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时间:2022-02-14 16:44:58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1

关键词:人才资本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目前,苏州正在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苏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产业人才结构优化的支撑,而人才资本尤其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本特别是企业家人才资本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未来发展的关键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现有人力资本转化为具有高增值性的人才资本,并且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企业家人才资本,实现人才与主导产业的有机融合。本文在对苏州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人才发展模式及对策。

1.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理性观察

1.1四种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模式

为了探讨各类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将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进行分类;而一般人力资本存量未能显现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劣,所以将主要讨论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比例结构问题。

在下列的四象限模型,以横轴表示专业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而以纵轴表示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根据各个区域两种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加以组合,可以得到关于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见图1)。

1.1.1“双高型”

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必须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存量都比较高,位于图1的右上方。此类模式中人们具有深厚的企业家精神,人群中有很高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现有的企业家和潜在的企业家的数量均十分丰富,人们崇尚企业家精神,注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有机会很快就会出现企业家。同时,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也高,有许多的专业人员从事较为深入的科学技术研究,区域的科技水平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较快,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技术、新方法,技术扩散的速度快。

1.1.2“双低型”

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水平都比较低,位于图1的左下方。一个区域如果形成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则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中会缺乏创新的动力,新开办的企业数量少,潜在的企业家人数不多,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对于外来的企业和技术的接受程度差,没有办法进行技术扩散或者进行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两种人力资本都没有达到“门槛”,区域经济增长就会陷入发展或增长的陷阱。

1.1.3“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

这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中,人们对于企业家往往崇拜有加,具有很强的实现个人愿望的动力,这个动力,往往转化为开办新企业的实践。区域中充满了高涨的企业家精神,现有或潜在的企业家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的动力,人们不断地开办新的企业,并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理想。但由于该区域中的专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下,使得技术创新和区域外引进技术的扩散受到了阻碍,因此对区域的产业结构或者区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1.1.4“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

即区域中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而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较低。这样类型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不利于区域中形成浓厚的企业家精神,人们不愿意通过个人创办企业或其他组织去实现个人发展的愿望,相反人们更愿意投资专业人力资本。造成了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扩散速度较快,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区域的产业结构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向高度化转移。但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不足,需要外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投资,才能维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他的一些类型都可以看成是介于这四种类型的中间类型。

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四种类型,在经济增长的历史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双低型区域可以经过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或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两种模式的过渡,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双高型区域。

1.2不同模式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转化及其途径

区域经济增长最终是朝着双高型的模式发展,因为这样才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的区域,都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多地合理地投资于人力资本,争取向双高型转化。由于区域的基础不同,所以转化的途径也就有所不同。

1.2.1从双低型向双高型转化

直接转化比较困难,需要跳跃式的发展。没有外力的输入,区域本身很难实现这样的转化。从双低到双高,难度就在于在短时间内的这种变换,同时需要两种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提升。显然,也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因此不通过一种非常的手段,如大规模的移民和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就没有办法实现。依靠区域本身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实施的。

另外的两条路径分别是向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和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区域过渡,然后再向双高型区域发展。

1.2.2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这个变化过程主要是要增加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在保持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的前提下,短期内要实现专业人力资本的充裕,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通过优惠条件,吸引大量区域外的专业人力资本,提高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和区域内原本相对就高的企业家人力资本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

1.2.3从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区域内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但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通过简单的引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关键是建立能够促使区域内产生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制度。

2.苏州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考察及转化对策

苏州属于专业人力资本相对较高(优势)而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较低(劣势)的城市。这是对苏州人力资本结构的定位。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袖相对短缺,这是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1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存量富裕

从表1可见,无论是总人力资本存量,还是人才资本存量(即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苏州都是无锡的两倍以上,均显示了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存量的富裕。

但是,在GDP总量上,苏州并没有达到无锡的两倍,其就业人员人均GDP指标,苏州只有无锡的74%。原因何在?这正是“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的不足之处:“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扩散速度较快,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区域的产业结构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向高度化转移,但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不足,需要外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投资,才能维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2.2苏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缺乏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了2010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其中江苏49家。这49家企业总部在江苏各地市的分布为:无锡16家,苏州11家,南京7家,常州4家,南通4家,其余地市7家。无锡既在数量上占了优势,也在经济总量上占了优势(营业收入:无锡3412亿元,苏州2937亿元)。

当然,苏州的优势也很明显:苏州有一家企业入选2010年世界企业500强而无锡没有一家;3家企业分别入选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居第12名、入选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居第1名、入选2010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居第1名,这是无锡企业界所望尘莫及的。还有,苏州有3家企业入选2010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这又是无锡服务业在中国500强企业中的空白。另外,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苏州9家民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291亿元)大大于无锡12家民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189亿元),显示了苏州民营企业的强势。

然而,无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和经济总量上的优势,是在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156万人)、工业总产值(11234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10977亿元)均为苏州(分别为345万人、20018亿元、19749亿元)的近1/2、而利税总额(1205亿元)却与苏州(1463亿元)相当的经济背景下取得的,无锡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3412亿元)占无锡规模以上企业的31.1%,而苏州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2937亿元)仅占苏州规模以上企业的14.9%,说明无锡大型企业经济的占比大,而苏州是中小企业经济的占比大。大型企业在区域企业集群中的占比既可反映产业经济的能级,也反映了企业家人才群体的能级。

2.3苏州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向“双高型”转化的对策

正因为如此,无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的优势和经济总量上的优势,呼唤着苏州企业领袖的奋进,迫使苏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注重区域内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增加,建立能够促使区域内产生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制度,注重优秀企业家人才特别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袖的扶持和培育,使得苏州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从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2.3.1大力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苏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

“十六大”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了社会共识的平台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撑,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已经克服,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将会得到保障。

2.3.2引进企业家人力资本

在继续努力引进外资(外资的引进不单单是物质资本的引进,更多的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引进。外资企业所带来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以及管理方法、协调资源的能力等等都是可以成为培养区域内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个途径)的同时,引进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也是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的一个可行的方法。

2.3.3引导部分专业人力资本向双高型转化

充分利用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富裕的优势,同时提高部分具有专业人力资本群体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在区域内造就一批既具有专业人力资本又具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群体,让他们从事创办企业的活动,从而实现区域的经济增长。

2.3.4鼓励科技型企业的创立

制定鼓励科技型企业创业的政策(如提供金融支持、场地的帮助,以及税收、工商方面的便利等)。科技型企业的设立,不仅可以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存量,而且其对技术创新的更高要求会促使专业人力资本的更发展。

基金项目:苏州市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委托项目《苏州人才结构优化研究》课题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桂昭明.人才资源经济学[D].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2]国家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国家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9)[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国家统计局.《江苏经济普查年鉴-2008》[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国家统计局.《广东经济普查年鉴-2008》[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2

作为全国就业和创业型示范城市,苏州是着力优化就业创业体制,有效促进了就业创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落实。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宜居的创新名城,苏州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无污染、高科技的企业类型,要创最有环境,聚最优人才。据统计,苏州市内的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吴江区等,达20000余家。其中,欧美外资企业占55%,日韩外资企业占18%,其余为国内企业。作为全国市级GDP排名第2的苏州正处在深化改革、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苏州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切的关键还在人才、关键还在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引进人才施展才华拓展更广阔的天地是苏州就业的总体形势。

考察期间,我们代表学校招生就业处重点走访苏州地区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和吴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并考察了其相应的人才市场,和共计7家具体用人单位(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科玮隽(苏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住友电工(苏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明治乳业公司、万都海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为开拓就业市场,我们又去杭州拜访了LG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等共。我们此行受到了苏州各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把各单位的基本情况与我们进行了沟通,提高了我们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认识,双方将交流了合作的共同点,并明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在该地区就业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我们和延大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座谈,并做了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了解毕业生参与麦可思调查情况。

二、意见和建议

1、学校应长期与相关企业上级领导部门建立互联互通关系。

相关报告显示,苏州就业市场总体供求情况需求比较大,该地区人才市场每周周一至周六组织相应的供求双方的招聘会,场景非常壮观。同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苏州地区将为外地务工人员(大学生)提供廉租房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对985、211大学毕业生来苏州工作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解决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学校能够与其保持长期沟通,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岗位,为我校就业工作提升新的层次。目前在当地延边大学知名度不高,我们联系和走访了3个人才服务中心和31个企业,知道延边大学的占35%,了解延边大学的占15%。我们此次来苏州就业市场考察,对我校毕业生来苏州地区工作大有益处。

而且,我们在与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与招聘企业一起到高校组织企业招聘宣讲会,广录人才。并表示愿意组织相关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大学生来苏州工作(当地人事管理部门与高校建立互联互通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关系三个层次共有216所,其中没有延边大学)。这是机会也是机遇,希望校招生就业处与之积极沟通联系,把他们请进延边大学,形成双赢的局面。延边大学与当地距离过远,难以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转化基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2、加强具有语言优势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校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朝鲜语(韩国语)和日语的语言优势。但现在从就业市场实际来看,纯语言类的毕业生崔在就业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已经不再容易满足企业的需要。据了解,在苏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语言专业(韩语、日语)。(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到黑龙江大学招聘朝鲜语专业毕业生)用人企业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来到我校招聘语言类从业人员。

同时,从苏州市企业构成来看,多为外资或合资企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公司高层领导皆具备较高的汉语能力水平,不再需要太多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外资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国语水平提高,中层领导本地化达到70%左右,单纯语言类专业毕业生丧失优势。所以,既会语言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成为了苏州就业市场新宠儿。我校应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与时俱进,培养适合就业市场的综合性人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强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之外更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和择业观的衡量。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每天能够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团队。但现实情况反映,一些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成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导致企业与学生双方收到损失。

在调查和与毕业生座谈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总体还是满意的,但也不乏一些意见值得思考。我们了解到学校实践性教学过少,毕业生明明掌握了理论,实际工作中做不来。课程设置偏重于基本理论,专业课和选修课关联性不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期比较长。比如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正统朝鲜语,工作中更多使用商务性朝鲜语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工作之前准备太少,工作中往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加强,比如销售岗位和技术岗位有差别,从事技术岗位要有时间的沉淀;跳槽要知道提出辞职,要有工作交接等。改变就业观念,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毕业生入职一年内,因为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学习能力培养,毕业生学习经历丰富,学习能力缺乏。

在外语学习方面,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英语口语的锻炼,因外在外企工作英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但是读写和语言表述是有差别的,我校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在外企工作,韩国语、日语学生在口语方面要求熟练,而我校存在朝鲜族学生说韩语、日语,不是精通或费力,这种情况对其就业会带来困难,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组织相应的培训,以利于学生的就业。

4、加强校友沟通,建立校友网络。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3

关键词:苏州;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机遇;措施

1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发展状况

1.1外包的基本概念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一种形式,是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分工协作的重新布局,是组织形态上的重新提升。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1.2苏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目前,苏州服务外包有了初步发展,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专业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苏州服务外包领域的先导产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57家企业通过认证,7家企业入选科技部“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占江苏省入选总数的83%。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007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有望到100亿元。

2006年12月,《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正式公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惟一的试点区,这对整个苏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苏州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加大了与国外的广泛、深入地合作,尤其与软件业发达的印度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2007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之父”普雷姆吉签订了合作协议。政策效应将与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合力。200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举行科技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基地。2007年7月,新加坡新电集团(NCS)与苏州工业园区(SIP)管理委员会近日签订一份备忘录协议,共同开发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服务和大型外包中心,以提供包括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和IT管理业务在内的大量IT服务。

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等都为苏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苏州的服务业市场,为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和优势

2.1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外包业务这一巨大的未来市场对于正在快速发展服务业的苏州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它们70%的业务流程是通过外包实现的。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有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服务。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这些企业都将走上服务外包的道路。苏州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相对也比较高,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苏州市如果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本市服务业的快速、高效、优质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苏州正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现在苏州已经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的市场优势。从国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制造业的持续扩张,会产生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苏州抢占了先机,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制造业城市,这是加快服务外包发展的坚实基础。另外,《苏州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服务外包发展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从资金、准入、用地、人才、环境等各方面提供了优惠。其中,对在本市新设立的国际、国内知名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外包服务项目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国家相关政策申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服务外包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并按时还本付息的,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给予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补助金额;对应届大学(含大专)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给予不超过85%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使得苏州在发展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具备了政策上的优势。

3以服务外包促进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苏州市要想保持服务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是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可以分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以及苏州科技城三个重点区域,这三个区域分别制定了符合自身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措施。

3.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从2005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就推出了“产业升级”“科技跨越”和“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措施有:(1)加强政策落实,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给予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创业投资资金注入和海内外上市服务;(2)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利用海外留学生和跨国公司华裔管理人员的资源,发挥园区跨国公司众多的优势,争取更多海外订单;(3)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园的装修和商业设施建设;(4)开辟服务外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依托人才培养主阵地,发挥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培训体系。

工业园区的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软件外包。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研发外包。三星、艾默生、安德鲁等跨国公司已在工业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为总公司的亚太总部和全球部门提供研发支持;(3)业务流程外包。从呼叫中心到人力资源,从第三方物流到财务、后勤等外包业务已经在工业园区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选择了财务外包,而会计事务所的收入,约有1/3来自各种类型的财务外包业务;(4)设计外包。主要是专业的设计公司对于汽车、家电、机械等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新产品的设计。

3.2苏州高新区服务外包的发展措施

良好的IT产业基础加上优良的投资环境,苏州高新区发展新型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自身情况和服务外包的发展,于2007年5月提出了服务外包的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主要为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为主的服务外包。建立软件实训基地,培养大量实用型软件专业人才;二是大力承接生产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外贸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区港联动”效应,形成功能强大的自由贸易区,促进以开发区物流为重要内容的境外物流跨越式发展;三是积极拓展研发设计外包。全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引进研发机构,并积极引入研发设计外包理念,打响“苏州设计”品牌。

3.3苏州科技城的服务外包发展举措

苏州科技城则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并制定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构筑微系统园、软件园、高博软件技术学院和软件大厦4大软件服务外包基地;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分中心(CSIP)、赛宝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整合软件产业内生环境;三是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依托欧索软件等一批软件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积极引进品牌型、旗舰型、链条型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四是形成软件人才和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完善软件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引进具有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的软件领军人才,加快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

[2]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05).

[3]陈浩,陈晓红.对苏州服务业发展的思考.江苏商论[J],2005,(01).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4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高职教育发展

产业集群(industrial duster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年在《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经济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的集合。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如今,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力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1.8%。因此,我们应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出发,顺应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一、产业集群与江苏高职教育发展

(一)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有助于消除劳动力素质这一制约产业集群的瓶颈问题、增强江苏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起“血液”作用,是提高江苏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江苏省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紧扣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高职教育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提升办学水平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扣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以本省产业集群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提升江苏省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在立足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作为高职院校自身也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找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位置,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和延伸办学思路,调整好专业结构,努力使专业群与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相适应,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兴起准备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因此,紧扣产业集群发展高职教育有助于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从而提升办学水平。

二、从江苏省产业集群的特点看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集群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做大做强做优的思路下,形成了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有的产业集群2008年已经达到了年销售额400亿以上的规模,如宜兴官林电缆产业集群,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产业集群既涉及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电器、建材、轻工等传统行业,又涉及it、环保等新兴产业,分布区域涵盖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相当数量的产业集群在全国已有相当强的市场影响力,如姜堰五金产业集群、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吴江丝绸产业集群、宜兴陶瓷产业集群等。

回顾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经过三十多年的精心建设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8所,在校生72.44万人。2000—2008年,校舍建筑面积由209.75万平方米增长到1964.74万平方米,增长了8.4倍;校园占地由6232.38亩增长到70033.13亩,增长了10.2倍;生均仪器设备值由2005元增长到6198元,增长了3.1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由4854人增长到47565人,增长了8.8倍。全省现有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3所,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1个;共有部级高职实训基地3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56个;有13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所高职院校进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行列。江苏省高职教育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江苏省经济健康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面对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要求方面,江苏省高职教育在院校布局、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仍需新的思路与突破。下面,笔者将结合江苏省产业集群特点来对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一)江苏省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的特点与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的优化

紧紧围绕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以乡镇为地域依托是江苏省产业集群在空间布局上的重要特点。如作为宜兴特色优势产业的官林电缆产业集群,围绕电缆产业链,形成了铜材电缆、涂料化工、塑机电子三大门类200多家企业,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分工明确、专业彰显的产业集群,其广泛分布于官林、川埠、南新及周边乡镇。再如横跨苏中、苏北的亚洲最大的不锈钢产业集群——“中国·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在地理位置上,以兴化市戴南镇为核心,由分别隶属于兴化、姜堰、东台3市的戴南、张郭、茅山、兴泰、溱潼、溱东、时堰等7个乡镇所组成。反观江苏省高职教育在区域布局上与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极不匹配。江苏省按照每30万人口居住范围内设置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则,其高职院校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产业集群分布的乡镇几乎没有。即便是县级市,仅有四分之一设有高职学院。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比例稍高,已占到一半左右,如江宁(区)、江浦(区)、六合(区)、句容、武进(区)、锡山(区)、宜兴、江阴、张家港、太仓、昆山、吴中(区)等。其中苏州市和无锡市所辖的各县级市均设有高职院校,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则仅有射阳、涟水、铜山(区)、邗江(区)、仪征、海门等县级市(县、区)设有高职院校。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想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就必须优化院校布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向乡镇倾斜,从而更好地为产业集群服务。

(二)江苏省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江苏省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近年均稳定在55%左右。从总体上看,未来江苏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体现为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缓慢增长的特征。可是,当前的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直至未来若干年,江苏省高职院校仍以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为主,但为适应江苏产业发展战略与趋势的变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高职教育专业会有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会有一个大力发展的过程。

今后随着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伴随而来的产业调整、企业重组和兼并、技术改造也将在大范围内展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技术与资本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替代性更强,一方面对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排斥强度也必将越来越强烈。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它们从客观上要求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撑。而目前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组成,从办学层次上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一)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拥有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但缺乏资金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产业集群中拥有资金,有把握市场以及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的优势,但缺乏先进的知识、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江苏省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应该利用各自的互补优势,合作共赢。一方面,江苏省应将促进高职教育发展融进产业发展和扶持的政策中,利用免税、减税和提供扶持资金等政策,鼓励产业集群和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江苏省高职院校还应将职业技术培训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义务,为产业集群内的劳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础。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进行学历教育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产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二)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各地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以及江苏省产业发展政策会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而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对高职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具有不同的需求。为此,江苏省应依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1.要将高职教育布局结构重心向产业集群所在的经济发达的乡镇发展。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建立产学合作中心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手段将办学触角延伸至产业集群所在的乡镇。力争到2020年,江苏省近1d0多个产业集群均有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影响存在。

2.优化布局,避免趋同。对学校布局、专业布局类同,又缺乏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坚决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布局的现象。

3.鼓励各区域之间的高职院校合理分工,形成特色、错位发展。各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办学传统、办学基础和现有水平,扬长避短,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全力实现分工合作,在错位中找准学校的发展优势,在错位中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4.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目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省会南京和苏南地区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南京和苏南地区已经形成与各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相匹配,功能、层次、形态既有差异又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形态格局,仅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就有高职院校50所(其中南京19所、苏州15所、无锡10所、常州6所)。而苏北地区包括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泰州、宿迁加起来才15所(其中徐州3所、盐城3所、淮安4所、连云港2所、泰州3所、宿迁1所),仅与苏州刚好持平。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在政策上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在这些地区发展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性高职教育中心区,从而推动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目前,江苏省的一些产业集群在大力发展各具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同时,正在不失时机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集群内原有优势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为适应这种变化,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江苏省应采取以下策略:

1.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由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硕士)层次共同构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2.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要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不仅要扩张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而且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水平。

(2)要根据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积极创造条件举办那些传统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及一些新兴的、边缘的、交叉的、复合的、有生机活力的专业。

(3)对那些已经具有强烈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促使其迅速发展,加快成长为新兴的、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5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区位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46-03

江苏医药制造业近年发展迅速,2005年产值为465.18亿元,2011年产值为1 810.02亿元,平均年增长在25%左右。在江苏医药制造业总体规模高速发展的同时,各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如何,是否形成产业在地理区域的集中,产业集中是否产生集聚效应,是否能够对区域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探究这些问题可利于进一步合理布局和规划江苏医药制造业。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常用的测度方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区位商,对江苏医药制造业区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尝试解答上述问题。

一、江苏医药制造业区域发展概况

2011年,江苏省属13个地级市的医药制造业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各地区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 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差异显著,13个城市中泰州、连云港、徐州、南京、常州、无锡、苏州7个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77%,利润约占全省的83%,可见,江苏医药制造业已呈现地域性集中的特征。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科拉多·基尼在Lorenz曲线的基础上于1912年提出的,最初用于度量国家或区域之间收入不平等的相对程度。1986年,Keeble等人将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用于度量某行业地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发展成区位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众多,本文采用几何法求取基尼系数。

从2011年江苏医药制造业的基尼系数来看(如表2所示),可进一步断定江苏医药制造业在空间布局上已经形成了高度的集中。

三、泰尔指数

Tn、T*、T分别表示总体区域差异、地带间的差异、地带内的差异,i表示地带,n为总的地带数,j为地带内子区域,Yi表示第i地带的经济指标占江苏同种指标的比重,Pi表示第i地带企业数占江苏总企业数的比重,Yij表示第j城市经济指标在第i地带同种指标中所占比重,Pij表示第j城市企业数在第i地带总企业数中所占比重。T值在0~logN之间变化。若T值为0,表示最小差异,若为logN,表示最大差异。

我们按照地理区划将江苏省属13个地级市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T值范围在0~1.11之间,三大地带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的泰尔指数总差异约为0.2,说明江苏医药制造业在三大区域的发展较为均衡。苏北以连云港为中心,苏中以泰州为中心,苏南有南京和苏锡常地区,该地带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尤为均衡,从表3各经济指标泰尔系数的组内差分解来看,苏南各市医药制造业发展差距最小,苏中、苏北地区各市医药制造业发展差异相对较大。各经济指标泰尔指数组间差的计算结果来看,三大区域间医药制造业的利润差距小于产业规模差距,间接说明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作为三大地带其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大体一致。

四、区位商

其中N1为研究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企业数);A1为研究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企业数);N0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企业数);A0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企业数)。产值区位商从生产效率及生产规模方面反映了该地区该产业的集聚程度。企业数区位商反映了该地区该产业企业的集聚程度。

Q值越大说明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一般只有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若Q小于1,说明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低于平均水平,不具备比较优势。一般Q值在2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在前述江苏医药制造业相对集中的7个地区:泰州、连云港、徐州、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其产值区位商大于1的仅有徐州、泰州和连云港三地,泰州和连云港的医药制造业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并形成对外输出的优势;而其他地区虽然产业规模较大,但专业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比较优势,没有对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

从企业数区位商来看,上述区域范围中,企业数区位商大于1的仅有南京、泰州、连云港和常州,常州和南京医药企业密集程度虽然高于江苏平均水平,但其产值区位商低于1,可表明这两个地区还处在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企业在地理上较集中,但是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网络,并不具备集聚优势。

将这两种区位商结合分析,如果企业数区位商小于1而产值区位商大于1,例如表4中的徐州医药制造业,可认为此地区企业规模效应较强,企业集中产生集聚效应所致。若两种区位商数值均小于1的地区,可认定这些地区的医药产业专业化程度低,区域竞争力较弱,为非优势产业。

五、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判断,江苏医药制造业整体上已形成产业集中之势。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医药制造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为均衡,苏北以连云港为中心,苏中以泰州为中心,医药制造业已成为该地区主导产业,初显医药产业集聚效应。在苏南,各市医药产业发展均衡,尚未形成产业的中心城市,医药制造业未能发挥推动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

六、建议

江苏医药制造业在泰州、连云港和苏南的集群是依靠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在政府外力驱动下形成的。要实现和扩大产业集聚产生的知识信息溢出、区域品牌、创新吸聚等效应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合理布局医药产业,突出区域特色,防止布局趋同。当前江苏医药产业的布局特色并不明朗,需要尽快定位区域特色,以防止资金浪费和地区为吸引投资“无底线”放宽优惠政策。而且各区域要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在科技创新中,大学作为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主要供应者,参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产业集群企业对教研机构提出技术需求并提供科研经费,使得大学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再者,建立企业间和园区间的联动机制,加强企业间的业务联系,形成专业化产业网络。通过上述措施,江苏医药制造业的集群发展由外力政策驱动转本为内力市场驱动,实现区域间医药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568-571.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6

2015年,面对经济新常态和金融业的全面深化改革,在不确定中如何把准方向,明确新挑战,专注特色经营,坚守风险底线,不做传统的立足于本土的“小行”,而是努力成为实践微金融服务的“好行”?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苏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兰凤。

《》:苏州银行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苏州的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已经超过四年时间,期间苏州银行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首先请王董介绍下苏州银行的发展现状和经营战略定位。

王兰凤:面对经济新形势新变化,结合苏州市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苏州市委市政府想要着力改造一家与苏州经济发展地位相匹配的,苏州人自己的银行。2010年9月28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江吴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辟了我行发展历史的新篇章。2011年3月17日,经中国银监会82号文件批准,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管隶属关系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序列,调整为中小商业银行监管序列,标志我行的行业性质正式由农村商业银行转变为城市商业银行。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苏州银行现已拥有141个服务网点,下辖总行营业部,苏州、宿迁、淮安、常州、南京和南通6家分行,8家直属支行,85家二级支行、34家分理处、3家社区支行和4家小微支行,机构覆盖苏州大市;同时发起设立4家村镇银行;入股2家农商行。先后荣获“2014年最具发展潜力中小银行奖” “苏州金融创新典范品牌”“全国十佳支持小微企业银行”“最佳网上银行成长奖”等奖项。

一直以来,苏州银行秉承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实现了“速度、规模、效益”的均衡发展,迅速成长并成为苏州地方金融业的排头兵。同时,新发展时期,管理层积极而理性地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即在苏州地区不做“小行”,要做有影响力的“好行”。要把“根”在苏州地区扎深扎牢,把苏州本土这块“根据地”建设好,这是苏州银行未来实现更大发展的稳固的坚强后盾。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深化经济金融改革为商业银行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当前,银行业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严峻挑战,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审时度势,是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一项核心工作。能否谈谈苏州银行现阶段发现所面临的宏观形势变化?

王兰凤: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从“旧常态”向“新常态”演进,伴随新一届中央领导深化改革的主导思想,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健全,“金融脱媒”现象将进一步显现;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革命迅速崛起,所有这些都给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经营和管理带来颠覆性冲击,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银行业全新的格局终将形成。

苏州银行顺应时代趋势,主动变革转型,在新常态下谋求新发展。一方面,经过高管层反复多轮的斟酌与商榷,结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经济特点,制定了未来三年战略规划,清晰描绘了未来的发展蓝图。力争在2017年年末,资产规模达到3000亿元,存款规模超过1800亿元,净利润突破30亿元,实现江苏省内地级市网点全覆盖。另一方面,2015年将开启组织架构变革,为保证战略落地,通过组织架构变革,我们将努力打造大零售、大公司和金融市场三大专业板块,实现专业、专注的发展目标。

作为苏州银行董事长,面对新形势,压力与责任时刻伴随在我的左右。作为管理者,未来必须要观势明局、审时度势,把准大方向、明确新挑战,通过强化战略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和制度体系,专注特色经营,坚守风险底线,以办好一家“好行”而不是一家“大行”的心态,静下心来,专注并坚持“以小为美、因民而美”的发展战略,在“微金融”服务领域做出特色,唱响品牌。

《》:面对改革,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调整战略和业务方向,以发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我们苏州银行有何战略部署?具体的业务方面有何应对之举?

王兰凤: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深度调整、金融改革不断加速、区域竞争日益加剧,这些都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多重压力和挑战。面对压力和挑战,苏州银行积极实施战略部署,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逆境强势发展的背后,凝聚了苏行人的智慧与汗水。苏州银行坚持“以小为美、因民而美”的战略定位不动摇,深耕细作“小微、‘三农’、零售、文化金融”等战略业务,努力为客户、股东、员工创造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具体业务方面,苏州银行也在积极实施业务转型升级,走特色化的“微金融服务”之路。2012年5月,苏州银行科学布局小微业务,打造“苏式微贷”品牌,截至2014年年末,维持和促进就业15.77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我们也在努力打造“金桂三农”品牌,有效提升了服务客户的能力,现已开设了4家“三农”特色支行,并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三农”金融债。同时,2013年苏州银行也在文化金融蓝海扬帆起航,我们为文化企业提供了1.12亿的贷款支持,并获得了478万元的文化风险补偿资金。我们推出的“文化贷”荣获“2013年苏州市中小企业优秀金融产品”称号。同时,自苏州银行成立至今,我们也在积极推行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推行“微金融服务”,我们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作为业务转型和产品开发的出发点,与客户共同成长是苏州银行发展的永恒动力。例如,以市民卡为依托,我们开发了“银医一卡通”项目,借助自助服务终端实现挂号、缴费一卡通,提高了市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并荣获“2013年度金融创新典范品牌”,截至2014年年末,该项目已在13家医院上线运行,累计实现自助挂号约176.72万笔,自助缴费53.76万笔,总金额达到了3622.82万元。同时,苏州银行也适时推出了移动金融和“O2O”支付项目,成功了苏州银行移动终端软件,全面启动了“苏行移动生活”,并在试点建立移动生活商圈,目前累计拓展移动终端软件用户17.06万户。2014年,苏州银行信用卡成功首发,旨在战略布局消费金融领域;同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新模式,我们已与点融网合作,成立互联网融资事业部,这是国内传统银行与成熟P2P平台首次直接“结盟”。所有这些“微金融”业务,都是为了应对经济金融新挑战,开拓商业银行新业务领域和新盈利增长点而做的有益尝试,这些“微金融”业务的成功实施,也使得苏州银行能够突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束缚,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打造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苏州银行将继续坚持“以小为美、因民而美,做微金融服务的积极实践者”的经营理念,植根本土,深耕社区,以“方便”和“实惠”为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区域和市民百姓的衣食住行、托儿养老、游教娱乐、社区发展、节能环保和生态安全等民生方面,打造社区银行品牌。

《》:宏观环境的变化要求商业银行及时实施内部转型和改革,商业银行的业务同质化必然不可持续。尤其是针对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应该在借鉴同业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探索并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苏州银行在发展中如何另辟蹊径,有效实施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王兰凤: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实施业务转型,小微金融领域成为现阶段和未来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竞争的“主战场”之一。当然,我们应当顺应发展趋势,也应该在顺应中寻求属于自己的独特核心竞争力。苏州银行自成立四年多以来,一直紧密围绕“我是谁?为了谁?想成为谁?”的思路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在业务探索与实践中,苏州银行不断推动“微金融服务”向小微化、零售化方向发展,客户对象逐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大宗商品原材料领域向消费品领域、从生产服务向生活服务转变。

在特色化经营方面,苏州银行已经选择在“小”和“民”上做文章,未来三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小”和“民”,推动品牌特色化经营。具体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更要对比同业,苏州银行未来的定位就是在“微金融”上有所创新、创立特色。我们理解的“微金融”就是金融普惠,就是“小”和“民”,就是与身边的市民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我们致力于为市民百姓打造身边的银行,就要立足社区和属地,将我们的业务和产品在本区域范围内全面推广。

在差异化战略实施方面,苏州银行非常重视自己作为本土法人银行的优势资源禀赋。作为苏州市民卡的主办行,我们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把市民卡变成一张服务百姓衣食住行的全功能“金卡”,并将这张“金卡”逐步转变成苏州银行独一无二、他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14年年末,苏州银行已发卡441.74万张。同时,鉴于市民卡的“银医一卡通”项目在苏州本地取得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该项目可以脱离市民卡,且各地对于医疗服务都有巨大的需求,苏州银行已经开始探索在异地与医院合作,并积极推出新的拓展项目,这也必将成为苏州银行在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上的,全省范围内可以复制的差异化战略优势。

《》:如今,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为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与更迭,更是整个金融生态圈的重新构建,银行的传统业务更是遇到了不可回避的正面冲击。面对互联网金融浪潮,苏州银行准备如何参与竞争?

王兰凤: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它将在众多领域掀起变革的巨浪。但互联网无论怎么跨界,最终争夺的核心不外乎还是最终消费者。所以未来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银行网点就要做什么。未来银行分支机构的发展方向是轻、小、网络化、智能化,物理网点将仅充当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已,并不是最好的销售端,但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谁最终能抢占市场,培养消费者忠诚,谁就能胜出。

总所周知,骑在马上,起码可以保持跟马同步走,不落后;如果跟在马后面,永远只是个跟随者,只要一步没迈好,就极易被淘汰掉。对于区域性小银行来说,唯一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就是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苏州银行将借力400多万张市民卡积累的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抓住核心突破口,以点突破,带动全局,实现大零售业务的突破,从而打造苏州银行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苏州银行将继续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加快苏融网建设,探索传统银行业务与互联网技术主动融合、合作共赢的崭新商业模式,寻求大数据平台下创新高效的微金融风控模式,并培养一批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专业团队。

当前,数据必定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蓬勃之势,结合苏州银行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如何顺应并合理运用新技术,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理念去探索“微金融服务”下新的商业模式,并借力各种优势数据资源,跨业跨界实现传统银行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这是目前苏州银行要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我们更要以开放、共享的心态踏实走好每一步。

《》:日前,银监会尚福林主席在博鳌论坛上发表了一个演讲,题目是“金融创新不能超越监管红线”,他指出金融创新必须要建立在合规合法的基础上,不能超越法律和监管的红线。我们可否理解为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创新在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能否谈谈苏州银行在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方面的特色举措?

王兰凤:长期以来,苏州银行一直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公司治理、规章制度、考核体系、组织架构、薪酬体系、业务流程、团队再造等方面立足长远、不断优化。我行的全面风险管理项目、全面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项目、全员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项目,三个项目已全部落地,伴随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我行逐步夯实和增强了全行的基础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能力。在管理流程方面,“集中授权中心”“放款中心”“报账中心”等三大中心运行平稳,不仅有效控制了操作风险,也提升了业务效率。全行上下逐步形成“只要合规,即使产生风险也要合理免责;只要违规,即使没有产生风险也要从严问责”的风险文化共识。

除此之外,苏州银行已建立了风险管理队伍,垂直风险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资本管理办法》和《三年资本管理规划》,使资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创造了更高的股东回报。现阶段,苏州银行计划按照国标A级机房标准,打造新数据中心,完成新数据中心建设和同城应用级灾备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建立新IT发展战略规划,全面为苏州银行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而言,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作为管理者,您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锤炼出一支一路向前的竞争团队?

王兰凤:作为一个女管家,“不断创新求变,围绕战略专注执行”是我一直强调的核心工作。面对技术突飞猛进、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人才队伍要主动学习,不断创新,利用和共享优质资源,打造企业专属DNA,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先者。一个企业只有高度重视学习,提倡学习型人才团队培养,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为企业打造持续的未来竞争力。在专注执行能力培训方面,苏州银行也坚持在区域内,最接地气地服务好“小”和“民”,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截至2014年年末,苏州银行在岗员工2748人,其中,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总计2563人,占比93.27%。,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继开办“苏州银行网络学院”后,2014年又成立了“苏银金融学院”,同时我们还开发了微学院平台,开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3E沉浸式”培训体系。未来市场化的竞争中,谁能快速地变革,快速地响应市场,不断地升级、变革、创新,谁就能在自己选定的领域中保持领先。因此,学习、创新、变革是苏州银行永恒的追求。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7

关键词:生产业 集聚区 空间基尼系数 对策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解释变量。近10年以来,现代生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呈现了四大趋势:大量兴起、技术知识密集度加大、价值链呈现全球分布态势、制造业和生产业深化融合。苏州自2007年的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初步具备了从工业化后期到后工业社会转变的条件,进入产业调整的战略转换期。2012年服务业占GDP比重43.29%,全国排名14位,远低于北京、深圳、上海。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比重平均占比高达70%,日本与韩国在50%-60%之间。国际大都市圈生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生产业的创新升级与制造业的动态匹配、融合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集聚区的发展是重要的载体。

文献综述

围绕生产业集聚现象、机制与影响因素展开研究。Daniels(1985)、Beyers(1985)实证研究发现,生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程度要高于消费业的集聚程度。Goe、Coffey & Gillespie、Eberts& Randal等通过对发达国家都市生产业与制造业比较研究中发现,生产是国家服务业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李文秀(2008)、陈建国(2009)、杨勇(2008)、任英华(2010)分别用空间基尼系数、空间聚集指数对我国服务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测算;国内学者刘志彪(2001),郑吉仓(2003),程大中(2008),李江帆、朱胜勇(2008)等针对生产业发展水平与结构变化的测量进行研究,生产业与区域经济有明显的正相关,但是也受到区域内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投资总额等方面的影响。

探索生产业集聚模式、途径的研究。谷永芬(2008),芮明杰、赵小芸(2011)等论证了生产业与大都市圈的互动发展关系是建立在产业聚集效应的基础之上,从而又进一步推动生产业及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陈继海(2003)将产业集聚的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聚模式、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Eswaran & Kotwal(2002),Lundvall & Borras (1998),植草益(2001),周振华(2003),吕政、刘勇(2006),顾乃华、毕斗斗(2006),来有为(2010)等认为,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制造业规模大小和对服务性中间投入的需求量影响着生产业的市场需求。

目前,苏州的生产业尚未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最重要的是,生产业对三次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与制造业的互动升级关系尚不紧密。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前景仍然十分严峻,应着重发展生产业集聚区,培育集聚区的植根性,加快对原工业区的转型。苏州应选择符合实际的方式来发展生产业集聚区。

苏州生产业现状分析

(一)政府重视,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

苏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苏州市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苏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全面推进苏州生产业集聚发展。

政府对服务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2012年,苏州市服务业投资完成3071.59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其中现代服务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金融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投资分别完成31.28亿元、37.26亿元、269.32亿元和118.34亿元。实地调研中,受访企业对政府扶持也是高度关注,尤其是对融资支持、税负政策、政策公正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期望。

(二)生产业逐年外部化,骨干企业贡献突出

三年来,苏州全市累计共有1061家生产企业进行二三产分离。从行业分布来看,商贸批零、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分离最多,总数达到758家,占分离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三。2012年,全市分离企业实现地方税收5.3亿元,贡献度较强,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是行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对业内中小企业具有极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能提升产业集中度。

(三)集聚区成为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2012年末,苏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9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51个,涵盖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大型专业市场等多种形态。

苏州国际科技园经过五期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数码娱乐和行业应用高新科技等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群。截至2012年,苏州全市累计在建、拟建的物流园区(含中心、基地)32家,其中省级物流业集聚区7家,市级物流业集聚区6家。集聚区建设吸引了大量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逐渐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并开始辐射带动集聚区以外区域的发展。

(四)工业基础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优势明显

苏州具备发展高技术生产业的制造业基础优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冶金和化工,是对苏州工业经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六大传统支柱产业。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生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市场。2012年苏州全市工业产值34528.10亿元,年均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28783.65亿元,年均增长25%,其中新兴产业产值(制造业领域)12366.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3%。苏州以现有制造业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具体如表2所示。

(五)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激发巨大的市场需求,向高端行业拓展

2012年,苏州接包合同额达到55.9亿美元,外包离岸执行额达到30.5亿美元,业务总量占中国大陆的9.1%,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苏州全市有26家全球外包百强企业,业务领域由最初的软件代码编写、软硬件测试等低附加值的业务逐步向行业应用服务、研发设计和咨询服务等高端行业拓展。

苏州生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苏州生产业的发展仍存在劣势(见图1),诸如创新能力差、发展方向同质化、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管理落后、服务意识不高、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而生产企业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不规范,政策支持不到位、同行业竞争激烈等、国际化程度低等方面(见图2)。

(一)本土领导型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不够

从总体上看,生产企业大多规模小,本土的领导型企业和国际性企业较少。在受访的软件信息行业除华为、新宇等大型企业外,其他则以百人以内的中小规模居多。

生产企业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说是源于政府及企业在观念的认知上的不足,受访企业中仅有25%的企业对创新十分重视,研发投入相对较大,这些企业大多集中于行业领袖企业。而众多企业,则受困于研发经费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现代物流业的标杆企业中外运、新宁物流、德尔达等,主要还是提供仓储、运输、通关服务等传统的生产,而其他众多企业则存在业务同质化程度高、规模小、技术实力差、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行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二)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苏州产业结构面临着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要素到知识要素比例加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要将苏州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势必要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与之匹配。研发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苏州生产的良性发展。

目前,物流战略规划、供应链咨询、会计审计、咨询等高附加值的业务多由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承担,多数内资企业更多是承担非核心环节、低附加值的简单业务,比如仓储、运输等。同时,生产企业主要提供的是“订单式”服务,适应性方面被动,其服务缺乏特色、层次低、内容单一、效率差是较为突出问题。

专业对口率低也是制约高端人才培育的一个瓶颈。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等生产业对应的专业是近10年才缓慢建设起来的,其高层次人才的紧缺性更明显。

(三)FDI生产业循环圈溢出效应低,本土循环圈陷入低端陷阱

截止2012年底,共计有141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苏州,这一群体的特征之一就是服务于其所领导/控制的价值链。苏州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代工模式下吸引FDI投资。这些企业大多使用其母国的生产或选择自带的生产,这都降低了本土生产业的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本土生产性企业的外部化进程。跨国公司逐渐形成符合自身需求标准的高端生产循环圈,这种状态对国内其他企业的示范辐射效应较弱,对本土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基于不同的制造业需求群体,形成了不同的循环群,本土的生产企业陷入低端循环圈(见图3)。

(四)产业关联弱,集聚区定位不明确

苏州目前的生产集聚区或者功能区,50%是依托原来的高新区和开发区转化而来,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不太适合生产业。从访谈中了解企业与研发中心、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尚未形成明显的联盟;集聚区内非正式的学习交流组织缺失等原因都是造成了产业联动较弱。生产业集聚区内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服务定位雷同。

(五)集聚区内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受制约,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调研结果看,自入驻集聚区后,仅有40%左右的企业主动使用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但是对服务的效果满意度较低,普遍认为提供的现有服务不够专业、效率低,不能满足众多企业的多元化要求。不同集聚区生产企业期望从公共平台服务功能获得的服务有所不同,国际科技园内集聚区企业对创业咨询、专业技术、以及高层次人才服务更偏好;物流园内企业则对保税政策、海关政策等更关注;商务与租赁服务企业则倾向于对投资、配套服务。

(六) 企业融资困难,人力资本流动过频

生产业普遍存在再融资困难的现象。计算机服务、软件行业的资金重要来源之一是创业初期的风投,而成长期内的再融资成为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现代物流业中的众多中小企业只能依赖自身盈利或者股东来获得再投资。除资金短缺外,企业内部管理也是一大难题。

苏州生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分析

目前生产业集聚度基本都是沿用制造业的分析工具,主要有反映行业集中度指标、空间基尼系数指标、区位商和EG指标,本课题选择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测算分析。

(一)空间基尼系数测算

Hoover(1936)、Krugman(1991)等人用空间基尼系数(spatial coefficient)来测算某个区域某个行业的集聚程度。

G=∑(Xi-Si)2 G(0≤G≤1)的数值越大表明产业的行业集聚度越高。

其中,Xi-i区域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i-i区域某个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行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通过对苏州生产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测算(见表3),可以得出以下三个重要结论:一是苏州生产业聚集水平整体不高,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差异程度明显。二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的集聚水平高于其他服务业;三是近五年生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苏州生产业的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二)区位商测算

区位商(location queotient-LQ)是用来衡量地域分工深度或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是对区域某一产业现对集中程度的度量。企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专业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企业联盟的形成。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公式为:

其中,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区j表示具有行业优势,LQij大于1且聚集度较高,当LQij小于1表示行业劣势,集聚度非常低。

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苏州生产业中的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区位商大于1,而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区位商在0.7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的集聚程度最弱仅为0.44。

集聚度实证测度分析的结果与苏州生产业发展现状是吻合的。苏州生产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与苏州制造业FDI比例过高,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低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苏州生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经验借鉴

美国纽约主要采取以曼哈顿区为中心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自主创新引发技术革命是纽约生产业发展集聚的驱动力,高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分布为纽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政府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引导集聚的发展,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日本东京商圈是以总部控制经济,发达的金融业和物流服务为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先进的生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首都优势,发展信息技术类为代表的生产业,为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提供专业高效的支持,利用港湾优势,积极发展物流和交通运输服务。深圳重点推进以创意设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生产业集聚区。开放和创新是源动力。同时,政府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印度承接外包服务集聚模式。政府对计算机软件服务及其衍生产业的鼓励,并适时推出相应政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建立了一系列的软件外包集聚区,通过大规模出口,带动就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苏州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苏州应以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地为目标区域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形成专业化总部经济基地:一是选择在长三角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长、处于转型升级加速期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模具制造、机械装备等;二是选择在苏州市城区内有研发、教育、大型企业支撑的行业,如纳米技术相关行业;三是选择起点较高的新兴行业门类,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对人才、技术等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发展平台。

先进制造业在研发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垂直分工体系中,控制着价值链的上游,因此生产企业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高标准的专业服务满足先进制造业的服务需求。同时,由于涉及到制造业的一些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使得其内部生产尤其是研发的外部化受到较大的制约。苏州应鼓励先进制造业与本土研发机构以项目为纽带进行合作创新,鼓励先进制造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互动与匹配,促进两者技术与知识的互补,突破空间限制,形成虚拟集聚。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M,Co-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N].Working Paper,2004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8

近年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以苏州为例,信息技术是苏州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苏州市20家出口总额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IT企业占17家。工业总产值中,IT行业的产值已占34%;信息技术类企业占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的80%,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40多家落户苏州,许多跨国公司在苏州设立了研发机构;苏州及周边地区IT人才需求旺盛,以软件人才为例,到2010年,苏州软件从业人员约需要8万人。

苏州的工业园区包括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集成电路和TFT-LCD为主导、软件和IC设计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群。

苏州正在从“苏州IT制造”向“苏州IT创造”产业结构转变,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苏州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从‘苏州IT制造’向‘苏州IT创造’” 产业结构转变的思维,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即

(1) 要把苏州的开放优势转变为创新优势;

(2) 在吸引外资方面,不仅要把工厂转移进来,更要把研发总部转移进来。现在规模化的跨国公司,有三分之一已经在苏州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总部逐步都已经转到了苏州;

(3) 扶持民营规模经济,使他们能够走一条独立的科技创新道路;

(4) 和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合作,超前进行产业孵化和产业化推进;

(5) 引进人才,加强科技孵化技术、科技孵化载体的建设,让全国范围内的人才能够带技术、科研项目过来,在苏州结合产业优势进行科技创业。

2 苏州IT业及人才需求状况

受“重学轻术”的思想制约,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在走学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应用型与学术型之间的培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直接导致了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缺乏。一方面,我国每年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数目庞大;另一方面,企业却在喊“招不到人”,这致使IT人才相对过剩,人才培养的生态失衡!

那么,IT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首先,人才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要具有团队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要具备外语能力和数学基本功方面的基础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具有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具有自主学习与强化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总之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四是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与学习能力;五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力。

3 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我们有感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做法。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将发展经验概括为坚持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特色;始终把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合看作是主要任务;将学术自由作为学校的立校根本;建立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在学研产一体化办学中实现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并培养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坚持研究的开放性和内在发展的逻辑性,把握机遇不断创新。

4 苏州大学全面校企合作的措施

苏州大学是地方综合性“211”高校,属于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生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相对欠缺。苏州大学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体现了地方院校办学特色。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硕士点;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建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1人。

苏州大学采取了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将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到全面校企合作的层次。我校的多模式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如图1所示;二是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三是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塔式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校企合作的方式呈现多样性趋势,共分成5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与IT企业组建IT企业联盟,采取不定期交流方式了解企业与市场需求。

第二个层次,与著名IT企业成立IT专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直接指导教学计划制定。

第三个层次,与应用型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群,让学生始终有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并能直接参与实际项目。

第四个层次,与研究开发为主的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培养创新型IT人才。

图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塔式结构模型

第五个层次,让企业直接参与高校建设。

我们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如针对研发型企业,采取项目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等方式进行合作;对应用型企业,采取共建实习基地和工程中心,共同开设实用性课程等方式合作。

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对于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研发型企业及创新实验室实习,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应用型企业及工程中心和实习基地实践。

一些具体的措施有:

4.1 改革教学体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IT人才

我校在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1. 制定既适合校企合作,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菜单式”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双方互利双赢。在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州大学联合在苏州的诺基亚、明基、世宏、安德鲁、飞索、旭电、天弘、摩托罗拉、友达、华硕等12家信息企业,成立IT专业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可直接参与学校IT教学计划制定,并进行教学计划动态调整,从而突破了高校独立制定教学计划的常规。

针对IT领域的不同专业,采用定制“菜单式”课程建设框架,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需求。

2. 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实施“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将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到基地实践、毕业设计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统筹考虑,使之系统化,形成“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院100门课程,每门课程成立一个课程组,组长由富有经验的老师担当,一个组有5个人,他们主要负责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辅导书、教材编写等事情。具体实践中,教师有教学科研管理任务,工作很忙,带实验的时间受到限制。一般20个学生配备一个辅导老师,还有研究生担任辅导工作。

因此我们实行了很多辅助措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① 措施1:实施“双导师制”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苏州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针对部分学生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学校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为每位学生安排一位学校导师,从大三开始再给部分学生安排企业导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专业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位学生每个月必须安排四个半天到校外导师单位接受指导。“双导师”以课外科技课题为主线制定学习计划。课外科技课题由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并可根据IT发展状况和学生能力及完成进度等进行模块适度调整。“双导师制”实现了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② 措施2: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

③ 措施3:共建实习基地群

单一实习基地难以从根本上形成校企紧密结合、主动面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有效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校企双赢的整体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单一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组建了“实习基地群”,对实习基地进行了优化与组合,先后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实习基地群、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实习基地群和昆山软件园实习基地群,全面提升了实习基地的作用,使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就有机会到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受益学生达到70%以上,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累计超过十个月。

④ 措施4:组建学生开放实验室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还结合地方院校拥有企业实际项目较多这一特点,成立开放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小组,并让学生加入老师实际课题小组。开放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小组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完成简单实验,而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学生须符合一定条件,提出申请后方可进入学生开放实验室,课题采用指导老师布置和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学生开放实验室的成员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论文。为了鼓励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学生科技协会,要求课外学生科技活动有序并富有成效。

⑤ 措施5:试行弹性化毕业设计

长期以来,高校习惯于利用大学阶段最后一学期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开展毕业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性课题,但由于时间短,加上很多同学忙于联系工作,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双师制”优势,结合课外科技课题,将毕业设计环节提前,乃至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在部分专业中试行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确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随时提出答辩申请,学校分批安排答辩,如答辩通过即可提前工作。同时规定如学生完成大型IT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或获得个人发明专利,只要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设计报告,均可以申请毕业答辩。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择业提供了方便,效果较好。

⑥ 措施6:设立课外科技课题

苏州大学在和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的过程中,每年还直接从企业获取一定的实际课外课题,供学生开展一些创新性和工程实践性研究,仅“奇梦达”每年就提供5~10项课外课题。此外,苏州大学还配合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每年以“q政学者”、“校挑战杯”等形式资助大量的课外科技活动课题。课外科技课题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 结合实践,全面开展课程群建设

从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组建了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建设小组。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系列课程群,规范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

4. 改革教材模式,编写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新教材

在教材建设中,我们与企业联合,共同编写教材。我院教师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有:

① 龚声蓉,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 龚声蓉,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③ 杨季文,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④ 王宜怀,嵌入式技术基础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⑤ 黄斐,MSproject项目管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⑥ 黄斐,大学计算机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强化国际竞争意识,提升IT人才国际竞争力

在普通英语教学之外,增加了日语选修课程,还拟开设韩语选修课程;专门开设专业文档阅读、标准文档写作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聘请外籍教师和企业教师,在配备高校助教的前提下直接使用外语教学;加强国际化联合办学,加强与国际著名IT企业的合作。

4.2 共同构建高水平的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

1. 直接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2. 到企业“充电”,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部分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3. 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水平技术主管和行政主管担任兼职教师。

4.3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1. 建立院级校企合作办公室,对校企合作进行全方位管理

2. 实施涵盖实践环节的全面学分制管理

3. 建立分层次、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

① 采取面试、专业学期报告、组织小范围学生主讲等形式进行考核。

② 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还将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及主讲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

③ 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认证考试,根据认证级别折算一定的学分。

4.4 实践效果

苏州大学承担的省级以上教改项目包括:

1.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 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新途径研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中之重教学改革项目

3. 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机制及其实践的研究,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

4. 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5. 理科大学生学习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高等工科型人才培养规格、模式、方案及实践的研究,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

6. 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实践和研究改革与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实验教学

7. 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9

内容摘要:本文在设计技术进步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州创新经济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世博会发展历史,提出苏州承接上海世博会溢出效应,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经济整合升级、促进产学研区域一体化联动创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加大创新投入、广揽创新人才等创新经济发展战略,以期促进苏州创新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经济 世博会 发展战略

问题提出

迄今有着158年历史的世博会是一项荟萃世界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盛会,以展示世界科技、经济、文化最新发展成就为目的。举办世博会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第一辐射圈,江苏省苏州市与上海地理相邻,人文相近,经济相融,2010年上海世博会无疑会对苏州社会、经济、文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特别在创新经济发展方面将产生难得的机遇和巨大效应,促进苏州创新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苏州市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发展阶段,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向创新型经济转变,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这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苏州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也是激发产业内部资源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抵御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研究如何有效承接2010上海世博会效应,发展苏州创新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的数据模型设计

(一)样本数据选取

由于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研发资源及区域位置等方面存在不均性,各地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采用不同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以实现创新模式的耦合管理。

为了更好的研究世博会对苏州创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本文设计技术进步量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计量模型,选取创新经济投入能力指标,包括R&D经费占GDP比重、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员数、创新活动经费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构成表;创新经济产出能力指标,包括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产业出口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当年工业总产值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金额以及各产业增加值等数据,通过比较苏州、上海以及全国的情况并对比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其他国家的情况,理性分析现阶段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现状,样本数据来源为2004-2008年江苏苏州、上海、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关网站。

(二)模型设计与计量

由于发明专利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发明专利数代表技术进步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全面分析苏州创新经济现状,首先采用Solow余值法Y=F(K,L,t),将总产出的增长率GY设计为技术进步GA、劳动增长率GL、资本增长率GK的综合贡献,GY=GA+αGL +βGK,其中α、β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取为0.50、0.50(张欣、高长春,2009),再将进步技术速度作为余值:Y/Y=A/A+αK/K+βL/L。计算时将从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结果见表1。

由于研究需要考虑苏州创新经济发展能否中性规模化发展,因此设计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以期较好研究全要素生产函数模型中相互影响、差异以及随时间变化程度,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函数形式为:

(1)

模型中由于新产品产出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过程创新,因此选取R&D经费投入量RD代表自主创新;以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员数SC代表人力资本;TC为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以人力资源SC分别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数TC*SC和外商直接投资数FDI*SC的交互项来描述对国外技术模仿的两条路径;TI为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因本文采用各地区面板数据,故采用截断正态分布,设λt为截距项,以更好考虑效率变化轨迹;εi,t为误差项,i代表地区,t代表年度。模型使用永续盘存计算资本存量,资产折旧率定为5%,选取2004年为基准资本存量,使用Stata10.0处理全国以及上海、苏州2004-2008年的样本区间数据,利用Hausaman方法检测P值确定采用固定模式或随机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相关数据及模型计量基础上,分析苏州现阶段创新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具体如下。

(一)创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且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2008年,苏州高新产业出口值为777.89亿美元,占全国的14.94%,2004-2008年,苏州高新产业总产值及占当年工业总产值比例一直高于25%;2007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970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1240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4%。国家2008年创新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苏州城市创新资源指数为31.04%,位居全国城市第7位,其中创新产业指数为47.58%,位居全国第4位,全国为19.43%。当前科技创新对苏州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由表1及(1)计算得2004-2008年资本对苏州经济增长平均贡献分别为42.65%,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为3.19%,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54.16%,且科技创新贡献率逐年提高。

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经济发展,2006年便制定了《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成立了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又先后了《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办法》、《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关于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苏工作的意见》等政策,200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推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方案》,建立落实创新经济发展政策的领导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和考核机制,有力改善了苏州自主创新环境,促进了苏州创新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成为创新经济主体但整体水平不高

2008年苏州科技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自筹资金占到了92.76%;2007年苏州企业创新指数为17.18%,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47%,低于同期上海的6.80%;2008年苏州企业创新指数为21.50%,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34%,低于同期上海的1.26%;2008年苏州大中型企业创新产品产值率平均只有9.32%,远低于全国的18.23%和上海的43.78%,可见苏州企业虽然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创新能力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指标,远低于上海等地区,苏州企业需大力增强创新能力。

(三)产业结构仍需改进

苏州经济发展从乡镇企业转移到开放型经济,推动苏州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偏硬,制造业依赖高积累、高投入,传统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水平较低等问题。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200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为32.1%,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而同期上海为58.23%。且苏州创新经济与上海有一定的同构性,现阶段苏州与上海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均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趋同率达到59.24%,产业同构导致地区竞争内耗过大,造成各种资源和优势的巨大浪费。

(四)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与领先国家地区差距明显

从表2计算结果可见,苏州及上海显著的因变量Log (RD)及Log (TC)* Log (SC)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Log (FDI)* Log (SC)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全国Log (RD)为负,Log (TC)*Log(SC)及Log (FDI)*Log (SC)均正且较显著,表明我国现阶段创新经济中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引进和模仿,苏州、上海技术创新方式为对外模仿和自主创新。

现阶段苏州经济发展中关键技术仍是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从高新技术产值来看,2008年苏州87.16%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外资企业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比重明显偏低;从专利授权量来看,虽然苏州2008年在全国城市中处于第三位,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日本等国差距非常明显,2007年仅为美国的43.20%,日本的41.19%;且苏州发明专利申请量在申请总量中的比例很低,2008年苏州发明专利为645件,在授权专利总量中的比例仅为3.53%,而同期中国为15.56%,上海为17.40%。

(五)创新经济投入不足且创新型高级人才短缺

2007年苏州R&D经费占GDP比重仅为1.71%,而同期上海为2.52%,美国达到2.68%,日本3.44%,如果考虑人均因素,则差距更大;2008年苏州创新投入为28.55%,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1%,比上海低12.92%;2008年苏州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总额中,高技术产业R&D经费只占27.3%,同期上海为32.12%,英国、美国和法国超过了40%,韩国高达53.8%;2008年苏州有43.21%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建立科技机构,2007年苏州企业R&D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仅为1.1%,在江苏省排名倒数第三;2007年苏州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员数为11.5,上海为16.9,而美国为95.2,日本为105.9,差距非产明显。

(六)产学研技术转移效率不高且科技中介服务仍需进一步完善

2008年苏州全市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32个,建成17个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工程中心5个,初步建立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和风险投资为标志的科技创业服务,以信息咨询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标志的创新技术服务,以技术转移和技术产权交易为标志的创新资源配置服务的主体框架,但孵化器数量、总销售收入和在孵企业等与上海相比有明显差距;2008年苏州技术市场交易额为108.2亿元,远小于上海的386.1亿元;当前苏州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在国内同等经济规模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2004-2008年,苏州专利申请68.56%来自企业,这说明苏州企业有较大技术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苏州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利数量较少,据苏州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的数据测算表明,2008年苏州创新产出比例为9.56%,高于全国的6.64%,但远低于上海的45.12%;2008年苏州总体创新效率为42.11%,比上海低2.36%,同国际科技型城市则有更大差距。

上海世博会对苏州发展创新经济的带动作用

苏州非常重视世博会的溢出效应,从2005年起便启动了苏州承接世博会计划,2007年在国内城市中第一个与上海世博局签订《接轨上海、服务世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上海世博会,空前、盛大的规模将直接为上海及苏州注入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

(一)借助世博会科技交流平台提升苏州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当前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面参与上海世博会,可以极大的开拓苏州企业创新眼界,完善企业创新制度,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世博会期间国际机构和世界优秀企业将展示最尖端的科技成果,从科技发展史来看,许多划时代的创新发明,如电话、留声机、汽车、飞机、电视机等都是在世博会上首先进行展示和推广的,且历届世博会企业主题馆均是世博会的主角,如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三菱、日立、丰田、东芝等等高科技展示馆成为世博会最大亮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科技世博”的理念,将科技完全融入世博,企业全面参与可扩大科技联系网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交易成本,为创新经济发展中的隐性知识传播创造近距离交流机会。通过世博会苏州企业可以就地饱览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开拓科技眼界,获得大量科技信息,展现更多的苏州企业创新成果,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发展开放式自主创新,促进产品深加工或产品升级换代创新,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

世博会还可以加速苏州企业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转换经营机制。世博会的历史也是探索更高效率经济运转模式和更合理经济制度的历史,世博会的召开将使得长三角地区经济贸易环境更为开放,促进苏州企业按照国际标准、价格规律、创新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为主线,以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为保障,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系统化的创新机制。

(二)利用世博会溢出效应推动苏州创新经济整合与升级

世博会对创新经济拥有的巨大溢出效应,将进一步推进世博会举办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整体整合和升级。例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整个关西地区的产业调整,使该地区由原来的重工业产业为中心转变为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等产业,形成了以大阪市为核心的关西经济带,推动了整个关西地区乃至全日本经济的发展。再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及魁北克、三河城等周边地区传统产业为制烟、食品、纺织、木材等劳动密集产业,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极大的促进了该地区以航天航空业、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成功实现产业升级,2008年据WIRED杂志评审,蒙特利尔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综合高科技带。

预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能为上海及苏州等周边城市带来300亿美元的经济效应,为苏州扩大对外开放、繁荣国际贸易与促进技术交流,开辟更为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并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吸引高新技术投资。苏州应进一步接轨上海,制定扶持政策,参与建立与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创新技术与低成本制造相结合的双重优势,在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业和高水平的承接型、互补型和延伸型现代服务业,并推进创新产业向传统制造产业和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互补协调错位发展,构筑产业竞争优势,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苏州与上海经济中存在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现象,形成适合苏州的布局合理、协作分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均衡发展的创新经济新格局。

(三)发挥世博会优势以促进产学研区域一体化联动创新

举办世博会会大大推进产学研的发展,例如2005年爱知世博会举行前,日本中部地区传统制造业发达,但创新经济却比较落后,制约了中部地区的科学持续发展,随着2005年世博会带来的巨大效应,出现了由200多家专业高科技研究机构和150多家企业研发中心组成的爱知学术研究开发区,以及周边的崎高科技园等园区,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地区产学研的交流合作,推动了中部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了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

2010年世博会能大大完善上海与苏州间的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增强苏州与上海之间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科技信息联系。2003年上海明确提出利用世博会加快一区六园建设,苏州应在园区、新区、昆山等创新园区、高教园区的基础上,更加积极面向上海,接受辐射,与上海联合制定、出台有关跨区域创新经济发展政策规定,通过跨地区项目合作、开发基地合作、构建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等形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支持为辅助,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创新经济载体,并加快外资研发本地化,提升科学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转化创新能力,逐步改变当前苏州创新经济中关键技术主要是模仿创新的现状,造就苏州创新经济技术发展新优势。

(四)通过世博交流平善苏州科技中介服务

世博会召开产生的丰富技术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大大刺激了科技中介发展,如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后成立了740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研发中心组成的大德科学园区,其中就包括127家科技中介。苏州应借助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实力,与上海等城市分工协作,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借助世博会充分学习国外技术转移的先进理念和服务模式,吸引国际中介机构和人才进入苏州开展业务,并把苏州外资技术服务和技术转移的机构纳入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中介业,大力发展各类咨询机构和建立引进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服务机构积极开拓国内外技术贸易市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得苏州创新资源物畅其流。

(五)利用世博会广揽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是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世博会有利于培养民众的创新意识,吸引全球高科技人才,苏州应借助世博会加强与国内国际的人才培养、联合和交流,针对苏州人才存在的结构问题,以创新经济关键领域为集聚,制定统一的人才引进、培养和稳定政策,借鉴日本1975年冲绳世博会采取的“流动性研发体制”,增加苏州科研组织的开发性和灵活性,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作;并大力增加R&D经费的有效投入,改善科研软硬环境,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为苏州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研究资金保证。

综上所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各国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集中展示的国际舞台,是苏州推进创新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苏州应利用与上海相邻的优势地理位置,积极承接世博会的溢出效应,在创新经济发展观念、制度建设、科技投入、人才引进等战略方面进行改进和变革,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进产学研区域联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促进苏州创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高长春.世博会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作用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2.Lee J,Capital Goods Import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5(48)

3.程敏.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项目组合比较与选择[J].商业时代,2009(9)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10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医药产业 规模 发展

医药卫生事业是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稳步发展的战略性事业,是一项不断与时俱进,常抓常新的朝阳产业。2016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速为6.7%,同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是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I之一的医药产业,近年来依然保持了20%的增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江苏省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医药大省。近年来其医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医药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速20%以上,[1]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进入“十二五”,江苏省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产业总规模

江苏是全国的医药大省,医药产业是江苏优先培育发展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在进入“十一五”规划的2006~2010五年间,江苏医药产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化挑战为机遇,促进了江苏医药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企业数量与分类

截至2015年12月,全省注册的医药生产企业448家,比上年减少了68家。纯原料生产企业86家,占19.20%;纯制剂企业141家,占31.47%;原料药和制剂皆生产的企业104家,占23.21%。所以,江苏是医药制剂大省。其他为医用氧气生产企业(含氧化亚氮生产企业1家)43家,占9.59%;中药饮片生产企业41家,占9.15%;药用辅料生产企业20家,占4.46%,尚有空心胶囊7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2家、艾条生产企业1家、疫苗生产企业3家(具体见图1)。全省医药产品结构合理,门类齐全。[2]

(二)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江苏医药工业产值年平均递增20%以上,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进入“十二五”后,尽管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新常态,2011年到2015年江苏省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5年来平均增幅在20%左右,保持在GDP增速的三倍多。2011年全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008.65亿元,利税319.34亿元,利润208.86亿元;2015年全省医药工业在2006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2倍:销售收入3963.2亿元,利税662.46亿元,利润411.96亿元。具体见表1。[3]

近三年来,江苏省医药产业的各项指标的增幅和增速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近两年江苏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也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2015年江苏省医药产业的主营收入继续保持全国第二,增幅为13.94%,位居全国第三。总的来看,这五个省份都在2015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山东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两项上保持第一,而江苏则在利税和出货额上位居第一。

(三)产业吸引外资情况

江苏省的医药产业集群也得到了外资的青睐。截至2009年,省政府累计允许外资医药产业项目达1612个,占外资江苏省投资总数的1.74%;累计利用外资达140.22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67.95亿美元,外资到账数目为26.65亿美元。

2016年财富500强上榜的医药企业有15家,其中落户江苏的有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华、拜耳、强生、辉瑞等。[4]江苏已成为国外跨国医药企业资本转移的首选之地。2010年全省共有“三资”企业129家,比上年减少了7家,主要集中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五市,合计98家,占到了全部“三资”企业的75.97%。“三资”企业的生产类型以纯制剂为主,共60家,占全部“三资”企业,46.51%,其次为原料和制剂都生产的企业共33家,占全部“三资”企业的25.58%,第三为纯原料药,共16家,占“三资”企业的12.40%,三种类型的企业共109家,占全部“三资”企业的,84.50%,比上年增加1.41个百分点。

二、产业研发和创新

江苏省医药科研具有良好的创新平台。江苏省拥有系统的产学研集群,研发方面,江苏省作为科技大省,拥有数十家高校、上百家科研机构,为江苏医药的创新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江苏医药研发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一大批医药科技人才迅速成长,人力资源丰富,人才队伍后继有人,为江苏医药的跨越发展储蓄了强盛的后劲。

据2015年省内157家主要制药企业的调研结果,创新产品在全省医药产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医药制造企业创新产品产值增长速度快过医药工业产值的增速,同时,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江苏省连续五年领跑全国,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位居全国第一且增速较快,显示了喜人的态势(相关数据可参考表3)。

全省的创新药研发能力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共受理一类新药(系指化药1 类、中药1 类、生物制品1 类)217 件,其中临床研究申报195 件,生产注册申报22 件。从申报地区看,一类新药的研发单位主要集中在连云港、南京、泰州(泰州医药城)及苏州(苏州工业园区)。

三、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一城六区”产业布局

江苏省由于地理优势和地方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逐步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优势医药产业集群。如在全省名列第二的苏州市的医药产业,更是以外资企业唱主角,外资企业占苏州市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全省各地还形成了几个非常引人瞩目的医药板块,可以称之为“一城六区”。“一城”指的是泰州中国医药城,“六区”指的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连云港、南通六个医药产业区域。[5]它们既是外资企业合作的优质载体,同时更是江苏省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对象。

(一)一城,即泰州“中国医药城”

中国医药城,园区总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设计有生产、科研、交易、教育等不同的功能区,是中国首家部级医药高新区,由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共同建设。中国医药城一成立,就秉承着“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产城共荣”[6]的规划建设理念,致力于建设我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生物科技医药产业基地。目前,区内已集聚国内外50多家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阿斯利康、武田制药、勃林格殷格翰、石药集团、海王药业等600多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先后落户;400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申报;2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创业,34人入选国家“”;园区被列入国家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区发展试点;启动开发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7]

(二)“六区”

南京市充分发挥其科研创新实力,依托区域内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大批著名医院、科研院所,着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企业,有南京生物医药谷、南京生命科技创新园、南京生物医药科工园和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园区。[8]除此之外,南京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功能完善的孵化器及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苏州市在上海的产业辐射下,建立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医药产业结构,吸引了一大批跨国行业巨头,如葛兰素史克、礼来等落户苏州。苏州地区重点发展化学制剂、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医疗器械等产品。2009年有四家制药企业销售达到或超过10亿元,分别是惠氏:14.13亿元、东瑞:13.33亿元、卫材:10.35亿元、礼来:10.00亿元。[9]

无锡市着重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业,拳头产品有新型抗生素、新型抗肿瘤药物等生物医药产品。同苏州一样,无锡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多家知名跨国药企也在无锡布局。无锡市医药制造业总投资额达10亿元,形成了新区医药工业园、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和惠山生命科技园3个产业集群。[10]

常州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45家,药品品种857个,30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拥有器械注册证书1300多个,今年新增授权专利144项。形成了大量优势医药产品群。近年来,常州市还重点发展了新医药产业链,2015年1~5新医药产业链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5%和26.4%,成为产业黑马。[11]

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园于2014成立,在已汇聚了30多家骨干医药企业的基础上,加速产业集聚,新引进和建设了研发生产国家一类新药的诺泰制药佑源药业、青阳药业等一批重点医药项目。其中,恒瑞医药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第二大化学药品制剂研究和生产基地;康缘药业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豪森药业挺进全国医药企业50强,连云港市新兴医药产业规模效应已经显现。[12]

南通地区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个医药产业园。2003年,南通市科技局以港闸经济开发区为建设区域核心,启动构建“南通港闸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程,区政府聘请国内外相关行业专家、教授,成立港闸生物医药园区建设专家顾问组,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为园区制订发展规划。2005年,区政府从科技投入、税收减免、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贷款贴息及吸引人才等方面对入园企业、人才给予优惠扶持。开展专题产学研活动,到高校优选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要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较高、辐射能力强的高新项目入园区转化,大大加快了园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区科技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园区内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和帮助园区内企业申报各级各类计划。以醋酸化工、赛奥生化、精华制药等龙头骨干企业为抓手,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按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的要求,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共用或专用技术研发平台。

园区建设通过规划定位,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和政策扶持等阶段实施,园区内已达企业28家,其中骨干企业13家,超亿元企业3家。

(沃田单位为中国药科大学;王欣单位为杭州医学院)

[作者简介:沃田,男,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医药产业。通讯作者:王欣,男,杭州医学院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医药卫生产业经济与政策。]

参考文献

[1] 刘泉红,刘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4(32):39-67.

[2] 褚淑贞,杨家欣,王恩楠. 2015年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报告[J].药学进展,2016(05):349-357.

[3] 褚淑贞,陈露,杨家欣. 2014年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报告[J].药学进展,2015(04):258-269.

[4] 刘德伟.《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及上榜银行的特点[J].商业文化,2016(04):39-48.

[5] 丁竞.浅谈“十一五”期间江苏医药产业重点大类的发展特点和前景展望

[J].黑河学刊,2012(03):14+149.

[6] 席波,汪丽娜.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N].鹤壁日报,2011-12-14

(001).

[7] 张树俊.论人才招引机制建设――以部级高新区―泰州医药园区为例

[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01):32-34+57.

[8] 滕堂伟,赵培.从地方集聚到区域集群网络:基于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分析[A].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5:1.

[9] 韩子睿,张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及“十三五”发展建议[J].科技和产业,2015(04):22-29.

[10] 蔡晓栋.中国地区医药制造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8.

[11] 姜小莉.新医药:成为我市“产业黑马”[N].常州日报,2015-07-23(A01).

[12] 张华,刘洪昌.连云港市新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5(10):33-35.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11

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苏州市对口帮扶铜仁市。2013年9月,在两市的共同努力下,出台了《苏州对口帮扶铜仁实施计划(2013-2015年)》,并先后签订了《苏州铜仁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苏州铜仁教育对口帮扶合作协议》、《苏州铜仁卫生对口帮扶合作协议》、《苏州铜仁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帮扶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了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帮扶工作帷幕。

苏州对口帮扶铜仁三年多来,苏州资本、技术、市场优势与铜仁资源、生态、劳动力等优势深入结合,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东西部协作发展书写美好故事……

项目带动 精准打造示范点

清澈见底的小溪、别具特色的荷花池、曲折延伸的青石板路……走进梵净山下的云舍村,让人流连忘返。

几年前,作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云舍村虽有名气,但由于欠缺资金、规划和宣传,云舍旅游并不十分兴旺。2013年,随着苏州对口帮扶铜仁工作的全面展开,云舍成为第一个接受苏州帮扶打造的旅游村寨。

朝着建设5A级景区的目标,云舍独具苏州园林风格的入口区、生态湿地区、水上乐园区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区和民俗文化体验区五个区域的项目建设于2015年全面竣工,云舍以全新的面貌开门迎客,并荣升为国家4A级景区。

松桃桃花源景区作为苏州帮助建设的另一个美丽乡村项目,是铜仁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经过规划建设,一排排独具特色的苗家小木楼在万亩竹海与古树的映衬下美轮美奂,成片的桃花、山茶花吸引游客前往赏花、拍照,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竹编工艺、农家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目前,该景区在建重要旅游景点7个,开发山地特色旅游景点9个;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000余人,带动3.6万余人就业,2700余人通过旅游产业脱贫。

江口云舍、松桃桃花源只是苏州精准帮扶铜仁项目建设的缩影。过去三年,苏州市落实帮扶资金5000多万元,帮助完善了江口云舍、松桃桃花源和印江凤仪3个历史文化名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00多万元,实施了印江新寨镇茶园农水配套工程、石阡五峰山观光农业项目、德江核桃基地、玉屏中药材基地、思南金银花基地、碧江农业大数据、松桃正大乡茶园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当地发挥了积极的带动效应。

产业合作 实现转型和发展双赢

宽阔的大道,林立的厂房……沿着滨江大道前往碧江经济开发区苏州产业园区,到处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15年5月16日,《铜仁市、苏州市共建产业园区框架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开启了两地工业经济领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飞地经济新模式。

铜仁・苏州产业园就是两地共赢发展的最好见证。该产业园由铜仁市和苏州市合作共建,经铜仁、苏州两市政府协商,确定在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增挂“铜仁・苏州产业园区”牌子,苏州市全力支持产业园区提升规划、优化结构和招商引资等工作。通过共建园区产业转移平台的成功搭建,苏州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扶贫”战略的同时获得了转型发展空间,铜仁在仅靠输血扶贫的原始共建模式上,不断完善自我造血功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引资契机和提升潜力,逐步实现苏州转型和铜仁发展的“双赢”。

同德药业是苏州帮扶铜仁后引入的一家苏州籍企业,自入驻位于碧江区经开区的铜仁・苏州产业园以来,为当地群众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公司130多名员工绝大多数来自本地。目前,该企业生产中药饮片品种55个,生产加工中药材60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由苏州人开办的铜仁市彩印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先进的彩印设备,填补了铜仁市没有大型包装印刷产业的空白。

据统计,目前产业园内已经建成同德药业、铜仁福润等苏州籍企业4家,签约产业转移示范园、武陵山国际汽车城、马岩半岛生态农业园等项目28个,签约资金56.5亿元,占开发区签约资金的55%。同时,建立了连续5年援助共建园区投资公司每年递增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增长机制;解决共建园区规划编制、筹建希望小学、灾后重建以及园区品牌提升工程累计1530万元。此外,园区将全面推进大数据产业建设,以“智慧园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引入苏州生产性服找怠⒏叨朔务业等高新技术,逐步形成以“一心三品”为主导,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为支撑,相互依存、相互带动的产业体系。

根据规划,到2020年,铜仁・苏州产业园将力争实现年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年缴税收8亿元,引入企业达60户,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努力创建全国东西产业扶贫攻坚同步小康示范区。

智力支持 激发合作新动力

随着2013年苏州对口帮扶铜仁工作的全面展开,苏州市在教育软硬件帮扶、人才交流、物资捐赠等方面对铜仁市进行了大力支援。据不完全统计,共投入500万元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先后在苏州举办了县干班、中青班、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专题班等培训27期,1300余人次。投入3000万元,帮助建设了铜仁市交通学校、铜仁工业学校等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铜仁中职教育打造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激发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同时,两地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苏州市所辖10个县级市、区均与铜仁市的10个区县进行“一对一”帮扶,开展了互访交流、资金援助、物资捐赠、人才培训等活动。两市各有关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帮扶形式,广泛开展交流活动。教育系统开展挂职、支教和师资培训累计达300余人次;铜仁市医疗卫生系统先后派出385人次赴苏州学习,苏州市也派出89人次到铜仁市开展医疗卫生对口支援。

在人才干部交流方面,成功实施了“六个100”工程。在苏州市的支持下,铜仁市在苏州多次举办急需人才招聘会和组团参加苏州人才交流会,成功引进各类急需人才120余人,签约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29人。为深化干部交流与合作,铜仁市先后选派了1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苏州市张家港、太仓、常熟、昆山等地挂职锻炼,学习东部的发展经验和先进理念;苏州市先后也选派了12名优秀干部到铜仁市碧江、松桃、思南、沿河和铜仁・苏州产业园开展挂职帮扶工作,这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两地深化合作创造了新动力。

走出去,请进来。近年来,铜仁市在以苏州市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举办了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0余次,接待苏州政企到铜考察500余次。

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2月,苏州对口帮扶铜仁援建项目拨付资金批复总投资为102430.25万元,其中苏州对口帮扶援建资金11700万元,其余资金为地方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0166.71万元,苏州对口帮扶援建资金累计拨付项目实施单位援建资金9121.3万元,未拨付援建资金2578.7万元。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12

展会简介定位:把握十二五期间最大商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2012年春季华东参展之首选:推动三网融合、两化融合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城市建设推动三网融合、推动数字城市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面向长三角中国信息化建设领先市场,相聚大陆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缔造一流的会展交流平台。

以苏州为地理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已纳入了跨国公司的分工协作体系。环苏地区电子IT、通信、网络、汽车、商贸等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具有相当实力,在吸引外商投资和发展速度等多方面为全球厂商看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有相当基础,城市数字智能化迅速发展,三网融合、两化融合发展走在中国的前列,并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本届展会立足苏州,直接面向无锡、常州、南通、上海、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苏南及环太湖地区之广阔市场,辐射整个长三角和华东地区信息与网络技术市场!

2012年展览会依托苏南、长三角强大的工商业力量、市场需求和组织单位多年的积累,服务业界。主办方将引用国际化的办展成功经验,全面实施专业观众组织工作,重点邀请来自政府部门、市政建设、金融事业单位、IT网络等工商企业等各体系与行业的专业人士和决策者前来参观,以务实细致的专业服务,集结业内精英,缔造中国信息化建设和新一代网络技术官产学研供需多方一流的会展平台,共享无限商机。

苏州——长三角的地理中心与制造重镇;全国首批九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苏州——140家世界500强的选择;2010年GDP增长至9160亿元,超过大陆广州外所有的省会城市,也超过天津和重庆两个直辖市。苏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8485亿元;继续雄居大陆第二位。

苏州——世界九大新兴技术城市的亚洲唯一城市;连续多年吸引外资居大陆首位

苏州——近年获评内地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奖和年度城市大奖

【参展范围】

广电、通信及网络产品/三网融合展区:广播电视网络产品、无线及卫星通信设备及服务,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传输、交换、终端设备,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移动互联、TD-LTE/4G技术;网络诊断及测量设备,车载与导航等;

信息显示及视讯视听产品:显示技术及设备、大屏幕显示技术与产品、显示器、电子白板、触摸屏、其它显示应用产品、影视及音响设备制造、材料及元件等;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集成与开发技术及产品;

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城市空间信息、智能交通、建筑智能化技术与产品;

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办公信息化应用技术与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产品与软件、企业弱电网络、办公信息化与现代化产品、呼叫中心与其它相关技术与产品;

物联网与自动识别技术产品;

安全防范监控系统与警用警用指挥与紧急援救、应急通信系统;

工业信息化产品/自动化系统及工业控制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及推广应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LED、电源及相关产品;信息安全技术、金融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等其它信息化建设相关产品、技术与服务。专业媒体、相关组织与服务。

【宣传推广办法】----------------强势宣传推广:目标明确全方位宣传

本展会作为业内规模宏大的展示交流活动,将联合业内社团组织和优势媒体,整合广告资源,强势复合推广,通过全方位有声有色的包装和宣传,依托长江三角洲及华东地区巨大的现实市场、产业基础、产业规划及苏州优越的投资和旅游环境,吸引华东各地销售商、专业人士与目标客户,参与盛会,充分利用展示会供需见面交流深入的优势,为参展商和参观者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促成采购与商业洽谈。

【展位及广告资源收费说明】-----------12月30日前报名优惠

本次展览会采用光地自装和3m×3m国际标准展位(配备展桌展椅灯具楣板等相应用具),展位等收费标准与报名办法如下:

光地36平方米起租,800元/平方米, 12月30日前报名优惠价格为全展期680元/平。

标准展位:8000元/展位,12月30日前报名优惠价格为:6800元/展位。

展览会期间举办专业讲座和研讨会,欢迎合办,费用为4000-6000元/场/两小时。

另:大会还提供全面的会刊与会场广告支持,资料备索。

参展单位请填写参展申请表,加盖公章后邮寄或传真至组委会,并请于五个

工作日内将展位费用汇至组委会指定账号。

组委会按款到先后顺序统一安排展位。

有关货运、接待事宜在会前45天通知参展商,见《参展指南》。

【组委会联系办法】

电话:0512- 68413485 1322229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