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

时间:2022-09-01 21:43:56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1

(1)一级进度计划:工程的总体进度计划,即一级里程碑,跨度从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至机组完成全部启动试验投入商运(COD),内容包括此间的设计、采购、土建、安装、调试启动十阶段以及执照申请等重大里程碑和关键活动,是合同商务谈判中进度条款的依据,是二级进度计划的基础和输入。一级进度计划由工程总包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据可研报告的总工期设置和参考电站经验,向业主公司起草建议稿,由业主公司总经理部批准生效。一级进度原则上不予变更,是牵引项目总体进度的纲领;如必须变更,需由业主总经理部同意,董事会批准。

(2)调试二级进度计划:是项目调试进度控制工作的基准进度。调试二级进度计划以项目调试关键路径为基础,以核岛系统和总体试验为主线,严格控制冷试、热试、装料、并网、商运等关键里程碑节点。二级进度计划主要包括各系统的调试开始时间、系统可用时间和各系统临时运行移交TOTO签字时间,是各专业编制三级、四级等详细计划的依据。在一级进度计划生效后,工程公司会按职能分工开展跨板块的接口与协调进度计划编写;其中,设计、采购、土建、安装板块的二级进度计划须在一级进度生效后四个月内提交业主公司备案;调试二级进度计划则须在首个单系统调试前一年提交业主公司审查、备案。

(3)调试三级进度计划:以二级进度计划为依据,首先考虑各系统间的调试逻辑关系和前提条件,以实现调试计划的可操作性。二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关键点/里程碑日期均须反映到三级计划中。三级计划以各系统调试程序执行为基本要素编制,并应包括重要的运行和施工等外部支持活动。该层次及以下的进度计划由工程公司及其分包商自行编写,无须报备业主公司;但调试三级进度计划有其特殊性,因为调试过程与接产3T移交过程是有机结合的,《调试三级进度》也就是工程/生产双方联合生效的《移交接产进度计划》,因此需要与生产线提前充分沟通,共同确认。

(4)调试四级进度计划:以三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由试验负责人(TS)牵头编写,包含调试准备(人力、文件、工具等)、调试试验步骤和运行/维修移交等调试工程中的重要活动。调试四级进度计划主要体现在联调各阶段的母本计划,如CFT母本计划、装料母本计划、DEM34母本计划等。

(5)调试(双)周计划(五级):安排一周现场调试工作内容的进度计划。每周由调试各专业会同生产、设计、施工等单位召开周计划会,讨论上周进展、下周主要安排,并重点对调试各专业间的系统配合和制约调试进度的问题进行协调。

(6)调试三天滚动计划(六级):据母本计划和周计划,安排三天内联调试验区域所有活动。进调阶段后,启动总指挥负责组织调试启动工作组(OSG),召集设计、安装、运行、维修等单位代表召开日计划会,协调总体试验区域内所有试验活动和工作,对前一天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后两天工作安排进行布置。除上述六层进度计划,实际工作中还针对重大项目编制专题进度计划。具体工作谁执行谁编制,谁编制谁管控。如调试启动过程中的“临界专项计划”、“冲转\并网专项计划”等。

二、核电站调试进度计划的控制

(1)计划控制: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分析比较、调整和修订。从编制计划开始,经过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检查,收集相关实际进度信息,比较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间的偏差,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确定调整措施,再修改原进度计划,形成动态闭环管理。建立进度控制会议制度,通过调试日计划会、周计划会、专项例会和项目协调会等形式协调处理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实现进度控制目标。

(2)计划跟踪:计划的跟踪包括本期内作业的实际开始、完成日期、尚需工期、完成比例和资源用量等,将计划执行数据与目标计划进行对比。各级计划工程师对不同计划的特点和需要,及时录入调试的进展情况,进行进度计算和分析,为有效控制进度提供客观依据。

(3)计划修订:调试各执行队办负责本专业调试三、四级进度计划的修订。在不影响三级进度计划的情况下,对四级进度的修订可以直接修订;否则需填写《进度变更申请单》,并评估其修订是否会对一、二级进度产生影响。

三、核电站调试启动各阶段母本计划

调试母本计划即阶段性联调试验的总体计划,编制要求完整有效:该阶段的联调试验项目必须完整,并确保关键路径的合理性和最优化;主线计划中项目的逻辑关系须准确,并符合现场作业的工艺流程;所有项目须遵守技术规范、定期试验大纲及其他上游文件的相关要求;统筹安排项目的时间窗口,合理配置资源。母本计划一般在参考计划的基础上,由生产、调试共同编制。基本流程是据最新版本的参考计划,双方计划工程师将之前收集的项目添加到预先确定的机组主线各试验平台,再组织各相关方对所列项目反复检查确认,优化调整,主要内容有:确认是否符合运行技术规范、化学与放射化学规范、定期试验大纲、运行维修程序、经验反馈、管理程序暂行规定、会议纪要等的要求;与核安全监管当局监督要求的一致性;主线各试验平台下与核安全设备可用性要求的一致性等。母本计划一般要求在联调试验开始前一个月出初稿,以供各相关方审核、讨论、反馈;两周前正式出版,以供各相关方提前熟悉,做好演练,准备预案等。

四、调试/生产一体化计划

所谓“一体化”,即将现场以工程线、生产线,分包商三方为责任主体的调试试验、运行和维修、土建安装等全部作业进行统一管理,以求最大限度的规避交叉作业风险、降低相互影响、统筹配置资源、优化关键路径的计划系统。一体化计划并非一份孤立的计划,而是一套科学的系统,是调试启动期间工程、生产双方的工作方法,是对现场活动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计划的管理机制。宏观上讲,移交接产计划、调试母本计划、调试启动三天滚动计划等由各责任方联合产生的计划都属于一体化工作范畴。

五、调试启动三天滚动计划

核电站调试计划管理体系、一体化计划运作的最终端产品是“调试启动三天滚动计划”,即日计划,是指挥现场工作有序开展的唯一依据。三滚计划由日计划会产生,承接各阶段的母本计划。具体是将母本计划项目拆解到24H刻度,设定日工作进度,并按即日起三天进行滚动;滚动过程中跟踪过去24H作业执行情况,通过及时调整主线来消纳延误或提前,保证主线计划的连贯性;多方分析临时增加的非母本项目,保证工期、质量安全可控。三天滚动计划由调试计划、生产计划、核安全顾问、运行启动经理、调试经理联签生效全场,调试和生产跟踪各自活动执行情况,一并协调现场问题,确保各项目按计划执行,实现对联调试验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六、结束语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2

【关键词】 会计教学现状;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 实施方案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在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基础上,结合二十多年来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经历,分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联系实际并结合学科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笔者在对唐山市部分企事业单位调研(调研报告另文)、结合会计教学分析发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下列情况:

(一)一般企事业单位不支持会计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量,且企事业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愿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甚至是与自己竞争的人才;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所以,该实习很难使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仅重复性地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模拟实习的会计业务重复操作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思维策略),目前大部分学校推行模拟实习。但一般未能涵盖会计课程以外的更多课程,且重复处理的会计业务操作多,有的虽增加了一些诸如投资、减值准备等业务操作也是少之又少欠缺系统性,该模拟实习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面对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面对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笔者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将会计专业部分或绝大部分课程进行整合,以穿插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的主体任务为驱动,以将任务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而完成任务项目的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先从部分课程整合提出主体任务,再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试点开始,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到绝大部分课程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的主体任务

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知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经济数学》等,对上列课程进行整合后,可以提出如下主体任务:

1.整合《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提出如下任务:根据企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利用手工和电算化会计软件,进行成本计算、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

2.整合《经济应用文写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3.整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管理会计》、《经济数学》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预测经济活动。

任务驱动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阶段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学习相关知识和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主体任务下的项目导向

主体任务下的各个项目导向内容应该能自成一体,构建全方位的融入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结构,明确项目涉及的学科内容,完成项目时间、方式、考核方法等,以便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施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地把握,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

将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提出任务驱动的主体任务,在主体任务下将课程整合为六个项目,整合课程的目的在于,节约基础课程课时,增加专业课程动手操作课时,实现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按学期完成六个项目导向的学业后,分五个级次考评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五次考评方案如下:

1.完成第一至第二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一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70分。

2.完成第一至第三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二级,第三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80分。

3.完成第一至第四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三级,第四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0分。

4.完成第一至第五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四级,第五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5分。

5.完成第一至第六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五级,第六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100分。

毕业论文成绩按会计职业能力成绩

×60%+毕业论文分数×40%计算。

三、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第一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面对企业日常简单的经济业务、事项,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4.完成时间

第一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基础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二)第二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上》。

2.导向内容

⑴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⑵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一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出纳岗位业务核算,存货、日常销售、应收预付业务核算及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岗位的业务核算,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较简单的业务核算;电算会计核算上机操作。

⑶考取会计证和会计电算化证。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电算会计核算提交机打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提交会计账簿、报表信息存储盘。

(3)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考试课程。

4.完成时间

第二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会计电算化》期末成绩=上机操作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30%+会计电算化证×30%

《财务会计上》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一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证、电算化证×30%+操作技能分数×50%)×80%

(三)第三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经济应用文写作》、《财务会计下》和《成本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二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流动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政府补贴、利润及其分配业务核算、编写财务会计报告;销业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提交产品成本核算的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产成品入库单等;提交纸质和电子版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完成时间

第三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应用文写作》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附注×40%+财务情况说明书×40%

《财务会计下》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成本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二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会计操作技能分数×50%+成本会计操作技能分数×30%)×85%

(四)第四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报表分析》和《经济数学》。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经济数学理论,分析会计报表、编写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四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数学》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

+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会计报表分析》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三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注1]

×80%)×90%

[注1]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五)第五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完成财务管理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等。

4.完成时间

第五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财务管理》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80%

第四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注2]×80%)×95%

[注2]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六)第六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管理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完成管理会计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六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30%+平时上机操作成绩×70%

《管理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五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 [注3]×80%)×100%

[注3] 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结束语:世界是综合的,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一直以来,教师多侧重于对所教课程的探究和分析,忽略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旨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使学生成为“我要学”的学习主体。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对会计专业全部课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将另文研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改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线教师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完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奉献绵薄之力。

【参考资料】

[1] 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 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3

高二年级干事

一、担任工作

1、分管工作:高二(Ⅱ)部教学。

2、兼任工作:(1)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教研组长;(2)高二(34)班班主任;(3)6个班政治课教学。

二、工作实绩

(一)协助年级,科学制定教学策略

1、开学初,按高考要求,组织学生重新进行选科,确立班型,过细做好做好分班工作,使新班级尽快调整到位。

2、及时编排好教师任课表、课表、早辅导表、教师晚值班表、教研活动安排表、监考表、考试期间辅导表等,协调安排好听力播放秩序等,规范教学秩序,使年级各阶段教学有序进行。

3、加强年级教学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制定年级总教学工作计划1份、月工作计划5份、周工作计划22份。坚持每月对年级工作进行总结,共撰写年级教学工作简报5份。坚持每周利用年级周例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布置,利用年级黑板公示年级周工作安排,增强工作实效性。

4、针对阶段性教学工作的特点,适时制定和调整年级教学工作安排。本学期,针对小高考的特点和要求,先后对课时和课表进行3次编排调整;针对信息技术考试的要求,适时调整课时进行考前训练和模拟,保证了教学的针对性。

5、科学处理学科关系及学生学习时间。对各学科的周课时数、学生作业量、学习时间等进行阶段性的科学合理规划,引导学生科学处理好学科关系,使其既能突出语数外主干学科的学习,又能兼顾好其它学科的学习;对学习时间进行科学规划,保证了学生学习时间,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

6、高二年级学生教材较多,共组织发放生均用书及作业本50余册,总计1万余册。及时发放各样教学用品,满足教学需要。

(二)常抓不懈,规范做实教学常规

1、坚持每天对年级教学情况进行多次巡查,采取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教师的上课、早辅导、晚值班及学生自习秩序的管理,做好考评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做好年级组的值班工作,带好班主任值班组,并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

2、坚持每周检查1项教学常规,对教研组、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做好教学常规检查的台帐记录,及时送交教务处检查。每周利用周例会对本周的教学情况进行通报总结,将考评结果与教师的当月考评挂钩;组织落实校内视导工作。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布置落实视导工作安排。编排好视导安排表,积极配合好校内视导工作。及时做好结果的反馈工作,重点做好对视导中课堂教学未被评为优秀的教师跟踪听课工作。

3、做好主干学科的单元质量检测。坚持每周组织进行主干学科的单元质量检测。组织教研组长高质量做好命题工作;编排教师值班表,加强检测秩序管理;要求教研组组织阅卷,及时进行成绩统计,做好检测题的分析评讲;督促班主任对本班的检测进行成绩统计分析,发挥好单元检测的作用。

4、规范做好各次考试的组织安排。

(1)本学期组织的考试有:省级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两次学情调研考试,共5次考试。

(2)扎实做好每次考务工作,确保万无一失,规范有序,力求抓好考试环节,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

①每次考试前,充分进行迎接考试的动员,真正发挥考试的促教、促学作用。召开全体年教师会议,学进度,明确考试的评价要求,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做好各次考试的教学准备;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强化班级的目标意识,各班在黑板上设立迎接考试倒计时牌,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动员学生做好考试的准备。

②每次考试前,召开全体教师考务会议、班主任专项会议,明确考试要求,从监考、阅卷、成绩统计、试卷分析与评讲提出了具体要求,较好地组织安排了期中考试。

③考试后,注重考试分析、评价。科学编制考试评价模板,及时按要求处理各次成绩,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按照教务处要求,各教研组及时对期中和期末试卷及考试进行总结,共撰写试卷分析报告32份;

④召开年级教师历次考试分析总结会议,回顾成绩,查找不足;召开班主任及教研组长专项会议,回顾总结过去工作,部署安排后后期工作;召开年级教学工作专项研讨会议,回顾总结工作,尤其是明确以后的工作目标及要求,进 一步理清年级工作思路,为扎实、高效做好以后工作指明方向;要求并组织各班级召开教导会,科任教师参加班级分析总结会;组织各班级于期中考试后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及时通报学生的学习、发展等方面情况,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3)规范做好学业水平测试的报名、照片采集工作等,受到招办的好评。

5、落实好教务处的教学调研及过程管理工作。细致及时地做好教务处的教学常规专项调研活动。按照教务处要求,共收交了不同阶段的9个学科导学案、作业等送查;落实教务处的各项专项工作,送交常规管理台帐记录簿被查;落实教务处的安排的各阶段学科实践活动、选修课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设等。本学期,共有两次在学校月教学工作评比中获得流动红旗。

6、组织学生评教。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坚持每月发放问卷调查表,对学生问卷情况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并将问卷调查表反馈至班级,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学生评教的评价导向功能。

7、及时做好对年级教师的当月考评。依据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做好教师的当月津贴结算,共做5份月教师津贴表,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三)突出科研,高效落实教学研究

1、强力推进1+1课堂教学模式。

(1)强化学习。多次编印学习材料,组织教师利用周例会、教研活动等时间加强学习研讨;召开年级学生会议2次,开展1次1+1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法指导的广播讲话,对1+1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

(2)加强对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管理。组织各教研组成立导学案核心编写组,教研组长对本学科的导学案质量进行把关,最后由对各科导学案进行审核印刷。督促各教研组分别于过程中及学期末,注重收集各科导学案,并加强质量评估,并上交教科室备案评比;为了突出主干学科的教学,强调语、数、外学科的导学案优先下发至学生,协调好学科关系;坚持每周对教师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突出课堂研究。年级组在周前会上布置落实本周各学科的公开课,加强课堂的研讨;各教研组开好每周一课,组织教师深入课堂,加强互听互学;坚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强化对课堂的督促指导。

(4)先后安排宿豫、徐州等学校教师百余名到高二年级进行听课学习交流,借助外力,推进课堂结构模式的改革。

2、做好选修课的开设工作。

(1)下发选修课申请表,组织教师分阶段填写上报选修课课题及计划,年级组共上报了100多个选修课课题。

(2)年级组编制选修课目录表,下发至班级学生,供学生选择;编制学生选修课申请表,年级根据学生课题选择情况编排选修课班级,下发至教师和学生;选修课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写好教案等,注重课堂活动形式和作业布置等,并对学生做好考勤管理。

(3)坚持每周三下午对选修课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开设情况进行考评,纳入教师课时津贴。

(4)学期末注重收缴选修课教案及校本教材材料,并送交教务处进行检查评比。

3、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1)9月份。配合教务处、团委完成国庆征文及书画比赛活动,制定详细的组织实施方案及时上报教务处。通过初赛、复赛产生60余名选手准时参加全校征文决赛。全年级共上缴书画作品近110余幅,送学校参评。组织学生参加 “金钥匙”竞赛活动1次。

(2)10月份。①继续配合教务处、团委完成国庆书法比赛活动,组织学生100余名在高二阶梯教室参加书法比赛活动;②组织落实数学学科竞赛活动,及时进行了成绩统计。一名学生在省级决赛中同时获数学、物理省级一等奖;③组织落实英语演讲及评比活动,多名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④组织安排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多个班级、数名同学在运动会中获奖;协调安排好美术、音乐特长生的专业学习。协调安排好奥赛辅导工作。

(3)11月份。①组织落实教务处布置的选修课教材汇编整理以及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②组织学生赴人武部参加新兵欢送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③进一步落实美术、音乐特长生的专业学习,加强专业学习的管理;④初步选拔体育特长生,成立体育专业训练队,加强体育特长生专业学习的管理。

(4)12月份。①组织安排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活动;②收缴年级校本选修材料;③组织安排音乐特长生素质展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1月份。①组织安排了美术专业期末考试,上报成绩,并完成对美术教师的考评;②布置安排了寒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6)分别于期中、期末两次开展学生学分认定与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制定了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尽可能做到评价的公正、客观;及时将评价结果在年级和班级进行公示,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和导向作用。

4、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

(1)加强建制,完善机制。根据教务处和教科室精神,成立各科核心备课组。主干学科 成立课时练、单元质量检测等专题编写组。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成立文科、理科备课组。

(2)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加强工作的布置、督促与指导。

(3)指导并要求各学科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编制教研组行事历,加强工作的计划性与科学性。注重收缴计划,上报教务处备案,强化督查;同时,与学期末,组织3个教研组送教务处参加评比。

(4)抓好、抓实教研活动。强化对教师教研活动的到位检查,尤其是抓好周六上午的集中教研活动时间,纳入考勤管理。明确教研活动的程序和内容,突出抓好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5)召开教学研讨会3次,加强奥赛班及特长生的教学与管理,研讨安排部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复习工作,做好教师资料的购买工作,切实为教学服务。

5、落实好教科室的教科研工作。

(1)开学初,完成师徒结对工作,并上报教科室。督促师徒对子互相做好听课活动,开展好帮扶工作,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2)多次组织相关教师积极参加青年教师发展学校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课题培训会议,强化教师教科研学习。

(3)下发课题申报学习材料和课题申报表,组织教师上报科研课题,并督促开展课题研究以及结题工作。

(4)组织教师参加导学案评比、1+1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推选部分青年教师体会文章参加评比活动;开展了1+1模式下的论文撰写以及评比活动。

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上报相关部门参评。

(5)本学期,共有两次在学校月教科研工作评比中获得流动红旗。

三、存在问题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4

关键词:可靠性工程 可靠性试验 环境适应性 环境试验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才能使用户满意,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都是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提高质量水平最主要的方向就是如何进一步地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从而达到全面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可靠性试验与环境试验作为可靠性工程和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其可靠性水平和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环境、可靠性试验的开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不少单位对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的类型及相互的关系存在不少误区,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及范围

1.可靠性

可靠性的定义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工程研究的是产品缺陷或故障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而解决缺陷或故障的预防和纠正从而使之不发生或尽可能少发生。可靠性关注的是产品合格水平随着时间的保持能力,研究为什么出厂合格的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变成不合格,即为什么会发生故障。可靠性工程主要包括可靠性管理、设计与分析、试验与评价。可靠性是设计出来、制造出来和管理出来,而不是试出来、算出来的。

2.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它要求产品要在各种恶劣的极端气候、力学和生物化学等环境中不受损坏和正常发挥作用,一般认为能适应极端环境的产品也一定能适应较宽松的环境。环境工程就是要用各种手段(包括试验)寻找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和逐步改进设计,使其具备耐受未来将经受的各种恶劣环境作用的固有能力。

3.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环境适应性问题和可靠性问题都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故障,产品是否可靠和好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都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二者都与产品寿命期内所遇到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适应性主要分析寿命周期中可能遇到的极限环境,可靠性则为产品寿命期中遇到的典型环境。环境适应性以产品是否有故障为依据,确定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表征产品在预计寿命期环境内的生存能力;而可靠性则是用平均故障时间或可靠度等参数定量表示可靠性的高低,是用概率和统计来描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因为产品是否发生故障是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可靠性是在产品在其寿命期内可生存的前提下,其能正常工作的能力(概率),环境适应性是对产品在工作条件改变时可靠性的度量,如果不适应,该产品就无法投入使用,只有极端环境下产品能生存,才能有典型环境下的可靠性。因此,环境适应性是可靠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可靠性试验与环境适应性试验

1.试验概述

产品研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一些缺陷,要发现这些缺陷,仅靠审查图纸设计或者文字分析是不够的,试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途径来找出设计缺陷,完善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通过试验,也可以评价产品的质量特性水平,考核产品是否满足质量特性指标要求,作为对合同规定指标的答复。

可靠性工程的核心是重视预防故障和缺陷,对其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因此,可靠性试验应重点在产品设计研制的早期就积极开展。为了了解、考核、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都可以称之为可靠性试验,包括工程试验和统计试验。

工程试验包括:

(1)环境应力筛选:发现和剔除制造过程中的不良元器件、工艺等早期缺陷;

(2)可靠性研制试验:对样机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和(或)工作应力,以暴露样机设计和工艺缺陷的试验、分析和改进过程;

(3)可靠性增长试验: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产品施加模拟实际环境的综合环境应力及工作应力,以激发故障,分析故障和改进设计与工艺,并验证改进措施有效性。

统计试验包括:

(1)可靠性鉴定试验:验证产品设计是否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2)可靠性验收试验:验证批生产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3)寿命试验:测定产品在规定条件下的寿命。

环境试验考察的是产品对环境的适应性,确定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为接收、拒收提供决策依据。包括自然环境试验、实验室环境试验和使用环境试验。环境试验是以产品对预期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为考核目标的试验,包括耐受最恶劣的储存与运输环境而不致损坏和在合理极值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在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实验室环境试验。实验室环境试验包括:

(1)环境适应性研制试验:用于发现设计工艺缺陷,在工程研制阶段早期进行;

(2)环境响应特性调查试验:用于调查环境响应特性和耐应力极限;

(3)环境鉴定试验:验证环境适应性设计,为考核环境适应性是否满足要求;

(4)批生产产品环境验收试验:用于检验批生产稳定性;

(5)批生产产品环境例行试验:用于验收检验等。

2.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的相似之处

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验证试验项目类似,均包括设计定型鉴定试验和批生产验收、例行试验。环境适应性研制试验和可靠性研制试验同属工程研制试验,但目标各不相同。可靠性增长试验也是属于工程研制试验范畴,只是其试验条件模拟真实环境,而且有定量增长目标和有计划地进行。美军标785B中明确指出,应该把环境试验看做可靠性研制和增长的早期部分。这些试验必须在研制初期进行,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纠正试验中暴露的缺陷,而且这些纠正措施必须在环境应力下得到验证,并将这些信息作为可靠性大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纳入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FRACAS)。目前,我国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大部分都使用实验室人工创造模拟或加速条件环境方法,要求试验在规定的受控环境中进行,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环境设备都可以互相参考。作为试验而言,二者拥有一致的基本过程,都以通用的技术方法为基础,其依据的技术原理都是一致的:描述产品的性能结构对接受应力的相互作用。对进行环境试验所用的环境条件的研究,为可靠性试验条件的制定提供了先决信息,同时可靠性试验剖面中的温度、振动量值的确定与相应环境条件的确定基本相同。

可以认为,环境试验是产品研制过程中最基本的试验,产品要进行可靠性鉴定和增长试验,必须先通过环境鉴定试验;要进行可靠性验收试验,必须要通过了环境验收试验。大部分环境试验工作应在可靠性试验之前开展,为可靠性试验提供参考和数据。环境试验可以看做可靠性试验的前提和基础。

3.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的区别

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

(1)环境应力类型及数量:环境试验试验项目涉及产品寿命期内会遇到的大部分对其有较重要影响的环境,包括气候、电磁和力学环境,使用对产品影响较重的环境应力,如:温度、湿度、盐雾、振动冲击、压力、太阳辐射、砂尘、淋雨等。产品世纪试验时,应根据其寿命期内将遇到的环境及其受影响程度从标准中选取相应试验项目。而可靠性试验选取使用寿命期内对产品可靠性有较重要影响主要环境仅包括气候和力学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振动,并且将电压波动和通、断电作为电应力纳入试验条件,可靠性试验所选用的环境应力数量比环境试验少得多。

(2)环境应力选用准则:基本上采用极值,用严酷代替温和,即采用产品在贮存、运输和工作中会遇到的最极端的环境作为试验条件。这一准则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即产品若能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不被损坏或能正常工作,则在低于极值的条件下也一定不会被损坏或一定能正常工作。此极值应是对实测数据进行适当处理(例如取一定的风险)得到的合理极值。试验大部分带有一定的破坏性同事过程中一般不需模拟产品的任务状态。而可靠性试验为任务模拟试验,即真实地模拟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环境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产品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处在较严酷环境作用下,大部分时间是处在工作中常遇到的较温和的典型应力作用下,取值较环境试验低得多。可靠性试验一般不会对产品造成破坏

(3)应力施加方式:环境试验通常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综合试验,以一定的顺序组合逐个施加。可靠性试验的应力以循环形式反复综合施加。由于要求各环境应力综合在综合在同一空间、时间中进行,由于试验设备条件所限,从工程实现可能性出发,只能将对产品可靠性最有影响的应力综合。

(4)试验时间:可靠性试验一般要比环境试验用时长很多。在环境试验中,每一项试验的时间基本上取决于选用的试验及具体试验程序,只是由于试验各阶段进行性能检测所需时间不同而产生一些差别。目前国内外各种环境试验标准规定的几十种试验方法中,除霉菌试验28天和湿热试验最长240h外,环境试验一般不超过100h。可靠性试验时间取决于要求验证的可靠性指标大小(检验下限)和选用的统计试验方案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MTBF真值)。可靠性试验的结束不一定以时间为准,而应进行到受试设备试验的总台时数达到规定值或进行到按方案能作出接收或拒收为止。

(5)故障处理原则:环境试验一旦出现故障,试验即判定为未通过,应停止试验并进行相应决策。而可靠性试验是以一定的统计概率表示结果,根据所选统计试验方案决定试验接受的故障数。在允许的数量范围内出现故障,试验不会终止,允许修复产品后继续进行试验,但必须运行FRACAS系统进行归零。

四、综合考虑试验使用

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种类多样,由于受时间进度、经费、试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进行。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进行分析,清楚地定义试验目的和用途,合理利用进行过的试验信息,可以剪裁以后的试验种类,比如成功的可靠性增长试验后找出了产品的设计缺陷和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达到了预期的可靠性增长目标,可以不必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也可以借鉴其他试验提供的信息,比如环境试验的条件为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环境试验中产品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有助于早期FRACAS系统的建立。有侧重点地将二者综合考虑,使之互相补充,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良巧.可靠性工程师手册 201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GJB4239 - 2001.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 S] .

[3] MIL - STD - 785B系统和设备研制与生产用的可靠性大纲

[4]祝耀昌.产品环境工程概论 2003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5

一、利用Excel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要产生许多的审计工作底稿,其中不少审计工作底稿如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倒轧表、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等都可以用表格的形式编制。利用Excel辅助编制表格式审计工作底稿的方法如下:

1.整理并设计各表格。审计人员先要整理出可以用表格列示的审计工作底稿,并设计好表格的格式和内容。如右表为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的部分格式与内容。

2.建立各表格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模本。对每个设计好的表格,首先在Excel的工作表中填好其汉字表名、副标题、表尾、表栏头、表中固定文字和可通过计算得到的项目的计算公式,并把这些汉字和计算公式的单元格设置为写保护,以防在使用时被无意地破坏。完成上述工作后,各表格以易于识别的文件名分别存储,成为各表格的基本模本。

例如,用Excel建立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基本模本的步骤为:①在Excel的工作表中建立表的结构,并填好表名、表栏头和固定项目等;②在工作表中填列可通过计算得到的项目的计算公式,此例中有关计算公式为:E5单元格=B5+C5-D5,K5单元格=H5+I5-J5,B10单元格=SUM(B5∶B9);③相同关系的计算公式可通过复制得到,此例中可把E5的公式复制到E6∶E9,K5的公式复制到K6∶K9,B10的公式复制到C10∶K10;④表格与计算公式设置好后,把有汉字和计算公式的单元格设置为写保护(把不需要的区域设置为不锁定,然后设置全表格为写保护);⑤把已建好的表格模本以便于记忆的文件名(例如GDZCSJ.XLS)存盘,也可以把各表格模本存放在同一个文件的不同工作表中,各工作表以便于记忆的名字命名,以备审计时使用。

3.审计时调用并完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上述工作做好后,只要打开相应的模本文件,在需要输入数据的单元格内填入被审计单位相应的数据即可完成表格的编制,从而得到需要的审计工作底稿。

二、利用Excel编制试算工作底稿与调整后的会计报表

审计人员在完成了各项审计工作后,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及其重要程度确定要调整的项目,并作出调整分录。一般审计人员要先编制试算工作底稿,然后根据试算工作底稿编制调整后的会计报表。这项工作在报表金额较大、调整项目较多的情况下,要做很多枯燥而又必须保证计算正确的填列工作。如果利用Excel,就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大大加快编表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利用Excel编制试算工作底稿与调整后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试算工作底稿和各报表的基本模本。每个表格先填列好表头、表尾、固定项目和可通过计算得到的项目的计算公式,并把它们设置为写保护,要输入的单元格暂时留空。试算工作底稿各项目按各报表项目依次排列,调整前、调整数和调整后均包括借方和贷方两栏,调整后数据根据调整前数据和调整数计算得到。因为经调整的会计报表是根据试算工作底稿编制的,因此可利用Excel的链接功能把试算工作底稿各项目调整后数据链接到会计报表的相应项目而无需人工输入。

2.利用模本完成试算工作底稿和各经审会计报表的编制。基本模本建好后可反复使用,每次要编制某被审计单位的试算工作底稿和经审会计报表时,只要打开模本文件,在试算工作底稿中输入调整前与调整数,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的数据会自动填列到表中。因为表中计算关系已确定且输入差错能相互抵销的几率很小,只要检查试算工作底稿的调整前、调整数和调整后借贷两方合计数是否相等,报表应有的勾稽关系是否满足,马上就能发现输入的错误。由于报表与试算工作底稿建立了数据链接的关系,一旦试算工作底稿编制完成,报表的编制即自动完成。这有效地保证了试算工作底稿与经审会计报表数据的一致性。

三、利用Excel编制集团公司的经审合并报表

对集团公司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就是编制经审合并报表。其主要工作是:①汇总各公司相应的会计报表;②对需要互相抵销的项目逐一编制抵销分录进行调整;③根据调整结果编制经审合并报表。

利用Excel辅助编制经审合并报表的工作步骤为:①分别建立合并工作底稿和经审合并报表的基本模本;②利用模本完成合并工作底稿和经审合并报表的编制。

由于合并工作底稿中母子公司报表汇总数要由各公司的经审会计报表数汇总得到,所以,编制合并工作底稿时,可先利用Excel的“合并计算”功能,将各公司审计后编制的试算工作底稿汇总,生成汇总试算工作底稿。然后,打开合并工作底稿和经审合并报表模本文件,把汇总试算工作底稿中调整后数据复制到合并工作底稿母子公司报表汇总栏。接着,把各合并抵销分录汇总后输入到合并工作底稿合并调整栏,计算机自动计算并完成经审合并报表的编制。

四、利用Excel进行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异常变动项目,确定审计重点,以便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以提高审计效率。利用Excel不仅能减轻审计人员大量的抄写和计算工作,还能使审计工作更准确、更直观。其工作步骤为:①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分析性复核表格,按上述方法建立其基本模本;②打开相应的模本文件,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输入有关数据后自动完成分析性复核表格的编制。

在审计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不规范的账务处理,这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如一些单位由于效益不好,应收账款长期不作清理。要快速清理应收账款,可以用“账龄分析模板”。该模板是在Excel的工作簿里选择一个按标准的会计平衡式账页设计的工作表,取名为“平衡账”,它分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可按客户的名称,将其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输入到借方,收回账款的金额输入到贷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变为一借一贷,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及时得到欠款余额。但应注意的是,一定要正确输入发货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在同一工作簿的另一名为“账龄分析”的工作表中建立账龄分析模本,利用电子表格的引用功能,将来源于会计平衡式账页的余额数据,根据发货和货款回笼日期,将不同的客户代入计算,得出账龄分析情况,然后输出结果。它既可以得出企业总的账龄分析结果,又可以得出某一个客户的分析结果。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6

作者:刘晓玲 单位: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财政局

坚持以林业企业职工就业为原则,增收为目的,把试点林场的任务全部落实到林区职工、青年和家属,坚决不允许外委承包,确保了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政策落实到位。建立资金支付审批制度。补贴资金支付执行由试点单位报账员、财务科主管会计人员、财务科长、总会计师、局长由下至上的逐级审批制度,严格审核每一张原始票据,防止不合理、虚假票据入账。试点单位按计划进行作业,完工后,先由试点林场组织自查再由林业局生产技术部门按合同内容核查验收并出具签字有效的生产验收单,试点林场根据生产验收单及工组提工单填制森林抚育补贴工资支付单,补贴支付单先由试点单位负责人、劳资员、报账员签字后报林业局生产部门、劳动局、试点主管局长审核签批,再报财务科全面复核无误后,按合同规定的支付比例办理支付手续。建立监督机制,做到事前公开透明,事中层层把关,事后监督检查。资金支付前对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地块、面积、承包人、资金安排等情况全部进行公开公示,张榜上墙,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资金支付过程中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由下而上监督审批。资金支付后由财务部门组织进行自查自纠,再由局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接受上级部门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严格要求,认真做好会计核算。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管理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财务核算执行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各补贴单位实行报账制度。局财务科设置了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专户,财政补贴资金分两次拨付:试点局的实施方案经省级审核批复后,拨付财政补贴资金用于森林抚育直接费用部分的40%,试点任务完成并经省级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拨付财政补贴资金用于直接费用部分的60%。补贴资金拨款到账时记入财政补助收入———森林抚育补贴科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按照要求的90%用于森林抚育的直接费用,10%用于森林抚育的间接费用。补贴资金支付时记入事业支出,设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二级科目。直接费用按作业内容下设间伐、修枝、除草、割灌、采伐剩余物清理运输、简易作业道路修建三级科目,各作业内容下又设置了直接人工费、材料费、燃油费等四级科目,在直接人工费下设置不同年度人工费、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五级科目;间接费用下设置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档案管理、成效监测、设备购置三级科目,作业设计费下又设置了工资、办公费、差旅费、材料费、燃料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四级科目。会计核算结账后,形成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报表,按时上报决算。

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山河屯林业局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管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由于森林抚育作业本身就属于跨年度的工程,加之采伐计划下达迟缓,资金到位不及时或过于集中,造成任务分解和施工作业滞后或集中,资金使用就不能按期完成,致使会计核算变得繁琐复杂。一是决算不能及时反映资金完成情况。以山河屯林业局为例,2009年实施森林抚育试点任务,资金于2010年6月份才开始陆续到位,截止到2010年12月末,资金到位460万元,支出345万元,其中直接费用使用329万元,间接费用使用16万元,结余115万元,还有部分生产任务在2011年完成,所以2010年末决算不能反映出2009年试点资金使用的全部情况。二是在一个会计期间同时反映二到三个年度的费用。山河屯林业局2011年度补贴资金总计使用660万元,其中2009年使用115万元,冲减了上年度事业结余,2010年使用503万元,2011年使用了42万元。另外,2010年和2011年人工费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都列入了2010年费用当中,不能准确反映当年的费用使用情况。三是资金到位过于集中时,资金使用时间紧,生产任务重,容易造成突击完成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森林抚育效果。2011年1-11月累计到位资金277万元,12月到位资金1086万元,12月份到位的资金属于2011年的补贴资金指标,因此致使2012年安排生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2.直接费用下设的各个作业项目定额标准设立不够科学完善。已设立的定额标准虽然也考虑了许多因素,但是由于没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之前,森林抚育尤其是中幼林抚育没有普遍开展,因此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后有必要对定额进行修订。主要应考虑两大影响因素,一是因为作业设计的施工内容多,生产任务逐年递增,定额标准核定工作量大。施工作业项目包括间伐、修枝、除草、割灌、采伐剩余物清理运输、简易作业道路修建等,按作业性质不同各项目需要在一年的四个季节当中完成,生产任务量从2009年的4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15万亩,对各项目下的定额进行实地插标工作量很大。二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如高山、气侯等影响,尤其是变化莫测的天气,冬春雪大,夏季高温高湿,蚊虫叮咬马蜂蛰等。例如我局的大河身试点地处高山区,最高海拔1670m,其简易道路修建与其他试点统一执行4000元/km的单价,显然不太合理。气候的影响以2010年春季最为突出,当时雪大气温低,又多次反复降雪,到了4月份还有强降雪,个别山区降雪深度更是达到70cm-90cm,施工作业条件十分恶劣,进度极其缓慢,功效更是低下,此时仍然执行原来定额标准显然不尽科学。

解决对策

1.确定一个合理的会计期间,以便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及时准确。由森林抚育作业本身性质决定,会计期间不能确认在当年的1-12月,即当年的生产任务计划应分解为当年7月至次年的6月底,应以此为一个会计期间,这样才能充分完整地反映一个年度的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应加强各有关部门的采伐管理协调工作,加快采伐计划和相关手续办理速度,及时下达任务计划,及时进行资金拨付。资金拨付首先应在当年的7-12月按比例拨付第一批,任务结束经检查验收后拨付的资金应在次年的1-6月期间拨付,这样随着资金的到位,任务也按时完成,各年度的资金使用就能完全地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每年的6月末上报上年度的决算也就非常合理。2.科学设立直接费用下各作业项目的定额标准。建议采用固定定额与浮动定额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践经验核定一个固定基数,再根据随时变化的自然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浮动定额区间。针对试点多,任务重的特点,先选择样本试点进行跟踪插标,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即对于海拔相同、地理位置及作业条件相似的试点选择出一个样本,同时考虑气候等因素,根据实地调查及经验总结修订原来的定额标准。如凤凰山试点的采伐剩余物清理与运输原来执行的定额为25.50元/亩,可以设立为23-26.50元/亩,采取上下浮动的方法,根据自然因素的影响而灵活调整,从而解决定额标准不够完善的问题。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7

关键词: 力学基础系列课程;考试改革;考试命题;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03-01

0引言

力学基础系列课程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它在工程设计和实践中的应用尤为广泛;为此,提高力学基础系列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高等院校扩招以后,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提高力学基础系列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考试是检查课程计划和教学效果所必不可少的,成功的考试不但能够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目前对力学基础系列课程的考试改革尚缺乏足够的研究与探索,有关该课程考试改革的论述还不充分。本文就如何提高力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质量,在考试方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些看法和体会。

1传统考试的弊端

长期以来,力学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模式,考试内容主要是对力学基础系列课程基本力学理论、基本力学规律的掌握和记忆,考试方式多采用最原始的闭卷笔试[1]-[2],其最大的弊端是很难完成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主要由一份试卷定学生的优劣,考试的形式比较单一,考试比例相对集中,一般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考试的时间也比较集中,考试基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容易造成学生为应付期末的集中考试。这种考核方式考查学生记忆的知识多,灵活运用的知识少,更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考试压力过大,只注重做题,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现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难于衡量学生的真正水平。因此,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的势在必行。

2考试改革的思路

2.1 考试遵循的原则全过程考核的原则,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均考核;公开考核的原则;不为考试而考试的原则,即制定考试方法必须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即将学生能力表现和素质体现作为较大的权重系数在考核时加以考虑。

2.2 考试改革实践的具体思路

2.2.1 以传统笔试的方式分阶段(期中和期末)考核学生对基本力学理论和规律的掌握、记忆和基本的力学分析计算能力。在试题内容上,重点体现力学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力学的基本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重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考试试题的内容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解基本概念、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推理、应用和计算,重在掌握和简单应用;②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一般的综合问题,重在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和进行一般的计算;③能够熟练利用力学基础系列课程中的定理、公式分析难度较大的综合问题,重在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力学理论。

2.2.2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工程具体问题,重点介绍力学在工程中的建模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获奖情况,在考试成绩中计入学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力学课程素质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阔学生的思路,利用力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建模、分析、设计及计算的综合能力,作品以体现学生创新精神为主,主要有力学模型、课件、动画、论文等多种形式。通过制作力学模型,分析模型受力情况,这种作品形式重在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制作力学多媒体课件和模拟构件受力变形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对力学理论知识要相当娴熟,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这种作品形式重在考核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简单力学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的能力;通过撰写力学课程相关小论文,利用力学理论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这种作品形式重在考察学生能否将力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2.2.3 为更好将力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引入部分实验,并在成绩考核中,加入实验成绩,引导监督学生平时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力学基础系列课程实验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理论力学中有关力动力学问题中有关振动的实验及材料力学中的基本变形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对力学理论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加深,从我校目前的情况看,所开设的实验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 考试成绩计算方法①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折合成绩。考试内容包括概念原理、思考题和计算题,考试题型应为填空、选择、简答、计算及能力分析题,占60%。②素质教育成绩:占10%,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评比打分。③实验成绩:具体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10%。④平时成绩:旷课次数累计达学校规定而不能参加考试,占20%,包括平时作业、出勤率(迟到、早退、旷课)、提问和测验。

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素质教育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

3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考试改革的目的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力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①进一步研究更科学合理的考核形式,如上机考试、口试、案例分析、文献综述、项目设计等。②在考试内容上作更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比如在卷面上设计一题多解的题以及一些主观分析的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③进一步明确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的关系问题,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考核到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的转变,力学基础系列课程的考试必须符合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李学平,刘长文.基础力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8(2):125~126.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对会计的胜任能力、专业化水平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资格考试工作成功经验,为我国会计考试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拟对日本簿记考试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对我国会计考试制度建设有所帮助。

一、日本簿记考试制度历史与具体内容

(一)日本簿记考试制度历史 日本的簿记是明治维新时期大致1873年由福泽渝吉从西欧引进的,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簿记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之为以世界为市场的近代日本之基石。在日本,簿记资格作为衡量企业和个人会计知识的基本条件,独立设置至今。取得簿记资格需要通过考试制度,目前日本共有4种簿记资格考试。日本商工会议所组织的“簿记检定”考试设立1级到4级4个难易级别。1级为最低级别,4级为最高级别。该商工会议所组织的考试,作为日本特别认可法人,凡通过考试获取的资格,具有准公共性。全国财会学校协会组织的“簿记能力检定”考试。考试分为上级到4级5个难易级别,该协会受日本教育部委托组织簿记考试,获取的资格具有公共性,教育部予以认定。全国商业高等学校协会组织的“簿记实务检定”,该协会具有公益法人资格,考试分为1级到3级3个难易级别,通过考试获取的资格具有准公共性。还有近期的全国职工能力开发团体联合会组织的“簿记能力认定”考试。以上4个民间机构组织的簿记考试,日本商工会议所历史最为悠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日本每年参加簿记考试的考生都有100多万人,其中60%是高中毕业生。之所以如此,原因是:(1)企业录用财务人员时,以具备簿记2级资格为应聘条件之一;(2)簿记考试合格后,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机会较多;(3)日本企业大都实行“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都独立核算,都需要簿记;(4)劳动省在制定“商务经验”制度时,将簿记教学计划作为其组成部分;(5)许多企业在录用新员工时,无论其岗位,要求其具有簿记3级或以上资格的增多。

(二)日本簿记考试制度具体内容日本商工会议所组织的“簿记检定”考试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参加人数最多的簿记考试。从昭和29年11月创立至今,日商簿记1~4级的考试共举行了129次,考试人数累计超过2260万人次,其中合格人数有738万人。在日本的资格鉴定考试中,有很高的声誉。日商簿记考试一年组织3次考试,一次是在2月底,一次是在6月份,一次是在11月份,参加考试没有国籍、学历、年龄等限制。日商簿记分为4个等级,1级是最高的等级,4级是最简单的级别。日商簿记4级是初级的入门考试,也是最简单的,需要掌握小规模门店的会计核算,分辨会计科目和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并要求对复式记账方法有一定理解。4级的考试1年有3次,考试的时间是90分钟,70分以上为合格。从近年公布的数据来看,4级的合格率一般在40%左右。日商3级考试的具体内容是,要考察作为对于中小企业和商店财务人员必备的知识。财务相关账簿、凭证、报表的理解和使用,以及通过数字对业务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了解和分析。对于营业和管理部门工作的员工,以3级簿记作为必备知识来要求的企业日渐增多。3级考试1年3次,主要内容是商业簿记,考试时间120分钟,70分以上合格,一般合格率为30%。日商2级考试主要是职业学校程度的商业簿记和工业簿记。工业簿记主要考核的是初步的成本计算。2级要求对于财务报告的阅读能力、企业经营状况的把握。面对的主要业务是股份制公司的业务往来和财务工作。2级考试1年3次,考试时间120分钟,70分以上合格,合格率一般在30%左右。一般的财务人员要求2级簿记资格。日商1级是簿记考试的最高级,是参加税理师、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必备条件之一。考试重点是大学程度的商业簿记、工业簿记、成本计算以及相关会计学原理知识的掌握。对于会计相关法规的理解、能够进行经营分析与经营管理。1级考试1年2次,一次是6月,一次是11月,合格率为10%左右。

二、日本簿记考试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主导的问题 从日本的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来看,簿记考试都是由非政府机构来进行组织和管理。在发达国家,特殊职业的资格认证均由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自主进行,政府不加干预,这些专业协会有效的评价考核方式,颁发的证书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成为本国乃至国际企业聘用人员的重要依据。许多专家也指出,除少数行业外,政府应从这些特殊资格的培训、考试中退出,由独立的中介组织承担考试、认证任务。从现实国情看,政府放权是建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目前对会计技术资格的管理权本质上是非司法权,为此,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改革远期目标应该是政府积极稳妥地将对会计资格考试的具体管理事务交给会计行业组织自我管理,政府负责对会计行业组织的监管,把握会计行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秩序。这样既有利于政府摆脱具体管理事务,肃清政府在会计管理中的权力寻租之嫌,更有利于其集中精力考虑会计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会计行业的发展政策和监管政策建设。同时也又有利于发挥行业组织自律的作用和积极性

(二)会计考试制度细化我国会计管理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但国际上没有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的会计职称称谓(高、中、初级会计师),国际会计人士对此称谓难以理解,有碍国际交流。而目前我国会计资格考试没有单纯的会计能力测定为目标的考试,这使大学生及就业者只能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而其它的考试都不太适合参加。从现在的考试来看,整体偏重于商业会计,对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内容涉及较少。

参考文献:

[1]赛娜:《日本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介绍》,《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第7期。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9

一、教学管理方面

本学期开设80余门课程,共有专兼职教师30余人。在完成学校交给的组织、协调和保障教学常规工作正常运转,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代课教师的督促方面:

学期初,要求代课教师制定好各课程的教学计划。使代课教师对所代课程做到全面的统筹规划。学期中深入课堂听课,听取学生意见,对每位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代课教师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在所设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的学习动员方面:

开学初,通过开学典礼,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其次,树立优秀典型、表扬优秀学生。并对上一学期的考务工作做出分析和总结。学期末,通过期末考试动员会,动员学生积极应对考试的同时,向全体同学推广好的学习经验及正确的复习方法。

3、机房的合理化利用方面:

由于本学期开设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比较多,因此上机用户多,来往频繁,且五、六月份进入夏季高温时期,机房的维护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维护的好,有发展、有创新,机房就能长时期为计算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延长机器的寿命。

网络机房的维护历来是机房管理的难点,如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率与确保计算机完好率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保证机房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本学期为机房特地“量身定做”了两套课表。“五一”前,机房只安排学生的自由上机课程。所有计算机课程全安排在教室利用板书及投影仪进行理论教学。“五一”长假之后,机房停止所有自由上机课程,灵活安排上机实践课程,采取机房使用申请制度,尽量将上机课程安排在上午凉爽的时候,以减少机房的损耗及机房空调的使用。

4、毕业生毕设指导方面:

结合电大及本学院毕业培养目标和特点,依照电大有关毕业设计文件的要求,拟订毕业设计及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布置毕业设计任务,进行毕业设计动员;选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设计题目;组织毕业论文质量检查与工作评估;组织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及成绩评审工作。

二、细致教务常规工作

1、及时准确征定教材,按时发放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为师生的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

2、收集整理,建立健全各类教务资料,做到门类齐全,需之可取。

3、及时高效的完成了航专教学计划的编纂工作。

4、建立健全学生的学籍档案,诸如各专业学生花名册、学籍表、毕业生登记表等。

5、及时准确地填报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各类统计报表,完成了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

6、及时向教师与学生传递各类教学教务及考试信息,使教务工作的时间性、准确性、规范性都得以保证。

7、按照上级招办的部署和要求,完成了电大学生参加期末考试的有关报考考务工作。申报了6门自主考试科目。

8、组织了校内期末考试的命题、制卷、考试及试卷批改和成绩统计工作。

9、及时统计和核算各位代课教师每月课时量。

三、考务管理工作

上半年共组织考试三次,一百余场,包含X月组织的xxxx-xxxx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举行的上一学期补考考试及 xxxx-xxxx学年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为严肃考风气、考纪,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及时弥补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认真加强对考务工作的过程管理,每次考试从工作安排、布置考场要求、安排考场名单、安排监考教师表都认真推敲。

四、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建立代课教师档案。对每位兼职教师的任课情况,学生评价都记录在册,做为每学期评聘教师的依据。

2、分阶段深入到课堂当中,督促代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制度进行教学。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1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2-0026-04

1引言

为了保证计算机基础教育和教学不断提高质量,我校实施了统一管理、独立运行的教学模式。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派出专家和教师组成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务处的领导和支持下负责为全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制定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实施、组织统一的考试以及教师培训等工作,并带领教师们不断进行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本文主要介绍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工作中取得的部分经验,与大家交流。

2探索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向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了新的观点:大学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面向思维的教学,应在学习特殊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应用思维的教学,并解析这种普遍性与特殊软件系统的映射关系。我们认为,大学的教育方向应该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既独立于具体的技能操作,同时又对新技能操作的学习给予直接的指导。而计算机基础课正是这样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另一方面,拥有在信息技术时代所需要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兼顾教学计划安排、师资培训和安排、教学目标跨度等具体方面的实际问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改革思路分两步实现。第一步是对05~06级学生,实现以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教学及技能教学并重、但偏向于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教学及其对技能的映射的教学方法(对于技能教学,主要照顾零基础的学生)。第二步是对07级学生,将实现以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教学为主,技能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技能型内容主要采取自学形式,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带着老师给出的问题,自己挖掘与计算机应用概念和应用思维相关的各种知识模式和知识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之为探究型学习方法。总体思路是在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前提下,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学习自,其好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开放性思维模式得到训练和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寻求有力的政策支持与组织形式

2004~2005年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蓝皮书)。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对于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不应取消或压缩学时,而应将教学内容从侧重操作技能转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的培养。这表明我们的研究成果正好符合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在这一政策的促进下,我们推进教学改革就有了充分的动力。

由于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几乎所有的大学新生都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师资力量的需求较大。我校采取的办法是任课教师由各院系自已派出,学校教指委负责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的教学规划、教学组织、制定教学大纲和组织考试等工作。由于各院系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存在各种差异,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水平又参差不齐,不同教师任课的学生多寡不一,总是存在着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差异。

为了能够贯彻我们的教学改革目标,我们认识到,在师资人员组织松散的情况下需要以某种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将教师们的工作引入到方向一致的改革道路上来。我们知道,提高教学质量和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永远是老师们的追求,因此在我校领导和教务处的支持下,成立了以学管理为目标,以开展教学研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联合会,其中部分资深教师和具有改革思想的教师又成为其核心研究小组成员,从而形成一个以点带面,既统一又自由的教学组织实体。教师联合会的活动由学校教指委筹划和组织,在学校教指委的具体安排下,每学期定期组织会议,对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形式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教师们提出的许多良好建议已被付诸实践,同时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学校教指委每学期还安排部分教师上公开课,请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老师们去旁听,课后组织讨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每个期末安排一些具有联谊特点的活动,为老师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同时也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近年来在学校教指委的指导下,多位老师出版了教材、专著或等,收获了丰富的成果。

4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新生的第一学年统一安排计算机基础课程,计划学习三个阶段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第一阶段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原称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阶段是程序设计课程(文科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课程),第三阶段是面向不同专业应用的课程设计(第二学年的短学期开设)。学校教指委对这三个阶段的课程都制定了完整的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随着新时期出现的各种变化和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并始终按着改革思路进行工作。

对于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从计算机学科的思维特征、人类思维形成的生理特征、以及现代学习理论的教学涵义的集成视野,构建了面向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强调正确的计算机应用思维教学的新型教学思想体系,并通过教材建设、教学设计、实验等环节具体体现。我们编写并出版了一套新教材,即《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概念及应用思维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应用技能解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前者的编排体系具有首创性,教材内容直接演绎了新型教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后者采用演绎式教学模式,解析软件工具与其对应的对象两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学时的限制,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侧重于应用思维模式和应用技能操作。主教材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概念及应用解析》,从培养读者认识和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思维方法角度出发,按认知规律解析计算机使用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授课重点是解析计算机使用中的普遍性思维及其与特殊操作之间的关系。副教材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应用技能解析》,学习重点是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的使用,对于已具有计算机初级应用水平的学生,经过测试可以免修此部分课程。

第二阶段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学习和应用为核心内容。在校教指委的支持下,我校吴陵教授编写了《C++程序设计》教材。该教材内容达到了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较高要求,在教学要求上明确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内容为主。该教材强调建立新的面向对象的C++教学体系,将最新发展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材特点是抛弃传统的C++教学面向对象内容以语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初级的以基础编程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基本控制结构程序设计入手,全线突出面向对象思想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怎样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类的方法。在中高级阶段强调算法以及参数化程序设计,结合面向对象关键技术,增加较大篇幅的独立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算法概念和数据结构基础知识。这套教材的运用结果表明,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引导学生建立编程的大局观。

第三阶段的课程设计以应用实践为目的,课题内容均为比较完整的应用软件项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对于理工科专业以程序设计为主要内容。教师布置较多数量的设计课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采用更新的技术完成课题,给学生提供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

对于教学实施,由于学时被压缩,从05级开始,对教学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单独设立学分,并将该课程分为两部分:必修和选修,各1个学分。程序设计课程为3.5学分,共48学时,另外以习题课的形式补充8个学时。目的是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证重点教学内容的执行,以有效实施改革计划。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程序设计课程存在一些知识断点,需要研究如何在两门课程之间平滑过渡。我们对计算机基础课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使第一阶段的教学能够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提供足够的预备知识。

5严谨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从1997年始,我校构建了更加科学和先进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规范了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统一实验要求,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教学大纲按电类专业和非电类专业分别制定,对学习的内容和深度要求有所不同,其中电类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各院系的教学进度分别按电类和非电类的教学大纲实施。电类专业使用统一的教材。对于专业种类众多的非电类院系,允许采用不同的教材,但要求按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教学进度和内容可以根据教材做一定的调整。

学校硬件条件的逐步改善成为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现在本科教学楼中的全部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播放投影系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堂上全部使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每位教师的备课工作内容之一是撰写和编辑电子课件。由于电子课件也存在一些弊病,如学生疏于做笔记或不重视阅读教材,我们要求老师在讲课时必须有一定量的板书,并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实验教学设施的不断增加,也为实验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计划安排的实验学时内,保证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任课老师可以在上机实验时使用机房的大屏幕投影进行实验教学和实验辅导。计算机中心的服务器专门设置了用于存储学生作业的公共存储服务区,学生可以将电子作业提交到指定的存储区,教师将本班的作业下载后离线批阅。其好处是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及时,另一方面评定成绩也有据可依。

校督导组不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校教指委也在每学期适时地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才能得到较好的贯彻。

6合理的考核体系与评估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措施效果的量化测定。我校教指委负责制定考试形式、考试要求、考试策略,以及负责考试出卷。这方面的工作占据很大比重,每年要设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课的试卷,分别用于课程期末考试、补考考试、重修考试、积欠考试以及摸底考试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又分为笔试和机试,总体工作量很大,对试题和试卷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我们的教学改革工作包括对已实施多年的教考分离、统一考试和统一阅卷的工作规程做进一步的完善,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教考分离的考试规程对于考试的客观与公正有较大保障,但考试内容不能背离教学内容。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考试大纲并给出份量和范围都具有均衡性的试卷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我们的做法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与教师达成共识,共同执行相同的教学目标。如重点考核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自学与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考试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书面答卷,还配合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设计PPT或网页,考察学生是否够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对某种概念、方法、思想的认识。通过实验考核,了解学生对各种概念和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具体理解程序。另一方面,从教师那里广泛听取意见,征求试题,并由学校教指委的专家教授对试卷把关。

具体考核方法为:

计算机基础总评成绩=笔试成绩+小论文(学习报告,主要内容为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运用Word/PPT/Excel/FrontPage等工具制作文档的体会和技巧介绍)+平时成绩(作业、考勤等)。其中笔试成绩占60%,论文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

程序设计课程总评成绩=笔试(60%)+机试(30%)+平时(10%)。

7结束语

实践证明,我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为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断涌现的新思想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为不断改革添加动力。众多学者、教授和教师在教学改革活动中取得了形式多样的成果,多位教师编写和出版了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指导书和实验指导书,开发了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和多种电子教案。总之,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能保证和监控质量的教学体系,围绕教学展开的活动精彩纷呈,使我校的素质教育思想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2007级新生入校后,我们继续进行着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使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收稿日期:2007-10

参考文献

[1] 沈军,朱敏,徐冬梅,翟玉庆.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概念及应用思维解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沈世德,薛卫平. 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吴启迪. 大力推进教学评估工作,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D]. 在首期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研修班上的讲话,2005.

作者简介

徐冬梅(1957年-),女,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TEL:13913926561025-84821085

E-mail:

通信地址:南京市广州路99号1栋601室邮编210008

沈军(1963年-),男,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11

一、招考计划

**年**县计划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2名。

二、报考的范围对象和条件

(一)报考的范围对象

报考的范围对象为:**县行政区域内现任村党组织、村委会正职满2年的人员;现任村党组织、村委会副职满3年的人员;现任村党组织、村委会正、副职连续任职时间满3年的人员(任职时间计算到**年12月31日)。

“现任”是指截止到**年10月26日仍担任村党组织、村委会正、副职的人员。

(二)报考的基本条件

报考的村干部,应具有以下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德端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2、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3、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

4、年龄在18至40周岁(**年11月25日至**年11月25日期间出生);

5、身体健康。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任职期间本村发生重大责任事件的;

2、本人受到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的;

3、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三、考试录用的程序和方法

考试录用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采取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推荐、报名和缴费。**年11月26-28日。符合条件的村干部持乡镇党委的推荐书〔可向所在乡镇领取〕和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近期免冠1寸正照2张,到县委组织部干部综合科现场报名并接受资格审查,合格者填写《**年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报名表》,并缴纳考试费80元。

报名缴费人数不足招考计划数3倍,将酌情核减或取消招考计划。

(二)领取准考证。**年12月27—28日。已缴费人员到县委组织部干部综合科领取准考证。

(三)笔试和面试。**年12月30日。报考人员同时携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和《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满分均为100分。

本次考试范围以《**年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可在省人事编制网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下载。

笔试后,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县组织人事部门在上线人员中,根据录用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按1:3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

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60分。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体检和考察。面试结束后,按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合成总成绩(满分100分,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尾数四舍五入。若总成绩相等,以笔试成绩高的排位在前)。县组织人事部门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考计划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

体检按《**江省人事厅、**江省卫生厅转发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人公〔**〕68号)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执行。

考察按《**江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工作细则》(**人干〔1996〕95号)执行。如在考察工作实施前,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出台公务员录用考察和政审的新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考察的重点是: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群众公认度等,可试行民主测评、考察预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办法。

体检、考察由县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五)公示和录用。体检、考察后,县组织人事部门将拟录用人员情况在拟录用人员所在村和所属乡镇机关公示7天。公示结果不影响录用的,按规定程序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审定后,由市级组织人事部门办理公务员录用手续并发放《公务员录用通知书》。

确定录用的村干部,原则上应安排在乡镇工作,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再兼任原职务。

四、任职和定级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可以任科员职务。

五、注意事项

(一)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二)已经报名并缴费确认参加**年全省各级机关公务员招考(四级联考)的考生,可以再参加本次招考,但视作放弃四级联考资格(原报名费将返还)。

成本会计试用期工作范文12

关键词:物理实验;考核方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62-02

大学物理实验为《理工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规定的一门考查课[1],作为理工类本科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考核涉及的学生数量大,人数多,往往很难有一个有效的考核方法来反映教学效果。为此,找出一种适合的可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办法,引起了很多院校的探索兴趣[2,3]。国内各高校也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出了许多实用的课程考核办法[4-6]。

本文结合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的特点,以我校为例探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一种考核办法。

一、课程安排特点

作为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我校的特点是实验室规模不大、学生数量较少,学校所设实验数目多为与学校专业群相关的基础性实验,课程为《大学物理实验(上)》、《大学物理实验(下)》,分两学期开出,每学期学时占总课时的一半。《大学物理实验(上)》课程设置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大学物理实验(下)》及后序课程打好基础而开设的基本操作实验及误差基本理论以及部分综合性实验;《大学物理实验(下)》主要为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演示性及近代物理性实验。

二、考核方式探讨

根据学校教学特点和课程教学要求,我校规定学生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经过多轮尝试,确定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的比例。平时成绩的50%包括考勤10%,操作20%,数据处理20%;期末50%根据《大学物理实验(上)》和《大学物理实验(下)》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期末考核办法。这样的设计既可以督促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指导认真动手实践、操作,又可考查学生的实际独立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1.《大学物理实验(上)》考核办法探讨。针对第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上)》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这学期末的考核办法是采用笔试+操作的闭卷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完成笔试和操作部分,其成绩由笔试(50%)和操作(50%)组成。笔试部分题型为问答、计算方式,内容主要侧重于实验中常见仪器、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出现各种问题的处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等。如光杠杆的放大原理、直流单臂电桥检流计偏转问题的处理、长度、密度、体积等直接或间接测量物理量的不确定度表示。这样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加强学生课堂对于常见原理的回顾,以及常见问题的故障的处理,同时考查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正确表示的相关计算,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内容的重要体现。操作考试主要侧重选取学生上课过程中能体现动手能力且操作易犯错误的实验做为考试内容,这些内容通常为今后专业课学习和工作中联系非常紧密的实验。考试内容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或稍作改动。考核方式采用不同的操作内容对应不同的实验台号,考前让学生随机抽取实验台号,进入实验室后在的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笔试和操作,并作简单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学生操作成绩由教师根据操作情况当场给出。教师评分标准分为:操作过程(20%)、实验现象(15%)、数据记录和处理(10%)、仪器的布局和仪器的整理(5%)组成。此外,为提高复习效率,采用提前一周公布操作考核实验名称,并采用现场临时抽签决定考试内容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复习时间内有的放矢,同时又避免了侧重一点而忽略其他教学内容的缺陷。这样设计的考核方法结合了《基本要求》规定和课程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以及数据记录和有效数字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仪器的布局,以及爱护实验仪器的道德品质。比如考查用三线摆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学生既要掌握物理天平、秒表、游标卡尺的使用和水平调整的方法,又要了解三线摆的工作原理,掌握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同时练习掌握实验过程数据记录、以及有效数字记录和运算等问题。此外,采用这种考核方法既兼顾学生平时表现和知识的最终应用,又为《大学物理实验(下)》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有示波器,读数显微镜的使用等。《大学物理实验(上)》采用这种期末考核办法不仅可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问题,还能暴露出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也能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抽样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满意度如下表:

2.《大学物理实验(下)》考核办法探讨。针对第二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下)》课程内容,这时期末考核办法是采用笔试加设计的开卷考核方式,其成绩由笔试(70%)和实验设计(30%)组成。笔试(70%)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题型涉及到问答、计算,内容为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数据处理等,如声速测量过程中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对比,等厚干涉实验中如果测量为牛顿环的弦长而不是直径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分光计的读数问题和有效数字的处理等,这样的考查设计,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不只停留在学会怎样用仪器,而且还要知道仪器的使用原理以及测量原理,分析常见误操纵对结果的影响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等等。设计考查(30%)主要考查设计方案,由于实际动手操作时间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物的设计制作困难显然较大,而且并不现实。但是在完成一个实验或制作的时候,理论设计一个方案或制作过程是切实可行的。这通常考查会到学生的原理综合运用、设计思路、仪器及参数选择以及产品的制作过程等,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考核办法,充分体现了《基本要求》里面的设计要求。比如利用一个表头设计一个数字温度计,要求学生设计电路测量表头内阻,改装电压表,温差电效应掌握,此外还包括信号采集、放大,以及温度计校正,等等。考查出学生综合知识应用的能力、电路的设计能力、仪器仪表制作的一般过程,一举多得。下表为调查抽样问卷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三、结论

本文通过实践探索出一种理工类普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办法。这种办法是采用平时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兼顾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方式的期末考核办法。该方法体现《基本要求》对于课程的要求,兼顾到学生的平时表现,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可以作为衡量教学效果一项有效措施。不足之处在于操作考试的实验室的准备、设备的维护、教师监考的工作量大,考试周期长;适宜中等规模学生人数的学校采用。致谢:本文感谢甘申胜,崔剑锋两位同学对于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