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

时间:2022-07-14 23:24:39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为核心,以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为切入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缩小城乡医药卫生差距,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试点,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提高县镇卫生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县县镇两级医疗卫生管理更加规范,机制体制更加完善,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医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县域50%的病人在乡镇卫生院就诊,40%的病人在县级医院就诊的目标,达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城乡一体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试点范围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针对我县县情,在坚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确定县人民医院与哑柏中心卫生院结对为主,按照省市要求全面实施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县中医院与终南中心卫生院结对为辅,进一步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实质,广泛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县情的县镇一体化改革路径;妇幼保健院与马召中心卫生院结对为第三梯队,继续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县镇一体化相关文件及外地经验,及时总结一二梯队经验教训,一年后,应用取得的成果,随后跟进,稳步扩大改革成果。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三个统一,三个不变”(即人员统一管理、财务财产统一管理、医疗业务统一管理,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和任务不变、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的原则,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建立互为依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关系。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施编制、人员一体化。

1、资产一体化。县人民医院和哑柏中心卫生院保留各自原有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哑柏中心卫生院增挂县人民医院分院的牌子。哑柏中心卫生院的资产要建立台账,统一划归县人民医院管理调配,县人民整体搬迁后退下的和富余的设备、物资全部注入哑柏中心卫生院,全面解决其设备和物资不足问题。

2、编制一体化。在原单位编制不变的基础上,把哑柏中心卫生院的编制并入县人民医院。今后新进人员按所进单位性质分别对待。

3、人员使用一体化。哑柏中心卫生院在岗工作人员整体并入县人民医院,按照“岗位相对固定,人员按需流动”的原则,由县医院统筹调配使用。人员招聘由县人民医院统一按照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有关规定一并进行。县人民医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到哑柏中心卫生院工作、任职,也要安排哑柏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培训、学习,特别是安排卫生院现有中层以上领导,定期轮换到县人民医院医疗等各相关岗位挂副职学习、培训、工作。在保证哑柏中心卫生院正常业务需要后,富余人员全部调整到县医院相关岗位工作。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晋升高一级职称之前,必须到哑柏中心卫生院工作一年以上。

4、公共卫生管理一体化。建立哑柏地区公共卫生工作站,负责哑柏地区的公共卫生工作。

(二)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实施运营管理一体化。

按照医院等级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工作职责,严格实行等级管理,确保各自职能正常发挥。

1、财务管理一体化。哑柏中心卫生院财务统一划入县人民医院,由县人民医院统一管理,按照“规范管理、自主经营”的原则实行独立核算。各自财政补助政策、收费标准不变。

2、日常管理一体化。县人民医院和哑柏中心卫生院实行后勤管理、医疗用品、消毒供应、设备维修、药品购销统一管理。县人民医院参照县级医院标准,合理为哑柏中心卫生院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医疗操作规程、后勤管理流程。哑柏中心卫生院院长由县卫生局在县医院工作人员中聘任,在县人民医院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3、考核激励机制一体化。统一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探索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机制,制定和完善两院一体的工作人员统一考评制度。以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为基础,引导医务人员双向合理流动。制定落实鼓励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到基层工作的激励政策,和基层医务人员乐于安心基层工作的奖励政策。

(三)强化医疗卫生功能,实施服务管理一体化。

1、医疗服务一体化。一是激活现有基层资源,以“输血”促“造血”。要充分发挥县人民医院技术力量,采取集中预约手术和派员指导手术等方式,恢复激活哑柏中心卫生院现有资源,以“输血”促“造血”。县人民医院质控办等科室定期开展对哑柏中心卫生院相关工作的巡查指导,每季度不少于2次,把质控等工作按县级医疗机构的标准同等对待,抓紧、抓实,解决哑柏中心卫生院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着力推进医护质量上台阶,逐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专家坐诊,促点带面。县人民医院合理安排本院专家,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副高以上人员到哑柏中心卫生院坐诊,让专家下乡,接近群众,解决哑柏中心卫生院硬件硬,软件软问题,吸引群众就近诊疗常见病、多发病。同时,疑难杂症集中预约由坐诊专家按病情预检分诊或转诊。三是结对带教,重点帮扶。哑柏中心卫生院技能薄弱的医技等科室同县人民医院对应科室结成带教对子,进行重点扶持。县人民医院安排有关科室技术骨干定期到哑柏中心卫生院对应科室蹲点带教,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进行指导。哑柏中心卫生院对应科室人员定期到县人民医院上班学习。

2、业务培训一体化。一是双向流动,挂职锻炼。建立后备人才库,县医院选拔年轻有为、人品好、懂业务、爱学习、会管理的年轻人下基层挂职锻炼,到哑柏中心卫生院挂副院长职务,哑柏中心卫生院的中层人员到县人民医院挂副科长、副主任等职务,直接参与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二是全方位轮训,全员传帮带。县人民医院分期分批让哑柏中心卫生院所有岗位人员相继进入县人民医院相对应岗位学习、进修、工作,学技术、学管理,进行传帮带。要通过县人民医院全方位开放,实现哑柏中心卫生院的全员轮训,在两院之间形成互动互利,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全面传、帮、带的工作格局,促进县镇医疗机构各项能力整体提升。三是强化“三基三严”,激励全员提高。县人民医院按照年度培训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和学术讲座、试教带教等活动,两院人员全员参加。统筹安排,按两院3:1的比例选送优秀人才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对哑柏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支持。

3、设备使用一体化。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后更换退下的、剩余的设备全部投入到哑柏中心卫生院使用,常用设备不能满足需求的,由双方协商共同出资解决。上级配发给哑柏中心卫生院的设备由县人民医院根据双方业务需要合理安排使用。

4、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县人民医院要加强对哑柏中心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不断推行电子病历,实施收费、物资、财务等方面管理微机化,实现信息资源一体化,着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组织机构

为保证县镇一体化改革顺利进行,成立周至县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12月10日前,成立组织机构,调查研究,讨论分析,制定实施方案,对有关医院安排部署;

(二)启动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2月15日,学习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三)实施阶段:2011年2月16日——2011年6月30日,宣传、贯彻、落实县镇一体化改革各项措施,扎实推进县镇一体化改革;制定评估方案,进行初步评估;

(四)调整总结阶段:2011年9月30日前,召开县镇一体化医院改革研讨会,讨论分析县镇一体化改革存在问题,剖析原因,调整相关政策;对改革进行全面评估,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为深入持久全面开展县镇一体化改革铺平道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县人民医院政策性投入;对县人民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县人民医院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县人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县财政资金注入,减轻医院盈利负担,加大县人民医院公益性的体现力度。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2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衔接

党的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其中“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2017年出台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以下简称67号文),对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了系统安排。研究如何从理论上阐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展的必然性和阶段性,弄清楚公立医院改革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之间的联系,对于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健康发展,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中国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演进路径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我国的一个创造。20世纪末,随着新一轮医改的展开,不断有学者探讨在我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问题,这些内容涉及产权、法人治理、监管、医院内部管理等方面[1-3],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词进入到政策话语体系进行了前期铺垫。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到:“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出现。201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分别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公立医院改革部署,标志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开始居于重要的改革地位。2015年伊始,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频繁在医改文件中被提及;2016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首次提出要着力推进包括“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内的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至此,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已成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五个重要支柱之一,位置凸显。同年12月份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十三五”医改规划)则用专门章节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划;2017年67号文出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政策框架得以确立。从这个过程中看,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探索经历了从概念提出到内涵不断丰富,从公立医院改革的措施到一项宏观制度的变迁,其演变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1—2015年)是概念提出及其内涵探索阶段,这个阶段,每个文件中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表述的内容不尽相同,内涵的界定变动较大;第二个阶段(2016年)是确立制度地位的阶段,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升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五个支柱之一;第三个阶段(2017至今)是构建制度框架的阶段,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涵和主要构架进行了明确。

2制度框架的确立

67号文是我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政策,整个制度以“两层结构”和“三份权力清单”勾画出医院治理体系的政策框架。

2.1宏观层面外部治理的三个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理清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明晰了政府与医院、社会与医院、党与医院之间的关系。[4]明确了政府举办职能、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政府监管职能三份权力清单。

2.2微观层面内部治理的制度安排

从微观层面看,对医院内部治理进行了制度安排:首先,以医院章程为基础规定了医疗机构的运行规范。其次,明晰了医院内部决策机制的组织架构和途径;继之,通过制定保障医院科学运转的八项核心制度来明确科学管理的“四至”,使医院内部治理体系高效、安全、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呈现了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施全面惠民便民服务”的“软性管理”内容

3衔接和递进:把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现代

医院管理制度的关系成为制度建设的关键改革与制度建设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是重新开始还是政策延续?两者之间有多大程度的关联?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重大问题,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政策与67号文进行比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2010年,原卫生部等5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改革试点城市。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第一批改革试点县,之后经过2014年和2015年两次扩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经全面推开。2015年国家认真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先后印发了33号文和38号文,其中38号文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的第一个医改文件,也代表了十八大后我国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33号文和38号文均是既往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延续和完善的成果,其政策要素、基本路径和政策要求基本一致,但是38号文对公立医院改革而言更加具有权威性,同有关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的67号文更加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选取38号文来代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政策,与67号文的政策框架进行文本比对和分析第一,在67号文的23个主要政策指标中,18个均为38号文的政策内容所覆盖,两者高度一致;第二,67号文的78个政策要点中,有47个与38号文内容交叉相容,这充分体现出两个文件在顶层设计上的紧密衔接、承上启下的关系。第三,67号文包含一些全新的创新点,如内部治理维度中的“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和医院文化”2个政策指标,38号文未涉及;67号文中党的建设维度中包含3个政策指标,是首次被提出。由此可见,38号文着眼点多在宏观层面改革,重点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9项改革,以及医保支付和监管、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4项制度层面。而67号文的顶层设计则侧重于医院宏观至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重点是对医院内外部治理体系制度的设计,尤其对于医院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建设中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

4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现代

医院管理制度定型的难度分析本文从改革的广度、深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定型的难度两个视角讨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展的程度,以及制度建立基础条件的关系,以明确下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度分析

从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明晰改革进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2年第一批试点,2014年扩大试点,到2015年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从2012年16家试点起,经过3次扩大试点,到2017年9月底前也全面推开;同时,2015年和2016年国家还批复了两批共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5年时间,公立医院改革完成了广度上的全覆盖,按照38号文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要点内容,公立医院要实现医药分开、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保制度配套和支付方式改革、创新编制和人事管理、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参加施行分级诊疗等主要任务。而对照“十三五”医改规划中提出的2017和202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目标以及专项政策明确的试点进度,其进度显然是不平衡的,除了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全覆盖外,其他内容:如创新编制和人事管理、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参加施行分级诊疗(医联体)等工作,仍有相当多的地区或者医疗机构没有开展。因此,可以说广度上全覆盖,深度上不平衡,这是改革的总体特征。

4.2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定型的难度分析

作为一项改革内容,只有部分医疗机构试点,就不能认为是完成了制度建设。据以上分析可见,在38号文和67号文共同明确的内容中,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同时,67号文首次明确的内容中,如宏观治理层面的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微观制度层面的制定医院章程、按章办事、民主管理制度等,这些全新要求的实现,不能仅依靠医疗机构及行政主管部门,还有赖于相关部门,乃至社会治理方面的协同和支持。

5如何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5.1组织变革理论视角下的改革与制度建设

从组织变革理论角度来分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更加深入的结论。组织变革可看作是对组织平衡状态的一种打破,要经历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再冻结。解冻一旦完成,就可以推行变革,但仅仅引入变革并不能确保它的持久,新的状态需要平衡驱动力和制约力两种力量,使新的状态稳定下,即再冻结,这样变革后的状态才可持续[5-6]。作为改革主体的公立医院,其是否达到了组织变革的“再冻结”阶段,决定了其制度建设的基础和稳固性。因此,只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目标路径实现了,并且在医疗机构这一组织层面稳定下来,实现了再冻结,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一新的制度才具备了建立的基础,因此,改革和制度建设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不是互相脱节的两个阶段。

5.2深刻理解改革与制度的不同侧重点才能准确把握制度建设的方向

公立医院改革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具有紧密的承接关系:首先,公立医院改革文件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设计进行了铺垫。公立医院改革多针对于政府层面的体制改革和政府与医院间的机制改革,重点理顺政府之间的权力、责任和义务配置,以及政府与医院之间的权力、责任和义务配置[7-13]。可以说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就在于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了更加良好的体制机制支撑,才得以使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安排上更加深入、清晰;第二,38号文解决的是体制机制改革问题,而67号文解决的是制度安排问题。38号文在其指导思想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着力推进各种体制机制改革为主,提出要为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而67号文的顶层设计框架更多着眼于医院内、外部治理体系的具体制度安排,要通过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而逐步实现;第三,从政策形成过程看,公立医院改革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属于制度形成的先后承续的不同阶段,符合中国改革试点的逻辑。《中国新医改理念和政策》[14]一书中提到,要将理论观点转化为现实公共政策,即从理论观点到现实制度安排需要一定的过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将前期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使之上升为制度,这也符合政策形成特别是中国改革试点推进的逻辑。

5.3如何行动?

5.3.1把握深化改革和制度法制化相衔接、相统一的问题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理论上不冲突,因为按照组织变革理论的“三段论”,任何改革都要经过解冻、变革、再冻结的过程,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哪些问题需要上升到法律层次进行固化,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彻底解决不宜简单固化,只有分清楚这些情况,才能实现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无缝衔接和有机统一。5.3.2逐步出台细则和具体实施办法应该出台细则明确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如何体现加强党的领导。再如,对于医院章程的法律地位问题,如何确认章程的效率,如何实现医院章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也需要一定的细致规范。5.3.3设立理事会开展适应各类医院的分类指导试点地区经验表明,公立医院比较少的地区理事会可以建在市一级层面,统一研究解决问题;对于一些较大的医疗集团,理事会可以建在集团层面;对于规模较大的医院也可以在医院层面建立理事会。选择在不同层面建立理事会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医院的规模和地区医疗资源规模;二是决策针对性和普适性之间的取舍和平衡。在医院层面建立理事会,理事会决策的针对性显然比市级和医疗集团层面针对性强[15]。5.3.4在实践中探索非营利社会办医和营利性社会办医的制度建设对于非公医疗机构,特别是非公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则意味着从头开始建立制度,缺乏基础和经验,因此,对于非公医疗机构的制度建设也应该不断加强。[16]5.3.5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和配合的问题适应现代医院制度体系建立的要求,目前是重点解决“统筹履行政府办医职责”和“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问题,而未来则需要通过系统地进行政府职能转变,达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和配合的问题,以最终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岩,张治学.谈如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J].中国卫生经济,2002,21(9):14.

[2]郑大喜.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1):16-18.

[3]朱锡光.对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7):7-9.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2017-07-14)[2017-09-22].

[5]LewinK.ActionResearchandMinorityProblems[J].Jour-nalofsocialIssues1946,2(4):34-46.

[6]LewinK.GroupDecisionandSocialChange[M].SwansonGE,New-combeTMandHartleyEL,ed.,ReadingsinSo-cialPsychology,2nd,NewYork:Holt,1952.

[7]钟东波.公立医院改革的概念框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4):5-10.

[8]钟东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J].中国卫生资源,2017,20(2):83-87.

[9]李雯.饶克勤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J].中国卫生人才,2015(1):16-19.

[10]钟东波.公立医院改革最大难点在哪里[J].中国卫生,2015(11):35-37.

[11]钟东波.公立医院治理模式改革的国际经验和趋势[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6(7):34-36.

[12]方鹏骞,苏敏,闵锐,等.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1):4-7.

[13]蔡江南.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的实现路径[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10):33-38.

[14]王虎峰.中国新医改理念和政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3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医改三年近期目标的最后一年,各项改革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上半年,全国、省、市相继召开会议,对医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动员会,就是要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凝聚力量,全面完成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目标。刚才,彭县长宣读了我县《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对今年各项医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这个方案,是在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广泛调研,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的,是我县今年医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本次改革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对照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毫不走样、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广大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迫切需要。卫生和健康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19家,拥有床位534张,所有乡镇卫生院都达到了标准化要求,基本形成了综合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中医院等种类齐全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防病治病能力不断增强,基本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我县医药卫生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卫生事业发展还不够平衡,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相对滞后。同时医药卫生支出占居民支出的比重不断攀升,在低收入人群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看病贵”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从体制机制上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力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尊严和对社会的感情,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城乡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已初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张保障网,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效突出,筹资标准、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受益面不断扩大,受益率不断提高。但总体看,我县医疗保障水平还不够高,还没有做到全覆盖,还存在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我县是全省统筹城乡试点县,担负着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积累经验的重任。年,我们已经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关配套制度,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统筹城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有力促进公共卫生投入向农村倾斜、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配置、医疗保障向农村覆盖,缩小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之间的差距,使城乡居民平等共享公共医疗保障权利。

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医改是最大的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工程,中央、省、市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充满期待。全县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深入扎实的作风和务实高效的举措,全面推进医改工作,把这项惠民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加快进度,全面落实医改各项任务

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的医改方案,是经过全国上下长达数年的研究、讨论,并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形式进行试点的基础上确立的,在思路、方法和制度设计上都有许多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次医改的总体思路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保基本就是合理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强基层就是全面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也就是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建机制就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彻底根除“以药补医”顽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在投入上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比重。同时,转变政府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四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我省确定的今年医改工作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五个三”,即村级三个一(一个标准化卫生室、一名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一套基本药物保障制度),乡级三个有(有一个标准化卫生院、有一支适应农村医疗工作的好队伍、有一套基本检测设备),县级三个双(经营双轨制、医疗服务双价格、医疗队伍双配备),基本药物供应三个零(配送零缝隙、价格零差率、使用零盲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个建(为所有群众建立一套健康档案、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阵地)。这些重点任务,既有长期性的目标任务,也有年度的具体工作部署,需要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把握重点,统筹安排,加速推进。根据省、市的总体安排,我县医改工作已经启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进度很不理想,一些重点工作如村卫生室建设等还没有启动。上周市财政、卫生等部门到我县督导时,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进度,迎头赶上,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动员会,就是要让全县上下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把进度赶上来。近期,全县重点工作相当多,希望大家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抓紧时间行动,把该建的制度全部建好,把该配备的全部配齐。下面,我强调三项重点工作:

(一)村卫生室建设要全面提速。村卫生室建设是这次我县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建设任务重、建设工期紧、资金投入大。村卫生室建设首要一条,是必须由村集体举办一个标准化卫生室,根据每个村人口规模不同,设置了60平米、100平米、150平米三个档次。从前一段县医改小组摸底情况看,这方面我们差距很大。省、市要求村卫生室建设8月底前完成土建工程,9月底前项目竣工,10月底前配齐医疗设备。可以说,这项工作已经是火烧眉毛,到了非常紧迫的时刻,需要我们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背水一战。各乡镇、村本周内必须完成占地协调工作,要保证7月初能够入场施工。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和各村支部书记要切实负起责任,不推不拖,抓紧行动。凡是因占地协调不到位,影响村卫生室建设进度的,要从严追究乡镇书记、乡镇长和各村支部书记责任。卫生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分包各乡镇、村,深入一线指导、深入一线督促工作。本周要召开村卫生室建设现场会,每个乡镇要启动至少5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在赶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工程质量和廉洁。越是在加快进度的情况下,越是要保证工程质量,越要保持廉洁。有关部门、各乡镇、各村都要高度重视,绝不能出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建设部门要加强工程监理,保证工程质量。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跟进,把好工程招投标关和资金使用关,保证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工程建设上,发挥最大效益。

(二)基本药物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这次医改的一个重点。通过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现基本药物供应“三个零”,即配送零缝隙、价格零差率、使用零盲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及时用上安全、价廉、质优的基本药物,有效解决用药贵和用药安全问题。下一步,一是要抓完善,规范运行。卫生局、财政局要严格执行网上集中招标、统一定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最大限度降低药价。要切实加强对中标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对中标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凡违规操作的,要立即取消配送资格。食药监局要加强配送药品的质量管理,严防假药、不达标药品流入。二是要抓扩展,扩大覆盖面。卫生局要在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全县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管理,各村卫生室所需药品计划清单定期上报乡镇卫生院,实行统一采购,村卫生室不再私自采购药品。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工作量非常大,任务相当艰巨,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业人员的积极努力,需要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这项工作启动时,标准一定要高,积极探索、大胆推进。要抓好反面典型,杀一儆百,做到有案必查。

(三)县级医院改革要积极推进。这次医改要求县级医院实现“三个双”,即经营双轨制、医疗服务双价格、医疗队伍双配备。这也是这次医改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县医院要按照“三个双”的要求,深入推进医疗服务、医疗队伍、药物供应改革,积极开展多样化医疗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就医需求。卫生局、县医院要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县市改革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改革方案,抓紧实施。总的方向是要在完善和实施“四项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实行院长负责制。推行院长公开招聘,完善院长任用和激励约束制度,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实行全员聘任制。对医院员工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三是实行绩效考核分配制。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医疗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双挂钩”。四是实行精细管理制。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哪一种病开什么处方、需要多少钱,都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要加快县医院病房楼建设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确保10月底前竣工投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设备购置和人员引进力度,加强科室能力建设,争取年内升格为二甲医院。乡村卫生院(室)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参合农民大病统筹等工作,也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按时、按质完成目标任务。

三、加强领导,协调联动,保障医改工作顺利进行

医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改革工程,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坚持医改工作“一盘棋”思想,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按照职能分工,做好各自的工作。卫生系统要发挥改革主力军作用,全力抓好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工作。抓好医改工作,卫生局义不容辞、首当其冲,全局干部职工都要振奋精神,尽心尽力,敢于负责,发扬“5+2”“白加黑”精神,扑下身子,深入各村,摸清底数,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队伍建设,争取在全市取得先进,树立“小县能有大作为、小县能干大事业”的良好形象。县财政局要抓医改资金的筹措、拨付和监督等工作。县人社局要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各乡镇及其他有关部门也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为医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各乡镇今年重点工作很多,希望各乡镇书记、乡镇长能够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合理摆布,把最得力的人员安排到医改等重要岗位上来,通过最艰巨的任务来考验干部。

二要加大投入,落实保障措施。省委书记张云川在全省医改工作会上提出,今年各级财政要按照“一保工资、二保医改”的原则,保障医改资金投入。初步测算,今年医改县级一次性配套资金需要1000多万元,而且从明年起,全部运转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虽然我县财力非常紧张,各项支出压力很大,但我们必须拿出足够资金和经费来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县财政局要根据医改工作需求,及时配备、安排资金。同时,各部门要加强对上跑办,最大程度争取省、市资金支持。发改、卫生、财政部门要把政策摸清吃透,紧盯省、市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要利用各种人脉关系,包装好项目,大力向上跑办上级资金。

三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性强,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了解、支持和参与。宣传部、电视台、今鄗新闻要配合医改方案实施,设置专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各乡镇、村要利用广播、标语、条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医改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为医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4

关键词:公立医院 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

近年来公立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干部人事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对医院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形成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对策及长效机制,才能为公立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一、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是新医改形势下为医院建设提供组织保证的重要条件。为此,公立医院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在推进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坚持民主制度,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公立医院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能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扩大民主,引入竞争,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民主和公开程度,全面推行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竞争上岗等工作方法科学民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得到广泛推行,公立医院逐步实现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

二是建立引才机制,大力吸收拔尖人才。公立医院一般都专门成立人才引进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建立了聘用与录用相结合、全职聘用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每年各大公立医院纷纷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省内重点医科院校公开招聘所需人才,参加各类大型医疗人才招聘会,补充吸收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是落实培训制度,着力培养后备干部。公立医院在医疗人才培养上积极落实各类培训制度,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继续教育学习,利用职称杠杆作用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组织各类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加大专业技术干部培养送学工作的力度。同时还选派了优秀干部赴基层挂职,既培养锻炼了干部,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也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一定的帮扶作用。

四是规范考核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公立医院均建立了党政领导班子、党政领导干部、学科主任和护士长定期考核制度,实行试用期满、届中、届满考核,并做到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奖惩、培训挂钩,充分发挥定期考核的作用。通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公布各单位业绩排名等方法,增加考核方式,扩大考察范围,进一步规范和健全考核制度。

二、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立医院的干部人事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随着医改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的全面调整,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深层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省里的干部选拔任用规定下发后,医院相应的配套制度还够不完善,有的部分虽然规定了,但缺乏可操作性,人事部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干部任用的程序、方法、标准方面不统一,有些问题还不够明确,具体操作起来有困难,需进一步明确和深入研究。

二是干部能上难下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干部人事管理存在着“终身制”的问题,干部“下”的渠道不畅,有些科室主任个人没有成果、科室业绩下滑、学科建设不重视、学科梯队不合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调整到位,一些真正优秀的年轻骨干上不来,干部上下、进出缺乏合理的可操作性的标准。

三是干部选拔和引进力度还不够大。尽管公立医院一直把干部的选拔和引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多途径、多渠道地选拔考核人才,但由于各种因素,目前德才兼备、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引进非常困难,有不少学科主任由于无合适人选,即使一些不符合基本任职条件的干部也不得不安排任用。

四是干部管理上缺乏硬性措施。目前公立医院普通存在着对干部重选拔、轻管理的现象,选拔引进时非常重视,但引进后的管理还不到位,配套支持跟不上,干部监督制度也不配套,具体到干部的理想信念、个人品质、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组织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软”的多,“硬”的少,要求提得多,落到实处的少,干部管理监督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缺乏具体的硬性的措施。

三、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留人引人的难度加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发达与发展地区在人才引进待遇上的趋同性,地域优势对人才引进的吸引力正呈下降趋势;同时,为了抢占高层次人才资源,国内、外先进民营医院利用其品牌、资金实力和政策优势等挖掘现有人才,纷纷给公立医院人才队伍的稳定带来了冲击。

二是政策机制衔接不够好。由于管理体制的差异性和相关政策制度的不配套,公立医院在政府政策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仍存在许多困难,政策机制衔接的不畅,使得医院在管理理念、工作要求等诸多方面难以协调适应,对于公立医院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级别、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稳定工作造成了影响。

三是绩效评估体系不够科学。目前公立医院对医疗人才的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政策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备,在确定人才标准、完善岗位设置等方面探索研究得不够,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甚至流于形式。职务终身制影响和制约着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也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推进医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公立医院的干部人事工作已向制度化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扩大民主的改革措施普遍推行,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和打破终身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而且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干部的选任管理也要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根据公立医院当前的实际,针对目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应抓紧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切实加大选任人才力度。一是要加大选拔引进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扩大科室领导竞争上岗面,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有选择性地推出部分学科带头人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竞聘拔尖人才,把更多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用到科室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已经出台的各项民主制度,改革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的方法,扩大推荐和评议面,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要建立和健全干部考察制度。要制定和完善考察标准,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考察出真正优秀的干部。

第二,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增强干部人才队伍活力。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部交流。在医院学科主任的配备工作中,对于能力较强、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骨干,实行提拔交流;对于素质欠佳、业绩下滑、没有成果的科室主任,实行降职交流;对于年龄偏大或身体不好,不宜在领导岗位上工作的科室主任,实行非领导岗位的安置流;对于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的年轻干部,实行培养流,要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到艰苦地区去锻炼,每年有计划安排去援疆,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挂职代职。要通过干部换岗交流,激发他们新的活力。

第三,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科学制定干部评价标准。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要依据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制订详细的、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相关配套政策,强化科室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进行任期制考核,配齐配好科室主任,重点考察科室领导履职情况。对考核基本称职者要进行诫勉谈话,对年龄较大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长期不见发展、甚至滑坡、未达到任期目标的学科带头人要进行调整、末位淘汰或末位待岗制,打破行政职务终身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第四,进一步完善干部培养机制,培育造就优秀年轻干部。针对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实际,制订各类人员培训方案,健全培训机制,强化全员培训,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重视抓好医院中层骨干培训,定期安排科室主任、护士长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中层骨干的管理能力、谋划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实行继续教育学分与晋职晋级、纳编录用和年度考评挂钩;制定医务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训练和竞赛活动;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严把进人、培训质量关,充分储备优秀中青年人才,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形成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结构。

第五,进一步完善干部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完善奖罚分明的激励竞争机制,建立奖金与岗位、责任、贡献、风险、能力、效率挂钩的分配制度,按照“效率优先、优劳优酬、能者高酬”的原则,实行科室分级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并以考核结果作为主要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奖惩、培训、职务晋升、晋级增资以及职位调整。做好特殊人才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大力宣传和树立学科人才典型,切实把学术造诣高、创新精神强的人才推上去。将先进评选结果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专业技术等级调整等挂钩,激励优秀人才奋发有为。通过落实表彰奖励和惩戒政策,使干部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庆东.深化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3):153-156

[2]隋佳昕.浅谈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4):15-16

[3]张璐,贾泽明,张阳德.浅论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J].中国现代医学杂,2010,9(18):2870-2872

[4]金炜炜.关于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医院院长论坛,2009,7(4):45-50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5

20xx年是深化医改的攻坚之年,也是医疗管理工作面临重大机遇与艰巨挑战的一年。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加强医疗管理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把医改向纵深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在多年探索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等五部门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医疗体制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全国上下坚持公益性方向,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狠抓机制创新,对各项改革任务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为建立符合卫生发展规律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合当前卫生改革发展形势,我们对下一步医疗改革如如下期盼和初探。

一、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公立医院改革应当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工作:

第一,鼓励以“四个分开”为核心开展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一是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全行业管理职责,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二是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完善院长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措施,研究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三是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研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四是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的监管。

第二,将优化结构布局、上下联动、优先发展县医院和信息化建设等,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实施医药分开,减少药品滥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推行以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基本科室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县级医院骨干人才培养,提高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推行一批便民惠民措施,改善医院服务。

第三,出台惠民便民措施,为群众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努力为群众看好病。

第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各项改革与管理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完善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

第五,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第六,切实采取措施,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二、继续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临床路径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我们加强医院管理,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也为支付方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第一,扩大病种,细化内容,分级管理。

第二,深入推进试点工作。一是扩大试点专业数;二是提高患者入组率;三是与“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医疗质量万里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院务公开等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稳步推进。

第三,针对重点病种制定路径,规范行为。

三、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

这项活动可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从护士收入与医生收入挂钩,转变为护士收入与护理服务质与量挂钩;从简单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从创收机制下形成的少聘用护士,转变为聘用合格护士提供优质服务,并逐步提高护理价格,为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调整奠定工作基础。

按照卫生部要求,20xx年至少20%的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做好这项工作,一要坚定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二要切实履行护理职责。三要进一步稳定和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四要加大对临床一线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四、加大对抗菌药物专项治理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个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品种多。二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高,用量大,结构不合理。三是细菌耐药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要对各级医院抗菌素使用提出明确要求,还要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五、继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组织实施以“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为重点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第二,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规范有序就医的引导政策,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

六、稳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

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减轻患者费用负担。要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减少资源浪费。要解决互联互通问题。要与临床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服务临床。要保障信息安全和患者隐私。加大政府投入。

七、启动医院评审评价工作

制订下发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健全医院评审标准体系,使医院级别有个明确的界定。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6

浙江普陀医院,浙江舟山 316100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使医院面临新观念新体制的冲突,同时也面临了重大的挑战,如何对区属医院及其医疗集团进行战略规划和综合改革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所在。

[

关键词 ] 战略规划;综合改革;体会和成效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3(a)-0193-02

Strategic Analysis of Putuo District Medical System Reform

ZHENG Haijun

Zhejiang Putuo Hospital,Zhoushan,Zhejiang Province,316100 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make the hospital facing the new concept of the new system of conflict, but also a major challenge, how to district hospital and medical group strategic planning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edical system reform.

[Key words] Strategic planning;Comprehensive reform;Experience and results

[作者简介] 郑海君( 1965-) ,女, 浙江舟山人,本科,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 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

“十二·五”期间,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工业化速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人口老龄化引起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严重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此导致的很多矛盾都无法尽快解决,所以医疗服务行业面临了新的挑战,也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直接、更全面、更高的要求。但如何对区属医院及其医疗集团进行战略规划和综合改革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所在。

1战略规划

1.1 设置规划

为能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完善医疗机构配置。从普陀区人口总数、东港城区、沈家门城区居住人口数进行动态评估分析,区里考虑到目前医院急诊量、住院人次与床位的使用率结合卫生部《综合型医院建设标准》借鉴国内集团化管理的先进经验,以公立非营利性医院的组织模式变革为切入点,形成区卫生系统集团。己在2007年初考虑在城区建立一座新的医用大楼,城区公立医院预期开放床位为850张。

按照当前医院组织管理单位进行联合,对于科室设置、人力配置等微观组织结构,采取突出专业优势、品牌优势、效益优势的方法,实行规范化操作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1.2建设规划

近年来,国内多家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开始了集团化运作的进程。将区属的医疗现状和这些医院集团化运营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在一起,形成区一级的卫生系统医疗集团。

首先,要明确区医院功能的定位。应借鉴国内集团管理的先进经验,集中优化内部结构,以人力、物力、财力、文化资源优势较强的作为中心,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对卫生资源的分布进行设计、规划,力求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使得现资源有常发挥。

其二,提高集团内医院的经营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协调作用。要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将努力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作为准绳,多数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多样化应不断给予满足,致力于构建人们心中的理想医院。

其三,要坚持区医院的发展和与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学科的建设要坚决遵循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学科建设、技术进步和员工的全面同步发展,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与能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1.3保障措施

(1)普陀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实质性联合成立区医疗集团,合理进行合并重组。人、财、物、医疗资源等统一调配使用,逐步统一人事、分配等在内的有关制度政策。

(2)争取在东港规划新建的一家850张床位规模的综合性医院内,新院挂牌“浙江普陀医院”牌子,在区人民医院原址设置300张床位规模的院区,挂牌“浙江普陀医院沈家门院区”牌子。

(3)基层卫生院一起加入普陀医疗集团中,借鉴区第二人民医院管理和运行模式(人、财等均相对独立),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技术支持,尽快提高基层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与企业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4)多个大小不等的医院实行合作和合并后,病人可以得到合理地进行分流,所有设备仪器实行共享,从而体现了集团内医院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的合作原则。并做到门诊病历、临床医疗辅助检查申请单相统一,检验结果与临床等互相认可,避免了病人在一家做检查后到另一家从新检查的烦琐手续。

为不断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加大力度促进医院及集团的进一步发展,以拓宽医疗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作为立足点。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以高效能、高效率为综合目标,制定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方案。

2综合改革

2.1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1)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通过实施医院的综合改革,提高医院各级管理者的素质,为员工职务变动、薪酬管理、培训发展等管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2)造就称职的管理人员队伍,管理人员的行为必须公正,且符合道德规范。以客户为导向,即以病人为导向,以内部员工为导向。以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为指导,优化医院内部管理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标准,改进作业行为。以安全医疗为基本要求,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主满意度为落脚点。

2.2改革的宗旨与方向

(1)建立医院科技培养机制和竞争机制,科学合理配置人才。对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计划,应在医院内将其制定出来,关于医院科研经费,应加大其投入,根据医院规模、人才结构、综合实力及战略目标,制定较为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开展并新科研、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管理创新,努力培育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

(2)加快人才梯队的形成,注重人才培养梯次构建,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制度,发挥各部门的传、帮、带作用,施行目标和定位培养,个性化、具体化、规范化、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实处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引进人才对医院今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给医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3改革的内容和要求

(1)用工制度的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根据国家对有关劳动用工的法规,尽量对较为富余的人员实施集团内转岗分流。有关医院业务科室,其聘用原科室的专业人员比例应≥2/3。提供医院落聘者有机会转岗。对于待下岗职工以及落聘者,应支持其调离本院,进行调剂,并在医疗集团内使用。同时针对非医务人员,可鼓励停薪留职。原则上,若护士有注册护士证书,还是要从事护士这一岗位。在安排岗位时,针对不能上夜班的护士,如体弱、年老、因病等,医院应计量选择较合理、适宜的。

(2)干部体制改革:实行院长负责制,对于安全区内有关医疗集团内的业务、行政管理工作,应由院长全面负责,在任期内尽量实现区卫生局制定的目标,同时副院长也应协助院长将各项分管工作做好。对中层干部实行聘用制度,坚持贯彻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做到聘用时能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打破工人与干部的身份界限,实现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针对应聘人员,应对其多方面制定比较具体的规定,如在学历、年龄、工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职称和能力等方面。建立有效竞争激励、富有活力的领导干部聘用制度。

(3)技术职称改革:根据个人实际工作能力与医院的职称实际定编聘任相应的技术职称。根据上级的有关政策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和技术资格评审双轨制。保留任职资格,归为医疗技术档案,对中、高级职称述职考核制,并奖励考核成绩优秀者,诫勉考核成绩不合格者,直到低聘。

(4)后勤服务改革:参与实行全成本核算的方式来合理安排医院后勤服务的人数,合理安排富余人员、因岗择人、因事设岗。促使后勤服务进入社会化,逐步向医院的管理工作和后勤服务由社会机构承担的方向过渡,将医院后勤工作转化为更集中服务于医疗工作。

(5)分配制度改革:工资管理办法实施社会效益、单位经济效益考核挂钩工资总额,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出来。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实施医院向临床倾斜,临床向医生倾斜,医生向骨干倾斜的原则。通过对医院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重贡献、重绩效的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灵活、自主的分配机制改革。

2.4规划和改革的体会和成效

(1)统一了对改革的认识:医疗体制改革已深入每一个医院,改革的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动着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心,而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并直接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危机感,每一职工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上肩负的责任,只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扎扎实实地工作,发挥每一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医院充满活力与生机,才能使医院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促使医院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增强了职工的自觉性:职工和科主任之间、职工之间增强了相互协作的能动性、自觉性,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职工的丰富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每一职工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增强了对工作责任心,转变了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根据岗位技术的要求,将岗位工作的任务量化指标制订出来,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4)分配制度改革深入人心:通过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改革了旧医疗体制,建立了新医疗体制,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较大,医院内形成了辛勤工作、识大体、顾大局、为医院的改革自主地献计献策的良好风气。

(5)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增加: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的不断进行,医疗单位竞争日趋激烈。通过改革,引进了竞争机制,对病人实行了优质服务。特别是新院搬迁的一年内,较搬迁前,门诊人次通过改革增加了4.5个百分点,其住院病人也增加了10.4个百分点,从而有效提高了病床使用率,比与改革前相比,业务收入增加11.5个百分点。工作人员的收入尤其是临床的骨干医生,其幅度的增加已超过了几十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大多数员工的收入,从而显著提高了职工为医院、为社会创造价值与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医院集团化管理和经营的模式,对普陀区医疗体制改革与机构布局通过结构调整、资源重组,优化和盘活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将全面规划医院发展的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1] 马伟杭.对公立医院改革和建设的几点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3(3):3.

[2] 赵云.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战略[J].卫生经济研究,2013(3):17.

[3] 赵云,农乐根.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J].中国卫生经济,2013(8):5.

[4] 马桂峰,马安宁,尹爱田,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对医院运行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1):17.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7

一、总结成绩经验,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信心

医改工作启动实施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医改五项重点任务,通过两年努力,取得了三个方面的重大成果。

第一个重大成果是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健康实惠。

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两年内重点解决了三类困难群体参保问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城镇职工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86%、92%、96.6%。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水平每人每年提高到120元。大力推广城镇居民医保“一卡通”即时结算,98.8%统筹地区实现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算,78%统筹地区实现普通门诊诊疗费用即时结算,70%统筹地区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实现了即时结算。在68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9.70%;在45个县(市、区)实现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按病种支付,在22个县(市、区)实施新农合按人头付费、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试点。2010年,全省住院医疗救助24.84万人次、门诊医疗救助37.09万人次。

二是基药制度建立实施进一步加快。经过一年的改革试点,省政府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的全覆盖工作,提前一年实现国家目标,走在全国前列。各地以基药制度建立实施为抓手,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40765个、新增编制5800个,建立财政补偿、医保补偿、风险基金、激励机制、奖励制度、医疗服务、基本建设等7个经费补偿渠道,启动全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运行机制正逐步建立和形成。通过改革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了“两升两降”的改革成效,试点机构门急诊总人次同比增长31%、住院总人次同比增长15%,门急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32%、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21%。

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光明·微笑”工程长效实施机制,16.6万例白内障患者和6747例唇腭裂患者得到免费治疗。启动实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累计收治白血病患儿18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68例。完成8~15岁儿童乙肝疫苗三年补种工作任务,442万适龄儿童补种了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7.38%。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77.95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免费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49.04万人、乳腺癌检查2.88万人。免费为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89.72万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城镇居民提供了价值1.85亿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36.2万例。城镇居民建档率达63.5%,农村居民建档率达23.11%。

第二个重大成果是多渠道补偿机制基本建立。

由于多渠道补偿机制的建立,补偿资金的到位,两个方面更有保障,有利于稳定队伍,调动积极性。

一是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基本工资收入更有保障。各级财政补助在编人员基本工资3.7亿元,中央和省补助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1.73亿元(其中对在岗基层医务人员给予人均300元/月的绩效补助),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3亿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机构医务人员2010年人均财政性工资收入预计达到2.39万元,同比去年增加14.9%,有力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是乡村医生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收入更有保障。在市县补助基础上,省财政将今年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省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200元,其中试点卫生院所在乡镇的乡村医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800元。同时乡村医生通过完成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任务,可获得3000多元的经费补助,乡村医生每年合计可获得5100~5700元的补助,基本稳定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底。

第三个重大成果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一是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近几年中央和省统筹安排近2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78个县级医院、20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省级安排8400万元,其中,省基建建安排3400万元,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国家和省里支持的项目全部都已开工,已有相当一部分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年10月底前基本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这些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我省可新增医疗业务用房面积110万平方米、消除危房23万平方米,增加病床数7000张。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从2007年起,省财政已连续四年每年为县级医院安排450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排3000万元、乡镇卫生院安排8480万元,用于改善基层医疗卫生设备。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执业医师263名,免费定向招录培养医学本科生527人、专科生333人。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1385名、住院医师115名。免费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3871人次、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6971人次、乡村医生50000余人次。30所城市三级医院与55所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对口协作关系、派驻医务人员175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128所乡镇卫生院。为吸引和留住农村卫生人才,对长期扎根农村的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高级职称时,给予学历条件和业绩条件倾斜。

经过一年半的改革实践,全省医改工作已初步取得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卫生事业有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的改革成效。这些改革成效的取得,归纳起来,主要得益于四条宝贵经验。一是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强力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将深化医改作为一项暖民心、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全力推动落实,上下一心、强力推进,这是顺利改革的根本保证。二是得益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医改责任部门迅速将医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出台了18个医改文件,为医改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三是得益于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勇于探索创新。各地各部门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结合实际创造了“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救治试点、15岁以下乙肝疫苗补种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等新鲜经验,确保了全省医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四是得益于医改系统的辛勤工作。在机构不稳、人员紧缺、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全省医改办系统的同志们讲政治、顾大局、勤学习、讲奉献,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省医改工作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信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医改工作部署,更加积极有为地投入到医改事业中,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力打好医改攻坚战役。

二、突出改革重点,进一步推动医改目标落实

2月21日,受吴新雄省长的委托,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了省医改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成员会议,研究审议了今年医改工作。省医改办围绕“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年度任务和三年目标统筹衔接、更加注重医改惠民效果、更加注重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益性、更加注重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就2011年全省医改部署分解细化了5大任务87项具体目标,经省常委会审定后,省政府办公厅将印发各地贯彻落实。3月中下旬,省政府还将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今年医改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医改中期评估工作。从2月起,国务院医改办将通过内部评估、外部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三年医改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并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我省有30个县(市、区)作为样本参与全国评估,具体名单省医改办已通知各地。为配合国家完成好这项任务,省医改办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了《江西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省医改办主任担任组长的省中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期评估的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等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中期评估的调查核实、技术指导、数据处理。明天上午省医改办还将就中期评估具体操作办法开展专题培训,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要求、严格审核把关。

医改中期评估作为一项推进医改、检验成效、完善措施的重要举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务必提高认识,把它作为当前医改工作的重点来推进、落实。一要加强领导,政府分管医改的领导要负总责,部门负责同志要具体抓落实,经办的同志要全身心地投入,各级医改办是评估工作的抓总、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调度,搞好服务;二要精心组织,认真核对每一个数据,确保全面准确反映我省医改进展,确保客观真实展示江西医改成果;三要注意衔接,要加强纵向和横向的沟通衔接,每个数字出来都要与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保持一致;四要按时完成,这次评估工作总的来说时间比较紧,工作任务比较繁杂,特别是卫生部门的压力会比较大些,要采取措施,抽调精兵强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

为增强评估的客观性,经省医改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成员会议同意,省医改办将委托省信息中心对医改进展和效果开展独立平行评估,主要针对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改工作及其进展的满意度等内容开展社会调查,掌握社情民意,综合分析研究医改的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二是全面完成国务院医改办下达的2010年度的任务。去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与省政府签订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责任书》,省医改领导小组以“赣医改[2010]2号”文件印发了这份责任书。去年底,省医改办对全省医改工作进行了专门调度,大部分医改任务已提前完成,但少部分任务离国家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国务院医改办将在今年3月底对各地《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现在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此,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对照《责任书》安排,逐项梳理、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医改任务。

三是抓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工作。提前一年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这是省委、省政府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果断决策。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围绕“药品”和“医疗机构”两条主线,紧抓“采购”和“补偿”两个关键环节,重塑基层药品供应体系,重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配送及时,维护医疗机构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现事业发展可持续。要着力抓好“一坚持、三完善”,即坚持省级统一招标采购、完善价量挂钩的招标办法、完善药品指导价格的定价机制、完善基本药物配送机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各地还要结合实际开展好“三个探索”:一要在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探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要在非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街道区域非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采取购买服务等有效措施,探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要在公立医院试点单位探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四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半年多来,省直有关部门和萍乡市做了大量工作,试点改革方案虽未正式出台,但已多方讨论、反复论证、几易其稿,这既反应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们在推进改革上信心坚定、态度积极、操作稳妥。国家提出,今年要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面取得新突破。但,目前我省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与其它改革任务比较相对滞后,要在今年启动并取得实效,时间非常紧迫。因此,请萍乡市克服困难,打破思想顾虑,抓紧出台方案、抓紧启动试点,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前提下,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胆设计、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力求突破。同时,要继续抓好四所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探索做法、积累经验;对一些见效快、群众感受明显的改革措施如实施优质护理工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大型医院巡查制度等,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深化医改的信心。

五是抓好国办三个文件落实。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出台或转发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等三个医改文件。前两个文件为建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后一个文件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三个文件均与我们当前要抓紧抓好的医改工作紧密相关,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好政策能不能见成效,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目前,省里配套文件已报送省领导审定,并将于近期出台。各地各部门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进一步细化实施办法和操作步骤,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三、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凝集医改工作力量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医改攻坚克难、实现三年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各地要按照全省医改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突出惠民便民导向,进一步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落实,加强探索创新,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要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医改工作启动后,省里成立由省长吴新雄担任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推进医改工作。参照省里做法,各市(县、区)都组建了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医改组织领导机构,迅速在全省形成了高规格的医改领导组织体系。这既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为深入推进医改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医改办公室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作用,多请示、多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地医改办主任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医改、研究医改、推进医改,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落实。

需要强调的是,医改是一项长期工作,而不是临时性任务,加强医改办建设、提高医改统筹推进的能力对于深入推进医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务院医改办已正式组建,省医改办建设也已向省领导专门汇报、现正与省编办衔接沟通。希望各地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汇报、积极沟通、积极协调,把医改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尽快组建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专职队伍,以适应医改任务的需要。

二要积极协调医改责任部门履职,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各级医改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的重任,多出主意、多想办法,积极完善纵向、横向之间的沟通协调平台,认真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使各部门能够凝成一股绳,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医改信息收集报送工作,进一步落实医改信息月报制度,健全医改数据库,建立准确及时的信息渠道,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研判解决医改困难和矛盾,跟踪分析改革中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医改工作不断深入。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8

扩大医保覆盖面,75%费用可报销

2012年,全省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60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在此基础上,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按照计划,2012年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要达到7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力争分别达到70%和75%左右。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

提高封顶线,全面推开8类大病保障

全省将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提高到60%。

将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县级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

2012年,福建省将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方式,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省9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药品加成率要降至8%~10%。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改革医保付费方式、增加政府投入等多种途径解决。

此外,医药价格也将调整,福建省计划适当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压缩中间环节和费用,着力降低虚高价格。

到卫生所看病,自付诊疗费将大降

2012年医改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根据规定,福建省各设区市2012年要完成30%左右的村卫生所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而今后,农民到基层村卫生所看病,不仅药品可享受到最优惠的价格,而且一般诊疗费(省定为9元/人次标准)将由医保基金补偿大部分,个人只需支付1.5元/人次。

2012年福建省还将加快推行预约诊疗制度,抓紧建立和推广全省公立医院统一预约诊疗管理服务平台,确保年内完成在全省41家三级以上公立医院和10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广12320预约诊疗服务热线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实现预约诊疗服务“一号通”。

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实现基本医疗保障费用直接结算,明显降低参保病人预交金,落实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方便群众就医。

鼓励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

福建省将落实医学毕业生学费代偿制,计划为50个县的乡镇卫生院选派和公开招聘400名特岗医师;安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农村医学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分别为230人、1400人。

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四地将实行医师多点执业,鼓励支持公立医院医师到民营、外资医院执业。

9个县级公立医院成改革试点

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2012年将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方式,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全省9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药品加成率要降至8%~10%。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改革医保付费方式、增加政府投入等多种途径解决。

计划适当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县级公立医院通过网上集中采购药品等方式,着力降低虚高价格。县级公立医院还将同步推进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9

今天,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及国家、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年全县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2009年全县卫生工作重点。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锐意进取,真抓实干,20*年卫生事业硕果累累

20*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百年难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县经济、社会等主要指标保持较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城乡面貌变化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一年,也是我县卫生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我们成功应对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积极主动为抗冻救灾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有效控制了狂犬病、手足口病等疫情的流行蔓延;妥善处置了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与医疗救治工作,做到了“不漏诊一个患儿,不延误一个患儿治疗,不发生一个患儿死亡”全县累计筛查婴幼儿5850人次,临床诊断患结石症婴幼儿5例,住院治疗5例,未发生临床死亡病例;农村卫生工作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县8个乡镇109个村委会(社区)783个村民小组31.15万农民,20*年全县共有参合患者49.73万人次就医,减免补偿医药费用2057.80万元,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8个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新建村卫生所25个,群众的就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全面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传染病发病率173.17/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65%;妇幼保健工作有序开展,系统管理率、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全面开展,医疗服务秩序进一步得到规范,确保了医疗卫生安全;爱国卫生运动、血液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市政府年终考核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获得二等奖、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获得一等奖,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我县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敬业奉献、团结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卫生工作者,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抢抓机遇,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事业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千发展万发展,人的发展是最大的发展。社会事业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公平的健康机会,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人的发展离不开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民群众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卫生环境、医疗保健已经成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经济再怎么发展,如果人民群众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经济就不会健康持续,社会就不会和谐美好;再美满的家庭,如果没有好的医疗体制,也可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只有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以实现,生活更加美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结合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创新方法、科学管理,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一)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规划工作具有全局性、统筹性、先导性的特征,做任何事情都要科学谋划。我们要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科学谋划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努力构建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9年国家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会大大增强,我们一定要抓好规划,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二)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统筹兼顾。我们要着重从六个方面抓好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在卫生事业建设资金、建设项目安排上,要向农村倾斜。切实缩小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差距,改变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现状。二是要统筹区域发展。县级资金和项目要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倾斜。三是要统筹人、财物等资源。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意识,申请项目和资金安排,都要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都要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增强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建立长效机制,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作为调控手段,引导城市医疗资源到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乡村发展卫生事业。四是要统筹重点和一般工作。我们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也要统筹考虑一般工作。只有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才能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方法。受资金、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卫生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难题。我们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推动卫生事业向前发展。一是要在排险除患上创新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医患纠纷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我们要把排险除患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体制,优先安排项目、资金,逐年逐步排除,让县委、县政府省心,让全县人民安心,实现卫生事业安全发展,为科学发展打牢基础。二是要在增强资源利用效率上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县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形式,调动财政和社会资金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新建项目要整合国家和省、市、县等各级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避免重复浪费。三是要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创新方法。要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要采取分级负责,逐级承担的办法,为县级医院培养一支医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医疗卫生骨干队伍,为基层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卫生实用人才队伍。四是要在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卫生事业上创新方法。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给予充分保障,并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完善政策,多方吸引投资发展卫生事业。把民营医疗机构视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在重视程度上、政策扶持上、人员培训上、科研项目上、服务监管上做到公立机构与民营机构一视同仁,不能以所有制为标准,厚此薄彼、有亲有疏。

(四)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发展社会事业的制胜法宝。我们要加强科学管理意识,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优化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效能,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当前,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我们要在资金使用上下功夫,按照“科学预算、公开透明、严格监管”的原则管好用好经费。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要在经费安排上体现水平、彰显公平、促进和谐、产生效益。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事业发展,要努力培养一批善于综合、善于协调、善于服务、善于应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管理人才。同时,要善于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广大干部自觉提升素质、大胆创新科学管理办法,营造人人好学上进、个个创优管理的干事氛围。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切实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克服困难保增长的

关键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扩大内需给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仅去年第四季度,中央财政就增加了58亿元投资用于卫生领域。今年,国家和省、市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改善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卫生投入的增加、卫生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而且可以逐步扭转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因此,这场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既给卫生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按照秦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早做分析、早做打算、早做准备,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把争取更多的项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摸透上情、吃透政策,找准切入点,尽量争取上级给予我县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同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国家、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规范、符合县情的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深化一项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体现。卫生部陈竺部长通俗解释了当前医改的宗旨,其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得病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病有所医”。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国务院已明确将在今后三年要着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医改方案和相关政策,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坚持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冲破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与机制的束缚,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89%,今年,新农合制度要以巩固、完善、规范、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积极控制基金沉淀,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与动态管理,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三公开”,严格控制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进一步落实基金财务制度和基金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基金专项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间政策衔接,确保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切实加强药品集中跟标、统一配送工作,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从源头上纠正和杜绝医药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是体现国家公益性药物政策的基石,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价廉、质优并具有普遍可及性的药物目录。实施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相关政策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优质价廉的药品。

三是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正确引导乡镇卫生院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切实转变服务方式,在乡村广泛开展巡回医疗。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机构要坚持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体,强化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慢病管理等预防保健服务功能。从过去管病变成管健康,从管病人变成管家庭,做到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绩效评估与考核,建立完善城市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和贵的问题。

四是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筑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卫生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一要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通过基层卫生机构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二要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认真落实狂犬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狂犬病疫情死灰复燃,有效遏制艾滋病、结核病的流行蔓延。三要继续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巩固和完善部门间卫生应急工作联动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强化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依法管理、科学防控水平。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焦点,是难点,也是重点。要积极争取国家改革试点,同时积极探索改革思路。要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开展改革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的试点,并与改革医院人事分配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卫生投入等措施同步推行,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医德医风代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是群众衡量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标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的基础,是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需要;医德医风建设,事关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中,医德医风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从治理“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关键环节入手,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放在重要位置上,提高认识,认真对待,长期坚持、深入细致、反复不断地抓。通过医德医风建设,努力营造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发展环境,为公立医院改革打牢基础。

(二)突出三个重点。卫生工作难点多、重点多,2009年特别要重点强调以下三个工作:

一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医疗卫生环境。预防和有效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加强危险源管理,从源头上严防严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持卫生队伍稳定;减少医疗事故,妥善处置医患纠纷;进一步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做好信息研究判断工作,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做到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准,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完成防艾年度工作任务。继续落实防治艾滋病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各阶层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加强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伍建设;合理设置艾滋病、性病监测点;对发现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措施;推进临床治疗,提高救治能力;落实救助政策,使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得到有效救助;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为防艾禁毒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加快县级医疗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多方筹集,切实做好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县中医院就地改造建设项目工作,全面提高我县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抓好八项工作。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协调解决好卫生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特别是坚持政府卫生投入的主渠道,把改善基层卫生条件、建立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减少本地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数、保证基层卫生经费支出等目标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加强组织协调,督导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要狠抓扩大内需项目建设,使我县卫生基础设施水平、农村卫生队伍素质、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要积极做好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前期准备工作。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的关键所在。即使我县今年没有纳入取消医院药品加成试点,但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是总体趋势,这对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医院要积极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稳定卫生工作队伍。

四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出台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和配套措施,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五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落实国家扩大规划免费接种政策,抓好结核病、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六要加强食品和药品质量监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药品是治病的,不是要命的,食品药品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高度重视,要以“严”字当头,严肃法规、严格要求、严格监管、严厉执法,发动群众,主动出击,全面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让人民群众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七要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卫生人才队伍。

八要优化卫生改革发展环境。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对发展卫生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赢得社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敢于正视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和不足,敢于跳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群众能否享受到安全、有效、公平、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自觉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大力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氛围。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10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国家和省以及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改革,加快建立一个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坚持基层医疗卫生公益性,强化政府职责,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实施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物、保障制度综合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

(三)实现目标。通过推进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品、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从降低药品价格和改善服务中得到明显实惠;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四)实施范围。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国营农场医院。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市卫生局统一管理。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依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结合服务人口及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情况,合理核定需要的人员,根据市编制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一般为3年。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有关规定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

根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经济增长因素和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

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和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年,全市范围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

(五)积极稳妥推进农场医院卫生体制改革。农场医院改革要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参照乡镇卫生院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进行实施。

(六)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市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按规定核定的经常性收支差额,不足部分由政府补助,收支结余按规定留用或上缴,体现突出绩效、奖优罚劣的补助原则。同时,探索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市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

政府对行政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予以补助。

在坚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市卫生局领导下的市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心,对乡镇卫生院财务实行集中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定岗竞聘上岗,根据国家规定和省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具体时间实行绩效工资。

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风险基金,专门用于实际发生的医疗纠纷赔偿或支付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医疗风险保险发生的支出,并规范运作。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方案制订及动员准备。

卫生局负责机构、人员摸底调查,会同人社、编办、监察等部门做好人员身份、工龄、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及奖惩情况确认,提出岗位设置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发改委负责方案报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关办法征求意见、完善等工作,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宣传培训会议,开展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政策宣传与学习。

(二)实施阶段。

1.机构设置及编制确定。年月日前完成编制核定和机构设置的批复工作。(责任部门:市编办)

全市设1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8个卫生院,其中10个为乡镇卫生院,统一命名东方市镇(乡)卫生院;保留其它8个卫生院,统一命名东方市卫生院,其中东河镇、感城镇卫生院和新街卫生院等3个卫生院为中心卫生院。同时,为解决我市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的医疗问题,特增设一个监管小区卫生所,系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根据省编办、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各市县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和工作的通知》(琼编办108号)精神,由市编办会同市卫生局对全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编制核定测算,报省编委审批后落实人员编制。

2.设岗方案报批。年月日—日完成卫生院设岗方案的制定和报批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专业技术岗位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设置数量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其中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占岗位总数的20%—40%;管理岗位、非技术类工勤岗位不得超过20%。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3.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年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年基本药物使用比率达到70%以上,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采购统一配送,实施零差率销售。

4.核定收支、落实补助。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的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和资金结余及账户设置、债权债务等开展专项核查,全面摸清底数,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心管理,实行集中核算,经费统管。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财政和卫生部门合理测算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并做好预算编制相关工作。

5.制定竞聘上岗办法。年月日前,完成竞聘上岗。

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卫生技术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技术岗位。改革后,卫生院院长由卫生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分期分批进行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为三年。

所有上岗人员全员实行聘用制,由卫生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考试或考核等方式竞聘上岗。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6.人员分流安置。年月日—月日进行人员分流安置。

在编人员分流,可以采取允许提前退休、病退、实行三年过渡安置、鼓励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等方式妥善安置,对符合岗位条件的,卫生院如有相应空缺岗位,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非在编分流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落实相关保险,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7.绩效考核。卫生部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负责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内部职工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三)总结评估工作。对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等,并上报有关工作总结。

四、保障措施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一)加强领导,强化协调配合。为做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药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二)加强财力保障,强化资金管理。做好资金预算,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切实加强监管,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11

陈宣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关注民生的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人。第一次医改实行的医院“机制转变”造成了目前的状况。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提出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各地的医改试点究竟如何,众说纷纭。《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后,我国共选出16个城市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全方位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只希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其是老人与儿童,体弱多病,没有自身强大的经济来源。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全社会还没有一个高度的共识,只是就事论事地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争论不休。

公立医院的办院方针究竟是什么?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现念中的医院,应该是集“预防、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中心,保障人民健康。“预防、治疗、康复养老”中,首位是“治疗”。现在,“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有病在身、痛苦不堪也难以解决,还谈什么!

为什么看病难?医疗许可权力的市场化,导致了医疗腐败的直接后果。医疗腐败不仅破坏了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医疗道德和医患关系,还威胁到当代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说:“由于医疗腐败之风越刮越烈,造成很多人十分害怕进医院求医治病。”因为,进医院治病不仅仅是费用的负担,还有生命的危险。

一个医生为了自己的利益,怎么会认真看病治病?一个医生如果为了最大程度获取自己的利益,就会希望社会上疾病众生、猖獗泛滥,就会希望病人病程延长、迁延不愈。有个医生恶狠狠地对病人说:“现在痛急了,想起找医生了。”哪有一点同情心?有的医生为了牟利,胡乱诊断,给予“治疗”。许多医院,动不动就是CT、核磁共振成像。早就有报道:北京市的CT仪器数量超过全美国。中国的CT诊断阳性率极低,除了医生为了“自身保护”,主要就是为了“自身牟利”。许多医院在奖金制度上有规定:医生开检查单有分成。“医院或诊所与医药骗子共同合作,一致对付上门的病人”不仅仅表现在“药品回扣”上。这些“医院或诊所”常常是私人医院、公立医院的“承包”科室、公立医院的“外包”诊所。医疗腐败并不始自温州,它是全国性的,其根源则是医院成为一种赢利机构。

公立医院详细的收费标准由国家规定,但是有许多“尾巴”,例如:内窥镜“无痛”麻醉要自费,而医院、内窥镜室与麻醉科分成;有些自费药品、自费器械、昂贵的进口器械等等都有“名堂”。医院的“专家门诊”、“专家会诊”也是以赢利为目的。挂着“副高”以上的医生,有的“专家”是“政策还债晋升”的,有的是医院“高聘”(没有资格证书),有的干脆是中级医生,“专家门诊”和“专家会诊”费由医院与专家分成。本来,“专家门诊”、“专家会诊”是针对疑难病为民服务,结果主要是为了赢利。我国的职称制度本身就是问题,职称=资历+外文+关系,还有编制,现在又加上“海归”。职称与实际才能不平行。

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决定了医疗纠纷中卫生行政部门的偏向。还有的卫生行政部门搞什么公立医院“医疗器械、药品、办公用品、基建材料等等”采购一体化,把所属医院的采购大权全部收入自己囊中。医政管理部门视医疗许可权力为部门私有;药监稽查部门以罚款为目的;媒体为赚取广告费而为医疗腐败说好话、打掩护;医疗机构从医师、护理员、检验员、配药室、财会划价,直至行政管理,再加上医政、药监、媒体联合起来对付患者,老百姓其苦难言。

看病难还有一个医疗资源配备问题。现在医院集中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医学生毕业都想到大医院。病人拥挤在大、中城市,不但是挂号难、就诊难、就诊时间短,病人及其家属还有住宿、吃饭、交通等等问题,苦不堪言。现在的医生诊断主要依赖仪器设备,现在的医生治疗注重自己的收益,不用说服务态度,说话、处置都有种种理由,反正患者不知情、不懂医。一件小事,病人要跑几次。还有医院作息制度,许多时间病人只能等待。挂号排队、就诊排队、取药排队、住院更要排队。一个癌症病人预约住院手术要几个月;住院后要术前准备、要手术室排队。往往手术中癌细胞已经广泛扩散,失去切除机会。

看病贵除了药价昂贵、“系统”检查昂贵、各种费用名目繁多,还要忍受索要红包和变相索要红包。为了诊断治疗不被“捣糨糊”,病人忍痛“出血”。这真是“趁火打劫”。

药价昂贵源于“以药补医机制”。 核心利益的触动和体制弊端的变革无不以“药改”为中心。长期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寄生在药物流通产业链上的既得利益群体。医疗服务和药物供给的结构不合理,适宜技术、适宜药物供给不足,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非常严重。药品出厂价到零售价之间有许多中间环节,造成了是因为出厂价和零售价的巨大差异。病人深受其害。

公立医院改革中,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涉及多方利益,是难中之难。滥用药(尤其是抗菌素)、大处方、小病大治等等都是看病贵的因素。其关键在于医院管理。因此必须在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实行综合改革。成都市医管局将财务自主、机构设置、班子组阁、职工聘用、设备购买等属于医院的经营权全部交给医院和院长。这并不是好办法。医院和院长权力过大,患者更加倒霉。现在许多私立医院,聘用医务人员都用“承包制”,而且是单一的经济承包。受聘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都是他们完成经济指标后的分成。公立医院“私营化”只会加重看病难、看病贵。

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是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服务对象是广大老百姓,不是少数权贵和富豪。2011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弱势人群将优先得到大病救助。有些地方实行社区卫生中心药品“零差价”,这本质上是计划经济供应模式,实践中摆脱不了被扭曲而失败的命运。实际上,由于“零差价”,社区卫生中心就限制进药。北京市在5家医院试点“医药分开”。所谓“医药分开”,无非两种模式:医药分开结账;医院没有药房。医院没有药房不利于医疗,也不利于医院管理。医药分开结账实际上是虚的,医药不可能各立门户。院长、法人只有一个,怎么平衡?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范文12

在经济和社会改革领域,浦东新区引领了全国改革试验的风气之先,而在医疗领域,黑龙江也正试图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三项改革被认为是此次医改的核心主题,黑龙江正是朝着这三大目标迎难而进。

而与更注重发展中改革的区域块状改革不同,医疗改革是一项深层次的条线既有体制改革,推动需要强有力的决心和最务实的措施,黑龙江省用“财政兜底”补贴基层“建机制”,强化政府投入责任,正是这一决心的体现。

医疗改革也是一个不断纠偏、不停与旧体制作战的艰苦过程。黑龙江省找到的突破口正是“人的体制”这一核心要素。黑龙江的“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制度设计,实施了全员聘用,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这一下,激活了整个体制中的用人流动性和工作激情。

同时,黑龙江的医疗改革面临着其他省份并不完全具有的困难环境,地处边远,基层医疗人才的普遍匮乏便是一例。但是杜家毫说,黑龙江要不讲条件、不讲代价地落实好医改精神。

医改主线

《财经国家周刊》:医疗改革因为涉及较为固化的既得利益,被认为是非常难突破的一个领域。您曾说过,在当前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中,医改是一项能够通过努力能尽快见到成效并能给百姓直接带来实惠的改革。做出这样判断,您是如何思考的?

杜家毫: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前提是下决心,关键是抓落实。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百姓利益为重,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医改实施之初,我们通过“抓扩面、抓建设、抓普查”,在短时期内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大变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百姓直接看到了改革成效、得到了改革实惠、增强了对改革的认同。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建立惠民的长效机制,使医改更加深入人心。目前,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7%以上;2009年以来投入近40亿元建设的800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使百姓直接看到了医改带来的巨大变化;基本药物制度提前实现基层全覆盖,百姓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质优价廉的基本药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不仅给百姓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健康关怀,也促进了全省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公立医院改革尽管还处于试点阶段,但一些便民惠民措施同样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并有了新的期待。实践证明,任何时候医改惠民的主线都不能偏离,只有坚持医改为民的根本主旨,才能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加以推进。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层实施,增强改革的实效性。副总理多次指出,近期医改的重点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实践证明这一思路和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的。去年以来,我省一直在致力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省里先后出台了两个综合性政策文件,逐步解决了基层“以药养医”问题、人员编制和医务人员待遇等问题,我们感到只有把基础、基层、基本的问题解决好了,才有条件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是坚持强化县级的主体责任,增强改革持续性。推动基层医改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县级来抓落实。实践证明,只要县级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了,亲自抓了,强基层中的很多实际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县级为主体的医改推进格局,今后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县级的主体责任,调动县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黑龙江突破口

《财经国家周刊》:从其他省份的改革试点情况来看,在基层医疗领域“建机制”这一方面面临着很大的现实考验,也让不少省份有着畏难情绪,在黑龙江推动此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实现强力推动的?

杜家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有非常清晰的制度设计。从我省的改革实践看,综合改革的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比如,通过建立维护公益性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功能定位,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角色;通过建立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度,打破了基层“以药养医”的格局,有利于遏制医生的逐利行为,树立新的服务价值理念;通过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增强了基层卫生人才的积极性,有利于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引向基层、留在基层;通过建立多渠道的保障机制,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有利于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运转和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

这些新机制的建立,其长远意义和作用在于“强基层”。过去,由于过度市场化造成的医疗资源向高端集中,已经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甚至丧失了应有的服务功能。而只有强基层才能解决医疗资源过度向高端集中的问题,把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很好地延伸下去,为群众提供更公平、更普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百姓持续不断地感受到改革的实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需要经历一个逐渐摸索、趋于完善的过程。下一步需要注重细节制度和政策的完善。我省重点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财政兜底后的基层医疗卫生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和分配工作。目前我省大部分地方的绩效工资中奖励性绩效的比例在30%左右,有的地方把奖励性绩效的比例提高到了60%,目前看这种激励性分配机制对打破“大锅饭”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但要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二是尽快在村卫生所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使基本药物制度更加公平可及。目前我们正在从建立补偿机制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注意到,在黑龙江省的医疗综合改革中,进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人事、分配、补偿等制度的多项改革,而在这其中,基本药物改革成为了突破口,我们是如何选取这一个突破点的?

杜家毫:的确是这样,医改给百姓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实惠很多,但百姓更关注的是直接与自己的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其中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末我省曾经进行第一轮基本药物省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百姓对部分药品的价格下降幅度不是十分满意。

我们感到,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如果不尽快降下来,对医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引发社会的种种疑问。按照〔2010〕56号文件,我们重新对基本药物采购机制进行了优化完善,并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了新一轮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工作。有575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入围商务标评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中标258种、576个品规,增补的119种目录外药品中标102种、191个品规。据测算,我省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价格比国家零售指导价格平均下降62%,比我省上一轮招标价格平均下降43.6%。目前基本药物配送体系运行较为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当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我们在结合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东北地区是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的多发地区,百姓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药物中治疗上述疾病的药品偏少,有些以前常用并且管用的药品买不到了。在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前,我省坚持没有增补目录外药品,目的是控制不合理用药,但现在看,有些百姓急需的药品的确需要增补进来,但不能冲击基本药物的主渠道作用。

《财经国家周刊》:黑龙江省地处边远、气候寒冷,在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可能不像发达省份那么容易,黑龙江在这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杜家毫:这两年我们非常重视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去年,我们在强化县级医疗卫生队伍上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省里为全省县级医院统一招聘了1000名本科医学生。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我曾经到基层多次调查研究,各地对人才短缺问题的反映普遍都很强烈。从2010年起,将省级绩效工资托底补助资金纳入省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基数。去年和今年,省级财政共安排绩效工资托底补助资金5.6亿元。

目前,我省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达到21000元和30000元左右,基本实现与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这种因待遇提高所产生的人才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财经国家周刊》:医改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而在此其中,改革方向定了之后,人就成为了关键因素,我们在用人机制方面做了哪些安排?

杜家毫: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我省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但在全省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控制数下达后,一些地方出现了以“编制数”为标准“翻盘”安置原有人员的错误倾向,不仅新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固化了原有体制的弊端,影响了改革的可持续推进。

为此,在综合改革转入全面推进阶段后,我省重点在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打破基层传统用人思维,坚决落实“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制度设计,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施全员聘用,逐步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从近一年的改革实践看,新的用人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的流动性,起到了优化人员结构、增强发展活力的作用。

一是一批不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得到分流安置。乡镇卫生院实际需要分流4149人,目前已通过多种渠道妥善安置3934人,其中清理清退不符合竞聘资格人员851人,实现了改革平稳过渡。剩余人员的安置将于7月底前全部完成。二是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一批具有执业资质的人员全部充实到专业技术岗位,其中乡镇卫生院符合执业资质要求人员的比重提高到67.6%。三是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初步建立。实施竞聘上岗后,我省乡镇卫生院共腾出了1399个编制,一方面,我们要求各地为培养全科医生和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预留编制;另一方面,对今后人员流动后空出的编制进行统筹使用,定期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财经国家周刊》: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特别是对公立医院改革寄予厚望,对此您如何看待?

杜家毫:公立医院集中了主要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以及广大医务人员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公立医院在特定时期实行的“以药补医”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演化成了一种逐利机制。这种逐利机制日益削弱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日益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处方、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不合理检查等不规范诊疗行为,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两年来,我省在公立医院改革上也做了一些尝试,但大多是内涵式建设,没有触及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问题,距离社会各界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是百姓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改革事关近期五项重点任务的全面完成乃至医改的成败。当前,我们所取得的医改成果为公立医院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按照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积极借鉴有益经验,大胆实践创新,力争今年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上有所突破,探索出符合我省实际的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子。目前,我省正在着手制定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本思路,下半年,要集中精力抓推进、抓突破。

《财经国家周刊》:在改革中,其实是对我们既有财力的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注意到,在我们省的医改中,省里重点强化了政府的投入责任,实施“财政兜底”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那么,对于各项改革中资金的支持和使用,您是如何统筹打算的?

杜家毫:在落实多渠道补偿政策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强化了政府投入责任。一是落实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支出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2010年以来,全省县级财政共安排差额补助资金近6.2亿元。二是强化人员经费保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缺口部分,采取同级保障、省级托底补助的办法解决。从2010年起,将省级绩效工资托底补助资金纳入省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基数。去年和今年,省级财政共安排绩效工资托底补助资金5.6亿元。

萝北试验

《财经国家周刊》:全国每个医改搞得比较好的省份,都会有一个重点试点市,或者重点试点县,就黑龙江省而言,我们的试点县萝北县在国家基本药物改革试点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新机制,就黑龙江省试点的这个大盘子来说,萝北县试点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杜家毫:萝北县是黑龙江东北部的一个边陲小县,地广人稀,县属人口9万人,辖域216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1人/平方公里。2009年,该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低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3.29亿元)。

医药如何分家? 废除以药养医,关键是让医务人员的收入与药品脱钩。为改变业务收入用于发放人员工资的状况,自2010年起,萝北县对所有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当年县级财政向乡镇卫生院统筹补助资金905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约750万元,是2009年的2倍。2011年,县财政还增加了乡镇卫生院职工福利费、办公经费和工会经费等方面的投入。遵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思路,县财政全额补助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经常性支出,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本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全额发放了职工原来不享受的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会费、保健费、个人取暖补贴、第l3个月工资和涨补工资等待遇。2010年乡镇卫生院职工年均收入达到2.96万元,较2009年的l.8万元提高了65%。

萝北县乡镇卫生院所有医务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兜底,解决了长期遗留的“工资欠账”问题。这样一种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乡镇卫生院职工在综合改革前因为条件苦、待遇差,很多人找各种理由要到县里工作。

团结镇乡镇卫生院刘伦院长对我说:“过去,乡镇卫生院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60%财政拨款,40%自己创收。连工资都挣不满,所以长期以来工资只发放60%~70%,现在全部都由财政兜底了。工资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大家都很满意。”补偿之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当于甚至高于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现在,工作在基层的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和身份明显提升,精神面貌彻底改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空前高涨。

为避免补偿到位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又端上“铁饭碗”,萝北县同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聘制,编制只作为核定补助和聘用人员的依据,以引进竞争和推行考核的方式增加机构活力。

2011年4月,萝北县在乡镇卫生院一级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全员竞聘和分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完成分流后,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队伍更加年轻化,平均年龄由原来的39.7岁,降低到目前的37.3岁。副高级职称占有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2.8%,中级职称由原来的41.3%,提高到了44.4%,职工队伍的总体素质明显提高。

乡镇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一直被称作农村三级网医疗网网底的村卫生所怎么办?如果仍然沿用旧的模式,村卫生所必然走进发展的死胡同。村医这支培养多年、来之不易的队伍保不住,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而萝北县由于县域辽阔、居住分散、医疗服务半径长,恰恰更需要村医这支队伍。

《财经国家周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为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后,其服务的导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杜家毫:过去由于“以药养医”机制的长期影响,一些地方乡镇卫生院长期在开展过度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发挥的不够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后,基层的服务导向发生了明显变化。

最近我到省内的地市去调研,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反映来自医疗方面的收入较以前比出现明显下降,并作为问题反映出来。仔细询问我发现,这些地方的公共卫生服务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并获得了一定的政府补收入,逐步实现了由重医疗、轻公卫向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的转变。我们认为,在改革的过渡期,这应该是一个好的迹象。当然,随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尤其是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加强,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的深入实施,我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也会有新的提高。

杜家毫简历

男,汉族,1955年7月生,浙江鄞县人,1973年12月入党,1973年3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

1973至1975年任上海跃进农场工具厂工人、副指导员、党支部副书记

1975至1978年任上海跃进农场党委委员、综合计划组组长、场党委副书记、场政治处副主任

1978至1984年任上海市农场局团委副书记、书记(其间:1981〜1982年中央团校第20期培训班学习;1982〜1983年上海市委党校第9期轮训班学习)

1984至1990年任上海市农场局科技处负责人、农场局工会副主席(其间:1987年2月正处级,主持工作;1983〜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夜大学中文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0至1992年任上海市农场局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

1992至1998年任上海市松江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其间:1995〜1996年中央党校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5〜1998年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1998至1999年任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

1999至2003年任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

2003年2至4月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2003年4至8月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2003年8月至2004年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

2004至2007年任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其间:2005〜2007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学习)

2007年12月至2011年4月,黑龙江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2011年9月辞去省政府副省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