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

时间:2023-02-13 12:47:12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1

【摘要】随着现代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期的延长,感染血液性传染病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加,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由于血液净化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所以血液净化室的感染监测与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决定着医疗质量和透析水平,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血液净化室 交叉感染 监测

1感染原因(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重度贫血,反复接受输血及各类血液制品。(3)临时、长期置管术,维持性透析患者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可能导致感染。

2 医护人员的检测和防护(1)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应更换工作服和拖鞋,戴口罩、帽子,病人操作、后都要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穿刺、抽血等操作均需戴手套,防止医护人员的手作为传播媒介将血液污染其它环境或者造成交叉感染。(2)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系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显阴性者)应给予注射乙肝疫苗。

3患者的监测和防护(1)新透析患者在接受血透治疗前需检测肝炎病毒全套及艾滋和梅毒的检测,对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行隔离透析,采取专用透析机和固定床单位。(2)做好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改善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贫血患者尽量动员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3)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感染处穿刺,内瘘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5) 330号]《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建立了我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血液透析用水要求》、《透析器复用处理规范》、《透析器复用质量控制规范》等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制定了《血液净化室医师职责》、《血液净化室工程师职责》、《血液净化室护士职责》、《血液净化室感染管理小组的组成人员职责》、《血透室质量考核标准》等。

5加强全员感染知识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的培训,并定期检查、考评、督导。医院对各级管理、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

6透析用品的管理 对透析用一次性物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使用前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的完整性,使用后(如废弃的血路、穿刺针、透析器及带血的注射器、敷料等),经消毒处理后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送焚烧室。

7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7.1 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流程 工作人员与病人分通道进入透析间,有单独的污物通道,血液净化室应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7.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7.2.1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把住消毒灭菌质量关,可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此,必须加强对消毒灭菌物品质量管理,严格区分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并分室存放。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用品次性使用制度,使用核对物品的有效期,使用后一次性用品应进行消毒毁形置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达到无害化处理。

7.2.2血液透析机使用后严格消毒透析机一用一消毒。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血液透析机表面。透析前的病人严格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病人应做好隔离透析。

7.2.3水处理系统的消毒管理透析用水质量是保证透析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每次4 h的血液透析治疗约消耗120 L透析用水,因此,透析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透析质量。我们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每3个月对反渗膜、管道进行化学消毒,每月热消毒。水处理每日清洗再生,使透析用水电导度达到25 US/cm,微生物要求标准达到:内毒素≤2 EU/ml,细菌≤200 CFU/ml。

7.2.4透析液的配制 采用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符合卫生部公布的Ⅲ类医疗器械管理要求的透析粉配制透析液,A液存放时间不超过1周,浓缩B液现用现配。严格控制透析粉配制浓缩液的精度,控制反渗水的化学和微生物浓度在规定范围,并将浓缩液桶每周冲洗、每月消毒,使透析液微生物的要求达到内毒素≤2EU/mL,细菌≤200 CFU/ML。

7.2.5其他感染监测每月监测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500 CFU/m3,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7.2.6工作人员监测工作人员防止锐器刺伤,污染的针头应置入锐器盒内焚烧。每年必须对医务人员进行乙肝、丙肝的检测,抗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医务人员不宜从事血液透析工作。

7.2.7 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每月对各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向科室医务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对监测不合格者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跟踪复查结果。

8微生物检测 (1)每月检测血透室、治疗室、库房、配液室、水处理室的空气培养,空气细菌≤500cfu/m 3 。(2)每月检测透析液、透析用水、消毒液、物体表面细菌数。透析用水细菌数

综合国际、国内文献报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对医、护、患均构成很大威胁,日本平平山报道,透析单元HBsAG阳性是一般单元的7倍~14倍[1],有报道血液透析患者HBV、HCV、HGV的感染分别高达58%~78.4%、3.3%~80%、3%~26%[2]。美国CDC报道2170个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透析的170028例患者中1.5%患者发生HIV感染[3]。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4]。血液净化护士每天频繁的进行动静脉内瘻穿刺、输血、留取血标本、给病人拔针回血、冲洗下机后血管路均可以接触到病人血液,血液净化护士成为易受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重视透析单位的感染管理,每天均严格执行透析单位的终末消毒,使用正确浓度的消毒剂。加强科普宣教,增强医护工患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且还应注意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7.

[2]陈超生,唐少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肝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0,10(3):184.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2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之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控制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发生,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1]。我科从2010年开始将细节化管理引入到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中,从加强细节化管理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1.1 陪护因素 年老的透析患者大多数需要家属的陪护,接触最多的是家属陪护人员,陪护人员的个人卫生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手卫生,另外家属陪护人员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也可直接或间接的感染给透析患者。

1.2 患者因素 由于尿毒症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之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导致对抗感染的抵抗能力较差,细菌很容易从穿刺针孔处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处侵入患者体内而致感染。

1.3 医护人员因素 患者每次透析由医护人员给予进行测量血压、脉搏、上机下机操作、以及透析时的护理等工作,因此医护人员手卫生以及自身健康对透析患者造成感染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手卫生。

1.4 环境因素 透析区内35台机器同室,随着上下机时入室患者和家属的增多,陪护人员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以及透析患者怕冷不愿开窗通风,因此,造成透析室内空气混浊,各种细菌、病毒附着在飞扬的尘埃或空气飞沫中,污染空气,导致透析患者感染。

2 医院感染控制的细节管理

2.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我院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体系组成,明确各级管理组织职责。科室由感染管理小组护士负责感染监控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如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医护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定期检查各种消毒剂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否达到消毒目的;无菌物品的保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与墙壁和地面是否保持有效距离,有无破损或过期,防止储存保管不当而再次污染。

2.2 制定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结合我院专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制度,并遵照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2.3 加强手卫生制度落实 透析区各个透析单元配备非接触式水龙头和消毒擦手纸,每个洗手池边都张贴六步洗手图说明和消毒洗手液,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不定期抽考医护人员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在每辆治疗车和每张透析床上都配备快速手消毒液,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并经常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手卫生健康宣教,使其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

2.4 加强透析患者用物的管理 我院透析患者的床单被子一人一套,实行个人专用,杜绝交叉使用,防止交叉感染;止血带专人专用;每班透析结束后均要进行透析单元的清洁消毒;普通透析区与感染透析区的治疗车不可混用;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2.5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组织全院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召开院感会议,定期总结院感工作,对存在隐患的科室予以防范,并制定改进措施。结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要求,制定符合我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标准,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按照标准进行督查与考核,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反馈和处罚,并限期整改,以保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落到实处[2]。

2.6 加强陪护管理 严格落实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实行无陪护制度,对生活不能自理必须有陪护者,陪护人员进入透析区必须更换拖鞋和陪护服,严禁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员或陪护人员进入透析室。科室医护人员经常对家属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使其自觉维护透析区秩序,防患于未然。

2.7 加强透析室环境的管理 透析室要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每周进行卫生彻底大清扫一次;每日定时通风3~4次;每日早中晚上下机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3次,每次2 h;每班次物表及地面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清扫,还应特别注意餐桌及门把手的清洁消毒。

2.8 加强透析室环境卫生学监测 我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定时抽样检查进行监测,我科每月定时进行透析区各室空气细菌培养及透析液、透析用水等的相关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 小结

血液透析科是医院感染管理重要部门,血液透析患者预防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从2010年起我科将细节化管理应用于透析患者控制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管理体系[3],严格执行透析室的各项操作规范,加强透析陪护人员及透析室环境的管理,使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细节化,提高了工作质量,大大降低了我科院感的发生率,说明实施细节化管理有利于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我科通过加强血液透析室的细节管理,使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4],从2009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22%下降到2011年的0.71%,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肖远莉.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1(11):1356—1357.

[2] 杨金荣.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预防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1(1):74—75.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36-01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为护理工作。血透护理不但密切的关系到血液透析质量,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心理。而针对血药透析患者来说,医院护理人员的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影响[1]。所以,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透析护理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的保护诸多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血液透析造成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一 影响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透析器影响透析效果:透析质量即患者通过透析治疗获得的直接效果,其能够全面的反映出透析的整个过程,而透析器的通透性以及有效面积等都会极大影响透析效果。随着透析器面积的增大,其获得的透析效率也随着增高,然而如果透析面积太大,就必须预充过多的血量,这样或许就会严重影响患者血液的动力学结构,所以应该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状况选取合适的透析器面积。

(二)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即为为了实现血液透析,从而创建的通路。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透析血流量,与此同时也不会对患者自身血液动力学造成过多影响,那么才能得到比较成功的血管通路。然而,因为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的高龄透析患者,而这些患者往往会存在闭塞与狭窄的血管通路等,所以这

也会严重影响透析效果,而且提高透析的成本。

(三)医护人员对透析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专门从事透析工作的护理人员而言,其自身对透析护理工作的技术操作水平以及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都会对透析效果造成极大影响。所以,为了提高透析质量,必须要定期培训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引导医护人员熟知透析护理工作的各种发展动态。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使其了解多种透析方法与基本原理,帮助其了解与掌握处理与预防并发症的方法[2]。

二 加强透析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创建完善的规章制度

(1) 在深入贯彻现代护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科学、规范的管理血液透析中心。应该积极的建立健全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者的技术操作规范与岗位责任等,同时要实施动态监督,从而全面落实各种规章制度。

(2)在充分分析血透中心护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创建出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此项标准必须要对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对护理质量给予综合评价,例如患者的社会背景、心理、生理因素与满意度等。

(二)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应该积极的开展多种培训,从而增强透析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为透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奠定坚实基础。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三个月至半年左右的专业培训,使其能够充分了解血透相关操作技术与理论知识,同时必须保证考核合格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在护理人员上岗后,也必须要参与多种在职培训,不断的其自身掌握的基本技能与知识给予深化,同时也不断的学习各种新的技术与方法,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与质量管理知识等,使其护理水平不断提升。而且,还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其服务意识,从而保证血液透析医护工作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三)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应该积极的加强消毒隔离管理,从而有效的防止医院内部出现感染的现象。由于患者都会集中在血液净化室进行治疗,这样就特别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造成威胁[3]。所以,必须要重点对血液净化室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要强化环境管理:必须保证血液净化室空气的流通性与洁净性,科学合理的划分出污染区、洁净区以及半洁净区;每月测定血液净化治疗室以及水再生室等地的透析液与反渗水污染病菌数量,必须保证其符合合格标准;定期换洗患者被套与床单等,保证专人专用,定期消毒等。

(四)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1)创建风险预案。由于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循环质量,所以任何治疗参数的改变都或许对患者生命构成影响,同时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的高龄透析患者,所以透析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也逐渐提高,因此必须创建风险预案,同时开展多种演习与培训,从而增强医护人员对风险的判断与应对能力,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证

(2)加强操作流程的规范性。血透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理念,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对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深入了解,定期巡视,对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以及所有治疗参数给予严密的监测,从而有效的预防与避免护理事故的发生[4]。当出现护理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深入分析根本原因,确定责任归属,从而合理健全操作流程。

三 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比较专业与复杂的工作,血液透析对各种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为了从根本上保护患者权益,保证透析事业的不断发展,透析中心必须要将高效、安全以及舒适的透析服务带给患者。一旦透析护理出现问题,必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要积极的选择有效措施,不断的加强透析护理管理,如严格管理技术操作、积极控制与管理透析质量,全面重视患者的主体地位,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每位透析护理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更多先进的专科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海晓.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医学(学术版),2013,02(3):56-59

[2] 许月季.血液透析中容易忽略的细节及改进措施[J].东南国防医药,2012,05(10):23-27

[3] 杨志敏.授权科室成员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04(9):78-79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士 压力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28-02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人们维权意识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透析室护士的要求则更严格。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各种压力越来越多,现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压力原因和应急对策阐述如下:

1 血液透析室护士压力分析

1.1 超重的工作负荷。血液透析室专业护士人员相对较少,每天的工作量大,血透中病人病情变化快,容易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心脑血管意外,失衡综合症等各种突发状况,死亡率极高。另外,血透室有许多急诊、重症患者,护士经常加班,体力透支,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责任心强,精神长期处于超负荷和生活无规律状态,疲劳得不到有效缓解,易产生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等[1]。因此,超重的工作负荷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1.2 对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技术要求过高。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而透析的先决条件就是穿刺术,如动静脉穿刺术,动静脉内瘘穿刺术,股静脉穿刺等,若穿刺失败或按压不正确导致瘘闭,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影响治疗。

1.3 职业危害的压力。血液透析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期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以及各种消毒剂接触,容易引起结膜炎,眼胀痛,损伤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不适等。长期与患者血液接触,一次职业暴露,如被使用过的针刺伤即可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疾病,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关系,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最高[2],因此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是易感染的高危人群,护士总会生出几分担心和压力。

1.4 设备因素。一些老的血液透析机得不到及时更换,常常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病人会争抢新的透析机,不听护士安排,给护士也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2 相应对策

2.1 合理排班,保证充足睡眠。医院领导应充分意识到护士的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比例配给合适的护士,做好宏观调控,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弹性排班制度,调节弛张,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护士疲劳和工作负荷,从而减轻压力。

2.2 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熟练掌握透析技术。通过讲解,操作考核,经验交流,外出学习等方式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熟练高超的技术不仅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而且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3],所以,护士一定要苦练透析和各种穿刺技术等。

2.3 加强护士的自身防护。保持透析室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和换气,定时消毒。护士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及各种消毒剂时应带口罩、手套、帽子、眼罩等。工作中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针头用过后及时妥善处理,避免针刺伤。

2.4 设备安全。对一些老的经常出毛病的血液透析机应及时上报领导,及时更换和维修。护士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情况,对于透析机设备出现故障能够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确保透析患者顺利进行,增加患者信赖感和安全感。

作为一名透析室护士,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无形压力和有形压力,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面对,寻找有效的情绪宣泄途径,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维护自身健康,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健,朱莉.对254名护理人员心身耗竭综合症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04,18(2):218—220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5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追踪路线图,利用现场查看、人员访谈、患者追踪和系统追踪相结合的方式对血液透析室进行全面的护理质量评价,从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与监测4个方面进行质量评分,与传统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运用追踪法检查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室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现状,由此进行的质量改进更加有针对性,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与监测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的运用有利于规范护士行为,防范护理隐患,提升护理品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追踪方法学;血透室;质量评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57

作者单位:433199潜江市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戴莉: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追踪方法学是近年来医院评审中使用的新的评价方法,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追踪理念,通过患者就医的过程,重点评价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需要,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是否达到要求,是一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过程管理方法[1]。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尤其对血透室、手术室、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由于质量检查标准不系统,检查过程不够深入,检查人员不够专业等原因,造成检查出来的问题大多是问题的表象,不能准确提供质量改进的依据。为了顺应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提高重点科室的护理质量,我院于2012年12月份开始运用追踪方法学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室分为A区和B区,A区为非传染区透析专区,B区分为B1间和B2间,B1间为丙肝阳性专区,B2间为乙肝阳性专区。现拥有32台透析机,2台血滤机。血液透析患者每月约120例,月透析约1300例次,血滤35例次。配备护士13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6名。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为1~10年。

2方法

2.1成立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分管质量的副主任及3名科护士长组成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所有成员都经过追踪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的学习和培训,分别参加国家或省级医院评审员培训并获得评审员资格。

2.2制定血透室护理质量评价计划和评价要点选择长期行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为切入点,按照患者入科进行血液透析的路线制定追踪路线图,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以及我院“护理管理规范(2012版)”等制定检查评价的重点:(1)护理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护理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常规、护士培训与责任制整体护理。(2)人力资源管理。各级护士岗位技术要求和能级管理制度要求,紧急情况下护士调配制度。(3)重点环节的处理流程。如血管通路的评估穿刺、输血、血液透析时的观察与监测等。(4)护理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患者风险防范、意外事件的处置、透析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急诊急救处理。(5)特殊护理单元感染管理要求和监测。

2.3追踪检查采用现场查看,资料查阅、专业理论考核、人员访谈、患者追踪、系统追踪等追踪方法进行检查评价,将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互相补充。

2.3.1个案追踪以患者个人就医流程切入,对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护理服务与流程等进行全面追踪。基本追踪流程包括患者入科接待(患者基本情况与健康指导即病史、生命体征、透析前各种检查指标和透析方案的确认等)、患者评估(血管通路评估,自理能力评估、患者高风险因素评估)、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分管患者体现能级对应,紧急状态下人员的调配制度)、临床护理质量(护士知晓患者病情、医嘱处置执行情况、护理文件记录、了解患者就医体验与感受)、专科质量与高风险管理(操作标准与实施、给药安全、管路滑脱预防、跌倒预防等)、病情观察(透析中监测管理、透析并发症观察与处置、急诊急救、危急值报告、护士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设备安全管理(透析机的消毒处置与设备维护保养)、感染与监测(手卫生、透析液配置质量监测、环境物表监测、化学污染物与内毒素监测等)、与肾内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的沟通与交接程序。

2.3.2系统追踪追踪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转入系统追踪进一步查找原因,寻找系统的漏洞和薄弱点,或者直接选取当前工作的关键主题进行系统追踪。如针对血液透析中管路滑脱问题,将管路安全作为追踪的重点内容,主要追踪流程有护士对血管通路的评估、血管通路的日常维护、血管通路的建立与观察(穿刺、固定、巡视、拔管与记录)、管路滑脱的风险管理(患者配合能力的评估、管路滑脱的预防与发生管路滑脱后的处置)、管路穿刺的资质准入制度、护士技能培训与考核等。

2.4质量总结与反馈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讨论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以PPT形式对血透室全科人员进行反馈,科室确定整改目标,拟定改进计划和方案,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再次复查追踪改进效果。同时,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讨论本次追踪检查中的不足,探讨追踪检查的方法和应用,进一步提高追踪检查的水平,拟定下次追踪路线图及重点追踪内容。

2.5评价方法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每季度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1次质量检查,根据我院“血透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分别就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与监测4个项目进行质量评分,每项满分为100分。(2)每季度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血透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每份调查表包括护理服务、专业技术等17个项目,满分为51分,得分≥45分为满意,<45分为不满意,统计患者满意度。将实施后(2013年1~12月)与实施前(2012年1~12月)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2012年1~12月(对照组)共调查351例患者,2013年1~12月(观察组)调查376例患者。

2.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表1,表2)

4讨论

4.1更加关注质量改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水平较传统的质量检查形式,追踪方法学检查是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检查方法灵活,检查过程全面、深入,能凸显血透室专科特性,避免质量检查中的形式主义。追踪方法学不仅关注护理质量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更加注重问题的分析改进方案和速度[2]。每次追踪方法学检查完毕后,检查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科室再拟定详细的改进计划和方案,分阶段落实改进措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如针对血管通路管理问题,科室相继完善“护士操作准入制度”“血透室专科护理操作标准与流程”“专科护士培训手册”共12项,使护理操作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表1显示,实施追踪方法学检查评价,血透室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4.2加强细节过程管理,保证护理安全追踪方法学检查不注重结果,只注重过程,检查时通过随机提问,再根据答案以循证的方法[3],查找工作制度、工作环节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如追踪透析管路安全时发现透析管路固定的方法未统一,透析时间长,患者经常变换卧位,穿刺部位未事先进行适当约束,患者反映床头柜放置位置不当,从床头柜上取水杯、拿眼镜等动作易发生管路滑脱。通过对细节过程的追踪,引发管理者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在科内组织了透析过程中高风险因素讨论,收集存在的问题进行要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患者透析前患者评估制度和评估单,对配合能力欠缺,有风险的患者进行适当约束;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对约束带进行改进以及穿刺部位固定方法实施改良等,有效地降低发生管路滑脱的风险。管理者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避免了检查只注重结果,忽略原因过程分析,影响质量的改进[4],让质量管理更精细、更具体、更容易操作。

4.3提高护士质量意识,规范护士行为追踪方法学检查既是检查过程也是教育过程[5]。检查者花大量时间访谈工作人员和现场查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会访谈多人,并观察护士在各个环节上的行为质量,以此来考证落实护理制度和执行质量标准的相符性、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作为追踪方法学评价流程中的一部分,和检查者一起共同发现护理工作环节中执行治疗、落实护理措施上的缺陷和不足,充分认识质量管理的严肃性和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的必要性。如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时,床旁未悬挂“无肝素”的警示标识,通过教育指导,护士明白了警示标识的重要性,它是一种沟通手段,传达某种信息,能警示他人,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于是在以后工作中便会主动自觉地遵照规范落实,使护士行为与护理规范保持一致,促进护理规章制度常态化。

4.4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科间沟通追踪方法学有助于识别和改善护理沟通,工作人员更加重视与其他科室、其他部门的沟通,达成共识[6],改变了以往质量评价只注重自身问题,涉及其他科室或其他部门的问题由于沟通协作少,容易陷入问题改进的瓶颈,导致同样的问题可能反复出现未得到改善,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7]。通过追踪方法学检查,各科室、各部门相互加强了沟通,共同直面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如肾内科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同一时间需转运多名患者,等候电梯时间长,影响血透工作正常进行,科室与后勤部门共同协商,由科室提前预约,派电梯管理员专梯接送,同时,肾内科修订了“肾内科患者行血液透析的交接流程”,解决了转运和患者交接问题,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4.5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追踪方法学是以患者实际感受诊疗服务的经历去评价医院整体的服务品质[8],这种检查方式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更加重视患者的感受,关注患者的实际需要,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实践证明,追踪方法学具有系统性、灵活性、现场性及双重性等特点,是一个见效快,易操作的流程式思维和工作方法。随着对追踪方法学运用地深入,将广泛在护理管理中逐渐完善,建立常态护理质量追踪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洪.JCI评审对护理管理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28-29.

[2]陈晋利,张建国,李淑君,等.追踪方法学在迎接等级医院评审模拟自查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552-553.

[3]王海蓉,张爱琳,邱服斌.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2):551.

[4]刘庭芳.中国医院评审评价追踪方法学操作手册(试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

[5]刘庭芳,刘勇,陈虎,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2,16(3):2-6.

[6]张幸国,刘庭芳,杨泉森,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91-694.

[7]董军,刘亚平,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及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2012,16(3):47-49.

[8]张积慧,郭小云,刘洁珍,等.追踪方法学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7):69-71.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为当前使用的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主要特点有:(1)技术含量较高。血液透析要求精确的仪器,如血液透析仪进行检测和透析,对血液中一些非常规的检测需较高的检测技术。(2)专科性较强。现在每家医院(三甲以上)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独立于其他科室,这说明血液透析专科性较强。(3)风险性较大。血液透析所使用的血液透析机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的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作了854次透析。具体患者资料为:男性患者532例,女性患者为322例,年龄范围为18―82岁。在各个年龄段,急性肾衰病例数、慢性肾衰病例数以及药物中毒病例数为:(1)18―30岁:82例;(2)30―50岁:184例;(3)50―70岁:233例;(4)70岁以上:355例。

1.2 方法

1.2.1 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的识别是在已确认危险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特定性过程,其实质是找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血液透析机的不安全性、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及其在管理护理上的缺陷。危险源的识别是较为复杂的血液透析前期工作,它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可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还要查阅血液透析的相关标准,从中找出有不符合的危险源。总的来说,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患者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方面。

1.2.2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危险源识别后,就需以识别的危险源为基础资料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流程为:(1)风险评估方法确立: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法律法规,查找透析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并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患者既往发生过的护理安全事件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2)风险因素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护理、透析机操作、护理意外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风险评估最终目的就是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上述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人为因素及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患者不遵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造成水潴留过多,透析当日注射胰岛素等;系统因素主要来源于透析机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以及监控制度的不科学等方面。

2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经常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组织透析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交流,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以及一些定期的医学义务护理的社会活动。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又在意识或思想层面提高了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2.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对本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1)恶心欲呕吐的策略:血液透析中务必要避免患者产生低血压,而且在血流量控制时要按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如血管粗细以及患者的适应能力等进行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2)断电、断水时的策略:断电时,透析室应进行双路供电,定期地对透析机进行维护与保养;断水时,立即将透析机改为旁路或者单超程序。(3)血液时的感染策略:定期进行空气细菌的培养,对透析液进行检测。

3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评估过程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的实际应用,首先我院透析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有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护理管理上的经验,并将这些管理策略应用于我院透析科的854名患者,患者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健康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地好转,而且护理缺陷完全减少(由往常的12例减少至1例),且护理满意度也由原来的89.9%上升至现在的99.5%。

4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专科性、技术性以及风险性较强的医疗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也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尤其是风险护理管理,是需要专科性的知识、技能以及强烈的责任心的。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必须抓住“以人为本”的理念。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继续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才能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志红,周焕芝,肖威.透析机应用中的医疗风险管理[J].中国临床医学,2008(6).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7

    来到xxx医院后,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结束了,这一周,我们不论是从理论知识还是护理的基础操作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具备了进入临床实习的能力,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血液透析室。

报到的第一天,护士长就带着我们了解了血液透析室的大体环境,给我们讲了血液透析室的几个规定:一、进入血液透析室要还白鞋,因为这里的环境比较特殊,不能绝对无菌,但是我们要尽力做到尽量;二、与病人接触时要带手套,既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这里的病人自身抵抗力比较差,所以我们要减少传染,切断传播途径。

在科室老师对我们很好,总鼓励我们,要敢做,不能什么都只是看,要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才能记忆深刻才能真正掌握。每天都有老师给我们讲课,从血液透析的原理、方式、如何护理等方面为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透析的整个流程:每次透析前都要为病人测t、p、bp(体温、脉搏、血压),还有就是病人的体重。每隔一小时都要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血压、静脉压、超滤率、tmp值、电导、电流量等值,这些数值看似简单,其中的学问大的很,因为病人在透析时是建立了一个体外血液循环通路,很容易引起高血压和低血压等并发症,插管感染或透析器被污染都会引起感染,伴随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每次透析我们都要检测这些数值,以防病人发生问题。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为病人做宣教,这一项也是很重要的。做a/v瘘的患者,做瘘的一侧胳膊不能测量血压、提重物,刚刚做瘘的病人应自行锻炼,锻炼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松握拳练习。插管的病人要嘱其不能自行拔管,要常常测量体温,为防止感染,要保持插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饮食啥工要注意食用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磷低钙、低钾低钠的食物。

在血液透析室的一个月,忘不了第一次为病人患要时的紧张,也忘不了熟练了之后的轻车熟路;忘不了第一次为病人注射利比奥时的紧张发抖,也忘不了掌握了注射技巧之后的自信熟练。感谢老师的教导,更要感谢病人肯给我机会。护士长曾说,不是我们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护士,是病人把他们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病人给他们机会去实践,谁能练出手?我认为护士长的话很有道理,也一直记得。

一个月的实习就要结束了,虽然说血液透析室的专业性很强,但我相信在这里所学到的东西将会在我以后实习的科室受用,在此感谢护士长和老师们的教导,我会继续努力,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科室中好好表现。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对策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方式来进行,特别是肾衰竭等疾病,其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1]。但是血液透析需要在血透室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近年来从临床数据上来看,血透室中常常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患者,就此分析形成的原因[2],其中绝大多数和血液透析治疗本身没有关系,这就涉及到了血透室护理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本着服务患者的态度,也为了更好的为血透室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特选择近2年内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血透室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关预防对策,结果取得满意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20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2例,患者的年龄为25~71岁,平均年龄为(43.6±11.2)岁;抽取2015年1月之前的20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102例,年龄为27~73岁,平均年龄为(42.5±13.6)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持知情态度,其同意进行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分组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病情、年龄等)进行检测,结果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室内的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并作记录,对照组并未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了相关的预防干预策略。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2.1对血透室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血透室内,所有的相关仪器对需要通过专人负责,进行统一的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定期对相关的仪器进行检查,对所有的仪器进行维护,并做好保养工作。在对仪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仪器的操作说明,同时确保其能够正常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强化监督,建立起质量管理小组,确保仪器的管理和使用能够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1.2.2做好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于血透室的护理,很大一部分不安全因素来自于护理人员,所以针对于此需要进行必要的计划。首先需要针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对于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主要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技术性的下操作等,在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的同时也需要确定做好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巧的考核工作,确保每个月都至少又1次考核。重点要对新入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考察,以便于更好的提升起护理的服务质量和相关的操作技能,而且需要由年长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带教,以便于更好的传授相关的经验和相关技术与心得。同时对所有的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进行强化,需要使其对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对于医院新引进的透析仪器等进行必要的掌握,严格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1.2.3强化护患沟通 为了有效的避免护患之间的矛盾,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需要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要主动和耐心的为患者提供帮助,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健康指导,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教育工作,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透室护理过程中所新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和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22.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并采用[n(%)]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组间比,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透室内不安全因素分析 分析对照组患者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其主要来自于硬件设施、管理和护理人员自身三个方面;分析观察组患者血透室的不安全因素,同样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研究价值。

2.2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根据不安全因素制定了相关预防策略,干预后患者因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护理差错等不不良影响和并发症情况大大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医院内,血透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治疗场所,而患者治疗所需的各种仪器也大都是先进的精密仪器,其仪器数量众多,因此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专业要求较高[4]。同时血透室的患者数量相对来说较大,这样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种种的原因都为血透室的安全埋下了隐患[5]。本研究主要分析血透室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对其干预的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护患者的干预效果更好,因为各项不安全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率相对更低,这也充分说明了在血透室为患者进行护理,需要根据血透室护理当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干预,这样不仅能够挺好对于各项血透仪器的管理质量,同时能够促进血透室的规范化管理,促使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提升,进而对于更好的服务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本研究能够得出,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针对不安全因素采用合理的预防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能够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血透室人性化中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02(11):154-155.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9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1 职业危害

1.1 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因此锐器伤是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相关文献报道,护士发生锐器伤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95%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几率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公布的资料:目前中国检测发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3]。有关报道显示,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 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在这样局限的空间里,各种消毒剂的挥发,造成空气混合性的污染,而护士又要长时间的呆在这样的空间里,由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得戴手套,而手套上的滑石粉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危害性:血管瘀血,组织增生,并且可在肌肉组织内长期存在[5]。

1.3 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用于空气消毒的三氧消毒机释放出的臭氧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都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会导致人体皮肤癌变和肺气肿。与此同时,各种设备存在着一定的辐射,都对护士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

1.4 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4.1 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1.4.2 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危害的防护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血透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预防院内感染的学习。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科室规章制度,正确的操作规程从事治疗。充分了解每个透析病人的检查结果,养成工作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习惯: 着长袖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换鞋,透析器材复用过程中戴防护面罩,眼套,防水围裙。工作服每周清洗,口罩每日清洗消毒,每周更换一次,拖鞋每周用84液浸泡消毒,一旦污染立即更换,尽量穿袜子。为防止锐器伤,操作时戴手套,还应该做到尽量不回套针帽,传递各种锐器时尖端朝向自己,拆安瓿时用纱布包裹,分离针头时用钳子,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中,不要随意弄弯或弄直针头,对与明确HIV、HBV、HCV患者的透析器材尽量不复用,对于烦躁或不合作的病人请求他人的帮助,采取相应的方法,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下冲洗,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6]。在伤后48小时内填写护士锐器伤报告表上报,视锐器的污染情况作相关检查,注射相应的疫苗,如为HIV、HBV特殊病毒污染时,24小时内上报,进行检测,并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疫苗,周期性复查6个月,平时,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锐器伤的重视,特别是血透室这样高危环境下的护士,应定期组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情况,落实疫苗的注射。

2.2 化学伤害的防护

除了生物性的防护措施外,定期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认真检查化学消毒剂的存放,防漏出,溢出。在室内尽量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的吸收,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睛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鉴于手套上滑石粉的危害,尽量在医用手套下面戴一层薄膜手套。

2.3 物理伤害的防护

空气消毒时,人不要留在室内,各种仪器进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流动人员,水处理的房门随时关上,对于不可避免的机器报警,病人呻吟,可以在透析前认真做好机器和管路的检查,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尽量减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适当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病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护士养成良好的心里应对技能和业务水平,沉着、冷静的采取有效方法,应对各种应激源。

2.4 环境、心理、社会的防护

2.4.1 负重、搬运重物时寻求他人帮助,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保护自己,进入血透室更换鞋子,上班时可穿弹力丝袜,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对于加班加点,科室应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及时调整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合理提供休息时间,缓解紧张心理,稳定家庭生活。

2.4.2 医院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7],确实关心血透室护士的家庭、工作、心理、生活、学习,积极组织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加强透析室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国家和医院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于一定的防护工具的配置和适当的应用激励因素,一定限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使预防与防护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大大减少其职业危害,使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得到满意和激励,调动自身内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度。

3 小 结

血透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给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很多不可避免的危害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而减小其危害性,但这些措施不仅只是需要护士有着自我防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国家和医院相关部门对这个薄弱点的关注,从而降低血透室护士的各种职业危害,保障身体健康,更好的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NIOSH.Prventing needlestisk injures in health cane setting [EB/OL]1999.11.cdc.gov/noish.

[2]王毓萍.范晓莉.职业性HIV感染不容忽视[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 (11):673.

[3]谢红珍.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J].中国职业医学,2003, 30 (12):6.

[4]邹颜清.血液透析室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 24(6):2.

[5]吕青.两种医用手套润滑粉与大鼠肌组织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 (6):330.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10

[论文摘要] 目的总结了如何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主要防范措施为: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风险和“法规”意识,加强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护理操作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存在的风险诱因,加强防范意识,将透析风险降低到最小,保证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目前,全世界有80万人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随着透析人群不断地增加,相关护理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风险预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同时也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62例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酒精中毒等患者进行了588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回顾分析62例中58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1.2透析资料 采用德国贝朗Dialog5.01型血透机。天创净水TCH纯水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为德国生产的Polyflux 6LR透析器。穿刺针为日本生产的动静脉穿刺针。血管通路以动静脉直穿或双腔管置管。

2 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2.1从事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潜在风险

2.1.1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透析前未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欠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2.1.2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在操作中有被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血透时间长,血透室通风效果不良将造成与患者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2.1.3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3]。主要因素是处置针头及处理临床医疗废物时容易被刺伤;个人防范意识不强,工作条理性差也有关。

2.1.4防范对策①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融洽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制定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案。③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防护意识,自觉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吸取教训,有效预防相同原因的针刺伤。

2.2血液透析中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

2.2.1血管通路感染由于动静脉穿刺是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防御功能差,都是造成血管通路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2.2.2 防范对策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严防穿刺部位感染。做好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宣教。

2.3深静脉及动脉穿刺失败

2.3.1由于穿刺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

2.3.2防范对策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清此项操作的风险并签订协议。严格执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规程;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最好固定护士操作,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转贴于

2.4透析器运转不良

2.4.1不熟练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2.4.2防范对策 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做好透析机的消毒处理,定期对透析机进行检修和保养。

2.5 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2.5.1由于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液流量因素,出血和术后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可发生凝血。

2.5.2防范对策密切观察和护理,在透析过程中要维持血管通路通畅,监测动静脉压力,注意观察透析器的颜色。血压过低者,透析过程同时输入液体,以免影响血流量,同时可维持血压正常。对高凝、毒素高、酸中毒严重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基础肝素量。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总结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11

珍惜生命 热爱工作

--透析室工作有感

自2015年7月份毕业到现在已有大半年的时间,而我也有幸加入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成为了一名血净室专科护士。时间虽然不长,但血净的种种经历让初出茅庐的我感慨颇深……

报到的第一天,护士长首先给我们讲了许多血液净化室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要求,也让我们对血液净化室的工作程序有了一点点的了解。比如:上班时间不能带手机;在不同区工作的护士不能跨区;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没有节假日;每天中午所有上班人员轮流吃饭,一点半到两点半患者下机高峰期不能吃饭等。

记得进入透析大厅的第一印象是害怕。毕竟之前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而现在却要在这里工作,很难想象会是怎样场景。看到每一位面容憔悴的病人躺在的床上,床旁放着一台机器,把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再输回病人的体内,我觉得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是在之后的工作中慢慢的了解到血液净化技术是多么了不起的发明,它拯救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的生命,给了他们生的希望。

作为一名带教期新护士,科室的带教老师对我很好,手把手的教。学习的内容都是由易到难,先给我讲解每次透析时要准备的物品,有透析器、透析管路、护理包等等;然后讲解怎样预冲管路再循环。当然刚开始的三个月是不允许我们实际操作的,因为我们还不清楚血液透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第一位带教老师是马娟老师,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好说话,但是在慢慢的接触中我发现她是一名对工作很认真负责的人,她经常跟我说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急躁,因为人越忙越会出错。记得一次在摆透析器的时候,我只是第一遍放好,而没有再次检查摆放的是否正确,到了预冲时她问我再次核对没有,我说没有时,她对我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依赖别人帮你。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善待生命,让患者放心!每一位治疗的病人都是因为相信我们才来的,他们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如果一件小事都做不好,那就不要做护士了".听了这些话,我当时就在想,血净室的护士虽然没有病房护士那么多繁琐的工作要做,但它的专业性很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的。

血净室的工作单调而枯燥,每天说是九点二十上班,但我们天不亮就得出家门,九点前就会到科室。换好护士服,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首先将自己所责任区域的机器开机自检,然后摆管路和透析器,预冲管路。九点二十五分,护士长组织交班,对一些特殊,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对护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再次强调规范,同时传达医院通知,交班后没有预冲好的继续预冲,然后将动静脉管路连接循环。九点五十分,病人依次进入大厅各病区内,我们开始核对医嘱,一个护士要负责5-8位患者,将每位患者扶到床上躺好,床头摇到最舒适的位置。这时最紧张的时刻来临了,所有的患者都眼巴巴的等着护士给自己上机治疗,这时护士的动作要干脆利落,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为一位患者上机治疗前后需要5-8分钟,等接完最后一个病人,当我抬起被汗水浸湿的眼睑时,时间已经接近11点了。上机治疗后,要仔细完善护理记录,并进行双人查对,查对完毕,所有患者就进入平稳的透析状态了,这时大家可以松口气了,就听到组长通知各区护士到门口定午饭了,接下来就是每一小时的观察记录和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一般病人都是透析四个小时,也有三个半小时的。等订的饭来了,我们就轮流出去吃饭,大概到中午一点半,就会有病人开始陆陆续续的下机,这时又要开始忙了,写记录的,下机的,总之没有一个人闲着,有时还会有患者因为低血压而抽筋,因低血糖而晕厥,这就更让大家恨不得长八只手了!等将所有的病人送走,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两点半又要开始重复上午的工作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每天的工作,科室一周上六天的班,周日才可以保证一天的休息。如果轮到值急诊班的,连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都可能没有。虽然有时私底下会抱怨,但看到病人期待的眼神,再想想自己初次戴上洁白的燕尾帽时所立下的誓言:我愿献身护理事业……,我就在透析室工作了这么久,从第一次预冲管路时的慌乱,到现在的从容;第一次为置管病人换药时的紧张,到现在的熟练;第一次为病人内瘘穿刺时的害怕,但现在的淡定。都是老师的一次次批评和鼓励才会有的结果。感谢老师们的教导,也要感谢善良的病人们给的机会,让我一步步地成为一名合格的血净护士。

虽然说血液净化室的工作专科性很强,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做为一名护士我要化的精灵,用心守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今天,我以科室为荣;明天,科室以我而骄傲!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执业安全 危险因素 措施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从事血液净化工作的护士的执业安全也日益受到血透人员及院感管理部门的重视。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是一个频繁血液暴露的医疗场所,血透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是极易受到血源性感染的人群;其医疗领域中同时存在着其他大量危害身心健康的因素,执业防护不容忽视[1]。

1 主要危险因素

1.1生物因素 血液透析是将血液引出进行体外净化的治疗方法,透析室护士每天都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源、体液,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概率明显增高[2]。血液透析治疗穿刺针一般为16G,针的斜面相对较长,并且大多数病人进行了内瘘术,内瘘血管内压力相对其他浅表静脉高,因此在对病人进行内瘘穿刺时病人的血液溅到护士工作服、皮肤及眼睛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相对固定照顾感染区域病人的护士感染的几率更高。感染区是用于患有乙肝或丙肝或梅毒、艾滋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区域。一旦被患有乙肝或丙肝的病人使用过的穿刺针刺破皮肤,则感染乙肝、丙肝的几率很高。另外,有研究发现在透析环境中及器械表面,即使无肉眼可见的血液污染,也有大约102-103virions/mlHBV存在。很多透析室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即使皮肤完整性受损一样坚持工作,这样也大大增加了经皮肤感染病毒的几率。

1.2物理性损伤因素 血液透析使用大量的透析液,每台机器每人次需要15kg左右透析液。大量的搬运工作使护士发生腰肌劳损和脊背损伤的几率很大。在给患者进行很多护理操作时需要弯腰。比如:更换床单,测量血压,测量体温,穿刺,拔除动静脉内瘘针,内瘘的压迫等。尤其是遇到穿刺不顺利;直接动脉穿刺血流量不足时调节血流量,往往弯腰姿势保持很长时间。另外,血液净化中心各种治疗机器、水处理装置、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设备都会产生噪音,护士长时间在众多电器设备产生的高噪音环境中工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1.3化学性损伤因素 透析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

每台透析机每次使用后机器内部管路系统进行消毒,除钙,并且机器表面也需用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透析室操作台面,地面,空气,水处理系统,配液装置,复用等都需进行消毒,尤其是复用所使用的Renalin等化学消毒液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过氧乙酸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黏膜的接触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据报道甲醛浓度过高接触者可有食欲不振、头疼、心悸等不适[3],并可刺激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出现流泪,眼睛干燥,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2 安全措施

2.1生物因素 加强血透室护士院感知识培训,强化防护意识,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防护用品的使用,主动防御。如: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时穿防护衣,戴眼罩、口罩、手套等,防止血液溅到衣服、眼睛等。对新入病人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阳性病人分区分机透析,感染区配备专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具有抗体的工作人员照顾感染病人。禁止双手回套针冒,防止针尖划破皮肤而增加感染机会。对透析室空气、物表进行有效的消毒。

2.2物理性损伤因素 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按规程标准化操作,提高专业技能。如:提高穿刺水平,减少因穿刺失败或调节穿刺针位置而延长弯腰时间;熟练掌握机器报警及处理程序,减少站立或弯腰时间;利用机械减少重力劳动等等,减少腰肌劳损。减少噪音:(1)合理布局,如:将水处理设置在离透析室较远的房间,并关闭透析室及水处理门窗,达到隔离噪音的目的。(2)将机器报警声音调节适当,并加强巡视,尽量避免因透析液不足,肝素泵未设置等非机器故障引发的报警。加强护士腰肌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2.3化学性损伤因素 在对化学性消毒液进行配置时,使用个人防护品,如戴口罩,眼罩,手套,围裙等避免直接接触;对挥发性较强的消毒液取用后立即紧闭瓶口,防止消毒液挥发;对配置好的化学性制剂加盖密闭储存。保持透析室通风良好。

3 讨论

近几年血透发展较快,而专业护士培训过程较长,对护士要求较高,很多透析中心存在护士超负荷工作,导致一些制度落实不到位。如:手卫生制度。时间较紧的情况下护士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无肉眼可见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较高难度穿刺时,机器报警时,清洗透析机等时很多时候没戴手套。在脱下个人保护装备后容易忘记洗手。另一方面,护士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如:操作后戴着手套接电话,触摸办公室物品及桌椅、透析病历夹等;不遵循血透室通道流程等。尤其是在对病人进行穿刺时很少戴眼罩。这些都体现护士执业安全防护意识薄弱。我们应在强化护士安全防护意识基础上,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好预防措施,将职业伤害的危险降至最低。

参 考 文 献

[1]杨雪群,钟秋,梁业梅.血液透析室护士的执业安全问题及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7卷13期: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