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峡工程论文

三峡工程论文

时间:2022-09-13 01:15:27

三峡工程论文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1

经过几十年长期反复的研究论证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特别是这次两年多的重新论证,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完善。但是如果久拖不决会造成重大的失误

这次会议提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长期研究论证的成果,论证范围和深度,对照国内外的大型工程,可以认为已经达到或超过“可行性论证”阶段的要求。我同意这个报告的论点、结论和建议。补充两点理由:

1.三峡水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自然资源,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在我国资源贫乏(人均资源),特别是能源,水源不足的情况下,长期不开发利用将是巨大的浪费。

通过论证明确了开发的各种条件,利害得失和开发时机,证明使巨大的自然资源成为真正财富是完全现实可行的。如果我们失去有利的建设时机,久拖不决,使这一巨大资源终于报废,我们是无法向后代交代的。

2.论证满足了要从三个层次说明三峡工程的作用和地位的要求,即从三峡工程本身,长江流域规划,全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三个层次来论证。

对三峡工程本身这个层次,绝大多数的同志认为是可行的,主要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次要问题虽然未全部具体解决,但都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了必要的估计。第二个层次,通过长江流域规划,对水灾防治、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环境治理都作了研究和安排,提出了江河整治和水资源开发的总体部署方案,明确了三峡工程在流域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也是基本正确的。第三个层次,是三峡工程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峡工程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与能源、交通建设密切联系,电力系统专家组和航运专家组作了大量工作,得出了必要结论。电力系统专家组从国民经济长远计划发展出发,研究了全国一次能源、电力需求、水火核电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作了各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明确的结论,明确说明了三峡工程在全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兴建的迫切性。航运专题论证也是从全局出发的,研究了近期和远景的需要,对于各种问题作了充分论证,提出了明确的结论。有的同志提出,三峡工程论证只是就三峡论三峡,没有放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进行论证,我认为是不符合事实的。作为一项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做到现在的深度是完全可以说明问题的。至于调整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布局和结构,应是国务院的任务,应由更高的层次去研究。

建议对“长办”所提“可行性报告”,根据这次会议所提意见,进行必要补充修改后,尽快上报中央,供中央决策,争取三峡工程尽快兴建。

二、对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和防洪标准问题简单说明一点情况和看法

1.关于荆江河段再遭遇1870年洪水,荆江大堤是否会溃决的问题。

1986年春我看见陆钦侃委员的文章中提到这个问题,后来在“群言”杂志上看到类似意见。重新论证之初,大家对此都十分重视,在论证工作纲要中专门列了研究课题。经“长办”的努力和专家组的研究,最后由“长办”提出了一个“荆江地区遭遇1870年洪水南岸和北岸溃决可能性及灾害分析”的专题报告。这个报告是经过专家组的现场查勘,“长办”具体调查研究和分析计算,并经专家组的讨论之后提出的。这个报告已分送给有关同志。其论点主要是考虑到1870年洪水的特点,荆江河段行洪条件和变化形势,并调查分析了堤防溃口的实际事例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荆江河段再遭遇1870年洪水,南岸首先漫溃的可能性极大,由于1870年洪水涨势过猛(一天之内从7万多米3/秒涨到10万米3/秒以上)。南溃后由于种种行洪障碍,分流不畅,江水位仍有迅猛上涨的可能,因此荆江大堤的溃决仍然是可能的。堤防溃决,在洪水位超过堤顶漫溢是不可避免的,洪水位低于堤顶时是否溃决,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只能分析其可能性。对这种问题,应当充分考虑从事防汛工作几十年,始终在第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意见,对此长办和有关地方水利部门做了大量调查和访问,认真对待他们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总之,我认为专题论证报告中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2.关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问题

一项工程的防洪作用是一个不确定的随机事件,洪水情况不同,作用也不同。长办和防洪工作组对此都作了各种情况的分析。不同典型年差别很大。这说明要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不能单靠三峡工程,必须有其他工程设施的配合,才能较好的解决。但每一项工程措施的作用有大有小,有的能起关键作用。有的只能起辅助作用,差别很大。三峡工程最主要的作用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上游洪水正是对荆江河段,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最严重的威胁,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可以大大提高江汉平原安全性,大量减少洪水泥沙进入洞庭湖区,延长洞庭湖的寿命,减少长江干流洪水的负担,为洞庭湖接纳四水洪水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点十分重要,是其他工程所不可代替的,不可一般而论。至于其他类型的洪水,三峡工程主要起辅助作用,即对水库下游洪水进行补偿调节,无论1931年、1935或1954年型水都可以减少淹没耕地300余万亩,大量减少分蓄洪区的损失。这也是其他工程所不能起的作用,应当充分估计它的效益。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长江上游洪水来量大,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洪水过宜昌后总需要找个分蓄洪水的场所,古代是云梦泽,近代是洞庭湖,洞庭湖淤积的速度很快,洞庭湖淤废,或调蓄能力大大下降后,总要找个新的蓄纳场所,如果没有这个场所,长江中游的洪水是没有出路的,湘、鄂两省的洪水灾害将比现在严重得多。比较现实合理的新的洪水蓄纳场所只有三峡工程。从这一点考虑,三峡工程对长江防洪的总体布局和远景发展的需要,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3.关于防洪标准问题。

这个问题一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经济条件两方面综合考虑。但是由于防洪经济分析十分复杂难于确切表述,因此除了一般的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外,不得不参考国内外的实际经验。

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对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防洪专题论证报告中提出:“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不低于百年一遇,发生类似1870年的历史特大洪水时,配合分洪措施,要保证荆江河段的行洪安全,防止南北两岸堤漫溃,发生毁灭性灾害”。这个提法是明确的,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也是按此考虑的。荆江河段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看来没有不同意见,问题是1870年洪水要不要考虑?我认为:

(1)考虑对付1870年洪水的对策,不等于防洪标准,因为那时分蓄洪区还要利用,还有一定的洪灾损失,但可以做到防止洪水失控,避免堤防意外溃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毁灭性灾害,这是完全必要的。

(2)1870年洪水是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的特大洪水,在现有防洪设施条件下,荆江河段洪水失控,造成大量人口伤亡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考虑是对人民不负责任。世界各国都在防洪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特大洪水,有的作为防洪标准,有的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考虑对付这种特大洪水,还要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和合理条件,如果没有条件解决,自然灾害只能事到临头,尽人事而听天命,如果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又可以办到,不考虑加以解决将来对人民更是无法交代的。三峡工程结合发电,航运的巨大效益修建起来,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必付出特殊的代价,因此对1870年型洪水加以必要的安排,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是完全合理可行的。

有人说,既然荆江河段要考虑1870年洪水,上游四川省的防洪,为什么不考虑1870年洪水?四川洪水有它的特殊性,受灾地区分散,河道洪水涨幅大,涨落快,不少地区涨水时临时逃避洪水比较容易,在将来干支流兴建水库后,部分河段是有可能加以解决的;有些沿河城市按1870年洪水设防几乎没有可能,但采取非工程措施,尽量减少洪水灾害还是可能的。因此,对于上游四川省的防洪标准只能因地制宜,不能笼统地说需要考虑或不需要考虑。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2

摘要:项目成本造价管理

联营体即投资者利用自己的专长和其他资源联合设立一个公司或企业,通过联营,投资各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联营企业单独拥有自己的财产、厂房和设备,备有自己的存货,发生自己的负债和费用,独立经营独立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披露相关的财务信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跨行业跨领域经营方式的冲击,联营企业来到水电行业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先后在三峡、小浪底、大朝山等水电工程中生根开花,行将收获。体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拓宽市场的联营宗旨,在资源配置,打造行业品牌,发挥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了无以替代的功能。但联营企业在共谋发展,寻找生存空间的同时,如何选择企业自身的联营模式,加强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和控制等一系列全新的课题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笔者对三峡工程中联营体成本控制新问题一些的探索。三峡工程施工中有三七八、青云、三联等水电联营体,其中由水电三局、七局、八局共同出资,在宜昌注册成立宜昌三峡工程建设三七八联营总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先后在三峡工程中承建左岸厂坝一期开挖、二期厂房、船闸主体工程施工,人工砂石开采系统,右岸三期厂房施工等大型水电项目,总中标金额达60余亿元。在三峡工程中联营体经历了紧密、松散再紧密的运作实践,积累了一些成本管理的经验。

1、事前控制

成本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控制包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同时组织好职工的培训。由于联营体劳务素质不一、看待新问题各自立场不一,轻易形成相互推卸责任、成本意识淡化、管理松懈等新问题。为此,转变观念、统一熟悉、明确责任乃联营体成本管理重中之重,生存之精髓;同时应建立健全成本控制机制和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来制约人,以经济杠杆激励人,激发全员职工成本意识。此外,由于联营体的劳务来源于不同的联营单位,盲目进场将造成人员设备闲置,必须合理有序布置施工队伍进场,减少相关的费用。事前控制好了,为事中事后控制奠定了基础。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整个过程的成败,必须坚持以联营体经理为核心全面加以落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摘要:

2.1人工费控制

(1)建立合理的用工制度。即根据联营体董事会决议对联营体各职能部门、施工队、班组建立符合联营体实际需要用人管理体制,做到机构简、人员精、费用合理、相互扯皮少。

(2)提高人员素质。三峡工程劳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亟待提高。对各工作岗位必须持证上岗,通过员工培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3)人工费的控制必须抓住合同环节,联营体雇佣劳务,在签订劳务合同的同时必须就劳务费用达成协议,合同单价必须控制在计划之内,其余部分用以布置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用。如此布置人工费才不会超支,而且还可以留有余地,以备关键工序不时之需。

2.2材料费用控制

三峡工程材料费在预算成本中比重占60%以上,所以材料费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尤显重要,控制主要在采购、保管、消耗三个环节。

(1)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如材料采购比价制度、材料和物资审计制度(笔者认为在三峡工程中联营体假如有可能应该健全采购审计制度,切实控制采购成本)材料采购管理办法、材料退库制度。

(2)工程主要材料物资、机械设备、劳保办公用品等采购做到同等产品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信誉、同等信誉比运距的比价采购制度,比价确定供给商后可实行定点采购,争取厂家销售折扣。

(3)严格入库验收控制制度。首先联营体机电物资部门内应成立质量验收小组,果断把好材料质量关,符合质量的材料作好样本予以保存,对于不符合质量的材料要果断拒收,由此造成的工程质量、工期延误、缺货成本损失应向供给商进行索赔;其次还应该核实材料数量做到账票相符、票物相符;再次对于入库材料要妥善保管、定期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另外非凡要加强露天材料的管理,减少损失,发现新问题及时处理。

(4)通过限额领料单落实材料领用控制。材料部门按照施工部签发的施工任务单来确定各项目的材料月需计划,签发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照规定栏目来填列,不可缺项同时要分清分项分部工程施工部位,仓库材料员控制发料要预算人员提供的实物工程量和项目施工员提供的实际工程量进行复核,并和各工段的施工预算进行核对,假如有差异应该分析原因及时反馈。签发限额领料单的人员应该根据进度要求下达施工任务,签发施工任务单,组织施工。项目施工完毕做到料尽场清,剩余的材料办理假退料或者退回仓库,冲减该项目的材料费。

(5)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合同标书预算价格和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导致采购成本失去控制。此时联营体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积累系统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应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向业主办理材料价差结算。

(6)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周转性材料控制。在三峡工程右岸厂房三期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周转材料来自联营各单位投入,应健全相关的台账,制定联营体内部的材料回收结算单价和内部租赁单价,确定摊销率,保证周转材料结算合理,摊销均匀。

2.3机械设备使用费控制

(1)三峡工程联营体的部分设备由业主提供和联营各方的投入,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手设备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熟悉。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诸如油料消耗配件替换、设备修理、机车保养)规章制度,健全设备台账,杜绝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短期行为。

(2)合理配置设备、明确责任。按照联营体项目施工的需要,减少设备盲目采购盲目进场带来的设备闲置损失,堵死设备采购漏洞。

(3)控制机械设备使用变动成本。对机械设备燃料、辅助油料、零配件替换件实行限额领料,定额消耗,实行机械设备单车核算,定期编制单台设备月消耗报表,分析各项费用节约(超支)差异,奖罚分明。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注重修旧利废,减少机械使用费。

(4)寻求新的设备管理模式。如在保证设备完好、保证出勤率的情况下可以实行单车设备机长责任承包制度、定量工程承包制度、设备风险租赁制度,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

2.4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联营体所有的经济业务,不论是对内或对外,都要和项目直接对口,在发生经济业务的时候,首先要由有关项目管理人员审核,最后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支付。这是事中控制的最后一关,必须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开源和节流相结合。降低项目成本,需要一方面增加收入,一方面节约支出,因此,在成本控制中要做到,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和其相对应的项目收入,是否收小于支,在经常性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和月度成本核算中,也要进行实际成本和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以便从中探索成本节、超的原因,纠正项目成本的不利偏差,提高项目成本降低的水平。

3事后控制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3

原文作者:刘开美

以当代“长城工程”著称的三峡工程,自全国人大通过兴建决议至今,已有20年了。回顾20年的历程,三峡工程兴建不仅将宜昌推上了中国水电之都的宝座,而且也开辟了宜昌乃至整个长江三峡地区文化发展的新纪元。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对三峡地域文物的抢救

三峡地域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早在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中,考古挖掘就已展开,但作为一次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的地面、地下文物抢救工程,则是三峡工程兴建时启动的。权威部门确定的文物点达1087处,其中地下文物723处,地面文物364处。从挖掘疏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层面上讲,三峡文化开发不亚于三峡工程兴建,它是当代中国无与伦比的文化开发工程。伴随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库区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性挖掘保护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十年。截至2005年底,地下考古发掘面积达110.7万平方米,已出土珍贵文物9000多件,一般文物17万多件。这是三峡地域有史以来从社会层面开展的一次全峡范围内的特大规模的文化资料收集活动,有效地保护了这一地域的文化宝藏。

三峡地域文化宝藏的挖掘保护,对研究开发三峡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作为华夏祖先聚居之地的长江三峡,山险水恶,交通闭塞,“蛮夷”聚居,开化甚缺,不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心,倒是历朝历代贬罚官吏的去所。明代修志以前,这里发生的人和事,除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依稀可见之外,很难有完整系统的文字可考。要再现那漫长的历史脉络,除在历史文献的大海中捞针之外,就要靠收集民间传说,考察古代遗存,翻阅贬官诗文,挖掘地下“天书”。长期以来这项工作除个别学者尚有涉猎外,就整个社会层面来说进展甚微。正是兴建三峡工程,为挖掘整理、研究开发三峡文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诸多重要考古的发现和不同历史时期文物的出土,披在长江三峡灿烂历史文化上的神秘面纱才被人们撩开,漫漫的三峡历史文化脉络也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核心的是对宜昌文化自觉的唤醒

三峡工程兴建,激励着宜昌社科界、文化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研究三峡文化、创新三峡文化、构建三峡文化学科、开发三峡文化资源的雄心壮志。1994年10月,在宜昌市委、宜昌市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宗发主编的《长江三峡文化开发战略》出版了。《开发战略》提出了开发三峡文化资源的总体构想、战略布局、重点工程、实施步骤、开发政策和开发措施等,为适应三峡工程兴建,开发三峡文化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同年10月由宜昌师专三峡文化研究所曹文安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三峡文库》也出版了。《文库》包括三峡风景名胜诗旅、三峡景观传说美寻、三峡古代诗歌导读、三峡古代散文导读、三峡当代诗歌鉴赏、三峡现代散文赏析、三峡民间故事导读、三峡民间歌谣精鉴、三峡民间习俗概观、三峡民间艺术博览,成为宜昌全面展示三峡文化的第一部文集。1994年明为配合宜昌市开展以“知我宜昌、爱我宜昌、兴我宜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屈鹏主编、笔者执编的《三峡·宜昌》编撰出版。全书包括宜昌的山川地貌、自然风光、物产资源、历史沿革、风土人隋、革命传统、古今名流、名胜古迹、工农生产、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以及三峡工程等,成为大宜昌范围内普及宜昌文化的开篇之作。同年7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社科联、市建委等承办的“’94中华嫘祖文化学术研究会”在市区峡口风景区开幕。会后出版了《中华民族之母嫘祖》论文集,并纳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丛书之六。1995年8月由市文联主席刘不朽、副主席秦新民主编的十一卷《三峡文学丛书》出版。《丛书》包括刘不朽、秦新民、胡世全、张永久、周立荣、甘茂华等作家的小说、散文专集,成为宜昌第一部小说、散文专集丛书。同年9月为适应长江三峡开发,宜昌市和湖北少儿出版社动议、并得到三峡地域相关地区党委、政府响应,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柏世友、市府秘书长柳定祥主编的《中国长江三峡大辞典》出版。《大辞典》包括三峡地理、历史、资源、旅游、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开放开发、有关政区,以及三峡工程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三峡等11类,56项,4075个条目,120万字,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三峡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同年11月市文化局、市群众文化学会召开“首届巴楚文化研讨会”,出版了《巴楚文化研究》论文集。同年由葛水院副教授、市社科院分院所属长江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孙世强课题组撰写的《创建“长江三峡学”的初步构想》,在市社科联、市社科分院主办的《宜昌社会科学》第四期上首次发表,文中率先提出了“长江三峡学”的概念,并就长江三峡学的创建提出了初步设想。这是他在1992年提出创建“长江三峡学”设想以来,第一次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仅就这些方面,就足以看出三峡工程对唤醒宜昌文化自信的能量之大。

经各界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宜昌研究三峡文化的官方机构与民间团体不断诞生;开放式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在三峡考古的基础上,全市专家学者,20年如一日,漫游文山籍海,踏遍山川胜迹,考察民风民俗,使三峡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料不断显现,终于迎来了三峡文化研究丰收的时节,系列性的三峡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而推动宜昌文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也为三峡文化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2001年三峡大学在创办《三峡文化研究丛刊》的同时,成立了《三峡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组织专家学者经过近两年研究,于2003年8月出版了10册本《三峡文化研究丛书》。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坚持编辑《三峡文化》期刊、编撰宜昌文化书系的同时,成立了《宜昌文化丛书》编委会,组织专家学者经过两年的研究,于2005年5月出版了10册本《宜昌文化丛书》。这标志着宜昌研究三峡文化由总体意义上的资料收集整理阶段,开始向学术专著收获阶段转变。尤其是在三峡大学博士、教授胡绍华主持下,于2004年5月出版了《中国三峡文化教程》;2007年6月三峡大学教授曹诗图又主持编撰出版了《长江三峡学》。这样,经过20年艰苦的挖掘整理资料工作,宜昌终于在“长江三峡学”的构建上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随后,各种有关宜昌文化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这一切,为支撑宜昌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根本的是对宜昌旅游开发的促进

兴建三峡工程,实际上也为宜昌兴建了一座极富文化品位的人文景观,从而奠定了宜昌以山水风光为载体,以水电工程为核心,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民俗风情为情趣的旅游格局。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将旅游业列入支柱产业规划发展;相关部门以节庆为抓手,推动宜昌文化长入经济;文化界以品牌打造为着力点,提升宜昌文化品位;社科界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支持宜昌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而旅游界则以国家星级建设为契机,推动宜昌旅游目的地建设,这样便形成了上下齐心各方配合创建宜昌水电旅游名城的局面。

到1994年,宜昌举办了三届湖北宜昌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4

从下“毛毛雨”到

“中雨”、“大雨”

1991年2月的一天凌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任重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劈头就问:“任重同志,那个《三峡在呼唤》的录像片你看过了吗?”王任重听出电话是国家副主席王震打来的。王震说:“看了那个片子我睡不着觉呀!我想找几位科学家谈谈三峡工程,给中央写个报告。全国人代会马上要召开,时间很紧,不能再拖了!可是我跟深圳的同志早就约好了要去考察,时间不好改了。我看你春节也别在北京过了,咱们一起去广州,你提个专家名单。”王任重对三峡工程一直很关心,也收到了录像片《三峡在呼唤》,他答应王震,马上安排这个座谈会。

《三峡在呼唤》这个专题片,是由李伯宁创意、策划并亲自主持制作的。李伯宁曾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三峡省筹备组负责人,时任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主任。他在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工作快要结束时,考虑到要按照论证意见,摄制一部《三峡在呼唤》专题片,供中央领导参阅。这个想法得到长办主任魏廷和总工程师洪庆余的支持。1989年6月初,洪总找我谈话说,李伯宁部长点名要你去写这个片子的脚本。洪总还和我商量了片子的内容和结构。

不久,我赴京,住在玉渊潭招待所,苦战三昼夜,写出了片子脚本的初稿,但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这个片子的基调是科学说理,但怎样在如实介绍工程论证、工程效益这些理性阐述中,注入一些生动活泼、饱含感情、能打动观众的内容呢?这使我一度彻夜难眠。

就这样,在李伯宁主持下,最终拍出了《三峡在呼唤》专题片。片子拍成后,他亲自安排,一一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手里,请他们抽空看看。后来,李伯宁告诉我,王震副主席的秘书告诉他,他随王老多年,深深了解王老是一个性格开朗、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人,有时会开怀大笑,有时会暴跳如雷,是个“不怕死,不贪功,不爱财”的真将军,想不到他看了这个片子,却忍不住流泪了。第二天一早,就给王任重打了电话。

没过几天,张光斗、严恺、张瑞瑾、魏廷、杨贤溢、殷之书、刘兆伦等十几位专家,从全国各地赶赴羊城。

1991年2月17日,也即大年初三,王震、王任重一起,与专家们在广州座谈,共商三峡工程建设大计。会议开了两天。专家们从防洪、发电、航运、泥沙和人防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建议。会后,王震副主席奋笔疾书,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我看了《三峡在呼唤》录像片后,心情很不平静,找任重同志商量后,邀请了几位著名水利专家教授在广州进行座谈讨论,主要是听一听关于加快三峡工程建设的意见。听了专家教授的发言,我深感有必要大声疾呼促进工程上马,即使三峡工程近期上马,也为时很晚了,不能再作推迟。”信中还对三峡工程的宣传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认为,应该让专家们发表正面文章,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统一认识,以利建设。还说,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一直不让正面宣传,淡化宣传,有意回避,好像输了理,使反面意见不断扩散,左右舆论,起了很不好的作用,现在应予纠正。这次座谈会对三峡工程决策起了推动作用。

199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李伯宁就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对“三峡工程”未作应有的表述,向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写信,提出意见和具体建议,并且指出,过去我们在宣传三峡工程决策上有失误,即对于三峡工程不允许正面宣传,使三峡工程的歪曲宣传,在国内外舆论上占了上风。而对三峡工程的真实情况和重要意义缺少正面宣传,因而在社会上产生很大误解,这是个重大失误,应该总结教训,加以改正。

王任重随即将李伯宁的意见和建议报请、各位常委和邹家华阅。3月30日,江总书记批示:“看来对三峡可以下毛毛雨,进行点正面宣传了,也应该开始做点准备,请、家华同志酌”。邹家华副总理作为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主任,4月3日批示:“关于正面如何进行宣传,请杨振怀同志考虑。”三峡工程宣传工作的各项准备,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5月8日,邹家华在水利部报送的《关于三峡工程宣传的意见》上批示:“对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中,要讲清防洪的作用和保护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的重大意义”。这为新闻传媒提高对三峡工程的认识起了推动作用,并指明了报道宣传的主要方向。

5月22日,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三峡工程宣传工作通气会”,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关于三峡工程宣传工作的重要批示。会议听取了水利部总工程师、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总负责人潘家铮关于三峡工程情况的介绍和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关于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审查情况的介绍。会议决定近期组织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到三峡地区实地考察。

6月13日,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和水利部联合组织首都23家新闻单位负责人,由水利部组织专家陪同,乘“天鹅”号轮船,从重庆出发,顺江而下,对三峡库区、三峡坝址、荆江大堤、洞庭湖区实地考察。长办派出由文伏波副主任、洛叙六副总工程师、赵时华高工和我组成的工作组全程陪同,随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长办宣传处应工作需要,赶印了两个小册子,一是黄色封面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一是绿色封面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论证情况》。这两个小册子深受首都新闻界同仁的欢迎,直到一年之后的“两会”前,参与报道三峡工程的记者和编辑,几乎人手一册,亲切地称之为“黄皮书”和“绿皮书”。

10月15日,水利部正式成立三峡工程宣传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我担任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立后,一直在水利部南院东楼三楼大平台的活动板房里办公,由于座机号码和微波最后四位是4836,于是人们就把三峡宣传办简称为“4836”。三峡宣传办成立后,向首都各大新闻媒体通知,凡有关三峡工程的稿件,包括社论、评论、通讯、专访、新闻等,都要经三峡宣传办审阅签字,并通报了电话号码和我的姓名。一时间,“4836”成为新闻媒体了解情况、送审稿件、索取资料等常来常往的地方。许多传媒还约我前往,介绍三峡工程的概况、论证的重点问题和当前发展的态势,商谈宣传三峡工程的计划。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大传媒宣传报道的不断深入,三峡宣传办适时提出建议,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三峡工程宣传工作会和通气会,使三峡工程宣传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逐步引向纵深发展。

在此前后,首都和地方各大媒体都根据各自读者群的需要和关注的重点,开辟了各具特色的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三峡工程论坛”,发表了湖北、湖南两省省长和各方面权威专家的署名文章,有时还配上精美图表。中央电视台连续8天,在每晚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间播出系列专题节目“关于三峡工程的报道”。《中国水利报》的“专家名人采访录――三峡工程前期工作巡视”,《工人日报》的“话说三峡工程”,《法制日报》的“三峡走马”,《光明日报》的“长江三峡工程问答”,《科技日报》的“三峡工程大家谈”,《经济日报》的“三峡工程设计忙”,《经济参考报》的“纵谈三峡工程”,《长江开发报》的“三峡工程从历史中走来”,《湖北日报》的“三峡工程纵横”,《长江日报》的“话说三峡工程”,都各有特色,众彩纷呈。这种有针对性的专栏报道,对深入宣传三峡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

对于三峡工程决策前后的宣传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钱正英在1992年1月7日就这个问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对于前一阶段有关三峡工程的宣传,我都亲自看了,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三峡工程的宣传是按中央的部署进行的,是令人满意的。三峡工程宣传的目的,主要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峡工程,认识到它的防洪为主的巨大综合效益和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这次宣传难为了你们,首都新闻界的同志,做了可贵的努力,过去多少年不让宣传;这次要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让广大人民了解几年、几十年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一次补课。”

交付全国人大表决

为了慎重决策,党中央决定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提交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最后决策。一项工程即使是极其重要的工程,提交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策,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是由国务院提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为了这项议案,国务院十分谨慎。

1991年12月6日,主持总理办公会议,听取水利部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组团考察三峡工程的情况汇报。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主任李伯宁在会上汇报了移民试点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发表了主张三峡工程上马的意见。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发表了要求兴建三峡工程、尽早决策的意见。会议认为,几十年来为三峡工程做了充分的前期工作,1986年以来又进行了重新论证,时间之长,工作程度之深,都是少有的。

1992年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讨论三峡工程,准备作为议案,提交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2月19日、20日两个上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经过讨论,作出结论:同意国务院所提议案,同意邹家华所作报告,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还特别提出,按照人大组织法,现在报送还来得及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曹志回答,现在报送,符合人大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马上报送。

3月16日,总理以国函(1992)24号文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

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了题为《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的说明》的报告,同时向每位代表、委员发送了一份《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说明的附件》,然后由人大各个代表团、政协各个组分别进行讨论、审议。

为了使“两会”代表、委员充分了解有关三峡工程的论证情况,并随时解答代表、委员提出的各种问题,经会议秘书处批准,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有关方面专家80余人,列席人大、政协讨论会。这些同志集中住在燕京饭店,在代表、委员分组讨论时,分赴各组,听取代表、委员对三峡工程的意见,接受他们的提问,并解答能够解答的问题。

我当时分工负责联络住在京西宾馆的军队人大代表团和住在友谊宾馆的政协委员5个小组。我几乎每天都在这两处奔波,军队代表们特别关心人防问题,他们不了解早在1959年总理就亲自部署由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国防科委钱学森、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钱正英、长办主任林一山组成领导小组,开始关于三峡工程防空炸的研究,并在1964年西北某地上空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在现场作了三峡大坝的模拟试验。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一一解答,使他们解除了疑虑。但在政协一个小组会上碰到了麻烦,有些委员对有关三峡工程的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问题,越问越深,越问越细,我一时难以回答他们的问题,便提出另请经济专家回答。第二天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三峡工程论证经济专家李京文来解答,委员们才满意。

当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这种解答反应不一样,许多小组热情地提问,认真地听取专家的解惑释疑,但也有个别人听不进去,如某小组的一位代表不顾其他代表的要求,对答问专家说,你不要多讲了,别耽误我们的时间。并大讲反对三峡工程的理由,提出三峡工程议案属重大问题,必须过三分之二票数才能通过。他还写出书面材料,到处分发,要求附议,虽应者寥寥,但其带有浓浓火药味的发言,还是引起了人们注意。

其间,为了人们更形象直观地了解三峡工程的规模和作用,水利部、能源部、国家科委、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等11个单位在军事博物馆联合举办了长江三峡工程展览。一座按1:1500比例缩小的三峡大坝模型显赫地摆在展览厅中央,250幅图片、150幅工程技术图表陈列在大厅四周。展览厅内还安上了微机检索和复式幻灯,所有资料给人一种三峡工程全方位的直观感觉。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派出60多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各个展位上讲解,并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个展览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三峡工程议案期间开展,后来对外开放,从3月20日至4月30日,历时40天,共接待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10万人,有力地配合了三峡工程的宣传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前,根据总书记“看看,有感性认识,对统一思想有利”的批示,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人大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组织了全国政协视察团、全国人大常委会考察组、全国省长考察团、全国新闻单位记者考察组、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考察组和国家教委考察组到三峡进行实地考察。这六批现场考察活动,从1991年10月起至1992年2月底止,约400人参加了现场考察活动。他们之中,有人对三峡工程持怀疑态度,甚至持反对态度,但经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实情,改变了态度。这也为“两会”审议和讨论三峡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2年3月30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有关三峡工程议案的审查报告。会上,陈慕华作了《七届人大财经委员会关于兴建三峡工程决议的审查报告》。报告结束后,主持会议的万里委员长问“有什么意见没有”?会场出现短暂沉默。随后一位主席团成员发言,表示对报告有不同意见,说三峡工程可以上,但不要匆忙上,因为还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到,我们等了30多年,再等一年又何妨?另一位成员发言,赞成兴建,但希望进一步研究三峡工程对上游地区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妥善加以解决。还有成员对这个报告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也有成员发言,坚决支持三峡工程上马,说:“我们是宁愿让七八十万人搬迁呢,还是让一千多万人长期处于洪水威胁之下呢?我们也不能把长江三峡那么大的水力资源白白浪费。要相信几百位专家学者和几千名科技人员研究的结论。”万里委员长在充分听取主席团成员意见后作了简短而重要的讲话,他语重心长地说:“1991年发生在太湖地区的特大洪涝灾害再次提醒了我们,要有水患意识,如果不上三峡工程,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交代。”随后,经万里委员长提议,主席团分别对《七届人大财经委员会关于兴建三峡工程决议的审查报告》和准备提交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的《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都获通过。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于4月3日下午3时召开。会议要表决通过的决议有九个。《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排在表决顺序的第四位。大会由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万里主持。在完成前三项议程表决后,15时20分,荧屏上打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的字样,万里宣布:“现在付表决,请代表按表决器”。

突然,会议大厅西侧一个代表团席位上,一位白发老者霍地站起来,晃动着手中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三峡工程应作为重大议案处理,必须有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才能通过,怎么能轻率地作为一般议案处理呢?我多次请求发言,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呢?”瞬时,大厅里一片惊愕。一些外国记者、港澳记者涌向那位代表。按照规定,下午要表决的议案都在分组讨论中进行了说明与辩论,需要解释的都已作了解释。针对这种情况,万里高声宣布:“今天的议程不包括大会发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坐在第一排的另一位代表又站了起来,她说:“你们这是违法通过,我已经投了反对票……”说完,她离开了座位。起初那位要求发言的代表也在记者簇拥下退出了会场。虽然发生了这一小插曲,但会场很快静下来,代表开始投票了。

这项议程,共有2633名代表投票。不一会儿,巨大的荧屏上显示出一组数字: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还有25人未按表决器。万里宣布了这个结果,《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获得通过。随后,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70年的梦想,40年的论证,30年的争执,终于有了法定的结果。

早在几天之前,我已作了周密的部署,要求三峡宣传办的同志在4月3日下午控制住水利部那部“4836”和汉口长江水利委员会新闻中心直通的微波电话,尽一切努力把表决信息尽早通知汉口。我还给在人民大会堂内进行报道的中央电视台《大三峡》电视系列片摄制组打招呼,希望他们一有结果马上告诉我。同时,我还托离人民大会堂最近的设在前门大街上首都宾馆内的香港大公报北京办事处主任巩双印,尽早把表决消息告诉我。

那天下午,三峡宣传办内鸦雀无声,静得出奇,大家虽然坐立不安,但都用无言的眼神,频频交流着内心的激动。15时49分,电话铃响了,我激动地拿起话筒,是水利部办公厅李昌凡主任打来的,他说,全国人大代表严克强副部长从会场打来电话,只说了一句,三峡议案通过了,其他什么话都来不及说。又过了几分钟,巩双印给我打来电话,因他急于向香港发稿,话也不多,但告诉了我表决的具体票数。

16时5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颤抖的手,拨通了早已静候在电话机旁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中心主任朱汝兰,当她听到“通过了”三个字时,还没等我讲完表决情况,就激动地放下电话,去狂呼,去奔走相告,去通知新落成的24层防汛大楼上的值守同志。霎时间,防汛大楼飘下一条长长的标语:三峡工程功在当代,荫及子孙,造福人类!接着响起了一串串爆竹声。

我继续拨着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的电话,一部部都无人接听,最后拔通了办公室值班室的电话,向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书记、副主任潘天达报告表决结果。潘书记拿着话筒,对我说,你听到这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人们欢呼的声音了吗?

我听到了!在三斗坪、在三峡坝区、在荆江两岸、在大江上下,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几代职工奔走相告,鞭炮震天响,欢笑满长江!

异乎寻常的记者招待会

1992年4月4日上午,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召开关于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中外记者兴高采烈,他们许多人还沉浸在昨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三峡工程议案的喜悦气氛之中。

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记者招待会,说它异乎寻常,还得从1992年2月17日上午的一次会商开始。这天上午,水利部副部长、三峡工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春园接待了前来造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赵晓谦处长,我也在座。赵处长此行的任务是介绍“两会”新闻中心的情况。他说,这次“两会”的总精神,将认真贯彻“民主、求实、团结、奋进”这8个字。关于三峡工程将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希望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也要适当报道不同意见。对于主张要上的意见要报道,对于不支持上的理由也要有所表现,体现审议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中央对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他还介绍说,据人大主席团的安排,“两会”将专门就三峡工程问题举行一场记者招待会,会议可能安排在3月24日上午,即邹家华副总理作关于三峡工程报告的第三天。

随即,张春园副部长把上述情况向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和其他部领导作了汇报,杨振怀当即表示,关于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在什么时候举行,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要认真研究。从当时的态势看,这确实是个重大问题。因为“两会”代表、委员对三峡工程讨论时间之长,态度之认真,争论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票握在人大代表手里,能否顺利通过,不好预见。当时新闻界对此也很关注。3月31日,首都两家主要新闻单位在认真分析与会人大代表争论的情况和代表总人数后,作了预测,一个是将有30%的代表不同意或者弃权;一个是四分之一的代表不同意或弃权。虽然估计数字略有差异,但问题还是很明显的。正如前面介绍的,在人大小组讨论中,反对态度甚为激烈的代表提出了“三峡工程属于重大议案,必须有三分之二的赞成票通过,才算有效”的意见,并写出书面材料到处散发,积极串连代表签名。

到底该不该以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通过三峡工程议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明文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之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很显然,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三峡工程议案的提议,是与宪法不符的。

我记得当时一位热心的新闻界资深高级编辑,为此查考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表决方法,他告诉我:有的国家只计赞成票,不计弃权票,议案只要超过投票人数的半数,就为有效;有的将弃权票计入赞成票;有的只记反对票,反对票超过半数才算否决;有的按报到人员为基数来计算,形式各异。我国则以出席会议代表人数为基数。他还走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据告:三峡工程不属于重大议案,不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杨振怀认为,“两会”代表和委员对三峡工程十分关注,应该充分发扬民主,让他们认真审议和讨论,关于记者招待会还是在大会表决之后有了结论之时召开为宜。部领导同意了这个建议,并指派我向“两会”新闻中心陈述这个意见。“两会”新闻中心一位领导对我说,“两会”的所有新闻会、记者招待会,必须在“两会”闭幕之前开完,这是“两会”的惯例。外国记者都已预订了闭幕后的回程机票。另外,大会一闭幕,新闻中心就停止办公,记者招待会由谁来主持?我耐心说明,三峡工程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表决,是历届人大会议绝无仅有的。关于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在全国人大表决之前召开,确实困难很多,因此,水利部建议,提请大会领导审慎考虑,作为一个特例,在大会表决之后召开为宜。

后据了解,这个意见一直反映到总理、邹家华副总理那里。他们研究后,感到水利部的意见有道理,但是,有关会议的安排,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组织的,国务院无权随意变更。于是,再次将这个意见反映到“两会”秘书处,请他们作为一次特例,将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推迟到三峡工程议案表决之后举行。秘书处接受了这个建议。当“两会”新闻中心宣布这一日程变更之后,国内外许多记者要求办理退票、换票手续,以留下参加关于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5

提出:先建葛洲坝为三峡工程做试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按照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治理长江洪水的初步打算,刚刚成立的长江水利委员会,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研究长江防洪上。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提出在荆江大堤南岸兴建荆江分洪工程计划。同年国庆期间,、刘少奇和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汇报,详细询问了工程情况,并审阅了荆江分洪工程设计书。1952年初春,荆江分洪工程开工,75天后工程全部竣工。1953年2月19日,乘“长江”舰从武汉启航,顺流而下对长江防洪进行考察。第二年底,和又在京汉线专列上,听取水利部长林一山汇报三峡工程技术问题和坝址查勘情况。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3次开闸分洪。虽然这次保住了武汉的主要市区,但长江的汉口提防仍有64处决口,仅湖北境内农田被淹就达2127万亩,受灾人口926万,死亡3万人,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中断100天。经过此次洪灾,新中国领导人认为,对于长江防洪来说,荆江54亿立方米的分洪能力只能起到缓解洪灾的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患。基于上述考虑,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决定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

1956年《中国水利》第5、6期发表了林一山《关于长江流域若干问题的商讨》一文,指出“长江流域规划中必须首先解决防洪问题”,“三峡是防洪性能最好的地区……三峡水库可以根本解决中下游平原的水灾”;以蓄水位235米计,三峡工程可以改善川江航道,使万吨巨轮终年通航于长江之上,发电方面可以装机2300千瓦,每年可发电1500亿度。同年,再次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三峡工程的勘测和科研方面的汇报,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成绩。7月,到达武汉。他畅游长江后便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诗句。这也是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首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述了兴建三峡大坝的决心。

不久,国家水电总局局长李锐在《水力发电》杂志刊登了题为《关于长江流域规划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此文针对林一山《关于长江流域若干问题的商讨》提出了许多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用建235米高的三峡大坝来解决防洪问题,那就过于绝对化了。因为此举将迁移人口125万,淹地120万亩,即是从淹没损失来考虑,这样的方案就值得怀疑。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先修支流水库、后建干流水库、逐步提高长江防洪标准的设想。

1958年2月28日,带领水利专家、部长和相关的省长,包括李富春、李先念两位副总理来到荆江大堤铁牛湾考察水情。此地正是历史上两次大决口的旧址。站立在铁牛湾滩头,默默注视着荒凉的江滩。这时,水利部长林一山告诉,这里的长江水位能高出地面十多米,站在沙市楼房上看长江,轮船像是从屋顶驶过一般。荆江大堤在洪水季节万一决口,江汉平原几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边听边点头,浓眉紧蹙。同时,他又仔细看了看江滩上咸丰皇帝赐来压镇洪水的锈迹斑斑的大铁牛,随即叮嘱林一山说,在三峡大坝未兴建之前,荆江大堤要加固加高。考察结束后,一行继续乘“江峡”轮逆江而上,边查勘边讨论三峡工程。

3月6日,一行到达重庆。下榻后不久,立即主持召开会议。他说,三峡工程必须搞,而且也能搞,技术上也是可靠的。搞好了三峡,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具有伟大意义。还说,大家对这项工程的争论是好事,两年来的争论是必要的,真理越辩越明,今后还允许有反对的意见,只要不妨碍工程,有利于工作,就应当提倡和鼓励。3月下旬,党中央在成都开会,会议听取了率队查勘三峡后的总结报告。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这是自1953年提出方案以来,中共中央以“红头文件”下发的第一个有关三峡工程的决议。

1960年4月,在广州协作区会议上,讨论并原则同意在“二五”期间投资4亿元,准备在1961年开工建造三峡大坝。不久,因国际国内风云突变,兴建三峡工程的计划被迫搁浅。此时,国际上,中共与苏共的矛盾公开化、表面化,随后苏联撤回专家,催逼还债;在国内,带来的恶果已露端倪,开始在全国蔓延。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长江规划工作会议上,及时调整了三峡建设步伐,强调“雄心不变,加强科研”。9月,原定召开的三峡第三次科研大会即改成分组开小会,会议还制定了“1961年一1962年两年科研计划”。到了1961年下半年,不仅原定的开工-方案落空,就连长江水利委员会也被改成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而且三峡设计人员一下子从上千人削减到了仅剩40人,工作重点开始转为在长江流域“大办农业”。

1962年12月,三峡科研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并把“1961年――1962年两年科研计划”调整为“1963年――1972年十年科研规划”,三峡工程开工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迫于无奈,又一次“调整三峡工程建设步伐”。随着1966年“”的到来,三峡工程从此就很少有人问津了。到了1969年9月,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张体学请示,建议兴建三峡工程,鉴于当时国际矛盾尖锐,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没有同意他的意见,但要求张体学先着手建造葛洲坝工程,为准备建造三峡大坝作一次试验和探索,也赞成先建造葛洲坝做试验的意见。他们认为葛洲坝出现的问题,可能在三峡同样会出现,搞好了葛洲坝,就为三峡工程打下了基础。

葛洲坝位于西陵峡出口处,距三峡工程坝址三斗坪40公里。当时,在地质情况不清楚、连一张总体设计图纸都没有的情况下,上万名建设者唱着语录歌,喊着“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与“万人设计,万人审查”的口号开进了葛洲坝工地。开工后不久,建设者们便发现葛洲坝下面地质条件不好,有70多层泥化夹层,而且按照操作规程,在浇灌混凝土时必须要加冰搅拌,以降温防裂。但指挥部竟称这是“资产阶级的陈规旧律”,宣布: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谁加冰就抓谁去坐牢。由于工程不按操作规程,不久,灌注的混凝土坝体开始出现“蜂窝”,后来整个坝身共出现了86条裂缝。加之施工没有规划,又造成了长江主航道的交通阻塞。此时,交通部十万火急地向国务院报告了这一现状。

1972年11月,紧急主持召开

国务院葛洲坝工程汇报会。听完工程设计者的汇报后,他毅然宣布暂时停建葛洲坝。他在会上痛心疾首地说:建国二十几年了,在长江上修一个坝,垮了,要载入史册的!会后,在的指示下,林一山随即开始着手组建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同时决定结束“斗批改”的局面,使所有人员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工程设计之中。1974年10月,在停建22个月之后,葛洲坝工程正式复工。1981年1月,葛洲坝工程长江截流成功。同年7月,一号初组并网发电。1988年底,葛洲坝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邓小平强调: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78年6月下旬,林一山带领一个工作组前往川东地区调查研究三峡库区的移民工程。6月23日一到成都,即与四川省委书记交换意见。林一山表示希望三峡工程能够得到四川省委的支持,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四川不是不想搞三峡工程,而是想晚一点搞。这几年川东人民被“”搞得很苦,想缓一口气。同时也认为,搞移民工程,因地制宜,就地后靠,搞多种经营是好的,但四川山多,在山上粮食问题不大好解决。林一山随即解释说:工程和移民都可以分期分批进行。书记表示:三峡分期搞,移民20万左右,问题不大,可以考虑。并希望考虑在四川其他水库先搞一个试验。

1980年7月,邓小平从重庆顺江东下,越过瞿塘峡和巫山。当江轮驶过西陵峡的青滩之后,邓小平被眼前的一个小岛所吸引。他站在江轮甲板上,举起望远镜久久地凝视着这座船形的小岛。此岛叫中堡岛,是三峡中唯一的岛屿,后来设计中的三峡大坝轴线就是从这座小岛上横贯而过。邓小平到达武汉后,马上召集、姚依林和宋平三人研究三峡工程问题,并认为建设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和防洪作用巨大。两年后,国家计委在向邓小平汇报三峡工程勘察情况时,他坚定地说: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3年5月,国家计委召集会议,国务院16个部委、湘鄂川3省和58个科研施工单位及11个大专院校的专家与领导共350余人参加,会议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制的《三峡水利枢纽150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1984年2月,国务院财经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念并发表讲话,说: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能源。水利工程施工相当艰苦,党和人民决不会忘记葛洲坝工程建设者们的艰苦劳动。修建葛洲坝工程是为建造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在葛洲坝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可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为建造三峡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葛洲坝一下来,就立即前往荆江大堤视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面对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滚滚长江,对沙市和荆州地区的负责同志及随行人员语重心长地说:对防汛抗洪千万不能麻痹。共产党就是要为人民办实事,造福于人民。今后凡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都要下去,到第一线和群众中去,与群众同甘共苦,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保证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随后,一行从沙市登上“昆仑号”客轮顺流而下驶往武汉。在船上,在听取有关人员对三峡工程的专题汇报后,他说:我此行目的,主要是实地看看,了解荆江地区防洪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三峡工程对防洪的作用。

7月24日上午,驱车从武昌来到汉口,视察沿江大道和防护大堤。同时,他还认真地看了立在滨江公园内刻有1955年3月31日题词的纪念碑,碑文写道:“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随后,又看了看新整修的钢筋混凝土的防水墙壁。这时,身边的陪同人员告诉他说,近几年长江堤防向外扩建,既拓宽了沿江大道,又提高了防护高度和质量,听后十分满意。

当天下午,不顾一路劳累,又参观了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模型场,当他看了荆江河段防洪模型试验和三峡水库泥沙模型试验后,又详细询问了有关泥沙的一些问题。随即,在现场对科学家们说,我们国家几代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不能离开科学和教育,也不能离开广大知识分子。我向大家表示感谢!从试验台上下来,来到大厅中央接着说道,这次来湖北,主要是了解一下长江大水的情况。江汉平原是我国的粮仓,对长江大水大家都很关心。我和总理商量,决定来看一看。说着,他又指了指身后的黑板说:刚才看到黑板上写的三峡工程库尾重庆河段泥沙模型的试验数据,我明白其意义。三峡论证中一些争论的问题,我相信你们会作出正确的结论。科学家们对热情洋溢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视察完三峡工程并看了长江大水及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说,三峡工程要争取早上马,一定要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把几代人的梦想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

1990年7月6日至14日,国务院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被邀请到会的共有116人,他们都是论证领导小组成员、特邀顾问、各专家组顾问和正副组长,以及没有在专题论证报告上签字的专家和部分持不同意见的政协委员。历时9天的会期,竟安排了6天的大会发言,共有76人发表了意见,其中30位是书面发言。、姚依林等亲临会场,直接听取汇报。其中,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马世骏在发言中说:一方面,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水电,因为水电与火电、核电相比是清洁和安全的,三峡工程应属于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对象。另一方面,长江流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此巨系统的干流上建设任何大工程,必将会引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新问题,而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当时社会上具有普遍性。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6

英文名称:China Three Gorges Construction

主管单位: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宜昌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6349

国内刊号:42-1786/TV

邮发代号:38-21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7

当北京的高温又成了媒体的热议话题时,我静下心来看了两部纪录片――《西湖》和《大三峡》。

《西湖》是浙江广电集团创作的,我收到此片颇为偶然:在浙江人民广播电台《阳光行动》的研讨会上,浙江广电的总编辑程蔚东送我的。这个研讨会一直拖了两年,开会时又恰巧碰上对相亲节目的批评,而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也位列被批评的节目当中。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蓝”除了娱乐还有别的吗?所以,“发掘江南文化的深层底蕴”的《西湖》,我自然要认真看一看。

杭州是我去的次数比较多的地方之一,去年就去了八趟,今年还在西湖的白堤上骑自行车一小时。浙江广电(包括杭州、嘉兴、宁波等)上上下下我都十分熟悉,朋友不少。但“贯通中国历史的文澜道脉”的西湖我又知道多少呢?《西湖》拍得一如西湖那样唯美和精细,同时又不乏大气磅礴之笔,看到动人之处每每想到:我们的电视何必“西湖歌舞几时休”呢?

这里我说两个人,一个是浙江广电的总编辑程蔚东,另一个是浙江卫视的总监夏陈安。程总是著名的剧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电视连续剧《中国神火》、《中国商人》、《中国空姐》、《子夜》等。他曾说过,为了《西湖》这部10集的文化纪录片,浙江广电集团的主创团队,花费了将近4年的时间,十几号人“沉寂”下来,没有什么媒体追踪报道,他们钻博物馆、钻图书馆,“以平心静气做学问的姿态,迎接这部精品的诞生。”夏总曾经是中国电视地面频道“四小龙”之一的“道长”,写这篇小文时,我翻出了他送我的画册《四川印象》,他在“序”中写道:“国内电视节目制作的平民化、娱乐化风潮盛行,这似乎是大势所趋。但在俗事纷扰之余,却常常被一种奇特的情怀牵动,那里有一种雄壮之美,有一种依存于理性精神之上的英雄情结。在28集电视系列专题片中,一个山川壮丽、风俗奇幻、历史悠远的另类四川在独特的拍摄视角下异彩纷呈。”

看出来了吧?但凡优秀的精神产品背后,一定有一种情怀与守望。

看《大三峡》时,三峡大坝正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洪水又不小。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三峡工程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座醒目的里程碑,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改造自然的非凡壮举,其耗时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水利工程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面对旷古未有的伟大工程,现今的媒体确实有必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传播。历时3年的电视文献纪录片《大三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它全方位披露三峡工程的兴建始末,多角度展示三峡工程的建设成就,多层次彰显三峡工程给我国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综合效益,不仅体现了自主创新、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谱写了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新篇章,可以说它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献纪录片。

《大三峡》除了用真实的历史事实、数据来体现三峡大坝建设的艰辛外,它没有回避社会各界和公众对三峡工程的种种猜测和担心。如在第2集中就直接向受众传播建设三峡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如工程的选址、地质、泥沙、气候、生态、地震、战争等几大核心难题,真实披露了三峡工程民主决策、科学论证的过程,充分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数十年的勘察和实验历程。科学论断,事实解答,让广大观众对三峡工程有了科学、客观、正确的认识。这种真实的态度立即获得了受众的反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专家陈志恺就称赞《大三峡》“用事实说话,把关于三峡工程的关键问题表述得很清楚,使老百姓能更好地了解三峡工程的伟大意义和不可替代性”。

让我们有信心吧!相信三峡大坝经得起考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三峡工程 引航道 泥沙淤积 动水冲沙

1 前言

三峡工程上引航道的泥沙淤积在水库运行30年后将逐步加剧,到50年以后,最大年淤积量将超过200万m3[1],而且,由于泥沙淤积主要集中在汛期大洪水的时候,大水大沙年高强度淤积将是机械挖泥所难以胜任的。因此,三峡工程引航道应考虑布置有效的冲沙设施,以确保通航条件的满足。

葛洲坝的长期运行经验证明,采取“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策略解决通航与泥沙淤积的矛盾是正确的。葛洲坝在大江和三江引航道都布置了相当规模的冲沙闸,大江航道的泄洪冲沙流量为15000m3/s,三江航道的冲沙流量为8000m3/s[2]。这一规模的冲沙设施不但保证了上下游引航道的畅通,而且也为葛洲坝增加了可观的泄洪能力。“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原则对三峡引航道也是适用的。但是,三峡和葛洲坝工程的规模和条件相差较大。葛洲坝工程汛期水头仅20m左右,而三峡工程的水头约80m。由于水头大,三峡工程冲沙闸(隧洞)设计在处理高速水流问题方面的困难更大。而且,如果在隧洞两侧开凿冲沙隧洞,对高边坡稳定是否会有不利影响,还有不同看法。何况这类冲沙设施的造价高而且在前期利用率低,投资积压严重。另一方面,三峡工程又具有葛洲坝所不具备的优势。三峡下游水位处于葛洲坝水库的控制范围内,三峡引航道冲沙时可以临时要求葛洲坝降低库水位而增加其下游引航道的冲沙能力;三峡水库的坝前水位汛期一般为145m,上引航道水深较小,可以采用比葛洲坝工程更小的流量冲沙。通过分析对比葛洲坝的实际冲沙情况,清华大学曾提出了三峡工程小流量冲沙的建议[3,4],认为三峡引航道的冲沙流量可以控制在4000m3/s以内。后来,又提出了临时小幅度降低三峡库水位冲沙的方案[5],可望将冲沙流量的规模进一步降低到3000 m3/s左右。三峡工程汛期存在大量的弃水,通过超泄流量降低水位冲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而且,降低水位冲沙的方案属于非结构措施。对于三峡这样的高水头枢纽,节约冲沙流量,减小冲沙设施的规模,无论在经济技术上,还是在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三峡水库的回水范围长达600多公里,降低坝前水位需要排泄大量的水体,如果水库的反馈过程太慢,导致冲沙过程持续时间太长,则可能对通航和发电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坝前水位降低对水库下游附加的洪水、上游重要码头的运行以及对发电的影响等也值得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对降低水位冲沙方案的能否成立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基于一维不平衡输沙和不恒定水流数学模型计算了三峡建库后130年内的淤积情况和不同年份水库在小幅度降低水位运用中产生的不恒定流动。随着水库淤积的发展,后期以很少的弃水就可以达到要求的坝前水位降低值,这时,坝前水位降低2m仅仅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弃水量小于2(后期)~5(前期)亿m3。降低水位冲沙对航运,下游防洪、发电及库区港口作业影响都不大。特别是当50年以后,水库淤积接衡,降低水位2m时相应的弃水量仅1.2~1.5亿m3,降低坝前水位非常快。因此,采用降低水位冲沙方案是可行的;而且,考虑到这一方案可以缩小冲沙设施的规模,减少工程投资和技术上的困难,所以它也是可取的。

2 三峡水为的淤积

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对水流状态,特别是对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回水曲线影响很大。为了正确计算小幅度降低坝前水位所需要的弃水量和时间,必须首先计算水库的淤积情况。

关于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6]和长江科学院[7]先后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为三峡工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便于详细分析,作者对三峡工程175-145-155水位方案1~130年的淤积情况又进行了计算。在计算中应用了新近建立的侧向积分悬移质输移数学模型[8],根据包括嘉陵江和乌江在内大约100个水库河道断面资料和与文献[6],[7]相同的水沙系列资料,并采用文献[6]提供的30000m3/s流量条件下的天然糙率和水库淤积平衡的糙率资料。有关计算的详细情况,作者将另文报道。

`

图1 三峡水库130年内长江干流淤积总量及其与[7]的结果比较

图2 三峡水库坝前太平溪断面变化过程

Accumulated deposition in mainstream of TGP

Deposition processes near dam site

 图1给出了水库运用130年总淤积量的变化情况,泥沙淤积强度在50年附近出现转折。前50年,水库淤积主要体现为三角洲和主槽淤积,淤积强度比较大,平均年淤积量达2.75亿m3;后期泥沙的淤积主要体现为淤滩冲槽的发展趋势,这时,年泥沙淤积强度仅0.32亿m3。图1中同时给出了长科院[7]的计算结果,本计算第130年淤积总量是163.45亿m3,长科院100年时的淤积量是166.56亿m3,二者基本接近。由图1可见,130年后水库的边滩淤积可能还要持续一定的时间,由于汛后和消落期坝前水位高于145m时边滩可能发生淤积,淤积总量也还可能有所增加。作者的计算模型可以近似模拟断面形态 (但不能给出各断面的相对位置),故计算结果(图2)可展现高滩深槽的形态,这在清华大学坝区实体模型试验中是明显反映出的规律[9]。图3是水库淤积过程中的深泓高程及1%洪水位的分布情况。

转贴于 3 三峡水库在坝前水位变化中的不恒定流动

为了分析降低水位冲沙的方案,计算采用了如下的运行方案:当汛末长江流量为30000m3/s时,上游引航道开始冲沙,同时将三峡下泄流量提高到40000m3/s,使水库水位降低。在本文中设定引航道冲沙的时间一律为15小时。如果坝前水位在15小时以内降低到143m,则维持143m的坝前水位直到冲沙结束;然后三峡保留22000 m3/s的发电流量,而将剩余的8000 m3/s流量用以将水库回蓄至汛限水位。操作过程中,假设闸门开关时间为1小时。

图3 三峡水库淤积纵剖面(深泓高程)

Deposition processes of longitudinal profile

水库消落的动态过程是根据不恒定流计算的。在计算中考虑了不同年份淤积对水位消落的影响,对第1~130年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计算。计算的时间步长为5秒,糙率采用相应年淤积计算中的糙率,上游流量的分配假定为:长江干流25000 m3/s,嘉陵江3000 m3/s,乌江2000 m3/s。

由于水库淤积的影响,水库回水曲线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初期水库淤积较少,水面坡降也小,因而降低坝前水位的影响范围较远,后期淤积较多,降低坝前水位的影响范围较近。另外,由于大坝下泄流量大于入库流量,从大坝到库尾流量是沿程减小的,水库回水曲线的坡降应该大于由上游流量确定的水面坡降。图4是水库运行不同年份中相应于坝前145m高程水位的恒定回水曲线和水位降低2m过程中的不恒定回水曲线最低值之间的水体分布。这一水体也就是水库降低2m的最大排出水体。由图可见,第1年由于水库没有泥沙淤积,降低水位的影响范围较大,弃水三角体的上端可到丰都附近。随着泥沙淤积的发展,弃水三角体越来越短,三角体上段的厚度也相应减小。而且,由于后期水库边滩的发展,水面宽度也有所减小。所以,降低坝前水位要求的弃水水体的体积也不断减小。图5是降低水位冲沙过程中,水库体积的变化过程;其最大值代表冲沙结束时(第15小时)水库的最大排水量。最大排水量由初期的4.8亿m3随时间不断减小(图6),到40年左右减小到2亿m3以下;到水库淤积后期,弃水水体的体积仅1.4亿m3左右。

图4 不同年份降低水位冲沙时,三峡水库弃水水体分布

Surplus water blocks in different years when temporarily drawing down reservoir level by 2m

图7给出坝前水位的降落过程。初期需要大约12小时才能将坝前水位从145m降低到143m。到15小时冲沙完成后,坝前水位可以在12小时内恢复到145m,过程总时间约为27小时;到后期坝前水位几乎在3小时以内就可以降低到143m,冲沙后3小时又能恢复正常水位,过程总时间仅18小时。如果第1级船闸的槛顶高程能降低到138m,则冲沙完成时槛上水深大于4m,已经可以通航。这时短期降低水位冲沙的方案,不论初期或后期,要求船闸和升船机的断航时间都只有15小时。

图8是相应过程中三峡大坝下泄流量的变化过程。三峡冲沙导致下游40000m3/s左右的洪水过程在水库运用前期持续大约10~12小时,后期则小于2小时。由于洪水的峰值和持续时间都远小于常年洪水过程,它对下游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图5 降低水位时三峡水体减少过程与淤积年份的关系

图6 三峡水库降低水位冲沙产生的最大弃水量与淤积年限的关系

Water volume changes during temporarily drawing down reservoir level

Relation of maximumsurplus water volume with time

图7 不同年份降低水位冲沙,坝前水位变化过程

图8 不同年份降低水位冲沙,大坝下泄流量过程

Lowering processes of water level at dam site during temporarily drawing down reservoir level

Sluiced discharge processes during temporarily drawing down reservoir level

图9给出三峡坝前水位降低时,上游各处最大的水位降低幅度。在距离大坝约160km的奉节,初期水位最多降低约1.1m;后期几乎没有影响。其上游的万县也仅是初期水位有一定的变化(小于0.6m)。小幅度降低坝前水位对涪陵、长寿和重庆等重要码头没有什么影响。

降低水位冲沙对三峡发电水头的影响如图10所示。在水位降低过程中,三峡电站可能减小一定的发电水头,最大减少值为2.4m,但总水头仍然大于正常条件下汛期(50000m3/s流量以上)的发电水头。由于目前三峡水轮机的设计水头没有最后确定,对发电影响尚难评估。如果水轮机的设计水头能够适应这一变化,则可通过增加水轮机的过流量补偿水头损失;否则,对发电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时间不长;当水库回蓄时,由于下泄流量减小,坝下游水位降低,发电水头会有所增加。综合减少和增加的水头,短期降低水库水位对发电的影响应是不大的。

本文仅分析了长江30000m3/s流量下超泄10000m3/s的工况。当长江流量介于25000m3/s和32000m3/s之间时,采用不同的超泄流量组合的计算结果也表明各个方面的影响没有本质性变化,特别是在水库淤积后期,降低水位过程的时间和弃水量都不大于本文给出工况中的初期水平,因而是可以接受的。

三峡水库汛期有大量弃水,短期内弃水几亿m3(前期约5亿m3,后期小于2亿m3),小幅度降低坝前水位以加强引航道冲沙是合理的。根据三峡引航道的尺度和冲沙流速不小于3m/s的经验,引航道的水深降低2m至少可以减少冲沙流量1000~1300m3/s。由于三峡冲沙设施没有泄洪的任务,加上高水头,船闸开挖高边坡以及冲沙隧洞布置上的困难等因素,在同一冲沙流量的条件下,冲沙设施的造价和维护管理费用将远大于葛洲坝工程。短时期降低水库水位冲沙对发电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降低水位冲沙对水库及下游的影响不大。经济上由于可以节约较多基建投资而存在较大的优越性。显然短期降低水位冲沙方案的主要优点是简化了三峡工程上引航道的冲沙设施。

图9 降低水位冲沙过程中重要码头的最大水位变幅

图10 降低水位冲沙过程中三峡发电水头的变化情况

Maximum stage variation at important harbors along reservoir

Changes of productive head for TGP plant during temporarily drawing down reservoir level

4 结论

三峡工程引航道的泥沙淤积的处理可参考葛洲坝三江航道成功的经验而采用“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方针。但由于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在条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三峡工程完全照搬葛洲坝的设计也不尽合理。三峡冲沙设施的造价和技术上的困难均大于葛洲坝工程,但在航道深度及水位控制条件等方面则又有葛洲坝工程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因此,三峡采融约流量冲沙的方式是合理的。由于小幅度降低三峡库水位可以显著提高三峡上游引航道的冲沙效果,缩小冲沙设施的规模,本文对这一方案成立与否的关键问题即水库蓄、泄水的不恒定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每年汛后三峡开始蓄水前,亦即当长江流量不小于25000m3/s时,增大下泄流量10000 m3/s左右可以在短期内将坝前水位降低到143m,借以增加上引航道的冲沙效率。随着水库的不断淤积,水库的反馈过程将大为加快,降低水位冲沙将是一个快速而易于操作的方案。

2.小幅度降低水位冲沙方案可以将冲沙限制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会影响正常通航;也不会对水库上游的涪陵、重庆等重要码头的作业带来任何影响。

3. 小幅度降低水位冲沙过程可能在下游短期造成流量为40000m3/s的洪水,对下游的影响尚不很大。

4. 如果三峡的水轮机不能适应降低2m的水头变化,降低水位冲沙会短期影响出力;但由于回蓄过程中发电水头会有所增加,总体发电损失可能不大。具体数量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比较。

5. 短期降低水位2m可以将三峡引航道的冲沙流量规模限制在3000m3/s左右。考虑到三峡冲沙设施的造价和技术难度,采用降低水位冲沙的方案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可取的。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陈济生等。三峡工程泥沙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0月

2 郑允中等。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简介。葛洲坝水利枢纽论文选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年6月。

3 周建军。三峡枢纽下游引航道防淤减淤措施的试验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坝区泥沙研究报告集,专利文献出版社,第1卷,656~680页。

4 周建军。三峡工程引航道冲沙流量的合理规模。泥沙研究,1999年第3期。

5 周建军,张仁,林秉南。关于三峡工程引航道冲沙方案的探讨,清华大学水电系,1998年5月。

6 韩其为等,三峡工程水库不同方案悬移质淤积计算及分析。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成果汇编(160~180m蓄水位方案),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29-93页。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9

背景式传播背景式传播,即自然三峡成为影视作品的背景,在这种传播方式中,自然三峡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而成为影视作品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承担起多种叙事功能。影片《等到满山红叶时》(1980)、《三峡情思》(1983)是歌颂人性的作品,叙述了发生在三峡的优美爱情故事。《减肥旅行团》是一部喜剧,讲述了某旅行公司在风光秀丽的长江三峡上开办了一个“减肥旅行团”,展开了一段观光减肥的有趣旅程。这些影片的共同点在于:主要故事大多在一艘客轮上发生,三峡风光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生动曲折的故事与赏心悦目的情节有机地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神女峰的迷雾》(1980)、《峡江疑影》(1980)、《复活的三叶虫》(2009)都属于惊险类型片,三峡风光为影片营造气氛。在《神女峰的迷雾》中,神女峰就是神秘的代名词;在《峡江疑影》中,悬崖绝壁和殊死博斗将惊险气氛推到极致;在《复活的三叶虫》中,云雾、丛林与大坝更使得剧情扑朔迷离。总体说来,背景式呈现的自然三峡作为一种影视元素,其叙事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渲染环境气氛,二是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三是增强了影片的抒彩,四是突出作品的主题。意象式传播意象式传播,即影视作品中的自然三峡不再是一种独立存在,而且带上了创作的主观色彩,成为创作主体情感、理念的形体。三峡的江水、轮船、红叶、奇峰、怪石、浓雾等物象,升化为一种表意之象。《巴山夜雨》(1980)是一部象征意味很浓的影片,核心意象是一艘“巴山夜雨”中行进的航船。客轮作为影片的核心意象,其表层叙述功能是为诸多人物的行动提供场所,而其深层的叙事功能在于其具有“引渡”、“救赎”的象征意义。影片中的“夜雨”也是意象,大娘峡江枣祭时夜雨仿佛也在哀悼亡灵,杏花投江时夜雨仿佛也为弱者流下同情的泪水,刘文英转变时夜雨仿佛在洗测迷惘。此外,江水中的漩涡、“蒲公英种子”等都有其深刻的寓意。《等到满山红叶时》讲述了一个由亲情演化为爱情的感人故事,片中贯穿始终的三峡红叶既是亲情的象征,也是爱情的象征;既是热恋的象征,也是思念的象征。《巫山云雨》(1996)是一部写实的作品,片中的“鱼”反复出现,暗示“’夕,也企求“富有”。《漩涡里的歌》表现了人处逆境而乐观向上,漩涡隐喻阴暗时代和险恶处境,歌声体现乐观精神和美好生活。如前文所说,背景式呈现中的自然三峡在影视中只是陪体、一种点缀,而在意象式呈现中的自然三峡已成影视作品中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克莱夫.贝尔曾说:“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夕,并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的一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z]“可以说,自然三峡作为意象提升了影视的艺术品位,并引起了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的变化。如果说复制式传播、背景式传播的自然三峡能给观众以鲜明、直观的审美感受,侧重感性,那么意象式传播的自然三峡则成为一种观念的载体,更侧重理性,能引发观众的思索、玩味。进而言之,自然三峡的影视传播在本质上是对自然三峡文化的一种利用、一种改造、一种重构,这种重构又是影视文化与三峡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改变的过程:一方面影视艺术在对自然三峡进行审美再创造,改变了自然三峡的固有特征;另一方面自然三峡也使影视艺术的审美机制悄然发生变化。从复制式到意象式的演进,自然三峡对影视艺术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凸现了影视的类型学特征,纪录片侧重于再现自然三峡,故事片、电视剧或将自然三峡当作背景,或将其加工成意象并赋予理性色彩。二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的影像性。三峡美景大都属于非情节因素,因此自然三峡(尤其是意象式呈现)也就使得影视作品叙事性削弱、抒情性增强,而其在空间上的优势则又突出了作品的影像性,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某种角度看,《等到满山红叶时》中的“红叶’夕、《巴山夜雨》中的“夜雨”和“浦公英”、《漩涡里的歌》中的“漩涡”等意象,给观众留下的审装i己比并不弱于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

人文三峡的影视传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峡就是一个美的符号,是最具有人文气息的一个地理名词。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一8一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影视中的人文三峡着重探讨人的性格特征、人的情感状态和民俗风情。(一)三峡人的性格特征三峡人是三峡精神的具体体现。三峡精神是三峡人民依托三峡三水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包括以巴人为代表的忠勇刚烈的品格、以楚人为代表的开创奋进的精神,以及承担大义、舍身为国的自我牺牲精神。影片《巴山夜雨》中的秋石是颇有中国传统文人气质的知识分子形象,“秋石”二字颇有深意,“秋”隐喻了时代的浩劫,“石”则象征了诗人的品格。人如其名,秋石虽身处逆境却对生活充满信心,虽遭受无情打击却充满爱心。影片中的大娘被秋石称为“了不起的母亲”,她走过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拥有深厚丰富的人生阅历,虽遭遇坎坷,却沉着冷静坦然处之。《漩涡里的歌》中的主人公江力生在险恶的环境中,仍然用微笑面对生活,这微笑没有半点讥消和抱怨,只有对当时妨碍他追求事业、追求生活的艰难困苦的不屑之情。《三峡情思》中的主人公欧阳明光的有艺术家的执着和勇气,也有赤诚的爱美之心。这一形象昭示人们:只有对美真诚地渴求和热爱,不畏劳苦,坚韧不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人民所需要的美。创造美的事业应当是我们生命的支柱,爱情的乳汁,青春的风帆。《等到满山红叶时》中的杨明为了轮船的安全牺牲了自然年轻的生命的英雄行为,在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里闪现了绚烂的光辉。电视剧《家在三峡》(1995)和《国家行动》(2009)塑造了三峡移民的群像,所表现的“舍小家,为国家”顾大局、识大体的胸襟和气度是三峡精神的集中表现,也中华民族精神的表征。(二)三峡人的情感状态艺术作品的魅力是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源自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塑造典型的概括性、表现情感的诚挚性和传达思想的蕴籍性。而就情感表现来说,三峡影视情感丰富,真实感人。在《巴山夜雨》中,促使刘文英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秋石高尚的人格,是他对老大娘和杏花的关爱和挽救。《等到满山红叶时》中的杨明爱峡江,爱“妹妹’夕,为了把“妹妹”拉扯大,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上海运学院的机会,下决心一辈子在峡江上做一个普通的信号员。影片不仅表现了爱情,还表现了亲情,亲情与爱情水融。《漩涡里的歌》中的音乐是我们民族的、川江特有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旋律,抒发的是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情。《三峡情思》在表现山情水情的同时更侧重表现人情。主人公的事业和爱情因三峡而生,“三峡情”是“夫妻情”的基础,“夫妻情”是“三峡情”的延伸。电视剧《家在三峡》和《国家行动》叙述移民的艰难,最难移的是故乡之情。可见,在三峡影视作品中,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汇聚在一起,成为影视艺术中最感人、最精彩的一笔。(三)三峡的民俗风情三峡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空间,同时又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空间。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作为区域题材的影视作品,三峡影视人文色彩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三峡民俗风情的展示。《漩涡里的歌》展现了巍峨的巴山,多姿的蜀水,迷蒙的晨雾,绚丽的夜景,悬空欲坠的吊脚楼,还有与激流、恶浪、漩涡、险滩相博的三峡纤夫。片中的歌曲《人家的船儿桨成双》由三峡民歌加工而成,既有三峡民歌的泥土味,又有诙谐的抒情之调,洋溢着乐观之情。结尾“曦曦壮”模拟川剧锣鼓声,干脆利落。与《漩涡里的歌》一样,《巴山夜雨》、《等到满山红叶时》、《三峡情思》作品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展现三峡风情,“三峡纤夫”的身影、乘风破浪的江轮、“神女峰”的传说、“屈原”和“王昭君”故里的解说词等,在这些影片中被不厌其烦地复现,意在强化影片的三峡民俗风情。《家在三峡》选择了“家”的最好叙述方式—民俗。片头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荡气回肠的主题歌,营造了三峡人家独特的文化氛围。片中那块历经风雨沧桑的“三间古镇”牌坊,那隐约回响几代人脚步声的石板街,那端午节赛龙舟时浩荡的号子,那山坡守望峡江的祖坟,那平和宁静的桔园……由此建构的三峡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成为地域风俗的所指。诚然,任何艺术都是以人文精神为指向和前提的,三峡影视也是如此。三峡人文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经过影视艺术的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之后最终升华为一种崭新的、具有普适性的人文景观。它原本是真的、善的、美的,经过影视艺术的张扬之后,更真、更善,亦更美。同样,三峡人文的生成和发展,也要以艺术为契机和依托,当代影视无疑为三峡人文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s]。

三峡工程的影视传播

(一)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工程从1994年开工。同年12月,长达20集的大型电视文献系列片《三峡纵横》面世。该电视片全面展现三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开发建设和灿烂的远景,包括自然的三峡、人文的三峡和建设中的三峡三方面的内容,具备文献性、纪实性、科学性和观赏性。《三峡梦正圆》从三峡工程开工时开始,以一年一集的速度摄制,忠实地纪录了三峡建设中的重要阶段、重大时刻、科技攻关、建设者风采等,是三峡工程建设和科技成就的依据和见证。《千秋三峡》(2004)是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华民族圆梦三峡的大型电影纪录片,该片从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层面审视三峡工程,全景式、多侧面、多角度解读和演绎三峡工程,叙述了中国人民从梦想到争论、论证,再到兴建的百年历程。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三峡》首度全方位披露三峡工程兴建始末,多角度展示三峡工程建设成就,多层次彰显三峡工程带来的深远影响和综合效益。2010年,由央视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联合出品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峡》,全片6集。该片用事实说话,客观反映建设进程,史料翔实,诊释了三峡精神的丰富内涵,大气磅礴、细节感人,是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精品力作。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三峡》是全球首部全景式反映三峡工程的主旋律影片。该片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解读三峡工程,在文献性和史诗感的底蕴上追求大气、唯美、厚重的风格,其高规格、高质量的水准奠定了它的权威性、唯一性和典藏性。在三峡工程纪录片繁荣的同时,反映三峡工程建设的故事片也应时而生。《大江东去》(1995)表现了谢启德、谢静文、田江川三代三峡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如果说《大江东去》是从家族成员为切入点反映三峡建设,那么《世纪之梦》(1998)视野更加开阔,气势更加恢弘。影片讲述了以赵西陵、伍青黎、秦时月为代表的三峡工程领导、专家和普通建设者们,为了圆三峡工程的世纪之梦而勇于奉献的动人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三峡建设的盛况。(二)三峡移民三峡工程不仅是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还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水利移民工程。百万移民开始了从1993年到2005年的大转移。涉及面之广,动迁规模之大,创举之多,中外史上前所未有。三峡大移民,一部雄浑的史诗。《家在三峡》以“家”为出发点来构成全剧,取得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国家行动》则从“国”的层面,反映了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的移民政策,表现了人民群众“舍家为国”的牺牲精神。《巫山云雨》《三峡好人》把“三峡工程”和“三峡移民”作为背景处理。《巫山云雨》通过电视新闻、三峡工程施工者、175米水位线标记、打金店的老黄等细节,或隐或显地说明三峡工程无处不在。在《三峡好人》中,启航的移民船队、淹没在水下的旧地址、拆迁办公室里群众和干部的争吵、废墟里的拆迁工人、街上的搬家卡车、无处不在的水位线标志、文物挖掘现场等等,都是“三峡工程”和“三峡移民”的另一种叙述方式。在电视剧、故事片进行虚构叙事的同时,三峡移民的纪录片则体现了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巫山之春》(2003)是“巫山三部曲”之一,导演章明用DV纪录了2003年巫山老城淹没后新县城的新生后的第一个春节,将对旧城的思念和新城的欣喜交织为一体。《中国鞋子》(2004)一方面表现了大面积迁徙给江河景色以及沿江居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还捕捉到了许多朴素、自然的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故事,成为反映三峡大坝工程时期长江两岸大变动的真实纪录。纪录片《东》(2006)以画家刘小东在三峡库区的一次油画创作为拍摄对象,通过三峡人生存状态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秉爱》(2007)真实地纪录了生活在三峡库区的一个名叫秉爱的普通农村妇女的人生经历。影片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所有的爱,一种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对土地的敬畏和依赖,一种似乎出于女性本能的对丈夫、儿子、家庭的使命感。三峡文化是一个多元融汇、兼收并蓄的开放性文化体系,以三峡地区生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无疑是三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影视不仅是一种文化类型,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三峡文化要借助影视这一载体来表现、展示和传播,以利于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并推动三峡文化的发展。所以,三峡影视既是一种三峡文化,又是一种三峡文化传播。在当代,三峡文化的发展受影视传播的影响,影视传播促成三峡文化整合、增质、分层和变迁。另一方面,三峡文化又为影视提供了不竭的资源和动力,促进了影视艺术的发展。这一互动状况表明:三峡文化和影视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同质同构、兼容互渗。

作者:申载春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10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每次泛滥、决口或改道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和威胁,常常有整个村镇甚至整个城市人口被大部或全部淹没的惨事,被称为“中国的忧患”之河。在与黄河进行长期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尤其是黄河流域的人民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因此,治理黄河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安民兴邦的大事,是几千年来饱受黄灾之苦劳动人民的殷切期望,希望“圣人出,黄河清”。

 

一、三门峡建库方案的提出(1949-1953)

 

1949年8月,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王化云向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呈送了一份报告《治理黄河的初步意见》。该《意见》指出:“治理黄河的目的,应该是变害河为利河;治理黄河的方针,应该是防灾和兴利并重,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流和支流兼顾。”同时,也提出了解除下游洪水为患的方法:选择适当地点建造水库,“陕县到孟津间,是最适当的地点。这里可能筑坝的地点有三处,是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应当立即从事地形、地质和水文资料的观测和搜集,准备选定这其中第一个修坝的地址,进而从事规划,并且研究水库淤积的情况。”但当时水利部在复勘之后,从当时国家政治、经济、技术条件来考虑,不适宜在黄河干流上大动干戈。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共中央和政务院非常重视治理黄河,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还亲自视察黄河并多次听取关于根治黄河的报告。直到中共在大陆范围内建立政权,全国政令统一,才迎来治理黄河的好年代。“解放之后短短的几年,党和政府就作出了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全面规划。”即便如此,三门峡建库方案也在短短四年内经历了“三起三落”,可见中共高层在最初决策三门峡建库问题上认识是异常清醒且慎重的。

 

二、最后决策形成阶段(1953-1955)

 

1953年4月,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从燃料工业部、水利部等单位抽调力量组成黄河研究组,负责收集、调查、整理、分析有关黄河规划所需的资料。1954年1月,苏联专家综合组来华,组长为柯洛略夫。在专家组中没有泥沙方面的专家,而这正是三门峡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水电站的地方。苏联专家组研究上述各项基本材料后认为:已具备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条件,并建议在进行勘查黄河的同时,开始编制综合解决防洪、发电、拦沙、灌溉等问题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

 

1954年2月始,中苏专家代表团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历时110余天完成了对黄河的实地大勘察。苏联专家团在勘察过程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并且竭力推荐在三门峡建库。“三门峡水利枢纽与黄河其他水利枢纽比较,它唯一可能全面解决黄河下游防洪、供电、灌溉、航运等综合任务的水利枢纽”。苏联专家团团长柯洛略夫赞赏三门峡是个难得的好坝址,明确指出:“从龙门到邙山,我们看过的全部坝址中,必须承认三门峡是最好的一个坝址。其他任何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经黄河查勘团反复讨论研究,最后一致同意苏联专家组的意见,为了综合解决当前与长远的防洪、灌溉、发电等问题,黄河规划的第一期工程应首先抓紧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

 

1955年2月,苏联水院院长伏兹聂辛斯基谈对中国水电建设意见:正确设计水工枢纽有很大意义,正确选择开发方案则更为重要。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国务院应采取措施迅速成立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建筑工程机构,保证工程及时施工”,彻底解除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悬河之忧。

 

三门峡位于潼关和洛阳附近的邙山之间,是黄河流进华北大平原最后一段峡谷地带。三门峡建库决策方案确定后便开始了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围绕设计思想主要展开了“拦沙治黄”思维下工程水位高程和蓄沙、排沙的争论,在工程施工阶段发生了多次争论并最终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建工程。从此后进行大规模改建所投入的巨大财力物力来看,三门峡建库决策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黄河治理的综合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虽不能说三门峡建库方案决策是完全的失败,但至少可以说中共高层决策三门峡建库是不成功的。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11

2.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京杭大运河阮仪三

3.从抵御洪水到抵御兵侵:万里长城的前世今生牟祥雷

4.与黄河同行:关于万里长城的走向牟祥雷

5.金城汤池:远古城墙的现代叙事彭邦本

6.弘扬传统文化振兴国粹京剧于翔汉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国三峡(人文版) 于翔汉

8.大江岸边的吟唱:三峡临游有怀杜晓明

9.尖滩坪那一片古墓群税晓洁

10.张谷英村:在这里,回望来路陈陆,文娟

11.桃坪羌寨,别来无恙?李风

12.岷江在哪里?任红

13.羌笛悠远:云端的非主流生活杜娇

14.渝东地区新发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忠县哨棚嘴遗址的发掘孙华

15.微山湖上静悄悄李木生

16.屈原:诗人的愤怒与绝望于翔汉

17.光影世界的云游者琉璃

18.婺源:左手年华右手倒影王绪波

1.追寻人水相亲的终极目标陈陆

2.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周魁一

3.人水和谐的文明杰作——解读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郑连第

4.秦帝国的崛起与治水徐旭

5.巍巍洪泽湖大堤:功乎?过乎?王英华,朱云枫

6.水是生命是镜子水就是你——《水知道答案》节选⑧江本胜,李炜

7.绿漫四川水润成都于翔汉,赵蕊

8.重庆奉节鱼复浦遗址七千多年前的陶片折射三峡文明的曙光卫奇

9.中华"国粹"携手"经典水文明"于翔汉

10.汉江古栈道:如何助古人穿越秦岭?税晓洁

11.庄河庄河庄庄有河孙惠芬

12.大气磅礴"黄果树"陈陆

13."二白"异曲话渔夫——《历代长江词曲赏析》之七成绶台

14.全球变暖冰川消融西方大国"圈水"北冰洋田宗伟

15.张光斗的水之恋张严平,李江涛,卫敏丽,吴晶

16.融入江河峡谷的魂魄——记民间环保"痴人"杨勇税晓洁

17.江南印象于翔汉

1.十年伟绩铸辉煌

2.来自世界最大机组的挑战--三峡电厂筹建始末周双超

3.三峡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武中德,张宏,梁广泰,吴军令,张仁江

4.三峡ALSTOM水轮机导水机构结构设计与安装陈雄藻

5.三峡工程VGS机组最佳中心计算方法谭玉平,袁鹏飞

6.三峡1~6#压力钢管凑合节合拢焊缝的焊接程惠

7.三峡地下电站进水口渐变段钢模板制作安装张善贵

8.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肖宝第

9.三峡散装物料集装箱的规范使用与保养杜平,黄明辉

10.瑞士绿色水电评价和认证方法傅振邦,何善根

11.TEKEZE电站土建工程进口设备物资清关高林章

12.中小型新闻媒体运营战略思考--兼谈集团化选择的或然性与媒介生态金长江

13.中国三峡(人文版)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文化刘宇

14.浅谈三峡工程合同变更管理李卓梅

15.浅谈新形式下企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李梦

16.三峡移民安置规划与规划实施之实践张韶春

17.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运营思考周维

18.三峡水库初期运行答读者问

19.三峡双线五级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宋维邦

20."兵书",掀起你的盖头来廖厚坤,余波

21.三峡第一赋:宋玉《高唐赋》之文化诠释刘不朽

22.英文摘要

1.巨型机组的中国时代--贺三峡左岸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中国三峡建设》编辑部

2.三峡工程带动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工程

3.三峡工程水电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周双超,杨慎勤

4.中国70万千瓦水电机组从梦想到现实黄源芳

5.迈向一流机电工程的创新之路--三峡工程左岸电站机电工程管理工作的启示张诚

6.三峡机组的新高度--写在三峡左岸十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之际周双超,田宗伟

7.三峡机组投产历程(1993年11月--2005年8月)《中国三峡建设》编辑部

8.建设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思考郎诚

9.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李崇明,黄真理,常剑波,张晟

10.大型水电工程业主财务信息系统集成初探章伟宏

11.关于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熊芸

12.混凝土拌和制冷系统安全管理综述马中勤,马小燕

13.三峡三期厂坝工程混凝土施工布置

14.浅谈三峡发电效益和滚动开发金沙江的关系张海东

1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监理初探王承云,周运祥,熊军,蒋杰,黎爱华

16.与河流和谐相处--关于河流伦理的思考胡书范

17.川江号子中国三峡(人文版) 李良品

18.1938:发生在川江上的悲壮一幕--卢作孚与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朱复胜

19.挑起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

20.媒体广场HtTp://

21.理智·激情·意志『新世纪水电专号读后张光斗,成绶台

22.让我们举起幸福的酒杯……彭宗卫

23.三峡风情

1.峡江滩声胜旧时

2.长江航运史上难忘的一页——三峡工程翻坝转运纪实潘大中

3.告别三峡工程二期通航——写在临时船闸功成身退之际彭宗卫

4.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子云

5.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洪文浩,肖兴恒

6.混凝土长芯样钻取与高精度骑缝钻孔技术曾绍军,孙志禹

7.地下电站进水口反弧段混凝土翻模工艺袁建丰

8.茅坪防护坝沥青混凝土心墙二期工程施工管理陈贵喜,卞首蓉

9.LPL灌浆材料在三峡工程裂缝处理中的应用杜泽快,敖昕,刘春花

10.塔带机入仓混凝土骨料分离的预防与处理李广全,阮征

11.推进三峡总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甘邯,刘华

12.浅谈79项目部的成本控制钟琴,陈刚

13.三峡船闸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下)船闸技术的新发展钮新强,宋维邦

14.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三峡工程管理实践徐长义,樊启祥

15.铁门一级水电站的机组改造黄源芳

16.把三峡库区建成世界级湖泊公园刘本荣

17.破解"世界级难题"的壮歌——评王治安的长篇报告文学《三峡大移民》傅德岷

18.川行散纪杨俊

19.仿古新建屈原祠刘益善

20.南音·二南·九歌·下里巴人——探乐歌起源与三峡民间乐歌之渊源刘不朽

21.英文摘要胡少华

22.封面故事张立先

2.三峡库区:引水穿洞济黄河向求纬,XIANGQiu-wei

3.站港景观化景观人文化景观自然化--三峡库区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建设思考谢怀建,程昌华,吕厚聪

4.乡土味文化型生态镇--秭归县归州新镇特色之我见郑之问

5.实施"三大战略"促进万州发展李雪野,LIXue-ye

6.万州城市迁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卢光明,LUGuang-ming

7.三峡库区外迁移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夏进,XIAJin

8.中国三峡(人文版) 工程投标基本策略探讨石丽东,SHILi-dong

9.建设宜昌文化服务三峡工程颜钟一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宜昌国际性旅游城市发展战略

以中心城市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旅游业正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城市在区域性的板块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在宜昌,宜昌是大三峡旅游圈新的增长极,具备了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潜质,2000年至2002年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以8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共宜昌确立的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不仅是宜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三峡旅游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的现实需要。

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讲,国际性城市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成为国际事务的服务中心、国际资源的交换枢纽、国际利润的创造中心或国际影响力的扩散高地,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国际性旅游城市是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专业性的国际性城市,是指具有国际性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确立的国际性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具有空间开放性、产业特色性和品牌扩张性等特点。“国际性”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旅游”体现了产业的特色性;“名城”体现了品牌的扩张性。“国际性城市”是共性;“旅游城市”是个性;“名城”是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般来说,国际性旅游城市应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或惯例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感召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通过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城市景观、主题活动、形象标识和口号等整体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产生国际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满意率在90%以上。

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至少要有1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若干AAAA级旅游区,能够产生国际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服务环境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接待力。国际性旅游应拥有满足国际游客旅游消费的环境,即城市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能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国际的接待能力。

旅游运作模式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旅游运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开放旅游市场,引进国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旅游产品设计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开发与经营应高度开放,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

价值观念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国际性旅游城市要有国际化的价值观念,才能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衡量一个城市的旅游国际化不能用纯经济的标准,而要用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来衡量,因为旅游更多的是体验经济、精神经济。

旅游活动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国际性旅游城市会举办较多的国际活动,多渠道参与国际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产生持续的国际性影响力。

游客构成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聚集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具有国际性的凝聚力,城市吸引力和游客市场辐射到海外,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年接待国际游客数占当地居民总数的比重达60%以上。

旅游经济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主导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外汇收入占当地进出口总值达30%以上,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度和整合度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高,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宜昌创建国际性旅游城市的优劣势分析

比较优势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考察国际性旅游城市,更主要的考察一个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

独具个性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城市与三峡工程、葛洲坝以及西陵峡(东段)融为一体,工程文化、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位高,在建设现代工程型国际性旅游城市方面具有显著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在三峡旅游格局重构中已成为三峡旅游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优势增长区。

富有魅力的国际流平台。三峡工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将与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兵马俑一道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产品,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宜昌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旅游节等国际性的活动,构建富有魅力的国际流平台。

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态化是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同特征,旅游是“眼球经济”、“环境经济”,国际性旅游名城更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宜昌城市山水交融,城区绿化率高达40%,水资源与电力资源丰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越,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开放的移民城市文化。开放是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宜昌历史上乃兵家必争之地、贬官经停之地;1876年开埠成为长江上重要的港埠城市;葛洲坝的建成使宜昌从一个小城镇转为中型城市,如今三峡工程的兴建正使宜昌向较大的城市迈进。宜昌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识和开放性、兼容性、多元化的国际性城市文化特征。

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机能。城市国际机能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性竞争的功能。自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起,三峡工程进入收益期,宜昌城市经济实力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城市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升级、城市旅游步行街、游客中心、旅游超市等项目相继建设,宜昌城市国际机能正日益增强。

劣势分析

与国内外发达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相比,宜昌要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还存在着以下差距:

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现代化是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宜昌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文明、科技发展等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尤其是入境游客进入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等还有待改善,宜昌还未开通国际航班,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

城市形象国际知名度不高。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综合评价和总体认识。宜昌城市形象在策划、塑造、推广及其影响力的国际性水平不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升,宜昌仍处于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第四集团,还不是境外游客游览中国的首选目的地。2004年来宜境外游客中80%为一日游,在宜花费167.32美元/人天,停留时间仅1.21天/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宜昌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开发不够,三峡工程游仍是初级观光产品,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开发重视不够,城市文化娱乐项目配套不足,缺乏能留人的旅游度假产品,现有的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而国内同类旅游城市如桂林、三亚、黄山等已经实现由观光旅游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而宜昌还是三峡旅游的观光过境地。

城市文化国际性氛围不浓。国际性文化氛围包括语言环境、国际旅游要素、市民国际素养、运行国际惯例等,宜昌在这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外向型人才和国际交流场所,难以适应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需要。

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不强。宜昌中心城市的旅游凝集力和扩散力不够,入境游客几乎都集中在长江三峡线,环城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旅游功能有待完善,中心商务区(CBD)、旅游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配套。宜昌尚无大型国际性的会展场所,这些都制约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宜昌旅游经济还是数量扩张型,对第三产业以及GDP的带动效果不明显;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增强,宜昌旅游经济还是孤立的产业体系,旅游与相关产业加强互动与整合,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旅游发展实力不强。2004年宜昌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4:54.6:32,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与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

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

发展目标

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宜昌旅游产业发展,力争进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行列,建成三峡地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城市。争取到201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逐步成为宜昌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战略

形象提升战略。在旅游进入形象传播时代的今天,塑造和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与营销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形象设计、形象塑造、形象推广等,整体提升宜昌城市的国际旅游形象;借助举办国际性的活动和奥运旅游的机遇,加大“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宜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力度,使宜昌与长江三峡一道名扬中外。

产品打造战略。宜昌要融入国际旅游经济圈,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宜昌应着力开发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昭君和平文化三大品牌资源,围绕三峡大坝实行环坝突破,举市场之力建设三峡环坝旅游圈,同时要发展宜昌城市旅游,建设与国际性旅游城市和三峡工程相匹配的国际性旅游产品。

区域联合战略。加强区域联合,呼应汉渝,借势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宜昌与武汉、重庆的旅游合作,实现三地旅游的交通互动、产品互动、市场互动、营销互动、管理互动,形成区域旅游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通过线路组织与营销,加强与张家界、神农架、武当山和西安的联动,推出富有特色的国际旅游线路。

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协调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城市旅游与县市旅游、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创宜昌和谐旅游的新局面。

人才兴旅战略。旅游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国际性人才带来国际性理念。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人才是保障。为此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遵循国际惯例,推行国际性机制,提供国际性标准的服务,营造国际性人才的成长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发展布局

根据宜昌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文脉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发挥宜昌中心城区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峡大坝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确立“一心二圈三片五线”的发展布局。

一心。即以宜昌中心城区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重点是增强宜昌城市旅游功能,改善国际游客进出条件,完善城市游憩系统,营造国际性旅游氛围,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准,提升宜昌市国际旅游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区的重要接待服务中心。

二圈。即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宜昌环城休闲度假圈。三峡大坝已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核心吸引物,重点是发挥环坝旅游产业的集群优势,围绕大坝工程旅游配套文化和生态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环坝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经济增长区。加快宜昌环城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清江水色风情、五峰原始生态、大老岭森林避暑、城郊生态农业等休闲度假产品,使宜昌从观光过境地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

三片。即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清江风情度假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重点开发完善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形成以三峡风光为背景,水电文化为特色,三峡大坝、葛洲坝和宜昌城区为依托的综合型旅游区,成为宜昌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龙头产品;突出土家风情和湖光山色,建设清江风情度假区;突出关公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三国文化体验区。

五线。加强横向联合,跳出宜昌重组旅游线路,以三峡大坝为核心构建五条国际旅游线,即:中线——三峡大坝•西陵峡•葛洲坝“两坝一峡”旅游线;西线——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重庆“高峡平湖”旅游线;北线——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旅游线;东线——长江三峡•三国•西安“朝秦暮楚”旅游线;南线——长江三峡•清江•张家界“两江一山”旅游线。

战略重点

高起点规划,塑造国际性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就是旅游景点”的城市旅游发展观念,把宜昌纳入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把宜昌旅游放在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内进行定位,坚持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水电特色和旅游功能,使宜昌成为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市。宜昌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之都,无论是三峡风光、三峡工程,还是三峡文化,都能给游客以“激情”的感受,英文ELECTRIFYING可译为“电”或“激情”。确立“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形象,既一语双义,又将宜昌与三峡紧密结合,便于推广。

高标准建设,打造国际性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名牌战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高档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城市标志性建筑;重点建设“两坝一峡”和“高峡平湖”旅游区,加快清江休闲度假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发挥三峡工程巨大旅游磁场效应,形成环坝国际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圈,促进宜昌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高水平管理,营造国际性旅游环境。重点营造国际性创业环境、国际性语言环境,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管理素质。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城市服务业的各类资源,城市道路、机场、火车站、码头及旅游景区、公园的路牌和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符合国际标准。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强化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和国际性旅游名城的公民意识,增加宜昌城市旅游的亲合力。早日解决宜昌三峡机场的口岸升级,简化出入境手续,创造条件实施落地签证制度,使国内外客人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高水准营销,扩大国际性客源市场。调整宣传思路,改变以往突出宣传三峡而忽视宜昌的宣传策略,多渠道营销“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旅游形象。抓住北京奥运机遇,倡导“北京观奥运盛会,宜昌揽世纪工程”。特别是要通过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国际水电旅游节、世界临坝城市发展论坛、国际水电经济论坛、国际和平论坛等国际性的活动,提升宜昌旅游的国际注意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宜昌,看大坝,游三峡。

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国际性竞争力。建设国际化旅游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引进、联合等多种途径,使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宜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配套功能,壮大旅游核心产业群。探索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机制,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群,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游客在宜昌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宜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阚如良,周银珍,郑宇飞,胡红青.转型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5)

2.乐正.建构21世纪中国的国际性城市体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0,6

3.肖耀球.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2,4

4.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04,19(2)

5.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