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苏州园林课件

苏州园林课件

时间:2023-05-30 10:43:32

苏州园林课件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1

关键词: 《苏州园林》教学 双向联系 通感联想 情境激创

所谓“双向联系,通感联想,情境激创”是指教学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互补,巧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而统合成的一种教学方法。《苏州园林》通过对苏州园林中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探讨,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一、理论依据

1.认知的直观性

在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演绎中,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按照控制论的心理原理,人的行为是可以认识的运动形式,其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思维和符号等内隐行为。在给定的情境中,人们根据环境的反馈改进他们的行为。用了情境教学法,它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亲切可感、身临其境,在情境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学习。

2.操作的可行性

操作往往与具体的认识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相互影响、交流可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在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同时可综合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情感的可行性

在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创造的主人,自然而然地使情感得以渲染、升华,达到认知、操作、情感的同步提高。

二、课程结构

1.生活—导入课题—通感联想,激情引趣—初入情境

由生活实际进入课堂教学,针对具体内容,凭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综合感官,以一种或多种感官引发另一种或多种感官的迁移,使各种感觉相通、相综合而衍生出对事物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如在《苏州园林》中请学生通过一段电视《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片段感受私家园林的气氛,联想到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私家花园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感受书中的主人公在这个私家园林中的生活,聚客会友、读书作画。接着在苏州评弹的悠扬乐曲中播放苏州园林的优美图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进入苏州园林中,与此同时请学生初步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分段教学,激感。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灵活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留空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分阶段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最熟悉的亭台楼榭进入苏州园林,拙政园,荷花池边,柳树轻浮,使学生身临其境。再到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到历史名迹中的人文景观,与文徵明的渊源。最后让学生体会到园林的造园因素,它们构成了诗情画意的园林,体会到艺术从生活中来,以及这些造园因素中的艺术人文内涵,认识苏州园林是文人园林的实质。其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成为学习的主体。

(2)联系旧知,培养自学 。

学生对于苏州园林中的这些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是有模糊概念的,只是知其一不一定知其二,请他们联系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初步尝试,互学互教,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

3.学生自主—升华情境—提高审美

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激情被唤起、提高,他们发现其实熟悉的苏州林园中有许多新的东西等待他们发现,有许多景观他们游览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许多典故文化知识是他们不知道的,有许多美景他们当时没有体会到的。此时,请他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演绎情境、发现园林中的人文艺术,发现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点、线、面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从学生角度入手促进审美能力提高、情境升华。

4.课堂小结—学以致用—发散思维

生活、江南文化、人文艺术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与之相结合的苏州园林是中国文人艺术的精华,将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山水花木、建筑等融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本环节不仅要对本课所学内容予以小结(形式可由学生小结、教师复述等),还要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使情境发散到生活中去运用。

三、教学策略

1.双向联系、互补的策略

教学实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位艺术大师曾说:“艺术源自于生活”,正如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样,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生有更多的素材,将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开拓学生思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更有助于美化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苏州园林》的教学正是如此,在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让他们感知、发现、了解园林中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等造园因素中的生活艺术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

2.情境激发、渗透的策略

情境即情景,是指一定场合的景象、境地。在特定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中,如本课的地点——苏州园林,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游戏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上分段教学、联系旧知识,循序渐进、逐步渗透,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具体感知,增强学习效果。

3.感官调动、交互的策略

学生进入情境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并互相沟通,产生共鸣而激发创作意识。感官的调动不是机械的驱动,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有发展的活动,它为情境的推进、知识技能的传授、情感的激发提供有效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觉交融,身心愉悦。

四、教案应用

课题:苏州园林。

类别:美术。

课时:2课时 (本教时为第一教时)。

年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2)技能目标:在对园林艺术造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中,让学生体会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园林——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赏析,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创造目标:通过对园林艺术特点的学习,学生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参观旅游中分析并掌握园林的各种要素。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的造园要素。

教学难点:中国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楼梦》大观园的影视资料,描绘苏州园林的图片,关于苏州园林内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资料,苏州评弹的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片段。提问:这是哪部名著,他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伴随着苏州评弹悠扬的乐曲切入苏州园林的画面。学生感受熟悉的苏州园林是如此的动人。(进入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家应该更熟悉?(师生共同探,进入课堂的主题)

教师揭晓今天的游览地点——拙政园(学生很熟悉的地方,可以快速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苏州园林有“名园之冠”的美称,是现存私家园林的代表。(图片映示进一步进入情境)

(2)园林的起因:①提问式进入。(让学生从几个方面思索私家园林多集中于江南的原因,使他们自主联系旧知。)师生共同探讨,地理气候因素,交通航运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联系已知的地理历史知识,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串联的作用。)。②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每一组派一名学生向我们介绍一个园林(简单介绍,参与其中,教师穿插影像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的各种感官和情感。)。

(3)园林元素总述。提问:为什么古人要在咫尺之地凿池堆山,创造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移步换景的效果吗?学生讨论。 教师切入拙政园的画面(这一部分,让学生联系旧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小结:①中国的造园艺术深受儒、道家影响。②万物静观皆自得,要想保持清静无忧的最佳心态就要让心灵融合于自然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4)园林元素分述。在园林中凡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各种风物、环境皆可为“景”,构成园林主要物质就是造园要素。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在分述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边映示园林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学生从拙政园的情境中体会出园林的主要元素,感受园林的诗情画意。)。

(5)园林中的人文内涵。(映示图片,进入人文情境)师生共同回想园林元素中的人文内涵(激境)。学生举例,如:园林中的漏窗以“琴、棋、书、画”作为花窗的装饰,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关系。教师讲解许多文人参与设计和造园,古典园林中的绘画、诗歌、文学在园林景致、匾额楹联、陈设布局中的体现(把学生的情绪推向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殿堂,体味园林的人文精神内涵。)。

(6)历史名迹:文徵明与拙政园,简单讲解文徵明与拙政园的渊源(园林与文人画家渊源的现实例子。)。

3.总结收获

生活、美和人文精神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处处都是诗情画意,看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将情境延伸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体味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普通初中课程方案(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师教学用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2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把各种符号、文字、图形、图像、影像等进行有机的组合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同时还可以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知识得到无限延伸。

一、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这句话“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轻松地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喜欢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能创设这种气氛中,就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在这个问题上,多媒体的辅助是必不可少的。叶圣陶老先生的经典的范文《苏州园林》这篇初中语文教材重点篇目,老先生所言的“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句话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叶圣陶直接指出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从这句话可见,叶老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但是苏州园林再美,初中生都不会欣赏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更无法领会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因此,我用PPT把学生带到了这个自然的生态环境,让他们看看苏州园林内重峦叠嶂的假山、满眼是“鱼戏莲叶间”的池沼、“着眼在画意”的草木栽种……同学们跟着我的脚步,对枝干盘曲嶙峋古藤萝、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和窗的设计雕琢等等赞叹不已,同学们一边细细地欣赏,一边静静地听我的讲解,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他们轻而易举地领会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我也轻松地上完了《苏州园林》这一课。

二、现代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感情与课文内涵,只要轻点鼠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进行大量的演示,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在八年级的《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作者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毒害。

我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同学们在我搜集到的资料中看到:作者吴敬梓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由于科场不遇和家道衰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还有许多像范进一样的读书人都把科举当作人生目标寒窗苦读,最终却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通过这样的列举的办法,同学们明白了这篇小说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这样的教学,既能给课堂创设轻松愉悦的气氛,又能轻而易举地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教师轻松授,学生快乐听。

三、强大内存,辅助课堂练习

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一股脑地在灌输知识,学生是无法消化的,因为到下课时,学生都没有自主练习的时间,知识当堂得不到巩固,这就是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之一。课堂上教师要讲重点、难点,更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传统的教学条件有限,教师讲解或学生练习时,都会出现时间精力花费多,收效却少。但如果尝试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就能设计多样化的题型并且能加快加大练习量,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四、拓展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在传统教学为主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丰富的表象能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课文中许多没有的知识。如学习巴金的《的序与跋》这篇课文的时候,还能利用多媒体超链接功能,向学生介绍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学习海涅的《读》时还可以像学生介绍《唐吉柯德》这本书中有趣的情节等等。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3

关键词: 国际理念; 科技领先; 世界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24-03

作为国内以古典园林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特色的城市,苏州市始终围绕“保护”这个核心,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原则,更新保护理念、创新监测手段、探索管理机制、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塑造了苏州园林的品牌形象。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注重把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际大体系中,运用国际理念,坚持科技领先,探索苏州古典园林保护新思路,以实现世界遗产保护在更高水平上发展。

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交流一下我们的一些体会:从教科文组织2008年最新版本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确定的5C战略目标谈苏州古典园林保护。

5C战略目标是:(1)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性;(2)保证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3)推进各缔约国有效的能力建设;(4)通过宣传增强大众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参与和支持;(5)加强社区在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职责。简称“5C战略”。

无疑,5C战略透露了教科文组织在进入21世纪之后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最新要求。5C战略把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放在第一位,把科技和教育培训作为遗产保护的优先方略。针对这一新趋势,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在理念和实践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注重理念提升,把握六个关系

我们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在当今社会中,世界遗产一直面临着各种威胁,而人为因素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损害更为主要和突出。所以,世界遗产保护的关键还取决于社会层面,理念提升非常重要。

对照国际、国家有关遗产保护规则,以及苏州的现状,苏州的遗产保护在体制机制和工作层面等若干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如,遗产所在地周边环境的控制还存在欠缺,一些古典园林的实际保护状态还不尽如人意,资金问题使某些重要园林的恢复保护难以尽快实施,旅游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难以消除,等等。在整个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加速的背景下,要保持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构建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共同的良性互动局面。为此,我们认为要把握好六个关系。

1. 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实践表明,世界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与文化层面,但与经济活动有直接关联,保护遗产与发展经济应是相动互进、最终达成一致的关系。遗产保护得越好、精神文化价值越高,越于经济长远成长繁荣有利。经济发展的层次越高,就越是需要有包括世界遗产在内的高质量文化资源的辅助,进而获得持久而强盛的能量与动力。10年来,苏州的遗产保护实践表明,遗产保护是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的有利条件,保护世界遗产,实际上就是在培植、提升苏州的核心竞争力。在谋求科学发展、注重提升发展质量的环境下,保护遗产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更加突出。苏州的遗产园林已成为21世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不可替代的品牌。

在协调共处的基础上,实现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我们认为,首先,旅游开发应合理有序。不能把世界遗产当作一般的旅游景点,避免因旅游业过度发展而对遗产造成破坏。其次,开辟多种利用方式。世界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功能,发展旅游并不是唯一的利用形式,除了参观游览之外,还有多种利用途径,如科学研究、专业教学、产品出口、场所使用、图文出版等,通过社会与人文环境建设转化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再次,经济发展要容纳遗产保护。发展经济应充分考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给遗产保护足够的地位。最后,经济发展需反哺遗产保护。经济发展了,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向遗产保护工作,让遗产保护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获得更好的保护条件。

2. 典型例证与群体基础的关系

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了国际间有关遗产保护的通用理念和方法,即通过个别典型例证来反映某一类遗产的特色和全貌。苏州古典园林作为苏州古城风貌的浓缩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这一国际理念的体现。也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群体和苏州古城整体价值。

要把握好典型例证和群体基础的关系,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同时推进遗产园林、古典园林群体、苏州古城“三位一体”的保护。在继续加强对世界遗产园林保护的同时,对古典园林群体、古城的保护修复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资金。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在现有50余处古典园林中,尚有数十处园林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管理,有待修复的尚有20余处。这些园林群体的一部分,不可忽视。另外,还要加紧落实苏州古城保护的长远计划。2004年,市政府向国家上报了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计划。古城保护的各项工作应与古典园林保护及其周边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以古典园林周边地区为古城保护的核心区域,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保护范围,最终形成对古城的全面保护。

3. 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关系

古典园林虽然是作为物质遗产而受到保护,但园林建筑、山水、花木等要素中又蕴含着大量无形的文化要素,与造园技艺、建筑工艺、园艺和传统生活方式、人文精神等文化要素密切联系,两者缺一不可,而这些无形遗产早在《世界遗产公约》中就已经加以强调,我们过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公布了“国家非物质遗产”,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在遗产保护中更趋向与国际理念,即把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紧密结合起来。正因为古典园林实际上是有形与无形遗产的集成者和承载者。在古典园林保护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这一特性,兼顾有形的遗产构建与无形的文化精神,增加和提升遗产的价值含金量,依托有形遗产的保护,凝聚、传承和展示无形遗产,进而实现世界遗产的精神价值传播。

4. 是遵循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关系

遵循传统是实施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作为世界遗产,保护必须体现《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精神,在设计、材料、工艺及技术方面须符合真实的原则,尽可能保持遗产自身关键要素的完整、以及与所在环境的完整。作为文物建筑,其保护维修时又必须满足“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材料,沿用传统技艺和手法,完整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和语言。基于此,我们一直坚持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大至全园布局,小至细微装修、一石一木,都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技艺手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遗产保护领域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在遵循传统实施遗产保护的同时,推陈出新、追求更为理想的保护效果,同样应是遗产保护所应努力思考的问题。

5. 是保护遗产与传承人才的关系

古典园林主要以古代造园技术和技艺为基础框架,以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涵,其修复保护需要有掌握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的专门人才。从5C战略看,保护能力建设至关重要,遗产保护需要有具备现代遗产保护理论、保护方法及掌握相关技艺的人才。近年来,苏州传统型人才逐步老化减缩,传统技艺面临着断档失传的危机。同时,因教育培养机制缺乏和流动引进渠道的不畅,新型技术人才不足,难以满足遗产保护的需要。培养人才,传承技艺,事关遗产保护的大局。世界遗产的保护必须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通过人才培养,提高管理者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保护水平。我们多方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古典园林的研究机构,开展教育与培训,与大专院校合作,外部引进等。

6. 调动民间资源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古典园林修复起,始终贯穿着一条民间各界参与的脉络,民间在古典园林保护方面拥有丰厚的资源。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世界遗产的关心越来越多,参与保护热情越来越高。我们认为,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民间资源与政府主导的关系,通过政府的组织和调控,鼓励更多的民间力量投入遗产保护。一是政府组织领导要加强,法律法规要完善,相关政策要到位。二是管理体制要规范,实施统一的管理。三是资金投入要有保障,可通过设立世界遗产保护基金、吸收社会和民间捐款、引导民间资本,争取国际支持、征收遗产周边商业经营保护税等多种渠道筹集经费,还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或调整,通过产权交易、置换等形式,将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所拥有的古典园林转换为国有资产,扩大政府统一管理的覆盖范围。

二、注重文化背景,寻求特色之路

遗产保护应该体现世界遗产组织的统一要求,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但是,遗产类型的多样性、遗产所在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不同,决定了遗产保护既要符合国际规则,又要具有遗产个性。多年来,我们在这一思路的框架下,围绕“文化苏州”品牌建设,展开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遗产保护之路。

1.专业保护之路

就是政府全面承担世界遗产的保护职责,由政府专业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具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并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运用等方面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运作模式。

苏州园林保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苏州就设立了园林保护部门,此后,虽然机构名称与行政隶属关系有所变化,但政府设立专职机构对古典园林实施保护管理的模式始终没有改变。特别是苏州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苏州进一步健全与加强古典园林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苏州市世界遗产暨古典园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几次机构改革,尤其是2009年的机构改革,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的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地位得到提高,管理权限更加明确,管理方式也愈趋科学规范,执法职能和力度得到强化。专业之路保证了遗产保护指导思想的统一贯彻和工作部署的有效落实,强化了保护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既有助于建立权责明晰、分工明确的遗产保护机制,也有利于协调各方力量、组织集中各种资源,汇集专业人才。

2. 依法保护之路

地方政府承担世界遗产保护责任。首先是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内的行动。针对苏州遗产地特点,苏州先后出台《苏州市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管理规则(试行)》、《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规划》,划定古典园林绝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同时苏州各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苏州市风景名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苏州还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规划与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针对古典园林这一品牌和占有绝对旅游市场的优势,有效利用价格杠杆作用,控制入园人次,提高游览品味,达到既保护好又利用好的目的。

3. 开放保护之路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9处古典园林都是对外开放的景点,每年要接待近千万名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因此,将遗产保护工作置于开放状态之下,一方面注意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另一方面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对保护成果的评价与检验,以开放的心态和姿态,从而赋予了遗产保护工作的动态修正功能,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发现不足,调整方向,明确更高的目标。

我们通过这种开放型、学习型的建设,形成遗产保护的一种挑战,一种动力,并将挑战转化为动力,开辟国际国内多种渠道,借助外界的作用和影响促进遗产保护工作日臻完善。在开放和学习中了解国际国内最新趋势和情况,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并在比较中形成对自身的工作的客观评价,收获颇大。多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多次承办遗产保护的国际会议、全国会议,比如,先后承办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讨论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国家建设部、文物局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世界遗产工作会议”;2004年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2007年承办“世界遗产保护论坛”;2010年承办“国际风景园林师大会”(5月28日在苏州举办)。

4. 社会保护之路

在充分发挥专业职能部门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组织协调各类政府资源、鼓励动员各种民间力量参与遗产保护工作,使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一致行动。

5C战略特别强调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实践证明,遗产保护并不局限于园林范围,而是涉及社会各方面。我们十分注意苏州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广泛参与。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苏州形成了各个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文物、规划、建设、城管、旅游等相关部门以各种方式参与保护,对专业管理部门提供支持与配合,政府资源的统筹协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形成了更大的合力。另一方面,开展宣传教育及各项实践性活动,动员、鼓励、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支持和参与保护工作,最大限度调动遗产保护资源。全民保护之路不仅聚集了更多力量投入遗产保护,而且还营造了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注重实践创新,坚持科技领先

面对国际标准和日趋严峻的保护压力,我们坚持科技领先方略,注重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和先进方法、先进设备的引进和运用,做到决策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先进,确保遗产保护的质量和水平。

1. 实施遗产管理科学化

注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制度化、系统化,逐步建立了多项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拙政园等一批园林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建立4A、5A旅游景点,各园林建立健全安全保卫监控系统,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07年5月,对原来实施的《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系统单位管理工作》进行修订,考核体系指标达8大类54项,对各个园林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严格的打分考核,使保护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2008年下发了《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管理规则(试行)》,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全面监测9个遗产单位保护情况。

我们始终保持一支专家顾问队伍,成为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的高级咨询团。我们还注意发挥园林学术团体的作用,不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在平时的遗产保护管理中,或实施重要工程时,通过专家或学术团体的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我们注重引进和发挥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目前全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200多名。

2. 建立科学的遗产监测体系

世界遗产监测是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在近几年提出的世界遗产保护新要求。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局于2005年成立了苏州市世界遗产古典园林监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一个体系较完善、功能较科学的监测体系。

一是在体制上确保人财物落实到位。局有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有分管局长和专业部门负责,下有监管中心和园林监测站点,有专人从事监测工作;每年都有工作计划和专项经费安排。有正式编制和财政预算,有责任和工作目标,从而确保遗产监测的可持续性。

二是在长远规划上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计划。开展世界遗产监测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全方位”,即:全方位数据采集、全方位实时记录、全方位监测预警,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世界遗产监测长期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

三是在监管工作上提高科技含量。与信息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研究出一套符合苏州古典园林特点的监测软件和监测指标、监测预警标准。经过几年摸索和创新,第二代软件已开发成功,今年开始在遗产园林中全面使用。根据近年来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我们还投入资金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研究三维扫描仪在古典园林保护中的运用,力求监测手段科技化,监测数据科学化,监测结果时效化,为逐步实现从传统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使遗产管理、维护、决策、执行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程度大为提高。

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为实现“世界级园林要有世界级保护管理水平”的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将过去经验型、被动式的保护管理模式引向了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的方向,也使世界遗产保护具备了科学性和预防性,从而使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体现。

3. 建立信息管理体系

从确保世界遗产永久保存、永世相传的目标出发,我们十分注重加强苏州园林基础信息的收集积累和分析整理,同时按照遗产保护标准对古典园林的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现遗产保护的长效管理和全景管理。

园林档案馆、园林博物馆、“数字园林”建设、园林普查、编制规划和建立遗产基础数据库和预警系统,是苏州对世界遗产实施信息化的主要举措。近年来,从遗产保护的高度出发,我们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加强了对全市所有现存古典园林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园林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全市的历史园林、园林遗存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摸底,对园内的古建筑、家具、字画、碑刻、书条石、古树名木等建立了“四有”档案,从整体上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为保护和维修提供史料。

4. 深入开展科研工作

近几年来,我局积极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主题,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植物、山水以及遗产监测、遗产教育、遗产旅游等课题,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园林文化内涵,探讨遗产保护理念和保护方法,促进了遗产保护学术水平的提高。

(1)世界遗产管理研究。先后开展“水环境治理”、“古树名木复壮技术”、“家具陈设三定布置”、“世界遗产监测”、“生物技术保护古树名木”等专题研究。

(2)世界遗产保护与维修研究。从确保世界遗产原真性的目的出发,结合遗产维修工程的实践,摸索苏州古典园林维修的科学方法。2007年编制《世界遗产维修课题大纲》,2008年实施“维修工程监测研究”。2009年加强对国际文件和动态的研究,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的《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定期报告(2003-2008)》试点研究课题的任务,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好评,认为此报告符合国际标准,在遗产监测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3)园林文化研究。注重挖掘园林文化的内涵,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编修园林志稿;召开各种类型的园林文化座谈会;编辑出版苏州园林杂志、园林文化系列丛书。

(4)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如2007年与苏州大学合作开展苏州古典园林普查(第三次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家底。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合作,研究现代化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古典园林修复的价值和对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江苏省社科联学术论文一等奖。

5. 广泛进行教育与培训

教育与培训是遗产保护科技领先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加强职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保护管理水平。2005年以来,我们不仅积极派员参加国家文物局、建设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研究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还认真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如举办了苏州园林造园史、园林文化、古建筑、植物、陈设布置等方面内容的系列讲座。

二是广泛开展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保护意识。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和5C战略,注重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保护,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局联合苏州市有关部门、街道开展共建活动,对苏州古典园林周边社区居民进行遗产保护知识宣讲,发放遗产保护宣传材料5万余份。组织“让新苏州人了解苏州园林,共享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宣传世界遗产保护知识。与苏州社会团体合作,举办万名中小学生绘画“我心中的世界遗产”画信活动,组织全国遗产地学校开展“我与世界遗产”作文比赛。遗产教育普及到一批大中小学校,与遗产园林结成对子,开展互动活动。

三是承担国际义务,开展国际活动。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和苏州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了旨在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培训、教育和研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国际机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了不同的培训、教育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北京建立,确定了苏州分中心的主要任务为古建筑修复技术的培训与研究,以及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两个方面。

我们充分发挥苏州在古建筑和传统工艺保护研究方面的优势,2007年、2008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世界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围绕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世界遗产教育开展学术交流,逐步打造成世界遗产专题学术交流的品牌论坛。

2009年11月与东南大学合作,举办“首届世界遗产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培训班”,邀请英国、韩国以及国内有关院校、研究机构、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授课,并组织国内外实地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11月我们将继续举办第二届培训班。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1

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信息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加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叶圣陶《苏州园林》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可以设计制作精美的、趣味盎然的信息技术互动课件。教学中,教师先提问:“你们到过苏州园林吗?”让学生回忆各种建筑美丽的样子,随后带着学生一起随着信息技术课件中的画面去观赏游览苏州园林。画面中既能看见园林的美丽风景,又能欣赏到不同角度、设计迥异的园林建筑,同时课件配有音乐、课文朗读,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对了解苏州园林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利的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转向于课文内容的学习。

2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增强口语交际的练习

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但如果我们的背景仅仅是一间教室,学生的思维、想象会受到一定限制,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口语交际的整合,可以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的环境,提高学生的交际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参与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在教学课文时,经常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感知课文内容,研习课文后,利用迁移拓展这一环节,让学生质疑,讨论,在全班交流,适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子》时,我先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地震后的情境,再让学生说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到学生的叙说,看到他们的表现,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高兴,口语训练不仅让他们能说会道,更训练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 使用信息技术,优化了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通过对一定数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及书籍的阅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尝试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交叉点,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相融,以探求一种高效、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既能促进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5

关键词 湿地;保护现状;对策;江苏苏州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44-02

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蓄洪防旱、调节与改善气候、净化水质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还具有向人类提供丰富的物产资源、美学和休憩价值的功能,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湿地[1-4]。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苏州市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并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近年来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本文对苏州市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湿地保护的优化对策,为城市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1 苏州市湿地资源概况

苏州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近期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苏州市湿地面积约33.9万hm2(不含水稻田),占苏州市国土面积的40%。其中,苏州市自然湿地总面积为268 762.41 hm2,占苏州市国土总面积的31.66%。苏州市自然湿地资源共有三大类,分别为沼泽湿地18 881.10 hm2,占7.02%;湖泊湿地187 836.06 hm2,占69.89%;河流湿地62 045.25 hm2,占23.09%。

从分布来看,苏州市湿地资源分布广泛且较均匀,南部以湖泊湿地为主,北部河流湿地较多。围绕北部的长江与望虞河,中部的阳澄湖、金鸡湖与吴淞江以及西南部的太湖、元荡和太浦河等湿地,大小河湖组成了苏州市典型的江南淡水网络系统。依据此特点,将苏州市湿地划分成三大片区:西部环太湖湿地区、北部沿江湿地区和中南部湖荡湿地区。西部以市辖区为主,湿地面积166 873.33 hm2,占62%;北部沿江湿地区为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湿地面积56 226.67 hm2,占21%;中南部湖荡湿地区包括昆山市和市辖区,湿地面积45 666.67 hm2,占17%。

2 苏州市湿地保护现状

2.1 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大力提升自然湿地保护率

自然湿地保护率是指受保护的自然湿地面积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近年来,苏州市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等措施,扩大了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提高了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2014年苏州市新增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31 982.72 hm2,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1.4%,与2013年相比,增加11.9%。2015年苏州市自然湿地保护率预计超过52%,下辖各县级市、区自然湿地保护率均超过50%。

2.2 制定湿地保护法规,开展湿地分级与分类管理

苏州市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2012年颁布实施《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2014年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根据2012年实施的《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的规定,因国防、水利、能源、交通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确需征收、征用或者占用市级重要湿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提出申请,并制定湿地保护方案,经县级市(区)农林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审核同意后,报市农林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苏州市在法律层面上将湿地划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根据苏州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定的《苏州市级重要湿地、一般湿地认定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湿地应当列为市级重要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以及市级以上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超过50 hm2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及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保o或科学研究价值的湿地。2013年,苏州市政府正式了《苏州市级重要湿地名录(第一批)》,确定市级重要湿地102个,面积2 323.62 km2,占全市自然湿地面积的86.5%。苏州是江苏省第1个认定市级重要湿地的城市,这标志着苏州市在湿地的有效保护上跨出了重要一步。

2.3 大力推进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目前,苏州市已建成湿地公园21个,其中部级湿地公园4个、部级湿地公园(试点)2个、省级湿地公园6个、市级湿地公园9个。

2.3.1 创建湿地科普宣教基地。2015年,为了促进湿地公园的科普宣传与教育工作,苏州市制定了《苏州市湿地宣教基地创建标准》,明确了申报范围、条件和程序。同时,要求申报单位要成立科普宣教专门部门和具有专职生态讲解员;启动生态讲解课程,在课程尝试中锻炼讲解员的能力。太湖湿地公园、太湖三山岛湿地公园、常熟沙家浜湿地公园等10个湿地公园为第一批创建“苏州市湿地宣教基地”的公园。每年主管部门将根据各湿地公园上报的创建情况资料及现场考察,从宣教基础设施建设、宣教部门和人员配置、宣教解说资源梳理、宣教活动开展等方面对各创建单位进行评估。2015年,苏州市林业局还组织编写了科普读物《我的湿地秘密・鸟儿篇》《湖岛漫步――太湖三山岛自然导赏笔记》和《苏州四季野花折页》,为各湿地宣教基地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支撑材料。

2.3.2 构建湿地公园评价系统。苏州湿地公园评价系统包含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宣教活动3个方面。水环境评价是针对湿地公园水生微生物多样性与水质的观测,来评估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观测数据显示,湿地水体主要问题是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超标,均值分别为26.86 mg/L和1.90 mg/L,还存在水体浑浊、透明度低等影响感官的现象。从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指标来看,湿地内部水体得分大多高于外部水体,平均提高了9.65%。

生物多样性评价以B类作为指示物种,通过调查湿地公园的鸟类种类和个体数量,来客观评价湿地公园的生境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状态。据2015年调查结果,苏州湿地发现的鸟类合计11目34科188种,占苏州地区鸟类物种数的61.24%,占江苏省鸟类种数的42.06%。从调查结果来看,鸟类丰富度最高的湿地为漫山岛湿地和贡山岛湿地;其次为张家港沿江观测点、太湖三山岛湿地公园、太湖绿洲湿地公园、吴江同里湿地公园、昆山天福湿地公园、东山湿地、阳澄湖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虎丘湿地、沙家浜湿地公园等湿地;鸟种数偏低的湿地为太仓金仓湖湿地公园、太湖湖滨湿地公园、震泽湿地公园。

2.4 稳步推进湿地生态补偿工作

2014年,苏州市将多年来生态补偿工作的实践和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出台了《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为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015年,根据《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和相关文件要求,苏州市确定了沿太湖、阳澄湖直接承担湿地保护责任的96个市级湿地村,补偿资金7 380万元。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和吴中区先后对重要湿地实施生态补偿,享受补偿的湿地村共114个,补偿资金2 884万元。

2.5 落实湿地保护专项资金,加快退化湿地生态恢复

为了加快全市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从2012年开始,苏州市级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作为湿地保护的专项资金,2015年增加到1 000万元,并明确为用于对重要湿地湖滨水岸带维护和恢复的资金补助。2015年,专项资金补助对象为相城区阳澄湖重要湿地湖滨水岸带维护和恢复项目、吴中区太湖湖滨重要湿地湖滨水岸带维护和恢复项目以及三山岛太湖重要湿地湖滨水岸带维护和恢复项目。阳澄湖项目对受浪冲毁湖岸进行生态修复,加固和加宽了坡岸,增加了沿岸植被带;太湖湖滨湿地公园扩大芦苇种植带、增加了绿化物种,丰富了景观和营造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三山岛对垂直堤岸进行缓坡改造,能减缓水浪的冲刷,并且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将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

2.6 加强湿地宣教工作,提高大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苏州市成立了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并发动志愿者在各个重要环境保护活动日,如世界湿地日、江苏省爱鸟周等开展宣教活动。此外,利用自媒体传播方式,通过苏州湿地站与湿地自然交流平台2个微信公众号,传播湿地科学知识,报导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大众对湿地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新闻媒体也对湿地保护与宣教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提高大众对湿地保护的关注度。例如,中国环境报以《湿地好不好,鸟儿来评判》为题报导了苏州市对湿地公园评估的先进方法。姑苏晚报、苏州日报及苏州电视台等本市媒体始终对湿地保护和宣教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热情报导。

3 苏州市湿地保护优化对策

3.1 降低湿地的开发和生产强度

控制湿地周边生产废水的汇入,严格控制水上游览项目,减少周边化学农药、肥料的施用;降低水草打捞的频度和强度,适度种植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有效保护水体中生物多样性。

3.2 逐步完善生物监测指标

在现有评价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物因子监测指标的研究和运用,同时增加监测频度和密度,逐年积累数据,完善湿地公园评价系统。

3.3 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部门间在管理方面的协调和合作。稳步推进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现有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提高其示范作用,完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管理评价机制,实现对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加大湿地宣教基地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大众对湿地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4 参考文献

[1] 翟可,徐惠强,姚志刚,等.江苏省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3):175-180.

[2] 朱海燕,钱婕靓,俞静漪.浙江湿地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3):73-77.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6

关键词:高效课堂;创新;兴趣;和谐

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师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住持人的身份,引领着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要有革新意识

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树立体现课改精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较高水平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有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要有博采众长、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要有善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要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进取精神。总之,要构建一个“好课堂”,首先就要锻造锤炼出一个“好老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人为本,教师尤先。因为“好老师”是“好课堂”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增强了,教学技能提升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快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自从新课程培训之后,我就不断尝试着自己角色的转变,在学生面前渐渐放下师道尊严的师者风范,而是在课堂上真正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课下做学生真正的朋友、知心人,和学生亲切地谈思想,真诚地说生活,效果明显。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则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遭,欣赏一番她的“庐山真面目”。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以说,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瞧!同学们几个人一组在那里说着、写着、辩论着、微笑着,老师在其中徘徊着、指导着、点拨着。这难道不是和谐、宽松语文课堂的一个剪影吗?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7

参加了“国培”,听了王漫老师“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我对过去说明文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说明文,这就使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不能把它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有效地教给学生。如何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说明文教学课堂变得灵动而高效呢?

一、挖掘说明文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明文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小说那样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要让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灵动而高效,首先就要善于挖掘说明文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确实,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徘徊于上节课的疑虑中,有的则沉浸在课间的娱乐中……如果此时教师结合文章,以一个新鲜、恰当的内容来导入,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视频《故宫博物院》,播放结束后,请大家略谈感受。然后适时引入:“这么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想到实地一睹她的风采吧,那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跟随我们的‘免费导游’黄传惕仔细游览这昔日的皇家禁地紫禁城,步入《故宫博物院》。”这个导入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大体的感知,获得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如,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课前我先介绍恐龙的知识,用幻灯片放映各种恐龙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这些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或购置)一些实物、模型、动

植物标本、挂图、表格等教具来辅助教学。通过教具来辅助教学能使教学过程新颖独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先出示一幅教学挂图,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赵州桥的结构。在学生明白“拱”是怎样的形状后,又启发他们准确表述一个大拱与四个小拱的关系。待学生说出“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上方”,“大拱两侧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等答案后,又通过图示、比较,终于有的学生得出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准确表述。最后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印证。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感受到揣摩语言的乐趣。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文章的闪光点,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就会更有效。

二、提示方法,有效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这样才能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王漫老师在“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中,明确表明说明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技能。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提取信息的方法。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我先教给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经常用到的“圈点批画法”,即圈点关键词语,批注说明方法,勾画关键句子。

“圈”是对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圈记、点示。在阅读中,可将衔接各段的连接性词语、体现事物特征的关键词语、限制修饰性词语进行圈点,一来可以强化记忆,二来比较醒目,便于做题时前后联系,分析问题。

“批”是对说明文中运用到说明方法的句子进行批注。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时随时发现运用到的说明方法,随时在相应页面的右边简单批出说明方法,这样可在做题时迅速找到相对应的答案,减少回读,还可以很快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画”是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勾画。可勾画的语句往往是首括句、尾结句、过渡性语句、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勾画这些语句往往有助于很快地分析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等。

然后我让学生用“圈点批画法”通读全文,进行圈点批画。我巡查圈点批画的情况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自己画出了各段的中心句。如: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通过提取中心句,浓缩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能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进行说明的逻辑顺序。

学生除了能画出各段的中心句,有不少还在第三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旁批注了“作比较”;在“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旁批注了“打比方”……

在学生圈点批画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补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开发资源,拓展说明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以丰富课堂。

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教师应该适度补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补充举例“蚂蚁移窝,天井成河”“猪叼草,雪花飘”等劳动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物候现象,进而引入诗人笔下的物候,寻找诗句中的物候现象,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再如,把课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与“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学生看待事物将有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视野。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8

一、充分发挥、合理运用教育技术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只要充分发挥、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就能使教师的“教”深入浅出、学生的“学”轻松愉快、课堂的气氛热烈和谐。如何充分发挥、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呢?

1、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便会自觉地、主动地去接触、探究。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远程教育资源则显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在大屏幕上,我们适时展示出动静结合、声像俱佳的视频,把课文中精美的文字用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一边赏园林实景(视频: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一边听课文范读,耳濡目染,如同跟随导游游览了苏州园林。特别是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像“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等,老师只需对相关内容进行回放、定格,学生再学课文就一目了然了。因此,老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只需传授相关语文知识,无需赘述课文内容,难点不攻自破,课堂上老师教学轻松自如,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使课堂气氛热烈,而且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如数家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如教学《出师表》一课,老师用“同步课堂”中的资料让学生观看“三顾茅庐”的flas和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使学生对诸葛亮临行之前分析当前的形势,追述创业的艰辛,激励刘禅广开言路、亲贤远佞、赏罚分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形象深深地烙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3、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突破难点,训练思维。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才能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根据课文开头的内容,我设计了一组反映四季季节特点的风景图,运用多媒体显示出来,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每个季节的景物特点。在此基础上,启发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景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与我们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那么,大自然究竟有哪些语言呢?这些语言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又能从中读到哪些信息呢?了解这些信息有什么积极意义呢?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抽象思维得到了训练,有关物候学的知识难点得到了突破。

4、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在教学《森林》时,老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文字资料、图片: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美丽的森林和珍禽异兽的图片、因环境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等等。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材料相互交流后,讨论“保护环境如何从自身做起”,呼唤人们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生物,还地球一个美好的明天。这样,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搜集、理解、感悟、交流等实践活动,广泛浏览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多种表达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真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不可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选择地“借用”,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1、师生交流为主,“远教”资源为辅。再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资源,也只是一种教具,不可任其“主宰”课堂。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可亲可感的老师来适时引导,而不是需要呆板的课件来机械地写入。如果把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机交互,老师成了电脑的操作员,学生成了课件的阅览者,就会造成情感教育的缺失。因此,老师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以舞台,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件永远代替不了老师。

2、适应教学环节,注重教学实效。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热潮中,要根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远程教育资源,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能讲清讲透的,就不用远程教育资源,不搞形式主义。我们应该“看清”语文教学中远程教育资源所能发挥的辅助作用,走出误区,不赶时髦,要以教学需要为准绳,适应教学环节,注重教学实效,恰到好处地选用远程教育资源。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介绍建筑物等内容,学生了解得不多,学起来困难较大,若利用相关远程教育资源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着实效性原则,灵活选用。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9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园林;继承创新;苏州博物馆

现代主义园林与传统园林在形式上、功能上、构图上、类型上、材料上以及服务对象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现代主义园林相对传统园林来说,形式更为简洁自由,注重功能和空间感,追求非对称的动态平衡,园林的类型和材料也极其丰富,并主要服务于人民大众。现代主义园林具有新的众多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但在设计中也应当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并非盲目的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使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当代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设计师既要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也要谙熟现代设计中的各种思想与手法,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渗透乃至超越。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试从各类造园要素出发来探讨现代造园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同时所运用的新的手法。

1.项目背景

苏州博物馆馆址位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是苏州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这么敏感的区域,新馆如何延续传统文化,又能具有时代特色,正是大家所关注的。

2.设计分析

2.1叠山

对于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园林各要素的创新,北侧墙下的“叠山”是新馆庭园规划设计当中最为精彩且最难处理的部分,既不能仿古,又不能做成现代雕塑。他从中国北宋画家米芾的山水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写意手法。在摒弃了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假山营造手法之后,他将许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经过切割和打磨,相互叠加并排成一排放置在水边,渲染出宋代山水画的意境。

2.2理水

水在造园中具有拓展空间的作用。在古典园林中,治水一般都是山脚临水,石矶浮水,皆环以林木。水面则以掩映、舒朗、深远及大小等为主要特征。而新馆庭院中以水造景的方法与古典水景是大相径庭的。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贝聿铭放弃了传统的形态和手法,而是采用了长短不一的直线围合而成复杂的平面,并用石材构造水池,呈现出了简洁的现代感。独特新颖的建筑群在平如镜的水面上产生了虚实影像与高低层次变化,然而,微风徐来,建筑与倒影荡漾在水中,这静、动之间构成了一道美丽的画卷,与建筑构成了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2.3亭

亭的造型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形式,是将传统古亭的解构和重塑。结构上,它以现代的钢骨架作为支撑并放置照明灯具,玻璃顶覆盖木饰面格栅,中间是洗漱台。亭的位置悬置于水面之上,四面景色尽收眼底,坐在亭中北面可观赏石与桥,东侧的建筑与植被形成借景,南侧与建筑大厅的亲水平台以及建筑立面互为对景,西侧皆竹林为背景。

2.4置桥

主庭院中的桥通过直线的交叉,并把桥作为体块来进行处理,桥并不是主要景观,而是作为联系构件和观察点来设置的。用桥将水面分割成一大一小两块水面是传统置桥手法中最大的特点,目的是为了使大的水面显得更大,而小的水面显得更加悠远。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桥的设计,是使人走在桥上既能观赏建筑和亭台在水中的倒影,又能观赏紧临拙政园的山石,同时桥的尺度与人们的视域比例也十分恰当,让人有种移步换景的感觉。以突显景观的层次,并表达造园所追求的“人在景中,景在人中”的思想。

2.5植被

在植物配被上,贝聿铭放弃了传统园林追求的层次性和丰富性,突出了单株植物的观赏性。进入主庭院设有四棵树,分别是东门两侧松树,一棵高大挺拔的靠近大门,作为进入大门的借景之用;一棵为盆景造型,美轮美奂;南侧是一棵梅花,凉亭西侧的一片茂密的竹林;南侧一棵桂花,以及西部展区的一个小庭院中,栽种了一棵石榴,树旁以太湖石作为配景;东廊对景的“紫藤园”中,两棵紫藤嫁接了忠王府中明代文征明亲手种植的百年紫藤;在建筑上通过屋顶构架的呼应,使整个建筑空间与历史产生了共鸣。在《园冶》中说到造园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要体现“小中见大”,堆砌植物反而可能会弄巧成拙。贝聿铭将这几种植物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作为一个“雕塑”来隐喻传统精髓,同时用植物来营造“虚实结合”的意境,赋予了不同于传统园林的现代感。

2.6叠瓦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风格上保持了传统粉墙黛瓦,但屋顶却不用传统的瓦片做装饰,原因是传统的瓦片易碎,又不易保养。而是铺设黑中带灰的“中国黑”花岗岩,来隐喻瓦片。淋雨的时候是黑色的,经过太阳照射后变成深灰色,这与苏州的粉墙黛瓦的格调相协调。另外,在建筑的高度处理上也做了一些文章。苏州古城的主要建筑特色便是高低起伏和错落有致。形斜坡屋顶也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建筑文化特色,它与周边建筑的形式有着鲜明的反差,却又有相似之处。屋面与墙体边饰以及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的建筑意境增添了新的诠释,并精心营造出意境。

2.7门

在博物馆大门的设计上,贝聿铭有别于传统建筑大门的造型语言。传统古建筑大多是高墙围合成,朱门紧闭。而博物馆是公共建筑,在设计上要运用新的造型语言,让博物馆显得更开放,有一种邀人人内的感觉,用现代材料而又具传统韵味的大门形式,营造出大气的特点。还有大堂前用钢和玻璃设计的现代月洞门,亦反映了这种“雅致而微妙”地用现代设计来隐喻传统的手法和思路。博物馆主入口的门利用钢结构顶棚、格栅伸缩们和朱红色推拉门,与右侧白墙上的黑色题字融合。

2.8窗

在新馆中的设计中,窗起到了模糊室内空间与外界空间的作用。贝聿铭用现代材料将传统建筑花窗形式赋予了新的生命,以达到“借景”的效果。如在大堂的北侧墙上开的两个“六方式”花窗,巧妙的将凉亭和花树纳入眼帘,营造出“探幽”的意境。东廊透过紫膝园,可看到茶室的东墙上钢结构的“海棠花”漏窗,它以传统的冰裂纹为图式为装饰。其妙处在于以空寓虚,借物寄实,避外隐内。还有一处方窗设计十分巧妙,在“虎丘云岩寺塔”展厅,方窗上覆一层薄纱,借朦胧之亭台水石.不仅给幽暗的展厅采光,而且让人不经意间抬头远眺窗外美景。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10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65-01

语文历来都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两种特点,不仅承担着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运用语文教学的美感染学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立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之美

初中语文教材围绕着教学目标,精心选择一些名家名篇,这些经典作品不论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内涵方面都堪称精华,是语言美与精神美的结合体。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这些代表性的作品,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这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用心感受汉语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时,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老师先给学生们示范朗读,再让学生出声自由朗读,领会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画出自己认为表达优美的句子。学生们认真阅读,分别画出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老师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老师让学生组成朗读小组,小组内进行朗读,总结出每一个小节表达的情感,推选本组朗读最好的学生,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同时,教师允许学生毛遂自荐,挑战班上朗读优秀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朗读,理解了诗人的思乡情感,从中感受到了诗歌的情感之美和语言之美。

由此看来,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述中,亲身体验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受语言句式的丰富多彩,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演绎,感染学生们的心灵,增强对语言之美的认识。

二、借助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以文字为载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意境。老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直观生动展示课文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各种风格的意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直接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体会文字传达的意境之美,让学生具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平凡中发现美、感受美。

例如,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课时,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介绍苏州园林的视频,短片中集合了苏州园林独具特色的景观,配以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文字介绍,让学生在观看苏州园林如画风景的同时,在头脑中勾勒出苏州园林的图画,把学生带入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身心受到感染,对苏州园林的美形成独特的感知,了解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美。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们开始对照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学会了发现欣赏景观之美。

由此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运用,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老师可以借助各种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于作品意境之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运用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领悟精神之美

语文学习信息量大,形式比较灵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审美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学生在参与中感知、体验,不断增强审美的意识。老师围绕着语文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增强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感受课文的情感与精神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课时,老师先对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围绕着课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进行讨论。由于每个学生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认为“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有的学生认为“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学生们在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形成了对白杨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感受到课文赞颂的中华儿女质朴、坚持、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之美,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精美的篇章,刻画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之美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拓展视野,思接千载,在美不胜收的文字中徜徉,学会发现文字之美,欣赏意境之美,感受精神之美。老师需要重视美育,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化身为美的使者,带领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美妙,有效开展美育。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1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和作业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都是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优化,而忽略了作业的重要性。长期下来,低质量的作业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磨灭,语文的成绩自然越来越差。语文作业的答案也过于固定,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抑制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痛苦的情况下完成作业,这也不是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让语文作业充满趣味性、人文性、创造性,让语文作业变得压力小、魅力大。

一、设计趣味性语文作业

传统的语文作业给人的影响就是量大加枯燥,语文作业差不多是众多学科中作业量最大的。在现代的教学中,不能再以量取胜,量不能代表质,要想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水平,理应改变作业设计的形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录音新闻》这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选一则最新的新闻内容,在课后分角色:播音员、记者、现场人物进行播音模拟,要注意广播语言的特点:口语化、简洁化、生动性,作业以录音的形式上交,由教师评选出一些较好的和较差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录音新闻。

再比如在学习《郑人买履》一课时,主人公由于思想过于固执、腐朽而买不到鞋,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剧本“如何说服郑人成功买到鞋”,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扮演,将剧本拍成视频,以视频的形式上交,通过微信或微博,看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以这种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具有趣味性同时也要善于利用现代化资源,现代化资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设计开放性语文作业

其实初中语文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较广,不应用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抄写再多的内容,也是他人的思想成果,不是自己的,倒不如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语文作业,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创造,收获属于自我的智慧成果。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苏州园林由于复杂而巧妙的布局,在园林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苏州园林的建设物太多,学生无法通过文字很好地感受到它的美。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苏州园林理解的程度,可以布置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将脑海中的苏州园林某处建设物画出来,在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对自己的画进行讲解,说明画的是文章中哪个段落的景物。这样的作业设计绘画有天分的同学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加深他们对文章所描述的建筑物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比如在学习《黄鹤楼》一文时,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导游,思考如何给游客介绍黄鹤楼的特点?并学习一首与黄鹤楼有关的歌曲进行表演。

开放性的语文作业设计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进行自由发挥,自己去研究课文的内容和收集相关的资料来完成作业,打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设计辩论型语文作业

每个人对于事物要有自己的见解,尤其在学习语文时,教师对课文的分析只是老师的个人见解,学生不应该完全听取,也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文章人物或事件的批判也应有自己明确的立场。辩论型作业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事物错对的能力。而学生在辩论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提升和深化。比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凡是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对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感到可惜,引人深思。那么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最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有的学生认为是当时的科举制度毒害了孔乙己,有的学生却认为孔乙己自身的因素占主要原因,孔乙己本身热衷科举、好吃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教师可以让这两方观点的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做好辩论的准备,看看谁的说辞最有说服力。比赛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学生自然会特别积极去做准备,完全不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是一项作业,没有重大的作业压力,反而耐心慢慢的期待。

综上所述,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是可以丰富多样的,优秀的语文设计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不能过于随意,要结合学生的实H情况设计合适的作业,既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有所获,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爱上做语文作业。

秦淑玲,江苏连云港市云峰中学教师。

苏州园林课件范文12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61-07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我国从东部沿海到内地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开发既支撑经济的增长也带来种种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有必要反思教训,展望未来,重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观。生态城市理论因此也成为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议题。

2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生态空间模式

2.1生态城市原型——“田园城市”

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把城市与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1919年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协商,对田园城市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

田园城市也是“社会城市”,这种“社会城市”的总人口只有25万人,中心城市5.8万人,每个周边城市3.2万人。显然只是一个小城市群,没有母城和卫星城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想用这种城乡一体的小城市群未逐步取代大城市。

2.2当代生态城市的概念

澳大利亚建筑师唐顿(P.F.Downton)是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的组织者。唐顿认为,城市生态不仅研究城市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城市生态研究同样关注城市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城市与农村社区之间的关联。因此,生态城市就是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平衡的城市。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都通过了国际生态城市重建计划,提出了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该计划得到各国生态城市建设者们的一致赞成,应该说集中体现了以上各种生态城市理念的共同点。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重构城市,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

(2)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3)修复自然环境和具生产能力的生产系统;

(4)根据能源保护和回收垃圾的要求未设计城市;

(5)建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

(6)停止对小汽车交通的各种补贴政策;

(7)为生态重建努力提供强大的经济鼓励措施;

(8)为生态开发建立各种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城市、州和国家层次。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净化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程序,保证了生态城市持续稳定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生物流的高效利用,以及自然的演化过程的保护和发展。

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2.3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构成

通常意义上,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要素。从空间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重点关注的是城市土壤、城市水体、城市植被等空间构成要素。

城市生态空间指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土壤、水体、动植物等自然因子的空间载体。城市生态空间是构筑和支撑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生态体育用地、景观游憩用地、农业用地等四种用地类型。

2.4当代城市绿地模式

2.4.1“绿环”模式

绿环模式多用于核心城市,其基本特征是在城镇规划建设区一定范围内,强制设置具有较强自然特色、基本闭合的绿色开敞空间,形成城镇规划建设区域周边城镇的生态隔离绿化。绿环模式的优点主要是空间布局上适应性较强,适合绝大多数城市,而且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2.4.2“绿心”模式

绿心模式多应用于中小城镇集群,其基本特征是各城镇围绕大面积绿心分布,城镇之间以绿色缓冲地带相隔离。这种布局模式来源于田园城市理论,通常是围绕大型生态板块形成。

2.4.3“绿楔”模式

绿楔模式多应用于组团型城市,其基本特征是较大空间范围的生态绿地空间由城市向城市内部延伸,与城市建设区形成“楔形相交”的嵌合形态。

绿楔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内外贯通的生态空间连通,能够使城市中心区密实的建设区与生态空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平衡,使城市居民能够同时享受便捷的城市生活和优美的自然空间。

2.4.4“绿网”模式

绿网模式多出现在生态要求比较密集的多中心城市或城市地区内,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类型,各种尺度的生态空间分散布局于城市的各个地区,同时通过自然或人工的绿化廊道形成连续统一的网络体系。

3

从苏州园林到苏州山水城市实践

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因需求自然就逐渐产生了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深刻的人文精神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天人合一”的典型体现场所。苏州园林造园时善以水、石、植物,是人亲近自然和景观,其宗旨对当代城市而言,就是要让居民即使是在城市中,也要常常和自然亲近,享受到自然美景。“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核心的金鸡湖城区是个开放的新都市园林!

城市园林化,大地生态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90年代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并进行了多次论述,概括说,“山水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建设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以高科技技术为手段,以特定的城市地理环境为条件,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最佳人居环境的中国城市艺术空间。其要点是:

(1)“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是自然化的城市,或日城市的自然化。

(2)“山水城市”是追求人与人相和谐的城市,即理想的最佳社会环境城市。

山水城市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有山有水的城市,其核心内容是: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艺术;面向人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按照山水城市的科学命题,苏州市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战略目标,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为了响应山水城市的建设号召,苏州市编制了《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力争到2020年,把苏州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态优良,具有园林诗画内涵和水乡古镇风韵的“生态乐园、人间天堂”。

在总体目标与各项规划确定后,苏州市于2003年启动了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造林绿化质量为重点,以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绿色苏州”计划。2004年,苏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苏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确立了苏州未来发展的远景目标,也就是简称生态城市,成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积极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2005年,苏州市启动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2007年被列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截止至2011年,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四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吴江市和吴中、相城区也通过了国家生态市(区)的考核验收,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苏州市国家生态市5项基本条件、19项考核指标已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并于2010年底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全市山水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4 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与园林化

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苏州地区县市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便利,城市与其所的区域之间加速融合,形成区域城市(regional cities)。苏州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既高度关注中心城区的生态市建设的首位度及其辐射功能,又注意充分发挥各县级市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城乡一体规划为纽带,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城乡同育生态文明,共享发展成果,促进苏州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案例一:位于苏州城北的相城区坚持在保护和利用原生态的基础上推进城市化,率先提出“生态小康”发展概念,相城区的建设理念是,绝不搞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建就建“绿色生态花园”,把相域建成“绿相城”。他们以更高的起步、更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对寸土寸水进行以原生态为特色、以“水相城、绿相城”为主题的绿色生态规划,严格规定38km2中心城区内的商业项目绿地率必须达到30%以上、其他项目绿地率必须达到40%以上。在相城开发初期,相城经济开发区与元和高科技工业园中间有一方23.3hmhm2的空地,尽管有许多投资商抛出了“绣球”,但当地从建设“绿色生态花园”新城区的全局出发,投资2000多万元造了个“桂花公园”,既为城区添了绿,又提升了开发区和工业园的投资环境。围绕着38km2新建城区这一“绿核”,相城在东西两侧展开了阳澄湖、盛泽湖生态保护带和漕湖、太湖湖滨生态保护带建设,湖岸植树,湖滩栽草,湖与湖之间用“绿色通道”连接,组成了两条绿色的绸带,给相城这座新城区增添灵气,也为整个姑苏城增添一叶“绿肺”。

案例二:苏州西部生态城是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工程。苏州西部生态城位于苏州高新区230省道以西,规划总面积42km2,其中15km2区域为建设区。西部生态城将以太湖湿地公园为绿心、生态廊道为绿链、滨湖景观带为绿环,建成一座集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民间工艺及高品质居住、办公为一体的低碳生态型山水新城。

西部生态城的设计特点是:一是生态指导开发。二是凸显山水特色。三是创意低碳出行。四是营造生态景观。规划中保留了山体、河流、湿地,因地制宜地将现状山水有机梳理和叠加,形成太湖特有的生态山水景观。作为苏州西部生态城的“绿心”,同时开园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目前环太湖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4.6km2。园内正在规划建设的太湖博物馆,将通过对太湖地质生态演变、生物进化、民俗文化、渔耕文化和农耕文化等人文发展和历史的介绍,综合运用各类高科技手段,展示太湖与人类相依相存、和谐共生的悠久历史、生态现状和未来趋势。

案例三:北郊黄埭镇在开发建设潘阳工业园的过程中,投资8000万元将工业园内的春申湖和沿湖低洼田整合成具有欧美水景特色的风景区,并把春申湖对岸外区所辖的30m宽的湖岸线长期租下来,建设绿色生态带。结果,100多个外资项目冲着这样的生态环境相继落户潘阳,使春申湖畔成了一个新兴的现代工业集聚区。

案例四:2012年2月2日正式施行。《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的制定出台是江苏省内出台的首个湿地保护条例。《条例》主要明确了湿地的定义、湿地管理体制、湿地保护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在湿地定义中将永久性水稻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人工湿地纳入湿地保护范围,既符合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也较好地体现了苏州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又有利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2005年以来,昆山市224省道绿化、张家港环城河景观绿化、常熟市沿江绿化景观、太仓市城北河湿地公园、吴江市城南公园等一批重点生态绿化项目,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呈现出很高的生态和景观水平。全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也取得了重大成果,苏州市区、张家港、昆山、常熟2010年全部通过国家住建部组织的考评验收,昆山巴城镇、吴江同里镇还荣获了“国家园林城镇”称号。截止至2011年,苏州市90%的建制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占全国命名总数4.9%,其余5个镇均已上报环保部。42.4%的行政村建成省级生态村,其中4个建成部级生态村,占全国总数的3.7%。全市24个城市园林绿化项目被评为省级优秀工程。农村绿化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全面推进农村“绿色通道”、“绿色基地”、“绿色家园”和沿湖沿江绿化建设,建成省、市绿化示范自然村2220个,“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直接投入农村绿化资金超过80亿元,累计新增林地绿地4万hm2,森林资源总量达中11.63万hm2,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3.7%,形成了布局合理、物种多样、水绿相融、景观优美的城乡绿色生态系统。

5 苏州市区园林化

5.1城市总体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结合特有的山水城市格局,注重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系,编制完成了新一轮《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形成了郊野绿地、城市绿地、居住区绿地、组团绿地四个层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骨架和“两带、三环、五楔”的生态结构,以相对完善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为城市空间组团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框架支持。“两带”:为大运河两侧公共开敞空间和绿化带,吴淞江郊野公园带;“三环”:内环为“古城护城河绿化景观带”,中环为“大运河绿带—独墅湖—金鸡湖—阳澄湖—沪宁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三角咀湿地公园”,外环为“太阳路绿化隔离带—阳山—灵岩山—木渎南部绿化隔离带—七子山—绕城高速公路南段绿化隔离带—星华街绿带—阳澄湖”。

“五楔”:即为西南角“七子山—石湖—东太湖”绿楔;东南角“澄湖—吴淞江—独墅湖”绿楔;东北角阳澄湖绿楔;西北角三角咀绿楔;西部“阳山—天平山—灵岩山”绿楔。

全市规划绿地面积为6591hm2,比现状增加了2710hm2,约占城市建设用地17.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98m2。在各类绿地中,公园绿地共规划50hm2以上的大型公园12个,其它主要公园26个;街头绿地,古城区内主要通过在道路与建筑之间闲置土地增建扩建街头绿地,新区配置标准为半径300m至500m内有面积1hm2的街头绿地;园林绿地,主要布置在古城区的东北角;防护绿地,沿交通走廊两侧进行布置。

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形象地将苏州城市描述为一个巨大的“风车”,以古城区为中心,东西两端的园区、高新区和南北两端的吴中区、相城区是四张“风叶”,“风叶”之间相拥着金鸡湖、石湖、阳澄湖和三角咀四方绿水,构成了苏州“山水园林城市”的大格局。

5.2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公园群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区累计投入绿化资金约78亿元,新增绿地2617万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5年底的40.2%、34.6%和9.8m2/人提高到2010年底的42.7%、37.2%和14.9m2/人。按照《苏州市市区绿色行动计划(2004-2010)》的要求,苏州市全面推进了金湾植物园、虎丘西部景区扩建、环古城风貌绿化带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并相继建成了桐泾公园、桂花公园、新区公园、中央公园、宝带桥公园等90余座现代公园;三角嘴湿地公园(占地12km2)、荷塘月色主题湿地公园(200万m2)白马涧、太湖湿地公园(规划占地4.6km2)、白洋湾湿地公园(43.5万m2)白塘植物园等50多个专类公园;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带、平江新城绿色走廊、斜躺河滨公园等带状公园。尤其针对苏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土地紧张,绿地建设难度大等情况,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注意弘扬苏州传统园林艺术,突出地方特色,体现苏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规划布绿、腾地增绿、拆违复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等一系列措施,陆续建成文庙、慧珠弄、三元、金秋、迎春等近300余座小、精、雅的公园和游园;配合老新村改造和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因地制宜辟建了形式多样、大小适宜、分布均匀、便民实用的小绿地、小花坛。通过合理布局公园绿地,确保市民出门350m就能步入绿色空间。

苏州市园林绿化在注重协调性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突出绿化和文化两大主题,以艺术性和文化性来提升城市绿化的品位和档次。中心城区(平江、金阊、沧浪)园林绿化建设遵循与古城风貌协调一致的原则,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将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延伸到街头巷尾。吴中区充分利用山体、湖泊等自然资源,体现出绿量大、物种多样的特点,建成了环太湖生态林、尹山湖生态商圈片林、吴中大道、范蠡公园等绿化工程相城区致力于打造“季季有花”的“花城”特色,植物品种丰富、绿地结构多样,建设了荷塘月色湿地公园、花卉植物园等8个大型花卉主题公园及春申湖路、广济路北延等道路生态绿地;工业园区运用现代造园手法,体现大绿量、多层次的特点,建成金鸡湖湖滨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公园、中央公园等绿地;高新区注重自然山体、湖泊的保护利用,结合宕口复绿,相继建设了索山公园、玉山公园、太湖湿地公园、横山森林公园、大白荡生态公园等公园绿地。

6 苏州生态景观特色村镇建设

6.1苏州市生态村标准制定

生态村是在自然村落或行政范围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取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加快了生态市“细胞工程”的创建步伐,编制了《苏州市生态村考核标准》,按照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要求,实现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规划的城乡对接。新农村示范点不断涌现,对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等五种模式,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和新型社区建设,建成省级示范村、先进村49个,世纪示范村559个。

6.2生态景观乡村建设实例

6.2.1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

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总面积7km2,位于苏州西南面8km处,市级公路吴中大道东西向横贯村域南部,东、西、北三面靠七子山脉,内有茶叶、果林、花卉、苗木、银杏等五大基地。近年来,旺山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文明富脑袋,生态富口袋”的新思路。不搞大规模投入和“改天换地”式的开发建设,而是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因势利导、适度开发、循序渐进,走“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并举之路,通过几年的运作,经营的道路宽了,农民的钱包鼓了,村庄的面貌变了,成了苏州新农村建设的生态自然型示范村。2011年旺山村入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短短五年之间,旺山先后斩获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全国生态文明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成为国内新农村发展的一个典型。

6.2.2生态村域生态修复工程

闻名全国的张家港永联村、常熟蒋巷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村土地的统一规划,集约利用,并突出乡村生态和景观特色,永联村建成了国家农业部定点并获得国家4A级风景区“江南农耕园”。东林村位于太仓市区以北,辖区面积7km2,可耕地面积293.3hm2。东林村在结合村内金仓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以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农地集中经营,建设1.33hm2联栋大棚,采用机械化育秧种植16.6hm2高标准富硒水稻,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规模农业的方向发展。努力使村民失地不失粮、失地不失业。东林村成为闻名遐迩的绿色、环保、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