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12-13 03:53:26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网络论坛交际成为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各种论坛的每个领域里都渗透着当代大学生留下的观点和痕迹。其内容小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问题,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很多内容对社会、对个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借助网络论坛发表着对所在学校、所在社会的消极态度,给自己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安全。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网络交流的影响,各种生活都带上了网络的烙印。网络交流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即“人—机”交往,这种网络交际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平衡与宣泄,保证心理健康,但这样可能更容易孤立自己,缩小了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范围,对自己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自我主义和崇尚独立的个性,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虚拟的“人际交往”将可以弥补这些欠缺。网络交流可以通过QQ、E-mail、博客和论坛等形式进行,这些形式的进行对大学生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网络交际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际心理进行思考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各种网络交际当中,论坛是最容易被学生选择的交际空间。

一、网络论坛交际及其内涵

网络论坛交际就是指上网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际主要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网络论坛交际占有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很大范围的比例,甚至少数个体借助网络论坛成为名扬全国的“网络红人”。这些现象应该到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时候了。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论坛可能有不同的类别。从论坛交际的方式来看,网络论坛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单向交际,就是浏览各种论坛网页,仔细倾听别人的内心观点,自己不发表观点,通过浏览论坛,达到对自己一些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获得课外知识;另一类显得更重要,就是双向交际,通过跟帖或自己发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产生与别人观点的认同或对立。而从网络论坛指向的范围和内容看,论坛上的话题小的可能指向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空间,如很多大学生借助论坛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看法,评价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情感,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发表关于国家各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经常光顾的论坛就包括区划论坛、经济论坛、城市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方面。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网络论坛交际有利于增加人际交往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而生活中的更多的现实性,使得大学生认为人际空间仍然有着局限,因此,网络论坛就增加了他们的交际空间。网络论坛交际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信息的交流活动,也是促成双方心理相容和心理交换的过程。个性较内向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不易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展露出来,借助网上交际的隐匿性可以把情感、内心世界与大家一同分享。论坛交际也是网络人际交往的一种,在论坛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络论坛交际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传统交际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过小的交际圈制约着大学生创造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网络论坛就突破了这个局限,论坛里的成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寻找各种类型的交际对象,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

同时,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特点,大学生网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打破了交际歧视,在网络论坛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扩大了大学生交际对象的范围。

2·网络论坛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透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不难发现,宣泄对于维护和治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异性情感关系,过多的新要求使当代大学生们承载着太多的生活和情感压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倾听自己的苦恼与烦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而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借助网络论坛进行自由的跟帖或发帖,尽情释放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敢流露的不良情绪和观点,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可能在网友的安慰或鼓励下,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使得心理在新水平下达到新的平衡。

3·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创立论坛主题,将自己的各种主张和情感焦虑公诸于众。由于想得到别人的跟帖与回应,他必须对自己表达的见解和疑虑进行不断加工,实际上最后获得的结果将是利用网络论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并且在跟帖者的内容补充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网上交际获得信息比之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人际交往从全新的对象和交际方式中获取新鲜的思想、丰富的灵感,激发创造的热情。

4·网络论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形成各种良好人格品质。通过网络论坛,一方面,大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更多和自己意见相近,处境相似的网络朋友,逐渐认识到很多顾虑是现有大学生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网友的支持和理解下,逐渐增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信心。同时,由于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大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自信心、能力和创造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人格水平。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沉溺或过多依赖网络论坛可能引起引发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品质。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性,许多大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论坛上非常直接坦率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不乏攻击性。这些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由于在论坛里大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可以相对自由,无须带上人格面具,因此,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交互影响,最后自己也很难判断怎样做才最好,导致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情感焦虑。网络论坛交际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和陶醉感。大学生呆在门户紧闭的寝食或网吧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感觉最安全不过。而且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交际空间,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论坛里隐藏的内容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同时,由于过多的相信网络感情而使得自己对于现实生活难以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焦虑。

2·网络论坛可能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引发人际冲突。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人际信任危机,缩小了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空间。借助于论坛,人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因此,过多的依赖论坛带来的虚荣心,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比网络朋友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对象,从而产生人际信任危机,逐渐忽视了周围的人际群体。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网络人际冲突。网络论坛借助的是人机交流,单向的交流使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言语,引起争执,这样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并可能进一步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会引发实际人际冲突。对于论坛上一些观点的影响,加上自己的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了网络人际冲突,有些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最后变成了攻击与谩骂,这样网络上的情感遭遇可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更加消极的态度,并可能进一步人际冲突。

3·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品质下滑。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不良道德行为。网络论坛牵涉到好多论题,论坛的复杂性可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过多的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可能混淆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出现缺失性道德行为。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受现实规则制约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网络空间中遵循着快乐的原则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甚至形成人格发展的错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还可能造成品德心理扭曲。在虚拟的网络论坛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三、大学生网络论坛交际的引导与教育

(一)从外在因素考虑,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网络管理,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网络论坛交际规范,既要保持网络论坛运行的自由和通畅,又要防止论坛成员彼此之间的行为越轨,造成过度侵害,最好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论坛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删除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论坛交际秩序的相关法规,提高网站主持人及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逐渐形成一套既适合于网络社会、又不破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控制,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

(二)从内在因素考虑,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网络论坛涉及面广,只靠外在的强制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净化论坛内容的根本。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情感观、友谊观,进一步端正人际交往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际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学会调适不良交际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交际技巧,提高个性修养,学会运用合理宣泄法、逆向思维法、情绪转移法、理智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缓解和消除交际中的困扰与障碍,维护其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汪怀君.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2]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2).

[3]孙鹤.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和思考

 

1.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个体,需要具有丰富的人际交往关系,包括校内与教职员工,同学间的交往关系和校外与社会成员、群体间的交往关系。

人际交往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85%靠人际交往和相互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与归属的需要,纳入其需要层次理论并放在重要位置,突显的便是人际交往与和谐的关系。2008年,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做了1500份问卷调查,显示出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代亚洲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的成功公式“成功=知识(30%)+人脉(70%)”中,人际关系(即人脉)也占了70%。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2.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现状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策略和思考,喜欢接触新的事物,孤独,脆弱,竞争,烦恼,奋争,责任似乎成了90后大学生的代言词,他们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他们运用网络沟通信息,但是内心较为空虚。他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渴望通过人际交往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身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但一些大学生并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因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正如一些报道指出的那样,近年来大学生因不会人际交往和沟通导致心理问题,进而走向自杀的人数逐年上升,因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犯罪现象也逐年增加。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一项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对找工作有特别的帮助;有高达34.8%的人通过择业,感到人际交往能力是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上述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将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作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势在必行!

3.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自我中心、自我封闭、控制他人的愿望、讨好与敬畏心理,反抗与嫉妒心理、怀有偏见、过分自卑、过分期待、性情孤僻、敌对与猜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还包括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等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另外,应试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以及高校管理上的疏忽等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1)正确认识自己策略和思考,改善不足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大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的人际交往(基本的社交礼仪等)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多处于学生的交际范围之内,与社会上其他人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代的他们并没有完全的认识自己,或者说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并不改正。他们过分自信,总觉得自己想法多,理想大,孤傲、自尊心强,不愿意去理解接受别人。有些人的想法过于偏激,缺乏坦诚,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而且网络化程度的加强也影响着他们,虚拟世界中的交际也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网络化的交流为大学生现实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竖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网络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规避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过于扩大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却被忽视了。所以,不管作为学校还是家长都应鼓励他们多在现实世界中交流,让其在现实交流中去更多的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只有摆正了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积极给予,用真诚、坦诚和赤诚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适当的人际交往策略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他们处在信息交通发达的时代,网络、电视等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想法颇多,但是部分与现实差距相当大。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抓住现在,更好的把握将来。要在大学阶段策略和思考,自由时间更多的时间里去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人文素养的提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建立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充分的自信,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如果把人际交往比喻为运动的齿轮,那么良好人文素养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更多的懂得宽容、理解,懂得去付出,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他们去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散发更多的人格魅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和吸引力!

(3)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视度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不仅需要学生本人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早已不容忽视,可是现在社会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多数学生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建立人际关系,他们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教育,不能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林林总总的问题。作为高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要努力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他们事业的成功率,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和压力的舒缓。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并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了解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作为学生要把人际关系作为大学里的必修课,主动去了解、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有目的的去培养自己人际关系素质,敞开心扉,取长补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己长,用人格魅力吸引别人策略和思考,从而能更好的建立起牢靠的人际关系网。作为家庭,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也应该担起大学生人及往的重要角色,有目的的去培养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懂得牺牲的品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也应该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氛围,让真诚、互助、友爱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总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时代性,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展望未来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将从更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采用更先进的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EB/OL].(2008-12-22).百度网.

[2]陈龙图.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策略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

[3]王春玥,李楠.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

[4]安洪鹏.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调查[J]. 法制与社会,2009,3.

[5]莫兴文.浅谈人际关系的建立[J]. 科技信息,2007,11.

[6]钟维悦.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J].中国商界,2010,7.

[7]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

[8]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机械出版社,2004.

[9]黄乾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J].教书育人,2007.

[10]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J]. 广州大学学报,2004,4.

[11]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出版社,1989.

[12]卜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5,6.

[13]樊富抿,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王宏维.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2003,6.

[15]张林英,姜雪丽.论人际和谐与人际关系道德[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16]全国十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因为成长环境、独生子女生活习惯、性格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际隐患有不少,宿舍矛盾普遍,时刻困扰着大学生。从清华、北大的铊盐中毒案件到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复旦投毒案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就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距离的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里倾向和相应的行为表现等。 [[1]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3-214.][1]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类型及原因探析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把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分为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与个别人难以相交、感到交往有困难和社交恐惧症五种。

(一)缺少知心朋友

缺少知心朋友这一类型的大学生通常可以和其他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总是感觉缺乏可以真诚交心的朋友,有时候会感觉很孤单或者周围的同学都不理解自己。会有这种感觉是由于一方面某些学生的交友范围过大朋友数量过多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的交往;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一心只忙学习或者大学期间做的兼职过多或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过多,缺乏与周围同学的深入交流。

(二)与他人交往平淡

与他人交往平淡类的大学生一般可以和他人正常交往,但是心里总会感觉交往质量低,自身没有影响力,缺少可以交心的朋友,因此,他们通常难以和其他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这类问题与第一种有相识之处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有一些区别,相对于第一种这类问题相对严重,与他人关系的密切程度也低于第一种。这类同学由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或者沉迷于自己的个人网络世界里等方面而造成与他人交往平淡。

(三)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这类学生表现为与大多数交往良好但与个别同学交往不良,对象可能是同学、室友、或者周围比较近的人,由于与个别同学处理不好关系往往会影响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这类情况是由于与个别同学性格不和或双方在工作、学习等方面存在利益冲突;另外在某些方面对过于优秀同学产生嫉妒的心理也会造成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四)感到交往有困难

交往有困难的大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他人交往。他们的问题就相对比较严重,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有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个性方面存在缺陷,有交往心理障碍自卑、戒备、羞怯等心理。

(五)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严重的社交困难问题,这类大学生与人交往非常敏感、内心害怕,极力避免和他人交流,必须交往时则内心恐惧、紧张、心跳加速,总是处于不安焦虑的状态。[[2] 孙宏艳,交往的天敌_青春期社交恐惧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3(6):10—11.][2]社交恐惧症的产生有心理、家庭、社会、思维和性格方面的原因。其一心理方面,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害怕被别人拒绝、对自己的长相没有信心。其二家庭方面,家长长期限制孩子的自由,使孩子无法接触到外界的事务,处于被压迫的状态, 心灵从而慢慢变得扭曲,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等原因家庭搬迁次数较频繁,父母从小没有时间教他们社会交往的方法;其三是社会原因,自身居住的社会环境比较恶劣与人交往时受过巨大的心灵打击,从此不敢与人交往。其四是思维方式和性格的原因,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自身性格害怕做事出现问题,担心和人交往时会被看出自身的某些缺点也会产生社交恐惧。

二、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认为学习者的行为受其观察学习及榜样示范的影响,主要是解释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这一理论主要由自我、认知调节、观察学习及三元交互强化三大部分构成。[[3]涂钢鹏.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学校德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8):14.][3]

(一)正确自我、认知调节,防止认知偏差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之间复杂互动的产物,理论的焦点集中于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行为受认知的调节和自我调节[[4]韩晓燕,朱晨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2.][4],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偏见和认知偏差。首先防止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一旦产生很难改变,以个人的第一印象去主观臆测他人通常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其次避免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往往比较肤浅具有很大的猜测性,如果把它带入人际交往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最后防止泛化心理,在交往中对他人整体的印象直接关系着对此人具体的认识和评价。人际交往中泛化心理使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交往对象,所以有时候在人际交往中会对交往对象的产生强烈反差,从而对人际交往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该客观的认识交往对象,防止产生认知偏差,以正确的认知为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强调观察学习,塑造榜样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既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后果而学来的,特别强调模式对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4]。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对此首先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应该重视榜样的作用,电视媒体可以制作一些有影响力人物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节目; 其次学校教育可以开设人际关系的课程,教授一些名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老师一直都是同学遵从的对象,因此老师要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最后家庭方面要注意从小就给孩子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注意孩子的择友倾向;大学生受朋辈群体的影响非常巨大,朋友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对自身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要注意选择自己的朋友。

(三)注重三元交互强化,针对行为直接强化

社会学习理论注重三种强化因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学习的影响[][4]。一方面直接强化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学校和家长可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适时进行强化,当他们的人际交往处理比较好时进行奖励强化,增强他们交际的信心。另一方面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家庭、学校可以组织有社交困难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通过对其同伴表现突出者的行为进行强化从而使其社交行为得到强化;最后自我强化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可以明确设立一些社交行为标准,大学生以此为基础对其社交行为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明确自己的社会交往的良好程度。

三、结语

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部分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它不是一一对应的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各个类型,而是解决各类型人际交往问题都需要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多元化社会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3-214.

[2] 孙宏艳,交往的天敌_青春期社交恐惧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3(6):10—11.

[3]涂钢鹏.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学校德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人际交往;符号互动理论一、引言

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于1934年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中自我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媒介是具有意义的“符号”,而各种符号(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像等)是心灵、自我和社会三者形成、变化和作用的工具。[1]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情境下的符号互动理论有了全新的意义。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使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极大增强了媒体对人际间互动符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是最快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在虚拟网络平台上将代表自己的角色与状态的符号传播出去,以获得其他个体对自己的态度,从而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在网络情境下,个体之间的互动就是符号的互动,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所传递的符号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多元和立体。因此,本文将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研究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013年3月-4月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97份。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比例为51%,女生比例为49%;文科学生比例为61%,理科学生比例为39%;高中期间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比例为74%;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为76%。

2.测量工具

大学生多媒体与人际交往量表共30个项目。测量目的是要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途径,使用新媒体主观倾向以及使用新媒体效果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使用新媒体效果主要指使用新媒体后主观感受是快乐还是觉得浪费时间,能否增加信息量,能否扩大交友面,能否交到知心朋友以及是否有助于情绪宣泄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量表的前22个项目采用Likert五级评分,主要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观倾向以及使用新媒体效果;量表的23-28这六个项目为单项选题,主要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途径;量表的最后两个项目为开放式题目,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下人际交往的看法。

3.深入访谈

对典型被试如基本不太使用新媒体交往的学生和过于依赖新媒体交往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研究结果

1.多数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交友,交往的朋友多为现实中认识的

根据研究结果(见图1)计算得出,只有22.9%的大学生对使用新媒体的交友方式失去兴趣;17.2%的大学生讨厌非面对面的交友方式。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热衷于采用新媒体的交友方式,认为使用新媒体的确能使人际交往范围得以扩大,但却难以交到知心朋友。根据调查结果(见图2)发现,90.23%的大学生喜欢利用微博或其他网络方式了解朋友们的状况,而且交往的朋友大多为现实中真正认识的。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使用新媒体的交友方式持支持态度,并且人际交往的对象大多为现实中认识的,而非不认识的陌生人。

图1大学生对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态度图2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途径

2.QQ和微博是大学生使用的主要新媒体,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娱乐

・教师与学生・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8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进行人际交往使用的新媒体主要是QQ和微博,其次是微信,博客的使用量最少。他们多数偏好在QQ和微博上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感想。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其次才是浏览新闻和完成作业。结果见图3。图3大学生使用的主要新媒体及使用目的3.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交友,其动机多是出于结交异性

性别差异对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交往的看法有实质性的差别。从图4看出,男女生对于利用新媒体了解信息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多数男生认为自己并未从微博上了解到实质的东西,而女生则较多认为可以从朋友的微博中了解到信息。在交友方面,男生比女生更认为自己能通过新媒体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更倾向于网络交友。这也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独自宅在宿舍玩电脑和手机相关。因此,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认为自己的交友范围会通过新媒体而扩大。根据这个分析结果,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访谈调研,得出结果是: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利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动机更多是出于结交异性。

图4不同性别对使用新媒体交往的看法差异 4.曾担任班干部、城市生源的学生和理科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交友

本研究显示,在高中期间担任过班干部以及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去了解朋友们的状况(见图5)。高中期间的学科类型对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交往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学校信息,这是因为理科生比文科生对电脑技术、网络的熟悉程度更高。

图5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生源地对使用新媒体交往的看法差别 5.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种类、意愿、感受、信息量、交友面和表达看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本研究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种类、意愿、获取的信息量、交友面和表达看法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指标之间在0.01水平上(双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具体的相关指数参照表1。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途径种类越丰富,他们就越偏好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正面情绪效用(快乐)越大,学生交友面也会越广,他们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更具有主动性。同时,越喜欢使用新媒体交往的大学生,越认为通过新媒体难以结交到真正的知心朋友。究其原因,这与交友面增大有关。人际交往数量的增加,使得结交知心朋友的机会和精力减少。

表1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使用意愿快乐交友面表达看法浪费时间难以交

知心朋友新媒体的种类.291**.247**.302**.220**使用新媒体的

意愿.269**.514**.442**.424**感受的快乐.281**.228**获取的信息量.283**.209**.393**交友面.406**.151**.549**表达看法.277**

注:**表示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1.新媒体搭建了大学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虚拟平台

新媒体中的QQ、微博、微信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等优点,正好切合了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精力充沛的特点,对大学生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2]因此多数大学生偏好在QQ、微博、微信上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感想。借助新媒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获取的符号信息更丰富、更形象,使人际交往更具生机与活力。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找到兴趣相投的同类型群体,从而获得归属感,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喜悦、痛苦和孤独进行宣泄,寻求得到朋友的认同、支持和共鸣。借助新媒体的人际交往,取消了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文化、民族、职业、收入、身份等差别,名字、语言和行为都不过是一串串符号而已,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具有平等性和广泛性。

2.新媒体可以扩大人际交往面,却没有提高人际间的信任度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个体在符号的传播、互动过程中寻求自我定位、认知社会、认知世界。借助新媒体,一方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大学生维护和强化原有的人际交往圈创造条件。即使不在同一地方学习生活,学生间也可以时刻保持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广泛性和无界限可以轻易地超越国界、民族、时空的差异,使大学生互动交往的对象为“地球村上的所有居民”,为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认识新朋友、扩大交往面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因此,新媒体极大地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

在网络情境下,个体可以在完全虚拟的环境下扮演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既可以是真实的自我,也可以是虚构的自我。因此新媒体所传递的符号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新媒体传递的符号所负载的声音、文字和图像信息构成了一个不确定性的拟态情境,大学生在交往中将面临着筛选、消化和接受更多的符号,这给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自我实现增加了难度。因此,多数大学生认为使用新媒体的确能使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但难以交到知心朋友。

3.大学生个体特性会影响其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大学生的性别、生源类别、学科类别和担任学生干部经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交友,一方面,在电脑、网络、手机的使用能力上,男生比女生的动手能力强,他们可以驾轻就熟地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另一方面,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男生在交谈、待人接物、异往方面往往弱于女生,而通过新媒体的人际交往只需通过符号的传递就可进行交往,可以忽略了语言、表达、自信心等方面的限制,所以更能得到男生的青睐,男生更喜欢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结交异性。

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生拥有更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他们人际交往环境较优越,思维也较为活跃。约90%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会使用电脑和网络,而来自农村的学生中只有约20%会使用电脑和网络。新媒体的使用主要是借助于电脑、网络,因此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去了解朋友们的状况。在高中曾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来维持和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面。理科生比文科生对电脑、网络和软件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更高,理科生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各类信息,进行人际交往。

4.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

本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种类、意愿、获取的信息量、交友面和表达看法之间在0.01水平上(双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一方面,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途径越多,如QQ、微博、微信、博客等,他们就越偏好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新媒体给他们带来的正面情绪效用(快乐感)就会越大;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所获得的,会促使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本研究结果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每天都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约65%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时间为1小时以上。

5.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需要

新媒体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创造了虚拟性、平等性、自由性、互动性的空间,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可以说,没有一个大学生是从不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具有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来满足或弥补现实人际交往的缺陷。例如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往往喜欢在微博、QQ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喜欢沉迷于网络游戏。通过新媒体的虚拟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是存在差距的。通过新媒体的人际交往是单纯的符号传递,它可以摒弃各种现实条件对人际交往的约束;而现实的人际交往却要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情境、习俗、规章制度、身份、收入、性别、语言、表情等等[3]。虚拟的人际交往比现实的人际交往更便捷、更广泛、更自由、更平等,但如果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过分依赖,势必会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当有些大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中的日常人际交往时,便会对现实人际交往世界日渐疏远,而对网络虚拟状态下的人际交往过度依赖。[4]此时,网络情境下的人际交往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和心理慰藉作用。但事实上,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仍需回归现实。

五、新媒体情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1.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

新媒体只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工具,虚拟的人际交往只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并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只有提高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才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应通过讲座、选修课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正确认识网络人际交往的真正地位和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上,提高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通过参加学校开设的相关讲座、选修课学习现实人际交往的技巧,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在现实的交往活动中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对于那些对虚拟人际交往有着严重依赖性的大学生,学校则要采取主动介入的方法,通过心理咨询、教师辅导、父母引导、朋辈帮助等多种措施的合力作用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2.加强对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往道德规范

目前,我国对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虚拟空间缺乏有效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十分不完善,管控难度大。由于网络空间具有隐匿性和模糊性,虚拟的人际交往常常夹杂着欺诈和虚假信息,不法分子通过盗取QQ号码、短信等方式进行行骗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此,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制定详尽可行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违法违纪的言行进行严惩。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者,一方面,通过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来加强对虚拟人际交往的管制和约束。例如采用实名制加大对校园网、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的监控和管理;学生思政工作者应主动介入大学生的各类社交网站,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高校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教师辅导等形式强化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进行人际交往。[5]

3.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管理文化和教育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高校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提升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依赖。大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和参与各类社团,可以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仅可以扩大人际交往面,还可以提升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90后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专业实习等,有利于他们从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杰.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5):99-103.

[2]郭俗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7):121-122.

[3]姚静仪.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0(4):64-67.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

微信,名“微”,力不微,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微信的功能多样,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扫一扫”二维码、QQ号等方式添加朋友,可以面对面建群,发起群聊。在微信上,可以关注公众号,获取资讯,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可以在朋友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个人动态。在微信上,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发表情、视频、图片、动画等表达无法面对面表达的心情,其传播符号多样化,使用户在线互动过程更加有趣,更加丰富。

一、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随着微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主力军,微信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下面,笔者将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关于网络社会强关系、弱关系的理论,分析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强网络社会关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 有利于为大学生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提供情感交流平台。

在强网络社会关系下,微信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从现实交往延伸到了网络社交,提供了一个不以呆板的文字短信,而是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动画进行交流的平台,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鲜活、更丰富。微信用户在使用发送文本、语音等核心功能之外,查看朋友圈内容,接受QQ离线信息也是一个微信使用的重要内容。通过朋友圈,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好友的文字、视频动态,分享的文章,并在下面点赞、评论,拉近了与朋友间的空间距离。

2、 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展示、实现自我,增强自我认同。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 1922-1982)就曾提出“拟剧理论”,根据戈夫曼的观点,“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在他人面前的自己就像是一个舞台上的演员,要利用各种‘符号’进行乔装打扮,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按预先设计的形象来进行表演的。”微信就是大学生充分展示、实现自我的虚拟舞台。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符号、语言、表情,分享文章、视频都代表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和形象,所以大学生在朋友圈发表了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都是精心挑选,希望得到微信好友的点赞和满意的评论以及增强自我认同。

3、 过度沉溺于虚拟网络空间,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冷漠和疏远。

随着微信的发展普及,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微信的广泛使用,使得我们的交往更加便捷、自由,但也进一步脱离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形成了虚拟的网络交流空间,从而产生了诸如空虚、抑郁、等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由于微信交往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部分大学生过渡沉溺于网络空间,“低头族”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教室、饭堂、图书馆自习室无不存在“低头族”的身影,他们过分沉迷于刷微信,无暇顾及身边的同学、发生的事情,导致现实人际关系冷漠。

(二)弱网络社会关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 有利于大学生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在弱关系社交圈子里,由于可以认识不同的朋友,微信提供的交往平台突破了现实社会交往中由于地域和生活范围的种种限制,进一步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子。通过微信,世界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短,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具有不同兴趣爱好、年龄、职业甚至国籍的人产生联系,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以亲子、同学、师生关系为主的人际交往范围。在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上留下自己的评论,关注别人写下了意见,进行了思想、知识、文化、信息的交流碰撞。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这对于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生活圈子狭窄的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

2、 社会道德认知偏差,容易误入歧途。

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最庞大群体,由于还处在校园的象牙塔,受到不好的诱惑,容易误入歧途。在弱网络社会关系中,由于朋友来源没有强网络社会关系可靠真实,社会上各方面的人都有,鱼龙混杂,诱惑太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道德认知偏差,由于错误价值观导向,误入歧途。“裸J女孩”近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关注。每一个走向“裸贷”的女大学生,大多是虚荣心驱使,对于物质消费的欲望太强,走向了一条自毁前途的路。继“裸贷”之后,女大学生“卖卵子”悄然兴起,去年就有新闻报道,广州某高校女大学生在地下黑市违法出卖卵子,染上性病险些丧命。这些都是由于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社会道德认知偏差而导致的悲剧。

3、 传播不良信息,谣言滋生混淆是非成。

与强网络社会关系相比,弱网络社会关系由于可以认识不同兴趣、职业、性格的人,可以促进不同思想信息的交流,但是互联网时代拥有海量信息,这决定了互联网上大量虚假信息存在的可能,而微信的传播速度的瞬时性,让网络谣言又有了绝佳的传播空间和载体。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往往会被的虚假信息欺骗,盲目地相信,转发,传播。例如2015年,实习女大学生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苍南游乐场事故”谣言,被警方行政处罚。

二、 微信时代背景下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微信在给大学生带来感情交流平台、提高大学生“自我舞台”创造能力等优点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带来了一些问题。为此,我们为在微信时代下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社会各界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区分网络社交和现实交往的不同。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是现实交往的补充,为现实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维持关系的平台。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必然会有社会交往,学生应该将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统一起来,网络交往要融于现实交往之中。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使大学生对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子女友好沟通,学会使用微信了解子女的动态,进行线上互动,在线下,要积极参加子女的社交活动;最后,大学生要反思和内省自己,避免加入“低头族”大军队伍,正确处理网络社交和现实交往的关系。

(二) 加强网络道德、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首先,社会要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了解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特点,微信社交的动机,行为模式,通过有教育意义的、充满正能量的公共舆论事件报导引起大学生的反思、自省;其次,社会要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开设公益讲座、增加公共宣传报道等方式使大学生知道不正当的网络交往行为对自身带来的伤害,使网络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大学生成为践行网络文明社交的带头人。

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律法规建设,首先,要净化网络空间,保持网络空间的山清水秀,对传播不良信息的者进行处罚,在源头上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影响较大的公众号要实行实名登记,与身份证挂钩,防止不合法的公众号出现在微信上,传播色情、谣言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国家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网络社交行为,使得大学生的正当网络社交得到法律的保障。

(三) 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 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方式和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际交往模式的土壤。第一,家长要倡导良好的家庭理念。一个和谐家庭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理念。家长要教育青少年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谦让尊卑、礼貌待人的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第二,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家长要处理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教育子女,就是通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进行,使子女接纳父母的教育意见。家长要多与子女进行思想沟通,进行换位思考,努力做到相互理解,维系和睦幸福的家庭关系。

2、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高校大学生很多时候过于依赖微信就是因为大学生生活比较空闲,没有生活的动力和目标,于是不得不沉迷于这种网络虚拟社交圈子之中。首先,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的社交生活,指引他们找寻大学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动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并朝着目标前行。其次,高校应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比赛、各种才艺表演竞赛,把来自各专业的学生都融合在一起,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最后,高校还应响应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在社会各个领域施展拳脚,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

(四)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首先,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防止网络受骗的发生。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学院或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管理运营、信息,了解如何信息的过程及如何辨别、筛选真实有效信息。其次,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高校是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知识宝库,并且一直是科技产品的“时尚界”,所以,有关微信的功能特点、发展机制、社会效应在大学校园里最容易被率先研究和掌握。学校应该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等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如何正确使用微信的方法,进而培养大学生把微信应用于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修・弗雷泽,苏米特拉・杜塔.社交网络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3.

[2]戴丽莉.网络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3]肖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

[4]韩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D].暨南大学,2013.

[5]乔木.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6]张渝新.“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

[7]乔木.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6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现状

>>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对策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文献研究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研究 大学生“御宅族”的人际交往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不良的人际环境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 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的理论探源及对策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 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大学新生宿舍人际交往不适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EB/OL].2015-07-22.

[3]张利蕊,兰国帅.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3):111-113.

[4]赵铮,张玉龙.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悖论影响[J].现代商业,2016(1):174.

[5]崔治,葛友A,卢倩.大学新生特点浅析[J].才智,2013(11):174-175.

[6]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J].学术论坛,2011(3):201-204.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论语 大学生 寝室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Base on "The Analects" to Talk About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ZHU Lijuan[1], ZHANG Liping[2]

([1]Management Department, China West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2]Education Department, China West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s important both for students' growth and their study, working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This paper base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classic of Confucian ideas "The Analects", analyses its reference meaning to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Analects"; college student; do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1 当前高校学生寝室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因素

1.1 个人主义泛滥

目前高校在校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风潮中出生的80、90代,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常享受到比重较多的家庭资源,包括经济资源与心理资源。因此,这部分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优越感和个人主义倾向,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在寝室生活中表现得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缺乏宽容、谦让、友爱之心。因为琐碎的生活细节而导致的小摩擦最终将寝室变成冷漠、暴力的战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1.2 贫富心态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环境,提升了国民的生活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嫌贫爱富、仇富等失衡的社会心态也在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寝室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成员,其经济环境往往有较大差距。因为空间的局限,这种落差在朝夕相处的比照中不断冲击着寝室成员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更加容易引起贫富心态的严重失衡。贫困生自卑或者希冀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富裕生炫富或者生活上铺张浪费、鄙薄他人,直接导致了寝室人际关系的紧张。

1.3 诚信意识淡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际交往中却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人们宁可在虚拟网络中寻求情感寄托,也不愿向身边人敞开真诚之心。在寝室生活中,寝室成员之间因为过分的自我保护和缺乏沟通而互相揣度,互相猜疑,无法体会到坦诚相处的快乐。个别学生甚至因为对人际关系利益化、交易化的偏颇认知而进行所谓的选择往,对同自身有利益冲突和与自身有利益关系的室友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寝室中拉帮结派。这种错误观念无疑使得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建设蒙上了阴影。

2 用《论语》的交往之道推动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建设

《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段话是孔子对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仁”的解释,其中所提到的“恭、宽、信、敏、惠”正是孔子所推崇与秉持的人际交往准则。

在孔子看来,只有满足这五项标准的人才是达至“仁”的境界的道德完善的人,也才是值得交往的对象。而对照前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缺乏的正是孔子所提倡的恭敬、宽厚、诚信、友爱精神。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养成,需要我们加强对以《论语》为载体的孔子“仁”学思想的宣传,引导学生在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2.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朋友相聚令人愉悦,因为友情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而这一财富的意义不在于物质,在于精神。孔子在择友时从不以利益关系或贫贱富贵为标准,而是主张“友直,友谅,友多闻”,不友“便辟”、“善柔”、“便佞”(《论语・季氏》)。意思就是说要与正直、宽容、见识广博的人做朋友,不要接近那些谄媚逢迎、心口不一、夸夸其谈的人。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大学生们也应该抛弃唯利原则,不论家庭背景、经济环境如(下转第54页)(上接第21页)何,不论是否能够给自身带来物质上的好处或是为自己的评优、评奖、入党带来便利,成员之间都平等相处,坦诚相交。利益关系无法长久,只有不计较得失的纯粹的友谊关系,才能延续到毕业之后,成为漫长人生道路上支持个体前行的重要动力和心灵慰藉。

2.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信”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仁”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的重要标准。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就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与人之间如果欠缺了基本的信任,便不能建立牢固的情感联系、工作关系,不仅不能成事,更甚者还会引起纠纷,使得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寝室中的人际交往也同样如此。向他人做出承诺就应当言而有信地加以完成,日常生活中也要撕下虚假的伪装,做到不自欺、不欺人。大学生们不妨也在入睡前抽出点时间检视下自己与室友相处的情境,对那些“不信”的心态及时进行调整。

2.3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周公姬旦是孔子毕生的偶像。孔子的弟子在辑录《论语》的时候也将周公为孔子所标榜的言行记载下来。其中就有“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没有完美的人存在。换句话说,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从他人,包括自己身上总能发现不恰当的或者错误的言行举止。针对这一问题,孔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忠恕”。严于律己是忠,宽以待人是恕。寝室生活因为空间有限,私密度较弱,成员之间个体差异较大,日常生活中的摩擦也更为频繁。面对这种情况,个体一方面应当养成反躬自省的习惯,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纠正自身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自己不愿意承受的误解、指责加诸到别人身上,对他人的过错要能够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除此以外,寝室成员之间还应当互助互爱,积极营造亲切、和睦的家的氛围。

2.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除了上述“恭、宽、信、惠”的准则以外,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中还要特别注意对分寸的把握。集体生活缺少私密性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空间的局限和人际交往的密切,寝室成员要想获得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或者保留一点秘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就是告诫我们应当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当自己的忠告得不到采纳时要及时停止,不要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生活。同样的,寝室成员间的交往也应当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既不能要求大家的思、言、行整齐划一,也不能过多干涉、参与他人的私生活。

参考文献

[1]罗展鸿,潘献奎.用儒家“仁爱”精神调适大学生人际关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廖志鸿.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5.9.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网络社交 交往行为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98-02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领域,网络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认知。网络的发展不仅促使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以网络社交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社交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网络社交与社会性网络即SNS密切相关,SNS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六度分隔理论”密切相关,该理论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按照六度分隔理论,个体的社交圈会经由放大而成为大型网络。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瓦特教授开展了“小世界研究计划”,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就是所谓的SNS网络。[1]网络社交的流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对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交行为与思考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一、文献综述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网络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发展而开始起步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关注重点在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而关于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一)关于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是一种以文本、虚拟图像为主要交流符号,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交往方式。[3]网络社交的原理是前文所述的“六度分隔理论”,其本身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匿名性、失同步性、便捷性,其分别有利于减弱自我意识、更好地印象管理、保持互动双方的自我表露。[4]而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认知结构,是个体主观上的、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社交的一种交流方式上的倾向性选择。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会感到网络社交中人际关系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自信。[5]

网络社交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信息共享等特点,使得交往时空拓展、交往对象多样、交往内容丰富、交往行为直接、交往关系平等、交往意识自主,带领人们进入了即时、互动、高速的新时代,并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种种约束,从而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友的渠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6]根据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弱关系下的社会交往更有利于不同信息的交流,易于成为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7]而网络社交兼具时空压缩性与延伸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8]

(二)关于社会环境影响作用

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性与群体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周围人的压力,并依据周边环境和人群行为而选择自身的行为,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且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等过程将其接受的东西内在化。[9]米德的“镜中我”理论指出,个体总是依据对他人行动与认知的推测而行动。[10]班杜拉认为,如果人们观察到周围人有特别举动,那么他们也会有此倾向,并且这种自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11]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测,个体偏好受周围环境影响,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团队的他人。[12]国内也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周围社会环境与网络社交偏好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较为精确的相关系数。宋姜通过提出假设到数据分析验证的方式,指出网络社交偏好受周围人群影响:个体周围人群网络社交普及程度越高,其就越有可能偏好于网络社交。[13]

相应地,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社交网络平台,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交行为。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创新,网络使用的便利,碎片化的社交状态也随之明显,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现实交往淡化、社交焦虑症、高科技焦虑症等不良影响。[14]这也即是下文要提到的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之一。

(三)关于网络社交偏好与现实人际交往

关于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之间有很多研究内容。比如在社交焦虑的研究上,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交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即网络社交比现实社交存在更低的心理压力和社交焦虑水平。[4][15]但有学者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了现实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6],亦即说明,社交焦虑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随着网络社交的频繁而产生的。

不少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二者一般无法兼顾。网络社交的发展容易造成人们对人际交往角色的错位和人格分裂,造成现实社交的心理障碍与网络社交依赖性[9][17],网络社交对象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也极易引发现实生活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6][18]关于网络社交依赖,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网络社交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相关,即对网络社交及其真实性认同度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大[19],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严厉批判,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是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20]

但也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交实际上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未必一定会产生上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有研究者发现,性格外向程度与网络社交偏好呈正相关关系[2],外向者总会在社交网络中保持最新状态并积极与他人保持联系,而性格封闭者相对于外向者而言,更倾向于减少网络社交的频率,会即使在网络上也难觅其影[17],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实人际与网络人际的高度重合性造成的,即网络社交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世界,并且往往是熟人占据网络社交的主导地位。[21]也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的影响性质因人而异,一些群体认为网络社交增加了其与周围特定人群的交往时间,增进了实际情感,而另一些群体则持相反观点。[22]而社交补偿理论认为,对于一些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不善现实交际的个体而言,网络社交为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和解决手段,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采用网络社交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20][23]

二、总结与评价

首先,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或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同时也有不少积极意义的研究,而关于非青少年网络社交人际关系和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这方面是今后研究中需要特别侧重的,可以结合相关个体行为理论和环境作用理论加以研究。

其次,从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定量分析,即通过量表式问卷数据的SPSS或SAS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性水平,而质性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很少涉及。但实际操作中,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在信度和效度上均不如参与观察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式,因为被调查者一般倾向于回避或虚报网络社交中的不良行为。由此今后在网络社交的质性研究方面可以做一些积极性探索。

再者,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是就事论事,仅仅将研究目光放在网络社交使用者之上,探讨网络社交对其使用者的影响,而关于网络社交通过其使用者来影响其周围个体的研究则几乎没有,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涉足的领域。

最后,关于社交焦虑,笔者认为还可以从戈夫曼的拟剧论角度加以解释。网络社交通过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将人际交流的前台转化为实际上的后台,从而使得交流者能够丢开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达到降低焦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亮.我国SNS网站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9(06).

[2]滕飞.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实证分析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1(16).

[3]卜荣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陈昌润.网络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Caplan,S E.,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A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J],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3(06):625-648.

[6]冯蕾.“微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之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7]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06):44-51.

[8]黄少华.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9]王欢.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J].现代情报,2014(08).

[10]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1]Bandura A,McClelland D C.,Social learning theory[J].General Learning Press:New York,1977:33-46.

[12]Bagozzi R P.The Legacy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a Proposal for a Paradigm Shift[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7(04).

[13]宋姜,甘利人,吴鹏.网络社交偏好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4(01).

[14]杜友君,杜凯.20年:从Web到APP,从开放到圈子――我国网络社交工具发展历程简析[J].现代传媒,2014(10).

[15]Caplan,S.E.,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social anxiety,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9(10):

234-242.

[16]Erwin,B.A.,Turk,C.L.,Heimberg,R.G.,Fresco,D.M.,

Hantula,D.A.,The Internet:Home to a severe popul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04

(05):627-646.

[17]刘艳艳.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08).

[18]郑美玲,杨秀莲.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19]潘红霞.大学生SNS网络社交行为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以人人网为例[J].现代营销,2012(08).

[20]刘鹏,刘爽.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交际,2014(05).

[21]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5).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96-02

一、研究背景

人际交往效能感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往目的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反映了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之前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交往活动的判断,因此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预测人际交往状况[1]。根据谢晶等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包含六个因子:亲和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感[2]。

以往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研究主要关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以及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尚且没有研究从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上的差异出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方面的差异,并试图根据研究结果,寻求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途径和方法。由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3],因此对人际交往效能感进行深入研究有较重大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选取长江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326份,回收315份,有效回收309份,回收有效率94.8%。其中一年级77名,二年级73名,三年级81名,四年级78名;男生157名,女生152名;自然科学类106名,人文社会科学类117名,艺术类86名;农村185名,城市124名;独生子女215名,非独生子女94名。

(二)研究工具

采用谢晶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2]。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构思效度,内容效度,实证效度。问卷共36个题项,包含六个因子,每个因子包含6道题目。问卷采用6点式计分法,正向记分24道题,反向记分12道题。每道题要求被试进行自我评定,得分越高,效能感越强。

(三)研究程序

1.施测方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取样,量表为纸笔自陈式问卷,随机发放给长江大学在校学生,学生完成问卷后收回。

2.数据处理。将测评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应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t检验。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得分在性别(t=0.524,P>0.05)、年级(t=2.396,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t=1.932,P>0.05)、家庭来源(t=0.833,P>0.05)、学科分类(t=0.272,P>0.05)上差异不显著。这与谢莹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得分在各个变量上差异不显著的结论一致[4],与薛敏等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的结论也一致[5]。但是与谢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性别、年级、学科类别上差异显著的结论不一致[1]。这种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采用了不同区域的被试。由于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预测人际交往水平,那么根据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可推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差异不大。

本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这几个因素上有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男女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效能上差异显著(t=5.567,P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t=4.553,P

家庭来源不同的大学生在六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边缘显著(t=3.779,P=0.05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而形成了与城市大学生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思想不够活跃,对都市文明不太习惯,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则不然。大学更注重学生各方的综合能力,学习好也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般人更愿意与城市学生交往,以便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8]。因此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信任感、同情心、利他性、谦逊性上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因此在人际交往效能感上总体得分与其差异并不大。

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t=4.166,P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差异显著(t=2.574,P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一是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二是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显著。

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上反映的情况,本研究诚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差异不大的情况,可采取一些大众化的措施。首先建议高校开设专门的人际交往学课程,帮助大学生构建人际交往的知识体系。其次可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或group counseling)是应用团体动力学,设计团体活动、课程、内容,用来预防及处理个体在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许多研究证实,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10]。已有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效果显著[11]。

第二,针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要多给予他们关注,提升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判断。首先引导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做到既不清高,也不妄自菲薄,平等与人交往。其次优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品格修养,克服自卑、嫉妒等不良品质。再次要对他们进行情绪教育,培养他们准确知觉、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善用积极健康的情绪直面环境压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最后要帮助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熟练掌握交往技巧。高校可针对性地举办一些有关交往技巧的讲座,同时鼓励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主动参与,在交往中逐渐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

参考文献:

[1]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8,(6).

[2]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

[3]Suzue,T.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 and mental health[J]. Environ Health Prev Med,2010,(15).

[4]谢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薛敏,廖大凯,薛涛.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3).

[6]黎隽洁.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原因及其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2,(2).

[7]李珊,刘洋.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

[8]郑欣.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J].山东电大学报,2002,(2).

[9]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归因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10

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网络人际交往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1%,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又占90%。

【关键词】网络;交往;交际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探析

(1)BBS交流。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又称电子公告板,是网络用户用来交换信息的场所,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用户发表观点的论坛,即用户可以自由地访问BBS,上传写好的文章,又可以阅读其他用户的文章并发表评论。因其交互性强,信息传播量大,BBS已经成为高校中极具魅力的网络服务。用搜狐网的搜索引擎就能搜出800多个与高校有关的BBS站点。大学生们在校园BBS上发表观点、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宣泄情感等等。现在的BBS也越来越倾向于社区化,参与者作为社区居民拥有一个或者多个虚拟身份,通过发表和回复文章获取经验值和更高的级别,而网站根据不同的级别和挂站累计时间给每个“社区居民”发薪水。大学生在BBS中除了能够共享信息也能够体验人生的成长过程。

(2)网上聊天。“网络聊天”顾名思义,不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依靠网络进行的,以屏幕书面文字表达形式为主的远距离不直接见面的信息交流。在网络上聊天,是大学生上网族在网上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大学生可以登陆网站聊天室聊,也可以在各大网站的BBS和论坛中通过发贴和私人消息聊,而现在更为流行的是用即时通讯软件聊天,比较常用的有MSN、腾讯OICQ(QQ)、网易POPO等。如今各大网站提供的网上聊天服务已经远远超出了聊天的简单意义,不只提供了一个运用网络技术的聊天环境,更形成了一种网上生活的虚拟社区。在这里,你有自己的角色身份和网名形象,你可以加入社团、休闲娱乐、挂站升级、挣钱花销等等。

(3)网上交友。在网络上结交朋友,形成新的人际关系——“网友”,这是由网上聊天衍生而来的一种网络交往活动。人们在网上主要通过“论坛”、“聊天室”、“交友网站”和“即时通讯软件”找到与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网上交友、与网友见面对大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一些在现实生活性格较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在网上倒是会有不少五湖四海的朋友,他们常常会在网上展现出另一个“我”。如今,网恋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大学生的丰富情感需要宣泄途径,另一方面网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和虚幻引发了人的好奇本性,因此网恋成为大学生寻找感情慰籍的重要方式。

(4)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一种多人在线游戏,它与早先的单机版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人与机器或者说是既定程序的交互,而前者是人与人的交互,可想而知前者远比后者来得复杂多变。网络游戏吸引大学生的魅力在于:①运用了高超的多媒体技术后,画面精良,场景逼真,音响效果富有震撼力;②游戏可以不断升级,随着虚拟装备的改良玩家可以经常获得新的体验;③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信赖、紧密合作的团队关系,在“战友”基础上逐步建立稳固的友谊;④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玩家在练功升级的过程中可以轻易地体验成功的感觉,找回自信,赢得尊重;⑤虚拟财产可以和真实财产互换,玩家的游戏过程中不断受到的实际的物质刺激;⑥职业玩家的“荣耀”充满诱惑,打游戏也能成为百万富翁,这无形中成了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网络游戏在媒体技术的展现下,在传媒舆论的渲染下,在虚荣心理的驱使下成为众多大学生放不开、割不断的网络情结。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双重效应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求知途径,扩大了交往范围,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以提高,而高科技的运用也激发了内在潜藏的巨大创造力;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增强了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形成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全球意识等现代观念。但是,不少大学生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网络上,在低层次的享乐中耗费了好时光。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现实交往(包括恋爱)以及心理等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如不良学习习惯、网恋等,因迷恋网络,导致他们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感,形成人际交往的异化。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受到潜在威胁,处世态度可能消极化,更倾向于逃避现实;破坏欲望扩张,犯罪心理被激发,而遭到侵害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精神心理发生畸变。由于过分迷恋网恋,游戏感情,情感易挫,人格分裂等,从而使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受到阻碍。网络交往还有可能使大学生的文化构成单一化,它可能消除民族文化身份,同化青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网络交往之所以带给大学生诸多负面影响,其中有网络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网德规范、信息过滤不足以及网络自身的特点使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独特的心理生理特点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使大学生难以抵御网络交往的诱惑。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性,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一切言行都有社会基础,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这和许多学说抽象地谈论人显然是有本质不同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进而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必须学会处理这些关系。这些关系的背后有一个总根源,就是利益的权衡,于是便需要人去奋斗,而奋斗要有一个宗旨,就是努力改变你所处的社会现状。马克思讲过:“以往的哲学家都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处世哲学”,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主要讲处世哲学,就是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孔孟老祖宗那时起,就是主张处事应按哲理为之,一部《论语》大都是谈处事的,而据说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深知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提高,接人处事不谙熟。于是不论学文学理的大学生,统统对讲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书籍知识求学若渴,大到处事格言,小到礼仪要旨,凡有此类书籍,一定借阅;有此类讲座,均座无虚席。有一问卷调查的结果为证:对“你最想掌握的知识”,选择“处世哲学”的达到65.2%。一时间,丁远峙专门论述处世哲学的《方与圆》成了畅销书,随之,《纵与横》、《得与失》、《点与线》……等等一大堆书扑面而来。这都说明一方面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一方面大学生又急需这方面的指导。

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人生活在社会中,如何处理好各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成为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从进大学起,大学生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舍友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根据调查反映,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并不理想。结果表明,占44%的同学反映,跟宿舍同学存在人际关系紧张现象,75%的同学反映曾经跟同学有过关系紧张的现象。当今大学生的人生环境,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会直接冲击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人的心理成熟度落后于生理成熟度的“问题年龄期”(18~23岁),生活阅历浅,心理承受力弱,产生矛盾困惑不善于或不能及时调适、化解。加上独生子女较多,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都会受到父母的爱护,有的甚至是溺爱,导致孩子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办事情没有主见,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生活不能自理,于是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由于适应能力差,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

这种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持续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排解的难度比较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不理想,产生困惑和焦虑。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父母呵护备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关注自我过多,关心他人较少。

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中间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过于自我。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或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常常喜欢盛气凌人、自吹自擂,并且自私自利,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2)个人性格。有的大学生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对班里的事情表现得很冷淡,对任何事情沉默。有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小器,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或者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对任何人都过于挑剔,对同学的生活习惯都过分要求;或者性格比较高傲,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或者性格过分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屑于与同学交往,缺少集体观念,这样在大学人际关系中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个性特别张扬,奇装异服,却不关心宿舍的卫生问题,甚至是个人的卫生问题,这样导致了宿舍的同学对其产生不满情绪,影响了人际关系。

(3)家庭因素。有的大学生因为家庭环境差,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气吞声,沉默寡言,最终导致自己交不到朋友。有的大学生家庭条件好,但气焰嚣张,看不起其他同学,也导致人际交往有问题。

3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等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工作中需要灵活掌握方法。

谈话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很好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及心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变化,使谈话顺利进行。在谈话过程中更要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和不同个性的大学生谈话过程中,对谈话对象的态度、语气、表情、动作是不同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经常给大学生鼓励和帮助,尽量避免埋怨和指责,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心,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更要如此。

大学生较强的模仿心理使他们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并模仿自己所敬佩的人和事,所以典型事例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求尊重理解人、关心人,心理换位是促进理解的有效途径。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选择最佳的心理状态时进行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们处理好同学、师生、男女等各种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人际关系 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31-01

每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大学新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为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如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同学难以交往、与其他同学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社交恐惧、抵制交往等。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良好的交往环境,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发展出较为完善的人际交往技能,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建立起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本文基于提高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设计了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通过实施证明了该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有效性,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制定符合大学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需要考虑青年学生、高中到大学、刚刚入学这几个关键词语,活动选取要由浅到深、由动态到静态、由趣味性到认知性,并且要注意活动节奏的设计,避免过于活跃或严肃。

(二)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具体案例

以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2013级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80人,女生30人。该学院年级学生所学专业为数学、物理等理论性较强的理科专业,调剂学生较多,多数学生对专业缺乏认同感,很多学生性格弱势不善于表达,喜欢拿着手机自娱自乐,大学目标规划缺失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针对以上特点,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从中随机抽取55人为实验组,男生42人,女生13人,对实验组的55人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共分四个阶段8次辅导,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并且不参加类似其他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剩余的55人作为控制组,男生38人,女生17人,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也不进行类似的团体心理辅导。两组学生在年龄、民族、学习成绩、成长环境等构成方面没有任何差异。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所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培养大学新生掌握多层次的人际交往策略,较好的去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注重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并建立起信任合作的人际关系。

第一阶段:人际熟悉,共4个活动:人体器官交朋友、谁更受欢迎、知彼知己、征兵总动员。

第二阶段:人际沟通,共5个活动:交流面对面、怪物史瑞克、趣味报数、拯救海神号、此处有声胜无声。

第三阶段:人际信任,共3个活动:食指超能力、森林向导、冰面强渡。

第四阶段:人际合作,共4个活动:撒网捕鱼、紧急支援前线、小鸡快快跑、建设罗马城。

二、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过程及结果分析

首先,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团体中全部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交谈困扰程度、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和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对110名大学新生发放量表,进行人际关系的前测工作,统计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人际关系。

其次,对实验组的55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八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

再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再次对这110名大学新生进行人际关系的后测。

最后,将活动前和活动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各维度均值上均相差不大,说明两组数据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要求。实验组在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在交谈困扰程度、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均显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在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方面达到了极为显著差异。控制组的前后测之间除了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较之前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在其他维度上均没有显现出显著性差异,只是均值较辅导前有所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学新生在8周的学习生活中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帮助很大,在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