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构教务工作总结

机构教务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01 15:43:04

机构教务工作总结

第1篇

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的教研制度与运行机制亟待转型。为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树立区域教育发展观,优化教研体制,完善教研体系,整合教研资源,建立区域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工作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从而实现区域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研制度;教研机制;联动;创新

随着教育事业逐渐转入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根本标志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教育发展对教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传统的常规教研在思想、观念、方法、手段、机制和制度等方面,必然要及时创新和转型。2013年年底,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教研系统负责人联席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对教研工作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区域教育发展观,整体谋划区域课程教学研究工作;要整合专业资源,建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机制,建立与相关研究机构的联合攻关机制及各级教研机构分工合作机制;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教学研究人员准入、流动和退出机制;要对教学研究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新要求。这意味着基础教育教研制度与教研机制的转型已开始列入教育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教研制度与教研机制的转型,涉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两个方面,需要二者有效地联动和呼应。

一、教研制度变革的要点

从教研专业机构看,新形势下的区域教研室要在原有“研究、指导、服务”职能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课程发展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资源建设中心、质量监测中心、数据研究中心”。与此相适应,教研员的职责也要从原来的考试命题、教学评比、学科竞赛等工作转变为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分析、指导与反馈等工作。从基层学校看,教研制度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构建学校内部的教研组织体制,理顺学校教研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

中小学的管理体制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教育教学的管理组织(教导处、教务处、政教处);二是校务的管理组织(党政、人事、总务);三是教学研究的管理组织(教研室)。所谓构建学校内部的教研组织体制,并不是要在学校本来的体制之外增加新的组织,而是对原有体制中的教研活动的运行体制的重新认识,即对教研机构与其他两类管理机构的相互关系的重新认识,对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和后勤总务管理机构应承担的教学研究任务的重新定位。从管人和管事的角度看,中小学校的管理机构主要是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和后勤总务的管理机构。教研活动从运作体制的角度看应为上述两种机构之外的第三种机构,而从涉及的人和事的角度看,则应当是被包含在前两种机构的管理范围以内的。对这一关系认识不清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管理上的交叉和冲突。因此,确立学校教研工作的运作体制,就必须明确怎样处理好三种管理机构的关系,从而确立学校教研体制的运作规则———在组织全校性的教研活动时,应当由教研室牵头,召集另外两种机构的负责人参加,组成教研课题的核心组织。在对教研课题进行分解时,则由各个机构在自己的分管范围内,根据教研的需要分解教研任务。

学校在创建了教研机构之后,还应当进一步明确学校其他中层机构的教研职责。例如校长的一般职责定位是:学校行政的最高领导人,对内全面领导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负责;对外代表学校,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那么,校长的教研职责就应当是:负责领导全校的教研活动,通过深入的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由于校长要向全体教职工负责,因此要对校内教师的教研、进修工作负责,要组织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导主任的教研职责可以明确为:组织各科教师不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实验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导主任还承担着培养新教师的任务,承担着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任务,这两项任务都与学校教师的教研活动密切相关。总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强调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自分工中的教研职责,是构建良好的教研运作体制的关键所在。

二、教研机制建设的目标

教研机制的转型,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主要目标是充分发挥教研专业机构引领和服务于本地区所有学校和教师的作用———通过教研组织方式和活动模式的变革,使本地区所有教师都有机会参与高层次教研活动,从而实现基层学校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同步发展。这一教研机制建设目标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定性。

(一)完善教研工作的区域联动机制市级层面的教研室负责本地区的教研组织工作,区级教研室负责本区的基础教研管理和指导工作,以形成市、区教研联动机制。同时建立市、区教研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教育局牵头,各区教育局共同参与,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与基层学校协商沟通机制,对基础教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二)完善教研工作的三级网络健全市、区、学校教研工作的三级网络,其中最主要的是基层学校应建立校级教研室,具体落实学校的管理、指导与研究等工作。为此,学校要确保教研经费和教研人员的待遇,将学校教研人员的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考核体系。

第2篇

为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景俊海长指示要求,及时汲取国内外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做到“一企出事故、万企受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民政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及服务对象安全意识和技能,按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分众化案例教育工作的通知》,县民政局制定《开展分众化安全生产案例教育工作》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局安全生产办公室、各乡镇民政办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工作实际,在第一时间、量身定制案例教育方式和内容,使辖区内所属民政服务机构进一步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推动民政服务机构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全县民政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主要措施

(一)第一时间下发警示通报。典型事故发生后,局安全生产办公室、各乡镇民政办要第一时间会商研判,及时下发警示通报,介绍事故基本情况,做出初步原因分析,提出防范要求,井将警示通报传达至属地所有相关民政服务机构。

(二)第一时间开展警示宣传。局安全生产办公室根据事故特点,第一时间对属地各民政服务机构开展警示宣传。各服务机构要建立以机构内部人员为主的案例教育微信群,及时群发、转发各民政部门下发的案例教育内容。

(三)第一时间组织宣讲培训。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后,局安全生产办公室、各乡镇民政办要及时组织权威专家,深入基层,面对民政服务机构负责人、安全员和有关人员进行宣讲,深入剖析,提出防范对策。同时,要指导属地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开展案例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落实<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8部门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工作方案>的通知》(吉安委明电(2016)4号)精神,在做好日常宣传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分众化案例教育工作。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民政办、各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分众化案例教育工作,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做到服务机构法人亲自抓、负责人重点抓,并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案例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考核权重。民政厅、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并适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对安全生产分众化案例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各乡镇民政办、各服务单位要切实把安全生产分众化案例教育工作开展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总结先进典型。总结安全生产分众化案例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及时学习、交流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安全生产分众化案例教育深入开展。各乡镇民政办、各服务单位,每次分众化案例教育工作后要及时报送落实情况。

第3篇

一、准确把握工作创新的方向

(一)坚持服从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机构编制部门是党委、政府配置执政资源的参谋助手,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而言,就是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借助群众的智慧推进改革、创新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比如,2014年,在对市12345市民热线办受理的,市民反映集中的社会生活噪声扰民、三轮车乱停乱放和非法营运、住宅小区城管执法、中心城区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等19个市直部门和层级间的17项部门职责交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编办分别提出处理建议,经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关于市民反映比较突出问题的处理意见》,对有关部门职责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与市民热线办建立协调配合长效机制,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部门职责分工不清问题,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民生水平。

(二)坚持做好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文章。市县编办的主要任务是执行落实上级机构编制政策,要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必须善于将上级的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自觉地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去推进,使机构编制工作的视野更加开阔,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融合。比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对照六个方面19项支持德州发展的措施,市编办组织落实有关措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针对省委、省政府“支持德州在精简下放审批事项、优化审批办事流程、降低审批收费标准、压减中介服务事项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的措施,与省审改办进行专门沟通,初步确定开展省级审批事项“县级直报省级”试点、“市权县用”试点等五项具体工作。

(三)坚持统筹兼顾,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创新,首要的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方向性、战略性,不能只图立竿见影,要坚持从群众和基层的长远利益出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实现机构编制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全市公务员招考中,在机构编制宏观调控趋紧的情况下,通过“市级多退少补、基层少退多补”,将招考计划向乡镇倾斜,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坚持每个乡镇每年招考公务员不少于2名,五年来共为乡镇招考公务员1259名,目前留在乡镇工作的1080人,分别占现有公务员总人数的36.19%和31.04%,基本解决了乡镇公务员队伍年龄断层的问题。为发挥人才在融入京津冀、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集中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专户,为市直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编制支持,专户设立以来,已为引进博士核准使用专用编制18名。

(四)坚持讲规则求规范,严守政策底线。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都比较强,这就要求推进工作创新时要更讲规则、重规矩、求规范、合规律,管住管好机构编制资源。“管住”就是要把握好“编制就是法”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标准规定的条件设置机构,审定职责范围,核定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和经费形式,严格控制、管住总量,切实增强刚性约束,确保人员编制不突破2012年底的总量,行政机构不突破上级核定的机构限额。“管好”就是要不断优化党政群机构组织结构,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把管理融入服务中,向深化改革要编制,向加强管理要编制,向运用信息技术要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截至今年8月份,市直财政供养人员比2012年底减少1523名,全市财政供养人员比2012年底减少6510名。

二、立足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创新

(一)着力强化理念创新,夯实工作基础。2010年编办独立运行后,面对由合署办公到单独设置、由政府部门到党委机构“两个转变”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广泛深入地研究、探索,及时调整编办的职能定位、职责范围和履职重点。一是在职能定位上,推动编办由业务部门向综合部门转变。明确提出机构编制部门是党委、政府配置执政资源的综合部门,教育引导全体干部树立大局意识,主动把机构编制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改革精神推动工作创新,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在职责范围上,推动编办由机构编制核定向综合管理服务转变。研究提出并积极实践包括职责界定和履职方式管理、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编制使用核准和人员出入编、部门履职和事业单位运营监管、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监督“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强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推进增量优化和存量盘活相结合、资源整合和重点使用相配套,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构编制的需求。三是在履职重点上,推动编办由管数字向管职责转变。将加强部门职责管理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探索以职责管理为龙头、以实名制管理为支撑、以监督检查为保障的工作运行方式,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分工的把关和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部门职责目标的审核,通过履职检查理顺部门间职责关系,通过机构编制评估理清部门职责体系,不断强化编办作为职责主管部门的地位。

(二)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围绕权责清单落实创新举措:一是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在承担行政审批的29个工作部门全部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督促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70%的进驻事项实现了“一审一核”,30%的事项做到了当场办结,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从群众、企业关注的具体事项入手,探索开展行政审批全流程管理,全面梳理办事全过程涉及的行政许可、行政权力、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中介服务事项,编制全流程办事指南,推动行政审批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转变。三是开展部门履职尽责考核,指导部门对具体责任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逐项建立评价指标并开展自评,会同考评办对部门自评情况定期进行随机抽查,促进部门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四是构建“以批后监管为基础、以随机抽查为主体、以专项监管为补充、以协同监管为保障”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督促各部门单位建立落实随机抽查监管机制,完善并向社会公开基础信息台账、随机抽查台账、专项检查台账和隐患整治台账“四本台账”,确保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开展“市权县用”改革试点,对县市区要求市级下放权限的110项审批和权力事项,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分别提出处理建议,经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批准,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关于扩大部分县市区行政审批和行政权力事项办理权限的通知》,对市级能够自行确定权限划分的11项事项扩大县市区办理权限,实现“市县同权”,对31项县级需求迫切的事项,通过审查权和批准权相分离的方式,交由禹城市和齐河县试点办理,市直主管部门与两县市签订协议书,明确工作程序和双方责权利,稳妥有序扩大县级权限,激发了基层发展活力。

(三)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教育发展。一是在编制使用上向教育领域倾斜。2012年以来,全市每年安排中小学教师用编进人计划都在1200名以上,五年来共新招中小学教师7474人,占全市新进事业人员总数的50.67%,有效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二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工作。2015年9月,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开展全市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工作。2016年4月,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按照“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原则,开展补充核定工作。全市共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48922名,现实有教师48341人,解决了县市区教师总体超编问题。三是改革教职工编制管理方式。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批复到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其下达到具体学校,并根据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和学生数量变化每年调整一次,提高编制管理灵活性,促进教师在学校间流动。四是开展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和占编不在岗教师清理工作,共核查挤占挪用教师编制1774人、占编不在岗教师311人,清理收回教师编制1108名,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部用于中小学教师和教辅岗位。五是在县市区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对中小学教职工总体超编又确需补充教师的,允许县市区在市级下达的年度用编进人计划内使用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予以补充,待超编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后,使用临时周转编制补充的教师改为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目前,已有6个县市通过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调剂使用事业编制600余名,提高了编制综合使用效益。

(四)着力理顺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开展公安监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整合中心城区和陵城区、平原县看守所、拘留所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加强德州市看守所,设立德州市拘留所,实行被监管人员区域性集中关押,陵城区和平原县公安机关不再承担此项管理工作。通过改革,40余名监管人员转岗从事社区警务、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缓解了警力紧张局面。二是完善市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针对市属企业实行部门管理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将市财政局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和市直相关部门、事业单位的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职责调整到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同时市政府授权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依法对除国有文化企业等特殊领域之外的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实现了对市级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目前,市直部门管理的109家企业已全部纳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监管范围,涉及总资产近100亿元。三是理顺市直机关党建管理体制。撤销市委建设工委和市委工交工委建制,将其党建工作职责划入市直机关工委,人员根据职责分工相应划转,在市直机关工委设立机关纪工委,完善市直机关工委职责配置,为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改革乡镇人员编制管理机制。开展乡镇重新分类核编工作,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工作任务重、重点项目多的乡镇倾斜;探索建立乡镇行政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由县市区编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乡镇编制实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发挥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五是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会同市考评办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协调机制,对市委直接考核范围之外的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全覆盖,将事业单位监管列入主管部门职能目标,纳入全市综合考评体系,增强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监管责任,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会同审计部门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和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双责联审”制度,目前已完成18个市直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审计,对发现的20余项问题督促责任部门及时进行整改,提高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意识。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巡查配合机制,对巡查中发现的机构编制违纪问题及时跟进,推动机构编制违纪问题的整改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创新的重点领域

(一)以技术创新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研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积极推动“互联网+”与机构编制工作的深度融合,做好系统对接、数据整合等工作,打造以“一云、六平台”(机构编制信息数据云、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管理平台、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平台、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平台、信息宣传为民服务平台、互联网信息监测平台、协同办公平台)为主要架构的“智慧编办”。

(二)以机制创新促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标准体系建设,对设立、内部机构设置、机构规格、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和领导职数等具体核定。围绕简政放权、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结果反馈、材料移送、整改落实等制度,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审计工作。配合巡视组开展机构编制巡视工作,抓好问题整改。加大违纪违规行为查处通报力度,增强监督检查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4篇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x省社会工作的现状,本调查依次对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现在进行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探讨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基本现状.本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七个福利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相关数据。

(一)资料收集方法

为保证本调查的可靠性.本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收集资料.分析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现状。

问卷调查设计了ABCD四类题。A类题是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涵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方面:B类题主要针对调查对象的专业技能的分析.包括工作人员的职务。接受的专业培训等方面,探讨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现状c类题从服务时间、职位要求、服务提供等方面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提供情况。探讨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运用情况;D类题对机构服务对象的需求、机构专业人员的需求、个人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现状。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为保证调查质量.本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

(三)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设计样本量主要是针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问卷180份,实际完成问卷18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然而有效问卷为156份,问卷有效率为86.7%。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都很高,所以.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1.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本次调查的有效人数共156人,其中男性29人.占18.6%;女性125人,占总体的80.1%:有2份问卷没有填写性别.占总体的1.3%。所以说,本次调查男女性别出现不平等.表明x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多为女性.这是因为.本次调查选取的福利机构多为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女性的温柔、细心、耐心等性别特征使她们更适合从事服务行业。

2.调查对象的学历水平

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中或中专学历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将高中或中专作为学历高低的相对分界点,那么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学历相对较高的人群。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再是以前的低学历、低素质的工作人员.而是逐步转向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调查对象的岗位分布

从表2可以看出.在福利机构中。多数工作人员为基本的护理人员,其次是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反而不多。福利机构中专业性强、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尚未普及。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福利机构工作人才专业性

1.调查对象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获得情况

对表3福利机构人员专业职务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多数没有取得专业的技术职称.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职称要求.也没有相关职称的考试制度供工作人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福利机构的工作对象主要是老人.专业性不高,主要是看工作经验、个人性格特征.因而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2.调查对象接受的专业教育的调查

在专业教育方面.本调查以获得专业文凭(含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依据,探讨了调查对象的专业教育水平。接受卫生或护理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仅有21人.占总体的13.5%:接受医学或临床医学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有20人表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12.8%;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只有8人.占总体的5.1%:接受心理学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有11人.占总体的7.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十分的少。行政管理人员中,仅有3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2.0%;专业技术人员中.有4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2.6%:护理人员中仅有1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0.7%。

3.调查对象接受专业培训的调查

在专业培训方面,本次调查以参加过的各种短期培训为参考来探讨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学习提升的机会.有103人表示接受过卫生或护理的培训.占总体的0.6%;有94人表示接受过医学或临床医学的培训.占总体的39.1%:有68人表示接受过社会工作的培训。占总体的43.6%有58人表示接受过心理学的培训,占总体的68.4%。大部分工作人员尚未接受合适的培训。

需要指出的是,在接受社会工作培训上.行政管理人员中有15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9.8%:专业技术人员中有5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3.3%:护理人员中有41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26.8&;其他人员中.有6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3.9%。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教育程度不高.工作人员专业与职业要求的符合程度较低:由此.专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次数得到部分提高.并没有全部的参加过某一类培训。就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来看.有专业教育经历的有8人.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有67人。相对专业教育而言,专业培训的人员有大量的提高,然而相对总体却很少。所以说,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二)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提供

1.对工作时间的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每天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天数做了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最多为24小时,最少为6小时,平均工作时间约为8.5个小时:在对每周工作天数的统计中,工作人员最多工作日为7天,最少工作日为2天.平均工作日约为5.5天。由此可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比较适中.工作强度不大,在平常的工作日中能够有效的提供相关服务.

2.对服务提供的分析

该项调查,首先调查了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机构工作人员应该提供的服务;其次调查了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频次。一方面形成了评判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对服务提供的实际情况做了考察。本项调查主要考察的服务项目包括起居饮食照料、疾病处置、心理咨询与辅导、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文化娱乐服务、健身辅导与服务、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主要分成了三大块.即保障服务对象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能力的服务。

第一,保障服务对象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包括起居饮食照料、疾病处置、

健身辅导三个方面.调查发现.这=三方面的服务福利机构都经常性的开展,实施力度较好.

在起居饮食照料方面.有117人认为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75.0%.而在实际工作中.有112人经常向服务对象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62.8%):在疾病处置方面.有106人认为.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67.9%.在实际的工作中,有89人选择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57.1%):在健身辅导与服务.有102人认为应当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65.4%。在实际的服务提供中.经常提供此项服务的有70人次。

所以说.对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对服务对象开展的起居饮食照料服务.是机构应当做的,也是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的:疾病处置为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做了有效的保障,应当成为机构开展服务的内容.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也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该项服务;健身辅导与服务作为福利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实施状况也较好。

第二,保障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服务,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文化娱乐服务三个方面。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有108人认为应当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69.2%。在实际工作中70人表示经常为服务对象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44.9%;在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方面,根据岗位要求,有129人都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82.7%。在实际工作中.有112人表示会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71_8%):在文化娱乐服务方面,105人认为.机构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供该项服务的有656人,占总体的41.7%。文化娱乐服务有利于促进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这项服务的实施状况较好。

由此不难发现.心理咨询与辅导.因能够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进行疏导.改善服务对象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提供服务对象的心理适应能力等功能.在福利机构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因其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在福利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而为服务对象进行亲属联络与沟通服务.是福利机构开展的一项基本服务.此项服务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展。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亲属的联络缓解服务对象对亲人的思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联络沟通。建立机构与亲属之间的良好关系.共同探讨服务对象的具体服务项目:

第三.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能力的服务.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两方面。

在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方面.有113人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72.4%。在实际的工作中,70人表示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44.9%):在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方面.有92人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在实际的服务提供中,经常开展此项服务的有53人.占总体的34.0%。

所以说.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是大部分工作人员希望开展的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是提高服务对象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该项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情况却有所欠缺。而对服务对象开展的基本服务的实施情况比心理健康、能力提升等服务开展情况要好。基本服务的提供.以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低,多数都可以实施并完成:而心理健康服务、服务对象能力提升等方面.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更高.贯彻执行的效果不是很好。

(三)福利机构需求分析

1.福利机构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

该项调查对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服务对象最需要的服务由高到低依次是起居饮食照料服务(724%)、亲属联络与沟通服务(56.4%)、疾病处置服务(50.0%)、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服务(39.1%)、文化娱乐服务(38.5%)、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37.2%)、健身辅导与服务(34.0%)、社会较为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服务(27.6%)。

2.福利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该项调查对福利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福利机构最需要的专业人才从高到低依次是卫生或护理人才(73.7%)、医学与临床医学人才(41.0%)、心理学人才(40.4%)、社会工作人才(39.1%)、管理学人才(35.9%)、法律人才(32.7%)、思想政治教育人才(28.8%)、教育学人才(26.9%)。卫生或护理人才、医学与临床医学人才、心理学人才均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人生健康而提供相关服务:社会工作人才则主要是侧重于对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在机构人才需求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三、小结与思考

1.社会工作理念不够深入.导致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教育及培训不足.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高。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服务.秉承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向有困难的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而,调查显示,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教育及培训普遍不足。调查分析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工作人员没有获得相关的技术职称:接受过专业教训和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比例不大。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福利机构以提供生活照料等基本服务为主.没有太多的技巧性.造成更看重相关工作经验:其次.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各种考试制度、教育培训等没有得到贯彻落实.造成专业教育普及不够:再次,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较高。通过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对个人的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自身所处的工作岗位比较满意.对个人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或者胜任工作也感到十分满意。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缺乏提高自身的意识。

第5篇

一、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概述

1.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流程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流程如图一所示,首先,对学兵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然后,经论证评估后确定具体科目;紧密结合学习需求,制订一个细致周密的教学课程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完整详细的教学内容;然后讲授实施;最后,测评考试,经验归纳总结。必要时,还可进行学兵上岗后单位反馈评估。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要求必须对全寿命教学周期进行有效控制,在教学开始运行时就要监控整个教学任务的质量、进度,确保一切相关活动能够着眼全系统按计划进行。当然,最初的计划不是必须绝对执行,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修改、校正。但不管怎样,都要围绕既定教学目标进行,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中信息的反馈,形成寿命周期循环教学。

图一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流程

2.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特点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总的特点就是重视课程研究论证、内容模块分解和效果归纳总结。具体来说,首先,强调预先研究论证。课程开始前,要花大量的精力,对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做到思路清楚、问题明了,才能开始授课。其次,按模块分解教学内容。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科目的实用性都比较强,为使学兵学习精力集中、较好把握知识点,可以把教学内容按应用模块划分,在功能模块中用实例讲解理论知识。再次,重视课程反思总结。在各模块小结的基础上,每次授课结束要对整体讲授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进行归纳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达成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效果。这里特别强调军队训练机构教学模块化的管理方式。军队训练机构教学岗位针对性强、需求层次多、知识更新快,传统的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短期岗前培训工作,只有像管理建筑工程任务一样,以其功能目标为划分准则,将知识点按功能模块划分,才能真正适应现代信息教育形势。模块化的知识结构,每个功能模块虽然分离,却不脱离;知识点独立,但功能是完整的,不仅方便教员指导应用,也有助于培养学兵系统思维能力,使学兵尽快掌握知识的重点。

二、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

1.做好学兵的学习需求分析

“需要”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要想出色的完成学兵上岗前培训任务,首要就是调查分析学兵的学习需求。“所需即所学”,这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如果一个学兵学习的知识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得到实际运用,那么学兵的学习就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相应的教学也就没有价值。只有学兵具有释清疑惑、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其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自觉、自愿,目标明确。学习的需求调查,好比项目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如果所学课程必要性不足,就没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搞好学兵的学习需求分析,然后才能根据需求,做好教学规划和教学内容设计。

2.明晰教学任务目标

做好教学规划与设计后,就进入了教学实施阶段。这个阶段,首先要求教员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概括性地讲解,使学兵明晰学习的目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在对整个知识体系有总体把握的前提下,按照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去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只要教学目标和所提问题符合需求,学兵就会自觉、自愿、满怀热情地去学习探索,其对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就会提高,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当然,由于不同的学兵知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可以适当地给进度快的学兵制订一个较高的完成目标,以培养其的自我探索能力。

3.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

在确立教学目标任务之后,接下来就是按功能模块分解知识。这也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军队训练机构教学时间短、实践要求高,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细化教学内容,使学兵每次上课都能瞄准新问题,并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整体教学要求分成阶段性任务,让学兵憧憬远期目标的同时,也能看到近期学习任务,这样整个学习过程都具有挑战性。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一旦学兵能把思维中的团团"浓雾"层层揭开,最终释清疑惑、也就达到了培训的根本目的,学兵就会有成就感,往后的学习也就有了更大动力。按模块分解内容,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具体的模块分解方式见图二。这种分解方式可以理解为“万能公式”。无论是哪种实用课程教学内容,均可以在此基础上细化内容。但无论如何划分,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分解的部分一定要有该部分的既定目标,并按照知识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每个目标连在一起成“阶梯”状为好。

图二 模块分解方式

总结起来,模块化分解需要教员要引导学兵,在自己想要探索更深知识的时候,能学到与现有知识最靠近的"周边知识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教员一定要把握方向,在制订计划的时候,阶段步骤要清晰,难度适当,由浅入深,以便学兵能够掌握一种连贯的思维方法。

4.检测总结教学成果

在讲授结束之后,需要考察学兵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找出不足。这也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有些教员认为考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识,掌握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判断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通过考试。当然,这个考试,不能是单纯的闭卷考试,还应包括面试及实际操作处置能力测试等。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和针对各个学习阶段的不同要求,抓住核心能力进行测试。测试要全面深入,尽量多找问题。如果在考试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么证明测试是失败的。这就像软件项目的系统维护一样,永远都会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升级。教员要仔细分析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文字材料存档,根据总结情况调整和修正教学计划和内容设计,以便推进下一轮的教学改革。

三、总结

第6篇

一、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设置

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学在基金会结构设置的名称上虽然在设置上有所差异,但根据调查发现组织机构模式基本上是大同小异,都是按照基金会的结构模式所设计的。总体包括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理事会与监事会。第二层面则为理事会下的秘书处或者为办公室。第三层面则是在理事总的领导下,办公室或者秘书处下面设置的具有专业性的部门岗位。根据这些层次,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二)组织结构职能设置

高校的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是根据职能设置的,这些职能也是划分不同机构的依据。各个高校的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职能是由基金会的章程所赋予的,虽然每所高校细节各不相同,但是分工上却是大同小异。

1.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

理事会基本上为各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理事员构成,并且根据需要,各高校会聘请名誉理事、顾问等。通常情况下,理事会的职责就是核准由会长和职员提出的工作计划,有时也响应会长的请求为会长提供建议。

2.监督机构――监事会

监事会是由高校的理事大会选举的监事以及由投资捐赠者推荐选举的监事组成,对高校的基金运用以及基金会内部的各项工作事项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法定必设和常设机构。

3.执行机构――秘书处

秘书处是理事会下属的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基金会日常工作的开展以及执行。

4.基层机构――各具体工作部门

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秘书处下依据不同职能设置各具体的工作部门。一般下设有综合事务管理部,资源开发与项目管理部,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部综合事务管理部主要负责日常行政工作。资源开发与项目管理部主要负责的职能主要是安排筹资工作,联系捐赠人,以及向捐赠人反馈情况,向社会公布信息等。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部主要负责基金会的资金运作情况。

二、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的特点

(一)管理层次扁平化。扁平的结构形态是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由于高校的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存在这样的特点,由于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较快,并且失真程度小,可以使秘书长或者理事会等高层尽快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差错,由于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仍然带有强烈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有着较大的管理幅度,使主管对下属的控制不是过多过死,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挥,使教育基金会朝着市场化、企业化、职业化发展。

(二)组织结构规范化。由于高校教育基金组织结构的标准化程度高,使其组织结构规范程度高。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的规范性首先体现在章程的规范性。高等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规范性其次体现在相关制度的规范性。

(三)组织结构市场化。面临市场的竞争,基金会与企业一样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运营成本过大等压力,很多高校教育基金会满足市场需求,运用市场化方式来谋求自身发展,来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也使资金本身能保值升值。如按照市场来设置职位和聘请名誉理事等方式。

(四)组织结构权利集中化。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由于层次少,为扁平式组织结构模式,幅度宽且较为简单,呈现出了权利集中化的组织结构。

(五)组织结构柔性化。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表现在人员的配置上,由于高校本身的行政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资金的匮乏,使较多部门的岗位是与其他部门临时组合的使用,或者就为原来行政机构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各部门间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有利于资金的节省。

三、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的问题

(一)高层权力“断电”。各高校教育基金会在章程中规定最高权力是基金会的理事会,而教育基金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筹集资金,企业等捐赠资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该校的领导者的个人影响力,因此理事会甚至秘书长也往往是学校的领导,但当学校行政领导班制换届选举时,基金会的权利就是暂时性空缺,这就导致高层权利“断电”。

(二)中层秘书处过于繁忙。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中秘书处处于上层理事和下层专业机构的中间,正是处在上传下达的位置,使得秘书长日理万机,秘书处过于繁忙,一方面要处理下面幅度较大的专业部门的日常工作决策,另一方面又要完成上面理事会交代下来的任务。

(三)监事会如同虚设。监事会通常由主要捐赠人与主管分别派人组成,登记部门根据需要派人组成,这些人往往是知名学者、律师、社会知名人士等,这些人往往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根本不能按时出席理事会或者身兼数个组织的监事,并不会对高校基金会起到主动监督,往往处于被动监督状态,只是按照机制要求或者提升名誉来聘请相关人士成为监事会成员,并没有发挥到监事会该有的作用。

(四)基层工作人员角色混乱。高校教育基金会基层中普遍存在着一人担任多人角色,产生角色冲突,导致角色混乱的现象。在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机构设计中,基层每个部门都有其专业的业务范围,但是在实际中,基层专业部门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担任财务主管的同时可能又在筹资部门任职,这些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第7篇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以“项目”为主线。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以“学生”为主体。从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到项目总结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培养了合作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3)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是授课的机器,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2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确定教学项目是决定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方面:(1)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其他常用机构等。(2)研究机械中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包括连接件(如螺栓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传动件(如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轴系零部件(如轴、轴承、联轴器等)。考虑到项目中应涵盖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同时项目的难易程度应适中,可操作性要强,本文设计了3个教学项目,同时在每个教学项目中,构建了若干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每个工作任务紧密联系,共同服务于整个项目,当任务逐一完成时,工作项目也就得以完成。《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的具体设计见表1。项目一和项目二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机械中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两个项目并列进行,可分配给不同的小组(4个~6人一组)来完成。这是因为一个项目很难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如项目一中有间歇运动机构及螺旋传动,但没有凸轮机构,而项目二正好相反。为了使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项目任务中没有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老师会安排各组同学在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后,将自己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和汇报,从而方便大家互相学习。项目三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机械中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在进行项目三时,老师分配给各组不同的设计参数,这样,大家既可以相互讨论,又必须独立完成。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项目,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学习到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现场教学与项目教学有机结合

现场教学又称现场实验教学,即把课程中实践性、操作性较强,课堂上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搬人现场(实验室),教师在现场将实物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并由学生亲手进行操作,促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和理解这些抽象而枯燥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把项目化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项目三中轴系结构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涵盖的内容多而杂的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结构工艺性问题,即设计的轴要便于加工,便于轴上零件的安装和拆卸;要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和密封问题;还要考虑轴的强度和刚度、运转灵活等问题。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仅靠学生看书找资料来完成这一项目任务,不仅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设计的结构不一定合理。教学实践表明,安排现场教学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项目任务。

4项目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例

本次教学选择的项目是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减速器)中的轴系结构设计。围绕该任务的主要学习内容有:①减速器的和密封;②确定各轴的合理外形;③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④确定轴承和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⑤确定键的类型和尺寸;⑥轴的精确校核,轴承的寿命验算,键强度的校核。首先,老师将实验指导书分发给学生,指出本次实验课的主要学习目的、要求和实验进程,并向学生介绍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中各类零件的名称及功用。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亲自动手,参照指导书上现成的轴系结构图进行组装,并分析该轴系结构的特点,如轴上零件的装配顺序、轴的形状和尺寸、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的类型及其与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使学生对轴系各零部件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具有一定的认识与体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给定的设计参数和要求,自行确定轴系结构方案,并利用箱体内提供的零件进行装配,测绘出轴系结构装配图。在此过程中,老师应深入学生中间,主动与学生交流,并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帮助,多沟通、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最后由教师进一步分析阶梯轴的结构特点,特别对常见的一些轴系不合理结构进行分析和说明,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及知识点。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式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直观具体地掌握了轴系结构设计的的方法与程序。

第8篇

关键词:任务单;参与;探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123-01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和在“实践中学”的任务单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从教学的主体地位转变成主导地位,学生成为了教学主体,中职学生以学习技能为主,任务单导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任务单导学”应用方法

如何有效运用任务单导学教学法,笔者认为:总体上要以“结合实际,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方法得当;有效参与,总结提高”的思路进行。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完成 “任务单”中的相关任务。

1.根据以企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确定任务目标。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在对汽修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对汽车构造进行任务设定,任务与企业里的真实维修工作任务相一致。这样,学生在实训区,就置身于近似的企业工作岗位场景,进行实际操作。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能太高,应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几个任务,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学校与劳动局长期合作,学生经过训练,通过理论应知考,并通过实践应会考,便可获得《汽修中级工证书》。

2.任务要可操作,难度要控制。教师在设定任务时,注意使任务与任务之间具有明显的分界,保证任务的独立性。汽车构造这门课可以设定气门组的拆装、汽缸盖的拆装、活塞连杆的拆装、曲轴飞轮组的拆装等任务。任务的难易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班级对任务做出调整,任务较为复杂时,可以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学习时难度会大大降低,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

3.注重学习方法。汽车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强,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专业技能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纪律,不但要教会学生汽车构造的有关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自主练习和练好这些技能。汽车构造主要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发动机不启动,很多故障不能显示出来。因此,汽车构造要注重学生操作过程的考核,对学生的拆装顺序、力矩等进行评价。

4.小组合作、全员参与。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以及教学工位的限制,可以采取学生自由组合再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的形式,把学生分成几个相互合作的技能学习小组,小组中的学生要好、中、差搭配,每组有6~8名学生,由一名学习能力强并善于组织的学生当组长,负责本组同学的技能活动。课堂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的讨论或实践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帮助,形成了积极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且个人综合能力也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反馈、评价、总结。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的实训学习之后,便接受规范客观的考核评价, 评价的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工具、操作规范和操作过程上。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通过自评,对自己的完成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通过小组互评,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自己操作时要注意的方面;最后是任课教师的总评,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技能实训考核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在期末考核中占较大的比例,也是学校推荐学生优先进入合作企业上岗实习的依据。

二、课堂教学实例

以汽缸盖的拆装为例,进一步来谈任务单教学方法在汽车构造中的有效运用。针对中职汽修学生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感性-经历-实践-评价”四阶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汽修厂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新知识。

1.任务前。

任务一:创设情境。一辆桑塔纳轿车气缸垫损坏,出现冷却水渗漏,客户要求修理,那我们如何更换气缸垫呢?

任务二:提出本次教学目的。通过本次任务的内容学习,学生熟悉机体组的构成,能正确选择并使用工具,对气缸盖进行规范拆装,更换气缸垫。

2.任务阶段。

任务一:发放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要求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正确选用工具,判断汽缸盖螺栓的拆装顺序以及缸盖螺栓的拧紧力矩和次数。

任务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并使用工具,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拆装汽缸盖。

任务三: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时,分为四个大组,每七人为一实训组,七人合作学习,四名组长先做,教师指导,其他同学观看并纠错。培养四名组长成为小老师,负责本组其他学生的实训,充分发挥四名组长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由于工位有限,在教学中引入了“四位法”教学模式。具体为四人构成一个实训单元,主拆:听从发口令的同学的指令,负责具体的拆装;口令:按照任务书中的气缸盖拆装步骤,发出相应的指令;协作:协助主拆的同学完成拆装;记录:记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四名学生之间既是互助合作的关系,又建立了互相监督的机制,进而有序地完成气缸盖的拆装任务。依照主拆、协助、记录、口令的顺序进行循环,保证实训岗位有序轮换。

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各组。最后教师对分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在考评时要特别注意。

3.实现任务目标。

步骤一:考核评价。学生自主练习结束后,要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由教师、小组、个人三方构成。评分比例分别为50%、30%、20%。考核过程中要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考评中来,评分标准要根据气缸盖评分表来定。

步骤二:拓展提高。学习了桑塔纳发动机气缸盖的拆装方法后,对于其它型式的发动机气缸盖,又如何拆装呢?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合作小组,上网或查阅相关汽车维修的专业书籍,列举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的拆装方法,要求有相关的图片说明。

总之,运用任务单导学教学法可以增强汽车构造课堂的互动性与协作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汽车维修技能。但课堂是动态的,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适当调整任务,进行及时适当的引导,使得任务单导学更符合中职汽修班的教学特点。

参与文献:

第9篇

一、人才资源的现状

*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是东北地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基础性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特别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确立了人才强市战略,作出了构建人才高地的重大决策,加大了人才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力度,人才强市的雏形日趋显现。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各类人才12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6万人,技能型人才60万人,其他人才5万人;两院院士24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35名;博士*人,硕士12098人,大学本科生171829人,大专生272718人,中专生240437人;有正高级职称的8936人,副高级职称的40156人,中级职称的132455人,初级职称的150293人。

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已达62家,形成了以中国*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区、县(市)人才市场为依托,专业和行业职业介绍机构为基础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配置人才和人力资源达20%以上。人才柔性流动政策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开发、配置渠道,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人才结构已开始按城市发展阶段的需求调整优化。

从开发配置现状看,我市人才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

存量优势。我市在职人员人才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同时还潜在着十几万人的离退休人才;人才比重高,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1103人,居15个副省级市第3位;人才结构门类齐全,构成了相对明显的存量优势。

教育优势。全市有27所高等院校,20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本身积聚了一大批人才,而且也是具有规模优势的人才培养基地。

科技优势。全市拥有国家和省、市级科研机构428个,科研体系完整,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9万人。一些重要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构筑了科技人才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作为*经济区的核心,以及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我市人才聚集、辐射的功能较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环境优势。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我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面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艰巨任务,我市的人才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才资源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仍滞后于城乡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拔尖人才群体规模小,缺少领军型高级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传统产业人才多,新兴产业人才少,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城市人才多,农村人才少;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整体性开发配置的新机制尚未形成;政策导向不够,技能型人才出现断档,高技能人才年龄偏高。这些问题已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人才瓶颈障碍,亟待加以解决。

二、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16号)精神为指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坚持开发与引进并重,以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动力,加快党政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原则。要以促进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发展,建设“四位一体”城市和构建金融、商贸和物流三大中心的目标,适应核心产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开发配置人才资源。

2.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现阶段,一方面,要立足我市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以事业凝聚人才。通过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使用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依托项目引进短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才借智,导入“世界级”人才、海外人才、优秀科学家,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要善于利用国内外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精心培养和大胆使用并重。

3.坚持市场开发配置人才为主的原则。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通过政府调控和引导,加快人才资源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对接平台建设,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使人才开发配置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变。

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要在重视城市资源开发配置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种农村职业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作用,提高农村人才比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构建农村人才服务体系。

(三)总体目标

我市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完备、队伍结构优化、体制机制科学、智力潜能迸发、人力资本增值、辐射作用明显的人才开发配置目标。到*年,基本实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构建起以市场为主的开发配置机制,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学科体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8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万人,经营管理人才2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5万人,技能型人才100万人,其他人才9万人。每万人中拥有人才250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达到6%以上。

重点开发培养100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市管党政领导帅才;集中培养、引进1000名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2万名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万名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高技能型人才。

建立50个院士工作站,为*服务的两院院士达到150名以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市管优秀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达到1万人;研究生学历人才达到4万人;为*服务的海外留学人员达到1万人;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到1200人。

全市技能人才达到100万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技能型人才分别达到10%、40%、30%。其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的20%,80%的产业一线职工成为技能人才。通过搭建人才资源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对接平台,构建知识创新区、科技先导区、商务人才聚集区,努力使我市成为服务*经济区、辐射全国的人才交流、人才信息、人才开发区域性中心,成为人才资源集散地。

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三、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人才培育工程,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要充分利用在沈高校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管理学院及各类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建立远程教育系统,形成统一规划、市场调节、合理分工、多元组合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采取专题培训班、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外出培训、挂职、交流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增加教育培训人次,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立各层次、各类别人才库。

1.党政人才培育工程。要以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党政领导班子帅才为重点,培养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领导人才,建立市管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党政人才培训制度,全面开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更新知识培训。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意宏观战略思维能力和宏观管理知识的培训,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的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教育培训。要利用东北大学开办的日本政府资助的MPA培训项目,由政府出资,每年培训10人,使之成为熟悉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优秀后备人才。对专业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加强专业培训,对年轻干部要经常培训,对优秀干部要加强培训。切实抓好市管领导干部和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培训,确保做到任期内培训不少于3个月。到*年,培养优秀党政领导干部500名,市管党政后备干部300名。

要按照公务员职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重点提高其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工作创新的能力。鼓励公务员学习公共管理知识,每年要安排不少于两周时间学习最新的经济、科技、国际关系、典型法律案例知识等。要创新培训机制,形成“计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通过MPA教育、境外培训、重点人才强化培训,培养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高层次行政管理人才,给公务员创造各种职位发展机会。到*年,全市公务员培训率达到100%,主任科员以上的公务员修完MPA核心课程。到2010年,全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公务员达到7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7%以上,本科学历42%以上,大专学历21%以上。

2.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工程。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从今年起,每年选拔50名在企业中担任高层领导职务的经营管理者和100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既懂管理又精通专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每年挑选1000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的企业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定向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基本了解企业管理的原理,了解并初步掌握财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生产经营过程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对企业发展目标有较深刻的认识,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构建企业管理人才的梯次结构。

采取岗位适应性短期培训、工商管理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工作。以驻沈高校为依托进行职业经理人培训,建立企业、高校、政府三位一体的职业经理人员培训网。以驻沈的世界500强企业为基地,组织企业经理人员到这些企业学习培训。要对经营者进行定期培训,对高、中层次经营管理人员进行MBA核心课程培训,对初级层次管理人员进行EBA培训,增加新知识,提高各项素质与能力。到*年,使我市职业经理人达到5000人;到2010年,达到10000人。

3.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以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根据《*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规划》确定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总体要求,优化人才资源在不同产业的分布,加快开发高新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人才的培养,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复合型人才培训,加快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外语人才。积极争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立法,明确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实行继续教育制度,每3年为一个周期,在周期内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接受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120个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于96个学时。定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科目指南,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优化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的宏观指导。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导他们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通过境外短期培训、考察和国内短期进修,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年,使我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学历的比重从现在的56%提高到65%;55岁以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由现在的65%提高到7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6%,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40%。

4.技能型人才培育工程。做强技能型人才培训产业,扩大技能型人才队伍,实施技能型人才振兴行动,推进技能型人才升级,打造技能型人才集散中心。一是强化岗位培训,组织技术革新和攻关,改进技能传授方式,促进岗位成才,在全市范围开展百万职工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采取脱产与业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方式,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对职工的全员培训。二是利用职业教育学院、技师学院、技工和职业学校,对新生劳动力进行培训,每年培训2万人,使其中80%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和就业。三是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面达到90%以上,使大多数人掌握一两项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四是支持和鼓励各类符合职业资格条件的人员和自学成才人员参加高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和绝技绝活的传授以及技能表演等活动,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特色、专业绝技绝活、操作技能精湛的技能明星,并不定期组织这些技能明星到国外进修学习。

2010年以前,每年培养技工5至6万人,全市高级技工、技师及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重提高到20%,其中,中青年高级技工的比重达到30%左右。到*年,培养出45万技能型人才,其中,以企业为主开发培养20万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15万人,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培养10万人。10%以上的技术工人技能提高一个等级,10%以上的技术工人拥有第二技能,5%以上的技术工人成为复合型人才。

要依托有关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方培训各类农村急需实用人才。有组织地把本地区的农村实用人才送到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交流学习,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他们出国考察。积极鼓励农村有志青年自学成才。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快速成长。积极开发乡土人才。各区、县(市)要选拔一批优秀实用人才,乡镇要培养一批实用人才,村要联络一批实用人才,真正发挥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人、农民企业家、营销专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到*年,平均每个行政村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能型人才达到10名。

(二)开展引才借智行动,完善开放式人才开发体系

要面向外省、市及发达国家、地区实施全方位的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借助在沈海外归来人才、*籍在外人才、在沈外企人员、在沈留学生,拓宽引才借智渠道。

1.开展引才行动。一是引进拔尖领军人才,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引进精英人才,当务之急是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实验室和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和技术骨干;引进一批在跨国公司任职3年以上、熟悉WTO体制下企业运作的中高层生产经营和管理骨干,以及熟悉市场运作的高级金融、证券专业人才。着力引进海外留学人员,为吸引留学人员来沈工作或服务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留学回国人员携资金、项目来沈创业。积极引进港澳台地区人才,依托我市驻港澳、海外办事机构,设立*国际人才交流窗口,每年组织1次“高层次人才*行”活动,充分利用港澳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转移有利时机,广泛吸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级人才。积极引进自带资金在*领办、创办企业的国外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引进产业优化升级所需的自动控制、生物制药、燃气动力、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层次人才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机构及重点实验室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引进短缺人才。依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引进主导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及重点行业紧缺专业人员、特殊专业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所需的精通外语、掌握专业、熟悉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维护市场秩序需要的法律、金融保险、保险精算、风险评估与管理、财务监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人才;提升我市文化品位、繁荣我市文化创作、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艺表演、体育竞技等特殊人才。三是在律师、医师、会计师、设计师、评估师等实施执业资格考核认定的领域,积极吸引取得国内执业资格的人才在我市注册登记并开设事务所、医疗诊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四是继续大规模接收愿意来我市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打破职称、学历、身份和地区等因素的限制,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每年计划引才2万人。

2.开展借智行动。建立健全借智工作体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实行“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政策,实现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优化组合。建立虚拟人才库,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国内乃至世界各类人才的专业特长信息,设立各领域各类人才目录。积极争取市外人才采取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市经济建设。

实行自由职业政策,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设置“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特聘工程师”、“特聘技师”等职位,面向国内外吸引高层次、急需人才。要依托重点工程、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聘请顾问、交流讲座、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积极聘请文教、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海外学者、专家,提高我市国际化人才竞争的能力。巩固和发展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园,组建留学人员专家咨询委员会,鼓励在外留学人员以多样化形式为*服务。到*年,完成600项重点引智项目,引进*人次国外专家;到2010年,完成*项重点引智项目,引进8000人次国外专家,联系吸引1000名在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为*服务。

(三)做强“三大基地”,夯实人才开发基础

科技研发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和技能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开发的重要基础。做强“三大基地”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坚持人才引进与基地建设并重,夯实人才开发基础。

1.科技研发基地。以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2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基地,发挥在沈27所高校、428家重点科研机构的作用,构建科研人才制高点。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在高等院校、科技园区及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研发条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体制和所有制的壁垒,充分挖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的潜能,发挥中国科学院*分院人才的优势,整合科技研发和人才资源,建立开放性的区域创新体系,对重大科技项目组织联合攻关,联合在国家和省申报立项。引导支持军工技术向地方企业和民用产品转移,组建不同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体和新的股份制企业。注意发挥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建虚拟科研机构,形成良性的科学研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工作协作机制,让科技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建立公共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到2010年,建立重点实验室60个、工程技术中心50个、院士工作站50个、博士后流动站40个、研发中心50个,形成比较完整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孵化器建设,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依托*农业大学、中科院*生态所及省、市农业科学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采用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建立工厂化高效农业、农产品安全生产、动物胚胎工程、食用菌产业化、转基因花卉、苗木和果品、肉禽水产良种繁育等10个农业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中小型初创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重视对具有市场潜力的小项目、小企业的扶植,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一大批充满活力的科技企业,开发生产紧密贴近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力争到*年,中小型科技企业达到5000家,科技人员达到5万人。

2.职业教育基地。要始终把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放到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打破部门、行业办学界限,实施全市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快高、中等技能人才培养。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好*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灰领”高技能人才。以*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为龙头,重点发展培养“蓝领”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的骨干中等职业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学校为主体,以重点专业为核心,重点建设15个国家级骨干示范性专业和40个省级骨干示范性专业、50个市级骨干示范性专业。在全市选择4至6所技工学校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依托教学基础雄厚、实习设备先进、师资力量较强的工科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广泛开展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

创新职业教育机制,大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职业教育,要通过培训进修等途径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在高校、企业聘任客座教授的方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调整职业教育内容,从注重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供求调整职业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技能实训基地。要强化实训基地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建设一批开放性资源共享的实验、训练基地。围绕服务于区域经济及支柱产业,重点建设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20个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在抓好金杯、沈飞、黎明技师学院和鼓风机集团、沈飞集团公司等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争取再扶植10家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市场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和效益较好、知名度较高的企业,结合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实际和长远发展目标,建设面向企业职工和面向社会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到*年,建成15至20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要加强农村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要利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体系、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并完善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业技能人才培训机构,形成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发展再就业培训基地。到*年,以各级各类中高等学校、企业培训中心、社区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建立100个(其中行业、大中型企业占1/3,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占1/3,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占1/3)稳定的再就业培训基地,每年培训10万人以上。同时,完善配套政策,整顿和规范培训市场,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就业率。

(四)搭建三大信息平台,构建区域性人才中心

加快建设*人才信息网、*科技信息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两网对接、资源共享,搭建起人才资源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对接平台。

1.搭建人才资源平台。以中国*人才市场为中心,构建纵向联接国家、省、区县(市)及在沈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横向联接*经济区各城市、国内重点城市,扩展到境外的人才资源平台,实现人才工作手段升级。形成社会化、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信息共享、覆盖全社会的、动态的人才信息采集,向用人主体开放的人才资源信息库。以*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需人才为重点,通过平台与结点的联接,汇集、整合人才信息,进行人才资源储备,实现网上人才资源的查询与开发利用。经过2至3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国家级人才基础信息库,联接*经济区各人才资源结点,形成服务*经济区、辐射东北、联系国际的人才资源信息平台。

2.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人才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事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择业服务、职业设计服务、创业服务、培训服务。定期人才供求信息和市场薪酬指数,利用市场供求信息调控人才的流向和社会收入水平,促进人才资源向资本转化。

依托服务平台,开展人才测评服务,查询职业技能标准。开发政策服务,网上查询与人才有关的政策。开展就业登记服务,实现网上求职、网上择业的对接。逐步实现人才配置主渠道由固定场所向信息网络转变。到*年,网络配置人才的比例达到70%以上。

3.搭建科技对接平台。通过人才资源库、科研设备资源库、科技攻关课题信息库,在网上互联,形成人才科技对接平台,实现科研课题网上公开招标、科研成果网上和企业技术难题与人才资源的互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科技攻关,实现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科研成果、专利成果信息库,网上、出让、查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服务地区、联系周边、辐射全球的引才借智体系。

(五)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实施人才资源结构调整,是人才开发配置的一项长期、动态任务。总的目标是适应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能。

1.三次产业人才结构调整。为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目标,人才配置必须先行,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人才结构,充实一产业人才总量,农业人才比重由现在的10%提高到20%;提高二产业人才质量,到*年,高级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高、中、初人才比重达到2∶4∶4;调整三产业人员专业结构,扩大金融保险、法律、咨询、房地产、营销等专业人员数量和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配置。

2.四支队伍人才结构调整。一是以提高党政干部科学管理、工作创新能力为重点,调整党政干部知识结构。到*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政干部达到7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以上。二是增加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数量,到*年,经营管理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5%以上,职业经理人达到5000人,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形成高层次管理人才群体。三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例,到*年,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比现在提高10个百分点,研发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由现在的2%提高到6%。四是加大技能人才的总量,通过培养,到*年,技能人才由现在的60万人增加到1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0%。

3.区域分布人才结构调整。一是通过政策引导人才资源向农村和基层流动,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创业,增加我市农业发展所需专门人才。到*年,实现每个乡(镇)有大学专科以上人才30人、每个村有大专以上人才1至2人的目标。二是建立市直机关和教育、卫生、文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的工作制度,改变区、县(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局面,提高社会事业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新兴产业人才配置工作,解决我市金融、商贸、物流、旅游、会展、中介服务、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等行业人才短缺问题。(六)加强重点行业人才配置,促进核心产业发展

加强五大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人才配置,其重点是解决行业短缺人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人才问题,以促进我市重点行业快速发展。

1.五大产业人才配置

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人才方面,把*建成全国轻型客车、高档轿车和汽油发动机高层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基地。重点配置汽车发动机、汽车化工、汽车车身设计等方面专门人才。抓紧配置一批懂技术又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型汽车专业人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其中,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各类人员达到1.5万人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占10%左右。调整人才在整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产业的分布,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在装备制造产业人才方面,以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和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强人才资源开发、配置,增强产业人才集聚优势。选拔一批制造专业人才,强化外语、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培训,重点配置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及拔尖人才。到*年,产业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其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要占从业人员总量的3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总量要达到5万人;技术工人总量要达到7万人,占工人总数的80%以上;企业高、中、初级技术工人的比重要分别达到35%、45%、20%左右。

在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方面,以市场需求确定人才配置重点,选拔一批优秀人才进行复合型人才培训,打造专业优势和信息技术集合的人才群体,形成以研发人才队伍为核心、应用技术人才为骨干、产品推广市场开发人才为基础的信息产业人才队伍。重点配置软件开发高级人才、信息服务业高级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到*年,信息产品制造业人才总数要达到4万人,其中,软件人才达到1.5万人,软件高级人才突破1000人。

在化工医药产业人才方面,重点开发配置化工医药短缺人才,调整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结构,增加产品研制、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高级人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经营管理人才达到6000人,占人才总量的10%;科技人才达到1.2万人,占人才总量的20%;技能人才达到1.8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0%;市场开发人才达到3000人,占人才总量的5%;其他人才占35%。硕士学历占职工总数的2%,大学本科学历占30%。

在农产品加工产业人才方面,以农业高新区、产品加工企业、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市场、中介机构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配置,壮大人才实力。重点配置各类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生产技术人才,从事销售、中介、交易洽谈等活动的市场营销人才,专业协会组织、合作组织及信用组织所需的农村经济组织人才以及从事教育培训、科技推广活动的服务人才等。到*年,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大专以上技术人员达到3万人,占人才总量的50%,并增加硕士、博士及产品、设备研制人员比重。

2.现代服务业人才配置

以金融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壮大现代服务业人才规模。加快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精通金融业务的高级人才,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引进一批短缺型人才,完善金融人才流动和交流制度,构建服务*、辐射周边的金融人才队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3万人,其中,金融业高中级人才达到1.2万人,硕士生*名,本科生1万名。

增加商贸人才总量,提高高层次人才比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商贸从业人员中人才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中级商贸人才达到40%以上,高级商贸人才达到20%以上。

构建物流教育体系。加快培养物流人才,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对物流从业人员实行岗位准入控制,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优化物流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到*年,使我市具有物流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3万人。

3.社会事业人才配置

以增加名师、名医、名家为重点,优化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各类人才。一是加强校长的培养和配备,推进校长职业化试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育名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建立一支数量适中、学科配套、结构合理、骨干充足、适应素质教育及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重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建立适合教师特点的职务评聘体系,实行教育系统职称评聘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教师交流制度,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短缺和城市教师超编问题。二是提高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水平和医疗水平,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市以上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发展社区医疗事业,增加全科医生数量。三是以引进培养文化行政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专业人才及艺术人才为重点,着力挖掘和开发优秀艺术人才,提升我市文化人才国内知名度。四是注重拔尖体育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壮大体育人才队伍。

(七)建设三大中心区,打造智力集群优势

通过建设知识创新区、科技先导区和商务人才聚集区,发挥智力集群优势,构建人才高地的支撑体系,从而提高我市人才资源核心凝集力和优势竞争力。

1.建设知识创新区。以大学园区和在沈高等院校为依托,建设知识创新区,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充分挖掘大学园区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的潜能,利用大学园区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组织科研人员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通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产生一大批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抢占科技制高点,提高学科的科技原创力。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发一批能提升产业水平的关键技术,促进高校科技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发展,提高对社会的贡献率。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使一批学科建设在国内乃至国际居于领先地位。造就一批活跃在学科前沿,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研究群体。

2.建设科技先导区。在浑南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主导产业科技人才先导区。以东大阿尔派公司、*机床集团、*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东药集团等企业为依托,以促进我市主导产业升级为目标,集聚科技攻关、产业创新人才,围绕主导产业产品链条开展科研、设计攻关,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市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建设商务人才聚集区。以沈河区、和平区为核心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东北商务人才密集区。一是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贸区大型商务业载体和市场业态作用,吸引和集聚商务人才,形成东北地区商务人才的聚集地。二是通过打造商务人才聚集区,整体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集中区,推进证券、保险、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发展。三是通过建设商务人才聚集区,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沈投资置业,带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用高层次商务人才优势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提升*中心城市形象,完善三大中心功能。

四、对策措施

(一)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一是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把人才工作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党政一把手要抓第一资源,将人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高效的工作体系。三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统筹兼顾,实行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协调各职能部门,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整体推进人才工作。四是各部门要主动推进人才工作,突破不合理的限制规定,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为人才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和开创。

2.加强人才工作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加强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规律性研究,提高对人才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人才工作理论研究水平。要加快人才资源开发配置政策的研究,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完善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奖励政策、鼓励人才到基层的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配套措施。

3.加强人才统计基础工作。要研究建立适应推进人才整体性、开放性开发与配置要求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汇总工作体系、动态分析监控机制,为人才开发配置的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目标考核奠定基础。

4.建立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制度。建立优秀人才联系网络,组织、人事、科技、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分别与四支队伍的优秀人才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定期联系的沟通机制。同时,要建立市级领导对分管业务范围内重要专家的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为优秀人才解决各种问题。

5.建立*经济区人才开发配置联动机制。用开放的人才观念、手段和措施,建立*经济区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工作沟通机制,扩大我市人才高地的影响力、辐射力,促进人才资本升值。

(二)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业热情

1.创新分配激励机制。一是承认人才资本的价值,保护其合法收益,鼓励以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激发人才创造力。二是坚持平衡比较和动态增长,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价值与工资收入水平决定机制。三是形成合理的工资收入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妥善处理好地区间、行业间、各类人员间的工资关系。四是不断加大对特殊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工资收入在一定时期给予特殊政策。五是完善奖励、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实现多种激励相结合。

2.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才的评价,要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客观地反映人才业绩成果的社会价值。二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才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考试、评审、考核、直接聘任等多种人才评价手段,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发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作用,增加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三是强调评价工作的专业化。进一步严格评审标准,创新评审模式,规范评审程序,实行评审公示制,建立考试、评审专业技术责任追究制度。

3.创新人才开发投入机制。一是建立新型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补充的投入资助机制,保证人才开发投入不断增长。二是加大财政资金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政府要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人才开发资金,重点用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留学深造、科学实验等工作。要整合各种财政专项资金,优化教育、科技、信息产业等专项经费投资结构,从中安排一部分用于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科研项目资助。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筹集助学资金,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建立奖励资金,对人才给予必要奖励。加强对人才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人才投入效益。三是树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新观念,从机制上、政策上促进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激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制定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各类民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开展教育对外合作,拓宽人才开发投入渠道。四是实行政府雇员年薪制。要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面向社会吸纳财税、金融、法律、计算机、外语等高层次人才,选拔录用更多的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体现创新制度的活力。

4.创新人才保护机制。在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安全机制。要高度重视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建设、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等重要人才的保护问题。

5.创新人才交流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开放人才中介市场,大力发展人才咨询、人才评价、人才中介等市场服务机构,通过构建人才市场交流平台提高人才通过市场配置的比重,用市场信号调整人才流量和结构。二是消除束缚人才流动的体制,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完善人才交流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人才在不同地区、产业、部门合理分布。四是发挥老科协的作用,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建立“高级退休专家人才库”,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二次开发机制,为离退休各类高层次、紧缺型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五是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营造舆论环境。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我市的人才政策和杰出人才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典型事迹和优秀成果,形成成才光荣、人才可贵、创造受奖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各界对人才资源开发的参与意识,使社会氛围更有利于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优化生活环境。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引进高科技人才、国际化人才提供适宜的居住条件。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单位要为来沈工作的优秀人才提供子女就学、就医、文化娱乐等优惠服务。要推进人才服务专业化,针对不同人才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对涉及人才的有关问题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开设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3.创造发展环境。要为人才创造发展环境,用事业凝聚人才、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要为人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能干事、干成事。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奖励制度。一是设立“*市留学人员创业奖”、“*杰出人才奖”、“优秀人才引进奖”等奖项,以奖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二是选拔评选出生产一线优秀技能人才,以市政府名义分别给予技能人才类、技术创新类等荣誉奖励。通过每年技能大赛,营造第一线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张扬人才个性。

(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开发基础工作

始终把教育作为人才聚集核心、人才开发的基础,形成整体性人才开发体系。要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大力加强学前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城市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普及城市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经费资助,实现教育脱贫。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动员各方面力量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积极扶持发展各类民办教育,形成各类教育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沟通,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为人们提供人生各个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人才提供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第10篇

一、课程定位

电控发动机课程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涉及发动机电控系统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征兆、故障检测流程等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还要侧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控系统中常用的工具、设备和诊断仪器,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排除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与排除的能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任务选取

由于受学生基础和课程学时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笔者通过多年的授课经验,在课程任务选取过程中主要设计了六个主要教学任务。

1.电控发动机结构认知

在该任务中,合理设计工作页,让学生结合工单和实习车辆,熟练查找发动机各部件的安装位置、结构和功用,重点考查学生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通过各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相互提问检测,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2.空气供给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在该任务中,要求学生分析空气供给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并测绘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图。结合教学用车查看不同部件出现故障时发动机的症状,并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故障读取和数据流的分析。设计的子任务主要有:空气流量计故障分析、节气门故障分析、加速踏板故障分析、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故障分析等内容。

3.燃油供给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在该任务中,要求学生熟练分析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熟悉相关控制线路,并测绘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图。结合教学用车查看各部件的位置,分析相应的故障征兆。设计的子任务主要有:喷油器故障分析、燃油泵故障分析等内容。

4.点火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在该任务中,要求学生熟练分析点火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熟悉相关控制线路。结合教学用车分析影响点火系统的关联因素。设计的子任务主要有:点火系统波形分析、断火分析、火花塞及点火控制器的更换等内容。

5.综合故障诊断

该任务是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综合,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全面分析故障存在的原因,并学会根据电路图去排除故障。设计的子任务主要有: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分析、发动机运转不良故障分析等内容。

6.检测设备使用

该任务是电控发动机维修课程的辅助教学内容,让学生能正确、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从而进行教学任务的实施。设计的子任务主要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解码仪的使用、金德208接线盒的使用、测电笔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等内容。

三、任务实施

在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环节开展。

1.设计任务工单

根据课程章节内容和选取的典型工作任务,依据汽车维修作业流程,围绕从信息咨询―故障现象―故障分析―解决方案―作业实施―总结与反思六个步骤开展,将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整个教学体现任务的驱动过程。

2.教学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六个人一组的原则进行分组教学,选取优秀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本组的学习活动。教师根据不同组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各组学生有足够的资源和训练设备顺利完成教学。

3.现场教学

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关键。首先由教师进行任务安排,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阐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其次,指导学生进行分工讨论,协助学生查询故障症状,理清诊断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评价反馈

教师要及时的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围绕安全规范、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任务实施情况、团队协作、卫生整理等内容。

四、总结与反思

第11篇

一、项目试点总体情况

白银市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建立了教育督导制度,1999年正式成立了白银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正县级建制。2012年白银市申报的项目“探索有效履行督导职能的体制机制”被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教育体制改革省级试点项目。试点内容是通过探索创新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督政、督学等各项工作转型,使督导部门在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12年白银市的先期试点工作在会宁县展开。会宁县成立了教育督导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实现项目工作组和专家组。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发改、人社、编办、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对督导体制改革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对改革进程的检查指导。工作组和专家组负责制定改革方案,研究改革措施,为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制定了《会宁县教育督导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将创新教育督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保障机制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尝试建立“监管分离、相对独立、统筹协调、高效运行”的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即:教育行政机构负责教育工作的决策和执行,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教育的权力;教育督导机构代表政府行使对教育工作的监督、评估、检查、指导的权力;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对教育督导机构进行指导和协调,又要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相对独立。试点开展3年来,县上相继出台了《会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会宁县督学责任制实施意见》等文件,县政府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教育督导试点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教育督导面临的体制、机制、经费等方面的问题,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试点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 强化督导职能。2012年成立了“会宁县教育督导委员会”,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担任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其办事机构为“会宁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制正科级,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内设综合科、督政科、督学科、监测办4个科室,工作体制为总督学领导下的督学负责制。总督学、副总督学由督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兼任。会宁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接受白银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会宁县教育局的业务指导。

2. 保障人员经费。会宁县将教育督导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10万元,主要用于办公、专项业务、公务用车、督学工作补助经费、培训费(含外出学习)等方面。县政府为督导室配备了车辆、办公设施设备。在人员配备上,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按教师总数的千分之三配备了16名专职督学,还聘请了48名兼职督学。为提高督导工作人员和督学的工作积极性,县政府每年还特批3个“园丁奖”名额,用于表彰奖励全县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

3. 理顺督导机制。一是形成了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新格局。建立了乡(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评价机制,推行问责制度,形成了督促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机制;完善了督学队伍管理,实行督学责任制,形成了指导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学体制;建立了县教育督导室归口管理、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为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形成了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

二是形成了 “四教统督”、“四项结合”的督学工作新机制。采取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定期督导与经常性督导、发展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自评整改与督评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义务教育为重点,对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开展全面督导。

三是建立督前自评、督中指导、督后整改的督导评估三阶段运行模式。建立了学校督导的六项制度(督前通知制度、学校自查自评自补制度、督前介入制度、督中情况通报反馈制度、督后结果公示公报制度和督后跟踪回访制度),将工作着力点分解为三个阶段:督前着力自查自评与自补,做到“查要实事求是、评要客观公正、补要促其变化”,并明确提出:查而不实不介入,评而不准不介入,补不到位不介入,看准一个“变”字;督中着力的检查指导与评价,在实施听、看、查、访、议、谈等工作程序时突出一个“全”字(查看全部资料等),强化一个“导”字(边查边指导、边看边指导、边听边指导),落实一个“评”字(筛选信息、组内评议、形成报告);督后着力的整改提高与发展,要求被督导学校根据督导反馈意见,形成整改报告,落实整改措施,限期实施全面整改,强调一个“改”字。

4. 落实挂牌督导。一是建立三级督学网络。会宁县从2004年起就创建了乡镇教育联合督导责任区,基本形成了县、责任区、乡镇三级教育督导网络。试点以来,会宁县重新调整、设置了督学责任区,全面推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建立了总督学负责下的三级督学工作机制:总督学主要听取督学责任区工作汇报,根据工作需要在符合任职条件的对象中选任督学;第一级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督学的业务培训和业绩考核,定期总结、交流督学责任区的工作经验;第二级为督学责任区。全县设立8个督学责任区,聘任64名挂牌责任督学,每1名责任督学挂牌督导5所学校。每个责任区配备2名责任督学,驻点对该责任区进行全面督导。同时,每个乡镇还配备若干教育督导员。各乡镇教育督导员除参与责任区集中督导活动外,还承担本乡镇学校经常性督学任务;第三级为校内督学。各学校选定专人负责校内督导事务,负责学校与责任区督学的联系。县上还实行责任督学考核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每3年轮岗交流一次。

二是创新督学工作思路。责任区督学坚持“五结合、五为主”(即监督与指导结合,指导为主;他评与自评结合,自评为主;综合与专项结合,专项为主;集中与分散结合,分散为主;定期与随机结合,随机为主)的指导思想,依法对责任区内各级各类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办学行为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随机督查;对年度教育重点工作进行过程性检查;对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提供咨询、指导,对学校有关问题提供解决策略、建议;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下沟通、联系协调、帮助解决,发现典型、及时推介。

三是加强责任督学管理。建立了责任区督学目标管理责任制,签定目标责任书,靠实督学工作职责,实施定期考核与评价;建立了督学工作定期汇报、工作效果评议机制;建立了责任区交叉互动督导工作机制,实现教育督导发展研究成果和教育督导评估信息的共享。

5. 落实重点工作。会宁县督导工作围绕促进县域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一主题,突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两个重点,把握“督政促政府工作职责落实、督学促办学行为规范、监测促教育质量提高”三个抓手,做到教育重大问题、办学单位、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四个全覆盖,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一是围绕全县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重点――“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专项督查和评估。二是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义务教育重点督导均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学前教育重点督导办学条件和常规要求的达标与规范,职业教育重点督导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的培养上,普通高中教育重点督导优质资源扩量、培养模式改革、办学特色彰显、课程改革推进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上,成人教育重点督导学习型组织建设、继续教育规划的实施和劳动者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工作业务素质的提高上。三是开展教育监测。会宁县成立了义务教育监测办公室(简称监测办),组织开展了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人口、资源配置、经费保障、队伍建设、教育质量和其他影响学生发展因素各方面的监测,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6. 强化结果运用。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的要求,会宁县建立健全了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的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一是对督导中发现问题整改不力的学校和部门负责人,予以警告、警示甚至诫勉谈话。二是实行督导报告的反馈和通报制度,每次的督导报告向上报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相关职能部门,向下反馈到被督导学校,横向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教育局职能股室。既作为教育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又作为学校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教育督导通报制度,重点通报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对于学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报县教育局并在教育系统内部公示;对教育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以报告形式提交县政府;督导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四是落实督导结果使用制度,将督导结果作为教育内部进行奖惩、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在评优选先时,对督导问题多且整改不力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校长和相关管理人员的提拔任用和职称晋升与督导结果直接挂钩,对学校管理缺乏规范、督导活动重视不够、督后整改不力的学校和相关责任人员取消当年评优或晋职的资格,并限期整改。五是健全了督导考核奖惩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第12篇

一、  机构设置与管理办法

现状: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形势,把握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要求,积极落实省委组织部提出的学院机构超编整改要求,扎实推进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着力破解制约学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活力,提升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能力。2018年1月学院提出了内部机构调整设置建议方案,设置党政职能机构11个,教学机构17个,教辅机构4个,方案现已批复。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同属高等教育,编办现在执行的机构总量高职和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高职院校按现行核定的机构总量已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办学对机构的需求。建议能够根据办学规模和实际需求,重新核定机构总量,解决办学中的实际困难。

二、  优化高校进人环境、完善高校用人管理

现状:近年来,省教育厅在“放管服”政策的落实上走了大量

的工作,对人才引进工作出台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使高校能够充分地用好用活政策,完全实现人才引进的自主权。

为做好人才强校工作,吸引人才来校工作,改善教师结构,促进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院核心竞争力,对于青年教师的引进学院通过公开招聘进行,严格按照要求教育厅有关规定制定公开招聘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组织实施。对于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学院结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试行办法》和《进一步创新全省职业院校编制和人事管理的意见有关规定》,出台了《学院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从人才类型、引进方式和条件以及待遇和考核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体现学院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优化了进人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促进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体制,学院制定了《学院校企人员互聘管理办法》。学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企业人员为专业顾问、兼职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兼职教师;企业聘任的学院人员在企业承担一定的生产技术任务,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三、  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

现状:从2015年开始,学院按照教育厅关于下放中级专业技

术职务评审权的精神,积极筹划、主动争取申请了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组建了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制定了《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同时还配套了《讲师任职资格评审量化考核标准》,已平稳运行了3年。2015年评审通过了6人讲师任职职格、2016年通过了2人将师任职职格、2017年通过了2人讲师任职资格。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开展使大部分青年教师晋升了中级职务,真正使评审条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起到了导向作用。

      目前学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职称评聘分离的工作思路,下放职称评审权文件精神,修订《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同时也积极筹备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为自主开展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做准备。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自身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较少、学科覆盖面窄,在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库会存在很大难度。如果由各院校自主联合组建,组织工作也较难,会出现资源分散凌乱的局面,建议由教育厅牵头,在全省高职院校范围内组建评委库,做到资源整合利用。

四、  积极推动内部薪酬分配改革

现状: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

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高校绩效工资总量不超过无收入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5倍,科技成果转化、多点教学收入等不纳入总量管理,同时在奖励性绩效中设立奖励专项,向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等倾斜,这些政策足以作为人才引进的支撑,也完全可以满足办学实际要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我院为了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分类考核体系,强化考核与考核结果的使用,建立与岗位任务、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分配制度,学院修订了《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将教师按主型、教设型、教研型分类确定岗位任务和考核周期,按照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

五、规范编制外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