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讨会方案

研讨会方案

时间:2022-03-20 23:53:49

研讨会方案

研讨会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国家四部委《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4]77号)和《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02]2503号)为指导,以《**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号)为学习内容,以掌握政策、法规为重点,保证提高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建设、销售人员的素质。

二、会议活动安排

(一)时间:

2005年10月日至日,共天时间。

(二)地点:

待选

(三)参加人员:

1、**市管辖区内各经济适用住房行政管理人员;

2、开发企业负责人1名和主管建设、销售副总各1名。

(四)会议内容:

1、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政策;

2、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法人招投标政策;

3、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程序;

4、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程序。

共分四个课时(时间及研讨安排详见附表)。

三、组织领导版权所有

为加强组织,本次活动设“会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会议各项事宜的决策,组长:,副组长:。下设“研讨组”和“会议服务组(一)研讨组。主要职责:根据研讨内容,完善研讨资料,制订研讨方案。和与会同志进行研讨。组长:。

(二)会议服务组。主要职责:1、负责接受报名、收取会务费、发放研讨资料等会议前期准备工作;2、协调会议地宾馆,做好与会人员在会议期间的生活保障工作①根据报名情况安排住宿房间②安排好与会人员的就餐事宜③做好与会人员的安全工作;3、做好研讨活动中的服务及协调工作①会场布置②会场摄影③协调宾馆搞好会场服务;3、组织好会外活动,做好会外出行交通及会外活动安全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

四、食宿安排

由会议地宾馆具体安排食宿,视宾馆房间情况和报名情况,由会议服务组安排与会人员入住标准间或三人间。早餐安排自助餐,中、晚餐可实行包桌方式安排饭菜。

五、会场安排

1、悬挂横幅“**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研讨会”。

2、制作领导座签。

3、现场摄影,留取图片资料。

研讨会方案范文2

一、会议前期准备工作:

1.发放会议通知(由中广协会发,本台参与)。

2.邀请领导:

①总局、协会:张振华、黄勇、王敬松、张聪、赵德全、陈富清;

②省市领导:省局胡瑞庭、省广电学会梁雄;嘉兴总台张林江;

③海宁市领导:张炜芬、颜伟光、朱飞等;

④天通公司高层领导1人。

3.与会代表回执接收登记统计(确定代表抵达航班、车次、性别、联系电话等并打印成册)。

4.酒店订房、会议室预订、餐饮预订、联系旅行社、代表接送及参观考察车辆、联系落实摄影师、会议纪念品采购、资料打印装袋、会场播放光盘准备、与参观考察地联系落实等。(合影烫金:“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颁奖暨研讨会代表合影/海宁2005年12月27日)

5.会场主席台背景等布置:

①会标电脑喷绘内容:

“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颁奖暨研讨会

主办单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海宁市广播电视台

协办单位: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背景底纹图案:海宁潮)

②主席台就坐人员座牌:

27日上午会议:张振华、黄勇、王敬松、张聪、赵德全、陈富清、胡瑞庭、梁雄、张林江、张炜芬、颜伟光、朱飞、贾伟林、潘广通(共14人);

27日下午会议:赵德全、陈富清、张聪、发言席。

6.代表证制作:

内容:“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颁奖暨研讨会代表证。

背景图案:海宁潮

7.纪念品、资料:

①纪念品:高级手包一只、台庆系列丛书一套(作品集、论文集、征文集、画册)、专题片光盘一张、纪念邮票一套;

②资料:会议日程、议程表、代表证、纪念册一本、签字笔一枝(塑料袋装)、本次活动获奖征文集;

③资料袋:统一使用台庆专用袋。

8.获奖证书及奖金准备与发放(由中广协会落实、本台配合),颁奖现场需音乐。

9.会务费框算:

①住宿费:双人标准间428元/天,计214×4=856元;

②餐费:正餐100元/次×4+自助50/次×3=550元;

③旅游:盐官门票50元+乌镇门票60元+大客车费用40元(按2辆大客车基本满座计算)+导游、保险费7元=157元;

④晚会门票680元;

⑤纪念品360元;

五项合计约需2600元,实收会议代表会务费1800元/人。

二、会议期间服务工作:

1.接机:根据与会代表人数和到达航班情况,安排工作人员在机场等候。配备足够的车辆,做到接站不脱人,及时将代表送抵饭店。

2.报到:安排工作人员4人。分别负责:登记,会务费收取,开具发票,发放房卡,纪念品、资料发放。

3.返程票务预订:设置会务房,主动询问代表返程票预定,联系票务公司落实。

4.发放合影照片及会议通讯录。

5.做好叫早、提醒、引导工作,做好联系陪同就餐、参观、游览等服务(及时预定好游览点的就餐工作等)

6.做好会议善后工作:安排好车辆送客至机场、车站,费用结算、归还借用物品等。

三、工作人员分工及职责

为确保“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颁奖暨研讨会成功举办,特成立专门的会务接待组,具体负责落实各项会务承办工作。

组长:徐盛

副组长:汤建华、方旭明

成员:殷伟琪、吴明霞、石月平

四、工作要求:

在这次会务工作中,要当好东道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配合协调,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接待服务工作,让各级领导和各地广电同行感受到海宁广电人文明好客、办事高效、作风严谨的良好精神风貌,给各位代表的海宁之行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附件一:“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颁奖暨研讨会日程安排

附件二:“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颁奖暨研讨会议程

海宁市广播电视台

二00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

征文颁奖暨研讨会日程安排

12月26日

报到(杭州肖山机场全天接站),报到、食宿、会议地点:海洲大饭店。

12月27日

上午:8∶30开幕式及颁奖会(二楼海韵厅)

中餐:11∶30自助餐(一楼西餐厅)

下午:14∶00学术研讨会(二楼海韵厅)

晚餐:17∶30欢迎宴会(二楼聚潮厅)

12月28日

上午:8∶40饭店门前准时发车,赴天通公司、盐官广电站参观

中餐:11∶30盐官景区

下午:游览千年古城——海宁盐官宰相府第风情街、陈阁老宅、王国维故居、观潮公园(当日无潮汛)

晚餐:17∶30台庆宴会(二楼聚潮厅)

晚上:19∶30参加《和你相随—宏达·海宁广电之夜》大型文

艺晚会

12月29日

上午8∶40饭店门前准时发车,赴江南古镇——桐乡乌镇游览

中餐:11∶30乌镇景区

下午返国内最大的皮革集散中心——海宁中国皮革城自由活动

晚餐:17∶30海洲大饭店自助(一楼西餐厅)

12月30日

早餐(一楼西餐厅)后返程(送至机场、车站)

“海宁潮·天通杯”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

征文颁奖暨研讨会议程

(12月27日)

上午(8∶30)开幕式

主持:赵德全(中广协会秘书长助理兼学术部主任)

议程:1、主持人介绍领导和来宾

2、中共海宁市委副书记张炜芬致欢迎词

3、省局领导讲话

4、嘉兴台领导讲话

5、海宁广播电视台台长贾伟林致辞

6、中广协会学术部副主任陈富清宣布“海宁潮·天通杯”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评选结果

7、颁奖(颁奖领导含天通公司)

8、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9、中广协会副会长张振华作报告

下午(2∶00)学术研讨会

主持:陈富清(中广协会学术部副主任、博士)

议程:1、观看介绍海宁的专题片和海宁台台庆专题片

2、中广协会副秘书长张聪作报告

3、省广电局副局长胡瑞庭作报告

研讨会方案范文3

机关各股室:

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按照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部署,为切实抓好我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工作,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学习对象:局机关全体人员。

二、学习方法:自学和集体学习(全体人员)

三、学习资料

《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

党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       设工作会议时的重要进话。

四、集中学习时间

1.9月18日(周三)下午局二楼会议室

2.9月19日(周四)下午局二楼会议室

五、交流研讨

1.时间:9月20日

2.对象:班子成员

3.地点:局二楼会议室

4.研讨内容:按照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的要求,结合集体学习内容,围绕“不忘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主题,联系个人工作思想实际,谈认识、讲体会,摆问题、找差距。

五、学习要求

研讨会方案范文4

在国外,认为“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套教学方法。该方法力图实现专业知识和行为技能的协调发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来解释现实问题;在八十年代初,案例教学在我国才得以推广,关于“案例教学”被定义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针对财政学类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案例研讨型教学法的概念。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强调教学中引用案例需要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反复准备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原因,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财政学理论的理解并掌握理论精髓,从而提高理论学习水平和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跟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研讨型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案例研讨型教学更多的是启发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增强师生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其次它能够极度开发学生的潜能,训练一种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再次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共同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可以由不同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会对案例所反映出的问题持有各自具有不同的观点,并且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表现在通过对案例的思考,经过讨论得出对同一个问题的多个不同的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充分挖掘了学生们的潜能,而且会提高他们走上社会以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收获,也实现了相互学习的目的。

二、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实施

一是精选案例:教师对财政学相关概念、原理进行讲解后,可以采用自己或者他人编写的案例,向学生提出本节课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采取的教学程序、教学时间的安排等等,但是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创设讨论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学习讨论中。

二是分析讨论: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发言、分组讨论、组织辩论的学习形式,对案例文本认真通读,对案例事实简要陈述,对案例情境进行模拟,最后对案例事实展开联想,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三是总结归纳:这就要求教师指出案例中存在的关键点,与学生一道对他们分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长处和不足进行客观认识,并做出案例分析报告,并互相对照学习,加深学生对案例结论的认识水准。

三、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反思

(一)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对案例研讨型教学方法的认识不精准。目前在高校案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有不少教师依然认为“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举例说明原理或者理论”,更有甚者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样一来,案例研讨型教学的结果就丧失了该教学模式的主体性的改变、探究性的发挥、创造性的提升等教学理念。

2.对教学案例的选取不现实。据笔者了解,目前财政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案例仍然是沿用一些外来的案例集锦,自己编写的案例几乎没有,从教师层面来说缺乏创造性。其次即使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一部分案例辅助教学,但是存在选择案例不充分、案例内容与教学目标不吻合、案例真实性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等问题,因此,案例的选取,虽然能从某些方面反映典型问题,但是不能启发学生思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案例教学准备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充分准备,没有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结果没有得出对案例的科学评价,直接导致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丧失。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适当把握案例研讨型教学法的实施进展,并且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保证研究重点突出、脉络清楚发挥案例研讨型教学法的启发作用。

(二)当前《财政学》课程教学的普遍现状

1.教材选择问题。目前,在各高校《财政学》教材主要有三种版本:一些由陈共主编的《财政学》;二是邓子基主编的《财政学》;三是本校教师自己编写的《财政学》。理论基石各有不同,有的以国家分配论作为分析起点,有的沿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主推公共财政思想,有的则强调财政的社会共同需要性,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教材中表述相差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教师教学中选用教材和讲授内容的随意系统的教学资料。

2.教学方法问题。目前《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主线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组织方式,对案例教学、举例教学、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很少采用,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些学生常常抱怨财政学课程枯燥乏味,即使采用案例教学,也经常是重讲授教学、轻案例教学,重举例、轻案例,重经典案例、轻本土案例。

3.教学内容问题。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逻辑推理方法,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原理的系统性、概念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一致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因此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引导性。

(三)案例研讨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恰当选择案例。《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一般从以下渠道产生:一是选取国内外典型性有影响力的现实案例;二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真实的案例。然后,代课教师需要对案例进行再编写、再提炼,把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理解的内容通过对案例设问、疑点分析等方式插入案例中。

2.科学组织课堂。在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对案例做好充分阅读,并且结合财政学基础理论,对案例本身进行深度地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合理安排课堂讨论,灵活地进行个人发言、分组讨论、自由辩论等课堂教学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认识的开创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要做好学生案例研究成果的点评,鼓励学生去模拟环境背景并试行提出的多种方案,最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规范教师引导。案例研讨型教学法是难度性比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力争做到引导到位,这取决于教师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事实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杜绝两类现象发生:一是教师没有对案例进行认真筛选,也不进行公开评讲,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后很难有所收获;二是教师在案例分析中依旧偏向于提供案例分析的答案,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这样,案例研讨型教学的目的就难以达到。

基金项目:

研讨会方案范文5

 

“写”——自我反思式案例研究

 

“写”案例,就是把观察到的、典型、有价值的教育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反思,感悟教理念,调整教育策略在以“写”为主的案例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自我反思式的操作方式。

 

反思自我:以个体研究、个体反思为主,写自己教育实践中的故事、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表面来看,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反思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它比较狭隘、封闭,老师容易受思维定势和自身有限经验的影响而无法超越,准以突破。

 

解读他人:通过观摩他人的活动,分析解读他人活动中的些事件、案例,来分析、反思、迁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一种是解读同伴:通过观摩同伴的教学活动,对活动中典®的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并反思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想法与行为,借助于他人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另一种是解读名师:观摩“名师课堂”的视频,总结提炼学习后的感悟、体会与收获,以及对己实践的帮助等,解读名师的优秀课对我们会冇很多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直接产生良好的指引效果。

 

不管是反思己还是解读他人的教育案例,都是个体通过观察和忆记录具体的案例过程,然后进行自我反思,提升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策略优点为:能够较为灵活方便地录案例,促进和提高研究者的观察反思能力,提升其研究的热情,并能收集和整理卡富的实践研究资料,适合普遍推广和实施。其不足为对一个个案的研究和解释,一般都是不完全的,研究者不可能把问题发生、发展中的所有变都揭承出来,即使是某些主要的参量揭示出来了,研究结果也会受到研究者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

 

“说”——巨动交流式案例研讨

 

“说”案例,是以案例的形式将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互相交流,以引发更多人的主动分享、谈论,及探讨教学有关的问题这种交流可以是日常随机产生的非正式的交流,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老师在聊天时,分莩和幼儿在一起时的有趣故事,这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以是专门组织的、有一定目的性的较为正式的案例交流会,下面主要说说比较正式的案例交流会、我们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的交流会,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群体对话,达到超越白我的目的,从而更深人地探讨研究案例。

 

是研究小组内的案例交流活动研究小组是打破年级组界线、根据教师意愿和特长形成的,各组根据需要开展活动例如我们开展“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案例研讨交流活动,首先,研究小组内的老师互相观摩教学实践活动,互相研究教案,通过具体的案例呈现活动设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读,以案例或案例群的形式现出来其次,研究小组内的老师集中交流研讨,总结提炼存在的关键性的问题和有价值的问题,初步商讨解决的策略,并由位老师进行整理形成较为完整的文本资料接来,老师们各在实践中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是年级组内的对话活动“-课三研”活动是适合在同一年级组内开展的研讨活动,它已经成为教研活动新的探索方式它重在探讨对于同一新教材内容,在不同班级如何进行不同的选择、加工和创编,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提高教唭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例如我们开展的大班科学活动“牢固的纸桥”一课三研活动,通过确立研究主题、现场观摩、集体反思、实践、阵研讨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注重观察、分析、解读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究行为,组内老师共同交流,分析寻找问题,探解决策略,通过反复实践反思,最后形成年级组内的集体经验。

 

以“说”为主的互动交流式案例研讨,不仅使更多的人分亨井述者的教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能够形成一个持续的、多元的、更健全、更有意义的“实践研究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教师研究者之間、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对话、沟通和交流,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更快更好地取得发展其不足之处为:作为一线教师,平时还有其他大量琐碎的作,能够聚集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

 

“演”一情境表演式案例研讨

 

“演”案例,是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再现,教师在模拟演绎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感受教现场,并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共享,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转化自己的教育行为。

 

第一步是准备阶段:走进教学一线,寻找典型的教育案例,由一位老师负责撰写案例,提出研讨问题;其他老师思考案例的研究价值,搜集相关资料第二步足教研现场:第一次情境表演式研讨,老师们先运用表演的方式再现教学案例现场,然后进行现场研讨.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讨策;第二次情境表演式研究,运用研讨的对策模拟解决实际问题,并由扮演“幼儿”的教师提出“新问题”,交换角色即兴模拟解决问题;最后现场总结第三步是总结反思整理,包括现场过程资料整理、总结分析、全体教师就研究问题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和进一步反思跟进例如“好玩的报纸”探究活动:找案例,提问题一进班观摩提出“报纸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一个孩子说“折飞机”,得到肯定之后,其他孩子跟着说“折钢琴”“折大炮”“折青蛙”面对孩子的从众现象,老师应如何应对呢?演案例,研问题——我们先进行了模拟式案例表演,然后现场进行了分析思考经过讨论,老师们觉得幼儿的从众现象,主要是在于老师对“折飞机”的评价。老师说:“真棒!你想得真好!”所以很多孩子都往折东西上想,希望同样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们建议老师改变这样的评价,可以说:“真棒!你跟别人说的不一样!你的报纸可以用来玩!除了玩,还能做什么呢?”针对这个策略,我们进行了现场表演,下面的“幼儿”故意对老师“发难”,想象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大家再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更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预测想象幼儿的思维。

 

“情境表演式”的案例研究,能引领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体会幼儿的心理需要和感受,从而使教师逐渐形成“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还能帮助教师重新回归到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思考在情境中学习探讨,是一种问题基础上的研究,这一方式很适合较为感性和善于表演的幼儿教师,因此,我们的案例研讨活动更生动,更易被大家接受和喜爱不足之处在于对现场研究人员的即兴分析思考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主持引领人员的总结提升能力要比较高,所以现场的理论提升和总结归纳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更需要仵实践研究中来提高这种能力。

 

“摄”——现场回放式案例研讨

 

“摄”案例,即通过使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捕捉教学案例,然后通过回放的方式真实地再现现场实际情况,然后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是个体独自反思,也可以是群体共同反思。

 

我们在实践中更倾向于运用摄像机来拍摄教育教学现场。这分为两种情况:-是研究者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情况,请其他人员拍摄自己的教学活动,自己观看,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二是拍摄靶子课,针对研讨主题,反复观看捕捉相关的案例.通过网络论坛或集体研讨等方式对案例进行互动式的、群体式的交流分析在我们开展的社会活动“方格子老虎”的活动中,综合以上几种方式开展了一次多元化的案例研寸活动,首先是自我观看与反思,以前总是去看别人的课,去评价别人的教态、教法等,而对自己的教学现场感比较模糊。通过看自己的课,能更好地感受、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分析反思自我,效果更直观、更深入其次是其他老师开展的论坛交流以往只有到现场听课的老师才能参与研讨,而拍摄录像后,其他没有参与听课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可以随时观看教学录像进行评论。

 

案例的持久保存与记录,方便我们随时观看,研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另外,真实的现场可以不断地冋放,可以帮助我们反复地思考与研究,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一,分析也不一,都可以更清晰地以现场案例来说明,增强案例的真实性不足之处在于想要拍摄需要的案例时.不一定会如你所愿而发生,需要等待时机;而当典型、精彩案例发生时,也会因没有做好充分的拍摄准备而错过。

研讨会方案范文6

本文从促进大学管理学教育与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度整合视角,致力于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案例库的“内容-平台-教育”的三维度开发,形成有特色的案例教学库,促进案例内容在MBA教学中的充分运用。研究采用调查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形成的思路和实施策略可以推广到其它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中使用。

【关键词】

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案例库;案例教学

为了提高大学商学院的竞争力、提高管理学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大学管理学教育与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度整合,商学院可以致力于管理案例的“内容-平台-教育”的三维度开发,进而引发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提升商学院声誉和核心竞争力。

一、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建设目标

案例中心可以依托商学院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与国内外案例开发研究机构的合作,以专业化视角和严谨的态度,致力于实现以下3个战略目标。

1、案例内容(案例库)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教育首先要有案例,案例内容建设是案例中心的基本建设目标。子目标一:原创性教学案例(包括文字和视频案例)开发,建设“自主化、本土化、国际化”相结合的教学案例资源;子目标二:开展原创性案例研究,完成案例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子目标三:案例全过程管理体系,建立案例选题、立项、评价及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子目标四:企业和社会资源开拓,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和产学研合作关系;子目标五:开展广泛的国内外交流,共同探索科学的案例研究开发模式和方法,并在工商管理学科普及案例研究和开发方法。

2、案例平台建设。案例平台是连接内容和用户的媒介,这种网络案例共享系统是一个前台界面友好、后台知识充足的连接案例内容和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各种计算机软硬件。子目标一:案例中心硬件建设,包括服务器、集线器和各种网络设备,以及顺畅的网络通道;子目标二:网络案例搜索软件开发,能为用户提供案例查询、在线浏览和视频案例播放、案例下载等功能;子目标三:实现与其它院校管理案例库共享。

3、案例教育建设。案例内容和平台最终都要落到教学和研究上,为管理教育服务。子目标一:对师资开展案例教学方法培训,使之能有效地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子目标二:对学生进行思想转变和习惯培养,使之接受案例教学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习惯;子目标三:研讨案例教学方法,促进新方法开发和在案例教学中的运用,定期开展案例教学效果评估和分析;子目标四:组编工商管理硕士案例通讯,推广高质量原创性案例研究成果,推动案例研究发展及国内外协作。

二、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

1、学校和学科实力的体现。商学院如果拿不出与别人共享的案例资源,将可能被边缘化,这对学校的声誉形象极其不利,也会限制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此外教育部对案例教学日益重视,“管理案例数据将被纳入教育部商学院及MBA学科评价体系”,案例教学已经被教育部列入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成为了评估商学院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开展案例教学的需要。管理是实践性和情境性很强的学科,以往管理教育依赖于课堂教师讲授,忽视了管理的情境和实践意义,而案例研究和教学是理解管理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通过案例教学,一是增强了学生分析能力,二是激发了学习兴趣,三是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实现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现。尤其是我们自主开发案例,对案例企业的相关背景和管理实践更熟悉了解,用起来更加顺手,这是外购案例所不具备的可操作性。

3、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相互促进。案例研究和教学减少了“围绕课本的闭门造车式的教学现象”,势必推动教师深入实践去挖掘企业实际问题,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题,这样也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相互促进,既会提升教师的案例研究水平,也促进了案例研究成果向教学的转化。

4、提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往由于学校以及教师忽视企业案例开发和教学研究,缺少对企业实际问题的把握,缺少与企业沟通的能力,产学研合作停留于表面。案例研究与教学的开展,一有助于准确深入理解企业问题,二与企业、企业家互动增进理解,三为学校建立实践基地,四促进学校对外输送人才和学生就业。

三、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的建设任务

1、教学案例开发。案例中心要动员、组织商学院师生对企业管理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将管理实践上升为可用于教学科研的管理知识、规律和理论,开发高质量教学案例,打造自己的案例知识库。其中的教学案例又包括文字案例、视频案例、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案例。为案例开发拓展社会资源,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在与企业的互动中增进了解、培养感情、提高互信程度,为案例开发创造有利条件。案例中心要对案例开发的选题、立项、评价和验收以及成果利用进行全过程管理,为案例开发团队提供团队建设、经费配套、方法指导等必要支持。

2、开展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工作是要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典型案例分析、解剖,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规律。案例中心鼓励教师和研究生运用规范的案例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管理实践进行访谈、调研和数据收集,从管理现象中总结管理规律,完成具有原创性的案例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3、案例研究与教学师资培养。教师只有熟练掌握案例研究方法,善于从企业实践中提炼学术问题,才能完成高质量案例研究成果。案例教学更不同于传统教学,需要对师资开展案例教学方法培训,使教师课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课堂上能领导案例讨论过程,帮助学生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案例中心需要外聘或内聘专家给教师讲课或培训,也要鼓励教师走出去,与国内外商学院和案例中心开展紧密交流协作,参加案例研究与教学研讨会,共同研讨和探索科学有效地案例研究方法、案例开发模式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和研究水平,进而提高课堂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效果。案例中心需要在工商管理学科普及案例研究和开发方法,整体提高师资队伍的案例研究开发能力。

4、案例平台建设。网络共享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案例查询、网上案例共享和下载、网上案例研究和教学等服务。这个系统中既包含本中心组织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案例,也需要跟国内外其它院校管理案例库对接,使师生可以接触和利用到广泛的案例资源。在商学院网站上开辟案例中心网页,设置中心通知、中心案例库、案例研究动态、案例教学、友情链接等栏目,为推进案例教学、案例写作和案例研究服务。案例中心需要购买服务器、集线器和各种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网络内容共享的硬件系统。同时,需要进行软件开发,为用户提供案例库入口,实现查询、检索、浏览、在线播放等功能。与国内外其它院校的案例中心开展合作,通过购买或交换的方式,获得接近利用外部案例资源的渠道。

5、案例教育建设。在案例教学方面,目前虽然在授课中也结合案例讲授知识,但还远未达到规范的案例教学程度。案例中心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转变和习惯培养,使之接受案例教学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习惯,习惯于课前思考、课堂研讨,课后总结和吸收消化承载于案例的理论知识。先进行案例教学试点,再逐步铺开,最终覆盖大多数管理学课程。案例中心也需要对案例教学的方法手段等进行研究探索,促进新方法开发和在案例教学中的运用。定期开展案例教学效果评估和分析工作,促进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等各系列案例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园地、以案例为内容、以网络共享系统为平台、以企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案例教学质量提升体系。

四、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的应用研究

1、工商管理硕士案例的应用。所选择的案例缺乏典型性,只是泛泛而谈甚至是讲故事,不能准确、有效地说明和论证理论要点,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教学的兴趣。所选案例大都缺乏直观性,不够深刻以至于不足以让学生理解。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案例库,但其中的案例大部分直观性不够,理论与实践不易有效整合,往往是就案例谈案例,上升不到理论层次,或者是牵强附会成为理论的注释,仅仅达到活跃气氛的效果。而且,由于学生的专业和经历各不相同,围绕案例讨论的时候往往容易钻牛角尖,拘泥于枝节问题做无谓的争论。

2、工商管理硕士案例教学的流程。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系统的科学,通过向学生讲授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哲学思想、管理的职能及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因此,紧密联系实际,把引进案例的教学方法加以系统化,使教学的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是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首要内容。首先,案例教学过程的实施步骤要明确。在确定要利用案例讨论之前提前确定讨论的核心主题,对案例教学目标、案例中的难点和重点等进行分析;对案例进行反复揣摩,确认一系列问题,制订课堂讨论计划,包括怎样开始讨论,如何组织教学,遵循怎样的逻辑进行,如何对过程进行控制等,并编写案例讨论教案。其次,鼓励学生积极配合。在正式讨论之前,要求学生主动了解案例背景知识,熟悉案例讨论流程,以及事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前进行思考并能提出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在课上正式案例分析的时候能有序地参与。案例教学法以自学为主,让学生成为主体地位,相当多的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所以,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课题做准备,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掌握哪些知识,以便学生认准自己的角色,真正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积极参与其中。最后,要严格保证案例教学各环节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针对一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系统环节脱节问题,笔者认为在案例讨论进行之前告知学生案例分析的每一步骤,严格按步骤进行,并且这些步骤应与教师的案例讨论教案一致。在案例讨论中,当偏离主题或即将与前一环节脱节时,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案例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按照案例讨论程序进行。在案例的总结环节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反馈,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解决了案例中反映的所有问题,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性及障碍是否被学生充分预见到了,教学目的是否已达到,案例选择是否恰当以及哪些方面仍需改进,以便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使教案不断充实和提高。

3、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在对学生的激励方面,教师可以实施考核激励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终真理,而是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培养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为了达到较好的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针对案例提供的资料充分思考,并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思考基础上的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某一案例分析时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探讨,广泛地接触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学到了管理学的各种知识,培养了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中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浩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江明,李亮,王伟.案例研究:从好的故事到好的理论—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2010)综述[J].管理世界,2011(2):118-126.

研讨会方案范文7

一、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现状

尽管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许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也都广泛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但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在认识和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案例选取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主要载体,案例本身的好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案例理解有误。一些教师认为,在讲授某一财务原理或财务方法后举一个或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原理,或者是对原理做一个补充,或者穿插几个例子就是案例教学了,实则不然。上述所描述的情况最多只能称之为“案例说明”,而不能称之为“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当中,一些教师往往把案例当作是紧张课堂上活跃气氛、取悦学生的调节剂,把案例教学当作了纯粹娱乐的东西,案例和教学严重分离,没有相关性,案例不能说明财务管理的知识和原理,学生从中也不能够得到有价值的内容,仅仅一笑了之。

(2)案例选择不当。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该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出财务管理教学的特征和时代特色,要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吻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案例的选择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只要是和财务管理相关的案例就拿来使用,而没有认真分析案例是否和所讲的教学内容关联度高,学生能否理解案例的背景,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等。案例选择不当导致案例教学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3)缺乏原创案例。由于我国财务管理相关案例的开发不足,使案例教学不得不直接使用国外的相关理论与案例,我国财务管理方面的教材也基本照搬国外教材的内容。“洋为中用”本无可厚非,然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和案例研究是建立在其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与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大相径庭,因而案例教学内容往往与我国的现实脱节,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多与现实不符。另外,采用国外教材和国外案例一般会存在1-2年的滞后期,翻译偏误也会影响到原著信息的正确表述,影响学生对案例的理解。

(二)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了好的案例,还得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讲授和分析,以便学生从已有案例中获得更为直观的知识体验。

(1)案例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案例教学中“教”与“学”的最直接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由于多年形成的习惯,我国的案例教学多数情况下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教师对案例发生的背景、发生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都做了阐述,仅仅是在最后才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这种方式导致学生仅仅通过老师来理解案例,由于时间短而不能对案例形成综合性的认识,不能深刻挖掘案例的内涵,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也就不深刻,最后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这种教师主导的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养成了惰性,面对教师“等”、“靠”、“要”,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2)案例教学手段保守。案例教学通过运用幻灯、投影仪、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形成立体、直观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中现代化和专业化实验室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和锻炼的机会。但一些教师的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课件的展示作为最主要的手段,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实案例教学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课下搜集整理案例、课堂上分析讲述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教师讲述的单一手段。此外,受经费、场地、地区等限制,尚有许多学校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实验室,开展多种方式的案例教学的条件不足,也使我国财务管理学的案例教学落后。

(3)案例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一个好的案例教学课程设计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比普通理论教学更多的耐心,但我国大多高校的薪酬体系和考核机制中却鲜有这方面的规定。案例教学课程如何考核,教师工作量如何计算,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评价,这些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因此,一个合适的案例教学考核机制能够直接影响乃至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和导向。案例教学需要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激励教师投身于案例教学是管理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案例教学考核机制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三)案例教学中师生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案例教学由于其特殊性,要求案例教学的主讲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案例教学中给学生讲述清楚理论的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融合到案例和现实当中,拓展学生的思路。但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是,我国高校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走出过校门,更谈不上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战经验。所以在上课时往往以讲述学术理论见长,拿起财务管理案例教材来讲述自己熟悉的理论,不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分析现实,从而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有效进行,既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案例的准备过程、案例的讨论当中,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积淀,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层次,不能看到案例本身所隐含的真正问题,将导致财务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本科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新的案例教学模式应该突破以往固有的思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只是其中一个手段,还要大胆地走出课堂,用实践来检验和提升理论水平。因此,新的案例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内外结合的模式,即以课堂内研究性教学为主,以现实的实践性教学为辅助手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一)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创建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其中心思想是把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引入到案例教学中。也就是要在教学中创建科学研究的氛围,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学习。研究性教学是把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置于首位的现代型教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研究性。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提出研究的内容,或者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氛围和条件,让学生自己或者以团队的形式去研究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并讨论。教学不再只是教师将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也是掌握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第二,具有教育性。研究性教学是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学扩展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大量的主题研讨和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自我组织团体,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会沟通与协调,交流思想与体会,达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目的。第三,学生高度自主性。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分工协作开展学习,通过理论辨析、资料收集、调查、实验、数据分析等环节来全方位提高学生参与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且能真正学会学懂,融会贯通。第四,具有挑战性。研究性学习不仅仅要求专注于教学本身的各种问题,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积累,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就是将课堂上的研究性教学具体化、生活化、情境化,当然这里的具体化和情景化不同于课堂上的内容。课堂上的情境化是通过对案例的解说、视频技术的运用等方式对所要讨论的案例进行再现,以突显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方便师生进行探讨。而实践性教学则是要求师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通过课堂的研究性教学,学生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并通过案例得以简单运用。但由于课堂和现实之间毕竟有不小的差距,课堂上的一些理论放到现实中并不一定成立,课堂上分析起问题来很有逻辑性的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常常手足无措。因此课堂之外的实践性学习就成为了研究型学习的有益补充。

实践性教学就是要让师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发展。因此实践性教学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践性教学,二是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由于许多教师自身缺乏企业财务管理实战经验,案例教学自然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但教师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应当身先士卒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如去一些企业学习或锻炼。二是学生参加实践,最主要的手段是校企合作协议基地,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理论有用武之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察觉自身不足,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感悟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本科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对上述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模式,要将其真正运用到财务管理的教学活动中,使其发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必须要有配套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选择案例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最终效果如何,案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合用于财务管理教学的案例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1)情境契合。选择的案例应该和教学的进度相符合,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为基础,案例能够恰如其分地覆盖当前需要讨论的主要财务管理知识点。(2)案例经典。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包含当前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甚至包含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反映社会现实。(3)启发思维。案例应该有思想内涵,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引发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开放教育。案例包含的内容和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方面,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便于深入探讨案例。(5)研究性。案例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某些共同的特征,深入获得研究性的观点。

(二)分组研究 案例确定之后,就给学生设定案例所包含问题的情境。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生成立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对所要讨论的案例搜集相关的背景材料,或者制作与案例相关的课件。在案例讨论时也仅仅是提出一定的问题,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小组内部如何分工,如何协调和沟通,教师不加干涉,仅仅提供对案例本身的引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客观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大胆怀疑、猜测,可以独立观察,富有远见的发现,可以进行没有把握的,可能失败风险的实验,可以自由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小组中的互相切磋,思维撞击,可加深了对案例的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等多方面的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撰写报告与课堂发言的能力,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课堂讨论 教师安排课堂讨论不是为了得出最终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营造一种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气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是案例背景隐含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批评只有建议,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通过这种全员参与的方式,学生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从其他同学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中得到启迪。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提高每一位同学对案例的洞察力,对案例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师来说,也可以从学生一些独特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中获得启发。

(四)点评与总结 研究性案例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仅仅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获取的知识可能仅仅是知识点,不成体系,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讨论所获得的各种知识点及时梳理,加以总结和概括,对理论进行升华,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达到能够实际运用的目的。研究性案例教学的总结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学生学会怎样从讨论的内容中总结出财务规律或反思财务理论,可以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中得到启示,使知识结构更为完善。二是使学生享受到讨论的愉悦和成就感,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五)课外实践 通过对研究型案例的学习与研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建立了初步的知识体系。在经过若干案例的讨论之后,由教师带队参与实践基地的实习,对话企业一线员工与管理层,聆听企业家的深谋远虑,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教学相长、教研结合,真正将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系内蒙古财经大学2012年度教育教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JX11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高等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

[2]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7期。

[3]孙思忠、李金霞:《关于案例教学的哲学思考》,《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研讨会方案范文8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案例教学有其悠久的历史,于1920年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将商业管理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案例分享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颇具成效。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及东南亚国家纷纷开始引进案例教学,我国在1980年代初,与美国在大连联合建立工业科技管理培训中心,开始了最早的案例教学试点,随后全国推广。在理论界,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是来自我国著名的管理案例专家余凯成教授的解释:“案例教学是为了某种既定教学目的、围绕一定的管理问题而对某一真实的管理情景所作的客观陈述。”简言之,案例教学是在课堂上应用教学案例,提高学员管理能力、解决管理问题的手段。(二)案例教学的特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讲授案例而已,供教学使用的案例一般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创作小说不同,案例在情节上不能虚构,必须真实可信。基于保密需要,可以对人名或者相关数据进行掩饰,但是一般不对整个案例的结构进行大幅度的虚构修改。为适应专题教学的需要,只要不偏离案例的中心点,案例的篇幅可长可短,但是必须来源于真实事件,这也是案例教学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原因。2.应包含一个或数个思考问题。在农银大学教学案例编写规范中,很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是问题链接,设计开放性问题。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将案例演示给学员、教会学员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思考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这样才能体现案例教学的启迪性,提高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3.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是案例相关性的一个要求。运用教学案例不能盲目借鉴,不加选择。农银大学教学案例编写规范对案例的要求是围绕全行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服务全行业务发展。教师带到课堂上的案例必须服务于教学活动,准备运用于哪些章节,是为了解释哪个概念,还是为了运用哪种工具,必须有其目的性。

二、应用案例教学的原因

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农银大学推广案例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成人学习的特征和案例教学的功能进行简单的探讨。(一)成人学习的特征。1.实用主义成人学员不同于在校学生,希望听到的授课内容对其工作能够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简而言之,“拿来就能用”。那么,枯燥无味的概念讲解和产品分析必然不能引起学员的积极性。教学案例来自于真实事件,是各家分行在经营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学员能够快速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非常实用。2.精力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员对于学习的专注度会有所下降。假定一节课45分钟,对于平铺直述的讲授,大多数学员很难在45分钟内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但是引进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之后,效果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如果配合情景模拟,让学员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学员不仅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对案例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透彻。3.容易遗忘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下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20分钟之后人们对于记忆的东西会遗忘42.8%。农银大学的培训多为银行产品与服务,简单的产品介绍往往很难在学员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生动形象的案例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或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往往更容易被人记住。4.喜欢变化对平铺直叙的东西提不起兴趣,是成人学员的共性。他们往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事物会先以自己的经验去做判断,因此一成不变的讲课形式较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时,案例教学便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有冲突性的情节能够让成人学员感受到课堂气氛的变化,并融入其中,领悟知识和道理。(二)案例教学的功能。1.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通常是把现实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用情景展现的方式描述出来,用叙述性的语言呈现出需要学员解决的问题,激发学员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找出案例中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初衷。2.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老师在台上教、学生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老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员充分地讨论、让学员思维的火花去相互碰撞、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讨论教学案例的过程也是学员互相交流的过程,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小组成员,如何解决矛盾,在小组讨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都是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学员人际交往的能力。3.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案例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可以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案例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让学员去死记硬背、全盘接受。它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组成,很多案例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学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去寻求解决方案,去整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案例教学在农银大学的运用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员722017年第4期的学习能力、解决现实管理中的问题。农总行人力资源部于2015年在全行下发《农银大学教学案例征集工作实施方案》,十分重视案例教学的推广。农银大学应用案例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一)课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教学计划与所有的教学方式一样,案例教学同样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做好教学预案。首先是课堂时间的分配问题,案例教学大约会花多少时间、会在哪个时间段导入、学员讨论持续多长时间,都需要制定一个方案,以控制课堂的研讨秩序,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其次,要做好教学案例的引入与总结。如何在讲授过程中很自然地将学员的注意力集中到案例上来,关注案例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导入非常重要。在案例讨论完之后,对于学员提出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答疑解惑,对学员形成的新颖观点做提炼总结,将本次案例讨论的主要结论用提纲挈领的语句进行概括,给学员思考和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再次,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提前下发案例材料。可以不用提前所有的案例细节,但是让学员对案例背景有所了解、用简单的问题启迪学员是必要的。要求学员特别注意案例中的思考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上研讨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案例教学需要其他的教学方式与之配合。情景模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既可以让学员身临其境,对案例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调动全班的研讨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同时,案例教学可以与板书、互动多种方式相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2.精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环节,案例选择的恰当性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效果。首先,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当是与学员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农银大学岗位职业轮训为例,学员来自全国各省市分行,讲授的教学案例应当基于某分行真实发生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将先进分行的做法介绍给其他分行,将某些分行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分行,实现信息互补。其次,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当围绕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案例不能只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从而游离于讲授内容之外,对学员理解知识框架没有帮助。案例教学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服务于此次讲授的内容,简言之,选择的教学案例需要带有一定的目的,具备相关性的特征。最后,在课堂上讲授的教学案例应当是紧跟时代热点的。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很多案例在时效性上已经不能反映学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2017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所有的商业银行取消同行异地取现转账手续费,如果仍然在课堂上去讲授异地同行取款收费被投诉的案例,那么内容就过时了,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选择的教学案例需要与时俱进,是当前学员迫切想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而且要符合目前工作实务的大环境。如果在某块产品服务上国外银行与国内银行的流程不同,那么在引进国外经典案例的时候要慎重,给农银大学的学员一定的讨论空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3.精心布置教室一个好的环境对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个精心布置过的教室能够给学员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员更有意愿投入到案例教学的讨论中来。具体来说,适合案例教学的教室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满足所有学员听和看的要求。不用拘泥于传统的一排排横向摆放桌椅的形式,让学员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去参与案例研讨。但是,不管桌椅怎样摆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所有的学员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听到老师和任何其他学员的发言,看到老师板书并能与其他学员进行眼神的交流,不能有视线的阻碍。第二,教师可以很自由地走到任何学员的面前与之互动。案例教学不再只是老师的一言堂,学员要积极参与其中,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按传统的一排排横向摆放桌椅,老师走到后排学员的位置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且后排学员发言时,前排学员很可能由于距离太远而听不清发言的内容,这些都是布置教室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三,每位学员都可以方便地挪动座位参与研讨。案例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为了给思维火花的碰撞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员可以自由参与任何小组的讨论,挪动原有的位置到其他地方去参与研讨,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都是被允许而且是得到鼓励的。因此,布置教室时需要为学员挪动座位提供便利条件。(二)课中的教师角色。1.案例介绍的演说家将一大堆文字生动地演绎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员明白案例的梗概,对于一位优秀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而且,教师还要充当案例材料的信息库,当学员对案例某个问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进行答疑解惑,为学员扫除阅读案例的障碍。虽然介绍案例不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演说家也不是教师的主要角色,但是通过演说的方式,让学员对整个案例的脉络了然如心,接下来的案例讨论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2.把控课堂的主持人农银大学案例教学的课堂因为多种环节的交叉设置,容易造成混乱讨论的局面,教师在保持课堂秩序的同时,需要把控整个课堂讨论的方向。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才能引导学员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研讨,围绕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同时,需要注意研讨的时间控制和发言秩序的掌握。不能让研讨占据过多的时间而压缩总结发言的内容,每次发言只能让一位学员作为代表陈述研讨成果,营造一种热烈而又井然有序的课堂气氛。3.思维碰撞的催化师案例讨论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而让思维的火花充分燃烧,催化剂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做好研讨的引导工作,帮助、启迪学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解决问题,通过头脑风暴、世界咖啡等多种方式让不同的思想充分碰撞,有效解决思维的冲突,在讨论过程中穿针引线,推动案例讨论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当学员的思考偏离此次研讨的主题时,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员的思维回到此次授课内容的正轨上来,做好思维层面的催化师。4.归纳总结的发言人案例讨论完,得出具有总结性的观点,让学员通过此次案例教学有所收获,才是农银大学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教师的发言不能预先设计好、只代表教师本人的意见,而应该是所有学员研讨成果的结晶,代表大多数学员达成的共识,是此次研讨思绪的整理和总结。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地反映学员的思想,教师可以在总结发言的时候对言语进行稍许修正,给学员以正确的示范,为此次案例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三)课后的成果转换。一次农银大学案例教学的授课往往只有半天的时间,但是半天时间一过,并不代表教学活动的戛然而止。课堂上讨论的结论是学员智慧的结晶,需要在课后进行收集整理,保存教学成果,在全行范围内推广优秀的教学案例,用案例指导工作,将教学成果转换成现实的驱动力。1.案例素材的收集在农银大学案例研讨的过程中,每个讨论小组需要指定一个研讨记录人,记录研讨的过程和得出的观点,最后汇总成研讨报告。对于学员上交的“两带来”案例材料,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整理归类,哪些属于市场营销类、哪些属于经营管理类,哪些是正面案例、哪些是反面案例等,都应当做出明确的分类。利用农银大学的平台,在平时做好学员案例的收集,到了授课筛选案例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选择,讲授起来才会得心应手。2.案例素材的加工很多案例素材本身的质量很高,但并不是按照《农银大学教学案例编写规范》的标准进行编写,这时需要授课老师对案例素材进行再加工,以达到在农银大学推广此案例的要求。可以与案例撰写作者共同对素材进行加工,也可以与条线的培训教师合作加工,将案例进行标准化,才是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好案例。规范案例的必备要素有案例名称、背景信息、事件过程、问题链接和案例使用说明,对案例加工需要基于事实,尊重事件原貌,保证原汁原味,具有实用性,有助于解决农行在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凸显农银大学对全行的智力支持作用。

作者:罗刚 单位:农银大学武汉培训学院

研讨会方案范文9

一、任务目标

聚焦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认真落实公司党支部《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处走,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在党员干部自学的基础上,安排2次集中研讨,确保集中学习研讨时间不少于5天。每次研讨围绕1个专题,支部书记李惠林同志主持,党员干部作交流发言。邀请区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指导组列席指导1次专题研讨。

二、主要内容

(一)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

时间:2019年9月23日

地点:总经理办公室

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宣贯

内容:支部书记向全体党员对公司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进一步宣贯,传达区委关于主题教育的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明确我司主题教育的学习任务、工作措施、注意事项等。支部书记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二)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

时间:2019年9月24日

地点:总经理办公室

专题:学习讨论互动

内容:围绕《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全体党员畅谈自己对学习的心得体会及相互研讨,邀请列席的区委第九巡回指导组领导作点评。支部书记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三)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

时间:2019年9月25日

地点:总经理办公室

专题:学习讨论互动

内容: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全体党员畅谈自己对学习的心得体会及相互研讨。支部书记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四)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

时间:2019年9月26日

地点:总经理办公室

专题:集中观看主旋律电影

内容:全体党员集中观看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并畅谈自己的观后感及相互研讨,重温党史和新中国史。支部书记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五)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

时间:2019年9月27日

地点:总经理办公室

专题:以案为鉴、不忘初心

内容: 通过集中学习《以案示警—75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读本,全体党员分别围绕“以案为鉴、不忘初心”作研讨发言。支部书记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六)第六次集中学习研讨

时间:2019年9月30日

地点:总经理办公室

专题:集中学习总结分享

内容:全体党员分别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集中学习研讨内容,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并要求每一位党员向党支部提交一份学习心得体会,支部书记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肇庆市高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研讨会方案范文10

论文关键词:调度培训;研讨式教学;单元制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发挥学员的能动作用,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因此,在电力调度员单元制培训中,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一、调度单元制培训的特点

电力调度员单元制培训自2008年至今已开办了50余期,包括高级工和技师两个技能等级,每个等级分为电网调控、电网操作、电网异常处理和电网事故处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5天为一期。

电力调度员专业的单元制培训起步较晚,主要针对现场调度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学员都来自于现场调度岗位,大都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并积累了大量的现场实例。因此,能否把学员丰富的现场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培训中心的各位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思路,并且一致认为,研讨式教学法更适合于调度员单元制培训。

二、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区别

1.一般教学方法的缺陷

在调度员单元制培训中,若是一直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授课,则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调度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灵活性,既有调度规程的约束,又有自主发挥的余地。在符合调度规程的前提下,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调度培训中的相关案例,往往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其次,若在课程中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方式,即使结合现场,案例仍然十分有限,并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会枯燥无味,不利于学员打开思路。

同时,在一般的授课方法中,忽略了学员的能动作用,使学员的丰富现场经验得不到发挥,也不利于教师从学员处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

2.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比较

首先,在研讨式教学法中,可以对于一个案例,引导学员进行讨论,从分析到制订方案,都按照调度员实际处理问题的思路进行,这样不仅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调度工作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起学员的兴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更可以引导学员共同探讨,结合各地不同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方案。

另外,参加培训的学员有很多是已经工作多年,有着非常丰富的现场经验,并积累了很多好的案例,因此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收集大量的现场实例,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更多的资料。在授课的同时,教师与学员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员的相互讨论,可以进一步开拓思路,互相启发,从而找到更为优化的处理方案。单元制培训,可以作为一个让学员思维碰撞的契机,对于有丰富经验的现场人员来说,交流的作用往往会重于讲解。因此,让学员在讨论中共同进步,可以作为调度员单元制培训的宗旨。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讨式教学中,虽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员的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其次,要能够把握案例中的关键点,在关键问题上充分分析,充分展开;再次,教师也要能够抓住课堂主线,把握全局,引导学员的整体思路,并对可能有争议的问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研讨式教学即是形成一种“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更加活跃,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在交流研讨中解决问题。

三、研讨式教学法的四步走

在“电网事故处理”单元的培训中,我们以“变压器事故处理”仿真实训课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四步走。

1.提出问题,简单分析

对于调度员的工作来说,无论是电网的调控与操作,还是异常与事故处理,都是以具体的实例作为处理对象,有相关的规程作为依据,有既定的一般的处理思路。因此,我们一节课的首要步骤就是提出本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并引导学员根据实际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对该问题做初步的简单分析。

以“变压器事故处理”课程为例,我们在dts仿真系统中设置了“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请学员按照现场规程以及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查看保护信息,描述故障现象,提出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及进行危险源点分析。这样的处理过程,与现场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并且符合调度员平时的工作习惯及工作要求。同时,在课堂一开始,便可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尽快地进入角色,参与到讨论中来。

2.思考讨论,确立方案

这一步也是一节课的重点部分。对于调度工作来说,对于一个操作,或是一个事故的处理过程,解决的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在符合调度规程规定的前提下,往往有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同时,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如电网运行方式、重要用户情况、不同气候条件等,都可能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因此,在这一环节,学员根据自身经验,可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

在讨论环节中,我们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座位情况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探讨,并做好记录,最后由各小组分别提出方案。由于在小组讨论的方式下,组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利于交流,所以能够营造较为热烈的讨论气氛。最后各小组提出的方案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启发,个人有其他观点的也可一并提出,由此得到的方案更加多样化、全面化。

对于本课“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的案例来说,学员提出的方案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向。

方案a: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a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方案b: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b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在此,由学员针对两种方案进行讨论,学员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方案a采用的送电线路为220kv变电站送出,可靠性更高。方案b所采用线路为110kv变电站的线路,可靠性较差。

(2)方案a操作时涉及另一220kv厂站负荷的转移,操作步骤较方案b略为繁琐。

(3)方案a、b所采用的送电线路均为t接线,在有其他线路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t接线。但此例中无其他热备用线路,故只能采用a或b线路进行送电。

以上几点都是这一故障处理的关键点,多数情况下,学员都能够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以上问题。对于学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则可以由教师提出,引导学员思考。

根据以上观点,讨论结束可引导学员进行总结:对于本案例来说,方案a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方案b操作简单,能够更快地恢复供电,同时也符合调度规程规定,因此方案b也是可行的。对于调度员来说,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3.仿真操作,完善优化

在确定了操作方案之后,便可引导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操作,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优化操作步骤,完善操作方案。

在本例中,就有学员提出可否将事故所在厂站110kv正、副母线所带负荷进行调换。于是就此问题,请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试操作并进行讨论后,得到结论:在原方案的事故后运行方式中,有一条110kv线路是处于接近满载状态的,若采用新方案,可以避免线路满载的情况,但会使一台220kv主变处于满载状态。因此,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学员可以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

同时对于具体的操作顺序,在dts仿真操作中也可组织学员进行探讨,采取最优的方案,避免操作过程中过载和越限的情况出现。

4.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在引导学员讨论、操作,完成事故的分析与处理之后,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的总结与点评。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归纳总结,梳理整节课的脉络,使学员对整个处理思路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点评中不但要总结本课所讲内容,更要针对课堂上学员在讨论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指出需要注意的要点,对讨论分析过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强调,以使学员加深印象。

在课后,教师也应对学员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特别是学员提出的新的思路与方法,可以总结分析之后,留作以后的教学资料,为将来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对于学员在交流过程中提及的现场案例,实际调度工作的习惯做法,也要注意收集和整理,以便日后教学工作之用。

四、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

研讨会方案范文11

[关键词]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4-0077-02

1引言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是指教师将现实中的案例提供给学生,以团体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互相学习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1]。由于案例本身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通过让学生接触和讨论大量的实际案例,熟悉并掌握众多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其适应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而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是从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局认识和解决旅游企业在环境变化中面临的战略问题。而高等院校学生恰恰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开展案例教学有一定必要性。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方面。邵一明(2008)提到提高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应注意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案例讨论,案例选择等问题[2]。杨国斌(2008)认为通过案例教学研究和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理念和思想的理解,提高创新性思维的能力[3]。严雅丽(2008)针对旅游管理课程改革的实际,结合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实际情况,对案例教学法提出自己的观点[4]。丁钊(2010)认为通过明确案例教学目的、加强案例库建设、强化过程互动等改进该课程的案例教学[5]。王安琪(2013)认为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需的[6]。案例教学方式多样,不同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有差异。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

2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体系构建

2.1案例选择

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需要。同时把握好案例难易程度。案例过难或过易都会降低学生参与兴趣。一般管理案例认为至少两种类型:一是详细冗长型,二是精练短小型。在课程初期,可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选择精练短小案例;在授课后期或复习阶段,可采用详细冗长案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随着电视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动态信息资料,如东方卫视波士堂栏目,包含对携程、汉庭、如家、开元旅业、驴妈妈、洲际、雅高、皇家加勒比等众多旅游企业董事长或CEO访谈,可作为案例教学原始素材。

2.2学生分组

分组是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是进行案例讨论前提条件。可随机进行分组,也可让学生自愿组合,还可由教师直接指定。一般可考虑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小组学生数过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和思想交流;小组学生数过多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多样性,将不同性格和技能以及背景学生分在一组,发挥优势互补效果。每组推选组长,负责案例讨论,组织汇报提纲,并指派成员做好全班交流发言准备。

2.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一般分为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一是小组内部讨论,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每位组员都要发言。二是课堂讨论。在课堂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先介绍情景案例和背景材料,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10分钟总结发言,每次案例应由不同的成员进行总结。被选小组汇报完案例分析之后,让其他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参与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整个讨论方向和节奏,引导学生按照主题讨论。

2.4归纳总结

当所有小组的代表就课堂案例阐述、回答完毕后,任课教师当场评价各组的表现,指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思考要求。每个组在课后应组织小组成员,对本案例的问题结合教师和学生建议再讨论。每个小组在讨论基础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每次由不同的学生主笔完成该报告。教师布置下次讨论案例,要求学生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为讨论作充分准备。

2.5成绩考核

案例教学重视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思考过程以及解决问题方法。案例教学的成绩可分为三部分:个人准备、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第一,个人准备,学生写出书面分析提纲以供小组讨论时用。其分值应占案例分析总分的20%(A)。第二,案例讨论,包括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这部分比例为40%(B)。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学生发言表;课堂讨论主要是部分学生发言,未发言学生此项为基本分,发言学生根据发言情况给予评分。第三,案例分析报告,占总分的40%(C)。最终每位学生每次案例的最终成绩得分Z=A×20%+B×40%+C×40% 。

3关于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体系构建的一些思考

3.1重视案例编写工作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不仅仅是拿来主义,对于原始的资料进行编写加工后的案例,才能将案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如哈佛大学商学院使用的案例全部经过认真编写。把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参与案例研究工作。

3.2案例与理论教学结合

案例教学在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有优势,但不能完全取论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哈佛商学院,虽然案例教学时间占80%,但其培养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普通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专科学生大多无此经历,案例教学占总课时30%~40%为宜。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教学及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旅游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了解旅游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丰富旅游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并加强与同行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交流。

3.4学生观念亟须转变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收获主要来自于自己研究、讨论以及倾听别人观点。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学生在分析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时,可把自己定位为决策者,练习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结论

虽然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通过案例选择、学生分组、案例讨论、归纳总结和成绩考核构建起的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整体素质,为成为旅游实践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Merseth K K.Cases and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C].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New York:Macmillan,1996.

[2]邵一明.提高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2):93-96.

[3]杨国斌.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3-116.

[4]严雅丽.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管理教育,2008(8):109-111.

[5]丁钊.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4):107-108.

[6]王安琪.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4):289-290.

研讨会方案范文12

    关键词语:审判委员会制度  合理性  缺陷与改进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在与其合理性

审判委员会是当代中国法院制度体系中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曾在中国法制化进程中对法院的诉讼活动起过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裁判部暂行条例》就规定设置“裁判委员会”,即审判委员会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最早规定审判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职责以来,各时期的人民法院组织法都规定了审判委员会制度。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⑴细分可为:一、总结审判经验;二、讨论重大或疑难案件;三、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事实上,审判委员会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了其积极的体现中国特色的作用:一、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这在中国法院的法官普遍存在着法律知识水平较低和素质不高的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二、有利于防止腐败,减少办人情案和关系案的情况。这体现了审判委员会对法院内部审判人员及审判活动的某种监督,尤其是在一些重大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法律适用的审查与控制以及对审判人员的纪律监督的结合,这种监督要比其他方式的监督与控制来得更加直接与有效;三、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有利于排除各种对审判活动的干预和干扰。这体现出了审判委员会的一项不能被规定于条文中的对外的社会功能,是多年来应对中国权法不对称的社会现实而产生出来的无奈的功能,这一点到现在仍是无法改变或修正的。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长期存在是破坏了法制建设还是推动了法制现代化的建设呢?回顾一下中国法院的发展与改革进程,不难看到,这项制度的存在,从形式上避免了审判活动、业务指导中出现以长官意志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使某种规则的统一、理念的更新和法院未来发展方向的设计变得便趋于实际、更具有合理性。有人问,这在基层法院适用吗?回答是肯定的,这涉及到一个深刻的问题,即法院的基本职能究竟是形成规则(普遍性的解决问题)还是解决纠纷(具体的解决问题),虽然这两个功能并不能完全分离,但现代法院的功能确实已经从具体地解决纠纷日益转向通过具体的纠纷解决而“建立一套旨在影响当下案件当事人和其它人的未来行为的规则”,即通过法院法官的专业活动来保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规则,而规则之形成与个别纠纷之解决相比,前者具有巨大的外在性。有时,在追求司法公正的大潮流中,出现“社会公正”与“规则下的公正”相冲突的时候,基层法院的法官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案件审理的正确与否,而是怎样达到“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完美结合”,某种切实存在的巨大的社会压力是一个法官或一个合议庭无法承受的,这时就需要一个更高阶位的、更有权力的机构来承受,审判委员会则要比一个院长更合适担任此角色⑵。

二、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在的缺陷

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中的不合理之处就是各个法院是在原则而简单的规定基础上按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上形成了一种惯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中国长期的司法活动中,为满足中国社会状况与法院审判工作需求而设置的,至今在法院审判委员会在实际生活中所具有的复杂的多重功能,使之在某个大家都明白的环境里,又是具有相对合理性的。但是司法现代化和法院改革的要求,使审委会制度的某些不合理性凸现出来了。需说明的是,对于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这一职责并无人指责,批评与讨论主要集中在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这一职权上,而几乎所有的不合理性都是从这表现出来的,并与发展中的现代审判制度滋生出诸多矛盾。

    (一)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之职存在立法冲突

多年来,各级法院审判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以“审批案件”为重的,即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并最终决定某种结果,这在基层法院尤为明显。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审判委员会的职能之一是讨论重大或疑难案件,但并未规定可对重大或疑难案件作出决定。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未规定审判委员会有对案件作出决定的职权,只有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委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也就是说只有刑诉法有不同于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⑶即使有审批权,也仅限于刑事案件中“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而目前各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在讨论案件时,则不分民事、刑事、行政及执行案件,对各个案件都要作出决定,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法律对审判委员会职权范围的限定,是对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职权的扩张,这一点理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体现出司法行政化特点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实际上是各级法院中最高审判组织,其活动的规则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中规定:“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对议题应当展开充分讨论。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必须获得超过半数的委员同意方能通过。少数人的意见可以保留并记录在卷。”而各级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在总体上参照了该工作规则,具体的运行方式是由院长或副院长主持案件讨论,先由案件承办人汇报案件事实,庭长、分管院长作补充,而后其他委员发表个人意见,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处理决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集体议事规则,是司法行政化的典型体现,审判委员会与案件承办法官或合议庭之间于事实上仍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内部行政关系模式。其开展的形式是“开会”而非“开庭”,在此过程中,各委员因其不同职位所体现出来不平等性暴露无遗,一般情况下职位较高的委员先发表意见的,就会形成多数人的附合,于是少数服从多数就当然形成的案件的结论,还有当委员们争论不下时则由院长或副院长拍板。

    (三)审判委员会制度与现代审判制度间存在矛盾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是一种审判活动,而现行的运行模式与审判制度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

1、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是一种典型的“审”、“判”分离的模式,违背了直接审判原则

先审而后判,其为公正所必需。审判委员会在实际运行当中,承办人员汇报案件几十年来都沿用了口头形式,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审”只是听取汇报,一般都是当场汇报、当场讨论、当场决定,而且对一个案件事实与审理过程中的情况几乎都依赖承办人汇报,汇报人的主观性往往是案件情况反映准确与否的关键,还要考虑承办人在汇报时事无巨细、拖沓冗长、层次不清、重点不明的情况。理论上讲,审委会委员都必须看案卷,但事实上这一点是在目前机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可以说,审判委员会在“审”案件时,既避开了案件审理中一切程序性的要求,也不能真正体现对一个案件“审”的要旨,却最终要为案件下一个裁判结果,客观上造成了法官审、判职权的分离,同时也造成承办人对案件事实负责、委员对定性与法律适用负责的割裂。

2、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与审判的“公开”原则相违背

现代审判机制与审判改革要求增加司法活动的透明度以示审判活动的公正性,一个案件的公正审理必须建立在以诉讼参与人为主体,通过当事人的公开辩论、公开质证、认证而查明法律事实的基础上,所有的审判活动应该可以公示于诉讼参与人,才能体现审判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并受到必要的监督。但审委会讨论案件几乎都是秘密进行的,讨论时除了审判委员会委员、汇报人和记录人员以外,其他人都不允许进入讨论现场的。有人认为“保持法律的神秘感是体现法律威严的最好手段”,这在落后的毫无法制的社会可能是适用的,但要进入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一个法律的权威性不在于它是否能以其本身的规则来震慑民众,而在于这种规则本身已经成为民众内心统一并恪守的行为标准,人民法院的职能之一就是通过审判活动来达到某种规则的统一,使社会中各种利益间在法律的状态下趋于平衡。这时,法官的审判活动是解决个案中利益平衡,而审判委员会则要更加注意规则的统一,这才是对审判委员会区别于普通法官的职能要求⑷。如果审判委员会议事是秘密的,是不受监督和制约的,就不能排除所谓的“暗箱操作”,也不能排除出于法院或个人的私利而对规则的歪曲。

3、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没有遵循“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的严格执行是实现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当案件提交到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时,这一项制度和权利就被阻断了。这是由于审判委员会的议事是秘密的且不定期的,有哪些人参加、何时讨论甚至案件是否提交了审判委员会讨论,当事人都是不得而知的,更不能申请其中与案件有某种“特殊身份”或“利害关系”的委员回避。反过来,这又使那些与委员有“特殊关系”的当事人或请托人找到了偏袒己方利益的突破口,有时人为地将一些没有必要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被送入审委会讨论,又彼此心照不宣地得出统一的结论,承办人或合议庭只能执行,至于理由,如果审委会没有拿出理由来,那么只能让承办人、合议庭自己去想了。

(四)审判委员会的组织机构上存在不合理性

法院的审判委员会的组成沿袭了行政管理模式,即进入审判委员会都是具有院长、业务庭庭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职务,而与之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并没有多大关系,进入审判委员会是一种政治待遇而非更高的责任要求。在许多法院,是从党政机关调入的,其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许是欠缺的。而法院内部一些非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也成为审委会委员,也是根本违反审委会制度的工作职责要求的。审判委员会要讨论的案件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还有执行等案件的,不同性质的部门法在审判中运用的理念和技术都是不同的,如果不是在各个庭都浸淫若干年并从未放弃过对各种法律知识的学习、研究,有谁能够全面地去掌握这些区别并在前一个是民事后一个是刑事案件的讨论过程中适时转变判案理念和标准呢?这些客观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的案件审判的质量与效果,更影响到了审判委员会的权威性。

审判委员会是一个审判机构,事实上它在从事比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审判更为严肃而重要的审判活动。但每一次审委会会议的集合是临时性并是松散型的。因为每个委员都是“兼职”的,要召集一次都要事先通知并要求安排好工作,如果遇上某些情况比较紧急的案件,临时通知召开审判委员会还会出现人员不齐的情况。那么,审判委员会的管理和事务性工作又由谁来承担呢?在法院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的法院设置了审判委员会办公室,承担了审委会的召开准备工作、议事程序安排以及会后整理工作,与审判委员会会议相结合,使审判委员会成为一个专门而独立的机构,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设计和指导,各个法院做法仍存不一,许多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还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

(五)审判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存在不合理性

现行的审判委员会的运行机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合理性或不适应性:

    1、委员会会议的启动和应当讨论的案件没有严格限制。

由于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职责之重,审判委员会会议的启动经常是根据案件的审理情况而定的,临时性召开的审委会不在少数。但对是否需要召开审委会进行讨论的事由没有事先审理,因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定,即只限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但什么的案件是属于此类的案件,却无明确的规定。有时,只不过出于某种需要,而找理由把案件“送”到审委会去讨论。结果造成大量的案件排队等待审委会讨论,委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各种案件加以讨论、决定,有时竟不堪重负,直接影响到了案件讨论的质量。一些案件并不构成讨论条件的,却因为承办人在审理水平、经验或认识上的不足而也进入审判委员会讨论范围,增加了审委会的工作量。

    2、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程序没有规定

    在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下,在召开审委会会议之前,委员们并不知道要讨论什么案件,讨论的内容又都以承办人汇报的内容为依据,有时需要讨论的案件并不复杂,甚至仅需要解决一个法律适用问题,但在汇报过程中把案件从事实、定案证据和法律适用都要详细汇报,各方面都事无巨细地审查一遍,有时候委员们争论的焦点会偏离承办人汇报的中心内容,从而在某种角度上将一个案件重新审理了一遍,人为地使案件讨论变得复杂、繁琐起来。合议庭的案件却只由承办人一人来汇报,可能造成承办人汇报案情不全面、不客观,或对其他合议庭成员意见的不正确表述,或对不利于已的不同意意见不进行汇报等,这些都会对案件的最终决定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对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设计

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事实上已经成为妨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羁绊,应该在法院改革中对这项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适应现代审判机制的需要。针对上述不合理之处,理应加强立法、具体规定,在审判委员会的职能、人员组成、运行机制与程序以及落实责任等方面进行新的设计和规定。

    (一)重新界定审判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明确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刑诉法单独规定了审判委员会有讨论决定部分案件的职责,其他法律并无规定,就应该按规定确定审判委员会工作内容和议事规则,必须遵守审理与判决必须同一而不能分离的原则,人民法院的判决,只能由具体办理案件的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根据开庭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作出裁判,而不能由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来作了决定。

在新的社会问题、新类型纠纷及案件不断涌现、国家与社会处于法制建设的重要时期,审判委员会应当将其主要事务转回到总结审判经验和研究审判工作中的其他问题上来,对现行法律作出准确的解释和确定适用法律的原则,有效地指导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确保规则的统一和执法的严肃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规定:审判委员会要“逐步做到只讨论合议庭提请院长提交的少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总结审判经验,以充分发挥其对审判工作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和作出权威性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对此发表了指导性的意见,明确了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改革的方向。

当然,要做到准确总结审判经验进而正确指导审判工作,必须建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的。审委会委员分属于各个业务庭,平时只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对法律问题、社会动态进行观察、发现和总结,要把不同层面上不同性质的问题上升到一个高度并产生某种理论或经验时,接触各类型的案件和法律又是必须的,所以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制度仍需坚持。但审判委员会在针对具体的案件时,只能是一个法律咨询机构而非裁判机构,审判权必须回归于独任法官和合议庭,审判委员会对案件讨论后提出的意见,只能是一种咨询意见而非判决结论,由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自行决定对这种意见采纳与否。如果条件允许,如在人数较多的中级以上法院,可在审判委员会下再设置若干专业委员会,如“刑事专业委员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等,可以把法院内具备资格的法官吸收进来。这样可以把审判委员会从繁重的讨论案件的工作重任中解放出来,减少对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不正当的干预,还可通过落实责任追究办法使法官判案时更加谨慎而减少法官的依赖心理,这对提高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质量和提高法官的素质都是有利的。

(二)改变审判委员会委员资格条件,突出审判委员会的专业性

审判委员会围绕着审判开展一切活动,因此其组成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性。首先得打破行政管理模式,不再以行政职位来决定进入审判委员会的资格条件。审委会委员必须从法官中产生,即使不具备某种行政级别,只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法官,都具有参加审判委员会的资格。其次是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考试、考核制度,审委会委员的产生要摒弃行政级别的限制,可以从工作年限、法官级别上确立提名标准,如从事审判工作满五年以上且已取审判员资格的法官,可具备被提名的条件,这时可以由院长在符合条件的法官中进行择选,确定人数,并向同级人大提名,然后被提名者必须参加由某一组织举行的专业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审委会委员资格。同时,对审委会委员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对委员在工作上的表现、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进行考核,把那些不再具备审委会委员资格的人员淘汰出去,保持审委会在法院中于法律知识水平上的高层次。

(三)具体确定审判委员会委员的权力与责任

审判委员会委员如果不是一种政治待遇而是一种荣誉,这对许多具有上进心的法官而言则更具有吸引力。但这种荣誉的背后必须具有权力的特别和待遇的增加。被授予审委会委员资格的应当给予普通法官更高的经济收入,这也和其所担任的工作多少、繁简成正比的。

为充分发挥委员的业务优势,赋予他们某些特别的权力是有必要的,如:1、平等表决权,每个委员都有权参加审判委员会会议,并对会议中议题享有平等的表决权,一人一票,在实现民主集中原则时充分体现平等原则;2、询问权,委员可以提前借阅案卷,在讨论案件时可就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向汇报人或合议庭提出并得到回答,也可要求承办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答复。3、言论不受责任追究权,不能以审委会委员在讨论案件时所发表的意见错误而追究其责任,因为讨论案件时审判委员会仅是咨询机构而非决定机构,有不同的意见引出的讨论更具有意义,更能提高讨论的水平与层次,追究责任则会慎言观望,或者是跟随,这就使讨论制度失去存在的意义了。4、越部门的调研的权力,审判委员会委员除了在自己的部门内调查研究相关问题外,还可以去其他部门调研,这时不论其行政级别如何,其他部门都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配合,不能以部门划分为界而拒绝。

审委会委员还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而与之权力相对称,如:1、回避义务,审委会委员对要参与讨论或需决定的案件发现有回避情形的(可以参照诉讼法的规定),应主动提出回避请求并说明理由报院长批准,或在当事人提出充分理由并要求其回避时,应当回避参与该案的讨论或决定。2、对特别规定下讨论决定案件的错案责任,这里专门指在讨论并决定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决定的几类型案件时,对因其所发表的意见导致错案发生的,应承担责任。3、参与调研的责任,调研不仅是审委会委员的权力,同时也是义务,为更好地发现问题并了解法院审判活动状况,尤其是为更好地总结审判经验,达到规则的统一与正确性,委员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专题调研,除自己参与案件的审理外,应当定期到其他业务庭参加开庭旁听,也可以对某项专题要求某个业务庭开展讨论并提供材料或数据等等。

(四)明确审判委员会议事内容及讨论决定案件的标准

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并决定的案件只能被限制在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的几类案件中,根据1999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4条规定:对下列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包括独任审判员)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一)拟判死刑的;(二)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四)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五)其他需要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只有以上几类案件才能进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程序,而其他案件都只能向审判委员会提出咨询案,审委会只讨论不决定,由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根据审判委员会提供的意见自行决定。

在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中,必须符合“疑难、复杂、重大”的要求,而对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可作出如下限定:1、合议庭形不成决定性意见的。这里指如果合议庭成员之间分歧重大,形不成定论时,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2、对案件是否复杂或重大,可考虑该案件在当地是否影响重大,如犯罪官员的级别、涉案当事人人数、百姓关心的程度、党委政府关心程度、是否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等因素,或者是否涉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如严打整治斗争、涉及“法轮功”、破产、职工下岗、拆迁等案件,或者是涉及法律空白地带等。

(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审判委员会专门机构

审判委员会松散型的组织机构及临时性的议事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其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因此,有必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和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的专门机构,如审判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法院五年改革实施方案》中对审判委员会办事机构及其职责的规定为:1、审查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的案件及有关事项的材料,对没有必要提请或者不符合提交审判委员会讲座研究条件的案件及有关事项,建议主持审判委员会的院长进行协调。2、对符合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研究的案件,负责审查审理报告的格式是否规范,是否对案件事实、证据和争议焦点进行了分析,是否提出了审判委员会研究的明确事项和具体问题等。对不符合要求的,通知承办人进行补充。3、研究审判委员会拟讨论决定的疑难案件,并提出参考性处理意见。4、调查、论证审判委员会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整理、编篡或者组织案件承办人撰写,指导实践。5、提交审判会研究的复杂、疑难案件,由审判委员会办公室通知案件承办人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材料。6、对审判委员会研究确定的案件及有关事项进行督办。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是有益的。

(六)完善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

在具体落实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措施时,应当在审判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上进行必要的修正、补充相应的制度并应当予以明文详细规定。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启动审判委员会程序和上报案件条件

启动审委会讨论案件或议事的条件、提交讨论的案件标准必须加以严格限制。除了由审判委员会办事机构进行预审外以及提交的案件必须符合“疑难、复杂、重大”的要求之外,在上报案件或其他工作事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由合议庭审理的案件,须已经合议庭讨论并由审判长决定提请汇报的;2、独任审判员审理的案件须经所在庭室集体讨论并由庭长决定提请汇报;3、对庭室中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由庭室集体讨论并由庭长提请汇报;4、关系全院工作且必须经审委会讨论的问题,由院长提请审委会讨论。

2、设立先期预告制度和申请回避制度

在启动审判委员会讨论或决定案件会议程序之前,应当实行回避制度,操作方式是审委会会议及参加人员的先期预告,对已确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可于会议召开前五日以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提前十日书面告知当事人会议召开时间、参加委员名单以及提出回避申请的权利。当事人可在会议召开前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此时对该案件暂时不予讨论。对审委会委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决定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对回避或不回避的决定均可申请复议一次,待复议决定后再将该案件置入讨论程序。

审判委员会委员应自行遵守回避制度,对委员提出的回避申请及理由,由院长审查决定,并在审委会会议召开时以口头形式进行答复,并记录在案。对违反回避制度,应当回避而不进行回避的,按违纪处理,情节严重并造成后果的,应当报请人大取消其审委会委员的资格。

3、实行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公开制

基于目前的社会状况,把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会议过程向社会进行公开还不具有现实意义,毕竟这样的案件讨论会不是可与当事人或社会公众进行交流的,是法院内部类似于法官学术讨论形式的会议,同时还必须考虑不能泄露审判机密的问题。因此,对案件讨论实行公开,至少可以向本院的审判人员公开,不限制其他审判人员进入讨论现场,这有利于改变审判委员会工作无监督的状况,杜绝暗箱操作或其他非正常情况发生,也可使审判会成员在讨论案件过程中进行现场辅导、灌输先进审判理念,有利于提高法院整体的审判水平。同时,凡合议庭审理的案件,讨论时合议庭其他成员必须到场,补充汇报并听取审委会意见,可以防止承办人作不客观、不全面的汇报或故意误导审委会委员的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合议庭其他成员对案件和其本人负责的一个要求。

公开制度还应当要求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记录应当作为诉讼材料可以被具有阅卷资格的诉讼参与人查阅,如律师。既然讨论案件其实是一种咨询活动,在不用作出决定的案件中,这样的咨询笔录当然是可以公开的。

4、建立完善的审判委员会议事程序

一次审委会的召开,应该确立一整套流程以规范审委会会议的召开方式,包括确定会期、会前准备、会议的提起、会议讨论的步骤、会议决定的贯彻与落实、与会人员须注意的事项以及会议材料的整理、归档等各项制度。在为总结审判经验或研究审判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而召开的审委会会议前,应当由审判委员会专门机构将讨论的议题和调研报告提前交于各审委会委员,给予各委员以充分的时间进行研究,在会议中应认真听取汇报人的调研报告,并可询问和发表意见,对会议形成决策性意见应当共同署名。再由审判委员会专门机构对最后决策性意见整理、汇编,根据规定制作法院内部文件并归档。

在为讨论案件而召开的审委会会议,应当分以下几个步骤:1、案件承办人应提前将汇报的案件基本情况填写于申请表并注明汇报重点,报于审判委员会专门机构进行审查;2、专门机构对案件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是要求承办人按申请表逐项填写,尤其对汇报重点填写清楚,并由审判长或庭长签署意见并制作审理报告书附于申请表后,并在通过初步审查后将案卷按规定装订整齐提交专门机构,由专门机构针对承办人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与案件事实进行对照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通知承办人进行补正,符合要求的交由院长提请进入审委会会议讨论;在会议召开前,专门机构还可以要求承办人提交相关的法律法规材料;3、确定会期和讨论内容后,专门机构应当将会议通知及拟讨论案件情况登记表发至每一个审委会委员,各委员应当在会议召开前三天内查阅承办人登记情况、审理报告和案卷材料;4、会议召开后,由承办人向审委会提出需讨论的重点问题,然后再进行案情介绍,陈述时必须围绕争议焦点,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材料详实,并辅以法律法规材料。合议庭参加汇报的,承办人汇报完毕后,由其他合议庭成员进行补充说明。听取汇报后,由委员进行提问并发表意见,此时,院长不应当发表意见,而是听取各委员的意见并协调引起的争论,并在讨论的最后阶段发表其意见;在需作出决定的案件讨论过程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决定结论,由记录人在笔录最后写明审委会决定意见,包括对案件的定性、法律的适用及裁决的具体内容,由全体审委会委员共同署名;5、会议讨论经过应当由审判委员会专门机构的记录人员制作审委会笔录,讨论结束后交各委员审阅并签名。笔录应当交承办人或合议庭参考并装卷,审委会专门机构也应将笔录复制后予以归档;6、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在作出决定并制作裁判文书后,应当提交一份裁判文书于审委会专门机构存档,以备查阅。

如前所言,对于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这个问题,笔者是站在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实际的角度上,根据基层法院审判人员对于审判委员会的某种相似的看法来分析和设计的,这里更多地体现了基层法院的普通法官对审判委员会机制的某种需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支持与批判,从而表达出要求进行变革的意向。

注释:

⑴罗书平《审判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司法公正漫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194页。

⑵朱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法律思想网200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