不会成为障碍,并且这个缺陷的解决也可以利用穿隧技术实现。

穿隧技术是在IPv4网络上建立一个隧道,让个别独立的IPv6端点能互通,企业经常使用的VPN也是穿遂技术。IPv6穿隧技术,是透过IPv4网络建立虚拟的网络隧道,来传输IPv6封包。IPv6封包在进入隧道端点前,会包装成IPv4封包,由IPv4网络传输到另一个隧道端点后,转换回原有的IPv6封包,隧道端点必须为具备双协议的网络节点。这类技术主要有手工配置隧道、兼容地址自动配置隧道、6over4、6to4、MPLS隧道、ISATAP、隧道等,该技术只能解决IPv6之间联机不通的问题,并不能单独解决IPv4与IPv6的互通。

转换技术是能让纯IPv4网络与纯IPv6网络互连的办法,通过IPv4和IPv6地址的相互转换实现。这种技术有多种机制,比如SIIT、NAT-PT、BIS、BIA、DSTM等,以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机制为例,它是网络地址及通讯协议的转换器。IPv4与IPv6的封包格式完全不同,但透过NAT-PT充当两者的翻译后,能够让纯IPv4与纯IPv6的网络地址互相转换格式并联通。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几乎不用改变网络环境,不过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扩展性差,一台NAT-PT最多只能服务约2千个用户,如果ISP要使用,可能需要购买上万台设备才能提供给每位用户IPv6联机。除此之外,NAT-PT还无法处理封包中Payload的地址转换。因为像DNS、FTP等应用程序,是利用Payload传送地址数据,而要使用这类应用时,需要额外加装ALG(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例如DNS-ALG、FTP-ALG等。因此只要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就需要加装该应用的ALG转换。

由于以上原因,转换技术大多出现在实验室,或是某些小公司的应用,该方法算是过渡期中,用来应急的技术。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随着支持IPv6终端的数量增长,IPv6流量在企业计划过渡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企业IPv4网络上了,虽然大多数烟草企业还是用IPv4网络,但是IPv6网络可以在网络管理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运行,用户可以随意的在这些新的未监控的网络里共享文件,下载视频,而这些漏洞可能会被黑客入侵,如果没有被发现,那些开放和未监控的IPv6端口会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

迄今为止,只有几十个关于IPv6漏洞的报告被公布,但这不意味着IPv6的实施比IPv4更加安全,这反而说明在IPv6的实施中仍有许多漏洞尚未被发现。让安全研究人员和供应商们发现并纠正IPv6漏洞,使IPv6实施的成熟度可以比得上IPv4的成熟度,还需要一段时间。

与IPv6有限的安全研究密切相关的是,缺乏公开可用的IPv6测试工具来评估IPv6实施和部署的安全性。只有一些很少的公开可用IPv6协议组评估工具,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过剩的用于IPv4协议组的工具。这样一来,使得网络和安全管理员缺乏工具来验证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与IPv4相比,防火墙等安全设备通常对IPv6协议提供的支持很少,选购新设备或者升级现有设备时,应该考虑到IPv6支持性。

由于IPv6和IPv4的兼容问题,需要兼容技术进行过渡,然而这些技术会导致流量中的复杂性增加,攻击者可能利用复杂流量掩饰攻击意图。

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 转换至IPv6时,应该经过评估和计划、调查和更新、测试和建设三个步骤来逐步推进。

评估分为需求及成本评估两部分,首先应进行需求评估,在有应用需求的前提下,成本评估才有实际意义。如果企业并没有迫切的IPv6应用需求,则可以先拟定相关计划,在今后设备淘汰换或系统更换时,逐步引入IPv6网络。

确定有IPv6应用的需求时,还要评估建设成本。这其中要包含硬件、软件以及人员培训等成本。如果烟草企业只是要单纯的将对外服务网站转换成IPv6版本,网络架构不需要改造,可以考虑将网站放置在提供IPv6或双协议服务端的主机进行代管,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三、IPv6在烟草企业上的应用

日前,烟草企业大多拥有较大规模的网络,网站负载也较大且都建设有定制的应用系统,这种情况必须使网络架构支持IPv6。要将全部网络设备更换为具备IPv6功能的设备,会需要大量资金并且工作周期较长,鉴于烟草行业内部的管理规范以及保护投资的角度出发,应该先对企业内所有的网络设备及应用系统进行调查。

在确认有导入IPv6的需求后,信息人员需要盘点所有的网络设备及应用系统,确认网络设备的使用年限、IPv6支持度,按照自主开发、委托开发或是购买成品软件对应用系统进行分类。相关信息确认后,梳理出需要更新的设备、需要修改设置的设备和需要修改的应用系统,进行设备的采购更换和应用系统的代码修改等工作。应用系统的修改方面,有专家建议修改程序代码或网站连结时,不要直接使用IPv6的数字地址,应该改用DNS域名来表示,可以降低人工修改时的错误概率,这点在工作进行时可以作为参考。

调查完企业内部环境后,还要了解ISP提供商是否已经能提供IPv6服务,或者IPv6服务推出的时间表。所有调查结果确定之后,才能确认企业向IPv6转换的时间节点。

为保证两烟经营的正常进行,不会出现长时间的停滞,在经过评估、调查和设备的采购、安装以及应用系统升级等工作后,需要进行测试,确认转换效果之后才正式上线运行。

联机测试通常会分段测试,像双协议的应用下,就要测试是否能正常联机至纯IPv4网站及纯IPv6网站。如果联机都正常,接着要测试不同的应用程序,是否都能支持。经过测试,如果内外联机皆正常,那就可以将IPv6设备及应用程序上线。

正式上线时,需注意的是,除了将网络设备的IPv6功能开启外,也需要将网管系统的IPv6功能一并开启。否则在双协议下,网络可能使用起来正常,但实际上有节点使用IPv6时发生错误,网络管理人员却不知道。在实际上线后,需要将网络配置做好备份,以及持续观察IPv6的联机是否正常。

迁移有3个层面的工作要做,首先是基础设施的连通性,目前看这个问题最容易解决,许多网络设备都已经做好IPv6 ready,ISP运营商在网络架构上已经过渡了很长的时间,对他们来而言,为客户提供IPv6支持完全不是问题。其次,是应用系统如何在IPv6上运转,实现了连通性,但系统建设是应用层没有考虑对IPv6的支持,企业必须对应用系统进行升级,而对于烟草这种生产经营对核心应用系统高度依赖的企业,企业需要有准备应对比较长的迁移周期。最后,还需要考虑到IPv6网络的安全性、管理、维护等问题。

网站建设协议范文12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 政府网站 “互联网+” 协同发展

1 前言

从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开始,经过近20年的建设,我国政府网站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升,截止2016年底,全国共有 域名53546个。各政府门户网站逐步成为电子政务的龙头,而政府网站的发展也促使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推进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是电子政务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通过政府上网,带动和促进了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近几年移动互联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而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三成网民使用线上政务办事。

为适应移动互联快速发展的变化,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总理在2015年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各行各业都依托互联网提出各自的“互联网+行业”计划、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等,2016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政府部门截止2016年底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164522个,政务头条号34083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也已突破10万个。

2 现状与问题

各级政府部门在原有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基础上,相继开通了手机版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及电子杂志等。既满足了移动互联时代社会大众对政务服务多层次、全方位、便捷高效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水平与影响力。

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为例,省厅网站于2001年正式开通,每年都根据业务及公众需求做相应的改版,期间全面重大换版共五次。

2011年,省厅网站按照该年的福建省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指标的要求研发了“福建科技厅手机版网站”、“RSS订阅”和个性化门户网站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6年9月最新改版的福建科技厅门户网站(http://)是按照福建省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指标的要求,结合福建科技厅的具体情况全面升级改版福建科技厅门户网站。目前福建科技厅门户网站是面向社会公开、连接社会公众、企事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窗口。全面升级完善网站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等栏目内容、全面提升网站技术性能指标。

另外,2016年1月27日福建科技厅完成了微信认证:“福建科技”(微信公号:fujiankeji),并于2月4日正式上线。微信公众号向科技系统和广大社会公众推送科技最新政策及解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故事等内容、宣传福建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的最新动态,普及宣传科技技术知识。据统计,开通至今,公众号已不定期近百期的科技信息,满足了移动互联手机网民的需求。

但是,作为新媒体的“福建科技”(微信公众号:fujiankeji)与福建省科技厅门户网站(http://)目前基本处于信息隔离状态,两个系统的信息各自独立维护,给信息、编辑带来不便。业务协同和融合方面仍有欠缺,给系统管理员的整体维护、数据安全带来负担。

3 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协同发展的意义

3.1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应用凭借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网络信息市场,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当前政府信息的传播受限于政府网站平台,较之于新媒体而言,网站扩散信息速度较慢,政府网站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受到了挑战。政府网站是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为了将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人民群众,实现更快捷、更方便的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政府网站必须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实时、有效地掌握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2 实现引导社会舆论的目标

通过政府网站与新媒体的融合,政府可以在不同平台推送不同信息,并引导社会舆论。一方面,政府网站具有常态化、系统化的特点。因此,利用政府网站重要信息和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同时,还可以结合政府微博进行实时,令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得到准确消息。另一方面,政府微信具有针对性强、目标精确的特点,因此,利用政府微信信息可以提高政策以及说明、辟谣等信息的公信力。

3.3 满足市民快捷服务的需求

随着微信、微博的广泛使用,政府单依靠网站的力量难以和人民群众进行实时互动沟通。因此,政府建立微信公众号,可以与群众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实时互动,交流信息,充分掌握民生、民意,并通过这些信息数据来分析社会问题。同时,政府网站、政府微信、政府微博等可以开通业务综合办理渠道,方便人民群众办理事务。政府还可以运用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网上、微信微访谈、微调查等不同的形式来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关注人民群众的动态需求,及时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4 对策与建议

4.1 建议1:领导要高度重视,组建强有力的工作团队

要做好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协同发展,首先需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分管,组建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懂技术、懂政务、懂宣传、懂百姓需求的人组合而成。同时,还要理顺工作管理制度,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细化目标、明确责任,从而有效推动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协同融合发展。

4.2 建议2:构建信息内容管理平台

构建一个包含全媒体(如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版APP等)的信息内容管理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多种媒体信息的集中管理,交叉利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如图1、2所示。

4.3 建议3: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与政府门户网站的协同发展需要从顶层来规划设计,从战略、保障、业务、表现多维度入手,注重系统规划,避免分散设计,如图3所示。

战略层面上,不但要考虑眼前问题,还要考虑未来发展;保障层面上,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技术、制度手段使流程更规范、工作更高效、保障更安全;业务层面上,要符合政策规定和发展方向,按照2017年1月国务院下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要求,做到统一数据交换、统一平台认证、业务系统对接、数据资源共享;表现层面上,主要从功能内容方面对标国内外优秀政务网站、政务新媒体,聚焦核心资源与用户体验,驱动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的优化与协同发展。

4.4 建议4:完善政民互动渠道,提高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的服务能力

随着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应用推广,以及百姓需求的增加,有必要完善和创新政民互动渠道,拓宽服务方式,健全互动机制,促进互动规范化、日常化发展。如聘请网民朋友一起参加由专业人员、专业机构负责的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的纠错,一起讨论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的优化、升级、改版等,提高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的服务能力与影响力。

4.5 建议5:建立值班读网制度,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建立值班读网制度,安排工作人员值班,每日负责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的阅读,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并制定网络平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信息纠错制度。完善网站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等安全防护措施,做好日常巡检和监测。

4.6 建议6:完善政务网站建设,制定信息制度

政务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其所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1)政府部门要完善政务网站的设施建设。保障网站信息通畅,保障网站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时效性,同时也要防止网站出现故障等。

(2)政府要建立健全网站信息制度。网站的信息是人民群众关注的要点,因此政府在信息的过程中,要对信息的内容进行补全,要及时更新网站的信息内容,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实时掌握政府的信息,真正做到执行公开、管理公开、决策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3)要完善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等栏目功能,重点展示行政权力、财政资金、规划计划、统计信息、政策解读、政策文件、人事信息等栏目,方便广大群众阅览。同时也能让广大市民监督政府工作,把政府网站做好。

4.7 建议7:发挥网络直播功能,缩短政府与市民距离

为实时与市民群众进行交流沟通,传统的信箱、意见箱等方法已不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网络直播功能,缩短与市民的距离,实时了解民生民情。一方面,政府可以在政府网站、政府微博、政府微信等信息渠道设置电子邮箱及在线访谈等,在微信上还可以开通公众号留言功能,通过这些方式收集民情,并派专人实时看守,及时回应和解决市民的问题,接纳市民提出的意见,逐步改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在微信和网站上开通网络直播功能,通过与市民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展开交流沟通,同时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加强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政民关系,有利于政府更好的为市民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市民更好的解决问题,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4.8 建议8:线上线下相结合,与市民群众平等交流

政府通过微信、微博以及政府网站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人民群众的信息,并帮助市民解决遇到的问题和记录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然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对于一些不会使用微信、微博的群众而言,他们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因此,政府人员除了要在网络上与市民建立互动,在线下也需要有一批专职人员穿越大街小巷,走访市民群众之间,为市民提供上门服务,让人民群众听到政府的声音,知道政府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这样才能够体现政务媒体的真正作用。同时,无论在线上线下,在与市民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政府要把市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与市民群众平等交流,相互之间要坦诚相待,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树立政府的形象,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5 Y语

在“互联网+”时代,政府一定要确保政务新媒体与政府务网站协同发展。不断优化政府网站、政府微博、政府微信的信息服务,提高信息的深度和精度。同时,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也要善于尝试和运用多媒体方式的立体和表达,注重分析网民特点,做到量身定制,精准传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信息传播时效性,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报告,2016(08).

[2]石婧,周蓉,李婷. 政务服务“双微联动”模式研究[J].电子政务,2016(02).

作者简介

蔡传彪(1962-),男,教授级高工,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络运维室主任,福建省信息协会政务网分会常务理事,职称正高。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