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副高评职称论文

副高评职称论文

时间:2023-01-13 21:12:51

副高评职称论文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1

在告别“GDP崇拜”的大背景下,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国民幸福指数”,现在终于将从纸面走人生活,成为一项考量地方民生、人文的软指标,这无疑是一种执政理念的进步。毕竟,相较于冰冷的GDP数字,这样的关注人的心理体验与情感诉求的“幸福指数”,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更有利于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

不过,当我看到许多地方政府都在为“幸福指数”展开排名争夺时,一种担忧油然而生。我似乎看到过去附丽于“GDP崇拜”上的那种政绩思维,又转嫁到“幸福指数”这样的软指标上了。那种“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畸型政绩观,曾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注水GDP”,而现在,谁又能够保证,地方政府对“幸福指数”的排名争夺,不会制造出“注水幸福指数”这样的软指标呢?

研究“幸福指数”的专家邢占军说:“那些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感觉,现在都还原成实实在在的东西。”从这个意义看,如果地方政府追逐和最终推出的“幸福指数”,就是地方政府在民生、人文上达到怎样程度的标识,那么,这样对“幸福”的追求,无疑将是一种善治。但是,如果地方政府的“幸福狂热”终极目的,只是基于打造“形象工程”需要,那么,作为形而上的情感体验的“幸福感”,通过“幸福指数”的数字化与形式化之后,最终只能走向概念化与庸俗化,而悖离人的真正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感受。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老百姓的心坎里。如果“幸福指数”的数字化表现,不能真正体现老百姓的幸福感,那么,这样的“幸福指数”,就只能变成一些地方官员的“幸福感”,这无疑是对幸福的最大嘲讽。如果说“注水GDP”损害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那么,“注水幸福指数”同样会损害到一个地方的民生、人文发展,伤害到老百姓的情感体验。正因如此,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对“幸福指数”展开了排名争夺,对此必须引起警惕。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幸福指数”变成打造政绩的工具,不让“幸福狂热”变成“GDP崇拜”的一个翻版。

“职称”并不意味着称职

彭兴诞

根据新通过的《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今后小学教师也可以参评副教授。有报道说,这让小学教师看到了自身发展提高的前景,对小学教师是个福音。

副教授是怎么评出来的?据我所知,在大学里,要成为一个副教授,最关键不是上了多少课,书教得怎么样,受不受学生欢迎,而是学历和科研成果。比如,有些高校招揽人才,博士后进来直接评为副教授。此外,拿了多少个部级、省级科研项目,在EI、SCI,以及什么CSSCI、中文核心刊物之类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这才是通往大学副教授的必由之路。大家都知道,曾经备受媒体关注的上海交通大学讲师晏才宏,尽管他的书教得很好,师风师德广受赞扬,但因为没有,临死之前,他仍然还是一个讲师。

“小学教师可以评副教授”,这看起来是好事,但若因此与大学备受争议的职称评定“殊途同归”,恐怕,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所无法承受之重。

事实上,现在不少中小学已经或多或少地沾染了这种习气。据我所知,因为没有,许多小学老师的职称申请被“一票否决”,这种事并不是没有。论文,已经成了中小学职称评定中不可缺少的硬件。可以想象,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如果他想获得“副教授”职称,那么,他就得拼学历、发论文,而且,职称级别越高,要求的学历越高、论文数量越多、刊物越“核心”。从这里来看,“小学教师可评副教授”,难道不是在误导

如果有一天,

某小学老师真的做了“副教授”,

著作等身。

我想问的是,

他还是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称职的“小学老师”吗?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2

尽管如此,王敏已经焦头烂额,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过,看看我的黑眼圈和白头发,再看看名片上的职称,查查我的银行卡如果不是还有些教育理想、育人情怀,早就另谋出路了。

王敏是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极为普通但又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在网络上,他们被称作青椒二十几年寒窗苦读修成正果,在大学校园争得一席教职。可未曾料想,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结婚生子、赚钱养家等人生大课题让他们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晋升副高出现职称拥堵 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是压力来源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4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其中10.1%表示压力非常大,另外还有3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适中,仅有4.3%和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

在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中,专业职务晋升困难成为最主要的一项。

王敏是北京一所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科研和教学双丰收的年轻榜样。然而,尽管达到了学校评定副高职称的标准,可由于排队的优秀者太多,他只好着急地默默等待。

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伟也面临和王敏相同的情况。他以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在岗超编的副教授已有8位,符合条件的讲师更有10余位,职称晋升的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很多优秀的人短时间都无法晋升。

职称晋升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团市委调研结果,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辅。

课题组称,在过去的青年教师评定中,副高级职称主要与工龄及学历相关,存在一定的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以往由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不仅评上正高更加困难,由讲师晋升副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副高职称的评定已经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第二次职称拥堵或者说双职称瓶颈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青椒压力大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24.52%),工作负担太重(占17.30%)、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占13.66%)也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青年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既要搞科研,也要抓教学。王敏说,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徐伟所说,越有头衔的教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年轻人几乎没机会。另一方面,量化的考核标准让不少急需职称改变生存状况的青年教师写了大量质量很差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激励上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评定不公等问题,41.6%的人认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改进空间。

报告分析认为,从技术职务上来看,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会,进而获得更多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优势资源向优势青年教师集中,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和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独立科研的机会,都得攀着老教授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都很忙,忙着编课题申请书,炮制论文,找发票,和老教授、期刊编辑拉关系,谁还有心思好好上课?

不管怎样,青年教师还是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徐伟说。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反差较大 住房是最主要的困难

尽管青椒面临着职称晋升难、工作负担重等压力,但同时,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青年教师最认可工作的稳定性。在受访青年教师中,79.0%的受访者为北京非农业户籍。显然,这也为他们在京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子女的照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然而,工资收入成为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最不满意的因素。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3

【关键词】职称,申报,体会

职称评审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是人事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在医院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80%以上,随着职称改革的深化及相关政策的放宽,激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的积极性,现就如何做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一、加强领导是做好职称申报工作的关键

职称是评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能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进而带动一个单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要加强职称工作的领导,把职称评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医院要成立以院领导及各专业专家组成的综合审核小组,职称工作日常部门一般为人事部门,明确审核小组的纪律及职责,严格把好申报材料审核关,减少资料填报的错漏,保证材料的准确和真实为申报人顺利通过评审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增加职称评审政策透明度,及时将有关职称评审政策宣传下达

2.1人事部门要及时正确掌握政策,做好宣传下达

职称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调整:如从2001年开始卫生中、初级专业资格实行全国统考,针对学历的不同,报考初级和中级的任职年限作了一定的调整;2002年开始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要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从2005年开始增加一个模块的要求;从1999年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副高要完成半年以上的下乡定期工作任务,从2007年起必须完成一年以上的下乡任务;外语政策进一步放宽,免考年龄放宽到1960年前出生者,取得A级(县以下单位人员为B级职称外语成绩合格证书不受证书有效期的限制;2006年起广东取消评职称条件中关于部级、省级和市级专业期刊划分的规定,论文数量要求原则不变,这是继进一步放宽申报职称的外语条件后,对评职称条件作出的又一调整。还有除了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以外,申报中级以上职称的,要完成两门公修课等等。在信息索取方面,人事部门要掌握主动权,与医务科、科教科等相关职能科室提前作好协调沟通工作,妥善安排医务人员下乡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密切关注上级部门或媒介公布的有关政策,并通过院内网站、宣传栏、下发通知等多种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公布各级别职称在专业理论、专业工作能力、论文、科研等方面的要求,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及时掌握政策的变化,对照自身条件申报职称。

2.2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申报,提前做好材料准备

过去的职称评定受岗位编制的限制,存在排资论辈的现象。职称改革后实行以考代评、考评结合,只要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都可以申报晋升,激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职称评审政策逐步放宽,特别是在学历、外语方面,如以前申报正高职称须有本科以上学历,申报副高职称须有大专以上学历,大专学历的须从事专业工作20年以上。

现在不再有学历方面的要求;外语方面免考年龄,从2007年起,放宽到1960年前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1961~1965年出生的,可放宽到40分;1956年前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免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因此,我们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有计划地准备有关硬件,特别是年龄较大,外语能力较差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要轻易放弃申报机会,可以提前一两年参加外语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否则政策有所变动的时候,错过晋升机会。

三、职称工作日常部门树立服务意识,指导工作要到位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副高以上职称,要填写大量的表格,从2008年起,更增加了网上申报这一环节,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初次申报,对表格的填写要求不清楚,有的申报材料不完善,过于简单或画蛇添足的,人事部门要耐心细致做好指引工作,帮助申报人员能够更完整地完成表格的填写,正确如实地反映申报人的基本情况和专业水平。一般来说,每年的晋升表格虽然有所不同,但变化不大,在评审文件未下发之前,人事部门可先提供上一年度的表格,让有计划申报职称的人员作为草稿填写。因为每年从评审文件下发到提交材料,时间比较紧迫,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准备材料,也有更多的时间检查材料填报上的错漏,在时间上争取到主动权。

3.1指引申报人认真填写表格

强调每位申报人员应下功夫填好《()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此表最直观并能全面地反映申报人的基本情况,是评委评议的参考物,一张表可反映出申报人在学历、工作经历、外语、计算机、理论考试、论文、业绩成果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要求申报人填写此表要认真、谨慎,不漏填、不乱填,如实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供评委评审。在填写《专业技术评审表时》,要好好总结、提炼自己在专业、科研及培养下级人员中取得的成绩,不要把完成专业工作情况填成业绩成果。《专业技术报告》要侧重于专业技术工作方面的内容,不要泛泛而谈。

3.2建议申报人提前做好论文及科研成果方面的准备

提交的论文原则上应为第一作者论文,并按论文质量高低排序装订。建议申报人提前做好论文的准备,因为论文是申报人在专业技术经验的总结,应是逐步积累的,有些申报人论文准备不充分,如任现职周期5年,前4年没有,到第5年,一连发表几篇论文,这样做会有两个不好的效果,一是时间太仓促,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或即使是优秀的论文,因等候发表时间长而找不到高水平的核心刊物发表;二是有临时抱佛脚的感觉。不送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业绩材料,宁缺勿滥。

四、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位

4.1对于暂时不符合申报条件但本人想申报的。目前政策规定,晋升卫生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其论文、业绩成果、学历计算时间为申报当年的8月31日止,个别申报人的业绩超过时限仍然坚持申报,如不获批准会对人事部门有怨言;在下乡工作安排上,医院以大局为重,根据医院中心工作及支援单位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有个别申报人会因下乡未能如愿安排,使申报职称延期,对医院的安排不理解;每当遇到这些情况,人事部门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平心静气等解释有关政策,开导他们,只要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申报人都不会无理取闹。

4.2对于上报评审不通过人员,我们要了解通不过的原因鼓励他们正视自己的弱点,努力创造条件争取第二年顺利通过。

参考文献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4

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2016年度第二季度新闻会上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但是,高校去行政化也并非简单地退出事业编制,减少几个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就一蹴而就了。更为关键的,高校聚集了大量优秀的行政人员和党团组织人才,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后,高校行政人员的晋升通道在哪里?高校的校长还有副部级吗?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已6年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公布。这份纲要指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出高校将取消“行政级别”。就此,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序幕被拉开。

尽管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早在6年前就已提出,更有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改革先锋,但现状却难言乐观。6年间,高校“去行政化”的讨论一次次地在社会上掀起讨论热潮。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更有旁观者,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高校不可能取消行政化”,“争论也是白谈,不如不争论”。

“我认为这是一种过于消极的观点。高校去行政化是众所期待的一项改革,它意味着在学术领域推进教授治校,教师群体将具有更大的话语权,意味着学校在资源配置时将更多地向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倾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高校去行政化,不是要取消内部的行政管理,而是要摆正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让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两者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

高校职称评审体现“教授治校”

去行政化,一直是高教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高校去行政化,谈了很多年,给人的感觉是:只听声响,动静不大。其实不尽然,近年来,高校职称评审已然成为去行政化改革的一抹亮色。

对于高校来说,职称评审一直是人事管理的一个敏感点,也是去行政化改革中的痛点。一般而言,高校教师评职称要过三关,从讲师到教授,都要面临三关的考验,越到后面门槛越高,不是到了规定的年限就能轻松“进步”。

第一关是论文课题关。这一关体现的是硬实力。许多高校要求教师要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一些高校还要求有主持部级课题的经历。第二关是院系关。职称评审中,由各院系自己协调,今年推谁或者不推谁。此环节院系领导的作用非常大。第三关是评审委员会。许多时候,评谁不评谁,并非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能够决定的,能够跑完最后一公里,往往是背后的导师、门派以及院系之间的博弈。

“其实对年轻教师而言,评职称拼的不仅是发论文、找项目等硬条件,也涉及不同院系之间的学科平衡、利益博弈,以及其他一些考量。”杨宏山说。

就是这样一个难点痛点,在北京的一些高校已经有大的突破。以人大为例,近年来,该校职称评审的运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已经由原来的评审委员会定生死,改为由“教授会”投票来一锤定音。

据记者了解,每年的职称评审,人大教师评聘委员会都会给每个学院下达一定数量的副教授和教授推荐人选指标。符合评审条件的教师提出申请,首先由各个学院召开“教授会”,申请人现场进行述职和答辩,全体教授投票产生初选名单,然后,提交各学院教师评聘委员会审议并确定上报学校的推荐人选。如果当年只有一个指标,“教授会”投票排名第一的就上报给学院的教师职称评聘委员会;如果有两个指标,排名前两名的就报上去。学院的教师职称评聘委员会,主要是核准教授会的投票结果,审核所报的材料是否有假。

“因为学院教师评聘委员会的成员都是教授,也参加了‘教授会’的投票,实际上更多的是走一个法定化的程序,经这个机构审核一下,再报到学校。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引入‘教授会’制度,明显扩大了教授群体的发言权。”杨宏山说。

不只是人大,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审,大都采用了“教授会”投票的方式。这种职称评定,相比10年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过去常见的领导一言九鼎、拼关系胜过拼实力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这是高校去行政化的一个重大进步。不仅教授的发言权在加大,而且教授组建科研队伍的能力也会增强,“因为教授可以组织一些年轻教师一起做科研攻关,这种由知名学者、科研精英领衔的团队建设,与以往那种以行政权力、行政资源为导向的团队整合是两码事。”杨宏山说。

但是,记者了解,在北京还有一些高校,在职称评审方面行政化迹象依然很明显。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教师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北京一所高校的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一半都是行政领导,包括校领导以及人事处的领导、科研处的领导等等。

改革方向是取消行政级别,

但过程漫长

其实,高校取消行政级别不仅在纲要中有所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这是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刚性要求。某种程度上,高校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对走职称路线的教师影响不大,直接受影响的是大学的校长和相关的行政人员。

在我国,高校是有行政级别的,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的校长是副部级,常务副校长是正局级,副校长是副局级,高校一些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二级分院的院长是处级。

教育部网站显示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75所。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其中有20多所高校的校长是副部级。现实的问题是,当高校全面取消编制,高校的校长是否还有“副部级”?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改革校长”之称的北大校长林建华对解决高校行政化的问题提出了更为直接的建议 :“如果能够把级别去掉是最好的,如果真是去掉了,那对于去行政化肯定是有好处的。”

但是,由于目前部分高校是教育部直接管辖,很多是直接任命的干部,这些校长的副部级别难道真的要取消吗?

在杨宏山看来,是否取消校长级别取决于组织制度的具体安排,可以按照现行制度给大学确定一个级别,也可以没有明确的级别,制定一个弹性化的对接规则,让校长的个人职业流动,可根据个人领导力和业绩,对接体制内的不同行政级别。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则认为,在一个时期内,高校领导的级别可能还会有,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改革总的方向是事业单位应该淡化官本位色彩,不应该有处级、局级、部级的划分,这种做法跟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对立的。因此,改革总的方向应该是取消行政级别,我估计这个过程会比较长。”

高校行政人员的晋升通道在哪里?

高校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和级别之后,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高校内部大量的行政人员出路何在?

在杨宏山看来,高校的行政人员尤其是党、团组织人员规模较大,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其工作力度和人事配置,是其他任何组织所不能比照的,像北京的‘985’‘211’大学的行政干部、党团工作人员的规模都不小,这些人的教育背景都很好,到了处级岗位后,再往上晋升的通道一下子会小很多,大学的副校长和部门领导大多从教授队伍中产生。

“这些人本身很能干的,高校也需要这方面的优秀人才,只有解决好他们的职业发展通道,才能让去行政化改革真正推动和落实下去。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晋升激励,这是高校去行政化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杨宏山说。

记者查阅人大官网,除了教学的40个院系之外,党群组织有11个,行政部门有25个。仅学校办公室,就内设秘书科、文书科、综合联络科、信息科、党务科、行政科6个科室。

另外,北大的行政职能部门也有31个之多,加上工会和团委,共33个。清华的行政部门和党群组织有40多个。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5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儿童门急诊医师分级处方行为,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儿童门急诊处方7062张,对初、中、副高、正高职称医师处方行为进行分级分析,包括处方情况及用药合理性。结果儿童急诊处方以初、中职医师为主,门诊主要为副高、正高级医师,抽查处方主要涉及呼吸疾病;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平均金额、基本药物使用率均符合相关规定;初、中职医师静脉给药比例及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副高、正高级医师;不合理处方比例初职最高,正高最低,尤其是不规范处方多见;不规范处方比例初职最高,其次为中职;而不适宜处方则是中职和副高较高,正高职称医师处方行为更加严谨规范。结论要规范合理用药,需加强对初、中职医师的处方规范化书写培训管理,并对中职、副高级医师不适宜处方行为进行干预和沟通。

关键词:儿童门急诊;合理用药;医师分级;处方分析

儿童是处于快速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生理特点、药物反应与成人不同,而且从新生儿到青春前期的不同年龄段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和各自用药的特点,其合理用药相对于其他人群更复杂,难度更大。本调查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医院2014年儿童门急诊处方进行医师分级处方行为分析,了解不同职称级别的儿科医师处方行为差异及评价用药合理性,为促进儿童普通门急诊的合理用药及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儿童门急诊纸质处方133923张,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处方7211张,除外购药、急诊成人(年龄超过14岁)处方149张,余7062张,抽样率为5.27%。

1.2方法

按照医院人事科当年医师职称认定结果对处方进行分级。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儿童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分析处方基本情况,点评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的判定结合有关临床诊疗指南及权威文献资料查询结果,并经项目组全体成员讨论确定。项目组成员有药剂科门诊西药房、临床药学室及儿童急诊相应临床科室主任。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基本药物品种含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2012版云南省增补品种。其他给药方式包括肌肉注射、雾化吸入、外用等,处方比例均不超过30%,故未予以单独列出统计。本次抽查无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联用处方。由表1可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处方数,初职、中职与副高、正高职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中职与正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平均金额,初职与中职、副高相比,中职与副高、正高相比,副高与正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药物使用率,初职与副高、正高相比,中职与副高、正高相比,副高与正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给药处方数,中职与初职、副高、正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给药处方数,初职与中职、副高相比,中职与副高、正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及以上给药方式处方数,初职与中职、正高相比,副高与中职、正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菌药物处方数,初职、中职与副高、正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菌药物两联使用处方数,初职与正高相比,中职与副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职与正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规范处方数,初职与中职、副高、正高相比,中职与副高、正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适宜处方数,中职、副高与正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处方存在多条医嘱,可能同时有不规范、不适宜和超常情况,总的不合理处方数1660张(23.51%),小于各类别处方数之和。

3讨论

3.1各级医师处方分析

我院儿童门诊主要为高级职称医师,急诊为初、中职医师,抽查处方情况与实际相符。门诊患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中初、中职医师处方中诊断有呼吸疾病比例明显高于副高和正高职称医师。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仅中职显著高于正高,且均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处方金额以中职最低,其次为初职和正高,副高级处方平均金额最高,但每张均低于100元。基本药物使用率以初职和中职最高,其次为正高,而副高级别医师使用率最低。分析给药方式,中职使用口服给药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级别医师,而静脉给药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级别医师,其次为初职医师。20%以上的门诊处方同时使用2种以上给药方式,其中初职和副高使用率显著高于中职与正高级别医师。门诊静脉给药包括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抽查处方多为静脉输液,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故处方用药品种数多、处方金额较低,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儿童静脉输液有一定风险,应严格控制适应证,仅严重的细菌感染、脱水、皮肤过敏及哮喘发作、喉炎等紧急情况才使用,故初、中职级别医师应加强培训,以保护儿童日益发展的自身抵抗力,真正提高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

3.2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初职和中职使用率显著高于副高和正高级别医师,与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情况相符。两联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初职与正高、中职与副高有统计学差异,而中职与正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可加强对中职医师两联用药合理性的监督和指导。由于我院耳鼻喉科、口腔科和眼科等专科门诊未采用儿童专用处方,未纳入抽查,不能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的“儿童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5%,急诊不超过50%”的规定。但超过50%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仍偏高,反思医疗现状,医师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防范耐药菌过快产生,防止过度医疗。

3.3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本次不合理处方比例达23.51%,初职最高,正高最低,而其中以不规范处方多见。本次处方点评中,加强了临床诊断、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的规范化书写点评,而初职医师不规范处方数明显高于其他所有级别医师,中职明显高于副高和正高级别,说明应加强初、中职称,尤其是初职医师处方的规范化书写培训,以及对处方法律效力的认识。最常见的不规范情况包括处方诊断或缺项或随意缩写或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及诊断不全,如诊断“支气管炎”处方开塞露、诊断“腹泻”处方氨溴特罗口服液等。调剂处方要求“四查十对”“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规范全面的临床诊断是药师判断合理用药的基础,医师和药师都应予以重视,加强培训。其次,用药方法、药品剂量书写不规范或模糊不清,常见如开喉剑、利巴韦林喷雾剂、清热宣肺贴膏,以及各种滴眼液、吸入雾化药等非口服静脉传统给药方式的药品用量含糊不清,甚至无具体用量,药师也未给予干预或仅口头交代。由于儿科患者尚无自理能力,通常有多人看护(包括老人),很容易造成用药错误,医师和药师均有责任确保医嘱的正确开具和执行,保障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处方中常见初职医师未按规定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后,及时请上级医师签字确认;各级别医师均有诊断“腹泻”“上感”却使用抗菌药物等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的处方行为;抗菌药物与活菌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同服。杀菌剂能杀灭或抑制活菌制剂,同时可导致抗菌药物药效降低,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原则上任何微生态制剂都不宜与抗菌药物同服[1];如必须同服,宜选用针对病原菌的高效、窄谱抗生素,或间隔2~3h以上服用,或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选用一些死菌及其代谢产物制剂如嗜酸乳杆菌片等[2]。

不适宜处方点评结果,初职与其他级别医师均无统计学差异,中职和副高则显著高于正高级别医师,说明正高职称医师对药物的使用更加严谨规范。常见处方行为如门诊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使用口服制剂仅写为1d1次,而无具体用法是输液后8h或12h;金莲清热泡腾片等泡腾口服制剂用法仅写为口服,易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维生素C注射液剂量过大,中成药不适宜的超药品说明书用量等。如百蕊颗粒儿童使用成人剂量、健胃消食口服液有11张处方(中职8张,副高3张)超剂量使用,超过药品说明书1d2次、1次10mL用量,而儿童用量达到10mL1d3次。超剂量使用都有发生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可能,医师应警惕。另外,氨金黄敏颗粒内含盐酸金刚烷胺,1岁以下婴儿禁用,而某副高医师却用于1岁以内婴儿,极易导致患儿不良反应及医患纠纷。值得关注的还有头孢地尼分散片,我院同时有100mg和50mg2种规格,医师未根据用量选择适宜规格的药品,如该用50mg却使用100mg规格,导致患者自行掰开服用,不只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还导致分药剂量不准确和药物污染可能。超常处方主要有无适应证用药,如诊断为“通便”,处方口服补液盐和丁香开胃贴;无正当理由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氨溴索是目前临床常用祛痰药物,而药典、指南和药品说明书均未推荐雾化吸入,而国内关于雾化吸入的报道多为小样本调查,可信度不高[3];将注射液直接用于雾化吸入,还会因渗透压、pH偏酸性和所含防腐剂辅料等导致患者支气管受到刺激或致敏反应而引起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故经项目组最终讨论不建议雾化给药,属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我院儿童门急诊处方基本情况较好,与文献[5-7]报道同类医院水平相当,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但因不同级别的医师临床经验和处理观念不同,处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加强对初、中职医师的处方规范化书写培训,让其认识处方的法定效力。同时,药师要和中职、副高级别医师加强沟通,有效干预不适宜处方行为,促进我院儿童门急诊的合理用药,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石革.微生态制剂进展与应用中的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4):433-435.

[2]施莹.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151-152.

[3]时海洋.雾化吸入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作用与安全性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

[4]许申.氨溴索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053-1055.

[5]殷娟英.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2):57-58.

[6]孙倩.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6):521-524.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7月正式颁布,其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明确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新的政策决定进一步实现了我国各级教师在职称评审问题上的公平与平等,给予了中小学教师应有的尊重,提升了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势必会给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深远的影响,将加速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中小学教师 职称改革 专业发展

2009年,作为全国3个改革试点之一,山东潍坊和陕西宝鸡、吉林松原开始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改革原来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并首次设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其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明确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工作已成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最大亮点。这也是国家第一次将“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列入正式文件中,是一项重大创举,不仅打破了以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瓶颈,也弥补了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初级、中级、副高级的三级体系)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相比的缺陷,进一步实现了我国各级教师在职称评审问题上的公平与平等,给予了中小学教师应有的尊重,提升了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为中小学校提供了利导性政策,中小学校可以借此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也是教师从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那么,职称评审与认定无疑就成为验证教师这一发展历程的有效手段与评价标准之一。“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新政策的出台,势必会给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深远的影响,将加速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一、职称评审改革前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国1986年在全国大、中、小学均设“高级”职称,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只相当于大学“副高”职称,而小学高级教师只相当于大学的“中级”职称,有人解释为不同学段职称设计之差异在于教师的学术水平。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是初级、中级、副高级的三级体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结构已不能适应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影响和制约了教师专业发展。笔者对所在城市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情况作了一下调研,全市中学教师5776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有926人,占16.03%;小学教师9693人,其中小学超高职称的教师有257人,占2.65%,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有5466人,占56.18%。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职称评审的级别、标准与指标等关系,带给当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成长是滞后的。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下,中、小学教师职称是彼此独立、截然分开的,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低人一等”,工资待遇也相应较低,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明显不如中学教师,即使能破格评上中学高级教师的也是凤毛麟角,于是很多小学教师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努力争取到中学任教,这已成了他们唯一可以改变目前状态的重要渠道。而在中学,通过与个别中学教师的交谈我们不难发现,评上相当于高校“副高”职称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职称评审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再无上升与发展的空间了。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工作失去动力、失去奋斗目标后,职业倦怠便在潜意识当中悄然发生,逐渐形成,从而影响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中小学高级教师认为,自身无论在学术研究上的成果,还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因此获得的成果与荣誉并不比大学的教授逊色,如果自己是在高校就职的话完全有这个能力和资本参与教授的评聘。对于这部分群体的中小学教师而言,虽具有评教授的资本,却无评教授的机会和权力,他们自认为没有受到社会应给予的尊重和公平待遇,难免会产生伤心、失望和抱怨的情绪。试想,在这种情绪驱使与影响下,何谈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由于职称与工资福利待遇是挂钩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保障,没有评上“副高”的中小学教师还在拼命地准备和积累一切与评审能挂钩的业绩,为职称能再晋升一级而努力和拼命工作,这部分人的专业成长可以说是在自觉、压力与利益的驱动下主动获得发展的。由此可见,职称级别的认定与评审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激励因素。

二、职称评审改革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职称改革给予中小学教师尊重,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改革在职称认定的等级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分别设置了从正高级教师到三级教师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目前高校职称等级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是相对应的,打破了原来小学、中学与大学之间彼此独立、分开、割裂的职称等级体系,以及不同学段教师职称评定的级别与待遇的不同,承认了处于不同学段的教师,无论在教育规律、教育对象、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都有着本学段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只要每个学段的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本学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都可以获得与大学教授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可以说这次职称改革对于进一步明确教师职责,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维护教师的社会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次改革使中小学教师坚定了立足本职工作的信念,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和动力,成为中小学教师提高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寻求更大发展机会的有力保障。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7

第二条  根据(89)建材人字203号文发下发的“国家建材局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建材局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由国家建材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称科技委)常委组成,科技委的正、副主任担任评委会的正、副主任。

第三条  评审范围

(一)局机关及未被授权评审高级工程师的国家建材局局属企、事业单位的高级工程师的任职资格。

(二)国家建材局局属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除外)的行政正职的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三)其它单位委托评审的有关建材及非金属矿专业的高级工程师的任职资格。

第四条  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

(一)各单位评审委员会已通过推荐的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人员总表(含姓名、性别、年龄、职务、文化程度、所学专业、毕业时间及毕业学校等),并按符合聘任条件程度列出顺序。

(二)技术职务呈报表(二份)。

(三)业务考绩档案材料(一份)及外语考核证明材料。

(四)代表本人主要工作成绩、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报告、工作总结及论著等。

上述申报材料必须按要求填写清楚、齐全,经国家建材局人事改革司核准后于每年九月中旬统一送交国家建材局科技委办公室,任何单位或个人直接送交的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第五条  评审程序

(一)评审前由国家建材局科技委办公室将申报材料分送两名评委作为主审人事前审阅。

(二)评审会议于每年九月下旬召开。

(三)评委会由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会议,开会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到会方为有效。评审时由主审人向全体评委介绍申报者的学历、资历、工作成绩、论文著作、外语水平及基层单位推荐意见等情况,并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四)评委按申请人的任职条件,在充分酝酿、民主评议、综合衡量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得票数目超过评委会全体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者视为通过。

(五)评审后,国家建材局科技委办公室将评委会通过名单及呈报材料退交国家建材局人事改革司审批。

第六条  评审纪律

(一)全体评委必须严肃认真、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坚持条件、确保评审质量。评委在评议时应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二)评委必须忠于职守、严守秘密,凡会上各评委的发言及讨论情况,不准以任何方式向外泄露。

(三)评委要保管好与评审有关的材料,不准让评委以外的人阅看。

(四)全体评委必须准时参加评审会议,若有特殊情况,应事先向主任(或副主任)请假。

第七条  回避制度

(一)凡申请评议者涉及评委本人或其亲属必须回避。

(二)凡属回避的评委,不参加该申请者的评议讨论,投票时可视同该评委投赞成票,统计时,在该申请者的总票数中扣除。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8

——正方形性格和真实八十一难

陈宣章

一一二、再次职称晋升

从金院长歪了后,七年中403医院的院长、政委像走马灯一样更换:先从陆军调来王院长,不久就换了郭院长;郭院长退休,旅顺基地门诊部主任孙长*来当院长。他听说403医院的情况后,先微服私访,然后提出一定要带同学朱广*为副院长才肯上任,后来两个人一起上任了。金院长兼党委书记,洪副政委主持党务工作;洪副政委退休,从旅顺基地大连供应站调来周政委;周政委退休,调来高政委。

1977年8月、10月,北京先后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实行新的招生制度。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的大学生名额,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

1986年10月,医院再次开始职称晋升。这次,连恢复高考前的所有工农兵大学生都可以参加主治军医晋升。职称晋升的方法改变了:采用“技术评审委员会”面试加外文考试。但是“技术评审委员会”的组成成员专业不同,怎么面试?外文考试采用自报某一本外文杂志上交后考其中一段。

于是,每个人拿着自己上报的外文杂志到外国语学校或医学院花钱找人翻译,然后把译文分成若干张纸带入考场照抄。

旅顺基地病理军医四人:406医院病理科杨长*和小刘;403医院病理科我和张爱*。406医院病理科还有一个女杨医生,与杨长*是死对头。他们医院都说:“公羊、母羊在独木桥上死顶,谁也不让谁。”这次职称晋升,杨长*(科负责人,不是主任。因为没有本科文凭)规定女杨医生只准晋升主管技师,不准搞诊断系列。小刘是工农兵大学生。

杨长*资格很老,但是经常出诊断事故。一个病人X光拍片是肋骨囊肿,手术送检肋骨病理诊断也是肋骨囊肿。但是,病人手术后发现:拿掉的肋骨不是病变一侧,而是正常一侧。送检的肋骨是正常的,没有囊肿。本来这是手术医生的责任事故,可是手术医生拿着病理报告说我们没有拿错,拿掉的肋骨也有囊肿。事情最后是杨长*定为二级技术事故。

在大连每年的病理年会上,我有不少论文,还有获奖论文。杨长*十分妒忌。见了我总是冷嘲热讽,我也听之任之。

这次职称晋升填写“卫生技术干部业务考绩档案”时,本人只填写“草表”。我在“拟任职务”栏填写“副主任军医”。“正表”由医院选择几个写字工整的人重新填写。在我的“正表”上,医院搞了几个小动作:1。“拟任职务”栏改写为“主治医师”。这就是说,我自己申报的“主治医师”。2。科(室)考核外科高伯*主任评审意见:“该同志任病理科副主任二年。系大学本科毕业。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好的完成了病理诊断、会诊工作。外文基础尚好,有刻苦好学精神。同意该同志具有晋升副主任军医资格。”而院技术评审委员会朱广*副院长评审结果:“经评审,已具备了主治医师的任职资格,同意晋升。”3。我附上的“发表16篇论文题目清单”被撕掉,没有附在“正表”中。

事情不止如此。旅顺基地技术评审委员会负责403医院的组长就是海军医学技术科委会委员、406医院五官科主任韩志*副主任军医。他与杨长*合谋,一定不让我晋升。面试题是杨长*出的冷门病理题。我知道:即使不是冷门题,面试考官要你不及格也很容易。

结果:全院原来的主治军医全部晋升副主任军医,包括傅广*这样的医生;所有参加晋升主治军医的住院军医全部得到晋升;而我连主治军医都不能晋升。杨长*和小刘都晋升主治军医;女杨医生晋升主管技师。

我质问院领导:“五年前院党委的决定还算不算?”得到的回答是:“你去找郭院长、周政委。”可是,他们俩已经退休。医院的政策难道就不是连续的?

这种医院还能继续干下去吗?我下决心转业。

一一三、大闹403医院

要想转业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怕县官就怕现管,不让你走,就要整你,我怎么办?只有大闹403医院。找个什么事情做由头呢?我选择了林秀*的谣言。我一改以往不辟谣的做法,反而挑起事端,把事情搞大。

我打听到林秀*的丈夫是“一海校”门诊部医生肖洪*;林秀*以前还有一个对象***,而且两个人关系暧昧。我就写了一封匿名信,故意用我自己习惯的书法,用我习惯的信封、信笺。肖洪*收到匿名信后,事情就闹开了,很快就查到是我写的匿名信。医院领导找我谈话,我就说:“林秀*造谣言,你们领导不管。我就是要逼你们制止谣言。”

但是,这就把事情摆到桌面上了。要澄清事情真相,就是要证明那块胃粘膜是不是林秀*的。医院查了林秀*当天做胃镜时,其他病人的血型,结果是一样的。于是,医院决定送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法医系作鉴定。

张崇*副院长找我,问:“你与张荫昌教授熟悉,能不能通过他找法医系走后门疏通一下。”我拍桌子说:“我行得正,坐得直,为什么要走后门疏通?”张崇*副院长说:“我是关心你,怕万一有个差错,不好办。既然你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

医院派政治处张干事专程去沈阳,化了700元鉴定费,但要一个星期后派人取报告,决不能打电话或邮寄。张干事取回报告,当时法医系能做的17种抗原反应完全一致,结论:“不能证明这块胃粘膜不是林秀*的。”

领导把结论告诉林秀*,她说:“法医鉴定没有说这块胃粘膜是我的。”张干事说:“法医权威说,只要有一项抗原反应不一致,就可证明这块胃粘膜不是***的。但是,法医从来不出肯定是***的结论。”于是,风波暂时平息。

可是我的转业报告仍然没有批准。怎么样才能如愿呢?我深入调查,原来是上海市转业难进。这里有一个政策问题:女方军人,男方非军人,上海允许进,因为孩子户口跟母亲,上海只多进一个户口名额;男方军人,女方非军人,上海不允许进,因为孩子户口跟母亲,上海就要多进两个户口名额。1975年我要转业,就是这个原因才无法批准。洪副政委的屁话只是掩盖真相,乘机打击我。否则我早就离开403医院了。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出席了在京西宾馆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他在会上发表讲话,伸出一个指头,发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声音: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一百万!

当时有资料表明,世界上几个军事大国的军队中官兵比例分别是:前苏联1∶4。56;美国1∶6。15;联邦德国1∶10;法国1∶17;中国则是1∶2。45,平均1个军官只领导两个半兵。而中国军队的总员额却相当于美国的2倍,略高于苏军的人数。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要完成这一宏大的计划,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邓小平在1984年11月1日那次军委座谈会上所说的,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哪!我来得罪吧,不把这个矛盾交给新的军委主席。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9

一、树立一面鲜明的用人旗帜

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缺陷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本问题是缺乏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而干部上易下难的关键是要解决上与下的标准问题。对此,××市提出了“重政绩、重公论”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两把“尺子”决定升降,结果面前人人平等,亮出了一面鲜明的用干部旗帜。一是广泛宣传,改变观念。在建立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实行科级单位领导干部正职任期制、副职聘任制之前,××市组织开展了干部工作问卷调查活动,先后三次召开常委会议,安排部署活动开展和听取调查结果汇报,客观分析目前××市干部工作面临的形势,结合上级有关干部工作精神,形成了初步意见,下发到全市各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并采取新闻媒体宣传、教育引导等措施,着力清除了干部“不犯错误不退位”这一思想障碍,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新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舆论氛围,优化干部能上能下的环境。二是建立机构,强化领导。组织保障是实现目标、促进工作落实的必备条件。××市以往分别由市委督查室、目标办,市政府督查室、目标办,市委组织部绩效考评办,市农委乡镇绩效考评办承担着党群部门、政府部门、科级领导班子、乡镇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任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头、重复考核,影响工作效率和考评结果的统一、准确性。××市在实践中为进一步增强目标管理的科学性,树立考核机构的权威,在总结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将上述四个考核机构的职能,统一划入一个部门,成立了××市绩效考评和目标管理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为市委、市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重新核定了人员编制,综合行使目标考评职责,主任兼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实现了组织整合,凝聚了各方面力量,达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全市的目的。三是健全制度,不断完善。××市为给省在县(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探索路子,也为本市建立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考评机制,采取了以县带乡、以乡促县、县乡同步的办法,先后制定和实行了《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及主要领导干部经济工作实绩和民主测评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经济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民主测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市科级单位正职领导干部任期制实施细则(试行)》和《××市科级单位副职领导干部聘任制实施细则(试行)》等多项制度。这些制度内容具体,要求明确,操作性强,既为各级干部提供了一面公正的“镜子”,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监督、评判干部的依据和方法。

二、健全一套严密的操作体系

科学合理的用干部标准,只是解决了什么样的干部可以升降的问题,而最终落实到谁升谁降,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合理的操作考评体系,真正做到让升者称心,降者服气,群众满意。××市就是通过建立健全起一套立体式的综合操作考评体系,体现科学、公正。一是明确标准,体现科学性。××市规定对全市62个科级单位74名正职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在三年任期内实行总体目标及年度目标绩效考评,对在年度考察中不称职的干部,给予免职。同时还规定,一般情况下,同一正职领导不能超过两个任期,任职期满职务自然解除。对于任期内政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考察为“优秀”等次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提拔的对象。对于任满两个任期、考察为称职以上,年龄还可以再任一个任期的正职领导,交流到其它同一职级领导岗位。对于任职期满不能提拔和连任的,考察为称职以上,且工作需要的正职领导,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对经考察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改任下一级非领导职务。而对科级单位副职领导干部则采用聘任制,每个聘期为三年,到期重新进行聘任。对干部的绩效考评,采取双百分制,即工作实绩和民主测评两个百分制考评办法,工作实绩考评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和目标,民主测评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系统来识别、运算和分析,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突出以工作实绩考评看发展、看能力,以民主测评看民意、看公论,形成了衡量干部优劣的两把“尺子”。二是精心组织,体现公开性。对任期制的领导干部,在绩效考评中严把“四关”。指标认定关,对年初目标确定、年终指标完成认定,都要经过自行申报,相关职能部门把关,市考评办审核,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办公会审定。公示关,对年初确定的目标、年终完成的指标,对下向群众公示,横向向乡镇、部门通报,接受各方面监督。述职测评关,领导干部本人先要向本部门、本单位测评主体述职,述职后,参评人员通过无记名填票的形式进行民主测评。综合评价关,考核组根据工作实绩、民主测评考评结果和考核情况,形成领导干部考核材料。这“四关”保证了群众的“四权”,提高了考评结果的可信度,确保了考评工作的权威性。在实行科级单位副职领导干部聘任制过程中,××市先后两次拿出6个单位14个副职岗位,打破以往干部身份、行业等局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全市范围内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符合选聘条件和资格的人均可报名。公开招聘行政机关副职领导干部在全省是第一次,在全国也非常少见,因此××市成立了行政副职选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详细考虑了选聘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召开了全市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参加的动员大会,市委主要领导作了动员讲话,各基层单位也相继召开了动员会议,并在市电视台连续播发公选公告,做到了每名干部都熟悉报名的资格条件,了解大体的时间安排,明确选聘的方法步骤,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关注选聘、参与选聘的浓厚氛围。三是合理部署,体现公平性。××市在选聘科级单位副职领导干部的每个阶段中,都坚持“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群众参与、择优录用”的原则,规范程序,精心组织实施,严把报名和资格审查、笔试、组织考察、候选人提名、选举和公示“六关”。在资格审查中,重点对选聘人员的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学历以及必备条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了选聘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在报名的69名人中,有1人因学历不够未能通过资格审查。成立了由牡丹江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为组长,牡丹江大学教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和6个选聘单位局长为成员的命题小组,在纪委工作人员的全程监督下统一入闱、统一命题、统一评卷。采取6个选聘单位局长参与出题、市级分管领导审题等办法,体现了注重岗位需求和专业水平的原则。组织考察采取民主测评、征求意见、个别谈话等方式,围绕“德、能、勤、绩、廉”以及适应竞聘岗位能力等重点方面进行考察。在考察基础上,按照同一单位副职职位数量不低于1.5倍、不高于2倍的比例,确定初步差额拟聘人选,经书记办公会酝酿后,提交常委会讨论。在选举中,候选人按抽签确定顺序进行演讲,参加选举人员根据候选人演讲情况及其现实表现和岗位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参加会议人员包括市委分管领导、市委组织部领导、选聘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及其他干部职工四个层面,权重分别为25%,根据现场得分结果,当场公布,签订聘任文书。在选聘关键环节和各个阶段均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告,实行“阳光操作”。特别是在笔试结束后召开参试人员大会,通报笔试入闱名单,向每名考生通报本人成绩和名次,选聘结果和竞聘演讲各层次评分情况及时向书记办公会、常委会进行通报,增加了透明度。

三、公正决定一批干部任免

在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上,××市委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绩效考评办法,按章办事,以法任免,合理上下。一是大胆启用干部。科学的考评办法,提高了识别和评价干部的准确性,明确了干部“上”与“下”的标准,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制度环境,为适应干部淘汰出局提供了重要依据。不论是在考评办法中,还是在任期制和聘任制的试行规定中,××市都明确规定了根据考评得分多少确定排序划档的标准,定升降、定奖惩,几年来先后调整干部445名,其中提拔157人,交流148人,免职140人,都做到了有标准、有条件、有依据、有理由,没有出现一人因干部调整而上访告状的,干部使用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二是优化调整班子。××市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市级四家班子领导、市直科级单位主要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市委市政府议政顾问四个层面人员参加民主测评和推荐大会,对全市64个科级领导班子、65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并推荐出最优、较差科级班子、主要领导干部。依据多方面的综合情况,对科级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了分类、划档和排序,共分出一类班子11个,二类班子48个,三类班子5个,主要领导干部优秀25名,称职34名,不称职6名,对被认定为三类班子和不称职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共有9名干部被免职,其中主要领导干部6名。同时,按照领导班子职能相宜、结构相宜、人地相宜的标准,大力优化班子配备,对一些工作能力不适应现职的干部及时调整,注重班子成员间的知识、年龄、气质和个性特点的合理搭配,尽量实现相互兼容,优势互补。三是严格兑现奖惩。考评结果与干部的物质奖惩相挂钩,是调动干部积极性的又一有效手段。××市对在绩效考评中认定为优秀档次的领导班子,正职奖励3000元,副职奖励2000元;对认定为良好以上档次的全额兑现干部年终一次性奖金;对排名末位、被认定为较差档次的,取消班子成员年度考核优秀名额和年终一次性奖金,考核为优秀的普通干部全额兑现年终一次性奖金,其余干部发年终一次性奖金的80%。

××市作为全省干部制度改革的试点县,在完善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和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的积极探索,带来的效果比较明显,其积极意义和社会效果已超过干部制度改革本身,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正职任期制、副职聘任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大胆实践和有益探索。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要把人选准,用好,关键在于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而要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出路又在于改革。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我们的干部人事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过去相比,人才的素质结构在调整,人才的流动在加快,因而社会识才、选才的角度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人事工作要及时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要有新的办法,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积极涵养人才资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市以绩效考评为基础,推行正职任职期制、副职聘任制正是适应这种要求应运而生的,旨在把市场竞争规律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中来,通过平等竞争,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人尽其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正职任期制、副职聘任制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的有益探索,是坚持党管干部同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好形式。××市无论是在实行绩效考评办法,还是推行正职任期、副职聘任制的过程中,都是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干部拟任人选的确定上,始终坚持在组织考察、绩效考评的基础上,经市委组织部部务会酝酿后提出拟定人选,最后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竞争中坚持始终坚持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既不降格以求,又不求全责备,较好地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统一。

——正职任期制、副职聘任制是一种价值导向和行为示范,有利于激励广大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开竞聘副职领导干部把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由组织选拔变成了自荐和组织选拔相结合,这种转变为干部展示自我才能提供了机遇,为公平竞争提供了舞台,必然增强干部的竞争意识。竞争靠什么?靠自己的德才素质和实际能力、工作实绩,以求被党和人民择优而任。所以××市成功组织两次副职竞聘活动,向广大干部传导了一个重要信息,要想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就要不断努力充实自己,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进取,勤奋工作,创出实绩,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所以说,这种干部选拔任用形式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使先进者更加先进,使落选者找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形成广大干部奋发向上的局面。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10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面完成2014年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目标管理及机关效能建设考核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县委编办实际,特制定2014年度目标管理及效能建设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评对象

县委编办目标管理及机关效能建设考核评价的考评对象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含聘用人员)。编办主任按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及效能建设考核评价结果计分,编办副主任考核计分为综合科、机构编制科考核分值的平均分。

二、考评内容

目标管理及机关效能建设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廉洁自律、工作纪律、文明形象和工作业绩等五个方面,其中理论学习、廉洁自律、工作纪律、文明形象为共性目标,工作业绩为职能目标。

三、考评方法

(一)成立目标考评领导小组。由办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目标管理及效能建设考核评价全面工作,办综合科负责落实各项考评具体工作。

(二)实行民主测评和集中考评。目标管理及效能建设考核评价分为民主测评和集中考评两部分,设总分100分。其中,民主测评设分值100分,测评方法是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在听取个人述职的基础上,按照“优秀”、“称职(合格)”、“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四个等次以及1.3:1:0.7:0的权重进行计分;集中考评设分值100分,考评方法是考评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平时考核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照目标考核细则逐项打分。最后,按照民主测评得分和集中考评得分各占总分50%的比例计算出来的结果即为个人年度考核综合得分。

(三)严格考评工作程序。1、被考核人按照岗位职责对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述职;2、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民主测评;3、考评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考评;4、计算个人综合得分;5、向个人通报考核结果。

四、结果运用

对综合得分95分以上(含95分)的,发放全额效能考核奖金2400元,并对其中表现特别优秀的推荐上级予以表彰,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对综合评分90-95分(含90分)的,发放目标考核奖金2300元;对综合评分85-90分(含85分)的,发放目标考核奖金2000元;对综合评分85分以下的扣发全额目标考核奖金。对表现特别差的,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合格)等次,属聘用人员的解除合同。凡被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维稳、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一票否决”的,扣发全额目标考核奖金,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合格)等次,属聘用人员的解除合同。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11

碰到一位多年没见的老友,问他最近在做什么,他告诉我说,他在读博士。我很佩服他的毅力,都四十岁了,还有这么大的干劲。可他却苦笑说:“这是被逼的。由于没有博士学位,我差点不能教书了。”

“我曾被评为全校优秀教师,获得过教学成果一等奖。后来还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特等奖,且是第一名;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的课程被列为精品课程,我是这门课程的负责人。但在2010年职称评审,由讲师升副教授时,评委专家认为,我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评副教授的资格。但鉴于我的教学成果不错,同时为学生开实验课,所以建议我转为评高级实验师,我本不想接受,但他们告诉我,博士学位不解决,是无法评副教授的,而且今后能不能再上讲台给学生上课,都很悬。”朋友告诉我,这一次的经历,彻底把他弄懵了,以前一直认为自己好好教书,上课让学生喜欢,是多么光荣的事,而且,学校的各种奖励,也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可在职称评审这种大事上,才见真章,上课上得好有什么用,获得教学成果奖有什么用,在关键时刻,别人都不承认你是教师,还没有一个学历来得重要。

经过这一次经历,老友想想,要在学校继续混,只有报考博士,他争取拿到博士学位后,再把自己的职称系列转回来。现在他花不少精力在读博士学位中,可他不明白,读这个博士,究竟能改变自己多少、提高自己多少。

像他这样获得那么多教学成果,却在评职称时遭遇困境的,应该说不多――因为获教学成果奖者就不多――但是,由于学历问题,在评职称时受阻者并不鲜见。当下,在高校、科研院所工作,没有博士学位者,都在考虑攻读博士学位,大多因为评职称、晋升时,有对相关学历的要求。

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角度看,大学提出学历要求,有其合理性,可是,如果将此作为唯一的标准,那么,将严重误导教师的发展。我的那位朋友的经历,就可以成为很多人的“反面典型”:认真教书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花时间把博士学位攻下来,那些书教得一般,但有博士学位者,评职称顺顺当当。与之类似的,还有科研指标,假如一个教师全身心教学,获得学生好评,获教学奖无数,但是如果他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没有达到规定的“指标”,那么,他很难获得认可。这相当于告诉所有教师,没必要那么重视教学,学校说重视教学、爱教学,就如叶公好龙,按照学校的考核指标、晋升条件,在学历、论文、课题等方面打拼才是王道。

这就是高校教学地位越来越低的根本原因。过去十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没少采取措施促进高校重视教育教学,大学也貌似十分重视教学,然而,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虚”的,没有落到“实处”。就如我的那位老友,拿教学奖拿到手软,一度感觉十分良好,可是却吃了一记闷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也许有人也会质疑他,为何这么“功利”地看职称,这样的质疑,就太装了,职称评审关乎工资、待遇、发展机会,有多少人不在乎?难道要求一线教师,就得无私奉献?当然,朋友告诉我,他并不会由此不重视教学、上课应付,这不是他的风格和习惯。在职称风波之后,他的课依旧受学生欢迎,在学生投票选出的最喜欢教师中,他名列前茅。

但不管怎样,就连最优秀的教师,也感到“郁闷”,可以推想,围观他的人群,会对教学产生怎样的认识。说实在的,大学当前的教风、学风现实,就是在一个个教师身上的案例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何时这些案例不再发生,大学的教风、学风,才可能改观,这远比学校喊口号重要。

【选自新浪博客】

副高评职称论文范文12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