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叙事文章

叙事文章

时间:2022-08-20 22:20:23

叙事文章

叙事文章范文1

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熟悉的小学经典篇目入手:

一、选用经典篇目,缩短距离

这种叙事类文体学生并不陌生,第一节课一开始,我就引领学生一起回顾。如六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的姿势》《爱之链》《船长》等,六下:《半截蜡烛》《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夜晚的实验》等。学生一下子觉得好亲切,既缩短了距离,又让忐忑不安的内心快速得到平静。

二、比对课标要求,明晰方向

小学课标要求:阅读叙事类文章,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敬佩、向往、同情等感受。

初中课标要求: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和情感,赏析优美精彩的语言,领会关键词、句、段的含义、作用、情感,能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对表现手法和文章主旨有自己读到的见解和感悟等。

简单比照一下,就不难看出:初中语文学生在深度、广度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和跳跃。

三、选择适当要点,把握主线

针对同学们现有的学情,我决定用三课时进行衔接教学。第一课时:梳理叙事要素,判断叙事顺序,明确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概括文章内容。第二课时: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体会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第三课时:分析体味文中关键词语重点文句;分析人物形象。

这样安排旨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迫切所需。

四、精选小学课文,提升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新初一的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充满了好奇、憧憬和向往,所以必须要呵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做到降低难度,提升兴趣。

1.在回顾记叙文六要素时,选用《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学生能迅速地找准并直观理解。

2.在讲述线索类型时,选用相关文章。以具体的事物或其特征为线索,如《夹竹桃》《枣核》;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小学课外阅读涉及到);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爱之链》《卢沟桥烽火》;以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以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线索;《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天游峰的扫路人》。

3.在讲述“插叙”时,我播放了《三借芭蕉扇》中的两段视频:一是土地给唐僧师徒讲述火焰山成因,二是铁扇公主不肯把宝扇借给孙悟空的前因后果。当时,在“单独交流区”,不少同学贴上了小花、赞字等。由此可见,他们已经懂得了“插叙”这种叙述方式及作用。

4.在把握文章主旨技巧时,选用《最后的姿势》结尾:“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便于学生理解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揭示文章主旨。选用《夹竹桃》中“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我一向是喜欢花的”“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便于学生领悟这些句中加点的反复出现的词语,能透视文章的主旨。

5.在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时,选用《船长》中的两段文字:(1)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2)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这两段非常鲜明的对比的文字,突出强调了众人的慌乱与船长的镇定,众人的自私与船长无私的大爱情怀。

6.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时,选用《理想的风筝》中的语段:“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通过对刘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刘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以及和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无限快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刘老师对教育、对生活的挚爱。

五、挑选初中经典,实战演练

一开始,引导新初一学生借助一些相对浅显的文章,强化对课堂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复习巩固叙事顺序、线索、插叙、划分层次层次、归纳层意等知识点,选用《枣核》一文,就能涵盖这些知识点。

2.复习综合分析文章主旨,选用《往事依依》一文,通过归纳层意把握文章主旨:“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3.复习“以小见大”“悬念”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时,选用《枣核》一文。朋友托我带几颗生枣核却用途蹊跷,设置悬念;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却故弄玄虚,加深悬念;朋友带我踏访后花园倾吐思乡之情,最终揭开悬念。层层设疑,巧设悬念,收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六、适当拓展阅读,综合检测

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了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阅读训练。

我选用丁立梅《小扇轻摇的时光》中的语段“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执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着,南瓜花儿在夜里静静的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盈盈而照,温柔若水。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手执蒲扇,追着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呀。”可以进行词语的表达效果、人物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等检测。

这些文质兼美的美文,轻轻地拨动着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心弦,同时为初中语文学习作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和心理暗示,让学生“一见倾心”!

叙事文章范文2

1、第一人称叙事法【特点】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特点】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3、顺叙法【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4、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5、插叙法【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

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特点】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7、分叙法【特点】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8、详叙法【特点】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9、略叙法【特点】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特点】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间接抒情法

【特点】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叙后议法【特点】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13、先议后叙法【特点】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14、夹叙夹议法【特点】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15、以物为线索【特点】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特点】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

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特点】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特点】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19、写生法【特点】

叙事文章范文3

要掌握安排文章的顺序的方法,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文章的顺序。文章的顺序就是在作者写作时,把选好的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按一定的关系将它们排列出先后次序,该先说的先说,该后的后说,一层一层地有步骤地表达出来,以达到前后连贯,充分表现主题的目的。

文章顺序的安排是受体裁制约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顺序。常见的一般记叙文的顺序有以下几种安排法:

一、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任何事情,不论简单还是复杂,总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任何人物也都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都有着明显的时间顺序,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事情,是延续、承接的关系。写人记事的文章就要把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如《东郭先生和狼》一课,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怜狼——事情的发生;藏狼——事情的发展;打狼——事情的高潮;教训——事情的结尾。再如《我的战友》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天还未亮——中午时分——半个小时后——黄昏时候——二十分钟后。采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的层次段落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使事情记叙得有头有尾,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鲜明。这种方法叫“顺叙”,小学生学习起来最容易。但以时间为序决不是记流水帐,不是平铺直叙,而应有选择有概括,行文有起伏有波澜,既条理清楚,又曲折生动。

为了使文章写得有起伏,结构更周密严谨,有时可以把事情的结果或发生的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篇首,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对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行叙述,这种方法叫“倒叙”。如《党费》的开头写道:“每逢我领到津贴费,拿出钱来缴党费的时间,每逢我看着党的小组长接线钱,在我的名字下面填上钱数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心里一热,想起了一九三二年的秋天。”然后,文章回过头去写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事。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富有吸引力,常常是一开始,读者的心就被事件发展或人物成长过程中十分突出的内容紧紧抓住,给读者以悬念,使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但使用倒会,不仅要求文章中的有关内容能前后互相照顾,互相呼应,还要做到各层次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这些地方如果处理不好,文章便脉络不清,影响内容的表达。

还有一种方式,叫插叙,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补充、说明主要情节,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件与中心事件相关的事情,插叙完后再接上原来的地方写。从时间上看,插叙的事与原叙述的事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内容上与主题密切相关,或出于介绍人物、揭示人物的需要,或出于情节发展的需要。例如《凡卡》一课,全篇以凡卡写信为主干,又自然地穿插了关于爷爷和乡村生活的回忆。这种顺叙与插叙交叉的运用,不仅展示了众多人物生活现象的广阔画面,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容量,而且避免了叙述上的平铺直叙,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同时通过回忆中的美好生活与冷酷无情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凡卡悲惨命运的强烈抨击和愤怒控诉,激发了我们对黑暗社会的愤恨和对可怜的凡卡的无限同情。由此可见,恰当地插叙能使文章的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并给文章增加了叙述的“波澜”,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色彩和感染力量,有力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按事物类别安排顺序

记叙文是以记事写人为主体的文体。小学生写作文,都是先从一人一事写起。但为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表现人物和事件,我们就要指导学生试着写用几个事例来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反映一个中心的文章。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叙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时,同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全文通过三个典型场面,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四件令人难忘的往事的描述,表现了中国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这样一个中心。又如《将相和》一文,是通过三件事来写人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种记叙顺序,不受事情发生的先后限制,而把几种不同类型或用来说明不同观点的材料分为几段或几层去写,不但会使文章材料集中,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而且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叙事文章范文4

摘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以其独特的繁复叙事方式表述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情节不断裂开的叙事模式中着力展开故事情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福克纳小说,概括了其叙事方式是“嵌入”,它使得过去、现在与将来一起出现,更加贴近真实,辅助了小说主题的表达,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福克纳小说 叙事模式 嵌入 审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小说创作方面,他小说的繁复风格带给读者审美愉悦,形成一个文本显示的立体空间。其叙事艺术的独特魅力是不以线性方式叙事,而是在原本线性的叙事中突然断链,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都不相容的叙事,即“嵌入”。这一嵌入行为在小说叙事的宏观、微观布局中都非常频繁。本文通过其代表作品将嵌入叙事形式剖析展现,进而使我们对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能够获得总体上的认识。

一 分析福克纳小说的叙事模式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大量使用了多角度叙述、意识流、叙事延宕、复调等创作手法,即叙事上的断链。而小说的叙事起点在当前情境的叙事中插入另一时空的叙事,使叙事在故事情节、时间、空间都不承接,也使福克纳的小说叙事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下面,我们以福克纳的作品《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为例,来分析福克纳的独特叙事方式。

1 叙事的宏观布局

福克纳的作品一般都以章节的形式存在,其章节标题内容和其存在意义不同于传统小说,叙事都被安排在章节之下,其形式本身为表达主题服务,并于无形中约定了叙事的发展。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每个章节以时间为标题,共分为四个章节。小说章节的标题依次为:第一部分是1928年4月7日,第二部分是1910年6月2日,第三部分是1928年4月6日,第四部分是1928年4月8日。由此看出,福克纳的叙事布局没有按顺序的方式安排。第一部分的叙事采用叙事者为班吉的第一人称,叙事背景是小说整个故事的当前时间,侧面反映了康普生家族当时的颓败。第二部分的叙事采用叙事者为昆丁的第一人称,这一节的叙事背景是小说过去的某一个时间,讲述了昆丁当天的活动和所见所闻。第三部分叙事同样采用叙事者为杰生的第一人称,叙事背景是小说整个故事的当前时间。小说的第四部分叙事采用黑人女佣迪尔西的第三人称,讲述了她在康普生家的所见所闻。第二、三、四部分本来连续的叙事时间被打乱。福克纳的用意是只有如此才能让人体会到他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小说章节标题的叙事布局充分显示出了福克纳整个叙事布局的不承接性。

福克纳的另一代表作《我弥留之际》,同样也以章节形式定格,并采用人物名字为章节标题。小说59章节由部分重复出现的15个人名组成。故事在章节的叙事中按时间顺序依次进行,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将叙事方式展开,叙事布局仿佛故事中的人物在进行交流,形成了“对话”情境,叙事布局的不承接性非常明显。

《押沙龙,押沙龙!》共有九章,是福克纳的第三部代表作,作家在这部作品中没有给章节赋予标题,其叙事方式是“繁复”的。它的叙事由罗沙、康普生先生、昆丁和施里夫四个人物的叙述展开。在叙事情境中,康普生先生为叙述者,昆丁为叙述接受者,罗沙为叙述者,昆丁为叙述接受者,施里夫和昆丁互为叙述者及叙述接受者,形成了“嵌套”的叙事布局。福克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体会到他想要表达的思想。

2 叙述的不承接性

福克纳小说的叙事方式是断续的。福克纳表示,故事的前因和过去、故事发展的将来都驻足于现在,并由现在情境的触发而突然出现,不承接或延宕承接。接下来,我们仍以福克纳的典型小说为例,分析福克纳的这一特点。

正如上文所说的,《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是以四个时间为标题的章节。第一章标题是1928年4月7日,采用叙述者是班吉的第一人称叙述。标题所给的时间是班吉所处的叙事背景的时间,而并不是这一章所有叙事涉及的时间。整个故事整理出来应该是这样的,由班吉跟着勒斯特寻找掉了的两毛五硬币开始:勒斯特怀疑硬币遗落在小河沟里,班吉跟着勒斯特寻找硬币,他们经过“花园的栅栏”— “来到空地”— “经过车房”—从“牲口棚当中传过去”—来到小河沟,他们“走进水里”,硬币没有找到,经过牲口棚回家,途中看见小昆丁和她的男朋友在荡秋千,勒斯特在无意中把小昆丁有多个相好的事透露给了小昆丁的男友,他们回到家,吃了迪尔西为班吉准备的生日蛋糕,又描绘了晚餐情景,侧面描述了这个家庭当时的颓败情形,晚餐后,为了防止小昆丁出去鬼混,康普生太太把大门锁了,叙述以勒斯特带着班吉睡觉结束。福克纳在描述上面这段故事时,却不是按上述顺序进行的,这一天的线性叙事随时断链,出现了时间、情节、空间都不承接的叙事,并在不承接叙事的基础上再次断链,叙事断链后的叙事又再出现断链……如下面所述:

“等一等。”勒斯特说。“你又挂在钉子上了。”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我们立即钻了过去。“把手插在兜里,”凯蒂说。“快过圣诞节了,你不想让你的手冻坏吧。”“外面太冷了。”威尔许说。“你不要出去了吧。”“这又怎么的啦。”母亲说。

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三个时间层次、两次不承接叙事。福克纳所讲述的这章把普通的一天变得波澜起伏。

又如,《我弥留之际》与《喧哗与骚动》明显不同,小说的故事是线性发展的,每个章节叙事都由第一人称完成,章节的叙事背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递进。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发生在十天之内的事。妻子临死前留下遗嘱说把她送到娘家墓地安葬,一家人为此做着准备。对于这次旅行,家人都有自己的计划:瓦达曼想要在城里买一辆小火车,杜威想乘机堕胎,安斯想顺便装副假牙。准备了三天与大殓后,他们开始去往杰弗生。一路上,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拉车的骡子被淹死了,大水差点冲走了棺材,卡什的腿受了重伤,朱厄尔不得不用他的马换两头骡子拉棺材,尸臭引来了秃鹰,达尔主张就地安葬艾迪,在没人支持的情况下,他想烧掉棺材,但朱厄尔从大火中救出了棺材,在杜威告发下,达尔发疯,瓦达曼没有得到小火车,杜威想买堕胎药却被药店伙计骗奸,只有安斯达到了心愿,他买了一台留声机并装了假牙,还娶回了新太太本德伦,艾迪也终于被安葬。这部故事以人名为标题,按照时间进行,但线性的故事发展是在并不承接的章节之间线性发展的。第一节是达尔的叙述,讲述了他看见卡什在为艾迪打造棺木,第一节的故事情境到此打住。第二节的叙述不是从情节上直接衔接第一节,即第一节故事情节在第二节开始时出现断链。第二节是科拉的叙述,科拉一家人在屋内谈论蛋糕的事,科拉看见达尔经过房门后消失不见,第一节故事情节断链的地方在此奇妙地衔接,即叙述场景随章而断,故事情节却在断链场景巧妙衔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福克纳小说的共同点,即故事叙述不承接,而这些不承接是因为作者使原本线性的叙事断链,再嵌入与这段叙事在空间、时间上叙事的不衔接,以此成就完美的叙事。

二 福克纳小说的嵌入空间

空间是一个维度性的立体概念,空间的表现一直由绘画承担。但小说叙事也能在人脑意识中通过文字描绘形成空间元素,并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越来越重要。任何小说叙事都涉及到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叙事自然也就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空间叙事在小说创作中一般都是辅助时间来达到叙事效果。小说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和抽象空间。物理空间包括自然景色、人文建筑等,是指由小说对环境描写形成的物质空间。抽象空间包括社会空间、个体空间等,是指由小说叙事表现的非物质空间。

1 福克纳小说中存在的空间

在福克纳的小说中,存在社会空间、景观空间、个体空间等三种空间。由于福克纳小说独特的叙事模式,使得小说叙事呈现出一种立体的空间形式,使得作品空间形式达到一种即时的透视感。福克纳小说有两类景观空间,一是从作者出发的景物所作的描写,称为小说范畴的客观景物空间;二是从小说人物出发的景物描写,称为小说范畴的主观景物空间。

福克纳通过景观空间描写给读者展示了美国南方独特的景观,如在南方炎热的九月盛开着带有香气的“紫藤”,南方富裕的白人都配有“整整齐齐的花园、散步小道、奴隶住房区、厩房和熏房”。在《喧哗与骚动》中,第一章用班吉的只言片语将细碎的景物描写散落在各处,这种叙述与班吉痴儿的角色非常相符,又形成了小说的景观空间,如:“我们穿过了亮晃晃、沙沙响的树叶”,“穿过那些枯黄的、格格响着的花”,“树在沙沙地响,草也在沙沙地响”,形成了极具痴儿班吉特色的景观空间。在第四章中出现的景物描写也较为完整,形成的景物空间显得更客观明显,如:“小屋旁边有三棵夏季遮阴的桑树,毛茸茸的嫩叶”,是从作者角度展开的叙述中出现的景物描写。

社会空间是小说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平台。福克纳大部分小说叙事的背景是以福克纳的故乡奥克斯福镇为原型的密西西比州约克纳帕塔法县,是“福克纳的神话的王国”。福克纳小说中的世界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比任何小说更为缜密。在20世纪初期,美国南方社会信仰缺失。痴儿班吉身上带有耶稣的影子。他的叙述在1928年4月7日,是“神圣礼拜六”,班吉在复活节期间正好也33岁。他身上体现出的神秘的宗教和道德力量却不能保护康普生家族。家族和文化传统对青年的影响和控制不可估量。昆丁病态地沉迷于南方的清教贞洁观和家族的荣誉,他牢牢抓住旧传统不放;作为哈佛大学自杀,突出了他悲剧的社会意义,更代表了整个南方的悲剧,也是战后欧美青年精神危机的社会问题。

个体空间是指小说中具有人物典型特征的个人心理空间。福克纳小说中的个体空间揭示了美国20世纪初,南方社会新旧观念更替中人们的精神面貌。福克纳使用第一人称心理独白式的叙事构造了极富个人特征的个体空间。如在《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叙述到:“凯蒂就说,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呢。”“她衣服湿了……”通过这凌乱的叙事,表达了班吉不能解脱的精神状态。昆丁的个体空间痛苦比班吉更复杂,他因无法面对变革冲突而感到痛苦,因家族荣誉受损而感到痛苦,最终走向了绝路。

2 福克纳小说中的透视空间

小说的个体空间具有与绘画范畴内空间透视类似的透视感。在福克纳的时间观里,小说通过嵌入的方式“把过去和将来都包括其中”。空间和时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并表现出了特殊的状态。我们所看到的空间、同一空间的过去和现在,形成了在绘画范畴内被称为透视的效果。福克纳利用“嵌入”使小说的每个句子都变成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一次性地完全释放了他胸中的积蓄,使得故事的空间呈现出透视感。另一方面,福克纳通过嵌入,把故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时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透过现在的空间层面看见过去的情景。

如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福克纳以嵌入的方式进入到现在时叙事。小说呈现在现在空间的同时,也呈现了过去的空间。小说主干故事的展开按照嵌套叙事结构,呈现出空间状态的剪辑,情节不再具有时间上的因果连接。

三 小结

福克纳在他的作品中很好地体现了“时间里只有现在”,他把过去和将来都包括在当前的叙事中,完全打破了小说叙事的传统规则。他超越了时空局限,打破了叙述顺序,把不同的叙述通过嵌入放在一起,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完整、真实地表达出来,他无愧于世界文学圣殿的大师。

参考文献:

[1]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2] [美]威廉·福克纳,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 [美]威廉·福克纳,李文俊译:《我弥留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4] [美]威廉·福克纳,李文俊译:《押沙龙,押沙龙!》,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叙事文章范文5

什么是倒叙?倒叙就是“倒着写”吗?运用倒叙手法有哪些好处?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显然,弄清楚以上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让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例一】《五彩池》一文的第一自然段:

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儿,我却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例二】《大瀑布的葬礼》一文的第一自然段:

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人们习惯上总是喜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这就是顺叙。上述两例都没有采用顺叙,都没有从事情的“起因”写起:《五彩池》一文是从事情的“结局”――“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写起的,《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是从事情的“高潮”――“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写起的。像这样,把一件事情的“高潮”或“结局”安排到文章的开头来写的叙述方式,就是倒叙。

显然,倒叙并不是“倒着写”。还以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为例:

《五彩池》一文在开头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结局”之后,马上就转入对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的叙述,并不是按照“结局”――“高潮”――“经过”――“起因”的顺序“倒”着写的;

《大瀑布的葬礼》一文也是这样。在交代了事情的“高潮”之后,马上就转入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的叙述,也没有“倒”着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倒叙,只是把事情的“高潮”或者“结局”安排到了文章的开头先写罢了,而对事情的其他内容的叙述仍然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的。

稍加比较就能看出运用倒叙手法的好处:一是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把一件事情最精彩、最动人的“高潮”或“结局”先写出来,自然会给人以新鲜感,人们自然想看个究竟;二是可以使文章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往往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运用倒叙手法好处多多,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文章开头交代的必须是事情的“高潮”或“结局”,而且这个“高潮”或“结局”应该是一件事情中最能吸引人的部分。

其次,在交代完事情的“高潮”或“结局”之后,要马上转到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或‘高潮’)”的叙述上来,而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或‘高潮’)”,必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

再次,文章的开头与正文部分之间要有过渡性的语言,如“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过渡性的语言,如果没有了它们,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就会显得不自然,也增加了读者阅读理解的难度。

叙事文章范文6

摘要 莫里森的小说《天堂》充分展示了她深邃的思想和娴熟的创作技巧。该小说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把美国黑人小说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关注《天堂》中的叙事技巧,拟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切入作品,揭示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天堂》 叙事时间 叙事视角 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迄今已发表了7部令人瞩目的长篇小说。其中反映美国黑人历史的三部曲之一《天堂》历时四年才完成,被认为是她迄今为止最优秀、最有创新性的作品。小说讲述的是1949年的俄克拉荷马州鲁比镇的创建者九户黑人血洗修道院、残害五位女性的暴行,反映了非裔黑人精神上的悲剧。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叙述手法,初读这部小说的读者会有一种混乱感。但造成阅读困难的原因并非故事情节本身,而是小说的叙述特点。正如王守仁所说:“莫里森的作品深深根植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之中……无论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叙述手法的运用上,都将黑人小说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王友轩则指出莫里森对各种叙事传统和叙事技巧的选择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她深知不同程度的叙事中介会产生怎样的不同效果,她也熟知叙事文本通过对情节秩序的安排和释读时间的控制会产生怎样的层次感和节奏感”。鉴于此,本文关注托尼・莫里森《天堂》中的叙事技巧,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切入作品,揭示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意义。

一 叠织的叙事时间

在构成小说的基本成分中,情节是读者理解作者意图的着眼点。传统的叙事情节是按照时间顺序逐步发展的,而《天堂》的叙事时间的界限被打破了。正如莫里森所言,《天堂》这部作品不是全部按年代顺序写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并不按照时间思维排列。

作品共分为九章,讲述了美国黑人近100年的历史。莫里森以一句“他们先朝那个白人姑娘开了枪”,拉开了叙事的帷幕,接下来不是对凶案的叙述,而是转向九个男人意识的流动。小说从第二章起,描写鲁比镇的女人们。第一章的故事到第八章才完成,揭示凶案的真相。作者游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将故事切割,分散于各个时间之中。接下来的第二、三、四、五、七章,分别讲述了女修道院五名女子的故事。最后的两章讲述了鲁比镇的两个女子的人生经历,其中插入了过去在鲁比镇和修道院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由鲁比镇牧师理查德与小镇居民安娜重返事发现场的所见来结束全篇。通过不同叙事时间的叠织、并行,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哭泣的女人,瞪着眼的女人,愁眉苦脸、咬着嘴唇的女人,或者显然是迷途的女人。

解体的时间、破碎的人物分布,引起了叙事节奏的变化。而作者通过调节时距,引起节奏的跳跃,构成独特的叙事特色。小说《天堂》共九章,各章的篇幅长短差距较大:第一章最短,只有20页;第四章为最长的一章,多达70页。篇幅的长短与叙事时间的跨度呈现不一致的特点,时距也表现出跳跃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最后一章虽然只有短短的28页,但覆盖的时间范围却不短,其内涵比较深刻,对于习惯传统阅读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小说《天堂》的叙述不是呈现线性――从过去到现代――推进,而是散步在不同的叙事时间之中,故事的流动性在过程中得以实现。故事的连贯性、文本性被粉碎,文本效果呈现碎片化的特点。而这种叠织的叙事时间,使读者从文本的框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文本的情节建构,实现与作者之间的互动,进而实现了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二 交替的叙事视角

就小说的叙事艺术而言,既体现在结构上,同时也体现在小说叙事情境的设置上。叙事情境在叙事文本中占有重要地位,叙事情境表现为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不同关系。正如美国小说理论家卢柏克所言:小说技巧中全部复杂的方法问题,都从属于视点问题――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问题。视点即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在叙述中,对视角的精心安排,会起到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在《天堂》中,莫里森充分发挥了不同叙事视角的优势,使黑人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莫里森打破情节的局限,通过多个叙述视角的流动叙事来交代鲁比镇的兴衰和悲剧。如小说第二、三、四、五、七章,分别以女修道院五名女子的限知视角展开故事。姑娘们既是内聚焦视角的承担者,也是作品中的人物。这种重合,既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亲切感,又便于小说中的人物直接表述自己的情感,从而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同时,在第六、八章中,莫里森安排了鲁比镇的两位居民从另外的角度补充故事;而在末篇又安排读者通过鲁比镇牧师理查德与小镇居民安娜重返事发现场的所见来结束全篇。通过非受害者的视角来披露故事的真相,有助于帮助读者理顺文本的分裂与零碎。

例如,莫里森特意安排一章,以帕特这一角色来帮助读者理顺文本,还原血案的真相。作为鲁比镇的一员的帕特,其父亲与丈夫都属于小镇按照纯黑肤色划分的核心领导阶层―八层石头。局内人的这一身份可以使她更深刻地了解小镇的当下和历史。同时,作为小镇家谱的汇集者,要求她以客观的态度记述历史。例如,当牧师理查德问起她女修道院暴力事件的真相时,帕特没有讲述自己的版本,而是让理查德自己去选择倾向于哪种说法:九个八层石头谋杀了五个无辜的女人:(1)因为那些女人不纯(不是八层石头);(2)因为那些女人不圣洁(至少是私通,最多是为人堕胎);(3)因为他们能够―这是当个八层石头对他们所意味的权力,而且也是“交易”所要求的。帕特的这段描述还原了事件的真相。而在小说的末章,莫里森以理查德与女友安娜的视角来为故事定论。当两人重返事发后的修道院时,作品通过安娜的眼睛看到了事件发生前的场景,院内虽一片狼藉,但不色情。院内植物生气勃勃,硕果累累。这一切戳穿了九个凶手对女人淫秽和懒惰的指责,从而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由此可知,莫里森借女性聚焦者的叙述声音,叙述了其悲惨遭遇的同时,回溯了黑人为创建自由家园所进行的艰难实践,既揭示了黑人社区对白人种族纯洁神话的模仿,又暴露了黑人社区中同样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义甚至黑人种族主义。

除了限知视角,莫里森辅以全知视角从宏观上把握全局。全聚焦视角不仅展示了黑人的生存现状,还隐蔽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种隐蔽的评论方式是全聚焦叙述所特有的。其特点是: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居高临下,通过其叙事眼光或表达方式暗暗地对人物进行权威性的评论,而人物对此一无所知。在某种意义上,叙述者是在与读者暗暗进行交流。在全知视角中,作者莫里森扮演的是隐含的作者的角色。例如,文中的这段描述:建镇伊始,泽凯里亚・摩根就立下了镇训镇规,然而“这些文字究竟从何而来,他不得而知,或许是他听来的,编造的,或许人家给他吹过耳边风……从此,刻在炉罩帽上的文字成了左右鲁比镇人言行的唯一标准。起初,这些文字保佑过他们……后来竟束缚了他们,最后则宣判他们迷失了”。读者很难觉察,这个声音实际上是作者的声音。将这种叙事的声音巧妙地隐蔽地介入,体现了莫里森高超的叙事技巧。

通过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相互交错的流动性叙事方式,《天堂》打破了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线性的叙事结构:在故事的来龙去脉上,作者跨越了时空界限,将无数生活片段任意转换交迭,从而把许多零碎、孤立的记忆和印象交织组合在一起。由于视角一词本身就蕴涵着情感倾向和意识形态,作者选用什么样的叙述视角必定有相应的审美思想在作指导。所以,通过叙述层反映出来的作者的眼光和心理倾向与主题意义和审美效果是密切相联的。莫里森将历史和现实时间相互切割和渗透,把鲁比镇的困惑和思考展现在读者面前,并把人物的个人遭遇上升到民族命运的高度,使小说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

三 隐喻叙事语言

黑人文学理论家盖茨认为,美国黑人文学最普遍、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比喻性。而莫里森的小说《天堂》是充满隐喻的文本,在叙述上具有鲜明的黑人文学特色。

小说《天堂》共分九章,每章都以一位女性命名,这九位女性构成小说纵横相连的女性世界。在《圣经》里,天堂共分九级,并由九位花颜玉色的仙女统辖。这九位天堂中的仙女,有着纯洁的心灵。那么,修道院中的这些“仙子”怎会遭到凶残的屠杀呢?作者借这一隐喻,设立了谜团,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施暴男子的强烈痛斥。

隐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精练,短短的一个词或词语往往能表达一系列的含义,引起听话者对整个相关事件和语境的联想。如《天堂》中,作者刻意安排了修道院这一隐喻场景。如果说修道院是“女儿国”,那么康索雷塔就是“女儿国”的领袖,她身上有着圣母般的慈爱和宽容,她收留了玛维丝、葛雷丝、塞妮卡、迪薇等漂泊者。对于这些漂泊者而言,修道院是她们的“伊甸园”,她们能在修道院这所人生的驿站找到快乐和安宁。同时,修道院门前的那条小路暗喻了人生之旅。而院子里生机勃勃、自由生长的植物喻指了女修道院毫无禁闭、自由自在的氛围,成熟的瓜果暗示着她们辛勤的劳作与自给自足的丰盈状态。然而,对于鲁比镇的男子而言,修道院是堕落罪恶之源,修道院的女子则是“叛逆的夏娃”和“罪恶的羔羊”。小说对这一隐喻场景男女的对立认知,揭示了男子主义观念和女子渴望自由平等意识的冲突。

而莫里森笔下的鲁镇,在镇民的眼中是一片纯洁的乐土,是他们的天堂。小说中的黑人男子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肩负着在荒野中重建伊甸园和捍卫其纯洁性的使命。鲁镇是父权社会的缩影,而修道院是女子的圣殿。作者通过这两个隐喻性场景的对比,再次凸显了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主题。

《天堂》以大海结尾,寓意颇深:“大海在轻声低吟,一位皮肤黝黑的女人唱着歌,身旁坐着另一位年轻女人,她把头靠在唱歌女人的膝上。”大海是自由和博爱的化身,承载着生命之舟经历了种种颠簸和苦难的洗礼,最终抵达希望的港湾。而船上的两女子,在历经磨难后,相互扶持,重燃回到伊甸园的希望。

《天堂》无疑是非凡的,因为它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震撼人心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空是交错多维的,人物是敏感而丰富的,叙述语言是诗意而多变的。莫里森通过巧妙的叙事时间的叠织,使小说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立体网络图式;通过交替视角的叙述,充分发挥了不同叙事视角的优势,使小说叙述生动活泼,增加了作品的容量;隐喻语言的运用,表达了作品的深层主题及作者深邃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托妮・莫里森,王友轩译:《娇女》,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 Morrison,Toni.Paradise.New York:Penguin Putnam Inc,1999.

[4] Percy Lubbock.The Novels and Tales of Henry James:The Ivory Tower,2010.

[5] Genette,G.(1980).Narrative discourse.Trans.J.E.Lewin.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6] Gates,Henry Louis,Jr.McKay,Nellie Y(1996).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First ed.).W.W.Norton.

[7]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叙事文章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阅读技巧

一、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注重积累

想要提高记叙文阅读成绩,教师要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课外阅读读物作为基础,因为在一些记叙文题目中,需要运用到学生的课外知识。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增加一些课外阅读。

(一)注重教材,提高基础

有人会说教材中的内容跟提高记叙文阅读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想要提高记叙文阅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记叙文题目中都需要用到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使得学生打好基础,促进学生的记叙文水平得到提高。

(二)增加课外阅读,增加积累

课外阅读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增加课外阅读,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叙文水平。例如: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进行阅读,课外阅读的读物教师可以不进行硬性规定,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喜好进行购买课外读物,并对其进行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可以进行运用。

二、增加语文阅读技巧,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一)文章结构上的技巧

1.问文章体裁:此文的体裁为记叙文。这是一个固定套路,要求学生对这句话进行记忆并且运用。2.问文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过程、结果。3.问文章的内容:题目问文章内容的方式一般是这样的,此文的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而针对于这些问题,可以这样进行回答:此文记叙了……的故事(事件的起因、经过、过程)这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表现了(赞美了,批判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4.问层次的划分:层次的划分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展进行划分。5.问记叙的线索及其作用:首先要找出全文的核心人物、次要人物,核心事件、次要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线索的作用学生只要记住这句话即可,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人物和事件联系在一起,使文章调理清晰、层次清晰。6.问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晰。倒叙作用:产生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1]。插叙作用:起到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二)文章手法上的技巧1.问语言特色:可以利用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简洁凝练,准确严密,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节奏感强,必须结合语句分析,语言生动、鲜明,富有形象性,充满感情色彩。2.问写作手法:一般问写作手法的题目中有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开门见山、托物言志、侧面烘托、虚实结合等等3.问修辞手法作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的特点。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性格、形象,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夸张手法:突出本质,给读者鲜明的印象[2]。排比手法:节奏鲜明,语势增强,增加文章感染力。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人思考。4.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要联系词语的原本意义,同时根据文章,结合语境,及其指代的具体内容。……该词语的原意为……在文中的意义为……,起到……的作用。记叙文的技巧远远不止这些,这只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可以自己购买参考书,或者上网进行查询并且进行记录,在记录下后,学生也要进行适当的背诵,将其运用到题目当中。

叙事文章范文8

20世纪以来,由于时代、政治等因素,学术研究也参与了百年来的文化建构乃至意识形态建构,这使明清章回小说的研究走上了一条“以现行意识形态解读作品”的途径;而大量套用外来文学理论(尤其是西方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也成为百年来古典小说研究的时髦路数。这种缺乏对古典小说作品“同情之理解”的态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对明清章回小说(其中尤以明清章回小说“六大奇书”为代表)的误读,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分。因此,如何发掘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自身的民族传统,已成为当今古典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当务之急。吴光正先生《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一著,正是立足于民族文化本位立场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全书的论述中,吴先生采取了“破”、“立”结合的方式。所“破”者,乃是20世纪以来的以现行价值观念(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粗扰文学研究、长期“搬运”或“套用”西方文艺理论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研究思路与尴尬现状;所“立”者,乃着意于重建明清章回小说的阐释空间和个性空间,恢复明清章回小说创作意图的本来面目,从而凸显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特质,建立符合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叙事理论。因此,“叙事学”乃是吴先生所运用的方式,他真正的目的,在还原解读明清章回小说、复归民族文学文化传统。吴先生认为,神道设教的民族叙事传统早已内化为明清章回小说作家创作时的一种下意识,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恰恰表现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叙事的基本元素:明清小说作家成功地借助宗教神话的叙事手段和修辞手段来进行艺术构思和修辞编码;他们利用宗教描写来搭建时空架构,结构故事情节,确立叙事权威,传达创作意图,预设情节走向,完成人物设计;儒、道、释三教的叙事传统和叙事要素均自由驱遣于作家的笔端②。

本着这样的思想理路,论著对明清章回小说“六大奇书”进行了深入的、符合本民族传统的分析和解读。吴先生着力于阐发小说作者的创作心态,因为这对小说文本意蕴、人物形象甚至小说版本等诸多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论著首先分析了《西游记》。在典型理论的影响下,一些研究者认为“取真经全靠美猴王”、“真经就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上”,由此认定孙悟空为《西游记》的第一主人公。吴先生通过对《西游记》中宗教叙事的分析,指出孙悟空降妖“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赎罪”;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则有自我修行和点化唐僧的双重意义;而孙悟空所具有的赎罪者、修行者和叙事者的三重身份又都从属于唐僧的心性修炼。唐僧才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唐僧的心性修炼体现了作者对《西游记》的整体构思。在论著的第七章,吴先生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利用宗教叙事完成了情节架构、人物设计,确立了多元的叙事权威,传达刻骨铭心的生命意识的同时,“又成功地将诗性叙事嫁接到小说叙事中,用抒情文学的资源、笔法来写小说,为生命意识的传达创造了诗情画意般的境界,诗性叙事令《红楼梦》有别于通俗小说而成为抒情体小说的经典”。正是这种对明清章回小说作者创作心态的准确把握和对传统小说中宗教叙事的深入挖掘,使吴先生找到了一个欣赏并审视传统文学的新视角。

“生成语境”对分析小说文本内部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十分重要,它更能体现小说作品所代表

叙事文章范文9

作为一名成熟的作家,莫里森非常擅长各种叙事技巧的运用。与前几部作品一样,莫里森在《慈悲》中对叙事视角做出了精心的安排,对于文本意义的阐释和叙述效果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基数章的内聚焦叙述

叙事视角,又称叙事聚焦,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胡亚敏,P16)。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小说的叙事视角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传统小说常采用非聚焦型,即全知视角,叙述者如上帝一般可以观察到故事的全部。而《慈悲》采用的是多重复合视角,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换叙事聚焦。

小说共分为十二章。基数章以故事主人公弗罗伦斯为聚焦者,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现在时,以铁匠为叙述对象,进行内聚焦叙述。在这部分叙述中,读者借弗罗伦斯的感官去看、听和思考,首先实现了叙事的视野限制。弗罗伦斯认为自己是被母亲抛弃的,这一经历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直到最后一章母亲道出事情的原委,我们才跟随叙述者了解了“慈悲”的含义。莫里森对内聚焦限定性功能的充分发挥,制造了悬念,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叙事张力。另一方面内聚焦叙事使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被充分敞开,使她漫无边际的思绪和激烈的内心冲突跃然纸上。对铁匠的痴迷,在荒野中的恐惧,被铁匠抛弃后的决绝,都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看?你是对的。我妈妈也是对的。我变得荒芜了可我还是弗罗伦斯。完整的。不被原谅。不原谅。不要怜悯我,亲爱的。一点也不要。听到了吗?奴隶。自由的。我继续下去。”(Morrison,P161)这段话是佛罗伦斯离开铁匠后的一段内心独白。它带我们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体会她在两次被抛弃后,痛苦挣扎着走向独立。此时她的梦已破碎,在彻底的绝望中,伴随着刻骨铭心的疼痛,纯真已离她远去,她不会再天真地追寻爱,她已被迫变得独立和坚强,变成一名内心自由的奴隶。

二.偶数章的外聚焦叙述和视角变异

小说的偶数章节(第十二章除外)分别叙述了雅克布、莉娜、瑞贝卡、莎罗、两位白人契约劳工的经历。每章以一个人物的经历为核心,采用第三人称过去时的写法,以摄像机般的外聚焦型叙述,从不同角度讲述同一故事、同一批人,形成了生动流变的叙事风格,提供了一种复合视角的开放式叙述空间,使本文充满了极强的诠释张力。在这几章的叙述中,外聚焦的摄像机不但客观的记录下人物的行动和客观环境,更常常闯入人物意识,突破了单一的聚焦方式,实现了视角的变异。以莎罗为核心的第八章很好的体现了第三人称外聚焦为主,穿插内聚焦视角变异的叙述优势。莎罗从海难中死里逃生,作者使观察者置身于人物之外,客观的描述了事情经过。“两个人都被卷入深水中,两个都尽力踩水直到寒冷征服了她们的意识,他们不再朝岸边而是向着地平线游去。非常幸运,因为她们进入了正朝海岸冲去的小潮,被冲进了海边的一条河中。”(Morrison,P117)此时莎罗已陷入昏迷,因此用内聚焦介绍莎罗经历中的这一重要背景是不容易实现的,而外聚焦则可以方便的对此进行叙述。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莎罗开始逃避现实,拒绝与他人沟通。她的人格分裂出一个叫“特温”的女孩,在她的幻想中这个女孩与她形影不离。在别人眼中,莎罗是终日少言寡语神情恍惚的怪胎。莫里森在处理这部分叙事时,采用了视角的变异,使读者进入莎罗的内心世界,融入莎罗的思想,充分理解她从精神分裂到人格整合的过程。

三.第十二章的内聚焦叙述

第十二章独立于前面的章节,自成体系。这部分采取了内聚焦的叙事手法,从佛罗伦斯母亲的视角,以第一人称过去时讲述她祈求雅克布带走弗罗伦斯的原因。直到此时读者才得知,母亲将亲生女儿“抛弃”,目的是保护女儿不受性侵害之苦。对弗罗伦斯造成巨大伤害的经历,竟是一种“慈悲”之举。“一个机会,我想。那里没有保护但会不同。你穿着那双鞋子站在那,高个子男人笑着说要带走我抵债。我知道主人不会让他带走我。我说你。带走你,我的女儿。因为我看到高个子男人把你当做人类的孩子,而不是八块碎片。我跪在他面前。期待奇迹。他说好。”(Morrison,P166)在这一章节,内聚焦的叙事手法再次彰显了它的优势,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直观的感受到母亲为保护女儿而抛弃女儿的无奈和痛苦,以及对女儿的理解的期待。在直抒胸臆的叙事中,读者与叙述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和共情,小说的主题得以凸显。

《慈悲》叙事视角的选择,暗含着莫里森的立场和态度,影响着读者对小说中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和评价,读者不自觉地从所选择的视角进入文本,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内心世界。莫里森采用内聚焦与外聚焦交叉结合的叙事手法,使故事的讲述跌宕起伏、摄人心魄,将人们带入对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Morrison,Toni.2008.A Mercy [M]. 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

叙事文章范文10

“叙事点睛”类散文,属于“叙事散文”的一种。这类散文一般先对生活片段、场景或故事进行描写,通过叙事抒发作者的所思所感,再水到渠成地揭示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点睛式地升华文章的主题。要写好这类文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开头选好结构。“叙事点睛”类散文一般有两种结构:一事理和多事理。“一事理”即文章只对一个故事进行详细叙述并阐明道理;“多事理”是可通过叙述多件事来反映社会的多种现象和多种哲理认识。在写作中采用“多事理”的结构要注意:一是围绕中心,安排线索;二是过渡要自然平稳,有机结合。行文时可夹叙夹议,但议论要精练,为结尾提供主旨服务。

二、过程注意叙事。写“叙事点睛”类散文时,可叙述生活故事,也可叙述以往积累的素材。

如果叙述的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就要做到条理清晰,有详有略。如学生作文《一次成功的把握》,文章以“我与玲玲交往”为线索,讲述了几次不同交往的经过,条理清晰,叙事完整,通过一事一物,表达“只要把握好青春,希望、阳光就属于我,我就拥有一份灿烂和辉煌!让青春无悔,让青春闪光,让青春的风铃奏成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的主题。

如果叙述的故事是积累的素材或听闻的故事,则要注意叙述的事情要有生动的细节,甚至要有合理、丰富的想象,将素材当成故事讲给读者,千万不能以议代叙,要交代清楚环境、人物、故事情节等要素,将记叙文的特征凸现出来。

三、结尾“道理”点睛。“叙事点睛”类散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故事形象说理,所以最后的主旨提炼很关键,要展示全文的中心和焦点。

写作时,主旨的获得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某件事或某些事中感悟到生活哲理,如学生作文《拔草记》的结尾:“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的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生活中的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吃苦,会让人更加坚强!今天我总算品尝到了其中的滋味。”文章的结尾通过议论点明了主题,给人以启发。

第二种是根据主题需要,组合自己所储备的素材或生活经历,最终以事件阐明道理。请看下面的例子,以“善良”为话题,作者叙述故事:“柯曼医生要在雨天的深夜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去抢救一位危重病人,可他的车灯坏了。面对漆黑的雨夜,他还是毅然发动了汽车。当他摸黑驶出院子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原来,对柯曼医生的汽车声音极为熟悉的附近居民,刹那间全都打开了窗户,灯光把道路照得通明。柯曼医生行驶在一片光明中。”只讲故事,表意略显含蓄,作者在结尾敲出了读者心中的感动和感悟:“善良是危难时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的一双帮扶的手,是在你走投无路时向你坦然敞开的门。都来做善良的人吧,要知道,多一个善良的人,这世界便会多一份温暖;多一颗善良的心,人类便会多一份福祉。”

叙事文章范文11

如何变换叙事的节奏呢?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整记叙顺序

常用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在写记叙文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顺叙,即根据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地交代出来。为了增加文章的吸引力,使记叙富有变化,可以对记叙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采用倒叙,在文章的开头部分通过设置疑问或制造矛盾冲突,留下悬念,故意吊读者的“胃口”,让读者产生急欲一读的心理。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先声夺人、波澜起伏、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又如,在顺叙的过程中,采用插叙的方式,补充、交代或说明相关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富有变化,也可以使叙述更充分、文章的内容更充实、结构更紧凑。-

二、详尽的描写

在叙述中加入详尽的描写,也能使叙事节奏发生改变,使文章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1.在写人物的语言时,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动作、心理。

[例1]“我……对呀,我怎么就忘了呢?”妈妈不好意思地说。

句中的“不好意思”,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人物说话时的表情。

[例2]妈妈只是微微一笑,说:“你爸爸今晚加班,过一会儿才能回来。”

这“微微一笑”也是人物说话时的表情。

大家不妨将没有描写人物表情的句子拿来与之作一下比较。这个句子就是:

妈妈说:“你爸爸今晚加班,过一会儿才能回来。”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没有写人物表情的句子,其刻画的人物形象要显得呆板、单调多了。

[例3]“你还不够自由吗?”老师惊讶地说。 “惊讶”是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例4]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女儿,明天好好考。”

“拍了拍”是人物说话时的动作。

[例5]“什么,什么,我偷您钱干吗?”我忙着澄清。

“忙着澄清”反映出人物说话时急切的心情。

把人物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动作、心理写生动,可以让读者对人物对话时的情景有更具体的了解。这样写,既使叙事的节奏发生了变化,也把人物的语言写活了,从而自然增强了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2.插人恰当的环境描写。

在叙事的过程中如能恰当地描写环境,可以很好地渲染气氛,从而使叙事节奏发生改变。

[例6]天啊!我昨天随便对妈妈说的话,她却当了真。外面的雪越来越大,妈妈会去哪里呢?

妈妈因为误会而外出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不由得紧张地向外张望。“外面的雪越来越大”这一环境描写,很自然地表现出“我”的心理,从而为下文写“我”为妈妈担心而出去找妈妈作了很好的铺垫、渲染。

3.进行细腻的心理描写。

[例7]爸爸一把抢过话筒,边挂电话,边着急地说:“你妈要是这会儿来电话怎么办?”哦,爸爸在为妈妈牵肠挂肚呢!

“哦,爸爸在为妈妈牵肠挂肚呢!”,写出了自己在看到爸爸的举动及听到爸爸的话之后的感受。

事实上,在看到人物的行动或是听到人物的语言时,人们或多或少总会有些自己的感受。在文中适当地写些人物的感受,文章的叙事节奏也会发生变化。

三、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使语言鲜活、生动,还能很好地改变叙述节奏,使文章曲折动人。

1.运用设问、反问

设问能引人注意,反问则能加强语气。在叙事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设问、反问,其节奏自然会产生变化。

[例8]啊?才考了94分!可英语题一点也不难。我怎么才考了这点分呢?

“啊?才考了94分!”这是设问。“我怎么才考了这点分呢?”这是反问。通过这样的设问和反问,将自己听到英语分数时的失望和难以置信的心理表现得生动逼真。

2.运用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在叙事的过程中运用反复,能使要强调的内容更加突出。一次反复的过程,也就是一次叙事节奏发生变化的过程。

[例9]

朋友,别急!

难道你没有看见老师无奈地摇头吗?

朋友,别急!

难道你没有发现那一直站着的叔叔是位残疾人吗?

这里,作者通过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自己深情规劝的一片苦心跃然纸上。

④、变换人称

写记叙文用得最多的是第一人称,其好处是能突出叙事的真实性,便于抒感。有时,为了增强叙事的吸引力,我们还可以灵活地运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例10]

上初中了,我们班竞选班干部,自幼便当班长的我没被选上,心中有些失落,再加上一些闲言碎语的催化,好强的我在军训的第二天回家时便泪流满面。了解我的您猜到其中的原因,生气地对我说:“没选上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就拿成绩去争回来。”一语惊醒梦中人,当选班长需要过硬的成绩。不服输的我在连考三次第一之后,终于凭实力赢得了这一职位。

我怕是离不开您了,母亲。您的目光赐与我勇气、动力,您的动作让我学会如何做到行为得体,您的话语为我指引方向。

在这个例子中,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用对话的形式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表现出“我”对母亲的依赖和敬佩。

五、抑扬结合

“抑”是贬抑、批评的意思,“扬”是褒扬、赞美的意思。在抑扬结合的过程中,利用褒抑之间的反差,或先抑后扬、以抑衬扬,或先扬后抑、以扬衬抑,使要“扬”或“抑”的内容更加突出、更有力量,叙述也显得跌宕多姿,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比如一位考生在题为“珍惜所拥有的亲情”的佳作中,就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作者表面上是写自己“不愿回家”“不想回家”“不敢回家”,实际上是从这三个方面多角度地来表现自己想家,表达对紊情的理解与珍惜。抑的是假意,扬的是真情。这样写,把司空见惯的亲情写出了变化,不落俗套,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六、运用强调段、过渡段

强调段着眼的是内容,能使事件的进程作短暂的“停留”;而过渡段则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能运用好强调段、过渡段,就能让事件的进程起伏变化。当然,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将强调段和过渡段合二为一。

[例11]可惜的是,如此滋味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电话就让它烟消云散。

叙事文章范文12

关键词:伍慧明 《骨》 叙事时间 频率 时距

作为新生代华裔美国作家,伍慧明历经十年心血完成了她的处女作《骨》,也因此赢得了许多荣誉,成为继汤婷婷、谭恩美之后华裔美国文学的后起之秀。

伍慧明生于1957年,她在美国的华人区长大,在家里讲广东话,后来就读于cumberland presbyteria学校。正像小说《骨》里的大女儿莱拉一样,伍慧明总是帮助自己的母亲做许多事以维持生计。伍慧明的母亲是个裁缝,所缝制的衣服各式各样,从鲜艳印花的迷你裙到紫色的笑脸T恤,什么都有。也和莱拉一样,伍慧明和她母亲的关系很好,常与母亲交流。伍慧明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并于1984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从1989年起,她一直生活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在那里她一边做女招待以维持生计,一边为《骨》的创作写下许多草稿。

《骨》讲述了生长在美国洛杉矶华人区的三姐妹的故事。故事中人人皆知的事件是,这家的二女儿安娜从南屏苑跳楼自杀。小说讲述了大姐莱拉――故事的叙述者,和她的母亲、继父以及妹妹面对安娜的死内心的自责及苦苦挣扎。母亲认为安娜的死是她和老板的私情带来的厄运。父亲利昂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他没有履行承诺,把祖父的骨灰送回中国。姐姐确信如果他们能够和安娜沟通交流,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当然这些解释都不能让人满意。当莱拉的记忆重现这个家庭的生活和那一连串导致安娜跳楼自尽的事情时,原本谜一样的故事才慢慢浮出水面。

一、热奈特的叙事理论

杰拉德・热奈特是法国叙事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叙事时间理论涵盖了叙事时序、叙事频率和叙事时距等方面。

他认为,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相对关系决定了话语的时序。总的说来,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称作倒错,有前倒错和后倒错两种情况。

此外,不对等还体现在叙事频率上。热奈特将叙事频率分为单一叙事、重复叙述和迭代叙述。

叙事时距是热奈特提出的又一概念,由故事时间长度和话语长度决定。时距分为概要、场景、停顿和省略。

二、非线性时序

热奈特认为:“研究叙事时序就是研究叙事中事件或时间排列顺序同故事发展顺序的对应关系。”[1]35他把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不一致称为“时间倒错”。前倒错是对“即将要发生的事件的叙述”;后倒错则是对“前不久发生的事件的叙述”。[1]40

《骨》类似于大女儿莱拉的回忆录,只是这种回忆不是线性的,而是交错在一起,复杂且令人迷惑。《骨》由十四章组成。前十一章为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安娜葬礼后、葬礼上以及葬礼前的事情;而十二到十四章为第二部分,讲述发生在安娜自杀之前的事情。前十一章又可以分为两节,第一到八章是距离安娜死后一段时间内的事情,为第一节;而第九到十一章是安娜刚死期间的事情,为第二节。所以小说的顺序是按安娜死后一段时间(第一章到第八章)、安娜刚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和安娜死前(第十二章到十四章)这样一个倒叙的时间展开的。读者在叙述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回到过去,回到安娜自杀的时候。

此外,前八章的时间顺序是不清楚也不合逻辑的。第一章主要讲了莱拉和梅森结婚,莱拉回家想把这件事告诉她的父母。第二章讲了安娜死后母亲在三妹尼娜的陪同下回到香港。第三章讲了莱拉的尴尬处境―她在家和梅森之间往来奔波以及梅森对此强烈的不满。第四章讲了莱拉的父母在安娜死后的极度悲哀,母亲和父亲利昂不停地争吵,利昂也为此离开家搬进了老年公寓。母亲为她和老板的事感到羞愧难当,利昂则把安娜之死归结为他的食言,没有把梁爷爷的骨灰送回中国。第五章讲到了利昂失败的往事。第六章是关于利昂的第四十一次航海之行。安娜死后,利昂表现得很暴躁,他责怪每个人,搬到外面住,他找不到可以使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因此,他选择了大海。返航后,他也没有回家。第七章讲述了利昂来到墓地去寻找梁爷爷的骨灰。不幸的是,由于墓地租金到期,梁爷爷的骨灰已被移走并不知去向。第八章又回到了母亲的香港之行。可以说前八章的时间安排看上去更像是倒叙,也就是说,它们都发生在安娜死后和莱拉婚后,但每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我们却无从知道。这里的时间安排是断续的。

整部小说中,除了每一章节中都有的倒叙外,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常规的叙事时间也是向前推进的,但有时,叙述者会停下来倒叙,回忆起一些过去的事情。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开篇讲了莱拉从纽约回到家中,想要把她结婚的事情告诉母亲和继父利昂。莱拉的二妹安娜此时刚从南屏苑的十三层上跳楼自尽。安娜死后,利昂就从鲑鱼巷的家搬到老年公寓去住。由于没有在公寓找到利昂,莱拉就到外面四处去找。叙述者莱拉开始倒叙去回忆利昂来美国之前的事以及利昂的好朋友尤丽金的一些事:

“尤丽金被挤在四层人群里面,我用力拨开人群挤了进去。他是利昂的那些朋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他们是在开往美国的‘林肯’号轮船上认识的。利昂那时十四岁,尤丽金十八岁,但是伪造的证件上他们都比实际年龄大好几岁。在长途旅程中,他们互相帮忙,背诵他们各自在文件上写的身世:利昂是萨克拉门托一个工人的第四个儿子,他的老家在广东开平,他母亲裹着小脚。尤丽金是旧金山一个鞋匠的儿子,家里有十几间房子,养的牲畜有一头牛,两只猪,还有许多鸡。他哥哥是蒙特利的一个渔夫,弟弟在旧金山和父亲一起干活。”[2]9

为了通过天使岛的移民审查,利昂不得不背会伪造身份证件上的每个细节,包括家庭住址以及家里养了多少头猪。通过这些回忆,利昂这个人物的形象变得愈加丰满,而且引出了书中一句利昂信奉的至理名言:“在这个国家里,纸张比血液还贵。”[2]9对于利昂,一张纸,哪怕是一份求职拒绝信也是重要的,也值得保存。这使得莱拉以后能够发现他入伍被拒绝、出租公寓被拒绝,甚至于普通求职也被拒绝的秘密所在,从而揭示了利昂“没有获得机会圆不完整和破碎的梦想”[2]9的原因。另外,纸也是一种记录事情作为回忆的有效方式,正如莱拉所说:“我所拥有的就是这些记忆,所以我想把它们全都保留下来。”“记忆过去给现在以力量。”[2]61这也正是作者写作这部小说的深意吧!这种倒叙的写作方式,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利昂的消息,另一方面使小说主题得以加强。

碎片式的回忆构成了《骨》的叙事结构。回忆成为掌控时间的发条,时间不再是无意识的客观存在。正如莱拉的感触一样,“在我的脑海中,安娜跳楼前后那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都模糊不清了。一切发生得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时间似乎是被什么东西猛地向前推了一下,又像是突然被拉住了”。[2]122

安娜的死因一直是个谜,读者只能从莱拉记忆的碎片中了解安娜与男朋友奥斯瓦尔多最终没能在一起的原因:奥斯瓦尔多的父亲是利昂的洗衣店的合伙人,赔光了利昂的血汗钱,失去了利昂一家的信任。在利昂的强烈要求下,安娜不得不遵照父亲的意思离开自己的爱人,并最终葬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通过以上的倒叙以及作者补充进来的材料,我们看到:《骨》关注的中国第一代移民与他们生长在美国的后代之间的矛盾与和解:一方面要求承认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美国文化,另一方面要求承认他们的中国文化传统。它强烈地暗示了安娜的自杀与对华裔美国人的苛求有关,是一种对不同文化期待所做的无能为力的回避。

然而,小说有意回避安娜自杀的原因,花了大量笔墨在过去与现在、中国身份和美国身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上。最后作者把安娜自杀前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放在小说结尾,也是为了强调爱这一永恒主题。因此,在小说的结尾,我们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个家庭走出了安娜自杀的创伤境地:利昂和妈妈开始思想交流;尽管尼娜坚持住在纽约独自生活,至少保持了与家庭的某种交流;甚至已去世的安娜也将继续生活在家庭成员的记忆中。

现代小说多用预叙的写作手法,《骨》也不例外。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就提到了安娜的死,一直到结尾,作者也没有给出安娜跳楼自尽的真正原因。这是一个悬念。一方面,它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因此急切地往下读。另一方面在寻找原因的同时作者将读者引入深刻的思考。在读者亲眼目睹了安娜在服装厂工作的艰辛和利昂一次接一次的失败之后,读者就会意识到对于一个美国移民来说生活是多么不易。希望和现实的冲突在美国是不可避免的,安娜的死是注定了的。由此而引发的自我认同危机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寻求认同感。

三、不同的叙事频率

热奈特所说的叙事频率指的是叙事频率和话语频率的关系。他把二者关系区分出以下三种形式:单一叙事――事件发生一次就叙述一次;重复叙述――事件发生一次但叙述多次;迭代叙述――多次发生的事一次叙述。

在小说《骨》中这三种叙事方法交错相织。大体上来说,故事是由单一叙事编织而成的。除了单一叙事,同样有许多重复叙事――事件只发生了一次但却不止一次被提到。安娜之死就是最佳的例子:在小说的开头,叙述者莱拉就已经提到了她的二妹,安娜的死,在后面的章节中,安娜之死时不时被提到,每件事都与安娜之死有关。这里是重复叙事的写作技巧,莱拉着重强调了安娜之死的重要意义,以及它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创伤。甚至于读者在整部小说中都陷于悲伤的氛围中,我们不禁会去思考这些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安娜致死的原因是什么。

重复叙事之外,读者经常会遇到迭代叙事――多次发生的事件一次叙述。书中有一个典型例子,莱拉叙述道:“私下里我为自己不用和她们一同去而感到高兴,我能感受到妈的心情,感受到她的羞耻和悔恨。回去是为了寻求安慰,而不是为了宴请亲朋好友,向他们炫耀自己幸福的生活。在一片铺满黄金,充满好运的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五年,突然向他们诉说自己在血汗工厂劳作的艰辛,说金山王子变成了癞蛤蟆,说三个女儿中有一个没结婚,一个在哪儿都不在乎,一个死了。我甚至能听到他们沙哑的声音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太惨了!”[2]24这段叙述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在美国的现状和她二十五年来的艰辛生活。每一天每一年她的生活都是一成不变的:拼命地工作,养家糊口。然而叙述者仅仅叙述了一次。一方面,在美国的生活是悲惨的,二十五年的辛苦换来的并不是充满希望的未来,不是幸福的家庭,而是破碎的心灵和破碎的美国之梦;她带回家乡的不是巨大的财富和甜美的微笑,而是痛苦的记忆和一颗疲惫的心。这些情节也映射出母亲这些年所经历的艰难挫折。另一方面,用几句话来总结二十五年的生活也确保了小说语言的简洁。

总而言之,《骨》的叙事频率是不同的。通过这种不同的叙事频率,伍慧明不仅确保了叙事的正常进行,而且还着重强调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确保了小说的简洁明了。

四、不对等时距

除了叙事顺序和叙事频率之外,热奈特提出了时距这一概念,即“对比故事时间以衡量叙事时间长度”。[1]124根据热奈特的理论,常见的时距分为概要、场景、停顿、省略。

概要即“浓缩了叙事的时间使得叙事时间比故事时间短”。[1135伍慧明在小说《骨》中常用到概要。概要从一句话到一段话不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狭小的空间尽可能多地提供给读者一些信息。《骨》的开篇第一段就是一个很好的概要:“我们家有三个女儿。按中国人的标准,这并不是什么幸运的事。在华人区,大家知道我们家的事。外面的人翘着下巴摇着头看着我们。我们自己也听到一些传言。”[2]5这一段有五句话,然而已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家庭中的三个女儿,地点是在华人区,“事实就是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事,一个没有男孩的家庭是不幸的,这预示着我们家的悲剧”,[2]5华人区的传统思想是重男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