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01-27 08:16:27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第一条为了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充分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卫生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文件精神,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章卫生技术职务

第二条卫生技术职务是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根据医药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卫生技术职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履行相应职责必须具备的任职基本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合理结构比例。

第三条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4类: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2.中药、西药人员:

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3.护理人员: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护士

第四条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为高级技术职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力中级技术职务;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为初级技术职务。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各类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暂按卫生部(82)卫医字第10号、(83)卫防字第61号、(81)卫药字第10号、(79)卫药字第983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任职基本条件

第六条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七条医(药、护、技)士

1.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能胜任本专业一般技术工作;

3.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第八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或常用专业技术问题;

3.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中专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士工作五年以上,经考核证明能胜任医(药、护、技)师职务;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者。

第九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本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处理较复杂的专业技术,能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3.在临床或技术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或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比较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大学毕业或取得学上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4年以上;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3年左右;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左右;取得博士学位者。

第十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以上。

第十一条主任医(药、护、技)师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专著、论文或经验总结。能熟练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做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善牛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4.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

第十二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必须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怦审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对未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或评审认定不符合任职条件者,任何单位或任何人不得聘任或任命其担任卫生技术职务。

第五章评审委员会的组建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由高级、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3、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4、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选派科技副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是“科技兴乌”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造就培养一批县、乡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促进县、乡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现结合××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选举范围和人选条件

⒈选派科技副乡(镇)长,应从县行政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和学校在职科技干部中选择。

⒉选派的科技副乡(镇)长,必须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作风正派,勇于改革创新,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政策水平和管理经验,有某方面的技术专长,有志于为发展农牧业经济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⒊科技副乡(镇)长,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两年以上工作实践,年龄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版权所有!

二、选派程序

⒈选派科技副乡(镇)长应按自愿报名,单位推荐,接受单位考察,确定人选后,双方单位签订合同的办法进行。也可以由县乡公开招聘或县委根据乡镇所需人才直接提名。物色人选确有困难,由县委组织部上报地委组织部,地委组织部与地区人事局、科委共同向有关单位下达选派名额。

⒉推荐的人选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考察,双方同意后签订合同书。县依法履行任命手续并报地委组织部、地区科委、人事局备案,抄送派出单位装入本人档案。

⒊每乡(镇)原则上只配一名科技副乡(镇)长。科技副职不占乡(镇)领导职数和编制。下派时只带组织关系和行政介绍信。

三、科技副乡(镇)长工作职责

⒈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除主管全乡(镇)的科技工作外,应积极参与政府的领导工作,参与乡(镇)农牧业改革和经济发展规划等重大问题的决策。

⒉科技副乡(镇)长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大力宣传党的农村各项政策,引导农牧民走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根据需要把人才、技术、信息引向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帮助解决本乡(镇)科技疑难问题,促进农牧业发展。

⒊要重点抓好乡(镇)科技事业的发展,参与引进技术项目、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推动横向经济联合。

⒋领导并管好乡(镇)“五站”,组织健全技术管理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⒌发挥科技副乡(镇)长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促进选派单位和接受单位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四、科技副乡(镇)长的待遇

⒈科技副乡(镇)长在选派任职期间,原单位一切待遇不变。

⒉科技副乡(镇)长在任职期间,执行自治区财政规定的现行补助标准,为本乡(镇)出差、开会、办事,同乡(镇)干部同等对待,但这期间不再享受生活补助费。

⒊科技副乡(镇)长在任职期间的浮动工资、生活补助费、差旅费由所在乡(镇)发给。现行工资低于任职(副科级)工资最低档的差额部分也由所在乡(镇)发给。

⒋科技副乡(镇)长任职期间,算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派出单位对派出人员政绩突出,有突出贡献的可作为提拔作用和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重要条件。对于有重大成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在单位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⒌科技副乡(镇)长任职期间,享受县上制定的其它优惠政策。

五、选派单位的责任

⒈经常检查和了解派出的科技副乡(镇)长的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情况,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依靠单位的力量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

⒉与乡(镇)党政领导保持联系,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主动给予支援与合作。

六、接受单位的职责

⒈乡(镇)长党政领导,应积极支持科技副乡(镇)长的工作,要确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思想,并以此教育干部、群众讲科学、用科学,指导农牧业生产等。

⒉建立科技管理服务网站。各乡、村建立科技推广机构,以保证各项科技措施的全面实施。要积极鼓励、支持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承包、咨询服务或创办科技经济实体。

⒊主动与派出单位加强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各种科技合作活动。

⒋接受单位的主要领导,应积极支持配合科技副乡(镇)长选好科技致富的典型村、户。以典型引路,带动周围的农牧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⒌积极建立科技培训体系。举办各类短期专业培训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和农牧民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⒍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为科技副职创造条件,保证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抓好科技工作。在科技副职分管的工作范围内,要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要主动帮助科技副职熟悉情况,协调同级干部之间的关系,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妥善解决他们的困难。

七、组织、人事、科技管理部门职责

⒈科技副职的选派、管理工作,组织部要发挥牵头作用,负责拟订政策,协调关系并督促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⒉人事局要切实参与日常管理,按照县乡(镇)要求,负责人选的推荐、培训。按政策规定解决科技副职的职称、工资、奖励及其他优惠待遇。

⒊科委、科协应积极介于这项工作,加强对科技副职的业务指导,解决其科技工作方面的问题,在计划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

⒋组织、人事、科技管理部门要分工合作,担负起各自的责任。经常深入基层,及时掌握科技副职的思想工作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八、其他有关事宜

⒈选派科技副乡(镇)长的单位和接受单位签订合同书时,应明确任职目标、任职期限、合作项目、互惠互利条件等,合同书报地委组织部备案。

⒉对科技副职的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科技副乡(镇)长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与派出单位共同管理,以县委组织部管理为主。

⒊科技副职任职期间,每年要写一份述职报告,交县委组织部,抄报地委组织部及派出单位。

⒋县乡每年都要按管理权限对科技副职进行认真考察,经考察不胜任工作或因其它原因不宜继续担任时,经有关方面协商按规定程序给予办理免职手续。任职期满后,确因工版权所有!作需要,连任或延长任期,在征得本人自愿、派出单位同意后,按规定程序重新办理任免手续。

⒌县、乡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科技副职座谈会,听取科技副职工作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和奖励优秀科技副职。

⒍县乡都要设立“科技副职基金”资金可采取财政拨一点、派出单位赞助一点的办法筹集,用于科技副职工作的启动资金和活动资金。

⒎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前的规定中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以本办法为准。

中共××委组织部

××年月日

××科技进步先进乡(镇)

标准

一、乡(镇)党委和政府科技意识强,有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常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确定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问题。

二、制定了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并且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配备科技副乡(镇)长、科技副村长,设置乡(镇)科委;制定科技副职和科委的工作职责,建立检查其工作制度;科技副职和科委的工作确有成效。

四、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成效显著,经济发展速度或经济指标在全县位居前列。

五、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和主要产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在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加工业等方面发挥明显作用,农村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效果明显。

六、劳动者技术和技能培训全面、深入,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

七、乡(镇)建设和环保有规划,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条件明显提高。

八、增加科技投入,乡(镇)对科技的投入要占当年乡(镇)实际支出的以上(不包括其他渠道给予的专项资金)。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

十、落实科技兴县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考核结果优秀。

检查办法及标准:

检查科技进步方面的规划和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及规定。

乡(镇)党委、政府每年展开次以上研究科技工作的会议。查看会议记录、纪要、形成的其他文件、总结报告,检查其工作是否落实及效果。

查看有关政策、措施和办法的文件,查看总结报告。

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面在以上。

考察科技示范户、示范村和示范项目。科技示范户和示范村的比例达到和。

查看科技副职名册、工作职责、制度、项目计划和工作总结。乡(镇)科委须有一名专干。

乡(镇)科技副职的配备率达,村级科技副职的配备率达。

农业增加值高于前三年平均值——,且增长速度高于本县平均水平。

工业增加值高于前三年平均值——,且增长速度高于本县平均水平。

农村人均收入高于前三年平均值——,且增长速度高于本县平均水平。

农业先进技术的覆盖面达以上,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以上;畜群良种覆盖率达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每年不低于项。

种植业、养殖业主要品种的单产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

乡(镇)骨干企业有稳定的技术依托单位(人)或有较强的自主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开发经费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

查看经济、技术服务组织和协会的章程、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实地考察农村产业工作情况,是否和全县产业化进程相一致,并查看工作报告。

查看工作计划、教材、方式。

农村基层干部的年培训面在以上。

农村劳动力的以上接受科普教育,每个村民小组有——名农民技术员。

考(察)乡镇建设,检查环保工作,查看规划。

科技信息网络完备。

建有固定的科技活动中心并积极开展活动。

乡(镇)自己安排的科技经费支出占乡(镇)经费经常性支出的以上,科普经费落实。以年度财务报表为准。

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以上,初中以上。

的乡(镇)人口享有或达到初级保健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度目标责任书规定的指标以内。

查看目标责任书和考核结果。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以及国家和自治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普通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实际,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坚持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依据,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导教师积极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可破格或优先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条本评审条件适用于自治区普通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实验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

其中参加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评审的范围包括:学校党委书记、副书记,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校,院系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和学生专职辅导员;高职高专院校评审范围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包括本科院校内设的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评审条件中涉及的公共基础课教师指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外语、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专任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之外的均为专业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由教务处、人事处共同确认。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四条职业道德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学风端正,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具有团队精神。

第五条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要求

(一)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掌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对现论和高新技术的某一方面有独创的见解。

第六条教师资格要求

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七条学历、资历要求

(一)申报教授(研究员)资格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满2年;

2.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满5年。

(二)申报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资格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受聘讲师(助理研究员、实验师)岗位满2年;

2.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受聘讲师(助理研究员、实验师)岗位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受聘讲师(助理研究员、实验师)岗位满5年。

(三)本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学历(学位),是指国民教育序列中与申报学科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学位)。所学专业与申报学科不同的,须参加申报学科1年以上进修并取得结业证书(思政系列除外)。

第八条考核要求

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身体心理健康素质,能较好地履行现任职务岗位职责,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外语水平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职称外语考试暂行规定>的通知》(内人发[2007]60号)规定执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暂行规定>的通知》(内人发[2007]61号)规定执行。

第十条继续教育要求

按照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相关文件执行。

第十一条破格条件要求

(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不受学历、资历、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等条件的限制,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1.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4.自治区引进的“草原英才”工程人选;

5.“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6.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7.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8.科技成果部级奖获得者或省部级一等奖获得者;

9.经过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的自治区支柱产业急需的人才以及特殊行业、有特殊贡献的特殊人才。

(二)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具备符合要求的学历,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不受中级资格取得年限的限制,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1.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

2.科技成果省部级二等奖获得者;

3.自治区“高等学校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

4.优秀教学成果省部级一等奖获得者。

(三)破格评审业绩成果参照正常晋升条件,已用于破格的条件不能作为评审条件重复使用。

第十二条转系列要求

(一)高校内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验等不同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之间,从一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晋升另一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先转后评。

由于工作变动,已评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转评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验等系列专业技术资格,可根据本人实际,直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其他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拟评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须取得现有专业技术资格后,在高校教师岗位工作满2年,方可转评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其业绩成果以高校教师岗位工作的业绩、成果为主,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论文、研究成果仅作参考。

(二)转系列满1年后,具备本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资历等相应要求,可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第十三条引进人才要求

经认定从国(境)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回国后在高校教学科研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根据其资历和实际水平,可直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四条调入人员要求

由党政机关调入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三年之内第一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可不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限制,可以根据本人的学历和业绩成果等条件,比照同类人员申报副高级以下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以后按正常程序、条件申报。

第十五条博士后人员要求

出站博士后人员,经学校考核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并符合本评审条件规定的,可以直接申报副教授资格。

第十六条返聘人员要求

被返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退休人员,可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但不兑现相关待遇。

第十七条兼职人员要求

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教学工作量要求不低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经学校同意参加培训进修或在职攻读学位的教师,任现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规定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第十八条延迟申报人员要求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在本评审条件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延迟申报:

(一)任期内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申报;任期内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申报。

(二)任期内有教学事故者,延迟1年申报;任期内有重大教学事故者,延迟2年申报。

(三)谎报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外,延迟3—5年申报。

(四)任期内年度考核不合格、未定等次者,延迟1年申报。

第三章业绩成果条件

第十九条本科院校教授、副教授业绩成果条件(见附件1)

第二十条高职高专院校教授、副教授业绩成果条件(见附件2)

第二十一条艺术类学科教授、副教授业绩成果条件(见附件3)

第二十二条体育类学科教授、副教授业绩成果条件(见附件4)

第二十三条自然科学研究员、副研究员业绩成果条件(见附件5)

第二十四条高级实验师业绩成果条件(见附件6)

第二十五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员、副研究员业绩成果条件(见附件7)

第二十六条业绩成果补充说明

(一)本评审条件中的业绩,均为任现职以来取得的成果。

(二)本评审条件要求的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完成并发表在具有“CN”、“ISSN”刊号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专著或教材必须是有“ISBN”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在学术刊物的“增刊、特刊、专刊、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论文集上收录的论文均不计入规定的数量。

(三)按要求提交的论文,须有三分之一以上在非本单位主办的期刊上发表。同一原创作品多次获奖,以最高奖项只计1次。

(四)本条件所称核心学术期刊指收录在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中所列核心期刊。

(五)经全国大中专蒙文教材编审委员会批准立项并审定的教材,为部级规划教材。

(六)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包括:国家特色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精品课、双语教学示范课、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实验示范中心、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七)本条件中规定的学历、年限、数量、等级等凡冠以“以上”者,均含本级。如本科以上含本科,二等奖以上奖励含二等奖,等等。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已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权的高等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不低于本条件的评审条件,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审核后方可执行。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2013年1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参加了由河北省科协、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国资委和河北省中小企业局于石家庄市召开的河北省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由河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丽萍主持,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段惠军,河北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宗民,河北省发改委巡视员谢占海、工信厅副厅长王雅君,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咨询论证处处长徐华、合作交流处处长李力,河北省科技厅法规处副处长侯宪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调研员吕思运等领导及河北省各级科协、企业科协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创新,激发群众热情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段惠军在表彰大会上指出:“要积极引导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自动把实现自身价值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弘扬‘创新创造、联合协同、诚信奉献’企业创新精神,积极参与企业科普活动,使他们在技术创新一线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抱负,释放创新潜能,实现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段惠军还强调,要不断深化拓展“讲、比”活动的内涵,为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作用、展现才干搭建有效平台。要努力搭建接触前沿科技、拓展创新视野的高端平台,以办好企业研发机构、建立专家工作站为依托,帮助了解最新科技成果、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要努力搭建技术对接、产业合作服务平台,以建设专家服务中心和专家工作站为抓手,无缝对接经验丰富、研发能力强的专家团队,帮助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要努力搭建竞技切磋、学习交流的成长平台,广泛开展创新技能竞赛和创新方法培训,激励更多的企业科技工作者成长为创新型技术骨干。

河北省发改委巡视员谢占海宣读了《关于表彰河北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科技标兵和优秀组织者的决定》,对在2011~2012年度“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有较强示范作用的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含专家工作站1个)授予“河北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对王宏斌等27名同志授予“河北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称号,对杨逢庆等28名同志授予“河北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优秀组织者”称号。

获奖代表邯郸市科协科技咨询中心主任陈桂兰,秦皇岛开发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秦皇岛开发区科协主席赵立冬,中国人民第一一工厂总工程师范振虎,河北钢铁集团石家庄钢铁公司技术部部长刘瑞宁,以及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新工作典型石家庄化工化纤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阎彪,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王文辉分别做了工作汇报。

创新,将企业推向前台

“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是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科技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弘扬创新文化和建设新型国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共同特点是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体系健全,企业一线科技人员用于创新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成果突出;积极引进院士专家高端资源,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创新实践中成就人才,培养了优秀的创新团队。受表彰的科技标兵积极参加“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与技术团队共同攻克一批技术难题,充分展示了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创新激情,为企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受表彰的优秀组织者积极组织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整合各类创新要素服务企业,开展活动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为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共识

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在讲话中表示:“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也是具体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举措。一直以来,河北省重视创新、重视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创新。紧密地围绕地方建设的需要和企业创新的需求,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扩展活动领域,有效推动了人才、技术、信息向企业聚集,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全国表彰中,河北省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王诚说:“陈希书记在2012年11月26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总表彰大会上代表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提出了要求,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不断地深化活动主题、扩展活动范围、充实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把活动不断地引向深入,成为新时期群众性基础创新的一面旗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各位专家、领导及企业界的代表:

为进一步落实贯彻落实我省“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集成推进”的科技工作新思路,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试点示范,今天在这里召开现代农业试点项目专家咨询论证会。省科技厅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邀请了包括两名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对项目进行高规格的咨询论证,厅党组书记、厅长同志在百忙之中到会。

现在我对参加论证会的各位专家、试点项目所在市县领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领导、龙头企业负责人作一介绍:

参加这次会议的论证专家有: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院士、教授,副组长西南大学院士、教授,副组长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大学教授,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会长、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副所长、研究员。

参加这次会议的项目所在市县领导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同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同志,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副书记同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同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同志。

承担项目的科研院所领导有: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党委副书记教授,副校长教授;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副院长研究员;省畜科院院长研究员;省农机院院长研究员;成都大学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

参加本次论证会龙头企业负责人有:省农牧有限公司、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市牧业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的4位董事长,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集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和技术部经理,食品有限公司和县有限公司的2名副总经理。

欢迎大家到会!

这次会议的时间为半天。会议议程主要有三项:一是厅党组书记、厅长同志讲话;二是试点项目汇报及专家咨询;三是会议小结。

首先,请厅党组书记、厅长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二项议程,试点项目汇报及专家咨询。每个项目发言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下面请专家组组长院士主持本次咨询论证。

……

感谢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和提出的宝贵意见!

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三项议程,由我代表省科技厅做会议小结。

今天的论证会安排紧凑、富有成效,不仅是试点项目的论证会,更是项目的咨询会,也是下一步全面启动项目的工作会。借此机会,我就开展我省现代农业试点项目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是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由诸多的要素组成的,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内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发展生产,核心是建立现代农业,支撑是科技,落脚是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对于实现我省从资源消耗型、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具有重要作用。今天,在这里咨询论证的两个试点项目是对现代农业的系统集成和先导示范,为此各试点项目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水平。

二是要抓紧修改完善实施方案。今天我们在这里高规格的召开现代农业试点项目专家咨询论证会,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完善试点项目实施方 案。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高屋建瓴,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意见和建议非常具体和富有针对性,各试点项目一定要针对专家评审意见中提到的问题和不足,抓紧修改、完善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充分体现科技围绕产业的发展动向,按照工程模式设计好项目,在试点项目中把农业科技的攻关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一体化工程设计,围绕产业链,构建技术链,重点突破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

三是建立项目实施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存在脱节,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推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骨干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现和技术联盟,实现科技项目由单兵种作战向多兵种、团队化协同作战的转变,实现科技资源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的转变,实现科技投入产出由小投入、小产出向大投入、大产出的转变,实现科技工作由部门“小科技”向社会“大科技”的转变。项目的实施必须要依托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必须要依托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起我省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四是加强合作,强化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现代农业试点项目是我省农业科技历史上单项经费投入最大的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试点项目涉及的所在市县、龙头企业以及技术支撑单位一定要通力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同时,要加强对各试点项目执行情况、实施效果、资金管理等,省科技厅将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7

在论坛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全国院士专家集中援黔行动—助百企授聘仪式”,中国科协领导、贵州省领导为10位院士颁发了聘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振动工程协会名誉理事长、《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总编辑刘人怀,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徐建国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论坛还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华炜,全国人大常委、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高级经理许振超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会还就企业如何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等进行了典型介绍和互动交流。

本次论坛以“协同创新·科技引领”为主题,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议题,搭建政府与企业、科学家与企业家的互动平台,促进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科技人员的交流合作,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为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献计献策,为促进举办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中国科协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关院士专家,贵州省委组织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有关领导出席论坛;来自科技创新一线的企业家代表、部分地方科协和园区科协以及贵州省企业科技人员共240余人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办公室、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科协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科技厅协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张勤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他表示,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科协将发挥网络密集、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与科技工作者联系紧密等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和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勤对本次论坛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我们每年都搞这样一个论坛,此次论坛与往届相比,特色更加突出、更加扎实,阵容更加强大。”

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在致辞中首先代表赵克志书记对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各位院士、专家发出邀请,希望院士专家们到贵州各地多走走多看看,多提宝贵的意见。

他在致辞中说,贵州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今年将出台一批支持创新发展的扶持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持续提升贵州省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近年来,贵州省深入落实中央人才工作方针和重要举措,扎实推动“百名博士、教授进企业”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将以“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的召开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助百企”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五张名片、四个一体化、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五个加快工作,加快推进平台工作,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学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集中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范围的领域。贵州将借助本届年会的东风,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实现同步小康的关键,重点推进科技工程,实施六大科技行动计划,推动贵州走向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

据了解,助百企活动是第十五届科协年会“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探讨和推动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共同邀请和组织了146位院士和专家帮助全省100家企业,其中院士135位,涉及产学研项目31个,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93个,合作项目金额超过20亿元,项目完成后当年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29.8亿元。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8

作履历,女,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分配至发电厂(公司前身)工作至今,先后任班组技术员、分场专工、分场副主任、生产技术部主任、安全生产部主任、副总工程师等职务。

个人荣誉:先后获“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先进女职工”、“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安徽省十佳女职工标兵”、“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市庐阳区第一届人民代表、中共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总体评价:在发电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女同志屈指可数,从事主要专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且成长为生产指挥系统主要成员之一的女同志更是凤毛麟角。同志凭着刻苦钻研、乐于奉献、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带头人、技术专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信赖。

主要事迹:

该同志长期在发电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她所从事的继电保护专业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靠供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任继电保护班技术员期间,由于她的刻苦钻研、精细管理,该班各项技术台帐、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规范,各种实验报告数据详实,在省电力公司组织的继电保护工作检查中,技术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电气专业是发电厂三大主专业之一。该同志在电气分场任专工和副主任期间,随着专业范围、管理范围的扩大,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深入班组、现场,钻电缆沟、爬变压器,了解、指导攻克技术难题,多次成功承担了机组大修和改造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专家。由她牵头完成的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活动项目多次在厂级及省级比赛中并获奖,为全厂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1月,由于工作出色,同志被调任为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她勤奋好学,开始了从电气专家向机、电、炉等多专业技术管理者的跨越。生产技术部是发电厂生产指挥中心,担负着全厂生产指挥及各专业技术指导、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的重要任务。她主持完成了全厂技术监督、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使全厂技术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她主持完成了2发电机组的热电联产改造,该工程投资四千多万元,改造当年完成,当年即实现向市区供热的目标,为省会市关停小锅炉,实施集中供暖,实现“蓝天碧水”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她主持完成了3发电机组的大修工作,大修后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和性能,降低了3炉排烟温度,提高了3机组真空严密性,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发电煤耗,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她主持生产技术部工作期间,电厂取得了“安徽省电力行业百日劳动竞赛第三名”、“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先进单位”的称号。

她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部主任一职。时值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发电厂5机组(1×600mw)建设基建安装和调试的关键时期。该项目是皖能集团首台60万机组建设项目,也是市最大的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对缓解省会的用电紧张状况,促进市和安徽省的经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同志负责新建#5机组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她组织完成了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各系统图纸、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的绘制编写工作;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监督等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各种化学试验报告单、日志、报表、台帐本的审定印制工作;热控定值、保护定值的审核工作。在#5机组整组启动调试期间负责总协调。每天基本上是从早上一上班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才下班,有时连续工作三十多小时不休息,为5机组的顺利投产和移交运行做了大量工作。#5机组投产后,她负责组织完成了#5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在4月份通过了电监会华东监管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在4月底负责组织完成并通过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对#5机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现场检测工作。

在担任安全生产部主任期间,她牵头组织开展了“隐患治理年”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两项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春季安全大检查、秋季安全大检查、基建项目专项安全大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全厂安全生产基础。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多年来,同志注重总结和积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系统化、理论化。她独自撰写的《发电厂4号机励磁调节器异常情况分析及处理》、《关于新型节能信号灯在现场应用中的问题探讨》、《改善自动励磁调节器,提高其稳定运行水平》等专业论文分别在省电力公司专业会议和有关学术刊物上进行了交流和发表,与他人合著的《发电厂4号发电机定子压圈冷却水管堵塞故障分析及处理》在省电机专业会议上进行了技术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中,同志是一位强者,在生活中,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对待同事她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对待名利,她以平常之心淡然处之,在平凡岗位上树立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超级秘书网: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9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保证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科技人员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即职称,下同),为用人单位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提供服务,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资格是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一般没有岗位、数量的限制,不与工资等待遇挂钩,可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国家通过制定标准条件,实行宏观控制。

第三条、人事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颁发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是评定科技人员是否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标准。

第四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实行分级管理,由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授权组建具有权威性、公正性的跨部门、跨单位的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织,按照颁布的标准条件和规定程序对申请人进行评价。

第五条、凡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均适用本办法。按照本办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由政府人事(职改)部门颁发资格证书。

二、组织

第六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下称评委会),是负责评审科技人员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组织。评委会按评审条件划分的专业组建。一般性专业正高级评委会由有关部委或具备组建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提出申请,人事部批准组建;副高级评委会由人事部授权具备组建条件的有关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组建,报人事部备案;中级评委会的组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参照上述原则决定。特殊性专业中、高级评委会由人事部授权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组建(授权办法见附件)。

第七条、评委会由十一名以上同行专家组成,并应有一定比例的中青年专家。评委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一至二人。根据需要,可按分支专业组成若干评议组。评议组有推荐、建议权,但不是一级评审组织。

第八条、申请授权组建有关专业高级评委会的地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该专业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能代表国家水平;

2.本地区有条件聘请足够数量的评审委员;

3.人事(职改)部门有能力承担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管理工作。

第九条、高级评审委员会的聘请,根据评审工作的实际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的研究层次、分支学科的覆盖面、地区和部门的分布以及评委的年龄结构加以确定。具体条件由人事部会同有关部委提出。

正高级评审委员由人事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遴选、聘请并颁发聘书;副高级评审委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会同有关专业主管厅(局)遴选、聘请并颁发聘书。每届聘期一般为一至三年。

中级评审委员应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职务,其中具备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委员不少于二分之一。具体组建条件和评委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会同专业主管厅(局)参照上述要求制定。

第十条、资格评定办事机构设在被授权的人事(职改)部门,负责受理申请,组织评审,接受咨询等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未经授权组建评委会的地区,应委托已经授权的地区评审。高级资格委托评审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出具委托函,中级资格委托评审须经地(市)级人事(职改)部门出具委托函。

第十二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专业、级别和申报时间、地点,由人事(职改)部门向社会公布。

三、申请

第十三条、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各专业中、高级技术评审条件所规定的申报条件。

第十四条、申请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相应资格评定办事机构或其指定的代办机构提出申请(也可由单位办理集体申请),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申请人在办理申请的同时,提交经本单位确认无误的本人学历、专业经历证明,外语考试成绩和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业绩材料及相应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其中包括能够代表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论文、著作、译作和设计、技术报告等科学技术成果。

四、审核

第十五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收受和审核工作由相应资格评定办事机构负责。对材料不完整、填写不清楚的,可通知申请人在限定时间内补办。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申请人评定资格,两年内不予受理申请,并视情节追究所在单位或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六条、提交评委会的评审材料,应有资格评定办事机构同意送评的印章和负责人的签章。

五、评定

第十七条、资格评审的基本程序是:

1.资格评定办事机构在评审会议前十五天将有关材料分别送达评审委员。

2.评议组根据各专业技术资格的标准条件对申请人申评材料进行初审,包括必要的考核、答辩等,测定其实际水平,并写出初审意见。不设评议组的,由评委会委员分工负责上述工作,对每个申请人的考核、答辩每次必须有三名以上委员出席进行。

3.每次参加评审会议的委员不少于九人,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先由评议组或初审委员介绍初审意见,然后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达到出席会议评委总数的三分之二通过有效。

4.会议结束时,评委会应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中写明评审结论,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签字,并加盖评委会印章。

评委会应建立会议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包括开会日期、出席评委、会议议程、评审对象、评委发言摘要、投票结果等。记录要有会议主持人及记录人签名,并做好归档保密工作。

第十八条、评委会应遵循“公正、准确、保密”的原则,严格掌握标准条件,保证评审质量。在评审评委亲属的专业技术资格时,该评委应主动回避或被告知回避。

第十九条、评委会评审结果由相应人事(职改)部门审批。资格评定办事机构应在评审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将经审定的评定结果通知申请人。获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持评定结果通知书,到资格评定办事机构或其指定的代办机构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六、监督

第二十条、授权部门对授权组建评委会的地区和单位的评定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受理举报、申诉并负责核查和裁定。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评审程序和规定的评委会或委员,人事(职改)部门视情况停止其工作,宣布评审结果无效,直至收回评审权或取消评委资格。

七、费用

第二十二条、资格评定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合理收费。费用由申请人支付,并在申请评定的同时交纳。

收费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由省、部级人事(职改)部门提出,报当地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审批通过的收费标准应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收取费用只限于评定事务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附件:

关于组建高级评委会的授权办法

根据《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试行办法》的规定,为规范评定组织,保证评定质量,现就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下称评委会)的授权办法规定如下:

一、各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的授权工作,由人事部在征询有关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试行办法》第八条,即授权地区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审核确定。为保证评审组织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人事部对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将建立严格的批准、备案制度,凡批准组建的正高级评委会均履行批复手续,对备案的副高级评委会正式函复,并予以公布。

二、具备聘请足够数量合格的评审委员,是申请组建相应评委会的前提,也是决定可否授权的重要依据。高级(含正、副高级)评委会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从事本专业工作一般十五年以上(含就读研究生时间),担任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符合本专业相应级别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

2.学术造诣深,知识面广,在本专业同行专家中有较高的知名度,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和理论研究动态;

3.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全面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成果评估、项目鉴定或有解决重大、疑难技术问题的经历;

4.政策观念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能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评定纪律,热心资格评定工作;

5.具备完成资格评定工作的能力,在聘期内有参加评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三、授权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的范围只限于实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并已颁发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专业。按本办法组建资格评审委员会后,原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即停止工作。

四、在符合组建条件的前提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除外),原则上每个专业分别只设正、副高级评委会各一个。选聘一般性专业高级评委会委员时,应掌握同部门、同单位的评审委员原则上不超过三分之一。部委所属驻地方单位需要组建一般性专业副高级评委会的,经人事部批准可以作为专业评审点开展工作,选聘评委时一般也应按照同单位的评审委员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原则执行。

五、申请组建正高级评委会或进行副高级评委会备案,均应有正式报告。报告除包括申报专业在本地区的规模,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等情况外,申请组建正高级评委会应同时报送评审委员审定表;申请组建副高级评委会应同时报送评委会备案表。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0

6月5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和第一电动网主办的“2013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能源客车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洪任初、秘书长王丰余、副秘书长袁建光、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总经理巴振东、深圳市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生、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总经理蔡健臣、福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若兰、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任初在致开幕词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智慧交通’系统的构建,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车的发展,也重点朝着公共交通示范应用方向在深入开发,我们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正是要利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城市公交技术革新和运营模式转变,以此来适应时展的需求。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技术革新与进步,在推动我国新能源客车的技术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实现节能交通、环保交通、智能交通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下一阶段,我们会继续加大城市公交技术学术活动的深度和强度,为推进我国低碳事业、构建‘智慧城市’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副理事长、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总经理巴振东向大会作《2012—2013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工作报告》。2012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支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主办了“全国首届公共汽车节能大赛”,这次大赛由来自全国28个城市的33家骨干公交企业协办、14家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派车参加,同期还举办了“2013中国绿色公交节能峰会”。二是推进公交技术革新与创新活动,近年来,在技术专业委员会开展的全国公交科技进步企业革新能手、节油王等评比活动推动下,各地公交企业深入开展一线职工的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活动,比如北京公交培养的工人技师在技术革新中,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可节约保修费近百万元。三是推进公交信息化发展,打造智慧公交。4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公共交通信息化推进大会暨颁奖典礼”对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承担的学术课题获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技术专业委员会派员承担了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委托的新能源课题,完成了《中山市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应用技术与运营管理研究》课题,该课题成果荣获2012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五是组织成员赴国内外考察交流新技术。技术专业委员会配合学会,赴南欧考察了其公共交通概况后得出结论,希腊的雅典、西班牙的马德里、葡萄牙的里斯本等城市在构建立体的、统一的公交体系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管理方面的经验。

巴振东在报告中对技术专业委员会2013—2014年的工作做了规划:一是开展公交技术进步系列考察交流活动,将组织会员单位参观学习常州公交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情况、6月21日在株洲召开“在线充电式新能源公交客车(国际)交流会议”、8月下旬在贵阳召开LNG公交车应用学术研讨会,另外,组织开展好2014全国公交系统的科技进步企业、技术能手和“节油王”评选活动”;二是支持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三是协助学会办好第二届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驾驶园》杂志社、中国公交信息网联合主办的这项赛事的总决赛将于今年的9月11日在天津举行,必将掀起一场节能减排的绿色风暴;四是协办“2013上海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装备展览会”,展览会将于11月27日—29日举办。

会上,深圳典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昆、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作了《侧窗自爆系统项目》和《智能运营系统最新应用》的介绍。

在随后举办的新能源客车创新论坛上,主办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秘书长王丰余、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致辞。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蔡夏英、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生、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夏邦金、安徽安凯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良平、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司海建、福建省福工动力技术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洪思明、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野等先后做了主题演讲。在论坛的沙龙环节,福建省福工动力技术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洪思明、福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若兰、重庆城市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龙、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翔成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选择与补贴退出曲线”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经过一整天的总结、讨论,会议和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1

6月13-14日,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14届(2012年度)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来自国内纺织面料及服装企业的300余名代表参会。研讨会以“发现需求整合资源有序创新”为主题,重点剖析了新形势下中国纺织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新动力和新模式,针对新需求,结合新优势,特邀行业协会领导、国际流行趋势专家、院校学者和实力企业家等10多位嘉宾分别从战略实践、色彩管理、材料技术、潮流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和新技术应用水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培荣,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时尚谷)总经理胡松在会上致辞。

本次会议共分为战略与实践、材料与技术、专题论坛、趋势与设计及总结报告五大部分。战略与实践论坛特邀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对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宏观分析。此外,陈大鹏还深刻剖析了中国服装企业发展对于面料开发的切实需求,阐述了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创新模式。大会同时还邀请了色织龙头企业鲁泰集团总经理科技助理兼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建祥、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精纺总厂副总厂长兼总设计师刘刚中、广东健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华英等分享了超越市场需求、构建极具竞争力、快速市场反应等方面的产品创新模式,探讨产品开发经验。

技术与材料论坛围绕新纤维、新产品和新技术,特邀了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施楣梧、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制衣学系高级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胡军岩、《纺织导报》主编董奎勇等专家学者分享了国内外新型材料、特种材料、功能性材料领域的开发动态,同时结合来自新材料加工企业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详细阐述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针对目前纺织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展会主办方还邀请技术专家就一些具有低碳环保特征的新型染整技术和助剂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指导和讲解。

在趋势与设计论坛中,来自国内外的流行趋势研究专家对2013/14秋冬的色彩、面料和服装进行了信息分享,为产品开发人员进行下一季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方向和思路;同时,来自著名品牌的采购代表结合自身的品牌定位分享了未来的材料研发方向,并且针对国内面料企业如何对按品牌需求提出了更多建设性的建议;资深品牌模式研究专家对快时尚品牌的设计和营销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国内企业进入品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研讨会上,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结合会议主题从消费趋势变化出发,重点分析了目前纺织行业的市场状况和需求特点,围绕如何整合资源、构建有序的创新体系模式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讲解,为企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产品创新战略。

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2

本次“成都照明及LED 展”开幕式邀请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博、成都市博览局局长母涛、成都市锦江区区委常委/ 区委宣传部部长刘晓博、成都市博览局副局长王欣、成都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曾松、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处处长李平、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轻工处处长罗峰、深圳市LED 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周密、四川省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高言康、四川省市政市容协会会长杨启厚、四川省电气照明学会理事长陈白瑶、爱灯堡灯饰采购中心总经理雷凤、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研究所所长荣浩磊、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小波、德纳展览集团董事长潘伟等,德纳展览集团董事长潘伟、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小波致辞,会后领导及嘉宾参观展会对展会给予高度评价。

国内外知名品牌,蓉城绽放

展会总展出面积3.5 万平米,企业达500 余家,展会完美展示照明及LED 整个产业链,集结包括:欧司朗、通用、华体照明、蓝景光电、新力光源、雷士照明、柏狮光电、雷曼、勤上光电、飞利浦、三雄极光、雷迪森、强力巨彩、彩艺光电、森信、零奔洋、蓉胜照明等国内外顶级LED、照明品牌,众多新新技术、新产品首发,满足了来照明及LED 行业的国内外采购商的需求,同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和开拓西部市场的平台,得到了采购商及专业观众的一致好评,据悉,有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香港、台湾、巴基斯坦、印度等10 余个国家及地区的8 万余专业观众参观采购。本次展会预计成交量将再次突破上届亿元大关,并有可观的上浮比例,名副其实的成都专业展会标杆展会,中国第二大照明及LED 行业盛会。

部级行业协会、机构加持,高端配套活动精彩呈现

本次展会以上届展会一个展会带一个配套活动的形式,档次提升,联合部级行业协会、相关机构共同打造,以每个行业细分从专业性的角度为行业服务,针对展商及参观商所关心的课题进行相关活动的策划,吸引了行业各个领域人士的踊跃参与,展览+活动的形式精彩呈现。

(一)Green Lighting “绿动中国”——中国西部(成都)LED照明应用与市场

发展论坛

4 月10 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5 号馆,以“LED 西部机遇,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为主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联合大会组委会共同打造的中国西部LED 照明应用与市场发展论坛盛大召开。邀请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博、成都市城市照明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孙卫平、飞利浦中国高级照明设计总监/ 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姚梦明、国家半导体联盟副秘书长/ 重庆市LED 照明研发与产业联盟秘书长陈伟民、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行销中心协理林依达、阿里巴巴采购商城LED 照明行业资深运营专家陈业东、上海莹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卫东、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政府关系及业务拓展高级总监张科、德凯质量认证( 上海) 有限公司经理厉 梁等精彩主讲,来自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组织、企业高管、设计院所、工程商、经销商、用户单位等齐聚一堂,探讨如何共同开拓西部LED 照明市场。会议圆满结束。

(二)2015设计师对话LED照明厂商高峰论坛

以“对话企业·设计未来”为主题,四川省电气照明学会联合大会组委会连续三年打造的“设计师对话LED 照明厂商高峰论坛”于4 月11 日下午在成都新会展成功召开,论坛就LED 照明设计与生产为主题进行深度探讨,峰会邀请到: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研究所所长荣浩磊、飞利浦中国高级照明设计总监/ 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姚梦明、国家半导体联盟副秘书长/ 重庆市LED 照明研发与产业联盟秘书长陈伟民、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刘宝忠主讲,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