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赏析论文

建筑赏析论文

时间:2022-08-03 02:54:11

建筑赏析论文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环境设计;建筑鉴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外建筑鉴赏》课程是环境设计本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艺术鉴赏与剖析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受到学生冷遇。文章通过对《中外建筑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归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与进步。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中外建筑鉴赏》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通过对各世界著名建筑实例分析与鉴赏,从中汲取古今中外著名建筑的精华,增强学生建筑艺术鉴赏能力,开阔设计思维、提高专业修养等,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外建筑鉴赏》是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进行的专业理论课,但由于入学之初专业方向划分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倾向于强调实际动手的专业实践课,而专业理论课往往受到忽视。在此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对课程相关各方面做出调整,达到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课知识对实际设计能力提高不大,以后很少有机会从事建筑方面工作,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建筑相关知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前就会提出“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很多理论课都是没有意义。”等问题,显然他们还没有意识这门课程在环艺设计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第二,教学内容多而广。《中外建筑鉴赏》课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及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流派等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安排里,无论是对于教师授课还是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说,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史类基础知识较弱。而建筑蕴含了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记载着关于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所涉及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学生很难在短短几十节课中体会建筑艺术所带来的魅力。面对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成为任课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3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应通过不断地创新教育模式来顺应时代的需求。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从拓宽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开展:

3.1拓宽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1)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外建筑鉴赏》的意义。针对学生对建筑理论课的忽视与不解,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并明确指出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建筑艺术分析、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树立明确的目标,有助于课程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2)《中外建筑鉴赏》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建筑可以反映时代特征、地域风格以及民族审美情趣等。古今中外世界著名建筑有很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的特征、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等基本理论,教师在备课之初就必须要有选择性、逻辑性的组织课程内容。如:纵向以代表性建筑为例,引导学生通过世界建筑发展史的脉络,归纳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规律。横向可以通过比较法,将中外著名建筑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建筑艺术特点,通过多层面切入相关内容,由学生自己归纳建筑特色、艺术风格等重点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以往的建筑成就外,更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建筑艺术的发展是艺术设计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在提高建筑鉴赏能力的同时,更需要丰富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适当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如:室内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分析洛可可风格建筑风格时,可以增加洛可可风格家居、室内装饰等内容介绍,有目的地分析洛可可风格的特色。不但拓宽教学内容,还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为今后的环艺设计学习积累更丰富的知识。

3.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推动课程顺利开展

(1)运用实践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如何在理论课当中引入实践教学,这是教师在这门课程中需不断探索的问题。经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运用课堂讨论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将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以及作业要求向学生讲述清楚,以小组为单位负责不同章节的资料收集,随着课程的展开,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按要求进行阶段性介绍,教师有引导性地参与其中。同时,其他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交流或者补充,运用多元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第二,运用实地考察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根据本地方以及周边区域的建筑特色,适当地额外安排学生进行古建筑调研活动,通过对古建筑的实地分析,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建筑以及建筑艺术的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建筑艺术鉴赏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于建筑理论课来说,更是丰富了学生直观感受建筑魅力的一个必要手段之一。第一,要达到建筑鉴赏的目的要么实地考察,要么通过多媒体展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前者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比较困难。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将建筑完整地呈现出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没有被保存下来的著名建筑,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多角度了解建筑的魅力,使建筑由抽象的量化数字变成可视化的直观感受。如:埃及金字塔,无论教师在课堂中生搬硬套的理论讲解其规模宏大、建造技术惊人,不如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通过纪录片镜头的缩放去感受建筑给人的震撼。

4结语

对于从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创新性教学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符合社会发展及课程自身的发展需求,并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拥有更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参考文献: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2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31-04

一、公共艺术课程发展现状

普通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一般都开设《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限选课。根据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非艺术专业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选课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开设一定的艺术任选课程,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对于高校老师来说,完成2个学分30个学时左右的教学工作量,也就是每周3学时的教学任务,3堂课准备充分的话可以洋洋洒洒、毫无咯噔地一气呵成,从美术名作欣赏到音乐作品内涵剖析,能使每堂课的内容都非常充实。对于大学生来说,似乎从小学到高中就没有少受过诸如《美术鉴赏》和《音乐鉴赏》此类的艺术熏陶,选课学生往往选了这些课程,觉得又是老生常谈,缺乏兴趣,不选的话,2个艺术公选课学分拿不到。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数量众多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赏析课程,但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去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部分艺术课程的开设局限于现有的课程资源。

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既要考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选课的学习兴趣,还要能满足本专业及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交叉学习,更要立足于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所以,开发一些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多了解发生在身边的、通俗易懂的、而且饶有兴趣的文史知识,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改善学生文理知识吸收不均衡的现象,都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新推出近20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并先后编写出版了《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美术卷、设计卷、动画卷各10部、共计30部公共选修课教材,其中《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教材被评为精品教材,《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在2011年被批准精品课程建设。

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艺术类公选课程,是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对艺术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根据相关专业及非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开设的选修课程。其目的是打破过去单一型的专业意识,降低门槛,把一些专业基础课开发出来作为相关专业甚至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可选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改变设计专业和相关专业纯设计观念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的这一不合理现状,形成一个既注重创新设计训练,又重视传统人文艺术思维拓展培养相结合的平衡框架。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的教学重新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界定,把它纳入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范围,扩展并深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的内涵,充实大学生艺术教育重文化、重传统、重艺术创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换言之,就是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使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成为相关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教学的真正后盾,培养能胜任设计方面的整体策划、创意构思,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建筑造型艺术鉴赏能力等综合艺术素质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公共艺术课程改革探索

师资队伍改革:刚开始把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开发成公共艺术课程时,只确定1位主讲教师,通过课程建设立项后,才组建了一支老中青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主要依据教师专业所长和研究方向来确定,项目组确定2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具有2年以上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做主讲教师,其中领衔的教师在古民居方面研究已近10年,配备2名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实践指导,还配备具有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教师作整个课程建设过程跟踪辅导,并通过聘请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园林古建工程师兼任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顾问。体现出各尽所长“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老中青“传帮带”的队伍结构优势,在真正意义上成立该课程建设项目组,形成一支稳定合理的艺术公选课程师资队伍。稳定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秩序,使该课程建设稳步发展,通过几轮学生的教学尝试和课后回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所讲内容几乎全为亲身经历,偶尔还有实践老师来指导平时的课堂练习,经老师课堂上图文并茂、音画俱全地全立体讲解后,回头再看一看已经被遗忘很久的老家的老房子、旧街巷竟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妙,对古民居的造型、结构也能认识其大概来,选修这门课程实在太有意义了。通过几轮学生升到大三、大四后的学业情况调查和毕业以后踏上社会工作业绩情况验证,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倡学生兴趣学习、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艺术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得到社会和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在全校学生中得到很好的回响,学生选课人数达到全校最高。

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初期主要是通过对各高校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做好前期调查,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在国内其他高校中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开设并不多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具有“独到性”和“原创性”。根据社会对设计人才艺术素养高低要求的实际情况及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情况确定课程结构体系、知识点多少、能力点深浅、教学难易程度控制等。探索出一套既适合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又适应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艺术素养要求目标,初步构建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自身的特色体系。以通俗易懂、兴趣为先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其课时量约占总课时量的2/3;以课堂实践练习(课外动手实践作业和外出实践环节不包括在内)为辅,约占总课时量的1/3。课程建设期间允许课程体系不断调整,直至合理为止。课程内容体系设计采用“滑动式”做法,即在教学大纲里安排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性地讲解,完全根据当时课堂情况决定所讲内容,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学生不喜欢的可以一带而过,学生喜欢的做重点讲解,尽可能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生动的、经典的内容展开讲解和讨论。外出实践考察也是如此,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学生依据兴趣点确定1到2个去处后完成外出实践考察,这种师生间的彼此相互尊重,使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教”与“学”真正形成互动,课堂氛围始终非常活跃。

另外,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之初应先对各地民居建筑的素材进行挑选和整理,然后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尽量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重新组织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和备课教案,建设完整的教学课件,课件图片资料90%由项目组成员亲自去现场采集整理,其“真实性”、“生动性”及“趣味性”恐怕是其它课程所不及的,且以“勤讲多看”和“精讲多练”替代以往单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学条件改革:本课程的教材也是一大亮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设计卷之中唯一的一本编著教材,由课题组主讲教师独立编著于2010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四轮使用下来效果良好。教材中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典型民居都有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尤其对民居的规划布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建筑结构、造型、装饰、材料、技术、工艺及艺术特色、建造习俗等都有深入浅出的剖析,是作者几年来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成果积累,其中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公开发表过的文章整理而成。教材中大量丰富的现场图片也是作者近几年去各地考察所拍摄。全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设计修养有很大帮助。可作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学、动画等专业的专业拓展类课程用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和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用教材。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辅导书主要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以及本世纪初出版的由本课题组主讲教师主编的《建筑装饰简史》,两本教材都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容虽然有点老,但《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本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权威著作,对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大帮助,而《建筑装饰简史》教材通俗易懂,目前仍然是比较适合的教辅参考书。

另外还提供一些课外学习的书籍资料、电子图书、理论刊物等,并准备在天空教室上进行列示。同时还提供网上学习的资源(相关官方网站),让学生可以方便地找到网上学习的相关资源、教学资料、练习内容等。学校还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及场地等。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有限的4学时外出实践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能为本课程提供外出现场考察资源的有常州青果巷传统民居、常州焦溪古镇民居、常州南杨桥古街民居等。此外还有近年来新落成的博物馆和规划馆,都可以作为学生外出实践教学基地。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民居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开设《国画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时,都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国粹”,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中,又有谁重视过就在身边代代相传的民居呢?我们儿时玩“积木”,可从来不玩“斗拱”,以致于我们对身边的传统建筑屋顶造型、木构架体系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培养审美情趣了。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民居等传统文化认识上的严重缺失而开设的。

“传承”是对几千年传统文化提升为“精华”后的继承。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到成熟,其发展演变自成体系,从周代出现建筑等级制度到宋代形成建筑理论著作《营造法式》、以及清代工部颁布《工程做法》。我们无法把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统统灌输给学生,但一定能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当学生厌倦国画、书法、戏剧这些选修课时,民居艺术恰似一股清醒剂,把学生带进全然不同于其它文化的民居建筑艺术的历史长河。

“创新”是打破原有的专业门户观念,放低学科“门槛”,普及推广民居艺术知识,交叉融入全新的综合艺术观念。如动画、建筑学、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工商管理等专业,他们多多少少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传统建筑历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给他们在未来从事编写剧本、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项目时提供有益的帮助。

“创新”也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探究各地区民居建筑历史演变的文化成因,提高对古街巷、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意识,人人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出谋划策者,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保护古民居的行列里来。据最近一项文物保护专家的调查,就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上饶市婺源县三地原有自然古村落约3500多个,古民居约13400多幢,20年间被文物贩子跟踪、拆迁、贩卖而毁掉的古民居据说可以凑一个宏村大小的村落。

“创新”更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诉求,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造就高雅的艺术审美情操、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课程紧紧围绕相关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这些专业的特点通过课程知识点、能力点展开。课程教学内容除了主要以提高学生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注重传统民居等人文艺术思维的拓展与开发,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建筑综合艺术素养,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在形成、积淀过程中有自身的独特体系和今后朝横向、纵向进一步拓展的契机所在等展开,从而使中国传统民居等综合艺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和有效的环节。该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适当安排外出实践,针对性地选择1到2处本地区的民居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总时数为30学时,其中大部分为课堂理论授课,外出实践环节4学时,利用课余和假期进行。基本内容包括:理论讲授(1)绪论、(2)江苏民居、(3)浙江民居、(4)徽州民居、(5)山西晋中民居、(6)福建武夷山民居;外出实践环节(1)常州青果巷考察、(2)常州焦溪古镇考察、(3)常州南杨桥古街考察。

由于教学内容是针对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本科生,学习水平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如何在传承与创新方面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来将是这次课程建设的关键。故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保留以理论授课为主,同时也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做到“勤讲多看”和“精讲多练”辅以“全场互动”。“勤讲多看”就是通过讲解、分析和启发等多种讲课方式,充分利用大量丰富的民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民居这种独特的建筑体系;“精讲多练”就是只讲典型地区的民居个案,对许多实例可以举一反三,一带而过,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或自主学习;“全场互动”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另外,为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尝试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教学、个体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

方法一:强调课堂语言表述“生动有趣”,演示文稿及板书“图文并茂”。讲课内容上应结合当地的名人趣事来衬托民居的演变过程,演示文稿宜采用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

方法二:多媒体案例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清晰的观看和评价实例,许多现有的光盘和网络视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能加深学生的记忆。网络还能及时批改平时作业和进行评价、辅导,经过多种方法手段的教、学、看、练等一系列环节的互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的内容。这是尝试多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所带来的全新效果。

方法三:利用不同阶段所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课堂学术辩论的氛围。

方法四: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水平不同,课堂作业和平时作业采取古民居速写、古民居图片临摹、古民居图片拷贝等多种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表现,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陶冶审美情趣,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技能。

方法五:外出实践环节则采用教师带领学生融入自然和人文环境,身临古街巷、古村落现场面对面交流,通过速写、拍摄照片、记录名人逸事等方法采集原始资料,学生完成的考察调研成果可以分组讨论集中讲评,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是理论教学为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辅助,形成重理论兼顾实践的教学统一体。通过一阶段的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再穿插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增强感性认识。授课内容中重点突出本地区民居讲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考察和调研,可以把现场拍摄的图片和收集的素材进行归纳和整理,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完成外出调研报告。通过1到2次外出实践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自身的阅历,还巩固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提高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吸收能力。例如在讲解绪论时,通过讲解学习内容和研究范围展开讲解传统古建筑的结构特色、民居的发展演变等;在讲解各地民居的具体内容时,深入浅出地结合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造型特征等来讲解;并采用大量的第一手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巩固对传统古民居比较完整的认识,在今后的外出实践过程中能够自由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各种理论知识。对今后许多专业理论、技巧的学习与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后,能够迎刃而解。

其次,重视外出实践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1到2处考察地点,使学生在实践考察中对理论知识运用自如。教师带领学生在考察现场面对面交流,学生外出收集的素材可以分组讨论,教师集中讲评,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每次理论讲授后,要求学生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如收集各地民居素材,并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专门设计比较简单而又能学到技能的需动手完成的临摹或拷贝绘图作业,从而加深对各地民居的认识。

五、结束语

由于本课程在综合艺术理论素养方面的学习对各专业强调专业学习都有支撑作用,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艺术理论素养能力的锻炼,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才能培养出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当代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园林设计;景观建筑;技术应用

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我国的建筑单位科学的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并在设计作业时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处。目前,园林工程设计、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景观建筑的构建,从而在提升园林景观丰富性的同时,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实现园林工程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一、园林景观建筑的作用

目前,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建设作业时,为了进一步凸出园林景观的功能性特点,加强了园林建筑的构建。事实上,该类建筑物在建设、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观景、点景特点。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观景所谓的观景,指的是观赏风景,即设计人员将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为用于景观观赏的场所。在该功能性的影响下,建筑物往往会成为园林画面的主题,并与游廊相连构建成一观赏线。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依据观景的最佳角度、方位进行建筑建朝向、位置等因素的合理化设置。2、点景点景,指的是点缀风景。即设计人员依据自然风景的特色,合理搭配景观建筑,从而实现整个景观观赏性的提升,构建精致的风景图画。一般而言,该类建筑在设计时往往成为景观画面的重点,而在建筑风格的选取方面则需要与园林景观的整体特色相一致。3、组织游览路线一般而言,园林建筑在设计、建设时往往具有较强的起承转合作用。一般而言,当人民视线接触到园林建筑时,其往往会实现游览路线的延伸。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借助道路的合理化设计,从而实现了一步一景的园林景观体系的构建,从而由此促进园林动态观赏效果的提升。4、限定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园林工程的观赏性,设计人员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借助景观建筑的合理化运用,促进景观层次性、空间性的凸出,从而实现空间变化的巧妙安排,为人们营造良好的艺术享受空间。一般情况,常见的运用限定空间的景观建筑类型有:庭院、圆洞、花墙、游廊等。

二、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园林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建设作业时,往往借助景观建筑凸出工程项目的功能性。现阶段,最为常见的景观建筑主要有三类:凉亭、桥以及长廊。对此,笔者进行具体的分析,相关内容如下。1、凉亭布置作为园林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景观建筑,凉亭的出现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其还起到了画龙点睛,促进景观观赏性提升。一般而言,常见的凉亭分为两种:传统凉亭与现代凉亭。在凉亭景观布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将其安置在景色秀美的区域,附近有湖泊流水最佳。事实上,这样的布置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景观整体美感的提升。以某市的南湖公园凉亭设计为例,该景观建筑多设计为传统凉亭形制,亭内安置圆柱形缓台,以便人们观光休息。此外,该凉亭布置在湖泊附近,故而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景色,达到观景与体憩作用的同步发挥。2、桥的设计园林景观在构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强对于河流、湖泊等景观的设计,故而在提升景观观赏性的同时,促进局部气候的调节。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了确保景观完整性的提升,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桥梁的设计,从而实现了对于自然美景的渲染,促进交通与艺术欣赏的有机融合。此外,桥的合理化运用,能够实现对于水景的合理化划分,并由此带动景观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提升景区的层次性。在桥的形制方面,设计人员往往采取质朴、精巧的拱桥进行作业,从而实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处,丰富景观的效果。关于桥的运用,杭州西湖的断桥则是典范。该桥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对于人文典故白蛇传的宣传,其在断桥的布置上也花了一点小心思。断桥设置在西湖之上,故而其能够与西湖美景遥相呼应,从而实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的和谐统一,促进了人文建筑景观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廊的设计作为狭窄的通道,廊的构建往往能够实现内部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的联合。一般而言,廊的构建往往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并实现了交通引流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过渡性空间,廊的出现往往能够促使园林景观的空间性、层次性提升,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游客在不同季节感受到不同的景观,并进一步延长游客的观赏时间。此外,由于游廊具有遮雨、遮阳的作用,故而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合理化运用,往往能够实现人文效益的提升。以“院红跨绿”桥廊建设为例,该景观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在其其后方各设置五级台阶,并在桥下方安置石拱卷。这一设计方案的构建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游客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提供休息的区域,从而为游客带来温馨的休闲观赏环境。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园林工程建设质量、效益的提升,有关单位加强了对于景观建筑的构建。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园林景观建筑的作用(观景、点景、组织游览路线、限定空间),并就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凉亭布置、桥的设计、廊的设计)进行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石亮亮.声景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OL].现代园艺,2016(23).195-196.

[2]梁萍萍.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23).203-204.

[3]林枫,朱葛南,徐磊.谈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97+99.

[4]田海生,赵文秀.谈线形园林景观建筑在园林空间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23):240-241.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旅游文化 信息化 教学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的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一次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关键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从“听、记、背、练”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1]。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具有目标制定的多元性、学习的自主性、评价的动态及时性及信息技术的支撑性的特征。信息化教学设计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趋势,为课程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崭新空间。本文以“探访帝陵”单元工作任务为例,探讨了《旅游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同时引发了一些反思。

一、《旅游文化》课程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学过了《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等前导课程,对旅游有了一定认识。《旅游文化》课程是对各种旅游景观背景文化的深入阅读,同时为后续的《导游业务》及《旅游线路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庞杂且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结合导游岗位实际调研的需求分析、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等进行二次开发,并补充与江苏旅游有关的知识,设计与工作情境相一致的课程内容。

将原来泛讲的章节重新整合为七大模块(见图1),以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和讲解水平、激发学生对人文旅游景观的兴趣为目的,开展项目教学。其中建筑文化模块设计了三个项目:项目1走进宫殿,项目2探访帝陵,项目3寻访民居。其中,项目2由两个任务组成,任务(1):了解陵墓建筑形制变迁,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本次教学设计选取的是项目2探访帝陵中的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的内涵,2学时。

图1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整合后框架体系

2.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宫殿建筑文化赏析的内容,但是帝王陵墓建筑的选址、地面建筑布局和建筑样式又隐喻着怎样的文化取向?如何改变游客把游览文化意蕴深厚的陵墓建筑景观简单等同于“看坟头”的想法?他们一知半解,而且对陵墓旅游资源不感兴趣,但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感知难度较大,因此尝试借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化手段完成本单元教学。

3.教学目标。

由教学的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理解陵墓建筑基础构件、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掌握陵墓建筑旅游文化鉴赏的一般方法;形成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传播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4.重点难点。

随着旅游经验的成熟,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对文化欣赏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导游人员也面临向文化型导游转型的挑战。因此确定了教学重点为探究陵墓建筑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难点为导游服务人员应如何正确推介和引导欣赏陵墓建筑旅游文化。

(二)策略选择

陵墓建筑旅游文化教学单元文化内涵感知难度大,不便于现场实践,而且课堂用时有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和手段,以明孝陵为切入点解读深厚的陵墓建筑旅游文化,解决学习困难、启发学生找到文化鉴赏和讲解思路,进而举一反三,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则依托《旅游文化》课程学习平台,共享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在线评价等活动,并融入了明孝陵虚拟导览交互动画及趣味游戏,使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将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多样化、生动化呈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过程实施

根据学生的一般学习和认知规律,将整个过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学习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本次课中学习为2课时,通过完成两个子任务学习本节内容,共计90分钟。其中包括创设情境、实施任务和归纳总结。

1.课前准备――了解任务,构建小组。

首先,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获取工作任务,组建学习小组,查阅相关资料,观看明孝陵有关视频资料,同时熟悉与配合课程制作的《明孝陵虚拟导览》的操作,进行知识准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搜集历代帝王陵墓布局图片,对孝陵里各单体建筑的建筑构件按类型进行梳理形成表格,完成代表性帝陵差异分析。

2.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动画导入。

课堂上,通过动画导入任务,创设导游工作情境:假设你就是本次重访明孝陵文化之旅的导游员,怎么把明孝陵所体现的建筑礼制和文化内涵介绍给客人?从哪些点切入,唤起游客重游兴趣呢?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图2 学习单元教学实施过程步骤图

3.实施子任务一。

(1)师生互动,初识文化。

借鉴前节宫殿建筑所学,教师引导学生可从建筑构件如台基、屋顶等入手探究陵墓建筑的文化意蕴,接着学生对课前梳理好的建筑构件类型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文化注释。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建筑构件类型如须弥座台基、重檐庑殿顶、脊兽等所反映的凸显等级的礼乐精神,完成对陵墓建筑文化的初步认知。

(2)课堂游戏,巩固新知。

为了更好地掌握单体建筑的文化符号特征,学生在学习平台通过趣味游戏(如选屋顶、数门钉等)巩固知识,不仅复习了前节所学的古建筑构件的内容,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自查对陵墓建筑基本构件的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3)模拟练习,迁移应用。

之后设置知识应用测试环节,学生按要求对学习平台中图片资料如十三陵的长陵的各单体建筑进行文化符号解读,写出建筑构件文化内涵解说词,及时上传并选出小组代表展示,根据导游讲解规范师生共同点评。

至此,子任务一完成。以上是从单个“点”的微观层面分析陵墓建筑的文化内涵。那怎样才能引导客人全面系统地欣赏陵墓建筑文化内涵,则必须从点到面,从宏观视角解读,由此引出子任务二。

4.实施子任务二。

(1)分析选址,寻访文化。

回忆课前所学视频,就“朱元璋令灵谷寺迁址”设问,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明确两个文化解读方向,一为选址,一为布局。带着问题,由学生根据虚拟导览动画提供的对应的知识链接,分析讨论陵墓选址与风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协作尝试在明孝陵区域的卫星图底图上对其风水特征进行标注,进一步熟悉帝王陵墓建筑选址上独特的文化内涵。

(2)研究布局,品读文化。

让学生打开学习平台中课前完成的秦汉―明清时期帝王陵墓建筑布局,总结明孝陵独特的布局特征。为了帮助学生深入解读布局内涵,学生完成明孝陵建筑布局图片拖动趣味游戏,并将结果与北斗七星图比对,提示学生帝王陵墓多采用天宫、星宿图的一般规律和隐喻“魂归北斗”的文化意蕴。

继续通过虚拟导览的导航,引导学生与故宫建筑群布局对比,发现明孝陵陵墓主体建筑区三进院落特征,进而归纳出“前朝后寝”、“事死如生”的陵墓布局思想。

(3)解说文化,及时互评。

各组学生尝试根据前面所学完成明孝陵选址文化或布局文化的解说词,并派出1名代表配合视频进行解说。其他同学根据课上所学的陵墓建筑文化鉴赏思路进行即时评价。学生相互借鉴、彼此启发、协作探究,共同建构起陵墓建筑文化赏析的思路和体系。至此,子任务二完成。

5.归纳练习。

(1)自我小结,解说录制。

以上任务完成后,每位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程度的不同,选择明孝陵景区的某一景点创作300字左右的文化导游词,配合课前各自完成的明孝陵PPT利用录屏软件录制讲解后上传学习平台。

(2)互听解说,师生共评。

课后师生登录平台,观看视频,并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此外可以将推选出的优秀的作品保留并优化整合,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库。

6.课后拓展――下载练习,分析比较。

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继续完成一次能力拓展任务,尝试将明清帝王陵墓文化的解读方法应用到其他帝王陵墓―清西陵、伟人墓―中山陵、名人墓―筠园(邓丽君墓)的文化解读之中,并撰写文化之旅推介文案,从而归纳出陵墓建筑类人文景观的文化鉴赏和推介技巧,构建完整的讲解知识体系。

(四)效果反馈

本次教学实施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为辅,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使之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课程学习平台、虚拟导览动画软件及趣味游戏整合了学习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化解了枯燥的文化课程教学的困难,拓展了教学时空,提高了教学效率,破除了学生的畏学情绪,同时满足了智慧旅游和文化旅游背景下旅游从业人员向文化型、专家型转型的要求,实现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使晦涩的文化知识更加生动、立体,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陵墓建筑文化鉴赏的一般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为后续的导游讲解、线路设计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二、教学设计后的反思

(一)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技术的发展使得课的“结构”和“形态”都发生了改变,同时“教”、“学”和“评”的工具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关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包括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效果等方面[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因此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学生进行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单一的学习形式和交流模式,但不能为了追求信息化而盲目地将技术与内容嫁接,教学设计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二)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在通晓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信息化思维进行课程分析,才能确保对教学知识点、技术点和技能点的正确提炼;其次,要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如选择恰当的媒体表现教学内容,借助最佳的功能实现教学互动等,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单元内容有机融合,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能力是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保障。此外,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3]。因此,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会在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方法和认知调控方面不断积累和反思,促进他们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调教学设计的差异性和可操作性

在本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我们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制订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但是并非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这一流程步骤。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内容、方法、互动和评价方面有别于传统课程,并有所创新,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要本着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宗旨,充分考虑不同学科课程及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根据教学要求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强调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寅龙,李前进,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7.

[2]曹熙斌,杨方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6,(9):56-60.

[3]李园园,李勇.高职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2014,(15):1-4.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5

1 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1.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

2.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就安排了“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3.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2 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3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欣赏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 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 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 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 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 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 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 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 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 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 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 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 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 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 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 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 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 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 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 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 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 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 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 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 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 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 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 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 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 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7

基于国内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现状,从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两方面,阐述了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并结合Lawgne躺椅这一典型设计案例进行了说明,以期为我国当代园林建筑小品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躺椅,设计要素

0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性化设计在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设施等多方面领域不断演进与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在进入科研领域后迅速取得广泛关注,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在建筑领域尤为突出。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建筑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拥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造景的四大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与实用价值,在当代园林建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性化元素在当代园林建筑小品中的体现却并不显著,一些建筑商一味追求建筑的速度与利益,忽略了建筑小品在细节上的品位,导致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大打折扣。此外,部分设计师过于在意自身的主观意识,而缺乏对观赏者心理需求的考虑,即缺乏人性化设计,导致建筑小品的功用难以充分发挥。本文从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到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中,从而为现代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园林建筑小品概述

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定义是造型精致小巧,功能简洁明了,富有情趣,且选址合适的精美园林建筑物。无论是现代园林抑或古典园林,园林建筑小品已逐渐演变成其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人文景观,并成为展现园林装饰性与观赏性的重要构景要素。通常按功能和适用范围可将其分为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方便园林管理及游人使用的建筑小品。曾有评语“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描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取景”,展现其重要的特征品质与理论品质。园林建筑小品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如园灯、园椅、标识牌),更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如景墙、门洞等建筑小品的应用,会使得整个园林更具艺术格调。它同时影响着周围景观的整体风貌与品质,设计得当时可以展现周围环境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并满足人们的审美与心理需求,带给观赏者视觉与心灵上的享受,在整个园林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

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指建筑者在充分考虑人的基本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等需求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在建筑小品上完成人性化需求的物质化。通俗来讲,就是建筑小品的设计应在兼顾人的生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同时,满足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

2.1基本设计要素

园林建筑小品类似于其他的建筑设计,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应把握一些共性的设计要素。设计者必须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触手可及的设计形式。

2.1.1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包含建筑物的体量、形态等外观特征,人性化设计要求在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时要遵循“人机工程学”基本原理,即以人的尺度为设计依据。人的尺度通常指人体在环境中完成各项活动的空间范围,它潜在决定了建筑小品的空间规格,如电话亭的高度、座椅的宽度等。建筑小品的设计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基础,以“服务于人,满足于人”为宗旨,服从于人的生活尺度,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提供相应的空间、环境等。

2.1.2色彩要素

对色彩要素的运用可以达到改善空间感、表达特定思想主题并烘托氛围的作用。不同色彩建筑所传达的感情各异,其会引起观赏者不同的思维变化与心理感受。因此,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必须依据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对园林主题风格的需求来选择园林建筑的色调。如在儿童主题公园中,以象征生机活跃、充满生命力的红色作为建筑小品的色彩基调,往往更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2.1.3文化要素

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建筑风格、、审美特性等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建筑是这些文化特征的综合体与体现者,其创作过程是文化内涵不断演绎与升华的过程。因此,类似于壁画、雕塑之类的园林建筑小品应保留当地的文化底蕴,并使其在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让观赏者与当地居民能够产生文化认同感。

2.1.4功能要素

功能要素要求建筑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服务型建筑小品,它是园林中公共需求的基础设施,为游人在游览途中提供生活服务,在园林中不可或缺。此类建筑小品常见的功能有照明、展示、导游、宣传等。园林和公园是居民和游客观赏、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进行文化宣传的阵地。服务型建筑小品中的宣传类小品如解说牌、文化长廊、展览栏等因造型新颖、主题清晰、布局灵活,易于被游客接受,具有很好的使用功能。此外,亭廊等建筑小品应满足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一个遮风避雨、消暑纳凉的场所。

2.1.5行为要素

建筑小品的选取及布局应考虑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如考虑儿童在成长过程模仿能力强、活动范围小、阅历浅等行为特点,其设计应尊重儿童的天性,将园林建筑小品巧妙地转化成游玩系统,在满足儿童好奇与冒险心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启发和引导。而成人游客在园林中疲倦时,一般希望选取可以观赏自然风光的地方进行休憩,因此为满足此类游客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供休息用的亭廊一般设置在能观赏风景之处。

2.2基本设计原则

2.2.1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的本质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服务,因此其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为“以人为本”。建筑小品的设计反映了人对空间的新要求,即因不满足原有环境而进行的创新与提高。这种创作活动由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决定。人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对象,是环境的主体,因此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必须从人的生活习惯、行为特点、心理需求出发,以这些参考依据来决定对空间的改进。

2.2.2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要求建筑小品的造型、色彩、风格等与环境协调一致,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与精神需求。建筑小品作为实体构成的空间,需要服从局部环境协调整体环境利益的原则,使景观能够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尤其是“仿生学”的巧妙运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从而使建筑具备了更高层面的审美属性与审美意义。

2.2.3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设计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体现不同时代的人在生活观念与建筑观念方面的差异,即赋予建筑设计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根据社会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方面特征展现当代人们在生活内容与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今社会的价值观等时代特性,使设计具有历史延续性。

3人性化设计在园林建筑小品中的应用

对园林建筑小品进行人性化设计应结合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中的基本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来进行,本文结合园林建筑小品中符合人性化设计的杰出作品Lawgne躺椅来进行赏析。Lawgne是由建筑师TimvandenBurg与艺术家LisetteSpee联合设计的供公众休息用的园林躺椅,其布置于荷兰布雷达的瓦尔肯伯格公园中央喷泉旁的草坪之中,供过往的游客休息与观赏周围景色所用。整个建筑小品的外观都为弧形设计,造型简洁却极富表现力,既增加了游客躺坐休息的舒适度,又展示了优美的外形轮廓。其表层覆盖有一层人工草皮,质感与肌理皆与周围的天然草坪相协调,且其体量完美地匹配了人的尺度要求,达到了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此外,整个躺椅小品的色彩基调与环境相一致。纯和的绿色,既烘托出生机勃勃、清新质朴的氛围,又传达出瓦尔肯伯格公园“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的主题。

4结语

为使园林建筑小品更充分地发挥其功用,设计师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性和个性化设计原则,并从建筑的造型要素、色彩要素、文化要素、功能要素与行为要素五方面入手,力求在保障人的基本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同时,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自然。

作者:周建新 王庆斌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晓雯.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于作洪,张魁.如何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人性化设计[J].科技风,2011,24(6):152-153.

[3]李震.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34(9):89.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8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的加快,工作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对于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建筑的实用性和审美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当前建筑设计中,往往过于追求个性化的建筑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没有实现很好的融合,导致一个单独的建筑独立于周围的环境之外,即使设计的很优秀,但是仍然给人一种不协调的突兀的感觉。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过分强调建筑的经过设计,造成建筑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但是却缺乏实用性,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就迫切需要将建筑设计与经过设计相融合。

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建筑完工之后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功能能否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建筑的景观设计对于建筑的观赏性也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建筑来说应该同时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将建筑设计和经过设计相融合,从而设计出实用性同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建筑,从而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实用和审美的需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只有分别将两种设计意识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完成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1 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在进行建筑主体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所处周围的环境以及景观的相关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察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设计与景观相融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景观设计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将主要的经历放在建筑本体的设计之上。他们将景观设计看作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是只是将景观设计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之上,这就导致建筑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分离的情况。那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将景观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前提和条件,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就会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在建造设计过程当中应该充分树立景观意识,在景观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建筑的本体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1 整体设计思想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有整体设计的思想,充分考虑与建筑本体之间存在关系的相关的因素,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建筑本体设计本身。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只有将目光放在整体的高度和层次,才能够使设计出来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成为一体,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使建筑本身成为周围经过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突兀的个体。

1.2 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

周围的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建筑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也不是一味的追求被动的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还要积极主动的通过建筑设计来对周围的环境施加有利的影响,主动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

1.2.1 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打破以往的单纯以建筑本体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束缚,更应该注重设计中的整体性因素。首先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进行分析和掌握,在整体的高度对建筑进行设计,使建筑的风格和色调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1.2.2 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

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可将变被动地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地调整建筑与环境问的关系。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寻找适合的元素并进行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意向。

1.2.3 建筑景观化的趋势与导向

无论是新锐建筑师的实验建筑,还是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在欧洲传统城镇还是在亚洲现代都市,我们均能发现这种倾向都市建筑景观化。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或是材料、或是形态、或环境效应等,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西方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2 景观设计中建筑意识的植入

与建筑设计不同,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使用的展开而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生命过程,其维护需要系统化的思想及理性的态度。

2.1 以科学的理性控制景观生成过程

景观生成过程是对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进行论证与实施的过程,是景观理性途径的应用。科学的景观生成过程应是对功能、经济、生态、效应、技术等因素进行严谨的逻辑分析及推理。对景观场地内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生物、地下埋藏物等进行“千层饼”模式的垂直分析。然而,在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抒发个人美学情怀的传统造园作品仍然存在,不考虑客观存在的主观设计比比皆是。西方的景观意识仅仅作为舶来品。让大多数人学会皮毛,而真正隐含的深层科学理性却无人借鉴。

2.2 运用建筑理念挖掘景观设计深度

我国景观设计的实践还处于初步阶段,学科发展不够系统完善,理念还停留在表层美化的层面。设计水准良莠不齐,盲目抄袭现象严重。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问题,或许可以成为目前阶段可取的方式,它使得景观设计不再是花花草草的粉饰、平面化的硬地延伸、对漏洞的简单的遮盖,而是用建筑分析、决策、设计的方法来造就景观美学。运用建筑的思维创造出每个层面不同的功能,以科学的方式将广场与周围的建筑、公共设施结合成为系统化的环境。

2.3 以建筑手段实现造景创意

在景观创造的过程中,复杂性与技术性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中视觉景致的实现同样依靠建筑的支撑以及技术的辅助。

2.3.1 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

景观的畅想空间似乎大于建筑,但同样会面对如何实现的问题。与传统植物造景的风景意象不同,现代的城市景观更关注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技术手段成为景观实现的关键。伦敦西部帕丁顿地区的卷曲步行桥,在技术的支撑下成为可动的景观。桥体是而是收起的圆,时而是打开的弧,时而是放下的直线跨越水面,让人们领略了技术的魅力。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了景观的想象空间,为景观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

2.3.2 用建筑的思维解决景观限制的问题

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城市中的夹缝地带,无法实现模式化的城市造景: 或不具备植物条件,或无法实现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的空间中,可以借鉴建筑思维中分析研究的方法,选择最经济适用的原则,来解决景观设计中的限制性问题与复杂棘手的难题。

总结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辨证统一。一味的注重建筑设计而忽视景观设计,这就使得建筑只具有实用性而缺乏观赏性。相反,只注重经过设计而不重视建筑自身的设计,那就是舍本求末,这样的建筑只是一个好看的空壳,失去了作为一个建筑最基本的实用功能。这就要求广大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景观意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建筑意识,从而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华晓宁.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新的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1).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9

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一些教师打破以往以讲为主的灌输格局,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课堂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开始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

二、过程化引导促使学生鉴赏能力的生成的内涵

过程化引导是新型的课堂生成资源,是教师在处理学生的提问、质疑、回答等课堂生成资源时,以国家教育目的、教学计划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步骤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为标准,用追问、反问等高认知水平的反馈形式引导课堂生成资源,以使教学过程在预设与生成的相互规定中不断推进。

三、课堂实录

现以高中美术鉴赏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的课堂实录为例,介绍其具体实施过程。

课堂实录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伴随着主持人朗诵《建筑是凝固的音乐》,ppt慢慢呈现字幕《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接下来请观看建筑与音乐中文版的精彩诠释,用动画版展示建筑视频《奥运鸟巢建筑全程》。

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程内容上,快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环节二、小试身手

知识反馈: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科学性

学生活动:(抢答)

教师总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艺术性的体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科学性的体现、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是文化性的体现,建筑记载着人类社会从远古产生一直发展到现代的全部经历,带给我们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

环节三、认知四大建筑体系

由第2组主持人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

宫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庙堂: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陵墓: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民居: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教师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建筑的风采。

环节四:展示四大建筑体系艺术风格

由第3组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分值由高到低的活获得下一环节的选题权

最佳表演奖(20分) 最佳人气奖(15分)

最佳幽默奖(15分) 最佳潜质奖(10分)

学生活动:(表演)

小品:四位旅游者,中国籍,准备报旅行团外出旅行,他们面对个四个旅行团是如何抉择的呢?

丸儿肆你旅行社——埃及七日游

梦幻岛旅行社——希腊三日游

皇家漫步旅行社——北京三日游

爬着也要去旅行社——九寨沟五日游

PK后:

最佳表演奖( ) 最佳人气奖( )

最佳幽默奖( ) 最佳潜质奖( )

教学意图:采用表演法与小组合作法相结合的手段,让课堂融入了学生表演环节,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再现,把本节课推到了高潮,在场的所有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外建筑艺术的精华,同时亦起到课堂轴线的作用,并且为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平台,教学内容联系了实际,渗透了德育,活跃了课堂,巩固了知识,一举多得。

环节五、分析归纳建筑风格的成因对比分析

由第4组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公布得分情况,为队员加油,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满分30分)

1、宫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故宫

特点:宫殿建筑的风格主要是规模宏大、巍峨壮丽、布局严整。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烘托皇权,是权力的象征。

为什么呢?

从文化层面: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处处运用寓意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反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教学意图:对宫殿建筑风格的特点分析是为学生搭建的支架,学生通过尝试探索、协作学习进一步挖掘宫殿类建筑的风格特点。

2、庙堂: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帕特农神庙

特点: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造型单纯、美丽和谐、雕刻精美、形态稳重,具有特殊的单纯、明朗和愉快的性格。

教学意图:学生为了更好的分析庙堂建筑风格的特点,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图片,涉及到了多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小结,延伸本课主题意蕴:

今天,我们在学习中外建筑艺术时,运用多媒体、影像技术的协助教学,全面系统地向大家展示建筑艺术,因而学生兴致高涨,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体现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尤其注重历史文化知识的渗透,把握住了美术学科人文学科的特征;课堂融入了学生表演环节,同时亦起到课堂轴线的作用,并且为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平台,联系了实际,渗透了德育,活跃了课堂,巩固了知识,一举多得。

五、结论

在案例中,信息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动画、声效支撑着教学内容的呈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步步攀升的支架;学生在这些支架的引导启发下一步步前进,逐步理解和掌握各个教学环节呈现的教学内容,最终达到形成欣赏评述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的目标。由此得出结论:

1.过程化引导促使学生鉴赏能力的生成,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过程化引导提高了学生欣赏、分析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过程化引导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训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并创新精神。

从以上三点思考我们可以看出,过程化引导对《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美术学习的领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形式,它对美术的教与学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课程与教学论》张华著

[2]《艺术教学实施指南》舒承智 符 辉

[3]《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潜能;品质;兴趣;素质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拓展知识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完善素质教育。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探究,提高自己的感悟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可以成为全能的社会有用之才。

一、利用艺术眼光欣赏作品,培养鉴赏能力

学生在学习美术时首先要具有一双能够欣赏美和观察美的眼睛,只有发现了美,学生才能够形成对美的感悟和体会,进而分析美和鉴赏美,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在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利用艺术眼光来欣赏作品,看到作品的精神和本质,进而可以了解艺术品美在哪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真正美的艺术品是所有人都喜爱的,也是可以通过观察和欣赏明确美在哪里的。例如在学习《风格多样的建筑》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建筑,如故宫、长城、布达拉宫、泰姬陵、狮身人面像、悉尼歌剧院等,通过具体的建筑来加强学生的认知度,使学生在观看中可以了解建筑的涵义,范围,类型以及基本的艺术特征。学生通过对具体建筑的观看和欣赏会在欣赏中了解建筑艺术,进而品味建筑艺术,通过观察和分析树立正确高雅的审美观,无形中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建筑艺术的价值。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观看和鉴赏才能够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样的认识才是最直观,最具体,也是最真实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时,要多引导学生利用艺术眼光来欣赏作品,鉴赏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使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主动地探究艺术,提高艺术修养。

二、鼓励学生探究作品内涵,提升文化素养

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会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才都有着综合艺术修养,例如古代的才子都精通琴棋书画,宋代的文人常常在诗画间游弋。外国的居里夫人的钢琴弹得是无与伦比,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也是引人入胜……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创作背景的探究,以及对作品内涵的分析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观,精通艺术。例如在学习《写意山水画》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游春图》让学生来欣赏和探究。学生通过观看会了解作品采用了勾线填色、重彩青绿法,通过进一步探究学生会了解,这种绘画方法一变六朝墨勾色晕法,开创了青绿山水画法的先河。欣赏中学生会逐步地对艺术作品形成了解,完善认识,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情况,通过鉴赏和倾听的方式来讲评山水画的内容与艺术美。学生会看到这些艺术作品都是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反应,通过鉴赏和观看学生会体会到其中蕴藏的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学生逐步地欣赏和探究,学生会感受到山水画的意境美,在欣赏中逐步产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情感,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艺术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艺术内涵增强的同时,文化修养也在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生相互交流切磋艺术,提高形象思维

培根说:“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写作可以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在这里可以补充一句,绘画可以培养一名富有想象力的人。美术学习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进行绘画和创作,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可以在绘画中得到提高和锻炼,进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要通过恰当的交流来完善学生的认识,教师参与到交流中会确保学生思考方向的正确性,帮助学生站到更高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例如在学习《长大后的我》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讨论如何绘制“长大后的我”,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观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人物的特征,使学生学会合理布局画面的结构,通过细节来展现出不同职业人物的特征。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憧憬自己未来的样子。教师的帮助会促进学生形成形象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业,掌握绘画技巧和绘画知识。

四、建立个性施展才华舞台,挖掘创新能力想象力

在小学生眼中,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有着各种可能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思想很简单,他们的认识很单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建立一个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学生可以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美术课堂就是学生的创作课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使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绘画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创作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营养,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美化生活,创作艺术,展现出学生美好的想法。例如在学习《我的留言册》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美丽的留言册。学生在动手绘画和实践中会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绘画,大胆描绘,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形中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提高艺术设计水平。

总之,教师是学生艺术学习之路上的领路人,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无形中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发现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会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感受,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展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旅游地理;地理教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8302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对于美的需求十分强烈,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美育知识,有意识地把美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美,学会审美方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育的概念及重要性

1.美育的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感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正如蔡元培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就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对事物的审美情趣,健全人格,促进人精神的完整与充盈。

2.美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的与时俱进,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智力发展、能力进步的同时,心理健康和人格完整也同样重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标提出了“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审美教育对于智育、德育以及创造力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中学旅游地理选修教材中美育要素的体现

旅游地理选修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教学还是人文旅游资源教学,都能较好地渗透美感教育。

1.自然旅游资源教学中的美育要素

以人教版旅游地理选修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该部分介绍了旅游资源中的自然资源的水文美、地质美、生物美、气象美,它们都是实施审美教育的良好素材。其中,水文景观中波涛汹涌的大海、蜿蜒流转的溪水等体现着灵动的水文美;地质景观中的喀斯特地貌的怪石嶙峋、火山地貌的气势磅礴、丹霞地貌的丹山碧水等展现了鬼斧神工的地质美;生物景观中的奇珍异兽、两极地区的生物具有独特的生态美;气象景观中仿若仙境的雾景、银装素裹的雪景、海市蜃楼的光学景,体现着瞬息万变的气象美……这些自然旅游资源体现着大自然的壮阔与柔情,规律与和谐,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是培养中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良好素材。

2.人文旅游资源教学中的美育要素

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无论是史前文明的萌芽发展,还是近现代社会的兴盛繁荣,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无不体现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社会的传承、精神文明的进步。例如,古建筑的屋顶多样性、屋体建筑曲线的流畅性体现着房屋建筑的结构美;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中轴对称、尊卑有序、有主有次的封建伦理规律,体现了建筑布局的对称美;色彩装饰的巧妙结合,展现了房屋建筑的形象美;少数民族丰富的地域特色,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衣着特色体现着少数民族的风俗美;等等。这些都饱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有利于开展审美教育。

除此之外,教材中文字的组织和图片的排版错落有致,语言的凝练美、图片的色彩美、知识的逻辑美都是旅游地理教材中美感教育的很好素材。

三、以三维目标为依据,加强旅游地理教学中的美育B透

1.根据知识目标,获取美育知识

蔡元培曾说:美育孕育于智育中,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智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的获得需要必要的知识基础。以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为例,可以补充旅游资源的表格,自然旅游资源可以从地质、水文、生物、气象四个主类划分,每一个主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许多亚类,这样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有一个宏观了解,为后面开展审美教育奠定基础,在提高学生地理图表阅读、归纳分析技能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相关学科知识,例如光学知识(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物理学知识(雾凇的形成原理)等等,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

2.依据过程目标,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知识的获取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知道什么是“美”的同时,还要知道怎样鉴别“美” ,通过审美方法的习得,掌握赏析美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以第三章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为例,讲授“抓住景观特色”这一欣赏方法时,可以以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地貌为例,课上通过播放图片,学生可能获得“这是一堆普通的石头,毫无美感可言”这一初步认识,再播放五大连池火山喷发的视频,让学生获得感官刺激,认识到现在所看到的景观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由多次的火山喷发形成的,极具科考价值,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从而形成初步的审美体验。此外,还应让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方面分析其自然、人文价值,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欣赏,对五大连池火山地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停留在欣赏地貌的感性层面,而是上升到敬畏自然的理性层面。

除此之外,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对地理景观要注意从不同的位置、距离、时间等方面进行赏析,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学会怎样欣赏美,运用审美方法,学会抓住景观的特色,获得最佳观赏效果,提升审美能力。

3.依托情感目标,提升审美价值观

前两个目标的达成,为后面的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从审美感受、审美态度到最后的审美价值观,从初级阶段感受,到理性的分析、判断,再到最后审美情感的升华,是认知与情感交融的结果。

例如,讲到“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区域比较法来说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东北传统民居的屋顶是平的,墙体较厚,而南方的屋顶较陡,四壁通风。让学生们思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为何民居屋顶形态各异,分析相应的地理背景,最后总结归纳: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温差大,降水稀少,不用担心降雨的经常蚀,屋顶常常是“一”字形,而南方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因此屋顶形状比较陡,往往是“”形。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表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观察地理现象,到分析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再到认知与情感的交融,促进学生养成求真、求实、遵守自然规律的态度,拥有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价值观。

正如《地理教育国际》所说:“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选修旅游地理教材是审美教育的良好依托,地理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素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科学的审美价值观。

[ 参 考 文 献 ]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12

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美术教学时可将教材内容与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现代建筑艺术》一课,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走走,结合学校建筑和校园外的建筑,分析、评论校园建筑及周边建筑的特点和布局,感悟建筑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而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则可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艺术特点的同时,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通过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开国大典》这幅优秀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视觉感受、意象感受、审美心理及心境共鸣。即先产生视觉上的,再进一步体验作品体现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审美的视象、意象感受的外在因素就是情境,要使学生产生审美感受,使之内化,就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如欣赏中国画时,教师可事先在教室多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画图片,使学生一进教室马上置身其中,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些中国的古典音乐来启发联想,并借助古诗词描述出一幅幅清丽、淡雅的中国画,以此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中国古诗词、中国的古典音乐、中国画三者都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所以借助古典音乐、古诗词既可以渲染学习气氛,又能帮助学生通过情感联想理解中国画的墨分五色、色彩淡雅的艺术特色。

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静止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发挥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美术教学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以《认识图形标志》为例,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大量的图形标志,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收集的图形标志进行了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图形,同时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并可分组讨论、探究图形标志和图形设计的意图和设计特点,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讨论、探究,全面了解图形的艺术特点,达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互动的发展过程,较之以往的单一的接受式欣赏教学,它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通过激发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他们静止、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现代教育技术确立的新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它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是包含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传统的接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图像、文字、声音、信息、动画为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得到诠释。

五、倡导探究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的审美观点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因此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评论,常常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为它是以成人的眼光和专业化的要求来看作品,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违背了小学美术欣赏课注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原则。其实,对知识的探究不只是成人的专利,学生一样可以做到。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的发言:“我认为……”“这件作品应该……”“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见对于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及探究欲,所以学生特别乐意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通过探究、讨论,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与同学分享,同时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完善了审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