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石化工程论文

石化工程论文

时间:2022-05-17 13:30:16

石化工程论文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1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石油工程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职工,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管理者对基层职工的关爱,会让职工感受自己在企业内是备受尊重的,精神得到极大满足后会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一定成效后,职工将会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会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上,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还能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文化。

二、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创新路径

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亦称为规章制度、管理标准,是企业制定的包括规范企业生产、经济、技术等活动的规则、条例、程序的集合。促进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必然的,其主要创新路径如下。1.创新组织机构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日常经营的基础支撑,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物,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息息相关。组织机构的创新可以从对组织机构重组改制入手,实质是对企业制度的创新[2]。在创新企业制度中,组织机构必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全新的委托关系、分权和集权的要求相适应,以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2.创新技术管理这是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技术的创新不仅是创新技术问题,还是创新管理问题。技术创新应该从研发入手,逐步形成技术的产业化,并推广上市。石油工程企业自身特定的高科技、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相关。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利用新的工艺方法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技术、资金等生存经营要素能随意转让,但只有人力资源无法自由转让,因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这就决定了石油工程企业管理的创新,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以往的管理体系,将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传统的财务管理转换成人力资本。

三、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融合的创新

企业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而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发展中形成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二位一体”关系。因此,为了促进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将两者有效融合。1.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石油工程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体现,推动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石油工程企业内部和单位之间、职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都渗透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仅是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创新的内容。石油工程企业要积极组织和开展一些有石油工程色彩的文体活动,这是强化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手段,能帮助企业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企业职工之间的情感,是企业柔性管理的重要体现。2.利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石油工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念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性质。可见,只有与石油工程企业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才能促使企业管理制度更具执行力。企业管理只是企业管理者按照所指定的管理制度开展的工作协调和合作,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建设,以有效的开展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企业的管理要以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为导向[3]。在执行企业管理制度中,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会逐步渗透到职工的个人价值取向中。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内部积极树立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贡献做大力量。

四、结语

总之,推进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在促进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同时,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要将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利用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作者:王建博 单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2

中国石油化工始终将工程技术开发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工程设计单位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已有的科技成果转变成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借助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工程技术开发创新的快速发展。对于炼油技术而言,更是凭借着工程技术集成创新提升了自身的设计与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同时还能达到多种石油产品的需求。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懈研究与开发之后,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扩展领域,包括分子模拟、计算流体力学等技术也在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4]。其中,前者在催化剂研发、油品添加剂设计等方面有着突出贡献。

2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展望

为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国石油化工立足于自身的长期发展,严格执行科学发展观,以此来满足国内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然将会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2.1炼油领域

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化工必然会继续加大对炼油布局和装置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力度,从而扩大装置规模,并提升其系统性。这样一来,中国石油化工将会朝着规模炼化企业群更加迈近一步,进而达到炼化一体化水平,同时有效减少能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从整体上实现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石油化工将以过程系统工程技术为重要纽带,坚持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研制清洁汽油与柴油生产技术、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以及非常规原油加工处理技术。

2.2清洁生产领域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中国石油化工将会继续关注环境友好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生产与经营中严格遵守节能、绿色等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排放量[5]。与此同时,还会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路线,降低“三废”的排放量。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实现清洁生产,即四用节约型能源,采用最节约的工艺,并生产出耗能最低的产品,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先进的节能、节油、节水、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有害物质,如SO2,CO2的空气排放量。其中,在对新型技术进行开发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对清洁生产工艺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从而争取在源头处对污染气体与物质的产生管理,以此来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同样也是清洁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三废”排放的控制水平。而环保技术同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废物回收与副产品的二次利用工作,以此来达到废物处理、废物再生的要求[6]。

2.3前沿科技创新与应用领域

要想促进我国中国石油化工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石油化工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只有形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全新的技术、理论及方法,才能使石油化工行业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扩大对新兴业务的研发,研制出高效的替代化工原料技术,加大对先进生物质能技术的攻关,充分发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优势,在石油化工领域增大化工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技术的扩展应用,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使石油化工在应用领域及技术方面做出创新。

2.4工程设计领域

在结合当前中国石油化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注重设计能力的提升,应遵循“以工程开发为主,引领国内整体发展水平”的理念,形成以技术带动发展的目标,实现科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间的转化,促进生产,提高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大型化工技术,努力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我国在炼油化工技术、大型化化工设备方面的不足。将智能化设计技术、工程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将智能化二维方案设计系统应用进行深层次探究的基础上,加大对三维协同设计的开发力度[7]。此外,还应将系统知识库、数据库有机综合起来,使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健全的资料数据库,提高三维工厂设计能力,扩展应用范围,最终达到中国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

3结语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3

1国内外石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分析

石油工程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仍产生很大的地区性矛盾。尤其是针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我国的工程信息化建设体制还不够健全,有的还处在刚刚发展的萌芽阶段,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因此,要实现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将石油工程信息化体制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够在石油工程化建设中,更好的利用信息化的强大力量,从而推动石油业的迅速发展。生产经营在企业当中是保障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所以企业要结合实际的经营状态来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和生产模式,从而高速、准确的将企业最新信息传达给下属的各个部门,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对于石油工程来说,它的生产模式是一套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要做到共同参与、互相合作以及共同的去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手段的最佳运用和加速企业发展的步伐。

2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首先要实现标准化、统一的生产运营模式。企业之间在个体和专业之中的生产模式都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所以在生产运营的模式上就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来实现生产运营模式的标准化和多元化。使各个部门个单位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共同存在于一个可全程覆盖的网络运营中,通过信息的采集,实现运营模式的统一经营、调整和指挥,从而实现生产的高效化、科学化。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高速运行,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石油工程建设对以往的分专业管理的模式已经无法感到满足,这就需要对各个部门加大整合的力度,实现管理的统一化,高效率的解决集成数据存在的信息问题,为石油工程的深入建设与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要想实现石油工程建设管理数据模式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就需要将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实力,为企业营造更高的效益,是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各项业务的发展规划相融合,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单位,而是要求实现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环境也都随之变化着,所以企业也要随之做出及时的产业调整。为了使施工的方案更具有准确性与科学性,就要对系统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合理化的验证,为石油工程的开采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要想实现石油工程信息建设理念的具体落实,也需要我们严格的实行合理的制度标准,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只有员工更好的将所学发挥到实际操作上来,才会实现技能培训的最终目的,将知识转换为效率。对国外先进企业进行现场视察,学习其中的先进技术,营造适合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健全石油信息化建设的的管理机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进步,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坐标。并将其与预期目标做出整合与比较,努力缩小差距,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我国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广,将国外的合理成分与科学的生产方式运用于我国石油工程建设中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结束语

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石油工程开采的必要前提,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提高整个石油开采的发展速度,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良好的铺垫,努力找出适合我国石油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加快整体的运作速度,为石油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的指导,规避不必要的损失和走不必要的弯路,使其更加科学化、速度化、现代化。

作者:赵澜 单位:新疆耶路高特工贸有限公司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4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命脉,是石油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石油企业的传承优势,加强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坚持以人为本,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石油企业的日常工作内容中,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得到提升,保证石油企业能够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下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石油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措施 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简称,其指的是具体的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有意识的对人们的思想政治进行有引导,达到改变人们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石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储备资源之一,加强对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石油企业始终处在正常、健康发展路线上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发挥企业员工创新力、主动性以及团结能力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讲,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党的理论的充分应用

党的理论的应用是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高举党的理论旗帜,加强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将党的理论内容贯彻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中,将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全面的应用到石油企业自身的管理和经营工作中,确实将党的理论当成是石油企业主要的思想政治内容,保证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纯洁性。此外,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党建工作的关注,加强对党的发展过程中对处理各种关系的具体措施的学习,应用党的理论来研究关系企业发展和改革的诸多问题,促进党的理论的先进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进而有效的帮助石油企业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也更加充分的充分党的理论的先进性作用。 二、加强对以人为本原则的应用

以人为本原则是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也是保证石油企业能够更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内容。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清晰明确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以党的理论为指导、以企业的工作内容为实践的工作内容,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企业以人为本,人以企业为家”理念的宣传,实现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创建。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精神状态的关心,丰富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业余生活状态,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加强对员工工作过程中奖惩措施的应用,确实将石油企业的发展效益与员工的生活效益结合到一起,进而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加有效的发挥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石油企业的员工也处在进步的状态中,更加良好的完成思想政治工作。 三、加强对企业文化精神的应用

石油企业文化精神也是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对石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状态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事实上,石油企业的文化精神一项都是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把利器。在石油企业经营发展之初,涌现出了无数的员工榜样,他们爱岗敬业、为国奉献的精神一直传承到现象,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实的具体状态,加强对石油企业传承的奋斗精神、艰苦精神以及奉献精神的应用,在解决员工现实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员工在思想政治上出现的问题,使企业传承的奋斗精神能够在员工的思想内容中生根发芽,进而更加有效的为员工的努力奋斗、为国奉献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此外,石油企业文化精神的培育也应该充分结合新时代的党的先进理论,保证石油企业的文化精神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革命性以及传承性,确保石油企业内部的文化精神仍然恪守着党的理论的引导,同时又具备以往的努力奋斗传承性,更好的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

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应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石油企业的日常工作内容中,通过对工作标准、工作岗位、工作目标、工作责任等内容的具体设置,激发员工内心的使命感、传承感,为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土壤,也更加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作用。石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标准,优秀的工作成果,通过对严格要求的应用,有效的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应用的目的,进而更加有效的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进步,也更加有效的在工作过程中引导员工思想政治状态的改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石油企业应该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思考和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对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石油企业应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到企业的实践内容中去,保证员工的思想政治状态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郁梓.如何做好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管理观察,2012(35):40-41.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石油加工》 课程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6-02

【Abstract】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and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in petrol-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he several ideas abou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patterns were put forward: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teaching materials,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lass hour,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for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creas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ing examination system. It is important to play its rightful rol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rientation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Petrol-processing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mode Practice teaching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各类高素质的工程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高等教育核心的课程,是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同时,在一定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1、2]教学模式居于中介位置,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应用。探索建立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的工程师面临的重要课题。[3]

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质,国家一贯都非常重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其中,油气储运工程是该工业中的中游产业,是连接油气产、运、炼、销诸环节的纽带。与石油的勘探开发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输送介质的多元化,油气储运专业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而作为炼油行业主干课程的《石油加工》,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根据《石油加工》教学目标的特点,该课程教师急需认真探索创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石油加工》课程教学分析

1.《石油加工》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石油加工》课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是一门知识体系庞杂的综合性很强的工艺类课程,主要任务是把原油高效合理地加工为产品,研究对象为非理性的、动态的、开放的石油加工工业化装置,包括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催化加氢等各种石油加工过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新工艺新标准很多,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各种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原油加工方案等。石油加工所涉及的方法、过程均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非常密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在广泛的基础知识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如何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掌握石油产品的化学组成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2.《石油加工》课程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石油加工》中,大多数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单一,纯粹依赖多媒体教学,沿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动性,缺点是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适应教学,独立思考的空间不多,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普遍对相关知识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普遍不重视,虽然开设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化工基础课程,但普遍化学基础理论不够。《石油加工》课程的课时为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时,没有根据课程特点分配相应的实验教学课时,且理论知识的叙述性较强,相对枯燥,如果没有实践环节,那么学生学过理论知识后很容易遗忘,当需要派上用场时,却不知所措。石油加工课程无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与之相称的重要作用。

二、《石油加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

1.挑选合适的教材,合理分配课时。

现在有关《石油加工》的教材大多数是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门适用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材很少,所以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挑选适合教学使用的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还要适当增加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国家颁布的新的质量标准。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石油加工的基本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据调查,目前各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开设的《石油加工》课程大多数只安排理论课,很少进行实验教学,实际上,许多高校都具备开设实验课的相关条件,理论课和实验课并重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保证一定比重的实验课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提倡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基础理论知识拓展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例如对于炼厂气的加工利用,可以结合有机化学中C1~C4烷烃及C1~C4烯烃的主要化学反应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炼厂气的合理加工利用途径。对于石油的蒸馏过程,可以通过比较与化工原理中二元精馏的异同点,掌握原油蒸馏的特点。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讨论,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兼用课堂讨论、参观考查、读书报告等辅助形式,既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进行大容量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与石油加工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同时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的互动。

在《石油加工》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对比式的教学方法。石油加工是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中需要经常比较各种加工过程的异同点,利于学生记忆。例如催化裂化和催化加氢是典型的石油加工过程,可以从主要生产目的、原料、主要产品、工艺流程、石油烃类的主要反应、催化剂的性能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工艺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增加实践教学,改革考核制度。

石油加工过程错综复杂,专业实验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较接近实际的真实体验,发挥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的桥梁作用。通过专业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认识石油加工工业生产特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在进行专业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我院前后购置了原油实沸点蒸馏、催化裂化、催化加氢、延迟焦化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装置,也购置了各种先进的油气分析仪器。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对于我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特色偏重于成品油的储运,因此,只有掌握各种石油加工过程的特点,采用仪器方法,可以清楚分析各种加工过程得到的油品的特性,才能提出合理的油气储运方法。

在进行专业实验时,因为课时较少,对于类似催化裂化等大型的实验装置,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的方式进行,而对于催化裂化产物分析实验,应保证每位同学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自助与互助结合。

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学生的平时成绩占30分,期末卷面成绩为70分。平时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出勤;一为平时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几乎不能真正区分认真学习的同学。改革单一的考核制度,进行过程考核,以便对知识进行更全面的考查。具体的方式为:在平时考核中,增加课堂讨论以及学生提交的小论文的分值,一定程度上保证成绩的真实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实践过程的考核,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我学院的期末成绩以开卷考试为主,但应增加活分析、活应用的试题,减少分值。最好进行连续多次的考核,通过多次评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的动态系统。在《石油加工》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国瑜.关于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4):22~24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6

英文名称: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064X

国内刊号:61-1435/TE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石化行业;运营管理;存在问题;改善对策

一、我国石化企业采取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法的优势

(一)可以提高石化企业各类经营工作的效率。石化企业如果能够自动执行的作业任务,这样不但其自身的生产水平会得到充分的提高,同时企业各类经营活动的工作效率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类似于石化企业这样的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应用了先进的测量设备和计算设备,进行收集裂解炉炉温数据的工作时,负责这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数量不但能够减少,同时收集的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能够减少石化企业自身的运营时间和运营成本。当石化企业采取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法时,生产厂内的工人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就会减少,那么工人进行生产活动所犯的错误也就会得到减少。比如说当石化企业应用与自动挂牌的解决方案是相互共享的电子标签时,主厂周转期内需要处理的锁定数以及总标签数都会得到减少。

二、我国的石化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石化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企业制造智能化以及企业制造执行与管理等方面的软件的应用程序以及解决方案,但是对于石化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现阶段还没有开发出来比较健全和完善的软件解决方案以及应用程序。

同时,我国的大部分的石化企业的传送数据的方式还是传统的纸张传送的方式,即便是手动操作方法管理大部分的生产厂的运营流程,当它想要真正的采用运营管理的自动化系统时,它也只能是在班组等小范围内的部门实现,一个运营管理工作的解决方案只能够解决石化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需求,由于供应商的区别,不同生产单位中所采用的程序和软件都是由不同的软件开发商进行研发设计的,因此这些程序的运行都是在不同的平台上的,这样石化企业之间要想直接共享操作和集成就也是很困难的了。

此外,在我国石化企业中已经应用的很好的企业制造智能化以及企业制造执行与管理等方面的软件的应用程序以及解决方案中,可能也是包含着石化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的,但这些解决方案和应用程序的核心工作都是衔接、维护以及供应等工作,它们并不是将运营管理作为生产厂的主要工作目标,因此它们也就无法达到运营管理工作中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那么它们在功能领域中的互相的操作性就必然也是比较差的了。

成交量 挂牌量 挂牌价格

全市 3733 28719 19901

玄武 326 2324 15534

白下 140 5446 15536

秦淮 236 1244 12564

下关 464 2342 14545

三、我国石化企业运营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石化企业一直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即使是石化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情况下,石化企业也在积极的引进国外发达国先进的运营管理理论、运营管理技术以及运营管理方法,这对提高石化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石化企业也还没能够真正的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技术以及方法所发挥的作用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明显,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还是远远不够的。(1)我国石化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相对来讲还是很低的,其运营管理的模式也还是比较粗放的。(2)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管理理论、运营管理技术以及运营管理方法在我国石化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还不够理想。(3)我国大部分的石化企业所面对的安全管理的形势也都是很严峻的。(4)由于石化企业的信息化的总体水平是很差的,这就导致了企业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四、我国石化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石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优势,他们就必须顺应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潮流,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特点,创建一个更加柔性、更加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无论是企业的组织架构、技术情况、政策环境,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基础设施、合作文化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操作流程,都应该具备先进的配套条件,当然这也是一个企业应该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石化企业采取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法的优势、我国的石化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石化企业运营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我国石化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现阶段,石化作业应该算是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它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石化企业必须通过提高业绩和降低成本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石化企业要想确保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并且真正的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运营管理的安全性以及增强公司员工及团队的责任感,就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的科学运营管理的解决方案。另外在面对当前的时刻都可能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石化企业在应用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法时还应能够依据实际的情况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从而真正的确保石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l]黄淑和.中国石油行业分析报告[R].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z

[2]王欢.浅谈现代企业的创新管理田.科学文汇,2006.s

[3]刘德佳.石油企业生产运行与管理应用技术阿].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8

岩石蠕变特性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很多的岩石工程问题都与岩石蠕变性有密切关系。大量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岩石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1939年Griggs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提出砂岩、泥板岩和粉砂岩等类岩石中,当荷载达破坏荷载的12. 5%~80%时就发生蠕变的观点。在此以后的几十年里,很多研究者相继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了岩石蠕变研究。本文从文献的角度来介绍岩石蠕变特性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典型岩石蠕变变化曲线

由上图可知,在加载的瞬间,岩石产生一个瞬时弹性应变, 此后岩石变形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岩石蠕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蠕变(减速蠕变)阶段、稳定蠕变(等速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

二、蠕变特性研究

陈祖安等人研究了三轴应力下岩石蠕变扩容的微裂纹扩展模型.介绍了岩石内部低温蠕变下微裂隙扩展的原因:一种是裂纹增长受化学反应作用,一种是裂纹扩展是扩容和流体渗透的耦合作用结果,第三种原因是岩石介质本身的多层次时间消耗性,有流变性,导致微裂纹随时间扩展,而微裂纹扩展的结果,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蠕变扩容,即应变随时间膨胀。侯公羽从混沌行为的角度来研究岩石的蠕变特性,揭示貌似随机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简单规律,以求利用这些普遍遵循的共同规律来解决一大类复杂系统的问题。通过蠕变混沌特性的流变模型法和实验法的研究,分析了其混沌行为的演化过程、进入混沌的通道以及混沌发生的条件,讨论了两种方法的现场工程应用问题以及相关参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潘长良等采用不可逆热力学方法,在Biot粘弹性发展方程的基础上引入能反映材料内部结构变化和损伤的结构参数按其对Helmholtz自由能和发展方程的影响,推导出岩石非线性蠕变一般发展方程,并研究了单轴蠕变时岩石的非线性蠕变行为。

三、岩石的蠕变模型研究

同时,采用分级加载通常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岩石蠕变的全过程,缩短了实验周期,它是常用的一种蠕变实验方法,文中还介绍了分级加载条件下的蠕变试验资料,证明分级加载岩石蠕变方程的正确性。吴秀义等采用模型法研究了水压与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岩石蠕变模型,并提出了修正过得Burgers模型。对Burgers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在水压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岩石的蠕变模型,不但可以描述岩石在水压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初始蠕变和稳定蠕变阶段的蠕变特性,而且也可以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特性。

四、岩石蠕变模型研究进展及问题探讨

马柯等从四个方面综述了蠕变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岩石蠕变的基本理论和本构模型和岩石蠕变模型的改进与发展。并指出了在岩石蠕变的三个阶段中利用经典本构模型均很难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研究者们通过新的元件或者改进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岩石蠕变实际曲线,基于损伤理论的岩石蠕变模型是近年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可以很好的解决岩石微观裂纹所带来的蠕变、随着岩石深部工程的发展”岩体受到周围实际环境下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而研究含水量的变化与水力和其它应力耦合下的岩石蠕变也是今后的重点。

五、总结

岩石蠕变模型极大的丰富了岩石蠕变理论,很好的描述了岩石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尤其是研究第三阶段岩石蠕变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岩石的受力不均匀,受周围环境影响很深,不可预测的因素随时存在,现实中的岩石并不是理论模型中的简单的一维组合,而是复杂的三维情况,并伴随有水、围压和温度等作用故加大了岩石蠕变特性的研究,研究岩石蠕变特性,应从各角度,各方向着手,预测岩石蠕变的发展趋势可对今后的有关岩石方面工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忠亭, 罗居剑.分级加载下岩石蠕变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218-222.

[2]陈祖安,伍向阳.三轴应力下岩土蠕变扩容的微裂纹扩展模型[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1):156―160.

指导教师:马强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石油工程也随之增多,石油工程建设条件复杂、周期长、资金消耗和投资风险大,其建设过程离不开内部审计。石油工程的内部审计在油田建设工程的投资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资金科学高效使用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石油工业投资效益的重要抓手。但在实际操作中,石油工程的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风险,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成为石油工程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石油工程内部审计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工程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轨道,但是石油工程在建设中涉及项目多、不确定性因素多、投资数额大,且牵扯到人力、机械、管理等多个方面,所以对其进行审计存在一些风险。

1.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对石油工程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开发、钻井开采等各个项目和工艺进行了解。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工程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比较缺乏,不少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制约了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

2.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的审计质量取决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经济、建设等资料的完整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内部审计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3.对利益的追求引发审计风险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追求低成本和施工单位追求高利润的利益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无论审计结果如何,对一方有利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这就给强势一方提供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机会,从而对审计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传统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引发审计风险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油田工程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投资总是按月或按批次下达计划,造成了投资计划的不均衡性,在某一时间段内工程量会比较大,石油工程内部审计也比较集中。工程审计需要对工程建设图纸、建设和竣工情况等进行研究,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那么了解项目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如果工程建设时间集中,那么审计时间也会比较集中,造成工程审计的时间不足,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出现纰漏,又会造成人们对审计情况的质疑或否定,从而引发较大的审计风险。

5.工程信息不对称引发审计风险

有的石油工程审计部门参与工程事前和事中审计,但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讨论和管理中却不能参与,不能在宏观上对工程进行审计管理。石油工程涉及材料较多,有时对一些新型材料无法获悉具体价格,即使通过询价等方式获得价格,也很难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对审计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6.工程审计的滞后性引发审计风险

现在大部分的石油工程审计都是竣工后的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审计,也很难把握审计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从而很难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石油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业道德,使其在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石油工程各个阶段和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审计误差。建立全程审计跟踪制度,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论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过程。通过充分运用新型审计软件等,明确审计介入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健全审计质量考核和奖惩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坚持主审复核制,及时对工作底稿、审核数据、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并结合考核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奖惩。

3.严格工程审计程序

加强工程事前审计,重点审计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文件是否健全、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合同是否符合标准等。加强工程事中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坚持做到开工前现场勘查原貌、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施工后查看竣工情况,并对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备案,同时,着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计,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适。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坚持“未经审计、不得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花费合理、手续健全。

4.采取措施分散审计风险

采取签订“承诺书”制度,强化工程造价审查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责任,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造价审查等审计内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资项目时间分配均衡性的考核,保证项目时间安排的科学合理,分散工程审计的时间压力。

5.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现在石油企业的审计部门基本上已经独立,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是要确保无论是制定工程审计计划、开展审计业务和审计查证,还是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都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事实上的独立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石油工程进行审计是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工程审计中,存在一些审计风险,只有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规避措施,才能全面提高石油工程内部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玉娟.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审计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9).

[2]魏东胜.关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江苏商论,2006(07).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石油工程;综合管理体系;优化

石油工程,属于是风险系数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于工程项目具有高成本、周期长和工艺复杂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运营的过程中,要涉及到诸多的问题。为了使石油工程的各个环节能够平稳而有序地进行,需要对企业进行长久规划。越来越多的管理规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石油企业的运行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将与石油工程相关的各项管理因素,包括公共元素在内,进行优化整合,使这些元素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在综合管理体系当中,除了质量管理和内控管理之外,还将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HSE)纳入其中,包括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ERP)以及安全标准化等等,将这些元素经过整合后,建立起一体化管理体系(QHSE)。

1.石油工程综合管理体系架构

为了推进大工程建设,新疆油田针对一些重大项目强化科技攻关,以提高单井产量。为了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精细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特别是HSE管理体系,更突出了新疆油田的特色。本论文采用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通用模型作为管理原则,对石油工程的综合管理体系进行描述。

1.1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又被称为“戴明环”。这一理论最早是在二十世纪30年代提出的,提出者为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20年后,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将这一理论推广,并使其广泛普及。因此,PDCA循环被命名为“戴明环”。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质量管理当中,成为了具有科学性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PDCA循环的运行模式

1.2根据PDCA循环原理构筑工程综合管理体系

1.2.1综合管理体系的结构

石油综合管理体系在建立之前,要对管理体系的有所要求,并在此基础之上明确管理职责。对于综合管理体系,要按照一定的方针,设立企业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识别。一旦工程综合管理体系确立下来,就要将其中所涉及部门的权利和职责确定。任命有关管理人员,并令其为代表,对部门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设计,以实施规范化管理。与此同时,还要构建协商机制,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相关单位之间,都可以通过密切沟通完成各项事务。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要经过评审之后才能得以实施。

对于石油企业来讲,资源管理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除了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之外,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管理等,都属于是资源管理范畴。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加强企业的绩效考核,并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建立起企业的集体荣誉感,并为促进石油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ERP),在对多种资源实施计划的基础之上,建立起物资、资金、信息等相一致的信息管理平台。要使这一信息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就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强调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建立在可靠的信息的基础之上,以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卓有成效。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合理性,还要对内部环境进行评估,并且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无论是预期产品,还是非预期产品,其完成的过程中都要进行监督。在管理体系的检查和改进活动中,绩效的监视测量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要对所监督的每个过程都要做出评价标准。

1.2.2综合管理体系的档框

石油工程综合管理体系可以分为管理手册、程序以及作业档三个层次。管理手册,主要包括有综合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文化理念和方针等等。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将其建立在企业的安全理念、文化理念之上,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程序档中,对于具有满足共性需求的通用档,则可以将其设立为通用化程序档;对于每一个管理体系的专业性需求,则可以建立个性化程序档。

2.综合管理体系优化

2.1管理队伍优化

对于综合管理体系的建构,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这就容易造成前后所使用的标准不同,从而无法做到统筹规划。作为一个管理体系,要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才能够进行有效运作。当其被应用到实践中之后,就要根据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使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而在运行的程序上,实施监督检查等控制机制。随着各种认证指标的出台,石油企业也应该积极地对多种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建立起具有专业技能的知识性管理队伍。

2.2构建动态的管理体系

为了使综合管理体系在石油企业的应用中具有持续性,就需要建立起动态的管理框架。

管理体系要经历四个主要过程,即管理、实现、测量、分析。在机构的设置上,也要根据这四个过程来完成,以使相互之间协调配合,步调一致。具体而言,在建立组织机构的时候,要根据管理经验来制定,然后将职能分配给各个部门。

使用档案化的管理体系,将每一个程序都系统地记录下来,并且程序化管理,使其成为管理体系完善的重要依据。管理体系在实验运行阶段,还需要经历监督过程,经过分析后,做出评价。经过了考核之后,可以将管理体系的优点和不足都暴露出来,以实施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化。

3.构建综合管理体系的优势

构建综合管理体系,可以使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相互协调工作,避免了由于职能重叠而重复劳动,造成了资源浪费。实施档案式管理,可以使繁琐的记录工作得以简化。过多的检查和审核,会对基层的工作人员带来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所以尽量减少确认程序,推进体系认证。优化石油工程综合管理体系的队伍建设,可以使管理领域之间优势互补,使企业绩效得以提高。

4.总结

综上所述,石油工业属于是风险系数很高的行业,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必要的工作。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建立综合化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树立综合管理理念,优化综合管理架构,可以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张喜亭.石油工程综合管理体系的队伍建设[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07).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石油工程;信息化;体系建设;对策与建议

我国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与国外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发展模式相比,国内的石油公司在这方面做的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石化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开展了信息化建设战略,它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明确目标积极发展,以尽快实现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和整体技术的进步。大港油田在2007年通过计算机处理等综合数据的应用与整合,建立了钻井协作支持中心,于2007年建立了钻井协作支持中心,将网络上的虚拟与技术工人的实时作业整合起来,为石油工程的信息化提供有利的支持。中国海油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建成了数据集成中心,为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协同决策与工作的环境,提高了工作的质量,为石油工程带来了变革。

一、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理论分析

石油工程造价信息是计划投资和工程结算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实现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并根据目前中石化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从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理论分析以及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来进行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石化集团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如主干网和重点井卫星网的建设,并且也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主干网的建设。但是,由于专业不同、单位不同,各地企业关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很多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严重影响了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发展。要想石油工程依靠信息化来实现,那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放在首要的地位,只有基础设施建设好了,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建设才有可能实现与发展。

2.生产管理各个企业自己建设自己的生产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但是石油工程是一个整体,需要各个企业的参与与发展,企业内部协调好了,不代表与其他企业也协调好了。

3.专业应用石油工程自身的需求,引进和自主开发了配套软件。可喜的是,今年来,我国不少的企业利用集成发展思路,开发出一系列自主软件,在专业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石油工程的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4.数据库建设我国很多企业为了勘探开发的需要,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但是由于数据库是针对的勘探开发业务,没有很好的兼顾石油工程信息化的要求,数据的收集很不全面,还有大量的有用的数据未被收集,因此,如何扩展完善数据库,使其能为石油工程的信息化需要做出贡献,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二、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

1.建设统一的、标准化的生产运行模式当前,我国的很多石油公司在生产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不同专业或者是不同单位之间生产管理系统不一致。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突破不同专业和不同单位之间的限制,建设统一的生产管理流程。通过信息化将各个部门放在同一个虚拟的网络中,并要进行信息的实时采集,在统一的指令调度下,实现协调合作,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提高科学性。

2.建设石油工程信息化数据中心随着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原来的传统的分专业建库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石油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各个单位的数据统一组织管理,解决数据集成问题,为石油工程的勘探开发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建设现场数据采集模式石油工程数据采集要结合相关系统的优点,建设高效的现场数据采集模式,有以下要求:

(1)数据采集模式要满足现场应用;

(2)各专业的数据采集要统一起来,避免重复采集、重复应用;

(3)保证数据采集的稳定运行与有效应用。

针对以上要求,要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满足石油工程现场采集数据的部署工作,建立有效的现场数据采集模式。这种全新的模式有这样的特点:配备专门的信息员在专门的机房,保证石油工程全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共享。

4.建设科学的石油工程决策系统借助集成数据系统,优化施工过程与方案,为施工环节提供管家决策和信息支持,并最终实现科学决策的目标,实现石油工程决策系统的优化,主要目标是:

(1)帮助专家实现多范围的检测,解决专家数量不足的缺陷;

(2)利用集成数据挖掘历史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3)对多种方案进行对比,快速选择和评断出优秀方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利用信息化数据,调高决策的实时性,避免错过最佳时机,关键时刻实现远程决策;

(5)团队协作,减少决策的失误性,提高整体决策水平。

5.目前,由于我国的许多企业在专业或者是单位之间的生产模式方面都不尽相同,致使在生产运行模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基于此,为了能实现生产运行模式的统一化、标准化,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生产运行模式,利用信息化将不同专业的部门和不同的单位放在一个相同的虚拟的网络中,经过信息方面的收集,实现生产运行模式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便提高生产效率的高效性和科学性为了满足对石油勘探开发的需求,我国的许多石油工程企业都相继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为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业务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然而,目前我国所建立的数据库都是针对石油勘探业务方面, 而对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数据收集还没有重视起来,影响了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信息化数据库的扩展和完善是我们今后发展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结语

信息化是石油工程发展的核心动力,世界上先进的石油公司基本上都建立了科学的信息化模式,实现了石油工程信息系统的统一。建立规范的信息化采集模式,专业的集成系统与决策模式,是我们国家今后的石油工程的发展方向与出路。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明确目标,尽快利用信息化建设我们的石油工程,实现石油工程的整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与国外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发展模式相比,国内的石油公司在这方面做的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石化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开展了信息化建设战略,它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明确目标积极发展,以尽快实现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和整体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12

    一、以终生学习的发展理念加强教育

    科研建设,提升文化品味以建设学习型教研室为发展目标,石油工程教研室教师全身心投入其中,学习力持续增长,教师体验到了把工作当事业的意义。教研室多次组织“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实践探讨活动。这样既强化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又丰富了学习与工作的内涵,从而使专业教师的学习与工作成为一种自愿的积极主动的行为,“终生学习”成为每个教师的共同追求。具体体现在教研室教师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文化品味得到提升。石油工程教研室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专业教师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增强对教学工作的理性思考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学质量上水平。近几年,随着青年教师的不断加入,石油工程教研室的教学与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搞好专业教学改革》等百余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与企业合作编写了《油水井生产与管理》等21本教学做一体化教材,与兄弟院校合作编写了24本石油高职规划教材,累计主、参编并公开出版教材45本;为满足教学需要,还结合现有实训条件,与企业合作编写了各专业实训教材,供校内使用。完成省部级、局级科研课题26项。其中,《测井教学培训系统开发》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提高办学质量研究》等获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奖;建成天津市高职教育精品课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完成了学院立项教改课程18门。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石油工程教研室由于专业特色明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教研室及专业建设受到了学院高度重视,并已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学院校园企业文化软件建设规划当中,为构建和谐的教研室教学环境、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升专业的竞争力和学院的发展实力服务。

    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品牌石油工程教研室成立于办学之初的1976年。2004年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各专业秉承了校企合作的优良传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华北油田公司、渤海钻探公司等联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格,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石油工程专业工种的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分段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并联合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培养质量评价的客观性,服务企业,打造专业品牌,实现了校企双赢。石油工程教研室所属的3个专业,近3年来,新生平均报到率在95%以上,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8.11%,主要就业去向为石油三大集团公司和驻滨海新区的石油企业,专业对口率达9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7%。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在3个专业应用,形成J(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X(学习性实习“做中教、做中学”)+Z(专业理论和专项技能与关键技能学习)+D(顶岗实习培养综合能力)的“JXZD”4学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天津教育报和华北油田电视台进行了报导宣传。石油工程教研室教师认为,高职教育应该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一样,不仅要培养人才,而且要承担起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系领导和院领导也给与教研室工作以大力支持。带领专业教师到上级科技主管部门“争”课题,主动到企业“找”课题,通过横向合作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根据学院的科研条件,石油工程教研室把科研主攻方向定位为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5年来,教研室为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举办20个培训班,共培训818人。完成华北油田公司科研项目11项,争取科研经费220万元,公开发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板参数的简明空间解析》、《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勘探探索》等专业学术论文近40篇,完成的《油藏与井筒耦合方法预测水平井产能研究》、《管式加热炉热辐射管可靠性检测与寿命评估》等科研成果应用于石油工业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石油工程教研室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因此跻身全国同类学校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成为学院专业建设发展的领头羊。石油工程技术、钻井技术、油气开采技术专业作为学院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将借力学院“天津市示范校建设项目”这一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精神内涵,在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科研、对外培训服务、专业教师自我提升方面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三、以石油高职教育交流共享为群体氛围,铸就职教品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就要重视和加强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大家增强职业荣誉感,突出教学理论导向,抓好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层次,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使教师在教育学习上,由独立、封闭转变为开放、多元,向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重视业务技能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共同铸就高职教育的品质。石油工程教研室由于专业多,一直以来都是“任务多,任务重”。除了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外,教研室十分重视学生工作,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专业办学理念,连续3年与企业合作,开展“石油杯”职业技能竞赛,学生不仅锻炼了技能,还为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在3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石油工程教研室始终落实“工学结合实习”制度,即本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且必须在生产一线实习半年。通过实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学习与就业“零距离”,使学生受益。教研室就是一个大家庭,全体教师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群体工作氛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所有教师均在校外获取了高级工及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所有教师每年均有1个月以上的时间外出参加培训和进修,鼓励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和工程硕士课程。定期于每周三下午举行教研室活动,深化了思想认识,增强了教育智慧。学无止境,天道酬勤。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型教研室建设,石油工程教研室已逐渐成为一个有着积极价值追求,良好人际工作氛围,领先的专业水平和优秀工作绩效的石油高职教师群体。而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是这支队伍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最强、最优的能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