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改交流材料

课改交流材料

时间:2022-06-12 21:07:04

课改交流材料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1

转眼之间,我们的课改工作走过了一个学期的历程,“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已经在我们的课堂生根发芽,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为了推行“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管理自主化

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我校成立了学委会,下设文娱部、礼仪部、    卫生部等部门,他们每天对各班的卫生、课间、课间操、文明礼仪等进行检查和打分。每周一总结,根据得分评选出自主管理优秀班集体。各班成立班委会,小班长从老师对各组的课堂评价和自主管理两大方面进行打分,每天放学前汇总出本班的日冠军小组和组长姓名并交到学委会。学委会周五再汇总出每班的周冠军,在星期一的升旗会上对优秀班集体和各班的周冠军小组的组长进行表扬并颁发奖状,从而极大的鼓舞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热情和小组长的积极性。

二、教学管理精细化

课改初期,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精细化管理的方案,对早读、午读、上课模式、导学案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及时总结和公布结果。有问题和优秀做法及时通过校讯通进行反馈和表扬,调动了老师的课改积极性。为每个班级配备小黑板,每位教师发活页夹,方便老师保存导学案。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每位老师都能熟练的运用“双向五环”进行课堂教学,导学案也都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三、组长管理责任化

小组是我们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组长是每个小组的核心人物,组长的能力决定了这个小组的整体表现。为了使每个小组都能均衡发展,老师精心挑选了小组长。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和磨合,现在每个组长都能独当一面,各个小组的表现也都是不相上下、精彩纷呈。

四、英语教学教研化

1、课改初期英语教师利用每周三的集体教研时间,精心备出一周的导学案,大家出谋划策、共同探讨,使导学案的编制更加完善。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我们的导学案有了自己的特色,每周三张导学案,前两张是学习新知,第三张是复习提升。从以教师为主的教案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导学案,更加体现了以生为本。我们每周三的教研现在是针对每位老师的课进行集体教研,英语老师轮流当主持人,自己先说说上课思路和想法,其他老师进行补充,帮助这位老师能够把课上的更好。

2、每天的前两节课和课间是我们的小教研时间。老师们在前两节课进行二次备课,畅所欲言,同年级的老师说说自己上课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课后我们积极交流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不懂的相互请教,及时改变下节课的授课思路和方法,力求使每节课都是高效的课堂。

3、预习也是课改初期英语教学的一大难关,学生预习的不好会给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研讨,我们认为学生必须配备听力资源才能进行预习。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配备了点读笔、学习机等相关的学习资源,保证了预习的效果,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对于没有还没有学习工具的学生,我们安排小组内的小老师来帮助他们学习。

五、英语教学特色化

在课改初期由于各个学科都是统一的管理和评价模式,统一的小口令,英语的学科特色不够明显。经过一个学期的集体教研、学习,在教研员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如今我们的英语课堂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我们摆脱了过去的自学、对学、群学这些单调的模式,形成了英语课堂的专用小口令,充分利用多媒体、PTR等资源协助我们的教学,将传统课堂中的游戏、歌曲、韵律诗等充分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在此提出来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

1、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任务有限,展示时总是难以达到全员参与。学困生的展示机会比较少,参与度低,因为他们害怕出错,所以即使展示他们的任务也都比较简单,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没有太大的作用。另外展示使得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口才、心理素质等都得到了提高,但这样也加大了学困生和他们的差距,两级分化有所加重。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2

写作作为语文学习中自主性最强的部分,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合作策略,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合作平台,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写作课堂中运用合作策略的背景及作用

(一)背景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面对课标坚持知识能力与人文素养并重的客观形势,传统语文教学观点逐渐被一些新教学理念所替代。这些新的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能力,更侧重于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合作策略正是体现这一新理念的重要措施。

(二)作用

传统作文教学只注重个体写作而练就的单一僵化的思维,使很多学生怕作文,作文毫无个性和新意。合作策略则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群体优化效应与有效的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使每个参与者的思维在互相启发影响下进入最佳状态。首先,在素材积累方面,学生们的阅历、思维在合作中聚合碰撞,拓宽学生写作的生活空间,使学生的写作素材更为丰富新颖;其次,在构思立意方面,学生通过合作,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燃烧起情感的火焰,作文立意不仅有了深度,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都将得到全方位的强化。再次,在写作评价上,通过合作小组成员自改自评、学生之间互改互评、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等形式,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作文修改习惯和提高作文个性能力,从而完成创新佳作。

二、写作教学课堂中运用合作策略的课型例举

如何更有效地在有限的作文课堂中更有效地运用合作策略呢?笔者认为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所有的教学理念与策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仅就本人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合作策略,为学生提供合作平台所尝试的几种写作教学课堂类型稍做介绍。

(一)活动体验课型

这种课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如游戏、竞赛等,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然后依据活动进行写作,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解决学生写作材料的缺乏。这种课型大致的程序可以是活动―讨论―撰文―交流―评价,在这课型中的六大环节中,五大环节需要学生合作完成。

如一位教师在上《写真我,抒个性》的作文指导课时,首先是让一组学生做评选班级形象大使的游戏,再叫同学们就此游戏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不但评选出了形象大使,还讨论出了某某同学入选的原因,接着就让学生根据这个游戏内容撰文,同学们写好后,小组内交流,成员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评判,从而推荐出好文章若干篇,在班上交流、互评。

这种课型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在合作之趣中写作,玩中写、玩中学,玩得有趣,写得也会有趣。

(二)资源共享课型

这种课型是提前两到三天给学生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学生课下去搜集材料,并列出思路提纲,作文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材料和提纲。众人拾材火焰高,这样可以使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学习最佳构思。这种课型大致的环节是:搜集材料―列出提纲―课堂交流共享―重新立意构思―撰写成文。

如以“心愿”话题作文为例,课前两天布置学生去选择材料,寻找自己的五个最想实现的心愿,并通过思考筛选,取其中最有话可说的一个,列出提纲;课堂上交流时,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材料提纲与同学交流,由小组内合作或全班同学依据话题来分析,剔除不适合话题的或不好的材料,选出最典型最富有创意的材料及思路。如我想有一件新衣服,我想吃麦当劳等平淡无新意的材料就在讨论中被否定,而我渴望世界和平、我想拥有一片自由的天空等新颖的题材就被保留下来;学生根据讨论交流意见,或修改、或挖掘材料与思路的新意,再一次构思立意,最后写成文章。

这种课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写作素材的共同占有,开阔了视野,还提高了选材构思的能力。

(三)作文评写课型

这种课型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同学们的作文互批互改自己进行修改点评的方式,这种课型可以使作文评价更加科学全面,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共同提高。这种课型的大致环节是:课前撰文、自改―课堂交流与评析―课后再修改。其中课堂交流与评析才是这堂课要做的,可分为三个小环节:交流―评析―修改。

首先是小组交流,把写好的习作交给各小组,由小组长牵头选取自评自改,再小组内互评互改。具体做法是让习作者朗读习作,再由小组其他成员针对习作在字、词句、标点、选材、立意、结构等全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见,并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推选1-2篇上交班级交流。其次就是全班交流与评析,由习作者在全班朗读,然后由全班同学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民主评议选优秀习作和最佳点评。习作者课后根据同学意见再次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这种课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学生在多次多层面(小组、全班)的合作中,见识了不同的作文风格与作文毛病,明确了作文修改的标准,这更有利于学生作文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利于改出创新佳作来。

……

创新作文课型远不止以上三种,笔者认为,不论采用哪种作文课型,合作都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上三例可见一斑。

合作,让作文课堂更有效。

【参考资料】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3

    论文摘要:材料工程基础是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中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课程改革的思路。 

“材料工程基础”是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中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和院领导的重视,这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改革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材料工程需要的新型人才是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需要认真思索的关键问题。 

 

1 课程体系 

材料学是一门试验性科学,涵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个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材料制备与加工的科研与生产工作,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错综复杂了,这就要求从这多种多样的工程问题中提炼出各种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共同涉及基础问题,建立材料学学的平台课程—材料工程基础完整的知识体系。 

“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又根据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的定义:材料是人类制造生活和生产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显然,材料工程属狭义工程的范畴,材料工程应为是有组织活动将自然的或人造的物质制造成生活和生产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因此,从这个定义出发,凡是材料制备过程中所涉及技术和方法问题都属材料工程问题包括原材料的输送、原材料精制、合成、产品精制、后加工、包装、运输等生产工序原理以及为完成上述工序的一些配套工序如生产过程中的传热问题、三废处理问题。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内容庞大、错综复杂了,避开各种材料的制备的特殊工艺问题,各种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共同的基本原理应成为材料工程课程中的基本问题。我们以自编《材料工程基础》为教学的教材,教授物质输送原理及设备、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并对质量衡算、能量衡算、经济衡算做简单介绍。 

 

2 教学手段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的。材料工程基础的教学拟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除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如基本公式的推导、理论的讲解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方式外,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一下的教学手段。 

2.1 多媒体课件 

当今的学生,从校门到校门,多数学生既没有生活经验,更无工程概念,要学好材料工程基础这一工程类课程,老实说,有一定的难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内容精炼化,实际问题形象化,为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生产原理和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2.2 讨论式教学及设计演练 

课堂设置讨论课,引导学生探究各种材料制备过程中所共性问题,生产过程技术经济评价问题,分层次布置工程设计任务,使学生能全面思考工程问题。例如在传热部分,进行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在传质的几个章节中,吸收部分设计煤气中苯类物质吸收工艺流程;精馏章节中,进行年产8000吨乙醇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程序与步骤:设计任务下达后,通过资料的收集,流程选择,基本计算,确定工艺路线,确定生产设备大小,进行设备平面布置,完成设计任务。 

2.3 双语教学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国际交流日夜频繁的今天,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无疑能使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英语,为其日后的交流扫清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优质生源,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 

3 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全民都面临同样的信息平台,甚至我们的学生比教师有更好的计算机能力,轻点鼠标就可能获得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这就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专业课我们应该教学生什么以及如何教,培养学生那些能力。首先是收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大量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数据库可以利用,掌握了信息资源,就是掌握了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然后是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到信息,怎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思维与人格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接下来是合作精神,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完成一个工程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相互合作,因此合作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本门课而言可以采用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同组同学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已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4 评估体系 

理论考试不在作为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可以从多层面进行评价如理论考试成绩、课程设计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等。 

 

5 结论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执行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能力培养目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真正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昆林.材料工程基础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9,9. 

[2] 冯晓云,童树亭,袁华.材料工程基础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3] 徐德龙,谢峻林.材料工程基础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0. 

[4] 周美玲,谢建新,朱宝泉.材料工程基础 [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 

[5] 毕大森.材料工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 

[6] 谷臣清.材料工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7] 蔡珣.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7.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4

一、课堂活动的真实性——对真实材料的合理使用

材料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材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没有被简化或改动过的蕴涵真实信息的日常语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原始材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是交际法教学的一项要求。传统外语教学中根据词汇和语法的要求人为编造的语言材料脱离现实生活,缺乏交际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语言交流能力。真实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自然的语言,了解交际话语和背景文化,并能在课堂活动和社会交际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知道所学习的语言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语言交际。

真实的材料是交际活动的材料,而不是专门为语言教学准备的材料,如报刊杂志、因特网上的文章、广告等;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访谈等;电影、戏剧、歌曲等;有关西方历史、地理、自然常识的原版教材等;英美人士的演讲或讲话录音等;旅游地图、景点介绍、航班时刻表、餐馆菜单、宾馆旅客登记表、海关申报单等;法律文书、案例分析、商业信涵、产品书等?这些材料源于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可以使语言材料生动、有趣、实用,更有教学意义。

真实的材料是就材料本身而言;而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材料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它存在于学习者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是对材料的合理使用,对材料做出的恰当反应。换言之,真实的材料应辅之以相应的交际活动和以真实交际为目的的课堂活动。学习者在课堂中接触到的语言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中要完成的任务和活动就是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解决的问题。

1.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

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时,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为教语言而教语言的做法,而是要把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使学生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外语水平。以学游泳为例,我们学游泳是阅读有关游泳的书籍,还是在游泳池或江河里边实践、边领会?答案当然是众人皆知的。同样,在语言教学中,学生也应像学游泳那样,充分接触真实的语言材料,参与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

教师根据真实的材料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时,不能一味考虑如何教授有关语言的知识,还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设计真实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运用、实践语言机会。例如,在听天气预报的课堂活动中,天气预报的材料是真实的,但如何根据材料开展课堂活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听材料,然后决定是否可以去野餐。显然,第二种做法是真实的语言运用,因为它需要学生对真实的语言材料和信息做出合适的反应和判断。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景。第一种选择只注意教授学生某项语言技能,而似乎脱离了现实生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把天气预报听写下来。

2.课堂活动的交际性

现在我们一讲到交际语言教学,提到交际能力好像大家都认为交际能力就是学生说得流利,管它有错没错都没关系,其实这是我们对交际语言教学的一种误解,一种扭曲。但如何才算课堂活动的交际性?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中多开展对话活动,让学生多开口,就算是课堂交际了。

真实的交际活动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学生会在交际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并出现犹豫、幽默、恭维、尴尬、脸红等各种自然反应。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答案存在多种可能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发现和探索,结合情景,找出关系,给出合理的解释。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而是通过逻辑思维构建思想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交际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具有交际的自和选择权。

非真实的交际活动往往以考试等功利性目的作为学习动机。一旦出现交际失败或交际障碍,学生往往会以老师教得不好、材料乏味等外因作为借口,最后导致恶性循环。而真正的交际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体会交际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引导学生从事更多的课内外交际活动,在大量接触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自然吸收新的语言知识,也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

3.课堂活动的社会文化性

在外语教学中,真实的语言材料具有不可此拟的优势:规范的用法和表达为外语学习提供了范例;话题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不仅学习西方的语言,还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使学习的过程更生动有趣,学习的内容更深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种渴望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的内在动机,将更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

把课堂活动的文化真实性分为三个层面:通过恰当的交流获取信息;理解他人以及外国文化和社会;在理解他人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和本国文化。对于他国文化,我们不能单纯模仿和接受,但也不能一味排斥。身处异国文化之外(outsider)的我们应批判性地理解外国文化和社会习俗;但同时我们又是局内人(insider),应积极融合到文化交流中去。

二、环境的真实性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5

课程名称

带上你去游学美国

课程类型

英语研究课

开发教师

张艳梅

适合年级

高一

上课时间

周四

上课地点

教室

必修/选修

选修

课程开发背景

本课程的开发以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为主线,以学生口语交际,学习和生活细节为着力点,使学生学会适应不同文化并学会良好的沟通,进而让学生走出去开阔视野,带出去中国悠久文化的底蕴,展现出青少年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善于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通过让学生上网搜索资料,整理,完善,提炼,加工,设计,表演等研究过程,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实际处理问题和展示的能力,进而达到让学生乐学英语,善于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课程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研究的形式,以文化差异为关注点,以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日常交际用语及温馨小贴士的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整理并完善资料,加深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

   2.在学生分组设计并表演游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研究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责任感和与世界交流的自信心。

课程内容

研究内容:

完善游学美国生活与学习日常交际用语,及尊重对方文化和谐共处的注意事项;设计并表演游学的过程。

研究方法:

文献法,小组研究、探讨,设计,表演,教师指导。

课程实施

 

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研究

活动计划:

第一课时:开题,阐述课题的研究内容,分小组。

第二课时:小组分配具体任务。分组完善“游学美国日常交际用语”, “学习过程中常用际用语”和“如何在homestay家或者宿舍里尊重对方文化和谐共处的交流”的材料

第三课时:资料搜集, 小组间交流,设计表演方向并补充改进材料。

第四课时:分组设计游学过程, 小组间交流,改进。。

第五课时:整理情景展示资料,初步分组做出PPT。

第六课时:整合制作PPT, 准备情景展示。

第七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优化PPT,彩排展示并改进。

第八课时:成果展示 (PPT的成果汇报和情景展示) 。

预期成果:

1.学生能够经过分析、整理和完善游美吃住行交际用语的材料并设计展示游学过程,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并做出一份PPT的成果汇报和情景展示。

2. 学生能够在走出去开阔视野时,带出去中国悠久文化的底蕴,展现出中国现代青少年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善于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

 

 

课程评价与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提高

课程体系

材料学是一门试验性科学,涵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个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材料制备与加工的科研与生产工作,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错综复杂了,这就要求从这多种多样的工程问题中提炼出各种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共同涉及基础问题,建立材料学学的平台课程—材料工程基础完整的知识体系。

“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又根据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的定义:材料是人类制造生活和生产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显然,材料工程属狭义工程的范畴,材料工程应为是有组织活动将自然的或人造的物质制造成生活和生产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因此,从这个定义出发,凡是材料制备过程中所涉及技术和方法问题都属材料工程问题包括原材料的输送、原材料精制、合成、产品精制、后加工、包装、运输等生产工序原理以及为完成上述工序的一些配套工序如生产过程中的传热问题、三废处理问题。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内容庞大、错综复杂了,避开各种材料的制备的特殊工艺问题,各种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共同的基本原理应成为材料工程课程中的基本问题。我们以自编《材料工程基础》为教学的教材,教授物质输送原理及设备、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并对质量衡算、能量衡算、经济衡算做简单介绍。

教学手段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的。材料工程基础的教学拟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除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如基本公式的推导、理论的讲解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方式外,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一下的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

当今的学生,从校门到校门,多数学生既没有生活经验,更无工程概念,要学好材料工程基础这一工程类课程,老实说,有一定的难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内容精炼化,实际问题形象化,为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生产原理和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2 讨论式教学及设计演练

课堂设置讨论课,引导学生探究各种材料制备过程中所共性问题,生产过程技术经济评价问题,分层次布置工程设计任务,使学生能全面思考工程问题。例如在传热部分,进行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在传质的几个章节中,吸收部分设计煤气中苯类物质吸收工艺流程;精馏章节中,进行年产8000吨乙醇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程序与步骤:设计任务下达后,通过资料的收集,流程选择,基本计算,确定工艺路线,确定生产设备大小,进行设备平面布置,完成设计任务。

3 双语教学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国际交流日夜频繁的今天,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无疑能使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英语,为其日后的交流扫清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优质生源,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

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全民都面临同样的信息平台,甚至我们的学生比教师有更好的计算机能力,轻点鼠标就可能获得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这就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专业课我们应该教学生什么以及如何教,培养学生那些能力。首先是收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大量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数据库可以利用,掌握了信息资源,就是掌握了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然后是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到信息,怎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思维与人格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接下来是合作精神,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完成一个工程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相互合作,因此合作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本门课而言可以采用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同组同学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已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评估体系

理论考试不在作为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可以从多层面进行评价如理论考试成绩、课程设计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等。

结论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执行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能力培养目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真正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胡赓祥,蔡珣.材料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陶杰,姚正军,薛烽.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昆林.材料工程基础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9,9.

[4] 冯晓云,童树亭,袁华.材料工程基础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7

[关键词] 建筑材料;课程目标;课程改革;课程考核;教学质量

《建筑材料》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开设时间是在每年秋季的新生班级进行,其学时数为68学时,每一学年至少有10个以上的班级同时开设。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讲授《建筑材料》课程的老师之间虽然通过教研活动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学内容不统一、知识的更新程度不一样、重点与难点的把握程度偏差过大等问题。实行“统一课程目标、统一PPT课件、同一课程考核”(简称“三统一”)课程改革,利用集体智慧解决“各唱各的戏”所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促进课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统一课程目标,明确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需达到的标准和目的,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学校培养的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和指南”[1]。在一个学校相同课程不同老师的教学之中必须统一课程教学目标。如果各个老师自行其是,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出现定位偏差,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方向的实施和课程价值的正确性。

1、通过统一课程目标,合理序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对一门课程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既要体现国家对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建筑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多个老师上同一门课,必须统一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决定着教师“教什么”,专业教师要清楚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全部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内容,要围绕课程目标,遵循职业性、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和整合,大胆舍弃教材中一些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或不实用的教字内容,增加实践过程中与时代接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

2、通过统一课程目标,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目标要通过单元目标来体现,单元目标要通过每节课来体现,每节课要通过具体的知识点来体现,层层深入、逐步递进。教师要围绕课程目标来确定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中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对《建筑材料》课程在知识点的选择上要把材料的规格、性质、技术标准、应用条件及质量验收标准作为教学重点。在技能点的选择上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把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及常用建筑材料技术性能的检测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在职业素质培养上要把学生在建材使用上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作为培养重点。在重点确定上要注意每个章节每个单元每节课堂的重点,以便于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通过统一课程目标,科学设计和组织课程课堂教学

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每一次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要包含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教学目标或者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就会无的放矢,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找不到方向,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吸引力。要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要注意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地来组织教学内容”[2]。要注意教学内容组织的层次性、递进性。要明确每次课堂教学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要学会哪些知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引导式或任务驱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和有效性。

二、统一PPT课件,促进教师交流

在十几个平行班级中开展《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各个老师应该统一使用相同的PPT,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统一PPT课件,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有砖石材、胶凝材料、混凝土、砂浆、金属材料、木材、有机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建筑材料等等,甚至同一类材料中的几种材料的性能差别都很大。有很多学生对一些建筑材料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在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去学习材料的形状、性质、尺寸等内容,会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只有专业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成百上千的建筑材料以图片的方式或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建筑材料的规格型号等外在表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才能够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去深入学习建筑材料的相关知识。目前有些年龄较大的老师由于不会使用多媒体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把这门课程讲好。通过统一的PPT课件,可以促使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老师去学习使用PPT课件进行日常课堂教学。

2、通过统一PPT课件,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以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沟通环节,各自按照各自的教案进行教学。有的教师知识更新过慢,存在着部分知识点过时或错误。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取舍不当,存在着对重要教学内容缺失的现象。有的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存在着重难点把握不当的问题。还有的PPT课件制作质量不高,存在着文字堆砌或缺乏条理等现象。通过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在教学中统一使用,再在使用之后进行相互交流,对课件中知识陈旧的问题进行更新,对错误的内容进行校正,对缺失的重要内容进行补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合理地调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对PPT课件进行不断地完善并进行固化。随着PPT课件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把握也就会越来越准,针对性也就越来越强,最后不断固化成一个规范的、标准的、被同行广泛认同的高水平的《建筑材料》课程的PPT课件。

3、通过统一PPT课件,促进课程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通过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建筑材料》PPT课件,可以促进课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对一门课程多个老师教学可以实行课程负责人机制,课程负责人负责《建筑材料》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组织课程团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学信息的收集。如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定、学时的安排、计划的执行、课程的考核等等,其目的就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筑材料》PPT课件的统一使用,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全程关注和知识更新,PPT课件在使用前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会诊”,“会诊”合格后方可用于教学,不合格的要继续完善。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是课程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的教学信息以及新材料的更新等及时向课程负责人反馈,以便及时处理、持续改进,保证教学文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统一课程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考核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检查的主要形式”[3]。对多个班同一门课程实行“考教分离、统一考核”的方式,形成教师教学效果的竞争、学生学习效果的诊断、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等机制,切实提高《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

1、通过统一课程考核,激发教师的教学能量

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教分离、统一考核”的模式,不允许上《建筑材料》课程的老师参与出卷、监考、阅卷、成绩统计、考试结果分析等环节,能较好的避免了各种客观因素对考试过程的干扰,保证了考试结果的公正性。考试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教师在一个学期中讲授《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效果。对考试结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排名,对考试平均成绩靠前班级的任课老师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对考试平均成绩名列第一的老师年终考核可以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课时津贴可以比其他教师高出几个百分点,连续两年排在第一的老师可以实行“低职高聘”的聘任机制,连续两年处于倒数后两名的老师则停课半年进修学习。通过建立竞争机制,促使教师潜心钻研课程的教学方法,真正下功夫苦练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优良教风的形成,达到以考促教的教学目的。

2、通过统一课程考核,客观分析学生学习效果

考试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灵活运用的能力,考试要重点考查在实际工程中建筑材料运用的相关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命题方式,既要考查理论知识又要考查技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试卷、规范严格的考试管理过程,得出客观公正的学习成绩。要对照考试试卷和考试结果对每个班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重点挖掘考试数据的内在依存关系,判断学生对《建筑材料》课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教学问题,分析学生对内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对《建筑材料》各个章节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知道哪些章节学生学得较好,哪些章节学得较差或还没有掌握,分析学生掌握的好或不好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等等,通过考试诊断,为下一年级学生的教学积累教学经验。

3、通过统一课程考核,明晰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考试结果是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要重点分析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例如,A老师所授课的班级平均成绩普遍较高,B老师所授课的班级平均成绩普遍偏低,说明A、B两个老师的教学水平不一样。再如,对某个章节或知识点的得分情况予以分析,发现C老师教的班级学生得分较高,D老师教的班级得分较低,说明C、D两个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个章节或知识点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或讲授效果不一样。还如,对试卷中一些实践性较强知识点或新材料、新技术的得分情况分析,同样可以分析出老师之间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以及知识更新的快慢等等。认真分析不同班级不同老师的差异性或者共性,去深入挖掘考试结果里面所蕴含的教学信息,通过教学信息查找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明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实行《建筑材料》课程“三统一”教学改革,可以促进专业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准确地把握课程教学的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正能量,从而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课程“三统一” 改革也可以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高孝传,杨宝山,刘明才.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8

[关键词]交通土建材料;教学改革;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19-03 

20世纪末我国大批行业高校转型为行业与地方合作且以地方为主的办学模式,为顺应高校扩招的潮流和服务传统优势学科的需求,很多行业转型院校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形势客观要求多数本科院校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如果说本科生是我国大众化本科教育的产物,那么硕士研究生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着力培养的未来精英,是高等院校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而言,其自身具有较强的理科性质,如何在应用型院校里培养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素质硕士研究生人才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校原属交通部主管,2000年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2010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被授予重庆市交通土建特色学科专业群专业,以交通土建工程材料部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面向土木交通行业培养交通土建材料应用复合型人才。在尊重材料学科类人才培养规律的同时,如何将我们现有的学科特色融入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直是我们长期思考的课题。结合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特点和面向交通土建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我们尝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我校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性模糊 

现有的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基本照搬国内985重点高校的相似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突出具体的行业性与目标性导向。我校作为交通类院校有着6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西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过分强调材料学科的经典理论和理科性质,这就造成我校与其他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所学越来越不能适应交通土建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学科特色联系不紧密 

我校的交通土建材料学科属于多学科新兴的交叉、边缘领域,主要是在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土木工程之间的互相交叉、渗透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其涉及的化学知识一般包括物质组成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物理化学、光谱分析等,涉及的材料知识主要有有机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光电磁等材料)、材料结构与表征等;涉及的土木工程领域的知识主要有水泥相关材料(水泥水化、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配合物设计、混凝土耐久性等)、沥青相关材料(沥青混凝土设计及施工、道路沥青材料、沥青路面养护及材料等),这部分更多牵扯到土木工程材料的施工和相关行业规范。所以其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要兼顾到三个学科的内容。然而其目前的课程设置基本照搬传统学科专业课程的模式,没有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人才培养需求,理论课程数量和学时偏多,核心实践学时偏少;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简单延伸本科教材内容,未能兼顾交通土建材料特色与材料核心课程的交叉融合;在教材选用上,没有根据本学科的优势特色而选用或编制最适合培养目标的教材讲义,所以很难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三)“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双师型”教师一般指既具备教师资格又拥有职业资格,这种兼具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师资对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师资力量方面我校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培养引进机制。目前我校要求校外工程型人才必须和高校普通教师一样具有同等学力同等资质才能进入教师编制,这就阻碍了优秀技能技术型人才进入高校。观念认识不到位,在绩效考评、职称晋升等方面仍偏向学术性科研考核指标,对技能型岗位教师存在偏见。在编制控制、行政审批等方面限制教师合理流动,导致教师向“双师型”转型的积极性不高。现有学位点研究生导师数量充足,但大都为单一学科背景出身、年龄偏大,既懂材料学基本理论又懂交通工程应用的“双师型”师资缺乏。近年引进了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导师队伍,他们往往理论知识充足但缺乏一线工程实践经历,其工程案例教学能力欠缺,这就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我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只有转变思想才有深度改革与创新,专业建设能否深入开展并取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统筹性。明确学科特色是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改革培养方案既要兼顾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遵循材料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律,又要发掘学科特色的切入点,融合并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专业培养方案应当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明确的改革思路(融合学科特色)、清晰的建设目标(培养复合型研究生人才),指导思想上应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兼顾素质、能力、知识协调发展, 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使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 从指导思想上高度明确具有交通土建特色的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素质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学科特色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設置体系,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具有交通土建材料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其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注重学科特色及其发展趋势,以改革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为先导, 通盘考察课程体系结构,重点是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找准学科特色与课程设置的融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设置体现学科特色的课程;然后针对这类课程不断地有序地优化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授课教师;促进学科融合重组,增强学科的应用性和社会相融性,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里加入本特色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并补充完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内容,不断促进学科优势特色与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 三、我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点教学改革途径 

(一)科学定位办学特色 

高校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教育发展规律,探索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发展途径,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及服务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相对持久稳定的特性,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点目前已初步形成交通土建材料特色,在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和推进交通土建材料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争取多方支持,形成有利于产学研合作育人的环境,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 

(二)完善优化课程体系,融入特色化教学内容 

尊重材料学科人才培养规律,兼顾课程设置基础性、宽厚性及实用性的原则,设置好专业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的比例,适当设置融合学科特色的特殊课程,并配备“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然后通过不断引入具有学科特色的前沿性、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内容,有序地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高层次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可在材料大类核心课程体系内部增设反映高级土木工程材料类课程,这类课程强调材料学基本理论与交通土建材料具体应用相结合。例如,我校面向本专业开设的材料制备与合成课程以解决具体的工程材料所存在的问题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合学科特色的课程教学。结合具体的土建材料,将涉及材料改性这部分内容重点分为四个部分:防水材料、防污材料、自愈合材料、增韧材料。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是目前所有混凝土建筑物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也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其根本原因就是混凝土内部存在各种孔隙以及毛细管水。从材料学角度来看就是材料致密性与防水问题,这门课程可从材料加工与成型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施工才能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如何从做表面防水层和拌和过程引入防水剂的方式增加混凝土的防渗能力,很自然地引入材料表面改性、表面亲水疏水等相关理论知识。为更好完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将案例教学法分为案例准备阶段、分析讨论阶段、总结阶段以及报告撰写阶段。第一阶段以授课教师启发为主,第二阶段经大量文献查阅后以3-4人组成的小组讨论为主,第三阶段以讨论后的小组课堂发言为主。经过教学手段改革后,大量学生表示教学效果非常好,印象深刻,特别是部分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完成后能马上将课程所学运用到毕业论文写作中。 

此外,我们还选派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导师进行授课,多采取案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交通工程领域涉及材料部分所遇到的典型问题。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方式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上, 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核心,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广泛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在教学手段上, 可尝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教学科研互动功能,发挥微信、QQ等新一代社交手段的作用,在授课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搭建即时互动通道。 

可尝试建立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课程教学模式,有条件地依托重点和重大科研项目,将可能涉及的本门学科基础课程、前沿课程及其他课程交叉罗列筛选出来,经科学论证选用经验丰富的教师教授,这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科研实践促进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本门学科基础与前沿的课程。 

(四)构建反映学科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在对理论课程调整和优化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课程。我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有校内和校外两大实践体系,校内可充分利用优势学科所在高水平科研基地如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区道路结构与材料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为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着陆的硬件实践平台,也可以为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等进行科学实验、学术交流、自主研发和实践创新提供场所。校外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也可通过聘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工程师、技术开发人员来校讲学等方式来丰富研究生专业实践知识。 

(五)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中,大多数教师缺乏在生产施工一线工作的经验,对大多交通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际施工过程没有亲身体验,对行业现状及进展的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可以从研究生导师聘任、观念创新、继续培训等方面来加强应用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高校“双师型”教师设置为独立的类别序列,督促本地方普通应用型或工科类普通高等院校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配套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落实“双师型”教师专项经费,从政策上对聘用、晋升、考核、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并健全科学管理机制,促使“双师型”教师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侧重引进有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加大聘请大企业、公司、事业型等单位有丰富实践的人员担任兼职导师的力度;制定并实施鼓励学术型、技能型导师团队聯合指导制度;建立多方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完善鼓励企业、政府、高校三方密切合作机制,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无缝对接;重视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引导学术型教师向应用型教师或“双师型”教师转变,鼓励和支持任课教师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开发和科研立项,激励学术型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等;可尝试建立技能实践与职业资格晋升的关联机制,改革创新“双师型”教师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认证机制等,打通高校和行业企业人才流通渠道。 (六)构建以能力为主体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过程全程化”的多元化課程考核模式,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现有的考核基本上是在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围绕理论知识来设计考核指标,且存在着标准单一化、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必须建立以知识、技能、能力为主的综合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 

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制度, 建立有相近工程专业的导师参与的开题报告制度。对研究生论文工作实行多元化动态管理与监控,并建立起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再次,严格审查研究生参加论文答辩的资格,可采取随机抽取、导师回避、双盲送审、公开答辩等方式, 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建立论文评审专家库, 采用同行推荐本校或外校的相关学科和其他学科教师作为专家库成员。在强调论文的创造性、开拓性和学术规范性的前提下,确立具体、明确的论文创新指标体系。 

四、结语 

本研究紧密结合交通土建材料学科背景,评估了我校硕士学位点物理与化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反映了突出办学特色、重构特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特色实践课程、强化“双师型”导师队伍、优化评估考核机制等几个环节的教学改革,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有助于推动应用型高素质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向前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慧泉,崔玉民,苗慧,等.依托省级科研平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广东化工,2016(4):166-167. 

[2] 陈宇刚.转型背景下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16(2):61-62+64. 

[3] 袁小亚,王晓天.简析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2):90-91. 

[4] 吴芳,杨长辉.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4):79-81. 

[5] 孙南屏,祁玲.关于建筑材料课改为土木工程材料课后教学方法改变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7-28.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9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教材观;备课方式;教学方法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是确定的:统一内容,统一考试,材、教参,统一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相差无几,教师较多的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此次课程改革就需要广大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把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教师的专业乃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在今年高一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较真切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新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一不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要求凸显掌握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地理培养。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地理教材出现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的局面,我们所选用的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面前,我们要不断改变以往那些偏激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1)教材突出以学生“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的编写是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展开的,因此新教材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看、喜欢学,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如景观图、图表、立体示意图,案例、活动的设置等。

(2)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

教材既是教师教的材料,更是学生学的材料,它是知识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标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鲜明地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内容,控制难易度,也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的需要。

三、更新备课方式

1、从强调“共性”,转变为 “共性”和教师 “个性”的统一。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争辩和交流,而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拓展教学思路。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的四位教师,利用每周五的时间备课,共同讨论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过程等。其他时间遇到问题就集体及时解决。

2、从强调“集中”转变为“集中”和平时 “交流”的统一。

由于每个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关注点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就要求在备课的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应该把“集中”备课和平时“交流”完好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讲影响聚落的形成因素上,就可以针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生进行设题。

3、从强调“课前”转变为“课前”和课后“反思”的统一。

在新课程中,我们都很重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根据要求合理划分课时,使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密度大致均衡。

由于课堂是动态变化,而不是静态固定的空间系统。因此,课后的教学反思应该说是课前备课的补充、延伸和升华,新课程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求教师要反思、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写好地理后记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新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怎样实施地理探究课,需要地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

1、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的涵义

探究即探讨的研究之意,就是通常所指的“深入探讨”、“反复研究”。探究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即探究法的两种模式。接受式探究,是学生通过向他人询问和搜集资料,得到现成的信息,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发现式探究则不然,它是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等活动,得到非现成的信息,再通过整理、分析等活动得出问题的,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我们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很多的“问题研究”都融入了探究法的两种模式。

2、地理探究课的实施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地理新教材有些问题是教材直接提出的,而有些则是需要发现的,问题的发现应由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常探究问题来自教材,教师课前要认真考虑,做到心中有数,并应写在教案中,这样才发挥指导作用,做到游刃有余地组织课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问题、查询问题

信息可以从教材中查找,也可以从其他参考书、报刊或网络中查询,也可询问教师和同学,获得信息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3)分析资料,寻求问题结论

对资料的分析,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也可以采用分组交流、与教师交流等方式,以寻求探究问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组织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必要时给以点拔和解疑或启发讲解,当然教师也要更多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以取得问题的结论,提高课堂效率。

(4)交流和展示探究成果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1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性强、应用广,是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的基础。然而,依赖于纸质教材的传统课堂仍然是大班和传授式的讲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不佳[1-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模式需要移动APP终端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上网比例已达到95.1%。手机APP终端使翻转课堂越来越可行。鉴于此,笔者提出以手机APP终端移动教学平台和云网络教材为载体,开展《土木工程材料》翻转课堂教学改革[3]。

一、翻转课堂特征

1.翻转课堂定义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交换,教师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提供教学视频资源,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形式来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展示交流,教师则答疑,师生共同探究和互动交流等[4]。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彻底颠覆,传统课堂是先教后练,而翻转课堂是先学后练,把传递知识安排在课前,把知识的强化和内化安排到课内[4-6]。

2.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图

翻转课堂特征是先学后练,在课堂外,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也可通过手机APP终端平台(教师把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此平台),自主学习和自定进度,整理收获、提出困惑,把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内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项目制内容展示交流,协作探究,完成作业,教师主导课堂讨论,把相关知识点渗透到项目里面,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归类总结,布置下节课内容,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见图1)[7],从培养目标、教学质量、国家课程标准等角度来看,翻转课堂实现了从低效率、高成本的低级思维学习转向了高效率、低成本的高智慧学习,其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8]。

二、移动APP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开发

1.移动网络平台的选择

大学生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上网已经成为主流,其特点是方便、快捷、实时,信息浏览量大,不受地域限制。《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性较强,比如水泥基本性质测定、水泥的生产工艺和易性调整,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都需要较多课时的实验操作来培养能力的提升。但混凝土性能测定、损伤检测、破坏修复等都需要高精密的测量仪器来实现。由于安全等问题,学校很难将学生派驻到工程现场进行专业认知,因此搜集石灰、石膏、水泥、混凝土、砂浆、砌筑材料、钢筋和沥青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性能测定、损伤修复、实际工程应用的真实现场视频非常重要,将其放置于移动APP终端,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浏览和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性和应用性强,为培养操作性强的现场工程师,需要实施基于网络资源的课外学习,采用手机APP终端平台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移动APP终端开发

本文使用APICloud Stuido开发手机APP应用,开发者在云端和APICloud Studio中创建应用。在云端创建应用时,在APICloud里注册并创建应用,在云端资源库里创建SVN项目,并作为工作空间中的项目检出APP应用。在APICloud Studio创建应用时,创建APICloud项目,开发者在APICLoud Studio创建的应用和云端资源库建立连接,项目代码改动后,可以使用APICLoud Studio的代码提交功能提交代码到云端资源库。

三、《土木工程材料》FCM设计与实施路径

重庆文理学院《土木工程材料》?n程在第3学期开课,总共48学时(理论32+实验16),采用多媒体讲授、案例分析、现场认知等教学方式,以项目制组织教学,具体见表1。该课程概念、规范和标准多,而知识点逻辑性不强,建筑材料种类较多,但章节之间衔接不够周密,其知识点广、杂、乱且难以记忆。最大的问题是新生没有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现场的专业认知学习,没有感性的建筑材料基础,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施教难度增大。针对土木工程材料理论性强、实践要求高、学校相关实验设备少等现象,提出《土木工程材料》FCM设计及相对应的考核方式(见表2),推行切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敢创新、重责任”的高素质土木建筑现场工程师[9-10]。

1.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FCM教学模型

笔者在Robert Talbert 翻转课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11-12],结合自身多年来一线教学经验,在手机APP终端平台上设计和构建了适合本校学生的《土木工程材料》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由资源平台建设-课前准备与学习-课堂知识强化-课后温故知新等构成,手机APP终端平台为该课程的翻转课堂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FCM设计实施路径

(1)资源平台建设

翻转课堂中,教师课前设计非常重要,是整个教学的主线。首先要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课前学习知识要点,在手机APP终端平台上上传教学资源供学生准备学习,并根据整个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进度,实施翻转教学模式,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源平台建设:

①云教材课程体系设计。把传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周历和教案进行梳理、归类,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编写项目制的《土木工程材料》云网络教材体系。

②移动APP终端开发。以手机为工具,开发APP终端系统,把工程材料图片、视频、云教材等放置于APP终端平台上,学生可随机实时的进行线上学习。

③现场施工视频搜集。学生在第三学期开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对工程材料还不熟悉,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还从未接触过。通过视频感性认知工程材料非常有效,教师把工程材料按照模块进行分类,针对性的寻找施工流程、混凝土配比、现场浇筑等视频。

④项目视频讲解。对搜集到的视频编辑和修剪,根据课程体系的设计标准和要求,配置教师本人的录音,针对性的给学生讲解。

⑤课堂授课内容录制。课前准备要有知识的引入、重难点提示等,所以课前教师需要录制课程导入视频,并结合项目视频讲解,针对性的进行FCM教学。

⑥学前任务单。课前任务单是整个FCM的主线,要罗列出重点、难点、授课具体内容、具体知识点、图片和视频等。以课前学习、课中讨论和课后练习为主线进行知识点的串连。

(2)课前准?溆胙?习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创建丰富多样的资源平台,实施小组分工、项目导向、自主学习、现场认知和测验评估等教学环节。

①课程要点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目前掌握知识情况和学时安排,制定本节课程的学习要点,学生通过APP终端平台进行点击和整理,了解知识要点。

②项目整体梳理。以项目为导向,把各知识点渗透到项目里面,通过项目串连各知识点,并系统梳理主线。

③项目视音频的学习。在手机APP终端平台上,根据个人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观看项目视频,学习知识要点,最后完成习题。

④网络在线交流讨论。根据课程项目制要求,各小组组长根据内容进行分工,各组员学习、研究资料并探索问题。在手机APP终端平台的在线交流模块中,各组成员提出问题、提出见解,教师则在线回答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内化。

(3)课堂知识强化

①项目展示交流。在课堂上开展项目制教学,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学生分配不同的项目,课堂上学生从项目论证、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完成结果和项目应用等方面分阶段进行展示。每节课每个组学生汇报项目的进展,其他组学生针对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打分考核。

②重难点讲解。课堂项目展示汇总,教师应起积极主导作用,针对每组项目的可行性、存活期、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以及存在问题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意见,把相关知识渗透到项目中,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③课堂提问及讨论。对学生在课前、课中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师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学生应大胆提出自己未消化的知识,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疑问进行梳理和答疑,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测评。

④回答问题。教师答复所有学生问题,进行课后作业的讲解,并有选择的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解答,布置下一节课程任务。

⑤总结评价。最后,教师对每个组学生的项目进行梳理,优化思路、综合评价。

⑥独立、协作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学生团队组织、协调能力,项目设计和任务执行能力。

(4)课后温故知新

①知识要点归纳。学生在课堂结束后,把交叉组提的问题和教师总结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补充和有效完善。

②作业练习。课后进行作业练习,尤其《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砂的级配、砂的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砂细度模量的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中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计算,建筑砂浆配合比计算,钢筋拉伸计算等。加强作业练习,温故知新。

四、总结与反馈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11

本文用“翻转课堂”理念设计《变压器》教学过程,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1教学内容分析

1.1教材分析

《变压器》是高中物理选修3-2教材中的内容,在之前有交变电流的相关知识,后面有电能输送相关知识,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涉及电磁感应,互感等知识内容,教材主要介绍变压器的构造,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变压器两线圈匝数的关系.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分析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还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物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以及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学会分析和解释与电磁感应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还学习了交变电流的相关知识,知道交变电流的产生及特点,知道这种电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变压器是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电气设备,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应注重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观察能力,理论推导能力.

2教学目标

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探究并应用变压器的各种规律;能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多变量问题;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索过程,能体会能量守恒无处不在,激发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压规律.

教学难点:变压器变压比和匝数比关系;运用变压器规律解决与变压器相关问题.

4教学资源

教师:教材,多媒体电脑,PPT课件,微视频,课前预学习练习、课堂反馈练习、拓展资料、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可拆卸闭合铁芯.

学生:教材、多媒体电脑.

5教学流程设计

5.1教学设计思路

翻转课堂的理念是学生先学后教,学生课前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课前联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预学习,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验证,探究,拓展.加深理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2教学进程

5.2.1课前

教师:

(1)课前制作微课:根据电磁感应知识,判断两个彼此靠近互不相连的线圈,给其中一个线圈通直流电,另一个线圈中不会有电流产生;给一个线圈中通交变电流,另一个线圈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若果把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铁芯上,重复上述操作,会有什么现象产生?认识变压器以及构造.

探索:两个线圈中的电压大小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满足什么规律?

实验:保持线圈匝数不变,改变输入电压大小;

保持原线圈电压以及匝数不变,改变副线圈匝数,测量副线圈电压;

保持原线圈电压以及副线圈匝数不变,改变原线圈匝数,测量副线圈电压;

归纳,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与匝数比的关系.

(2)学生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变压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变压器的相关知识.

(3)编制课前学生练习,收集与变压器相关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4)将制作的微视频、资料、练习上传到网络平台.

(5)在网络平台与学生组织进行交流,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统计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为课堂教学活动准备.

学生:

(1)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阅读教材、查阅资料预先自主学习.

(2)学生在网络平台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3)完成老师上传的课前作业.

设计意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先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己通过查找资料,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拓展应用,解决相关问题,课堂的重点不再是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学生交流讨论的平台,拓展的空间,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的时间都是课外独立自主完成,教师给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辅助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课堂上更具有针对性,重点更突出,目标更明确,课堂效率更高.

5.2.2课堂中

(1)学生自学情况反馈

教师:通过系统平台统计,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困惑、难点与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及答疑,共性问题集体讲解,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分别解释答疑交流.

学生:通过老师讲解自检自查,纠正自己的自学练习与学习情况.

分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讨论变压器变压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应用变压器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5.2.3合作探究

演示变压器副线圈空载时,原线圈的电流和电压.

教师:将一实验室用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一个交流电流表串联,保持副线圈空载,后与交变电流源接通,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原线圈电压,电流表示数为零.

学生:[JP3]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分析原理,解释现象.[JP]

变压器副线圈空载,就没有消耗能量,变压器就不能输入能量.――能量守恒.

进一步分析变压器工作时可能会有哪些方式消耗能量?

电能―磁场能―电能

线圈―铁芯―线圈

课改交流材料范文12

一、导学式

导学式是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

具体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导读――导思――导议――导练。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样的主题。这类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义难理解,只有教师利用导学式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人教版《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等》;河北版《细胞体由细胞构成》《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等。

二、自学式

自学式是学生通过自学将教材内容系统化,学生将知识点以各种题型的形式存储起来,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具体是:收集信息一独立思考一提炼知识一组内交流―处理信息―组间交流一生生质疑一师生质疑―解决问题。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的多样性》《健康地生活》《生物技术》等主题。这些主题学生可以根据收集的材料和自己的爱好、兴趣自选教材内容,提升知识点,这更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原则,例如,人教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河北版《保护物种多样性》《我国的珍惜动物》《我国的珍稀植物》《药品与安全》。

三、角色扮演式

角色扮演式是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设置多个专题,由小组成员展示本组的专题。

具体是:依据教材(生物标准)――自选专题(学生)――组内设计――组间表演――评价主题(师生)。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与环境》等主题。这些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表演、模仿,能大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人教版《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河北版《病毒的控制和利用》《生物调查课》。

四、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式是由学生收集材料,经小组处理加工整理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具体是: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处理材料(组内)――表达交流(组间)――提问质疑(组问)――得出结论(师生)。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主题,例如,人教版《空中飞行的动物》《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甩》等。

五、实验探究式

实验探究式是教师先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的背景,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问题情境(材料)――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假设(学生)――实施方案(学生)――表达交流(组间)――得出结论(师生);

第二种模式:实验情境(材料)――提出问题(教师)――得出结论(学生)――猜测推理(理论推理或质疑)――实验证明(现有实验材料)――表达交流(组间)――生成问题(师生)――全班展示――得出结论(生、师)。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科学探究》主题。例如,人教版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种子的萌发》;河北版《探究蚂蚁的食性》等趣味性生活性比较强的探究性实验,例如,河北版的探究大多数属于第一种操作模式;比较经典的实验,例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属于第二种模式。

六、竞赛式

教师和学生事先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应用性强的题库,由小组成员自选题目进行抢答、抢答、必答等。这类题要求教师设计同一类专题的剃度相当,难度相当,教师评价要公正。

具体是:课程标准(熟读课标)――分析教材――确立重点――编写题库(基础性、能力性、应用性)。

自选专题(学生)――表达交流――及时评价――评出优胜(积分制)――颁奖奖励。

由于学生自选专题,组间互动教师能科学的评出优秀组。这样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这种课型的有:复习课。

七、讲述式

讲述启发式:根据教材中的难点,教师可利用讲述启发式突破难点:疏导学生思维。

具体是:确定重点(难点)―教师讲述(思维过程)―适时启发一得出结论(师生合作)。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等主题,例如,《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这种模式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讲述,它要求教师角色发生变化,完全将自己摆到和学生的同样位置、同样水平、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心的合作者。同时教师又是他们中间的领头羊,要求教师以成功者的身份先给大家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丽不是生硬的知识点。

八、问题式

问题式是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教师和学生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师、生)一质疑问题(生、师)――生成问题(师、生)一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