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2-05-26 18:41:31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工业企业集团 预算管理 会计核算 关系

摘要: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群众医治疾病的重要医疗服务平台。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我国政府大力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活动,坚持“优化医疗结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等内容上,并破除了“以药补医”的传统医疗机制。遵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会议精神,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综合改革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有很大的变化。本文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对某县级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通过对其分析透视全国其他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 经济运行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的服务机构,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职责。对公立医院进行大刀阔斧的综合改革,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医药加成”政策的取消,使得公立医院的直接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再加上国家财政a贴无法满足公立医院运营的实际需求,使得公立医院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本文根据实际案例,将某县级公立医院作为此次调查的样本,对其在综合改革形势影响下的收支状况、收入状况以及业务状况等数据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绘制成表格,针对表格中呈现的数据,对公立医院具体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下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一)公立医院收支总体变化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该县级公立医院在2014-2016年总体的运营状况比较平稳,总收入大于总支出,医院处于盈利的状态。从表1可以看出,该医院收入年平均增长达到了25.34%,药品收入年均增长2.81%。总支出年均增长率为20.53%。

(二)某县级公立医院收入构成

从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医疗收入占比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作为公立医院主体收入的药品收入在这三年来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产生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取消了药品加成。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政府财政补贴在公立医院总收入中占据的份额比较低,从2014年到2016年这三年之间财政补贴逐渐增多,这与国家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其在公立医院总收入中占比仍然比较小,所以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扶持力度,保证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营。

(三)某县级公立医院业务情况分析

从表3中不难发现,该县级公立医院的年门急诊数量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间接说明了经过综合改革,该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明显上升,使得更多的患者选择在此就医。而且在2015-2016年的出院患者平均费用呈现下滑的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取消了医药加成,公立医院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所产生的医药费用降低,患者看病贵的现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医患关系将更加和谐。

(四)某县级公立医院资产与负债情况分析

本文对某县级试点公立医院在2014-2016年的资产用户负债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统计在表4中。

从表4中可以看出,该医院在实施综合改革后,其流动资产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总负债包括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态势。可以看出在改革前后该医院的资产和负债规模均有所扩大,且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比例比较大,该医院主要通过举债来筹资,存在资不抵债的风险。

(五)该医院运营创收与偿债能力

在2014-2016年这三年间,该医院每位职工的年均业务收入逐年上升,2015年时,该医院的职工平均业务收入达到了27.85万元,医院经营创收效益明显。2016年时,该医院的每床年均业务收入可以达到36.98万元,比2015年增长了25.6%,足以说明该医院在综合改革后创收营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在2015-2016年该医院的偿债能力不容乐观,从该医院的长期偿债能力来看,其资产负债率呈现出上升的状态,资产负债率一直都在55%以上,在2015年达到最高水平,年增长明显。可以说明该医院在综合改革后债务负担比较重,资产结构不够合理。具体见表5。

(六)某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生产效率

从表6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自从综合改革后,该县级公立医院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技术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可以推断出在综合改革后,该医院的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该医院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议

通过上述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综合改革后,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的经济状况运行相对平稳,总体呈现出盈利的态势。随着政府投入逐年增加,我国大部分的县级公立医院的业务收入都快速增长,具有很好的发展趋势。虽然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是逐年增加的,但是对于医院如此大的运营机构来说其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医药补医”机制的破除,使得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医药收入在公立医院总收入中占据的份额比较重,如果药品收入始终保持下滑的状态,很多公立医院势必会将自我创收作为增加医院收入的重要途径,那么势必会导致公立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其公益性。因此,为了彻底杜绝“医药补医”运行机制死灰复燃,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的“取消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公立医院总收入远不如改革前,如果这种态势持久地延续下去,那么公立医院现有的资金收入将很难维持其正常运营。因此,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整体,应切实发挥其强大的职能优势,增加财政拨款,并对公立医院实行各种形式的补助政策。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除了原有的财政补助措施,应增设保险补偿项目,针对公立医院的运行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保险补偿工作。明确界定公立医院需要补偿的内容和范围,根据公立医院的特点,确定各个范围及各个内容的补偿金额,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财政补贴的资金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公立医院增收创利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适时调整居民医保报销政策,在确保居民合法经济利益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公立医院的收入水平,增强公立医院的积极性,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完善的医疗价格体系

受以往工作模式的影响,许多公立医院无法根据当下的市场价格进行成本核算,使得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实际状况存在很大的出入,成本核算结果有效性降低。同时,由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比较混乱,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不高,根本无法为政府的财政补贴提供准确的依据,政府财政补贴的内容和数额无法界定,使得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到位不够及时,直接影响了公立医院正常的运营。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认真落实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确保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性,为政府财政拨款提供科学的依据,避免政府补偿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同时,公立医院应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充分发挥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根据医院运营环境的变化对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树立医院财务风险意识,制订有效的应对方案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公立医院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环境,但是公立医院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只有树立自身的风险意识,始终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国家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态势,科学地部署当下和未来发展规划,将财务管理作为公立医院重点工作推进。积极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式,并广纳社会上的财务管理人才,针对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与医院的总体规划目标相统一,避免盲目投资,节约经营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降低医院经营风险,以确保公立医院的稳定运营。

三、结语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最终方案中的核心环节,对“以药补医”机制进行整改,同时取消了药品加成,并以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公立医院的运营进行扶持,医院所减少的合理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来进行补偿,以切实确保公立医院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出现一些变化,占据主要地位的医药收入逐年下降,从表面上看,公立医院的经济收益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的经济效益仍然保持平稳上涨的趋势。由此可见,对公立医院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政府应该尽快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鼓励并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将政府投入纳入预算,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要拨付及时到位,最大限度地保证公立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桂峰,马安宁,尹爱田,盛红旗,王宪祥,陈秀芝.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对医院运行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1):17-20.

[2]周正哲,应争先,魏晋才.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与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8):24-27.

[3]吴姝德,方鹏骞,刘向莉.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9):75-77.

[4]许海弦.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运行情况分析[D].山东大学,2015.

[5]熊宝玲.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与对策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6.

[6]史书源,田立启,李江峰.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分析[J].经济师,2016,(1):281-282.

[7]姚业楠,毛宗福,魏伟,刘静.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运行再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2016,(2):19-22.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

2月14日,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王作会议精神,落实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全国医政管理、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交流各地医疗管理工作先进经验,部署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统筹安排全国医政工作和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马晓伟在会上指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目前已进入点面结合、加快推进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将一些从试点城市总结出来的改革措施向全国推广。

公立医院改革面临新形势

据记者了解,去年2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首批确定了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37个省级试点地区。经过一年的实践,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开始提升。2010年,县及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6.9亿,比2005年增长46.8%;出院人数4330万人,增长89.7%;年住院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病床使用率达到92.48%。县医院在分级医疗、分流病人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

马晓伟说,随着医改的深入和人们对改革预期的升高,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与百姓医疗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正呈现一些新特点。城市大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转,在现有体制机制条件下对服务效率的挖潜几近极限,极易给医疗安全带来隐患。群众在自付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更愿意去大医院、找大专家看病,就医行为需要理性引导。在基本医疗需求尚未充分满足的情况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对康复、护理、养老等医疗延伸服务的需求将很快提上日程。

马晓伟指出,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应回避,但片面强调外部因素,而不首先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解决不了问题。

着力推进五项工作

马晓伟在会上要求,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鼓励指导试点城市以“四个分开”为核心,开展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一是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三是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研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四是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的监管。

二是将优化结构布局、上下联动、优先发展县医院和信息化建设等由试点城市总结出来的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今年考虑选择300家县级医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医药分开,减少药品滥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推行以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基本科室建设为切人点加强县级医院骨干人才培养,提高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三是出台惠民便民措施,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努力为群众看好病,

四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各项改革与管理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完善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

五是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同时,马晓伟在会上指出,“十一五”时期开创了医疗管理工作的崭新局面: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改革不断深入,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医政管理法制体系不断健全,监管体制逐步完善:无偿献血稳步推进,血液安全得到加强;医疗战线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重大活动开展,为全国医疗管理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3

公立医院“去编”如何走 调研摸底先行

2014年11月,中央编办印发《关于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的意见》,提出对公立医院实行备案制管理,并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这为推进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方向已经明确,但是公立医院“去编制化”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何走,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2015年初开始,潍坊市编办在全市展开了为期一年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情况普查和调研,实地走访5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公立医院,深入调查医院发展现状、编制配备、现有人员、岗位设置、床位配备、人才建设等方面情况,听取公立医院对编制管理的意见建议。同时反复与卫计、人社、财政等部门沟通衔接,了解实行备案制存在的困难,研究需出台的配套政策和实行备案制的操作路径等,并赴北京、天津、安徽进行了学习调研。通过调研摸底,找准上级改革举措与潍坊实际情况的结合点,研究制定落实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潍坊市编办在调研中发现,公立医院普遍面临着编制不足、人员短缺、人才引进招聘受限等问题,制约了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发展,编制“瓶颈”日益凸显。以市人民医院为例,按照三级综合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应核编制数5766人,但实际核编1600人,编制配备明显不足。“现阶段医疗业务快速增长,受制于编制的制约,人力资源日益紧缺,对医院的学科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该市人民医院人力资源部一名工作人员说。

今年2月,省编办、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全省实行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工作进行了部署,我省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改革破冰。潍坊市根据中央和省文件规定,结合调研摸底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着手筹划起草潍坊市落实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出台了《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办法》。

创新实施“三备案” 多部门协同配合

2016年5月3日,潍坊市编委印发《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该市市县两级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和具有诊疗功能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等(不包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街卫生院)今后不再核定事业编制,原编内人员继续实行实名制管理,只出不进,逐步探索公立医院人员不纳入编制管理。

潍坊市编办事业编制科科长张莹介绍,《办法》规定了备案管理的实施范围、编制管理、备案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15条,措施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其核心内容是创新提出“三备案”,切实规范备案管理程序。

一是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医院根据业务水平、类型特点、床位数、门诊量等提出人员控制总量初步意见,由卫计部门审核后,报机构编制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对公立医院申请备案的人员控制总量进行核算,及时备案,反馈卫计部门,同时抄送财政部门和人社部门。该总量实行动态调整,每两年调整一次。控制总量内人员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为保证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规定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主要用于医师、护师、药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员。临时性工作和后勤服务所需人员,原则上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不纳入人员控制总量管理。公立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应不低于人员控制总量的95%。

二是新进人员计划备案。医院在核定的人员控制总量内,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合理确定新进人员计划,由卫计部门于每年11月底前将下年度计划报机构编制部门和人社部门备案。

三是新进人员管理备案。公立医院在新进人员计划内,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制定招聘方案,经卫计部门和人社部门同意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进人员不纳入实名制管理,由公立医院单独建立台账,于招聘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经卫计部门报机构编制部门和人社部门备案。

针对调研中公立医院反映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问题,《办法》还特别规定,对新引进的确需使用事业编制保障的高层次人才,在公立医院原编制空额内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按程序提报研究。

“编制改革不是单兵突进,而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必须协同联动、同步推进才能保障改革措施真正落地。”潍坊市编办负责同志说。对此,潍坊市积极协调财政、人社、卫计等部门切实制定好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工作衔接,确保《办法》真正落实到位。

创新编制管理体制改革 激发医院发展活力

实行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是简政放权的具体体现,是编制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医院发展活力,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潍坊市落实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样本。

潍坊市编办副调研员李顺德告诉记者:“实施《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办法》,将审批制改成备案制,把人员控制总量如何确定放权给各公立医院,由公立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自主用人,控制总量内人员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这将有利于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有效解决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问题。”

推进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也为今后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指出了方向。“落实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是建立从身份管理逐渐走向岗位管理、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人事制度的重要一步,其积极作用将随着备案制的逐步落实日渐显现。”李顺德说。

实行备案管理后,由医院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淡化和取消身份差别;健全内部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个人薪酬挂钩。通过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在公立医院内部真正建立起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公立医院人才活力。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医院 总会计师制度 现状 对策

众所周知,大中型公立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对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0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医院财务制度》,提出“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即从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层面明确了“允许做、要求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发展仍较为缓慢,实际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的医院较少,大多医院也未真正考虑到此项人事安排,总会计师不能有效发挥其提高医院竞争力、促进医院持续、健康、跨越式发展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总会计师制度在我国医院中“做得成”和“达到效果”提供一些思考。

一、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能

“总会计师”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借鉴原苏联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而设置的单位副职行政领导职务。我国《总会计师条例》中对总会计师的职责做了规定,包括:协助单位法人加强对单位的经济和财务管理;参与单位的经济决策,组织单位预算编制和实施等。医院总会计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主管的角色,而是具有财务专家和财务管理双重身份的“专才”和“通才”,其职能应上升到医院资源管理和战略决策的高度,为医院的战略决策、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等重大问题提供技术分析支持。包括:协助院长完成医院的战略目标制定;建立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参与医院的战略决策,开展经济运营分析,改进经营管理;对医院的经济活动实施监督和效益评估等。

二、我国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实施现状

山东省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省内大型医院中设立总会计师。浙江省在2000年就开始向包括浙江省人民医院在内的5家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委派总会计师。卫生部于200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立了第一家部属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会计师,后续第二家为武汉同济医院。到了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卫生部北京医院等三家卫生部直属医院都设置了总会计师,同年重庆市江北区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总会计师,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对公立医院实行合约管理并派出总会计师。这些已上任的总会计师对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医院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公立医院没有设立总会计师(包括北京、上海的部分部属、市属医院也是如此)。2008年由山东省卫生厅对省内二三级共383家医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设置了总会计师岗位的有110家,仅占省内所有医院的28.72%。2010年,一份对全国31个省(区、市)卫生厅(局)的卫生事业单位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设置了总会计师岗位的机构仅占14.52%,其中328家医疗机构中有65家设置了总会计师,占到19.82%。而在广东,设置总会计师的大型三级医院更是凤毛麟角。林艳等的调查显示,即使在整个华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最集中的广州地区,也仅有广东省中医院和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设立了财务总监。可见,我国总会计师制度近年来虽然在不断地推进和发展,但整体进度仍然较慢,存在的问题较多。

三、我国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政策法规配套缺少,制度建设约束力不够

财政部、卫生部相继出台《医院会计制度(试行)》(1988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意见》(1999年),明确指出在大中型卫生事业机构逐步设置总会计师岗位。2010年,由卫生部牵头、五部委联合发文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也要求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体现了政策法规对在卫生事业单位配备总会计师的要求从“符合条件”、“具备条件”、“有条件”等弹性规定到“必须”建立这种刚性、硬性要求的转变,表明了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在卫生事业单位设立总会计师问题上的明确态度。

但是,虽有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从全国各地区、各行业比较的层次出发,可以发现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仍存在相关政策法规配套缺少、制度建设约束力不够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开始了实践探索,如辽宁省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印发了《辽宁省三级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2014年),具体规定了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等,其后立即起到促进效应,短短3个月内有31家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岗位。但是,总体上说,目前许多地方尚未对在公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制度还存在行业性实施规范以及地方具体实施意见的不统一等问题。

(二)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医院领导层重视不够

考虑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等特点,卫生管理部门通常更重视对医疗卫生业务的管理和监督,而忽视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当前,医院领导班子绝大多数是医学专业出身,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对财务管理经验不足,对经济数据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对属于经济管理领域的总会计师的职责和作用不仅不够重视,甚至认为设立总会计师是“分权”、“上枷锁”,使得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举步维艰。另外,在已经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的公立医院中又出现了各种难以履职的情况,如总会计师与负责医院财务会计管理的副院长职务的职能重叠冲突,被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部门负责人“架空”;总会计师职责与权力不相符,不能参与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由非财会专业人员担任总会计师(例如让某党委委员兼任总会计师),等等。

(三)专业性人才缺乏

曾有媒体对多个设立了总会计师的公立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担任总会计师的人员主要来源于本单位的原财务处处长。这种情况在省级大型医院、高校下属三级医院尤其普遍。总会计师作为医院领导班子的成员,在具备医院行政管理能力的同时,更加应当具备医院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财务专业工作的特殊素质。但是,事实上,目前在很多医院仍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复合人才。大多医院从事医院运营管理的都是以财务人员为主,学历一般在本科或以下,综合财务管理能力不强,只能疲于应付记账等事务性工作,无法从战略的高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医院的运营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上,大多数医院往往更加重视培养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因为前者可以给医院带来直接收入,后者可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对属于医院“非主流”技术人员体系的经济、财务管理人员,医院在人才培养、晋升评聘方面做得有所欠缺,大大影响了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四、加快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总会计师制度建设

医院设立总会计师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需要联合人事、卫生行政和财政管理等部门共同开展。地区政府部门应重视医院财务管理,勇于开拓,敢于改革,首先结合本地区医院的等级、规模、收入状况等指标下达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政策法规条文,要求符合条件的医院“必须”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其次,有了政策必须要利用好政策,可以将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列入政府卫生目标责任书内容,进行相关的考核评分并依据奖惩措施进行处理;并且,各地区可以依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等情况,对制度中的某些要求范围进行适度的放宽,例如在各方面环境较好的发达地区如北上广,对该地区内发展情况良好的、医疗服务有特色的二级医院也推荐建立总会计师制度,这对于二级医院来说,也是敢于先行、敢于进取,全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体现。

(二)改变管理理念,明确总会计师的权责地位

首先,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的医院先把总会计师的岗位设立起来。其次,相关组织、行政管理部门要联合起来、积极协调,对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认真研究并给予方便、特事特办。例如黑龙江省医院的总会计师岗位设置就获得了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从而增加领导班子副处级以上成员职数。再次,要做好随访,对已经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医院要定期召集开会进行阶段性总结回顾,取长补短,吸取经验并反馈落实到制度的完善中。

各级领导尤其是医院领导要清楚认识到加快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明确总会计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会计师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也不是财务会计机构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而是一种行政职务。如果总会计师的设置与公立医院的体制有冲突或需要突破的地方,应该向组织人事部门及时反馈有关意见,获得相关的政策支持或制订合理的替代方案,例如应注意总会计师制度与现行院长负责制等制度的关联与衔接,积极探索合理的人才配备方案。另外,可以采取“以下促上”策略,由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出面,向医院领导班子提出配备总会计师岗位的具体建议,包括配备总会计师岗位的政策依据、总会计师的作用、任职条件、职责和权限等,医院I导班子开院办公会议,研究、讨论该项建议,并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呈报有关材料,做到事事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等待上级领导任命或上级管理部门强制推行。

(三)加强总会计师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了加快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立的步伐,相关的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是关键。可以采用“两手抓”的方法,一方面从医院内部人员中挑选出德才兼备的经济、财会人员,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参与总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等手段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经济及财务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单位层面要转变观念,可以有计划地从外部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经济财务管理人才,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制订系统的培养方案。当然,实行总会计师派驻制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目前潍坊、马鞍山、芜湖、株洲、七台河、深圳等地区的部分医院采用此方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于已经配备总会计师的单位,对总会计师队伍的管理也不能松懈,应该建立总会计师继续教育及职业资格证书定期考核制度,不断对医院总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进行科学考核;有关部门要针对医院总会计师制定具体的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对医疗行业总会计师的管理与监督等,积极推进总会计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总会计师人才。

参考文献:

[1]耿成兴.高校推行总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106-109.

[2]杨莉.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制度的思考[J].医院院长论坛,2012,(11):35-39.

[3]陈哲娟,邱枫林,董先雨等.山东省医院财务主管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经济,2012,(8):87-89.

[4]陈哲娟,张光鹏,方素珍.医院总会计师的职责与岗位作用发挥[J].中国卫生经济,2011,(11):90-92.

[5]林艳,黄少瑜.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实施状况分析[J].时代经贸,2014,(4):98-99.

[6]汤谷良,顾黎.当代公司CFO的职责与能力框架[J].新理财,2005,(1):36-41.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我市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成果,借鉴国内外医改先进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突出问题,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鼓励、支持社会资源参与,推动我市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在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原则下,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加大投入,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二、基本目标

(一)改革总目标:到2018年,我市率先在全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近三年工作目标:到2011年,我市初步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全市医药卫生基本制度、基层体系、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得到完善、健全、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和初步成效,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1、重点完成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建设任务。2009年,重点完成城市社区卫生规划调整,科学合理布局服务站点。2010年开始,完成自治区、*市政府举办的3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租赁房屋购买,产权归政府所有,或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稳定房屋使用权。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政府纳入新建小区规划,并以建设成本价购买,房屋产权属政府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管理使用。企业转型或社会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的办法予以考核补偿。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的方式,鼓励有条件、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现多元化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2、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2009年,调整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划,立足现有医疗资源,在市辖三区分别设置一至二个功能完善、设施达标、规模适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满足社区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需求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要求。2010年开始,重点争取国家、自治区建设项目完成兴庆区玉皇阁北街、金风区北京中路、西夏区朔方路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通过转型、依托等方式将分布在三区的二级医院资源下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将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作为西夏区社区卫生服务依托的二级医院,将其服务功能下沉面向社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支持长庆油田燕鸽湖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兴庆区东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平台,优化区域医疗资源。

3、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层设施建设任务。2010年开始,以县(市)区为项目建设基本单元,重点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完成两县一市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和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完成两县一市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体系建设。支持贺兰县推进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成本控制、政府增加投入等方面改革。永宁、灵武也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本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全面完成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置任务。2010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按照卫生部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市本级和县区政府配套,完成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采购配置任务。

5、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成全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实现与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指导及技术服务资源共享,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二)全面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1、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卫生站基本医疗服务包。2009年先行选择市辖三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启动“基本医疗服务包进城市社区”试点工作。2010年起,扩大试点范围,细化试点内容,实现市辖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全覆盖,年底实现城乡基层卫生服务均等化。两县一市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照推进。

2、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模式。现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与原举办医院剥离。今后新组建的站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综合医院)派出,由中心(派出医院)对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统一管理。2011年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双向转诊和分工合作机制,实现完善我市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3、探索建立以辖区为单元的医疗服务联合体。从2010年开始,重点调整三区医疗卫生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三区现有医疗资源不分隶属关系,以辖区为单元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每个区确定一家三甲医院作为龙头,辖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实现辖区居民就近获得社区卫生全科服务到二级、三级医院专科服务的一体化就医新流程,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资源的利用率。2010年先行选择一个区进行试点。高度重视中医药(回医药)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医药“三进、三名”工程。

4、扩展完善乡村卫生机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9年,重点完成五个试点县(市)区实施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项目工作,全面总结试点成果,科学研判试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试点实施方案。2010年开始,全市六个县(市)区乡村卫生机构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服务新模式,在总结完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包和村卫生室开展的基本医疗服务包基础上,探索在乡卫生院实施基本医疗服务包的方式和内容,科学合理扩大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包内容和标准,提高参合农民对乡村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5、科学确定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解决城市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服务和辖区范围内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支持,基本医疗技术限定在二级医院以下基本诊疗技术范围。社区卫生服务站重点解决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小病基本诊疗(30至50种常见病,诊疗技术限定在无创技术范围)。县级医院重点解决本地区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服务和提供急危重病人抢救等急救服务,基本医疗技术与二级甲等医院诊疗技术相适应。乡镇卫生院重点提供农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诊疗技术限定在浅表有创技术范围之内。村卫生室重点解决本村农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小病基本诊疗(30种最常见小病,诊疗技术限定在无创技术范围)。

6、建立基层卫生服务对口支援协作机制。2009年,重点完成市辖三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本辖区二、三级综合医院对口支援任务,全面总结近三年*地区24家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全市27所乡镇卫生院工作,完善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制度和规范。2010年开始,市辖三区范围内各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选择2至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经举办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机构以内部支援为主)、1至2所乡卫生院(二级医院不少于1所、三级医院不少于2所)作为对口支援单位全天候实施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援指导,协助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对口支援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半年和一年的规定,保证对口支援质量。

(三)全面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2009年,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84%以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以上。

2、建成城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机制。2009年,按照分级管理、分开经办、一卡结算的运行模式,实现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3、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09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50%,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自治区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县、乡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45%以上和5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4、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支持,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实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等问题。

5、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和付费方式改革机制,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

(四)全面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人公开选拔聘任制和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全员聘任制,全面实施岗位工资制和岗位绩效考核办法,拉开分配档次。

2、调整全市乡镇卫生院分配方式。严格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一年一聘工作制度,激活分配机制,拉开分配档次。

3、修订完善全市基层卫生机构及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以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基本考核评价指标。落实每半年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对公共卫生项目考核实行费用总额预付制。

4、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社会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乡镇(街道)人大、人代会和村委会(居委会)及村民(居民)定期评价基层卫生机构、乡医村医、社区医护人员制度,通过群众参与、群众评价,奖优罚劣,优胜劣汰,逐步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卫生服务机构退出机制。

(五)探索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和医疗费用支付机制。

1、探索建立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财政经费支持保障机制。改革财政现有公立医疗机构拨款方式,取消按在编人员拨款模式,探索实施按照项目拨款支持机制。政府财政主要承担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退休人员工资保障、承担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所需费用等五项内容支出。卫生、财政部门负责核定医疗机构年度工作任务,在公立医院推进核定收支、以收抵支、结余上缴、亏损补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要全面实施成本核算,纠正医疗机构收入增长型运行模式,建立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型运行机制。

2、探索建立全市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按病种付费及基金总额预付机制。按照统一筹划、探索总结、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2009年,完成贺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新农合付费机制改革试点,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2010年开始,扩大新农合付费机制试点县(市)区范围和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自负比例,实现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报销名义补偿比和实际补偿比统一,切实解决参合农民住院大病费用负担过重问题。组织专家测算、制定适合我市城乡居民和各级医疗机构的“疾病分类诊断分组付费模型”,探索建立我市按病种付费信息管理系统。2011年,在总结新农合付费机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市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与付费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3、探索建立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门诊就医支付新模式。2009年,总结完善村卫生室利用新农合基金实施基本医疗服务包的探索经验,选择市辖三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启动“四级包进城市社区”试点。2010年开始,市辖三区扩大试点范围,4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面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包试点工作。2011年,总结试点成果,科学合理调整基本医疗服务包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经费支付结构。通过改革看病付费机制,减少医患之间看病现金支付机会,逐步增强基本医疗保险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宏观费用控制能力,建立就医新模式和新秩序。

4、全面实施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对全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经济业务核心指标控制机制,核定任务和业务收入合理增长比例,限定药品占总收入比例,制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检验结果阳性率控制指标,控制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定期公开公示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科学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六)全面促进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执行落实好自治区2009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我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农村妇女孕前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改水改厕、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五项任务。

2、2009年重点做好、做实HPSP试点项目,推广试点项目成果,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卫生一至三级服务包和基本医疗四至五级服务包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全覆盖,三年内基本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

3、落实国家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自治区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政策。三年内全市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率达90%以上,农民健康档案建立率达60%以上。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公共卫生经费补助,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国家标准。2010年在*电视台、电台开设健康专栏,提升全民健康促进和教育的层次与质量。

(七)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2009年,重点做好药品“三统一”政策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工作,做好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配送、临床使用、监督管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2、2010年开始,严格执行自治区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并使用基本药物,二、三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比例严格执行自治区规定标准。

3、2011年,完成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管理信息化全覆盖。

(八)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探索建立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机制和区域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联合体。2010年开始,调整修编我市区域卫生规划,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卫生资源、乡村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优化。合理布局和调整三区卫生资源,重点增加金风区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兴庆区、西夏区卫生资源。鼓励支持社会资源进入卫生服务领域,重点进入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数量和优势的范围,在医疗服务领域形成公立和民营竞争的局面。充分实现各级各类卫生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机制,为全市城乡居民提供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

2、2009年下半年完成市属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0年开始,选择部分市属医疗机构,推行岗位管理,建立以岗聘人、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人事制度,扎实推进全员聘任制。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实施公立医院职工工资总额控制,保留档案工资,逐步取消奖金分配制度,探索实施在编职工与合同制职工同岗同工同酬,实行岗位责任、技术含量、风险程度和服务质量等要素为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岗定薪、岗移薪变的分配制度,激活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活力,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争取国家、自治区改革试点项目支持,选择一家公立医院启动改革试点。

3、制定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推进高年资医师下基层、下社区进行多点执业,解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九)全面启动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培训选聘计划。

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依托自治区全科医师(护士)培训基地和医科大学成教培训基地,全面启动我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培养计划。2009年完成首批培训任务,提高社区及乡村卫生人员的执业层次和水平。2010年开始,探索以项目方式公开招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实施项目合同管理体制,解决基层卫生人员能进能出问题,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

(十)完善建立全市医药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

1、完成全市医药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大病救助信息化建设规划,依托信息软件专业公司,开发适应全市医药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大病救助信息化建设和居民健康管理软件,在全市范围内分步推进覆盖城乡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工程和市与辖区、市与基层卫生单位互通联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程。

2、2009年完成上述软件的前期研发和试点工作,并总结经验,2010年在全市医药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大病救助和居民健康档案层面全面推开。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强化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委主任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卫生局局长担任,市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二)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要密切配合,大力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此项工作稳步推进。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负责制定我市与国家、自治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相衔接的具体操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应配套实施方案。

市发改委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全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争取及项目督导督察等工作;制定完善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市卫生局负责做好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政策研究、组织协调等工作,完成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发展规划调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进社区、医疗服务按病种付费机制改革等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市财政局落实各项改革配套资金投入、相关资金管理及项目资金审核拨付等工作;制定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重点联系协调自治区财政厅支持我市今明两年实施的重点项目经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做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基本医疗经费筹资和监管工作,协助卫生局完成基本医疗服务包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职工医保、城居医保)工作;制定完善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市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做好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制定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建立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合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研究和制定重要方案、措施,对改革进程中各成员单位承担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评估,形成推进改革的工作合力。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全面预算;公立医院;收入;支出;经营管理

一、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不完整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公立医院不仅需要编制业务预算,还要编制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应将全院各项支出均纳入预算管理范畴,如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设备类:医疗设备、办公设备、网络设备、空调设备等;工程类:房屋修缮、电子安装、信息技术、消防工程等;家具、服装、印刷、物业管理、维修(保)、办公用品等。但目前存在的情况是大多数公立医院仅编制业务预算,而把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忽略掉了。此类预算的不足是仅反映了医院的收入总量和结构,比如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药品收入等数量和结构及相应的成本。但无法反映出重大医疗药品和卫生耗材的采购支出;也无法反映出未来随着业务深入发展,需要购买的医疗设备;还无法反映出投资性和筹资性的现金流,无法全面反映公立医院的现金流状况,安排筹资需求。以业务预算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无法满足公立医院的重大采购和投融资活动需要,不能很好指导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其综合实力。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

由于预算编制工作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医院各科室按照支出类别和管理部门不同,分别由各管理部门规划重大项目的支出,上报财务处;如人力资源处对人员类支出包括:工资、各项补贴、保险等相关支出,运营管理办公室对人员绩效工资,医务处、护理部:提供需医院支出的各类培训、考核、会议,医学装备处规划重大医疗设备购置与维修;物流中心对耗材的采购;药采办购置药品,后勤处规划院区基础项目的建设及老旧房屋的改建、扩建,信息中心对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购置及升级维护支出,医保新农合办公室对医保、新农合超支费用,医院综合规划未来支出计划等。因此要完成全面预算编制工作,需要全医院上下协同,形成工作小组,才能完成编制工作,临床一线科室的各项日常支出也应按照医院要求做好计划,上报至相关主管科室,然后由主管科室分别把相应支出汇总后上报财务处。

但目前的现状是,公立医院的预算编制工作仅限于财务部门。

(三)预算执行与控制机制不完善

预算的编制工作仅仅是完成了基础性工作,编制的预算能否发挥应有的效果,有赖于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机制。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预算执行和控制机制流于形式,使得预算的执行效果很差;或者有些医院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太死板,不能随着当时环境变化,而变更预算的数据,从而重新指导预算执行。

(四)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对医生和相关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从目前公立医院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医院仍然以床位数、住院人数、门诊人数、业务收入(住院收入、门诊收入、药品收入等)指标的绝对数值和增长数值进行考核和奖励,而忽视了上述指标与预算数据的偏差,以及其他诸如投融资数据与预算数的偏差,导致预算的执行效果很差;有些医院即使考核,也仅仅是对业务预算的偏差度进行考核,对财务预算和投资预算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考核。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一)明确公立医院发展目标,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

预算管理是在公立医院长期规划和中期规划的基础上,以年度为单位,对医院业务、投融资、重大采购等进行预算安排,并根据预算安排对实施效果进行考核,如果与预算偏离度较大,则说明实施的效果较差,需要在该方面进行改善,以增强医院实力。因此公立医院要想做好预算编制,首先要对国际国内,地方的医疗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对国家相关政策导向进行全面了解,对自身业务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基础上做好长期计划和中期规划,确定公司中长期目标。在明确目标后,医院应将长期规划变成文字形式,并切实落实下去,以逐步提高公立医院竞争水平和自身实力。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公立医院要想全面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同时建立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机制,并离不开医院合理的组织架构和较高水平的管理团队。预算工作组织通常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与控制部门和各责任中心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效果考核,预算的考核和激励等。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院长负责。财务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部门,其主导着预算的编制工作,预算的执行效果监督工作等,因此将预算管理委员会设在财务处就变得顺理成章和很有必要。公立医院各相关职能部门对预算实行归口管理,各责任中心负责预算的实施。管理组织体系是否健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和实施成功起到只管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起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并让它良好运转,是十分重

要的。

(三)建立完整的预算制度

在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并进行深入了解和论证后,公立医院编制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及相关细则,作为指导预算管理工作的总则性文件。制度中详细说明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目的,实施步骤,实施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预算执行的效果评价,预算执行的考核和激励等。

(四)保证编制预算的准确性

预算编制就是要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保证预算的准确、全面,这些是预算管理的前提。预算在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如下:优化配置资源、考核和激励相关部门、将自身发展与预计发展进行比较、有针对性解决困难和问题,准确的预算为完成这些任务提供了参照尺度。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市场因素定性、管理者的素质、预算组织和方法、激励方案等。

提高预算准确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加强预算管理分析。要根据公立医院目前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预算计划。同时根据各时间段公立医院业务和投资等情况,制定月度预算计划、季度预算计划。在制定预算计划后,要每月定期召开预算专题会议;针对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召开分析会议,分析偏差原因及后期改进措施。由于预算的初次编制工作是基于当时的医院面临的环境和自身情况进行预测的,由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自身管理状况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的有利或不利变化,使得实际的执行情况和预算出现较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对预算进行修正。预算修正需要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且对年度预算的修正不能太多次,所以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对医院进行全面认识,谨慎编制,否则由于修正次数太多,预算的管理效果也失去了意义。

(2)加强整体预算管理目标的分解。年度预算管理是一个医院业务、重大采购、财务等预算的一个综合工程,其目标也是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年度总体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将其分解成子目标,然后分步骤、有针对性的实施。在进行总体预算目标进行分解时,要遵循如下原则。包括:指标与措施的同步进行、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压力助剂传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包括:倒挤的方式、固定比例分配的方式、基数法、因素分析法以及自主申报的方式。

例:XX公立医院总资产2亿元,根据医院确定的总体预算目标,要求今年实现总资产收益率为5%,即今年的净利润要达到1000万元。要实现此业务目标,需要对其进行分解,根据医院科室,需要内科实现毛利1000万元、外科实现毛利600万元、其他科室实现毛利400万元、同时公司财务部和其他后勤部门将总体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控制在1000万元以内。根据公立医院现有的收入结构,收入主要由住院、门诊和药品构成,因此需要将各科室的具体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各相关人员和部门,最终实现公司总体的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的目标。

(五)预算管理要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

现金流是指公立医院通过业务开拓、投融资等活动产生的现金,现金流是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性经营的最重要资源,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将不可设想,因此现金流管理是公立医院的核心。医院的各项活动,如进行药品采购、进行工资、绩效发放、设备采购、日常正常支出、偿还银行本息等都需要现金,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现金流管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金流管理的内容包括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管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管理、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管理,通过上述管理优化医院的现金流结构,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现金预算反映的是公立医院一切的现金活动,是根据财务会计准则,根据本单位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进行汇总管理,确保各项环节实现较好管理。各个预算管理的承担部门应根据自身部门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实现自身部门预算目标的实现,及时组织预算现金收出的收集,合理安排和压缩支出,特别是主要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实现部门预算的平衡。尽最大可能管理好医院的各项现金活动,确保不出现资金链和其他财务风险对公立医院至关重要,是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

(六)严格控制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指的是在预算年度内对本单位资本支出和收入的一种预算。其主要内容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医疗业务收入、科教项目收入收到的现金、其他与投资活动相关的收入和支出。通常包括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 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为了严格控制资本预算,本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或扩建医院时,要根据当前现实环境,要长远规划和考虑,这些预算、投资计划要符合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切忌盲目投资和扩张。资本投资也一定要与自身营业状况和融资能力相匹配,以免出F资金跟不上投资进度的情况,或由于资本支出过大,严重影响公立医院主营业务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应当根据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编制。

三、总结

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对提高公立医院综合竞争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在预算编制阶段,需要完善预算管理的内容,将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考虑进去;在预算执行阶段,应该建立较好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完整的组织架构,确保全面预算的执行是一项以预算管理委员会主导的整个医院共同的目标;在预算管理的方法上,应客观编制预算,严谨执行预算,经常性分析预算和实际执行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更好的服务医院的中长期规划和目标,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其燕.浅析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4):67-67.

[2]刘有翠.关于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4):24-25.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7

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有望从2014年开始寻求解决。

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提出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医改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

启动于2009年的新一轮医疗改革,距今已经5年多了,但看病贵、看病难的矛盾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距离公众对新医改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新医改仍在路上。因此,这份附有具体时间表的《工作任务》,或许能让人嗅到一些改革的新动向和新举措。

医改最为薄弱之处

新医改5年来,老百姓对医改是否成功,是否产生了效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否更容易了,花费是否更少了,医疗保险的报销等是否更便利了等等。实际情况怎样呢?

看病还是很难。2009年以来,一方面,国家投入8700亿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在部分地区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社区可用的药品很少,社区医生缺乏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不断扩张人满为患,医患冲突时有发生。

看病还是很贵。2011年以来我国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达到总人口的90%以上,职工医保缴费和居民医保补贴在不断增加。但个人医疗卫生支出仍占全国总支出的34%以上(应当小于20%),药品占医疗费用的40%以上(国际标准为15%),检查项目和医用耗材占比越来越高。一系列数据显示,确实存在着过度医疗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医院饱受诟病,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无论是看病贵还是看病难,最核心的“药方”,其实都是公立医院改革。当前,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局限于县级医院,其实公众关注更多的还是大医院的改革能否推进。一方面,公立医院资源分配过度集中,例如北京早就是“全国看病中心”;另一方面,基层医院更多精力仍放在搞基建盖房子上,不能满足公众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公立医院改革,至今仍是医改最为薄弱之处。

经历多次的改革尝试后,当前我国医改的核心问题已逐步聚焦到促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上面。当前公立医院仍旧存在着诸如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百姓不满意,就很难谈得上医改的成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上到下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了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八项内容。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八项具体的工作内容,实际上也正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正是以上这些内容的工作在多年来迟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所以百姓对医改工作感受不是那么明显,甚至产生了医改停滞不前的“错觉”。

根据《工作任务》,今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

《工作任务》还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最该着力之处。

这方面,媒体多有报道的“港式医院”经验或许值得借鉴:取消事业编制;不给不负责任、没有追求的庸医提供岗位;给有医德、有医术、有追求的医生提供更好的福利薪酬;对医务人员收回扣、拿红包等实行一票否决零容忍;用预约制让医院不再像车站般拥挤;用先看全科后看专科避免有病乱投医;用全科门诊打包收费,避免大处方、大检查等等。

新医改能够取得多大成效,,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的改革进程。《工作任务》中提出的“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或是全新的开始。

医疗收入难撑公立医院公益性

然而,在现行回归公益性的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正处于合理运营和公益的矛盾困境之中。

上海市委党校金阳撰文表示,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中面临的困境在于:

整体支出水平面临着巨大的刚性增长压力,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财、物”耗费支出,均与医院的医疗业务量有直接的正向关联,伴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以及社会公用事业成本的持续升高,而不可避免出现增长。

而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医疗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新医改政策对药品收入进行了严格限制,随着回归公益性的要求,药品加成率进一步降低,药品收入逐渐减少并有可能取消;财政补助收入水平比例却仍偏小并且严重不足,新医改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总额持续增加,但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财政补助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比例也仅从2009年的5.99%提高到了2011年的8.52%。

依据“结余=收入-支出”这个基本的经济运营等式,医院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医改政策实施后,公立医院收支结余普遍大幅缩减,结余为负的亏损状况时有发生,并有趋于常态的趋势。

困境中的公立医院敏锐地发现:等式中剩下的唯一现行政策没有限制的因素就是医疗收入。随之应运而生的措施就是:提高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分解住院,增加返诊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医疗业务量;大量提供如检查、化验和特需等盈利诊疗项目等。这样,公立医院似乎既保证了自身的持续发展,又满足了现行公益性考核的需求。

但这条现实中的“脱困之路”,对于广大病人群体和医务工作人员来说,公益性回归的效果却大打折扣:大幅提高医务工作强度和劳动时间,严重增加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与负担,由此必然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以检养医”的新问题,严重违背了公益性中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适宜性的要求。

这就迫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完善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一系列政策,公立医院改革并不是简单选择“公益”或者“生存”的道路问题,它涉及到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受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约束,这就注定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改革是逐渐完善、逐步推进的过程。我们须在实践中找到一条引导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的破局之路。

金阳提出的建议是:一、完善公益性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盈利诊疗项目如检查、化验、特需收入的控制指标,增加对短时间内的重复挂号、分解出院、返诊率等情况的监控指标,清除考核盲点,尽快建立一套统一的、可量化的、可以多角度描述和测量的考核体系,进而纠正公立医院违背公益性要求的具体医疗行为。

二、完善财政补偿机制。财政应当出资给予公立医院既可弥补亏损,又不影响其提高效率的积极性的合理补偿。

三、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目前医疗收费标准统一由省、市、自治区物价部门、财政部门会同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医疗收费标准政策性很强、医院只能被动执行。而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远远落后于市场价格的升速,今后应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及时调整。价格政策调整后,针对“看病贵”问题,对价格政策的补偿除了财政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方式就是通过医保对亏损性的服务提供补助,让医疗保险来吸收价格提升带来的费用增长,使患者自己支付的费用水平保持不变。

四、完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应当围绕医院岗位工作量、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病种难易度、科研教学质量、成本和医疗费用控制等核心要素,建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杜绝将药品、检查等收入与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收入分配挂钩,从个人激励方面纠正医务人员的逐利行为,确定医务人员合理的工资薪酬水平,从而进一步控制公立医院人员经费的不正常增长,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公立医院自身发展潜力和实力,为公益性实现奠定内部基础。

期待“中国式办法”破题

在上一轮医改被明确认定“不成功”之后,新医改在启动之初曾经陷入过所谓的“模式”之争,有“英国模式”,有“美国模式”,还有“德国模式”。但无论照搬哪种模式,都不一定符合国情。这次,《工作任务》特别强调“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说明我们接下去要做的,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全新探索。

何谓破解医改难题的“中国式办法”?《工作任务》共分6大方面31项改革任务,总结起来,就是要“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其中约半数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包括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治疗费;简化医生多点执业审批程序,推进医生人事薪酬支付改革和社保社会化。

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工作任务》指出,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启动实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增700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使试点的数量覆盖逾50%县市,覆盖5亿农村人口。同时,会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订有关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今年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

“每干人医疗床位数达到4张,当地公立医院规模不得再扩大。”《工作任务》中明确要求“推进医疗机构规划布局调整”,限制公立医院扩张。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工作任务》提出“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并且明确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

此前,国家医改目标提出,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床位,应达到总量的20%。但因缺乏具体调控标准和支持政策,公立医院,特别是公立大医院不断盖楼扩张。

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认为,政府明确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是好事,但是没有解决社会资本办医,“医生从哪里来”的问题。“社会资本办医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医疗资源的问题。”

他认为现在社会办医最主要的问题是,医生流动不起来。“在现行的体制下,一流的公立医院医生愿去社会办医的医院的情况,并不是很多。”他解释,目前绝大多数医生的身份是体制内的。“无论是刚刚毕业的,还是正在工作的医生,对这个身份比较在意。”因此,他认为,要流动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工作任务》公布后,一如往常,于网络上迅速掀起舆论热议,其中,言辞激烈者不少。一些“拍砖”、“不领情”的声音,让人看到曾经的不成功给百姓带来的失望和不信任感。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醒决策者,百姓受这一难题困扰已久,必须得到解决,而且时间相当紧迫,不能只是修修补补。

本次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公布,列出了具体分工和进度安排的时间表,一些工作将在今年6月底完成,多数则集中在今年12月底,不少任务都有具体量化的数字指标。从承诺到兑现,从设想到落地,一个可操作性更强、紧迫感和压力感更大的改革进程,被晒在公众视线下接受集体检阅,相信会大大挤压、削弱相关部门的某些敷衍与拖延。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技术;内部审计管理;内部审计成效

一、研究背景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2011年十七大提出,“医药卫生体系必须彰显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总体目标”;2012年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保障全民覆盖”;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破除以药养医,在医保支付制度、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从行业自身大背景来看,2006年《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出台,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提出具体要求;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对内部审计实施创造了条件;2010《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内部审计是法人治理、自我改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思路并指明了方向;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提出,“完善审计制度,建立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实行审计全覆盖”,这既是对国家审计的要求,也是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研究现状来看,学术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研究,但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大多是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某一层面上展开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多停留于抽象性的研究层面,以实际案例研究的较少,且多是在内部审计这个单一领域进行研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未能与公立医院的各项内部管理予以有机的结合。虽然这些研究成果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当下,尤其是在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特殊时期,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更缺乏实践结果的验证。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入和贯彻落实,公众的医疗服务需求逐步被放大,快速扩张的公立医院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技术和技能相适应,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管理活动的再管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无形中被施之以重任。更多的现实需要,更多的责任赋予,使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必须以崭新的姿态去满足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那么,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运行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将如何前行?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服务作用,是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以“卫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班”全体学员、卫生行业内部审计协会会员为受访对象,受访对象均为全国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有关领导及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对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建设情况及经济运行情况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问卷发放前后历时6个月(2015年9月—2016年2月),主要通过E-mail的形式,将问卷发至各受访对象,同时要求各受访对象对各项提问及备选项目进行准确理解,如实选择。此次问卷调查涉及我国17个省、2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的100多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共发放调查问卷216份,回收147份,回收率69%。根据既定的调查目的和要求,基于真实和逻辑相关的视角,对回收的147份调查问卷逐一逐项进行了认真的核查。经核查,有效问卷142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7%。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内部审计工作在各级医院中的现实情况,与全国各级的医院总量相匹配,调查结果对研究主题而言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由于各公立医院等级不同,资产规模、人员构成、床位设置、业务总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和在实际工作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单纯审计工作量无法作为公正评价内部审计运行优劣的标准。因此,本次调查问卷共包括六个部分80个具体问题,侧重于以下内容:(1)内部审计组织架构;(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及配备;(3)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执行;(4)内部审计职业发展与后续培训;(5)内部审计工作完成的质量及其保障因素;(6)内部审计行业的未来发展。

三、现实困境———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从整体运行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运行20多年,其重要性及实践效用已被医院领导及广大职工了解、认可和接受,但由于实践本身的缺陷,以及理论研究的滞后,大部分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还不能适应公立医院深化改革的需要。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还存在着盲区,还有6%的受访单位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69%的机构设置现状与94%的目标设置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中,8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本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可见机构独立性并不能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完全权威。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有86%的受访单位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工作重要,但只有9%的人会在年终考核时考虑给审计人员以额外的支持,从这个层面看,目前只是形式上的重视,还不能做到实质性的重视和高度支持。所以,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环境普遍不是很满意(见图1)。

(二)内部审计人员基本情况。从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配备情况来看,每家医院2.6人的平均配备水平,明显低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3.5人的平均配备水平,配备数量不足;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偏重于财务会计(见图2);年龄过多集中于35—45岁,占整个样本总量的61%;工作年限普遍较短,多为三年以内(占样本量的44%),工作经验匮乏。虽然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71%),拥有中高级职称(73%),但与张庆龙(2013)2013年中国内部审计调研报告中的80%以上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内部审计人员门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门槛要求普遍较低,1/3的受访单位对内部审计人员学历没有具体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对知识和技能提升的诉求不高。

(三)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和强有力保障。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完整,部分单位还未制定内部审计章程或制度(10%),70%以上的单位还未制定具有权威性标准的内部审计手册,仅有1/3的单位完全按照内部审计准则执行。上述数据显示,虽有90%的医院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只有88%的医院全部或部分执行,有2%的医院虽制定相关制度但却未执行,说明制度制定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实际就是内部审计监督服务和评价的正确性、公平性、优劣性程度。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事中实施、落实和事后报告、检查。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7%的受访医院建立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明显低于张庆龙(2013)的调研报告中的57%的企业已经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由于长期以来质量控制制度方面的缺失,使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出现多流于形式的局面。调查数据还显示(见表2),43%的受访医院没有开展后续审计,51%的受访医院对被审计对象满意情况没有进行调查,58%的受访医院对签发后审计报告未进行调查,审计事项监督明显不到位,大多数公立医院质控体系建设不完善。

(四)内部审计职业教育及岗位培训情况。《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对内部审计人员有责任接受继续教育以加强和维持其专业能力进行了具体规定。调查数据显示,虽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87%)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但还有部分人员未进行,不具备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职业胜任能力。随着内部审计人员开始从专业人员向管理者转变,其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随之也开始趋向管理,73%的受访者对管理学知识有很大需求,开始追求为医院提供价值增值服务,沟通协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受访者普遍认为是内部审计人员最需要具备和提高的五种技能。(见图3)。另外,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方式和内容的调查发现,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多为短期培训或网络课程培训(见表3),缺乏对长期系统培训的愿望,这和内部审计人员多集中在35—45岁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以财务审计为主(60%以上)的业务技术层面,缺乏对系统性、现实性、前瞻性管理能力层面的培训内容。

(五)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账项审计和制度审计模式上(见表4),主要参与和行使与财务活动紧密相关的事项上(见图4),对涉及管理及决策的事项还没有参与,功能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致使审计范围狭窄,缺乏广度和深度。大部分受访者(90%)认为内部审计在促进医院发展中的首要作用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把参与医院内控建设列在内部审计职责的第一位。但从受访各单位的工作成效来看,内部控制审计评价项目占全年审计项目的比例还不足7%(见下页表5),说明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明显相脱节。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61%的受访单位未利用计算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见,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从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情况来看,内部审计部门均以短期计划为主(60%),缺乏长期的工作计划和发展战略,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还很淡薄,战略思维方式还未形成。75%的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工作质量评价不高,认为领导者重视程度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并且监督机制的设置及有效发挥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起保障作用(见图5)。内部审计客观性整体评价不高,审计效果由审计人员自行评估被认为是影响其客观性的首要因素,治理环境对内部审计效用起到关键作用(见图6)。

四、解决路径

(一)以医院发展需求为主线,完善内部组织架构,推行总审计师制度。随着全民医保、医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迅速扩张,业务呈井喷式发展,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广度与深度,公立医院应转变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理解,彻底改变审计就是“查人、治人、整人”的惯性思维和错误意识,根据单位规模、人数和科室设置,按需适度、科学合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应以单位职工总数的0.5%进行配置,优化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年龄三结构,打造全面、务实、创新的复合性审计团队,积极推行公立医院总审计师制度,对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给予最大程度的保障。

(二)围绕审计绩效提升,构建和谐审计环境,凸显内部审计独立特性。内部审计部门不是单纯的进行事后检查监督,应不断优化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影响力,从源头去发现问题、把控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临床科室的提绩、增效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建设性的意见,树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与地位,找准目标定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协调和应变能力,既要顾及被审部门的现实感受,又要关注被审部门的内在需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定力,凸显内部审计独立特性,以事实说话,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下进行客观审计,确保审计结果反映的客观事实性。

(三)建立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内部审计服务的价值增值。以分工制衡、沟通协调、提高效率为宗旨,建立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纪检监察、审计纠风全员参与,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能力为目标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前提下,内部审计部门应更新观念,延伸触角,积极配合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对重大资金、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医疗行业九不准要求关键点开展专项审计,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防腐、流程再造和监督服务价值,助推医院廉政防控体系的构建,促进医院作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价值增值。

(四)落实内部审计建议,优化内部审计资源,规范内部审计运行机制。明晰审计建议督促整改主体必须是独立于内部审计部门或被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第三方,消除被审对象的抵触心理,用积极的心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落实,考量内部审计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杜绝审计过程中不良行为的出现,积极倡导主审负责制。根据医院总体发展需要,制定中长期审计计划,对纷繁琐碎的审计项目,通过仔细甄别和归类,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分类分步实施,逐步发展审计外包和有重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解决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的现实缺陷。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9

着眼“统筹、协调、高效”运行。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统筹管理新体制

设立县医疗管理委员会和县医疗监事会。为了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宏观管理。在实行卫生行政部门行业监管的同时。由县医疗管理委员会、县医疗事业监事会负责对全县公立医疗机构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决策的审议和医疗经营服务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强化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宏观管理力度。

组建县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为了提高提升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利用效率,开展对全县公立医疗资源的统筹管理与协调服务,建立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的统筹调配制度和财务委派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公立医疗机构“管办分离”。去年,县医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已先后开展了卫技人员人事方案调研、新进卫技人员轮训、县级卫技人员下基层、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实施和督查等工作,并着手建立对县社区卫生总院的财务委派、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监管和绩效评估考核制度。

组建县社区卫生总院。负责全县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的统一监管,促进县乡村卫技人员的有序流动和技术设备的统筹共享,形成紧密的县乡医疗联合体,探索“县院带乡院”的有效实现形式,提升乡村两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去年,县社区卫生总院组建成立,挂靠县中医院,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将乡镇卫生院人、财、物交县社区卫生总院管理,派工作人员常驻县卫生总院进行衔接、协助和指导。县社区卫生总院及时成立基层医疗业务指导科室,深入基层调研摸底,完善卫生院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清产盘点、人员培训等工作。

立足“基层、基本、基础”三个重点,建立县乡村一体化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着力提升县级龙头医院服务水平。一是整合县级医疗资源。针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同质化发展、医疗资源浪费、病源竞争激烈等问题,去年对两家县级医院实施以学科为主的优化整合,引导县人民医院以做强做精综合性龙头医院为目标,侧重发展西医优势学科,着重提高危急重症、疑难杂症的救治能力;县中医院以做专做特县级中医医院为目标,侧重发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特色优势学科,着重提高慢性病、常见病医疗服务能力,走优势互补、差异发展道路。首期整合工作已全面完成,人员、设施设备转移到位。二是加强与省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两家县级医院继续强化与浙医二院、浙医一院的友好协作关系,开通可视远程会诊平台。开展网络医疗服务,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浙医一院业务骨干长期派驻县中医院,对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浙江省中医院初步确定对县中医院进行以中医专科为重点的对口扶持,协助制订了全县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县人民医院的综合性及侧重危急重病人救治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技术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有效增强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落实乡镇卫生院“三定”(定性、定编、定补助)工作,确定各乡镇卫生院为社会公益类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完善和落实新医改后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政策,切实保障其建设开展所必需的人员、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经费。着手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政府部门对县社区卫生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对卫技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二是加快推进10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和新建工程,加快乡镇卫生院向标准化、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

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一是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对现有18所乡镇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扩建,并布局新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全县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旅游景区共计设置4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20分钟就医圈覆盖到中心村的目标。二是加强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出台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方案,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以行业管理、收编建站、一体化运行等多种形式。将96个个私性质的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筹管理。三是延伸驻村责任医生制度。出台《遂昌县驻村责任医生服务点工作机制实施意见(试行)》,在交通不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20分钟步行圈难以覆盖到的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设置了180个驻村医生服务点,由社区责任医生每月定期到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抓住“人才、技术、信息、服务”四个核心。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统筹运行新机制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链。一是由县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对全县卫技人员实行人事制、全员聘用制和职称评聘分开制。变单位人为行业人,逐步建立现代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二是实施卫技人员县乡柔性流动制度。除特需人才,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先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轮训,两年后统筹调配到各乡镇卫生院工作;推动建立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定期下派卫技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服务制度,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之前,须到基层服务。深入开展“双百”活动(百名医生下基层和百名基层医生轮训),力争用4年时间,选派不少于100名县级卫技人员下基层,同时使全县乡镇卫生院所有45岁以下、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医技人员得到不少于6个月的轮训学习,促进卫技人员在县乡村之间通过正常轮转、下派挂职、进修培训、竞争上岗等方式实现合理流动。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技术链,一是根据两家县级医院学科优势和功能定位,利用县医管中心的统筹协调平台及县社区卫生总院的统筹运行机制,建立基层医疗业务指导体系,构建县乡村医疗技术链,与原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纵向的业务指导链。二是制订实施卫技人员素质提升行动三年规划,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对基层在职卫生管理人员和各类卫技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大培训,突出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三是建立网络视频教育制度。县社区卫生总院在每周通过网

络视频对乡镇卫技人员开展教学培训,目前初步形成了常态化、持续化的运转机制。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链。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建立健全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和城乡居民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等,建立并推广电子病历和就诊“一卡通”系统,逐步实现卫生信息的统一高效、互通共享,推动县乡村医疗资源的统筹利用。目前,已整合建立县“120”急救指挥中心,网络光纤、远程会诊和视频教育系统网络已布点到各乡镇卫生院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已启动,基层医疗机构新农医实时结报系统基本建设完成。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链。利用县乡村医疗统筹体制,依托信息技术平台,落实病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制度。实行病人在县级医院与省市级医院之间、县级医疗机构之间、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之间、乡镇卫生院与村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和会诊制度,确保患者从就诊――诊断――住院――康复,都能得到不间断的服务。同时合理拉开不同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障报销比例,积极引导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从而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有效衔接。

按照“公平、可及、有效”要求,建立县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制度

率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今年2月25日起,全县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并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集中配送和统一组织结算。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实施基本药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需的经费,由财政负责保障,实行绩效考核。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平均药价下降近50%,病人纷纷从私人诊所诊治、自行购药等方式转到乡镇卫生院就诊,农村居民就医费用明显降低,群众满意率迅速提升。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领导、卫生牵头、乡镇筹资、社保理财、财政监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全县参合率从2004年75.74%提高至2010年的97.60%,连续7年位居丽水各县(市、区)前列。2010年度新农合年人均筹资额度提高到185元,其中政府补助135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40%-70%,年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医药费用报销20%,同时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我县的新农合参合水平已经达到省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0

   工作总结

    

   在这充满收获的季节里,我院纪委度过了充满胜利的XX年,今年的廉政建设工作,在集团公司纪检监察机关和院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党的十六大和中纪委、省纪委、公司纪委有关廉政建设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煤炭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公司下达的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廉政建设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加强反腐败斗争和执法效能监察,严格规范领导干部行为,切实搞好反腐败抓源头工作,认真进行内部价审,不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认真履行纪检部门的保驾护航的工作职责,有力促进了医院三个文明建设。截止到目前,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廉政建设工作目标。现将对XX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确立

   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把责任制工作与反腐败三项任务紧密结合进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落实。一是进一步强化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医疗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双重领导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列入了党政领导班子议事日程,使之与业务工作一样,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党风廉政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了院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年初党委牛书记与各科室负责人签定了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目标分解到人,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三是加强了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院纪委监察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了月抽查、季小结、半年考核制度,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档次进行综合评定,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记入个人档案,并给以相应奖惩。从而使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经常化。四是及时通报情况,接受群众监督。院党政每季度向医院全体党员干部通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征求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植根于基层和广大群众之中。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深入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党风廉政自律工作的重点,着力抓巩固、抓深入、抓提高。一是经常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和公司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增强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要求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五条、八不准”,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和省委《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十二条规定》等要求,尤其是要教育管理好家庭成员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方面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个人的素质修养,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防止发生违法乱纪和不廉洁行为。使领导干部在为廉政建设的模范,成为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模范。二是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每个班子成员都按照廉洁自律规定认真对照检查。三是制定下发了《总医院XX年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安排意见》,对领导干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了严格规范。四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问题的通知》和《于加强国庆期间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的通知》,要求领导干部按照规定,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不收受有价证券,不收受贵重礼品,不用公款吃喝,不用公车旅游。清清白白为官,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五是健全了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并采取自查自纠与相互监督相结合、群众举报和纪检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六是加大了监督力度和按照全省医院管理年的要求,院纪委设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举报监督箱和医疗价格收费投诉箱,特设立了价格投诉的电话和地点,做到每月开箱一次,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欢迎群众各种形式的举报。

   三、加强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查力工作,维护了医院良好形象和大局稳定

   按照全省医院管理年的要求,医院纪检监察科制定了新的总医院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和医务人员违法违规制度。共按待和接受群众来信来访9人次,都是有关医德医风方面和医疗纠纷问题。对群众的每封来信,我们都能做到及时调查,认真核实,妥善解决。对每次来访的群众,都能做到热情接待,详细记录,认真调查了解,尽快处理,及时答复。对反映的问题有失实误解之处,也都能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转化和解释工作,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比较尖锐及时上报领导,办结率100%。

   四、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廉政意识

   今年以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廉政意识,今年以来,我们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利用院务会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的学习作为医院中心组和各支部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加强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共3页,当前第1页1

       五、加强了纠风和执法执纪、效能监察工作,促进了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1、制定下发了《总医院XX“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安排意见》和《总医院XX年效能监察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2、对社区科黎阳社区和四中社区的撤消进行了审计和验收。

   3、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制定了《总医院重点工作及医疗经营指标督查考核奖惩办法》,每月的九日前向集团公司纪委汇报考核情况。

   3、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机制,根据院务会的统一安排,决定对院领导班子成员岗位和医疗目标责任管理制实行百分考核,纪委根据要求制定了考核标准。

       4、坚持每周到临床科室,对业务科室收受红包等医德医风和价格纠纷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就地解决。

   5、全市卫生系统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我院成立了由院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院副职领导和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总医院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设综合组、

整规监督组、案件组,具体负责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各项日常工作。层层健全机构,全院形成了分级管理、条块结合、职权明晰的工作网络,切实加强领导,为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6、组织开展了山城检察院反贪局局长赫连扬杰的专题讲课,对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医药购销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概括做了简介,尤其对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特点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列举了近十起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并对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讲解,让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增强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和廉洁从业的意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商业贿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六、建章立制,狠抓源头,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1、为了规范医院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维护医院的形象,使广大患者能够放心地来我院就医,成立了总医院医疗服务纠风领导小组,组织每位医疗、护理人员填写了个人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登记表和个人对待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的态度,健全了医院的监督机制。

   2、认真组织各级广大党员干部党政法规教育、并结合实际,学习了集团公司下发的《安全知识问答》,开展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的知识答卷,据统计;这次发放试卷436份,回收率100%,经集团公司统一组织抽奖我院获得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的好成绩。通过答卷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3、对全院干部职工进行了三级服务承诺工作的再部署、再动员。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由单位向社会作出了承诺,科室向医院作出了承诺,个人向科室作出了承诺,组织人员进行了讨论,熟知承诺内容,存人了廉洁自率档案。

   4、按照市卫生局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承诺的具体要求,总医院纪委根据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组织,把鹤壁市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廉政廉医承诺登记表发放到个人手里,对照XX年到XX年以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填写,据统计;全院发放登记表216份,回收率100%,把此表项装入了医务人员个人廉医档案作为永久保存,如有违纪现象发生,将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

   5、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我院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卫生局和集团公司领导的号召,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新的进展,据统计,这次活动中,共有医务人员85人上缴的55450元,

   6、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的号召,着手准备和制定了我院的廉政文化,把以前实施的制度和职责从新的进行了规范,加强了各项制度落实。

       7、对各种大型医疗设备、各种建筑工程项目实行纪检监察人员参与招标;对药品、器械、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采购到关口前移。据统计,XX年随药械科、总务科外出购物12次,全年共为医院节约资金30万余元,对招标各种医疗器械、科室设备共计9次,设备招标采购金额约2434600元,对工程、零修、采购外加工等审计共计29次,以市场定额相比共节约资金1301220.17元。

       在公司纪委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今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见到了明显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不少缺点和不足,在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上、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都还存在着不少差距,还难以达到上级的要求,难以达到群众的满意。在市场调查行情上还有待提高,应该多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为医院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公司纪委工作重点,结合医院实际,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反腐败,抓源头”为重点,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内审、价审监督,以优质的纪检监察价审工作成绩,圆满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和指标,促进和保证医院各项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共3页,当前第2页2

    

    

                              总医院纪委审计科

                               XX年十二月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1

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县人民医院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年最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县人民医院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年最新1__年我院紧密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__年的卫生工作要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 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人民满意医院为目标,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我院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升执行力,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1、为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激发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医院管理法律、法规、核心制度等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完善下发了《医疗质量考核方案及考核细则》、《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医院奖惩制度》、《各科室目标考核细则》等医院管理制度,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各科室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把制度落到实处,使医院管理工作真正制度化和规范化。

2、坚持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断提升医院执行力。

医院坚持每周一召开由中层干部参加的院周会制度,业务科室坚持每天晨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医院、科室的工作要求。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质控院感科坚持每月经常下科室,定期和不定期对医德医风、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医护质量、病历质量等进行督促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每月对检查情况汇总打分、评比,对工作突出的科室落实奖励。坚持院总值班每天不定时下科室查房,督查工作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经过努力,医院执行力有了很大提升。

3、坚持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民主化,院务会深思熟虑工作,尽力化解各种矛盾,医院的和谐氛围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改变服务理念,提升病人满意度。

医院利用职工大会、院周会、科朝会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全体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人文关怀,践行“五心”服务,牢记职责和责任,真正把 “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为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定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广泛征求住院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每月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总结。通过教育和监管,职工的职业道德有了明显的改进,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年病员满意度均>95%。

三、坚持院务公开,透明管理。

医院的重大事项、医疗收入、重大人事任免等均向全院职工公示。药品价格、医疗收费项目、医保政策及参保人员医保报账均向社会和患者进行公示。各科室专业技术人员上墙公示,广泛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加强科室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管理,简化门诊诊疗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急救预案,组织急救演练,加强急救人员专业培训、加强急救车、急救箱的管理、强化现场急救处置能力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全年急诊科共出诊?次,其中?出诊?次,接回病人?人次,转诊?人次,处理突发事件?次,圆满完成各种指令性任务?次,参加大型事故急诊抢救?次,急救工作有了明显改观。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医疗技术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医院对人才建设很重视,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继续开展教育学习,全院共?人参加,开展华西远程教育,组织听课?次,共?人次参加。今年派?名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名医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组织“三基三严”理论培训考核两次,医疗、药剂人员共?人参加,合格率?%。

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护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改变排班模式,在个临床科室实行APN排班模式,更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更方便病人,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实行护士分层次使用,初步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制定了护士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成立护士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合理配置各科护士。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重视护理骨干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重点科室的督查力度,对输血护理记录单、体温单进行了改进,规范了急诊科出诊记录。5.12国际护士节,组织全院护理知识竞赛。今年护理部组织理论知识讲座?次,护理操作培训?次,参加人员达到?人次。选派?名护士到华西进修半年,?名护士到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个月。通过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及“三基、三严”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及业务水平。

七、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圆满完成

今年年初,为了切实推进整体迁建工程进度,尽快完成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整体迁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按实施方案和具体时间安排,有效推进迁建工作,整个工程项目在自治县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医院工程进度明显加快,于20_年12月10日通过综合验收。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以确保搬迁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20_年12月20日医院开始正式搬迁,经过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于20_年12月23日全部顺利搬迁完成,从12月22日18时起至今,医院已能基本正常运行,面对搬迁后繁杂的工作,全体医务人员精诚团结、共同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度的集体意识,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有条不紊开展工作,保证病员安全,杜绝医疗安全事件发生。

八、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今年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全面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方针政策,进行了绩效改革,继续实施党务院务公开,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继续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我院现有药品供应目录配备基本药物品种占?%,并按要求进行网上采购,符合规定要求,做到了合理诊疗,控制费用。继续开展临床路径,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覆盖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派驻卫生职业技术人员?人,继续开展临床路径。

九、规范院感管理工作

医院及时调整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门诊感染管理小组人员,更新了科室院感小组工作手册内容,定期召开会议,持续质量改进。修改和完善了院感突发事件以及职业暴露等应急预案,重新修订了医院重点科室的院感质量考核制度。

县人民医院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年最新2我院按照上级关于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__并建立长效机制,自觉将卫生行风政风建设工作贯穿于专项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院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协调

在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设立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办公室,由办公室具体负责医院治理商业__工作具体事宜。

二、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一)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为了做好治理商业反腐专项工作,我院专门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方面有关文件和材料,制定了《县人民医院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实施细则》,并与科室负责人签订廉洁行医责任书。认真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医院实际先后开展了学习医疗卫生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活动,为深入开展治理商反腐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抓好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查处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和新闻媒体披露的大案要案,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医务人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依法执业和自觉抵制商业__的良好风气。

三、建章立制,保障实施

(一)向院内外重新公布了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公开廉政账户,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认真贯彻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全部药品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医疗器械全部按规定参加政府集中招标采购。

(三)健全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促进合理用药,规范化全院用药计划,结合抗菌药专项治理工作,对全院抗生素使用进行自纠自查,并定期统计上报。

(四)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规范医疗收费行为。从9月份开始严格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工作,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

(五)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与治理医药购销和服务中不正之风有机结合。继续在全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努力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确保医院管理年活动各项目标的实现。

四、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

(一)聘请民评代表和廉政监督员,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对医院的意见、建议,及时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归纳加以整改。同时还不定期向病人和社会人员发放医院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医德医风监督卡以便及时发现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医德医风监督卡反馈率100%,患者满意度98%。

(二)抓好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特别强化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范,提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意识,加强病历和处方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基础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五、完善院务公开制度

我院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对外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对内向职工公开医院重大决策事项、经营管理情况、人事管理情况、药品器械采购等。为畅通信访渠道,还设立了专门投诉电话、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医院依法执业,诚实执业。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院要继续把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作为我院日常工作的重点,明确部门职责,加大工作力度,注重源头治理,切实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长效机制,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县人民医院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年最新3医院于20__年3月28日完成整体搬迁后,领导班子一直高度重视新医院的安全生产工作和老医院的安全稳定问题,为切实履行消防工作职责,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确保火灾形势基本平稳,保证医院安全生产,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云南省消防条例》和年初我院与县人民政府签定的《20__年度__县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各项工作,确保了20__年度医院消防平稳、安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防火组织

医院实施整体搬迁后,由于周边市政设施尚未完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新医院的消防及安全生产工作和老医院的消防、安全稳定问题,在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明确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各科室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员,明确职责;成立义务消防队,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分析会,检查部署消防安全工作,安排专人按规范要求管理消防安全档案。

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一) 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明确科室消防安全管理员,逐级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完善。

三、开展防火安全检查

一是由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定期对各科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和全院消防设备、设施、供水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在重大节日前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由医院防火管理员每天对全院消防重要设施运行情况及医院防火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对存在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采取措施处理;三是由科室消防安全管理员每天对本科室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指示标记等进行巡查,做好记录。

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全员消防安全意识

树立教育为本、增强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安全知识、认识和观念。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事关病人、员工生命和医院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文化知识和消防安全防范技能, 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制度的责任化理念,举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使全体员工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既懂得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又能做到实际操作消防器材,会报警,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年开展新招聘人员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一次,参加人员49人。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应急状态良好

我院于20__年实施医院整体搬迁建设中,严格按消防规范建设消防防火系统,设置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消防安全管理员经常对消防设施进行巡查,医院对发生故障的设施进行及时维护。20__年共投入资金约20万元,确保了消防安全,年内无火灾事故发生。

六、加强档案和户籍化管理

对医院消防档案和消防“户籍化”确定了专人管理。

七、存在问题

尚未聘请消防设施维保单位,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即使能及时发现问题也缺乏一定的能力维修。

八、下部工作打算

加强消防管理,明确职责,落实奖惩制度。

县人民医院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年最新4从行勤党支部成立至今已近三个月了,我很荣兴当选该支部书记,这是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与此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行勤党支部的特点是:

1、所辖科室多为职能科室,职工以领导、监督管理者居多,可以说是医院承上启下的枢纽。

2、党员文化程度、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平均年龄在岁以上较大,35岁以下年轻职工较少(仅有1人),不能及时为组织输注新鲜血液,党员队伍建设难度较大,

3、行勤党支部所辖科室直接服务对象为职工,间接服务对象为患者,是一线科室的后勤保障部门,本支部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间接决定着患者的满意度。

所以,结合本支部科室的工作特点,行勤党支部围绕党总支行风建设方案,为更好的规范管理、服务一线,对前一阶段行风建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明确创建目标:

围绕临床工作,规范管理和服务工作流程,履行岗位职责。

二、制定党员考核细则和行风调查问卷

行勤党支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不定期深入临床一线下发调查问卷及口头交谈的形式,了解一线职工对各职能科室或职工的满意度。

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监督:

1、礼貌接待,文明用语,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不推诿、刁难患者和医务人员,耐心解答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2、身穿工作服,规范佩带胸卡,言行规范,仪容仪表整洁。

3、履行管理、服务职能和职责,工作积极主动,办事公道,工作效率高,作风正派。

4、经常了解情况,后勤服务坚持下送、下修、下收制度,保证物资供应,有效及时解决医疗与其它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临床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收集反馈信息

上半年,行勤党支部共下发行勤科室职工满意度调查问卷20份,群众反映较好,职工满意度达96%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

部分人员工作时间着便装,不佩带胸卡,时有出口不逊,生、冷、硬、顶、推现象。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建立健全支部管理制度,针对上述问题加大内部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医院职业道德考评制度和奖惩条例,经常对本支部的行风建设情况进行自查。廉洁自律,规范行业作风,逐步形成人人参与,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探索行风治理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规范本支部职工的行业作风

县人民医院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年最新5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清洁卫生是消毒、隔离和灭菌的基础和前提,是控制院内感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卫生工作在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预防保健科的督促和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卫生工作计划,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科内各区域基本做到清洁、卫生、安静、安全、整齐。

现将本年度清洁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由护士长负责科室清洁卫生的安排和检查,加强卫生宣传,调动全科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将科室卫生工作区域责任到人,保持各自所负责的区域的清洁卫生。科室工作人员都能自觉维护并保持各区域的清洁、有序、整齐。

二、科室将进入手术区的洗手衣、隔离衣、隔离鞋等进行了规范清洗消毒和放置,改变了以往手术衣、手术鞋乱堆、乱扔现象,不仅保持了手术室内的干净整洁,而且有效消除了引起切口感染的隐患。

三、手术室实行5S管理和目视管理。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各区域物品规范放置,各类物品保持清洁整齐,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四、每台手术开始前后,都要进行手术间平面、地面的湿式清洁,手术中也要保持干净、整洁,医疗垃圾放黄色垃圾袋,针头、刀片放利器盒,要求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五、每班交班前均应打扫卫生,保持清洁、干净、整齐,做到上班不清,下班不接,每周星期五彻底大扫除一次,接受医院和预防保健科的检查,有不足的地方及时指出,科室人员及时改正和完善,为病人有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创造了条件。

六、对手术病人及家属,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向其进行卫生宣教,比如:手术室禁止吸烟,不准高声喧哗,不能乱扔垃圾等,并监督管理,保持手术环境清洁、整齐、安静、舒适。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2

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精神,今天的全省医改工作会议。总结我省前一阶段医改工作,对全省医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借此机会,向长期工作在全省医疗系统的全体医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刚才,同志总结了省医改工作情况,对今年医改工作进行了安排安排,并代表省政府与各市签订了年医改工作目标责任书》卫生部医管司副司长同志也作了重要讲话,都赞成。会上惩处了年度医改工作先进市县和全省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把我省的医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继续为全国医改探索经验。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推进医改工作的坚定性和主动性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活动,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去年月日,总书记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总理多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医改工作。副总理亲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并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医改工作,上个月主持召开了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并作出重要指示。可以说,对这次医改,中央决心之大、政策出台之密集、采取措施之有力、社会关注程度之高,都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医改工作进展情况。一年多来,我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紧紧围绕五项重点任务,扎实工作,精心实施,推进有序。总体来看,我省医改工作方向明确、思路正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医改工作的攻坚之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工作的坚定性和主动性,继续推进全省医改工作不断深入。

第一,要深刻认识推进医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健康属于生理和安全需求的范畴,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医改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富民强省。深化医改是富民强省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基础,是切实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第二,要深刻认识推进医改深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医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构建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这不仅有利于群众的健康,还能缓解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居民群众的消费信心,有利于扩内需、转方式、促发展。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关系国家和民族根本。“十一五”期间,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迈入了万亿元的俱乐部,上升到全国第17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居民的收入大幅度提升,又对医疗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到“十二五”末我省要进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这个期间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医疗和健康问题,对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以及医疗卫生需求将会有更多的期待。但是,我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的格局没有变,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比较低。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来看,我省正处于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须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注重科学发展,注重协调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能够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消除了后顾之忧,也就是说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扩大了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也会带动医药卫生领域投资的增长。而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要深刻认识深化医改是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越是快速发展,我们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越要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特别是政府职能要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医药卫生就是最大的公共产品,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凸显了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医药卫生服务这一公共产品送到千家万户,就是要使政府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提高政府公共产品的保障能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把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社会提供,实现全民医保,公立医院改革中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有效做法,就是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必将推动政府在教育、住房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创新。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中低收入群众,实际上也是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再调整,十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

第四,要深刻认识推进医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不断深入推进医改,既是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水平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一项基本职责,更是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年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但是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受到影响的利益主体逐步增多,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暴露,利益格局的调整难度不断加大,医改的复杂性和困难又进一步凸现。如医务人员总量不足,基层卫生人员缺乏,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大胆的探索,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与公平正义的均等化服务进行有机结合,不断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群众十分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终才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要认真分析医改难的症结所在,把长期纠结难缠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全力以赴把医改工作推向深入,坚决兑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做出的郑重承诺。我省已经进行大胆探索试点,做了很多有力的工作,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全力推进今年的各项医改工作

今年的医改工作,承前启后,十分关键,基本思路是:

一是保基本。保基本是政府的主要责任。政府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允许的前提下,让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医药卫生制度的广覆盖,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并可持续长期运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要适当提高政府补助的标准、报销的比例。我们省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不但政府大量投入,而且通过企业赞助设立基金的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加以保证。对于非基本的医药卫生服务,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是强基层。就是要全面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形成有效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平台和网络。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验看,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在基层,既可以方便群众看病治病,也能够有效控制医药的费用,基层工作不扎实,改革推进的难度就很大,一定要把强基层放在优先位置,做好基层项目建设,把更多物力、财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

三是建机制。就是要建立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的体制机制。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健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形成公立医院协作、运行和竞争机制,建立医改资金筹措机制等等。各级和有关部门都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纪律与约束的关系,找准工作切入点,大胆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尽快建立有利于增加服务、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对市以上的医院也要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提高其诊治疑难杂病的能力。

医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基本思路,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今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重点:

一要推进五项任务。按照国家和我省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我省医改主要任务共分五项重点10个大类、67项具体工作任务。这些具体工作指标中有的是医改启动以来就已经部署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有的是要新调整、新增加的项目,需要在今年启动实施;还有的是我省结合自身工作进展,开展的探索性工作。各市各部门要依据自身任务,明确工作重点,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抓好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全民基本医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要落实目标责任。刚才省政府与各市签订了责任书,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医改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形成政府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各市要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包干负责制。牵头部门对所牵头任务的完成情况负总责,要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地,制定进度计划,加强督促指导,配合部门要大力支持牵头部门工作,并完成分解到的具体任务。各级政府要把任务的实施进度细化到每个月,做到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

三要勇于创新工作。由于我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上已经确定的原则,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在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和留用、提高基层医疗人员业务素质和待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积极尝试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新办法。要鼓励各类医院、各级部门不等不靠,大胆实践,总结完善。省医改办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当前医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共性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那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的问题,及时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制定好的办法来系统性地加以指导。

三、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顺利完成今年各项医改任务

深化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充满期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勇往直前,确保顺利完成好各项改革任务。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互动协调。各级政府医改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进一步加强医改办的工作力量,切实保障医改工作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深入性。各市县政府要尽快设立医改专职机构,组建医改专职队伍,不断提高其统筹协调医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卫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物价、药监等部门,要坚持医改工作“一盘棋”思想,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尽快建立健全医改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统筹利用国家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各级财政投入,确保卫生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要积极向上汇报衔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争取国家的差异性政策支持。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方式。要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对医改资金的审计监督和对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的力度。

三是及时评估,强化信息报送。医改信息不仅是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和依据,还关系到国务院医改办对我省医改工作进展的准确判断和在全国的整体排序,直接影响到国家医改以奖代补资金的拨付。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要求做好医改信息的月报、季报工作,要及时将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典型经验、进展形势等相关信息上报省医改办,省医改办要定期进行公布,通报表扬典型,追究问责后进。近期要高度重视国家医改中期评估活动,全力做好评估所需信息的上报工作。

四是理顺机制,强化医患和谐。广大医务人员是推进医改的主力军。各级政府要切实关心和爱护医务人员,广泛听取医务人员对医改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激励机制,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要倡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务人员执业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凝聚推进医改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各方参与推动医改的积极性。

五是营造氛围,强化舆论宣传。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既要广泛宣传医改的方针政策,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又要科学引导社会预期,消除群众疑虑,增强群众信心,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更加理解、支持、参与医改。要及时公布医改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点子,主动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我省很多县区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希望新闻媒体要关心支持各个地方医改工作的大胆创新。

同志们,做好医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迎难而上,把这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好,为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则

这次会议是一次规模比较大、规格比较高的会议,因为医改是一项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大家都知道,医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又是一个最大的民生问题,而且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是在实践中用试点的方法不断向前推进。国家对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要求从年开始到今年要基本完成。三年来,国务院每年都将年度任务专门分解下达,年提出了10个大类、3项具体工作任务,年提出了10个大类、60项具体工作任务,今年提出了10个大类、67项具体工作任务。从国家这三年的部署来看,每年都在不断地深化和细化医改工作,今年更是攻坚之年。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的医改进展情况,二是今年医改的主要任务。后面,娄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共同抓好贯彻落实。

一、的医改进展情况

我省的医改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推动下,在卫生部的指导下,经历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分层次、从下向上推进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围绕着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总体目标,本着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两年多来,我省的医改在基层具体做了六件事情,也可以称为第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制度、框架和内容的完善。

一是完成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近两年多来,我们对全省近三万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做到了“七个统一”,并选定了村医,提高了村医的报酬,去年从每月60元—120元增加到每月00元,今年还要提高到每月00元,也就是说村医的补助今年将不少于1万元。同时,全面提高了村卫生室的业务水平,增加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基本实现了“疫情有人报、防病有人管、小病有人治、大病有人送”。

二是推进了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对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了财政全额拨款,用国债资金基本改造了所有业务用房,更新和配备了医疗设备。到去年年底,全面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做到了“院长全县统一竞选、公开竞争,工作人员全部聘用、能进能出,收入分配按岗计酬、能高能低”,初步建立了一套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积极性的乡镇卫生院管理新机制。

三是全面实施了药品“三统一”。我们在全省乡镇、村和社区医疗机构中全面实施了药品“三统一”,做到了“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到去年年底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极大地降低了药费。两次集中采购的结果,中标品规零售价格与国家零售指导价和政府限价相比,平均降幅为4614%和084%。今年药品“三统一”将进一步向县级延伸,但县级暂不实行零差率。

四是实施了“人才强乡”工程。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实施“基层万名医生培训项目”。从去年月开始全面启动,准备用年的时间在第四军医大学等五所医学院,为每个乡镇和社区脱产一年培训名(其中1名中医),共计1万名基层全科医生,每人省财政补助1万元,共计投资1亿元;今年开始对县一级培训,在三甲以上医院培训一年,每个县培训10名,每人补助两万元,也准备用年的时间,为每个县培养0名医务人员,包括中医、口腔和妇幼专业;今年还要选三所医学院作为培养全科医生的基地,实行定向培养。前面两项是培训,后面一项是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老百姓“看病难”主要是没有好的医生,所以才舍近求远去看病,我们培养医生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全面推行了县镇两级医疗机构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从体制上解决医生能上得来、下得去,整体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短缺问题,进一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五是加快实施了“安心工程”。从去年开始解决乡镇医务人员有地方住、有地方吃、有地方洗澡和冬天取暖的问题,使乡镇医务人员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0%的乡镇卫生院要完成这个任务。

六是医疗保障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我省的农民、城镇居民(包括学生儿童)、职工全部纳入了医保范围,从政策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去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城镇居民的医保补助实现了统一标准,达到了每人每年120元,今年要提高到200元;去年在乡村、社区的门诊量已占到总门诊量的0%,在统筹区域内的报销比例占到了医疗总费用的60%,今年还要提高报销比例,达到70%;去年全省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达到了21元(全国平均是17元),我们做到了城市和农村一个标准,都是21元,今年还要提高到人均2元,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二、今年医改的任务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今年的医改任务,全国医改会议已经明确,国务院办公厅也专门下发了“8号文件”。我把这个文件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要全面完成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也就是10大类67项具体工作今年要全部完成。

今天,我省开这么大规模的会,就是要进一步动员起来,实行上下联动,一定要完成好这些任务。为落实好国家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月日赵省长专门主持召开了省医改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定了我省医改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意见。这个意见也就是我省今年医改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已经印发给大家,并用签订责任书的办法来推动抓好落实。

今天,我着重讲一讲公立医院改革的事。医改有两大难题:一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二是公立医院的改革。我们已经用药品“三统一”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

去年底以前,我们在基层医改做了六件事情,基本实现了“三个目的”:一是预防在基层,二是小病不出乡,三是强基层。但是还有两个问题在这个层次不能完全解决:一是治大病,二是保基本,这两个问题必须依靠县一级来解决。如果乡镇解决了0%的住院病人,县上再解决40%,县乡两级加起来就能解决0%的住院病人,这就能从医疗上实现“保基本”。我们去年在宝鸡市进行了试点,宝鸡市县乡两级解决了80%的住院病人,太白县达到了0%。如果县乡两级能解决0%,那就剩下10%的住院病人了,而这10%主要是难病、重病、杂病,县里也解决不了,必须再上一个层次,由三甲医院来解决。所以,现在来看,第二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改县、强县,改县和强县显得非常重要。这个重要性,陈竺部长讲得很透彻。今年春节前,腊月二十九,陈竺部长在榆林府谷调研时说:县医院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县医院是我们国家广大农村区域的医疗中心,是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又是公立医院系统最贴近人民群众的部分。县级医院覆盖了全国大概九亿多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0%,公立医院改革如果在县级医院迈出重大一步的话,医改就大有希望。所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我省医改进行到今天必须走的路,是整个医改向前推进的必经阶段,是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今年的攻坚任务。

医改主要有三句话,叫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强基层”我们这两年已经基本解决了,“保基本”我们正在解决,而“建机制”是整个医改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制度体系。只有把县级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医改总体目标,就能落实好李副总理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从我省的改革过程来看,县乡村这三级卫生体系是保基本的,是公益性的,必须用政府行为来推进。市级以上医疗机构除了解决县乡两级剩余10%的难病、重病、杂病外,还要承担科研、教学、学科建设这些公益性任务,但还有能力承担非公益性的医疗工作,所以市级以上公立医院是以公益性为主、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这是我们近年来在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看法,也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原因。

公立医院改革可分两个层次,一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二是市级以上公立医院改革。

(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去年月份我们在子长县召开现场会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专门下发了两个指导性的文件。今年要全面进行试点和推动,共有三个方面:

一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今年我们共确定了37个试点县,其中省级试点县个。试点县要围绕两个指导文件和九项内容,在年内全部完成政策、制度、任务设计等工作。年底前,省卫生厅要对37个县级试点提出综合意见,为明年在全省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二是县镇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县上一般有三所公立医院,这三所医院和镇卫生院要做到人、财、物管理一体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要实现医务人员上得去下得来,下得去也能上得来,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县镇一体化管理运行的新体制,解决基层卫生医疗技术薄弱的问题。

三是非试点县也要全面启动分项试点。试点内容按照《指导意见》自己选定,并将选定的内容上报备案。也就是说今年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都要动起来。

(二)市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改革。

宝鸡市作为全国16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基本制度和框架的设计,而且要全面实施;全省其余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也要启动。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一是定位。要研究市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的区别是什么?办市级公立医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办多少个?如何合理布局?都要进一步定位。

二是“四分开”。就是“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县以下公立医院主要是保基本的,医疗资源比较少,主要由政府举办,都是公益性的,暂时不探索“四分开”。市以上城市医疗资源比较多,而且又比较集中,另外三甲医院也不全都是公益性的,这一个特点比较明显,需要探索“四分开”。要在市一级探索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分开?怎样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怎样进行集团化管理?这些都要进一步探索,在这些热点、难点问题上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

三是均等化。为什么要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呢?尤其是市级以上的医院不改行不行,为什么要改它?其实,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都能均等地享受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是通过改革,保证优质的资源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均等化,从而能够进一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大医院改革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基本药物制度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借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内容。市级以上公立医院在改革的内容上要借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去年,我在子长会上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讲了九个问题,但还有一个问题当时没有讲到,就是医院内部的管理。这个问题市、县都是共性的,陈竺部长在府谷调研时讲得非常清晰,他的讲话已专门印发给大家,要认真研究并落实好。

如果我们只提高医保标准,不抓医院内部管理,医院不控制医疗成本,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我们提高的医保标准就有可能让不合理的支出给抵消掉了,也就等于花了冤枉钱,所以加强医院内部的管理、控制成本费用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就显得特别重要。我认为应该把这个问题作为第10个问题加进去,医院一定要研究内部的管理,这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问题。今年要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所有试点县都要扩大按病种付费。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卫生部在研究推广,比如做一个阑尾炎手术,从诊断、检查到手术、护理等需要哪些环节,这些环节都用什么、做什么、花费多少钱,要研究形成一个总的规范和标准,这就是按病种付费,也是合理控制成本。目前,府谷县推行了43个病种,镇安县推行了60多个病种。如果按病种付费能够达到我们看病总量的60—70%,我们增加的保障合理了,老百姓看病的费用也会逐步合理,这说明控制成本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们提一个要求,在各个县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10个病种,作为今年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