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

时间:2022-01-30 04:42:36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1

区江口中心学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以政治思想建设引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认真学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讲话,做到逢会必学,学懂弄通做实、入脑入心入行,引导教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是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

强化师德考核工作,开展师德承诺活动,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及评价机制,在师德考核中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学生家长家长参与,每月开展师德师风工作排查,构建多层面、多环节、多主体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与考核机制。

三是加强教师管理改革创新,倡导师德新风。

完善教师管理工作机制,结合线上教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宣传优秀教师典型,激发教师从教动力,使广大教师乐教善教、甘守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2

[关键词] 高校  师德师风  现状 策略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教师的好坏关键在师德,因为只有德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即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并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其本质是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关爱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导,热爱教学、知识渊博、人品高尚为师德之本,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较大影响,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则必须同时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作为一所学习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名师。他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他们严于律己、勤于奉献,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己任,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高校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不容置疑,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教师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建设,造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期行业要求的差距。

一是政治倾向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对学生缺点、错误不批评、不教育、育人意识淡薄。还有有的教师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信口开河,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阴暗的一面.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从而误导了学生。

二是敬业精神弱化。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心浮气躁,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上课没有激情,讲课内容空洞、陈旧、乏味,教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师生交流。

三是道德观念淡薄。对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执教不严,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法律。

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推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重点;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目的,切实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

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高校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去。要大力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事业心和

责任感。通过政治活动和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教师,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使每个高校教师明确,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三)科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标准。

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等,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

1、政治素养高,思想品德好。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品德优秀,为师生所公认。

2、爱岗敬业,悉心育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能够以培育优秀人才为追求,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能够关心学生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是学生公认的良师益友。

3、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具有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学风端正,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实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将创新精神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科研行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能够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学校发展、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深受学生爱戴。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建设。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铸德为重。高校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全方位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的机制建设。

1、完善培训机制。高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和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师风义务,表现优秀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其物质待遇。

3、加强监督机制。高校师德师风监督要实行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4、科学评价机制。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师德师风评价的可操作性。

5、引进竞争机制。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师风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康宇.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探讨 [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2] 肖昊,成长群.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之内涵[j].学习月刊,2008(2)

[3] 孙延斐.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3

    [关键词] 高校  师德师风  现状 策略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教师的好坏关键在师德,因为只有德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即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并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其本质是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关爱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导,热爱教学、知识渊博、人品高尚为师德之本,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较大影响,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则必须同时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作为一所学习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名师。他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他们严于律己、勤于奉献,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己任,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高校教师的行为具有显着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不容置疑,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教师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建设,造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期行业要求的差距。

    一是政治倾向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对学生缺点、错误不批评、不教育、育人意识淡薄。还有有的教师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信口开河,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阴暗的一面.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从而误导了学生。

    二是敬业精神弱化。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心浮气躁,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上课没有激情,讲课内容空洞、陈旧、乏味,教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师生交流。

    三是道德观念淡薄。对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执教不严,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法律。

    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推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重点;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目的,切实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

    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高校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事业心和

    责任感。通过政治活动和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教师,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使每个高校教师明确,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三)科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标准。

    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等,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

    1、政治素养高,思想品德好。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品德优秀,为师生所公认。

    2、爱岗敬业,悉心育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能够以培育优秀人才为追求,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能够关心学生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是学生公认的良师益友。

    3、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具有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学风端正,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实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将创新精神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科研行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能够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学校发展、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深受学生爱戴。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建设。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铸德为重。高校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全方位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的机制建设。

    1、完善培训机制。高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和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师风义务,表现优秀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其物质待遇。

    3、加强监督机制。高校师德师风监督要实行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4、科学评价机制。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师德师风评价的可操作性。

    5、引进竞争机制。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师风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4

关键词:师德师风;卫生高职院校;建设

卫生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卫生人才的基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影响着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是工作在医疗卫生行业的第一线,这就要求卫生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修养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1.1 是全面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社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应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企业生产的实际,作为卫生高职教育实施的灵魂,卫生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为社会培养的卫生人才素质的高低。大学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师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卫生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思想品德素质良好和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推动卫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

1.2 是卫生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家对职业教育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突破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40%,高职教育迎来重要的改革发展机遇。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卫生高职院校要想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建设,是卫生高职院校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更是卫生高职院校的灵魂。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卫生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卫生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形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风尚,就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自身修养和专业技能,倡导“最好的教材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理念[1]。

2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得到明显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教师梯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成为这支队伍的主流。随着社会的迅速转型,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师德失范现象,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育人意识淡化;师表意识弱化;敬业精神不强、急功近利心切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大量的青年教师迅速的充实到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力军。有医学院校研究发现作为高校教师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在思德思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育人意识淡薄、学术功利化、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合作创新精神不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2]。

3 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多因素的。从主观因素来看,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是师德师风特别是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卫生高职院校生源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卫生高等院校毕业,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但是未受过严格的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职业道德等教诲,有时即使参加岗前培训有涉及此部分内容,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学习,教师全方位的师德师风及教育教学理论仍需持续学习;再一方面,卫生高职院校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包括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实践等方面,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这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主动投入教学的热情。调研表明,绝大部分教师都知道和理解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教师行为规范,但在践行这些文化传统和基本规范方面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真知力行、知行合一的问题[3]。从客观因素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部分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敬业精神不足,工作上不愿意进取,没有起到教师该具有的“德高”、“身正”、“尽职”的师德师风表率作用[4]。在教师的引进、培养和考核等环节中,部分学校或部门注重对教职工专业素质的考核,忽视对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考察,虽然高校等以文件等形式对教师师德做出了一定规范,然而在具体时间中,这方面内容形同虚设,加剧了青年教师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素养的长效建设[5]。同时虽然在教职工考核、职称晋升等过程中明确提出师德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标准。

4 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4.1 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多形式开展学习培训

卫生高职院校需加强统筹规划,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纳入教师专项培训管理体系;同时需加强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开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强化师德师风的日常学习,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结合不同岗位的教师职责,开展不同的师德主题教育与培训,把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法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教师牢记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轮训制度,加强对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首位,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利用思想政治研究会、党建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对教师的师德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4.2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青年教师的师德素养水平和精神风貌决定着卫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卫生高职院校应把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来抓,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将师德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可通过组织参加师德相关理论课程的培训和岗前业务培训,通过与优秀教师代表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聘请高校专家进行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使新教师明确教师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对每个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提出明确目标,可结合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从思想品德到业务能力,全方位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工作。

4.3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管理

卫生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健全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如《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考核方案》等,规范教师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促进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同时,还需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建立师德建设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考评办法,把师德建设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教师绩效考核中, 将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分配的主要依据。把教师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聘用、教师职务聘任和晋升、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的必备条件,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进修提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行为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多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4 构建师德师风社会评价监督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可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学生评议、家长反映、院长信箱、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时刻了解,把握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情况,做到防微杜渐,预防在先。对师德师风有严重问题的教师,需严肃处理,对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教师可调离教师岗位。应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依法处理的力度,对有违教师形象的言行要给予批评教育、及时劝诫、责令改正,对严重违背师德要求的教师要依照有关政策、法规给予处分。

4.5 树立师德典型,强化师德师风引导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可加强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评选活动,树立师德模范、教学名师等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以评选典型为契机,表彰那些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通过开展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报告、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报告会,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积极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风尚,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心和荣誉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师德建设舆论氛围,通过学报、广播、网络等校园多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师德规范和要求,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6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要大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心理状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加强教师心理疏导,帮助教师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卫生高职院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快乐愉悦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对学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卫生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廖志平.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量[J].教育与职业,2016(3):73-75.

[2]汪蓓,高秀玲,陈莹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探[J].经济师,2013(12):149-151.

[3]贾积身.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3-25.

[4]李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思考[J].师资建设,2015(3):18-19.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5

关键词:市场经济;师德师风建设;职业修养;爱岗敬业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上的高房价、高物价和其他职业的高工资等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高校教师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但相应的报酬却不多,部分老师就开始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急功近利,不能为人师表,甚至进行学术造假。这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高校形象。所以,我们必须在研究不良风气成因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教育,使广大教师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较好地完成高等教育工作。

一、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觉悟不高,缺乏师德修养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教师不能主动学习政治理论,政治觉悟不高,放松了对自身师德修养的培养。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以此来发泄个人的不满情绪,对校园氛围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与高校教师的行为准则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当中有的缺乏仁爱精神,有的授课自由散漫,有的仪容仪表不整,着装不严肃,有的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方面自觉性较差,不能以身作则,[1]还有个别教师甚至收受学生礼品或走私人关系,在评卷、评奖时给学生人情分,使人才培养失去公正性,其在学生中间也会丧失公信力。

(二)治学浮躁,学术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一些负面新闻经常曝光。部分高校教师治学不严谨,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甚至还出现剽窃、抄袭等弄虚作假行为,这与良好的师德师风相去甚远。在绝大多数高校中,学术和科研成果与教师的职称、待遇和奖励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这助长了部分教师的浮躁心态和造假风气。一些教师开始铤而走险,不惜抄袭、窃取他人成果,还有的把学术和科研成果当作商品,明码标价。[2]在教学方面,一些教师不思进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老化,不注意因材施教,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学生的意见很大。

(三)个人利益至上,爱岗敬业意识减弱

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轻教学,重科研”,对应当是本职工作的教学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有些教师视教学为副业和兼职,把主要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有的老师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无视规章制度,擅自离岗,轻校内教学科研,重校外兼职活动,甚至动用学校的公共资源来搞商业经营,从而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3]还有部分老师对学校、学院或教研室的集体工作漠不关心,相互推诿,但涉及报酬时,却斤斤计较,唯恐吃亏。

(四)缺乏育人观念,责任意识不强

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而是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简单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给学生。因而他们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关心,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不能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甚至还有一些教师歧视暂时落后的同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问题产生原因的探讨分析

(一)市场经济多元化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个体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机会,也使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教师的传统价值观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校教师平时处于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但由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开始侵蚀校园,在看到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及权钱交易等现象时,部分教师心理难以平衡,并开始以新的价值参照体系来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价值取向,影响了自身的师德师风。

(二)高校自身存在着重才轻德的观念

目前,由于高校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部分高校在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上出现了一定偏差,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重指标轻内涵的倾向日益明显。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中,一些高校过分注重学历,片面强调论文、课题的数量,忽视道德素质。这种简单量化、近乎粗暴的管理模式必然会误导教师的工作重心,使教师片面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常常因应付各种指标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导致师德师风出现较大滑坡。目前,学校对师德师风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评价机制。虽然大多数高校都针对师德师风建设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师德行为规范、制定相应规章等,但大多数规章制度仅停留在纸面上,缺乏执行力、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些建议

(一)关心爱护教师群体,改善教师生存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优劣、社会地位的高低必然关系到他们的敬业程度。因此,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学校除了要有思想政治、工作作风、道德规范上的要求外,还要设身处地为教师的经济生活条件着想。没有生存状态的改善,师德师风建设便是没有根基的大厦。试想,如果教师整天为物质生活而操劳奔波,那么教师这个职业就仅仅成了一种谋生手段,与其他职业并无太大的差别,而师德师风建设也只能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别谈教书育人了。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师风不能单纯依靠苍白无力的说教,还需要和教师的工作实际、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学校应真正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4]

1.高校教师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经历了多年的求学,他们渴望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工作业绩。因此,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尽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广大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在教学科研中真正感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这是关心爱护教师首先要做到的。

2.高校要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尽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解决两地分居、配偶就业、子女入托入学、住房等涉及教师家庭生活的重大问题。只有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他们才真正能够专心教书育人,否则师德师风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

3.高校要尊重教师,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学校在运行管理方面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在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要经求和咨询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实际行动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安心从事教学和科研。

(二)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高校教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师德师风建设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学习,才能较好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1.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与时俱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注重吸收新知识和新成果。高校也应当充分重视理论学习,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以形成崇尚理论学习和师德修养的良好风气。

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书育人当作头等大事,以师德标兵等优秀代表为榜样,热爱教育科研事业,帮助和关爱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身作则,教育和感化学生。

3.教师群体还要提高政治觉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社会的不公现象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教师还要做道德楷模,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学生,以正确的言论引导学生,以远大的目标激励学生。

(三)高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及师德师风的监督体制

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的任务,还有“科研”和“育人”等任务,工作非常繁重。在此背景下,高校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绝不能给出不切实际的量化指标,使教师疲于奔命,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也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形成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也需要有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条件。高校还要制定一系列师德师风考核指标体系。尽管将师德师风的衡量标准量化的难度很大,但为了有章可循,学校还是要尽力制定规章制度。为了使制度有可操作性,建立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也十分必要。可操作性是建立这套体系的前提,除此之外,体系的建立还要遵循几个原则。

1.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高校教师个性强,每个教师有不同的特点。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把尊师重教放在首要位置,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只有学校率先尊重教师,教师的威信才能在学生中树立。

2.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取代“唯科研”的单一化评价体系。单一化评价会造成结果偏颇,教师对单一指标抵触情绪大,这在教学科研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多元指标可以全面、科学地反映师德师风情况,教师的接受程度高。

3.精神和物质奖励并重。师风师德建设属于精神层面,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适当增加物质奖励,比如在开展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表彰时,不但给予优秀教师精神上的奖励,也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为高校教师树立榜样。

4.要有监督体制。[5]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建立监督体制,比如对科研抄袭等恶劣行为,要及时惩处。学校还可以发动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多管齐下,以形成对师德师风的共同监督,让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好表率作用。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工程,也是当前高校共同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师德师风建设与高校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是高度的有机统一体,二者相互促进,也互为重要条件。师德师风建设既需要高校健全机制、体制,形成良好的科研和教学环境,也需要高校教师洁身自好,主动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提高师德修养,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高校应在有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调动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作者:张亚丽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梁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新视角[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黄莺.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刍议[J].理论观察,2013(5).

[3]崔胜利.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0.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6

保育员师德师风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县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行风建设暨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因此,我校领导始终把抓好学校行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长抓不懈,常抓常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教育、民主评议活动,现将自查自摆阶段有关内容做如下汇报:

一、工作过程

1、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一阶段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

2、开展了教师自查活动动。每位教师填写了《马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师德师风自我查摆表》,在此基础上,认真反思和查找自己在工作作风和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摆出自己师德不良的表现,写出自我剖析材料,整改报告

3、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发放征询信。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马场学校分别向学生、家长、教师的下发了上千份征询意见表,广泛征询广大师生与社会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汇集成册,展开自查工作。

4、开展民主测评工作。师德师风考核小组成员分配到各班,对三年组到九年级学生相应的教师进行民主测评。

5、测评反馈。学校根据教师个人查摆剖析材料、学生评议、家长评议等实际情况,征求意见情况和个人一贯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准确客观的提出对每位班干部和教师的评议意见,认真填写了《马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师德民主评议登记表》,并装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

6、接受学生教师家长监督。学校公布了师德师风电话,校长电子信箱,设置了师德师风建设意见箱。

二、措施到位

1、领导重视,师德建设始终列入学校日常工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专题开会研究落实师德师风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教师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采取了自学、听辅导讲座、讨论、答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力求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果。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实施马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221工程,即马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20要20忌10不准,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做学生的表率。

2、加大管理力度,经常自查自纠

校领导把师德师风作为重点问题,在教职工大会上反复宣传,明确要求。要求教职工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乱收费、乱订教辅及学生用品、体罚#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gkstk end#或变相体罚学生、课上不讲、课下多讲等行为进行自查自纠。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去,大力配合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师德师风的楷模。同时,设立师德师风投诉箱,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投诉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开展了师德师风学生问卷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解决、整改。、

三、反映的问题

1、纪律观念不强,还存在早退、迟到、旷工的现象。上课有接打手机的现象。

2、有的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随意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的活动时间与睡眠时间不足。不能与学生平等交流,耐心教育,没有完成与学生谈心次数。对学生放任自流,该管的不管,把学生的不良行为归咎于社会,推之于家长。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3、有的教师不明确所教学科的课标要求、标准及学科结构,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教学,采用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按课表上课,还存在挤占艺体等学科现象。没有按照平时考核与学期考核结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只看分数的,纯以学期考试成绩评价学生。

3、有的教师不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理论知识贫乏。不熟悉自身业务,业务能力不强。

四、改进措施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法律和文件精神,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讨论和反思相结合做到有时间、有计划、有内容、有心得;同时,结合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行风教育和依法治教活动,促使教职工端正从教思想,转变工作作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将行风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从政。向师生公开作出承诺,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3、认真落实教学常规

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等环节工作要求作了全面的量化和跟踪监控,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全面检查与个别抽检相结合的监控办法,促进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建立公开、公开、公正的激劢机制竞争机制,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加大监督力度

设立师德师风投诉箱,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投诉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开展了师德师风学生问卷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解决、整改。另外,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年度考核、晋职晋升、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保育员师德师风自查报告范文(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坚持长抓不懈,常抓常新。学校结合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校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根据方案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师德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从启动到现在,大部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取得了成效。现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检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充分组织准备。我校及时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学习了上级师德师风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整个活动。为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二、动员学习扎实。学校召开了全校教师参加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员大会,结合我校实际工作进行了全面要求和布置,增强了全体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篇目,并做好学习笔记(每位教师不少于1000字),每位教师有自查自评材料、有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宣传氛围浓厚。为了营造全校师德师风建设舆论氛围,学校努力开辟师德师风建设专栏、展板等,及时宣传和报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四、创建交流的平台。为了促进交流,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年领导小组将学校先进的师德师风事迹、学习资料、活动方案、信息、优秀的做法和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时上报并在全校推广,以便教师相互借鉴。

五、对照剖析深刻、查摆问题实在。认真组织教师对照自身的实际和工作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思,要求教师认真撰写师德师风自查自评报告,查摆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扬之所长,避之所短,为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修养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撰写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检查分析报告,找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整改提高积累足够的素材、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重点突出、务求实效。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在党员教师中,以爱岗敬业、做楷模表率为重点,在教师中,以师德师风教育为重点。师德师风建设,重在教育,重在引导,重在建设,我校把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同教职工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同学校工作实际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证,通过扎实工作来实现思想认识的提高,实现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成长。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使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这是师德师风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继续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自觉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教育广大教师树立新观念,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牢固树立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而积极奉献,严于律己,严守纪律,清正廉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立足点就在于增强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自觉性。把宣传学习和教育活动贯彻始终,通过深入有效的学习教育,使广大教职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树立正面典型,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励广大教职工创先争优,并且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不良风气进行坚决的整治。

七、存在于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调研和设置意见箱反馈等多种活动形式来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查摆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师德师风建设是个永恒的主题,应该持续发展。高马头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很好的,全体教师都能安心讲台、忠诚教育,确实可歌可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回首思过,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对师德建设认识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业务优秀就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2.个别年轻教师缺乏职业荣誉感,没有树立终身从教的思想,少数年轻教师不安心讲台。

3.个别教师不能主动钻研业务,不求上进,不喜欢动脑;不喜欢动手,常规工作没有很好完成。

4.个别教师形象偏离,着装不整、教态不正,偏离了为人师表的高大形象。

5.个别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耐心地教育。

6.个别教师工作作风松散,办事不讲原则,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质量不高。

7、个别教师缺乏团结合作意识,个别教师对对学校政策缺乏理解与配合。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家长、社会上的形象,又对教育教学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具备了高尚的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八、针对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出整改和努力意见如下:

(一)主体方向

1.健全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有关的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益。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4.加强本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团结互助,发扬奉献精神。

(二)个体方向

1.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才能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教育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2.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严谨治学。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关爱学生。平等地对待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当学生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对学生要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培育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将直接影响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进一步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言行失范等现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不高。究其根本原因是源于高职院校发展背景特殊性、青年教师成长环境复杂性以及青年教师结构非单纯性。(一)从学校发展史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意识的薄弱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相对较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才算真正开始举办高职教育。之后虽进一步强调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明确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一重要组成部分,但最初定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命,已迫使各个高职院校倾力于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发展初期学校一般侧重于硬件设施的高强建设,在人才引进及培养过程中也是偏重专业技术能力,在精神家园建设方面确实存在失重现象。加上许多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晋级而来,学校发展规划中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识相对薄弱,教职工在学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下奔命于技能和学历的提升,对学生的教育也是重教书轻育人,在职业操守、道德情操上的培养和建设是薄弱的,整体思想政治水平疏于提升。(二)从青年教师成分结构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良莠不齐。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对于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特殊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师的来源分布也呈庞杂性。青年教师中从正规的师范院校毕业的少之又少;很多年轻教师是从职业现场引进的技术骨干,甚至有些专业由于特殊情况直接留用了本校毕业生。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认同感不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刻。不同的来源导致了高低不齐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呈现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良莠不齐,加上整体上意识淡薄,更显现了松散状态。(三)从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局限性。目前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是肩负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和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重任的中间力量。然而这批青年教师他们自身出生或生长在改革浪潮中,他们每天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经济文化的多元性,意识心态多样化很快渗入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学习能力很强,也是可塑性很强的,他们甚至比较本我、比较拜金,职业良心趋于功利,他们的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他们内植的自律意识,这也导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必须是复杂多层的、多样化和立体化的而非平面化和一刀切的。而目前较多高职院校并没结合实际情况,仅仅参照甚至是照搬传统的做法,内容单一老旧,不善于创新,导致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实效性不强,难以推进,青年师德师风建设空间内容和手段上日渐显露其局限性。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培育措施

高职院校虽然日渐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但是在师德师风建设上依然凸显工作方法陈旧、实效性不强,说教的主流,联动性的薄弱,核心的缺失。为进一步保证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成效,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创新化和系统化迫在眉睫。(一)高度重视,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保证师德师风建设系统化高度。要有效建设师德师风,学校领导层必须从主观上重视它。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学校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发展规划和目标,制定具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和计划。在人才引进时不仅要关注其技术能力,还需严格审核期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以及职业情感;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时不仅要重教学能力培养、业务水平提升还要重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其次,学校应该从顶层规划好师德师风建设的部署,可设置专门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并将各个职能部门联动起来,齐抓共管,为师德师风建设的系统化、立体化搭好框架。(二)建立制度和平台,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培育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确保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1.制定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师行为规范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师德的核心要素,制定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教师工作守则》,将师德师风建设具体内容融入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中去,让师德师风建设具体化,形象化。2.适当激励,维护青年教师的职业情感要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必须扎实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情感培育工作,建立相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制度。学校关注青年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党员发展、中层干部选任聘、学历提升以及各种教改科研工作,并且突显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的作用,引导青年教师自觉传承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责任感使之拥有浓厚的职业情感。同时要树立典型,对于工作积极、热爱岗位、关爱学生、成绩斐然的青年教师给予物质重奖,缓冲环境带来的本位和拜金思想。使青年教师更加珍惜自的岗位工作,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且把这种良性的元素和品质传给学生。3.建立平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学校应该建立多样平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理论学习,使之明确道德规范、岗位职责、社会责任。多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和论坛,师德师风征文评比,组织师德讨论,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同时要加强教育情感的培养,让高职院校教师认清自己的工作价值,树立他们的教育信仰,磨炼他们的教育意志,促进师德的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约束,抵制住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和腐蚀。4.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联动采取综合举措,维护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学校应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关注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激励良好现象,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并加以引导。建立以良好师德师风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若违背了师德师风的言行,对青年教师的晋升、发展计划一票否决,凸显良好师德师风培育的正确导向。(三)把握方向,树立青年教师党员和专职辅导员的核心作用。在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要善于抓典型抓核心,要体现层次,以先进带动整体,以关键岗促进全体岗;首先,要坚持党在办学中的领导。青年教师党员是青年教师中的先进分子,要发挥他们的堡垒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理论修养、作风修养,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另外,辅导员是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深影响者,帮助辅导员找准工作定位,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规划好他们的发展,这不仅能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无疑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贡献出一臂之力。(四)与时俱进,动态跟进新媒体时代的青年师德师风建设,力求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化学校不应该墨守成规,应该丰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手段和方法。根据经济文化多元化对青年教师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师德舆论引导制度化,尽量恰当处理新媒体的时空虚拟性、传播方式交互性、信息流的碎片性和复杂性。有效利用除校报、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外的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媒体新阵地宣传和监督师德建设常态化和动态化。

参考文献:

[1]李玮.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提升方法[J].科教导刊,2017(2).

[2]涂礼雄.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

[3]马德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7-7-3(010).

[4]江怀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浅析[J].山西师大学报,2013(5).

[5]汤小阳.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2016(11).

[6]潘小敏.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7(11).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8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高校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建设

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作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师德’是教师的人格品质和思想道德的集中反映,而‘师风’是‘师德’的对外表现,是教师的言行习惯与思想理念综合表现出的基本风范”[1]。因此,研究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教学能力和道德水平都深深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既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又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指导思想、建设方向和行动规则,提供了理论价值、理想价值、精神价值和道德价值等四个层面的价值引导。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思想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民族复兴之路指明了正确的行动和思想方法,它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从理论价值角度看,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这一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高校学生普遍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广大高校教师自觉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广大高校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理论的榜样和模范,因此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素养,努力加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和研究。高校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正是通过这一群体的师德师风集中表现出来,并深刻影响着高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如果高校教师群体普遍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深入研究,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自身作风和言行体现在学习研究和教学工作当中,学生自然会从他们这种榜样作用中获得最生动和最直接的引导和启发。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远比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深刻体会,并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渗透到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指向

青少年学生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能否让在这部分学生中占重要数量的高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理解“共同理想”的正确内涵,真正认清并理解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进而把这一全国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内化成为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激发点,进而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因此,从理想价值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表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目标和指向。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是高校学生从内心深处由衷接受“共同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除了设立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外,高校管理者们还应注重通过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师德师风来正确引导学生的德行与信念。当前,由于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众与学生们的年龄差距在缩小,因此会有更多共同语言存在于高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大学师生之间对于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更容易达成共识。而老师们对“共同理想”的学习与实践,会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共同理想”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教育引导他们像老师那样自觉学习“共同理想”,努力成为“共同理想”的学习者和践行者。而在现实中,极个别高校教师不问政治,不学理论,对政治理论知之甚少,他们的这种政治态度势必会体现在自己的言行里,表现在自身的师德师风中,从而会影响到学生们的理论学习和政治意识。因此,高校教师群体作为高校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导者、教育者,不但需要深入学习和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切实树立讲政治、学理论的良好形象,把政治理论学习成果体现在高校教师的日常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切实体现在教师群体师德师风当中,进而通过高校教师政治理论素养的整体提高,进一步促进高校老师群体师德师风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从精神价值层面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而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作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也从另外一个层面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能。

1.师德师风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力量

改革创新精神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动能。从一定程度上说,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不断地进行自我重塑,其实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来源,而这种否定与重塑,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国家层面的改革创新。高校教师队伍作为承担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主体,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是应该具备的素质,教学研究等相关职业活动能对学生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进行全面的熏陶和影响,进而培养高校学生优秀的时代品质和精神;也应通过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让优秀时代精神的榜样在广大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当今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事业深入推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必须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进一步培养和强调,让他们进一步摆正自己在高等教育改革事业中的位置,以主动的行为和积极的心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担当起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业任务,由此,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要进一步在他们的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中体现出来,并将其纳入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师德师风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纽带

爱国,是人们对国家表现并寄托共同情感的重要形式,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各个民族和国家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点:大多数成员把自身情感依托于民族、国家之中,集中表现于对民族、国家的热爱。爱国主义是内部成员集中表现出的对民族国家的深厚感情,这是一种个人对国家依存关系,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世界各国不论政治体制、历史长短,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十分重视,特别对高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工作都十分重视。而对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研究等职业活动,他们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给学生传授,还要通过师德师风的示范对广大学生进行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因此,高校教师群体表现出的情感风尚会影响一代人的情感取向,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将爱国主义纳入其中,在教师群体教学研究等职业活动进行渗透,最终会让爱国主义这一民族精神在人民群众深层情感中一代代传承和发扬。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规则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荣辱观则是道德范畴的重要方面。作为全体成员普遍涉及的基本价值问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整体风气的指向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根本,在规范人们基本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确立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文明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提出了基本准则,高校教师群体更应以此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行为准则。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通俗易懂地表达,是中华民族优秀革命道德、传统美德及时代精神的有机凝练和融合。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道德价值标准,并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言传身教纳入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德和识的有机结合,这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的,教书育人就是要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及思维方法进行教育和培养”。[2]从一定程度上说,手段和方法是“教书”,根基和目的才是“育人”,因此每位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以“自省、自重、自警、自励”约束和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也是高校教师应有的行为规范和基本要求,更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原因所在。敬业爱岗就是教师由衷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对学生真诚地关爱、关心和尊重。因此,高校教师要进一步修炼师德、坚守师道、扶正师表、历练师能、尽履师职、锻铸师魂,进而成为广大学生的表率和榜样,成为学生们心中永远敬重和铭记的好老师。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准则

当前我国社会在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日益多元化趋势,伴随着这一趋势,在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等方面,高校教师群体也日益呈现增强和活跃的状态。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极个别高校教师为人师表和敬业精神弱化,迷茫于多元社会选择,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淡化,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主人翁精神,只教书不育人,不能正确认识所担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个别人甚至还出现了信念危机。[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高校教师队伍做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价值标尺。从一定程度上说,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具有一个美好的灵魂,更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更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主动完成所从事的高等教育工作和担负的教书育人事业,对学生应充满诚挚的关爱,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努力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吴艳玲.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9

师德师风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教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近年来,社会和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的总体评价是好的,但也不排除师德师风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安心本职工作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各类学校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和奖励制度,但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及实施仍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将“长效”进行下去,导致师德师风具有瞬时效应和短暂效应,在教师和学生中影响力不够。针对这种现象,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就深刻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会成为当下高校内涵建设的常态工作,是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社会发展与进步需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工作。

一、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2014年教育部的“意见”中规定,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师德为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找准与高校教师思想的共鸣点,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培育高校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高校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落实高校教师主体地位,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改进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善于运用高校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自“意见”以来,同满宏认为,从师者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分析后,应从多角度思考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即从招聘、考核与激励、培训等环节,全方位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和社会都满意的的高校师德师风氛围。并重点强调,实践层面的重要性、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及激励保障的力度,并最终形成人性化、自律化的师德师风常态效果。牛乐德等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提出了深入探讨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强调提高教师待遇、适当激励和完善管理机制是塑造良好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关键。李娜也着重认为,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教育现状,建立长效机制的师德师风,应在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强硬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真正实现师德师风的常态化。

2013年,李明芳和赵志伟等认为,应注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教育机制、示范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重点强调培养青年教师时,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一线所有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属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对象。其它研究者认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应注重激励制度和完善制度。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调激励、提高、考评和示范等成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当下高等学校适应环境发展的必然。在良好、长效的师德师风教育环境下,可以解决诸多的教师教育观念不强问题、责任心不高的工作态度,最主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的受教育环境,使教师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二、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我校2007年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农垦校党发〔2007〕18号),2009年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自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颁布以来,先后涌现了以王永珍和王霞为代表的9名省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楷模,成为引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表率。进一步激励我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事业,增强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校还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人事处和教务处、二级学院等机构负责,全面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

但是,我校还没有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师风的建设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宣传力度不足等方面弊端。这些不足也可能是许多学校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因此,寻求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成为当前教育背景下高校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三、基于“制度+平台”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构建“制度+平台”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希望实现真正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态势,以期为提高我校内涵建设水平,促进教师整体水平和素质提高,积极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1.“制度+平台”模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制度+平台”模式是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的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中提到的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项举措为制度依据,为建立我校常态的师德师风运行体系,构建形成长效的“制度+平台”师德师风运行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

构建“制度+平台” 模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体现制度建设,包括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也包含良性与人文的平台建设,将师德师风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既符合教育部“意见”的原则要求和举措要求,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吻合。

2.良性的制度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保障

良性的监督和激励制度建设是执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每所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执行工作组可能不尽相同(见表1),有工会、宣传部、人事处或多部门联合办公,其中,华中农业大学较早的提出《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健全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校党发〔2014〕51号)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

比较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机制,多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与评优、职称和教学紧密相连,使得师德师风成为评价教师好坏的“硬指标”。同时,借助于各学校完善的校、院、学生三级师德师风评级机制,将监督机制浸入到教学单位和课堂,将每位管理人员和学生纳入评选系统。借此评价方法,将良好、人性的监督制度用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即教学活动与评价活动紧密结合,使得监督制度更为有效人性化、具象化和大众化。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阶段成果和榜样的作用,长效机制模式中也应注重完善师德师风激励制度。通过制定师风师德评比、师风师德周等具体形式,评选优秀师德师风标兵和教书育人典范,让榜样的力量引导和辐射至全体教师,建设高素质的育人典范。传统的激励范例是仅利用教师节时间评比先进,不能将激励的原动力置于平时的教学活动。因此,应利用身边的教师师德师风典型事例,按周、月等不等时间内进行评定和宣传,将评比激励具象化和平常化更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进行。因此,以“长效”为目标,通过监督和激励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方面的思考,找到这种常态下“长效”机制的运行关键点,并希望最终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升高校教师整体师德师风水平。

3.现代的交流平台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常态化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信息交流平台迅速、快捷而有效。“平台”模式内容是形成以网络和硬件两种形式的宣传平台,将“平台”印在校园网、手机微信、教室、教学区里,宣扬身边的师德师风楷模和事迹,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对教师起到长效的促进效果,拉近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距离,并最终提升高校整体育人水平,提高高校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这种平台建设,将传统的条幅和版画与现代的网络和微信结合,创新师德师风宣传交流模式,强化榜样和领导的力量,监督组织和学生互动交流,扬长避短、广开言路,宣扬身边的师德师风楷模和事迹,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长效方式。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10

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写作范本推荐,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工作计划书栏目,敬请期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学校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是加快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特制定北国中心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围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作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目标,弘扬爱生敬业精神,树立先进典型,建立评比考核制度,创造浓郁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良、师德师风过硬的师资队伍,并使学校师德建设体制、机制和各种保障措施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实施措施

学校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部署,在组织、制度、任务目标等方面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一)抓好组织落实。学校成立了由党、政、工主要领导和教导处、大队部、安监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宣传教育、检查督促等工作,在全校教师中形成统一领导、统筹部署、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格局。

(二)抓好制度落实。为了建立起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学校制订下发了《北国中心小学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条要求》、《北国中心小学教师誓词》、《北国中心小学教师“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等一系列文件和承诺书,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将每年结合期末考评和年终考核等工作,定期检查对这些文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了解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教职工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学校严格按章办事,加大对师德表现的奖惩力度。

(三)抓好任务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必须统筹安排、通力合作。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任务分解到了相关职能部门。

三、实施步骤

学习教育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教育阶段要达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教育活动在思想上得以发动、观念上得以更新、行动上得以体现、建设中得以完善的思想引领作用。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11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根据市文教局的部署和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及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着力解决我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我校教师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目标要求

1.通过组织学习师德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依法从教,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先进典型人物的师德风范,学习本校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增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教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3.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师德教育的建章立制和规范办学管理,逐步建立和落实师德教育与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职务评聘等相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使我校师德师风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4.坚持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努力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一是学校对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对经查实违反职业道德,令其改过而仍未及时改正的教师,情节轻微者给予通报批评,对情节严重者,可依据有关法规解聘相应的教师职务或取消教师资格。二是要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一步建章立制,积极探索规范师德师风管理和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对教育活动的要求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首先要认真抓好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和宣传。组织师德建设专题报告会、座谈会,通过校刊、板报宣传本校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树立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同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落实领导责任制,以确保本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全面有效的开展。

2.撰写师德师风教育分析材料,必须针对解决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师德师风问题。如,纠正办学、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杜绝教师对学生讥讽、歧视、侮辱或变相体罚等行为;杜绝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行为;杜绝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杜绝乱收费、考试舞弊等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严惩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等。力求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使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师德师风明显得到改善,师德师风整体状况明显好转。

3.切实加强对教育活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扎实有育有效地开展。

(1)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及时做好各阶段的动员报告、工作报告及总结报告,及时总结通报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主要存在问题。

(2)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逐步建立群众参与监督评价制度。欢迎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公布有关教育活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

4.努力建立师德教育的激励或长效机制,确保师德教育和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师德建设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我们要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和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促进教师师德教育管理规范化。同时,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师德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方法。着力建立我校师德教育的激励和长效机制,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1)把教师师德表现列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师德评价标准、评价评估方法和体系,开展年度师德教育检查评估和评选师德标兵表彰活动,以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师德教育活动.。

四、为使学校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顺利,富有成效,学校将成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成 员: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教育活动工作,部署安排各阶段的具体事项及督导检查。

五、实施进程

XX年11—12月

1、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动员大会(聘请监督员,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等)

3、开展学习活动(《教育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

XX年1—3月

4、对照检查

XX年3—5月

5、进步提出师德建设长远目标

6、制定本校师德师风规范

7、制订师德师风考核奖励办法

8、提出整改意见,加强督促检查

XX年5—6月

9、总结表彰典型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大全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根据《澄迈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指导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讲文明,树形象;强师德,做良师”为主题,以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为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改变作风,树立教师崇高新形象。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履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铸就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热爱本职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办好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学校。

二、 工作目标和内容

(一)规范行为,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基础

1、规范道德行为。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性,给予每个学生理解、包容和信任,倡导教师以民主平等的理念提升道德行为。

2规范教育行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尊重学生创新实践的独特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倡导教师以赞赏激励的方法提升教育行为。

3、规范教学行为。端正教学态度、落实常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4、规范治学行为。坚持恪守诚、严谨治学,倡导教师以求实、严谨、勤勉的精神提升治学行为。

(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恪守职业道德。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4、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升育人能力。

5、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三)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党组织和校长引领学风,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思想引领作用;党员引领师风,突出共产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表率带头作用;教师引领学风,以教师崇高的师德师风和敬业精神引领学风建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能力导向,注重责任感培养。

(四)强化机制建设,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强化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认真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三、基本原则

师德建设工作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师德建设与教职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增强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为教职工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把师德建设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切实解决问题。要注重实际效果,不做表面文章,力戒形式主义。

(三)坚持以德促能的原则。师德是教育之魂,师能是发展之本。要以师德建设为先导,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师能建设,不断提高教职工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以师德教育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更好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部署具体工作,分解各层面师德教育活动任务,保证师德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权威人士、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师德建设监督小组”,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平台,及时反馈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以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领导小组组长:戴育辉

副组长:王川琳

成 员:王澄英 王树强 许志彬 林 胜

常建华 李开姑 邱德权

(二)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学校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约束,实施常规管理,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教职工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优秀师德师风标准:

良好师德的四要素:坚定的政治思想,诚实善良的品德修养,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尊师爱生的人文关怀。

良好师风的四要素: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的纪律作风,风纪自律的生活作风,精益求精的专业作风。

(三)认真组织学习。师德建设重在宣传,贵在坚持。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海南省实施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海南省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手册》等,要求人人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校教职员工要结合“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要切实解决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各校要开展好以下活动: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阶段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开学初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把师德建设工作做为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把师德建设工作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召开动员大会,层层落实责任。各校要及时开展师德建设动员大会,宣读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师德建设评估办法及细则。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师德修养计划。请家长、学生、社会共同监督。

第二阶段:加强学习,形成共识阶段

1、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手册》、《澄迈县教育系统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澄迈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十不准”规定》等有关要求,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树立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识,组织好每周的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2、认真组织学习全国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培树本校自己的师德典型,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尤其要发掘本校典型教师的事迹和先进经验,提高典型教师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第三阶段:精心组织,全面落实阶段

在家长、学生中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使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要。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巩固成果阶段

参照师德评价办法及细则,认真梳理反思,自醒提高,通过学校、学生及家长共同评定对在师德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并总结师德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及时推广。

五、保障措施

(一)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师德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对学校师德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二)要把师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校务公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要充分发挥工会、少先队、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整体合力,促进全校师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范本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师德建设,提高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XX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X教师函〔20XX〕8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开展20XX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围绕“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主题,从立德当表率,树人为根本,立教作贡献,争做“四有”好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研讨,展现我市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二、利用新学年开学工作会议、专题学习等时机,组织广大教职员工采取集中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xxxx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朝着“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目标努力前行。

三、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学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四、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要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广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注重培育、树立、宣传、推广教师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通过组织报告会、讨论会、演讲会等活动,深入地开展向“xx好人”、“道德模范”、“最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弘扬当代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情操。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期间,各镇街和直属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的师德典型宣讲活动应不少于1场,并在报送我局的总结中反馈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主题、参与人数等)。

五、结合“法治进校园”巡讲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动邀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二、三市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以加强教师依法从教自觉性的教师法律法规巡讲活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重温《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的通知》以及《xx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清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切实增强广大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

我局计划于9月中、下旬举办师德教育培训班,培训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中心学校师德师风范文12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工会;师德师风建设;职业道德;作用

加强高校教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就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为学生做出表率,真正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工会会员是广大教师和职工,他们的工作态度、道德情操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事业质量,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着力发挥好高校工会在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是一项重要任务并具有深远意义。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师风是师德外在的表现,是一名教师的总体精神风貌。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求博学多才,更要求师德高尚。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身心臻于成熟的大学生,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后形成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将师德需贯穿其中,积极地影响学生,规范学生。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呈现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趋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包括以下内容:

(一)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教书育人目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热爱学生,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而一名高校教师除了要教书更需要育人,当代大学生往往很少经历生活的磨难,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不知所措,因此需要老师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对教学内容精益求精,培养良好的创新品质

教师的道德应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道德。新时期高校教师要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不断钻研教学规律的自觉性,增加文学、艺术等文化修养,达到综合知识本领提高。一个真正具有道德魅力教师必须具有知识的魅力,这要求教师用不断创新的智慧和勇气影响学生,这是当代教师应有的道德风范。

三、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积极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把它作为参与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发挥自身作用、展示组织功能的重要内容,这既是从根本上维护教职工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的实际举措。

(一)转变观念,发挥工会工作的优势和特色

高校各级领导和工会组织要认识到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又要认识到工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高校工会有着一支专兼职干部队伍和积极分子队伍,他们大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热爱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这无疑是开展师德实践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抓住根本,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良好师德和教风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作用。高校工会应当认识到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真诚关心教师成长,协助解决好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努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和教师成才的有效机制。"致天下之治者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于教化"。实施教学的过程是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的"教书"过程,也是向学生传递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育人"过程。高校工会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工会在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中要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把活动开展与推动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结合起来,达到提升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一是积极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凝聚教职工力量。培养广大教职工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塑造团结进取、改革创新的文化内涵。二是认真开展评优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围绕中心,继续开展"三育人"评选活动,选送先进,树立典型,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否提高关乎素质教育的进程,更关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步伐。高校工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工会组织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自身优势,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带动教风、学风建设,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这是高校工会应当长期坚持不懈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