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急救医学论文

急救医学论文

时间:2022-11-19 07:03:52

急救医学论文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学科建设;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10-01

上海地区现代的院前急救运作已被称为“上海模式”,对于其整体建设而言,除了加强具体急救操作方面的实践外,急救体系的学科建设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本文从上海急救系统建设国内一流急救中心的定位出发,为我市未来的院前急救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院前急救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1.1 院前急救的专业性: 由于当代医学理论和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院前急救本身的学术含量也日趋提升。急救医学作为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由于其涉及的学科交叉和研究积淀有限,目前是现代医学发展中亟需发展的重要一环。面对院前急救工作抢救生命职责的重要性和综合研究的专业性,加强院前急救的学科建设自然是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和丰富院前医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1.2 院前急救的复合性: 院前急救不仅是重要的医学学科,更是重要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其学科建设本身包括医学研究、组织管理、社会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对于院前急救的学科研究,既要坚持一线抢救和临床实践,也要兼顾组织调度和管理模式。院前急救的相关参与者,包括管理者、调度员及一线急救人员,都需要积极进行经验总结,投身于自身相关的学科研究中,实现院前急救整个体系的理论发展。

2.上海院前急救学科建设现状

2.1 学科建设成就显著:上海的院前急救学科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基本形成了结构丰富、组织完善的体系。为了实现科教兴医的战略,市急救中心以及各区县急救中心将学科建设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积极开展急救实践和相应课题的研究。各家单位在相应的专业课题、临床研究、组织管理、急救调度、专业讲座、业务培训、专业研讨、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大力投入,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我市的医疗系统很重视院前急救学科研究的成果生成,无论是《上海院前急救》学术刊物的创办,还是急救系统历届学术交流年会和各类研讨会的论文集合,以及各类共建、培训教材的翻译、整理和汇编等,都体现了对上海院前急救整体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术论文的发表、科研项目的结题,体现了上海院前急救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前列。

2.2 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上海的院前急救学科建设较之部分发达地区,起步较晚,底子相对较薄的现状不容忽视。这固然与院前急救研究整体发展较为滞后、相应的学科资源有限相关,更重要的是相应的学科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

上海的院前急救学科研究中,高级职称人员较为稀缺,研究生学历员工数量不多,相关的学科带头人、医苑新星等人才培养项目开展较少。这体现了整体学科建设的人才在数量上和分布上都处于较低的状态,存在着发展水平较低和发展相对不均衡的现状。面对各个区县急救中心科研人才的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研究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来实现整体的发展。

3.上海院前急救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面对上海院前急救学科研究取得的成绩和现有的不足,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相应的指导思想,更好地推进上海地区的院前急救学科建设。

3.1 更新急救观念: 上海院前急救学科建设中,要突出急救观念的不断更新,实现科研观念的创新和突破。对于急救链进行统一的思考和重塑,完善急救中心、医院、社区等多方的配合,实现院前急救的综合救治管理。面对院前急救本身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相应的急救操作和医疗实践要创新和提效,不受到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积极开创更为高效的救治和转运方法及体系。要改变院前急救就是简单处理和转运入院的观念,进一步拓展院前急救为病患服务的空间,实现院前急救自身价值的提升和功能优化。

3.2 积极实现转型: 在进行院前急救的学科建设中,要积极实现院前急救的转型发展。首先要实现向分类救护的转型。将病患按照病情状况进行合理的分类救治是我市院前急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院前急救学科建设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其次要实现内部管理和调度的合理转型。院前急救的通讯调度和管理模式建设,是有别于其他医疗救治部门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机制实现急救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是需要着重研讨的核心学科课题。再有,实现急救人员身份的合理转型,通过合理的培训和引导机制,促进整个急救小组的能力提升也是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通过对于院前急救从模式到具体操作多方面转型的思考和探索,为院前急救的学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

3.3 加强队伍建设:对于院前急救的学科建设,必须抓住人才这个核心。面对上海各急救中心医师人才的缺乏,不仅影响到了急救工作的开展,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学科研究和建设。因此,加强队伍院前急救学科建设,必须建立起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机制,保证科研人才的合理配置。无论是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相应的与医学院的人才委培等,重心是实现学科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使得科研队伍有着充足的梯队供应。同时,要加强对其他科研和医疗单位的合作,通过人才的合作和共享,扩展学科建设的人才来源和人才模式。通过完善队伍建设,使得院前急救的临床实践到学科研究都能够有优秀充沛的人力供给,从而更好的持续性的开展学科建设。

4.结语

院前急救的学科建设,不是简单的理论研究,而是与急救工作紧密相连的发展探讨,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扩展和丰富院前急救学科的研究和建设,才能使我市的院前急救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我市乃至全国的院前急救体系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华强,解放思想、突破思考、改革创新、认清需求——浅谈上海市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第四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1-2.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2

纵观人类文明史,自19世纪中叶医学科学(MedicalSci-ence)的形成并迅猛发展,近100多年的进展举世瞩目。医学科学标志人类文明进入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保健、医疗实践发展等活动中,人类已逐步取得协调和主动。现代急救医学或现代急救灾害医学(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是近40年来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医院外突发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提出迫切的医疗需求这一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渗透,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在现场救护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急救医学(ModernEmergencyMedicine)。随着急救医学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扩展,灾害医学也成为主要内容,或是其延伸。事实上,灾害医学与急救医学很难区分,只不过是致病原因、环境不同罢了。所以,1976年由国际著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次(Minze)发起成立了急救、灾害医学俱乐部(Club),将急救医学(EmergencyMedicine)和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

这个俱乐部的成立很快引起各国医学家的重视,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WorldAssociationon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WAEDE)。协会的主席即当代心肺复苏医学创始人PeterSafar教授(已于2003年8月去世)。该协会主要研究世界各国在医院外抢救垂危病人的经验和现场急救组织,显然,仅仅依靠临床医生、医院内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WAEDE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性的学术大会。笔者认为:国内有些人士将急救医学(EM)译成“急诊医学”;将活跃在医院外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eMed-icalService,EMS)译成“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将院外急救(Pre-hospitalMedicalCare)译成“院前急救”是不确切的。“急诊”主要在医院内的范围,医院外的广阔领域乃至地面、天空和海洋,“急诊”是无法概括难以覆盖的。我国卫生部十分重视中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早在1980年以国家卫生部名义向全国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正式文件[1]。

现代急救、灾害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传统的医院内的急诊包括手术室在内其他临床科室抢救规范的提高;是对危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系统救治经验和理论上的完整和支持;更是在昔日简陋的医院外环境的基础救护(FirstAid)的重大发展;同时它将通讯、运输、计算机技术等纳入医学科学理论及应用范畴。我们可以这样宣称:现代急救医学,是对20世纪60年代尚未形成体系的急救医学的重大变革与革命。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可以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任何院内外的医学救援均伴随着护理活动的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救援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院内外的基础急救(FirstAid)还是心肺复苏(CPR),往往最早实施者就是护士,而这些急救技术本身包含着护理。可惜未能引起重视,缺少认真的总结提升,更没有把它引向形成救援护理这样一门学科。事实上,救援护理学与救援医学相伴悄然而至,而在实践中绽放光彩,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发挥着独具的重要作用,创立救援医学护理学已呼之欲出。

2认清形势:严峻的“天灾人祸”

意外灾害即天灾人祸,或称“突发公共事件”,在近30年来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1978年我国唐山地震以付出24万人的生命和城市被毁的代价,成为近400年来全球地震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灾害事故的威胁。城市化进程加速,社区在不断地兴建,发展与安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89年,在斯德哥尔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举行的“首届世界预防事故和伤害会议”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提出安全的生活是一个基本权利,提出了“使人人安全”的口号。这是基于现代城市意外伤害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安全生产、生活而提出的,它已构成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随着都市现代化在继续恶化。

1989年12月22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4/236号决议,将20世纪最后的10年作为“国际减灾十年”。中国政府、社团等有关组织积极响应参与这一行动[3]。当代急救医学泰斗PeterSafar教授的匹兹堡大学国际心肺复苏研究中心,将研究重点也转向了对灾害医学的研究,更名为彼得·沙法国际心肺复苏、灾害医学研究中心。这种变化,预示着灾害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学术内涵上已明显占据了重要地位,表明救援医学事实上已经形成。它对现代化救援医学服务(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在理念、机构、队伍、技术和装备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国际减灾十年已过,灾害有增无减,形势不容乐观,但成绩也不小。联合国从中提炼了两条重要的理念。一是“使21世纪成为安全的世界”(forasaferworldinthe21stCentury),它既表明了全球灾害形势依然严重,减灾是一项持续而长期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减灾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根本转变,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必须在全球持久地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体现对人类在今后自身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二是提出建设灾害“预防文化”(Buildingacultureofprevention)。“预防文化”(国内多译成“安全文化”)是在减灾十年深入发展时形成的理念。这个重要理念的提出和实际运作,对各国防灾、减灾的活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

3科学共识:现代社会奠定了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的地位

“9·11”这个特大的恶性突发事件表现出美国急救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9·11”事件后,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地区行政当局,进一步加强完善了这个体系。灾难并未因“9·11”事件后而减少,随之2002年10月12日印尼巴厘岛的爆炸,2003年我国及一些国家发生了“非典”,阿尔及利亚、伊朗发生了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波及到东南亚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多个国家。在此次印度洋海啸灾害中,国际社会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在救援上迅速作出反应,开展了全球性的救援活动。

21世纪初尤其2004年12月26日大海啸救援等一系列救援活动中,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实践将难以承担其使命、无法开展其工作。“救护”一词本身就明确地涵盖急救与护理。在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现场维持、恢复生命的基本抢救技能是“心肺复苏”(CPR)。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均可进行此项抢救,而发达国家的专业急救人员包括护士在内则是现场实施急救的“主力军”;我国院内急诊科及院外急救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师,经过规范培训及中国医师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的专业委员会考试考核合格,即具有开展救护的资格。

灾害事故的现场医学救援包括赴伤病员集中点、难民营的巡诊医疗,面对大量的伤病员,伤病情一般皆为明朗,急需进行及时的各种创伤急救护理操作,包括软组织损伤、烧伤的清创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大量的急救护理操作。幸存者还需要护士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即使在异国他乡语言交流困难的情况下,护士的“天使形象”和操作给予了伤员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此外,高级护理人员是医学救援临时机构管理的重要成员。在此次印度洋海啸救援中,笔者与各国救援队包括雅加达和印尼卫生部、国际SOS急救组织等专家们取得共识,现代社会已经奠定了护理学在医学救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重视、不加强、不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将是救援工作的重大失误。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内、外分科;医护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80-01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对症处理,抢救生命、减轻伤病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移转送到医院,须分秒必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1]。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一般采用功能制医护流程,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只负责现场急救及途中监护,未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院自成立急救中心以来,初期采用传统模式,近年来通过学习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方法、专业急救医学知识及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流程模式。对我院院前急救医护流程进行了再造,于2011年3月开始应用,在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等方面均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流程再造组(实验组):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份院前急救2586例,外科类疾病1892例,内科类疾病694例;传统模式组(对照组):2010年2月份至2011年2月份院前急救2432例,外科类疾病1760例,内科类疾病672例。

1.2 方法

针对两组不同模式,根据统计学原理设计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或家属对院前急救技术满意度调查表。

传统模式为随机的“一医一护一司”功能制院前急救流程,接到急救电话后,不分内外科,谁值班谁迅速出车。院前急救为搬运、无专科的现场救治、简单的途中监护,院内救治交接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完成,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不能得到连续的医护服务,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延长,间接地增加了救治的转诊时间,甚至延误少数危重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

流程再造后配备外科组、内科组两班人员,每班保证“一医一护一司二担”编制人员;驾驶员归急诊科管理,随时保证救护车的良好备用状态。接到急救电话后,做到有针对性的专科组合出车。医护人员必须是具备3年以上临床专科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全程参与该患者的现场急救、途中监护、院内急救及安全转运等工作;及时进行连续的、完整的病情观察及救治。替代了传统功能制院前急救流程中医护人员不分专科的“盲目”、“搬运工式”出车模式及急救医护人员“下车脱手”的交接过程,避免因交接不清而延误抢救时机。另外制定“成批伤病员救治预案与流程”以备突发重大事件时启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表1)

2.2 两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表2)

3 讨论

急救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建立特定的院前急救流程,开通急救绿色通道,避免在应对紧急情况时造成秩序混乱,使院前急救整体工作协调有序[2]。流程再造后的模式有利于院前急救工作标准化管理。

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后,配备外科组、内科组两班人员,接到急救指令后即初步分诊,取代了谁值班谁出车的传统模式,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全程负责该患者的抢救、用药、途中病情观察、检查、护送入院或手术,对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的病情观察与记录并作出评价。流程取消了传统功能制模式中的交接过程,避免了因交接不清而延误抢救时机,加快急诊分流的同时降低了流程运作中的成本。表1显示,采用流程再造后的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内、外科类疾病抢救成功率均高于改造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改革与深化,促使医院转变观念,积极找出传统流程中的欠缺,针对患者的需要及借鉴国外的先进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全程医护服务,把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应用到院前急救中[3],使患者在求救后就能迅速得到连续、全程、优质的服务。院前急救医疗护理是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全程质量跟踪管理。满意度调查表须在流程结束后患者或家属短时间内完成评估;建立急救患者电话回访制度对医护满意度的追踪调查。表2显示,传统模式患者对医护服务满意度在85%以下,而流程改造后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院前急救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能迅速地把急救医疗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身边,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的“无治疗期”[4]。院前急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安危,更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5]。充分认识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把“盲目”、“搬运工式”出车模式转变为有针对性的专科模式,在院前急救、途中监护、院内救治及安全转运等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无缝隙的医疗护理,体现了个性化医疗的优势,提高了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素质,落实了首诊首问负责制;让每位急救患者都有相对固定的医护人员全程照顾,完成对患者的抢救配合、检查护送与记录,保证服务流程的无缝隙性;减少医护人员的交接班时间,避免了因交接不清而延误抢救时机,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显著减少甚至杜绝医疗护理纠纷、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医院始终以“质量兴院、科技强院”为准绳,不断拓展管理思路、更新科研理念、提高管理效能。院前急救流程的构建总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集方便、快捷、有效、规范和可评价为一体,同时考虑医院文化建设中所涉及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流程等系统工程[6]。流程再造作为一种管理的新理念已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流程,可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工作的标准化管理,能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培养;全科医师;社区急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保障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地逐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二者的完善与发展是对传统社会医疗卫生系统的必要补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提高全科医师的社区急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科医师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训练、经过考试合格的新型专科医生,他们必须树立整体医学观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能熟练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整合内、外、妇、儿等各临床专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及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于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预防为导向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体化、人性化、防治保康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1现状

目前阶段,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培养了大批服务一线的全科医师,而医疗服务过程的不同阶段,全科医师有不同的职责,基本概括为:(1)医疗服务职责 包括社会各种人群提供基础的医疗保健 (2)对临终病人,慢性病人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保健 (3)社区家庭出诊 (4)社区卫生工作的职责及其他来自政府的职责。虽然如此,但目前社区医疗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对社区内日益增多急危病的救治手段相对欠缺,在面对社区内的危重疾病时,大多数社区医疗组织显得束手无策,只有呼叫120进行院前急救,所以人们在对急危重症病人初期救治需求更加迫切的同时,也对社区医疗结构和功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但现阶段医疗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急救体制,设施行为标准不尽规范,以全科医师为主的社区医护人员,缺乏专门的社区急救医疗教育,整体上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对危重疾病的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专业的急诊急救医学知识掌握更少,亟待培训[3]。大型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多由于城市居民区分散,急救半径长,道路拥挤等因素,使急救反应时间长。现有的急救网络与社区缺乏联系,对社区情况了解不够,院前急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缺乏沟通,导致院前急救医师常独自在现场面对各种复杂情况,难以有效组织社区医疗资源进行综合救援。

2重要性

2.1社区急救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区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据统计83.27%的急救突发事件发生在社区,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提供的服务已不再局限,将承担更多的院内医疗服务和社区急救工作。其中危重症病人的先期救治是否到位成了衡量一个社区医疗水平的标准,社区急救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了社区医疗服务[4]。

2.2社区急救是急救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社区内急危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症病人死于原发病的

2.3社区急救是全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社区急救逐步转变了以往坐等急救的传统观念,在送医疗救护到病人身边的创新思路中前进了一大步,但社区急救技术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各医学专业技术之外,在全面掌握各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为各种危重病症的平稳过渡,专业治疗的延续和深入创造有利时机,对于社区的全科医师来讲,亦只有全面系统学习掌握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在社区环境中为更多的病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服务。

3设想

3.1由当地卫生部门统一指导,在现有的120急救网络模式上与社区联网,建立一套统一可行的社区急救医疗运作机制,加强各医院急诊急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工作心得,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法规并逐步完善。故有专家推荐:在加强城市急救的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将急救医学与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以便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服务[5]。

3.2加大社区全科医师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我们提倡以地方的高等医学院校为主导,依托其附属临床医院急诊科或急救中心,加强对广大社区医护的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充实,培养一大批能立足于社区的全科医师,为基层人民群众生命保驾护航。

3.3结合当地情况,使各个大型综合医院所辐射的社区能与其结成帮扶对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定期培训所辖社区全科医师,做好传帮带,提高他们的现场急救技能,使之能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培养成为院外急救的得力助手。

3.4创建由120统一指挥调配的社区急救网点,本着就地抢救就近转诊的原则,加强各社区的现场救治能力。合理配置现有急救医疗资源,依靠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增大社区等基层急救设施和装备的投入,将急救理念延伸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全科医师社区急救能力的提高在院外急救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在中国急救医学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它的普及和发展是我们广大急诊和社区同仁所共同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萍芬,陈志.论城市院外急救网络社区化.中国急救医学,2001,10:619-620

[2]余玲,熊光华,万体华,等. 院前急救4740例病种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 (12):1824

[3]刘林成,鄢春梅,任义. 浅论院前急救与全科医生在社区急救的协作. 中国全科医学,1999,2(6):501-502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珠海;院前急救;服务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089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为挽回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为到院内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1]。作为院前急救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它的基本特点,从思想上到工作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以便圆满完成院前急救任务[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珠海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濒临南海,与澳门陆路相通,拥有3个行政区,200万人口,7640平方公里的海滨城市。笔者所在市现行急救模式为单纯“指挥调度型”,是以市急救指挥中心为龙头,由全市20家医院和镇级卫生院为急救网络单位而形成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实行集中受理,统一调度,就近派车,专科出诊,患者选择的原则。全市从事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约700人,绝大部分为兼职人员[4]。

2008年1月-2010年12月珠海院前急救有效出车49 880次,救治伤病员51 658个,平均出车时间3.1 min,超时出车率33.2%,平均反应时间14.2 min,平均现场抢救时间为8.8 min。

1.2方法通过整理数据、调查走访,召开访谈会等方式,将在院前急救活动中获得的成功范例和所发生的差错、事故、投诉、纠纷进行总结,总结其现状和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

2结果

珠海市院前急救主要程序基本符合院前急救服务需求。各急救分站院前急救程序相差不大,均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是对患者进行体检,再进行现场急救处理、转运和途中监护。统计显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基本能够快速出车,坚持急救操作常规,医护配合良好,未出现明显医疗差错,因急救医务人员行为不当引发投诉5宗。

经调查分析发现,珠海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院前急救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精益求精,造成院前急救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给急救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部分急救人员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造成上班时不能熟练完成较复杂的操作,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进而引发医患纠纷。另外部分急救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紧急抢救时手忙脚乱,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或抢救过程中讲一些与抢救无关的话和事;对患者家属拒绝接受的抢救治疗,没有及时签字而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院前急救病例及时性、准确性不够,如果发生医疗纠纷,这部分院前急救病例将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主要影响因素为珠海市急救模式所限,无专职的院前急救队伍,急救人员缺乏系统的院前急救培训[4]。

由于部分患者及家属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缺乏相关医学知识,或者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危重症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患者及家属易产生不良心境,导致过激行为,都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一个因素。

3讨论

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工作在急救现场的第一线,急救人员的形象素质、精神风貌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院前急救人员每天不断地为病情和需求千差万别的患者提供急救服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常需要急救人员及时快速做出反应,共同协作和密切配合,某一环节或某一个人的工作出现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体工作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现场人尽收眼底。此时急救医务人员要胆大心细,操作稳重,抢救操作时娴熟有序,尽量不要显得慌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应注重现场的气氛,态度温和,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注意讲话艺术,考虑患者情绪,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针对珠海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服务现状,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点中进行加强:(1)接到“120”派车指令后,争分夺秒进行协调、快速出车;(2)出车前和出车途中备齐急救物品,确保通讯畅通,途中可与120中心保持联系,了解病情最新变化,作好针对性准备,避免到达现场后的忙乱;(3)勤实践,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及设备,反复强化训练,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专业型急救人员[5];(4)培养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严格遵守急救操作原则,医护配合默契;(5)院前急救患者因其病种多,病情复杂,且由于救护车诊疗设备少,现场急救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诊断不能明确,这就需要加强患者转运途中监护,急救人员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患者进行监测;(6)院前急救的伤病员有相当一部分家属都不在现场,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安慰和心理指导。如患者被送到非出车医院,急救人员应与急诊科医务人员做好患者病情交接,避免纠纷的发生[6-7];(7)出诊救护车返回急救分站后,出车急救人员应对车厢内器械物品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工作。每次执行完一次院前急救任务后,应及时补充消耗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和药品,为下趟任务做好准备;(8)经常组织急救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了解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医患双方法律问题;(9)对患者家属拒绝接受的抢救治疗,要及时请患者家属在病历上签字;(10)进行急救操作后应及时做好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为患者到达医院做进一步诊治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病例应在每次完成急救任务后即刻完成。

院前急救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直接反应一个城市医疗文明现状[3]。这对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除加强业务学习,总结工作经验外,还应参加各种形式的院前急救技术培训班,学习先进的院前急救技术和先进的院前急救管理模式,拓展知识,开阔视野。120急救中心要加强组织院前急救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并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珠海市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服务规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2]关若珊.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7,17(9): 807-808.

[3]赵永春,张永利.院前急救医师必修教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4]梅文华,李力,沈向东,等.浅谈珠海市院前急救服务弊端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81-682.

[5]陈玉梅.基层医院在院前急救中应对救护分析[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l6(1):111.

[6]范锦.谈如何促进院前急救发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139-142.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6

1急诊医学是一个时间维度的概念

急诊医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正确理解其基本概念,对于急诊医学发展十分重要。急诊医学所涵盖的范围在它的名字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在英文中急诊医学为Emer-gencyMedicine,直译的概念是与紧急情况有关的医学,也就是说需要紧急看医生的情况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日文中与“急诊”相对应的词为“救急救命”,似乎突出了“急”、“危”、“重”的特点[5]。中文中的“急诊医学”和过去曾用过的“急救医学”,很可能是“紧急诊断治疗”和“紧急救治”的简化形式,用于英文名词的翻译,并不能完全体现其内涵。实际上,急诊医学是相对于其他分类方法(年龄划分:老年医学,小儿医学;系统划分: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等;功能划分:康复医学,整形医学等),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它只是强调“急”的特性。只要是具备“急”特征的医学现象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因此,理解急诊医学应多从时间维度去探讨。还要认识到“急”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急”可以是很轻的病,甚至是“无病”。只要患者有紧急看医生的需要,就应是急诊的范畴。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是危重病,还应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因此,加强相关专业领域急诊问题的研究必将丰富急诊医学的内涵。

2急诊医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急诊医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诞生的一个年轻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有浓重的社会进步色彩[6]。从急诊相关名词中就可见到社会发展的烙印。在急诊医学诞生之前,在医院里的急诊部门常常通称为急诊室(EmergencyRoom,ER),表面含义是与急诊有关的“工作室”或“诊室”。强调的是一个“房间”(Room)。它的功能只是为病房的专科医师提供一个紧急诊断和处置的场所。故急诊室一般无专业医师,只有一些专科医师临时派来应诊,并有较多的护理人员协助专科医师的工作。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急诊室的模式和功能仍较常见[7]。随着经济发展和急诊医学的壮大,医院里急诊部门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它由提供诊治场所的单一功能,转变为急诊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基地。它一般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样,无论从功能,概念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改称为急诊科(Emergen-cydepartment)。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急诊医学与其它医学专业一样,也有向专业化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故近来在国内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继出现一些以急诊医学为主要专业领域的大型急诊中心(Emergencycenter),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和快速的急救服务[8,9]。因此,急诊医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行。

3相对专业化是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

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6]。急诊医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是对医学以时间维度为标准划分的产物,其涵盖面非常广,非专业化很难提高医疗水平(真正的万金油)。如一个急诊医师同时搞内外科,是很难具备高水平的。所以,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是其发展方向。故在目前阶段,一些较大规模医院的急诊科应设立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专业组,并且每个医师都应该有自己相对较强的专业方向。这样,使急诊医师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做到博中有专,争取在某些方面较专科医师有一定的优势。其次,还应拓宽急诊专业领域,如近来出现的胸痛中心,中毒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这些领域的拓展,使急诊医学这一综合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专业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必将促进急诊医学的整体进步。总之,急诊医学专业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急诊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化,此方面已成共识。另一层是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综合学科的相对专业化必将会给急诊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关键

由于急诊科具有接受任务的随机性、突发性及执行任务时的应急性、机动性、协作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要求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确诊,采取措施,所以说,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精髓。急诊医学中“急诊”二字的表面含义“快速诊断”似明确了急诊医学的宗旨。在急诊工作中,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重点考虑提高快速诊断的正确率,如①急诊科需固定一批训练有素的急救专业人才,即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熟练操作各种急救设备的高年资医生二十四小时出诊;②加强急诊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少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③完善合理的、快速的急诊实验室检查系统,以协助诊断;④加强急诊诊断思维的培训和误诊学的研究。急诊误诊和死亡病例讨论可助于提高急诊医师的诊断水平;⑤完善专科会诊和三级检诊制度,提高会诊水平;⑥制定急诊人员工作量标准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

5低流行率和高病死率是急诊人群的特点

急诊患者多病情危重,常伴有生命危险或有并发脏器功能衰竭和肢体伤残的可能性,存活与死亡之间的时间宽限度狭小,极易失去抢救时机。来诊患者还具有突发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特点,故急诊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而仅靠复苏措施,难以挽救这些伤病患者的生命,需从根本上阻断威胁生命支持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这就要求急诊工作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需具备健壮的体魄及较好的应变能力,以适应急诊工作的需要。急诊抢救也不能只停留在实施心肺复苏等一般性抢救措施水平上,应承担并完成各种创伤、休克、出血,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以及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救治。近来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占急诊死亡前三位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和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急诊医学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危重病的急救、多发伤的救治、心肺脑复苏、急性中毒救治、多脏器功能不全和休克的救治[8,9]。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有效的服务。且社区医疗制度日趋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危重病、复杂疑难病必须送到大中医院就诊,急诊科是当然的一线服务者。交通事故伤和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也明显升高,中毒自杀等事件亦呈渐增趋势,以及地震、水火灾、建筑物倒塌、飞机失事等意外灾害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需紧急救助的医疗重任[3,6]。所以,急诊人群的疾病谱非常广泛,低流行率是其特点。这就要求急诊人员在诊治患者过程中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广阔的思路。在急诊医学教育中,也应拓宽知识面,尤其对一些少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应有所涉猎。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急诊医学的概念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完善。了解这些新的理念对提高急诊管理水平和改善急诊服务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7

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

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90分达到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通过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不但可以提高患者抢救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素质,为急诊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门诊急诊护理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73-01

门诊急诊是抢救危重患者医务工作的第一线,通常急诊患者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情较重,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门诊急救需要较高的医疗质量,而急救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以此为患者提供迅速、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1]。为此本文将探讨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的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240例门诊急诊患者,其中男143例,女97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2.3±2.4岁,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行质量控制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急诊疾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措施如下:

1.2.1提高护理人员综合专业素质。专业急救理论及实践培训。组织护理人员统一进行专业急救理论及实践培训,拓宽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面,根据门诊急诊特点,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止血固定肢体、心肺复苏术、穿刺技术、急救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抢救技能,同时,也要掌握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库,对有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应登记记录,为临床抢救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2]。

1.2.2加强门诊急诊抢救。门诊急诊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急诊就诊范围,重视院前急救,强调时间观念,组织医护人员前往现场抢救,院前现场中初步对患者危情进行判断,同时院内建立“生命绿色通道”,强化急诊护理环节,立即送至手术室继续抢救,从而保证急诊救治的快速有效[3]。

1.2.3强化服务质量观念。坚持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中心的服务质量观念,为患者提供迅速、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患者相关病史,用药禁忌等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抢救治疗资料,缩短患者抢救时间[4]。

1.2.4加强监护观察。因急诊患者发病时间短、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快,为此护理人员应通过现代监护仪器设备,从接诊到手术室抢救,再到术后入室观察期间,严密加强急诊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的变化,并依照记录患者临床变化资料,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5]。

1.2.5规范护理文书。

认真、准确、详细地记录门诊急诊期间患者的临床变化资料及相关所需资料,记录应用急诊药品的品种、剂量、时间等资料,以便统计和查对,以免出现医疗差错[6]。

1.3评定标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参照《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90分达到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门诊急诊患者病情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而门诊急诊护士快速应急能力和娴熟的抢救技能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基础之一,通过急诊抢救,并配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7,8]。

3.1增强护理服务意识。

3.1.1加强应急反应速度。速度是门诊急诊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突出抢救生命至上的观念,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在急诊中的应急反应速度,要求急救门诊护士要具备反应快、动作迅速、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急救医药及医疗器械的使用、加强医护之间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最有效的抢救护理方案等快速反应的素质[9]。

3.1.2树立院前急救意识。一有急诊任务,应在第一时间组织好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在现场开展急救,为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院前急救专业素质,并配合医生转运患者,在回院途中给予不间断给予心肺复苏、止血固定躯体等抢救措施[10]。

3.1.3加强监护意识。掌握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根据各种监护数据,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患者临床变化情况的资料,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1]。

3.2门诊急救流程及管理模式。

3.2.1建立“生命绿色通道”。门诊急诊中,需要快速抢救患者生命,为提高抢救质量,应建立“生命绿色通道”,强化急诊环节,将危重患者迅速推进抢救室后配合医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氧输液支持,并给予相应检查配合工作[12]。

3.2.2制定急、危、重及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实施预案。总结每次急救护理的经验,制定面对急、危、重患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处理预案,并依照急救护理方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演练、考核。强化急救培训,提高抢救效率,规避抢救隐患,推动急救护理工作能有效开展。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行质量控制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90分达到66.7%,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红艳,谭东.急诊病人的输液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5(14):281

[2]陈军.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29):320

[3]翁淑贞.加强护理规范管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8,12(11):103

[4]汪东亮,孙明,金薇.提高急诊质量管理的“六个环节”[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06(1):158

[5]徐燕荣.对急诊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东南国防医药,2008,03(16):293

[6]王波.转变对急诊患者急救护理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3):285

[7]黄金姣.流程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蛇志,2012,01(26):134

[8]梁美英,罗银秋.急诊综合护理模式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意义[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1,02(6):279

[9]文美月,黄玉娟.门诊患者对急诊注射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02(16):198

[10]姚峥,刘力松,张育.人性化服务理念在门急诊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医院,2008,12(09):236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8

【摘要】 通过对上海院前急救模式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从社会、医方、患者和政府的不同角度,结合相关资料和经验,对如何构建和谐的院前急救医患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院前急救模式 医患关系 和谐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and the causes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Shanghai pre-hospital emergency mode,this paper aims at discussion on how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mode.It can be realized by combining related materials and experienc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society,physicians,patients and government.

【Keywords】pre-hospital emergency mod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harmony

医患关系是医者及其相关人群与患者及其相关人群在医疗实践中,因健康需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1]。医患关系是当前社会的热点,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2]。分析上海院前急救模式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及特点,探讨上海院前急救模式下医患关系管理的方法,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上海市院前急救医患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1.1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上海市院前急救运行模式的认知

伴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市院前急救模式从八十年代中期起,由原来的“单纯运输”逐步转变为“院前急救与快速转

运相结合”独立型模式。但是很多市民对上海的院前急救模式缺乏认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把现在的上海院前急救模式当做是单纯运输的工具,持有此观点的甚至包括一些院前急救的从业人员和个别急救医师;二是把独立型的上海院前急救模式与国内其他地区的院前急救模式混淆;三是不确定院前急救人员中谁是急救医生,甚至不确定是否有急救医生。

1.2现有急救网络难以满足患者和家属对院前急救的期望和需求

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对于突发疾病都缺乏心理准备和认识,在正常的应激反应作用下,总是期望120救护车和急救人员一叫就能到,一救就能活。但是现有的急救网络和医疗技术水平离人们的期望和不断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叫车难,车到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院前急救医患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1.3医患关系表现为明显的信任缺失及由此引发的问题

在当今的医患关系中,信任缺失是很常见的现象[3]。而上海院前急救模式下的医患关系的信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患者和家属经常否决急救医师建议转送的医院;二是患者和家属不信任急救医生在现场和途中所采取的医疗急救措施。

1.4院前院内急救链脱节引发患者和家属不满

急救链脱节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病人转送到院内急诊后,院内急诊没有做好接诊准备,导致一些患者送达医院后无人接诊和救治;二是由于患者转送前院前与院内未进行有效沟通,送达的医院不具备该疾病的诊疗能力,或院内急诊就诊患者集结太多,超过了急诊的接诊能力,迫使患者不得不多次转院,引发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工作的不满。

2原因分析

2.1急救模式的多样性和院前急救的自身特点混淆了人们对院前急救的认识

人们对院前急救运行模式的认知不足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院前急救模式多样性以及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性,使人们对院前急救缺乏统一的认识。二是在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中,急救医师跟急救驾驶员和担架员的工作服没有明显的区别标志,而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认为只有穿白大褂的才是医生。

2.2上海市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和总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人们对院前急救的需求,城市道路拥堵限制了急救车的快速反应

一方面伴随着上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总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们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也急速增长,而院前急救网络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了院前急救叫车难状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城市交通日益加剧拥堵状况,救护车也经常被堵在路上,导致了患者和家属经常会遇到车到慢的情况。

2.3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误导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不信任

在社会舆论对卫生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片面和错误的宣传下,以及受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医生就是千方百计为了拿回扣一个群体,把医疗过程中少数的医德败坏形象看做是整体的医德败坏。同时,在当今的医患关系影响下,医务人员也对患者和家属产生了防备心理。

2.4院前与院内缺乏信息沟通机制是导致急救脱节的主要原因

上海院前急救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是由于院前与院内的各自独立性,因此也容易产生急救链的脱节。现在上海各医疗急救中心与院内的预报模式,大多数都采用间接预报模式,即急救医师通过调度员向要转送的医院进行预报。也有很多情况,院前急救医师不向院内预报,直接送入医院,使该医院并未做好接诊的准备。交接的形式也主要是口头交接,甚至存在着院前与院内根本不进行任何信息沟通的情况。由于急救链的脱节,经常引起家属对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工作的不满,有时还引发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

3讨论和建议

目前,我国的院前急救管理模式主要有:单纯型模式、指挥型模式、独立型模式、依附型模式、消防合作模式、联动型的苏州模式等六种类型[4]。上海市院前急救模式采用独立型模式,主要承担市民的日常院前急救服务,各类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在沪举行的各类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同时还承担危重病人的转院或出院及一些特殊病人出院的非急救转送工作。主要功能定位于现场和转送途中的医疗急救,维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并快速送达医院。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是国内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因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上海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和经验,认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从以下五大方面考虑:

3.1加强急救团队的自身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和管理机制

在上海市院前急救模式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首先要加强院前急救团队的自身建设和科学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沟通技巧,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夯实基础。一是加强对急救调度员的培训和管理,要着重培养调度员的良好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耐心接听患者和家属的呼救电话、快速记录信息的能力、对病情初步判断的能力、调度指挥能力,同时还包括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稳定调节家属和患者心理的能力[5]。二是加强驾驶员和担架员的培训和管理,要侧重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病情观念、以及服从和协同急救医师抢救病人的能力和素养。三是加强急救医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急救医师诊治能力和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另外对急救医师应该设有明显的标示,让患者和家属一眼就能识别急救团队中谁是急救医师,这种视觉信息能够更快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紧张不安的心理,以及更好的取得他们的配合。

3.2加大社会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疗的认识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其次要加大社会宣传和教育力度,让市民了解、支持和配合医疗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全民的医学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生命观;二是是可以通过社会媒体,让他们多宣传一些院前急救积极的一面,比如说我们参与的重大事件的医疗救援和保障工作,以及院前急救取得的新进展;三是走进社区,宣传急救知识和院前急救制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增加社会知名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红十字会合作的方式提高市民对于院前急救的知晓率;四是建立患者回访制度,增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同时弥补在院前急救中沟通不足引发的矛盾;五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医患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在网上寻找医疗信息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信息对于医患关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利用网络的效应改善医患关系,在国外已有相关研究和报道[6]。

3.3完善相关法制建设,构建法律和制度规范下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制的建设:一是通过完善法制建设规范急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规范患者和家属的权利和义务;二是通过完善法制建设规范投诉管理体系,使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能够得到迅速、妥善解决,减少医患关系恶化的机率[7];三是建立医患第三方协调机制,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 [8]。

3.4完善院前与院内的信息交流机制,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上海院前急救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但院前与院内的各自独立性,也容易引起院前与院内急救链的脱节[9]。因此完善院前与院内的信息交流机制,增强院前与院内的信息沟通,对于缓解和避免因急救链脱节引发的医患矛盾,以及院前急救人员和院内急诊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都具有重要意义。完善院前和院内信息交流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规划各区域内院内急诊网络建设,规范转送目标医院,明确院前急救医师具有确定转送医院的权利;二是建立联接调度指挥中心与各定点接诊医院的信息系统,定点接诊医院实时向调度指挥中心可以接诊各种病人的信息;三是建立院前急救人员、调度指挥人员和院内急诊医务人员的实时沟通机制,以及患者院前院内的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四是建立院前急救医师和院内急诊医师的交流和互换机制,促进急救医师和急诊医师对于急救全过程的了解,增进相互了解和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0]。

3.5政府加大对院前急救的关注和投入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院前急救的关注和投入。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是促进全民急救知识和医疗法规的普及,同时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文明素养;二增加院前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提高院前诊疗技术水平;三是统一院前急救模式,制定一个能够满足我国国情和对外开放需要,能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应急能力和城市文明水平,安全、快捷、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11];四是实验和开展空中立体救护,培养空中立体救护队伍,缓解地面救护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压力;五是增加财政投入,完善急救网络建设,解决叫车难,车到慢的问题。

医患关系是医疗技术、卫生体制、卫生政策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2]。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医患关系各主要相关因素,仅从医方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13]。因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方、患者、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各方都应尽好各自的责任,承担好各自的义务,在生活和工作中多一些相互沟通,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客观认识,多一些建设意见,共同构建我们的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龙,周绿林;CRM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管理,2009(04):77-78

[2]梁建业,李永泽,韩彦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相关问题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09,26(2):23-27

[3]陈懋:《医患关系困境及其改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4]郑惠娟;我国医疗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外医疗,2009,28(30)

[5]舒敏,骆水发;院前急救调度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的探讨[J],临床急诊杂志,2008,9(1)

[6]Pearl Jacobson; Empowering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The effect of Internet [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vol. 2, no. 1 (2007)

[7]应维华,朱丽娜,任建萍,邹铃;杭州市医患关系现状调查分析[J],健康研究,2010,30(4)

[8]《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2010年2月23日

[9]周华,黄丕强,徐相瑞,赵珊;院前急救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0)

[10]王亚东,刘兰秋,彭迎春,关丽征,李航,吴优,陶丽丽,梁万年;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2)

[11]范锦;谈如何促进院前急救发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 急诊急救;突发事件;护士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普遍压力也较大,因而引发的社会中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不仅包括上述这些因素,比如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更加激增了社会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这也是我们急诊科面临的巨大挑战[1]。目前社会中人们的维权意识越发强烈,从而引发的医患纠纷也是越发严重,而急诊科又是极易因突发事件而接触病危患者甚至垂危患者,而这些很多都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导火索[2]。急诊科面临的不仅仅是社会外界的这些突发事件,同样面临的也是急救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护士准备工作的一个小疏忽,甚至在急救中因堵车等事件造成的急救延误,这些突发事件都是需要护士提起高度的防患意识。近年来,我国的各大医院、医疗团体、大中专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都对提高护士在急诊急救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视,并在减少医患纠纷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3-4]。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当提高该方面的重视程度,现将如何提高护士在急诊急救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如下简介:

1 加强组织管理

构建多层多级负责管理制度,如主管院长-护理部-护理专业管理组-护理应急指导组-护理科室实施应对小组管理机制,要将各种制度完善起来,即使真正遇到了突发事件,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届时可以使人员能够及时抢救,及时调动,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为抢救病人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加强制度管理优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组织内部人员的协同合作关系,每个个人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急救团队的一个个体,应该努力发挥个人对团队的贡献作用,应该认识到急诊急救不是搞个人主义,而是集体主义的集中体现。每次在急救行动前,领导者应当明确每个人的任务,行动后更应该对急救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每个成员遇到的问题也应该在团队中进行集体讨论。急救护理团队最好是一个人员流动性较小的团队,这更易于培养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沟通和团队的凝聚力,也能使急救护理团队取得更快的进步。

2 完善培训制度

尽管我们希望急救护理团队的人员流动性较小,但是新成员的引入也是不可避免。刚刚进入的新护士,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年青体力充沛较适合急诊急救工作,但是经验的缺乏会使他们应对突况的能力较差,这就亟需要完善新人的培训制度。而课堂的培训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以老带新,也就是俗称的以师带徒的培训机制更能行之有效的提高培训的质量。以课堂培训和实际急救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则更能有效的提高新人在急诊急救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完善培训制度不止针对新引入的护理人员,当然也包括全体急救护理人员的培训,像一些常规重点技能的培训,如测量血压,抽血化验,吸氧导尿,心肺脑复苏,心电图和呼吸肌的使用等,均需引起重视。下表1中列出了某医院的急救护士在培训前后各项执行时间的缩短情况[5]。由下表可以看出,急救护士在培训后的急救技能方面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说明完善培训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3 加强学习进修

提高业内的学习进修是医院提高综合实力的必要途径,要提高护士在急诊急救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应当加强急诊科护士的学习进修。比如与更优一级的医院进修班或者学习班取得长期合作的机会,每年或者每半年选派急诊科的骨干护士前往进修学期,及时吸收先进的急救护理技能,如此更能提升科室整体的积极性,当进修人员回到自己岗位时将进修所得予以发扬和传达,则能使整个急诊急救中的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4 专家交流讲座

医院应定期邀请高水平的急诊急救专家,和与急诊急救联系较为紧密的外科、骨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等方面的专家来院讲座,主要讲解一些极其危重的患者易在急救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问题的处理方法。比如一些农药中毒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车祸严重骨折患者和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讲解,再比如一些高要求的技术操作应当避免的问题等等。借此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工作时刻保持精神集中,以减少差错的事故的发生,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的产生。

5 定期考核

针对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对急救护理人员的考核也应当分为两大部分。在定期的理论课培训期间及结束后,应当定期对急救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理论基础知识的考察,以了解急救护理人员对急救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应当定期采取情景模拟考核的形式,可在被考察护理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由相关负责领导设置险情和各种突况。考察急救护理人员在应对急诊急救中的各种突况的处变能力、配合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等。护理人员突况时应保持情绪的稳定,做到忙中不乱,有条不紊。通过两项考核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了解急救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可以激发急救护理人员在应对突况的各种能力产生一个很大程度的提高。

6 小 结

近年来,随着各方面活动的开展,急救中突发事件的越发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虽然在实际的急救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较小,但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则更能反映出护理人员的真实水平、经验和能力,更能反映出一所医院在急救方面水平的高低。提高护理人员在应对急救中突发事件的能力,不仅仅只是为了减少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产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由于急救护理的突发事件不是经常发生,因此很少有护理人员可以在实践中的得到充足的锻炼。因此这就需要医院和急诊部门有防患于未然的责任意识,在各方面要做到充足的准备,才能使急救护理人员在真正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从容的应对,进而有条不紊的进行应急预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费国忠,毛仁忠,郭永饮.突发公共卫生事院前应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6):431.

[2] 黄琼芳.如何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J].现代医院,2006,6(5):113.

[3] 吴晓莲.护生掌握护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49.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10

【摘要】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方法 设立以市(县)医院急救医疗机构为中心,下设镇、村三级急救医疗机构,组成院前急救网络体系。结果 院前急救成功率由原来的12%提高至34%,急救成功率提高了近3倍。出院存活率由2%提高至14%。出院存活率提高了近7倍。结论 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

【关键词】 院前急救 三级医疗救援体系 设置与管理

院前急诊急救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这已经在国内外急救同仁中达成共识。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猝死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等意外伤害事件也明显增多。而多数市民在遇到危、重、急症患者时,往往束手无策,坐视病人死亡。如常见的猝死、心肌梗塞、电击、溺水、CO中毒、气管异物等。以上病人如果经过有效的急救处理,大部分可转危为安。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大部分病人会因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尽管近几年来院前急诊急救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着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院前急救响应时间大多已超过5分钟,其心肺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有的病人因丧失了“救命黄金时刻”[1]而成为植物人。这些事实是触目惊心的。许多突发急症患者,在送医院之前,都要施行现场急救,如果失去了第一时间的抢救时机,就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本文通过对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间我院诊治的471例院前呼吸心跳停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出了院前急诊急救新思路、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三级医疗救援体系设置

1.1 急救人员设置:

市(县)级医院急诊科为院前一级急救医疗机构,一般45人左右较为合适。乡镇医院急诊室为院前二级急救医疗机构,一般12人左右较为合适。一体化诊所、其它医疗机构为三级急救医疗机构,以3人左右为宜。

1.2 从事急诊急救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热爱急诊急救工作,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好,有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②作风正派,事业心强,职业道德良好;③ 业务能力强,能胜任急、危、重病人的急救能力,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3 三级医疗急救体系的管理模式:

1.3.1 市(县)级医院急诊科负责接受120指令,依据病人病情调度就近的医疗机构出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病人基础生命征支持,急救中心的车辆到达后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与转运。

1.3.2 各急救点的服务半径:

院前一级急救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在30 km左右,院前二级急救医疗机构服务半径7km左右,三级急救医疗机构服务半径0.5km左右。从上面不难看出,当危重病人需紧急救助时,可保证在5分钟以内到达并实施急救治疗。

1.3.3 一级院前急救医疗机构对下属单位的培训任务:

一级院前急救医疗机构负责对下级医院急救人员的业务及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一、二级急救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认识气管插管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并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操作技术。三级急救医疗机构人员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及急救流程,非专业技术人员应懂得急救、自救知识及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2 病例来源

本文所收集的病历资料为: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间我院诊治的471例院前呼吸心跳停止病人,其中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使用传统方法进行院前急救223例(简称传统组),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使用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方法(简称观察组)救治248例。对以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统计学处理,资料如下:1、传统组(A组) :本组病人共223例。其中, 男121例, 女102例; 年龄89—19岁,平均(52±15) 岁; 开始心肺复苏时间≤10min 的56例, 10min 以上的167例。观察组(B组) : 本组病人共248例。其中, 男132例, 女116例; 年龄82—21岁, 平均(48±21) 岁;开始心肺复苏≤10min 的230例, 10min以上的18例。

3 治疗方法

传统组(A组) :应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方式;观察组( B 组) : 应用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方式。

3.1 疗效判定:经初期心肺复苏后,①瞳孔由大变小;②面色(口唇)由青紫转为红润;③颈动脉搏动可触及;④意识恢复,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出现,或手脚抽动表明初期心肺复苏成功[3]。出现规则的自主心率,且血压≥120/80mmHg, 维持时间>30min,病人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经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后病人康复出院为有效;经规范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病人未出现自主呼吸和循环者为无效;

3.2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计算机采用SPSS(16.0版) 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χ2检验,以P

4 结果

(见表1、表2)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表1中 A、B 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传统组(A 组)复苏成功率12%(27/223),存活率2%(5/223),观察组(B 组) 复苏成功率34%(84/248),存活率14%(35/248)。

表1: A、B 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例

表2表示 A、B 两组病人从发病到开始抢救时间,A组:因本组病人仍沿用了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反应时间5分钟以内仅8例,6—30分钟215例;故其抢救成功率在12%(27/223)左右,存活率在2%(5/223)左右。B组:由于各联动小组在第一时间内给予CPR,故心跳停止至接受治疗时间在5分钟以内189例,明显缩短了病人无血期时间,故其抢救成功率在34%(84/248)左右,存活率在14%(35/248)左右。本组表1病人中,经统计学处理后可以看到:观察组(B 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A组), 统计学检验χ2=7.04,v=1, P

5 结论

通过以上对比数据说明,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这一方法,通过有效的、合理的利用目前医疗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达到了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的目的。明显提高了急诊急救医护人员的反应能力,缩短了危重病人的抢救等待时间,通过以上组合后,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可在5分钟以内得到有效救治,使急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6 讨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低的关键在于从病人发病后至有效心肺复苏的时间。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方法,有效的缩短了病人的等待时间,能使大部分心跳骤停病人在5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从而提高了急救成功率,减少了心肺复苏成功后脑死亡的发生。动物实验发现:复苏开始每晚1分钟则存活率下降3%,除颤每晚1分钟则存活率下降4%。心脏骤停即刻心脏按压则平均动脉压仅为正常13.5%,脑血流为正常7.7%,心肌血流为正常3.35%;若停跳1分钟后开始按压则平均动脉压为原来的4.1%,脑血流为正常3.5%;3分钟后开始则平均动脉压仅为正常的3.6%,脑血流仅及正常的2.35%。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为4-6分钟,小脑10-15分,延髓20-25分。心脏骤停1分钟则延髓麻痹而呼吸骤停,心脏停博4分钟则脑损害不可逆[6]。说明复苏必须尽快启动,不应晚于5分。通过以上数据自然说明了心肺复苏时间的紧迫性。本项目的设计就源自于以上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王一镗,刘中民,张劲松.心肺脑复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00.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培训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61

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水平和急救技术应用能力,我科采取了定期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知识讲座、业务学习以及定期技能培训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患者,多数是因为突发车祸、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溺水、严重烧烫伤、坠摔伤、农药中毒、突发事件的群死群伤等人群,尤其是突发车祸导致的患者颅脑外伤、内脏破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患者。

方法:①制订急诊科学习计划,每月举办1次急救知识业务讲座,尽可能安排护理专家或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师授课,介绍她们的护理经验和抢救技能应用体会,急诊科护士长要定期对学习的急救知识进行考核与抽查;②制定急救技能培训计划,2次/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进行,重点培训年轻护士和新调入科室的人员;③每年组织1次急救知识、技能考核;④选派护理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医疗机构举办的急救技术培训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急诊护士轮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学习进修。

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术:判断心跳呼吸骤停方法,要按照气道畅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和建立人工循环、复苏药物的应用、心电图监护、消除心室颤动等六点进行抢救。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演示,直至能熟练操作为止,使心肺复苏术能够熟练地运用于院前、院内的急救中。

护理操作技能:应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熟练地应用于医疗急救护理当中。譬如,护士在静脉输液技术上,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掌握对外伤病人的正确搬动方法和伤口包扎;熟练操作各种医疗急救仪器,并熟悉其性能及保养方法;学而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及时协助抢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急救处理能力:应对大宗车祸的群发群伤、大批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标识、分诊和处置。

病情观察与抢救:急诊护士在面对急症病人时,应该沉着冷静,处事不惊,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迅速给予正确的抢救处理。在观察病情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重者,尤其是脑外伤、内出血的病人,导致病人延误抢救的时机或并发症的发生而危及生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最后引发医疗纠纷或投诉的发生。

实行风险告知制度:急诊护士在医疗护理时,应对病人或家属实行风险告知,因为在急诊的任何护理操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高风险因素,为此,护士应善于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治疗的目的以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性问题,力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尽量减少或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护理纠纷。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经常组织急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掌握法律本身对医护人员和对患者保护的合法权利[1]。因为在急诊医疗护理活动中,其本身就具有高风险和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要规范护理行为,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以防范医疗护理的纠纷。如发生医疗护理纠纷,要保持冷静头脑,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多作解释,尽量化解矛盾;若科室受到患者家属冲击急诊科或打骂医护人员时,护士要尽可能疏散保护病人,避免牵连到患者。在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同时,尽快求助公安部门解决事件,事后要详细的记录事件的全部经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 果

通过对急诊护士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学习和培训,并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以外,还把专科理论和演练相结合,使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质量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促进急诊专科知识和急救技术培训管理水平的全面发展。我们急诊科护士,每年都要参加全市急救技术演练,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均在全市各区级医院的前列。在院前和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护士能够较熟练地根据各科疾病的特点,密切配合临床医生给予抢救,使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近3年来,抢救成功率从89.5%提高到97.1%。另外护士们还学会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掌握了在急救时需告知患者或家属的相关内容以及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进一步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达到了急救护理的目的,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讨 论

目前急诊科护士获取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途径,大多来自临床工作经验和依靠以往院校教育所学的知识,她们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医院应把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岗前培训的一项内容,急诊科作为急救技能的培训基地,通过定期的专科知识、急救和应急能力培训以及老护士的传、帮、带,来缩短每个护士的成熟期。

急诊科病人病情危急,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是突然的、艰巨的,特别是在院外急救中,多数情况下是一医一护参与抢救,急救技术要求较高,同时服务对象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2]。急诊护士倒班勤、工作强度大,在培训时应注意尽量安排好护士的轮班,务求每个护士都能参加学习培训,以获取更多的急救知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般科室学习可采取多种形式,同一课程不同时间多次的学习讲座,应用滚动的学习方法[3],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可利用,护士长要注重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个别培训,以促进全体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

急诊科的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等,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一个学科的发展,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拥有一批真正钻研的专业人员,每年要有计划的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参加培训学习,有条件时可轮派护士到上级医院作短期进修,时间3~6个月。要重视急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护士只有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并熟练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急诊的危重患者,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促使医疗纠纷大幅度降低,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文明溱,孔光妍.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0.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内科临床;急诊急救;标准化;医疗体系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72-01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急诊急救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加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病人的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急诊急救在我国起步晚,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标准不能正确指导急诊急救工作走入正轨,为了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医疗救治队伍能力的建设,我们必须完善标准化体系,使我们的急诊急救工作有标准可依。

1急诊急救工作的概述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多边学科,急诊昏迷作为急诊科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常涉及心脑血管意外、外伤、内分泌障碍、中毒等领域,且其死亡率可高达 20%,国内外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国内的急救医学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发展极不平衡,技术力量和设备还较落后。国外在急救医学领域发展较快,急诊急救技术较为普及和系统。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的院前急救队伍的组成取决于其城市急救中心建设模式,虽然急救模式有多种,但院前急救队伍组成基本只有2种,独立的、专职的院前急救队伍,和由急诊医护人员兼职的院前急救队伍。前者,应急反应迅速,现场常规急救配合较好后者应急反应慢,现场常规急救技术不规范,配合欠佳。

2加强内科急救技术规范操作的思考

2.1培养一支有一定医德和医术的年轻骨干队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热切追求和法律意识的增强,这对急诊急救工作人员的医德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待病人的态度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必须对急症急救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医德教育,切实使急救工作人员急病人所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培养高度对病人负责的优秀品质。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提供最有效的救治,服务于每一位需要救治的病人,同时也代表了一所医院的综合实际医疗水平。快速高效地提高急诊急救水平,满足社会需求,无疑是当务之急。每个人在每个岗位上,不只是一个螺丝钉,而是一个学习型智慧型组织中,不再是一部机器上的机械小部件,而是整个机器或整个过程的一个智慧部件。急诊科是一个独立的抢救实体,只依

靠某个人的能力是不行的。此外,协作精神必不可少。协作精神的好坏是检验一个急诊科综合实力的标志、管理水平的标志、抢救能力的标志。要满足现代急诊急救要求,护士长必须善谋划,包括人员的合理安排。思想上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操作上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上更多的是智能管理,质量上更多地体现知识、技能的科学管理,学术水平上能体现现代国内外护理学发展的最新思想。

2.2急诊急救工作标准化体系必须与国际接轨

大部分医院仍存在人力财力不足,设备落后,编制不合理,急诊工作者待遇地位低下,急诊专业人员力量薄弱,没有适应急救标准化体系等,使急诊科建设的根本矛盾未解决。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急诊救治标准化体系,这也是规范操做的当务之急。利用现有的急救设备,采取积极稳妥的政策导向,提高急诊工作者的生活保障待遇,向信息化、网络化、制度化、体系化的现代急诊急救体制迈进。

2.3改善内科急诊急救医疗设备,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有的医院急诊科建设还设有完全纳入编制,遇到危重病人只能送到临床科室,严重影响了对病人的抢救。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或对急救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急救指挥型急救模式存在一级医院救护车装备简陋,二级以上医院救护车装备不规范,重大伤害事故现场急救装备和救援备灾物资不足,通过通讯联络落后,急救器材陈旧、管理体制不规范等现实情况在大部分医院都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现象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急诊医学的需求,不能适应急救工作担负的特殊责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急诊急救的整体发展。抓好组织措施的落实,设备和效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制定合理的标准化制度。

2.4规范内科急诊急救的重点

院前急救队伍由各级急救网络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和驾驶员构成,急救队伍庞大,急救医生流动性较大,院前急救行为非标准化。急救医院的急诊急救人员虽有一定的急救医学理论知识和院内急救技术,但缺乏专业系统的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建设医疗紧急救援专业队伍,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加大投人,加快院前急救和紧急救援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

2.5急诊急救工作中的三个救治阶段和完善是标准化的必然

由于各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所致的创伤,各种原因的中毒,意外事件中的致伤以及疾病的突发和各种危及生命的重危病症都被列为急诊急救医学范畴,主要表现在急、危、重三个方面。因此我们把救治工作分为院前救治,院内救治,后期治疗三个阶段。院内后期治疗主要是通过救治病人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平稳后的一般综合康复治疗,帮助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为了更好地进行急诊急救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分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使急诊急救工作顺利、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内科的急诊急救不仅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于医疗企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相关医疗部门应该根据时展需求,加大对内科急诊医疗设备的投入,规范急诊急救操作,保证对病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救治,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加强急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切实建立好的、适应的标准化体系,为我国的急诊医疗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